第一篇:工作请示制度
重庆百君律师事务所
工作请示制度
为了维护本所的正常工作秩序,保障律师在执业活动中的合法权益,律师在执业活动中对下列问题,应当请示汇报。
一、专职律师在法定工作时间,无论因工作或非工作原因,离开重庆市主城区一日以上,应告知行政秘书;
二、专职律师自行参加专业学习或者其他技能学习,在法定工作时间不能工作一日以上,应告知行政秘书向主任报告;
三、律师在执业过程及受事务所指派而完成某项工作的过程中,遇到重大意外情况的,应当向分管副主任报告;
四、律师在业务活动中需要以律师身份向县级以上党委、政府、人大常委会要求监督或要求处理有关问题的,应经主任批准;
五、律师在业务活动及开拓业务的过程中,需要以事务所的名义制作文书的,应当向主任请示批准;
六、律师及其他人员主动为事务所的利益而作为,要求事务所报销费用的,应经主任批准;
七、律师决定受理当事人请求提供法律援助的案件,应经主任批准;
八、律师决定受理收费额明显偏低或者明显过高的案件,或者有其他特殊情况的案件,应当向主任请示批准。
九、本制度依据《重庆百君律师事务所章程》第二十条规定,经律师会议讨论通过,自1999年5月1日起执行,由本所合伙人会议负责解释。
重庆百君律师事务所一九九九年四月二十五日
第二篇:工作请示制度
公司签报制度
北京万邦达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内部请示报告制度
第一条 制度的目的
为规范公司工作请示报告制度,提高工作质量和办事效率,加强公司内部事务的管理,营造协调、和谐的工作氛围,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 工作请示报告定义
工作请示报告是公司内部(含子分公司)下级向上级报告和请示工作,分为口头工作请示报告和书面工作请示报告。
第三条 工作签报是书面工作请示的一种是指公司各部门对重要的、超出部门职权范围的需由分管领导和总经理审批的事项逐级向上请示。
第四条 工作请示报告管理流程
工作请示报告采取垂直式、逐级负责的管理流程如下: 1.总经理向董事长请示报告工作,协助董事长协调公司与政府部门及相关单位的工作;
2.副总经理、总经理助理向总经理请示报告工作,必要时可直接向董事长请示报告工作;
3.部门经理向其分管副总经理和总经理请示报告工作,一般不应越级报告工作,如其他副总经理需要了解部门工作的,部门经理亦可直接汇报;
4.部门副经理及其他工作人员向部门经理请示报告工作,一般不
/ 5 公司签报制度
应越级报告工作,公司其他副总经理或其他部门经理需要了解工作的,部门副经理及其他工作人员亦可直接汇报。
5.公司内部层级关系具体安排详见附件1:《内部层级关系管理示意图》。
第五条 特殊公务请示报告流程 特殊公务请示报告流程如下:
1、董事长出差,由董事长决定请示报告事宜;临时外出(市内,下同),告知董事会秘书和总经理办公室;
2、总经理出差,向董事长请示报告,临时外出告知总经理办公室;
3、公司副总经理出差向公司总经理请示报告,临时外出告知总经理办公室;
4、部门经理外出,向其分管副总经理请示报告,其他工作人员临时外出向部门经理请示报告。
第六条 工作签报办理流程
工作签报办理过程,包括发起部门起草、发起部门经理审核、发起部门经理选择部门会签、发起部门主管领导审批、发起部门主管领导选择其他分管领导会签、总经理签发、总经理办公室存档。
第七条 工作请示报告要求
1.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2.端正工作态度,严格要求,严格管理;
3.请示报告采用口头方式的,不宜多头请示报告,尤其在一位领导作出决定之后,不宜再向其他领导请示报告;
/ 5 公司签报制度
4.工作签报应采用书面形式,应一事一报,表述清楚,文字简练。第八条 此制度由总经理办公室负责解释和监督执行。
第九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实施,201X年的《内部请示报告制度》自本制度发布时废止。
北京万邦达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十一日
/ 5
公司签报制度
附件1:内部层级关系管理示意图
王飘扬董事长张浩云总经理李继富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龙嘉副总经理兼董秘单明军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李锡柱总经理助理刘建斌副总经理战广林总经理助理王建总经理助理范飞总经理助理何丽娟概预算部王晓红财务部苏国建计划发展部肖楠人力资源部马骥驰内审监察部龙嘉(兼)董事会办公室龙嘉(兼)总经理办公会单明军(兼)技术中心单明军(兼)研发中心单明军(兼)运营管理部战广林(兼)技术商务部杨帅工程管理部范飞(兼)设计中心 4 / 5 公司签报制度
附件2:工作签报流程图
公司签报审批流程图拟稿人拟稿人所在部门经理部门经理拟稿人所在部门分管领导总经办主任其他协管领导总经理总经理办公室会签申请审核审批协同会签签发归档、登记终止
/ 5
第三篇:工作请示办理制度
工作请示办理制度
一、受理范围
各政府组成局、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单位的请示。对同时报县委、县政府的请示,请示内容属于政府职权范围内的由县政府受理,县政府确定不了的,可提出意见后再报县委。
二、审核
接到请示后,承办人员要对请示先进行认真的审核。
对越级请示,除重大、紧急情况,一般要及时退回原单位并说明原因;对不属县政府受理范围的请示,及时退回原单位并说明原因;对行文严重不规范(如多头请示)或没有单位公章也没有领导同志签字的请示,要及时退回原单位并说明情况,要求重报;对内容不清楚,需要加以补充和说明,要及时和原单位取得联系,要求其提供有关材料或文件,附在原请示后,以供领导参阅。
三、登记
请示经审核以后,在来文来电登记本上登记,并把请示的主要内容记录下来。如请示解决某个问题,要把问题逐项登记清楚;如邀请领导出席活动,要把活动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及主要内容登记清楚。
四、提出拟办意见
对请示要认真阅读,不清楚的地方要询问请示单位。在对请示内容了解清楚的基础上提出拟办意见。拟办意见要具体、明确。需要县委、县政府同时研究决定的请示,原则上先由县政府提出意见后再报县委。属于县政府职责范围内的请示,要根据中央、省、市的方针、政策和县委、县政府的有关规定,对请示的内容逐项提出意见。有关的依据材料或文件要一并附上。
五、批报
提出拟办意见后,报主任批示,然后根据主任的批示分别报送有关领导阅示。在传阅过程中,严格履行交接登记手续。传阅完毕,将领导的批示记录在发文本上。有些请示根据实际情况不能马上办理、领导嘱咐暂放的,要定期提醒领导,以防延误。
六、处理批件
批示报批完毕,要根据批示意见,及时进行处理。
请示的问题需要提交县长专题办公会、政府常务会讨论的,将批件转相关领导办理。县长专题办公会、政府常务会讨论后,要及时在来文来电登记本上注销,简要注明会议意见,以备查。邀请领导参加会议或活动的请示,转承办活动的同志办理。对请示的问题,领导明确批示的,可根据批示意见回复请示单位。请示问题需其他有关部门先研究提出意见或承办的,列为转办件处理。
七、催办
对转办件或领导有明确要求的批件发出后,政府督察室要定期催办。一般每周催一次,急件可给转办单位提出明确的时间要求。催办情况要记录在文本上。转办单位送来文字报告后,要拟写批文,经主任或县政府领导同意后批复请示单位。
八、答复
对请示的问题有了明确的意见后,要及时答复请示单位。答复方式视批示意见的内容来定。答复主要有三种方式:
电话答复。邀请领导出席会议或活动的请示,一般采用电话答复。发给批示复印件。如原则同意请示单位的意见,可将复印批件发给请示单位;文字批复。如领导批示不同意请示单位的意见或几位领导批示意见不一致时,可根据批示的内容拟写批复,主任同意后批复。受理请示,原则上一周之内答复;因情况复杂不能答复的,每周要将办理进展情况通报请示单位
一次。
九、定期小结汇报
每月上旬,要对上月请示情况做一总结,其中比较重要的请示办理结果要汇总文字材料,经主任同意后书面报告县政府领导。
十、归档
请示原件、转办单位的报告,要按季分类整理、归档。
第四篇:重大问题请示制度
重大问题请示制度
第一章 总则
为加强和规范紧急重大问题的处理,确保领导及时准确地掌握并妥善处置紧急重大问题,避免问题进一步恶化,或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使项目部认认明确责任,保证安全质量、确保施工顺利开展,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 适用范围
经理部工程部、试验室和测量组。
第三章 请示报告主要内容
第一条 上级领导、部门交办的重要事项及完成情况; 第二条 项目部领导交办的重要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第三条 下级请示、报告的重要事项; 第四条 突发事件、事故、问题; 第五条 工作中出现重大失误情况;
第六条 地质、水文等现场施工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第七条 现场施工测量发生较大偏差; 第八条 现场质量出现严重问题; 第九条 需要报告的其他重大事项。
第四章 请示程序及要求
第十条 项目部工作人员要做到事前有请示,事后有报告,保证领导对工作进展情况做到心中又数。
第十一条 实行逐级报告制度。请示报告要坚持分级负责,逐级报告的原则,凡属职权范围的工作,要各负其责,认真落实,凡重大问题本人或本部门无权决定的,要逐级报告,不得超越权限;
第十二条 凡需要报告的重大事项由报告部门或个人用书面或其他形式报告,能事前报告的事宜要事前报告,事前无法报告的,事后应及时报告;
第十三条 重大突发事件或事故应紧急报告,无论什么事件,必须第一时间报告上级领导,一般事故要及时报告;可先用电话口头报告,然后再补报文字报告,来不及报送详细情况的,可先进行初报,然后根据事态进展和处理情况,随时进行续报;
第十四条 凡领导交办的事情,都必须坚决执行,认真落实,不打折扣,确实遇到困难应及时报告,不能有抵触行为;
第十五条 报告事项由受理人审批或请示有关领导后审批。急事及时批复,其他事项三天内批复,特殊情况或按规定需要上报事项由项目经理经会议研究确定。
第五章 请示报告形式
第十六条 口头形式:一般事宜口头通知即可
第十七条 书面形式:对于较严重问题,采用书面形式。第十八条 会议形式:每周进行交班会形式对现场的安全、质量、进度进行汇报。
第六章 纪律与监督 第十九条 上级负责人对下级报告的重要事项,属自身职责范围的要及时答复或处理,自身难以决断的,要及时上报,因自身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当或应上报而没上报的,造成后果必须追究当事人责任。
第二十条 报告人必须及时如实报告,并严格按批复意见办理,办理情况需向上级写出书面汇报或口头汇报。未按要求报告或未按批复意见办理的,视情节轻重给予纪律处分。
第二十一条 对一些影响施工全局的突发事件,本部门或当事人无论什么原因,没有及时上报而造成严重后果的,须追究分项负责人和部门负责人的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二条 本实施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在执行中出现的问题,请抄报工程部,以便于汇集修正,使之完善。
第五篇:内部请示制度
内 部 请 示 制 度
一、内部请示公文要求规范化。请示和报告要分开,不要把请示的问题夹杂在情况报告之中。凡须书面请示的问题,由各部门、单位主管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后上报。请示公文应一文一事。
二、内部请示公文要单头主报,不要同时主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门。请示公文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直接送局领导,确须直接送局领导的,应经办公室登记传递。不要同时送给几位局领导,以免重复批示或发生错漏。
三、内部请示公文应按一定程序办理:
1.请示单位根据请示内容,送主管职能部门。2.超越职能部门权限的,职能部门应提出具体处理意见及建议,送办公室报主管局领导,局领导批示或局会议集体研究决定后,由办公室退回职能部门,同时转告请示单位。
3.请示单位对职能部门直接答复的问题如有不同意见,可用内部请示公文将请示事项、职能部门的处理意见,以及请示单位的不同看法一并送办公室,由办公室转呈主管局领导决定。
4.涉及其他职能部门的请示事项,由请示单位送有关职能部门会签后,送主管职能部门。
四、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内部请示公文运转。凡属职能部门直接处理的问题,应在两天内答复请示单位;需报院领导决定的,应即时交办公室,主管局领导批示或集体研究决定后,由办公室立即转职能部门,职能部门马上按批示或决定意见给予解决并负责答复。
五、认真做好内部请示公文落实情况的反馈工作。凡经主管局领导批示或集体研究决定了的请示事项,办公室同时将“文件处理情况报告单”交主管职能部门,职能部门将落实情况及时反馈给办公室;不及时反馈的,办公室有责任催促其报告落实情况,并列入督查内容。请示单位对超期未答复的问题也应积极催促职能部门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