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院内请示、报告制度
院内请示、报告制度
凡有下列情况,必须及时向院领导或总值班,或上级有关部门请示报告,不得隐瞒、缓报、谎报。请示报告内容包括:
一、凡收治急危重症患者、严重工伤、重大交通事故或其他意外灾害、外籍及境外人员、重大社会治安事件、三人以上中毒或群伤(人数、状况、参与救治科室、需要调用的人员药品设备等),立即进行抢救,及时报告办公室、预防保健科和院领导,并按规定程序报告上级有关部门。
二、遇下列情况之一,立即报告预防保健科和院领导:
1、发生或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
2、发现甲类传染病(霍乱、鼠疫)和乙类传染病中SARS、AIDS、炭疽的患者、病源携带者以及疑似病人,以及国家法定的传染病(含性病)、破伤风、气性坏疽等特殊感染患者等。
3、发生或可能发生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事件。
4、发生或发现原因不明的群体性疾病(发生人数)。
5、发生剧毒物品、放射源物品丢失。
主管院长指派预防保健科专人负责突发事件或疫情,按照程序向上级医疗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定期向全院通报疫情。任何人未经批准不得向外界散布有关事件的信息。
三、发生医疗事故、纠纷,严重医疗差错,或有医疗事故、纠纷隐患时;发生患者外出未归、伤人、自杀或自杀倾向时;收治涉及法律问题的患者,病情及处理存在争议时。
四、医院设备、医疗器材损坏或被盗,药品及毒麻药品丢失,或发现成批药品失效或变质时。
五、首次开展的新疗法、新技术,应事先填写“新技术、新业务申报表”报办公室,按《新业务新技术准入管理规定》执行。
六、增补、修改本科室规章制度、技术操作常规或业务工作流程时,应事先向院领导请示。
七、严重违纪行为,或发生可能严重影响医疗质量和医院形象的情况,必须及时报告院领导。
第二篇:请示、报告制度
广州广电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请示、报告制度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我集团办公工作管理和协调,实现请示、报告制度规范化、程序化,提高办公效率,强化执行力,确保公司领导指挥畅通,特制定本制度,请集团属下各公司、各部门遵照执行。
第二条集团公司行政办公室负责本制度的组织实施和管理监督。
第三条各公司及各部门需要请示总经理、副总经理的事项及需总经理、副总经理签署批准的文件,原则上应以书面文件形式上报。文件、文书报告等由报告人于每日下午16:00前交行政办秘书统一整理,行政办秘书于当日下班前上报公司领导审阅,领导审批后由行政办统一发回。紧急报告及保密文件可由报告人向行政办秘书预约时间后直接上报。
第四条请示、报告应遵守逐级汇报制度。员工应向部门经理汇报工作,各部门副经理、经理分级向总监、副总经理请示报告,总监、副总经理应主动向总经理请示报告工作。遇重大或突发性工作,可随时向总经理请示报告,事后要尽快向直接领导汇报。
第五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过去有关规定与本制度不一致的,以本制度为准。
第三篇:院内会诊制度
院内会诊制度
一、院内会诊的定义
院内会诊是指本院各医疗、医技科室(简称邀请科室和邀请医师)在诊疗过程中,根据患者所患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需要或者患者要求,请本院其他科室医师(简称为会诊科室和会诊医师)为患者所开展的执业范围内的诊疗指导活动。
二、会诊范围
1.疑难病例、诊断不明确、科内诊治困难者。2.本科首诊可疑为他科疾病的患者。
3.本科患者合并其他专科情况,需相关专科协助进行综合诊治者。4.急、危、重患者抢救,需要多学科医师共同完成的情形。
三、会诊分类
1.按会诊时限要求分为:急会诊和普通会诊。
(1)急会诊:患者病情突然变化,疑似合并其他学科疾病;已知患者合并他科疾病,病情有加剧趋势,需紧急治疗;危重症患者抢救,需要他科协助,要求会诊医师在10分钟内赶到,协助诊治。
(2)普通会诊:患者病情一般,需在24小时内完成协助诊疗的医疗活动。2.按会诊人员涉及范围分为:门诊会诊、科间会诊、全院性会诊、院际会诊、全市大会诊。
(1)门诊会诊:见首诊负责制中有关内容。
(2)科间会诊:是指涉及其他学科的诊治问题,在本学科无法解决的病例或者患者要求,请本院其它科室医师会诊。
(3)全院性会诊:是指临床科室医师在诊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病情需要或者患者要求,请本院其它3个以上科室医师为患者所开展的执业范围内的集体诊疗活动。
(4)院际会诊:是指临床科室医师在诊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病情需要或者患者要求,邀请外院本专业及相关专业专家来院会诊。
(5)全市大会诊:是指临床科室医师在诊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病情需要或者患者要求,邀请外院3个以上医院的专家来院会诊。
3.按会诊方式分为:非指名会诊和指名会诊。
(1)非指名会诊:是不指定会诊医师的院内会诊活动,会诊人员由当日值班二线或住院总医师完成。
(2)指名会诊: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指定某专科医师进行的会诊活动。指名会诊前应先电话联系,确认会诊医师在院、且能参加会诊。
四、邀请医师、会诊医师资格的确定
1.邀请医师资格:科间会诊申请由患者的主管或值班二线医师提出,并在会诊单上签名;指名会诊,由科主任或三线医师签名;全院性会诊、院际会诊、全市大会诊由患者所在科室组织讨论后提出,科主任签名报医务部后组织。
2.会诊医师资格:科间会诊由受聘于本院的相关专科值班二线医师或总住院医师承担;全院性会诊应由具有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人员承担。
五、会诊前准备工作
1.科间会诊:一线医师应首先做好会诊前的准备工作,如写好病情汇报、完善病历、进行必要的检查等。二线医师组织医疗组进行会诊前讨论,并负责检查准备工作的落实情况,与患者或家属沟通,取得理解与配合。
2.全院性会诊:邀请科室应事先进行科内讨论,形成科内意见,尚不能解决诊疗问题时,由邀请科室提出书面申请,科主任签字,报医务部批准并组织实施;非正常上班期间,报医院总值班批准并由总值班组织实施。
六、会诊流程
1.由邀请科室医师填写会诊申请单,会诊申请单要包含患者病史摘要、拟邀请的科室以及会诊的目的,经二线医师以上人员签字确认,否则视为无效会诊申请。
2.急诊会诊申请单要立即送出或立即电话告知会诊科室;普通会诊申请单开出后需在2小时内送达会诊科室。
3.各科室需建立《科间会诊登记本》。受邀科室在接到电话或书面会诊邀请后,严格进行签收登记,及时安排相应级别的医师进行会诊(急会诊在10分钟内到达,普通会诊24小时内完成),应由专人负责落实会诊事务。全院性会诊时,邀请科室应提前作好准备,会诊医师应按时到达。会诊科室之间要加强沟通联系,如有疑问可先电话联系。
4.总住院医师负责会诊提醒工作,以实现会诊的及时性;会诊医师前往邀请科室进行普通会诊前,可先电话联系,以确认患者在病区,提高会诊效率。
5.会诊时,邀请医师本人或指定对等医师以上资质医师在场做好陪同工作,简明扼要地汇报病情,提出会诊目的;会诊医师应当详细了解患者病情,亲自诊查患者,完成相应的会诊工作,会诊意见填写时要条理清晰、观点明确。
6.会诊后,经治医师及时记录会诊情况,向患者或家属告知会诊意见,并执行会诊意见,特殊检查或治疗应征得患者知情同意后方可进行。
七、会诊的义务和责任
1.全院受聘的各级医师都有参加会诊的义务。
2.会诊医师在会诊过程中应当严格执行有关的卫生法律、法规、规章、诊疗规范和常规。应注意与患者的谈话艺术和沟通技巧,不得出现不利于医患关系的言行。
3.会诊医师进行会诊时应亲自诊查患者,按照规定书写医疗文书。如发现难以胜任会诊工作时,应当及时并如实告知邀请科室,可终止会诊,并向本科室主任汇报,请上级医师完成会诊,或建议邀请其它科室进行协助会诊。
4.邀请医师应严格掌握会诊标准,对于本科室完全可以解决的诊疗问题,尽量减少不必要、重复性、防御性的会诊。
八、奖罚规定
1.医务部应加强本院医师会诊管理,将医师会诊情况与科室考核挂钩。2.会诊医师为邀请科室解决重大问题,受到患者书面表扬的,邀请科室应及时上报医务部,医务部将予以表扬。
3.会诊医师在会诊活动中,或不按时完成会诊工作,或服务态度差,或不认真负责,对疑难问题不向上级医师请示汇报,引起投诉或医疗纠纷的,按医院有关规定追究会诊医师的相关责任。
4.各科室应加强监督,发现下列情况应及时上报医务部:(1)未按规定时间完成会诊工作;
(2)未按规定级别医师签署会诊单或参加会诊;(3)会诊申请单或会诊记录单填写不规范。
第四篇:院内会诊制度
院内会诊管理制度
会诊是临床医疗工作中集思广益,发扬学术民主,共同解决病人诊疗问题的重要措施,是十八项核心制度之一,充分体现科室间的合作能力。为规范我院院内会诊工作,提高会诊效率和会诊质量,特修订会诊制度和会诊流程。
一、科内会诊: 本病区或本科内的会诊。
流程:由患者的管床医师或主治医师提出,科主任召集有关医务人员参加。会诊时,管床医师要详细介绍病史,提出会诊要求,并做好会诊记录。会诊医师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查体,并结合有关检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明确提出会诊意见。主持人要进行小结。对会诊意见认真组织实施。
会诊医师职称: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高及副高以上 时限:发出会诊后当日(最好立即完成)
记录:少于三个人员(不包括三个)参加的会诊,按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书写会诊意见;三个以上人员参加的会诊按疑难讨论会进行,会诊结束后6小时内完成会诊记录(病程),24小时内完成疑难病例讨论。
二、科间会诊:
在本专科领域内对病人的诊治有困难或特殊身份患者,需要相关学科协助的,可提出科间会诊。
(一)、急会诊: 1.住院病人的急会诊 流程:由管床医师提出,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或经二线医师同意后(中午、夜间及节假日由值班医师直接邀请),可直接电话联系被邀请科室,后补填写会诊邀请单,会诊结束后会诊医师应将会诊意见按规定格式记录在会诊单上。
会诊医师职称:值班医师
时限:发出会诊申请后10分钟内到达
记录:会诊结束后6小时内完成会诊记录(病程)。2.急救中心病人的急会诊
流程:由急诊值班医师提出,可直接电话联系被邀请科室,后补填写会诊邀请单。会诊结束后会诊医师应将会诊意见按规定格式记录在病历本上。如不能确定病人会诊去向时,向医务科汇报(中午、夜间及节假日向医疗总值班汇报),进一步讨论后,指定科室收治。
会诊医师职称:值班医师
时限:发出会诊申请后10分钟内到达 记录:在门诊病历上书写。
(二)、普通会诊 1.住院病人的普通会诊
流程:由管床医师提出,经主治医师同意后,由管床医师填写会诊邀请单。会诊单上应详细写明患者的病情、邀请会诊的目的和要求,由主治医师签字确认后送至被邀请科室。被邀请科室医师前来会诊时,必须有管床医师陪同。会诊结束后会诊医师应将会诊意见按规定格式记录在会诊单上。会诊医师职称:主治医师以上职称 时限:发出会诊申请后24小时内到达
记录:会诊结束后6小时内完成会诊记录(病程)。2.门诊病人的普通会诊
门诊病人提出会诊要求时,一般不予以同意,但可以建议去其他科室挂号就诊。
三、全院大会诊
流程:住院病人病情诊断有困难或病情危重需要他科协助诊治的,可提出全院会诊。全院会诊由管床医师提出,经科主任同意后,由管床医师填写会诊邀请单。会诊单上除了需要详细写明患者病情、会诊的目的和要求外,还需明确写明会诊的时间、地点、邀请会诊的专家,经科主任确认签字后报医务科。全院会诊可实行点名会诊,未点名者应邀科室应安排主治以上医师参加,必要时可邀请分管院领导一起参加。全院会诊由科主任主持,并指定专人记录,会诊结束后由管床医师及时将会诊意见记录在病程录中。
会诊医师职称: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
时限:提前1-2天向医务科提出申请,急会诊提前半天 记录:会诊结束后6小时内完成会诊记录(病程);24小时内完成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一式两份,一份病历中保存,一份送交医务科保存。
四、具体要求:
1.会诊申请单必须书写病情、查体、有意义辅查检查报告、会诊目的及要求,必须下医嘱。
2.会诊前,申请会诊医师及科室必须做好病例汇报准备,按病历排序备好病历,并做好病人及家属知情同意工作。
3.会诊时必须有双方医师共同参与,必须一起对病人进行体格检查,查看检查报告单,认真沟通讨论。
4.会诊记录书写要求:
1)必须在原会诊申请单上书写电子版后打印签字,必须书写科室、职称、姓名、时间。
2)会诊记录必须作出规范诊断。3)辅助检查必须书写具体部位及方法。
4)医嘱必须书写具体药物名称、剂量、用法、疗程、注意事项等。5)手术方案须明确。
6)如需转科,按转诊制度执行。
5.会诊医师如对诊疗有困难,需请示上级医师或科主任后。
6.必须记录会诊记录(病程),会诊意见必须请示上级医师后酌情采纳。
7.各科室按周指定一名普通会诊人员,将普通会诊医师排班表以电子版及纸质版上报医务科,必须注明联系电话。医务科公布在OA上,申请会诊医师根据会诊医师排班表电话预约会诊时间,确保会诊时能双方见面讨论。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在场,必须制定专人陪同检查,否则受邀医师有权拒绝本次会诊。
8.急会诊电话邀请时,打电话护士必须告知主要诊断、病情、会诊目的及要求,接电话护士如实转述会诊医师。
9.病危抢救病例急会诊时上班时间由二线医师(主治医师以上)参与。
10.严禁电话会诊。
11.会诊结束后会诊医师在会诊登记本上签字。
第五篇:请示、报告、议事制度
请示、报告、议事制度
请示、报告、议事制度
为了规范本公司办公秩序,制定本制度。
一、请示
(一)集团内部,各公司向总经理请示工作,涉及重要决策的,应以书面材料送交,经总经理批示后办理,原件交办公室存档。
(二)向各级政府或有关部门请示工作,以正式文件办理,由总经理签发。
二、建立重
大情况报告制度
本集团辖内各机构发生的重大事件,如被盗、被抢、爆炸;重大安全事故;员工被绑架、被拘留、逮捕;发生群殴、罢工;以及市以上政府要员光临视察等重要情况。当事人或知情者应立即向集团办公室报告,办公室根据情况提出处理意见或报总经理批示。重大紧急情况可直接向总经理或董事长报告。
三、议事规则
(一)议事程序
1.各岗位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遇有涉及普遍性的问题或有明确规定或在分工范围内的问题,由分管人员及时答复;不能答复的重要、疑难问题,要在部门经理主持下经部门内研究后予以答复和解释,重大问题报分管副总经理或提交有关会议研究决定。
2.处理业务涉及其他部室门的,由主办部门负责人主动与其他部门沟通协商,统一意见后,由主办部门处理。
3.超出部门职责范围或与其他部门沟通协商不能统一意见,需提请分管总经理定夺的问题,要在本部门认真研究并提出处理意见的基础上进行。
4.副经理在分管部门提请研究决定事项涉及其他副经理分管部门时,亦应主动与其他副总经理沟通协商,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统一意见后,由主办部门处理。
5.经过上述程序不能形成统一意见的事项报请总经理决定。
6.涉及机构人事及全公司业务经营重大问题时,需提交总经理办公会、经理办公会研究。
(二)议事纪律
1.做到雷厉风行,力求急事先办、特事特办,提高办事效率。对总经理明确答复和会议决定的事项要抓紧办理,不得拖延。
2.树立政策观念,坚持科学决策,不得擅自、盲目决断。杜绝拖拉、推诿,上交矛盾的不良作风。
3.各部门负责人要对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事项承担责任。应逐级请示、汇报和研究工作,不得逆程序。部门负责人要对本部门答复、批复的事项负总责。
4.各部门负责人向总经理及会议汇报工作要简明扼要、观点明确。
5.对回避矛盾、不负责任、贻误时机造成影响和出现后果的,要追究有关人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