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八市2014届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 历史

时间:2019-05-12 19:03: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湖北省八市2014届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 历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湖北省八市2014届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 历史》。

第一篇:湖北省八市2014届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 历史

湖北省八市2014届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 历史

24.采邑制是欧洲封建时代,尤其是中世纪早期的一种土地占有制度。它的主要内容是将土地及其上面的农民一起作为采邑层层分封给有功劳的人,以服骑兵役为条件,供其终身享用,但是不能世袭,从而造成层层附庸的关系。以下采邑制与西周分封制相比较,正确的说法是

A.两者受封的对象极为相似B.两者都体现了政权族权二者的结合C.两者涉及的经济性质不同D.两者都有利于统一民族文化的形成25.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认为德性的根据在于知识,有知识就有德性。王阳明提出“致良知”,认为德性的根据在于“良知”,良知是是非善恶的标准。以下评述准确的是

A.都强调知识在美德形成中的主导性B.都坚持德性在政治活动中的关键性

C.都遵循逻辑在理论体系中的建构性D.都重视道德在个人修养中的重要性

26.钱基博先生说:“就耳目所睹记,语言文章之工,合于逻辑者,无有逾于八股文者也!”“章炳麟与人论文,以为严复气体比于制举;而胡适论梁启超之文,亦称蜕自八股。斯不愧知言之士已!”这两句话

A.直接肯定了八股文的积极作用B.间接批判了四书五经的消极作用

C.直接肯定了梁启超的政治主张D.间接批判了维新变法的不彻底性

27.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谈到雅典的现状时说:“所有这一切总起来使得这里的公民灵魂变得非常敏感,只要有谁建议要稍加约束,他们就会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从该谈话中可看出他

A.推崇民主制度B.认为雅典民主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

C.欣赏僭主政治D.认为雅典政治受到人性的负面影响

28.1861年海关外籍税务司制度的确立,侵犯了中国的主权,使近代中国的海关半殖民地化。但据统计,海关税收在1861年为500余万两,到1910年达到3450余万两,50年增加6倍多。究其主要原因是

A.数据统计的科学化B.海关税率的逐年提高

C.海关管理的近代化D.洋务运动的客观作用

29.20世纪30年代蒋介石发动新生活运动,糅合了“亲爱精诚”、“礼义廉耻”、日本“武士道”精神和基督教价值观等内容,试图改造中国国民的习性,以实现现代国家发展的需要。对此评论正确的是

A.其内容是对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的呼应

B.其内容与现代生活的要求基本一致

C.该运动提倡改良生活从而具有积极意义

D.该运动使国民政府实现了思想上的高度统一

30.1933 年7月上海《申报月刊》举办“中国现代化问题”专题征文活动,共收到征文26篇。结合当时世界历史背景推断,绝大多数征文主张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应该

A.走资本主义道路B.走新民主主义道路

C.走社会主义道路D.走美苏闯出的新路

31.1935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在《中共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中提出将“工农共和国”的口号改为“人民共和国”,并相应地改变了党的若干政策。从中共中央的政策变动中可以看出

A.中共形成全面抗战的思想路线B.中共“左倾”关门主义更加严重

C.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D.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的发展

32.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说:“当我考虑到这场革命摧毁了那样多与自由背道而驰的制度、思想、习惯,另一方面它也废除了那样多自由所赖以存在的其它东西,这时,我便倾向于认为,如果当初由专制君主来完成革命,革命可能使我们有朝一日发展成一个自由

民族,而以人民主权的名义并由人民进行的革命,不可能使我们成为自由民族。”他在这里

反思了

A.革命的彻底性所带来的弊端B.不同时期自由所依赖的条件

C.美国革命对法国革命的影响D.优良制度所具有的永恒价值

33.在英国,自耕农即独立小农直到1750年才消亡。在法国,直到19世纪后半期,小农经济

仍然占绝对优势。在美国,独立的自由小农创造了“美国式”的农业发展道路。这些史实说

A.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性B.小农经济助推现代化发展

C.工业革命打击了小农经济D.各国小农经济本质上不同

34.《人类与大地母亲》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的最后一部著作。看看部分目录:

第10章:世界的地平线(约公元前2500—前2000年)

第11章:旧大陆文明中心(约公元前2140—前1730年)

第12章:马的驯化与欧亚草原游牧生活的创造

第13章:区域文明之间的相互关系(约公元前1730—前1250年)第14章:旧大陆的民族大迁徙(约公元前1250—前950年)”

可以推断此书的基本特点是

A.断代史 整体史观B.编年史 文明史观C.编年史 社会史观D.国别史 生态史观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美国由自由资本主义逐渐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B.美国相对于其它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竞争力逐渐增强

C.大量经济法的出现说明美国经济纠纷较少

D.一战前夕美国国民经济逐渐转入战争轨道

40.(25分)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常会遭遇瓶颈现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官督”是官督商办企业的成功之处,但同时也埋下了失败的伏笔。„„从19世纪

90年代起,尤其是甲午战争后,“官督商办”企业的官权越来越重,其内在矛盾越来越深、越

来越尖锐。曾经大力主张并亲自实践“官督商办”模式的郑观应无奈地写下了《商务叹》:“轮

船招商开平矿,创自商人尽商股”,“办有成效倏忽变,官夺商权难自主”,“名为保商实剥商,官督商办势如虎”。官督商办模式的历史使命,到此的确已经完成。

——摘编自雷颐《历史的裂缝》

材料二 在19世纪末,当进程走到一定的距离时,还是遇到了瓶颈。可是,总体而言,英国的企业家是在等待别人来解决瓶颈问题的。„„至少在1870年以后,衰退的迹象和活力的表现

均已明显可见。

——摘编自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美】《世界经济霸权1500-1990》

材料三 政府为发展冶金、采矿和电力工业而建立了大量的工厂,使俄国成了独立于西方控制的世界银行和贸易模式之外的工业国家。„„和以前一样工业化的核心是依靠俄国强大的自

然资源和为与希特勒的反共产主义德国进行战争做准备的重工业。斯大林不相信价格竞争,而是依靠正规的集中的资源配置来分配设备和物资。这导致了瓶颈现象和浪费,因为给各个

工厂的配额是在莫斯科制定的。不过毫无疑问,迅速的工业增长正在发生。在前两个五年计

划期间,也就是到1937年之前,同一时期的西方正陷于经济萧条,苏维埃的机器产量和金属

制造业增长了14倍。苏联已在德国和美国之后成为世界第三大工业强国。

——摘编自皮特·N·斯特恩斯等著《全球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中国官督商办模式失败的原因和英国

遇到瓶颈的表现。(15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斯大林时期工业化建设采取的措施和遇到瓶颈的原因

及其启示。(10分)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古代都城是

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形成的都城文明堪

称中华文明的缩影。

图8 唐朝长安平面图图9 北宋东京平面图

比较唐朝长安平面图与北宋东京平面图,提取两项有关唐宋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当时楚国贵族势力强盛,吴起的变法即从剥夺贵族特权利益入手。他宣布废除对疏远

公族的优待,封君子孙传三世者即收其爵禄,另外裁撤无用、不急之官,用节约下来的费用

供养为国出力报效的“战斗之士”。吴起还将一部分贵族迁徙到边远地区从事开发,整顿吏治,用人唯贤,禁止私门请托。吴起变法在打击贵族势力、富国强兵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

也遇到了来自贵族的强大阻力。变法实行一年,楚悼王去世,贵族攻杀吴起于悼王灵堂。肃

王即位,以伤害王尸的罪名惩罚作乱者,夷灭宗族者70余家,贵族势力受到了一定的削弱。

但楚国的变法运动也因此受挫,未能持续深入地开展下去。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吴起变法的时代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吴起变法的历史影响。(9分)

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大宪章》,1215年6月15日(一说1213)英王约翰被迫签署的宪法性的文件。《大

宪章》全文共63条。有许多内容是保障封建贵族的权益。„„第12、14条规定这些人在何

种情况下应纳协助金和盾牌钱,并说明如无他们同意,不得再额外征收。„„第34条还规定

今后不再发出强制转移土地争执案件至国王法庭审视的令状,以免使封建主的此项司法权利

遭受损害。第61条规定,组织25个大封建主监督大宪章的执行,他们在发现国王有违反情

况时,可使用各种手段包括武力在内胁迫他改正,这就使封建内战取得合法地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资产阶级赋予《大宪章》以新的意义,用以反对封建专制王权。

——摘编自《自由大宪章之研究》⑴依据材料谈谈英国《大宪章》体现的原则和宗旨。(8分)

⑵为什么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资产阶级赋予《大宪章》以新的意义”?(7分)

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2013年12月1日纪念《开罗宣言》发表70周年时说,需要指出的是,《开罗宣言》为二战后中国收复被日本军国主义掠夺和窃取的领土提供了重要的国际法依据(该宣言规定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包括热河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近来日本国内在历史问题上接连出现消极动向,一些人公开质疑《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法律效力。其实质是企图为侵略历史翻案,否定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果,挑战战后国际秩序,这不能不引起亚洲受害国和国际社会对日本发展走向的严重担忧和警惕。

——摘编自外交部发言人就《开罗宣言》发表70周年答记者问

⑴依据材料,简述《开罗宣言》的主要内容和意义。(6分)

⑵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年来日本挑战二战后国际秩序的原因。(9分)

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1787年于费城召开制宪会议,历时三个月,麦迪逊是带着一套宏大的制宪方案前来与会的„„他草拟的“弗吉尼亚方案”成为会议上制定的新宪法的理论依据。他不同意汉密尔顿等极端联邦派的主张,而是主张建立一个能在中央与各州之间层层分权的联邦体系,确立司法部门的独立地位,并提出应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众议员。会议期间,麦迪逊对会议过程做了详细而准确的记录,为后人了解这次秘密会议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联邦宪法》于9月17日正式签署公布。

材料二为了使新宪法在弗吉尼亚得到批准,应华盛顿的强烈要求,麦迪逊又参与了争取新宪法得到批准的运动,因为华盛顿看到,在弗吉尼亚,反对宪法的势力相当强大。通过竞选,麦迪逊进入了弗吉尼亚州的批准会议,他不仅成了赞成批准一派的领袖,而且指导了会议辩论。经过极其激烈的斗争,宪法在弗吉尼亚得以批准。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刘文涛《隐蔽的总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麦迪逊成为美国“宪法之父”的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会议辩论中麦迪逊为让“宪法在弗吉尼亚得以

批准”可能阐明的观点。(5分)

湖北省八市2014年高三三月联考文科综合参考答案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40.(25分)

(1)原因:企业所有制问题产权不明,官商矛盾尖锐;企业管理不善多有腐败;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抵制。(9分)表现:企业创新乏力;经济衰退明显;科技中心地位丧失。(6分)

(2)措施:制定完备的五年计划;建立独立于资本主义世界之外的经济体系;依靠强大的自然资源优先发展重工业。(6分)原因:排除市场体制,倚重计划体制;国际形势的变动,如西方经济危机的恢复等。(2分)启示:适时调整经济政策与模式;积极利用国际机遇,与世界经济密切联系。(2分)(评分说明:原因和启示每一点1分)

41.(12分)

示例一:信息:唐朝长安城市格局规范整齐(或城市布局整齐划一;讲究垂直对称等),而北宋东京城市布局则不十分规范整齐(或不讲究方正规划)。(3分)说明:北宋都城布局是依据河流流向而规划的(或城市格局根据河流流向而形成)。(3分)

示例二:信息:唐朝坊与市分开,商业区固定在特定区域,而北宋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或北宋的坊市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3分)说明:北宋商品经济得到较大发展。(3分)

示例三:信息:唐朝长安城市布局以政治、军事因素为主(或突出政治、军事的功能),商业功能并不突出,而北宋东京的商业、文化功能更突出。(3分)说明:北宋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市民文化流行,出现了娱乐的瓦肆、夜市、商业区。(3分)

示例四:信息:唐朝长安城市呈现棋盘状封闭式格局,而北宋东京城市布局呈现开放式格局(或呈现“纵街长巷”的格局)。(3分)说明:北宋城市商业活动的加强。(3分)(学生只要答出四种参考答案中两种即可,按各自的“信息”和“说明”赋分)

45.(15分)

(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兼并战争激烈,要求各国实行君主集权,提高统治效率,改变春秋后期卿大夫专权纷争的现象。(6分)

(2)打击了楚国贵族既得政治经济利益,是一次打击世袭贵族政治经济特权的运动,促进了楚国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化;遭到贵族的激烈反对归于失败。(9分)

46.(15分)

(1)原则:“王权有限,法律至上”和保护公民权利的原则。宗旨:为保障封建贵族的政治独立与经济权益,不利于加强王权。(8分)

(2)因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王权实行君主立宪制有其法律依据;议会权力至上,国王的权力受到限制。(7分)

47.(15分)

⑴内容:《开罗宣言》规定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包括热河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意义:《开罗宣言》为二战后中国收复被日本军国主义掠夺和窃取的领土提供了重要的国际法依据。(6分)

⑵原因:美国在战后出于“冷战”的需要,对日投降的处理不彻底,反而采取了积极扶持日本的做法;日本在战后经济的崛起导致其积极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日本保留了浓厚的军国主义残余。(言之有理即可)(9分)

48.(15分)

(1)原因:麦迪逊的制宪方案为制定新宪法提供了理论依据;麦迪逊反对极端主义,倡导理性主义,使联邦制和分权制衡原则得到认同;麦迪逊是制宪会议的主要记录者;麦迪逊的努力使得《联邦宪法》得以正式签署公布。(10分)

(2)观点:新宪法中联邦制优于邦联,但中央与各州之间存在一个层层分权的联邦体系;新宪法将会给国家带来安全、稳定和繁荣。(5分)

第二篇: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

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中国&世界古代史

一、单选题

1.元朝人曾作《木棉歌》》:“秋阳收尽枝头露,烘绽青囊翻白絮,田妇携筐采得归,浑家指作机中布。大儿来觅襦,小儿来觅裤。”材料最能表明元朝()

A.棉花开始在中国种植

B.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 C.农民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D.家庭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解析:“秋阳收尽枝头露,烘绽青囊翻白絮,田妇携筐采得归,浑家指作机中布。大儿来觅襦,小儿来觅裤。”从这句诗中可以看出,棉花种植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家人的穿衣需要,材料中的“大儿来觅襦,小儿来觅裤。”就是明证,这体现的是自己自足的特点。

2.清代,除以景德镇为中心的官窑外,各地民窑都极为昌盛兴隆,其数量和规模逐渐超过官窑,出现了官府委托民窑代烧瓷器的现象。这表明这一时期()

A.官府力图控制民窑生产 B.生产技术提高,商品经济发展 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较快 D.官窑生产完全被民窑生产取代

3.《春秋繁露》记载:“„„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这体现了哪一思想()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君权神授”,强化君主专制 C.“天人感应”,约束君主行为 D.“春秋大一统”,加强中央集权

解析:本题考查董仲舒思想。《春秋繁露》是董仲舒的著作,题干中认为皇帝治理国家需要与天意相符,如果与天意不同那么天下就会打乱,所以作为统治者,必须与天意相同,这体现了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对皇帝行为具有一定的束缚作用。其余三项均与题干意思不变。

4.希腊古典人文主义是在对人性的探究与思索中逐渐形成的,其内在的本质是对人的灵魂的塑造和对理性精神的培养,倡导一种在善之普遍性原则指导下的生活。这说明希腊人文精神的核心是()A.强调人的价值和人的决定作用 B.尊崇理性,批判传统,强调道德的作用 C.提倡怀疑精神,强调人的价值和人的地位 D.提倡人性,反对神性,肯定人的作用

二、解答题

1.中国是官僚政治体制发育最为完备的国家,君臣关系成为理解中国政治制度的关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魏晋以来,中书、尚书之官始真为宰相,而三公遂为具员,其何故也?盖汉之典事尚书、中书者,号为天子之私人,及叔季之世,则奸雄之谋篡夺者,亦以其私人居是官。”

——马端临《文献通考·职官三》

(1)秦朝汉初,“三公”具体指的是哪些职官?据材料一,指出魏晋以来“三公”地位的变化并说明影响其地位变化的制度原因。概括宰相制度的演变特点。

解析:秦朝三公是指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从材料“中书、尚书之官始真为宰相,而三公遂为具员”可以看出三公权力逐渐的被剥夺,原因即在于皇权不断地加强,重用身边文职人员以限制相权。我国封建社会君权和相权的变化趋势是相权不断地削弱而皇权不断的加强。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变化:“三公”的权力由实变虚。

原因:宰相权力不断转移到皇帝的近臣手中,宫内官发展为正式的朝官(皇帝起用中书、尚书等近臣担任宰相)

演变特点:君权不断加强,相权逐渐削弱。

材料二 中国过去的政治,不能说皇权相权绝不分别,一切全由皇帝专制。我们纵要说它是专制,也不能不认为还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开明的专制。它也自有制度,自有法律,并不全由皇帝一人的意志来决定一切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秦王政创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树立了绝对皇权,巩固了统一。秦王政的这些活动,把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2)指出材料二、三的观点并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解析:从材料二“中国过去的政治,不能说皇权相权绝不分别,一切全由皇帝专制”可以看出作者不认同中国古代的皇权绝对的专制,举例子可以举唐代三省六部制说明相权对皇权的制约。从材料三“秦王政创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树立了绝对皇权”可以看出皇权至高无上。可以举例清代的军机处等加以说明。

材料二观点是中国古代政治不是君主绝对专制。

例如:秦朝实行廷议制度;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制度对皇权有一定制约;“天人感应”思想对君主的制约。

材料三观点是中国古代政治是绝对君主专制。

例如:汉武帝设内朝取代外朝;明朝设内阁制度,加强皇权;清朝设置军机处,皇权达到顶峰。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战国时期富商大贾„„成为社会上最活跃的一种人。孟子主张对工商业什一而税,去关市之征。他的主张没有一个国君采用„„大商贾所使用的人,一种是伙计,如洛阳贫民到富商家学商业,替富商贸易走遍天下,各都市更多的一种是大商贾凭借财势压迫穷人做奴隶,从事商业、农业、手工业劳动„„吕不韦为秦国相国,封河南洛阳十万户„„并不满足于十万户的封建性地租,他占有奴隶一万人,驱使他们从事各种劳动,垄断洛阳的工商业。

(1)据材料一,指出大商人采用的生产方式特点和反映的时代特征。

特点:以使用伙计为代表的较自由的生产方式与以奴隶劳动为基础的野蛮的生产方式并存。特征:反映了当时社会正处于新旧社会形态交替时期,新旧生产方式并存。

材料二 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大有增加,计共设户关26个,工关5个„„各关税吏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在这样的苛税下“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

——彭雨新《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

材料三 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中国全史·商贾史》(2)材料二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指出材料二与材料三之间的逻辑关系。

现象:清政府广设关卡,不法官吏巧立名目,对商人征收重税。关系:因果关系。

(3)材料三提出了商业发展产生的影响,指出这一观点,并归纳出其论证的依据。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造成这一社会现象的原因

观点: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依据:商人财富主要用来买田置地、科举入仕,没有转化为用于扩大再生产的工商业资本。

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儒家思想、科举入仕的深远影响。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梭伦掌权后通过一系列措施让“人民”获得自由,此外他制定了被称为“减负令”的法律,这些举措都对民主社会“人民”的产生和形成起到了奠基作用。而他“唯财是举”即以财产评估结果划分等级和抽签选官,虽然只是实现了财权政治,但对世袭的贵族政体无疑是巨大的打击,为“人民”地位的上升搭好了阶梯。

——程志敏《从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看雅典民主的诞生》(1)材料一中的“人民”主要指什么人?为什么说“唯财是举”为“人民”地位的上升搭好了阶梯? 成年男性公民。

“唯财是举”即按照财产多寡来划分公民等级,打破了世袭贵族垄断政权的局面,有利于“人民”中的新兴工商业奴隶主等参与政权,有利于推进民主政治。

材料二 著名希腊史学家汉森认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和现代民主政治一样,具有民主、自由和平等三个基石。”这一结论是很难让人信服的。„„雅典的民主带有相当强烈的不宽容性。中国学者对此进行的剖析可谓是入木三分:“这种专政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度,可以调动一切能够调动的力量,在需要的时候,它以绝对真理的面目向少数派和少数意见呼啸着压过去,轰然一声,连呻吟都一并埋在尘土之中。”

——倪学勇《雅典民主的多元解读》(2)材料二中,作者对汉森的说法持怎样的态度?结合史实说明理由。作者认为汉森的说法是错误的。

理由:汉森认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和现代民主政治一样,两者都是建立在民主、自由和平等的基础上的。实际上,雅典的民主制并不具备现代民主包含的民主、自由、平等。①雅典民主仅限于占城邦人口小部分的男性公民,妇女、外邦人和广大奴隶是没有民主权利的。②雅典民主容易造成集体暴政。③雅典的民主是一种直接民主,而现代民主主要实行间接民主。

材料三 我们只需把它们与任何其他古代政体比较一下,便会毫不踌躇地宣称它们具有无可怀疑的优点。

——19世纪上半期英国希腊史专家格罗特(3)材料二、三对雅典的民主制度的看法有何不同?为何会形成这种差异?

材料一认为:雅典的民主带有强烈的不宽容性,容易形成集体暴政,着眼于其局限性。材料二认为:雅典的民主具有不可怀疑的优点。

形成差异的原因:评价的立足点不一样。材料一把雅典民主制度与现代民主制度相比较,前者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19世纪上半期,英国人需要推进议会改革,扩大资产阶级统治的基础,这使得英国的古典史研究打上了为雅典民主辩护的烙印。格罗特将雅典民主制度与古代其他地区政体横向比较,得出肯定的评价。

第三篇:高三下学期历史教学计划

高三下学期历史教学计划

高三下学期历史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新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为依据,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切实加强高三复习备考的计划性和针对性。大力营造积极进取、勇于竞争的文化氛围,努力创建“班风正、学风浓、环境优”的班集体。始终如一的坚持过程性管理,抓基础、抓重点、抓细化、抓落实,全面协调,整体推进。

二、工作目标

1.以班主任为核心,创建严肃、紧张、活泼、有序的学习环境。

2.以备课组长为核心,创建科学、高效、和谐、竞争的教学环境。

3.一轮、二轮考试力争进线人数第三,各科成绩力争保三争二。

4.一本上线人数确保完成人,二本以上上线人数确保完成人,力争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有学生进线。

三、工作思路和措施

(一)级部管理

1.级部主任要以身作则,抓好班级、备课组调研,特别是早上、晚上的班级调研,全身扑在工作上。

2.级部主任每天对老师坐班情况至少检查两次,结果每周一统计,每周一通报。

3.级部助理负责班主任早上签到,日常负责检查班级学生纪律,作好记录,每周一总结,及时通报。

4.实行班主任早上签到制,班主任加强班级调研,对班级存在的问题及时处理,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备考进行指导。

5.教室管理继续实行“高三年级纪律检查部”负责制,加强对早饭空、晚休空、双休日等环节的检查,将各班学情及时如实反馈给班主任,以便班主任及时了解班情、及时整顿班级存在的问题。

6.每周的教情继续实行“教学简讯制”,督促各备课组长梳理一周来的教学工作,同时督促各备课组长制定下一周的教学计划,同时也加强了各备课组间的相互交流。

7.每天的学情实行“级部通报制”,级部将每天的检查结果汇总,一天一通报,通报发给各个班主任和各个班级的班长;一周一汇总,汇总后级部在每周的班主任例会上通报并给出整顿要求。

8.开好“一誓师两座谈”会议。开好高考100天倒计时誓师大会,开好稳定生和边缘生的座谈会。鼓足师生干劲,鼓动师生勇往直前,鼓动师生要有拼搏的意识,同时班主任老师要利用此次机会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做好心理疏导,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注意采取不同的激励方法,让学生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

9.加强月考的组织、分析、总结工作,积极做到每次考前目的明确、考后收获实在。认真组织好备课组会商和班级会商。

(二)备课组管理

1.加强备课组长队伍建设,打造一支肯吃苦、乐于奉献、工作积极主动、善于动脑筋、工作执行力非常强的骨干年级管理团队。

2.以备课组长为核心,抓好备课组教师的日常纪律考评,进一步规范教师上班考勤制度,及时通报考勤记录,严明办公纪律。

3.提高教师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搞好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使二轮三轮复习的针对性更显著,加强复习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提高复习效率。

4.继续加强教师的业务学习。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落实“四个研究”(研究教材,研究新课标,研究考试说明,研究近五年高考题)、贯彻“五项规范”(规范预习,规范听课,规范课堂笔记,规范练习,规范作业),不断完善集体备课制度,上好研究课,发挥集体优势,备课、讲课、听课和评课都以新课程为标准。认真研究近五年的山东高考题及全国高考题,明确高考出题的动向,做高考的明白人。

5.继续深入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要求老师做到对学校讲责任,对个人讲自律,对学生讲爱心,对同事讲协作,对工作讲效率,杜绝教师在正常工作时间内参加娱乐活动,树立教师良好形象。

6.各组要设立专人负责在网上收集试题、试卷、高考信息等,及时提供给备课组使用。同时年级还将加强对各备课组教研活动的不定期的检查督导。

高三下学期历史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以新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求真务实,探究适合我校学生的教法与学法,落实好新课程的理念,突破以基础夯实与能力培养为核心目标,争取在20xx年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

通过“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利用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知识,引导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倡导研究性学习,强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原则,从而在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达到有机的统一。

复习侧重点在于理解历史概念,掌握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既包括具体史实,也包括规律性的认识,历史线索和阶段特征也属于这一范畴。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贯彻“全、准、新、细”的原则。“全”即复习要全面,不能漏掉考试大纲的任何知识点,在此基础上才可以强化重点;“准”即对知识的识记、理解、阐释要准确;“深”即对历史现象、内在联系和规律的理解认识要深刻;“新”即对历史知识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来认识和巩固;“细”即注重细节,近几年文科综合试题启发我们必须抓好细节,很多问题并不难,但考察很细致,于细微处方显精神,细节决定成败。

二、复习方法

1、时间安排:

(1)开学——20xx年2月底进行选修1、选修3的一轮复习,引导学生做练习册上相应的题目;处理假期作业的疑难问题;完成新课标试卷前12套题目的讲解分析。

(2)20xx年3月1日—20xx年4月底进行三本必修书、两本选修书的二轮复习

(3)5月——6月初强化训练,查漏补缺

2、复习思路:依托自编的学案、练案夯实基础知识,理清基本线索,培养基本技能。

3、主要任务:以教材为主,以学案为依托,分别进行政治史、经济史、思想史三大部分的小专题复习,夯实基础,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并在此基础上向深、广度扩展,结合现实,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练案要精选习题,精讲精练,及时讲评,并且每节课力争留出时间让学生记忆一些重点知识,做到当堂知识当堂巩固。

4、方法:采用读、讲(听)、练、评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读书:利用正课的部分时间和学科读书时间,明确目的和要求,按照学案,由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和计划性地读书,在此基础之上理清单元与单元之间、课与课之间的逻辑联系,构建相对严谨的教学知识结构,使掌握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

第二环节——讲析:在熟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基本史实,突出重点、难点,提高历史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知识并逐步形成历史学科思维能力。同时,要针对考点进行知识扩展,教师最好做到精讲多练,讲重点,要突破每个考点的核心问题

第三环节——训练:利用学科自习时间,要选取典型试题及时进行测试、反馈,以练案的形式,及时巩固落实。对于练案,教师必须进行批改,分析总结,。通过典型题目逐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如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表述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

第四环节——讲评:包括教师的讲评与学生的自评。每一张练案做完和综合测试后教师要重点讲评,教师在讲评练习和试卷过程中,要特别留心解题方法的讲评,从而减少解题错误,提高应试能力。

三、落实常规:

1、认真备课。

认真编写学案、练案,优化整合,既有专详,又有高考链接、材料教学与教学方法和教学流程。

2、做好分层教学。

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其中1、2、3班侧重于重点知识的记忆、整理;4、5、6、7班侧重于思维能力的培养。梯度推进,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提高。

3、加强集体备课,多交流、沟通,集思广益,结合学情和考情,及时调整复习。

4、加强高考信息和资料搜集,结合社会热点和各地文综试卷组织好材料教学。

5、做好解题方法、解题思路的指导和总结。规范答题,注重方法引导。依据考试和练案,狠抓规范答题,提高应试技巧、学科素养和应试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读题、审题和解题能力、技巧。提高每个学生学习能力和分析、综合、概括应用能力。针对普遍问题集体处理,个别问题个别解决的原则,真正落实因材施教,适时引导,力争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有针对性的解决“吃不饱和吃过量”的问题。在规范书写、答题要点化、序号化、规范答题学科语言等非智力因素上下功夫,提高学生的得分能力。并注意让学生做好“回头看”,反思领悟,实现“题题通”

6、进一步和谐师生关系,加强双向交流,以学识、能力和情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科积极性,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实现整体目标和单科目标的双丰收。

7、认真履行学校和年级的工作安排,优质高效,力争达到并超过高考预定目标。

我们坚信:众志成城,马到成功!

高三下学期历史教学计划3

根据实验区省份文综历史试题的特点及高考阅卷中所反映的问题,结合新课标下高三历史教学的现状,整合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及复习策略,特制订高三历史复习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三个“明确”

1.明确复习依据

高三历史学科的教学要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综合》、四种版本的教材为依据。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历史新课改赖以进行的纲领性文件(根本大法);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的主要素材;考试说明是备考复习的重要依据。三个依据互相依存,缺一不可。需特别注意:不同版本的教材要注意比较,相互借鉴使用,在使用时要求同存异。

2.明确命题导向

新一轮课程改革刚刚开始的时候,教育部有关领导就明确地提出了要以改革来推动课程改革。可见高考命题思路也要紧跟课程改革,努力体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这使得新课标下的高考呈以下特点:

第一,基础性。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也是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之一,它不追求非结构类知识的广度,更加重视对结构类知识的把握,就是要求掌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山东省的文综试题的考查表现在知识考查的基础性,绝大多数的题目都是基于主干知识的考查,着重考察学生知识的理解水平和思维深度,要求学生通过新材料或关键词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方法不是空中楼阁,它离不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承载作用。

第二,历史性。指的是历史课程的育人目标通过“历史事实”来实现,而不是抽象的理论灌输,历史不同于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其独立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历史性”,这体现在贴近现实、不避热点。注重试题的现实性不是简单地考“热点”,简单地图解历史,而是通过考点的选择体现当今社会和世界的重大问题和整体走向,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并以此来考查考生学习过程与方法。如试题中的所涉及的“人民币”“中美关系”“社会保障”等问题。

第三,人文性。就是对历史问题的分析指向现实,具有现实性;指向学生的成长,尤其是指向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历史教育本质上是人文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人格养成和文化熏陶的基础性作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0xx年高考山东文综历史试题取材生动、亲切,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较强的情感色彩,对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考查也屡屡出现,如对“服饰”“民族关系”等问题的考查。

第四,研究性。通过“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利用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知识,倡导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倡导研究性学习,强调“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原则。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达到有机的统一,体现了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这是新课标程标准所倡导的。20xx年高考山东文综历史试题突出体现了这一点,如第12题对根据地示意图的判断等题。

第五,地域性。各省单独命题,体现地方特色是近年高考试题的重要特征。各省自主命题注意以地方相关的历史知识为背景创设情境,为考生营造了一种亲切的地域文化氛围。20xx年各省试题中有明显的体现,山东卷第29题以山东在中国、世界的地位为主题。

3.明确内容进度

(1)复习内容

必修内容: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

选修内容:选修Ⅰ《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等。

(2)复习进度:

20xx年7月21日-9月7日(45课时)复习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

20xx年9月9日-10月25日(50课时)复习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

20xx年10月27日-12月14日(49课时)复习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

20xx年12月16日-20xx年1月底(45课时) 复习选修Ⅰ、Ⅲ。

20xx年2月作单元、综合模拟试题,检验、巩固一轮复习效果。

20xx年3月-4月 二轮复习。

20xx年5月 三轮复习。

二、复习进程——三轮要求

1.第一轮复习

(1)时间安排:20xx年7月21日-20xx年2月。

(2)复习思路:夯实基础知识,理清基本线索,培养基本技能。

(3)具体要求

第一轮复习要全面阅读教材,查漏补缺,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对历史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使知识系统化,为全面而准确地记忆打下可靠的基础。从新的改革趋势来看,基本是考查能力,但这种能力是建立在对知识基础更高要求的基础上的,因此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必须更加扎实全面。一轮复习是在新课学习基础上,对历史知识点、历史线索、历史技能进行提高和升华。其主要目的是理清历史线索,在此基础上把握阶段特征,扎实基础知识,提高解题技能。不论平时多么熟悉课本,都不能省略全面阅读教材这一环节,因为:①以前的知识往往是零碎的不成系统的,全盘的通读有助于整体掌握知识。②全盘的通读可以找出一些以前被忽视的环节或死角。③懂得的东西未必理解得深刻,带着疑问去通读,有助于深刻领会课本内容。

以课时为主要学习方式,一个单元结束后要进行单元总结与测试,每个模块结束后要进行模块过关测试。

第一轮复习方式采用读、讲(听)、练、评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读书:利用正课时间,明确目的和要求,按照学案,由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和计划性地读书,在此基础之上理清单元与单元之间、课与课之间的逻辑联系,构建相对严谨的教学知识结构,使掌握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

第二环节——讲(听):在熟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基本史实,突出重点、难点,提高历史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知识并逐步形成历史学科思维能力)。同时,要针对考点进行知识扩展,教师最好做到精讲多练,讲重点,要突破每个考点的核心问题

第三环节——训练:在课时复习结束后,要选取典型试题及时进行测试、反馈,可采取一课一小练(当堂训练)的形式,以便及时巩固落实,练习后,必须核对答案,分析总结。通过典型题目逐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如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表述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

第四环节——讲评:包括教师的讲评与学生的自评。每一单元测试及模块测试后教师要重点讲评,教师在讲评练习和试卷过程中,要特别留心解题方法的讲评,从而减少解题错误,提高应试能力。

一轮复习侧重点在于理解历史概念,掌握基础知识。高中历史新课程学习中的知识内容主要由具体的历史史实和抽象的历史认识两部分构成,它包括三方面的主要内容:

第一,具体的历史史实。具体、真实的历史史实是构成历史的基本材料,它是由一定的人在特定的时间、空间进行的具体活动组成的,因此,这类知识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就构成了具体历史史实的基本元素,如《权利法案》、孙中山、《临时约法》、君主立宪制、《相对论》等,掌握这些基本元素,是历史学习过程中要完成的基本任务。

第二,基本的历史概念。历史概念是通过抽象的概括而形成的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的本质属性的反映。它是历史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概念形成的一般过程是通过历史现象,分析其各种本质特征,把握其整体和内在的联系。理解历史概念:①必须清楚其含义,并要把握它的外延,包括历史概念形成的背景或原因、发展和演变过程及影响。②对历史概念的理解不能孤立地进行,要同历史事实、历史特征、历史过程、历史结论结合起来,明确其因与果、现象与本质等的联系。如认识近代英国的政治结构就可以通过转移概念形成近代美国、近代法国、近代日本、近代德国和近代俄国等不同类型的政治结构,进而形成代议制的完整概念。

第三,基本的历史线索和规律。它是历史发展过程中历史现象内部本质性联系的反映,它包含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历史发展阶段的内在联系,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预测。历史线索和规律是运用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等思维形式,通过对历史史实和历史概念的判断、推理而形成的一种认识上的升华,如“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进步与发展的历史过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民主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等。掌握历史规律一般有两种途径。第一种是归纳法,即先了解若干史实或例子,然后运用归纳的认识方法,从具体的史实或例子中提炼,概括出某种历史规律。例如通过对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分析比较,可以得出“在一定历史条件和国情下,改革也是社会变革的重要途径”的规律。第二种是演绎法,即先了解某种规律的内涵,然后通过史实或例子对其进行论证或说明,从而使学习者认同或证明某种历史规律的存在。但在运用演绎法进行规律的学习时,要特别注意历史规律表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总之,基础知识既包括具体史实,也包括规律性的认识,历史线索和阶段特征也属于这一范畴。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贯彻“全、准、新、细”的原则。“全”即复习要全面,不能漏掉考试大纲的任何知识点,在此基础上才可以强化重点;“准”即对知识的识记、理解、阐释要准确;“深”即对历史现象、内在联系和规律的理解认识要深刻;“新”即对历史知识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来认识和巩固;“细”即注重细节,近几年文科综合试题启发我们必须抓好细节,很多问题并不难,但考察很细致,于细微处方显精神,细节决定成败。

2.第二轮复习

(1)时间安排:20xx年3月-4月。

(2)复习思路:以专题知识为主,整合必修、选修模块,贯穿中外、联通古今。加大对知识点与线的相关材料的阅读理解,包括对各版本教材之间知识点的衔接,包括对历史概念的把握、同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观点等。

(3)具体要求:

①专题的设计:专题设计形式要灵活,要服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可采取四种类型:即线性专题(纵向专题)、时段专题(某一特定时期,如20世纪二、三十年代等)、问题专题(以某一问题为中心,包括热点专题)、地域专题(如环渤海地区等),专题的设计既要突出历史主干知识,又要注意重点、热点问题,可纵可横,可大可小。

②二轮复习可采取四步复习法

第一、“知识归类”:把教材中的相关知识归类到专题中。这种归类决不是所有相关知识的简单罗列,关键在要捕捉那些能有承前启后作用的知识点,形成知识链,组成知识网,以体现专题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

第二、“分析比较”:在专题史实的归类完成之后,着力分析专题的特点,要选择与本专题相关、相近的问题(包括本专题与地理、政治之间相关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比较,加深理论认识,从微观上升到宏观,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单科上升到综合,以准确、完整地把握专题的特征。除此之外,还应该选择一些相关的高考试题或典型的模拟试题,尤其是近几年的跨学科试题,分析其只是要求和能力要求,以加深对专题的认识和理解。

第三、“复习巩固”: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有计划地复习专题内容,包括完成二轮复习资料、复习专题相关的教材,准备专题考试。这一过程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必须有明确的要求,例如记忆二轮复习资料的有关史实,阅读教材的规定章节,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题、思考题等。

第四、“测试和讲评”:每次考试的时间根据需要确定,一般以一节课为宜,也可两个专题合在一起进行考试。“讲评试卷”的前提是教师要认真批改试卷,通过批改试卷发现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学生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据此决定讲评的内容和方式。学生失分一般有四种情况:(1)知识欠缺;(2)能力欠缺;(3)审题失误;(4)技术失误(如图错选项、写错年代,错别字等):教师应对症下药,结合有代表性的典型错题深入分析,使学生从深层上弄清楚失误的原因,有针对性地纠正错误,以免重犯。

讲评时尤其要注意总结解题方法,培养解题能力,同时要强调答题的步骤、技巧和格式。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能力,教师应该经常进行审题训练,可设计一些问题,只要求学生回答解题思路、方法和答案要点。这种训练费时少,效果好,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值得提倡。

3.第三轮复习

(1)时间安排:20xx年5月

(2)第三轮重点放在热点复习,安排四次模拟训练。在广泛搜集资料基础上精选试题,而且每练必改,每练必评,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实效性,并根据练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高三下学期历史教学计划4

一、教材分析(结构系统、单元内容、重难点)

本学期主要是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复习:

1、高三近现代史的章节基础和专题复习;

2、历史大专题复习及热点透析;

3、考前练习

二、学生分析(双基智能水平、学习态度、方法、纪律)

1、学生在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学习态度、上课纪律方面做的比较好。

2、在材料分析、解题方面还有所欠缺。

3、在知识的整合上,普遍出现思维混乱局面。

三、教学目的要求

1、对世界史做一个比较透彻的分析和理解

2、对历史做一个比较恰当的整合,注重专题知识

3、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四、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每星期的文综考试,使学生适应文综考试

2、不定期的进行抽测,抓好学生的基础知识

3、进行针对性练习,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五、教学进度

周次

课、章、节

教 学 内 容

备 注

1

第一章

欧洲资本主义萌芽

2

第二章

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期

3

第三章

蒸汽时代的世界

4

第四章

电气时代的世界

5

第五章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东西方世界

6

第六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7

同上

8

专题复习

资本主义经济史

9

专题复习

资本主义政治史、外交史

10

专题复习

社会主义发展史、民族运动解放史

11

巩固练习

专题练习

12

考前复习

练习及讲解

13

同上

14

同上

高三下学期历史教学计划5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教导处制定的20xx年届高三复习备考总教学计划为指导,在20xx年学年下学期中,高三全组成员要积极学习认识物理课程的性质,领会物理课程基本理念。使物理教学工作更科学化、规范化、具体化。认真学习新的高考大纲,学习有关教育改革和教学改革理论和经验,贯彻执行规范、追求效益、崇尚创新的工作态度和精神,加强学习、加强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为20xx年高考的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高三物理通过第一轮的复习,学生大都能掌握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规律,及其一般应用。但这些方面的知识,总的感觉是比较零散的,同时,对于综合方面的应用更存在较大的问题。因此,在第二轮复习中,首要的任务是能把整个高中的知识网络化、系统化,把所学的知识连成线,铺成面,织成网,疏理出知识结构,使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另外,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综合各部分的内容,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

三、主要措施及要求:

下学期高三物理教学计划为达到本学期高三物理复习备考的目的,经全体高三备课组老师讨论决定,第二轮复习将以专题复习的形式为主。计划如下

1.时间按排:20xx年3月中旬至20xx年4月底 ,4月底止5月底,复习以各地的信息卷为主。

2.复习资料:金太阳二轮复习资料以及备课组组内老师的组卷

3.复习内容:

应抓住主干知识及主干知识之间的综合

概括起来高中物理的主干知识有以下方面的内容:

①力学部分:物体的平衡;牛顿运动定律与运动规律的综合应用;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及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②电磁学部分: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有关电路的分析和计算;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

③光学部分:光的反射和折射及其本性。

④热学部分:分子动理论、热力学三定律和气体的状态方程。

⑤原子物理部分:能级、核反应方程式以及课本上的需要记忆的内容。

针对高考能力的要求,应做好以下几项专项训练

高考《考试大纲》中明确表示学生应具有五个方面的能力:即: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物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针对以上能力的要求,要注意加强二个方面的专项训练。

(1)审题能力的训练?

虽是一种阅读能力,实质上还是理解能力。每次考试总的有人埋怨自己因看错了题而失分,甚至还有一些人对某些题根本看不懂(主要是信息类题,因题干太长,无法从中获取有用信息,有些同学对这类题有一种恐惧感,影响其他题的解答)。在审题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如下的三个方面的问题:①关键词语的理解②隐含条件的挖掘③排除干扰因素

(2)表述能力及解题的规范化训练

每次考试阅卷以后,总是感叹学生在表述方面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往往是言不达意,甚至一道综合应用题,有时就是聊聊几句就完事。同时,因运算能力也不行,使得该得分的得不到分,或得不到满分,造成无谓的丢分,实在可惜(但这谁也不能原谅)。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规范解题格式是目前广大学生应解决的重大问题。所以规范化的训练是后阶段的训练重点。

选题要精,讲评要细,做题注意精细结合

选题要精,主要体现在新颖性、梯度性、适度性、针对性和创新性,在第二轮的复习中,可谓是模拟试题满天飞,如何样采用这些资料呢?首先对手中的资料要仔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可在针对性地选取一些好题,采用拼盘的方式组织起来让学生练;(尽量不要用成套的原卷)。讲评要细,即重思路、善引导、做示范、细纠正。每次在讲评时,必须先对各题的得分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与总结(具体到每个同学的每个题的得分情况,及失分的原因),然后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同时,要重视个别的指导,对问题较大或问题比较明显的单独进行点评。

在复习的最后阶段要求学生精读课本,不留死角

对物理学中的热学、光学、原子物理学部分,要求是比较低的一部分,也正因为如此,往往在复习中花的功夫不是很多。虽在这几方面的难度不是很大,综合也并不是很多,但绝不能掉以轻心,在复习中要特别注意课本的重要性,课本是知识之源,对这几部分的内容一定要做到熟读、精读课本,看懂、看透,一次不够,二次,二次不行,再来,绝不能留任何的死角,包括课后的阅读材料、小实验、小资料等,因为大多的信息题,有很多时候是从这里取材的(如近几年来高考中的原子物理的信息题)。

4.组内要求:

(1)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加强集体备课,平时多交流,多听课,多研究课堂教学。

(2)要求每位学生准备一个错题本,对典型的习题,学生容易错的题目,通过作业加强训练.经常进行错题滚动,做到决不一错再错。

(3)做好辅优补困工作,特别关注临界生。发现临界学生在复习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分析解决,通过个别辅导,了解学生复习中遇到的难点、疑点,并帮助他们解决。对于希望生,主要作好心理疏通工作。

(4)在专题复习时都要有针对性,要精心设计典型的例题习题、限时训练卷,错题再练卷等。加强方法规律的总结,促使学生能力的飞跃。尤其在四个实验班中要加大限时训练的量,做到从速度和质量上双管齐下。

(5)在5月份做好与外界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在各地的信息卷中选题,组内认真组卷,力争保证试卷的高质量、高效率。

高三下学期历史教学计划6

一、复习指导思想

1.第二轮(第二学期)进入专题复习与综合考试相结合。要精选专题,紧扣高考内容,抓紧高考热点与重点,授课时脚踏实地,讲透内容;通过测评,查漏补缺,既提高解决综合题的分析与解题能力,又能调适心理,使学生进入一个良好的心理和竞技状态。

2.加强学习,研究,注重学生、教材、教法和高考的研究,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进一步探索和研究考试中历史科备考方法和措施,认真研究近几年高考历史试卷,树立以教研求发展,向教改要质量的思想。

3.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和管理。做到“精细化的备课,精品化的授课,精选试卷”的要求。还要充分发挥各位历史教师的群体智慧,特别是有高考经验的教师。大家分工合作,多研究,多交流,既要集体备课又要主要配合不同班的差异,因材施教,根据历史科的特点,切实做到“一天一小练,一周一大练,一月一综合测”。这可以使学生提高解题能力,积累临场经验,发现问题,及时寻找补救措施,强化复习效果。

4、做好辅导工作作为科任,关注所教学生各科学习成绩,从学生利益出发,制定适合的辅导计划。如各科成绩较平均,历史有潜力,就要指导与鼓励他们冒尖,这主要从精选综合题加强训练入手;若除了历史,其他科目都好的,就要利用课余时间,适当补课,当然,鼓励与调动其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也是很重要的。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努力提高课堂复习效率是高中历史复习的指导思想。通过历史复习让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更好地学好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基能,以及其中的历史思想方法,从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学生树立学好历史的信心。注重团结协作,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素质,全力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和考试指导纲要的各项基本要求,立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注重历史思想和方法的教学。抓好教材与课程目标中要求把握的历史对象的性质和处理历史问题的基本常用的历史思想方法;如归纳、演绎、分析、综合、分类讨论、数形结合、一般与特殊,抽象与概括、函数与方程、等价转化、类比与推理等,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以不变应万变,针对学生实际,不断研究历史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指导学法,奠定必备的“四基五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运用历史的意识和能力,奠定学习历史的能力,使历史科的复习更加高效优质。

二、教学目的要求

1.深入钻研教材,以教材为核心,“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深入研究教材中章节知识的内外结构,熟练把握知识的逻辑体系和网络结构,细致领会教材改革的精髓,把握通性通法,逐步明确教材对教学形式、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影响。

2.准确把握考试说明,在整体上要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重要的定义定理不但要掌握结论,还要掌握相关历史的思想方法,做到宏观把握,微观掌握,注意高考热点,重视历史的应用和历史思想方法的渗透,以拓宽历史知识的广度来求得知识的深度。

3.因材施教,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构建新的认知体系,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

4.加强课堂教学研究,科学设计教学方法。

三、教法分析和教学具体措施

1.不孤立记忆和认识各个知识点,而是将其放到相应的体系结构中,在比较、辨析的过程中寻求其内在联系达到理解层次,注意知识块的复习构建知识网络。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解题技能,注意基本概念、基本公理和定理、公式的辨析比较,灵活运用;力求有意识的分析理解能力尤其是历史语言的表达形式,推理论证要思路清晰、整体完整。

2.学会分析。首先是阅读理解,侧重于解题前对信息的捕捉和思路的探索;其次是解题回顾,侧重于经验及教训的总结,重视常见题型及通法通解。

3.高考试题将课本知识进行了综合性处理,即在知识网络交汇处命题,因此在复习时,不但对每个知识点要掌握,还要注意知识的横向和纵向的联系,注意代数知识和几何知识的联系,挖掘课本内容的深刻内涵构建高中历史知识网络体系;不但要重视概念和结论以及方法的要点,还要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领悟每一个定理公式的来龙去脉,掌握它的使用条件以及推演过程中体现的历史思想方法,可能达到的效果、需要注意的事项等等,以达到用老方法解决新问题的高度。

4.以“错”纠错,查缺补漏,反思错误,严格训练,规范解题,养成“想明白、写清楚、算准确”的习惯,注意思路的清晰性、思维的严谨性、叙述的条理性、结果的准确性,注重书写过程,举一反三,及时归纳,触类旁通,加强历史思想和历史方法的应用。

5.协调好讲、练、评、辅之间的关系。合理安排复习中讲、练、评、辅的时间追求历史复习的最佳效果,注重实效,努力提高复习教学的效率和效益;精心设计教学,做到精讲精练,不加重学生的负担,避免“题海战”,精心准备,讲评到位,做到讲评试卷或例题时:讲清考察了哪些知识点,怎样审题,怎样打开解题思路,用到了哪些方法技巧,关键步骤在哪里,哪些是典型错误,是知识逻辑、方法、心理上还是策略上的错误,针对学生的错误调整复习策略,使复习更加有针对性,加快教学节奏,提高教学效率。

6.试题的把握:

(1)注重对“四基五能力”的考察把握,贴近课本;

(2)注重学科内容的联系与综合;

(3)注重历史思想方法、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

(4)注重能力立意,以考察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为核心全面考察能力;

(5)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设计应用性、探索性的问题;

(6)试题体现层次性、基础性,梯度安排合理,坚持多角度多层次的考察,有效地检测对历史知识中所蕴含的历史思想和方法掌握的程度.

(7)把握好近3年高考试题,落实好填空题,选择题和解答题的前四道;

(8)立足基础,不做历史考试说明以外的东西。精心选做基础训练题目,做到不偏不漏不怪,即不偏离教材内容和考试说明的范围要求。不选做那些有孤僻怪诞特点、内容和思路的题目。利用历年的高考历史试题作为复习资源,要按照新教材以及考试说明的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严格控制选题和做题难度,做到不凭个人喜好选题,不脱离学生学习状况选题,不超越教学基本内容选题,不大量选做难度较大的题目。

7.周密计划合理安排,体现历史学科特点,注重知识能力的提高,提升综合解题能力,加强解题教学,使学生在解题探究中提高能力。

8.多从“贴近教材、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角度,选择典型的联系生活、生产、环境和科技方面的历史问题,对学生进行有计划、针对性强的训练,多给学生锻炼各种能力的机会,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历史综合能力的目的。不脱离基础知识,基础扎实的学生不一定能力强。教学中不断地将基础知识运用于历史问题的解决中,努力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

9.注重学法指导及心理辅导。

(1)及时向学生介绍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及时收集教学过程中反馈信息并弥补学生的不足.

(2)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水平合理安排教学难度,有利于学生成功情感体验,促进其提高.

(3)解决优生的历史缺门问题,重点巩固与提高中等生的历史解题水平和能力;带动历史困难生努力跟上复习,加强边缘生的个别辅导.

10.加强集体备课和听课评课落实常规,团结协作,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第四篇:高三下学期历史教学计划

高三下学期历史教学计划1

一、教学资料:

本学期完成《世界近现代史》下册教学及进行第二、三轮复习。第二轮复习加强专题综合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本事以及思维分析本事;第三轮复习(高考之前),查漏补缺,挖掘潜能,深化知识。

二、学情分析:

本届文科学生的情景不容乐观,历史基础知识很不扎实,理解运用本事较差。在对学生全面强化督促的同时,如何抓好基础,强化针对性,有的放矢,提高讲与练的方法及效益,成为专题与整体复习中的一大挑战。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每星期进度平均为6个课时左右,授课时间为16周。要求学生全面掌握《中国古代史》选修、《中国近现代史》上、下册和《世界近现代史》上、下册的基础知识,并进行专题复习。

2.要求学生掌握教材资料中的历史基础知识,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本事,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启发教学,注意启发学生进取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正确进行分析,比较、概括的本事。

4.认真学习教学大纲,研究新课程,不断关注高考动态,扎扎实实抓好本届高三历史复习工作。统一复习计划,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各项评析工作,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努力,力求完成各项指标

四、总体措施:

1.加强团体备课,将其落到实处,而不是流于形式。就每一节课的教学资料、本节知识中的重点、难点、疑点、有关重点难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材料的选择、用什么方式呈现给学生加强合作研究,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改善。

2.认真搞好试卷评讲课。针对高三后一阶段训练量的'加大,如何提高试卷评讲课的功效关系极大。每次训练做到有练必批、有练必评。让学生在训练中感悟命题的意图,明确复习目标;引导学生分析每一个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经过评讲后的追踪训练加强对知识的巩固,切实提高综合训练的效率。

3.精选、精练、精评。在广泛搜集资料基础上精选试题,难题、偏题要放弃。并且每练必改,每练必评,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实效性,并根据练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4.扎实搞好提优补差工作,对历史单科偏差的同学要个别辅导,对不一样层次同学要分层指导,提高班级整体水平。

5.最终阶段复习要夯实基础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注意理清基本概念线索基本结论以及阶段性特征。回归课本,注重对知识的查漏补缺。

6.掌握学科内及学科间知识的联系。整合知识模块,多角度思维,强化知识的迁移本事。

高三下学期历史教学计划2

根据实验区省份文综历史试题的特点及高考阅卷中所反映的问题,结合新课标下高三历史教学的现状,整合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及复习策略,特制订高三历史复习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三个“明确”

1.明确复习依据

高三历史学科的教学要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综合》、四种版本的教材为依据。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历史新课改赖以进行的纲领性文件(根本大法);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的主要素材;考试说明是备考复习的重要依据。三个依据互相依存,缺一不可。需特别注意:不同版本的教材要注意比较,相互借鉴使用,在使用时要求同存异。

2.明确命题导向

新一轮课程改革刚刚开始的时候,教育部有关领导就明确地提出了要以改革来推动课程改革。可见高考命题思路也要紧跟课程改革,努力体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这使得新课标下的高考呈以下特点:

第一,基础性。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也是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之一,它不追求非结构类知识的广度,更加重视对结构类知识的把握,就是要求掌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山东省的文综试题的考查表现在知识考查的基础性,绝大多数的题目都是基于主干知识的考查,着重考察学生知识的理解水平和思维深度,要求学生通过新材料或关键词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方法不是空中楼阁,它离不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承载作用。

第二,历史性。指的是历史课程的育人目标通过“历史事实”来实现,而不是抽象的理论灌输,历史不同于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其独立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历史性”,这体现在贴近现实、不避热点。注重试题的现实性不是简单地考“热点”,简单地图解历史,而是通过考点的选择体现当今社会和世界的重大问题和整体走向,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并以此来考查考生学习过程与方法。如试题中的所涉及的“人民币”“中美关系”“社会保障”等问题。

第三,人文性。就是对历史问题的分析指向现实,具有现实性;指向学生的成长,尤其是指向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历史教育本质上是人文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人格养成和文化熏陶的基础性作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0xx年高考山东文综历史试题取材生动、亲切,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较强的情感色彩,对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考查也屡屡出现,如对“服饰”“民族关系”等问题的考查。

第四,研究性。通过“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利用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知识,倡导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倡导研究性学习,强调“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原则。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达到有机的统一,体现了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这是新课标程标准所倡导的。20xx年高考山东文综历史试题突出体现了这一点,如第12题对根据地示意图的判断等题。

第五,地域性。各省单独命题,体现地方特色是近年高考试题的重要特征。各省自主命题注意以地方相关的历史知识为背景创设情境,为考生营造了一种亲切的地域文化氛围。20xx年各省试题中有明显的体现,山东卷第29题以山东在中国、世界的地位为主题。

3.明确内容进度

(1)复习内容

必修内容: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

选修内容:选修Ⅰ《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等。

(2)复习进度:

20xx年7月21日-9月7日(45课时)复习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

20xx年9月9日-10月25日(50课时)复习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

20xx年10月27日-12月14日(49课时)复习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

20xx年12月16日-20xx年1月底(45课时) 复习选修Ⅰ、Ⅲ。

20xx年2月作单元、综合模拟试题,检验、巩固一轮复习效果。

20xx年3月-4月 二轮复习。

20xx年5月 三轮复习。

二、复习进程——三轮要求

1.第一轮复习

(1)时间安排:20xx年7月21日-20xx年2月。

(2)复习思路:夯实基础知识,理清基本线索,培养基本技能。

(3)具体要求

第一轮复习要全面阅读教材,查漏补缺,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对历史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使知识系统化,为全面而准确地记忆打下可靠的基础。从新的改革趋势来看,基本是考查能力,但这种能力是建立在对知识基础更高要求的基础上的,因此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必须更加扎实全面。一轮复习是在新课学习基础上,对历史知识点、历史线索、历史技能进行提高和升华。其主要目的是理清历史线索,在此基础上把握阶段特征,扎实基础知识,提高解题技能。不论平时多么熟悉课本,都不能省略全面阅读教材这一环节,因为:①以前的知识往往是零碎的不成系统的,全盘的通读有助于整体掌握知识。②全盘的通读可以找出一些以前被忽视的环节或死角。③懂得的东西未必理解得深刻,带着疑问去通读,有助于深刻领会课本内容。

以课时为主要学习方式,一个单元结束后要进行单元总结与测试,每个模块结束后要进行模块过关测试。

第一轮复习方式采用读、讲(听)、练、评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读书:利用正课时间,明确目的和要求,按照学案,由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和计划性地读书,在此基础之上理清单元与单元之间、课与课之间的逻辑联系,构建相对严谨的教学知识结构,使掌握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

第二环节——讲(听):在熟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基本史实,突出重点、难点,提高历史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知识并逐步形成历史学科思维能力)。同时,要针对考点进行知识扩展,教师最好做到精讲多练,讲重点,要突破每个考点的核心问题

第三环节——训练:在课时复习结束后,要选取典型试题及时进行测试、反馈,可采取一课一小练(当堂训练)的形式,以便及时巩固落实,练习后,必须核对答案,分析总结。通过典型题目逐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如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表述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

第四环节——讲评:包括教师的讲评与学生的自评。每一单元测试及模块测试后教师要重点讲评,教师在讲评练习和试卷过程中,要特别留心解题方法的讲评,从而减少解题错误,提高应试能力。

一轮复习侧重点在于理解历史概念,掌握基础知识。高中历史新课程学习中的知识内容主要由具体的历史史实和抽象的历史认识两部分构成,它包括三方面的主要内容:

第一,具体的历史史实。具体、真实的历史史实是构成历史的基本材料,它是由一定的人在特定的时间、空间进行的具体活动组成的,因此,这类知识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就构成了具体历史史实的基本元素,如《权利法案》、孙中山、《临时约法》、君主立宪制、《相对论》等,掌握这些基本元素,是历史学习过程中要完成的基本任务。

第二,基本的历史概念。历史概念是通过抽象的概括而形成的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的本质属性的反映。它是历史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概念形成的一般过程是通过历史现象,分析其各种本质特征,把握其整体和内在的联系。理解历史概念:①必须清楚其含义,并要把握它的外延,包括历史概念形成的背景或原因、发展和演变过程及影响。②对历史概念的理解不能孤立地进行,要同历史事实、历史特征、历史过程、历史结论结合起来,明确其因与果、现象与本质等的联系。如认识近代英国的政治结构就可以通过转移概念形成近代美国、近代法国、近代日本、近代德国和近代俄国等不同类型的政治结构,进而形成代议制的完整概念。

第三,基本的历史线索和规律。它是历史发展过程中历史现象内部本质性联系的反映,它包含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历史发展阶段的内在联系,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预测。历史线索和规律是运用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等思维形式,通过对历史史实和历史概念的判断、推理而形成的一种认识上的升华,如“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进步与发展的历史过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民主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等。掌握历史规律一般有两种途径。第一种是归纳法,即先了解若干史实或例子,然后运用归纳的认识方法,从具体的史实或例子中提炼,概括出某种历史规律。例如通过对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分析比较,可以得出“在一定历史条件和国情下,改革也是社会变革的重要途径”的规律。第二种是演绎法,即先了解某种规律的内涵,然后通过史实或例子对其进行论证或说明,从而使学习者认同或证明某种历史规律的存在。但在运用演绎法进行规律的学习时,要特别注意历史规律表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总之,基础知识既包括具体史实,也包括规律性的认识,历史线索和阶段特征也属于这一范畴。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贯彻“全、准、新、细”的原则。“全”即复习要全面,不能漏掉考试大纲的.任何知识点,在此基础上才可以强化重点;“准”即对知识的识记、理解、阐释要准确;“深”即对历史现象、内在联系和规律的理解认识要深刻;“新”即对历史知识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来认识和巩固;“细”即注重细节,近几年文科综合试题启发我们必须抓好细节,很多问题并不难,但考察很细致,于细微处方显精神,细节决定成败。

2.第二轮复习

(1)时间安排:20xx年3月-4月。

(2)复习思路:以专题知识为主,整合必修、选修模块,贯穿中外、联通古今。加大对知识点与线的相关材料的阅读理解,包括对各版本教材之间知识点的衔接,包括对历史概念的把握、同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观点等。

(3)具体要求:

①专题的设计:专题设计形式要灵活,要服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可采取四种类型:即线性专题(纵向专题)、时段专题(某一特定时期,如20世纪二、三十年代等)、问题专题(以某一问题为中心,包括热点专题)、地域专题(如环渤海地区等),专题的设计既要突出历史主干知识,又要注意重点、热点问题,可纵可横,可大可小。

②二轮复习可采取四步复习法

第一、“知识归类”:把教材中的相关知识归类到专题中。这种归类决不是所有相关知识的简单罗列,关键在要捕捉那些能有承前启后作用的知识点,形成知识链,组成知识网,以体现专题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

第二、“分析比较”:在专题史实的归类完成之后,着力分析专题的特点,要选择与本专题相关、相近的问题(包括本专题与地理、政治之间相关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比较,加深理论认识,从微观上升到宏观,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单科上升到综合,以准确、完整地把握专题的特征。除此之外,还应该选择一些相关的高考试题或典型的模拟试题,尤其是近几年的跨学科试题,分析其只是要求和能力要求,以加深对专题的认识和理解。

第三、“复习巩固”: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有计划地复习专题内容,包括完成二轮复习资料、复习专题相关的教材,准备专题考试。这一过程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必须有明确的要求,例如记忆二轮复习资料的有关史实,阅读教材的规定章节,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题、思考题等。

第四、“测试和讲评”:每次考试的时间根据需要确定,一般以一节课为宜,也可两个专题合在一起进行考试。“讲评试卷”的前提是教师要认真批改试卷,通过批改试卷发现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学生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据此决定讲评的内容和方式。学生失分一般有四种情况:(1)知识欠缺;(2)能力欠缺;(3)审题失误;(4)技术失误(如图错选项、写错年代,错别字等):教师应对症下药,结合有代表性的典型错题深入分析,使学生从深层上弄清楚失误的原因,有针对性地纠正错误,以免重犯。

讲评时尤其要注意总结解题方法,培养解题能力,同时要强调答题的步骤、技巧和格式。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能力,教师应该经常进行审题训练,可设计一些问题,只要求学生回答解题思路、方法和答案要点。这种训练费时少,效果好,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值得提倡。

3.第三轮复习

(1)时间安排:20xx年5月

(2)第三轮重点放在热点复习,安排四次模拟训练。在广泛搜集资料基础上精选试题,而且每练必改,每练必评,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实效性,并根据练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高三下学期历史教学计划3

一、指导思想

以新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求真务实,探究适合我校学生的教法与学法,落实好新课程的理念,突破以基础夯实与能力培养为核心目标,争取在20xx年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

通过“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利用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知识,引导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倡导研究性学习,强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原则,从而在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达到有机的统一。

复习侧重点在于理解历史概念,掌握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既包括具体史实,也包括规律性的.认识,历史线索和阶段特征也属于这一范畴。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贯彻“全、准、新、细”的原则。“全”即复习要全面,不能漏掉考试大纲的任何知识点,在此基础上才可以强化重点;“准”即对知识的识记、理解、阐释要准确;“深”即对历史现象、内在联系和规律的理解认识要深刻;“新”即对历史知识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来认识和巩固;“细”即注重细节,近几年文科综合试题启发我们必须抓好细节,很多问题并不难,但考察很细致,于细微处方显精神,细节决定成败。

二、复习方法

1、时间安排:

(1)开学——20xx年2月底进行选修1、选修3的一轮复习,引导学生做练习册上相应的题目;处理假期作业的疑难问题;完成新课标试卷前12套题目的讲解分析。

(2)20xx年3月1日—20xx年4月底进行三本必修书、两本选修书的二轮复习

(3)5月——6月初强化训练,查漏补缺

2、复习思路:依托自编的学案、练案夯实基础知识,理清基本线索,培养基本技能。

3、主要任务:以教材为主,以学案为依托,分别进行政治史、经济史、思想史三大部分的小专题复习,夯实基础,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并在此基础上向深、广度扩展,结合现实,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练案要精选习题,精讲精练,及时讲评,并且每节课力争留出时间让学生记忆一些重点知识,做到当堂知识当堂巩固。

4、方法:采用读、讲(听)、练、评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读书:利用正课的部分时间和学科读书时间,明确目的和要求,按照学案,由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和计划性地读书,在此基础之上理清单元与单元之间、课与课之间的逻辑联系,构建相对严谨的教学知识结构,使掌握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

第二环节——讲析:在熟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基本史实,突出重点、难点,提高历史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知识并逐步形成历史学科思维能力。同时,要针对考点进行知识扩展,教师最好做到精讲多练,讲重点,要突破每个考点的核心问题

第三环节——训练:利用学科自习时间,要选取典型试题及时进行测试、反馈,以练案的形式,及时巩固落实。对于练案,教师必须进行批改,分析总结,。通过典型题目逐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如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表述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

第四环节——讲评:包括教师的讲评与学生的自评。每一张练案做完和综合测试后教师要重点讲评,教师在讲评练习和试卷过程中,要特别留心解题方法的讲评,从而减少解题错误,提高应试能力。

三、落实常规:

1、认真备课。

认真编写学案、练案,优化整合,既有专详,又有高考链接、材料教学与教学方法和教学流程。

2、做好分层教学。

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其中1、2、3班侧重于重点知识的记忆、整理;4、5、6、7班侧重于思维能力的培养。梯度推进,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提高。

3、加强集体备课,多交流、沟通,集思广益,结合学情和考情,及时调整复习。

4、加强高考信息和资料搜集,结合社会热点和各地文综试卷组织好材料教学。

5、做好解题方法、解题思路的指导和总结。规范答题,注重方法引导。依据考试和练案,狠抓规范答题,提高应试技巧、学科素养和应试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读题、审题和解题能力、技巧。提高每个学生学习能力和分析、综合、概括应用能力。针对普遍问题集体处理,个别问题个别解决的原则,真正落实因材施教,适时引导,力争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有针对性的解决“吃不饱和吃过量”的问题。在规范书写、答题要点化、序号化、规范答题学科语言等非智力因素上下功夫,提高学生的得分能力。并注意让学生做好“回头看”,反思领悟,实现“题题通”

6、进一步和谐师生关系,加强双向交流,以学识、能力和情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科积极性,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实现整体目标和单科目标的双丰收。

7、认真履行学校和年级的工作安排,优质高效,力争达到并超过高考预定目标。

我们坚信:众志成城,马到成功!

高三下学期历史教学计划4

一、教材分析(结构系统、单元内容、重难点)

本学期主要是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复习:

1、高三近现代史的章节基础和专题复习;

2、历史大专题复习及热点透析;

3、考前练习

二、学生分析(双基智能水平、学习态度、方法、纪律)

1、学生在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学习态度、上课纪律方面做的比较好。

2、在材料分析、解题方面还有所欠缺。

3、在知识的整合上,普遍出现思维混乱局面。

三、教学目的要求

1、对世界史做一个比较透彻的分析和理解

2、对历史做一个比较恰当的整合,注重专题知识

3、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四、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每星期的文综考试,使学生适应文综考试

2、不定期的进行抽测,抓好学生的基础知识

3、进行针对性练习,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五、教学进度

周次

课、章、节

教 学 内 容

备 注

1

第一章

欧洲资本主义萌芽

2

第二章

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期

3

第三章

蒸汽时代的世界

4

第四章

电气时代的世界

5

第五章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东西方世界

6

第六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7

同上

8

专题复习

资本主义经济史

9

专题复习

资本主义政治史、外交史

10

专题复习

社会主义发展史、民族运动解放史

11

巩固练习

专题练习

12

考前复习

练习及讲解

13

同上

14

同上

高三下学期历史教学计划5

一、指导思想:

新高中课程计划在明确高中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确保教学资料、促进教学方式转变等方面作了进取的改革探索。所以教学中应紧跟高中课程改革的步伐前进,为了适应这一形势,确保高考的顺利推进,确保高中教育质量的稳步前进,教学中要切实有利于广大学生的自主发展。

二、现状分析:

1、教师视野不够开阔,业务钻研不是异常到位。

2、有时知识点落实不是很到位,学案没有做到及时、全面地检查。个别同学存在不完成作业现象。

3、做题很多,但学生没有完全消化掌握,做过的题继续出错。以后,要强化纠错本的使用,多考查易错题。

4、学生初中时历史课没学好,通史掌握很不梦想,异常是时间概念很模糊,今后应适时穿插、讲解有关通史知识。

5、学生联系、归纳本事有待加强,答案写得过多,要点提炼不出来。

6、对材料题的`变化研究不够,定势思维倾向有待克服。

7、读题、审题本事有待加强。(审题时间太短,审题不清便匆忙下笔)

三、教学安排:

全学年总体安排三轮复习。

第一轮按专题模块加通史复习,侧重专题模块。(从20xx年7月——20xx年2月),主要目的是夯实基础。意思是说紧扣课标和考纲,按教材进行单元复习,适度关注通史。我们制定的目标是“全面、细致、系统,扎实,注意基础知识落实”,我们把它称为“地毯式”扫描。时间比较长。第一轮复习是基础,是学生高考成功的关键。

第二轮主要根据考试说明的顺序,通史加专题复习,侧重通史。(20xx年2月——5月上旬),主要目的是综合本事突破。第二轮复习时,以通史体例辅之以热点问题进行,学生仅有对某一阶段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特征有了全面地认识,才能“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三轮搞强化训练,侧重练、讲、评和回归教材。(20xx年5月上旬——6月6号),目的是提高解题本事,查缺补漏。我们提出了“调整(心态)、巩固(基础)、充实(薄漏)、提高(本事)”的八字方针。要求学生抓好两条复习主线,一方面是对照《考试说明》看教材和教材的标题,注重基础知识,把握阶段特征;另一方面是对照试卷看题目,查漏补缺,以适度紧张的平常心、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强烈的自信心。例如我们要求学生结合《考试说明》,最终落实每一个考点,个个过关。

四、措施:

1、强化训练。坚持天天练(每一天1——2题)、周练(30个选择,四个大题)。有做必看,有看必评。多进行面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规范化问题、审题不细问题、基础知识不牢固等问题。

2、多与学生沟通,增加感情投资,让学生喜欢学历史。

3、多多向兄弟学校学习,取长补短。学习兄弟学校好的复习方法,落实措施等。

4、研究考试说明,做到分头研究,成果共享。注意扩大课程资源,提高对热点问题的敏感性。

5、多钻研业务,多关注史学动态,多研究高考,及时了解高考信息的变化。

6、加强对应试技巧的研究与落实,向规范化审题、答题要分数。

第五篇:高三下学期历史复习计划

高三下学期历史复习计划

韩海云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的主要设想:

1、认真领会《考试说明》精神实质,明确考试内容和能力要求。

高考历史《考试说明》着重强调考查学生对各学科知识整体把握,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突出学科知识结构中基本的、核心的、可再生性的内容;强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对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考查,倡导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2、探索建立知识整体结构的最佳方法,寻找知识考查的切入点。

高考历史强调对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和灵活应用,因此在高三历史复习的过程中,我将指导学生自觉寻找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最佳复习方法,牢固掌握和灵活应用学科知识并进行学科知识的联想、拓展和迁移能力的自我训练。由于各学科特点不同,复习方法侧重点也不同。历史学科侧重归纳、比较和概括历史知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揭示其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以史鉴今,注意史论结合。可将现行教材和新教材公共交点的最基本的、核心的、可再生性的内容,运用图导法建立知识整体结构。采用相关知识统整表、知识结构图解、知识结构螺旋形等方法将知识重组、整合,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以期在知识的交融、各种思想方法相互碰撞的过程中,产生更为深刻的思想内涵。

3、加强对专业的点拨和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科思维能力。

训练是对基础知识的拓宽和延伸,也是对学习质量的检测,更是调控学习过程的手段。教师要多进行学习方法和答题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在读书和思考中联系实际,提出并解决问题。我想师生首先要重视对《考试说明》上所提供的题例和样卷、重视近两年高考文综试题的研究,从中体会高考“怎么考”(出题思路),从其参考答案中体会“怎么答”(解题思路、答案组织、文字表述等)。研究高考试题(典型的、适量的)是探索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其次,选用综合性的练习题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对题目中各种信息(文字、图片、表格、地图等)的判读和分析,训练学生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以提取有效信息,有针对性的解题。第三,我们要求学生课外选取材料编制一些试题,并写出命题角度,考查的知识和能力范围,答题的切入点和思路并拟定答案要点。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试题思路的把握,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第四,注重培养学生的审题、解题、答题思路和方法。在审题过程中,指导学生要审题型和要求、审关键词、审时空范围,然后确定解题思路和答题方法,组织答案时还要注意文字表述的规范表达。要用规范的历史语言回答问题,培养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坚持史论结合。第五,在试卷分析时要结合教材抓住主干历史知识,理清线索,对基础知识进行重组,理清因果关系和背景及意义,提升理性认识,构建较完整的历史知识网络。因此,试题分析时不仅要知其然(即答案的正确与否)、知其所以然(即该答案正确的原因是什么),还要知其所以不然(该题之所以错的原因),最后还要把每个选项对应到教材中相应的历史阶段,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根据选项内容重新组题,以达到做一道选择题要得到多道题所能反映出来的信息量。第六,在复习中教师应积极创设出一些新情境的好题让学生在全新视角中观察历史问题,以活化学生的历史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主要措施和方法

1、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时间,发挥课堂教学效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取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

2、适当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课堂练习、课外作业以及质量跟踪检测,及时批阅和评讲,做好教学的反馈工作。

3、很抓学生个案,特别注意加强对尖子生的辅导和后进生的提高,提高优秀生的成绩及班级整体实力。

高三历史下学期复习计划

闫术芸

.学情分析:

具体的复习计划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并服务于新课程下的高考。我校学生历史科成绩一般处于中下,其中有学生的原因,比如在是识记基础知识方面不够下功夫,钻研学习的劲头不足,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比较严重;学生的习题训练量不足,学生见的少,从而导致部分学生对自己的真实水平不能正确认识;许多学习自觉性差的学生,再加上为准备学业水平测试分散精力,对很多知识总是似是而非。

二、高考动向分析;

2013年历史高考试卷,从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来看有以下特点:(1)侧重考核学生对历史史实的掌握,强调对历史事件过程的学习,回到学习历史最基本的层面。(2)侧重考核学生对历史史料的阅读、表述能力,以及从不同角度剖析问题的能力,这是对历史学习更本质的要求。(3)重视考核学生的历史感悟能力。总之,对学生历史知识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选择题出现了对历史事件细节的考察,尽力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非选择题的的设计集中体现了“论从史出”的观点,题的阅读量很大,要求学生从中根据要求提取相关历史信息,难度有所增加。

三.复习措施;

(1).首先从思想上引导学生对历史学科予以足够的重视。与其他学科相比,历史学习不会遇到绝对听不懂的内容,因此只要大家用心学,人人都会有收获,让学生从心理上树立我能学好和要学好历史的信心。再者用往届学生的成绩鼓励他们,考好成绩不是设想,而是完全有这种可能。

(2)课堂教学中实施好讲和练的关系。在讲的环节上做到以下几个方面:讲,给学生讲清知识框架,讲透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梳理经济、政治和文化之间的关系。讲的内容尽力弥补知识的疏漏点。练,之前做好学生记忆的巩固,指导记忆方法。坚持学生的做在前,教师的指导在后。针对选择题指导学生运用排

除法,用已知推导出未知,审题时注意表示时间限制、范围限制的词,按题目要求答题。对于非选择题指导学生先读题,然后带着疑问阅读史料,从材料中层层分析其表述的内在含义,并训练准确表达的能力。此外,引导学生在听讲的基础上,看课本看资料,坚持自学钻研,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3)针对学生在学习上的个体差异,在辅导方法上采取大同小异的方法,大同,大多数学生紧跟老师的辅导步伐,能把讲的内容、习题弄懂弄透。小异,对于还有可能拔高的学生,就要提出更高的要求,鼓励他们练更多的题,多钻研,长见识,不断提高历史学习水平。

(4)搞好每一次的文综周考,尽量做到精选题精讲评。

(5)做到四个统一:统一资料练习、统一进度,备课组活动定时间四.复习思路与复习进度:

以抓基础知识为主线,提高学科能力为重点。二模前完成第一轮复习、继续抓好基础知识。二模后到高考前进行地第二轮复习,按照时间与学生整合必修选修模块的知识。在第二轮中进一步加强备课组内的集体备课与联系以达到效果最优化。

高三历史下学期复习计划

术芸

2013-2014学

三河市第三中学

高三历史下学期复习计划

韩海云

2013-2014学

三河市第三中学

下载湖北省八市2014届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 历史word格式文档
下载湖北省八市2014届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 历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4年湖北省八市高三年级三月联考(语文答案)

    2014年湖北省八市高三年级三月联考 语文答案 潜江市教研室金星铭荆门市教研室陈 艳黄石二中南美程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D(A趿tā B禺yú C徵zhī) 2......

    2013届湖北省八市高三3月联考语文试卷R

    1.默写刘禹锡的《秋词》全诗。(4分) __________,。 ,。 2.古诗文填空(3分) 【小题1】晴川历历汉阳树,。 【小题2】__________,北风江上寒。 【小题3】挥手自兹去,。 【小题4】出淤泥......

    高三月考历史试卷分析专题

    官渡中学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卷分析 一、试题评价 1、总体评价 本次试卷的风格采用全国卷的基本形式和全国卷的命制风格(重技能的考查),全卷共12道选择题,共48分;3道材料题,40题3......

    八市高三语文答案

    湖北省八市2013年高三年级三月调考 语文答案(2013年3月) 随州市教研室吴军十堰市教科院许典国潜江市教研室金星铭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D(A. tiē/tiě; qi......

    湖北省保康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doc

    湖北省保康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高三年级 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命题:刘 杰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利......

    高三历史下学期备课组工作计划

    2015届高三历史备课组工作计划 一、现状分析 零模考试以外超过塘桥,但我校大多数班级有下滑趋势,下一阶段要加强基础知识落实与解题方法指导。同时,我们关注到这届学生的融合度......

    高三历史下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高三历史下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高三历史下学期教学工作总结忙忙碌碌的半学期过去了。为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指导今后的工作,现在对半年来高三历史教学工作进行简要总结。我们......

    高三下学期历史教师工作计划[大全]

    计划对工作既有指导作用,又有推动作用,搞好工作计划,是建立正常的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三历史教师下学期工作计划,欢迎大家阅读参考!高三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