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税务征管人员素质的培养
文章标题:浅谈税务征管人员素质的培养
建设服务型国税组织要强化以人为本的税务征管人员素质的锤炼和提高。税务征管素养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包括人格素养、心理素养、社会素养、专业素养等多方面的内容。税务征管素养主要是通过个人后天努力所培养的。税务征管素养的培育分为两部分:其一,外在培育,主要是税务机关对征管人员的培育;其二,内在培育,即税务人员的自我培育。[xiexiebang.com文章-http://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帮您找文章]这里主要就税务一线工作人员征管素养自我培育进行论述。
人格素养的培育
这里的人格概念是广义的人格概念,包括人的职业观、道德观、价值观、世界观等多方面的素养。税务征管人员按照国家的政策实行征纳作业,坚持最大的原则是“依法治税,最大诚信”的原则,税务征管人员在坚持秉公办事的过程中同样要坚持这一原则。因此,税务征管人员的人格素养集中体现为“诚”和“信”。
所谓“诚”,就是要光明正大,诚心诚意。诚心诚意干工作,诚心诚意为纳税人。“纳税人也是上帝”在税务征管中显得尤为重要。税务作为政府行为公共管理公众服务行业,其思想宣泄的过程就是为社会为纳税人服务的过程,“想纳税人之所想,急纳税人之所急”是税务所有从业人员的基本职责。税务征管人员作为直接面向纳税人的一线服务人员,更应该以一颗充满诚意的热心去对待每一个纳税人。这种诚意不仅表现在行为上,而且表现在动机上,真正做到为纳税人所想,不仅要在税中为纳税人所想,而且要在税前为纳税人所想。税务征管不同于其他公共服务,纳税人自我表现价值实现的越大越充分越具体,那么纳税人为国家创造税源提供税收就更多,只有为纳税人创造价值,才能更有成效创造税源价值,这是税收征管的良性循环。税务征管人员作为联系纳税人和政府税收机关的一个桥梁,理应在创造税源过程中全心全意为纳税人服务。税务征管人员的职责并不仅局限于集中征收,保持与纳税人的友好关系,竭诚为纳税人服务,是税务征管人员进一步融洽与纳税人关系和争取纳税人支持的有效手段。税收是协调经济的杠杆和纽带,税务征管人员不能以税收任务而收税的超额化作为工作的导向,甚至不惜手段来竭河而渔,那样做只会使自己失去越来越多的准纳税人和潜在纳税人,“以诚换心”才能赢得纳税人的信赖,才会争取更多税收,更能体会到做人的快乐。
所谓“信”,就是要有信誉,要言而有信。在中国社会和文化的背景下,纳税人诚信纳税是对税务机关的信任,更多的也出于对税务征管人员的信任。因此,税务征管人员更应该注意对自身信誉的培养和维护,税务征管人员只有在平时生活和工作中随时注意“一碗水端平”的杠杆学原理,做到“心理健康,建立纳税人对社会的责任感,这样才能逐渐提高自己的信誉度,树立起在纳税人中的良好形象,保住准纳税人,争取新纳税人。
心理素质的培育
税收征管总是在具体的人与人之间进行,它涉及到纳税人和税务征管人员双方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广义的心理指人的一切思想、观念及内心活动。税务征管人员正确心理素养的培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积极的思想状态的培养。
让一个人去干他不喜欢的工作,无论他能力多大,其效果不一定很理想。近代行为科学理论认为:工作效率是能力与激励的复合函数,即:工作效率=能力 激励。对一个人来讲能力是可以通过培养和锻炼而不断提高,但激励却涉及着外激励因素和内激励因素两个方面,其中内激励因素起着主导作用,内激励的基础是自我觉悟,即对自己从事的工作的认识和热爱程度。
税务征管人员要想在工作上有成就,最首要的思想素质就是超越自己,爱岗敬业。工作快乐,人生便是天堂;工作痛苦,人生便是索然无味。只有专精本行,才会有内驱动力,才会有饱满的情趣去感染纳税人,税务征管业绩自然会好起来。
其次是坚强意志的培养。
意志是指一个人为了明确目的而去克服困难的心理活动。纳税人和税务征管人员之间总不免存在着某种对抗心理,这种对抗心理具有片面性和反复性的特点,纳税人受这种心理的驱使所产生的行为,往往会挫伤税征人员的积极性,甚至会伤害税征人员的自尊心,这种纳税人行为往往会在税征人员心理上引起消极的对抗的连锁反应,催人浮躁。在困难面前持什么态度,是一个人的意志体现。克服,励志勇进,是坚强人的体现,税收业绩与税务人员的坚强意志成正比。意志是产生在具体人身上,受个人已有的观点、信念、知识、经验的影响。税务人员要随时提醒自己“有志者事竟成,无志者事无成”,“精诚所至、金石未开”。
再次是良好气质的培养。
现代心理学把人的气质分为四种类型:肝胆质型、多血质型、粘液质型、抑郁质型。实际上大多数人属于混合气质类型和中间气质类型。气质本身并无好坏之分,每一种气质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人的气质尽管是天生的,但在良好的环境影响下是可以塑造的。
税收征管活动总是在具体的人与人之间进行,纳税人是多种多样气质的人。税务人员又受本身固有气质的影响,要使税务管理更具超越,税
收人员必须创造出个人应有的魅力。
最后是豁达性格的培养。
一个人的性格构成是十分复杂的,其性格特征总是表现在他的言行和外貌之中,也反映出他的生活经历。只有不断通过自我分析、自我控制、自我努力、自我鼓励、自我监督等自我教育形式,就能形成良好的性格。由于税种的政策性较强,税务征管的税费总额参数变化波动较小,税务征管向纳税人推销的表面是政策,其本质是展示国税的报国爱国健康之心。税征人员的性格在实践中不断进行自我调节,使其豁达,使纳税人愿意和你打交道,是税务优质服务卓越管理的关键。
社会素质的培育
税务征管人员由于必须与不同层次、不同性格、不同兴趣和需求的人广泛交往,如果不具有广博的社会知识,就不能适应税务科学征管的需要。
(一)税务人员必须具有人际关系和公共方面的知识。
凡是成功的人一定要有一个人际关系的“宝库”,人际关系对税收服务更具重要性,要想广泛创造税源,创造纳税人价值和利益最大化,很大程度上靠人际关系和公共关系。在人际交往中既应实事求是,又应具有“弹性”。这不仅是技巧和方法问题,还是一门艺术。
(二)语言知识。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的重要工具。税务人员更卓具魅力,首要因素就是语言。税务征管人员应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语言基础知识,它包括语言工具,语言修辞及语言技巧,另一方面是塑造出自己语言个性,这是税务语言更具魅力的关键。税务人员的语言必须以纳税人为中心转移。
(三)风土人情方面的知识
不同地区,不同乡政,有不同的风土人情,如果不了解风土人情,就可能作出与当地习俗相违背的事情,作业就有麻烦。因此,现代税务人员应具有这方面的知识,做到“入境问禁,入乡随俗”、“思路国际标准化,行为本土人情化”。
专业素养的培育
税务人员由于其行政执法的特殊性,不仅具有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知识,更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这是税务不同其他公共管理的重大区别之一,但这方面的素养在税务机关的要求中已体现充分,这里就不再赘述。
《浅谈税务征管人员素质的培养》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浅谈税务征管人员素质的培养。
第二篇:税务征管文件
税务征管文书
一、难点简释
(一)税务征管文书的概念要整体地去理解
税务征管文书作为一种规范、一种凭证、一种工具,是与税收法制同时产生和发展的,任何税收法制都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税务文书,它是在税收过程中形成和使用的各种文书的总称。税收工作面临着成千上万的纳税单位和个人,从税务登记、纳税鉴定、纳税申报、纳税通知到税款缴入国库都需要大量的文字记录材料;为了掌握税源变化情况税务征管人员要进行税源调查,写出调查分析报告;为严肃纳税纪律、堵塞漏洞,要经常进行纳税检查,并写出纳税检查报告;问题严重需要处理的,还要写出违章处理决定,等等。
总之,税务部门在税务征稽和管理的全过程中,涉及众多的文字材料和表格,既包括税务机关制作的各种税务方面的文书,也包括纳税人在履行税法、执行税收制度过程中所写的有关文书,它们统称为税务征管文书。
(二)税务征管文书的特点
税务征管文书与一般文书相比,有许多不同之处,其自身特点主要表现在鲜明的政治性、法定的强制性、格式的规范性、解释的单一性、制作权限的合法性等方面。
(三)税务征管文书的种类
根据不同的工作环节和需要,税务征管文书也分为不同的种类。
(一)税收事务文书
如税收计划、税务总结、税务调查、税务管理行政公文及各种税法、税制、条例、规定等。
(二)税收专用文书
如税务登记文书、纳税申请文书、纳税鉴定书、税收分析报告、纳税检查报告、案件检查终结报告、税务违章案件处理决定书等。
二、重点辅导提示
税务征管文书的概念是整体性的,从写作的角度说,必须一个一个的写。因此,在讲解过程中,也必须一个一个的讲。也就是说,应从税务征管文书的种类讲起,从概念、特点、作用到写作。因为 每一个文种都有自身的特点,如税收事务文书包括税收计划、税务总结、税务调查、税务管理行政公文及各种税法、税制、条例、规定等;税收专用文书包括税务登记文书、纳税申请文书、纳税鉴定书、税收分析报告、纳税检查报告、案件检查终结报告、税务违章案件处理决定书等。
第三篇:工程造价人员素质培养
摘要:造价工程师制度在我国已经实行了多年,执业人员已具备相当数量和规模。但从基本教育水平和整体素质看,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造价工程师队伍现状分析,来指出我们在继续教育中存在的某些缺陷和问题,并对此提出解决的想法与对策,希望对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以及对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有所帮助。
关键词:造价师继续教育工程造价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的注册造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与认证工作自1997年至今,已经有8个年头,取得注册造价工程师职业资格的人员已经达7.5万人之众,可以说具备了相当的规模。隧着工程造价管理学科的研究与推广不断得到强化,逐步确立了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人才培养和继续教育的模式,陆续开展了造价工程师继续教育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就目前情况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现阶段造价工程师普遍存在着专业知识面窄,学历层次普遍较低,对工程技术知识掌握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基本上局限于传统的编制工程概预算,缺乏富有实践经验的高层次复合型的技术、管理人才;法制观念、法律意识以及法律知识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运用也不足;工程造价人员的业务水平不高,致使注册造价工程师难以胜任从确定和控制工程造价的角度对设计、施工方案提出优化;另外,我国的造价工程师的外语水平和对国际通行惯例的了解、掌握、运用能力较差,到国际市场上承揽业务还有困难。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我们开展的造价工程师继续教育工作,虽说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只有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才能对症下药,加以改善和解决。当前,造价工程师继续教育方面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造价工程师继续教育开展的时间短,尚未形成健全有效的继续教育系统
考察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的工程造价继续教育发展史,无一不是经历漫长的历史进程而后逐步趋于完善成功的。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协会(RICS)早在十九世纪就开始起步,经历上百年的发展历程,才形成自己所特有的考试、认证和继续教育体系,最终才得以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我国最早于1997年才开始在部分省市开展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试点考试,1998年后才在全国范围推开。而造价工程师继续教育于2000年方得以进行。当时,根据建设部75号令《造价工程师注册管理办法》,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制定了《造价工程师继续教育实
施办法》,对造价工程师继续教育的目的、组织、内容、形式及培训学时的计算方法作了原则性的规定。时至今日不过5个年头。这样短的历史时间里,要在我国如此辽阔地域、如此众多参差不齐的执业人员范围内,建立起适用、完善、科学、合理的继续教育体系,并达到立竿见影的继续教育的奇效,显然是不可能也不现实的,而是必须经历从无到有,再逐步趋于完善的漫长过程。
2、造价工程师继续教育缺乏系统化的培训大纲、合适的培训教材及必要的教育师资库
我们现阶段的造价工程师继续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建立系统化的培训大纲、合适的培训教材及必要的教育师资库。虽然《造价工程师继续教育实施办法》中给出造价工程师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但只是一个指导性的文件,须进一步细化。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制定出一套系统的、战略性的计划或大纲,继续教育教材缺乏,使造价工程师的继续教育工作不能很好的开展。未能建立全国性的造价工程师继续教育网络,未能实现师资资源的共享,培训整体水平不高。造价工程师继续教育对师资的要求较高,即要求教师既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授课的内容既有理论的前瞻性,又能解决造价工程师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而目前全国普遍呈现师资资源匮乏的局面。另外,目前的造价工程师继续教育的教学方法也缺乏科学性,尽管《造价工程师继续教育实施办法》中指出了多种的培训方式,但目前大多数还是采用集中讲授的培训方式,再加上使用的继续教育教材不是特别得当,培训的效果不理想。况且,有的继续教育培训流于形式,学员报到后自行其是,没有严格的监督制度,达不到继续教育的目的。
3、我国造价工程师的整体素质不高、知识结构不尽合理
目前,从我国造价工程师队伍的来源构成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前长期从事概预算工作后取得执业资格的;第二类是以前主要从事工程建设其他工作,在我国建立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以后转入本行业的;第三类就是近年来经过相对正规的工程造价专业教育的全日制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在有了一定的工作年限以后取得执业资格的。从现行实施的制度看,造价工程师的报名条件还是有一定的标准的,《考试大纲》规定,凡持有工程造价或其他相关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满足规定的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年限者才有资格参加考试。但从几年来的实践情况看,两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首先是报考人员中大专学历的多,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少,且在大专学历中,又有相当一部分是自考、职大、电大等成人教育学历。其次是考生中大部分是工程类及经济专业的毕业生,真正学习工程造价专业的少。因而从业人员大多是从其他专业毕业后,转行从事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由此可见,现行造价工程师无论学历背景还是知识结构都存在问题和缺陷。
4、缺乏支撑培养高层次工程造价人员的教育体系和浓厚理论学术氛围
我国注册会计师在高校由会计学系培养,律师职业由高校厚实的法学和法学院支持,注册结构师、建筑师也有土木结构工程专业与建筑学专业为强有力的后盾,因此,这些执业资格和注册人人士受到政府、社会和国际上的广泛认可与互认。而造价工程专业虽经这方面老前辈、专家、学者和政府部门的不懈努力,在90年代初,在天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首开了工程造价管理专业和课程的先河,后又在天津理工学院以及江西、云南、江苏等部分高校开设了自考大专和本科层次的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但国家正式招生目录上还没有这个学科。这与旺盛的社会需求相比,缺乏强大坚实的学科基础。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院校中虽有相应的专业设置,但无相应的学科支持该领域的发展,造价工程师的培养缺乏理论与实践氛围。在一些专业杂志发表相比,缺乏强大坚实的学科基础。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院校中虽有相应的专业设置,但无相应的学科支持该领域的发展,造价工程师的培养缺乏理论与实践氛围。在一些专业杂志发表的与本行业相关的文章中,其内容多是阐述如何正确套用定额、如何做好造价审查等,而
而具有一定理论深度、观点或方法,有所创新和突破的文章则寥寥无几。然而工程造价管理是跨工程和经济两个范畴,是—个实践性很强的领域,要求从业人员具备多学科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为了提高造价工程师的整体综合执业素质,并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一点有益的帮助,特提出如下对策与建议。
1、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健全完善造价工程师考试、认证和继续教育制度
在国外造价工程师考试、认证和继续教育有一套完整严格的制度体系,若要取得造价工程师的执业资格,必须经过严格的资历要求——专业的能力评审——持续全面的后续教育等过程。对于知识、经验、资历、专业能力水平、能力培训和评价都有明确的要求,而我们在这些方面就相形见绌了。我国的工程造价行业想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并与之同步发展,就应该借鉴国外先进成熟的经验,为我所用。一方面,对准备取得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的人员,首先应该在专业学会所指定的高校内完成指定的学科及相应的课程的学习,并取得学会认可的大学或大专以上毕业证书,保证其具有相应文化基础和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其次,要具备一定的时间的在职经验和对工作经验的审查,学生毕业后要在学会认可的公司或单位至少工作三年以上,在此期间必须有资深专业人员对其进行指导和训练,而学生本人也必须对自身的工作经验给予分析和总结,形成报告,只有在报告得到专业审核人员认可后,才被允许参加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考试合格后,才能得到资格认证。这样就保证了在实践经验方向的积累,做到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完美结合。另一方面对已经取得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的人员,通过系统全面的继续教育,逐步解决当前绝大多数造价工程师都有较强的工科背景,而经济与管理方面基础知识相对较弱的现状,同时要增强其发展后劲。从现在开始,通过建
立健全合理的造价工程师考试、认证和继续教育制度与体系,努力培养和锻炼出一批既深谙工程专业技术又熟练掌握经济、管理、法律知识,同时精通计算机和外语,并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2、以全面提高造价工程师队伍素质为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继续教育方法、内容
建议相关管理部门及造价工程师协会对培训内容、培训大纲进行系统的研究,制订一个科学实用的计划,并编写合适的继续教育教材,以促进造价工程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发展和完善。为此,应当认真分析造价工程师的需求,围绕着受培训者的不同培训需求提供不同的培训服务,制订一个详实实用的培训大纲,提供不同的培训手段及丰富的培训教材。
现今的造价工程师队伍中很大一部分是企业预算员通过资格考试获得执业资格的,其学历不高,在管理学、经济学、工程造价管理等理论方面知识匮乏,需要在继续教育中提高这方面的知识水平,然而目前的继续教育中缺乏这些理论的培训。
另外,随着造价工程师执业队伍的日益壮大,执业人员的层次参差不齐,个人素质、职业水平相差甚远,所服务行业的不同,使他们的技术水平大相径庭。客观上要求对造价工程师继续教育的内容分层次、分行业,不能采用千篇一律的培训内容,否则,达不到应有的培训效果,不能实现培训目标。但是,由于造价工程师继续教育工作开展的时间不长,受时间、人力等多方面因素所限,一时还不能做到分层次、分行业地进行继续教育,有待今后进一步提高。当前急需的是请一批在一线从事实际工作的专家,和一些有真才实学的教授共同参与,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研究和编写出理论与实践并重,内容丰富而详实,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继续教育培训教材和培训方法。
具体的培训方法可将造价工程师继续教育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不分层次、不分专业、不分行业的培训阶段,为期三年,所有造价工程师都参加。第二阶段为分层培训阶段。是在第一阶段教育基本完成后,将造价工程师继续教育培训分为两个不同的方向,即商务战略发展和技能发展,由造价工程师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行选择。继续教育培训教材内容、大纲可参照下面所列。
3、在高校设立工程造价管理专业,构建造价工程师合理的知识结构
目前全国已经有十多所高校设立了该专业,但是,就十多年来看,培养的毕业生大部分还只是停留在概预算的层次上,很少有符合全过程、全方位、动态工程造价管理理念的要求。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学科建设,且吸取工程经济其他专业的优点,满足本专业的需要。国家应该在高校中广泛开设专门的工程造价学科、目录、课程,制订招生计划和考试大纲。高等院校应该负担起培养工程造价高层次人才的重任,确保造价工程师执业前已经受系统正规的学校教育,并努力提供大学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层次的教育机会,真正与工程造价高层次人才需求匹配。此外,构建造价工程师合理的知识结构也尤为重要,合理的知识结构主要应该包括,建设工程知识:主要是指建设工程基础课程、房屋建筑及安装学、建筑安装结构、建筑安装施工技术等基本概念和原理;建设经济知识:主要是指经济学和金融财务知识及应用;建设管理知识:主要是指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原理及应用;法律法规知识:主要是指经济法、建筑法规、合同法、招标投标法以及合同的谈判、签约、履约的知识,涉外工程相关的国际法律法规等。专业方向知识:主要是指本专业所特有的,体现专业特点的知识;外语知识:随着WTO最后全面开放期限的来临及我国工程咨询业走向世界,对造价工程师的外语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为适应形势,必须在继续教育中加强外语的培训,不断提高造价工程师的外语水平,促进工程造价行业与国际接轨。
四、结束语
从社会发展对我们的要求来看,知识经济时代的造价工程师,必须具有多学科,跨行业、综合能力强、实际操作水平高等特点。而当前造价工程师队伍普遍存在着专业理论水平低、实际操作动手能力差、知识结构不够合理等诸多问题。从现在起,我们应该从建立健全合理造价工程师考试、认证和继续教育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继续教育方法、内容;构建造价工程师合理的知识结构等几个方面做大量艰苦和细致的工作,为在不远的将来使我们造价工程师整体水平得到质的提升,以适应参与市场竞争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
第四篇:浅谈物业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
浅谈按物业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蓬勃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在我国的一些大、中、小城市相继开发建设了大量的生活小区、写字楼等。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物业服务企业应运而生,并逐步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行业。物业管理作为现代房屋管理的一种管理模式,是随着房地产经济市场化和住房商品化的发展而产生的,它是房地产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延续,也是房地产产业的一个重要分支。物业管理实行的是企业化经营、专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和市场化运作的运行机制,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物业管理是新生事物,受地域经济发展水平、政策规范、城市规划、设计环境和建筑质量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其规范化、规模化发展仍需一个艰难的探索过程。本文试就目前物业管理以及管理人员素质的现状及应采采取的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物业管理 人员 素质
所谓物业管理,就是指物业管理企业接受业主委托,依照合同约定对物业和相关附属设施进行维修养护,对它周围的环境和公共秩序进行管理,并且对业主提供一系列相关服务。物业管理不仅能延长物业的使用寿命,使其保值增值,而且在改变城市面貌、推进城市化进程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国家《十五计划发展纲要》中,已经明确地提出,要规范发展物业管理业。
一、我国管理和人员素质的现状
随着全国房地产业的高速发展,被视作现代城市朝阳产业的物业管理也因此获得了蓬勃发展。但同时,我国物业管理还存在着覆盖率偏低、地区间差距较大,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等不足。目前,我国有相当数量的物业管理企业的人力资源队伍在专业结构、知识结构等方面与物业管理的发展要求有较大差距。非专业人员做物业管理成为我国物业管理行业的奇怪现象之一。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分流人员、传统房管局(所)的转型人员等在一定程度上依旧充斥着物业管理市场,管理人员普遍素质低,服务不到位的现象较为普遍。这种人才不足的局面,已经严重影响了物业管理行业向高水平发展,主要表在:
(一)人力资源队伍建设滞后于物业管理发展水平。
我国物业管理企业的人力资源队伍在专业、知识结构等方面与物业管理的发展要求有较大差距。日趋激烈的竞争、不断变化的劳动力人口以及劳动形态向知识基础性的转化都要求企业比以往更加不断重视劳动力生产效率的改进和提高。同时企业也要求人力资源部门能够超越低成本的行政管理服务,进而提供帮助企业利用人力资本创造真正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专业技能。在当今环境下竞争要求物业管理企业着重建立一支反应更迅速、更灵活、更具有弹性的劳动力队伍。为此,企业必须更有效地在网罗人才、分配资源、考核绩效并打造核心能力和技能方面提供战略性指导的人力资源部门将成为企业效率的前瞻性驱动力,做出新的突破。
(二)物业管理从业者的素质偏低问题。
《物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中第 33 条规定:从事物业管理的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但实际从事物业管理的人员中取得物业管理员职业资格的人数并不多,具备高级管理资格(如物业管理企业经理、部门经理、“三总师”等)的人员更是凤毛麟角,物业管理行业从业者素质偏低,管理服务不到位的形象较为普遍。由于物业管理是一个新兴行业,目前尚未建立起完善的行业管理标准和从业人员行为规范,物业从业人员良莠不齐。加之一些物业管理企业忽视企业人员的自身建设,既不经常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又没有建立严格的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工作标准和考核标准,使管理服务的观念、内容、质量很难到位,管理水平不高,服务质量不好,甚至摆不正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三)现有物业管理企业大部分是小规模企业,员工职业化意识不强。
由于资本实力不雄厚,往往是企业经营管理者和所有者合而为一的双重身份,这就决定了管理随意性,不规范化、职业化程度低的问题。在企业的创业初期形成的无论事物大小,老板都亲自过目,按照自己的思想来办事而不是按照管理一般原则或规范性的流程来处理,企业的人力资源也在动荡不安中任意变化,成为老总的附属品。一旦企业想跑的更高、更快的时候,高层的职业化意识会成为致命硬伤、制约企业前进的速度、效率。因为总经理一夜之间醒来,忽然发现自己已经没有办法管理这个飞速前进的跑车了,但又不可能放手,好象什么地方都有问题,这时候才意识到职业化管理的问题,为时已晚也。
二、充分认识提高物业管理人员素质的重要意义
(一)提高物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中国的物业管理行业,在经过 20 多年风风雨雨的发展后,走出了一条辉煌的发展之路。社会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使物业管理趋向科学化及复杂化,同时,物业管理发展至今,其专业化、市场化的特征越来越显著从总体上说,我国物业管理人员队伍主流是好的,在多年来的管理实践中涌现出大批专业知识丰富,个人素质高的优秀人才,但是也应该看到,还存在着某些方面的问题。在未来发展中,物业管理企业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冲击。为了适应 21 世纪的科技进步、社会变革和经济形势,物业管理人员必须订立长远目标及计划,努力完善自身的条件,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提高物业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创建物业企业服务品牌的需要。
物业企业服务品牌是指物业企业在利用自己的专业管理和服务资源时,所能获取到的住宅小区功能、资源、环境、和谐最大化的效应,在为业主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所形成,并长久坚持的具有特色服务规范。它具有社会公认性、诚信度高和综合服务能力强三个特点。它的构成要素:一是软件因素,包括服务项目(内容)、服务质量、服务能力、规章制度等;二是硬件因素,包括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等。创建物业企业服务品牌的主要目的是提升物业企业的服务水平,以便业主能最大限度地利用住宅小区功能、资源、环境,感受到温馨、舒适、和谐的氛围,更好地体现物业企业存在的社会价值。物业企业服务品牌的创建有助于树立物业企业形象,提升社会美誉度;有助于提高物业企业服务水平,促进企业的自我发展与完善;有助于物业企业顺应服务人性化、工作社会化的要求,走出物业管理可持续发展的路子。而人是生产力中的决定性因素,只有抓好人的工作,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上述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三)、提高物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提高整个城市管理的专业化、现代化和规范化水平的需要。
物业管理服务是一种社会化、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是与房地产综合开发这种大生产的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因此,物业管理服务的实施,可以充分发挥管理的整体功能和综合效益,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良好的物业管理是现代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树立城市形象、完善城市功能的一项重要工作。城市管理的专业化、现代化和规范化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物业管理方面。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环境友好,资源节约,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物业管理人员必须迅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物业企业的管理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三、物业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要求
物业管理行业具有专业性、知识性、服务性和现代生活联系密切的特点,在客观上要求物业从业人员包括一线员工和企业管理者必须具备较高的个人综合素质,才能满足现代物业管理工作的需要。
(一)物业管理人员应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
物业管理人员要做到爱岗敬业。要具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恪尽职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刻苦钻研,不断提高,为业主和使用人提供及时满意的服务。物业管理人员要有较强的法制观念。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依照政策、法律和法规办事,耐心细致地向业主和使用人做好宣传解释工作。物业管理人员必须诚实守信。要增强服务意识,谦虚谨慎,文明礼貌,作风正派,办事公道,勤奋主动,实事求是,不谋取个人私利。
(二)物业管理人员要有团队精神。
不仅要搞好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团结配合,同时,要加强同社区、业主委员会及有关管理行业的协调配合,顾全大局,树立一盘棋思想和集体主义观念。物业管理人员应具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国务院颁布的 《 物业管理条例 》 明确指出:“从事物业管理的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对物业管理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教育,使他们具备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掌握现代管理手段。只有这样,才能出色地完成所承担的工作任务。要具有物业管理的专业知识。为了实现物业管理的科学化,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要求物业管理人员必须有科学头脑,科学思维,善于学习,勇于创新。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并将其上升为指导实践的理论,把物业管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三)物业管理人员要有丰富的业务知识和较好的知识结构。
物业管理是涉及面很广泛的行业,需要物业管理人员掌握用于区域物业管理的城市规划、建筑、施工工程技术、结构学、园林绿化、市政工程、电学、热力等。用于经营管理的房地产管理、经济管理、系统工程、行为科学、现代管理学、法学、公共关系学、财务管理等。治安保卫、消防安全、环境卫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成为一个既专一行,又懂其它的多面手人要掌握现代化管理手段。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现代管理是智能化、网络化的管理。所以,物业管理人员必须学会使用计算机和其他现代办公设备,及时准确地收集、整理、储存、提取各种信息资料。提高办事效率,提高经济效益
(四)物业管理人员应具备较高的个人综合素质。
1.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物业管理的对象是人,是要更多的同人打交道。如何准确地传递信息,如何交流思想,主要靠语言表达。因此,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才能胜任工作。在与客户交流时,要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富有亲切感幽默感和条理化。言能达意,增加对方的可信度。
2.要有极佳的个人形象。个人形象是企业形象的具体表现。物业管理人员要有端庄的仪表仪容,得体的表情姿态,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让客户体会到你有修养,有思想境界,有一种信任和敬佩之感,愿意同你打交道,办起事来就会顺利得多。
3.要有健康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物业管理工作繁杂,千头万绪,时间极不稳定,而且时有突击性的工作。这就要求物业管理人员有强健的身体和充沛的精力。要妥善安排好家庭的事,防止对工作和情绪造成干扰。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以优异成绩完成所承担的任务。4.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物业管理人员应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沉着应对日常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做到遇到困难不畏惧,遇到挫折不动摇,遇到失败不气馁。取得成绩不自傲。一句话,要有超人的气量和意志,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拼搏精神。
5.物业管理人员要具备经济和法律知识。目前我国的物业管理法律、法规中,既有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又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颁布的物业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如 《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 城市私有房屋管理条例 》 等,以及与其相配套的法规、规章,如 《 城市房屋修缮管理规定 》、《 城市新建住宅小区管理办法 》、《 城市住宅区物业管理服务暂行办法 》 等,同时还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人大常委会颁布的物业管理方面的地方法规,同级地方人民政府颁发的物业管理行业规章,如 《 北京市居住小区物业管理办法 》 等。因此,物业管理人员应随时关注了解这些法律知识,通过对这些法律法规、规章及办法的学习,使物业管理的管理、服务、经营等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依法管理。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不断完善物业管理法规和法律,是规范物业管理使之健康快速发展的保证。物业管理公司的人员不但要懂得相关的法规知识,处理一些简单的民事纠纷,还要懂得一些保险和其他方面的知识为用户排忧解难。
四、提高物业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近些年来,按照建设部关于加强物业管理人员培训的要求,各方面都十分重视对物业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为了适应现代化物业管理的要求,提高物业管理人员的素质仍然是当前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落实。
(一)重视对物业管理领导干部的培训。
应该看到,从建设部到地方政府,都十分重视对物业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再教育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参加培训的多为中间层和机关管理人员,企业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的参训人数则差一些。这些人美其名曰怕影响工作,离不开,他们往往是靠老经验办事,对计算机和其他现代化的办公手段难以掌握,甚至一窍不通。什么资料、数据都要靠管理人员提供。企业管理模式老化,缺乏创新精神。所以必须高度重视物业管理企业领导干部的培训学习,使他们更新知识,开阔眼界,转变观念,熟练地掌握指导工作所必须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带领全体员工开拓创新,提高知名度和竞争能力。俗话说:“打铁必须本身硬”;“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领导干部素质的提高是员工综合素质提高的前提和保证。
(二)加强物业管理从业人员的再教育。
近些年来,按照建设部的统一部署和具体要求,各单位都普遍对物业管理人员分期分批进行了培训,取得了上岗证。有部分人员还参加了大专院校的深造,取得了相应的学历。物业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专业知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是应该充分肯定的。但是,科技在飞速发展,新事物不断涌现,物业管理人员必须不断更新知识,学习新的政策法规,掌握新的办公手段。主要方法就是要定期进行再教育,接受新事物,新观念,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三)积极引进各类具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人才。
物业管理行业从总体上说,尚属于新兴行业,各类专业人才比较缺乏,因此,要从企业的长远建设出发,积极引进大专院校毕业的人员,乃至研究生人才,把他们放在工作实践中进行锻炼,进一步丰富其实践经验。要给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赋予优厚的物质待遇。适时的将他们提拔到领导岗位,委以重任。这样才能留住人,用好人,发挥他们的优势,从根本上提高物业管理人员的素质。
(四)加强对培训机构的资质管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动,物业管理培训机构比比皆是,但存在着良莠不齐。有的则属于挂靠性质,缺乏师资力量和办学经验,且资料多,价格昂贵,课时偏短。往往使学员学不到真正的知识。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培训机构的资质管理,加大教学监督和检查力度,使培训工作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总之,提高物业管理人员素质是一个重要的工作,也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事业。只要我们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落实,就一定能够培养出一大批具有较强思想道德和丰富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物业管理队伍,把物业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中国物业管理是个新兴行业,因为它正经历着起步和发展阶段,中国物业管理又是一个传统行业。只不过这个行业要从计划经济快速并向市场轨道。中国新经济体系中,物业管理的需求将是一块肥沃的土地。中国物业管理人任重道远,前景辉煌,我们应当也必将能够承担起历史赋予的重担。在提高物业管理员工综合素质的基础上深化企业改革,创新服务方式,增加设备设施和管理手段的科技含量,为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我们新的贡献!
第五篇:加强税务职业道德教育 全面提升税务人员素质
加强税务职业道德教育 全面提升税务人员素质
【摘 要】 税务职业道德规范是广大税务人员在税务岗位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税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对实现税务部门“执法为民,为国聚财”的重任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当前税务人员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原因,解决问题的途径,对策等方面,本文就如何加强税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提升税务人员素质结合多年来的基层工作实际进行论述。【关键词】 税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人员素质
所谓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包括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纪律、职业荣誉、职业良心等方面。税务部门作为国家经济生活中的执法部门,履行着“执法为民,为国聚财”的重任,国家对其职业道德的建设尤为重视。在长期的税务工作实践中,笔者以为税务职业道德可概括为:热爱税收,依法治税,文明征税,廉洁奉公。热爱税收的基本要求是:税务人员要树立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责任心,工作认真负责,努力学习税收政策法规,熟悉税收业务,不断提高政策业务水平,它是税务职业道德的最普遍、最重要的要求;依法治税的基本要求是: 秉公执法,忠于职守,清正廉洁,这是税务人员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是公正执法在税收职业行为中的具体体现;文明征税的基本要求是:密切与纳税人的关系,树立为纳税人服务的思想,提高纳税人的纳税观念。征税时要做到态度和气,解答问题要热情耐心。这是税务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廉洁奉公的基本要求是:遵纪守法,坚持税务人员“十不准”的办事原则,它是税务人员职业道德的重要规范,是税务行为的道德底线。
近年来随着税务法律法规的完善,征管软件的进步,税务廉政教育的强化,税务队伍的整体素质在不断提高。但在今天的税务人员队伍中,仍然存在着大量不规范的行为:徇私舞弊不征或少征税款;越权擅自减免税;业务素质低,服务质量差;压价购买纳税人商品;税收执法存在随意性等,这些行为的存在说明加强税务人员职业道德的教育仍然是税务部门面临的迫切而重要的战略任务。
一、当前税务人员职业道德的存在问题
(一)爱岗勤政方面
爱岗勤政要求勤于政务,忠于职守,一心为民。这既是税务人员与国家和政府、人民关系的本质体现,也是税务人员工作方面的道德要求。当前税务部门在爱岗勤政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职业观念淡薄,责任意识弱化在税务干 部中有些人职业观念弱化。主观上虽然愿意在税务机关工作,但并未把全部精力用在工作上,消极怠工,只讲索取,不讲奉献,缺乏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精神,思想上消极被动,遇事推诿,敷衍塞责。
2、业务能力不高,学习意识不强。社会的发展对税务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懂税收、会计、法律等知识,还要熟悉所辖企业的生产流程。但是目前的税收管理员,具备既会计算机操作,又通晓财务会计,还能分析财务指标的人不多。熟悉所辖企业的生产流程的人就更少了。一些税收管理员虽然学历比较高,但实际工作能力却与学历不符,存在学历与能力不同步的问题。同时,善于钻研的人不多。
3、缺乏活力,精神面貌低迷。在日常工作中,税务干部队伍存在缺乏活力和朝气的现象,士气不足,精神面貌低迷,这种情况尤以基层局为甚。
(二)秉公执法方面
作为代表国家的一个重要执法部门,税务部门秉公执法是税务职业道德的关键环节。要求税务机关及公职人员在行政执法权力的过程中,不能越权,不能缺位,必须依法行政,对管理行为自然约束,公正廉洁,接受监督。当前税收执法工作中在贯彻依法治税方面仍有欠缺,主要表现在:
1、在依法治税的落实上不到位。税收执法工作中还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不相符:一是强调依法纳税和忽视依法征税的不相符;二是 执法要求高与执法素质低的不相符;三是税法的严肃性与操作的随意性的不对称。
2、行政干预和人情因素影响执法公正性国税系统的党建、纠风、精神文明建设、行业评优等工作。由于基层国税系统的经费严重不足,要靠地方政府给予一定的补充。因此,税务机关必须处理好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地方保护主义的相关政策会干扰税收政策的执行,在税收执法工作中如果涉及到地方政府利益,地方政府出面干涉的时候,就难免会影响税收执法的公正性。执行公务的税务人员在执法过程中,也会受到人情关系的影响,查出问题本应秉公处理,但遇到有人说情,可能会碍于情面,变通办理。这种人情关系严重干扰了公正执法,使税法的权威性受到损害。
(三)文明征收方面
文明征收的要求是:纳税人利益,公共利益、国家利益至上;一切向国家和纳税人负责;为纳税人办实事,求实效。当前税收工作中在文明征收,诚信服务方面还不同程度存在着问题,主要表现在:部分税收征管干部在思想上没有做到与时俱进,认识偏颇,服务观念淡薄,服务质量不高;有的税务人员利用手中的权力故意刁难纳税人,存在“冷、硬、顶”、“中、梗、阻”、“生、卡、拖”现象;有的在执法权上,对纳税人差别对待,因人而异,不是站在公正的角度依法办事。
(四)廉洁治税方面
当代政府的廉洁性不仅是实现公共利益十分重要的内容,而且是政府合法性的保证,关系到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税务部门必须将取之于民的税收,及时足额缴入国库,最终用之于民。税务干部要做到廉洁,就必须注重修身自律。当前税收工作中忽视修身自律,廉洁治税的表现有:为税不廉,以税谋私,将服务环节当作权力环节个别税务人员存在“吃、拿、卡、要、报”等公事私办现象;有的税务人员利用违纪不违法的行为,谋取私利;有的税务人员与不法纳税人合伙,帮他们偷逃骗税。激化税企矛盾,甚至超出道德范围。
二、税务职业道德存在问题的成因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追求,是引发职业道德问题的外在因素
社会的思想动态、价值观念、舆论导向对税收员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不可能不发生影响。当前法制规范尚不完善的市场经济社会极易滋生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思想。这些消极思想与计划体制下形成的特权思想、官僚习气和小农思想混杂在一起将产生惊人的破坏力,对作为直接与经济主体的各类纳税人打交道的国家税务人员思想的腐蚀性和消解作用不容低估。有些干部受多种消极思潮的影响。人生观、价值观扭曲,思想信念渐渐动摇,私欲膨胀。
(二)制度的缺失是造成职业道德问题的内部因素 邓小平深刻指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问题不解决,思想作风问题也解决不了”。在制度方面,组织制度在保证职业道德建设方面存在着不匹配、不协调甚至互相冲突的情况。税务职业道德建设这项工作由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分工负责,层层抓落实。但分管本项具体工作的政工领导地位有限,能否有效开展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要领导重视程度以及班子成员内部的团结,这必然导致税收职业道德建设因人而兴、因人而衰,地区不平衡、时冷时热的局面。在制度的执行方面,当前许多领导干部都不愿承担责任,怕得罪人。对出现的问题或视而不见,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三)主要领导对税务职业道德建设的认识不高、重视不够
多年来。各级领导一些单位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对发展市场经济和扩大改革开放导致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所带来的税务干部思想领域的问题和矛盾缺乏足够认识,没有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到应有的重要位臵,甚至认为“抓不抓无所谓”、“抓紧抓松无关大局”。尽管每年都在高喊要加强干部队伍职业道德建设,但多是停留在一般号召上,缺乏切实有效的“实招”。究其原因。一是由 于税收任务是硬指标,其中还有实际利益;二是抓职业道德建设是个长效工作,费力不讨好。所以许多领导特别是一把手都把主要精力放在完成收入上,导致基层普遍存在着职业道德建设“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问题。
(四)思想教育、培训工作力度不足
多年来,各级税务部门在队伍职业道德教育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下了一些功夫,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职业道德建设的要求还存在着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为:
1、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和形式陈旧单一,针对性和时效性不强。大部分基层单位思想政治工作还停留在念文件、读报纸和开会提要求上;片面地用以考核扣分、扣发奖金代替思想政治工作。这些都脱离了当前税收人员的思想实际、工作实际和生活实际。
2、思想教育工作不到位,教育机制不健全。
3、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建设不理想。要搞好税务部门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建立起一支廉洁勤政、乐于奉献、真抓实干的思想工作干部队伍。而现在有些专兼政工干部同志的处境却是“搞税收业务插不上手”、“讲大道理没有人听”、“为群众办实事帮不上忙”。这样是很难履行税收职业道德建设的历史使命的。
三、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升税务干部素质的对策
提升税务人员职业道德修养,是提高纳税服务水平,建立和谐税收征纳关系的必然需求,针对现实情况,我们可以 从以下途径入手来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一)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强化税务人员的思想素质 充分利用环境、刊物、文体活动等多种形式,多层面地、系统地对税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从而造就一种强大的舆论力量,使税收职业道德的实质、精神、要求,在最大的程度上影响税务人员的思想和行为,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是非善恶的标准,净化内心世界,真正建立一支品德高尚、作风过硬的税收执法队伍。在进行税务职业道德宣传教育时,需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宣传教育内容的政治性不能淡化;二是宣传教育内容必须全面性;三是把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笔者认为,初任公务员班更要将职业道德教育课程放在重要位臵。初任公务员包括应届大学生和军转干部,他们都是面临人生的一次大转折,进入一个新领域,通过岗位职业道德、执法风险防范、提高工作执行力、廉政建设讲座等课程的培训,对其强化伦理道德教育,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政治道德、廉政道德以及牢固的为人民服务观念能产生更好的效果。在这样的思想素质指导下,他们逐渐熟练的岗位技能就能发挥最大效能。
(二)完善和强化税务职业道德制度建设
良好的职业道德不仅要靠教育和修养来形成,还要靠一整套完善、规范的制度来约束,使职业道德贯穿、融入和体 现到各项执法、管理与服务工作之中。我们至少应该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1、改革和完善人事制度,把好“准入关”,筑牢税务职业道德建设的根基税务机关首先应该在选人上选聘诚实守信、勤奋自律、正直不阿的人到税务机关工作,这是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公正执法的前提。
2、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强化税务人员遵守税务职业道德的意识。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规范税务人员的言谈举止。在坚持正面宣传教育为主的同时,强化政策导向,严肃法纪,严格将干部职工的职业道德表现与奖惩、培训、聘任、辞退以及职务晋升、工资晋升挂钩,加强对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干部职工的惩戒力度。
3、加强监督力度,努力营造他律环境。职业道德虽然强调自律,但也不排除监督。因此,在对税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培养的同时,也要依靠有关制度,加强管理和监督。把职业道德教育与目标管理考核结合起来。在对税务人员进行目标管理考核中,应增加“职业道德”的项目,并把这一内容放在重要位臵,使之制度化、经常化,从而建立全面、系统的税务职业道德考核监督机制。
(三)提升税务人员知识层次,使税务人员职业道德内化
在职业道德建设的过程中,不但要使税务人员对税务职业道德有真正认同,而且还要从认同发展到内化的程度,也就是说让税务人员自己把税务职业道德的要求转化为自己 的需要,把职业道德的意识变成实际履行职业道德义务的行为,实现从道德意识变为道德义务的行为。税务人员接受的职业道德一旦达到内化的程度,就会逐渐形成履行职业道德的行为习惯,这对于提高职业道德的实效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税收法律法规也在不断充实和完善,如新《企业所得税法》、新修订的《增值税暂行条例》及修订后的《营业税暂行条例》等,同时征管手段的现代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面对这样的状况,税务干部除了参加各种培训,还要注重自学,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及时掌握新的政策、要求,以效率更高的网上办证、申报、纳税等电子手段服务纳税人,提高征管质量。税务人员要做好税收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学习,随时以最新的政策服务纳税人,以法律法规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约束,保证税收执法的合法性,体现公平执法的职业道德核心要求,以不断提升的综合素质适应不断发展的时代对我们职业道德的要求。
(四)领导以身作则在道德建设中发挥引导、示范作用 在税务职业道德建设中,领导干部既是组织者和领导者,又是参与者和实施者。—方面,领导干部自身要以《廉政准则》为准绳,树立良好的“官德”,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以崇高的理想铸“德”,以坚强的自觉性养“德”,以高尚的人格扬“德”,以扎实的政绩树“德”,以实际行动 取信于人,在道德建设中发挥引导、示范作用;另一方面,要建立领导分工制度,动员各方力量协同工作,形成合力,通过明确干部职业道德的目标,分解工作任务,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网络,把职业道德建设作为加强规范管理的组成部分,与中心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责任到人,落实到位。
从理论上讲,职业道德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但它在我们的经济生活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指导性作用。因此,我们要重视加强税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税务干部队伍,服务于纳税人,服务于社会,以此树立税务部门的良好形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参考文献:
[1] 高长峰 王秀明 《税务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
[2] 卢富添 《论税收职业道德》
[3] 邓银梅 《浅谈加强税务职业道德建设的几点认识》 [4] 高 旭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新思考——税务人员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