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南京被征地人员社会保障办法[定稿]
南京被征地人员社会保障办法》实施细则公告
市民朋友们:
《南京被征地人员社会保障办法》(宁政发{2010}254号)已于201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目前,全是被征地人员的信息采集,身份认定等已全面展开。现就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身份认定
凡是在1983年8月1日至2004年4月9日期间被国家征收土地,一次性领取自谋职业费或劳动力安置补助费、到2010年12月31日仍在劳动年龄段(男年满16周岁不满60周岁,女年满16周岁不满55周岁),而且现在的户籍所在地位于南京市十一区的被征地人员,可在今年3月10至4月10日期间,携带本人身份证、户口簿、征地补偿安置协议(或征地花名册)等资料到现户籍所在街道办事处(镇政府)的指定地点进行身份认定与登记,即可进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的申请。而养老年龄段(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人员,可于今年4月1日起,持本人户口簿、身份证到现户籍所在街道(镇)劳动保障所办理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申请。
二.参保登记
1,1983年8月1日至2004年4月9日期间被征地人员:
至2010年12月31日为劳动年龄段人员,经身份认定后,请于2011年5月1日起,持本人户口薄、身份证到现户籍所在街道劳动保障所办理转缴社会保险费申请。
养老年龄段人员(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下同),请于2011年4月1日起,持本人户口薄,身份证到现户籍所在街道劳动保障所办理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申请。
2.2004年4月10日至2010年12月21日期间被征地人员:
至2010年12月31日为劳动年龄段人员,请于2011年4月1日起,持本人户口薄、身份证到现户籍所在街道劳动保障所办理转缴社会保险费申请。
养老年龄段人员,请于2011年4月1日起,持本人户口薄﹑身份证到现户籍所在街道劳动保障所办理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申请。特此公告。
第二篇:被征地人员社会保障工作简报第三期
32011420
★区政府召开被征地人员社会保障工作推进会
★街镇动态三则
区政府召开被征地人员社会保障工作推进会
为切实做好我区被征地人员社会保障工作,4月18日下午,区政府在横梁街道召开全区被征地人员社会保障工作推进会。区长、区被征地人员社会保障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孔令才出席会议,会议由副区长吴继才主持。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各街镇行政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横梁街道、玉带镇作了表态发言,各街镇就本地区推进被征地人员社会保障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做了汇报。区人社、国土、公安等部门也分别就街镇提出问题进行解答。
孔区长在听取汇报后,充分肯定了各部门、各街镇在推进被征地人员社会保障工作上所做的努力,同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三点意见。一是坚定决心、树立信心。被征地人员社会保障工作是改革开放以
来最大的一件好事,也是一件难事,时间跨度长、政策多、涉及人员广、矛盾多,面对当前这些困难,各街镇必须不回避、不动摇、不埋怨,坚定不移地执行市委市政府的决定。
二是认真、审慎、扎实推进。街镇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深入实际,研究政策。区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定期召开各街镇工作会议,及时掌握了解工作中的矛盾和困难,深入发掘工作中的亮点,通过《工作简报》的形式进行指导和交流,确保社会大局稳定,要对工作中可能的出现的问题有超前预判,人社、国土部门要把各街镇反映的问题梳理、分类,尽快拿出解决方案,统一指导规范。
三是讲究方法、重视稳定。各街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注意方式、方法,要结合实际情况,在严格执行政策的同时,把稳定工作放到重要位置,对可能出现的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利因素要定期进行全面深入的排查,采取措施进行化解,确保社会稳定。
孔区长最后强调,被征地人员社会保障工作责任重、担子重,各部门、各街镇务必谨慎小心,认真踏实,积极稳妥地做好做实这项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的惠民工程,为统筹城乡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街镇动态三则
1、玉带镇稳步推进被征地人员社会保障工作。在镇企业服务中心设立被征地人员社会保障工作服务大厅,配备计算机、打印机等办公设施,为群众提供便捷的服务场所。安排5名素质高、业务熟的工作人员充实到镇领导小组办公室,并将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及专项业务费纳入镇财政预算进行安排,经费支出采取“实报实销”的方式,用以确保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正常运转。
2、瓜埠镇认真做好“四落实”工作。一是从各村(社区)抽调劳动保障协理员和大学生村官,安排专门办公场所,实行集中办公;二是从其它部门调剂4台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施,用于接待和办理相关业务;三是明确提出,只要是正常的被征地人员社会保障工作经费开支,镇财政将给予保证。
3、葛塘街道认真做好被征地人员的信息采集工作。葛塘街道高度重视被征地人员基本信息采集和比对工作,把这项关系民生的大事作为当前街道中心工作之一来抓,要求所有人员要认真学习,熟悉相关掌握政策,在接待过程中,耐心的解答的疑问,做到登记的居民信息准确无误。自3月初起,葛塘街道相关工作人员就放弃休息日,加班加点,对辖区被征地人员的信息进行采集。截止目前,已登记11120多人,已确认7200多人,已基本完成此项工作。
抄报:市被征地人员社会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区委李世贵书记,区政府孔令才区长,区委彭家龙副书记,区政府王霞副区长、徐有俊副区长、吴继才副区长,沿江开发区管委会楚琢玉副主任、刘军巡视员,区委办、区人大办、区政府办、区政协办,区被征地人员社会保障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抄送:各街镇南京市六合区被征地人员社会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印 共印60份
第三篇:南京被征地人员社保如何计算
南京被征地人员社保如何计算? 2011-03-21 16:36:22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2011年南京被征地人员的社保怎么计算?补缴社会保险费小于或等于基本生活保障个人账户资金的,以补缴信息登记确认之日,视为补缴社会保险费全部足额到账之日。补缴社会保险费大于基本生活保障个人账户资金,以个人缴费资金到账之日,视为补缴社会保险费全部足额到账之日。
南京市被征地人员社会保障办法问答如下:
1、出台《南京市被征地人员社会保障办法》的重要意义?
答: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被征地人员实现就业和融入城镇社会,提高被征地人员社会保障水平,我市出台《南京市被征地人员社会保障办法》(宁政发[2010]254号)(以下简称《办法》)具有重要意义:一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对解决“三农”问题指示精神的具体体现。二是彻底解决被征地人员社会保障问题的迫切需要。三是维护被征地人员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2、制定《南京市被征地人员社会保障办法》的政策依据?
答:《办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保障部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29号)、《江苏省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办法》(省政府第26号令)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基本养老保险)、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
3、《南京市被征地人员社会保障办法》遵循的主要原则?
答:《办法》主要遵循“分类实施、统账结合、制度衔接、保障基本、适时调整”的原则。
4、《南京市被征地人员社会保障办法》适用范围?
答:本市玄武区、白下区、秦淮区、建邺区、鼓楼区、下关区、雨花台区、栖霞区、江宁区、浦口区、六合区行政区域内,土地被依法征用的被征地人员适用于《办法》。溧水县、高淳县土地被依法征用的被征地人员,适用于本地区制定的被征地人员社会保障办法。
5、《南京市被征地人员社会保障办法》实施对象?
答:根据不同的年龄结构,被征地人员划分为两类人员:
(1)女性年满16周岁不满55周岁、男性年满16周岁不满60周岁的,被称为“劳动年龄段人员”;(2)女性年满55周岁、男性年满60周岁的,被称为“养老年龄段人员”。
根据我市不同时期不同的安置保障政策,被征地人员划分为三个阶段:
(1)新增被征地人员:2011年1月1日即《办法》实施之日起,以征地区片价补偿安置的被征地人员;
(2)原基本生活保障人员:2004年起,按《南京市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试行办法》(宁政发[2004]100号)以下简称《试行办法》及区县相关政策规定,纳入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以及浦口区、六合区按相关规定参加老农保的被征地人员;
(3)以往被征地人员:1983年8月1日即《关于颁布〈南京市国家建设征用土地补偿、安置实施细则〉的通知》(宁府马字[1983]188号)实施后至《试行办法》及区县相关规定实施前的被征地人员。
7、被征地人员参加哪些社会保险?
答:劳动年龄段人员纳入城镇企业职工社会保险,养老年龄段人员纳入被征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以下简称基本生活保障)、被征地人员老年生活困难补助(以下简称老年生活困难补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8、基本生活保障基金的主要来源?
答:(1)征地区片价补偿费中列支的养老年龄段人员社会保障费;(2)征地区片价补偿费中列支的劳动年龄段人员在支付应缴纳基本养老和失业保险费后剩余的社会保障费;(3)政府从土地出让金等土地有偿使用收益中提取的部分;(4)按《试行办法》规定建立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基金;(5)基本生活保障基金的利息收入及其他增值收入;(6)其他收入。
9、基本生活保障个人账户如何计算利息?
答:基本生活保障个人账户计息为每年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每一计息的利率按当7月1日城乡居民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执行。
10、基本生活保障基金如何使用?
答:(1)养老年龄段人员领取基本生活保障待遇和缴纳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2)劳动年龄段人员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基本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费。
11、被征地人员社会保障资金如何管理?
答:被征地人员社会保障资金纳入财政社会保障资金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12、参加社会保险相关信息如何查询?
答:通过区、街道(镇)、社区的劳动保障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12333咨询台等查询社会保险相关信息。
13、新增被征地人员社会保障费如何计算?
答:社会保障费按补缴15年基本养老保险和补缴市政府批准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之日至2001年7月1日失业保险(超过15年按15年计算)所需的费用计算,具体标准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市财政部门和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每年定期公布。
14、新增被征地人员社会保障费缴费具体标准是多少?
答:基本养老保险月缴费基数按市政府批准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之日全省上一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70%确定;月缴费比例按市政府批准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之日我市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比例确定。
失业保险月缴纳标准按市政府批准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之日我市灵活就业人员失业保险月缴纳标准确定。
15、新增被征地人员社会保障费如何缴纳?
答:由国土部门从征地区片价补偿费中列支社会保障费,个人不需要缴费。
16、新增被征地人员补缴的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如何计算?
答:从市政府批准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之日向前补缴不超过15年且不早于16周岁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不超过15年是指在办理补缴时,补缴时点前已有的基本养老保险实际缴费年限应予以扣除,补缴年限与已有的实际缴费年限相加等于或小于15年。
17、新增被征地人员补缴的失业保险缴费年限如何计算?
答:从市政府批准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之日,向前补缴不超过15年且不早于2001年7月1日的失业保险费,补缴时点前已有的失业保险缴费年限在补缴时予以扣除。补缴时点在2016年6月30日前的,补缴年限与已有年限相加等于或小于2001年7月1日至市政府批准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日的年限;补缴时点在2016年7月1日后的,补缴年限与已有年限相加等于或小于15年。
18、新增被征地人员中现役义务士兵、服刑或劳教在押人员社会保险如何补缴?
答:现役义务士兵、服刑或劳教在押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从服役、服刑或劳教起始前月向前补缴。
19、新增被征地人员中曾经服役、服刑或劳教人员社会保险如何补缴?
答:在市政府批准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日前曾经服役、服刑或劳教的,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补缴时点前已有基本养老保险实际缴费年限小于15年的,本人若在被征地时申报上述信息,补缴时可跳过服役、服刑或劳教期进行补缴。
本人若在被征地时漏报或不报,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服役期间可视同缴费年限的,同期补缴年限不再作为确定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依据,服刑或劳教期间的补缴年限予以扣除,不作为确定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依据。
20、新增被征地人员补缴社会保险费后,是否应继续参加社会保险,为什么?
答:应该继续参加社会保险。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提高养老金领取标准。根据《江苏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规定》(省政府令第36号)精神,基本养老保险计发办法遵循“多缴多得”的原则,补缴的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只满足养老金计发前置条件,继续参加社会保险,可提高到达退休年龄时养老金的领取标准。
二是享受基本医疗保险。补缴的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视同基本医疗保险的缴费年限,这为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奠定了基础。继续参加社会保险,符合男满25年、女满20年的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年限,到达法 定退休年龄时,即可享受退休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21、新增被征地人员补缴社会保险费后,剩余资金如何划入基本生活保障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账户?
答:社会保障费补缴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后,剩余的资金的70%划入基本生活保障个人账户,30%划入社会统筹账户。
22、新增被征地人员补缴社会保险费手续如何办理?
答:被征地人员对街道(镇)发放的《被征地人员基本情况调查表》签字确认,经相关部门审核后,区农保经办机构公示被征地人员的参保缴费信息,公示时间为10天,并对公示无异议的人员办理社会保险参保手续。
23、新增被征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个人账户资金如何转缴社会保险费?
答:灵活就业期间,可用基本生活保障个人账户资金转缴社会保险费。基本生活保障个人账户资金不足支付时,由基本生活保障社会统筹账户资金予以支付,最高支付资金不超过征地区片价补偿费中列支社会保险费余款的30%。
24、新增被征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资金转缴社会保险费如何办理?
答:持户口簿、身份证在每月25日前到户籍所在区社保经办机构办理申请。每年7月15日前到户籍所在区社保经办机构办理转缴次年社会保险费缴费申请,未办理人员,次年社会保险费按原申报缴费基数继续转缴,原申报缴费基数低于我市社会保险费最低缴费基数的,按最低缴费基数转缴。
25、哪些情况新增被征地人员可终止基本生活保障关系?
答:缴纳基本养老保险满15年、户口迁出本市行政区域、机关事业单位在编、死亡、按《办法》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且到达法定退休年龄人员可终止基本生活保障关系,领取基本生活保障个人账户资金余额。
上述人员在办理终止基本生活保障关系时,需提供以下证明材料:缴纳基本养老保险满15年的,需提供征缴经办机构出具的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证明;户口迁出本市行政区域的,需提供公安机关出具的户口迁移证明;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人员,需提供所在单位出具的证明;死亡的,需提供公安机关出具的死亡证明;到达法定退休年龄的,需提供征缴经办机构出具的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证明。
26、【例】张先生属于新增被征地人员,2011年2月市政府批准地补偿方案之日年满40周岁,未参加过基本养老保险,补缴年限如何计算?
答:基本养老保险补缴1996年3月至2011年2月缴费年限,累计15年(180个月)。失业保险补缴2001年7月至2011年2月缴费年限,累计9年8个月(116个月)。
27、【例】马先生属于新增被征地人员,2011年2月市政府批准征地补偿方案之日年满38周岁,在2001年1月到2006年12月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补缴金额如何计算?
答:社会保险费补缴金额为47573。92元,其中基本养老保险补缴年限为108个月,月补缴标准418。74元,补缴金额45223。92元;失业保险补缴年限为50个月,月补缴标准为47元,补缴金额为2350元。
28、【例】王女士属于新增被征地人员,参加补缴后社会保障费剩余6万元,如何使用?
答:补缴后社会保障费剩余的6万元,4。2万元划入基本生活保障个人账户(6万元×70%),1。8万元划入社会统筹账户(6万元×30%)。灵活就业期间,可以申请用基本生活保障个人账户资金按月转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如个人账户资金全部用完,继续由社会统筹账户支付最高1。8万元(6万元×30%)的转缴社会保险费。
29、【例】孙先生属于新增被征地人员,2010年12月开始服兵役,2011年2月市政府批准征地补偿方案之日年满20周岁,基本养老保险补缴年限如何计算?
答:基本养老保险补缴年限不得早于本人16周岁,且跳过服兵役期补缴。孙先生因20周岁,且2010年12月至2011年2月为服兵役期,基本养老保险补缴年限为2007年2月至2010年11月,累计45个月。
30、【例】小李属于新增被征地人员,补缴的社会保险费是否加收利息和滞纳金?
答:补缴的社会保险费,不加收利息和滞纳金。
31、原基本生活保障人员补缴的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如何计算?
答:从2010年12月31日起向前补缴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补缴年限与已有的实际缴费年限相加等于或小于15年,2010年12月31日前已有的基本养老保险实际缴费年限应予以扣除,且补缴年限不早 于本人16周岁。
32、原基本生活保障人员补缴的失业保险缴费年限如何计算?
答:补缴2010年12月31日至2001年7月1日的失业保险费,2010年12月31日前已有的失业保险缴费年限在补缴时予以扣除,补缴年限与已有年限相加等于或小于9.5年。
33、原基本生活保障人员补缴社会保险费的具体标准?
答:基本养老保险补缴标准按2010年6月30日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及缴费比例确定,月补缴金额:300元;失业保险补缴标准按2010年6月30日灵活就业人员失业保险缴纳标准确定,月补缴金额42元。
34、原基本生活保障人员补缴社会保险,个人如何缴费?
答:个人先申请用基本生活保障个人账户资金补缴,基本生活保障个人账户资金不足支付的,由本人先自行用本人征地时按规定领取的安置补助费和土地补偿费予以补足,但基本生活保障个人账户资金加个人补足资金,最高不超过5。26万元。
35、原基本生活保障人员补缴社会保险,政府如何补贴?
答:(1)安置补助费+土地补偿费≥52600元的情况下,政府补贴=补缴金额-52600元;(2)安置补助费+土地补偿费<52600元的情况下,政府补贴=补缴金额-(安置补助费+土地补偿费)。
36、原基本生活保障人员曾经服役、服刑或劳教人员如何补缴?
答:2010年12月31日前曾经服役、服刑或劳教的,本人若在办理社会保险费补缴申请时申报上述信息,补缴时可跳过服役、服刑或劳教期进行补缴;本人若在办理社会保险费补缴申请时漏报或不报,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服役期间可视同缴费年限的,同期补缴年限不再作为确定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依据,服刑或劳教期间补缴年限予以扣除,不作为确定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依据。
37、浦口区、六合区按相关规定参加老农保的被征地人员补缴社会保险,个人如何缴费?
答:浦口区、六合区按相关规定参加老农保的被征地人员,可先申请用安置补助费和土地补偿费缴纳的老农保个人账户资金(以下简称老农保个人账户资金)补缴社会保险费;老农保个人账户资金不足支付的,先由个人自行补足,但老农保个人账户资金加个人补足资金最高不超过5。26万元;仍然不足的,由各区政府予以补足。
征地时按规定领取的安置补助费和土地补偿费低于5。26万元的,老农保个人账户资金加个人补足资金最高不超过征地时按规定领取的安置补助费和土地补偿费。
38、原基本生活保障人员补缴社会保险费后,个人账户剩余资金如何使用?
答: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社会保险的,由个人申请可以用基本生活保障个人账户资金按月转缴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到达退休年龄或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满15年的,可申请终止基本生活保障关系,退还基本生活保障个人账户剩余资金。
39、原基本生活保障人员补缴后能否继续领取生活补助费?
答:原基本生活保障人员申请补缴社会保险费后,在申请补缴的当月,停发生活补助费。
40、原基本生活保障人员办理补缴社会保险截止时间?
答:补缴社会保险费申请受理的截止时间为2011年6月30日,个人缴费的截止时间为2011年7月31日。
41、原基本生活保障人员补缴的保险费到账时间如何计算?
答:(1)补缴社会保险费小于或等于基本生活保障个人账户资金(老农保资金)的,以街道(镇)劳动保障所对该人员补缴信息登记确认之日,视为补缴社会保险费全部足额到账之日。(2)补缴社会保险费大于基本生活保障个人账户资金(老农保资金),以个人缴费资金到账之日,视为补缴社会保险费全部足额到账之日。
42、原基本生活保障人员补缴社会保险费手续如何办理?
答:(1)本人到现户籍所在街道社保经办机构办理补缴申请;街道社保经办机构受理后,打印《2004年至2010年期间被征地劳动年龄段人员社会保险费补缴核定表》,并由申请人签字确认。(2)个人需缴费的,凭《2004年至2010年期间被征地劳动年龄段人员社会保险费补缴核定表》到征缴经办机构指定银行缴费。
43、原基本生活保障人员用基本生活保障个人账户资金转缴社会保险的手续如何办理?
答:灵活就业期间,可先用基本生活保障个人账户资金转缴社会保险。办理流程:本人持户口簿、身份证在每月的25日前到户籍所在区社保经办机构办理申请。
2011年1月1日前已办理过转缴社会保险费申请手续的人员,不需重新办理。每年7月15日前到户籍所在区社保经办机构办理转缴次年社会保险费申请,未办理人员,次年社会保险费按原申报缴费基数继续转缴,原申报缴费基数低于我市社会保险费最低缴费基数的,按最低缴费基数转缴。
44、原基本生活保障人员未参加补缴社会保险的,是否继续领取生活补助费,领取标准是多少?
答:未按规定补缴社会保险的,继续领取生活补助费,2011年1月1日起,第二年龄段生活补助费领取标准320元/月,第三年龄段生活补助费领取标准300元/月。
45、【例】2010年12月张先生40周岁,属于原基本生活保障人员,未参加过基本养老保险,补缴年限如何计算?
答:基本养老保险补缴1996年1月至2010年12月缴费年限,累计15年(180个月)。失业保险补缴2001年7月至2010年12月缴费年限,累计9年6个月(114个月)。
46、【例】2010年12月马先生38周岁,属于原基本生活保障人员,2001年1月到2006年12月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补缴金额如何计算?
答:社会保险费补缴金额为34416元,其中基本养老保险补缴年限为108个月,月补缴标准300元,补缴金额32400元(300元×108个月);失业保险补缴年限为48个月,月补缴标准为42元,补缴金额为2016元(42元×48个月)。
47、【例】周女士属于原基本生活保障人员,征地时安置补助费和土地补偿费合计52600元,征地时缴纳基本生活保障保费52600元,基本生活保障个人账户剩余50000元,本次补缴社会保险费所需40000元。个人是否需要另行缴费,个人账户余额如何使用?
答:个人不需另行缴费。基本生活保障个人账户资金50000元满足补缴社会保险费所需40000元费用,支付补缴社会保险费后,基本生活保障个人账户剩余10000元,可用于灵活就业期间按月转缴社会保险费。
48、【例】吴先生属于原基本生活保障人员,征地时安置补助费和土地补偿费合计65200元,基本生活保障个人账户剩余30000元,本次补缴社会保险费所需资金40000元,个人是否需要另行缴费,缴纳多少?
答:个人需另行缴费,应缴纳10000元。吴先生征地时安置补助费和土地补偿费65200元,属于安置补助费和土地补偿费之和大于52600元的情况,个人缴费(10000元)=补缴社会保险费(40000元)-个人账户剩余资金(30000元)。
49、【例】王女士属于原基本生活保障人员,征地时安置补助费和土地补偿费合计40000元,基本生活保障个人账户剩余30000元,补缴社会保险所需资金50000元,个人需另行缴纳多少?能否享受政府补贴,享受多少政府补贴?
答:个人另行缴纳10000元并享受政府补贴,政府补贴为10000元。王女士征地时安置补助费和土地补偿费40000元,属于安置补助费和土地补偿费之和小于52600元的情况,政府补贴(10000元)=补缴金额(50000元)-(安置补助费+土地补偿费)(40000元)。
50、【例】小王属于原基本生活保障人员,补缴社会保险费后,其基本生活保障个人账户余额如何使用?
答: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社会保险时,可以申请用基本生活保障个人账户资金按月转缴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直至基本生活保障个人账户资金用完为止。
51、【例】小杨25周岁属于原基本生活保障人员,补缴社会保险费后基本生活保障个人账户仍有剩余,并一直在企业单位工作,基本生活保障个人账户余额如何使用?
答:小杨缴纳基本养老保险满足15年,即可申请终止基本生活保障关系,一次性退还基本生活保障个人账户余额。
53、以往被征地人员中,哪些人员可按规定补缴社会保险?
答:1983年8月1日至《试行办法》实施前,一次性领取自谋职业费或劳动力安置补助费的劳动年龄段人员。
54、以往被征地人员补缴的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如何计算?
答:从2010年12月31日起向前补缴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补缴年限与已有的实际缴费年限相加等于或小于15年,2010年12月31日前已有的基本养老保险实际缴费年限应予以扣除,且补缴年限不早于本人16周岁。
55、以往被征地人员补缴的失业保险缴费年限如何计算?
答:补缴2010年12月31日至2001年7月1日的失业保险缴费年限,2010年12月31日前已有的失业保险缴费年限在补缴时予以扣除,补缴年限与已有年限相加等于或小于9。5年。
56、以往被征地人员社会保险费的补缴标准?
答:基本养老保险按2010年6月30日前我市历年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和同期缴费比例确定;失业保险按2010年6月30日灵活就业人员失业保险缴纳缴标准确定,月补缴金额42元。
57、以往被征地人员补缴社会保险,政府补贴如何计算?
答:(1)补缴社会保险费大于原一次性领取的自谋职业费或劳动力安置补助费的,政府按补缴社会保险费高于原一次性领取的自谋职业费或劳动力安置补助费的部分给予补贴;
(2)补缴社会保险费小于或等于原一次性领取的自谋职业费或劳动力安置补助费,在2011年1月前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的,应补缴社会保险费低于2000元(含2000元)的,个人不需缴费全由政府补贴;应补缴社会保险费高于2000元的,政府按补缴社会保险费20%且不低于20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
58、以往被征地人员补缴社会保险,个人缴费如何计算?
答:(1)按原一次性领取的自谋职业费或劳动力安置补助费补缴;(2)《办法》实施前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的,按原一次性领取的自谋职业费或劳动力安置补助费补缴未享受到政府补贴的,应补缴社会保险费低于2000元(含2000元)的,个人不需缴费;应补缴社会保险费高于2000元的,由政府按应补缴社会保险费20%且不低于20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
59、以往被征地人员曾经服役、服刑或劳教的,如何补缴社会保险?
答:2010年12月31日前曾经服役、服刑或劳教的,本人若在办理社会保险费补缴申请时申报上述信息,补缴时可跳过服役、服刑或劳教期进行补缴;本人若在办理社会保险费补缴申请时漏报或不报,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服役期间可视同缴费年限的,同期补缴年限不再作为确定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依据,服刑或劳教期间的补缴年限予以扣除,不作为确定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依据。
60、以往被征地人员办理补缴社会保险的截止时间?
答:补缴社会保险费申请受理的截止时间为2011年6月30日,个人缴费的截止时间为2011年7月31日。
61、以往被征地人员补缴社会保险的办理程序?
答:首先到街道的信息采集部门采集、核对本人基础信息,待相关部门审核后,到街道劳动保障所办理社会保险补缴申请。
62、以往被征地人员身份如何认定?
答:被征地人员携带身份证、户口簿、征地补偿安置协议、征地花名册等资料到现户籍所在地街道(镇)的信息采集部门,对本人原登记的“被征地农民基本信息”进行补充信息采集和核对。
63、以往被征地人员身份认定后,社会保险的补缴手续如何办理?
答:本人到现户籍所在街道(镇)社保经办机构办理社会保险费补缴申请;街道(镇)社保经办机构受理后,生成《1983年至2004年期间被征地劳动年龄段人员社会保险费补缴核定表》,申请人对本人信息核对确认后签字。申请人需缴费的,凭《1983年至2004年期间被征地劳动年龄段人员社会保险费补缴核定表》到征缴经办机构指定的银行缴费。
64、【例】2010年12月李女士28周岁零5个月,属于以往被征地人员,未参加过基本养老保险,补缴年限如何计算?
答:基本养老保险补缴1998年8月至2010年12月缴费年限,累计149个月。失业保险补缴2001年7月至2010年12月缴费年限,累计9年6个月(114个月)。
65、【例】周女士属于以往被征地人员,征地时一次性自谋职业费35000元,补缴社会保险所需资金 1800元,个人需要缴费多少?
答:个人不需缴费,全部由政府补贴。
66、【例】吴先生属于以往被征地人员,征地时一次性自谋职业费26000元,补缴社会保险所需资金47000元。个人缴纳、政府补贴如何计算?
答:个人需缴纳资金26000元,政府补贴21000元。吴先生属于一次性自谋职业费小于补缴社会保险费的情况,吴先生需按一次性自谋职业费(26000元)缴纳,不足部分全由政府补贴(47000元-26000元=21000元)。
67、【例】王女士属于以往被征地人员,征地时劳动力安置费40000元,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补缴社会保险所需资金30000元,个人缴费如何计算?
答:个人需缴纳24000元,政府补贴6000元。王女士属于补缴社会保险费小于劳动力安置费的,个人按补缴社会保险费的80%缴纳(30000元×80%=24000元),政府按补缴社会保险费的20%补贴(30000元×20%=6000元)。
68、【例】2010年12月孙先生年满50周岁,属于以往被征地人员,1999年5月-2010年5月为服刑期,且未参加过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如何补缴?
答:基本养老保险补缴2010年6月至2010年12月和1985年1月-1999年4月的缴费年限,累计180个月。
69、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补缴社会保险费有困难的劳动年龄段人员,政府如何补贴?
答:原基本生活保障人员和以往被征地人员,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补缴社会保险费有困难的,市区财政按个人应缴纳基本养老和失业保险费的三分之二给予补贴。
70、劳动年龄段人员如何办理基本养老保险退休手续?
答:(1)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时,按照《江苏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规定》(省政府36号令)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2)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在达到国家、省规定退休年龄时,无个人档案、且无视同缴费年限的,可由本人凭社会保障卡、身份证,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退休手续。
71、劳动年龄段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如何享受?
答: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时,按基本养老保险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并按相关规定定期不定期调整。
72、劳动年龄段人员失业保险待遇如何享受?
答:(1)未实现就业的,按失业保险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2)2001年7月1日前的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视同相同年限的失业保险缴费年限;(3)失业保险待遇的领取期限,按失业保险待遇核定时执行的相关规定计算。
73、劳动年龄段人员参加补缴社会保险后,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是否视同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年限?
答:劳动年龄段人员补缴的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视同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年限。
74、劳动年龄段人员参加补缴社会保险后,如何享受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答:(1)办理社会保险费补缴手续时,已被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建立劳动关系的,随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足额缴纳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医疗救助费后,按规定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2)办理社会保险费补缴手续时,未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可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足额缴纳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医疗救助费后,从缴费次月起按规定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3)办理社会保险费补缴手续时,未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也可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足额缴纳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后,从缴费次月起按规定享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75、劳动年龄段人员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时,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还应符合哪些条件?
答:
1、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年限男满25年、女满20年(含基本医疗保险视同缴费年限);
2、灵活就业人员须自2011年1月1日起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足额缴纳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医疗救助费,且2011年1月1日至法定退休年龄期间连续缴费不中断;
3、缴费年限不足的,按基本医疗保险的相关规定予以补足。灵活就业人员未及时参保或2011年1月1日至法定退休年龄期间中断缴费的,补缴标准按《南京市城镇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市政府第265号 令)及其实施细则有关规定执行。
76、劳动年龄段人员如何享受工伤、生育保险?
答:(1)办理社会保险费补缴手续时,已被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建立劳动关系的,随用人单位参加工伤、生育保险后,按规定享受工伤、生育保险待遇。(2)办理社会保险费补缴手续时,未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可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足额缴纳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医疗救助费后,按规定享受工伤、生育保险待遇。
77、劳动年龄段人员,可以享受哪些就业、培训政策?
答:(1)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且办理失业登记的,可申领《就业失业登记证》;
(2)领取《就业失业登记证》的被征地人员及“4050”人员可参加再就业免费培训。
(3)无经营性、投资性收入的,按国家促进就业扶持政策规定,纳入我市就业困难人员范围,享受相关就业扶持政策。
(4)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为被征地人员提供失业登记、求职登记、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服务。
78、新增被征地人员社会保障费如何计算?
答:社会保障费按补缴15年基本养老保险所需的费用计算,社会保险费具体标准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市财政部门和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每年定期公布。
79、新增被征地人员社会保障费缴费具体标准是多少?
答:基本养老保险月缴费基数按市政府批准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之日全省上一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70%确定;月缴费比例按市政府批准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之日我市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比例确定。
80、新增被征地人员社会保障费如何缴纳?
答:由国土部门从征地区片价补偿费中列支社会保障费,个人不需要缴费。
81、新增被征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个人账户、社会统筹账户如何建立?
答:征地区片价补偿费中列支社会保障费的70%划入基本生活保障个人账户,30%划入基本生活保障社会统筹账户。
82、新增被征地人员参加社会保险手续如何办理?
答:街道(镇)提供被征地人员名单,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统一办理参保手续。
83、新增被征地人员终止基本生活保障关系手续如何办理?
答:申请人到街道保障所申请办理终止基本生活保障关系,需提供下列材料:
(1)死亡,需提供公安机关出具的死亡证明。(2)户口迁出本市行政区域,需提供公安机关出具的户口迁移证明。
84、新增被征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金标准何时公布?
答:基本生活保障金标准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每年定期公布。
85、新增被征地人员从何时领取基本生活保障金?
答:基本生活保障金从市政府批准征地补偿方案之日次月起计发,从基本生活保障待遇卡发放次月起开始按月领取。
86、新增被征地人员如何办理城镇基本居民医疗保险?何时享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答:(1)被征地人员携带户口簿、身份证到现户籍所在街道(镇)社保经办机构申请用基本生活保障个人账户转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街道(镇)社保经办机构受理后,生成《南京市被征地人员转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登记表》,申请人需签字确认。
被征地人员从缴纳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次月起,按规定享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87、新增被征地人员如何缴纳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
答:个人申请用基本生活保障个人账户资金转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本生活保障个人账户资金不足支付时,由基本生活保障社会统筹账户予以支付。
88、【例】2010年12月老李68岁,属于新增被征地人员,已按月领取基本生活保障金,如何享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答:由本人申请用个人账户资金转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自缴纳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次月,享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89、【例】老孙现年龄为70周岁,属于新增被征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个人账户已全部用完,如何继续享受基本生活保障待遇?
答:基本生活保障个人账户余额不足支付时,继续由社会统筹账户按月支付基本生活保障金和缴纳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直至死亡。
90、原基本生活保障人员如何领取基本生活保障金?
答:(1)2011年1月1日前已领取基本生活保障金的,继续按本人征地时划分的年龄段及选择的缴费档次纳入基本生活保障,领取相应的基本生活保障金。(2)2011年1月1日后,按照原缴费档次领取相应的基本生活保障金。
91、原基本生活保障人员,是否有高龄补贴,标准是多少?
答:领取基本生活保障金的人员,凡年满75周岁不满85周岁的,每人每月增发30元;凡年满85周岁及以上的,每人每月增发60元。
92、以往被征地人员,哪些符合领取老年生活困难补助条件?
答:(1)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及其以上,其安置时间、安置方式及补偿标准等征地信息经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核定的;(2)一次性领取保养金、自谋职业费、劳动力安置补助费以及被征地安置就业后、未与安置单位中断过劳动关系、至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缴费不满规定年限而一次性领取养老保险待遇的;(3)未按月领取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基本养老保险、供养直系亲属定期救济等待遇的。
93、以往被征地人员老年生活困难补助申请手续如何办理?
答:本人携带身份证、户口簿到现户籍所在地街道劳动保障所办理困难补助待遇的申请。
94、以往被征地人员如何领取老年生活困难补助待遇?
答:老年生活困难补助待遇自申请之月计发,从老年生活困难补助待遇卡发放次月起按月领取。
95、以往被征地人员何时享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答:2011年1月1日前已领取老年生活困难补助待遇的人员从申请转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次月,享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2011年1月1日后领取老年生活困难补助待遇的人员,从老年生活困难补助待遇发放之月享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96、以往被征地人员如何办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答:本人携带户口簿、身份证到现户籍所在街道(镇)社保经办机构申请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已缴纳2011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的人员,从2012开始按规定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97、以往被征地人员老年生活困难补助待遇如何计算?
答:老年生活困难补助标准=290元-[(原一次性领取的保养金、自谋职业费、劳动力安置费、养老保险待遇-10000元)/180]。每人每月领取老年生活困难补助待遇低于150元的,补足到150元。
98、以往被征地人员老年生活困难补助的高龄补贴标准是多少?
答:领取老年生活困难补助的人员,凡年满75周岁不满85周岁的,每人每月增发10元;凡年满85周岁及以上的,每人每月增发20元。
99、以往被征地人员老年生活困难补助待遇如何终止?
答:户口迁出本市行政区域的,在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及以上刑罚或劳动教养期间的,失踪、死亡的,应终止老年生活困难补助关系,停发老年生活困难补助待遇。
100、如何办理老年生活困难补助待遇终止手续?
答:本人或亲属携带户口簿、身份证及相关证明材料,到现户籍所在街道(镇)劳动保障所提出申请,并填写《被征地人员终止老年生活困难补助关系申请表》。户口迁出本市行政区域的,另需提供公安机关出具的户口迁移证明;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及以上刑罚或劳动教养的,另需提供法院判决书原件及复印件;死亡、失踪的,另需提供公安机关出具的死亡、失踪证明。
第四篇:天津市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试行办法
津政发〔2004〕112号
关于印发《天津市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试行办法》的通知
有关区、县人民政府,有关委、局,有关单位:
现将《天津市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试行办法》印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
二○○四年十二月十日
天津市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试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促进城乡经济统筹、协调发展,加快健全和完 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规 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具有本市常住农业户 籍16周岁以上,享有二轮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批准被征用土 地的人员(简称被征地农民)。
已与本市城镇企业建立劳动关系并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的,以 及按月领取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的被征地农民,不适用本办 法。
第三条 被征地农民按不同年龄分别划分为征地参保人员和 征地养老人员。
(一)男年满16周岁不满60周岁、女年满16周岁不满 55周岁的被征地农民为征地参保人员;
(二)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被征地农民为征 地养老人员。
以上年龄计算以依法批准征用土地之日为准。
第四条 被征地农民应当办理“农转非” 手续,统一按照本 办法参加社会保障。保障人数按照被征用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 被征用单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数量计算,具体保障人员由村民 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讨论提出,报乡、镇政府备案。
第五条 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制度。被征地农民的 社会保障基金实行统一筹集,分类保障,分级管理,所需资金来 源于征地补偿费和政府补贴。
第六条 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基金,由征地参保人员社会 保险基金和征地养老人员社会保障基金组成。
征地参保人员的养老保险基金实行全市社会统筹;征地养老 人员的养老保障基金实行区、县社会统筹。
第七条 土地管理部门从征用土地单位缴付的土地补偿费和 安置补助费中,按照报乡、镇政府备案后的具体保障人员名单,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划转社会保障费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收 到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后,即与其办理相关社会保障手续。
第八条 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应当与本市经济发展 和各方承受能力相适应。
第二章 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
第九条 村民委员会根据征地补偿费等情况,选择以下一个 档次标准,土地管理部门据此为征地参保人员划转养老保险费:
(一)以征地上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作为缴费 基数,按照17%的比例一次性缴纳15年的费用。
(二)以征地上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作为缴费 基数,按照13%的比例一次性缴纳15年的费用。
第十条 村民委员会根据征地补偿费等情况,选择以下一个 档次标准,土地管理部门据此为征地养老人员划转养老保障费:
(一)以260元为月缴费标准,一次性缴纳15年的费用。
(二)以210元为月缴费标准,一次性缴纳15年的费用。
征地养老保障费缴费标准,参照征地参保人员缴费基数的变 动,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适时予以调整。
第十一条 征地参保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缴费额中的20 %,由市和区县人民政府给予补助,资金来源从两级政府土地纯 收入中解决,具体比例按分成确定;
征地养老人员的养老保障费缴费额中的20%,由区县人民 政府给予补助,资金来源从区县人民政府的土地纯收入中解决。
第十二条 在基本保障外,有条件的村民委员会,可根据本 村的经济情况为征地参保人员和征地养老人员增加补充养老保险,提高保障水平。
第十三条 政府建立风险准备金,应对未来的支付风险(具 体办法另行规定)。
第十四条 被征地农民名单报乡、镇政府备案之日起30日 内,村民委员会持被征地农民名单及相关证件向所在区、县劳动 保障行政部门备案。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据此为被征地农民 核发《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手册》。
第三章 社会保障待遇
第十五条 征地参保人员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且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障 费的,从达到规定年龄的次月起,按月发放养老金,直至死亡为 止。
(一)按照第九条第(一)项规定缴费的征地参保人员,其 养老金以达到领取年龄上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按照 20%比例计发。
(二)按照第九条第(二)项规定缴费的征地参保人员,其 养老金以达到领取年龄上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按照 16%比例计发。
第十六条 征地养老人员享受养老保障待遇:
(一)按照第十条第(一)项规定缴费的征地养老人员,自 缴纳社会保障费的次月起,按月发放260元的生活保障金。
(二)按照第十条第(二)项规定缴费的征地养老人员,自 缴纳社会保障费的次月起,按月发放210元的生活保障金。
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根据缴费标准的变动适时调整征地养老 保障待遇。
第十七条 征地时未达到16周岁的未成年人,村民委员会 根据征地补偿费等情况,一次性发给不低于1万元的征地安置补 助费。其就业后,参加相关的城镇社会保险;未能就业、且符合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纳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第十八条 按照第二条规定的已与本市城镇企业建立劳动关 系并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的,以及按月领取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 金的被征地农民,村民委员会根据征地补偿费等情况,一次性发 给不低于1万元的征地安置补助费。
第十九条 符合第十六条规定的征地参保人员,须持被征地 农民社会保障手册和居民身份证,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 领取养老待遇申请,经审核后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实行社会化发 放。
第二十条 建立被征地农民的待遇调整机制。根据本市社会 经济发展情况,适时对征地参保人员的养老保险待遇和征地养老 人员的养老保障待遇进行调整,所需资金分别由征地参保人员的 养老保险基金和征地养老人员的养老保障基金支出。征地参保人 员的养老保险待遇和征地养老人员的养老保障待遇具体调整标准,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提出,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 实施。
第二十一条 征地参保人员就业以后应参加城镇企业养老保 险社会统筹,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时,凡符合退休条件的,可 以办理退休手续。同时,其原参加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险的缴费时 间和缴纳费用可予以折算。具体办法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另行 制定。
征地参保人员中断就业并中止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在中断就业期间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但不符合享受城镇企业职 工基本养老金条件的,可以按照本办法规定享受养老待遇,其城 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返还给本人。征 地参保人员参加城镇企业养老保险社会统筹期间死亡的,其城镇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中的个人缴费部分储存额一次性 返还其法定继承人或指定受益人。
第二十二条 征地参保人员死亡的,其法定继承人或指定受 益人,可以按以下标准领取相应的待遇:
享受养老金前死亡的,一次性返还所缴纳养老保险费总额的 40%;享受养老金以后死亡的,已领取的养老金总额未超过所 缴纳养老保险费总额40%的,其差额部分一次性返还,超过所 缴纳养老保险费总额40%的,不再返还。
第二十三条 征地养老人员死亡的,其法定继承人或指定受 益人可以按以下标准领取相应待遇:
已领取的征地养老保障金总额未超过所缴纳养老保障费总额 40%的,其差额部分一次性返还,超过所缴纳养老保障费40 %的,不再返还。
第四章 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与监督
第二十四条 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主管本市被征地农民的社 会保障工作。
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做好本辖区内被征地农民的社会 保障工作。
市国土资源、财政、农业、民政、公安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同实施本办法。
第二十五条 征地参保人员的养老保险基金,由市社会保险 经办机构负责征收、管理和支付。
征地养老人员的征地养老保障基金由区、县人民政府委托的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征收、管理和支付。
第二十六条 社会保障基金由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区、县 人民政府委托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银行专户存储,按照中国人 民银行规定的同期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利率计息,所得利息并入社 会保障基金。
社会保障基金应按照有关规定保值增值,所得收益全部并入 社会保障基金。
社会保障基金及其所得收益不计征税、费。
第二十七条 社会保障基金应专款专用,全部用于被征地农 民的社会保障,任何集体和个人不得侵占和挪用。
第二十八条 各级经办机构应建立健全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 基金的财务、会计、统计和内部审计制度。
第二十九条 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要接受财政、审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五章 就业与服务
第三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积极创 造条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参保人员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多渠道、多形式地促进征地参保人员就业。
第三十一条 征地参保人员户籍“农转非” 后,有劳动能力 和求职愿望的,应当到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办理就业、失业 证,进入城镇劳动力市场。各类就业服务机构应当根据参保人员 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关服务。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二条 以非法手段获取社会保障待遇的,由社会保险 经办机构追回其全部非法所得。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三条 被征地农民与征地单位或者村民委员会发生争 议,由区、县人民政府处理。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施行。主题词:农村 征地 农民 社会保障 办法 通知
(共印250份)
抄送:市委办公厅,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市政协办公厅,市纪委办公厅。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4年12月13日印发
第五篇:宜兴市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
宜兴市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维护被征地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征地补偿安置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江苏省土地管理条例》、《江苏省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遵循被征地农民当前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的方针,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是指经依法批准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征为建设用地,依法给予被征地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合理补偿,并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行为。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被征地农民,是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被征为建设用地后,从拥有该土地的集体经济组织中产生的需要安置和保障的人员。
第四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适用本办法。
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以及铁路、公路、水运等重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征地的补偿标准和安置办法,国务院、省政府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没有规定的,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五条
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由市人民政府统一负责。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市国土部门)负责建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土地数量台账,拟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被征地农民人数以及收取和解缴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费用;市财政部门负责征地补偿资金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的收支管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以下简称市人保部门)负责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的发放管理和参保业务办理;市公安部门负责相关户籍登记审核及人员迁移变动情况的审核。
各镇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街道办事处)负责做好辖区内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安置保障工作。
第六条
按照全省统一规定,以2002年12月31日作为建立全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人口和耕地面积动态数据库的基准年时点,并根据征地情况进行更新。
经依法批准征地后,纳入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的人数和被征耕地的面积,由市公安和国土部门自依法批准之日起从数据库中相应核减。
第二章
征地补偿
第七条
依法征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必须按照规定足额支付征地补偿安置费用。征地补偿安置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青苗及地上附着物补偿费。
第八条
征地补偿安置费用分别按照下列标准确定:
(一)土地补偿费
1、征用耕地的,为该耕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10倍。
2、征用精养鱼池的,按其邻近耕地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10倍计算;征用其他养殖水面的,按其邻近耕地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6倍计算。
3、征用果园或者其他经济林地的,按其邻近耕地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10倍计算。
4、征用其他农用地的,按其邻近耕地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6倍计算。
5、征用未利用地的,按其邻近耕地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4倍计算。
6、征用农民集体所有的非农业建设用地的,按其邻近耕地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8倍计算。
耕地前3年平均年产值为1600元/亩。
(二)安置补助费
1、征用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被征地农民人数计算。需要安置的被征地农民人数,按照被征用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该集体经济组织人均耕地占有量计算。每一个需要安置的被征地农民的安置补助费为17000元。
2、征用其他农用地的安置补助费,按照该土地补偿费标准的70%计算。
3、征用未利用地和农民集体所有的非农业建设用地的,不支付安置补助费。
(三)青苗及地上附着物补偿费
1、房屋及其他建筑物、构筑物的补偿费,按拆迁补偿的规定执行;其他附着物的补偿按《宜兴市建设用地统一征地办法》的规定执行。
2、青苗补偿费,耕地秋熟每亩1000元,夏熟每亩600元,蔬菜地(含耕地挖塘养殖)每亩1200元。
3、对违法、违章的建(构)筑物及其他设施,无合法产权证书或其他有效证明的建(构)筑物以及征地规划红线确定后,突击抢种的树木、花木,抢建的设施,一律不予补偿。
市人民政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省政府的相关规定,对耕地前3年平均年产值标准、安置补助费标准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标准作相应调整。
第九条
青苗补偿费及地上附着物补偿费支付给青苗及地上附着物所有者;土地补偿费的70%用于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安置补助费用于未年满16周岁被征地农民的生活补助和其他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土地补偿费的30%支付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纳入公积金管理,用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生产和公益性事业,以及解决历史遗留的被征地农民生活问题,不得挪作他用。
征地补偿安置费用没有足额到位的,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有权拒绝交地;征地补偿安置费用足额到位的,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不得拖延交地。
第三章
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
第十条
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按照刚性进保、应保尽保的原则,建立征地补偿款出资与政府出资补贴相配套、养老保障与生活补助相结合、征地保障与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相衔接的有效保障机制。
第十一条
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包括:
(一)参加社会保障的被征地农民70%的土地补偿费和全部安置补助费及其增值收入;
(二)市财政部门从新增建设用地出让金中提取每亩2万元资金及其增值收入;
(三)市财政部门从收取的土地使用税中提取一部分资金和其他可用于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的资金。
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不足支付的,由市财政负责解决。
第十二条
市财政部门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财政专户,用于核算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的收支。财政专户由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个人总账户和社会统筹账户组成。
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及其增值部分和享受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的人员领取的养老金、生活补助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免征税、费。
第十三条
市人保部门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个人支出账户,用于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的发放和管理,个人账户资金按城乡居民银行同期存款利率结息。
第十四条
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的个人账户标准为:该集体经济组织被征地时,按征地前人均耕地数计算出每个安置人员的70%的土地补偿费和全部安置补助费。
第十五条
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统筹账户资金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市财政部门从全市新增建设用地出让金中提取每亩2万元;二是市财政部门从收取的土地使用税中提取一部分资金;三是其他可用于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的资金。
第十六条
被征地农民应当从征地前在拥有该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承担农业义务的成员中产生,原土地承包经营者享有优先权。具体人数按照被征用的耕地数除以征地前该集体经济组织人均耕地占有量计算。
已参加和享受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人员不列入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
第十七条
被征地农民由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提名并上报,由所在镇(园区、街道)的国土所(分局)牵头,社保、派出所等单位参加,对具体名单进行审核,审核确定的名单由所在镇政府(园区管委会、街道办事处)在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在地公示7天无异议的,按公示名单确定被征地农民。
第十八条
以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之日为界限,将被征地农民划分为下列三个年龄段:
(一)第一年龄段为16周岁以下;
(二)第二年龄段为女性16周岁以上至55周岁,男性16周岁以上至60周岁;
(三)第三年龄段为女性55周岁以上,男性60周岁以上。
前款所称的“以上”均包括本数。
被征地农民三个年龄段具体人员的产生,可以在符合保障条件的人员中自行选择确定。
第十九条
不同年龄段的被征地农民享受以下补偿安置和社会保障:
(一)第一年龄段人员,按安置补助费的标准一次性领取生活补助费,不纳入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范围。
(二)第二年龄段人员从实行社会保障的当月起计算,按年领取生活补助费1000元,到达养老年龄后按月领取养老金。
(三)第三年龄段人员从实行社会保障的当月起,按月领取360元养老金。
养老年龄是指女55周岁以上(含55周岁),男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
以上各年龄段的安置补助费、生活补助费和养老金标准根据省定保障标准的调整而相应调整。
第二十条
实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养老金首先从其个人账户中支付,个人账户不足以支付的,从社会统筹账户中支付。
第二十一条
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涉及的其他相关问题,按下列规定处理:
(一)征用农户承包经营的园地、林地和其他农用地的,被征地农民人数按征地补偿款总额减去集体留存部分后,除以人均1亩耕地的个人应得征地补偿款(目前为28200元)计算确定。
(二)承包地全部征完的农户,该户中符合本办法保障条件的家庭人员可以全部进入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如家庭需要保障的人数超过本办法规定保障人数时,超出部分的人员如需进入保障,个人应承担80%的个人账户资金,其余部分由所在镇(园区、街道)、村承担。
(三)以户为单位,符合保障条件的人数少于本办法规定保障人数时,符合保障条件的人员进入保障,并按规定享受社会保障待遇;其余征地补偿款由集体经济组织按照相关规定作出相应处理。
(四)户口迁出本市的,不再享受本办法规定的相关保障待遇,但可以一次性领取个人账户余额。
(五)被征地农民死亡的,其个人账户余额可由法定继承人一次性领取。
(六)土地征用时,不属于农民自留地和承包地的其他各类集体土地,不列入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范围,征地补偿款归集体经济组织所有,与集体留存30%的土地补偿费一并管理,用于发展生产和公益性事业,以及解决历史遗留的被征地农民生活问题。
第二十二条
市国土部门应当在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将征地补偿费足额支付到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补偿资金由所在镇政府(园区管委会、街道办事处)负责监管。
第二十三条
被征地农民名单确定后,由所在镇政府(园区管委会、街道办事处)对征地补偿款按下列规定处理:
(一)将进入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个人账户的资金及时足额上解市财政专户,并同时上报被征地农民名单等相关资料。
(二)将16周岁以下人员一次性领取的生活补助费等其他应支付给被征地农民的资金,及时足额支付到位。
(三)将属于被征地集体经济组织的资金,留在集体经济组织,并加强监督管理。
第二十四条
市财政部门应根据被征地农民名单和解缴的资金以及相关资料,做好以下工作:
(一)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个人总账户,并按照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用款计划,定期将资金划入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支出户,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发放。
(二)通知市人保部门按名单及金额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个人支出账户。
第二十五条
市人保部门应根据被征地农民名单和解缴财政部门的资金,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个人支出账户,并做好核算、发放和管理工作。
第二十六条
被征地农民的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账户资金,专项用于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作他用。
第二十七条
纳入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的人员,不再享受《市政府关于印发宜兴市历次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暂行办法的通知》(宜政发〔2005〕162号)规定的补贴。
第二十八条
历次被征地农民相关遗留问题的处理办法参照本办法另行制订。历次被征地农民相关遗留问题是指目前仍在实行每年支付本金收益或粮差补贴的征地补偿行为。
第二十九条
国家工作人员在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2011年2月1日起在相关镇试行。
编者按:前阶段,市委、市政府本着对群众高度负责、对历史高度负责、对宜兴未来高度负责的宗旨,结合贯彻《江苏省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办法》,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制订出台了《宜兴市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试行)》(宜政发【2011】16号),该《办法》将在相关镇试行后在全市推开。为使广大群众全面了解政策、吃透精神,本报现予全文刊登。
宜兴市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