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飞行器中的好小伙》影评
《飞行器中的好小伙》影评
这部影片通过一次飞行比赛,描述了不同国家的飞行员的个性。这些飞行员的一举一动无不表现着这些国家的不同的文化。
首先,给我留下较深刻印象的是严谨的德国人。以前,常常听说德国人严谨、认真,却从未真正感受过。通过这部影片,我对德国人以及德国文化有了进一步了解。当德国人接受比赛邀请函时,科龙长官被问到如何学开飞机时如是说:就像你在德国军队里学到其他本事一样,从说明书里学。果然,在整部影片中,德国人手捧说明书。当说明书被风吹走时,德国飞行员竟不知如何让飞机停止,差点出事故。从某种角度,这也表现了德国人认真、好学的精神。在影片中,来自德国军队的飞行员们时刻都严格遵守着军队的纪律,甚至在组装飞机的时候也井然有序。科龙长官在没有军乐的情况下用嘴巴演奏出军乐,将德国人的纪律严明表现得淋漓尽致。影片中,德国人还表现出了对祖国强烈的热爱,以及为了维护祖国的尊严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每当遇到能力之外的困难时,科龙长官会告诉其他人:没有什么事是德国人不会做的。从影片的种种细节也可看出德国人每时每刻都维护着祖国的尊严,实在令人敬佩,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其次,幽默风趣的法国人。法国飞行员皮耶.杜伯第一次出场的时候便为了看一个美女而撞到树,然而在比赛快结束的时候同样因为一位美女而落败。影片中的法国人风趣幽默,似乎看不惯严肃的德国人,因此经常玩弄他们。影片中,杜伯每看到一位美女就会跑去搭讪,这也从某种角度表现出了法国人的浪漫。整个比赛中,显得最轻松的也是法国人。由此,我也大致了解了法国人的生活态度:悠然自得。
再者,“一流”的意大利人。影片中意大利人艾米里奥是个很富裕的人,非常热衷于飞行这项运动,因此不惜花重金买了许多一流的飞行器。影片中无论是什么,意大利人都要强调一流。艾米里奥和家人来到布鲁克林后,当他得知他的训练并非安排在第一而安排在法国人后面时,他立马提出要离开,并强调:意大利人要么第一要么不来。这表现出了意大利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在影片中,艾米里奥的飞机被迫降落在一所修道院前需要修女们的帮助而遭到拒绝时,宗教信仰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为了让同为基督徒的意大利人获胜,修女们放下原则帮助了艾米里奥。由此可以看出,宗教在西方国家有着非常广泛的影响。
还有,勤奋认真的日本人。影片中日本人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做出了最好的飞机,却因为过于天真,被阴险的英国人陷害。当日本飞行员山本的飞机坠落后,救援队到达飞机旁,山本像救援人员要一把刀,救援人员犹豫并且问他:“你不会剖腹自尽吧?”。由此可以了解到日本人的剖腹与武士的生死观。
最后,是有梦想的美国人和傲慢的英国人。美国飞行员是整个参赛的选手中最贫穷的,但是这并不影响他勇敢地追逐自己的梦想。由此可以了解到,美国人向往自由、实现梦想、不轻易放弃的美国精神。影片中,美国人奥弗尔在遇到一个接着一个的困难时并没有轻易放弃,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战胜了一切困难。比赛中,快要接近终点时奥弗尔停下来帮助了飞机快要坠毁的意大利人而并非去和英国人争夺冠军。从某种角度,这表现了美国人的团队精神。影片中的英国人比较多,较为典型的是罗斯利老爷——典型的英国贵族。他举办此次飞行比赛的原因之一便是为了证明大不列颠帝国不仅统治了大陆,还要统治天空。还有就是另外一个阴险的英国人——佩西先生。他针对来自不同国家的飞行员的弱点,在暗地里陷害他们。但是,最终自己却因为过度自信而落败。
总的来说,这部影片整合了英国、美国、法国、意大利和日本等国家的人的特点,让我进一步了解到了这些国家的文化。
2011年5月11日
第二篇:读《好小伙布朗》有感
读《好小伙布朗》有感
作者:王芷 单位:开发区党政办
《好小伙布朗》的故事发生在新英格兰的塞勒姆村,主人公布朗是一位单纯善良的清教徒。由于受到某种诱惑,青年布朗到魔鬼那里去赴约,但是当他走入黑暗的森林中,却发现许多他平时最敬仰的人——威严的总督、德高望重的牧师、虔诚的老妇、名门淑女,甚至自己的妻子费丝都一样与魔鬼有约。这次非同寻常的经历在布朗心中唤起了人人都有隐秘之罪的意识!此后,布朗感到极度的沮丧和痛苦,丧失了所有的信仰,与周围的人疏远开来,变得沉默少语,最终抑郁而死。小说中作者运用有限全知叙事模式、象征、反讽等陌生化手法,展示了人性罪恶的普遍性,体现了清教主义关于罪恶无所不在、罪恶人人皆有的思想,整部作品给人阴暗、神秘的感觉。
布朗丧失信仰的过程也是他逐步发现人性之罪恶的过程。布朗开始就对这次林中之行犹豫不决,他认为自己的祖辈们未曾来森林与魔鬼践约,他不想背叛有着高尚信仰的清教徒家族,而成为布朗家族中第一个与魔鬼约会的人。但他的同行者竭力劝说并告诉布朗,他帮助过祖父鞭打过教友派的女信徒,参加过发生在1692年的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塞勒姆驱巫案,放火烧过印第安人的村落,“他们都是我的好朋友,你爷爷和你父亲都是,我们曾多次快乐地走在这条道上并在午夜后幸福返回。”听了同行者的坦白,布朗意识到原来自己非常敬重且引以为自豪的祖辈们也曾到野外森林魔鬼那里约会,他们也是有罪之人,这大大削弱了布朗的自信心。接着布朗又看到他心目中虔诚的教徒——教过他基督教教义的古迪·克罗伊丝老师和教堂执事古金,他们居然都在赶往树林深处的邪恶聚会。进而使布朗发现他的教义老师竟也是个巫师,她原来代表的是世界上美好的东西,此时她却前往参加魔鬼的聚会,无疑深化了人性本恶的主题。布朗突然认识到人性的邪恶,对自己的清教信仰产生了动摇,于是离自己的信仰越来越远。他仰望苍天,并怀疑是不是真有天堂,然而“天空蓝蓝,繁星闪烁。”蓝蓝苍穹隐喻为天堂,妻子费丝是他最后的精神支柱,他开口大叫“上有天堂,下有费丝,我要对抗魔鬼,坚定不移。”因为他原本认为只要心中有信仰,就可以“紧紧偎依在费丝的裙边不再离开,跟着她进入天国”。当布朗看到一根粉红色的缎带从天空中飘落下来,他知道天真无邪的妻子也出现在魔鬼的聚会上。布朗再次凝视太空,此时“虽未起风,却有一团乌云匆匆掠过头顶遮住了明亮的群星。蓝天依旧,那块乌云飞快地飘向北方。”这块乌云正是邪恶力量的象征,遮住了神圣的天堂。布朗失望无比,喊道:我的费丝走了!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什么道德,罪恶只不过是一个字罢了。来吧,魔鬼,世界本来就是你的。”布朗奔向聚会的场地,发现那里“善贤竟然与邪恶同流合污,与这些庄重可敬、虔心向善的人混在一堆的却有许多自甘堕落的男人,声名狼藉的女人。”总之,形形色色的人都来了,好人坏人在这里没有区分,彼此亲密无间,兴高采烈。魔鬼在向信徒布道时公然声称,“……整个世界就是一个罪恶的泥潭,罪恶是人的天性,罪恶才是你们唯一的快乐……”在魔鬼给费丝施洗礼之际,布朗绝望地喊着,“抬头看着上帝,挡住魔鬼”,这是他无奈而痛苦的呐喊。就在布朗说出那句话的瞬间,他发觉自己处身于孤独宁静的夜晚之中,原先熊熊燃烧的枯枝在他脸上洒下冰冷的露水,这露水应为布朗的眼泪,此刻他心灰意冷,不再相信这世界还有美好善良的事物,人性的堕落彻底击碎了他的天国之梦。第二天早晨布朗回到了塞勒姆村,结束了这次痛苦的旅行。通过布朗的森林之旅,霍桑暗示着“人性的罪恶”,即人的内在是堕落的,这正是清教主义所宣扬的人性本恶和原罪观点。
布朗前往森林赴约的行为叙述着他由单纯走向识透人类内心邪恶的心路,也反映了布朗本人与善背道而驰而走向罪恶的历程。《圣经》记载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偷吃智慧之树上的禁果,冒犯了上帝而遭到严厉的惩罚,从伊甸园被驱逐到人间。人类因为祖先的堕落生而有罪,为了赎罪获得新生,必须默默地忍受各种苦难。作为芸芸众生,在塞勒姆村人的潜意识中埋藏着各种各样的本能欲望,小伙子布朗同样有着许多欲望,尽管多数是和社会道德规范相抵触的。由于对邪恶的本能欲望充满了好奇和向往,促使布朗禁不住魔鬼的诱惑,不顾妻子的劝阻,远离村庄迈向深林去参加异教仪式。“亲爱的丈夫,今天这个夜晚求您无论如何留在家里和我在一起。”面对妻子的挽留,他回答:“今晚我必须离开你,我的这次出门就是你所说的旅行,必须从现在起到日出之前这段时内完成。”布朗抛下新婚妻子赶赴魔鬼的聚会,在进入丛林之前有意放纵自己,是潜意识中“恶’的呈现。之后,他又违反了清教教义,拒听圣歌,愤世嫉俗,犯下“不可饶恕之罪”,步步堕入“邪恶”,走向毁灭的深渊。霍桑认为人受原罪的驱使,都有向恶之心,就像布朗执意要去参加那次神秘聚会一样,是内心“罪恶”的驱使。小说中,霍桑借对布朗的心理描写表达了人的这种“向恶”的潜意识,“与这些人,他有一种可恨的同教情谊,而这种情谊来自他内心的全部恶念。”主人公布朗灵魂深处“邪恶”的欲望和与魔鬼有约的行为是“罪恶与生俱来的”清教思想的集中体现,必然受到世俗道德的制约。
原始森林是小说中的一个重要场景。布朗在进入之后,发现森林成了邪恶的聚集地,各色有罪之人在此被揭发,当然在场的也有他死去的父亲、祖父等先辈。树林里到处都是人群,同时发出恐怖的声音,树木也吱吱作响,野兽的吼叫和印第安人的喊声混在一起。森林顷刻之间成了地狱,林中“有时风声萧萧,酷似远处教堂的钟声,在这位夜行者的左右大声吼叫,仿佛整个大自然都在蔑视他,嘲笑他。”霍桑借用“阴暗”、“沉闷”、“怪谲”等字眼刻画出笼罩着夜晚森林的阴暗恐怖的氛围,在他笔下这片森林到处游荡着魔鬼的影子,是个神秘莫测的诡异世界。在这里,森林代表的是黑暗邪恶,代表的是异教徒的势力范围。茂密的树林在黑夜里显得危机四伏,似乎棵棵树儿后面都藏着“恶鬼似的印第安人”,充满了许多未知的因素,正如同人性中的恶一样潜伏起来,难以发现。霍桑之所以选择黑夜森林作为魔鬼盛会的地点,不仅是为了渲染恐怖的气氛,也是为了说明人的本性有黑暗邪恶的一面。
在林中小路上布朗碰到一位黑衣老者,他是魔鬼的化身,是布朗跨入森林这个充满罪恶的领地的引路人,他手持一条枫叶拐杖,“似黑蛇的手杖,精雕细刻,活脱一条扭来扭去的大蛇”。在路遇古迪·克洛伊丝时,“老人伸出拐杖,用蛇尾似的一端碰碰老妇皱纹滚滚的脖颈”。持蛇形拐杖的老者使人们联想到《圣经》中邪恶和堕落的撒旦,是他将布朗从想象中的美好天堂带入罪恶之地,从而使其完全堕落。霍桑描述老者“穿着朴素大方的服装,似乎和布朗属于同一个阶层,和他长得很有几分相似,也许主要是在神情方面而不是在相貌方面……他们可以被看作父子俩”。在克洛伊丝太太见到老者时说:“啊,果真是老爷子您吗?和我那个老朋友布朗先生活脱脱一个模样。”在布朗决定不随老者前行时,他没有生拉硬拽,而是“镇定自若”地让布朗“坐在这儿,休息一会儿等你觉得乐意走的时候再走。”霍桑时常将人们的心灵比做深渊或魔鬼的洞穴,然而这深渊或洞穴里却有可能隐藏着见不得人的罪恶。对老者的这些描述似乎更能表现作者的意图:所谓的“邪恶”其实存在于人的心灵里,他有着和人类相似的外貌,而且知道不需指引人类也有趋向“恶”的本能。
《好小伙布朗》情节虽不复杂,但渗透出强烈的清教主义气息,反映了霍桑的创作倾向。作者以清新的笔调,朴素的形象和令人难忘的环境来表述“罪恶乃人类之本性”的清教主题,将人性的阴暗面描写得淋漓尽致,这是霍桑对隐匿在人类心灵深处的“罪恶”的真诚探索,其实质是要揭露那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这种普遍的人性堕落和信仰的丧失。
基督教文化尤其是清教文化是美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霍桑的世界观深受清教徒意识的影响,他的祖辈之中有人曾参与清教徒迫害异端的事件,为著名的1692年“塞勒姆驱巫案”的3 名法官之一,因此这篇故事的发生也是在塞勒姆村。
《好小伙儿布朗》讲述了主人公布朗受魔鬼之邀的一次似梦非梦?亦幻亦真的森林之旅,旅途过后,布朗彻底对生活绝望并在阴郁中结束了一生。布朗的旅途是现实?是梦幻?任由读者猜想,也正体现了霍桑深受清教和超验主义影响的矛盾思想。
霍桑是矛盾的,他的作品也充斥着矛盾。而性本善恶的争论也延续了几千年。本文意在揭示人性固有的虚伪和邪恶。布朗是“好”小伙儿,但经过内心的忐忑与挣扎以及自我安慰来挣脱对妻子费丝的愧疚后,便在一开始就选择了抛弃新婚的费丝赶赴魔鬼的约会。人性的恶念使他踏上了不归路。妻子费丝(Faith)是布朗信仰的终结。他坚信妻子的信仰,坚信妻子是可以上天堂的,以至最后当他在祭坛前看到费丝也在聚会中时彻底崩溃。
布朗在森林中所见的村上所有社会名流,自己的教母以及教长牧师令他对上帝的信仰产生了怀疑。中途他几次在矛盾中挣扎,但心中的恶压倒了善,最终抓起了魔鬼赠与的蛇杖冲向邪恶的深渊。这都是性本恶在作祟,也体现了帮教者对他歧路的指引,同时也表明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宗教和人们的伪善。在当时多种思潮的影响下,霍桑也为布朗灵魂的矛盾找到了出口,便是顿悟了人性的恶以空洞的灵魂结束郁郁的一生。
那么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布朗缺乏自我认知并对自身信仰是懵懂的,不懵懂就不会挣扎,也就不会因为妻子的赴会而痛失对上帝的信仰和怀疑上帝对人类的救赎。所以社会也是矛盾的,社会需要能调和这种矛盾的人来促进发展。亦或是说这种人是既可以赴上帝的约会,也可以赴魔鬼的约会。我们都知道,在美国的选举制度中,如果不强调自己虔诚的基督信仰是很难服众和入选的。但在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中,信仰披着伪善的外衣,道德臣服于残酷激烈的政党地位的争夺,胜利的掌权人也许会做很多利于社会的善事,但这种对正派人的诽谤以及其它不为人知的种种恶事就同时发生在他们身上。在需要披上良知的外衣或良心发现的时候他们是虔诚的教徒;当行恶为满足自己私欲的时候又在与魔鬼共舞。我们可以理解为是性本恶的驱使,当他在某一方面有很大成就的时候,人们也会会心地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西方文化沿袭于《圣经》,主张“原罪”,在自身矛盾的抉择中,通过上帝的指引和救赎,我们可以变好。
放置于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必然是有前进又有波折的曲折盘旋上升的过程。在改革开放的洪流中,人们对于共产主义的信仰也可能会经历动摇和怀疑。经济在发展,而很多的人信仰也发生了改变,于是才有了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有信仰,不放弃,更不自甘堕落,这是我读这本书给我的警示。
第三篇:欢乐好声音影评
愿你眸中总有光芒——《欢乐好声音》观后感
这是一部献给音乐爱好者的电影,是一部适合所有创业者的电影,也是一部抚慰失恋者的电影,更是一部致敬每一个曾被生活所困却依然心存梦想的人的电影,当然也是一部适合小朋友欢笑卖萌励志的电影。——是的,我说的是动画片《欢乐好声音》(英文名《sing》)。
一个名叫“月伯乐(英文名Buster Moon,话说这个中文名译得真好)”的考拉,经营着一家光景惨淡却承载着父亲的爱的剧院,为重振剧院计划打造一场歌唱选秀,不料助理将宣传单上的奖金1000美元错打成10万美元,从而引发了一场全城为之疯狂的海选。于是,被25个孩子和平淡婚姻捆绑的家庭主妇猪妈妈、不愿继承黑帮父亲事业的大猩猩、热爱唱歌却有登台恐惧症的小象姑娘、天赋极高深爱男友却遭男友奚落并劈腿的摇滚豪猪妹妹、油滑自负一心想赚大钱的小白鼠先生纷纷登场。这期间,他们各自历经生活考验,友情弥坚,梦想弥坚,甚至剧场化为废墟,最终在废墟上缔造了一场梦想实现的传奇。
而贯穿其中的65首金曲,更是首首好听又插入得恰到好处,让我这个对音乐不怎么感冒的人也听到一次次共振起鸡皮疙瘩。
因此,虽然这部电影的中文译名有些low,虽然剧情是好莱坞的套路,却不妨碍它依然精致美好,正能量满满,闪闪发光,把欢笑和感动旋转到你心灵深处。
有人说这部动画片充满了心灵鸡汤,那又如何?在人生路上的“小确丧”——那些微小而确定的颓丧时时来袭时,一碗走心有趣不做作的鸡汤,能充实我们的肠胃,点亮我们的双眸,驱散我们的虚弱,为我们重新鼓起为梦想冲浪的勇气。
下面盘点几处电影中我很喜欢的鸡汤吧:
鸡汤一:当婚姻和孩子磨灭了生活,梦想依然可以改变一切
如果你曾经是一个理工科高材生美女,热爱唱歌和生活,才华横溢,温柔贤惠,结婚后做了全职妈妈,身材走形,每天被25个闹哄哄的熊孩子折腾的团团转,而老公每天下班只会吃饭睡觉看手机和问你东西放在哪儿,还没听你说句话就打呼噜,你还会满怀希望的为梦想纵身一跃吗?
电影中的猪妈妈罗西就是这神一样的存在。当海选排练即将开始,她找不到保姆帮忙,先生也无法替代她照顾家务时,这个具有工程师才华的妈妈(——或许她在成为全职妈妈前原本就是一名优秀的工程师),没有选择放弃或抱怨,而是,在一夜之间设计了一套智能家居系统!当自动闹铃响起,25个孩子听录音指令洗漱,已经煮好的早餐通过流水线分配给25个餐盘,自动语音向孩子道别和应答先生的每日一问。
这一段让人捧腹并献上膝盖的同时,也折射出生活的辛酸——有多少全职妈妈不是在过着这样忙碌而机械的生活呢?如果把这个全职妈妈换成自动干活的机器,生活也还是一样一样滴,甚至连你最亲近的老公也不会觉察到。剧中猪妈妈和孩子们同猪爸爸早安kiss时,猪爸还在看手机的小细节,也真是讽刺。
而另一方面,这样逼仄的生活,却也是激发创造力的源泉。相信许多全职妈妈都体验过,为了三头六臂统筹各种琐碎,几乎都发明过自己提升带娃和家务效率的一些神器、神方法、神创造。——比如有个网红妈妈,带4娃的40岁女博士Jennier,发明了一套在做家务时随时随地健身的方法,身材火辣,羡煞庸人。
片中另一个精彩的片段是,在空无一人即将打烊的超市,原本对跳舞不自信打算放弃演出的猪妈妈,听着超市最后15分钟音乐,忍不住推着购物车即兴跳起舞来,没有了对自己身材走形的自卑,没有了对舞台和观众的期待,一个人的舞姿反而酣畅淋漓光芒四射。在摄像头后的音响师看到后做了一个温暖的举动,把音量推到最大,不仅没有催促她离开,还对着扩音器由衷赞叹:“第六道的那位女士,您的舞跳得好极了!” ——人生低迷时,来自陌生人的善意,总能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世界的美好。
鸡汤二:好基友的友情,温情和泪点飙升
考拉伯乐有个好基友绵羊艾迪,善良温和,单纯帅萌,是一个富三代,每天除了打游戏和游泳,找不到生活的目标,但对考拉这个最好的朋友却是随叫随到。
当你每每迷茫时,第一时间总想去找他蹭吃蹭喝发呆发泄,而他总会温和的陪在你身边;当你人生失意沦为洗车工时,他没有直接甩你一沓钱,而是开着豪车撸起袖子和你一起出力流汗;当你为梦想重建舞台时,他默默在幕后做你的完美DJ;当你要去找投资人时,即便这个人他有多不想见,也愿意为了你豁出去;你们可以毫无顾忌的开彼此玩笑,也可以毫不介意穿对方穿过的内裤。
当看到贵族出身的艾迪脱下昂贵的夹克,陪着落魄的伯乐,用雪白的羊毛用身体擦车时,真是又辛酸又暖萌又温情又感动。——天啊,这样的好基友给我来一打吧!
鸡汤三:事业的辉煌永远替代不了家人的爱
黑猩猩强尼,父亲是黑道老大,却一门心思想成为一个歌星。父子之间的爱与冲突,刻画得细腻又生动。看似性格软弱的强尼,之前被父亲训练飙车时差点吓破胆,然而为了自己的梦想他简直成了好莱坞中的飙车高手——对梦想的渴求,比父母的苛责,更能最大程度的激发人的潜力。
最终强尼的演出大获成功,穿越粉丝和朋友的赞赏声,他一个人却在后台怅然若失。没有父亲的爱和承认,儿子的成功总是缺憾的。而强势的父亲,虽然事业辉煌风光,却接受不了儿子“不成材”,“我怎么有你这种儿子”,百般费劲想培养儿子接班,对于儿子的梦想和对他的爱一直视而不见。——这折射讽刺了多少现代家庭的亲子关系啊。当强尼的父亲在监狱看到儿子的演出,激动的不顾一切越狱,只为奔赴现场给儿子一个拥抱和肯定——“I'm so proud of you’”。父子和解的这一刻,铁汉柔情的老套煽情依然让人悸动。
而舞台上光彩炫目的猪妈妈,也没有因春风得意就变得凶悍强势,而是在谢幕时依然温柔娇羞的呼唤“老公”,目瞪口呆的猪爸爸立即上台,俯身给猪妈妈一个深情的拥吻。
这些细微的人性情感刻画,都让人春风拂面般感动。因为,无论前路的风景有多美,都美不过最亲的人的爱;无论你的光环有多耀眼,在我心中你仍是我疼惜的模样。
鸡汤四:为梦想纵身一跃,废墟上重建的勇气
当剧场坍塌,被银行收回,考拉伯乐不得不重操旧业,用身体洗车——而他的剧场起初是父亲用身体洗车30年换来的,那种理想被现实强暴的辛酸,相信很多创业者和追逐梦想的人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吧。
“你知道跌倒谷底的好处吗?你只会剩一条路,那就是向上走!”“不要让恐惧阻碍你做自己热爱的事情!”——这些正能量的话,曾被伯乐无数次的鼓励他的团队,而当他一次次全力以赴却又一次次一败涂地时,却再也无力安慰他自己。此刻伯乐倾注毕生精力的剧场已化为废墟,他之前为剧场的含辛茹苦付出的画面如火车般飞驰过我的脑际:当员工下班回家休息时,他却在办公室的抽屉里睡觉;当忠心耿耿的老员工犯了巨大的错误,他不忍辞退,自己默默承担后果;当剧场断水断电陷入囧境,他冒着生命危险私自接线只为剧场可以生存下来;当团队士气低迷,他一遍遍打鸡血鼓励每一个发挥自己的天赋……他仿佛只能冲锋陷阵,没有退路也不肯后退,这一刻他却不得不向现实屈服。这一刻的辛酸,让我想起了自己曾经的创业的心路历程,百感交集,眼泪横飞。
所幸的是,每一个深埋梦想种子的灵魂,稍一被春雨浇灌,又会肆意发芽,野蛮生长。当在剧场废墟上,始终不敢开口唱歌的小象米娜默默伫立,天籁般的声音响起,“Your faith was strong but you needed proof你信念坚定却也要受到考验”,考拉伯乐仿佛被某种力量牵引,丢掉洗了一半的车向废墟奔去,我的眼泪再也忍不住狂飙。
而平素总是佝偻着背穿着松垮垮运动服的米娜,在最后废墟的舞台上换了闪闪发光的礼服,挺直了腰灵巧的摇摆着双肩,声音优美得惊天地泣鬼神,舞台劣质的帷幕掉下来,一轮满月清辉映照,海天辽阔的天然舞台背景,反而显得更加恢宏震撼。——当我们不再惧怕失去,生活反而会馈赠更多。这个唯美的舞台意境,该是寓意了绝境后的海阔天空吧!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舞台,当梦想的幕布拉开,愿你内心的舞台永远海天澄澈,天心月圆。
生命吻我以痛,我却报之以歌。当人生的剧场成为废墟,你敢不敢一切推倒重来?人生恰似一场演出,最终我们会发现,有没有剧场不重要,有没有观众不重要,有没有奖金和赞助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全力以赴的激情,重新再来的勇气,和决心活出自己的渴望。
剧中的人物性格和背景各不相同,然而他们共同特点就是被生活所禁锢、因恐惧而却步,不敢活出自己却又渴望活出自己。最终他们都成功了。我喜欢看这样美好的大结局。就算现实生活比电影更骨感一点又怎样,实际上,现实中有哪一个盛大的成功,最初不是用那星星点点的鲜活梦想燎原起来的呢?
当然,影片中还有很多可圈可点的细节,都在从不同的角度刻画着梦想的美好。比如那只蜗牛,参赛时站在麦克风上唱的歌却是“Ride Like the Wind 象风一样骑行”; 比如为参赛辛苦排练的猪妈妈回到家,猪爸爸嘟囔着“每天日子都是一样的,太无聊了,你是怎么熬过来的?”,猪妈妈微微露出了小确幸的微笑;
比如自负自私玩世不恭的白鼠迈克,声称没有钱绝不唱歌,一生用尽坑蒙拐骗不仅没能如愿赚大钱,最后反而被黑道狼狈追杀。当他死里逃生在舞台上深沉忘情的吟唱着《My way》如同吟唱自己一生,“And so I face the final curtain,My friend, I'll make I did what I had to do,I did it my way(面临人生的最后落幕,朋友,我做了该做的一切,我用自己的方式)……”我想他应该对生命有了不同的领悟吧?而他听到小象唱功时脱帽致敬的细节,则细腻刻画了他对音乐和美好尊重的一面。音乐于他也曾是梦想吧,只是曾经的初心迷失,灵魂被玷污到劣迹斑斑,而最终仍是救赎和净化他的灵魂的,仍是这最初的梦想……
影片中印象最深刻的是,每一个动物的眼神。那些在身陷日复一日机械生活时呆滞的眼神,和被梦想牵动时闪闪发光的生动眼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想起了那句话——愿你眸中常有光芒,活出心中模样。
前路尚漫长,春寒正料峭,来来来,我们一起干了这碗鸡汤吧!
第四篇:安平好小伙拾金不昧为失主避免损失几十万
安平好小伙拾金不昧为失主避免损失几十万
“真是太感谢了,要不是您拾到钱包及时归还,我的损失就太大了!”日前,安平县程油子乡杨油子村的杨先生将一面印有“拾金不昧,品德高尚”的锦旗,送到了中石化安平县华安加油站,紧紧握着加油员邢立鹏的手,感激不尽,一个劲地说着“谢谢”。
1月10日傍晚,一阵加油高峰之后,勤劳的邢立鹏像往常一样清理起场地的卫生,突然发现地上有一个深咖色皮包,打开一看,里边是一沓崭新的百元钞票,还有几张银行卡和一摞票据。邢立鹏猜想皮包一定是哪位顾客加油时遗落的,他看了看场地上空无一人,就叫来同事田亚铭,仔细地查看钱包内物品,在钱包夹层里发现了一张身份证,他们按照身份证信息查出了失主的电话号码,但是打过去提示拨打的号码是空号。
两个人不气馁,又陆续打了几十个熟人的电话咨询,但还是没找到失主。“咱们再等等吧,如果失主不回来,就去电视台插播失物招领信息或是按照身份证地址找他家去。”两个人商量好了,就开始在加油站等候失主。
晚上10点多,失主杨先生抱着侥幸的心理到加油站找寻自己的皮包,“当时心里都绝望了,觉得找回钱包的希望微乎其微。”失主杨先生说,“皮包里有6000多元现金倒是次要的,主要是有几十万的欠条,一旦丢失,就无法对账和澄清了,那损失就大了去了!”
面对失而复得的钱包,杨先生十分激动:“以前只是经常在电视上看到弘扬正能量的事迹,没想到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好事儿落在我头上。邢立鹏这小伙子的品德真是太高尚了。”
在采访中,笔者还了解到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一个多月前,邢立鹏的一个叫陈洪涛的同事,也捡到了一个钱包,内有五百多元现金和身份证、银行卡等物品,为了找到失主,陈洪涛四处询问,甚至按照身份证上的地址去寻找失主,但都未果,陈洪涛又利用安平广播、微信播出失物招领,终于,他妻子的同事通过微信联系上了失主。
第五篇:《故事中的故事》影评
黑暗童话
—魔幻遇上暴力美学
TALE OF TALES,故事中的故事。影片讲述了住在相邻王国的王室成员的故事。他们分别是一个恋子情结的往后,一个沉迷于女色生性放荡的国王,一个为了一只奇异跳蚤所痴迷的君王。这三个故事都改编自17世纪意大利寓言故事《五日谈》。《故事的故事》是一部被称之为成人的童话极具冲击力的作品,充满着淫欲、血腥、暴力。外媒评价它是当魔幻遇上暴力美学。导演把寓言故事真是的拍摄,并没有像我们看到的《白雪公主与猎人》或是《灰姑娘》那样的过度包装。导演把原来是坏人的就是坏人,并不是因为受到其他人的伤害而走上不归路的性本善之人,影片中演员服装华丽,布景精致,该电影主要是取景于意大利的,在给与我们以暴力美学的冲击时,摩尔人古建筑、路堑一记魅力的河谷又为电影添上一帘魔幻的面纱,给人一种亦真亦幻的朦胧之美。而创造出这些画面的是著名的摄影师—Peter Suschitzky,他为观众呈现出一场视觉的盛宴,色彩时而艳丽华美,时而清新淡雅,血腥又带给观众冲击,营造出了电影暗黑系的绝望与哀伤。伴随着德斯普拉时而阴森恐怖,时而欢快跳跃的配乐,故事在一幕一幕的上演„„
《故事的故事》把三个故事分别独立而有穿插其中,情节起伏、怪诞而又让人仿佛受到现实一击的感觉。伤心欲绝的皇后渴望生子,在巫师的谏言下国王牺牲了自己的姓名换来了水怪的心脏,这有一个令人讽刺的事,在国王牺牲了自己换来了心脏时,他的往后只是看了一眼那水怪的心脏,对于自己丈夫的死无动于衷。吃下了水怪心脏的皇后顺利产孩子,而将心脏投入锅中的处女女仆也产下了与王子一模一样的孩子,两个孩子成为很好的朋友却遭到了王后的反对;好色的国王被陌生女子的歌声吸引,却不知对方是与其声音不符的年迈的双生老妇,老妇为了进入上层贵族在黑暗中献身国王,国王在醒来发现其真实面目,老妇招来杀身之祸却大难不死反而因为一个老妇的乳汁返老还童,最终成为了该国王的皇后;喜欢跳蚤的国王不顾女儿的哀求,执意把她嫁给一个巨人怪物,悲痛的女儿在一群杂技演员的帮助下逃脱巨人的窝穴,巨人跌落悬崖却追赶马车杀死了杂技演员,巨人重新得到公主却被公主一剑毙命,浑身鲜血的公主带着怪人的头颅回到皇宫却看到了重病懊悔的父亲„„
影片的宗旨通过巫师对皇后的言语表现出来——“万事都是平衡的,你想得到,总需要先付出与失去某些东西”想得到某种东西必须要有勇气用于交换你想得到的,交换了世界自然是维持平衡的状态,所以你便要失去某些东西。渴望生子的皇后,国王用水怪的心脏和自己的生命来换取,影片中这一部分的故事对于皇后食用水怪心脏的的场景镜头感十足,让人看了就觉得恶心。据报道说当时拍摄这个场景皇后扮演者,一度无法克服反感心理。影片在呈现出血腥同时也充满着唯美,印象深刻的尤其是在年迈老妇被抛弃在深林中,翡翠的树林是我们臆想中的童话森林,围绕着淡淡的雾,年迈的老妇在被林中的老妇人喂养了乳汁后返老还童,一头火红的的长发,年轻光滑的胴体与森林交相辉映,仿佛是掉落在人间的仙女。对于导演我是既爱又恨的,导演对于唯美给予以赏心悦目,可是在第二个故事正,年迈的老妇的妹妹听信了姐姐的话竟然让人扒了自己的皮来希望能像姐姐那样返老还童,当他血粼粼的出现在城堡周围给人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是不忍心看亦是不敢看。唯美的童话风格与触目惊心的血腥场面,这两者之间的强大反差形成了一种怪异的视觉张力,给人带来震撼。
整个两个多小时的电影都在围绕着平衡而开展,那么又是什么在破坏着平衡呢?不能生育的皇后不惜牺牲一切换来生子,引发了最后也死于亲生儿子的剪下的一系列惨剧;好色的国王爱美女被年迈的老妇欺骗;爱跳蚤成狂的国王用一个“谁能闻出是什么皮?”的荒诞问题把自己唯一的女儿嫁给了一个怪物。是爱,也是欲望,爱之愈深,欲望愈大,受到的伤害便就越大,失去的东西也就更多。皇后对于国王的牺牲无动于衷却陷入了对儿子的宠爱与占有中无法自拔,以至于对于儿子视为朋友的处女女仆生的孩子赶尽杀绝从而也死于自己儿子的剑下;国王对跳蚤的宠爱甚至于用自己的鲜血来喂养,最终却令跳蚤死去了;好色的国王每天沉浸在酒池玉林中,老妇人想要过上贵族的生活,却只能靠欺骗,最后也没有好下场。童话的美好犹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幻想,美好而又短暂。看影片让我想起了中国的《聊斋志异》,三个故事都含有着讽刺意味,画风也十分诡异,混合着黑色的恶趣味和小丑们的狂欢的气氛,用三个王国的故事仿佛牵连出整个世界的真理。影片的发展情节在一步一步印证着第一个故事中巫师对于王后的话语,公主杀死了爱自己的怪人,最终登上了权力的顶峰。我们看到公主不再是那个缠着奶妈讲男女爱情故事、期盼自己的爱情模样的天真烂漫的小女孩了,当国王把皇冠戴在公主头上,公主环绕贵族身边,所有的人都共聚一堂,白头发的王子、好色的国王、返老还童的王后、贵族人员„„镜头切换到空中走着绳索的杂技演员,朵拉王后看了看自己的手,正在恢复老妇人的皮肤正慢慢的蔓延身体,逐渐变回了原来年迈的自己,王后只能狼狈逃出。世界仿佛又回到了原来的样子,又变的平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