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图书馆学五定律
51开架制
“开架“意味着读者可以象在自己私人的书房里一样自由地翻阅藏书。在一个开架图书馆中,允许读者直接进入书库,随心所欲地翻阅任何一本图书。凡亲身经历过图书馆从闭架制发展到开架制的人,都能够体会到开架制对满足第三定律所起的巨大作用。开架制可以提高图书利用率,这已是人所共知的常识。更为重要的是它常常使读者有翻意外的发现”。在开架的图书馆中,我们每天都能听到读者的赞叹:·“我还不知道你们这里还有这本书I”5,1实例之一
有一天,我看到一个学生从书架上拿了一本威尔森(R01and K.Wilsoa)的《国家的领域》。这本书在实行开架前已经入藏了八年,一直无人问律。我问这个学生:“是谁把这本书推荐给你的呢?",他说,他事先并不知道有这本书,只是在浏览政治类图书时才偶然发现的。在开架借阅的图书馆中,此类事情几乎每时每刻都会发生。
S12实例之二
还有一次,地区教师协会书记要求我提供一些关于中等教育和入学考试问题的资料。我带他到书库中寻觅,想为他找几篇英国科学促进会教育分会主席的讲话。正当我抽出几本书,翻看这些讲话时,这位:S记兴冲冲地从旁边的书架中走过来说:“我已经找到了所要的资料。,J他手中拿着一本薄薄的红封面小册子,那是《大学评论》第一卷第一分册。其中的一篇文章《蒲公英与男孩子》恰巧有他所需要的内容。这本书在书架上躺了几个月而无人触动,上面落满了灰尘。倘若不是实行开架制,恐怕它还要在那里沉睡多年也找不到它的读者。
·81客商店的启示
如果图书馆赞成第三定律而又拒绝实行开架制,只是简单地按照读者的要求提供图书,这种做法就象一家忙碌的商店既把货物紧锁在木柜里,又想把它卖出去一样荒唐,一样低效率。每一个想把自己的商品推销出去的商店,总是把每一件货物,哪怕是最小的商品都开架陈列,允许顾客亲自挑选。商店老板总是把每一位顾客都当作潜在的买主,想方设法让他们感到方便,尽量为每件商品寻找销路。在这样的商店里买东西的顾客一定感到这种售货方式方便、高明。同理,一个想为每一本架上的藏书找到读者的图书馆为什么不能采用同样的方法呢?辱14历史
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大多数读者在刚走进图书馆时心目中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要求,往往是与经过系统整理的藏书接触后,才确定了自己的兴趣。在英国,这种现象直到最近10——15年才被人们逐渐地认识。但是在美国,第三定律的影响要早一些,”世纪末那里就早经有开架服务的图书馆了.24
55,S远见卓识
图书馆的领导者应当在开架服务问题上具有远见卓识。以下摘录所描述的美国新趋势就很能说明问题。“美国新近开办的图书馆一般都允许各类读者比较自由地直接从书架上选取图书。许多新的图书馆建筑都是按照这一要求设计的,以便于读者可以直接进入书库。不少老图书馆现在也已改造了馆内设施,使之适应开架借阅的要求。所有这些努力大部分都收到了预计的效果。当然,开架方式会造成不少图书的丢失,但是这种损失与由于开架使读者与图书接触而大大增加的图书利用率比较起来,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0,8不可避免的损失
在第三定律的影响下,明智的图书馆主管部门一般都允许一些不可避免的损失,牺牲少量藏书,以增加读者利用图书的机会。但是,不能由此得出结论,以为开架制必然导致图书馆藏书会年复一年地遭受严重损失。经验表明,偷窃造成的损失微乎其微。每年新到图书的数量与丢失图书的数量的比例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一问题。柏莱特学院图书馆员伊莎贝尔·艾莉·罗
德(1sabel Ely Lord)小姐用详细的统计数字表明,开架图书馆因偷窃而损失的图书并不比闭架图书馆多多少,她估计每年平均损失的图书只占全部流通图书的万分之十七。根据克劳顿图书馆几十年来的统计数据,赛耶斯(W.C.BerwickSayers)在1947年的一封信中进一步证实了这一估计。
引7窃书者
盗窃图书的大多是个别老练,成癣的惯偷,一般公众不会偷书。偷书者是一种窃贼。由于一个人偷书而使多数人受嫌疑并带来了许多麻烦,但是这个人的所作所为并不表明全村或全镇的居民都有偷窃之心。开架的好处是无可辩驳的,每年损失二、三百本书,其总价值为150美元,这个损失是很小的。阿时,开架制还可以节省工作人员,节省工资支出。
假如扭这里我们还有什么要补充的话,那就是图书馆因窃书造成的损失较之纸张老化,书虫蛀咬所造成的损失以及其它防盗设备的费用来说,真是小巫见大巫。
第二篇:图书馆学五定律的7条读后感
才遇到你太晚了
2才开始一字一句的读你
3昨晚开始了一字一句阅读阮岗纳赞的《图书馆学五定律》一书,结果异常欣喜,无比震撼,图书馆学五定律的7条读后感。其实对于这本书早就如雷贯耳,对五定律早就了如指掌,但就是从没有细读过,以前也接触过这本书,也都是匆匆的一闪而过。翻阅一下和细读是截然相反的。因此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如今让我震撼般的感受到了,确实是震撼。
4到目前为止没有一本中国图书馆学理论的书籍让我能拥有如此震撼的感觉,即使是那些著名的理论家们的著作。当然从知识的角度和理论的熏陶还是很有价值的——而这绝对是十分必要的。例如我更能感受到的是黄纯元老师的为图书馆学奋斗的顽强精神,范并思老师的理论大家的优秀品格风度,蒋永福老师的借鉴中西的庞大信息量,但是理论性都极强,如果能像阮岗纳赞这样突出迷人的个性和具体性就更好了——而这好像不合中国图书馆学术界的“国情”吧——会被认为是语言表述不规范,理论家们当然不可能带头冒这个被刊物拒绝的风险——我这只是荒唐的个人猜测,读到这段话的人请别往心里去。如果被定性为吃不到葡萄反说葡萄酸也不错也欢迎。
5图书馆员呢,看来也真是够可怜的!正因为处于书海刊林的图书馆,书太多了,好书太多了,可供挑选的余地太多了,浮躁的心态总是缠绕着他们不得脱身,因此选择就成为一种艰难,与经典好书就很容易因为泛泛而阅擦肩而过!其实,被历史沉积出来的经典的确是需要一字一句的阅读和品位才能获得其中的营养的。
6很多论文写作,例如图书馆学那浮肿的理论性千篇一律的语言语气,对鲜活生动的现实几乎是完全忽略只是闭门造车堆积别人东西,看谁的参考文献越多越好,就是没有个性,各类科研基金是在生产商品而不是在创作,这真是害人不浅,使人无独立思维且抹杀了人的灵感与生机活力,从自身鲜活实践出发才有好论文,读后感《图书馆学五定律的7条读后感》。
(1)图书馆员的湖畔阅读 倪波:在西方图书馆学传统中,除了芝加哥学派的短暂灵光外,大部分图书馆学界都认为图书馆是一种类似法学、医学和商学那样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体系,而这种认识在追求知识体系的完备与高深的中国图书馆学界却一直处于边缘。-----评论:图书馆学相比于其它许多学科反而是最不完备最不高深的了。
(2)图书馆员的湖畔阅读 倪波:...不断地炒作概念和术语,而不是沉下心去进行艰苦研究,研究目的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满足发表论文的要求。80年代的老三论和新三论研究盛极一时,21世纪之后又猛炒知识管理、本体论等等概念,可是至今也没有看到扎扎实实的研究成果。
(3)济南大学图书馆官方微博 写论文是有目的的,有些目的会让论文变成急功近利的垃圾,而且不乏垃圾生产者、垃圾收集者,以及以此为生的垃圾堆放场。
(4)nalsi 转发此微博:不认为如此。学术是学术,需要有一定的规范,不以个性为第一要义,当然有个性的学术更好,但终归可遇而不可求。可能问题在于我们的系统让不需要学术的人也进行学术,但不是学术之错。
(5)闵行区图书馆支持!而且哪有那多文可论?往往有些不错的现象,案例,通过上纲上线自圆其说,成了先进经验,遇上容易相信论文的领导,酿出成林的淮北之枳,这现象各处皆有,无可讳言。
7感谢各位评论,特别是看到倪波老师的大名和回复,特别的高兴,值得我收藏和回味。这条微博是在读了阮岗纳赞的《图书馆学五定律》部分章节之后一时兴起,也是很有情绪的有感而发。阮岗纳赞这个经典的图书馆学著作,里面很多鲜活的图书馆工作第一线的实际例子,毫无什么高深的理论和语言规范性的写法,看上去很简单,但仍是挡不住它成为世界级的图书馆学的经典理论之作。
第三篇:阮冈纳赞图书馆学五定律
第二节图书馆学五定律
阮冈纳赞1931年撰写的《图书馆学五定律》(The Five Laws of Library Science)是一本享誉世界的图书馆学名著,其图书馆学五个定律被国际图书馆界誉为“我们职业最简明的表述。
一、第一定律一一书是为了用的第一定律:“书是为了用的”(Books are for use)·
阮冈纳赞认为:图书馆的主要职能不是收藏和保存图书,而是使图书得到充分的利用。该定律阐明了图书馆的性质和任务,指明了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和目的。阮冈纳赞还详细地论述了图书馆贯彻第一定律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这些对策和措施主要包括:
(一)打破传统保存图书习惯的限制,使图书藏以致用。
(二)从便于读者利用藏书的角度来选择馆址。
(三)规范和延长开馆时间。
(四)图书馆设备的添置和安装应有利于读者有效的利用藏书。
(五)提高图书馆员的专业水平,改善其工资待遇,积极针对读者的需要开展个别服务。
二、第二定律一一每个读者有其书
第二定律:“每个读者有其书”(Every reader his book)。第一定律强调的是书,第二定律则强调了书的使用者。
第二定律首先要求图书馆的大门向一切人敞开。图书馆决不应为少数受优惠者所垄断,而要让每个人都享有利用图书馆的平等权利,真正做到书为每个人和每个人都有其书。
同时阮冈纳赞认为,要实现第二定律,国家、图书馆主管者、图书馆员和读者等四方都应承担起各自的责任来。
三、第三定律一一每本书有其读者
第三定律:“每本书有其读者”(Every book its reader)。第三定律要求为每本书找到其合适的读者。
图书馆为满足第三定律所采用的主要手段是开架制。开架制的结果就是大大地提高了藏书的利用率。
参考咨询服务也是实现“每本书有其读者”的一项必要措施。图书馆有必要派遣一批馆员在馆内流动咨询,指导读者使用目录、选择图书。这既是图书馆宣传工作的任务,也是图书馆为增加“每本书有其读者”的机会所经常采用的手段。
四、第四定律一一节省读者的时间
第四定律:“节省读者的时间’,(Save the time of the reader)·
节省读者的时间就是节省社会的金钱,也就是增加社会的财富。与闭架借阅方式相比,开架借阅方式则可节省读者在目录中查找图书和等候图书所浪费的时间,第四定律从国家和社会经济的角度证明了这一点。
第四定律在强调采用开架借阅以节省读者的时间的同时,还强调通过科学排架、目录工作、参考咨询服务、出纳系统、馆址选择等多种途径来节省读者的时间。
五、第五定律一一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
第五定律:“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A library is a growing organiism。作为一种机构的图书馆就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图书馆正是由藏书、读者和馆员三个生长着的有机部分构成的结合体。
阮冈纳赞指出,我们无法完全预料图书馆这个生长着的有机体的发展还将经历那些阶段,也无法预言图书馆传播知识这一重要功能是否能通过印刷图书以外的手段来实现。但至少我们已经看到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图书馆从图书馆这个有机体中分化出来了,而且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作为全球性知识传播工具的图书馆的基本原则将一定会贯穿于图书馆未来的发展过程 中。
第四篇:图书馆五定律
图书馆五定律
(一)1931年,阮冈纳赞
1、“书是为了用的”;
2、“每个读者有其书”;
3、“每本书有其读者”
4、“节约读者时间”;
5、“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的有机体”
印度 图书馆学理论著作。S.R.阮冈纳赞著,1931年初版。1957年第2 版。中译本由侯汉清、夏云等据此译出,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年11月出版。该书提出的图书馆学的“五定律”是:①书是为了用的;②每个读者有其书;③每本书有其读者;④节省读者的时间;⑤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作者认为它们是“从图书馆工作已经呈现的趋势中反映出来的,并能够提出目前尚未明朗的未来趋势的规范原则”。作者在书中分别详细阐述了这五条定律,并提出实施或贯彻这些定律的具体措施和方法。如为了使每一本书找到需要它的读者(第三定律),图书馆要开展一系列的工作:采用开架借阅制、编目时为丛书和多主题图书作分析著录、开展参考咨询工作、采用各种手段宣传图书、选择图书时要充分考虑读者的兴趣和需求等等。为了节省读者的时间(第四定律),图书馆需要作多方面的改革,如改闭架为开架、改进出纳方法和缩短借还书时间、地区性图书馆多设分馆和流通站、把书送到读者手中等等。“图书馆学五定律”从根本上改变了图书馆的传统观念,在图书馆界引起了根本性变革,如第一定律推翻了传统图书馆“书是为了保存”的观念,第二定律则改变了“书是为特定的少数人”的观念,从而提出了开放的现代图书馆的概念,使图书馆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并赋予图书馆工作以极大的社会意义。第四、第五定律则阐明了图书馆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系统,强调图书馆要考虑经济效益及其对未来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适应能力。五定律总结了有关图书馆的一些基本规律,深刻阐述了图书馆的性质和任务,指明了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和目的。全书充满了以读者为中心的思想、整体化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并采用了新的研究方法即演绎的方法,从五定律出发阐明了图书馆中各种要素和各种工作的内在联系。“图书馆学五定律”的提出,充实和完善了图书馆学的内容,对图书馆学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五定律”后来成为阮冈纳赞图书馆学理论体系的核心,作者自称其很多著作都是由此推导、引申或以此为指导思想而研究出来的。该书出版后被译成多种文字,受到各国图书馆学界的重视。1956年8 月作者鉴于世界图书馆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增写了“科学方法、图书馆学以及征服世界的进军”一章,论述了五定律在新的形势下的应用和发展,以及作为一门科学的图书馆学的学科内容、研究方法等。
第五篇:从图书馆学五定律看RFID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
从图书馆学五定律看RFID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
关键词:图书馆学;五定律;RFID;无线射频识别
摘 要:文章介绍了RFID技术及其在图书馆的应用情况,并从阮冈纳赞的图书馆学五定律出发,分析了RFID技术对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的影响。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4)03-0123-02
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社会信息量的迅猛增长,使得图书管理智能化的需求日益强烈,促使了图书馆的服务模式由传统的以文献为中心转向适应社会发展的以读者为中心。RFID技术正是在此背景下被引进到图书馆业务中的,对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用图书馆学五定律来分析RFID的应用情况,对图书馆利用新技术做好管理和服务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概述
1.1 图书馆学五定律
阮冈纳赞(1892~1972),1931年在其专著《图书馆学五定律》中提出的图书馆学五个定律,即“书是为了用的”、“每个读者有其书”、“每本书有其读者”、“节省读者的时间”、“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被国际图书馆界誉为“我们职业最简明的表述”。这五个定律由图书馆的工作实践、职业文化提炼而成,简朴通俗,却字字珠玑,深刻地阐述了图书馆的任务与性质,揭示了图书馆的主要使命及价值目标。阮冈纳赞所倡导的服务精神历经大半个世纪仍然有着鲜活的生命力,仍然是图书馆工作的主流指导思想。
1.2 RFID技术及其在图书馆中的应用
RFID是一种非接触的自动识别技术。图书馆可以用RFID读写器替代条码扫描器,用RFID电子标签替代条形码,对图书馆进行全新的智能化管理[1]。智能化管理系统应用到图书借还、图书顺架、图书检索、馆藏盘点等工作中,使得图书管理工作更加系统和规范,大大提高了图书馆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继1998年新加坡率先把RFID系统应用于图书馆之后,美欧一些信息技术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图书馆也相继采用了RFID系统,如:美国已有超过300家大学图书馆使用了RFID系统。目前,我国图书馆RFID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已呈现磅礴发展之势。2006年,厦门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图书馆建成了我国第一家RFID智能图书馆[2],此后,深圳市图书馆、上海浦东图书馆、杭州图书馆新馆、武汉图书馆、汕头大学新图书馆等都完成了RFID技术改造或新建应用,越来越多的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参与到RFID技术应用大军中。从五定律看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
2.1 RFID技术提高图书利用率
图书馆学第一定律:书是为了用的。收藏和保存图书只是图书馆职能的一小部分,其更重要的任务是使图书得到充分的利用,这也是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和目的。阮冈纳赞建议图书馆采取一系列的对策和措施来贯彻第一定律,包括:规范和延长开馆时间、图书馆设备的添置和安装应有利于读者有效地利用藏书等。RFID技术对这一定律的体现主要通过以下两点。
2.1.1 实现图书定位导航。一方面,可以帮助图书馆员解决图书乱架现象。用RFID系统内置盘点程序的专用读取器在书架上滑过,就可以检测出乱架图书,并自动提示图书的正确存放位置,使图书管理变得快速方便,大大减少了图书乱架现象。另一方面,RFID技术与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结合,通过图书定位导航,打破了以索书号为依据的传统分类排架体系,实现了符合大多数读者思维习惯的灵活排架方式。由于图书的位置在不断变化,传统静态的图书定位指示难以达到一个精确的定位,即使是OPAC系统,也只能定位到某个区域。而RFID 系统通过建立架位标识系统,可通过对楼层、巷道设置立体直观地显示图,同时结合OPAC 系统显示,形成新型的图书定位导航系统。这种系统可以不受传统的专业化索书号和排架方式的限制,而是根据动画图示,自助、直观地进行文献定位[3]。当读者在查找图书时,便能够快速地查找到所需图书。
2.1.2 实现图书自助借还。利用RFID非接触和可读写的特性,通过相应的终端设备可以实现图书的自助借还。自主借还设备与可让图书自动归架的自动分拣设备相配合,就实现了图书馆自助存取无人服务的服务模式。例如:东莞、深圳、珠海等地的图书ATM,可24小时随借随还,大大延长了图书馆的服务时间,为读者提供了便捷、便利的服务。
深圳图书馆是国内第一家全面使用RFID设备的图书馆。2006年7月系统建成后,读者到馆人数增加6~9倍,图书外借量增加5~7倍[4]。由此可见,RFID系统作为图书馆设备,其添置和安装有利于读者有效地利用藏书,从而提高了图书的利用率,能更好地实现图书馆的职能。
2.2 RFID技术为人找书,为书找人
图书馆学第二定律是每个读者有其书,主张图书馆向所有人开放,强调人人都享有利用图书馆的平等权利。第三定律是每本书有其读者。这一定律强调文献的利用率,强调馆藏和信息服务必须与读者的需求相匹配。这两个定律要求图书馆最大限度地利用馆藏,满足尽可能多的读者需求。
图书馆的读者群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由于年龄、工作性质、受教育程度、兴趣爱好、阅读习惯等不同,对图书资料的需求也迥异。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各人际遇不同,遇到的问题多种多样,也导致了对图书资料需求的多样性。读者需求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要求图书馆对不同的读者区别对待,提供个性化服务。
RFID技术实现智能图书馆统计系统,通过读者RFID阅览证获取读者借阅记录,分析读者阅读兴趣,实现个性化服务。如:针对某个读者经常借某几个系列的图书,通过其所借图书的信息进行分析,把图书馆中与之相关的图书推荐给读者或者引进新书时把与之相关的图书推荐给该读者,主动“为人找书”。
同时,通过图书RFID标签可以轻松统计图书借阅率。借阅率高的图书为下次引进新书提供参考,而借阅率低的图书,经过图书馆员的筛选和提取,通过“图书推介”置于书展架上向读者进行推荐。另外,图书馆员还通过对每年不同时期的图书借阅率变化的分析,评估读者的阅读需求,在特定时间围绕相应的主题,选取一些有阅读价值的作品,向读者进行推荐。图书推介可以实现图书馆一定的阅渎导向功能,真正做到“每本书有其读者”。
2.3 RFID技术为读者节省时间
图书馆学第四定律是节省读者的时间,主张通过“开架借阅、科学排架、目录工作、参考咨询服务、出纳系统、馆址选择”等多种途径来节省读者的时间。应用RFID技术可以实现以下两个“节省”。
2.3.1 节省读者查找图书的时间。使用RFID技术,大大减少了错架、乱架图书的现象。读者根据所需图书的索书号,到装备了RFID设备的阅览室就能够快捷地找到,而不会出现图书在查询系统里显示状态为“在馆”,根据指示到书架上却找不到的现象[5]。
2.3.2 节省了读者办理借还手续的时间。读者可以直接到自助借还书设备上,同时办理多本图书的借还手续,操作简单,不用在特定时间排队等待流通馆员代为办理。同时,出现过期图书时,读者可以直接从借书卡的余额里扣取,全面缩短了读者借还书时间。
2.4 RFID技术为图书馆注入新的活力
图书馆学第五定律是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深刻揭示了图书馆的存在状态及发展规律,认为图书馆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与时俱进。2003年8月,国际图联大会信息技术专业组将RFID的使用列为一个开放式讨论会主题。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全面应用为图书馆这个生长的有机体注入了新的活力,它是第五定律的一个生动体现。从以前以“藏”为主的藏书楼,到现在以读者为中心,重在信息服务的自动化、网络化现代图书馆,图书馆的内涵与外延一直在不断变化之中。
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有机体,图书馆内部业务的变革必将延伸到他的方方面面。对社会大众来说,一直以来图书馆的主要形象是由借书、还书等简单而又复杂的机械运动构成的。而通过RFID技术实现自助服务后,图书馆员得以从繁重的体力工作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个体读者以及从事更专业的研究性工作或信息咨询工作,从而向知识导航员的定位转变[6]。可以设想,图书馆和图书馆员的社会角色在RFID时代将会发生巨大变化。结语
RFID技术大大改变了图书馆传统的管理和服务模式,促使了图书馆服务模式从人工服务向自助服务的转变,提高了图书馆服务的效率和效力,使图书馆的使命、存在价值得到了更好的体现,增强了图书馆在业界乃至在社会中的竞争力。虽然目前RFID 技术本身发展还不够成熟,成本较高,缺乏统一标准以及存在容易泄露隐私等缺点,但并不影响其成为图书馆适应信息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途径。图书馆界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尽早地在图书馆实现基于RFID 技术管理与服务新模式,利用RFID 技术开展深层次的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 鲍静.RFID技术在图书馆智能化管理中的应用与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28).[2] 郝智红.RFID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架构[J].图书馆学刊,2012(7).[3] 冯明毅.基于RFID 技术平台的图书馆服务模式[J].图书馆学,2012(4).[4] 张倩.RFID图书定位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12.[5] 王晓丹,宁岩.RFID技术为阮冈纳赞图书馆学注入新的活力[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2(7).[6] 黄新彩.浅析深圳图书馆图书服务部的人性化服务[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4).(编校:马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