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学中的人文主义思想探讨

时间:2019-05-13 02:57: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图书馆学中的人文主义思想探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图书馆学中的人文主义思想探讨》。

第一篇:图书馆学中的人文主义思想探讨

图书馆学中的人文主义思想探讨

摘要:图书馆学的人文主义思想的提出与发展,促进了图书馆的人文精神与人性化服务水平。图书馆学的人文主义思想更为重视图书馆的价值、精神、权利等本质性内涵,有助于提升图书馆的人本服务能力与水平,有利于推动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对建立健全图书馆学的理论体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拟从加强图书馆学中人文主义思想的必要性出发,分析图书馆学中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特征,探讨强化图书馆学中人文主义思想的具体路径,旨在推动图书馆学的和谐健康发展。

关键词:图书馆;人文主义思想;图书馆学;以人为本

图书馆是储存人类文化知识的宝库,人文属性从本质上讲是图书馆学固有的特性,这使得弘扬人文主义精神成为了图书馆学必须坚持的基本理念与肩负的根本使命。图书馆学自出现以来,人文主义思想就一直是其理论的本质内容,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进步,现代信息科技在图书馆学中的广泛应用与迅速普及,使得在予以图书馆学强大的科学技术支撑的同时,也造成了图书馆学人文主义属性的逐渐缺失。所以,针对图书馆学的人文主义思想研究,对推动图书馆学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一、加强图书馆学中人文主义思想的必要性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战略的提出与深入推进,促使我国公民的自我意识不断提升,使得人们从以物质为主的发展状态逐渐转化为以人为主的发展状态,即更加强调人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基础与动力。这就使得实现人的现代化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首要任务,而人的现代化主要表现在人的实践能力与知识素养的提升。所以,图书馆作为提高人的知识素养与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使得图书馆的发展与建设成为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以实现人的发展为根本的人文主义思想图书馆学,在推动图书馆理论建设与实践服务方面具有不容忽视的价值,使得图书馆学的人文主义思想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向前推进的根本要求。

(2)实现图书馆社会职能的需要

一直以来,图书馆都承担着保存文化知识、传播科学信息、挖掘智力资源、实施社会教育等方面的重要社会职能。而这一社会职能的实现,不仅仅需要国家的财政支持,而且需要图书馆相关人员对人类文化事业的热爱以及爱岗敬业的人文精神。但随着各种各样信息服务形式的出现,图书馆的社会职能正在不断下降,而要增强图书馆与其他信息服务形式的竞争力,就必须从各方面强化图书馆的社会职能。科学技术作为优化图书馆硬件资源的重要支撑力,使得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竞争力是必不可少的路径。而以人为本的软件资源的提升同样也不容忽视,只有不断强化图书馆的服务水平与人性化意识才能够由内而外的增强图书馆的整体实力。所以,强化图书馆学的人文主义思想,是实现图书馆社会职能最大化的本质需求。

二、图书馆学中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特征

(1)人文性

任何学科的诞生与发展都离不开人们对此学科的实际需要,图书馆学同样也不例外,人们对信息知识的需要正是图书馆学出现的根因与动力。从哲学角度去看,图书馆所有活动的目的与主体都是人,图书馆学也是一门以人为核心的学科。从某种层面去讲,图书馆学就是研究人的一门学科,其学科特性展现出了人文主义思想中以人为本的文化哲学。图书馆的所有信息资源系统都是根据用户群的特定需求而设置的,其根本目的在于为用户服务,提升社会效益与服务质量也是其最高目标。

(2)平等性

图书馆学的人文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追求思想行动的平等性。图书馆学的人文主义思想认为,图书馆作为开放的、公共的、免费的服务设施与组织机构,必须满足人们追求知识的平等权利与人文理想,在具体的服务与管理活动中,要充分保障广大用户实用知识资源的平等地位。具体而言,图书馆学的人文主义思想的平等性特征主要表现在:用户资格的平等性、知识资源利用的平等性、知识阅读的平等性、参与图书管理的平等性、发表意见的平等性等方面。人文主义思想认为,在图书馆学中彰显人类的平等理想是一项根本内容。

(3)和谐性

图书馆学中的科学内涵,主要是指在开展图书馆相关活动中对科学技术的实用;图书馆学中的人文内涵,则是指图书馆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中要融入以人为本的思想,最大程度满足用户的需求,实现人的进步与发展。与技术学派秉承的“唯技术论”思想不同,图书馆学的人文主义思想主张图书馆的和谐发展,即不但要重视科学技术的运用,又要兼顾人文主义的发展。人文主义思想认为图书馆学的可持续发展即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也离不开人文思想的推动,只有将两者进行融合与统一,才能够促进图书馆学的和谐有序发展。

三、强化图书馆学中人文主义思想的具体路径

(1)大力加强图书馆学的服务理念

图书馆是一个存储知识资源的公益性机构,其目的是为用户提供知识服务,肩负着全体公民获取知识的基本权利的责任与义务。而图书馆学的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就在于提高其服务意识,树立以读者满意为发展目标、以人文关怀为主要特征、以官员素养为根本载体的综合服务理念。这种人文主义思想与图书馆的社会责任相一致,因而强化图书馆学的人文主义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原则,确立为公众提供知识服务的思想观念等十分必要。尤其是在数字化信息发展时代,公众获取知识的途径愈来愈多,图书馆已经不是唯一的选择。所以,只有实行个性化、公平化、免费化的人本服务,切实保障每位公民利用图书馆的正当权利,才更有可能增加图书馆对广大知识用户的吸引力。

(2)建立健全图书馆学的理论体系

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内外图书馆学的技术学派逐渐陷入“唯技术论”的认识误区,部分激进的图书馆研究者甚至提出了图书馆消亡论,比如,在1977年福克就曾提到,图书馆将逐渐消亡,它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兰开斯特在1982年则预言,在接下来的二十年中,现有的图书馆会完全消失。虽然技术学派在推动图书馆事业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过于注重技术的思想观念使其逐渐走人了图书馆学与图书馆消失的迷途之中。从中可以看出,技术学派偏执于技术的观念认知,对图书馆学的理论体系建设已经构成了消极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图书馆学的生存危机。所以,强化图书馆学的人文主义思想理论建设,促使图书馆学研究认识到人文思想的重要价值,平衡人文与技术在图书馆学中的地位,建立健全图书馆学的理论体系,是实现图书馆学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

(3)积极提升图书馆学的知识管理

知识经济是信息科技时代的核心支撑,知识是新时代国家、民族以及个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知识管理则成为了各行业高度关注的课题。图书馆作为知识资源高度集中的区域,不但拥有海量的显性知识资源,而且包含从事文献资料管理的图书管理员等隐性知识资源。所以,图书馆的知识管理既有对显性知识资源的管理,也有对隐性知识资源的管理,而知识管理则是构建学习型图书馆的基础与前提。因此,加强图书馆学的知识管理,是实现图书馆知识共享平台建设,确保每位公民都能自由行使图书馆阅读权利,充分发挥图书馆知识资源的社会价值,强化图书馆学知识推送服务水平的重要保障。

图书馆学的人文主义思想将人列为图书馆学的中心对象。这一理论学说的提出不是为了抗衡技术学派的“科学图书馆学”理论,而是为了肯定与恢复图书馆学中固有的人文主义属性,推动图书馆学人文内涵与科学内涵的统一和谐发展。图书馆学的人文主义思想对修正当前图书馆学理论的手段范畴与目的范畴的本末倒置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图书馆学的人文主义思想与现代化图书馆学的基本范式?c原则的根本转规直接相关,是将“自然与人的新的联盟”思想观念贯彻到图书馆学中的重要表现。意识到这一转规对图书馆学与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价值,对推动我国的图书馆学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第二篇:文艺复兴时期的核心思想人文主义.[定稿]

文艺复兴是14世纪中叶到16世纪在欧洲发生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从此人类从中世纪进入了近代历史。在这场以思想解放为主旋律的运动中,资产阶级用以人为核心的思想反对以神为中心的宗教,用新的文化取代了封建的旧文化。

二、人文主义定义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逐渐走向成熟,在思想上要求摆脱神学思想对人的限制,人文主义应运而生。人文主义发源于意大利,在14世纪后半期出现了一批人文主义者,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言人就把他们的要求归结为“人文主义”,主要是指相信“人”是世界的主人和社会财富的创造者,相信“人”的智慧和力量,要求一切以“人为本,发展人”的事业。新兴资产阶级所追求的是世俗性的东西,因而人文主义一开始就体现为一种“世俗化”的运动。人文主义者认为:人,是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天主教会所宣扬的宗教信条是违反人性的,应反对。与其祈祷“上帝”,不如相信自己,不如追求人生;与其消极生活,不如积极奋斗。他们主张文学艺术要反映人”的真情实感,科学技术要增进“人”的福利,教育要发展“人的智慧。总之,他们是要用

“人权”代替“神权”,用以“人”为本位来代替以“神”为本位。15世纪,人文主义思潮在意大利蓬勃发展,到了16世纪已传遍西欧各地。人文主义成为新兴资产阶级在文艺复兴运动中的指导思想。可以概括为如下内容;一是,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就是强调人的地位、价值和尊严,以人为中心,肯定现实人生和世俗生活,强调个性自由。二是,人文主义思想强调现实生活的意义,倡导积极人生,鼓励人们追求现实幸福生活和世俗享乐。三是,人文主义者提倡科学和理性,反对蒙昧主义和神秘主义。

三、影响

人文主义思想的重大历史意义,在于它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人们把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它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的精神以及科学的精神,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人文主义后来成为西方文化精神的重要内容,贯穿于西方的社会文化生活之中。文艺复兴时期发现了人和人的伟大,在肯定人的价值和创造力的同时,提出人要获得解放,个性应该

自由。这就要求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及创造性潜力,反对消极的无所作为的人生态度,提倡积极的冒险精神。他们积极追寻现世 的幸福,追求个性的发展。同样,人文主义者变化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精神,这样就把人们从基督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促使人们积极进取,努力向上,最大限度地激发了个人才能。资产阶级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创造近代资本主义世界的。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就是这种人文主义精神的外在表现。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而“地理大发现”的主角哥伦布和卡波特都是意大利人,他们都是在人文主义精神的鼓舞下开创地理探险事业的。哥伦布不顾艰难险阻,投身于充满危险、艰苦卓绝的探险事业,就说明他富于乐观进取和积极冒险的精神。驱使他远渡重洋、艰难跋涉的动力,是寻找黄金的强烈欲望,也是为了追求现世幸福的生活。向西寻找去东方的航路,是建立在地球是圆形的这一科学信念之上的,也说明他具有科学实验的精神及探索精神。可以说,“地理大发现”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副产品。当然,“地理大发现”的产生还有一系列其他因素及条件,但是“地理大发现”与文艺复兴的时代精神相吻合,是毫无疑义的。

第三篇: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主流社会思潮的核心。“人文主义”“人文精神”“人文思想”没有太大的区别。“人文主义”来源于英文humanise,这个单词根据不同语境的需要也可以被译成“人文”“人本”“人道主义”。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核心思想是:反对中世纪神学抬高神、贬低人的观点,强调人的可贵;反对神学的禁欲主义和来世观念,提倡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追求;反对宗教束缚和封建等级观念,追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反对中世纪的蒙昧主义,推崇人的经验和理性;提倡人类认识自然,征服自然,以造福人生。

字典上的解释:

人文:1.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科学 人文景观

2.指强调以人为主体,尊重人的价值,关心人的利益的思想观念。

人文精神:一种主张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关怀人的现实生活,追求人的自由、平等和解放的思想行为。

人文科学:原指区别于神学的同人类利益相关的学问,后来一般指研究社会现象和文化艺术的科学。

人文主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反对宗教教义和中古时期的经院哲学,提倡学术研究,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肯定人是世界的中心。是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先进思想,但缺乏广泛的民主基础,有很大的局限性。

人道主义: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想体系。提倡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把它具体化为“自由”“平等”“博爱”等口号。它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起过反封建的积极作用。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内涵:文艺复兴时期所形成的资产阶级思想体系被称为人文主义。人文主义者主张一切以“人”为本,来反对神的权威。这是因为中世纪把意识形态的其他一切形式都合并为神学中,因此,一般针对封建制度发出的一切攻击必然对教会的攻击。资产阶级要把阻碍它发展的宗教信条以及其他封建观念重新予以估计。资产阶级为了反对教会认为人生是苦难和罪恶的思想,反对禁欲主义和来世思想,就肯定现世生活,肯定人有追求财富和个人幸福的权利,歌颂爱情,要求解放个性,并多方面发展个人才智,提倡冒险精神。为了反对蒙昧主义、神秘主义,资产阶级就提倡理性,认为人是有理性的动物,应该追求知识和探索自然,研究科学和 唯物哲学。为了反对封建的残酷压迫,资产阶级就鼓吹人爱、博爱,为了反对等级制度,资产阶级就歌颂友谊和个人品德,提倡平等。总之,人文主义思想反映了一个新兴阶级的要求,它在当时是进步的思想,表现了充沛的革命朝气、满怀信心的乐观精神和巨大的创造性。它是以后资产阶级革命的最初思想准备

人文主义思潮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核心社会思潮,它最早起源于BC5世纪的古希腊,反对宗教神学世界观,提出肯定人,重视人,把人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14世纪人文主义复兴。17世纪人文主义成熟。

第四篇: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作为西欧社会由中世纪向近现代过度的文化和思想运动是有其指导思想的,这一核心思想就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理性思想,主要关注人和人性,包括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人的才能等人文主义建立在对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学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倡人的尊贵,认为人可以支配自己的命运,在尘世过幸福的生活,肯定人的价值。正是基于这样的主张,“文艺复兴时期人文学者恢复了古典世界的话语和思想。在新的知识储备和精湛的语言能力的帮助下,他们改进了基督教学者的观点,对人类、人类社会、艺术和科学文明的本质进行了全新的阐述。”1

笔者认为,人文主义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肯定人的价值。在长达千年的中世纪,基督教作为统治思想,把上帝放在无上的位置,只承认神的权威,忽视人的意义。“神的权威,加上基督教的原罪思想、禁欲主义、对来世的强调等观念无一不使人和人性受到极大的压抑,2人的价值和创造作用受到蔑视。”因此,要想冲破基督教哲学的藩篱,就必须反对神的权威,重新肯定人的价值,提倡人的尊贵。

彼特拉克是一位早期人文主义者,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他特别敬仰西塞罗——一位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曾提出贵族教育和文化理想,主张人们接受七艺,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个性和人的精神,这一思想成为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思想渊源。彼特拉克认同西塞罗的思想,崇尚古典文化,在其作品中歌颂尘世生活,重视人的价值,在他笔下人被描写成有血有肉且充满激情的个体。但丁这位文艺复兴的先驱也同样在其作品中歌颂人的伟大,肯定人的尊严、人的尊贵,例如在《神曲》中将古代名人圣贤摆在很高的地位,死后升入天堂,而教皇则被放到地狱中。

笔者认为,人文主义对人的赞美和歌颂集中体现于文艺复兴“艺术三杰”的作品中。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艺术家当属达·芬奇,他“基于人文主义思想,认为在自然的创造物中,人是最完美的创造物”3。他十分注意研究人,包括人的外体形态和内心活动等各方面。在他最著名的作品《蒙娜丽莎》中,我们能够看到一个血肉丰满且略带微笑生动鲜活的少妇形象,取代了中世纪绘画中常见的呆板的圣母形象。在这幅作品中,达·芬奇着重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让我们在画中看到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的形象。“米开朗基罗雕塑了许多展示了人的力量的作品,尽管他的作品多以圣经故事中的神为原型,但这些神具有了人的表情,体格是健而美的,从头到脚显示了人的无穷的和不可战胜的力量。”4拉斐尔笔下的圣母形象体态优美,善良贤淑,让人感到的是人间的慈母。这正是艺术家们人文精神在作品中的体现,他们用作品召唤世人应该重新审视人类自己,重视人的尊贵和价值,讴歌人性之美。

人文主义还反对禁欲主义,颂扬现世生活,肯定人又追求财富和个人幸福的权利,倡导积极人生。意大利人文主义者薄伽丘的小说《十日谈》甚至干脆把男女间的情欲当作爱情歌颂,“通过现实主义的描写,对教会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辛辣的讽刺”5,揭露了教士的道德败坏、道貌岸然,教会人员过着放纵淫荡的生活,却要求普通大众过严格的禁欲生活,追求来世的幸福。他在小说里“指出人的尘世生活是大自然赋予的,不应过着脱离现时的天堂生活”6。人文主义者否定教会权威,肯定人性与人权,认为人的现世生活美好而充满希望,1

3[美]玛格丽特·L·金:《欧洲文艺复兴》,李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58页。徐新:《西方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166页。徐新:《西方文化史》,179页。王世珍:“略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沈阳教育学院学报》,第5卷第2期,2003年6月,15页。

5裔昭印:《世界文化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131页。王世珍:“略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沈阳教育学院学报》,第5卷第2期,2003年6月,16页。

人应该积极地追求尘世生活。

另外,个人主义和世俗主义是人文主义的重要内容。由于文艺复兴时期对人的价值的肯定,“对个体的重视自然成为人文主义关心的一个焦点和核心”7。这种以人本位的观点实际上也是为了唤醒人们对人自身的重视,让人们意识到自身的价值和尊严,否定神的权威。个人主义的思想有利于增强人的内在信心和进取精神,这可以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对人自身价值的认识。个人主义最大程度地强调个人,因而也肯定人对财富、自由等个人幸福权利的追求,主张人人平等。

世俗主义要求与现实生活的密切结合,主张对现世生活而不是来世幸福的追求,倡导人世间的积极人生。但中世纪的教会却宣扬来世的幸福,人生在世不过是在受苦,在赎罪,要禁欲,以求来世的美好。世俗主义则反对这样的观点,主张享受当世的生活,追求人生幸福。

8“在世俗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中世纪流行的禁欲主义遭到抨击和遗弃。”世俗主义还召唤人

们对财富的追求,认为只有拥有富足的物质才能过上优越的生活。那时期的商人甚至在账本上这样写:为了上帝,为了利润。意大利的很多人文主义者都是快乐、富足生活的歌颂着和追求者。

综上所述,人文主义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的指导思想赞美人的伟大和崇高,讴歌人的价值和尊严,主张追求个人幸福,享受现世生活。7徐新:《西方文化史》,168页。徐新:《西方文化史》,169页。

第五篇:浅谈《李尔王》的人文主义思想

浅谈《李尔王》的人文主义思想

《李尔王》是莎翁四大悲剧之一。莎翁站在先进思想的立场上,通过描写王室家族的内乱和李尔王的大起大落,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伪善的人伦关系,肯定了同情、博爱的道德原则,表现了通过道德改善产生理想君主的思想。在剧本里,剧作家通过塑造一系列崭新的人物形象,以及一系列人物前后思想的转变,歌颂了人文主义理想。

人文主义作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先进的思潮,无可置疑地带上了时代的烙印。莎翁写的悲剧往往激荡着热烈奔放的人道主义,但随着资本主义日益严重的社会罪恶,他的理想又与现实发生尖刻的矛盾,人文主义理想在黑暗的社会现实面前出现了危机。在剧中,代表人文主义理想的考狄利娅、肯特等人物被反动势力逐出宫廷,而黑暗势力如吕甘、高那里尔、爱德蒙等代表人物获得权势,就是这种危机的反映,但是尽管如此,莎翁从未放弃对人文主义的追求。

在戏剧开始时,李尔王是一个大权独揽的封建专制君主。一直以来,他都拥有绝对权威,他的话就是最高法令,不许别人违抗。平时他刚愎自用,脾气暴躁,偏爱谄媚之言,性情反复无常。当他要分国土给女儿们时,他根据女儿们的甜言蜜语来判断她们的孝顺程度,他听了大女儿高纳里尔和二女儿里根的甜言蜜语,感到非常高兴,给了她们丰厚的财产。代表人文主义思想的小女儿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说了实话。李尔王听后勃然大怒,当即断绝了和她的父女关系,把她“驱逐出境”,嫁给了法国国王。从这里可以看出李尔王平时是多么昏庸、残暴,偏听偏信,是一个典型的封建专制暴君,一个极端专制主义的化身。莎翁一贯反对暴君、暴政,因此对他采取批判的态度。

李尔王在受到两个女儿的不公正对待后,流落到荒野上。这是李尔王思想上的转折点。他在风暴中亲自感受到了人民所受的痛苦。在经受大自然的狂风暴雨袭击的同时,李尔王内心也经历了一场更强烈的风暴。李尔王在苦难中重新认识现实社会,在苦难中重新体验人,认识人,并进而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对自己命运和一切不幸者命运的共同性的认识,构成了李尔王恍然大悟的最高瞬间之一。爱德伽乔装汤姆出现,使李尔王吓了一跳:难道万物之灵的人竟成了这个样子吗?“难道人不过是这样一个东西吗?想一想他吧。你也不向蚕身上借一根丝,也不向野兽身上借一张皮,也不向羊身上借一片毛,也不向麝猫身上借一块香料。„„来,松开我的纽扣。”从这个赤身裸体无家可归的流浪汉身上,李尔王认识了人的本相。他现在理解了,从前所有一切关于自己、以及自己在世界上的地位的概念,不过是幻想而已。扯去衣服的动作表明李尔王和过去的自己进行决裂。他在暴风雨中发了疯,但头脑却比以前更清醒了。由此,他的思想开始转变过来,向人文主义理想靠拢。他认识到,世界上除了真诚的爱,其他都不重要。他悔恨自己从来没有想到这种事情。这些正是莎翁所肯定和歌颂的人文主义原则。李尔王的转变反映了人民对封建君主的期望,标志着人文主义理想的胜利。

通过前后两个时期的对比,莎翁对李尔王前一阶段的昏庸专横持批判态度。当李尔王经受了暴风雨的洗礼,思想起了变化,产生了人文主义思想之后,莎翁便以新的眼光肯定他、赞美他。

在剧中,莎翁还塑造了一系列体现人文主义理想的人物,如考狄利娅、肯特、弄人等。他们是本剧的一代新人。他们“诚实、机智、坚持真理,忠于父辈和君主,敢于同黑暗势力作不懈的斗争,体现了莎翁维护和谐自然的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思想”。其中考狄利娅就是突出的代表。在莎翁的戏剧中,考狄利娅是他塑造的最美好的形象之一。她犹如黑暗现实中的一座灯塔,寄托了莎翁的人文主义理想。考狄利娅从内心里面深爱她的父亲,但即使如此,她也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肯用谎话来欺骗父亲,牺牲真理,借以获得大片国土。为了取得父亲的欢心,她的两个姐姐用甜言蜜语回答李尔王。这时考狄利娅想的是“考狄利娅应该怎么好呢?默默地爱着吧”。这就是人文主义者真诚待人的原则。她认为精神上的富有

比物质财富更重要,真诚无私的爱、个人尊严和人格独立胜于父亲的国土。她内心深爱着父亲,但她也坦言出嫁后不能全心全意地爱父亲。对于由此而来的巨大的精神创伤和物质损失,考狄利娅没有后悔。对于人文主义者来说,人是万物的灵长,宇宙的精华,各自的尊严是和真理、诚实以及正义的概念分不开的。同情心、大公无私、自我牺牲的能力是和他们与生俱来的。甚至于当他们明知一说出真话就会给自己招来不幸的时候,他们也是敢于说出真话的。他们体现了仁爱、忠诚、信义等高贵品质。

考狄利娅的爱情观,像莎翁戏剧里的其他主人公一样,就是强调真挚的爱情。勃艮第公爵因为考狄利娅失宠而停止向她求婚,考狄利娅当即也表明自己不愿意嫁给他。面对失宠的考狄利娅,为人文主义思想鼓舞的法兰西国王则毫不犹豫地说:“最美丽的考狄利娅啊,失去了财富,方显出你最富有„„我欢迎她做法兰西臣民的王后。”在人文主义者看来,婚姻应该是自觉自愿的,爱情不容许掺杂物质利益的谋算,决不能拿金钱去衡量,收买。考狄利娅最终嫁给了真正欣赏她的法国国王。人文主义思想获得了胜利。莎翁对考狄利娅的肯定,正是对人文主义原则的宣传与肯定。

在君臣关系中,肯特对李尔王的态度同样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肯特忠诚而又耿直,敢于直谏,劝谏李尔王不要错误对待考狄利娅。他也不因李尔王不听他的忠告把他驱逐出境而抱恨李尔王。他没有新兴资产阶级自私自利的思想,而是始终忠于李尔王,装扮成仆人照顾他。李尔王流落到荒郊以后,肯特同情他,并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助他,保护他。莎翁通过肯特赞扬了忠诚高尚的精神。

除了剧中主要人物李尔王外,葛罗斯特和爱德伽也在时代的风暴中经历了大的转变过程,思想上向人文主义转变。葛罗斯特的经历和转变过程和李尔王相似。至于爱德伽,他在剧中的变化可以说是最大的了。他开头跟一切有钱人一样,尽情地享乐:贪酒,爱赌,好色。此时的爱德伽是一个幼稚无知的浪荡公子。被逐出后,爱德伽无以为生,经历了与被逐出田园的无业游民同样的生活,与人民共患难,从人民中学到要坚强地生活下去。经过了千辛万苦,爱德伽在风暴中挺下来了,并成长为一代具有进步思想的新人。这样的新人,预示着未来必将取得新的和谐与光明。

在剧末,李尔王经过重重困难,终于找回了考狄利娅,象征着他最终完成了向人文主义思想的转变。在监狱里,父女俩的灵魂获得了人文主义的和谐与温暖。尽管李尔王和考狄利娅死去,但“人文主义理想不以人的死亡而泯灭,而被一代新人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这才是这部悲剧的精神实质”。莎翁在任何困难时期从未失去对人文主义理想的信心,他的悲剧自始至终都贯穿着人文主义思想。经过了一系列的事件,人文主义者在生活、斗争中经受考验,一代新人成长起来。最后,悲剧虽然以大多数代表正义的和代表邪恶势力的主人公的死结局,但剧作家的人文主义理想却实现了,理想的社会秩序重又建立。

下载图书馆学中的人文主义思想探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图书馆学中的人文主义思想探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如何用人文主义思想启蒙幼儿美术教育

    浅谈如何用人文主义思想启蒙幼儿美术教育中国美术发展史可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于美术教育的探究也是从古至今,从未间断。美术教育是以培养学生感受,表现,鉴赏,创造美的能力,从......

    走出误区 — 宗教改革中的人文主义

    宗教改革走出误区误区一宗教改革中的人文主义——正确认识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关系【点析】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文艺复兴又是批判宗教神学的,那么,是不是人文主......

    图书馆学基础知识汇总

    一、信息管理 1.信息 信息是事物发出的信号所包含的内容,是由事物发出的消息、指令、数据等所包含的内容,用以消除不确定性。 信息的基本属性—消除不确定性,共享性是信息区别......

    图书馆学参考书

    1. 西方图书馆史杨威理商务印书馆1988 2.中国图书馆发展史:自清末至抗战胜利严文郁枫城出版社(台湾) 1983 3.外国图书馆学名著选读袁咏秋,李家乔北京大学1988 4.晚清图书馆学术......

    关于人文主义体育思想和科学主义思想的区别和联系(5篇材料)

    关于人文主义体育思想和科学主义思想的区别和联系 【摘要】人文主义体育思想有助于弘扬体育的人文精神,以体育文化促进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人的现代化转型,以体育文化促进中西......

    古希腊神话中的人文主义及其历史影响

    古希腊神话体现的文化内涵及其影响 希腊神话作为古希腊的代表性作品,其并不局限于书面上的记载,口头上的世代相传同样是其必不可少的传承方式。其内容涵盖了古希腊人的神、英......

    图书馆学概要(5篇模版)

    中国的信息素养教育主要以高校为核心,教育过程又以文献检索课为核心,开设文献检索课是目前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养培育的主要方式。 教育部发布有关在高校开设文献检索课的文件......

    图书馆学期刊版面费

    一概无需交版面费的图情期刊:《图书馆杂志》(月刊)、《图书情报知识》(双月刊)、《国家图书馆学刊》(季刊)、《山东图书馆学刊》(双月刊)、 四 川图书馆学报(双月刊)。 非基金项目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