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德国农村改革发展的模式浅析
德国农村改革发展的模式浅析
责任编辑:孟蕾︱ 来源:农民日报 ︱ 发布日期:2009-4-
21德国不仅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工业国,而且也是一个农业强国。德国农村地区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29%,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12%,农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9%。德国的农业生产效率较高,主要农产品自给率超过90%,是欧盟国家中仅次于法国和意大利的第三大农产品生产国。多年来,在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框架指导下,德国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极具特色且富有成效的农村改革发展战略。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可持续发展一直是德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早在1984年,德国政府就根据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提出了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目前,德国已成为世界上生态农场最多、生态农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为了发展生态农业,德国把重点放在培训农民有关专业知识和生产技能的掌握上,目前,在德国不同规模和类型的生态农场和村镇已发展到8000多个,许多大学和研究部门还设置了生态农业专业。德国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生态农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土地的规模化经营模式
鼓励农地合并,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集约利用,进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是德国农村发展中的一项重要的土地政策。早在1955年,德国政府就制定了《农业法》,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和出租,鼓励农地合并。此后不久,政府又开始实施《土地整治法》,调整零星小块土地,使之连片成方,全国农场的数量和规模在不断扩大。土地的规模化经营,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在法规引导的同时,德国政府还利用信贷、补贴等经济手段来调整土地结构。上世纪60年代政府规定,凡出售土地的农民可获得奖金或贷款,以帮助他们转向非农产业;凡土地出租超过12年的,每公顷租地可获奖金500马克。这些措施促进了土地的自由流动,扩大了农场规模。灵活的产权制度,加之政府信贷、补贴等经济手段的支持,有力地促进了德国零星地块的调整和整合,农场规模得以迅速扩大。而土地的规模化对于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和机械化经营,以及对提高农地的集约化水平,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经济组织的合作化模式
德国政府多年来动员和组织农民踊跃参加各类农业合作社。政府还规定,农民参加合作社可以在资金融通方面免除债息过高的风险,在农产品加工方面共同享受增值,在共同使用大型农业机械和设施方面可以互通有无,最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农业产业内部分工,能够享受到完善的社会化服务,如良种供应、病虫害防治、卫生防疫、机械维修技术培训、信息咨询等。近十年来,德国的大多数农业合作社为了扩大影响力,还纷纷走上联合发展之路。许多合作社都加入了地区性合作社联盟、专业性合作社联盟和全国性合作社联盟,这些联盟在互通情报、控制市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在德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已经呈现出层次化、互补性的特点。农场主投资开办的合作企业是合作化的第一层次,地区联盟或专业性联盟开办的企业属于第二层次,而全国联盟或跨国联盟则是最高级层次。这三个层次的结合与发展,体现了现代德国农业经济结构和技术管理水平,是德国农业合作事业全面发展的结果。社会保障的体系化模式
随着德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村生活条件的变化,德国政府专门制定了适合农村需要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医疗和护理保险、养老保险和事故保险等方面,整个德国已经形成了统一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1995年1月,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力度,重点是为农民的妻子提供社会保障以及在原东德实行农民退休养老金制度,逐步统一城乡社保制度,从而使农民生活有了可靠的保障。目前德国政府预算中,每年用于农村社会保障的资金已达到100多亿马克。
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模式
在德国,大多数人仍然居住在农村和小城镇。德国政府多年来不遗余力地实施一项旨在缩小城乡差距的村庄更新计划,这项计划重点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多年的发展中,德国的村庄更新计划已经从最初的建设基础设施等重点,逐渐转向保持活力和特色的新农村建设方向发展。近年来,在全球重视环境保护的背景下,德国更是将大力
发展城镇建设提到重要位置,并将其纳入农业改革发展的6年规划。根据该规划要求,政府要投入75亿欧元,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整治河道,恢复自然,为居民提供教育、卫生、邮电、交通、能源等多方面的保障,达到与城市相当的水平,并将“农民”改名为“自然环境保护者”。德国在进行新农村建设中,非常重视规划工作。其规划的特点是自下而上,一般由地方社区进行引导,规划的参与主体非常宽泛,包括村民、企业、协会、管理部门等。德国在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的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为我国提供了参考和启示,许多方法值得参考和借鉴。首先要遵循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推进现代农业和农村的科学发展。其次要不断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和投融资支援的力度。第三要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促进作用。
第二篇:德国邮政物流发展模式
德国邮政物流发展模式
一、从德国邮政到德国邮政世界网
德国邮政(DP:DEUTCHE POST)原为德国国家邮政局,主要经营信函与包裹业务。由于生产效率低,服务质量差,长期处于亏损状态。从1990年起,德国邮政开始进行市场化改造,并于1997年完成。通过建立高效的管理结构,改进基础设施和提高服务水平,德国邮政逐步实现了扭亏为盈。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在激烈的信函、快递和物流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德国邮政实施全方位扩张战略,通过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收购行动,迅速成为欧洲领先的物流公司,并跻身世界物流企业十强之列,其品牌也由DP更名为DPWN(德国邮政世界网),并于2000年秋成功上市。德国邮政已经由过去的国家邮政局发展成为一个提供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综合服务的世界级上市公司。
DPWN由信函、快递、物流和金融服务4个自主运营的业务板块组成,其业务划分如下:
1、信函:包括信函通讯、直销、印刷品分发、集邮和电子信函打印等。
2、快递:包括欧洲快递(普快、特快),全球信函(公司商函、文件、商品样品、照片、电子文件、国际直销、国际印刷品分发、商品分发),B2C订单履行等。
3、物流:以DANZAS为品牌,业务包括物流解决方案、洲际运输(空运、海运)和欧洲货运(铁路、公路)。
4、金融服务:通过邮政银行(POST BANK)向私人和商业客户提供金融服务。
2000年,DPWN的营业收入达340.34亿欧元,其中信函、快递、物流和金融服务的营业收入分别占34.5%、17.7%、24.4%和23.4%。
二、通过收购成为全球物流巨人
第三方物流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而德国邮政直到90年代中期才涉足现代物流服务领域,再加上受到传统邮政业务和条件的局限,其物流业务在发展之初并不顺利。于是德国邮政调整战略,实施了一系列收购计划,迅速建立起一个全球物流网络:
●1997年12月9日:收购瑞士第二大包裹投递公司PAKETDIISNST GP PAKETLOGISTIK的主要股份。
●1998年3月25日:购买DHL国际22%(后增至25%)的股份,将其快递服务与DHL的全球空运快递网相连。后来,又把持有DHL的股份提高到50.6%,取得了控股地位。
●1998年12月10日:宣布购入世界性的物流公司DANZAS,作为其进入全球物流市场的载体。
●1999年3月8日:宣布从荷兰ROYAL NEDLLOYD手中收购欧洲运输与分拨公司(ETD),将其包裹分公司并入DP,物流与卡车运输业务并入DANZAS。
●1999年4月19日:宣布收购专门服务于时装业的签约物流公司——德国ITG国际快运的主要股份。
●1999年4月26日:宣布下属的DANZAS收购北欧著名物流与国际运输服务商——瑞典ASG集团,将其网络与ETD的网络一体化。
●1999年5月3日:收购美国最大的未上市的国际出版物分拨公司——芝加哥黄石国际公司。
●1999年11月:与美国最大的航空货运公司——航空快运国际公司(AEI)签署收购协议,成为全球领先的航空货运服务提供商。
三、物流扩张战略的三大支柱
德国邮政令人眼花缭乱的收购行动,实际上是围绕其物流业务扩张战略的三大支柱进行的:
1、扩大业务范围
德国邮政1994年成立物流部门,在发展物流业务之初,受传统业务和设施装备的限制,其物流以开展制造商和分销商的包裹储存、分装、运输和投递业务为主。但随着业务的发展,德国邮政越来越感到发展大件整车和零担运输业务十分必要,因为占物流市场80%的B2B物流业务,主要是以大件类货物为对象。为此,德国邮政花费巨资收购了DANZAS物流公司,该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大件和整车运输的企业,其运输和货物中转网络遍及整个欧洲,并延伸至世界各地。德国邮政以DANZAS公司为基础,将购入的其他公司的物流部门并入该公司,使客户和业务范围迅速扩大,成为德国邮政独立运行的物流业务板块。2000年与1999年比较,DANZAS的员工从29010人增加到43253人,营业收入由44.5亿欧元增长至82.89亿欧元。2000年,DANZAS洲际运输(空运、海运)的营业收入占总收入的46%,欧洲货运(铁路、公路)的营业收入占总收入的39%。
2、建立全球网络
为迎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挑战,德国邮政始终将建立全球物流网络作为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为此,德国邮政展开了从欧洲到美洲的一系列收购行动,通过在原DANZAS公司基础上整合其他购入公司物流部门的网络资源,迅速构建起名副其实的德国邮政世界网,2000年DANZAS集团已在150多个国家开展业务。
3、提供“一站式”服务
第三方物流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客户希望一个物流服务商能够提供所有需要的服务,而不必找几家物流公司。德国邮政收购各种类型的物流公司,就是想通过向客户提供综合性服务来达到扩大市场份额的目的。为此,德国邮政以DANZAS公司的解决方案部为基础,将各收购公司的物流解决方案部门和专业人员整合在一起,针对一些特定的行业,通过对行业知识的深入了解和行业物流服务经验的积累,运用先进的物流理念和技术手段,为客户量身定制物流与供应链解决方案,在世界范围提供真正的“一站式”服务。同时,将DANZAS各事业部之间以及整个德国邮政世界网内的交叉销售作为业务增长的重要手段。
第三篇: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推进农村改革,加强党的领导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关键在党。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农村党的建设,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高党领导农村工作水平。
(一)完善党领导农村工作体制机制。强化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把农村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农村工作,省市县党委要有负责同志分管农村工作,县(市)党委要把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放在农村工作上。
(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基层队伍建设。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础。以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健全党组织为保证、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把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对做好农村工作至关重要。着力拓宽农村基层干部来源,提高他们的素质,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三)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改进党员教育管理,增强党员意识,建设高素质农村党员队伍。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加大在优秀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力度。探索发展党员新机制,不断提高发展党员质量。
(四)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大力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是做好农村改革发展工作的重要保证。坚持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治相结合,推进农村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第四篇:农村改革发展
农村改革与发展
摘要
中国农村改革实践告诉我们,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动力在于改革,根本出路在于改革,基本方向是走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之路。从体制变革的视角,可将三十多年来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分成四个阶段:1979年至1985年破立剧烈的体制大变革时期,1986年至1993年新体制巩固时期,1994年至党的十六大召开体制变革进一步深化时期和十六大以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期。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推进,目前也面临不少难题,如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村发展仍然落后;农民增收仍然困难等。对此,应继续增加对农业的补贴和对农村的公共投入,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职能;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搞活农村土地使用权,推进土地集约化经营问题等。
关键词:农村改革发展;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真正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会议。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和邓小平同志的支持下,中国农业、农村迈向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开始谱写新的篇章。中国的改革开放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虽然开始时步履维艰,困难重重,但由于它顺民心,得民意,故犹如长江之水,滚滚东流,不可阻挡,不可抗拒,迅速普及神州大地。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指出: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系统回顾总结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进一步统一全党全社会认识,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又进一步明确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30多年前,农村改革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对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历史性的意义。30多年来,我国农村的改革发展逐步推进,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和宝贵的经验,又任重道远。为继续推进农村的改革与发展,有必要回顾30多年来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历程和宝贵
经验,并根据世情、国情的新变化,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明确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的着力点,继续开创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一、农村改革发展历程回顾
第一阶段:1978年至1985年农村改革起步阶段。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私下签定“生死契约”,偷偷搞起家庭承包。我们党顺应民意,农民自发的改革变成了一场自上而下的自觉改革。截止1983年底,全国农村实行包产到户的生产队已达到99.5%,其中实行包干到户的生产队占到97.8%,形成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整了国家、集体和农民三者之间的分配关系,激发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通过这一改革,中国在农村建立了基本的经济制度,保障了农民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奠定了农村市场经济的基础。
第二阶段:1986年至1993年,是我国农村改革的巩固时期。农村改革进入深化阶段,重点是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同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这一阶段确定了农产品流通的“双轨制”模式,逐步形成和提高农产品流通市场化程度。使我国在农业增长中开始实质性地引进市场因素,从而迈出了我国农业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重要一步[1]。
第三阶段:1994年至2002年,农村改革进入突破阶段,开始构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框架。论者指出,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为农业市场化和产业化的推进注入了巨大的生机与活力。这一阶段的改革不仅使农民更完整地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而且在真正意义上启动了农业的市场化进程,从而为中国农业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实现持续发展,奠定了不可缺少的重要制度基础。
第四阶段:党的十六大以来,农村改革进入历史转变阶段,重点是推进税费改革和综合改革,实施惠农政策,推进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学者们认为,第四阶段农业和农村政策的最大变化,是自新世纪以来的减免以至取消农业税,并逐步加大对农民的各种补贴。由此我国正式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历史性发展阶段。税费改革的重大意义不仅在于取消了延续两千多年的“皇粮国税”,还在于从根本上改革了新中国以来通过索取农业剩余实现工业化的非均衡化发展道路 [2]。
二、当前农村发展面临的问题
对农村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就显然要充分肯定,但肯定成就也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现阶段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我们要面向未来,继续推进农村的改革发展。我们
应该总结经验,居安思危,引领未来,分析当前我国农业、农村中存在的问题。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有三句话对当前农业、农村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落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
第一,“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从农业基础角度看,我国农业的水土资源正面临着越来越紧缺的发展状况。比如说耕地面积,从1996年到2008年,12年时间,我国的耕地面积减少了833.33万公顷,约等于一个河南省的耕地面积,或三个浙江省的耕地面积。我国现在人均耕地面积仅是世界人均水平的40%。另外,我国人均可用水资源非常短缺,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左右,且分布很不均衡,南方地区水资源拥有量占全国的3/4;我国水利设施也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农业增长中科技含量太低,我国农业增长中来自科技进步的贡献大约在48%-49%,这与发达国家相比大约要低30个百分点,这说明我国的农业发展中仍有大量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大量施用化肥,从长期效应来说,必然引起水土流失。可见,我国现在的农业发展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未来的土壤资源、自然环境为代价的。面对这样一种严峻的局面,中央强调农业基础仍然脆弱,最需要加强。解决当前农业基础薄弱的问题,固然有物质条件的制约,但更重要的是思想、观念问题。如果单纯从GDP、财政收入角度考量,投资农业的确没有太大意义,但是从国家的长治久安考虑,农业的确需要大量的投入[3]。
第二,“农村发展仍然落后,最需要扶持”。农民最关心的或者说与他们生产生活关系最密切的有八件事,分别为路、电、水、气以及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路、电、水、气是关系民生的四大硬件,党中央和国务院非常重视,投入量也非常大。单从道路角度讲,我国现有行政村60多万个,其中80%左右开通了公交班车。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是四大软件。以教育为例,2003年之后,国务院下决心建立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投资额逐年增加。我国1.8亿受教育的孩子中有1.5亿在农村,这确实关系到祖国的未来。所以这些年我国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力度不断加大,如率先在农村免除了义务教育的学杂费,并免费提供教科书;对义务教育期间生活困难的住校生,国家给予相应的生活补助。免费教育的受益范围还将进一步扩大。城乡之间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差距是十分明显的,因此仍然要加大对农村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
第三,“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虽然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34元提高到2008年的4761元,但仍只有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30%的水平,这个差距甚至比改革前还要大。需要注意的是,目前还看不到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的拐点[4]。
三、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需要解决的深层问题
继续推进农村的改革发展大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必须加快解决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第一、统筹城乡发展,防止农村生产要素加剧外流问题。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步伐明显加快,农村存在着土地价值、农村资金、优秀劳动力“三个净流出”,这是造成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的根源。关于土地价值净流出。解决土地价值净流出问题,关键措施要把握两条:一是要坚定不移地实行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严格界定公益性用地和经营性用地,缩小国家强制性征地范围,从严控制征地规模。二是要坚持“取之于农,用之于农”的原则,政府要逐步提高土地出让金中用于“三农”的比例,包括用此增加新农村建设投入和改善农村民生等等。解决农村资金净流出这个问题,关键在于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积极构建金融支持“三农”的资金回流机制。同时,政府应从推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出发,进一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促进城市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向农村流动[5]。
第二、搞活农村土地使用权,推进土地集约化经营问题。在目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的情况下,从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出发,必须长期稳定土地承包权不能动摇。在搞活使用权方面,如果做好了这篇文章,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事实上,随着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多和现代农业发展,农村对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要求非常迫切,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与时俱进、顺势而为之举[6]。我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千差万别,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必须从各地实际出发,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拔苗助长,不能不顾条件地强制推行”。
第三、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二元结构有所松动,但至今尚未根本破除,主要表现在二元户籍制度、二元就业制度、二元社会保障制度、二元财政制度、二元金融制度、二元教育制度等方面。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深化改革,逐步建立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体制和机制,真正还农民以国民待遇。一是要坚决落实好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和“工业反哺农业、城乡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大力推进城乡建设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人力资源市场、社会管理“六个一体化”,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二是落实好“重中之重”的要求,加大公共财政向“三农”倾斜力度,形成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三是全面推进户籍、教育、卫生、金融等方面的改革,特别是要改革现行户籍制度。通过以上这些措施,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相互融合,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7]。
第四、创造条件,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问题。在措施上除上文提到的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户籍管理制度外,还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劳动就业制度,确保农民工与城市职工同工同酬、同工同时、同工同权。二是依法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还农民工以真正国民待遇,确保农民工在医疗卫生、子女上学、工伤保险等方面平等享受城市公共服务的权力,特别是平等享受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政策的权利,降低农民工转变为市民的门槛,使他们能够转得出、留得住,真正融入城市生活。
第五、加强失地农民权益保护,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问题。必须对失地农民的权益保护问题给以足够的重视,切实妥善解决好。一是完善征地补偿机制,提高征地补偿标准。二是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要求,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允许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直接进入市场流转,使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一样,在同一个市场下获得同等收益。三是健全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拓宽安置就业渠道,从根本上消除因失地而引发的社会矛盾和冲突,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第六、解决村级集体经济“空壳化”,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问题。目前有好多村庄,集体经济非常薄弱甚至是“空壳化”,因此,必须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到重要议事日程来抓。解决这个问题,一是要深化农村产权改革,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盘活农村集体资产。二是从各地实际出发,立足优势,选准路子,多渠道、多模式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三是要加大扶持力度,优化发展集体经济的环境。
第七、简政放权,提高县级统筹城乡发展能力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县域经济、充实县级财力非常关键,没有县域经济作强有力的支撑,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一句空话。但目前县一级普遍感到“有限权力、无限责任”。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中央和省级要简政放权,调整和规范中央、省、市、县四级政府的财权事权,赋予县这一级更多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特别是赋予更多的经济发展自主权、决策权和社会管理权,增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8]。
第八、调动农民积极性,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问题。要着眼于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更新农民思想观念,把农民的素质提高起来,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第九、强化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组织保障能力
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9]。
总之,要通过更新观念、强化功能、改进方法、提高能力,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10]。
参考文献
[1] 罗菊芳.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改革的历程与经验[J].攀登,2010(1)
[2] 黄震.30年农村改革阶段划分与深化[J].理论前沿,2008(16)
[3] 张毅.王宇统筹城乡发展与重庆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考[J].广东农业科学,2011(24)
[4] 陈锡文.当前农村改革发展的形势和总体思路[N].浙江大学学报,2009,39(4)
[5] 马晓河.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要关注几个问题[J].农村实用技术2010(7)
[6] 毕建康.衰落之路与强盛之道--探索农村发展的有效途径[J].领导科学
2003(20)
[7] 寻广新.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的系统思考[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2)
[8] 张毅,王宇.统筹城乡发展与重庆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考[J].广东农业科学,2011(24)
[9] 王德章.郭晓杨哈尔滨市城乡市场一体化发展与改善公共政策的研究[J].商
业经济,2011(16)
[10] 宫希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选择[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6(1)
第五篇:农村改革发展工作会议简报样本范文
农村改革发展工作会议简报样本
农村发展建设是实现全民小康的重要环节!以下是关于农村改革发展工作会议简报范文,欢迎阅读!20**年12月18日,**市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工作视频会议在昆明召开,xx市委副书记、市长周踊,市委副书记、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周永瑜、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熊思铭,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林军等领导在个旧分会场收看了会议。会上,市农业厅、xx市、xx市、xx县和云南摩尔农庄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会上作交流发言,总结分享了各自的工作经验和成果。省委副书记、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仇和全面总结了全省在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分析了存在问题和制约因素,对下一步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仇和指出,确权登记颁证,是保障农民财产权的基点;土地有序流转,是抓好农村这一头的支点;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点,三者环环相扣、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做好这3个方面的工作,对于实现农业基础稳固、农村繁荣稳定、农民安居乐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仇和要求,一要在试点先行的基础上全面推开,抓实确权登记颁证。抓好试点成果应用,研究提炼试点工作中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措施、技术方法,稳定承包关系、维护农民权益、引导群众参与,确保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在20xx年取得重大突破、2017年基本完成。同时,坚持“多权同确”,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与农村其他产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有机衔接。
二要在依法治理的轨道上深化改革,引导土地有序流转。坚持以改革的精神、法治的思维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加快构建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经营权流转的格局。
加快推动农村土地向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集中,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升土地综合产出效益。三要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三化”转化、带动、服务“三农”,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综合考量自然经济条件、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农业机械化水平等因素,研究确定本地区土地规模经营的适宜标准。
坚持家庭经营基础地位,大力发展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农业,大力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健全完善社会服务体系,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仇和强调,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会议确定的思路、明确的目标、安排的任务,强化组织领导、部门责任、宣传发动和督促检查,协同推进、无缝对接、攻坚克难,不折不扣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视频会议结束后,市委副书记、市长周踊要求各乡镇(区)各有关部门,必须认真学习贯彻好仇和副书记的重要讲话,组织制定和实施农村综合改革方案,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执行力,抓好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工作,加强政策法规学习,不断探索创新,因地制宜,以典型引路,认真总结推广先进地区的典型经验,以做好土地流转工作来推进全市农村综合改革的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