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着力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着力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选稿:上官贤来源:东方网作者:杨德广2004年12月29日 10:0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新时期的时代特点出发,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高瞻远瞩地提出做好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目标、任务和途径,非常必要和及时。我想就如何提高大学生德育的有效性问题谈几点看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人民的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但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涌动,国外文化思潮的传播,对当代大学生的冲击很大,影响很深。青年学生们的思想空前活跃,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变性,即从一元道德、一元价值观向多元道德、多元价值观变化,从封闭性道德向开放性道德变化,从依赖性道德向自主性道德变化。以前是学校讲什么学生听什么,老师怎么讲学生怎么做,现在的学生已不再简单地听命于学校和老师的,而有了自己的主见和独立意识。因此,学校德育工作必须从现实出发,要顺应社会的变化、青少年学生的变化,既要从理性的高度开展德育,又要区别对待,按不同层次开展德育,这样才能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1、德育的理性化。
德育、智育、体育,是学校的基本职能和任务,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德育主要教学生如何做人,智育主要教学生认知,体育主要教学生健身。青少年学生尤其是大学生都是有一定文化知识的,有理性思维能力的人。在德育中应让他们明礼、知礼。“不学礼,无以立”,当今的孔即理。德育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科学的、真理性的道德知识,让学生懂得大道理,让“大道理管小道理”。《意见》指出,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大学生”,使大学生正确国家前途面临的挑战。让他们站在世界的高度、国家的高度认识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自觉地肩负起国家重任,“舍小我为大我”。三四十年代的青年学生看到在三座大山的统治下中国人民陷入苦难的深渊时,激起巨大的爱国热情,投笔从戎,冒着生命危险奔向前方。五六十年代的青年看到国家一穷二白的状况,而国外敌对势力又对我国搞经济封锁、军事侵略时,激起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的激情,纷纷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几年来,全国有数万名大学生为了开发祖国大西北,立志到西部地区工作。他们是有觉悟的、有理性的优秀青年。学生有了思想觉悟、理论修养,就会有正确的选择、明确的方向、坚实而持久的行动。一个人的行为如果不是建立在理性的思维上,则不可能持久,因为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各级学校应开设系统的政治理论课,讲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当前尤其要让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学校德育不能就事论事地灌输现成的理论,而要让学生掌握“批判的武器”,着力于提高学生的理论修养,提高学生的道德的鉴别力、判断力、选择力,使他们在纷繁复杂、五光十色的社会现象中能理性地判断和处置各种道德问题,从而能正确地面临人生。有人一味地排斥理性教
育,鼓吹什么“远离理想、回避崇高”,显然这是十分错误和有害的。理想是精神支柱,崇高是前进的目标,一个没有远大理想和崇高目标的人必然会失去前进的动力,迷失前进的方向。
2、德育的人本化。
德育的根本任务和目的是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全面素质。《意见》明确提出,思想道德建设,“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学校德育包括政治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心理健康的培育。德育工作的人本化就是“以人为本”,主要应体现在关注人、爱护人、帮助人、教育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德育要给学生理论知识,怎样做人的道理;要帮助学生克服前进道路上的思想障碍、心理障碍;既敢于表扬和发扬先进,也敢于和善于批评错误和落后,而不是放任自流,以促使学生健康地成长。德育工作的人本化还要体现在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人的生活基础即道德的基础。德育应扎根于学生的生活实践中,德育工作要了解学生的生活,关心学生的生活,帮助他们正确对待生活,帮助他们克服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学生的生活包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课余生活、家庭生活、人际关系等。德育工作只有深入到学生生活中,做到德育工作生活化,就能贴近学生,得到学生的拥护和欢迎。德育工作要高度关注受教育者个体心理状况和热点问题、遇到的现实问题,并帮助他们解决,包括矫正他们的缺点和弱点。只有当学生从内心感受到德育工作是在关爱他的时候,德育工作才能受到学生的拥护和欢迎,才能产生对教育者的亲近感,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德育的人本化还要体现在人的个性化上。人的个性、兴趣爱好、专特长以及学习基础、智力、素质等是各不相同的,在德育中必须因人而宜,因材施教,不能指望每次教育、每次活动对每个学生都有效果。德育有正效应、负效应、零效应。同样的教育,在有些学生身上反映出正效应,而在另一些学生身上则反映出零效应甚至负效应,因为各人的基础和接受度是不同的。因此,德育的人本化就是要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要关注和促进每一个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3、德育的开放化。
德育工作不能封闭在校园内、课堂上,而要走出校园,走出课堂。人是社会的人,人的思想道德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尤其在改革开放、市场化的进程中,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在过去的计划体制和封闭式教育下,学生接受的是一元化的主流教育,很少接触西方的、外来的文化,也没有遇到因改革开放、市场经济而带来的一些消极影响和价值观的冲击。因而当时一元化的主流教育是适应封闭环境下学生的实际情况的,而在当今开放化的社会里,学生除了受学校教育的影响外,还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思想文化影响,实际上受到了多元化的教育。因此学校德育不能再搞封闭式的教育,而必须开放化。《意见》指出,要积极探索德育的新途径,如“探索和建立社会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认真组织大学生参加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和课堂,让开放化的学生到开放化的社会中去经受锻炼、接受教育。一是要鼓励学生走向开放的社会。德育不是为了禁锢学生的思想,而要打开学生的心灵世界,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和体验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好
处,寻找和发现先进模范人物和社会主义的闪光点。学校和教师要引导他们汲取社会上主流的、光明的、积极的因素,充分利用社会上的活的教材教育学生,让学生在价值观念多元化、道德观念多元化中寻找到主旋律,增强抵制各种错误观念和腐朽思想的能力。二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包括军政训练、志愿服务、公益劳动、参观访问、勤工助学活动等。让学生在参与真实的社会实践中认识社会的真正面貌。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提高有赖于社会实践,德育的本质是实践。古人云:“行为德之基也,基,始也。德自行而进也,不行则德何由积?”(《陆九渊集》卷34《语录上》)学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巩固德育的理论,感受到道德的重要性,从而更加严以律己。要学会游泳光靠讲理论不行,必须到水中去实践,不跳下水,永远不会游泳。三是德育工作的多样化。“大力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也就是说,德育不能仅停留在课堂教育上,一味地单向灌输,硬性要求,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因此要开放化、多样化。要把组织学生参观、访问、社会实践、开展志愿者活动、文明修身活动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开放化包括汲取和借鉴外国的德育成果和经验运用到我们的德育中来。
4、德育的层次化。
人是分层次的,任何一个群体乃至社会都是由不同层次的人组成的。道德标准也是有层次的,对不同层次的人应有不同的道德标准。因此德育工作要对不同层次的人进行不同的教育。过去在“左”的思想影响下,对道德标准盲目拔高,德育目标也是盲目拔高,要求人人成为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的人,这是不现实的。在德育中搞一统的教育,忽视了层次性。青少年学生由于受到的家庭影响、社会影响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各人的内在需求与价值追求不同,对道德判断标准不同,所能接受的道德教育、道德活动也不同,因此德育工作必须有层次性。德育的效果取决于受教育者的接受度,接受度又取决于受教育者的需求度。受教育者内在需求越强烈,则对德育的接受度越高,但各层次的学生需求的目标和内容是不同的,德育工作必须从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出发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如果德育与受教育者需求相一致,接受度就高,效果就好;如果德育与受教育者需求相差很大,接受度就低,效果就不好。比如有些学生积极要求入党,有远大的理想和志向,而德育工作仅仅停留在一般的“文明礼貌”、“爱护公物”上,则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相反,有些学生缺乏远大理想和志向,平时松松垮垮,不求上进,而德育工作则对他们进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他们很难听进,因此应从“文明礼貌”、“爱护公物”谈起。总之,受教育者的内在需求和价值追求是有层次的,因而也就产生对不同层次德育的欢迎度和接受度。德育工作越贴近受教育者的内在需求,就越能产生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的协调和共振。相反,如果德育工作不从受教育者需求出发,则会受到冷淡或排斥。德育的层次化是德育工作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则,但决不是说德育工作只是牵就后进层次的学生,一味地去适应后进学生的需求,也不是让每个人停留在原有层次上不求进取;相反,德育的层次化,是为了提高德育的有效性,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层次上不断提高。我们平时讲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就是三个不同的层次,每个学生首先要有爱国主义思想品德,再发展到具有集体主义思想品德,最后达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品德。各类学校应认真贯彻《意见》提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首先“要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然后进一步引导他们“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
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德育工作要通过理论教育、形势教育、实践教育、先进模范人物教育等,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和需求度,不断提高学生的层次,使他们认识到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把建设小康、实现四化作为自己的需求,克服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需求观。
第二篇:如何提高德育活动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德育活动的有效性
九江市田家炳实验中学杨健
[摘要及作者简介]:
本文从如何提升德育德育活动的有效性出发,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研析,提出了提高德育活动效率的五个方面举措。
作者杨健,1994年毕业于江西师大,现任九江市田家炳实验中学校长助理,中学高级教师,江西省骨干教师。有十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
[正文]
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德育活动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很多德育工作的开展都是利用德育活动作为平台、载体进行的。德育活动由于其直观性、实践性等特征,在德育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通过德育活动的开展可以变抽象、枯燥的理论为具体的实践行动,可以提升学生的组织、动手能力。德育活动是学生通过道德实践的方式领悟特定价值要求,体验道德情感,培养道德信念,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德育方法。成功的德育活动,往往学生积极参与,收效显著。失败的、无效的德育活动不但浪费大量的人财物,甚至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所以德育工作者必须非常重视提升德育活动效率。为了落实好新的《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规划》,在方案的起草过程中我们组织部分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答题主要采取开
放式答题,没有ABCD供选择,这样可以更大维度的了解到学生的真实想法。其中关于德育活动的问卷设计为:“过去的一年里学校组织的哪些集体活动你最喜欢参与,哪些活动你觉着很无趣?”,经过对问卷的统计,我们发现:
1、最受学生欢迎的德育活动是:艺术节、运动会、合唱、篮球赛、户外活动等
2、最不受欢迎,很无趣的德育活动是:入学教育、演讲比赛、课间操、眼保健操、义务劳动、法制教育
3、学生所接受或者认可的德育活动和老师的界定不一样。他们认为只有学生普遍参与的活动才是集体活动。所以一方面:校方认为德育活动太多,几乎月月有,周周有;但另外一方面学生认为活动开展的很少,为数不少的学生发出疑问:“学校有学生的集体活动吗?我怎么不知道?反正我没有参加什么活动”
4、在一些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非常满意的活动中,比如:游园、艺术节,也有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如:“艺术汇演节目不够吸引人,节目太没有技术含量,游园活动兑奖不够份量,希望下次能振奋人心令人激动。”,“游园:不要有重复的活动,奖品不要本子。文艺汇演:话筒不要有问题,现场秩序乱,希望明年还有游园。”,“难度加深点,玩一些容易的,我都觉得是读小学了···”等
根据问卷的结果,提醒我们今后在德育活动的组织过程中要注意精心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确保活动的有效性。
1、德育活动的数量要精心安排。通过梳理每年的德育活动安排,我们发现学校的德育活动基本做到了周周有小活动,月月有大活动。除了自己开发组织的活动外,还有上级部门布置开展的各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数量很多,为什么学生并不知觉、领情呢?
学校的德育活动要围绕着德育的中心工作,要贯穿一根主线,即通过活动我们想达到什么目的,取得什么收获。活动安排应该有轻重缓急、主次之分,数量在精不在多,要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向纵身发展,不断强化活动预设的目标。不应该单纯为完成任务或追求数量,导致活动开展浅尝辄止,效果不明显。造成数量不少,喜欢不多,效果不好的局面。平均用力不如集中用力。
2、德育活动的内容要精心选择。通过问卷分析我们认为学生喜欢参与程度高、形式活泼多样的德育活动,不喜欢简单说教,不喜欢整齐划
一、尤其不喜欢大会形式的活动,所以在活动内容的选择上要善于换位思考,所有活动都应该以学生为主体,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学生的兴趣、爱好、态度,接受能力。不能用成人的眼光看问题,而应该是用成人的缜密思维去落实活动内容。所以应该有畅通的沟通渠道获得第一手资料,多做调研摸底。例如:我校在元旦游园后马上组织了“你最喜爱的游园项目;你认为组织最好的班级;你认为环境布置最好的班级;你对游园有些什么意见和建议”的网上问卷活动,摸清了学生的想法,为将来开展活动提供了依据。
3、德育活动的组织要精心设计。每一项活动都要经历酝酿、策划、准备、实施等几个阶段。项目确定后策划阶段非常重要,我们的策划方案一定要追求创新、体现与时俱进。虽然有些活动年年举行,但要力求常活常新。方案的策划阶段还要参考以往的学生意见,如果学生能参与策划就更加理想了。对于一些非常重要的活动,比如:开学典礼、毕业典礼要突出庄重、神圣的氛围,造成学生身心的震撼,这种震撼带来的幸福感、荣誉感将会伴随学生整个校园生活,会在学生心灵深处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还有些学校改变单一的课间操模式,采取多样形式,甚至跳《江南style》,结果学生很喜欢,效果很好。
4、德育活动的氛围要精心宣传。活动开展的始终要加大宣传力度,要确保绝大多数学生知晓活动的主题、目的、时间、安排,要力争绝大多数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积极参与,宣传的场所不应该局限于学校,可以通过张贴海报、媒体报道的形式将消息发布到学生的家庭及周边的社区,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
5、德育活动的效果要精心总结。作为活动的组织者要秉着精益求精的态度,策划时要考虑到活动结束后的后续工作,要通过访谈、问卷的形式验证活动效果。对于活动开展过程中的经验和缺陷进行总结,对系列活动进行打包形成体系,最终形成特色。通过特色的提炼,进而上升为校园文化,从而做到薪火相传。2013、1、16
第三篇:借助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德育有效性
借助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德育有效性
学校教育,德育先行,这是由我们的教育目的所决定的。我们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终身发展的人,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及在三观指导之下形成的行为习惯、气质品格。如果没有有效的德育浸润,学生学业成绩再好,其人生仍然是贫瘠荒芜的。
作为一所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多、单亲儿童多、问题儿童多,这是我们面临的“三多”问题;与此同时,我们还面临“三少”问题:经费投入少、课程资源少、年轻教师少。考察周边的学校,大多数农村学校都遇到类似的困境,这就导致学校德育工作开展难,德育实效性不足。深入分析,笔者发现目前农村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以下两点:
一是德育目标过于宽泛,缺乏可以落实的抓手。各门文化学科都有课程标准,每节课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这些目标可操作、可落实、可测量、可评价,看得见摸得着,但是德育目标实在太宽泛,似乎什么都跟德育有关,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装,甚至学生不爱学习也成为德育要管的问题。偏偏大多数德育目标都是定性描述的,难以测量、量化和评价。一些学校尝试对德育目标进行量化,又被批评以形式代替内容,以行为代替思想,是对人的异化,对教育的亵渎。所以学校德育工作者似乎什么都要做,又似乎什么都没有做。目标过于宽泛,就导致学校在德育工作的过程中,没有重点,没有目标,没有抓手,看不到实效;
二是德育目标、内容和德育过程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缺乏生长点,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德育目标无限拔高,是一个被长期诟病的问题。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共产主义教育,学生是无法理解的。既然无法理解,何来从思想上认同、在行动上实践?现在许多学校都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开展了许多活动,但笔者观察似乎效果不佳。笔者认为,应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拆分,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地逐步提升。像自由、民主、和谐、法治这些概念,理论性很强,低年级的学生如何理解?但是像敬业、诚信、友善这些价值观,学生既容易理解,又容易践行,就比较适合在低年级开展教育。德育实施过程中,机械单调的说教曾经风行多年,目前也还有不少的遗毒。像每个学期期末必须开展的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几乎都千篇一律地请一名警察、消防员,用学生听不懂、不爱听的话语来给学生讲一个两个小时,试问这样的教育能够起到什么作用?德育应当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对接,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用学生乐在其中的活动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德育的熏陶,明白德育从生活中来,还要回到生活中去,这才是提高德育有效性的正确途径。
作为农村小学的校长,许多现实条件是无法改变的,如何立足校情,克服上述问题,提高德育实效性,成为摆在我面前的一道难题。通过摸索,并借鉴其他学校的经验,笔者尝试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德育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世界各个文明中唯一不曾中断的悠久文化,直到今天仍然焕发着蓬勃的青春活力,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和一言一行。中华文化中的家国情怀、修身进取、忠孝仁义、团结和谐等核心精神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不断锐意进取、生生不息,这些都是天然的教育素材。中华传统文化注重诗书传家、知行合一,追求礼乐射艺书数全面发展,流传下来的琴棋书画诗酒花和各个传统节日,都是良好的德育载体。当然,传统文化中也有一些与当今社会价值不相符的糟粕,例如读书的功利性过强、学习方法过于机械、过于强调等级尊卑、过于强调忠君顺从、对女子的强烈偏见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引入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要始终围绕教育目的和核心价值观,科?W扬弃,借助其中的精华来达成教育目标。
一、利用传统文化,凝练德育目标。在遵循学校办学传统和办学目标的基础上,经过思考和广泛征求师生意见,笔者提炼出“文礼修身,志行天下”的德育目标,引导学生通过习文(包括文化学科、琴棋书画、古文诗词等)、习礼(包括节日礼仪、待人礼仪、待己礼仪等),修炼自己的人格修养和行为规范,培养学生和善谦恭、温文儒雅、文质彬彬、推己及人的优秀品质;鼓励学生励志健体,培养家国情怀和宏大视野,树立远大理想,并培养学生为理想而奋斗的坚强意志。
二、开发德育课程,丰富德育途径。根据“文礼修身,志行天下”的德育构想,笔者带领老师们着手开发德育课程,设计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从而把德育目标落到实处。笔者采取的措施包括:
1.借助传统节日,开展主题教育。如在寒假开展年俗绘画比赛,布置学生给务工回家过年的父母写信和制作礼物、在元宵节开展汤圆制作比赛、在二月二布置参加农耕的劳动实践任务、在三月三进行春游、在清明节开展“我的祖先了不起”故事演讲比赛、在端午节开展模拟龙舟赛活动、在六月六集体晒书、在暑假利用乞巧节开展手工制作比赛、在中秋节举办“我为父母(或贫困地区儿童)做月饼、寄月饼”活动、在重阳节开展登山活动和“给父母的一封信”征文比赛、在冬至节举办格律诗创作比赛和民间俗语征集活动等。这些活动跟节日庆典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欢庆节日的同时,受到有效的德育教育,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普遍欢迎。
2.开展每日一句、每日一诵和每日一写活动。学校向全体师生征集传统传世名言,每天选择一条在早上写到学校宣传栏上,各班班干部再把这句名言抄到班级黑板上,由早读上课的老师负责给学生讲解,并带领学生诵读。这些名言都经过精心挑选,还附上现代文翻译和一个相关的故事,要求教师在讲解的时候,一定要把故事讲给学生听,从而让学生受到教育。每天早读的时候,我们都要安排5分钟左右,让学生诵读蒙学经典,包括《三字经》、《增广贤文》、《百家姓》、《千字文》等。每天下午上课前,学校统一安排15分钟,组织学生练习书法。考虑到学校条件所限,目前主要是练习硬笔书法,书写内容都是经典古诗文和古诗词。学校再将优秀的学生作品进行装裱,在学校展出,从而营造出良好的氛围。
3.开展古代名人故事轮展,学习古代名人伟大精神。笔者从全体师生中征集推荐的古代名人中,挑选出100位有代表性的名人,将他们的画像、基本信息、生平故事和主要贡献制作成宣传画,在全校各个班级轮流展出。每个星期每班只展出一张,由班主任利用班会课带领学生一起学习。一个学期结束后,再举办“向古代名人学习,做现代优秀少年”演讲比赛,鼓励学生学以致用,把学习到的名人精神化为自己的行动,从而达到教育目的。
4.开展“琴棋书画诗茶花,全面发展人人夸”活动,发展学生的兴趣特长,培养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在开展这些活动的时候,一要紧密结合德育目标,不为活动而活动。例如古琴表演,要求学生不但要演奏经典曲目,更要把古琴所代表的君子气质、恬淡悠远的寓意以及相关的经典故事跟其他同学进行讲解。同样,在开展棋艺、书画等活动的时候,也要重在发挥其教育意义。虽然学生的水平普遍不高,一些项目难以全面开展,但每一项活动都能够把其教育作用发挥出来,起到的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
5.开展礼仪礼节修身活动,培养学生知礼守礼、和善爱人的良好品质。笔者带领全体教师,针对学生的生活场景,将古代礼仪要求和现代文明规范相结合,制定出学生在各个场景的礼仪准则,并组织学生进行练习。例如上课礼仪、同学相处礼仪、对待长辈礼仪、就餐礼仪、公共场合礼仪等等,?γ恳桓龀【岸继岢隽司咛宓囊?求、程序、规范和注意细节,在不断的操练中,让学生逐渐养成文明礼仪和行为规范。在设计和操练这些礼仪的过程中,笔者注重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信义孝悌”等作为准则,要求学生熟记并在生活中体验和践行。
三、实施德育进阶,探索德育评价。没有有效的评价和激励,学生的德育养成就很容易半途而废,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在工作中,笔者尝试引入德育进阶,通过积分晋级,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就感,从而鼓励学生持续上进。学生参加所有活动,包括节日教育、礼节教育、书画教育等,只要完成任务,都可以获得一定的学分,学生通过累积学分从而实现晋级。学生级别从最低的童生,到秀才、举人、贡士、进士,最后直到翰林,其中最高分的三名学生分别评为状元、榜眼和探花。成为进士的每一位学生都可以佩戴特别的标识,既激励了这些学生,又给其他同学树立了榜样。学生每次进阶都可以获得一份小礼物。积分进阶因为蕴含了优秀的元素,学生非常喜欢。同时,学校将每个级别的学生进行赋分,可以累加统计出各个班的得分,从而为学校各个年级文明班的评选提供了无可辩驳的量化数据。
经过几年的实践,学生的行为习惯、气质品格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尤其是学生懂礼节、会礼仪,感恩父母,友爱邻里,受到了家长和村民的一致赞扬。虽然德育工作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很难有一种普适的模式,但笔者的实践表明,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德育,能够开辟一片新的天地,为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创造新的可能。
参考文献
[1]连文达.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课程的路径选择[J].教育评论,2016,(12):137-141.[2]王阳阳.关于传统文化教育进小学的思考与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2016,(07):196.[3]刘含光.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06):142.[4]王仕魁,谢彦波,王河滨.提高小学德育实效性浅探[J].科技资讯,2013,(27):198-199.[5]刘文志.谈中国传统文化与德育关系[J].理论界,2008,(09):139+241.[6]林琳,管琪,段亚敏.传统文化中德育资源特征与“古为今用”辨析[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03):107-108.[7]崔金贵.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青少年德育教育[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04):60-62+67.[8]董国军.传统文化与德育论略[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2):100-104.
第四篇:提高德育实效的有效性途径
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永嘉县乌牛镇仁浦小学柯向阳
[摘要]在积极推进新的课程改革的今天,学校切实加强开放性,调整沟通策略,吸取国内外先进教育经验,让更多的家长融入教育进程。在我校 “家校联营社团” 的创建和实践过程中,我们尝试着让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携手,共同去认识孩子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组建家校联营社团,让家长的家教理念渗透到学校中来,直接参与班级管理,甚至学校管理中来,开辟出了德育教育的另一条路径,摸索出了我们学校特有的德育工作之路。
[关键词]家校联营;组织管理;课程设置;德育
一、背 景
众所周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是整个大教育体系中的两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在教育者、教育场所、教育手段以及内容等诸多方面存在的显著差异,二者在教育工程中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合作的好,教育工作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因此,作为实施教育的机构,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应该首先认真审视自己。囿于国民受教育程度的整体偏低,目前我国的学校教育以及家庭教育在育人方向上是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偏颇的。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表现:一方面,学校教育试图囊括一切教育功能,以期学生走出校门时,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另一方面,家庭教育(其实还有社会教育)被在相当程度上矮化了———与其说是学校单方面漠视家庭与社会的教育能量,不如说是家庭和社会赋予了学校教育过多的责任。而这直接带来的是:学校教育职能被无限的放大,达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地步,家庭教育被极为不该的沦为学校教育的补充。
鉴于此,我们尝试着让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携手,共同去认识孩子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组建家校联营社团,让家长的家教理念渗透到学校中来,直接参与班级管理,甚至学校管理中来。下面就以我校开展的环保特色教育为抓手,阐述如何进行家校携手,创建家校联营社团,进行行之有效的德育教育。
二、概念的界定
(一)家校合作
本课题中的“家校合作”,就是指对学生最有影响的两个社会机构——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能得到更多的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而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也能得到更多的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
(二)家校联营社团
我以学校的环保特色教育为例,指的是以家长为引领者,按照学校设置的环保课程,家长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主题定时进校授课,以及进行环保社会实践的组织。突现家长的示范、引领、辐射的作用。
三、“家校联营社团”创建实践过程
(一)社团组织的管理
为了使家校联营社团有序、有质的进行,我们在创建时,分成了三个阶段进行布署:初级阶段,以班级为单位成立家校联营社团管理部,直接隶属于班级家委会。委任主要负责人、班子和主要任教家长名单。班主任和社团成员共同参与讨论和设定课程的长远安排规划,及近期的授课内容,并在每期授课前小组讨论授课内容。
中级阶段,成立年级段和班级两级家长授课社团,以班级为基本单位开展活动。每个班级选派2名社团团员代表参与年级段社团的家长授课教研交流活动,共同探讨课题方向授课方式及深浅安排,以及在相同阶段可以选派代表统一备课,让不同班级执行授课,这样可以弥补一个班级家长某些版块知识不全的缺陷。
高级阶段,学校成立家长课堂社团研究组,具体负责家长社团的活动组织,并成立学校和班级两级社团模式。每班级选派一人参与学校社团,并设立学校社团的负责人。由学校和学校家长课堂社团共同参与授课大计方针的制定,授课方向、课程内容规划的讨论、交流和制定,进行家长授课常态化管理和执行。在这种模式下学校成立的研究组需深入参与进去,并起到把握方向的作用。
(二)社团组织的课程设置
家校联营社团的课程应常态化规划。首先从课程设置框架入手。我们了设置四大授课课题方向:其一,环保知识,包括环保小知识、环保医疗、航天环保等科技知识;其二,环保社会生活知识,包括衣、食、住、行、裁、缝、编、织等环保社会生活技能和知识;其三,环保实验科学知识,包括实验室实验,自然实验等。其四,环境保护的实践活动等。这就解决了家长授课时“接下去该从哪里入手、讲什么”的疑惑。
其次,做好环保教育授课进程的长期规划。以目前家长授课每月2次为例,学生每年在校8个月计,每年共授课16次,那么从学生入学到毕业共6年合计授课96次。如果按上述四大课题计算,每个课题在6年中平均可获得24课次,上述任何课题都拥有极广的知识量,分6年24课(每年4课次)进行教授并不多,家长有足够的内容进行
授课,将这24课次平均分成三个阶段,每2年一个阶段共8课次,每个课题在第一阶段选择最简单易懂的话题和知识便于学生接受,并逐步提升难度,提高学生知识深度,难度控制可由老师和家长课堂社团共同决定。这样的长远规划就解决了家长可能遇到的“深浅怎么把握、该怎么讲”的疑惑。
最后,可进行授课的阶段性效果检验。在每个学期结束时,由班主任主持举行知识竞答活动,对家长授过课的知识进行一次选择性的趣味竞答,以考核学生的课外知识掌握情况;也可以在每一个单元的测试卷上安排一至二道题目,针对家长教过的课外知识进行考核;这样也更能体现和落实素质教育。
(三)社团组织的开展情况
家长联营社团活动,已进行将近一个学期了。每月二次,家长定时定主题来校进行授课。授课主题由家长自身的特长进行确定,本学期分别给孩子带来了系列的课程,如:《汽车的尾气》、《环境保护小知识》、《臭氧层被破坏了》、《环保安全》、《我们生存的环境》、《环保漫画》、《环卫工作生活》等,有课堂上的游戏、实验生活;有现实生活的实践、参观;有现代技术的操作学习等,孩子们所涉及到的知识内容是课程设置所不能包括的,再加上每位家长上课的风格各不一样,有些家长幽默恢谐,有些家长娓娓道来,有些家长激情风趣,有些家长严肃可爱等,使孩子们爱学、乐学,盼望着每周家长环保课的到来。真有“书山有路‘趣’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
四、基于“家校联营社团”创建的启示
(一)各方面的反响
1、家长——积极响应、踊跃参与
“留驻绿色”家长联营社团活动自开展以来,家长反应热烈,积极参与,并给予极大的支持和关心,从以下几点看出家长对活动的反应态度:
A、对活动倡议的积极响应和关心;本活动于开学初在全校家长会上提出,获得全体通过,并积极报名参加家长环保社团。
B、后续跟进的家长众多,个个欲试。
C、通过活动,环保教育的理念从校内一直延续在校外,形成了比较强的合力,不仅提高了师生、家长的环保意识;与此同时,外在对学校评价更加积极,提高学校的品牌度和认可度。
D、家长以参与家长环保社团为契机,充分参与到学校管理,有利于学校的管理。
2、学生——兴趣盎然、知识扩展
A、学生每到家长社团开始前,就已经非常期待,这不仅为他们带来乐趣更重要的是孩子们总会在下课后围着上课的家长积极据探讨的场面。
B、学到了更多环境保护的知识,成为他们课间讨论的话题,扩张了知识面。
3、其他学校——学习借鉴、跃跃欲试
其他学校老师对我们学校这种活动的开展,持支持意见,觉得很值得借鉴:不仅更加丰富了孩子的环保教育生活,而且让家长参与到课堂中来,直面接触孩子,为以后学校的管理起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启示
在积极推进新的课程改革的今天,学校切实加强开放性,调整沟通策略,吸取国内外先进教育经验,让更多的家长融入教育进程。通过我校 “家校联营社团” 的实践,不难发现家校联营的张力和活动,更主要的是让我们更好的开辟了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的另一条路径,摸索出了我们学校特有的德育工作之路。
1、通过家校联营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学校和家庭相互协调,将发挥最大的教育功能。当学生感到老师和家长在为发展而协同努力时,他们会因此而受到极大的鼓舞,产生向上的动力,激发成就感,并最终转化为进取的实际行动,很大程度上满足孩子们心理上受关注的需要。
2、通过家校联营可以优化教育环境,因为家长的职业、兴趣、知识、阅历、技能和方法都各不相同,可以有效弥补学校教育资源的不足。
3、通过家校联营有利于强化社区对学生发展的影响。使学生受到来自两方面系统一致、各显特色、相辅相成的教育影响力,形成多种终身受益的必要素质,更好地实现社会化。
4、通过家校联营不仅可以促进孩子的学习,使学生在学校内外获得更大的成功。学校作为学生德育的主阵地,必须与家庭教育的正确结合,才能给学生更全面的教育影响。家庭、社会有着取之不尽的德育资源,学校结合当地社会现实,因势利导,这会比简单地逃避社会现实更行之有效。特别是当地一些历史文化资源可观可感,其与学校德育的有效衔接,也有益于学生的品德健康发展。对于一切受教育者,我们不怕其先天的缺陷,不怕后天的不足,最可怕的是道德流失、心灵沙化和精神污染。选择家校联营的德育方式,遵循德育规律,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一切教育者的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1 ] 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 ] 马忠虎.家校合作[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3 ] 徐明峡,吴建成.影响现代家校合作制度建构的环境研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03): 7.[4] 周乾坤.基础教育新理念.[ EB/ OL ].http : pep.com.cnP200406Pca492307.htm,200601.
第五篇:着力提高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着力提高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机构编制工作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国家政权、优化执政资源配置的基础性工作,事关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全局,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体制和机制保障作用。按照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肩负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这一重大历史使命的机构编制工作,担负的责任将更加重大,面临的任务会更加艰巨,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会更加复杂,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提高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和有效性,破解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及时消除发展中的体制机制障碍,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一、提高机构编制管理权威性和有效性的意义和作用
提高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是对多年来机构改革和机构编制工作成功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对做好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更带有根本性。
(一)提高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新时期各项工作的根本方针。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直接涉及到对执政资源的有效配置,机构编制工作的生命力主要体现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从体制机制上保证党和政府对经济工作的有效领导和管理,从体制机制上保障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断推进;体现通过机构设置、职能配置等方式进一步推动政府转变职能、提高行政效能、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运行机制上来。提高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是在机构编制工作领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的客观需要。
(二)提高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机构编制工作是贯彻执行《国务院组织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国务院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机构编制管理的职权来自于相关宪法性法律规范,是宪法的权威性在国家机关组织机构管理方面的有机延伸,其权威性是毋庸置疑的。提高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是从体制上、组织机构管理上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建设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
(三)提高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迫切需要。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是深化各项改革的重要环节,是机构编制工作的重点。改革的实践表明,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是突破改革中机构撤并、编制精简难点问题,顺利推进改革、实现改革意图的迫切需要。机构编制工作逐渐成为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重要资源,成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成为有效解决政府职能转变、优化机构设置、理顺职责关系、提高行政效能的重要手段。党的十七大对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提出了新要求,在新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任务面前,迫切需要进一步提高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四)提高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是强化机构编制日常管理的现实需要。机构编制大量的、经常性的工作是对增减一个机构、一个编制、一名领导职数和一项职责等具体机构编制事项的管理。目前,一些地方超编制配备人员、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部门履行职责缺位、越位和错位、条条干预等问题依然存在,机构编制意识不强,机构编制工作处于被动应付的局面,成了“看家护院”的角色,缺乏权威性和有效性。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导致机构编制难以控制、机构编
制工作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影响了党政机关的自身建设。机构编制管理必须进一步严格执行进人控编审核制度、编制实名制管理制度、机构编制和财政预算相结合的管理制度等各项机构编制管理制度,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认真纠正违法违纪问题,严格控制机构编制,提高机构编制管理的有效性,切实维护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二、机构编制管理权威性和有效性的主要表现和存在的问题
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是有效性的保证,有效性是权威性的具体体现,两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一)机构编制管理权威性和有效性的主要表现。一是表现在各项法律法规、改革政策和改革方案有效执行,令行禁止、政令畅通上。二是表现在不断创新,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解决行政体制运行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消除发展中的体制机制障碍,切实把机构编制管住管好,促使机构编制资源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上。三是表现在加强和改进管理,严格控制编制,推动机构编制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维护机构编制管理的严肃性上。四是表现在依法确定政府的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做到行政主体合法,实现行政机关的机构、职责、编制法定化上。
(二)影响机构编制管理权威性和有效性的主要因素。一是机构编制管理体制机制不尽合理,机构设置不合理,缺乏独立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工作环节多、程序复杂、工作缺乏时效性。二是机构编制管理法律体系不健全,缺少可操作的编制标准,对机构编制的管理主要是靠经验、靠比较,缺乏科学性和准确性。三是机构编制监督检查职能没有完全发挥。重审批、轻监管,监督检查力度不够,责任不明,缺乏严格具体的违纪处罚制裁措施,导致机构编制管理力度不够。四是编制意识不强。由于对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宣传不到位、法规政策建设不到位、监督制裁不到位等原因,“编制就是法”的编制意识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力提高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一)理顺机构编制管理体制,改善运行机制,为增强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提供体制机制保障。明确的职能定位、顺畅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开展各项行政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提高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同样需要从明确法律地位、加强职能建设、理顺管理体制着手,打牢体制机制基础。
一是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职能建设。按照权责一致的要求,应该进一步强化机构编制工作的职权,使机构编制管理的职权与责任相适应。充分发挥机构编制管理工作集中程度高、综合性强、协调作用突出等特点,加强机构编制部门对各类专项体制改革的协调职能,增强机构编制部门的协调能力。要科学界定机构编制管理与财政预算管理方面的职责分工,建立机构编制管理、财政预算管理整体联动机制,保证机构编制管理和财政预算管理的有机统一。
二是理顺机构编制管理体制。鉴于机构编制部门要统一管理党政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司法机关、民主党派机关、人民团体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管理幅度较宽,管理职责较重,应该适当强化机构编制部门的管理地位,以增强其综合部门的权威性。
三是改善运行机制。合理划分编委和编办的职责权限,充分利用各级编委层次高、领导和协调能力强的优势,进一步发挥中央和省级编委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中的牵头抓总作
用,切实把各级编委的工作重心转到研究制定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总体方案,研究拟定机构编制管理的法规、规章和政策措施等决策工作上来;适度扩大编办在具体的机构设置、编制核定和调整等方面的管理职能和独立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权限。同时,按照“便捷、高效”的要求,进一步优化管理流程,精简工作环节,属于编委的职权,编办审核后按程序报批;属于编办的职权,由编办按有关规定直接办理,增强机构编制工作的主动性和时效性。
(二)健全机构编制法律规范体系和业务规范体系,为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提供制度保障。
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全面性、长期性和稳定性。机构编制管理的制度化、法制化是提高机构编制管理权威性和有效性的主要途径和根本保障。
一是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立法。在系统总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以及机构编制管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机构编制工作的内在规律,研究制定一批有关机构设置、职责管理、编制管理等方面的法规、规章和政策措施,规范机构编制管理程序,完善机构编制管理内容,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法规政策体系。
二是进一步健全机构编制标准体系。机构编制标准是机构编制管理法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确定机构设置和核定人员编制等管理事项的业务准则。要在对现有机构编制管理标准进行修订完善的同时,围绕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根据不同行业、不同性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单位的实际情况积极研究制定职业教育、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等方面的机构编制标准,逐步完善业务规范体系,做到依法用标准审批机构、核定编制,提高机构编制管理的科学性、统一性和规范性。三是综合发挥各项制度的保障功能。综合发挥政策法规和业务规范等各项制度的管理效能,用总量、标准和法规政策规范机构编制管理,进一步提升机构编制部门的依法管理水平和依法行政的能力,提高机构编制工作的科学化和法制化水平,为机构编制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深化改革中提高机构编制工作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是机构编制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提高机构编制管理权威性和有效性的切入点。按照十七大作出的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部署以及转变政府职能、加大机构整合力度、严格控制编制、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等具体要求,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通过整合机构职能、修改完善部门 “三定”规定等方式方法,明确界定部门职能分工,理顺部门职责关系,进一步强化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能,进一步改革和消除行政管理体制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弊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涉及的机构编制问题,解决在政府效能、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的机构编制问题,及时消除发展中的体制机制障碍,使得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在更多领域、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发挥更加有效的服务保障作用,以此进一步强化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四)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提高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创新理论、创新机制、创新管理,是新形势下不断提高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水平的必然要求,也是不断提高机构编制管理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一是坚持理论创新。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政策性很强,必须要有科学的理论做指导。应深入开展对不同层级政府的功能定位、如何合理划分不同层级政府的职责权限、如何科学合理地确定不同层级的事业编制总量、如何使干部管理与领导职数管理相协调等问题的研究,拿出一批适应
改革发展要求、符合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实际、能够解决机构编制管理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能够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体制机制障碍等方面的理论成果,用于指导机构编制管理实践。
二是坚持机制创新。创新部门履职管理机制,探索建立部门工作向机构编制部门通报机制、强化编制部门的监督约束机制、职能争议协调机制,追踪部门的履职和运行情况,做好部门职责的界定、协调和划分工作,防止出现越位、缺位和错位现象;完善机构编制动态调整机制,结合检验工作,探索建立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绩效评价机制,根据绩效评价结果相应调整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提高机构编制调整的合理性和实效性;创新机构编制问责审计协调机制,协调纪检监察、组织等部门,把机构编制管理纳入到各部门和下级党委、政府的工作考核范围、问责范围,对机构编制资源使用的效果进行问责、考核,增强各级各部门的编制意识。
三是坚持管理创新。进一步探索促进机构编制管理的新办法,完善编制实名制管理制度,加快机构编制管理电子政务建设,搭建适合组织、编制、人事和财政和等部门共同使用的编制实名制信息交流平台,夯实机构编制管理的基础;创新领导职数管理方式,探索建立领导职数使用核对制度,使干部管理与领导职数管理整体联动;创新编制使用方式,积极探索事业单位编制管理的新办法,盘活事业单位编制资源,提高编制使用效益,切实解决一批领导关切、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所涉及的机构编制事项,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推行机构编制政务公开,探索建立机构设置和编制核定听证制度,保障人民群众对机构编制管理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争取社会各界对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支持。
(五)强化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维护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监督检查是机构编制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巩固机构改革和机构编制管理成果、维护机构编制管理权威性和严肃性的重要手段。
一是研究完善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机制,加大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力度。在进一步做好机构编制日常监督检查工作的同时,突出重点,结合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着力加强对机构编制法规政策的执行情况、各项改革措施和机构编制方案的落实情况、各部门各单位履责情况的监督检查,保证政令畅通,切实提高机构编制工作的执行力,维护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严肃性和法律效力。
二是研究制定机构编制违规违纪行为责任追究和处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行政责任,使责任追究有法可依,便于操作。
三是认真贯彻执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的通知》和《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真督实查,对于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予以严肃查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