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四化”建设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加强“四化”建设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煤矿生产,安全为天。特别当前正值夏季雨水繁多的季节,很多项目部采取各类措施,不断加大安全管理力度,投入大量的硬件设施等,如履薄冰,谨小慎微,很抓安全。为工人们带来最大的安全保障。
建设煤矿,首先在于安全,然后才会有生产,有效益。值此时节,我们应把加强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作为提升项目部安全生产水平的重要前提加以推进。在持续实践坚持走工业化道路、坚持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坚持科技创新、坚持安全高投入和强化责任制落实、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强化隐患查治、强化安全文化建设的“四坚持”、“四强化”基本经验的基础上,大力推进生产规模化、装备现代化、管理信息化、队伍专业化的“四化”建设,不断提高安全基础管理水平,为企业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不放过任何微小隐患。“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想在巩固当前安全形势的基础上,有效控制和消灭零打碎敲事故,必须要一点一滴、脚踏实地的从抓“四化”建设入手,做到“建矿企业公司化;建矿工人职业化;项目部领导专业化;从业培训社会化”,促进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煤矿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第二篇:抓好安全培训工作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抓好安全培训工作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对基层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是企业保证安全生产,提高职工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措施,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虽然各煤炭企业对此项工作都投入了相当大的力度,但实效并不理想。为什么安全教育培训常常会出现“高投入,低产出”的低效状况呢?在此谈点粗浅看法。
一、安全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
1、缺少长期、系统的工作规划:在煤炭企业中虽然管理者与职工都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必要性,但在具体实践中往往没有长期、系统的教育培训计划。培训工作呈阶段性、短期性的特点,具体工作过于盲目,使得培训工作实施处于零散状态。随着生产工作中具体情况的不断变化,经常出现在这方面的培训才刚起步不久又转移了教育培训的侧重点,如此蜻蜓点水,广种薄收,效果自然不明显。有时想通过一次培训就想根本上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大幅度提高职工的安全工作能力。而事实上,成年人的思想观念是经过长期形成的,不通过系统,长期的教育是不可能短时间改变的。
2、培训内容、形式与生产实践脱节:安全教育培训的理想效果应该是学以致用,用之有效。而目前多数培训的主要内容、形式仍然仅限于针对相关煤炭法规、文件通报和煤炭知识技能的书面式培训。多年一贯制的形式内容早已变得苍白无力,而且在现场操作中难于生成有机的联系。职工对这样的教育培训感到枯燥、单调,反映麻
木,厌倦。起不到应有的教育警示作用。
3、对培训对象的需求没有针对性:培训需求分为组织需求和个人需求。安全教育培训的最终目的是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工作能力。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每个人的思想意识和业务素质不同;接受相同的教育培训之后其接受能力也不相同。由于煤炭企业在具体工作中总是由几人或十几人分组工作,少数职工的安全意识低下将对整体工作质量有较大影响。因此,在日常的教育培训中,既要掌握集体培训的总原则,同时也要考虑因人施教的特点,采取灵活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策略。
4、安全培训管理体制存在重过程,轻效果。
在现实的安全培训中一定程度上存在重过程、轻效果的问题,即注重是否参加过培训,而无法考核是否通过参加达到预期效果。这是因为要通过参加培训达到预期目的,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培训机制。从安全培训的组织、领导、规划、机构设置、培训内容、方式和手段、教材、培训评估和考核都应加强管理。即应建立科学系统的安全培训管理和考核制度。
5、培训内容单调、匮乏。多数培训机构的培训内容还局限在岗位知识和技能上,缺乏企业价值观、创新精神、团队意识、员工职业素质的培养培训,更缺乏促进企业文化建设、配合经营管理措施推进等内容。
二、安全教育培训低效的对策:
1、制定长期系统的培训计划:随着我国煤炭工业管理的不断完
善与发展,现已基本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针对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广泛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各基层应针对自身的不同情况制定出系统有效的培训计划。既要有总体目标又要有阶段性目标。具体操作中,各阶段的培训工作要做到有机地结合,做到有计划、有重点、易实施、能考核。要对安全教育工作加以综合测试与考核评价。测试与评价既要考虑安全教育的实际工作量,更要根据职工接受安全教育的实际效果并在具体实践中对教育计划不断进行完善补充,使教育培训工作科学有序地进行。
2、加大教育内容更新与传播手段更新的投入:(1)、开展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要保证安全教育工作顺利有效的进行,就必须调动广大作业人员参与安全教育培训的热情与兴趣。因此,简单、一成不变的教育形式就难以起到理想的效果。在教育工作中要注意形式的多变与新颖。例如:开展典型案例教育的形式既可以是对案例的讲解、分析、讨论也可以集体观看录像资料,有条件的基层还可以请有关人员做现场报告或有组织地深入事故现场实地参观。(2)、充分开发现代科技手段:积极开发与使用各种计算机事故预想与处理仿真系统,开展事故演练培训与技术讲解,以逼真的形式增强安全教育效果。并与现场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切实提高职工防范事故、处理事故的能力。在职工的安全意识、技术与生产实践之间架起一座理性的桥梁。
3、建立教育反馈作用机制:通过对职工相同的集体培训后,其作用效果是不同的。建立教育反馈作用机制就是用于及时准确的掌握教育具体效果以及巩固以往教学的成果;及时纠正教育培训工作中的错误与偏差。同时根据反馈的信息对整体教育计划进行修补与完善。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应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育主题和培训形式,进行有的放矢的因人而教,这样既可提高培训者的主动性又可有效的遏制整体培训中学而无实的形式主义现象。
4、安全培训必须做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
成人培训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而是将培训内容与学员的工作联系起来。煤矿企业要针对各自煤矿的实际情况按照操作规程逐条逐款培训到位,真正使现场作业人员既熟悉井下开拓布局情况,又真正能够做到遵章守纪,不违规操作,确保生产安全。从而降低伤亡事故的发生。注重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而不是学术性、系统性和理论性,希望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为中心开展培训。要在培训和学员的工作之间建立紧密联系,做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学习与工作不分离。
安全教育培训是当前煤炭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议题之一。只要通过科学有效的企业内部培训就能够切实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为保证安全生产与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是企业获得更多更高质量的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
第三篇:忻州煤销—“六项措施”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忻州煤销—“六项措施”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近日,阳泉煤业公司召开安全生产例会,会议总结了前5个月各煤矿生产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形势,研究部署了第二季度工作,实行“六强化”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强化安全意识。各单位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生产月活动,增强职工安全意识,营造安全生产氛围;各级领导在研究生产方案时,以安全生产为前提,依法组织生产;各带班干部、班组长、安监工、瓦检工在日常工作中认真履职、严格班前安全检查;认真落实班前会制度,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强化制度落实。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安全管理的十八项制度,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位;落实以制度办事、以制度管人的管理“硬”规定,提高安全工作执行力;严格落实安全包保责任制,矿干部和职能部门负责人对包保责任区进行重点安全监管,不留盲区,不留死角,确保安全生产。
强化一通三防工作。严格落实“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隐患排除、综合利用”的工作体系及“四位一体”防突措施,进一步健全安检队、抽采队、探放水队、机电防爆队等安全管理队伍,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强化防治水工作。加强煤矿防治水基础工作,提高煤矿防范水害事故的能力;严格按照《煤矿防治水规定》落实煤矿探放水各项措施,做好雨季“三防”工作;提倡运用三维地震物探或化探技术,对掘进头进行全方位超前探测,分析验证,保障安全高效生产。
强化隐患排查。基层管理人员要以高度的敏感性对待安全生产,发现问题,及时督促处理;各煤矿要建立隐患排查的电子档案,分级管理,责任到位,杜绝“有排查、无落实”的现象;在抓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坚持专项检查、突击检查、动态检查相结合,不断强化现场跟踪管理,做到超前管理、未雨绸缪,从根本上杜绝各类隐患的发生。
认真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证照不全的、没有进行复工复产验收的以及存在重大隐患的矿井,要坚决停产;基建矿井只能基建不能组织生产,以确保安全稳定的大局。
第四篇:浅谈煤矿安全生产
浅谈煤炭安全生产
一直以来,煤矿安全都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这种沉重,不仅包含着人民群众对煤矿安全事故屡禁不止的无奈与痛惜,也饱含着对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担忧与不安。对于如何抓好煤矿安全生产,不仅煤矿企业不遗余力地常抓不懈,各级政府更是紧盯不放,把它当做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那么,到底怎样才能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呢?近日细细研读国发〔2010〕23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感触颇深,受益非浅。在这里,笔者就几个方面阐述一下自己对安全生产管理的认识与见解。
一、提高认识,把安全工作提到政治的高度来对待。每一起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受到伤害的不仅仅是事故当事人,也不仅仅是煤矿企业,它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影响到国家发展的稳步推进;它造成的不单单是经济损失,更造成了非常恶劣的社会负面影响,尤其是国际影响。现在我们国家大力提倡以人为本,深入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在这种社会环境下,煤矿安全事故尤其是重特大安全事故,对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所带来的冲击,是不可想象的。站在这个高度上来说,我们出不起事故,因为安全事故不仅是掏几个钱就能“摆平”的事,它给个人、给国家、给社会造成的伤痛与阴影是永远消除不了的,也是无法弥补的,国际影响更是不可低估。因此,我们每一个人,尤其是煤矿从业人员,都要提高认识,站在政治的高度来认识安全生产的重大意义。要经常性地开展政治学习,不仅学习安全
文件,还学习国家的大政方针,安全生产方面的国家政策。这个制度很不错,通过坚持不懈的学习,使每一个职工都认识到安全生产不仅仅是关系到自身安危的事,更是关系到国家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大事,首先在观念上树立了大局意识,克服了个人狭隘的认识。
二、坚持依法办矿,依法建矿,从源头上把好安全关。煤矿建设与生产,首先应该从源头上规范主体行为,该报批的报批,该签证的签证,该投入的投入,该整改的整改,坚决杜绝无证经营,无证生产,坚决杜绝冒险作业,杜绝违章作业。近十多年以来,国家先后颁布了多部关于煤矿企业生产经营的法律法规,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矿法》更是将煤矿安全事故列入刑事犯罪之列。颁布这些法律法规的目的,就是为了规范煤矿企业的生产、经营与安全管理,从法律上保证安全生产。有些人感叹,煤现在煤矿越来越难干了。的确,现在的煤矿生产,相关法律法规的条条框框越来越多,政府部门的监管越来越严格,煤矿行业的门槛也越来越高,稍不留意就可能跨越“红线”,面临着停产整顿、关闭矿井,甚至法律制裁的严重后果。但是,这恰恰说明了国家对煤矿安全生产的高度重视,对人民生命财产的高度负责。应该说,这是社会进步的明显表现,是国家发展的必然结果。前不久国家相关部门对去年河南伊川县“3.31”矿难进行了处理。这起矿难中,上至县长、书记,下至煤炭安全管理的科区长,被党纪国法处理的多达有77人,可谓重拳出击。这个处理结果,也表明了国家治理矿难、确保安全生产的坚决态度。应该说,很多人被这次矿难以及后续处理结果深深地震撼了。但是,我们不仅仅要震撼,更要以
此为戒,警钟长鸣,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煤炭生产,必须以法律为依据,以规程为准绳,依法生产,按章生产,尊重生命,以人为本,我们的煤矿产业才能长治久安。否则,就是死路一条。
三、坚持以科技为先导,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安全、高效地组织煤矿生产。随着我国煤炭开采事业的蓬勃发展,传统的煤炭开采工艺、开采技术与生产装备所表现出来的技术含量低、劳动强度高、开采效率低等矛盾越来越突出,不仅对煤碳开采业的发展造成瓶颈制约,还严重威胁了矿井安全生产,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化矿井生产的需要。有鉴于此,企业及政府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来组织科研攻关,加快煤炭开采相关技术升级,应对各种煤矿安全威胁。经过多年的努力,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大批涌现,大大拓展了煤矿安全生产的新途径。更重要的是,这些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使煤矿安全生产在技术上和实践上有了质的飞跃,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煤矿的安全生产。邓小平同志曾经有过精辟的论断: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因此,我们必须相信科学,依靠科学,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探索、推广、使用科学先进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让这些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在安全生产中发挥出科学的威力,为我们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为我们的事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做的是,坚决淘汰那些落后的甚至不科学的生产工艺及设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来替代,从根源上彻底消除不安全因素;
四、严格按照规程作业,破除经验主义,铲除懒散作风,牢固树
立按章作业意识,以铁的手腕狠反“三违”,从根本上夯实安全基础。规章规程,就是施工中合理而必要的程序,就是我们工作中的科学指导。任何偏离盖章规程的作业方式,最终都会酿成事故。煤矿安全生产的规章规程,都是用鲜血换来的教训。我们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本《煤矿安全规程》,浸透着无数人的鲜血,凝聚着许许多多曾经鲜活的生命。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我们不能踏在前人的血迹上,再酿类似的悲剧。从这个意义上说,为保证安全生产,我们必须严格按措施施工,按规程作业,丝毫马虎不得。严格按照规程作业,才是我们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但是在现实中,三违现象却屡禁不止,防不胜防。究其原因,一是经验主义占上风,有些同志自认为见多识广,经验丰富,在工作中删繁就简,省略必要的程序,违章作业,违章指挥,结果酿成事故。还有一种原因就是懒散作风在作祟。有些同志懒散成性,工作中经常图懒省事,抄近道,走捷径。殊不知,在潇洒痛快时,大祸已在不知不觉间降临头上。经验主义与懒散主义这两个东西害人害己,千万要不得。三违猛于虎啊,“三违不除,矿无宁日”。因此,为铲除隐患,我们必须以铁的手腕狠反“三违”,重拳出击,铁腕治理,不留情面,不留机会,不留余地。否则,姑息迁就之下,必然养虎为患,后患无穷。治标更要治本,我们必须营造出一种三违必反的氛围,让广大职工知道红线,害怕红线,从而远离红线;要养成一种遵章守纪的群体性习惯和心理,以三违为耻,以遵章为荣,树立一种积极向上的工作心态和遵章氛围。
煤矿安全管理,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综合性系统,涉及到企业内外的方方面面,既有煤矿企业的合理组织,还有政府还部门的严格监管;既有人、财、物上大量投入的硬件建设,还有从业人员素质培训的软件建设;既要创造经济上的效益,更要抓好安全上的社会效益。因此,实现煤矿安全生产不是一蹴而就的事,煤矿安全管理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我们时刻警醒,常抓不懈,个人、企业、政府共同努力。煤矿安全之路依然任重而道远。但我坚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煤炭安全生产的路子会越走越宽,煤炭的天空会越来越蓝。
第五篇:煤矿安全生产
煤矿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提高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意识,切实落实本单位、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职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有关安全法律法规,结合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安全生产实行“一岗双责”制度(一岗双责制度:是指煤矿各级领导、各相关部门不仅要完成本职范围内的业务工作,同时承担业务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工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各煤矿行政正职(含主持工作)是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责任;分管领导是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负责人,相关部门负责人是本部门安全生产的直接领导者,对分管业务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要切实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抓好分管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