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当前黔东南榕江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育困境分析
当前黔东南榕江民族地区农村教育面临的困境分析
榕江县八开中学杨文中
内容摘要:黔东南榕江县少数民族地区,因思想观念落后、家庭贫困、师资力量薄弱、对留守儿童少年缺乏有效监管等原因而造成学生辍学。这些原因严重影响着我县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普及与提高,成了久治不愈的顽症。要做好保学控辍工作,必须从加大宣传力度、搞好依法治教、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完善教育管理体制等方面入手,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长抓不懈,才能有效遏制辍学现象,才能稳步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思想观念师资力量留守儿童学生辍学原因分析解决办法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教育面临诸多问题,它关系到党和国家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民族复兴、实现中国梦的要求;关系到国家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民生改善,因此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育问题不容忽视。作为多年在农村一线从事教育的工作者,我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和困境都有很深的了解。现就黔东南州榕江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育来进行分析,希望能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当前我县农村教育面临的困境主要有:
一、地理条件偏僻,信息闭塞,教育落后 我的家乡榕江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地跨珠江,长江流域。全县总面积3315.8平方公里。县城距省城贵阳365公里,州府凯里173公里,广西桂林340公里,柳州390公里。是贵州省唯一地跨月亮山、雷公山的县,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县。人口30多万,少数民族聚居,其中,侗、苗、水、瑶等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4.4%。
由于我县地理条件偏僻,多年来交通不便利,信息闭塞,民族思想观念落后、封建陋习尚存,这是导致我县教育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
身处偏僻地区的农村教师分享到的教育信息太少(如先进地区的教学理念,管理经验等),教师的教育观念落后,管理方法也落后,也是导致地方教育质量难以提高的重要原因。二“读书无用论”的思想依然普遍存在经过深入农村家访调查,70~80﹪的家长或监护人思想观念落后,他们认为读书无用或用处不大。家长们认为读书的孩子干活不如老子,挑担不如妹子,养猪不如嫂子。认为读书的孩子变懒了,怕脏了。书,只要读一点,识几个字,会算点账就行了。再说读书也难得工作,家庭也难支持读完中学,更别说上大学了。孩子用那么多时间读书,还不如让他们早点去打工挣钱,可以帮助家里解决实际困难。“读书无用论”思想在农村家长中依然普遍存在。由于这种思想的传播,影响了很多孩子,许多的孩子在学校不好好读书,就个别爱学习的,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想退学。成绩的不好的学生,读到五六年级就辍学回家务农,或去广东、浙江、福建等省打工挣钱去了。那些辍学去打工的孩子,或多或少都会挣到一些钱来帮助家里。家长们沾沾自喜地进行攀比,认为自家孩子有出息。只顾眼前利益的家长,根本不考虑孩子今后的发展,对辍学的孩子也不进行劝导,让其复学。由于孩子们文化素质低,在外找不到工作或找不到好工作的孩子在外学坏,干起违法犯罪的勾当。组织参与偷盗、抢劫、行骗、买淫等活动,给社会造成恶劣的影响。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大力进行教育宣传,促其改变 “读书无用论”的思想,让农村孩子一个不少的进校接受教育,提高他们的文化知识素质和思想品德修养,才不会给社会带来不稳定的因素。
三、农村家长重男轻女的思想仍然严重
我县农村地区仍然保留着传统的思想观念和民族封建习俗,很多农村父母都重男轻女,特别是少数民族家长。
一方面,农村家长认为男孩子才是本宗氏传人,男孩读书理所当然。女孩长大出嫁后就是别人家的人了,送女孩子读书是帮别人培养。让她们读书越多,时间越长,自家经济损失就越大,是一种得不偿失的行为,女孩子出嫁前就应该帮父母多做家务,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尽管一些女孩子在学校爱学习,成绩也好,但是父母亲并不看好,许多女孩子小学都没毕业就不让读书了,她们的教育权利受到剥夺,影响女孩子今后一生的幸福。
另一方面,我县是少数民族聚居县,民风民俗落后。在农村,少数民族都有早婚的习俗,早婚现象较为突出。14~16岁的少年,生理都还没有成熟就谈婚论嫁了。到18~20岁没娶没嫁的,就认为过了结婚的年龄,那时谈婚论嫁就难了。据调查了解,大部分女学生是因为父母促成结婚的,部分是因孩子早恋结婚。因早婚造成了她们辍学离校,严重影响了我县义务教育阶段的巩固率。
四、地方领导干部对地方教育认识不到位,抓教育的手不硬
在教育方面,地方领导干部认识没有真正到位。他们只关注地方经济发展,不太关心地方教育发展。原因是经济发展是看得见的,见效快的政绩;而教育产生作用是隐形的,是长期的,在任期内是看不到成绩的。所以地方领导干部在抓教育工作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而且抓入学、控辍学方面的手都不硬。他们没有严格的去执行义务教育法,对没有督促其子女完成义务教育的家长或监护人不进行处罚或不严厉处罚。这与小平同志提出的“只会抓经济的领导,不是成熟的领导”;“我们可在其它方面忍一忍,也要把教育问题办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重要思想背道而驰,而这恰恰是影响教育投入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五、农村地区师资力量依然薄弱
民族地区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比较差,工作能力不强;师资分配也不合理,影响素质教育的实施。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有:
1、在村级小学,大部教师是民转公。他们虽然教学经验较为丰富,但文化知识不高,学历以初、高中为主。现虽以通过培训达到中师文凭,但与真正的中师生综合素质相比,差距较大。
2、即便是中师毕业生,也因原有的部分教师未学过英语、计算机等,不具备当代教师最重要的文化素质。他们难以利用现代教育资源和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教育教学。因此,只有采取在职培训的方式,来提高他们的素质。
3、近些年,为了解决偏僻农村学校师资薄弱问题,上面虽然也派中心校、城里优秀教师下乡支教,但是力量薄弱,乡村工作难度大,教师不安心,时间又短,没有取得预期效果。新招进来的年轻教师,因农村条件差,没有呆多久,就调走或参加招考转行走人了。农村师资力量依然薄弱,根本无法保障农村教育工作的正常进行,更不要谈教育发展了。
六、农村学校、家长、学生三方缺乏勾通
在农村偏僻地方学校,教师编制太少,工作内容繁重,教师没有更多时间去做家访工作,学校与家长沟通很少。开家长会,家长在外打工,也没办法沟通。外地来的教师,对乡村里一些风俗和当地学生的情况又不了解,学生出现了问题,他们只是简单处理和教育,没有深
入去了解,去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没有做到因材施教。农村家长或监护人多数是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家长认为只要给钱给物,当好“后勤部长”就可以了,至于孩子读书,学习好坏都是学校和老师们的事,不属于家长的责任。因此,他们一般不会主动与学校老师沟通。他们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回家就看电视或窜门聊天。周末孩子回家时,也未积极主动去与孩子交流,平常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学生除了在学校(在老师的监督下)学习外,回到家什么都不管了。学习情况也不跟父母说,父母也很少过问。这就导致他们对学习不重视,成绩下滑,从而失去兴趣。很多学生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缺课、逃学现象时有发生。由于家庭的贫困,又受到外出务工人员的游说,一部分的学生只读到五六年级就不想读书,就外出打工了。这样的不良风气在我县农村很盛行。
七、“留守儿童”产生的问题,让学校、老师的工作力不从心
农村家长迫于生活压力外出打工,孩子留给爷爷奶奶管,许多孩子成了留守儿童,这已经成为我县农村的普遍现象了。孩子的监护人大多数是老年人,文化程度不高,有的是文盲,有的是半文盲,他们不知道如何去引导、教育孩子。老年人在教育态度上溺爱晚辈,对孩子不加以严格管教。留守少年儿童大部分正处于身心迅速发育时期,他们对自身出现的问题有诸多烦恼,需要向父母倾诉,需要父母帮助。但由于其父母长年在外打工,很少与孩子联系勾通。有的一年半载,甚至几年都不给孩子打一个电话、写一封信、与孩子见一面,孩子几乎遗忘了父母亲。长时间不与孩子勾通,孩子得不到应有的关怀和教育,这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从总的调查情况来看,留守儿童学习绩优秀的极少,成绩中等、中上的也不多,成绩差的却占多数,这主要是由于心理矛盾干扰和无人督促学习,放任自流所造成的。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孩子远离父母,缺少了与父母交流的机会,父母的对孩子的教育也是鞭长莫及,作用甚微。监护人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介入较少,很少关心孩子们的思想情感变化,不去做心理疏导工作,这就引发孩子们的种种心理疾病。如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缺乏自信、悲观消极。这样的学生厌学,逃学,不遵守纪律,顶撞老师,这给学校的管理,老师的教育教学带来很大困难,让学校、老师的工作力不从心。
对于农村家长大量外出务工,无人照管其孩子学习的情况,学校要全部实行住读制,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还应设置专门的导师,对孩子的生活进行指导和心理疏导,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教育面临诸多问题。问题的解决要靠党和国家完善教育管理体制;增加投入,改善农村教学条,加强农村师资力量建设;改革领导干部评价标准;做好教育法制宣传,加大执法力度;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长抓不懈,才能有效遏制辍学现象。只有这样,才能快速的推进少民族地区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实现我们伟大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农村教育现状和困境》作者:广西江给朝
2、《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初中学生辍学原因及对策》湘西自治州教育局李刚
3、《当前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困难及对策》济南市济阳县西范小学宋家富
4、《贵州榕江——中文百科在线》
第二篇:农村教育科研的困境分析及对策
农村教育科研的困境分析及对策
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科研工作愈来愈受到普遍的重视。作为教育条件较薄弱、师资力量相对匮乏的农村学校,如何因地制宜,开展教科研活动?本文试图立足于当前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困境,探讨摆脱困境的出路。
农村学校开展教育科研的困境
农村开展教育科研的认识偏差
在很多农村中小学,上至学校领导,下到普通教师对开展教科研都有着各种错误的认识。
从学校层面讲,学校领导普遍认为,学校条件差,师资力量不足,教学任务重,搞教育科研是浪费时间,也影响教学工作;他们只重视抓教学质量,重视学校的升学率,看重的是教师的教学成绩,极少把教育科研工作纳入奖金和工资进行考核。当然,也有少数学校搞教育科研,但个别学校搞科研的目的并不单纯。即使搞了教育科研的学校,也只是搞搞形式主义,没有真抓实干。
从教师层面讲,农村学校大部分教师认为只要升学成绩好,教师的教学水平就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就好。一些教师视教研活动为“负担”,还有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不太清楚,几乎没有参加过新课程的业务培训。陈旧的观念、落后的教学方法严重阻碍了教师研究意识的培养和研究习惯的养成。即使搞了课题的学校,真正投入其中的也只是少数的几个教师,大多数教师只是图交差了事,完成任务而已。
农村开展教育科研的物质困难 第一,教师素质相对较低。具体表现为:一是农村教师的老龄化现象比较严重。二是教师的知识储备老化、教学方法落后。三是教育观念守旧。四是农村在职教师学历层次还是偏低,相当一部分属于“民转公”教师。
第二,教育科研条件较差。一是偏远的农村学校,因财政困难,必要的教学条件都不能满足,更谈不上满足教育科研工作的需求了。二是对现有的教育资源也不能很好的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三是教育科研机构不健全,教研机构人手不够。四是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任务非常繁重,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参加教研活动。
农村开展教育科研的理论困惑
一是视野狭隘,理念滞后。应该说也有部分农村中小学校长想通过教育科研来提升学校办学品质,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健康发展,但真正搞起来却感觉心有余力不足。如无从下手,找不到教研的切入点等。二是内容枯燥,形式单调。目前农村中小学的教育科研缺乏理论支撑,大多数学校的教研活动一般还停留在听课;期末考试结束后,教师写一份试卷分析和教学工作小结上交了事。三是选题不准,推广不力。在农村,教师考虑选题时也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对课题的实施步骤和操作过程设计过于简单,空乏,大而化之。因而课题在实施研究时,便会遇到操作障碍而难以继续研究下去,严重影响了教育科研工作的时效性。不仅如此,在结题后很多教师把成果束之高阁,忽视其成果的推广。
农村教育科研摆脱困境的对策
提高认识,高度重视
笔者以为,搞好中小学校教育科研,校长应该率先垂范。校长在教育科研方面良好的示范作用应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支持教科研工作,二是关心教科研工作,三是直接参与教科研工作。
优化环境,完善机制
要开展好教育科研,学校应建立健全教育科研管理体制。通过专业进修等形式,培养一大批专业知识巩固、熟悉教研、科研业务,有一定组织能力的教师作为教研科研骨干,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以教科室为龙头,以学科教研组为中介,以备课组为基础的三级教研科研网络。形成以行政为“主体”,以教科室、教研组为“两翼”的分工负责的科研管理阵容。
加强培训,科学指导
从很大程度上讲,教科研就是创新,而创新又来自于积累。信息时代,教育工作者必须通过不断的培训学习来掌握与本专业有关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为达到学习提高的目的,学校应该建立学习培训制度,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实行“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政策,鼓励学习上的多向交流。笔者认为在加强培训科学指导方面,一是学校要舍得花投入对一些骨干教师进行培训。二是可以聘请区域里有影响的教师担任学校教研活动的技术指导。三是要通过培训后有一定基础的教师“传、帮、带”的形式来带领“徒弟”,把教研的力量不断扩大。四是通过本校的力量进行校本培训。
骨干带动、全员参与
为搞好学校的教科研工作,必须实行“全体动员、全员参与、骨干带动、重点实破”的策略,即大力倡树教科研之风,提倡人人搞教科研。同时吸收学生和部分家长参加科学实验研究等。要选拔骨干教师负责学校重要科研课题,以保证教育科研出成果、出效益,同时在全体人员中起到鼓舞、示范作用,以提高带普及。
课题引路,提升水平
在进行课题研究时要注意:一是要注意从身边的教育现象中去发现课题、选择课题。要对自己身边熟悉的问题进行选择,特别要注意结合农村学校的实际。二是要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等。
教育科研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教师大量的学习积累、不断的反思实践、长期的坚持努力,只有充分认识教育科研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知难而进,以时不我待的精神认真抓好这项工作,才能使教育保持长久发展的后劲,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第三篇:当前我国道德教育的困境分析论文
[摘要]道德教育是教育本质应有之义。但目前我国的道德教育却陷入了进退两难、无所适从的尴尬境地。这主要源于:作为大背景的社会面临着“被标榜的道德”与“被放弃的道德”相背离的困境,学校道德教育中“热情的口号”与“落寞的实践”的悬殊,道德教育自身“政治性”“教育性”“道德性”的博弈,教育者诉求“自主的教育者”却遭遇“被规训的工具”的尴尬,受教育者挣扎于“道德主体的我”与“被道德规训的他”之间等问题。
[关键词]学校;道德教育;教育者;受教育者
道德教育是教育本质应有之义。韩愈在“传道、授业、解惑”中把“传道”放在了首要的位置,足见道德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但是,目前我国道德教育在众多因素的影响下陷入了无所适从的尴尬境地,这直接影响了道德教育的发展,也影响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鉴于此,本文旨在分析导致道德教育处于困境的因素,以期对道德教育的改进和进一步的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一、社会:“被标榜的道德”与“被放弃的道德”的背离
社会是道德教育的大背景。社会的道德状况、道德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道德教育的价值定位以及道德教育的实效和展现。但是,目前社会自身也深陷道德困境之中。随着现代性的发展,普遍价值被解构,多元价值兴起,现代社会进入“多神时代”。这也使得身临其中的道德教育感到困惑和迷茫。目前我国的社会道德状况处于两个端点:“被标榜的道德”与“被放弃的道德”。
“被标榜的道德”是长久以来我国的一种道德取向。在我国,社会宣扬更多的是一种高标的道德,是一种舍己为人、自我牺牲、高尚的超道德行为。这就给道德行为增加了几分悲壮与高不可攀。同时,也导致了人们对道德行为的误解:所谓道德的行为就是自我牺牲的行为,是一种对自我需求的摒弃和唾弃,有时意味着对自己生命的放弃。也正是因为此,虽然社会对道德进行标榜,但人们还是对“所谓的道德行为”有较大的畏惧感,有时甚至是抵触感。这也在实际上导致了“被标榜的道德”的虚妄。其实,道德行为在不同层次行为中都有所作为。只要是出于自愿地利他、利社会的行为都是道德的行为。而且,以“牺牲”和“烈士”的高尚道德来要求人们日常的道德行为,无疑会扼杀人的道德动机,对所谓道德行为望而却步。
“被标榜的道德”的直接后果就是“被放弃的道德”或者“去道德化”。以某市一起抢劫杀人案为例。案发后,记者进行了追踪采访:为什么事发当时围观者众多,但见义勇为者却均为老人呢?回答者均日:现在的社会不敢轻易做好事,自保要紧,以防引火上身。这种状况一则源于人们对“高标道德”的畏瞑,二则源于人们自我保存的本性的极度彰显。受现代性的影响,人们的内心似乎更多地浸染了现代性的“理性化”“道德祛魅”“超善恶”的自我保存的特点。人们除了遵守不得不为的法律义务、政治义务以外,基于可以自我选择、自由意志的道德义务已经被人们选择放弃了。而这样的状态似乎又回到了霍布斯所言的自然状态,人与人之间成为了狼的关系。人人固守自我利益、人人自保,其结果也必然是人人相竞、人人争夺,而最终也必然导致人人相伤。“在这种状态下……人的生命是孤独的、贫穷的、龌龊的、野蛮的、短暂的。”[1]
正是这样的一种社会道德状况,使得我们的道德教育不知道定位在何处,该把孩子们的道德发展引向何处。被标榜的“牺牲”道德无视自我,必然不会真正被道德主体悦纳和认同,因而也激不起道德主体的道德动机和道德情感。“被放弃的道德”有悖人类社会的道德本性。我们的道德教育该何去何从,什么样的道德教育才是合适的,如何在社会的道德两极中真正促进孩子的成长与发展?
二、学校:“热情的口号”与“落寞的实践”的悬殊
学校是道德教育的主要场所。学校对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理解程度直接影响着道德教育的成效。但是,在目前我国的学校教育中,道德教育往往只是素质教育的点缀而已。只有当上级部门考察所谓素质教育的成果时,道德教育才被拿出来作为“锦上之花”。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道德教育一直都是应试教育的外包装,常常无条件地让位于分数、竞争与考试。这种虚假道德教育的一个明显体现就是道德教育口号化。学校在诸如校训、制度文件等方面为道德教育营造了好的舆论氛围,但仅仅停留在舆论宣传上,对道德教育的真正践行却较少。
这其中有两方面的主要原因:其一是对道德教育的本身的困惑。很多学校虽然高喊道德教育,但对于什么是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在哪些方面对学生的发展起重要作用、怎样进行道德教育才是合宜的等问题不甚理解。所以,对道德教育的实践不知从何切入,这就直接影响了道德教育的实施。其二,很多学校虽然对道德教育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也深知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但是鉴于道德教育的“周期长、见效慢”,同时又不是“高考的考核范围”,所以被有意忽视了,也正是这种因素直接造就了学校道德教育“落寞的实践”。
正是因为这种“热情的口号”与“落寞的实践”的悬殊,使得道德教育“悬吊”在整个学校教育中而不知该上该下:学校到底要不要道德教育,如何处理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的关系,两者是此消彼长、还是相互渗透,谁来教合适,谁能教得了,教什么,怎么教,等等。学校的道德教育依旧深陷迷雾之中。
三、道德教育自身:“政治性”与“教育性”“道德性”的博弈
“道德教育的本质和作用到底是什么”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长期以来,我国的道德教育一直是被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即把国家的政治思想等通过课堂教学传递给学生,以培养学生对政治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因此,我国的道德教育一直具有较强的政治意味和意识形态的色彩。后来,很多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道德教育的重点应该在于其道德性和教育性,而不在于其政治性。道德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教育者的价值澄明引导受教育者道德水平的提升及其道德人格的完善。
但是,从我国特定历史的社会背景来看,道德教育不可避免地具有政治性的色彩。我们需要思考的是,道德教育的政治性与其教育性、道德性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同向的?反向的?相互渗透的?等等。但是,仅从表面看来,政治性与教育性、道德性对受教育者的影响方向是不甚相同的。政治性更多地类似法律对人的约束作用,它更强调体制内的人对体制的服从和归依。强制与规训的色彩较浓,选择的空间较小。但道德性和教育性是不同的,它是在对人的尊重的基础上,通过价值呈现、价值澄清给予人们选择的机会。更加关注人的内在自律和积极主动。所以,道德教育的政治性与道德性、教育性起作用的方向和方式不甚相同。
也正是因为此,我们的道德教育面临着如何处理这三者关系的困惑和难题。同时,这也直接关系到道德教育的本质,是道德教育所必须面对的问题和难题。
四、教育者:“自主的教育者”与“被规训的工具”的尴尬
教育者是道德教育的关键因素,甚至可以说是道德教育的主要执行者。教育者的言传身教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以及价值判断的形成。教育者自身的道德品质、道德人格的展现也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在教育教学中,充分肯定和尊重教育者的道德主体地位,给教育者相对自由和自主的空间,以充分展示教育者的人格魅力与精神风貌,激发和引导受教育者的精神与道德成长,这本身就是很好的道德教育方式,其意义远远大于枯燥乏味的道德知识的灌输。
但是,在目前的教育模式和管理模式下,“教师不过是没有完全自主性和独立性的、满足培育社会需求类型的人的代言人、执行者,而教师本人作为人的尊严与需要,已经不得不退隐到了作为背景的地位。”口教育者更多地只是应试教育大机器中的一个“程序”或“零件”而已。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受到了较大的限制。如果说学生是被规训的对象,那么教师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看作“被规训的工具”。主要表现在,在现有的教育状况下,人们对教师的关注更多地是教师作为“教书匠”的存在,更多地强调教师的教学技术和技能,而对于教师作为“主体的人”“道德人”和学生“道德发展的引导人”的维度关注不够。这也使得很多教师在这样的舆论氛围中放弃了自己的道德追求与作为道德主体的自觉性。这也正是为什么近年来教师失范现象频频见诸报端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成为“自主的教育者”“有尊严的道德人”的诉求遭遇“被规训的工具”的尴尬时,作为道德教育主要执行者的教育者无奈而又失落。这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很多教师在“道德教育中的不作为”。可想而知,教育者“道德不作为”状态下的道德教育只会是“一盘散沙”“随波逐流”。
五、受教育者:“道德主体的我”与“被道德规训的他”的挣扎
道德行为判定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道德主体的内在自主和自愿。因此,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作为“道德主体的我”的意识与存在状态,激发起学生的内在道德动机和道德需要。只有这样,道德教育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道德教育。
但是,长期以来受我国传统道德教育模式的影响,现有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教育对象的客体化,或者说,把受教育者作为“被道德规训的他”的存在。这主要表现在:首先,无视受教育者作为“道德主体的我”的存在,作为道德人的存在;其次,不关注受教者的道德状况、道德需要、道德情感,而是一味地从外部、从社会的角度来要求学生应该做什么;再次,在道德教育的方法上,更多地是一种单向度的外在规训;另外,在道德教育的内容上,更多地是一种道德规范的灌输与记忆,等等。
而这样的道德教育的直接后果就是:不仅没有培养起学生的道德责任感与道德意识,相反地,激起了学生对道德规范、甚至是道德本身的反抗和抵触。例如,有些学生因对道德的抵制而出现了“反道德行为”“反社会行为”。这样的教育不仅没有促进学生的发展,反倒是在某种程度上伤害了学生。它伤害了学生可能本有的道德感,也伤害了学生心灵的向善性。
作为独立的个体,受教育者同样希望作为“道德主体的我”而被尊重,这也是人的本性使然。但在现有的道德教育中受教育者作为“被道德规训的他”而存在,这必然因激起学生的道德反抗,而直接导致道德教育效果的被抵消。同时,也正是因为受教育者作为教育对象的“不认同”“不承认”,使得现有的道德教育骑虎难下。
综上,目前我国的道德教育陷入了进退两难、无所适从的尴尬境地。要改变这一现状,道德教育的上述相关因素都要做出自己的努力和改革。社会作为道德教育的大背景应该成为大众所真正认同和归依的主流道德观,以期能切实规范人们的行为,提高人们的道德感,为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学校作为道德教育的主要场所,要避免道德教育的形式化、口号化,探寻道德教育切实可行的实践模式,真正把道德教育落到实处;同时,对于道德教育本质的探求应不断深入,规避那种对道德教育任意“贴标签”,对道德教育的作用和意义无限赋加的做法;最后在上述几方面的基础上,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进行重新认识和定位,还原他们在道德教育的原初内涵和角色本质。
[参考文献]
[1]HOBBEST.Leviathan[M].New York:CollierBooks,1962:135
[2]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2
第四篇:调查报告 当前农村教育状况及问题的调查分析
当前农村教育状况及问题的调查分析 张宏元 10财务管理一班 20101501140 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2007年,在农村改革的带动下,我国农村教育获得了长足的进展。而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随着财政体制与农村经济状况的变化,农村教育正面临着严峻的形势。这种状况不仅影响教育的普及与提高,更将影响社会的公正与稳定。本文从公共选择理论的角度对我国当前农村的教育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浅显的建议,以达共勉。
一、当前我国农村教育的困境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教育发展迅速,成绩显著,但农村教育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矛盾日益凸显。我们必须承认,农村教育状况并没有实现质的飞跃,不仅许多根深蒂固的问题没有彻底解决,而且一些新问题在新的形势下不断产生。农村教育正处在一种举步维艰、负重前行的困境之中。
(一)农村教育投资不足,渠道不畅
农村教育投入的主要来源是财政拨款、教育费附加、教育集资三方面,其中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成为农村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渠道。税改后取消了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农村教育经费大大减少,大部分县乡都难以支撑对农村教育的正常投入。此外,近年来我国教育投资渠道不畅,预算内经费占教育经费总量的比重从1990年的68.97%下降至2007年的54.19%。在上述财政性教育经费大幅缩水的同时,社会捐资、集资的经费所占比重也从1990年的8.6%下降至2007年的2.96%。经费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一大因素。
(二)小学班额超员情况严重
义务教育虽然取得很大成绩,但就小学阶段教育来说,班额超员现象十分突出。按照省定小学45人的班额标准,如平顶山市内三区49所公办小学,32所存在班额超员问题,占总数的65%。宝丰县更是出现了127人的超大班额。我们对6所小学抽样调查,6个学校总班额163个,在校生12324人,平均班额75.6人。班额严重超员导致教室过于拥挤,室内空气混浊,教师负担过重,户外活动空间小,安全隐患多,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小学班额严重超员,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重大民生问题。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是缺乏中小学建设布局规划。目前,平顶山市没有正式的中小学建设布局专项规划,没有出台关于中小学规划建设管理办法。我们发现2000年以来规划的14所小学,到目前为止已建成或正在建设的有4所,还有10所未有动工建设。
二是教师队伍结构老化现象逐步加剧。按照省定每19个学生应配一名教师的标准,小学大多数不达标。我们调查的6所小学,共有教职工528人,在校生12324人,学生与教师比例23∶1超过省定标准19∶l。在528名教师中,30岁以下的教师63名,只占总数的不足12%;4l至55岁的教师149人,占总数的近30%。相当一部分学校反映,从2005年以来基本没有或很少补充新教师,而且每年大约有5%的教师达到退休年龄。教师队伍总量不足和结构老化的现象还会呈逐步加剧的趋势。
三是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农村学校、城郊学校与城市学校之间,在地域环境、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育质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心理,导致农村、城乡接合部的学生大量流入城区学校。6所小学,一年级新生择校生占当年新生的27.91%。宝丰县仅在城区租住公寓的农村学生就占城区小学生总数的27.8%,个别城区小学农村学生占一半以上。市区生源跨区跨片流动,县(市、区)由农村向城区流动,加剧了班额严重超员。
(三)辍学现象较为严重
近年来,农村学生的辍学、流失率又有所回升。据报道,辽宁省一些农村中小学,以往到初三时辍学率一般为15%,2004年已上升到30%左右,个别乡镇高达50%以上。从许多地方的实际观察,农村学生的实际流失辍学率,甚至比统计数字还要高得多。
(四)师资队伍问题严重
主要表现在:1.教师素质偏低。农村学校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是民办转公办或村聘教师没有经过正规的师范教育。2.师资数量不足。农村教师普遍严重缺编,如音、体等学科教师更是严重短缺。3.教师队伍不稳定。农村教师在最基层、最艰苦的地方教书育人,而教师的工资、养老等缺乏制度保障。以山东省淄博市为例该市农村教师月工资在600元以下的占 37.3%,其中仅有4.4%的教师办理了社会养老保险。这大大影响了教师从事农村教育的积极性和使命感,造成农村教师队伍的极不稳定。
(五)教学内容与农村实际脱节
教学内容缺乏同社会实际的联系。我国农村教育在提高广大农村青少年的文化知识方面作出了较大贡献,但未能很好地完成培养有一定实践技能的农村学生这一重要任务。由于在学校所学的知识用不上,农村要用的知识学校又没有教,许多家长看不到送子女上学的好处,从而影响了他们投资办学的积极性。
二、原因分析
农村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决定了私人不愿意提供农村公共产品。这是因为:一方面,非竞争性使新增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等于零,这就意味着如果按边际成本定价,公共产品必须免费供给。这样私人部门供给公共产品的成本无法补偿;另一方面,非排他性使公共产品无法从技术上排他,“免费搭车”问题不可避免。因此政府也就成了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但是作为公共利益代表者身份的政府也并非就能满足农民的教育需求。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治领域中的人也是“经济人”,均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布坎南指出,政治家基本行为动机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权力、地位等是其效用函数的变量,虽然增进公共利益也是其中之一,但决非首要变量或权重最大的变量。因此政治家追求个人目标时未必符合公共利益或社会目标。政治家为了追求最大化的个人利益,就有了背离和损害公共利益的驱动力。农村教育问题的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一)经费短缺问题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在与公众有关的集体选择中,并不存在根据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的过程,只存在各种特殊利益之间的缔约过程,公共选择的结果如同企业行为的结果一样,是各个利益主体博弈的结果。部门利益集团都强调本部门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千方百计为本部门争取更大的预算支出份额,各领域公共预算支出份额的最终确定,实际上就是这些利益集团以势力为基础相互博弈后的结果。教育部门与财大气粗的其他利益集团相比底气不足,在部门利益竞争中的讨价还价能力有限,成为弱势利益集团。在政府公共预算支出中,教育利益集团不但所占份额较小而且常常被拖欠、挪用。2001年至2006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分别为2.55%,2.79%,2.87%,3.19%,3.32%,3.28%,历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都低于4%的既定目标。所以连前任教育部长周济也感慨觉得最难的还是教育的投入不够。部门利益集团之间的分利竞争导致公共教育投资总量的短缺。
(二)师资队伍问题 在以个人为基本分析单位时,经济学假定他在市场中的私人经济活动是理性的,即以追求个人的经济利益为动机,面临选择时总是倾向于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最大收益的机会,每一个参与者都依据自己的偏好,以最有利于自己的方式进行活动。农村条件不好,大学毕业生不愿去农村当教师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做出的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完全符合一个“经济人”的动机。
(三)辍学现象问题
理性的公共选择追求的是最大个人效用,相应的每个人也都面临着一个不同的效用函数,它表明个人效用取决于集体活动的数量或公共制品的数量,或者是其他因素如理想、地位等,概括起来是某种“好的东西”。农民在孩子辍学的选择上,也是一个“经济人”的理性选择。在农村有些地方自然条件非常差,农民能生存下来已经很不容易了,当孩子读书和家里人的生存产生矛盾时,他们从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出发,理所当然地选择孩子辍学。再者农村教育与现实严重脱节,农民看不到投资的收益,选择孩子辍学从“经济人”的角度看他是完全正确的。
(四)教学内容问题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人的政治行为和经济行为一样,都受自利动机的支配,人不是为了真、善、美而参与政治,而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参与政治。教育官员作为一个政治参与者,他以自己的政治利益为最高目标,而公共利益处于次要地位。他如果要改变长期存在的农村教学内容,就要冒很大的政治风险。官员的任期制决定他也不可能在这个位置上长期干,从自己的政治前途出发,他宁愿维持现状。改革现存的农村教学内容符合公共利益,但是不符合他个人的利益。
三、对策
公平和正义始终应该是教育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政治思想家罗尔斯在其名著《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中指出差别原则是第二个正义原则。差别原则要求,财富和收入方面的差别无论有多大,现存的不平等必须确实有效地有利于最不利者的利益。遵循这种差别原则,就要对中国最大的弱势群体——农民的教育予以补偿。
(一)多方筹资,增加教育投资
英国在保障农村普通教育率先发展的前提下实现了农村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利用一切现代化手段发展农村教育事业。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可充分运用产业政策优惠、税收减免等手段发行教育彩票,鼓励社会捐资农村教育。并且政府应考虑,对长期被忽视的农村教育给予特别的补偿。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的根本原因是待遇低,他们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多且无望解决,形成了外面的教师不愿来里面的教师留不住的局面。因此,各级政府要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农村教师的地位,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使教师安心农村教育工作。另外加大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力度,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继续教育,提高学历层次,从整体上提高教师素质。
(三)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保学控流工作
对于每一个家庭来说,子女辍学意味着百分之百的损失,给整个社会造成的损失和潜在的负面影响更是不可估量。笔者认为改资助为奖励,会更有利于农村学生的发展。农村地区的中小学在尽量免除学生教育费用的同时,应加大对学生学习的奖励力度,使学习成为他们自觉自愿的行为。这样将极大地促进贫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其生活的信心。
(四)从农村实际需要出发,推进教学内容改革
从农村实际需要出发,推进教育改革优化课程内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应该调整农村人才培养目标,不仅要增强学生的文化知识,还要使他们较多地接受适合农村生存的知识。农村教育应在初高中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内容,利用职业学校的资源开设以实用技术为主的课程,鼓励学生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第五篇:农村教育现状和分析
农村教育现状和分析
文旅学院02旅游管理:李永胜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综合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随之而出现城乡差距却在不断扩大,关注三农问题、解决农村的发展问题成为社会热点,特别是我国现阶段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后,农村的发展问题成为我国建立和谐社会的主要瓶颈之一。对于农村的发展问题上,我们小组认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农村的发展关键在于教育和继续教育,解决了教育问题,农民的思想得到了解放,也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科技文化知识,靠他们的勤劳和智慧一定可以推动农村社会快速稳健的发展的,从而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减少城乡差距,构建和谐社会!
一、农村现状和教育现状
1、农村现状
按照权威部门公布的统计数据,目前中国仍有约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除了现有600多个大中城市之外,全国2800个县、市大部分人口规模不足;还有19000多个建制镇,平均人口规模也不到1万人。换个说法就是,中国城市化水平只有30.9%,而目前世界城市化平均水平为47%,发达国家平均城市化水平为75%,发展中国家为37%。如此低下的城市化水平必然阻障中国未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它不仅影响到8亿农村人口的消费,影响到农业生产效益,甚至还影响到整个中国经济能否最终崛起。据资料显示,近几年来中国农村消费虽然也呈现一定程度的增长,但与城镇消费的差距却在不断扩大。1998年农村消费增长率比城市低0.7个百分点,2000年和2001年则分别扩大到2.3和3.8个百分点,今年1-5月份,农村消费增长率比城市低2.9个百分点。这说明中国农村消费需求明显不足。
2、农村教育现状
1999年12月30日《科学时报》的“成才导刊”,刊载了焦国标博士《乡村教育之凋敝令人心酸》一文,文章写道:我是七八十年代之交的中学生。当时一个大队有一间小学和一间初中,一个乡就有一间高中。我的同龄人人人都是初中毕业,上高中的也占十之八九。现在,一个乡才有一间初中,十几个乡才有一所高中,我们百万人的大县普通高中只有两所,我们村子里已经好几年没有高中生了,今年只有3个初中毕业生。这种稀缺程度跟50年代我父母辈的中学时代差不多,完全是一种倒退。小平同志说过,这些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我看近20年教育的最大失误是乡村教育规模的大萎缩。我们老家初中、高中的大砍并发生在1980年,1982年又砍并了一次,当时形成的格局密度一直持续到现在。为什么要砍并莫名其妙!“ 2000年3月31日《南方周末》的”周末话题“栏目披露了”农村孩子辍学严重“的事实,并配发了”编者按“:”'科教兴国'喊得正响的时候,很多农村的孩子却过早地离开了校园,甚至连九年义务教育都没有完成。对此,仅拿《义务教育法》找那些父母兴师问罪不但不公平,而且于事无补,因为他们也是被逼无奈。贫困与教育收费的突出矛盾,就业竞争中的户籍歧视,这些问题若不尽可能加以解决,任其愈演愈烈,农村孩子辍学就会越来越多。而由此造成损失不仅对于那些孩子来说,而且对于全民族的发展,都是难以弥补的。“乡村教育现状,用”凋敝“这个词一点都不夸张,一点都不耸人听闻。所以要问我对21世纪教育的希望是什么,不说那么远,就说目前,国家应尽快下大力气扭转近20年农村教育一直恶性下滑不止的局面尽快增加乡村孩子接受完全教育的比例尽快整顿农村小学师资队伍中国农村的教育问题其实远不止这些,如拖欠教师的工资、教师特别是优秀教师的流失、基本的办学条件得不到保障---要彻底消除”泥孩子、土台子、破房子“,真正做到”一无两有":无危房、班班有教师、个个有课桌,在不少地区恐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农村教师的基本权益甚至人身安全不能得到保障也时有所闻,江苏赣榆县徐山乡樊葛村一位乡村教师因村干部催收钱款被刺死就是一例。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任何一个缺乏知识的人、民族、国家,都将被二十一世纪所淘汰。然而我们的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2/3以上,农村中小学学生占全国中小学的比例是75%。因此,怎样办农村教育,农村教育如何服务农村,是一个方向问题,是关系到我国各方面发展的大问题。但是,从目前我国农村教育的现状看,这个问题没有真正解决好。其具体表现在,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一样,采取相同的教材、教法、进度,这与农村的实际情况相距甚远,在国家实行高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制度下,更是把农村的中小学生引上了应试的道路,使原本就脱离农村实际的教育走得更远了。从统计数字看,村中从小学进入初中,入高中,而进入大学的人数仅为15%,大多数的农村孩子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抑或是职业高中的毕业生,都要回到农村。
3、构建和完善农村继续教育的意义
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终身学习体系的建立是知识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学习化的必然要求。许多国家把终身学习作为制定教育政策的指导思想和教育改革的目标,并通过立法等措施推动本国终身学习体系的建立。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12亿多人口中,9亿在农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长期困扰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解决“三农”问题,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就不可能高速度、可持续的发展,已为世界所公认。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科教兴农,实行农科教结合,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注重人才培养,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出路。但在我国广大农村经济、科技、文化、教育都还相当落后的情况下,如何落实“科教兴农”方针,是值得人们进一步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落实“科教兴农”方针,必须同我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必须从各个地区的具体实际出发。为了在农村落实教育的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战略地位,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社区终身学习体系,是科教兴农的重要措施。
二、农村教育落后原因分析
1、农民传统观念影响
农村教育没有出口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曾多年从事农村教育的教育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农村教育研究室主任李水山指出,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出口(高中、大学)和职业教育的出口被堵死或不畅,使得农村考生升学比例始终保持较低水平。据了解,我国普通初中毛升学率约为88%,但在农村地区却远达不到这个比例。国家统计局农村调查总队一项调查显示,2001年,我国农村劳动力为4.82亿人,其中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达到了87.8%。
2、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影响
一是近年农民收入增长减缓,二是城市与农村的年收入相差近四倍,节约30%的教材费,能够根本上(或者说在较大程度上)解决农村教育问题吗?而且这还是以教育不均等(城市学生使用彩版教材、农村学生使用黑白教材)的目标出发的。同时,必须关注的是,我国正在进行小康社会建设,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正在大量外出,他们之中相当一部分人已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由于长期生长在农村,对农村的教育现状和质量都有切实的了解,这批劳动力中条件稍好一点的,都尽可能想法把子女带进城里去。据新华社报道,目前农民工子女进城读书或待读书的有1000多万人(《负重前行的农民工子弟学校》,见重庆日报2004年2月26日),也即十几个农村中小学生和儿童中就有一个背井离乡到城市求学,或没读书从事童工,或没读书在城市简陋的“家”里游玩。因此,说中国的基础教育在农村,中国基础教育的难点也在农村,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经济困难是造成农村学生无法继续升学的重要原因。一些地方在调整农村学校布局时,盲目集中农村学校,使得原本能就近上学的孩子因交通不便等原因纷纷辍学。此外,学校师资力量不足、教育水平不高,导致许多农村学生难以在激烈的应试竞争中取得主动。统计表明,目前农村辍学孩子中,有近一半是因为升学无望。
农村经济的落后,造成教育的滞后,花力气抓经济,又会影响教育投入,而教育的落后又反过来制约经济的增长。这就不知不觉地卷入了恶性循环。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教育先行”,让二者互相促进,协调发展。但从领导阶层来看,要做到解放思想就着实不易了。有多少领导愿意将摆在面前、好出成绩的经济缓一缓,却将资金投入到教育这一无形的投资上?
3、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差距恶性循环,农村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我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潜在的问题,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突出地表现出来。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数量不足、质量较低成为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普遍性问题,贫困地区尤为突出。
教师严重不足,工办教师只有不到50%,大多是乡聘、村聘的,基本上是严重缺编,难以维持。教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结构不合理,一是年龄结构,50岁以上的教师居多,二是学历不合格,拔高使用现象严重,这批教师大约占30%至50%。
农村缺教师,表面看是退休教师增多、初中高峰所致,深层次的原因是师资得不到正常补充。财政体制改革后,经费包干,每增加一位公办教师就增加一份支出,许多乡不愿意接受新毕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宁肯聘请代课教师,致使有的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南方去打工,有的毕业生半年都不能到岗任教。二是一些大中专师范毕
业生不愿到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待遇偏低的农村中小学任教,严重存在毕业生分配不到位问题,形成了城镇教师局部过剩,山区教师大量短缺的不平衡状态。有些地方在无奈之下,大量以代课教师充实教学岗位,严重影响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三是由于城乡差别等原因,城乡教师余缺难以互补。四是乡镇在学校干部配备、师资调整方面宏观调控差,一些人为因素导致代课教师的口子堵不住。临时代课教师难以管理,更不可能择优上岗,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水平较低,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掣肘环节。一旦辞退学历不合格的代课教师,又没有继任教师,将会导致儿童入学率大幅度滑坡。
农村教师除数量不足外,学科结构也不合理,难以适应事业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化基础知识学科教师与职业技术学科教师比例严重失调,造成农村初中分流教育的困难。二是文化基础知识学科中诸学科的教师余缺不均,如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学科的教师充足,体育、音乐、美术、外语教师严重不足,造成农村中小学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十分困难。体音美课程基本都是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农村教师队伍的现状令人担忧,这个问题不解决,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很难落实。
4、国家对教育投入总体不足,农村方面投入不均
在财政包干体制下,中央财政增长缓慢,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不断下降,预算内教育支出占GNP 的比例逐年下滑。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NP 的比重,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农村教育经费支出需求增长快于财政供给增长,中国生均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中国公共教育支出约占全世界公共教育支出的1.2%,而负担的三级正规教育学生却占全球约20%.中国农村教育经费短缺现象严重。正是由于教育经费短缺,学校公用经费所占的比例连年下降,不少省市都出现过拖欠中小学教师工资的现象,农村中小学危房的比例已经较高,全国农村70%左右的中学和90%左右的小学未能按教学要求配齐仪器设备。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总额中,义务教育所占比例从1991年的58.2%下降到2000年的53.8%。义务教育投入中,财政预算内拨款所占比重也不断下降,由1994年的58.5%下降到1998年的53.9%。普及义务教育呈现较大的资金缺口,农村义务教育资金缺口就更加突出。
对农村教育投入力度,在农村中小学逐步推进素质教育长期以来,我国教育投入严重不足,离《教育法》规定的占国民生产总值4%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从提高全民素质与维护国家稳定的需要出发,教育经费预算仍需向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倾斜,建立起义务教育由公共资源负担的原则框架。这样才能杜绝义务教育普查中弄虚作假现象,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素质教育对教师的素质以及学校的办学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村中小学要有紧迫感,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推进素质教育。
三、农村教育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1、农村教育可以促进农民素质的提高,可以提高自身建设小康社会的能力
科教兴国包括科教兴农,而科教兴农必须优先发展农村教育。国家在增加农业科技推广经费的同时,要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在农村大量举办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农业专业技术培训以及农民高校,通过高科技农业示范和农村居民文化科技素质提高,培养现代意义上的农民,切实振兴农村经济。
为了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民技术骨干队伍,农业部从1990年开展绿色证书培训试点工作,1994年开始在全国全面组织实施。截止到2002年底,全国已有31个省(区、市)的1994个县组织开展了绿色证书培训工作,有1300多万农民参加了培训,600多万农民获得了绿色证书。据抽样调查,获得绿色证书的学员年收入比没有参加培训的农民平均高出30%,开展“绿色证书工程”培训的村比没有开展培训的村收入高出24%。通过实施“绿色证书工程”,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提高了农民的科学种田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实现了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有专家专门阐述了农村教育问题。我国大部分人口在农村,只有广大农村地区达到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才有希望。农村教育长期是我国教育的难点,十六大报告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要“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强调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和新型工业化道路。这对现行农村教育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新任务,农村教育在这个经济社会变迁中面临战略转型的机遇和挑战。
农村教育要为农业现代化做贡献。我国现阶段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还较低,科教兴农的指标落后,需要强化农业教育,特别是需要明确农业教育的结构体系及各级各类农业教育的地位、作用、办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及标准,构建多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培养农业人才的农业教育体系,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农民企业家和农业科技开发人才,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龙头企业、专业市场、专业农户等,探索
农科教结合的新途径。
2、农村教育可以促进农村人才的持续性发展,可以推动小康社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为适应新世纪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高广大青年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专业化生产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青年农民骨干,从1999年开始,农业部与财政部、团中央共同组织实施了“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到2002年底,全国31个省(市、区)的494个县(市)开展了培训工作,累计培训青年农民154万人,通过新技术和新知识培训,有效地提高了受训青年农民的科技素质、思想观念,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农村教育可以促进农村人才素质的提高,可以为城市小康社会建设提供可靠劳动力
我国的农村劳动力约有4亿人左右,在科学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每隔一两年就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一遍较为系统的技术、理论培训。至于实用性的科技培训,应该是年年都要进行,尤其是对于文化素质偏低的我国农民而言,文化培训应该年年进行,科技培训则应该贯穿在生产环节之中,甚至需要进行一些超前性培训。
农村职业中学是培养后备农民和实用型人才的摇篮。1978年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要扩大农业中学的比比例。”1980年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国家劳动总局《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明确提出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并举,全日制学校与半工半读、业余学校并举。到1980年,全国农业中学恢复到3314所,在校生达到48.09万人。到1996年,农村职业高中达到5012所,招生88.04万人,在校生207.97万人;农林职业初中1491所,招生29.9万人,在校生75.6万人。到2001年,全国农民技术培训学校已达49.64万听,培训农民8732.1万人次,目前在校农民达6417.11万人。
4、农村继续教育可以促进城乡良性互动,促进我国城乡小康社会建设的和谐发展
“城乡统筹发展”思想的提出,是一个理论创新,是对城乡一体化理论的发展。城乡统筹发展与城乡一体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城乡一体化和城乡统筹发展,都把城市与农村的发展作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割裂地加以考虑。但进一步辨析,两者是有差别的。城乡一体化更多的可被作为一种长远奋斗的目标,它强调的是城乡融合的结果;而城乡统筹发展则主要是一种工作思路、工作方法,是用统筹的思想来指导发展的实践,它强调的是过程;城乡一体化是要尽力消弭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共同发展;而城乡统筹发展则更强调在保留城市与农村自然特征的同时,实现城乡的协调发展。
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发展农村教育,办好农村学校,是直接关系8亿多农民切身利益,满足广大农村人口学习需求的一件大事;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必须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优先发展农村教育。
要想最终解决乡村教育问题,必须通过走城市化之路,“消灭农民”使其成为城市居民,因此乡村教育不仅不能走乡土化之路,反倒应该向城市化贴近。其理由是: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乡村社会的边缘化是必然的,要消除边缘化,唯一的可能就是尽早实现城市化;乡村不能离开城市而独立发展,同样,乡村教育也不能离开城市教育而自行发展。不赞同乡村教育走乡土化道路,认为这样做只能进一步加大城乡差别,强化城乡之间的二元对立,主张乡村教育应该向城市教育贴近,为农民子女未来适应城市生活做好准备。
四、实现农村教育发展的措施
1、组织农民培训班,使农民朋友更新观念
农业部已决定在14个农业岗位实行持证上岗制度。通过职业技能培训、考核和鉴定,发给农民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农民上岗的资格和条件。在14个农业岗位中,已有2.1万农民通过职业资格鉴定,提高了农业岗位的就业水平。四是农民科技培训与农民技术职称评定相结合,形成激励机制。各地在农民职称评定工作中,确立了先培训考核,再评定职称的工作机制和激励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目前已有100多万农民获得了农民技术员职称。
2、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要真正启动农村市场,农村城市化是必由之路。即是说,解放农民的根本办法不是在农业上下功夫,而是要在使其“不务农业”上下功夫。农村城市化对农村和城市来讲是一个“双赢”格局。一方面,农业效率和农民收入得到了提高,另一方面,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投资、消费、就业都将得到一定改善。有研究表明,每1%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将使GDP增加0.50-0.85%;每1%的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将使全国居民消费额提高0.19-0.34%。这种情况下,中国的经济增长焉能得不到保障?
3、构建城乡一体化用人待遇,加大城乡互动
中国的公办教师,待遇相对优厚。但人往高处走,他们的流动方向是往城镇或较富裕的乡村。而这恰恰与贫困农村迫切的教育需求背道而驰。
从全国范围来看,农村教育的重担,大部分是落在了民办教师身上。他们收入低,待遇差,生活苦不堪言。他们将自己全部精力投入到教育,投入到孩子身上,认真、尽职,但却突然尴尬的发现,自己和家人都在受着苦。由于教师待遇的不平等,给农村教育带来了一些恶果。
一、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素质下降.就东望山小学的教师而言,一般以中专生、初中生为主。这也是大多数地方的现状。但如果条件不改善,这一批老师都走了,那教师素质不是又要降了一个档次?
二、责任心下降。在这里,你不必指责他们的师德。但生存问题摆在面前时,你能叫他不食人间烟火吗?他们的责任感够了。当他们选择了在农村教书时,他们就已经选择了崇高。他们所要做的,只是对自己大海般的无私奉献,要回几桶水的报答。
抓农村教育质量提高,对学校基础教育而言,要确保农村中小学的校舍与教学设备、教师编制、课程设置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兑现教师的工资,保证教师工资按月足额发放,彻底解决民办教师转正问题,规范农村中小学教师职务晋升制度,为他们的进修创造必要的条件;建立城、镇优秀教师轮流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制度,鼓励师范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随着部分村小学校规模和班级规模缩小,县乡教育主管部门要协调好学校合并调整工作,通过择优录用,分流富余教职人员。在不具备合并条件的地区,要建立教师跨校流动制度,解决学校规模和教师编制之间的矛盾。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清查农村职业技术学校与成人学校的办学情况,从制度上规范其招生与教学工作;国家应鼓励高校到农村开展职业技术教育,鼓励高校教师到相关学校兼课与技术辅导。
4、加快农村师资力量培养
要把建设一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作为促进教育发展,提高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迫切任务。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从教师队伍的素质建设入手,坚持不懈地抓好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考核,提高师德修养,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敬业爱岗,用先进的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陶冶和教育学生。要把进一步提升教师的学历层次作为教师队伍素质建设的重点工作,加大教师继续教育的力度,认真实施继续教育工程,更新观念,更新知识,增强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全面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确保教师队伍的基本素质要求;通过教师资格制度的实施,建立高质量的教师储备队伍,实现教师补充多源化,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要进一步深化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根据省制定的编制标准,以规范、优化、高效、精简的原则,积极推行全员聘任制,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强化中小学编制管理,任何部门和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超编聘用教职工,坚决清退临时代课人员,清理各类在编不在岗人员。进一步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度,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合同管理”的原则,建立教师任用新机制。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培养制度,有计划、分层次的重点遴选培养一批省、市(地)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和教学名师,采取多种措施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头作用。实施高校创新人才工程,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和学术梯队建设。
5、完善多种形式的农村继续教育发展模式
在国家宏观教育政策中要突出农村教育的地位,制订政策要有针对性政府在制订教育政策时,应当正视农村教育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难题,有针对性地突出农村教育的地位。首先要树立城乡整体教育观念,在教育政策上向农村倾斜,加快农村教育发展速度;其次要规范农村教育体制,适当调整农村义务教育下放基层政府的做法,加大中央政府在普及义务教育中的责任;第三要确立农村教育的发展目标,统筹规划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
从中央到省、地、县、乡建立一个相互连接、上下贯通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科学规划、组织和协调农民教育培训机构参与农民科技培训,从而有效地整合农业教育资源,提高农民科技教育培训资金的使用效益,提高培训效果。充分利用现有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体系或农业科技培训机构,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农业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为龙头,以各级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为骨干,以高、中等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和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依托,以企业与民间科技服务组织为补充,以县、乡、村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和各类培训机构为基础的农民科技培训体系。在全国逐步构建一个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手段先进、功能齐全、管理规范、灵活高效与农村经济发展规模和要求相适应的全国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
服务系统,由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高中等农业(职业、成人)院校、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省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地市农业中(高)等职业学校(院校)、地市农业科研院所、地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县农业技术推广(培训)中心、各类农业(农村)职业技术学校、企业及民间组织的培训机构、乡镇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和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培训)五级组成,是在执行系统的具体组织管理下,承担着直接科技教育培训农民的任务,主要负责实施各项教育培训计划、跟踪服务和指导
6、国家、地方加大对农村继续教育的投入,鼓励民间投资
农村教育投资、技术、基础设施投资并列为农村三大公共投资。樊胜根等人(2002)在研究了贫困地区的公共投资后得出结论认为,教育公共投资的扶贫效果最显著,同时对农业、非农业以及对整个农村经济增长的回报率也很高。在各种公共投资中,在欠发达地区(西部地区)增加教育投资对缩小地区差距的作用最大。钱克明(2002)的研究表明,政府农村教育投资对农牧业产值增长的贡献高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每增加1元农村教育投资,可使农牧业产值增加8.43元,而每增加1元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仅可使农牧业产值增加6.75元。且政府每增加1元的农村教育投入,可减少农牧户物质费用6.64元。对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收入及降低农产品成本和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02年底中国通过了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了民办教育可以享受税费优惠。至于如何在这方面实行税费优惠,尚无具体对策,也为学界今后的课题研究和政策咨询提供了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