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河海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申报
提升精气神促进大发展
——机电工程学院创建文明单位申报材料
2011-2012年,机电工程学院积极贯彻、落实学校文明单位创建有关文件精神,不断提升全院师生员工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将文明创建工作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传承创新的任务紧密结合,做到了创建目标明确、创建工作规范、创建载体多样、创建内容丰富、创建成效显著,促进了学院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
一、建立“三项机制”,落实目标管理
1、加强领导,完善组织机制。学院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建立和完善了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成立了以党委书记、院长为组长,其他党委委员、教工支部书记为组员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院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施,做到管理规范、责任到岗、责任到人,且工作协调、配合默契、不留空白,使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真正落到了实处。
2、强化管理,健全考核机制。为了确保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工作各项目标的顺利实现,学院从建立健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长效机制入手,制定了以“目标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创建标准、管理办法、检查考核和监督奖惩制度,对运动会参与、政治学习等进行考勤和奖励,确保工作的成效。
3、注重学习,完善教育机制。学院特别注重党员和职工政治理论的学习,建立完善了中心组学习制度、党政联席会制度、学院教职工理论学习制度、党员组织生活会议制度等,做到学习有记录、出勤有监督、学习效果有考核。
二、开展“333工程”,真情关爱教工
1、真情关爱老中青三个年龄层次的教师
学院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根据老中青三个年龄层次教师的特点进行人文关怀。每逢节日学院派人专门看望退休老教师、邀请他们参加年终总结会、给老教师过集体生日等。发挥中年教师的骨干作用,加强团队建设,帮助他们尽快成为行家里手。对于青年教师,学院精心组织,帮助他们过好教学关,利用各种资源解决他们生活中的难题。
2、精心打造教学、教辅、党政三支队伍
学院的工作是一个整体,需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学院一直重视教学科研、实验教辅、党政管理三支队伍的建设。通过加强学术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奖励制度等措施积极建设教学科研队伍。教辅人员是教学实践的执行者,通过思想工作、绩效考核等措施发挥他们的作用,特别是在组织参加校外科技创新活动方面。党政管理人员担负着管理育人的重要职责,学院党委通过建立健全岗位职责、设置示范岗、完善激励机制、改善办公条件、定期培训等措施,全面提升他们的管理水平、服务能力,激励他们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为学院发展提供新动力。
3、注重教师的学习、工作、家庭三个层面
学院注重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通过全院大会、教研室活动等形式开展学习理论、学习先进活动,教师间形成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良好氛围,同时关心他们的业务提高。学院努力创造条件,改善教职工的办公和工作条件,学院还十分关注教师的家庭生活,在教师结婚、生育或者发生生病、生活困难时,学院领导都会看望并送上礼品或慰问金,让广大教师充分感
到学院充满温情、充满关爱、充满家的氛围。
三、开展经常性的精神文明活动,增强教职工的凝聚力
一是开展经常性的文体活动,包括教工足球队常年活动,组织女教工排舞队,每年年终的联欢会与聚餐,每年两次的教职工春游与党员参观考察,校区运动会得分连续多年名列第一,鼓舞了士气,凝聚了人心。
二是开展各种类型的帮扶活动,包括师生结对帮扶以及学生中广泛开展且内涵丰富的朋辈帮扶活动。
三是开展各类慰问活动,包括教职工的结婚生育生病时学院给予慰问,并形成制度。
四、成效显著,硕果累累
通过全院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特别是精神文明建设助推了学院事业的发展,学院的事业在2011—2012年度取得跨越式发展。
学科建设方面,疏浚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顺利通过验收,新增4家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申报“水利机械”二级学科博士点,已经教育部公示,2012年底有望增设,新增“常州市光伏系统集成与生产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等。
专业建设和本科教育教学成绩喜人,“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本科专业和“机械工程”工程硕士授予点列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机械工程”成为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2届毕业生的升学率达到33.5%,创学院和校区历史之最。以e龙队获得两项世界冠军,研究生获得国际设计大奖,为学校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声誉。学生在各类课外科技比赛中获得90余项省部级以上奖励。
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成绩斐然,“足球机器人”创新团队被江苏省教育科技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学院党委被学校党委授予“党员之家”示范点,福生教授被授予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和常州市“劳动模范”,乔熙被评为江苏省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河海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等。
在上级党委和有关部门的正确的领导下,在全院师生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下,机电工程学院在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创建活动中作出了积极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这些都将成为过去,在接下来的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创建中,我们要进一步发扬成绩,总结经验,创新工作,努力再上新台阶。
第二篇:河海大学机电工程学院2012年学工总结
务实创新树品牌 意气风发谱新章
---机电工程学院2012年学生工作总结
2012年,机电工程学院在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坚持“创新德育,优化两风,科学管理,突出服务”十六字工作方针,抓质量,重服务,谋创新,出特色,求落实。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先导,以学风建设为核心,以提升就业质量为重点,以文化建设为纽带,以日常管理为基础,以队伍建设为保障,以安全稳定为基点,加强了学院学生工作的特色化、内涵化、制度化、体系化建设,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全面协调发展,开创了富有成效的学生工作新局面,推动了学院学生工作再上新台阶。现将2012学年学院学生工作总结如下:
一、坚持学习、培训,加强队伍建设
一支战斗力强的队伍是做好工作的保证,在日常工作中,学院抓住学习和培训两条线,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
1、通过学习和培训,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首先,在辅导员老师中提倡读书看报经常化、专业学习例会化,充分利用每周辅导员例会时间组织进行专业学习,提高理论素质。其次,联系工作实际,对学生中出现的典型问题共同探讨解决办法,从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组织协调等方面提高辅导员的业务能力,营造“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工作氛围。第三,安排辅导员外出培训,学习同行经验,今年分别安排1名辅导员参加江苏省基层团干部培训班学习,1人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1人参加江苏省辅导员培训班学习。通过这些举措,着力打造一支富于责任、高效精干、团结进取的辅导员队伍。
2、通过选拔和培养,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首先,在学生中通过各种方式选拔、配备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干部,打好队伍基础。其次,通过工作例会、培训、师生交流、举办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等方式,加大对学生干部的培养力度,提高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让他们充分参与到学院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去,做好老师的助手。今年六月份,对学院各学生组织学生干部进行换届,进一步充实了学生干部队伍。上、下两学期分别对全院学生干部开展了两期培训,举办“学生骨干领导力提升班”,通过邀请专家讲座、1 交流讨论、案例分析、参观考察、素质拓展等形式全面提升学院学生干部的政治素质、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通过提供平台,加强历练,实现他们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创新、自我提高”。
3、通过滚动和激励,加速“1442”、“英才计划”学员成长
通过在学生中选拔优秀同学加入“1442”工程、英才计划、卓越工程师计划等学生示范团队,推动优秀人才的模范和示范作用;对“1442”工程学员、2011级英才计划学员进行考核和滚动和表彰,进一步激励该团队成员提高自己;配合学工部组织了08级“1442”工程的总结汇报工作,组织责任团队2011级1442成员班级竞选、班会、读书会、辩论赛等活动;组织英才计划学员参加相关讲座,素质拓展、暑期实践等相关活动,通过多种形式锻炼和提高学生素质,使之成为学生中的典范,该团队成员在学生中示范作用明显。
取得成果:学院辅导员队伍中,1人被评为常州市优秀青年团干部,1人被评为河海大学优秀共青团干部,2人被评为常州市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先进个人,3人被评为河海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老师,1人被评为河海大学优秀辅导员,2人获得河海大学常州校区优秀辅导员荣誉称号。另外,学院辅导员队伍积极参加各类课题的申报和评比,参加常州市思想政治工作论文研讨会评比,提交的论文获得二等奖,成功申报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教育教学成果培育项目,并被推荐到学校参加学校教学成果奖的评比,辅导员队伍公开发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生党建方面的论文13篇;1名学生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学生干部,26名学生被评为河海大学优秀学生干部。
二、坚持多管齐下,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学生党建工作
1.积极引导,加强理论宣传、教育。3月份,学院举办了第十四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共有300余名同学顺利通过党校结业考试,通过对党的基础理论的系统学习,加强了入党积极分子理论基础,为下一步组织建设奠定了基础。12月份针对大一年级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同学举行了党的基础知识培训班。
2.强化过程,加强预备党员教育管理。实行预备党员教育管理“十个一”工程:参加一次入党宣誓仪式,接受一次预备党员培训,学习一批理论书籍,参加一次党务知识考试,参加一次民主生活会,每学期向辅导员汇报一次个人发展情况,每人至少结对帮扶一位“三困”学生,每人至少联系一位入党积极分子,每季度至少递交一份书面思 想汇报,每学期至少参加一次党日活动。
3.严格要求,加强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严格组织生活制度,保证学生党支部每两周召开一次支部例会,加大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力度,严格入党程序,实行“三投票三公示一答辩”制度;加大对学生党支部的管理和规范要求,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举办两期学生党支部书记、支部委员培训班,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工作水平;在全体学生党员中继续进行目标管理考核,进一步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结合学校中心工作,以喜迎十八大胜利召开、华东水利学院建院60周年活动为契机,各学生支部开展了系列主题党日活动,提高了组织生活的质量和党员的思想素质,加强了基层党支部建设。
取得成果:经过不断努力,学生党员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今年共发展本科生学生党员255人,截至12月,本科生党员 459人,占在校本科生学生的比例达到22 %。一名教师获江苏省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学院党委申报的党建创新成果获得学校2011年党建创新优秀奖,学生支部组织申报的党日活动获得学校2011年最佳党日活动一等奖一项、三等奖项,发表党建论文6篇,为历年最高。
(二)学风建设
1、发挥专职辅导员队伍在学风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
通过辅导员深入学生班级听课、检查学生上课出勤以及深入学生社区走访等形式督促班级学风建设;加强对挂科学生的梳理,建立相关档案;进一步强化与家长联系制度,对少数经常迟到、无故旷课、痴迷网络游戏、夜不归宿、挂科严重、使用违章电器的学生情况如实向家长反映,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换意见,制定针对此类学生的解决方案。
2、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教育推动学风建设
校风建设月期间,学院组织开展了各类评奖、评优活动,各年级召开了学风建设主题班会,进行了创建“优良学风班”、“十佳班集体”申报评选、“十佳学生”评选等活动,通过校风建设月系列活动,朋辈帮扶活动,学院“十佳”学生、“机电之星”评选,小班导师进课堂活动,强化过程管理,进一步树立优良学风。营造学风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受益”的良好氛围。
3、进一步探索学生教育管理的新途径,帮助学习困难学生的转化
学院依托朋辈帮扶工作站开展了“朋辈帮扶”系列活动,通过“朋辈一帮一”、“朋辈讲堂”、“朋辈讲师”讲课竞赛、小班导师进新生课堂等活动的开展,加强了优秀学生 与学习困难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仅朋辈讲堂开设以来,累计授课50余次,500多名学生从中受益,有近400名学生担任“朋辈帮扶志愿者”,学院学生在英语四、六级通过率、计算机二级通过率、专业学习成绩等方面均有了较大提高。
4、充分调动各方面资源,利用各种力量,形成学风建设齐抓共管的局面 各年级辅导员老师通过向班导师提供班级同学成绩汇总分析表,向任课老师提供重点关注同学名单,课前、课后与任课老师交流,到办公室、实验室拜访等方式,整合各种资源,调动可以调动的一切力量,积极营造“全员育人”的氛围。学院以年级为单位分别组织了班导师、辅导员联席会议,召开与英语、数理、计算机方面的教师座谈会,就学风建设,英语四、六级通过率、班级建设、三困学生的转化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取得成果:2010级四级一次通过率91.9%,2008级四级累计通过率95.7%,计算机二级通过率62%;1名同学获江苏省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2名同学获江苏省三好学生荣誉称号;1名同学获宝钢教育奖优秀学生特等奖,1名学生获河海大学“十佳学生”荣誉称号;2012届本科毕业生8人、研究生7人获“河海大学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 17名学生获河海大学“优秀学生标兵”称号;1个班级获河海大学“张闻天班”称号,6个班级被评为河海大学优良学风班。2012届本科生毕业率达97.1%,学位授予率达96.1%,就业率98.3%,升学出国率达到33.3%,创历史新高;2013届免推荐试研究生55名,占毕业生数10.6%。
三、坚持以生为本,做好日常教育、管理、服务工作
(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配合校区学工部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活动。院党政领导十分重视和支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立了院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建立了心理健康工作机制和网络,学院配备了兼职心理健康教育联络员,每个班级都设有心理委员,每个寝室有心理信息员, 整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稳定。本协助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组织对心理委员进行了2次集中培训。
学院积极主动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利用讲座、团体辅导、宣传栏,网络、主题班会,心理委员培训等途径和方法,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在学工部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的指导下,我院完成了新生的普查、访谈、知识宣传和建档工作。根据心理健康教育“五个一”的要求,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重点学生档案。对重点学生进行定期或不定期访谈、跟踪与危机干预,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并做好工作记录。能定期向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反馈信息。由于预防和教育工作得力,学院全年没有发生重点学生的极端事件。
(二)社区工作
1、建立 “党员爱心站”
学院在学生宿舍建立党员爱心站,爱心站根据本楼层的具体情况,分别组建了热心宣讲团、爱心帮扶团、细心服务团、学风督导员等队伍。发挥党员所在宿舍在宿舍文化建设、学风、寝室文明卫生等各方面等方面的引领示范作用。
2、加大对学生宿舍相关制度的宣传,严肃纪律,规范要求
针对学生电脑使用的情况,修订《学生宿舍电脑管理办法》,并制定《机电工程学院学生电脑管理协议》,以协议的形式限制了学生可以利用电脑进行娱乐的时间、制定了违反规定的惩罚措施;针对夜不归宿、使用违章电器等问题,加大宣传和处理力度,保证社区生活安全、和谐、稳定。
3、制定辅导员进社区“三带三促”制度
通过辅导员“带动学习、带动思想、带来信息”,“促进交流、促进理解、促进成长”制度,使辅导员通过深入学生宿舍了解学生思想、学习、生活方面的情况,思想上做学生的人生导师,学习上做学生的良师,生活中做学生的益友。通过对宿舍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抽查,检查学生上课出勤情况、宿舍卫生状况、违章电器使用情况、随堂听课等方式,加强师生交流,相互理解,共同进步。创建工作考核记录,对年级学生干部和部分问题学生进行考察,了解其精神生活和思想动态,通过定期进行学生问题反馈,解决同学们的实际问题。
(三)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工作
在学生当中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科技活动,积极组织参加各级各类科技作品竞赛,取得较好成绩。今年学生共获得国家级奖项25项,省部级奖项39余项,包括:2012年机器人世界杯比赛冠军2项、德国’红点”设计大赛设计概念奖1项、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比赛二等奖1项、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慧鱼组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优秀组织奖1项、江苏省大学生电气控制应用设计大赛二等奖1项、第五届江苏省工科院校先进制造技术实习教学与创新制作比赛,二 等奖1项,三等奖1项、2012年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江苏赛区二等奖2项、三等奖4等。
(四)资困助学工作
做好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把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作为资困助学工作的第一关。在各年级开展了经济困难学生重新认定工作,经过认真组织和评定,最后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共590名,其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176名,分别占全院本科学生总人数的28.68%和8.56%,为资困助学工作的有效开展作好了准备。
积极做好助学贷款工作。一方面认真做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宣传、咨询服务工作,专门召开国家助学贷款咨询大会,组织困难学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另一方面积极配合银行做好到期助学贷款的还款催缴工作,将贷款毕业生信息及时、准确地报送至相关部门。目前,学生申请的助学贷款已接受审批,切实帮助了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同时也督促学生按时还贷,号召贷款学生积极向上、自强不息、诚信为人。
积极做好国家助学金及学校、社会各类助学金的评定工作。积极推选成绩优异的经济困难学生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助学金,通过各类助学金、奖学金的发放,解决经济困难学生的后顾之忧,调动了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切实做好学生评奖评优工作。2012年共评定各类奖助学金十余项;其中获得宝钢奖学金1人,严恺奖学金2人,和汇奖学金1人,徐芝伦力学奖学金1人;校内各类奖学金18项,获奖人数793人次;完善了590名特困生电子档案,发放各类勤工俭学及困难补助五万余元。
(五)共青团工作
加强对共青团、学生组织各项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加强团学组织自身建设,通过日常管理与特色活动相结合,加强学生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了趣味体育活动、创意服饰大赛、若水之星大赛,宿舍文化大赛,新生篮球赛,辩论赛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及暑期社会实践多次受到媒体报道,暑期共组织了58支小分队,1名学生获常州市先进个人,2名教师获市级优秀指导教师,1支小分队获常州市先进,对外宣传报道9项。
综上所述,2012年我院学生工作上取得了一些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帮助和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工作中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主要表现在: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更 强有力的抓手;学风、班风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班主任、辅导员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工作中的创新意识有待加强,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会继续加强理论探索和实践总结,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落实和改进。
第三篇: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
超群出品,必属精品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学校根据国家需求和学科自身发展规律,于2009年10月,由原土木工程学院的地球科学与工程系、测绘工程系、水文水资源学院的地理信息科学系,以及河海大学科学研究院的同位素水文研究所组建而成。现有教职工109名,研究生400余名,本科生700余名,下设地质科学与工程、测量科学与工程、地理信息科学等3个系,工程地质与灾害、水文地质与环境、同位素水文、测绘工程、遥感与空间信息、地理信息科学与工程等6个研究所和地质工程、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等3个实验室。拥有南京湖山、广东惠洲、长江三峡、黄河小浪底等多个教学实习基地,并设有江苏省测绘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水利建设“3S”技术应用联合实验室(与香港理工大学共建)。学院现有教授21名,副教授34名。多年来各专业为我国水利水电、土木、交通等行业培育了大批优秀人才,其中长江学者2名,地质大师2名,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学院立足于解决水利水电、交通、能源、城建等行业中的重大工程问题开展研究工作,先后参与了长江三峡、黄河小浪底等十多个国家重大水电工程项目的建设,承担了江阴长江大桥、南京长江二桥和三桥、润扬长江大桥、苏通长江大桥、泰州长江大桥、沪宁高速公路、南京地铁等国家重大交通工程的重要项目。近5年以来承担科研项目120余项,获国家级和部省级科研成果奖50余项,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核心刊物论文7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30余篇,教材及著作40余部。
测绘专业的历史可追溯到创建于1915年的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是全国第一所设测绘专业的高等学校。测绘学科设有“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博士点,“测绘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三个硕士点,招收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2004年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测绘学科综合实力排名中,本校测绘学科名列前茅。多层次的教学科研领域,逐渐形成了精密工程测量理论及技术、变形监测与安全监控、卫星定位技术及组合导航、现代摄影测量理论与技术、“3S”技术及其应用、地理信息科学与系统工程等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特别在精密工程测量、大型建筑物安全监控、近景摄影测量及数字摄影测量、空间定位技术与应
用、“3S”集成技术、专题信息系统设计开发等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实力和自己的特色,成为培养高级测绘类人才的基地。本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近年来本科生供需比超过1:10。
测绘科学与工程系设置有工程测量教研室、国土信息工程教研室、测绘工程实验室、水利建设“3S”技术应用联合实验室(与香港理工大学共建)、卫星及空间信息应用研究所(与河海大学科学院共建)、现代测量工程研究所、遥感信息工程研究所等,现有教学及科研人员30多人,绝大部分教师都在45岁以下。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及高级实验师1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9人。
近年来测绘科学与工程系充分发挥各种资源优势,积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优异成绩。先后参与了三峡、小浪底、小湾等十多个国家重大水电工程项目的建设,承担了江阴长江大桥、南京长江二桥和三桥、润扬长江大桥、苏通长江大桥、泰州长江大桥、沪宁高速公路、南京地铁等国家重大交通工程项目的测量中心工作。近五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部省级基金项目9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部省级科技进步奖12项,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10项,科研经费超过2500万。测绘科学与工程系坚持水利为特色,正处于快速发展之中。
河海大学地质工程专业(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具有较久的办学历史,1952年成立“地质教研室”,1978年秋季开始正式招收本科生。1986年获得地质工程硕士授权点,2003年获地质工程博士学位授权点,2003年获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硕士授权点,2003年被评为河海大学重点学科,2004年被评为河海大学品牌专业,2006年被评为江苏省重点学科,2006年被评为江苏省特色专业建设点,2007年成立了“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 江苏省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形成了以国家水利水电建设为主要战场,面向地方经济建设,有机结合土木工程、环境工程,构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体现“致高、致用、致远”的教学理念;培养基础厚、专业宽、创新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的创新型和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
本专业现有在校本科生280余名,研究生120余名。至今已连续培养了“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与“地质工程”专业本科学生26届;“水文地质与工程地
质”专科学生1届;“工程地质”研究生班2届,受原地矿部江苏地矿局的委托曾开办过“工程地质短训班”3期;共计为国家培养了各类各层次毕业生2500余名(其中研究生300余名)。目前,地质工程专业在本学科领域中享有较高声誉。在教学上理论联系实际,产学研相结合,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高,大多成为科研院所、生产单位的主要技术骨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有:水利、电力、交通、矿山等领域的勘察设计部门,城市规划、城建部门、环保部门、水利(文)局、流域机构、工程施工单位、中外合资公司、科研院校、教育部门等。
本专业现有教职工31名,其中教授10名(其中博士生导师8名),副教授、高级工程师12名,讲师9名,梯队建设合理。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55%,中青年教师人数占教师总人数95%以上,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达90%。本专业学生的培养,依托地质工程实验室,利用“211工程”、省重点学科之专项经费以及自筹经费向国内外厂家购买了若干专业仪器,设备齐全、仪器精良,为提高本科生、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供了必要的硬件条件。本专业十分重视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建立了产学研基地,如南京湖山教学实习基地、黄河水利委员会教学实习基地、三峡教学实习基地、广东惠州抽水蓄能电站教学实习基地、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教学实习基地、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教学实习基地等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本专业的教学实践与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近年来,本专业教师每年承担科研经费达600万以上(其中一半以上为基金项目或纵向攻关项目),为本科生专业实践能力、创新潜能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参与的重大工程有长江三峡工程、二滩工程、溪洛渡工程、小浪底工程、观音岩工程、白鹤滩工程、隔河岩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等水利水电工程,南京市地铁、江阴长江公路大桥、润扬长江公路大桥、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和泰州长江公路大桥地基基础安全监控等项目。先后有20多项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600多篇,出版专著15部、教材10部。
地理信息系统有时又称为“地学信息系统”或“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处理、管理的对象是多种地理空间实体数据及其关系,包括空间定位数据、图形数据、遥感图像数据、属性数据等,用于分析和处理在一定地理区域内分布的各种现象和过程,解决复杂的规划、决策和管理问题。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地理信息系统及其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从事科研工作或教学工作,能在水利、资源、环境、交通、海洋、房产、土地、城镇建设、区域规划等领域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等工作的地理信息系统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地理信息系统和地力学及遥感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具有地理信息系统研究、设计与开发的基本技能及初步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
目前在地理信息科学系有22名,其中高级职称13 名,中级职称9名。师资队伍知识结构合理,教学团队稳定,学缘结构优良。其中遥感学科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4名。地理信息系统学科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4名。数字流域学科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4名。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英语、物理、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开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3.了解相邻专业如地理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水文水资源学、测绘工程等专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4.了解国家科学技术政策、知识产权、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5.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地理信息系统产业状况;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主干学科:地理学、地图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设计、测量学、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遥感原理与应用、GPS原理与应用、地理数据分析与建模、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数字摄影测量学,地理信息可视化、自然资源学、地市规划原理、水文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以及专业和专业基础课集中实习等共32学分。
主要专业实践:课程学习:自然地理学实习、测量学实习、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数字摄影测量学实习;课程设计: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地图制图、遥感图象处理、地理数据分析与建模;专业综合实习;地理信息系统综合实习;毕业论文。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地理学的相关专业方向,如遥感技术、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城乡规划、水文学等硕、博士专业。
学生毕就业情况:毕业生可在水利、城市、区域、资源、环境、交通、人口、房产、土地、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等行业、部门就业。
第四篇:河海大学机电学院学生工作总结
机电工程学院2010年上半年学生工作总结
周仲海
本学期,学院学生工作按照学校党委“高起点、抓重点、创亮点”的学生工作总体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不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学生的成长成才作了很多积极的努力。现结合学院学生工作要点,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注重引导、强化管理、双管齐下、适当分流”为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风建设
1、发挥专职辅导员队伍在学风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不断深化思想政治工作。
通过辅导员深入学生班级听课、检查学生上课出勤情况、与任课教师沟通以及深入学生社区走访调查等形式,督促学生班级学风建设;加强对违纪学生的教育、管理,随时与学习困难学生谈心等方法努力解决学风建设的重点问题。建立与家长联系制度。对少数经常迟到、无故旷课、痴迷网络游戏、夜不归宿、挂科严重的学生如实向家长反映,与家长沟通和交换意见,制定针对此类学生的解决方案。
2、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教育推动学风建设。3月份,学院举行了2010年学风建设动员大会。以召开学院学风建设动员大会为契机,学院在3-5月份组织开展了各类评奖评优活动,通过征集创建优良学风口号、签订党员承诺书、学风建设主题班会及创建优良学风班等活动,营造出学风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受益”的良好氛围。
为进一步探索学生教育管理的新途径,帮助学习困难学生的转化,学院继续深入开展“朋辈帮扶”活动,并于4月份成立了“朋辈帮扶工作站”,在常州电视台教育频道、都市频道等进行了报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朋辈帮扶 工作站”运行几个月来,通过朋辈一帮
一、朋辈讲坛、小导师进课堂等活动的开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3、充分调动各方面资源,利用各种力量,形成学风建设齐抓共管的局面。各年级辅导员老师通过向班导师提供班级同学成绩汇总分析表,向任课老师提供重点关注同学名单,课前、课后与任课老师交流,到办公室、实验室拜访等方式,整合各种资源,调动可以调动的一切力量,积极营造“全员育人”的氛围。
本学期,学院以年级为单位分别组织了班导师、辅导员与学生代表联席会议,召开了公共课部教师座谈会,召开了各年级学生骨干座谈会,就学风建设,切实提高毕业率、学位率、英语四、六级通过率、班级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
二、全面加强学生党建工作,取得可喜成绩
开学初,学院召开学生党员大会,学院党委领导传达了学校、校区、学院本学期的相关工作,要求广大党员在各个方面都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加强自身建设,以实际行动履行党员职责。
3月份,学院举办了第十二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共有近300名同学,顺利通过党校结业考试。学生党员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本学期,共111名入党积极分子加入党组织。截至今年6月中旬,本科生学生党员436人,占在校学生的比例达到22%,创历年来新高。
为迎接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的召开,院党委开展了“一校三区共行动,签名寄语党代会”签名活动,以此表达三个校区的学子共同祝愿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圆满成功的美好祝福。此次活动与毕业生感恩教育、入党宣誓仪式等活动,一起构成了学院党委“红心向党,知行荣校”主题教育的主要内容。
为进一步学习贯彻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7月1日下午,学院邀请校 区党委潘洪林副书记为学生党员作了一场学习贯彻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报告会。报告会不仅让全体学生党员在党的生日之际进行了一次深刻的主题教育,同时也拉开了机电工程学院学习贯彻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系列活动的序幕。今后,根据学院党委统一安排,还将进一步开展各党支部党员研读党代会报告、马列毛邓学研会征文等一系列活动。
三、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成效显着,捷报频传
上半年学院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彗鱼组竞赛中,由我院王义斌、安翠翠老师指导的项目获得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在第三届江苏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学院选送的五件作品全部获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在“第三届潘天寿设计艺术奖全国文具设计大赛”中,由严波老师指导,陈月婷、郑永鹏完成的作品获得优秀奖,通过搭建平台,积极组织,学生科技活动正由点到面全面展开,通过学生科技创新经验交流会、学生专业作品展览等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四、加强队伍建设,加大学生干部和辅导员队伍培养力度
学生组织是大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阵地,为充分发挥“三自”作用,培养学生骨干队伍,在开学初对全院学生干部召开大会,提出具体要求。5月底,学院召开第九次团员代表、学生代表大会,并选举产生了学院新一届分团委委员和学生会委员。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工作能力,通过不断的锻炼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6月上旬,学院分团委组织对新任学生干部进行了集中培训。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坚持一周两次的辅导员例会,周一主要是布置工作,周五进行总结和交流,进一步促进了辅导员之间的传、帮、带;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总结提升辅导员工作水平,造就一支爱岗敬业、一岗多能、团结协作的学 生管理团队。今年,在学校新一轮的岗位聘任中,有3为辅导员老师顺利晋升,其中,有一人转岗,新引进辅导员老师一位。
五、努力做好毕业生升学、就业、文明离校工作
坚持就业工作抓落实、重数量、保质量,在发挥就业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全体教师和学生个人主观能动性,先后有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三一重机股份有限公司、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昆山富士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来学院招聘毕业生,学院领导走访了富士康电子工业发展(昆山)有限公司,星宇车灯有限公司联系合作办学事宜,并与公司建立了学生就业实习基地,其中与星宇车灯合作的“星宇班”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有45位同学加入其中进行学习,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的实践和就业。
取得了2010届毕业生总就业率91%的好成绩。另外,2010届毕业生升学率26%,为历年来最好成绩;毕业率和学位率分别超过了95%和90%,顺利完成学校下达的目标任务。
为配合学校做好毕业生离校工作,我院在2010届毕业生中开展了文明离校系列教育活动,内容包括:“感恩母校、回报母校”一次志愿者活动、“心系母校、献计献策”一句话感恩活动、“师恩难忘、母校难忘”一次师生座谈会、“同窗四年、立志未来”一次班级主题班会等为毕业生文明离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拓展校园文化阵地,校园文化建设成效显着。本学期,学生会、分团委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且具有时代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活动主题突出,寓教于乐,深受团员青年的喜爱,为学生施展才华、提高综合素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学院学生组织先后组织了女生节系列活动,学雷锋月系列活动,校园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在校园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中,我院学生会承办的青春风采模特大赛得到领导和同学们的高度评价,常州电视台对比赛进行了全程跟踪拍摄,并在新闻节目中进行了播出。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我院2009级海军国防生牵头组织开展了“祈福西南”赈灾募捐活动,表达了机电学子心系灾区、情系祖国的爱国情怀,在校区产生了广泛影响。
本学期,我院学生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上级领导的关心指导和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工作中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今后,我们会不断努力,继续践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工作理念,不断开创我院学生工作的新局面。
第五篇:文 件 - 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河 海 大 学 部 门 文 件
河海地学党委„2010‟ 7号
关于2010年上半年
党内组织生活安排的意见
各支部:
根据“关于2010年上半年党内组织生活学习安排的意见”(河海委组[2010]1号),现提出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0年上半年党员组织生活学习安排的意见,请遵照执行。
一、组织生活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巩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成果,通过学习,不断提高党员素质,组织和动员广大党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拼搏,克难奋进,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更加昂扬奋发的精神状态、更加务实有效的工作举措,迎接我校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为推动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二、学习内容和主要任务
(一)振奋精神,凝聚力量,扎实做好党建工作。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增强做好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为我校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1、学习材料:
(1)胡锦涛在十七届四中全会的讲话
(2)努力开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新局面,《求是》,2010年第1期。
(3)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献,《人民日报》,2009年10月9日。
(4)凝心聚力抓机遇,科学发展上水平,特色强校创一流-朱拓书记在学习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2、思考问题:
(1)学校党建工作如何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更好地发挥在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中的政治核心和监督保证作用?
(2)如何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
(3)如何进一步推动教职工党支部和大学生党支部建设制度化、规范化?
(二)特色强校,和谐兴校,推动学校事业的科学发展
根据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统一规划部署,建立健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长效机制,巩固和拓展活动成果,推进我校各项事业的全面和科学的发展。
1、学习材料: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
(2)温家宝同志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3)袁贵仁在教育部2010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思考问题:
(1)如何谋划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
(2)如何提升学校服务国家、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3)如何建立体现河海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
(4)如何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
(5)如何建设一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三)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创建学习型党组织
充分认识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战略意义和深刻内涵,立足实际、学以致用,自觉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1、学习材料:
(1)《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
(2)《中国共产党是重视学习和善于学习的政党》
(3)中国共产党是重视学习和善于学习的政党,《求是》,2010年第2期。
2、思考问题:
(1)如何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
(2)加强师德建设,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科学发展观对我校各项工作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四)学习贯彻第十七届中纪委五次全会精神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工作规划》和三委部《意见》,改进学校的党风政风学风教风,建立与现代化大学制度相适应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1、学习材料:
(1)胡锦涛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讲话
(2)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
2、思考问题:
(1)如何建立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
(2)如何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
三、党内组织生活的要求
严格党内组织生活,是按照从严治党的方针,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和监督,保持党组织先进性,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
1、时间要求:党员组织生活原则上每月不少于一次,上半年不少于五次。
2、内容要求:组织生活要明确学习主题,精选学习内容,力求内容丰富,针对性强。
3、学习要求:各支部要认真做好党内组织生活学习的组织工作,做到学习活动有计划、有考勤、有记录。党委将加强对支部组织生活的指导、督促、检查和通报,及时把支部组织生活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报送至组织部。
4、学习内容可以穿插进行,学院党委及时发放有关学习材料。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
二○一○年四月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