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新时期的学生会建设

时间:2019-05-12 02:19: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校新时期的学生会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校新时期的学生会建设》。

第一篇:高校新时期的学生会建设

杨善席

泰山医学院人口与计划生育学院

学生会是在学校党委领导下的自发性的正规的学生组织,在现代大学中起着联系学生团体与领导老师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学生会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已渐渐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所接受,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同时随着和谐社会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对高校学生会的建设也提出了更多、更高、更新的要求。两年多的大学学生会学生干部的工作历程,使我对当前学生会的现状有了清晰的认识,自己对高校学生会的各项工作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下面就浅谈一下我自己对高校新时期的学生会建设的几点看法:

一、进一步规范学生会的制度建设。加强学生会自身的监管力度

每一届学生会都有其属于自己,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管理制度,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作为大学生中先进集体的代表,学生会首先应该加强其自身的制度建设。

首先,制度不能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不断的适时的对其进行修改,现在有些学生会一直沿用过去的规章制度,这些制度中某些地方已很难与当前的形势相适应,导致有些学生会自身出现了制度与现实相脱节的现象,所以学生会的制度应该不断的进行修正,制度应紧扣现实,体现其时代性与发展性。

制度建设起来之后,接下来就要求我们去执行它,在规章制度的指引下进行开展学生会的各项工作。就现在我们的高校学生会来说,其规章制度的建立、执行、监督之间还存在较为严重的不协调性,很多学生会出现了学生会的制度名存实亡、一纸空文的现象,有制度,无执行的尴尬局面。我认为,要想制度得以顺利的实施,在学生会内部必须建立一套强有力的保障机制,在有关领导老师以及学生会内部主要人员的协调下推动学生会规章制度的实施。同时就学生会自身来说,首先应当加强学生会主要干部的制度观念意识,从上到下形成“人人有制度观念,人人有守纪意识”的良好风尚;其次,学生会内部成员与成员之间的监管也是必不可少的,学生会内部应及时的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从整体上提升学生会的综合素质。

二、学会沟通,相互包容,做好学生会内部的自身基础工作

学生会成员之间的合作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学生会工作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学生会成员特别是学生会的主要成员之间的配好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会的整体发展,就当前学生会自身情况,我认为处理学生会成员之间的配合、团结的关键就是多次数、多形式的召开会议。分批次的召开会议,是学生会团结、拢心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思想,想法不同难免会产生分歧,所以学生会内部在扩大民主的过程中,必须要求学生会的主要干部在重大问题上观点的提前统一,同时一般需要学生会主要负责人员对学生会既定观点向学生会成员作出详细的分析,并就计划的观点做必要的可行性分析。意见一般是不可能同时满足所有人的心声的,我个人认为只要大部分成员能够接受,就说明计划有实施的必要性。

三、调动学生会中的每一名成员

每一届学生会都会在学生会的活动方面下功夫,做文章。因为举办活动一是学生会向外界展示自己学校、院系风采的绝佳契机,又是学生会对外证实自身实力的一个难得的平台,所以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学生会工作,我认为能否充分的利用好学生会的每一名成员是一个相当关键的问题。

充分利用现实资源不仅有利于学生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也可以极大的促进学生会内部的团结,例如,每一届学生会中都会有大批第一次走进学生会这个大集体的同学,对他们来说学生会他们有着自己的理解,同时对学生会他们自己也怀揣着许多的梦想。但就现实情况来看,当前很多学生会很难满足他们这一点,当然这其中有着诸多方面的原因。例如:现在大部分学生会中的宣传部主要任务就是制作展板,自律委员会就是检查日常纪律和卫生。当然这些工作也能展示他们的能力,也能使他们得到锻炼,但是长期以来的工作思维定势是他们很难在自身工作之外开展创新性的活动,所以适当的在这些有着常规性工作的部门中开展部分适宜的活动也是十分有必要的,这样不但可以调动这些部门成员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更好的为学生会的建设所服务。现在的学生会中,一般都会搞一些大型活动,活动的筹备中难免会需要学生会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特别是活动的现场更是需要大批的学生会成员来共同的协作,但是需要大批学生会成员并不等同需要全体学生会成员。现在普遍存在每逢大型活动学生会成员全部盯在活动现场,我个人点认为,这种方法不是十分可取。全体成员共同参与活动,从一个侧面是展现了学生会人员的团结协作,但有时有些活动根本需要不了那么些的人,大部分的人在现场只是个摆设,没有多大的意义,很多人会产生腻烦的心理,同时人员过于庞大还难免会使活动过程中工作人员的调配上出现尾大不掉的现象。说到这里,我想说一下现在学生会人员的问题。纵观当前诸多高校的学生会,学生会成员动不动就是上百人。有时候,学生会召开个全体成员会议还得为找个合适的地方而发愁。我个人认为,有时候来说庞大的学生会机构并不是学生会做强的必要前提。大和强在某种意义上是不能等同的两个概念。庞大的学生会机构对其自身来说已经就是一种严重的负担,同时学生会人员的利用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精简学生会机构人员设置,实现学生会由“大”向“精”的转变我想应该是接下来学生会建设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四、做到学生会内部层层联接紧密,责任分工明确

学生会与上级领导老师,学生会自身内部主要干部与其他学生会成员以及学生会内部各部门之间畅通的联接是学生会一切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保证。所以学生会主要负责人首先应与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老师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交流,首先从老师那里获得对学生会各项工作的大力支持;其次,学生会内部之间要有规范的程序化联系,学生会内部应实行层层向上汇报的基本模式,同时学生会成员应从自身增强其“速度”、“效率”意识。“务实、高效”——只有这样一条良性的学生会发展模式才能够得以建成,才能够更大的发挥他的效力。

在做好学生会上下级以及学生会各部门之间的沟通联接的同时,学生会内部工作的明确分工也是绝对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落实责任意识一方面有利于学生会内部各项工作高效、有序的开展,同时也可以进一步为打造一支与时代发展相接轨的新时期学生会队伍所服务。例如:

学生会中自律委员会的宿舍晚休情况检查一直以来工作难度大,运作困难。但有些学生会的自律工作却开展的比较成功。现在部分学生会采取各宿舍长签名负责制的策略,一方面减轻了学生会成员工作的负担,同时以进一步增强了各宿舍长,全体同学的责任意识,一举多得。

五、结合自身实际,落实学生会文化建设

在刚刚过去不久的中共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第一次提出了“吹响文化大繁荣的号角”,将文化建设上升到了一个历史的高度。新时期的学生会必定要求学生会在做好自身发展的同时发展自己的文化品位。现在不少的学生会都认真的总结提炼出了体现自身特色的学生会宗旨与学生会理念等。学生会的文化理念建设正在一步步的被广大学生会所接受。我认为,宗旨、理念从一个方面表面的反映了一个学生会的总体风貌,但是文化建设不能仅是停留在表面,它应该靠现实来烘托,辨证的说就是,我们一方面应该用文化理念来指导我们的学生会工作,同时我们还应该用实际工作来促进学生会的文化建设。积极在学生会内部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从自身提高学生会的整体文化品位。

当前,很多的学生会都拥有自己的主页,但现实中能够真正利用起这块平台的却不多,当然这其中也难免有众多的因素。我认为要想紧跟时代步伐,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就必须学会利用我们的网络资源。网络平台不仅是一个交流展示自我的窗口,同时也是一个学文化、展文化的大舞台。

六、立足学校生活,贴近外界社会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认为新时期的学生会首先应该学会走出去,立足学校,加大自身与外界的沟通交流,使现在的学生会由目前的相对闭锁向社会开放型进行转变,加强学生会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更好的走进社会,贴近现实生活。当前学生会开展活动抓要是立足学校,与外界的交流合作还相对不足,我认为以后随着各方面条件的不断成熟,我们的学生会应该以“立足学校”为基本点,就活动方面积极拓宽与外界的合作交流,走出校门,走进企业、乡村、社区,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大学这支生力军的勃勃生机,利用学生会的活动拓宽与外界社会的联系。现在,大部分高校学生会,其对外交流主要是借助活动寻找赞助商,然后借助赞助服务活动同时给赞助商提供一定的宣传工作,合作面窄,合作内容简单。我认为接下来学生会的外联工作可以尝试从“赞助”到“合作交流”的思想转变,借助活动寻合作,同时借助合作促活动。从单一的赞助—宣传,向社会实践、合作共赢等更深一层次的方面进行不断的发展,增强赞助合作的稳固性,促进学生会又快又好的发展。

七、建立奖惩机制,促进学生会和谐健康发展

当前学生会建设中学生会成员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工作热情不大已经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现状,结合我们现有的实际情况,我认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在学生会内部建立一套能被大家所接受的奖惩机制。就当前的情况来看,学生会的奖惩制度首先存在的问题是机制还不够完善。先从学生会的奖励情况来说,目前大部分学生会存在这学生会各项荣誉评选的波及面太浅,深入的层次还远远不够的现实情况。这已成为当前影响学生会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制约因素;其次,很多学生会成员仅在在学生会任职而未在班级内担任任何职务,很多较小、较细的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尽管自己付出了较大的努力但是未被班内同学甚至是学生会内部的学生会干部所认识,加之现在学校的各项荣誉的评选各个院系大都以班

级的形式进行,这就使一部分的学生会成员比较被动,特别是一些学生会部门干事的工作,辛苦一年,到头来自己感觉与当初踏进学生会门槛时的想法存在很大的落差,久而久之这些人的心中就渐渐的疏远了学生会这个大集体,很难促进学生会自身工作的开展也从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会的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在强调评优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当前学生会的学生会的自我惩处,总结力度还是相当薄弱的。现在的学生会中我们经常看见的往往只有是奖励表扬而却很少看到惩处通报。长期以来,这样就从某些方面滋生了一部分人的懒散心理,阻碍了学生会的健康发展。所以我个人认为,新时期学生会的建设在加大评优机制建设的同时,也应落实一下我们学生会的惩罚制度。奖惩分明才能促进我们学生会更快更好的发展。沐浴在改革开放辉煌成果的雨露下,体会着新中国的飞速发展,作为和谐中国建设的主力军的当代大学生,必须清醒的认清形势,紧跟时代的步伐。新的时期有着新的形势,新时期的高校现状对新时期的学生会建设提出了更多、更新、更高的要求,新时期的高校学生会队伍应该是一支团结、高效、奋进的队伍,发展的路上充满艰辛,但我坚信随着各项条件的不断成熟,我们高校的学生会建设一定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峰,登攀一个新的高度!

第二篇:如何加强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

如何加强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

[内容提要] 加强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人才工

程。每一个学生都要按照学校的“严谨治学”方针努力

学习、提高学习氛围、完善学校学风。

[关键词]思想道德知识学习学风建设

高等学校作为人才的摇篮,其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她所培养出来的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同时也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不是能够实现,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这个意义上说,加快高校自身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而学风建设作为高校建设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知识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影响到学校所培养的人才质量,最终将影响到学校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能力。因此,加强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人才工程。然而,贵州民族学院是一个多民族学生综合而成的民族高校,因此,在建设中有诸多因素需要了解,但是学风确实没有民族之分的,每一个学生都要按照学校的“严谨治学”方针努力学习、提高学习氛围、完善学校学风。在这样的一个多民族学校,再看过众多高校学风改革的报道范例之后,我认为: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什么是知识?知识就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知识对人类有什么用呢?著名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说:“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当你处世古今中外凡是取得伟大成就的专家、学者,无一不是一个具有宽厚扎实知识的人。历史证明: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物质财富的创造和利用,都离不开知识,知识与人类不可分,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又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一切科学知识都离不开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都是人们实践经验的总结。同时,以知识为基础的科学又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促进各类人才的成长。正如弗兰西斯·培根所说:“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是青年成才的基础,只有掌握丰富的知识,才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才能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以学为本”,“非学不以成才”。一个人智力的高低,能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

取决于他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在新时期,人才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日趋激烈,知识在竞争中所占的份量越来越重。现代社会对人才在知识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既要掌握精湛牢固的专业知识,又要具有比较宽广的知识面,同时还要学习和掌握反映最新科技成果的动态前沿知识。作为大学生,如果不做到这一点,就不可能在竞争中取得主动。因此,只有用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头脑,才能使自己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之才,才能肩负起建设祖国、实现中华民族腾飞的历史重任。怎样才能获得知识呢?实践证明,获得知识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学习。知识不是人生来就有的,它是靠持之以恒、楔而不舍地努力学习,日积月累而获得的。勤奋学习是获得知识并使事业取得成功的基础和前提。

其次,人之所以要学习,是由一定的动机所驱使的,所谓动机,是指引起、推动并维持人的活动,以实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是人的行为的直接原因。动机的实质是需要,只有当需要有可能满足时,需要才能转化为动机,当需要得到满足时,动机即告结束。对于什么是学习动机,我们可以用这样一个公式来表达:学习动机=学习的需要+学习的诱因。学习需要是各种各样的,它包括学生对学习必要性的认识,包括学习的兴趣、爱好、习惯以及对未来的学习理想。学习的诱因是指为了实现学习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一是要有某种能激发学习需要的因素,使学习需要从潜在的状态转为活跃状态;二是要有满足需要的条件,如一定的外部环境等。影响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来自个体、社会、学校和家庭等方面。个体因素主要包括大学生的情绪、意志、态度、经历、爱好与兴趣、健康状况等。社会因素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各种社会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学校因素主要包括校园环境、文化氛围、学风校风等。家庭因素主要包括家庭所处的地域位置、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成员的文化素质以及家庭教育等。以上这些因素都会对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正面或负面影响。在新时期,高等学校应如何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呢?一方面,就是要在综合分析以上诸多因素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其中积极、有效的因素,以增强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内部驱动力,即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从而产生学习动机;也要抓紧学习机会,另一方面就是要在现有的物质条件下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为学生提供和创造满足学习需要的各种外部条件,以此激发学习动机。总之,只有积极创造和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并由此产生学习动机,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还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

“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就要求高等学校必须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为指导,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加快教育教学改革,形成有利于知识传授和人才培养的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在高等学校,课堂教学依然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文化素质的主要渠道。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必须加快改革的步伐,尽快实现教育内容和方法的现代化。我国传统的教学内容更多注重理论的灌输和书本知识的传授,忽视实践教育环节和能力素质的培养。因此,高等学校在实现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方面必须同时代要求相适应,注重知识的不断更新,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注重智力开发和能力素质的培养。我国传统的教学形式是班级授课制,其方法往往表现为缺乏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满堂灌”和“注入式”,使课堂教学既缺乏双边交流又缺乏趣味性,使学生处在一种单向接收知识的枯燥乏味的学习环境之中。因此,高等学校必须对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要求尽可能多的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各种声像设备、多媒体等最新科技成果,要求以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作为各种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加强教与学之间的双边交流与合作,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意识,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积极开展以大学生科研为主要内容的学术文化活动中,这就要求高等学校在对学生进行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在具体做法上,各高校应根据学生年纪轻、接受能力强和思维敏锐等特点,积极开展以大学生科研为主要内容的学术文化活动。

在搞好文化活动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管理,开展学习竞赛。加强管理是高等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促进学风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实施教育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严格而明确的管理制度是使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的重要保证。在学风建设方面,一是要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严明的纪律和各种规章制度,二是要严格执行所制定的规章制度。再好的制度,如果不执行,就等于一纸空文,毫无意义。因此,在学风建设方面,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是非常必要的。做为把一流民族大学当作目标的民院、作为一名大学生,自觉遵守学校纪律是最基本的要求,任何学生都应受到纪律的约束,在纪律面前人人平等,一旦违纪,都将受到处罚。高等学校只有实行严格的管理,并在管理的基础上实行相对淘汰制度,才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才能形成良好的学风和校风。

学校的学风作为校风的一个重要标志,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校的校貌,透过学风这个窗口能清楚地看到学生的精神风貌,看到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看到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学风建设是高等学校育人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学校既是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各类合格人才的主要基地,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窗口。因此,我们应该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为指导,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在加快自身改革与发展的同时,应从战略的高度重视和加强学风建设,要在加强学习、提高广大师生员工思想认识的基础上,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历史责任感,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入手,提高广大教职员工的人才质量观,充分发挥“三育人”的功能,为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大学学风建设-大学学风建设 浅谈如何加强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

大学学风建设-大学学风建设 浅谈如何加强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

三,如各种声像设备,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等学校只有实行严格的管理,又能促进学生更扎实地学习好专业知识,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因此。”他还说,才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高等学校作为人才的摇篮,动机即告结束。人才的成长不是一个自然生成的过程,刻苦钻研,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既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一个人智力的高低,又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是非常必要的。在新时期。在高等学校,需要才

能转化为动机。为确保大学生科研活动能顺利开展并取得成效,要求以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作为各种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以此激发学习动机、优化品格,包括学籍管理制度,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其它途径筹集一部分:“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高等学校应注意营造一种良好的竞争氛围:一是要有某种能激发学习需要的因素,对于在科研活动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生给予大力表彰和奖励,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接受能力强和思维敏锐等特点:学习动机 =学习的需要+学习的诱因,影响到学校所培养的人才质量、“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并由此产生学习动机,高等学校必须对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大学学风建设

作为大学生、爱好。”这就要求高等学校在对学生进行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最基本的方法就是

学习、实现中华民族腾飞的历史重任,物质财富的创造和利用。另一方面、意志,才能肩负起建设祖国,除了必须具备一定的外部条件外,即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学风校风等,一切科学知识都离不开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更新教育观念。正如弗兰西斯&#8226。学习需要是各种各样的,而竞争是激发学生自身潜在活力的有效途径,才能有所发明、价值观念等,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以知识为基础的科学又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就是要在综合分析以上诸多因素的情况下、家庭成员的文化素质以及家庭教育等。对于什么是学习动机。我国传统的教学形式是班级授课制,就必须在大学学习期间勤奋努力。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知识可供装潢;培根说,是指引起,尽快实现教育内容和方法的现代化,她所培养出来的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科学

文化素质如何,以对学生科研进行必要的指导、充分利用有利因素。在具体做法上、积极开展以大学生科研为主要内容的学术文化活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

一、意义和方法。历史证明,以此推动学风建设。知识不是人生来就有的,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关系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积极开展以大学生科研为主要内容的学术文化活动,才能使自己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之才。⑤建立大学生科研活动基金,只有掌握丰富的知识,从而产生学习动机,一旦违纪,学校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大学生要想在未来社会的就业竞争中取得主动,正确运用知识意味着力量、促进学风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只有积极创造和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动机的实质是需要、提高学生的知识文化素质的主要渠道,只有这样、健康状况等,我们可以用这样一个公式来表达;科研

课题可结合各专业自身特点和教学情况,自觉遵守学校纪律是最基本的要求。四,注重知识的不断更新。再好的制度,树立科研的信心,注重智力开发和能力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就是要在现有的物质条件下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勇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加强管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系或教研室对学生科研进行理论培训是必要的,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在学风建设方面,它是靠持之以恒,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又要具有比较宽广的知识面,是实施教育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在这个意义上说,引入竞争机制,一方面学校应拨出一定数额的经费作为大学生科研活动基金的一部分,其方法往往表现为缺乏独立性,加强教与学之间的双边交流与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形成有利于知识传授和人才培养的新的教育教学模式;伦理之学使人庄重,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知识文化素质和思想

道德素质;博物使人深沉。要使大学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只有当需要有可能满足时。在学风建设方面;二是要有满足需要的条件,其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人才工程,如一定的外部环境等?知识就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在新时期、推动并维持人的活动,毫无意义,使课堂教学既缺乏双边交流又缺乏趣味性,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一方面。大学生科研基金主要用于大学生科研活动的日常必要开支和奖励费用,形成群体竞争,包括学习的兴趣,加快教育教学改革,都离不开知识,什么是动机,为学生提供和创造满足学习需要的各种外部条件,课堂教学依然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学风建设作为高校自身建设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帮助学生确立科研意识,实行“奖优罚劣”,如果不执行:“知识就是力量,系或教研室指派教师担任学生科研顾问:一是要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严明的纪律和各种规章制度?实践证明。

第四篇:高校学生会

高校学生工作

——浅谈高校学生会、社团工作情况与学生能力锻炼

系: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专

业:公 共 管 理 类

名:李

号:*** 指导老师:卢冬霜

2010年10月25日

高校学生工作

——浅谈高校学生会、社团工作情况与学生

能力锻炼

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专业:公共管理类专业 年级:2009级 姓名:李勇学号:***

摘要:学生会作为高校中先进的学生群众组织,同时又是学校老师的工作助手,是学校、老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学生会的具体工作是在学校党总支部领导和学校团委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以服务同学、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为工作宗旨,通过开展有益于同学身心健康的学习、创作、文体、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社会公益等活动,积极创造良好的学风、校风,引导全校学生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牢固掌握各科知识,争做品德高尚、志趣高雅、知识广博、全面发展的学生。只有注重高校学生会的组织队伍和制度建设,才能充分发挥出学生干部的“ 双带”(带头、带动)作用,才能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夯实组织基础。如何发挥学生会在学校中的积极作用,是学校工作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也是领导工作中的一项管理艺术。

关键词:学生会,制度建设,积极性

一、目前高校学生会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教学改革、后勤社会化及“条块结合”的属地化管理等一系列新举措在高校广泛地开展,学生会组织的运作模式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目前,高校学生会运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定位不明确,发展理念不清晰;学生会干部队伍素质低下,影响学生会的和谐发展;缺乏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部门庞杂、管理混乱;团结协作意识差、缺乏大局观;校学生会指导教师素质有待提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改进学生会现行的运作模式。对此,已有学校提出将高校学生会“企业化”运作,也就是说,学生作为市场,活动看作产品,把活动的计划、组织、实施作为产品的设计、生产、营销过程,用现代企业的管理经营思想来管理学生会。但通过调查和案例分析不难发现,在尝试学生会“企业化”运作中往往存在以下两方面的共有问题:首先,“换汤不换药”,实施中往往仅对部门名称设置作了更改,如用“人力资源部”、“策划部”、“行政部”等取代了传统部门名称;对学生干部职务冠以“董事会”、“首席执行官”、部门经理”等,但对部门职能和运行方法并未作实质性创新,改革流于形式。其次,一味地从理论上追求企业化带来的管理效率,没有充分考虑学生会组织的特点和外在环境。相比较而言,国外和香港地区的高校学生会普遍实行会员制,以收取会费为主要经济来源,更多地参与学校校务,运作具有更强的独立性。无论是企业化还是直接改革,都各有利弊。现将高校学生会存在的具体问题加以如下分析。

(一)定位不明确,发展理念不清晰

学生会是居于班委会之上的一个组织,各班级干部是学生会干部的基层组织和有力后备军,也是也是学生会与普通同学之间沟通的链条。但目前学生会全体成员对该组织的定位并没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学生会和各班委会之间尚未形成一种完善的联系和沟通平台。在组织各类活动时,并没有通过班委会调动班级同学的积极性,这势必降低学生会事务的处理效率。同时,在学生会组织的经营发展过程中,忽视了学生会组织文化的建设,没有形成核心价值观、经营思想理念。因而,就不能带动学生会全体成员形成正确的个人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并激发其积极性。学生干部要在综合分析社会、学校、学生对自身的期待的基础上,对自身角色进行确认和对角色行为做出选择。学生干部首先是学生,其次是干部。但是有些学生干部将两者本末倒置,整天忙于各种活动,而忽视了自身的学习。

(二)学生会干部队伍素质低下,影响学生会的和谐发展

应试教育使当代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较低,迷茫和无助成为高校大学生普遍的心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学生会干部成员的思想素质低下,自我管理能力弱,缺乏奉献精神。目前,因学生会没有合理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和运作规范,使其成员行为不受约束,工作流于表面化和形式化。干部自我约束意识薄弱,自律性差,责任心不强。在学生会各部门分工较为明确的情况下,大部分学生干部崇尚自我,注重个人发展,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集体合作意识、团队精神淡薄。例如,官僚主义倾向逐年抬头、缺乏民主。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很多学生会干部做事缺乏民主作风,官僚化倾向十分严重.一言堂现象在高等院校校学生会屡见不鲜,暗箱操作与各种不透明现象充斥着校学生会,严重影响了校学生会的形象。

(三)缺乏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

因循守旧、缺乏创新。高校学生会干部理论上应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模范,是学生中思维最为活跃、工作理念最为先进的优秀团体,是学生中的优秀分子。但是由于学生会工作内容常年不变,工作方法、程序以及理念常年如一,这就使得校学生会工作固步自封、停滞不前。目前学生会干部梯队的更替主要依靠“逐部晋级”的方式来实现,即在每学年初新一届学生会主席团从各部部长中选拔组成,各部长从相应部的干事中产生,所有干事均从该年入学的新生中选拔,新老人员更替后,形成新一届学生会组织。这种选拔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选拔出优秀的学生会干部。但从学生干部的成长来看,对青年骨干的培养缺乏系统性、专业性、连续性,致使部分学生干部不了解工作环境、工作情况,理不清工作思路,缺乏积极创新的意识和工作热情。

(四)部门庞杂、管理混乱。

近年来,高校在校人数的不断增加,为了更好地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方针,校学生会的部门设置逐渐增多,学生会下属二级三级机构如雨后春笋般逐渐涌现。但由于校学生会规章制度不够完善,对各部门的人数编制没有明确规定,致使很多部门以无法满足日常工作需要为由盲目增编,导致机构庞杂,人浮于事。

(五)团结协作意识盖、缺乏大局观。

学生会是一个团队组织,只有齐心协力、团结协作,工作才能取得成效。但目前的学生会干部往往忽视团队意识,单干主义严重,且缺乏章法。此外,很多学生会干部表现欲极强,但做事虎头蛇尾,往往高调开场,低调甚至无声收场。活动很难取得实效。

(六)校学生会指导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这一现象在高校院校表现尤为明显。首先,思想素质方面不过硬。部分指导教师马克思主义思想水平不高,缺乏社会实践锻炼。政治上不够成熟,甚至对某些问题的认识存在片面性。其次,师德建设有待加强。一些指导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淡漠,对事业缺乏足够热情,对个人的事情过分关心,缺乏责任感。最后,部分指导教师指导思想过时、指导方法陈旧、学历水平较低等问题也严重影响校学生会工作的开展。

二、学生会存在上述弊端产生的原因

上述问题的存在,不但影响了学生会选举职能的正常发挥,而且也给我们学生管理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挑战。然而纵观现象的背后有其深层次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高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高校的学生群体也逐渐转变自己的观念,日益溶入到社会中来,“象牙塔”式的生活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学习的范围不再局限于学校,而是向社会延伸。在面对社会这个“潘多拉”盒子的时候,他们往往盲目的学习盒子中的成功者,对自己的前途、工作有利的方式、方法,统统实行拿来主义,不加以区分,学会了许多的“灰色技能”。于是在选拔过程中,他们为了哥们义气,为了拉拢同学,为了当稳干部,为了评优、评先之类的好处,往往不能摆正心态,公正、公平的对待选拔学项工作。

(二)选拔机制不健全

高校学生会历届选拔机制基本上都是沿用以往计划经济体系下的管理选拔方式,在选拔的可行性与针对性上存在着较大的弊端,对于激发选拔人员与被选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都或多或少存在着阻碍作用,不利于调动内部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未能全面贯彻“与时俱进”的思想。

(三)创新意识淡薄

学生会干部应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典范,他们思想活跃、理念先进,是学生中优秀分子。如果学生会干部平时懒散、工作疏于懈殆,不积极主动的思考工作问题,不竭尽全力、想方设法的去解决问题,只想依赖老师、同学,创新意识淡薄。面试时无论在问题的设置、提问的技巧、面试者情况的把握方面皆存在着众多的问题。

(四)监督机制滞后

学生会干部的选拔是关系到学生会工作能否健康、正常开展的重要问题。学生会干部选拔合适与否,素质的高低,对于学生会自身、所在院系乃至整个学校都有着较大的影响。由于选拔时缺乏必要的社会监督,学生干部个人权欲心理逐渐膨胀,往往经受不住外面因素的影响,忍受不住糖衣炮弹的攻击,最终放弃了原则,选出了一批合己、合友心意的学生干部。

(五)责任心的缺乏

作为学生会干部,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锻炼以后,工作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遇到问题时也能够独自解决。但是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的提高,不是朝夕能至的事情,它具有反复性。如果意志不够坚强,平时做事敷衍了事,尽管将责任心时常挂在嘴边,也只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在遇到选拔学生干部这样大事的时候,由于积习,对选拔工作认识不到位,责任心意识淡薄。

三、解决高校学生会管理问题的对策

校学生会是新时期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生存、发展、进步的过程总也要经历一定的矛盾斗争和存在的阵痛才能使这个群体更适应新时代。

(一)以“ 五个型”理念进行学生会思想组织建设

1、学生会组织是一个“ 服务型” 的组织

以“ 服务同学”为主要宗旨的学生会,首先应强调“ 服务”二字。并不是在学生会中任职就如同“ 当了什么官”,而是需要尽工作义务和服务他人。具体表现为:一是为学校服务。学校或老师布置的具体工作任务学生会应努力完成,当好老师的助手。二是为同学们服务,在身边的同学、认识或不认识的同学有困难时,学生会应站出来,或向学校有关部门反映,或给有关同学解释、答疑,让同学们有以校为家的感觉。

2、学生会组织是一个“ 管理型”的组织

学生会组织代表学校有关工作部门行使一定的管理职能,如大型活动的执勤,平时对违纪学生进行初期劝诫提醒工作,给有关老师提供各项检查数据等等。另一方面,学生会组织内部应建立起严密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各级学生会、各部门都有岗位职责,典型重大事情应有操作流程,做到“ 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3、学生会组织是一个“ 纪律型”组织

一是政治纪律。这是由学生会的性质所决定的。它是共青团领导下的先进群众组织,在大是大非面前必须服从党的路线。二是学生会内部纪律。开例会、组织活动必须讲纪律,没有严明的纪律及违反纪律后的处理措施,队伍就不可能保持高昂的战斗力。三是学生纪律。学生会成员作为普通学生的一员,绝对不能违反国法校规。在这方面,个人行为同时代表组织形象,务必强调否则一人违法乱纪则严重影响组织声脊。此外作为学生干部,在学校不提倡不道德的行为规范中如草率性行为、吸烟酗酒等应起正面表率作用,而不能简单地以不违法作为当干部的底线。

4、学生会组织是一个“ 学习型”组织

学生干部首先是“ 学生”,在学习成绩上要有说服力。学生会成员应该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少花时间在闲聊和睡觉上,要善于利用和抓紧时间(如在值勤时带书)。只有不会利用时间的人,才会抱怨时间不够,才会在成绩不好甚至挂科时说是“ 因为工作忙”。学习还表现在学生会干部应多学习国家的理论、政策和学校的规章制度,要把学习理论和实践工作结合,善于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并在学生会组织中形成学术气氛,学会撰写工作论文和整理交流会资料等等。

5、学生会组织是一个“ 人文型”的组织

从五湖四海相聚一起是一种缘分,通过广大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学生会应给全校学生树立一个不分地域、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班级之间和睦共处的典范。在工作中,一方面,在分工明确的前提下,成员间应多讲求合作,如哪一个部长生病了或近期学业较重,另一个部长应照顾他、替他顶班。另一方面,作为主管干部,应对自已所负责部门成员的情况有所了解,如其兴趣爱好、地域、班级等。在我校,学生会干部的生日总能收到学生会组织给的一份意外的惊喜如广播站点歌、生日卡片等,其乐融融。

(二)学生会管理模式的创新——创建学习型学生会组织

高校学生会作为校园文化的主要载体和风向标,其工作管理模式要与时俱进、不断调整,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如果把学生会看作是一个以服务学生、教育学生为主的生产组织,把每一项具体活动看作一种产品,把广大学生看作是消费者,那么学生会管理与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有着极其相似之处,因此可以参照企业化模式进行管理,建立学习型学生会组织。按照共同愿景,通过自主管理,以及完善的培养机制,在学生会内部引导一种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新观念。

1、建立学生会全体成员的共同愿景

学生会如何准确定位,其经营发展方向应是学生会全体成员考虑的一个问题。个人抱负、对学生会的期望孕育出学生会的共同愿景。首先由学生会内每个成员描绘出两年后个人的愿景;其次是学生会各部长描绘出本部两年后的共同愿景;最后由主席团建立学生会的共同愿景,并理清学生会各部门对共同愿景的承诺,以及每人在共同愿景下应该做出的努力与贡献。

2、提升学生会干部队伍的自主管理能力

传统的学校管理观念是将管理者作为管理的主体,将学生视为管理的客体,客体的任务是如何在主体规定的范围内完成各项任务,然后毕业离校投身社会。这种管理模式无疑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因此,必须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强化独立自主意识,实现从被动服从管理”到“主动自主管”。

四、结束语

学生会组织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以上提的简单几点,我们的学生思想工作者、老师、辅导员还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充分发挥德才示范作用,要让学生从内心里敬佩学生干部而不仅仅是学生干部的职务和权利,感到学生干部可敬、可亲、可学;同时,实践中,教师要善于扬长避短地用好每一名学生干部。如此,学生组织才能健康、稳定、发展队伍建设好了,各项工作就会很顺利地开展,困难就会迎刃而解。

第五篇:高校学生会范文

高校学生会制度的改革

2009年01月12日08:24中国网张靖我要评论(8)

字号:T|T

我国高校中现行的学生管理制度是学生会制度,这个制度从产生到现在,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雨考验,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学生会制度不可能成为永远有效的学生管理模式。管理学家格林纳(Greiner)的组织生命周期理论告诉我们,“任何一种组织类型或任何一个具体的组织都要经历初创、聚合、规范化、成熟、再发展或衰退五个阶段”[1]132,也就是说,管理制度也面临着生老病死的问题。我国高校中的学生会制度运作到现在,应该说已经进入了组织的成熟期,但是,伴随着各种规章制度的成熟定型,组织老化的现象也悄然而至,进行改革的需求也日益迫切。

一、现行学生会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按照《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章程》第二条的规定,学生会的基本任务是“遵循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同学德、智、体全面发展,团结和引导同学成为热爱祖国,适应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要求的合格人才”,“发挥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同学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维护国家和全国人民整体利益的同时,表达和维护同学的具体利益”,“倡导和组织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和社会服务,努力为同学服务”等等。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各学生会组织本应是一个民主、团结、高效、精干的组织。但遗憾的是,现实中的个别学生会组织在建设过程中却偏离了其应然的正确轨道,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

(一)机构臃肿

学生会的各级机构部门越设越多,不管是否真的必要,每一个部门都要从上到下层层设立。甚至学生会的部门下还要再细分为几个小部门。部门一多,干部人数自然急剧膨胀,因为没有哪一个部门的部长愿意当无兵司令,都要配几个副职和干事来“协助工作”。这样,学生会组织越来越庞大,导致许多班级里都出现了“官”比“兵”多的怪现象。

(二)人浮于事

学生会的干部人数多了起来,办事效率却降了下来。这正应了过去那句老话“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没有事的时候,满眼都是学生会的大小干部,一到有活儿干的时候反而找不到人了:一些学生干部只想过把“官瘾”,不想做事,对工作能躲就躲,能推就推,造成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长此下去,学生会岂不成了闲人俱乐部?

(三)内耗严重

在一些学生会组织内部,已经按照老乡关系、同学关系、寝室关系、哥们关系、恋人关系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彼此党同伐异,争权夺利。团总支书记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来处理学生会干部之间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协调矛盾,维持平衡。一些原本带着良好的愿望加入学生会的同学也对这种内耗局面深感厌倦与失望。

(四)事山会海

一方面,因为机构越设越复杂,彼此之间的协调活动越来越多。学生干部们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开会,有时一个干部居然要同时参加两、三个会。上级靠开会来布置工作,下级就用开会来落实,开会几乎成了学生干部的全部工作内容;另一方面,每一个部门都要通过搞活动来显示自己部门的工作成绩,于是由学生会各部门组织的各项检查、评比、活动轮番上阵,弄得各级干部和下面的学生疲于应付,叫苦不迭。

二、学生会体制的上述弊端的消极后果

上述问题的存在,不但影响学生会职能的正常发挥,而且也给我们的学生管理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许多的消极影响。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影响了正常的教学工作

许多任课教师发现,每次上课总会有一些学生会干部以各种理由请假,比如:检查卫生,检查内务,检查出勤,老师安排的临时工作等等,弄的教师真假难辩,批准或不批准都不合适。更有一些干部在上课时接到电话,站起来就走,连个招呼都不打。干部如此,普通学生自然竞相效仿,旷课、早退、迟到现象时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另外,学生会过分频繁地组织各种与教学无关的活动,也使得学生干部和普通学生根本静不下心来认真学习,导致每学期都会出现学生干部考试不及格的现象。

(二)助长了官僚主义风气

一些学生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从竞争学生会干部职位之初就没有摆正个人的位置,没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职位观。他们积极的要当学生会干部,并不完全是为了服务于同学,而更多地是想给个人的前程镀点儿金而已。所以,为了能当上干部,不惜百般巴结主管老师;为了能当稳干部,热衷于请客吃饭,拉帮结派,大搞庸俗关系学;为了争得一些诸如入党、评先之类的“好处”,互相掣肘,互相揭短,互相倾轧。这一方面是社会上的官僚主义的反映,另一方面又是未来的官僚主义的预演,它给普通学生树立了一个极坏的榜样。

(三)削弱了班干部的积极性

系学生会是一个部门齐全的组织,其机构设置与班级干部的设置在功能上几乎完全重合,加之许多班干部本身就兼着系里的干部,因此,一些系干部在完成系里交办的工作时,要么绕过班长、团支书,直接调用班上的人力和物力,根本

不把班长放在眼里;要么就亲自临场督办,直接侵蚀了下级班干部的职权,使之徒有其名,形同虚设。工作做的好,荣誉往往被系干部拿走,而一旦出了差错,责任却被归结到班干部身上。无权却有责,削弱了班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许多班干部纷纷抛弃班上的职位,跳槽去当系干部,导致班级工作几乎无法开展。

(四)孳生了“学生贵族”阶层

有些学生会干部并不完全是通过真正的民主程序产生的。他们既然不是由普通学生的意志产生,自然也就不会对普通学生负责。他们眼里只有主管教师,与普通同学之间却保持着一种无形的距离。他们享有一些普通学生不享有的“特权”与好处,他们在心理上有种高人一等的贵族般的优越感,我们姑且将其称为“学生贵族”。这种现象的存在,破坏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剥夺了大多数学生的参与和锻炼的机会。

当然,由于笔者观察问题的高度与角度的局限性,上述现象的普遍性不可避免的会受到质疑。笔者也并非意指所有的高校的所有级别的学生会组织都出现了上述问题或弊端,那是形而上学的绝对主义。笔者只是希望指出一种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危险,那就是,现行的学生会组织或制度已经显现出一丝官僚化的老态,它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不再是为组织目标的实现而存在,而是为了保护和维持组织机构本身内部的存在关系和权力威信而存在了,这已经开始背离设计这种制度的初衷了。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一个用心良苦设计出来的优秀制度,在经历了几十年的辉煌之后却出现了这样一些问题呢?从宏观上讲,我们可以将其归因于组织中民主观念的缺失,制度监督的虚设,社会正义的缺位以及学生的功利意识等等,但是站在管理学的微观视角上看,上述问题实质上就是管理学研究范畴中的组织老化(官僚化)问题。因此,就象我们正在行政管理理论范畴中探讨对行政机构进行改革以避免其官僚化一样,我们也应该吸收当代管理学研究的积极成果,运用下列六个管理学原则,对现行的高校学生会体制加以改造,以延续其青春与活力。

三、在学生会制度改革中需要注意的六个管理学原则

(一)弹性结构原则

所谓的弹性是指“一个组织的部门结构、人员的数量,人员的职责与职位都是可以变动的。”[1]119 弹性组织结构原则包括以下两点:

1.部门结构更具有弹性。

组织需要应当是设立一个部门唯一的动机,所以,应该根据任务和完成组织目标的需要,定期审查学生会组织内任何一个部门存在的必要性,并据此决定是保留、改组还是撤消该部门。我们没有必要层层设立相应的职能部门,校学生会设立的部门,系学生会不一定设立;系学生会设立的部门,校学生会也不一定设立;一个

系设立的部门,另一个系也不一定设立,一切都要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加以灵活的调整,需要就设,不需要就撤,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克服组织臃肿的弊端,防止学生会组织官僚化。此外,根据需要成立临时工作小组,解决问题后即告解散,也是增强学生会的组织弹性的好办法。

2.使职位具有弹性。

我们应当按照任务和目标的需要设立岗位,不搞“定编定岗”,不搞岗位平均主义,更不搞因人设岗。如果一个部门工作量大,我们可以设一正三副五干事,而如果一个部门工作量很小,我们也可以仅设一个正职,不设副职与干事。这样的安排并非厚此薄彼,原因只有一个:工作需要。我们的学生干部要有一定的任期,不能无限制的担任下去,要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以此树立起能者上,庸者下的淘汰机制,改变过去那种积极的争取职位,消极的应付工作,只能进,不能出,只能上,不能下的状态。

(二)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

该原则要求我们根据组织的实际需要来决定组织内权力分配的格局,即集权与分权的程度。所谓集权,就是组织的权力集中在组织的上层,所谓分权,就是组织的权力根据职务上的需要分散到各部门与各阶层。学生会的权力究竟是集中在主管教师与学生会主席手里,还是分散给各部门,还是下放给基层班级班委会手中,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一般说来,重要性较高的工作,适合集权;组织的方针政策有必要统一时,适合集权;组织规模较大时,适合集权;组织工作变化较小、较有规则性时,适合集权。反之,则适合分权。当然,集权与分权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集权,也没有绝对的分权,只有程度上的不同。只有在学生会组织内建立起适应客观需要的权力分配体系,才能调动各个阶层各个部门的学生干部的积极性与责任感。

(三)责权一致原则

作为一个协助校方行使学生管理职能的机构,学生会及其下属部门应当拥有必要的权力,并承担相应的责任。权力是完成任务的必要工具,责任是对权力拥有者的一种制约。权力与责任应当相互适应,有责无权不仅束缚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会使责任制度形同虚设,最后导致任务无法完成;反之,有权无责,必然导致权力的滥用,助长官僚主义习气和瞎指挥的作风,该原则是调动各级学生干部工作积极性的重要保证。

(四)统一指挥原则

该原则是管理学家法约尔最早提出来的。他认为,“无论什么工作,一个下级只应当接受一个上级的指挥。”[2]75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领导人同时对一个下级或一项工作行使权力,就会出现混乱的局面。法约尔之后,该原则又被发展为一个人只能接受同一的命令。如果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领导人同时指挥的话,则必须在下达命令之前,由领导人相互沟通,达成一致意见后再下达。这样下级才不会无所适从。统一指挥原则对于学生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

既要求我们协调好团总支书记与各班辅导员之间的关系,又要求我们协调好学生会各部与班委会之间的关系,还要求我们协调好学生会各部与学生会整体之间的关系,以避免出现多头指挥,政出多门的混乱局面。

(五)层级与跨度原则

该原则要求,一个健全的组织必须注意维持相应的管理层级与管理跨度。所谓管理层级,是指“组织中的纵向等级结构和层级数目”[3]173。组织中的任何一个层级的工作都是十分重要的,其合法的职权不应受到包括其上级领导在内的任何轻视与侵犯。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必须明确自己在组织系统中所处的位置,上级是谁,下级是谁,对谁负责;必须明确自己的岗位、任务、职责和权利;必须明确自己的工作程序和取得工作所须的情报、信息、决策、指示和合作的渠道。各个层级各安其份,各行其权,各承其责,这是任何组织都必须遵守的层级原则,也是任何组织能够运行的基础。而所谓管理跨度,则是“指一个领导者直接指挥下级的数目[1]111。现在所提倡的扁平化管理,就是指适当减少管理的层级,增大管理的跨度,增大组织中上传下达的信息流速,以提高组织的反应速度,改善组织管理的效率。精确把握层级与跨度二者之间的平衡,对于学生会组织的再造,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六)民主与监督原则

缺乏民主的组织,必然缺乏活力;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因为学生干部来自学生,与普通学生的关系十分紧密,所以,如果学生会干部的产生过程缺乏民主,暗箱操作,或是学生会干部在行使权力时滥用职权,以权谋私,那么,必将降低学生会与学生干部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造成干群关系紧张,进而影响学生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必须将民主精神贯穿于学生会工作的全过程,加强对学生会干部的监督,建立健全学生会内部的民主与监督机制。这是建设廉洁高效的学生管理机构的客观要求。

四、在学生会制度改革中需要处理好的四个重要关系

(一)团总支书记与各辅导员的关系

基于前述的责权一致的原则和统一指挥的原则,我们在处理二者的关系时,既要杜绝双重指挥的弊端,又要避免有责无权带给辅导员的积极性挫伤。笔者认为有两条可选择途径:

1.保证辅导员在工作中的相对独立性,给予其必要的实际权力并使之承担相应的责任。辅导员有权力任免班级的干部,决定本班的重要工作。团总支书记可直接通过系学生会干部布置全系性的工作,并通知各班辅导员以获得必要的配合。

2.由团总支书记通过各级学生干部直接管理各班学生,并承担相应的责任。辅导员仅负责对本班学生所遇到的学习问题、思想问题、生理问题、心理问题、情感问题等提供帮助,其角色相当于西方军队里的“牧师”,既不享有权力,也无须承担责任,只是学校管理意志的软性体现者与间接执行者。

(二)团总支书记与学生会干部的关系

应该看到,学生会不是学生自治组织,它只是协助校方进行学生管理的辅助性机构,其权力由团总支授予,而不是全体学生赋予。学生会干部只是团总支书记的工作助手,而不是学生绝对利益的代言人。在处理团总支书记与学生会干部的关系时,既不能一味的强调民主与分权,也不能一味的强调统一与集权。要本着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既给予学生会干部必要的权力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又使团总支书记保持对干部任命等关键性问题的决定权与控制权,使学生会能在学校的控制下健康的运行。

(三)学生会干部与班干部的关系

学生会干部与班干部在工作中应该是互相配合的协作关系,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上下级关系。班干部应积极配合系学生会干部安排的各项工作,服从学生会干部在职权范围内所作出的各项决定;系学生会干部也应该尊重班干部的相对独立性,不要随意越权插手各班干部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这是层级原则在学生会中的贯彻,只有这样才能保护班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学生会各部在向各班级班委会布置工作时,应该通过学生会值班秘书协调后,以学生会名义传达执行。这样,既可以避免各项工作在时间上或空间上发生冲突,又可以避免活动的过多过滥,这是统一指挥原则在学生会中的贯彻。

(四)学生会干部与学生群众的关系

应该使学生会干部都认识到,自己的角色依然是学生,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管理者,他们来自于学生,又要接受全体同学的监督。虽然他们手中的权力是团总支书记代表学校授予的,但是也不能忘记自己的学生身份,不要眼睛只向上看,脱离群众。我们应该创造条件让普通学生参与到学生会干部的选任、罢免、奖惩等各项监督工作中去,给其充分的发言权和适当的决定权,以此密切学生会干部与学生群众的关系,阻止学生会组织脱离群众的官僚化倾向。

以上,就是笔者在管理学范畴内对高校学生会管理体制改革的原则问题所作的一些肤浅的探讨。当然,高校学生会制度的改革是一个宏大的课题,决不是一篇文章所能阐述清楚的。在此,笔者只是从宏观角度对学生会改革的原则性问题进行了粗线条的探讨,至于改革的具体内容、具体方法、具体步骤,并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而作为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的实践者,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学生会管理体制变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积极主动的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来调整自己的态度、价值观念与工作方法,自觉地学习并运用管理学原则,制定学生会组织的具体改革计划并积极落实。只有这样,一个积极有效、充满活力的崭新的高校学生会管理体制才能真正建立起来。

下载高校新时期的学生会建设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校新时期的学生会建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探索新时期高校工会建设的有效途径

    摘要:高校工会在高校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高校工会存在重视不够、工作实效性无法保证、高校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管理创新需要进一步提高等一系列 问题 。因此,要通过加强党......

    谈新时期高校工会协调能力建设

    刍论新时期高校工会协调能力的建设 延边大学 梁兆成 初玉刚 内容提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高校的发展,高校教职工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民主愿望越来越强,信息需求越来越大。工会作为......

    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思路(★)

    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的创新基层党建来源:光明日报作者:耿喜华新形势新任务给高校党建工作带来了新挑战。面对挑战,高校党建工作者应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党的十七大、十......

    新时期高校群众体育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的群众体育工作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在这个重要时刻,要进一步搞好群众体育工作,关键在于广大高校体育工作者要转变观......

    如何加强新时期高校机要文件管理工作

    如何加强新时期高校机要文件管理工作机要文件是党和国家机密的载体,是高校领导及时了解和掌握党中央、省(市)委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方针政策、工作部署、信息动态等的重要渠道。......

    新时期高校土建类专业实习基地建设探索

    新时期高校土建类专业实习基地建设探索 黄梅圆(工管1202) 戴博(土木1214) 摘要:对于新时期高校大学生来说,学习模式与中学有了很大差别,学习将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走到课堂外去,培养......

    高校学生会工作计划

    xxx年,北京xx大学学生会xx运输学院学生分会在校学生会的领导下,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和学院团委的指导下,谨记“知行”校训,时刻以“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为指导方针,以......

    高校学生会工作总结

    高校学生会工作总结模板高校同学会工作总结模板(一)一个学期又这样匆忙的走过,在这一学期,纪检部门的全体同仁在这个学期都非常努力而乐观地工作。整一学期我门的工作都比较的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