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的一项基本任务。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其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小学数学教学从一年级起就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谈几点看法。
一、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一项重要任务
思维具有很广泛的内容。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有各种各样的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思维能力呢?下面试从两方面进行一些分析。首先从数学的特点看。数学本身是由许多判断组成的确定的体系,这些判断是用数学术语和逻辑术语以及相应的符号所表示的数学语句来表达的。并且借助逻辑推理由一些判断形成一些新的判断。而这些判断的总合就是组成了数学这门科学。再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看。他们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这里所说的抽象逻辑思维,主要是指形式逻辑思维。因此可以说,在小学特别是中、高年级,正是发展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有力时期。由此可以看出,把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项数学教学目的,即符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又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
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包括思维能力的发展)的过程。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来说,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应用着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如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另一方面,这样说,决不能认为教学数学知识、技能的同时,会自燃而然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只是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供有利的条件,还需要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加以编排,教法违背激发学生思考的原则,不仅不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相反地还有可能逐步养成叙述死记硬背的不良习惯。
(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小学阶段各个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各年级都分别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从一年级一开始就要注意有意识地加以培养。如开始让学生认识大小、长短、多少,就会涉及到初步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
(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每一节课的各个环节中。不论是开始的复习,教学新知识,组织学生练习,都要注意结合具体的内容有意识地进行培养。在教学新知识时,不是简单地告知结论或计算法则,而是引导学生去分析、推理,最后归纳出正确的结论或计算法则。在教学中看到,有的老师也注意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但不是贯穿在一节课的始终,而是在一节课最后出一两道稍难的题目来作为训练思维的活动,或者专上一节思维训练课。这种把培养思维能力只局限在某一节课内或者一节课的某个环节内,使值得研究的。当然,在教学全过程始终注意培养思维能力的前提下,为了掌握某一特殊内容或特殊方法进行这种特殊的思维训练是可以的,但是不能以此来代替教学全过程发展思维的任务。
三、设计好练习题对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学习机算方法、掌握计算方法一样,也必须通过练习。而且思维与解题过程是密切联系着的。培养思维能力的最有效办法是通过解题练习来实现。因此设计好练习题就成为能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一环。一般地说,课本中都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练习题。但是不一定都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而且由于班级的情况不同,课本中的练习题也很难做到完全适应各种情况的需要。因此教学时往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一些调整和补充。
第二篇: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体会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体会
实验小学 张桂芳
“顺应天性”的核心,是顺应人类的成长规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用相应的方法培养学生。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施是数学思维活动的展开过程,教师在教学中不应以“传授”思维过程和结论为主,而应讲究思维方法的探索、思维品质的培养。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以“境”提“思”,让学生自主探索
教学情景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发展学生的心理机能,通过调动“情商”来增强教学效果,而有目的创设的教学环境。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构建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景相联系。在实际情景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便于保存,而且容易迁移到新的问题情景中去。因此,在教学中,如果让知识出现在贴近学生实际又逼进数学本质,而且更具一定思考性的情景中,更能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让学生积极、主动去探索。
例如:教学“体积和体积单位”一课时,某教师这样导入。师: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 生:听过。
师:乌鸦为什么会喝到水呢?能通过实验说明吗?(学生动手实验,把石子放入瓶中)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水面升高了。师:是瓶中的水增加了吗?
生:不是,是石子占了水的位置,把水挤上去了。
师:说得非常好!如果乌鸦口渴得厉害,想尽快喝到水,你有办法吗?
生:放大的石子。师:为什么要放大的石子?
生:大石子占的位置大,水上升得快。
这里教师巧妙地利用《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导学生在故事情景中动手操作,初步体会物体占有空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能把握学生认识、探究事物的心理倾向,创设与学生年龄特征相和谐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对要探究的知识产生积极的心理倾向,激发学生自主探索。
二、以“旧”带“新”,让学生自主建构
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是有效的教学。建构主义认为,所谓学习的过程不是一个由教师向学生单向输出、传递知识的过程,更不是一个学生机械、被动地接受信息的过程,而是一个学生积极主动地构建这些知识的意义和自我发展的过程。很显然,这个知识构建的过程是不可能由别人来完成的,它必须借助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新的知识经验之间发生交互作用来完成。
例如“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计算法则,关键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这样计算?本节课的知识点源于:“商不变的规律和除数是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这些知识学生都已掌握。教学时教师就应把研究新知识的权利交给学生,可以先让学生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0.12÷0.3=()÷3、3.72÷2.4=()÷24、1.36÷0.16=()÷16、0.672÷0.28=()÷28 然后引导学生观察等号两边的算式,右边的算式会算,左边的还不会,对照左右两边你会作出怎样的思考与推断?从而得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可以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不仅仅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也使学生经历了获取知识的过程,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感受和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因此,数学教学不仅仅是
课上40分钟的教学,要激活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就要把课堂做大,把学生的课前、课后带动起来。
三、以“变”代“搬”,让学生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创造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受一定的解题模式的束缚,从问题个性中探求共性,寻求变异,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去猜想、延伸、开拓。在数学教学中,一般可采用一题多解的训练,培养和锻炼思维的发散性。
例如,李军家与学校之间的距离是1020米,李军3分钟走255米,照这样计算,李军到学校还需几分钟?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思考方法探解。
解法1:求李军到学校还需几分钟,就是求余下的路程所需的时间。“从3分钟行255米”,可求出李军速度为(255÷3),而余下的路程是(1020-255),然后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得出:(1020-255)÷(255÷3)=9(分)。
解法2:求李军到学校还需几分钟,也可先求李军走完全程的时间,然后减去已行路程的时间,即得到余下路程的时间1020÷(255÷3)-3=9(分)。
解法3:用倍比法解,将已行的路程255米看作“1”倍数,全程1020米是已行的255米的4 倍,行255米用3分钟,那么行完全程1020米就得用12分钟,然后减去已行的时间,即得出:3×(1020÷255)-3=9(分)。
通过上述的练习,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不同方向思考问题,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解题技巧,而且可以发挥学生的独特见解,增强思维发散性的辐射力。此外,一题多变、一空多填等训练,同样也能培养和锻炼学生发散性思维品质。
总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善于挖掘学生的潜能,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时,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这样就能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第三篇: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摘要】思维品质的优良与否是国民素质的重要决定因素。为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我们必须高度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必须研究思维活动的发展规律,研究思维的有关类型和功能,结构内在联系及其在数学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从这个角度讲,数学本身就是一种锻炼思维的手段,我们应充分利用数学的这种功能,把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中我们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使学生的思维既有明确的方向,又有自己的见解,既有广阔的思路,又能揭露问题的实质;既敢于创新,又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关键词】全等培养能力
全等三角形的地位和作用。全等三角形是研究图形的重要工具,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等等知识都是对特殊位置下两个三角形全等结论的提炼,在能力培养上无论是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还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可在全等三角形的教学中得以培养和提高。
学生学好全等三角形的内容,地有利于学好相似三角形四边形和圆等知识,从本课开始,将向学生重点渗透图形变换的数学思想,使学生掌握理论证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因此,全等三角形的内容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在介绍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时,学生很快知道,对于一般的三角形,有“边边边”、“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这么四种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而对于直角三角形除了上述四种方法外,还有“斜边、直角”这种判定方法。但是在学生自己独自解决问题时,若给出的条件不是很直接或给出的条件不明显,在解题过程中,他们往往不懂如何转换条件,比如:我在学生学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后,曾让学生做过这样一题:
已知:如图△ABC中,∠ABC=45°,CD⊥AB于D,BE平分∠ABC且BE⊥AC于E,与CD相交于点F,与BE相交于点G
(1)求证:△DFB≌△DAC
(2)求证:CE=1/2BF
学生在解决第一个问题时,很容易找出DB=DC,∠BDF=∠CDA=90°。
但是再找一个条件时,一个班就有将近一半的学生不懂如何转换得出∠DFB=∠A,从而得出△DFB≌△DAC,看到这种情形,我便这样引导学生对照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当知道了一个三角形的一个角和一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一个角和一条边对应相等时,可以再找一个角或再找一组边,但是若找边,根据“边角边”只能找DF=AD。但根据题目的条件,显然不能得出DF=AD,所以只能再找一组角,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知道了解题思路后,很快就由在△BDF中,有∠1+∠BDF=90°。而在△ABE中,有∠1+∠A=90°,所以便可得出∠BDF=∠A。于是第一个问题证△DFB≌△DAC便可迎刃而解,同样对于第(2)问,即使有些同学已经解决了第一个问题,但同样不懂从第一个问题的结论中得出BF=AC,故只需证得CE=1/2AC,便可得出CE=1/2BF。
通过这题的练习,我发现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思维的灵活度还不够,转换的数学思想也没有培养起来。于是在往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很注意培养他们思维的灵活性,每评讲一个题,都注意举一反三,还常常作变式训练。比如:
已知:△ABC≌△DEF,AG和DH分别是BC,EF边上的高。
求证:AG=DH
对于这样的题,大部分学生很快都能从已知全等三角形中找得一组角和一组边对应相等再加上一个直角,然后利用“角角边”来证△ABG≌△PEH或证△ABG≌△DFH,从而得出AG=DH,在做完这一题后,我会让学生思考:其它条件不变,若AG和DH换成BC和EF边上的中线,或者AG和DH分别是∠BAC和∠EDF的角平分线,结论还成立吗?
又比如在学习一次函数时碰到这样一题,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5,5)、B(2,4)在X轴上是否存在一点M,使MA+MB的值最小?若存在求出M点的坐标。
这题考查了学生的以下几个知识点:(1)在直线L外的同一侧有两个点A、B,如何在L上找一点,使得A、B的距离和是最小的。(2)一个点关于X轴对称点的坐标的求法。(3)已知两点,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4)直线与X辆交点坐标的求法。
在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得出解题过程中,让学生作变式训练:已知条件不变,如果换作问在y轴上是否存在一点M,使MA+MB的值最小,若存在,求出M点的坐标。
在教学过程中,凡是遇到类似的题,我都让学生反复做这样的训练一般时间后,我发现学生的思维变灵活了,解题的思路和方法都比以前更完善了,学习的兴趣也浓了。
总之,作为数学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如何主动学习之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各种数学能力,尤其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创新能力培育》
[2]《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第四篇: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推荐]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一、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任务
1.从科学技术发展看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形象思维是人在头脑中运用形象(表象)来进行的思维。人类发现,掌握事物的本质,人类科学技术发明,首先是从形象思维开始的。如我国古代发明家鲁班,因为手被有带齿的小草刺破而发明了锯子;牛顿看到苹 果从树上掉下来,发现了万有引力;著名科学家瓦特看到水壶里水开了,蒸气能掀动水壶的盖,从而发明了蒸 汽机。所有这些都说明,形象思维实质上是人们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的直观感觉的应用,这种直觉以表 象为基础,进行联想与想象,达到创造发明的目的。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经说:“我建议把形象思维作为 思维科学的突破口……这将把我们智力开发大大向前推进一步。”
2.从儿童思维发展看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必然性。
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这个阶段的抽象思维仍然占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但 是,在我们日常教学活动中,研究如何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多,研究如何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少,造 成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在对具体事物(图形)直观感知以后,教师还没有引导学生对直观感知的材料进行概括,在学生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形象,并能运用这种形象进行思维,就直接跳到抽象概念,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一 知半解。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教学中,有的教师根据教材中的实物图,让学生观察了火柴盒、工具箱 和水泥板以后,立即提出问题:三个物体中哪一个所占空间最大?哪一个所占空间最小?接着就概括出物体所 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的概念。虽然有直观过程的感知,有问题的思考,但学生对物体都占有空间吗? 不同物体所占空间大小都不一样吗?这些都还没有理解,没有在头脑中形成鲜明形象,因此对体积概念的认识 也就一知半解,导致有的学生误认为物体大小就叫做物体的体积。这不能不说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一 个弊端。形象思维是抽象思维的前提,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符合儿童思维发展规律,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 任务。
二、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需要
形象思维的基本形式包括表象、联想和想象。在教学中让学生获得正确、丰富的表象,培养学生联想能力、想象能力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需要。1.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必须先有正确丰富的表象。
表象是对过去知觉过的对象和现象在头脑中产生的映象,它既能以直观的形象来反映现实,又具有一定概 括性。没有表象就不可能有形象思维。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教学时,教师如能把抽象知识“物化”,让学生看 得见,摸得着,能操作,有感受,能在头脑中产生映象,就有利于学生学习。如分数是一个抽象概念,教学时 可以先用具体事物让学生操作,把一个圆形硬纸板平均分成2份,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平均分成4份,把一条绳子平均分成5份,再分别把其中的1份涂上颜色,与其余各份一一比较。通过这样的实际操作,并对操作中知觉过 的东西进行概括,就在学生头脑中留下“任何一个东西都可以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的形象。有了这个形象,就可以概括出分数这个概念。由形象到抽象,有利于学生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2.联想能促进记忆。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前后知识联系十分紧密的学科,学习新知识要以有关
旧知识为基础。这就要求学 生有一定记忆能力,而记忆常常要借助于联想。小学数学中的联想主要有:①接近联想。如学生进行整数的四 则混合运算,就想起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学生要进行简便计算就想起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 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等;学生要化简分数就想起约分、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②类似联想。如由约数联想到公约数、最大公约数;由倍数联想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由整数加减数位要先对齐想到小数 加减小数点要先对齐、异分母分数加减要先通分。③对比联想。如扩大与缩小,增加与减少,增加到与减少到,奇数与偶数,质数与合数等。由此可知,联想是由某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思维过程,是形象思维的一种形 式,是促进学生记忆的一种手段,有助于学生牢固掌握系统数学知识。
3.想象是克服应用题教学难的妙药。
小学数学中的应用题是根据日常生活或生产中存在的数量关系,用文字叙述形式表达出来的实际问题。由 于应用题条件和问题是蕴含在文字叙述之中,数量关系比较抽象。而学生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解题时,他们如果不能把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再现为具体图形进行形象思维,解题就产生了困难。如果学生审题时边读 边想,并能根据题意,把题中数量关系构成具体图形,解题就容易多了。这种根据应用题语言的表述,在头脑 中形成有关事物的形象(示意图)就是想象,属于再造性想象,可见培养学生再造性想象能力,是克服应用题 教学难的有效方法,想象是形象思维的一种方式。
三、对如何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探索 1.在教学中要重视教具、学具的运用。
教学中要运用学具、教具,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观察和操作机会,让学生用多种感官去感知事物和现象。通 过比较、概括,反映出客观事物和现象的直观性的特征,就能获得正确表象。教具的演示和学具的应用要注意 多角度、不同方位和多样性。如角的认识,既要观察有锐角、直角的物体,也要观察有钝角的物体;要出示大 小不同的角的图形,也要出示位置不同的各种角的图形;既要出示静态中的角,也要演示动态中的角。学生观 察客观事物和现象越全面、深刻,获得的表象就越正确、丰富,形象思维水平就越高。2.在教学中要重视数形结合。
数是抽象的数学知识,形是具体实物、图形、模型、学具。数和形是紧密联系着的,学生只有先从形的方 面进行形象思维,通过观察、操作,进行比较、分析,在感性材料基础上进行抽象,才能获得数的知识。如10 以内数的认识,学生先要数小木棒:1根小木棒、2根小木棒、3根小木棒……10根小木棒,然后数课文实物图: 1只熊猫、2只小鹿、3只蝴蝶……10只小气球,通过数具体事物,在获得感性材料基础上,才能建立1、2、3… …10的概念。在这样数形结合的教学中,也同时对学生进行了形象思维的训练,培养了学生形象思维能力。3.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空间观念是物体的形状、大小、长短和相互位置关系的表象。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空间观念,教学时一定要 联系实际。如要使学生获得长度单位1厘米长短的表象,学生要先用直尺量图钉、手指,1厘米大约是1只图钉长,食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要使学生获得面积单位1平方厘米大小的表象,就让学生先用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量 一量大拇指的指面,大拇指的指面大小大约是1平方厘米。通过这样在实际中量一量,比一比,1厘米的长短,1平方厘米的大小就在学生大脑中留下了表象,形成了空间观念。由此可见,培养和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过程,也是培
养和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过程。
第五篇: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开发人的创造能力,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教育。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水平。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创造教育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所以实施创造教育是现时代教育的主旋律,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主动地发展学生的思维,适时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思维形式,是指人在实践学习活动中,根据自己的目标展示出来的一种主动的、独创的、富有新颖特点的思维方式,它是在原有经验材料和学得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性和突破性的创造组合,形成新的概念或新成果。对于小学生来说,一条新颖的解题思路,编一道应用题,小发现,小创造等都是创新思维的结果。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这就要求我们要在数学教学中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下面就创新思维及在数学教学中尝试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创新思维及特征
思维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思考,创新思维就是与众不同的思考。数学教学中所研究的创新思维,一般是指对思维主体来说是新颖独到的一种思维活动。它包括发现新事物,提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尽管这种思维结果通常并不是首次发现或前所未有的,但一定是思维主体自身的首次发现或超越常规的思考。
创新思维就是创造力的核心。它具有独特性、求异性、批判性等思维特征,思考问题的突破常规和新颖独特是创新思维的具体表现。这种思维能力只要我们有意识地进行培养学生是可以具备的。
二、培养创新思维的教学模式
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更适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很显然绝不是“填鸭式”的教学和“死记硬背式”的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应该有与之相适应的,能促进创新思维培养的教学模式,我尝试了以下几种教学模式。
(一)开放式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在通常情况下,都是由教师通过开放题引入,学生在参与下解决,使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本质,品尝进行创造性数学活动的乐趣。开放式教学中的开放题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结果开放,对于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结果;二是方法开放,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而不必根据固定的解题程序;三是思路开放,强调学生解决问题时的不同思路。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时,当出示“38+9=”后,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如何计算这道题,比比哪个小组的方法多。在汇报时,只要是学生自己能讲清计算过程,有道理,教师都给予肯定和鼓励。最后这道题学生竟然总结出8种不同的解答方法,有些解法甚至是教师事先没想到的。开放式教学为培养创新思维提供了平台。
(二)活动式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让学生进行适合自己的数学活动,包括模型制作、游戏、行动、调查研究等方式,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数学、理解数学、热爱数学。
例如,在教学“认识平行四边形”一课时,教师设计了以下几个活动:首先让学生先“看一看”,首先通过观察两组不同位置的平行线组成的图形,以及从一些图形中找出平行四边形并观察它的特征,使学生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及特征。其次让学生在“画一画”中,通过在网格中画平行四边形来巩固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接着让学生在“拼一拼”中,通过把两个三角形、两个梯形、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活动,使学生抓住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渗透了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在“猜一猜”的环节中,通过猜“是什么图形”一方面进一步巩固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另一方面给学生渗透要全面看问题的意识。在“剪一剪”的环节中,学生利用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把一个梯形剪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从而建立了图形之间的联系。最后学生在“变一变”的环节中体会到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不仅认识了平行四边形,而且知道了它的特征与特性。活动式教学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搭设了桥梁。
(三)探索式教学
探索式教学模式只能适应部分教学内容。对于这类知识的教学,通常是采用“发现式”的问题解决,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知识的形成、规律的发现、问题的解决等过程。这种教学尽管可能会耗时较多,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它对于学生形成数学的整体能力,发展创新思维等都有极大的好处。例如,在教学“平均分”时,教师首先让学生来分果丹皮,由于每组的人数和果丹皮的数目不同,所以在汇报时每组分得的结果也就不同。这时教师把问题抛给学生:“把这些不同的结果分类,可以怎样分?”学生在讨论分类的同时也自然引出了学习的主题──平均分。教师再次把问题抛给学生:“你能想个办法,使不是平均分的组也变成平均分吗?”学生马上投入到探索中,想出了多种不同的方法解决,从而加深了对平均分概念的理解。接着教师又设计了让学生分实物的环节,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平均分的概念。教师在分橡皮的环节中,再次设置情境抛出问题:“把8块橡皮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可以怎么分?”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发现了平均分的两种不同的方法。最后在让学生辨析是不是平均分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把不是平均分的变成平均分。“可以怎么变?”问题一出,学生们又马上沉浸在探索之中。学生就这样在不断探索中发现概念──探究概念──巩固概念──应用概念。这种探索式教学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开辟了道路。
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一)注意培养观察力
观察是信息输入的通道,是思维探索的大门。敏锐的观察力是创新思维的起步器。可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更不能有创造。儿童的观察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的,在课堂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呢?
首先,在观察之前,要给学生提出明确而又具体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其次,要在观察中及时指导。比如要指导学生根据观察的对象有顺序地进行观察,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观察方法,要指导学生及时地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等。第三,要科学地运用直观教具及现代教学技术,以支持学生对研究的问题做仔细、深入的观察。第四,要努力培养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例如,学完9的乘法口诀后,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比观察,找出其中的规律,帮助记忆。(1)观察比较它们的积,学生发现下一句口诀的积都比上一句多9,上一句口诀的积都比下一句少9。(2)观察比较它们的积的个位数与十位数,学生发现积的个位数与十位数的和都是9。(3)观察比较它们积的十位数与乘数,学生发现积的十位数都比乘数少1。这样训练能使学生逐渐学会以前者为参照物,逐一观察,逐一对比,有次序地找出前后观察对象之间的异同点,进而发现其中的规律。
(二)注意培养想象力 想象是思维探索的翅膀。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包罗整个宇宙。”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想象,往往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锻炼数学思维。
想象不同于胡思乱想。数学想象一般有以下几个基本要素。第一,因为想象往往是一种知识飞跃性的联结,因此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经验的支持。第二,要有能迅速摆脱表象干扰的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第三,要有执著追求的情感。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使学生学好有关的基础知识。其次,新知识的产生除去推理外,常常包含前人的想象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潜在的因素,创设想象情境,提供想象材料,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
另外,还应指导学生掌握一些想象的方法,像类比、归纳等。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就是通过归纳提出来的,而今仿生学的诞生则是类比联想的典型实例。
例如,在学完用两步解决问题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的环节。首先出示大量的食品图片,并把每种食品的价钱标注在下面。然后给学生创设一个春游前购买食品的情境,让学生想一想如果给100元钱可以买什么食品。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想象着是自己去春游会买什么食品,然后计算着自己所花的钱数„„甚至有的学生想到不能乱买食品,要进行合理的搭配(饮料、主食和零食)。由此探讨了应该如何进行合理搭配,有几种方法。这样不仅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复习了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也复习巩固了排列组合的知识,并给学生渗透了合理、科学地安排自己的生活的意识。
(三)注意培养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指从同一来源材料探求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加强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根据现代心理学的观点,一个人创新能力的大小,一般来说与他的发散思维能力是成正比的。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比如训练学生对同一条件,联想多种结论;改变思维角度,进行变式训练;培养学生个性,鼓励创优创新;加强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等训练。特别是近年来,开放性问题的出现,不仅弥补了以往习题发散训练的不足,同时也为发散思维注入了新的活力。例如,教学“分类”时,设计了这一个动手操作的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把一些图片进行分类。在分类时,学生有的按“种类”来分类,把图片分成动物、水果和交通工具三大类;有的按“图片的颜色”来分类,把图片分成红色、黄色、绿色和蓝色四大类;还有的按“图片的形状”来分类,把图片分成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和长方形四大类。在学生基本分成这几大类的基础上,我又让学生再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分类的方法,学生的思维很活跃,经过讨论又想出了许多其他分类的方法,有的按“物体本身会不会叫”来分类;有的按“有没有脚”来分类;有的按“能不能吃”来分类„„只要分类分得有道理我都给予充分的肯定。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经过自己的探索,掌握数学知识并把知识加以扩展,在愉快情绪的体验下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注意诱发学生的灵感 灵感是一种直觉思维。它大体是指由于长期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而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它是认识上质的飞跃。灵感的发生往往伴随着突破和创新。
在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捕捉和诱发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灵感,对于学生别出心裁的想法,违反常规的解答,标新立异的构思,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新意,都应及时给予肯定。同时,还应当应用数形结合、变换角度、类比等方法去诱导学生的数学直觉和灵感,促使学生能直接越过逻辑推理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例如,在开校运动会前几天的数学课上,我告诉学生其实运动会也有数学问题,希望他们能够细心观察。这时班上有一学生就向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周老师,学校运动会的报名要求,我认为就不科学,您想呀,每个班的人数不同,可同一个项目却都是限报三人,这多不公平呀!”“是吗?”我马上意识到这是六年级数学才会涉及的“比”的问题,但我没有马上回答他,“这可不太好办呀!这里面包含着很深奥的数学知识,我们一起想办法找一个公平的办法吧”。随后我和这个学生一起在后面的板报上写了一则求助启示,班里的学生一下就“炸”了,不一会五花八门的建议就传到了我的手里,我请几个学生组织了一个评判团,对这些建议作了评判,第二天为大家公布结果。最后,有些建议如“每七个人推荐一人”“四舍五入”获得了大家的肯定,而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却从中看到了除法的意义、比、近似值等多个概念已被学生朦胧地接触与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有一些灵感,教师如果能捕捉到这些灵感,并及时给予鼓励,引导他们去探索他们所提出的问题,这样不仅使学生在认识上有一个飞跃,而且也是他们创新能力的积累。总之,人贵在创造,创新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培养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才能的人才是新时代的需要,让我们共同从课堂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