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吴哲教授参加第四届性病学术研讨会
吴哲教授参加第四届性病学术研讨会
(快报讯记者:许巍)性病一直一来不仅是困扰患者身体健康的难题,也是国际性病专家们不断研究的课题,特别是一些危害性特别大,很容易传染的性病,更是备受大家关注,2010年8月第四届性病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全国各地的知名性病专家都受邀参加,吴哲教授作为北京军大医院泌尿外科特聘性传播疾病专家,也在受邀之列,大会的宗旨是希望能够通过会议讨论,让大家互相分享和学习高新的性病诊疗技术,为广大性病患者作出贡献。
大会负责人表示,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是近年来发病率很高的性传播疾病,此次性病学术研讨会的目的也是主要围绕这两种疾病来进行。湿疣疱疹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而且不仅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家人也容易被传染,同时湿疣疱疹疾病也给患者的人际交往方面造成影响,希望全体性病专家,能够紧密的配合,不遗余力的跟大家分享性病诊疗的新技术。
吴哲教授在会议期间发表了讲话,他说:让更多的性病患者恢复身体健康,是我们的责任,在北京军大医院性病专家们三年的不懈努力之下,吸取国际注明性病专家们的经验,成功研制出了湿疣疱疹的新技术-生物基因工程免疫修复体系,治疗卓有成效,其应用临床后成功治愈了93万多的湿疣疱疹患者,标本兼治副作用小。
吴哲教授的发言引发了受邀专家们的热议,他本人也表示很荣幸参加这次会议,学习到了不少性病诊疗知识,希望能够通过努力,帮助更多的性病患者恢复健康,也告诫各位性病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现在很多性病都能被治愈,只要坚持好的方法治疗,是能够摆脱疾病困扰的。
大会结束后不少专家到北京军大医院进行探讨和学习,不过因为医疗技术等级,设备等级,以及专家等级诸多限制,生物基因工程免疫修复体系目前仅限于北京军大医院独家应用,为湿疣疱疹疾病治疗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如果您患有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等性传播疾病,请到北京军大医院就诊,该院吴哲教授及全体医护人员竭诚为您发服务。
第二篇:参加学术研讨会有感
·有感而发·
参加学术研讨会有感
蒋文祥
为纪念西安事变80周年,本人今年参加了两次大规模的学术研讨会:一次是8月在沈阳召开的“张学良与西安事变”学术研讨会;一次是12月在西安召开的“西安事变与民族命运”学术研讨会。
西安的会议十年才开一次,会议规模控制严,一般在60人左右,主办单位级别相对高。1996年12月纪念西安事变60周年学术研讨会,由全国政协文史学习委员会和陕西省政协牵头,西北大学承办。那次会议,美国、加拿大、台湾学者均有参加。2006年12月纪念西安事变70周年学术研讨会,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牵头,延安干部学院承办,所有与会代表每人一个单间,室内提供电脑上网。2016年12月纪念西安事变80周年学术研讨会,是由中国史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牵头,陕西师范大学承办。这三次学术研讨会,我分别以《蒋介石与西安事变》、《周恩来在西安事变中的应变艺术》、《中共在西安事变中的统战艺术》三篇论文赴会。
沈阳的会议几乎每年一次,规模大致100人左右。由辽宁省张学良暨东北军史研究会和张氏帅府博物馆联合举办,确定的主题基本上是围绕张学良研究展开。2010年是张学良口述历史研究;2011年是张学良与九一八事变研究;2012年是张氏父子与东北近代化研究;2013年是张氏父子与东北军事近代化研究;2014年是张学良与抗日义勇军研究;2015年是张学良与日本关系研究;2016年是张学良与西安事变研究。我提交的论文分别是《西安事变是中共特别党员对中共的特别贡献》、《九一八不抵抗张蒋责任辨》、《张学良与东北文化建设》、《从张氏父子与东北海军说到航母辽宁舰》、《张学良——东北抗日义勇军的首创者》、《“我恨日本军阀”——张学良与日本关系探究》、《西安事变:张学良的主角地位不容置疑》。
沈阳的会议我已参加十多次,几乎是逢会必到。因为这里学术气氛相对宽松热烈,除了大会交流还有论文点评,每次与会,收获多多。最早是1998年在辽宁大学举办的张学良与东北易帜国际学术研讨会,本人以《东北易帜与台湾回归》论文赴会;1999年是在张学良出生地台安举办的张学良国际学术研讨会,以《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张学良与周恩来关系探微》赴会。沈阳会议多有日本、韩国学者与会,有时亦有美籍华人学者参加。
我感到,辽宁学者团队意识很强。从省社科院到政协文史委,从辽大、辽师大到大连民族学院等各高校,从帅府博物馆、九一八纪念馆到抚顺元帅林、台安少帅陵,各路人马齐聚在张学良暨东北军史研究会麾下,一呼百应,通力协作。不但辽宁如此,整个东北,黑吉辽三省抱团取暖,互相支持,配合默契,令人钦佩。
相比之下,陕西省西安事变研究会麾下则有些山头林立、各自为战。比如,12月2号至4号的陕师大纪念西安事变80周年学术研讨会结束后,12月7号至9号,西安事变纪念馆和临潼华清宫又在两地同时举办纪念西安事变80周年学术研讨会,我不明白为什么分道扬镳而不能合纵连横,不觉让人有些匪夷所思无所适从。本来我还想参加临潼会议的,后来想想,还是算了吧,两边不得罪——打道回府。
第三篇:吴哲宇的作文
英雄的壮举 不朽的史话
吴哲宇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读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我深受感触。
《狼牙山五壮士》主要讲述的是:在1941年秋天,五位抗日战士顺利完成了狙击敌人,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正要转移时却被敌人追击。他们把敌人引上悬崖,在没有子弹的情况下,英勇顽强地与敌人搏斗,最后英勇跳崖,以身殉国的故事。
记得有一次,我正在做数学题,有一道题把我难住了,我绞尽脑汁的想,可是怎么也想不出答案,我禁不住一道题的考验,决定放弃。后来,我养成了不爱动脑筋的坏习惯。期末考试到了,我竟然只考了95.5分。我感到后悔莫及。这就是面对困难退缩的结局。
而狼牙山五壮士却不这样。为了下一代全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克服重重困难;他们早已经为了祖国人民的安危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相比之下,我这点小困难又算什么呢?
有句古诗说得好:“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顾,只留清白在人间》”这不是正在赞美狼牙山五壮士不畏困难,坚决和敌人斗争到底;他们为了群众和连队,不顾自己安危的精神吗?
读到这里,我热泪盈眶。狼牙山五壮士与日寇进行顽强斗争的英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我。我一定要向狼牙山五壮士学习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难忘的趣味运动会
吴哲宇
岁月的潮水冲刷着我的记忆,许多人和事物在这潮水的涌动中渐渐逝去了。但却抹不去那段回忆,它令我终生难忘。
那是一个平凡的星期四,却发生了一件不平凡的事,那是因为我们学校举行了两年一度的趣味运动会。啊!那激动人心的比赛在雄伟的《运动员进行曲》中慢慢拉开了序幕。
操场上一片热闹的景象,同学们的欢呼声、呐喊声响彻云霄。拔河比赛即将开始,我们班的运动员都在做最后的赛前准备,我也不例外,我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备在赛场上大显身手。这是,广播里说:“请五年级一班马上到拔河比赛场集合!”
这时,我们班的运动员个个信心十足,表情严肃端重,向拔河运动场上走去。
拔河比赛终于开始了。我们都在拼命的拉,手像钳子一样使劲的抓住麻绳,丝毫不肯放松。场外的拉拉队整一个劲的喊着:“五.一班加油!五.一班加油!”那声音震耳欲聋,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此时,场上的比赛已经进行到白热化阶段,运动员个个汗流浃背,身体正不停地向后倾斜。这时,我突然感觉非常筋疲力尽,心里边想:“好累啊!好累啊!真想休息一会儿。”可是这个念头很快被打消了,同学们个个拼命奋斗,毫不放弃的身影,深深地打动了我,使我也开始用力起来。最后我们终于获得了成功。
这时,拔河场外欢呼起来,仿佛都在为我们班获得胜利而对我们
进行祝贺。队员们都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我也高兴得跳了起来。运动会很快结束了,但那扣人心悬的场面,却深深的印在我的心上。
第四篇:沧州市人民医院—吴彬教授
沧州市人民医院—吴彬教授
吴彬 临床医学博士后 肿瘤生物治疗专家 沧州市人民医院生物医学科主任、首席专家
金榜题名,南皮县城关镇“第一个博士后”
1963年1月,吴彬出生在沧州市南皮县城关镇一个中医世家。1981年8月,他首次参加高考,偶然中带着必然,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临床医学系录取。
吴彬博士对记者说,这是他人生的一个重要拐点,否者,他现在可能是一个商人、一个工人、或者一个农民,而不可能是一位医学科研工作者。
1994年,在经历了8年的临床医学实践后,坚信“知识改变命运”他,经过两年“头悬梁,锥刺股”的英语补习,考取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内科血液学硕士研究生。
“读书也会上瘾的”,吴彬博士半认真半调侃的对记者说。1999年,吴彬返回母校,攻读临床血液学博士,师从我国著名血液病学专家周淑芸教授。
2002年,吴彬博士毕业后,怀着对“中国干细胞之父”的深深敬仰,他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师承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祖泽教授,从事以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为重点的肿瘤免疫治疗的基础与临床博士后研究工作。
吴彬简介:
吴彬 临床医学博士后 肿瘤生物治疗专家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博士后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 国家“863”、“973”生物医学项目负责人之一 国际生物联合会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家优秀论文奖获得者 沧州市人民医院肿瘤生物治疗中心主任 首席专家
个人事迹:
2002年第一军医大学血液学博士毕业;2002年9月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师从我国“干细胞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病理生理学家吴祖泽院士,从事免疫细胞、干细胞和基因治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工作。
2004年主持国家863资助项目“重组腺病毒载体介导人野生型p53、GM-CSF和B7-1基因(BB-102)对恶性肿瘤的生物治疗”的研究;2005年承担国家863资助项目“人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治疗梗塞性血管病和病理性瘢痕”的研究;2007年参加“重组腺病毒-肝细胞生长因子注射液”的临床试验研究;2010沧州十大新闻人物
2012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2013年领衔组建沧州市人民医院生物治疗中心并担任中心主任及首席科学家。2014年肿瘤生物免疫治疗高峰论坛并做专题学术报告。2010沧州“十大新闻人物”颁奖
学术会议:
第三届中国肿瘤治疗技术绿色论坛 2014肿瘤细胞与靶向治疗学术论坛 2014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峰会 擅长领域
吴彬博士长期从事免疫细胞、干细胞和基因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工作,对肿瘤生物治疗研究近三十年。在传统治疗肿瘤的基础上,率先开展生物治疗与传统肿瘤治疗三大手段(手术,放疗,化疗)相结合的临床研究,采用DC-CIK细胞、NK等免疫细胞治疗各种恶性肿瘤,疗效显著。临床上擅长各种实体瘤的绿色治疗,对细胞免疫治疗肺癌、胃癌、食道癌、肝癌、结直肠癌、白血病等恶性肿瘤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对清除肿瘤残留,降低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有着较高造诣。吴彬博士多年来坚守在临床一线,帮助众多癌症患者减轻痛苦,提高了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部分患者更是实现了带瘤生存长达10年以上,让患者认识到通过现代化的医学手段,癌症是可治可控的,得到了众多患者及其家属的一致好评。
成就荣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家优秀论文奖获得者 国际生物联合会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
2005年因研发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树突状细胞(DC)和自然杀伤细胞(NK)培养体系而获得国际生物联合会青年科学家奖;2006年及2008年分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7年因主持“鞘氨醇激酶信号通路调节CML骨髓异常血管生成的机制”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家优秀论文奖;
第五篇:东北大学-有色金属冶金教授-金哲男
金哲男,男,1970年8月出生,现任有色金属冶金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国家精品课程《冶金学》的课程主讲人。1999年9月东北大学有色金属冶金专业博士毕业。曾任沈阳市和平区第十五届人大代表,兼任辽宁省民族科普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员,获得辽宁省百千万人工程千人层次人员、辽宁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等称号。主要研究方向为重金属冶金新工艺新技术、金属锂及其化合物生产新工艺研究。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及省级自然科学基金4项,主编和参编专著各一部,发表论文20余篇。办公电话:83681319电子邮箱:jinzn@smm.ne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