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李场镇总工会调研文章(共)
李场镇总工会调研文章
魅力无限的“荔枝龙眼之乡”李场镇镶嵌在省级风景名胜区“百里翠湖”越溪河下游河畔,位于宜宾县城西北,宜宾县腹心地带,距县城柏溪44公里,宜宾市中心33公里。全镇幅员面积137平方公里,辖24个行政村,2个社区,268个村民小组,7个居民小组,2010年末总人口4254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41人。盛产荔枝、桂圆、樟油,天然气资源非常丰富(日产量近30万立方米),越溪河流经李场12km,乐宜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即将开工建设的成贵高速铁路和屏山新县城的搬迁使得李场的区位优势凸显。
一、李场镇总工会基本情况
近几年,我镇招商引资成效显著、经济建设迅猛发展,全镇职工队伍不断扩大,职工维权任务加重,客观上需要改革现有的镇工会组织领导体制,赋予其总工会的部分组织和治理职能。因此,组建镇总工会首先是我镇经济发展和工会自身建设的需要。其次,组建镇总工会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需要。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利益分配的多元化和利益冲突,在企业主和职工因利益冲突发生矛盾的时候,需要一个沟通的载体,而工会组织就是符合这种需要的最合适的载体。镇工会肩负着组织职工入会、维护职工权益、协调劳动关系、团结广大职工投身改革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职能,再次,组建镇总工会是加强党的群众工作的需要。工会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中央、省、市、县委十分重视工会工作,下发专门文件,召开专门会议
进行研究部署,因此我镇将不断加强和改善新时期工会工作,努力为工会组织发挥联系党和政府与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营造良好氛围。我镇总工会正在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履行地方工会职能是乡镇总工会的本质定位。近几年,我镇各类企业和农民进企务工人员成倍增长,工会组建工作和发展会员任务以及大量的维权工作都在乡镇工会。乡镇总工会是我国经济改革深入发展的必然产物,伴随着各类企业和农民进企务工人员成倍增长应运而生,是应对市场经济、劳动关系发展变化的有效组织形式。从目前看,乡镇总工会既不是以前意义上的基层工会组织,也不是县工会的派出机构,它的职能定位应该锁定为县总工会领导的下级地方工会。乡镇总工会是在同级党委和上级地方工会的领导下,代表和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履行地方工会领导职责,具有社会团体法人资格的一级地方工会组织,是本地区所属的企业、事业、机关单位工会组织的领导机关。
我镇为了更好地体现地方工会的职能,在建立健全乡镇总工会过程中,重点把握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严格按照地方工会的组建要求,建立健全领导机构。一是召开李场镇工会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两委,并在两委全委会上分别产生各自的领导班子;二是将我镇正常生产经营的企业工会负责人吸收到我镇工会委员会,担任委员、常委或者副主席等职。从组织上明确和体现地方工会的职能。
2、我镇建立了总工会全委会、常委会及主席办公会,并作为制度长年坚持下去。每年年初,我镇总工会都会召开全委会议,工会主席代表本届常委会做年度工作报告。同时履行必要的民主程序,及时替补、增补、补选委员、常委、副主席等。从制度上规范和体现乡镇街道总工会的地方工会职能。我镇共有主席1名,副主席3名,常委委员7名,委员15名。我镇总工会委员会代表实行常任制。
3、健全内部组织机构。根据工会的职能,我镇设立办公室具体负责企业工会组建工作、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及职工的维权工作。本着精干、高效和坚持会员群众办工会的原则,由副主席出任办公室主任。
4、我镇总工会实行五年换届制,换届在职工代表大会中进行,目前我镇总工会的人员均为干部兼职,没有使用聘用制。
5、我镇总工会的经费来源于职工工资2%,并成立了李场镇总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专门对经费的使用进行管理。
二、我镇建立健全总工会面临的主要问题。
由于受人员编制、经费、职责等方面的限制,我镇总工会与经济发展形势不甚适应。同时镇工会面对的工作对象,具有数量大、流动性强、生存技能弱、自我保护意识差等特点,镇总工会实现“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要求还任重道远。
三、对规范建立乡镇总工会的意见和建议。
要充分发挥工会在建设和谐李场镇中的桥梁纽带作用。
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工会作为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必须组织引导广大职工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镇总工会成立后要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坚持工人阶级先进性,充分发挥广大职工在推进经济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推进全镇经济跨越发展,全面建成小康李场,这既对工会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又为工会组织在新时期大有作为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镇总工会要团结带领全镇工会组织牢牢把握发展主题,弘扬工人阶级的先进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组织职工广泛深入地开展以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等群众性创新活动,提高效率,增强活力。要引导广大职工认清形势、解放思想,自觉站在改革发展的前列,积极支持党委、政府采取的各项改革措施,形成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的强大合力。
第二,坚持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工会在稳定企业劳动关系中的协调作用。依法维护职工转自合法权益,建立稳定协调的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李场的重要内容,也是工会工作的基本职责。要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治理制度。镇内机关单位及企业制定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必须提请职代会审议通过。要依法建立健全工资协商制度,将此作为推进“富民工程”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建立和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指导职工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着眼于创建和谐、协调、双赢的劳资关系、用民主的方法、法律的手段妥善处理劳动争议,维护职工权
益,促进企业发展。要建立健全扶贫帮困救助机制。加大对困难职工群众的帮扶力度,多为困难职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帮助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鼓励自主创业,保障好他们的基本生活。
第三,坚持提高职工素质,充分发挥工会在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引导作用。工会要积极协助党委、政府做好新形势下广大的思想道德和文化技能的教育培训工作。要着力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对职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教育,先进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本领教育,引导职工把握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争做新时代的创新型、学习型、知识型工人,不断增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力和发展力。
第四,坚持提升工会工作水平,不断推进工会自身改革和建设。继续深化“党建带工建”工作,不断扩大工会工作覆盖面。当前,要切实做到有党组织的企业,就有工会组织;尚未建立党组织的企业,要尽快把工会组建起来;有工会组织、有党员的企业,要努力做到党组织健全,党工组织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要加大新建企业、行业、村(社区)工会的组建力度,不断改进和完善工会组织领导体制。坚持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职工的方针,加强镇总工会领导班子的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要改进作风,深入基层,求真务实,努力把各级工会建成职工群众依靠的“职工之家”。
第五,重视加强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镇级各基层党组
织要重视工会工作,认真研究和解决新时期工会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为工会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进一步拓宽工会组织参政议政的渠道,凡是研究决定涉及职工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时,都要认真听取工会的意见和建议,及时通报事关职工利益的重大决策,努力使各项政策措施更加符合广大职工的意愿和要求,更好地维护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要积极支持工会组织依照法律和章程独自主地开展工作,正确处理党、政、工关系,围绕加快企业发展,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努力形成“党组织加强领导、行政大力支持,各方积极配合”的工作格局,共同推进和谐李场发展。
李场镇总工会2011年5月10日
第二篇:XX镇总工会调研报告
XX镇总工会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支持,市总工会的指导推动下,XX镇的基层工会组织网络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工作成效也日益明显,尤其是于2009年底成立的镇总工会,在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指导服务基层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已成为新区工会组织体系中承上启下、不可缺少的重要层级。前一阶段,我们抽调专人,对全镇各工会一年来的运行情况、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专门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二、工作现状
XX镇总工会成立以来,在健全基层工会组织网络,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加强自身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发展。随着国有、集体企业改制的完成,非公有制经济体制占据了主导地位,基层工会组建和职工入会工作也迎来了新的挑战。为确保基层组建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建立了镇总工会基层组织建设领导小组,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工会运作、多方配合”的工作格局。同时与党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三个同时”(同布置、同检查、同考核),有力地推动了基层工会组建工作的开展。目前,四镇两办下设的89个行政村、7个办事处,已全部建立了工会委员会。二是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针对镇总工会辖区内企业和职工的特点,积极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会维权网络,在全镇的企业中大力推行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共签订工资集体协商41份,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3份。
三、镇总工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到思想认识、组织体制、工作机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当前镇总工会还没有完全适应工作职责的要求,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领导重视不够。个别企业少、职工少、工会工作基础薄弱的镇街领导对工会的性质和职能、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不到位,对工会工作开展重视支持不够。二是工会干部专职不“专”。镇总工会出现了专职工会干部以兼职为主,主业为辅的现象,造成工会干部专职不专,使工会成为摆设,工作流于形式,难以有效开展各项工作。三是工会职能不清。现在虽然都成立了总工会,但对总工会的职能认识不到位,仍然以工会委员会的角度看待问题,工作缺乏主动性。四是人员随意变动。工作人员随意变动较为严重,流动性较大,有的工作人员走了,工作没人接收,导致工作“没人管”,出现空岗现象。
四、加强镇总工会建设的对策建议
加强镇总工会建设,是贯彻落实“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扩大工会组织覆盖面,增强工会组织凝聚力的重要举措。当前,针对镇总工会的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以深入开展创建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推进镇总工会的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镇总工会的工作水平。
1、进一步提高加强镇总工会建设的重要性的认识。破解当前镇总工会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只有从提高思想认识入手,不断健全镇街一级工会组织网络体系,才能把更多的非公有制经济体制和职工群众组织到工会中来,置于党的领导下,团结在党的周围,更好地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2、为镇总工会开展工作创建良好的舆论氛围。首先,要加强《工会法》、《中国工会章程》的宣传,大力宣传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历史地位和突出贡献,推动全社会认识工会、了解工会、接受工会、欢迎工会。其次,要加强工会基本知识的宣传,积极培养党政领导和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对工会组织和工会工作的正确认识,使他们充分了解工会在促发展、维护稳定中的积极作用。再次,要加强工会重点工作
和重大活动的宣传,使工会工作妇孺皆知、深入人心,为工会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最后,要大力宣传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典型案例,树立工会“职工合法权益代言人”的良好形象。
3、进一步规范镇总工会的工作职责。要着眼于镇总工会工作的长远发展,围绕解决镇总工会“干什么”的问题,从五个方面确立镇总工会的主要职责:一是抓好辖区内基层工会组建和职工入会工作,切实做好农民工入会工作。二是加强镇工会维权机制建设,做好职工维权和农民工的双向维权工作。三是结合实际做好引导和服务职工工作,积极开展扶贫济困和送温暖等活动,努力为职工群众多办好事实事。四是组织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和创争活动,团结和动员职工为推动镇经济社会发展建功立业。五是指导和帮助基层工会开展工作,代行基层工会难以履行的工作职责,及时解决基层工会工作中的问题,维护基层工会干部的合法权益。
4、加强镇总工会的干部队伍建设。通过以会代训、短期培训、鼓励自学等多种形式,抓好工会干部任前培训和岗位培训,帮助镇总工会干部提高从事工会工作的本领和能力。同时建立相应的考核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对做出突出成绩的镇总工会干部予以表彰,充分调动镇总工会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5、指导镇总工会充分发挥作用。主动加强与党政领导沟通,积极争取领导支持,为工作开展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同时,要认真总结开展创建活动中的经验,结合新的形势健全完善创建活动的工作规划、目标任务和考核标准,不断推动创建活动的深入发展,促进镇总工会切实发挥作用,肩负起总工会应有的职能。
第三篇:哈达镇调研文章
推进新农村建设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为统筹城乡发展,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做出的重大决策,为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五句话深刻体现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特征和要求。目前虽然从总体上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但从我区实际情况看,工业促进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还十分有限,这就决定了全区新农村建设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存在问题
1、对政策首尾不呼应。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而一些村的村干部对新农村建设认识不足,对政策不敢用、不会用,有的村干部对新农村的认识带有片面性,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盖新房、砌围墙,有的村干部缺乏信心,存在等、靠、要思想,这些都制约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影响新农村建设。
2、农村集体经济匮乏。就哈达镇而言,全镇13个行政村,90%为空壳村,除每年下拨人员工资外,村集体无其它收入,而且大部分村还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债务,这些也严重制约了新农村建设。
3、土地资源审批难。由于土地利用指标紧张,致使新农村建设引进项目和企业难。工业企业在农村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引进的上规模、上档次的项目少,工业发展势头不足,与之建设相配套的基础设施还不完善等。
二、建议与对策
1、坚持把发展农村生产力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农民只要手中有钱,生活富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动性才会提高,新农村建设步伐才能加快,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挖掘农业增长潜力,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扩大非农增收渠道,增加集体收入。经济匮乏,村级公益事业、基础设施建设就难以进行,村里就不好发展。
2、加大财政支农力度。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建立新农村建设投入长效机制,帮助农村化解债务,创新投入机制,为新农村建设投入启动资金,增加活力,克服多部门、多层次管理、责任不明确、不协调现象。
3、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新农村建设要力戒形式主义和“一刀切”,要注重规划,区建设部门要结合各村资源、环境、自然条件、特色产业进行规划,规划要尊重民意,讲求实效,科学论证,着眼长远,规划确立后,要分轻重缓急,分步实施,扎实推进,杜绝班子换、规划变现象。
4、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加大对农村干部的培训力度,2选拔任用“村官”,让他们以新的理念、新的举措,推进新农村发展。
建设新农村是一个长远的目标,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只要上下一心,齐心协力,实事求是,一步一个脚印,这个宏伟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2011哈达镇政协工委 年9月28日
第四篇:李场村民情调研报告
李镇工商所驻伍场村工作小组
民情调研报告
毛泽东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干好农村工作,就必须深入农村,贴近群众。只有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掌握村情、了解民意,才能更好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满腔热血贡献农村,服务农民。在这次“三万”工作开展二个月期间深入了解了农民群众在就业、上学、社保、行路、生产、用电等基本民生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把农民好群众的怕思所想详细记录在案,掌握了第一手的民情资料。
一、调研主要情况
(一)伍场村概况
李场村位于网市最西北40公里处,毗邻交通干线荆老公路,交
通便利,全村共有288户,总人口1260人,耕地面积2538亩,全村党员32人。村里既没有可利用的自然资源也没有特色产业,工业基础薄弱,仅有一个小型免烧砖厂,集体收入1万元,经济活力不强,农民人均收入增长较慢,全村半数以上村民收入主要依靠传统的种殖业和外出务工,人均收入仅4000元。
(二)民情问题
就业业增收方面:该村是传统的农业村,村民祖祖辈辈在土地
刨食,改革开放至今村民对土地的依赖并没有多大改变,特别是中央政策取消农业税以来,再加上近年来中央对农业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使村民的种粮积极性有所提高。但在调查中民现农民的农业生产仍然停留在“靠天吃饭”的阶段;一是农业生产知识缺乏,机械化程度不高。二是农业产业农民增产增收的瓶颈。除了务农外,多数村民的主
要就业途径就是进城务工,由于缺乏相应的劳动技能培训,且普遍学历低,素质不高,只能从事交通运输、建筑施工、餐饮家政服等一些对劳动技能要求较低的工作。
子女教育方面:上学难。村里没有一所村办小学和幼儿园,导
致上学远,家长成天接送学生,学生的午休和晚上的娱乐时间都被赶路所占用。还有天气不好的情况只能留校住宿,更有部分父母外出务工,由爷爷奶奶照顾,在接送方面也成了一定的问题。
低保解困方面:全村有低保户15户,并且有许多贫困边缘户,以这些困难农户的进行了重点走访,调查发现这些困难家庭大多是因残所致或因病返贫,一些家庭长期摘不掉低保的“帽子”。这些家庭普遍缺乏自身的“造血功能”,靠简单的“输血”难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意见和建议
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要在农民收入上做文章。“基层不牢,地动山摇”,农村稳定,社会才能稳定;农民富裕,国家才能富强。当前,农村工作的重点就是农增收,这不仅是一个农村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关系到农业发展,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大局的重大战略问题。根据该村的实际,我认为要认真落实好以下几项措施。
(一)农业调产增收方面
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
要依靠上级农业部门的力量,加强信息、技术的指导和服务,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同时,要争取利用多种形式,如电影、电视、书刊、网络、创业讲座等,从而提高科技含量,走高效农业的路子。今年市财政继续加大对农业调产的扶持力度,给予生猪养殖、蔬菜、水产三大产业都有不同程度的补贴,我们要借这一东风,利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来继续扩大这三种产业的规模。实现群众增收,还要解决
好农产品销售不畅的问题,要把研究市场、开拓市场、占領市场放在村级工作首位。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引导村民生产什么。有要意识地引导农民群众发展特色农业,开发特色产品。
(二)农民就业方面
农民不能仅靠农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要搞好农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广开就业门路,积极引导村民进入流通领域。同时,要制定优惠政策,创造宽松条件,鼓励吸引外出打工人员,带技术、带资金回乡创办、领办村级农产品加工企业或参与农业综合开发,发展能人经济,带富一方。
(四)低保解困方面
针对这部分困难群众,原先简单的“输血”方式对他们来说是
杯水车薪,对改善他们的生活没有实质性的作用,我们可以选择一些资金投入少、无风险、操作简单、适合困难农户发展的项目,并给他们提供一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来帮助和激发他们形成自身的“造血”功能。如发展家庭式的小型养殖业,给他们提供种羊、种兔等。
三、调研心得
通过这次“三万”活动的深入调研,既让我看到了近年来农村、农业、农民的新变化、新面貌,又使我深刻感受到了农民的艰辛和不易。我自小生活在农村、对农村有特殊的感情,对农村、农民有深刻的了解和体会,这些问题一朝一夕是难于解决的,但我也看到了希望:一方面中央连续几年的“一号文件”重点扶持农村、农业,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投入不断加大,特别是新农村的人才输入,另一方面新一届村委班子的产生,给村里带来了新气象、新力量,他们带领村民致富脱贫指日可待。
二○一一年五月十日
第五篇:李场镇小学校教育科研管理制度
李场镇小学校教育科研管理制度
1.坚持每学月一次课题工作专题会,及时了解课题研究进展情况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修改完善实验方案,按照方案有序开展教育科研。
2.教师课题研究成绩,作为对教师的考评依据之一,并与职称评聘和评优评先挂钩。
3.自觉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围绕课题研究做好信息摘抄,教导处进行定时和不定时检查。
4.每学年请上级领导或专家学者到学校作教育科研专题讲座至少一次。创建一切条件派课题组教师外出学习提高,并以不同方式汇报学习所得。
5.教研组的教研活动与课题研究融为一体,以教研组为单位每期上交与课题有关的优秀教案或说课稿等相关资料。
6.每个课题每学年有阶段性总结。
7.教师认真梳理提炼,积极撰写论文,对在各级评比中获奖论文或发表论文,学校给予专项教育科研成果奖。
8.学校科研经费纳入预算,保证教育科研正常运作,专款专用,单独列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