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调适
通过调查分析了大学生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所在.研究了体育教学的特点及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调适方法。认为可以利用体育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对大学生心理障碍进行调适与排解,为促进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借鉴.
1前言
心理障碍,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干扰及影响后,所产生的不良的心理状态,是不健康的心理倾向及心理疾病;是存在于人类个体当中的普通现象.主要表现有优郁消沉、冷漠厌倦、心烦焦虑、紧张恐怖、畏惧害怕、胆怯敏感、孤僻不合群、敌对逆反、易怒狂燥等。
近期有调查资料证实,由于受学校教育管理及社会、家庭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有80.5%的人感到有压力,其中21%感到压力很大.约70%有轻视心理,约30%有反感心理,早在89年国家教委一份调查报告中,对全国12.6万名大学生的抽样测试调查表明,24%的学生患有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我国高校少年班学员中,约有1/3患各种心理障碍不能完成学业。近年来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发生率最高的统计数字已接近30 % ,且人数正以10%的速度递增.在国外大学生中患各种精神疾病的亦大有人在,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精神健康、新认识、新希望”的年度报告,揭示抑郁症目前已位居世界十大疾病之第四,预计到2020年将跃居第二,紧随于心肌梗死之后,甚至排在癌症之前.以上数据表明,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有活力也有压力,有机遇也有风险,既有更多的选择也有更多的迷茫,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峻,大学生中的各种心理障碍及精神疾病应运而生:休学、辍学、处事盲目、易恕粗暴、甚至轻生自杀等恶劣现象不时发生,给学校、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造成极为不良的影响.大学生产生这些恶性心理现象,与社会的发展变迁、文化教育以及自我认知水平密切相关.现已成为心理学界、教育界以及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对此,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体育锻炼作为一种促进人们身体健康的有效手段,同样对增进人们特别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对消除心理障碍与疾病更具良好的调节作用。
2心理障碍形成的主要原因
2.1学校教育因素的影响
学校的教育管理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最直接相关,当今,学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滞后,只重政策制度、条例规章方面的被动管理,缺乏全面、系统、连贯和正面引导的教育管理,缺乏“未病先防”的管理理念.在教育设计方面,许多学校重智育,轻德育、体育,重专业知识,轻情感交融和心理素质的培育,忽略文体活动对大学生的心理熏陶作用.对学生的心理问题、不良情绪、负性心理、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等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建立完善的心理教育和正常运作的心理咨询机构,在大学生产生不良情绪及心理障碍不能自我调节宣泄排解时,无处咨询,无人指导,无人关心和帮助,以至于压抑积累,抑郁内结,任其发展,由轻到重,形成非良性心理疾病.加上学习竞争的压力,学校管理的约束,人际关系的复杂,如学习成绩优劣,门户高低,贫富悬殊,地位不同,优越感与自卑感等,变得难以相处,水火不容.2.2家庭因素的影响、家长是人生道路上最早的启蒙老师,家长的个性品质、学识水平、教子方式、社会态度、对子女的要求和期望、家庭稳定程度以及经济状况等,对大学生的心理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假如家长平时不注重学识修养,人文素质、文化道德水平低下,个性孤僻、武断暴躁、处事鲁莽、无诚信公正,游手好闲、打牌赌博、酗酒取闹,抱怨国家和社会.或是夫妻不和闹离婚,或是教子无方,要不过于溺爱、迁就和放纵,要不粗暴简单,耍家长作风,要不对子女期望过高,要求过严,管得太死,不给子女自由的空间,要不坐视不管,放任自流,没有尽到家长应有的责任等等.这些家庭中不良的因素,都会使大学生形成冷漠无情、孤僻消沉、心烦焦虑,甚至敌对逆反、易怒狂惹等心理疾病.2.3自身因素的影响
处在人生十字路口上的大学生,生理心理急剧变化,充满矛盾,主观上对外部环境的不适应是导致心理障碍产生的重要因素,随着自身的成熟,认知能力的提高,发现社会上如此复杂的真善美与假恶丑混杂在一起,且在对抗中常常是假恶丑居上,同一事物原来可以用诸多价值标准去衡量,相悖的水平标准时也能同样接近目标,达到目的甚至更容易,这就使他们自幼受教育而形成的观念产生动摇,人格构架发生倾斜,看问题产生偏见.在自我评价上,有的自我期望过高、自我设计往往严重地脱离了自己的实际和社会,使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发生矛盾.有的在实际中,嗜好攀高,总想争第一,图名图利,出头露面,表现自己,一旦理想破灭,就会丢魂失魄,理智失控.生理上的成熟,性生理的萌动与冲动,生理上的需要与道德标准的冲突,冲突与压抑的矛盾,使情绪心理扭曲和变形,一且失恋更会悲观失望,魂不守舍,失去理智,有的甚至轻生自杀等.在个性方面过于内向、依赖,自幼被父母溺爱呵护,放任顺从,导致生活自理差,学习落后,人际关系不良,我行我素,自私偏执,法制观念淡薄,思想修养差等.这些自我方面的因素都是产生心理障碍的直接因素.2.4社会因素的影响
随着我国社会改革开放,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翻天粗地的变化.首先是西方文化的融入,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严重地影响着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尤其是各类消极文化的迅速蔓延,不健康的文化艺术影响,黄色书刊的侵害难以抵制,对此那些心理素质较差、认知能力较弱的独生子女,更易产生迷茫、消极、冲动、偏激等心理障碍.其二是在国内经济领域中,不良现象对学生心理的影响.如社会生活中分配不公,贫富悬殊,尤其是以权谋私,贪污腐败,挥霍公款等腐败现象以及老百姓中的怨声载道,严重地刺激着大学生的心理,产生嫉妒、逆反、敌对、愤怒或消极冷漠等心理障碍.其三是我国正处在商品经济高速发展时期,高校招生与分配制度的改革,毕业生自谋职业,激烈竞争所带来的压力等,一些农村学生十年寒窗,勤奋苦读,希望考上大学后改变命运,结果现实不能让他们如愿以偿,使他们有前途未卜、理想破灭般的悲观和失望.再其次是社会风气不正,现象不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复杂难辨,与人相处交往太难等,大学生年轻幼稚,缺乏社会实践的磨练,社会经验不足,难以应付,这些因素都能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2.5身边环境对自己的影响
一个人不可能在真空中生活,由于生活和学习的需要,必须与人接触、往来和交朋友,有自己的生活圈子.在日常交往中,同学、朋友的行为和人文素质如生活习气、不良的习惯、不友好的行为、不文明的语言以及鄙视眼光和言行等因素,对自己心理有着直接的影响.3体育教学对心理障碍的调适
3.1客观准确地认识自我一个人的个性特征,作为一种个体的行为方式伴随着日常生活行为相对稳定地表现出来,支配着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一切行为表现,人们的生活质量、学习效果、工作效率乃至事业的成功等均与个性密切相关.对此,我们要启发教育学生积极认识自己,准确客观地评价自
我,对自己的期望不能过高或过低,不能清高自大,盲目攀比,或自抱自弃,要切合自己的实际,要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培养自己的自尊、自信,以平静稳定的良好心态去面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诚然豁达,使自己未来的生活和学习充满着青春的活力.3.2树立正确的体育观
大学生是身心发展和长知识智能最关键的时期,要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体育锻炼的实际意义是,以健康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帮助他们探索知识、完善自我以及实现理想的重要保证.在体育教学中,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体育观,明确学习目的,确立动机,端正态度,激发兴趣,调动学习热情,使他们主动自觉地参与体育活动,并在宽松自由、轻松活泼的体育活动中获得知识与乐趣,陶冶情操,调节心情,发展自己良好的个性心理,改变自己的人生观念,充分地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有效地促进心理健康。
3.3寻求成功的教育
体育教学是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中探求知识,参与竞争,既要与人交往与合作,又要在活动中承受挫折的磨练、克服困难,既有成功的体验,调节情绪,增强自尊自信,又有经历失败的感受,磨练自己的意志品质.在对大学生进行JL}理障碍的调节中,我们应充分地结合体育教学的优势,认真地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乐趣,并通过’‘成功—增强自信—肯定期望—确立动机—成功”,如此周而复始,持之以恒,形成良性循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效地调节心理情绪。
3.4师爱与教师期望效应
教师是否关心学生,是否对学生抱有希望,会很自然地关系到学生的成长进步.国外心理学家把这种心理现象称为教师期望效应,正效应为教师给予学生关心、爱护,对每个学生都寄予期望和无微不至的师爱.在教学中,教师充满期望的语言和信任的眼神,让学生感到可亲、可信、可敬,感觉到老师在注意自己、关心自己、重视自己、对自己寄予厚望,自己决不能辜负了老师的期望.从而提高自强自信和自爱,增强勇气和自信,预防和克服逆反心理。
3.5创设有效的课堂情境
课堂气氛活跃充满活力,是课堂情境的充分体现,是增强大学生自强自信和提高教学效果的保证.在教学中安排学生带准备活动,组织游戏、作示范、当裁判、当组长等,让学生实践去锻炼,充分展现自己、实现自我价值,通过自我价值的体现和升华,使学生内心获得成就感、满足感,从而充满自信和乐趣,增强信心和活力。
3.6体验挫折教育,锻炼意志品质
人的意志力是战胜困难和克服阻碍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所有体育活动都是在人的意志力支撑下进行与完成的,缺乏意志力万事难成.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适时设置一些完成练习的困难和障碍,使学生在承受挫折和失败的逆境中磨练自己,意志品质在练习中得到磨练而更坚强。
3.7培养社会化意识
3.7.1强化竞争意识,培养创业能力
体育竞赛是以“公平竞争”为宗旨、以双方及所有队员人人平等为原则的,是培养人竞争和创业意识行为的一种专门特殊的方式.体育竞赛总是以胜负告而终的,只要人们敢于去
参与竞争,说明他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敢于承受挫折与失败的心理素质.从另一面讲,比赛的对抗与竞争能强化我们的公平意识和竟争意识,提高我们的竞争与创业能力,还能促进我们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使我们不断地超前和进步.这不仅在队与队之间是这样,在团队内部也是如此,竞争既能强化我们的竞争意识,又能培养我们的创造力.3.7.2学会交往与合作
与人的正常交往与合作,是人类生活中谋求成功、获得知识的最基本的手段及方法.通过交往增进友谊、融洽感情、便于合作,通过合作与配合而获得成功,从而得到成功和胜利的共同分享与满足,增强信心与自信.然而,体育课中所有的集体项目都是培养和发展友好交往及合作意识的有效途径.大学生在体育课中,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集体活动而进行竞赛、游戏、竞争,跟同学交往与合作,既互相沟通了思想,交流了感情,密切了友好关系,又锻炼和丰富了自己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与经验,为今后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结束语
体育教学作为一种学生心理障碍调适的有效手段,如何结合课堂教学抓住有利的时机,“对症下药”地调适各种不良情绪、心理障碍及精神疾病,是我们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体育教学应以“锻炼体魄,增进健康”为主线,以“育心育身交融并重”为目的,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适时地渗透心理素质教育,有效地促进全面素质教育的实施与落实.——2013北大资源研修学院
第二篇: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及其调适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及其调适
摘 要:当代大学生正处在心理走向成熟的阶段,难免会将一些不良的心理因素带到人际交往中,形成交往障碍。本文针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心理障碍:认知偏差障碍、不良情绪障碍、人格差异障碍等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一些进行调适的建议:端正认知、调适不良情感、培养良好人格以及学会人际交往的技巧等。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调试
传播学理论认为,信息交流的主要途径有人的内向交流、组织交流、大众传播和人际沟通四个方面,而人际沟通的基本方式是人际交往,采用人际交往方式的人际沟通与其它途径相比,人际交往式沟通更具有情感性和可信性,因此,人际交往在信息交流途径中具有不可代替性。对于真善美的追求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强烈渴望提高人际交往数量和质量以获取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对归属、情感和爱的精神需要直接推动了大学生通过良好的人际关系寻求自身与团体组织的协调、认同,使之在遭遇挫折、产生烦恼困惑时能及时通过人际交往宣泄、化解负性情绪,建立、维持乐观开朗、奋斗进取的良性心境,促进心理健康。然而,目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状况令人担忧,人际交往问题已成为大学生最苦恼、最困惑的问题之一。
一、妨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 一般来说,有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一些困惑或不适应是难免的,但如果个体的人际关系严重失调,人际交往时常受阻,就表明个体存在着某些不良的心理品质,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⒈认知偏差障碍
人生活在社会中,都会产生对自我、对他人以及对各种自然实体及其关系的认知。在人际接触中,如果不能正确地认知就会出现认知偏差,认知偏差主要有两种:对自我认知的偏差和对他人认知的偏差。
随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分化,“主体我”和“客体我”、“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矛盾冲突开始加剧。“理想自我”总是完美的,而“现实自我”总是与“理想自我”有一定的距离,并且还时常成为实现“理想自我”的障碍与阻力。
他们对自我的评价时常是矛盾的,时而客观的评价自己,时而又高估自己或低估自己;时而感到自己很成熟,时而又感到自己很幼稚;时而对自己充满信心,时而又对自己不满等等。总之他们对自我的认知存在有偏差。在人际交往中,除了正确认识自己之外,还要正确认识他人。
⒉不良情绪障碍
由于人际交往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及心理距离的远近,所以情绪情感成分是人际交往中的主要部分,并会影响到认知和行为。常见的情绪情感障碍有:愤怒、自卑、嫉妒、自负、恐惧、冷漠等。心理学家认为,人在愤怒时,体内调动了所有的能量储备,能发出比平时大的多的生理和心理能量,在这种冲动的情绪状态下,人的意识范围缩小,对自己的行为控制能力下降,常做出不明智的举动,这就导致了人际关系紧张,不和谐。自卑的人对自己的能力或品质评价过低,轻视或看不起自己。为了掩饰自己的自卑,常常会夸耀自己的作为,表现出较强的虚荣心,在人际交往中容易让人感到不够真诚,很虚伪,引起交往障碍。当人们在交往中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时,就会产生一种不悦、自惭、怨恨、恼怒甚至带有破坏性的复杂情感,这就是嫉妒。嫉妒实际上是用别人的成绩进行自我折磨,别人却不会有任何逊色。自负在交往中表现出居高临下,自夸自大,只强调自己的感受而忽视他人的感受,影响了交往双方的正常沟通。冷漠是一种个体对挫折环境的自我逃避式的退缩性心理反应。表面冷漠的人事实上内心很痛苦、很寂寞,具有强烈的压抑感。⒊人格差异障碍 所谓人格,是指人在各种心理过程中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包括性格、气质、能力、兴趣、爱好等成分。气质俗称“脾气”,主要指由于先天遗传,加上后天影响形成的特征,是情绪和活动发生的速度、强度、持久性、灵活性和指向性等动力方面特点的综合。如情绪体验的快慢、强弱以及动作反应的敏感迟钝,就属于气质范畴。性格表现在人的态度和行为方面的特征,主要由于后天学习和生活锻炼而形成的,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是家庭和学校的“宠儿”,在人生的道路上还没有经历过大的起伏和挫折,因此,许多大学生自命清高、眼里容不下他人;遇到困难意志薄弱,爱感情用事;对人和事爱斤斤计较,心胸狭隘。这些不良的性格特征不仅容易造成人际交往的障碍,而且 还会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调适 ⒈端正认知
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首先要正确认识自我。通过将自己的现实与自己的过去相比,知道自己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亦或是原地不动;通过将自己的现实与自己的未来目标相比,从中发现自己存在的差距;通过与社会上和自己地位、条件相类似的人相比来认识自己。在比较中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长处和短处,达到取长补短,缩小差距的目的。其次要积极悦纳自己。悦纳自己就是要无条件的接受自己的一切:优点和缺点,好的和坏的,成功的和失败的。实事求是地承认自身的价值能够维护自己的自尊心,充分调动积极因素,发挥自己的潜能。而事实求是地承认自己的弱点和缺点,不仅不会降低自己的自信心,伤害自己的自尊心,而且会使自己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有利于克服自身的消极因素,减少对潜能的自我消耗,使自我力量充分展示出来,进一步增强自信心,提高自我的价值和地位。再次要综合、客观的评价他人,要发展的看人。⒉调适不良情绪
控制人际交往的不良情绪是大学生心理成熟和健康的重要标志。因此,首先应强化大学生品德和文化修养,培养高尚的情操,形成内在的理智力量,提升情感世界。其次应调控对他人的期望值。每个人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在个性、行为习惯、价值观念和情绪状态等各方面都可能会有优点或不足。如果对他人、对事物所抱期望值过高,势必在需求难以满足时产生不好的情绪反应。在人际交往中,每个大学生都应当正确处理对他人的期望问题,不要求全责备,以免产生失落和不良情绪。第三,大学生还必须具有各种良好的交往品质。如真诚、信任、克制、自信、热情等。⒊培养良好人格
要培养良好的人格,还要优化自我性格。性格的可塑性较大,有好坏善恶之分。因此,大学生应当积极塑造良好性格,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当代大学生的良好性格应该是:温和亲切,谦虚热情;心胸豁达,宽以待人;耿直正派,坦荡真诚等。良好的性格是成功交往的基础,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优化自我性格:一是通过博览群书使少教者变得有教养;使骄傲者变得谦虚;使自卑者变得自信; 使心胸狭隘者变得豁达等。二是通过交往发现别人性格的优劣,并从中找到与自己的相似之处,从而调整和改正自己。三是从小事做起。许多人所具有的开朗、正直、坚韧、细致等优良性格都是坚持锻炼的结果,是慢慢形成的,因此我们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⒋学会人际交往的技巧
首先是平等交往。大学生往往个性很强,互不服输,这种精神是值得提倡的,但绝不能高人一头,更不能因同学之间在出身、家庭、经历、长相等方面的客观差异而对人“另眼相看”。其次要讲究交谈艺术。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要提高交谈的能力,必须具备有关方面的素质,如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沉着的应变能力、敏捷的思维能力等。再次要主动大胆地参与交往。人际交往是交往双方积极主动的过程,一方主动而另一方被动势必造成交往难以正常进行。主动大胆地参与人际交往有利于消除胆小、害羞所带来的交往障碍。最后要学会帮助别人。心理学家发现,以帮助或相互帮助开端的人际关系,不仅容易确立良好的第一印象,而且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可以迅速缩短,使良好的人际关系迅速建立起来。
一个没有人际交往能力的人,犹如陆地上的船,是永远不会漂泊到人生大海中去的。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当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人际交往中能够掌握基本的交际和沟通技巧,并具有宽容、信任、友爱、诚恳、谦虚、尊敬、忍让等良好的性格特征,同时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这样才能做一名交往的成功者。
第三篇:浅论新时期大学生择业心理障碍分析及调适
浅论新时期大学生择业心理障碍分析及调适【论文摘要】随着“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政策的不断推进,许多大学生不能正确把握自我与社会的需求,心理上产生种种矛盾与冲突,在求职择业时感到焦虑、灰心,无奈和迷茫,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障碍。本文就大学生择业心理障碍的表现、成因进行探讨,并有针对性的提出调适策略。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择业;心理障碍;调适对策
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择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政策给学生们带来了很多的机遇和选择空间,但同时也带来了择业过程中的心理困惑与焦虑,产生各种择业心理障碍。对此,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加以引导、疏导,采取有效策略,使他们越过择业心理障碍,正确择业。
一、大学生择业中常见的心理障碍
(一)焦虑
焦虑是由心理冲突或挫折而引起的一种复杂情绪反应。其产生缘于心理冲突或挫折感受。心理冲突使人处于矛盾状态的两难境地,在现实面前无法做出选择,挫折感受即意味着人感到失望,不安甚至恐惧。从心理上看,表现为神情紧张,闷闷不乐,心情烦燥,忧心忡忡从行动上看,表现为择业时小心有余,果断不足,无法冷静,理智地面对事物。如一位即将毕业学生谈到:面临就业与择业,总会有一些难以名状的烦恼,心理经常会很着急。接到面试通知,有单位可供选择时,既感觉兴奋莫名,又感到无所适从;没有接到面试通知,无单位可以应聘时,更是感觉心急如焚,甚至不知所措……
在现实的择业过程中,大学毕业生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甚至要经历一些痛苦和挫折。随着就业制度的改革,毕业生统包分配的历史已经结束,双向选择成为毕业生就业的最主要方式,在双向选择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毕业生之间以及用人单位之间的竞争,竞争的结果只能是“几家欢乐几家愁”,一些在择业竞争中失利的学生不能很快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产生焦虑、恐惧的情绪。
(二)自卑
自卑是一种性格的缺陷,表现为对自身的能力和品质评价过低。通俗地说,自卑就是自己看不起自己。缺陷的存在会导致自卑的产生,不恰当的比较也会导致自卑的产生。前者多发生在有先天缺陷的人身上,后者是由于将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外相比,或在任何场合下不断强化也许根本就子虚乌有的“缺点”,从而造成心理上的劣势,全面否定自我。自卑是缺乏信心的表现,它不利于人正确评价自身,不能正常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过度的自卑还会产生精神不振,心灵扭曲及沮丧、孤寂,脆弱等心理现象,在择业中,缺乏大胆尝试的勇气,只看见别人的长处,盯着自己的不足。这种不对等的比较必然会得出“我不行”的结论,产生自惭形秽的心理一庄“你对你的专业,能找到工作是否有信心”的问卷调查中显示,47.6%的人回答“有些信心”,28.6%的人回答“毫无信心”,只有21.7%的人回答“很有信心”,充满自信的比例较小。
(三)孤傲
同自卑相反,孤傲则是过高估计自身实力而产生的一种优越感,认为自己技高一筹而对别人不屑一顾。在择业的过程中,对用人单位挑来挑去,既要求可观的收入,又要求有一定的地位。对毕业生来讲,孤傲是一种不知天高地厚的表现,反映了毕业生的狭隘与不成熟。我们知道:仅仅四年的学习经历并不能代表就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学习知识与应用知识是有区别的,学得好就不一定会运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问题,如果大学生一味的孤芳自赏,自以为是,结果只能在择业竞争中四处碰壁,而且给用人单位留下不好的印象,让人很难接受这种盛气凌人的架势,更谈不上录用了。
此外,毕业生除了上述择业心理障碍以外,还存在着依赖、攀比等心理障碍。依赖表现
为缺乏独立意识,优柔寡断,不敢或不愿面对激烈的择业竞争,而且将希望寄托在学校、家长和亲朋好友身上,自己不能左右自己的命运。攀比,也是毕业生择业过程中极易出现的不良心态一旦发现自己无法找到与别人相当的工作时,往往会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感到强烈的失落或不满,无法保持平和的心情面对身边的事物,损害身心健康。
二、大学生产生择业心理障碍的成因
(一)大学生自身原因
1、择业认知心理的偏差。认知是对人和客观事物的了解,并根据这种了解作出恰当的行为。它包括感知、判断、推测和评价等系列心理活动。大学生的择业认知心理指的是大学生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对自己、对职业,对社会与择业有关事物的认识了解以及选择职业过程中的推理与决策。大学生的择业认知心理对选择职业有着重要的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通过有关调查资料分析,目前大学生的择业认知心理状况出现了以下现象:
第一、自我估价的偏差这种偏差存在两种极端:一是自我估价过高,不能实事求是地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过分悦纳自己,盲目自信或自负,在择业中,往往认为大多数的职位都与自己的才能不匹配,结果失去大量的就业机会,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择业挫折;二是自我估价过低,不能觉察自己的优势与长处,夸大自己的不足与缺陷,伴随着种种评价产生害羞、不安、内疚、忧郁、失望等自卑心理,不敢面对择业。
第二、对专业对口的认知偏差。相当大一部分学生认,就业必须专业对口,才能才尽其用,才能实现自我价值,过分苛求专业对口,缺乏对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的认识,每位毕业生不可能都专业对口,致使许多学生对于非本专业的只需稍做努力和调整就能够胜任的职业视而不见,人为的使就业渠道变得狭窄。
第三、对职业认识的偏差。大学生对职业的了解存在着局限性和片面性,缺乏全面了解职业渠道和信息,对职业道德规范,规章制度、规定说明,以及社会对求职人员的隐性潜在要求,包括衣着装饰、礼仪习惯、劳动素质,就业意识等方面了解甚少,多数的学生对职业的认识仅靠他人的舆论、什么职业”热“就向往什么样的职业。
第四、对社会认识的偏差。许多大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存在较多的想象成份,对影响择业的因素认识不足。因受年龄和阅历的局限,对社会的了解没有全面,实际的体验,有的把社会想象的比较美好,对社会的复杂情况及影响就业的因素知之甚少,因而择业的期望值往往偏高,不能准确地给自己定位,脱离了社会的实际要求。社会心理学认为,期望值越高,心理上的冲突越大。
2、大学生择业人格方面存在问题。
第一,择业个性倾向方面。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呈现功利化取向,即择业时越来越看重经济、待遇和个人发展等实际功利因素,很少考虑国家与社会的需要,不愿意到条件比较艰苦的地区和行业区工作;目光短浅,择业时更多地考虑工作条件,经济收入等眼前利益,忽视职业的长远发展;求稳守旧,求职一次到位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稳定、清闲、福利保障好的单位仍是大学生愿意选择的工作单位。如《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开展的”首届中国大学生首选企业调查”的结果显示,把上海、深圳、北京三个城市作为首选地点就业的,占被调查学生的72%;选择月工资2000一4000元以上的占被调查的学生的半数以上。而且大学生希望一次就能选定理想的职业,而不愿意选择有风险,有挑战性的职业,更不敢自己去创业;过分强调专业对口,学以致用;对职业的意义认识不当。
第二,择业过程中暴露出诸多不健全的人格心理特征。如就业挫折承受力差,缺乏自信心或过于自负,竞争或进取精神不够,合作性和冒险性较差等等。这些人格特征不仅会影响个体择业能力的发挥和择业活动中的表现,而且会影响个体在择业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社会原因
1、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增大了择业的竞争力。近些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毕
业生人数急剧上升,而就业总需求则增大缓慢。2002年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145万,比2001年多30万,而全国用人需求却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2003年应届毕业生达到212万人,比2003年增加67万人,而社会需求增长相对缓慢,基本上与上一年持平。到2005年,我国的应届大学生将达到330多万人,加上民办高校,全部人数将达到5OO万左右,大学毕业生人数的激增无疑将使已经供大于求的就业市场的供求关系更加失衡,甚至畸形发展,使大学生产生就业危机感。
2、部份企业经济效益下滑严重制约着市场对大学生的需求量。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有大中企业采取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各级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也实行“精简分流,精兵简政”。据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统计,截止2002年3月底,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已达
3.如把农村进城的劳动力也包括在内,则实际隐性失业率达15%。大学毕业生除个别社会缺专业外,大多数的学生也不得不应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挑战。这正如国情问题研究专家,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鞍钢曾讲过这样一句话:“中国正面临着世界上最大的就业战争”。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就象一朵挥不去的乌云压在高校的上空。今年10月,我市一县中在我院选聘一位中文系2000级应届毕业生,就有150多名学生递上推荐表,可见就业形势的紧张,学生感到恐慌。
(三)学校原因
1、学校教学的某些缺陷。当前我国大学生因就业难而产生心理障碍与很多大学教育教学质量不高有密切联系。“知识不够用”和“能力不足”是导致大学生择业产生自卑和焦虑的主要因素。有关人士对全国l1所本科高校的调查结果表明:有63.99%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文凭与实际水平不太一致,学校开设的专业课“不太适应社会的需要,学科知识陈旧,影响他们的择业。”
2、择业心理指导工作滞后。在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存在着需要解决的种种心理适应问题。如何对待他们的心理健康,心理平衡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新的就业形势下,改革步子加快,竞争激烈,信息量大.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解决毕业生心理适应问题更显得迫切。但是,学校在这方面的工作,特别是在择业心理咨询工作中还很不够,明显滞后于学生就业心理的发展变化。
三、调适对策
大学生在择业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势必造成个人就业的困难,这种非理性情绪的不断散,不但雹害自己,也危害社会。所以,我们必须运用心理手段加以调适。
(一)大学生要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21世纪经济、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市场经济条件下毕业生在人才市场的竞争主要是综合素质的竞争,大学生在大学四年应注意自己各方面素质的培养,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自己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等,培养自己的交际能力,创新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因为走出校门或即将走出校门的大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但并不等于有了各类岗位所需要的应用能力。所以,大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下,应争取更多地培养一些适应社会需要的实际应用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能力比知识更重要,只有将合理的知识结构和适应社会需要的各种能力统一起来,才能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和自信心,使自己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二)大学生要进行择业心态的自我调适
在择业中,大学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困难,挫折矛盾和冲突,毕业生应学会全面了解社会,客观地分析、评价自我,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使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统一起来,根据社会需求正确解决自己就业定位问题,确定自己的择业目标,特别要注意培养自身抗挫折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奉献精神,创业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等。
(三)学校应加强全方位的择业指导工作
大学生的择业指导工作是一项系统而科学的工作。学校不但要深化教学改革,更新狭隘陈旧与实际需要脱节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而且学校应设专门的择业指导机构,通过专题讲座,心理辅导活动,心理咨询、心理测试、信息咨询等多种形式对大学生的择业能力进行专门和科学的指导,而这种指导工作要深入到各年级中去,掌握好各年级辅导的侧重点。一年级应侧重择业认知与规划能力的培养,重点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己所学的专业;二年级侧重自我认知与基本能力的培养,重点指导学生客观正确认识自我,努力完善和塑造自己,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基础和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三年级侧重教会学生如何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和社会职业和需求,拓宽知识面,发展各方面能力,择业的自主性和择业决策的能力;四年级重点帮助学生确立合理的择业目标,掌握面试求职的具体技巧,有效预防和解决学生求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这几个阶段有机结合,互相衔接,提高大学生的择业能力。
第四篇:大学生心理障碍与学校体育教学论文
论文摘要:体育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体育教学担负着培养大学生身心健康、享受体育、终身受益的使命。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分析他们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积极帮助他们排除心理障碍,才能圆满完成体育教学的任务。
论文关键词:体育教学 大学生 心理障碍 身心健康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身、心还处在尚未完全成熟期,他们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发育和成长。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帮助他们提高心理防御能力,提高健康水平。
一、大学生常见心理障碍及原因分析
心理障碍是指不良刺激引起的心理异常现象。研究表明,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及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
1、不适应大学生活。大学生人校后,有来自学习上的、生活上的、思想上的诸多不适应。大学中的教学方法、授课形式、学习方法都可能不同十中学时代,不是机械记忆、死记硬背就能接受了的。有些学生可能会找不到学习方法,产生不知所措、茫然一片的感觉。生活中也会因为远离父母,置于新的环境中,而觉得不习惯和单调乏味。这对于独生子女特别是性格孤僻的新生来说,更是一大难题。在思想上,他们也有不适应的具体表现,如现实与理想的偏差,理想中的自豪感与现实中的自卑感的矛盾等。这些不适应或多或少地会使他们的情绪受到影响,产生一些心理障碍,如焦虑、压抑、烦躁等。
2学习负担过重。除了正常的并不轻松的学业外,在大学校园里周而复始的“二点一线”式的学习生活中,他们为了考研而不惜牺牲休息时间长时间啃外语,为了找工作相对容易一些而参加各种培训班,想方设法考取各种资格证一殊不知这样的超负荷运转是一种有害身体健康的方式,长期学习负担过重将使大脑过度疲劳、活动机能降低,导致学习积极性下降、学习成绩滑坡。再加上舆论压力、精神刺激、情绪持续处于紧张状态,就会导致紧张、忧郁等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况且,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大学生在学习上、生活中都会遇到竞争对手。如果心理承受能力较低,不适应这种充满竞争的环境,就会怨天尤人,悲观失望,也会成为不良刺激,造成心理障碍。
3、就业压力太大。并轨以后的大学实行的是“不包分配、竞争上岗、择优录取”的机制,采用的是“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学生毕业后能否就业,就成为每一个在校大学生必须考虑的头等大事。特别是大学扩招以后,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学生既想找到理想的工作,自己又没有实践经验;还有些学生好高鹜远、眼高手低。这些矛盾的存在,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情绪,并产生一些消极想法或心理问题。
4、家庭及各种挫折的影响。生活中的挫折,如失去亲人,失去友谊,或是家庭中的重大变故、失恋等等;学习中的挫折,如考试成绩不佳,投出的文章未能发表,等级考试没有通过,等等。这些都会给大学生带来思想负担,造成心理障碍。还有的学生因为专业选择不当,造成学习积极性下降;有的学生因受到挫折而产生偏执、强迫等心理障碍,导致恐惧症、攻击行为甚至自杀。此外,家庭背景、成长环境上的差距,也使得大学生人际关系出现了裂痕。来自农村贫困家庭的学生或是下岗职工的子女,或多或少有一些自卑心理,不愿与他人多交往,更怕别人看不起自己;而来自富裕家庭的子女,则往往表现出目中无人、骄傲自大等不良习气。这些因素都可能带来大学生不同表现、不同形式及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二、心理障碍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人的心理活动总是和人的生理状态相联系的。一般性的心理活动不会给人的健康带来明显的影响,而强烈的、持续的心理活动会给人的健康造成危害,从而影响人的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等。尤其是持续而强烈的消极情绪,可以引起神经系统功能的失调,导致各种神经官能症的产生。如神经衰弱(失眠、多梦、头痛、心悸、全身不适等)、强迫性神经症(反复出现强迫观念或强迫行为,如不自觉地产生一些不合理的、荒诞的念头,但又无法自控)、意病(大哭大叫、抽搐甚至昏迷)、恐怖症(具有条件反射的性质,当某一确定事物或情境引起焦虑时而出现烦躁不安、发抖或产生进攻行为等)、疑病症(怀疑自己得了某种实际并没有的疾病,并出现一系列症状)等。一个人如果长时间处于焦虑紧张情绪状态中,会引起胃肠等消化系统疾病。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曾在本世纪初做过大量实验研究,发现人在焦虑、忧郁时会抑制胃肠蠕动及消化腺体的分泌,引起食欲减退。另外,强烈的愤怒、仇恨、焦虑情绪,还可能造成心血管系统的疾病,出现心率不齐、高血压、冠心病、血糖增高、呼吸加快、短促,甚至导致脑血栓、心肌梗塞或暂时性的呼吸中断,心电图发生明显的变化。研究表明,在各种心理因素中,尤以心情忧郁对健康的损害最为严重,占人类死亡原因85%的八大死因中心情忧郁症居第七位。大学生中存在的上述心理障碍,不仅会引起心理疾患而且还可能引起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紊乱,导致疾病,影响健康。
三、学校体育教学对克服心理障碍的作用
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对大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和道德教育,树立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是保证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基础和心理基础。一个人,只有对社会、对人生有正确的认识,才能科学地分析周围发生的事情,并做出适度的心理反应。体育对人的影响和改造已不仅仅是身体上的生物学意义上的运动,而是始终伴随着心理活动并对身、心都有影响的了个学科。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可以愉悦身心,陶冶情操,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通过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学生对集体的义务感、责任感,有助于形成自制、刚毅、勇敢等良好的意志品质(例如,集体项目的训练或是代表集体参加比赛,对集体主义思想的形成更加有益)。通过体育锻炼,能够磨练意志,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在体育训练和比赛中,对学生的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坚韧性等意志品质的培养,以及在困难中勇于奋斗的坚毅品质的形成和自信心的提高,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体育教学中,能够对学生有效进行心理承受力的培养。心理承受力的锻炼是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一个人对情感刺激反应的品质之一。体育竞赛中是没有常胜将军的,我们要在教学和比赛中,有意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力,让他们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理性地面对现实,要“赢得起”也要“输得起”。尤其在面对失败的时候,要冷静地思考问题,找出失败原因,在逆境中奋起。在成绩面前,又不能骄傲自满,而应脚踏实地,继续前进,胜不骄,败不馁。这才是真正的心理健康的体现。
体育教学还可以合理宣泄不良晴绪。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任何人都可能遇到这样那样不愉快的事情而影响到情绪和健康。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对有不同爱好、不同要求的同学提供了消遣娱乐、锻炼的机会。在不如意时,在消极悲观失望时,和同学去打打球、跳跳舞,便可以转移注意力,营造良好的心情。
体育锻炼也可以塑造形体美,姿态美。体育锻炼在提高人体内脏器官系统机能良好、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同时,还可以使形体优美,肌肉富有弹性,皮肤润泽,神采奕奕,精神抖擞。这种美的感受作用于人的心理,还会让人产生愉悦的心情,饱满的情绪,使人充满活力,青春永驻。因此,在体育理论教学中,应适当增加学生心理卫生知识的教育。使学生较系统地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以及心理保健知识;帮助学生提高心理耐挫能力,学会逆境中奋起,学会自我保护、自我控制,合理宣泄不良清绪,预防心理障碍及心理疾病的产生,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目的。
第五篇:关于大学生的心理障碍
关于大学生的心理障碍
一、对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认识和评价应遵循人生发展的心理学观点
人类心理的发生和发展是在人类社会文化的背景下,通过身体的发育、认知的学习和经验的获得这一过程逐步完成的。由于每个人的自身条件、所处的环境、所受的教育及经历和感受的不同,因此每个人的心理发展水平、形成的人格特征也都有一定的差异。
奥地利学者埃里克森对人生的心理发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他指出每个人在生长过程中,都普遍体验着生物的、生理的、社会的事件,心理的发展顺序是按一定的成熟程度分阶段地向前发展。他认为人的一生应分为八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发展任务和目标。在校大学生年龄在18-24岁,正处在青年后期和成年前期阶段。这一时期是在儿童期的基础上向成人(具备自觉地独立地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的过渡。大学生这一时期的心理发展任务表现为自我人格的发展和人生观世界观的确立。其外在表现为“延缓”或“暂停”生理上已经成熟却承担不了家庭的责任和义务,法律上已经是成年人却承担不起自己的经济责任),而这种外表的“延缓”或“暂停”,实质上是为成为一个真正的成人而积蓄内在的知识、经验和能力,这是人生走向独立与成熟的关键时期。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有所成、准备就业,还要学习和积累各种社会知识和经验,进行交友、异性接触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学习和尝试,为自己进人社会,适应社会,开始独立自主的生活做好准备。这一时期,他们的心理发展趋向成熟,世界观和人生观初步形成,情感体验丰富深刻而情绪激昂动荡。大学生是青年中优秀分子,是时代的“骄子”,学校和家长的“宠儿”,他们的心理需求和自我期望比一般青年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成就动机、高自尊与高自我实现是大学生普遍的心理趋向;
(2)较强的自主性,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自我身心发展;
(3)对新事物感知敏锐,竞争意识、危机意识、市场意识和超前意识较强;
(4)情感丰富多彩、复杂微妙,情感体验和情绪变化的频率和张力较大;
(5)思想深刻,思维活跃,对人生,对世界自觉地进行深人的思考和探究。
由于上述原因,他们的内心很容易产生矛盾和不安、焦虑和恐慌,影响情绪,进而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的症状。而正是这些症状才促使他们进行自我内在的心理磨练,引起深刻的领悟,恢复和建立起更大的勇气、自信和自尊,心理上得到更进一步的成熟和发展,完成从“旧我”走向“新我”的超越。有人曾这样形容:“青春,本就是一场破茧化蝶的过程,成长,就是充满了蜕变中的甜蜜与苦涩,而这所有的滋味,都必须亲自挣扎着走过,梦,就从这里开始……”。
因此,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率高是人生处于这一阶段的必然现象。当然,心理障碍的发生率并不是大学生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标志,它只是提醒我们要注重大学生在这一
发展过程中所处的状态,指导我们应在哪些方面加强引导和防范。
二、大学生心理障碍排除的对策
1.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主要途径,也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必要支持性条件。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的是健康的心理素质,提炼的是优秀的心理品质,是心灵的“养育”,需育人环境中各方面的共同参与。因此,除了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及开展心理咨询外,通过各科教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重要途径,也是各科教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种教学过程中都包括着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深人挖掘知识内在的教育意义,把人的知识、经验、技能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内化为学生的思想观点、人生价值观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思想品德课更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2.大学生对抗挫折、磨难方面普遍存在着缺陷。应根据大学生成长的需要,通过不同形式对他们进行挫折教育。
首先,要教育大学生认识生活的酸甜苦辣都是营养,成功与失败都是财富。其次,要接纳大学生倾诉、宣泄挫折,帮助消除压抑,使其达到心理上的平衡。
第三,帮助他们正确看待挫折。例如对于交友、恋爱的挫折,对于考试失利,对于考研落榜,对于就业的悲观失望等要泰然应对,不要因挫折而否定自己的能力。
第四,要创设情境,让他们感受挫折,领略生活的艰辛和社会的复杂。通过转移、升华、补偿等方法,帮助大学生理智地走出挫折的阴影,从而锻炼培养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
3.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人际关系教育。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消除抑郁、焦虑、孤独等消极情绪的重要手段。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使大学生看不J惯世风又无力改变,于是有的大学生走向自我封闭的孤独境地。这种不良的人格因素严重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正常交往。实际上,大学生年龄相近,志趣相仿,朝夕相处,容易达到心理上的沟通,这对于克服心理障碍,增强人际交往能力是极为有利的。因此,第一,大学生要改变社会观念,不要把必要交往看作是浪费时间,耽误学习,而应看作是扩展视野、增强心理健康的必要手段;第二,要扩大社交范围,只要对学业、思想有所启发,都要乐观接触,形成立体的良好的人际关系;第三,要多渠道交往,利用业缘圈、地缘圈、趣缘圈以及郊游、联欢、寒暑假、社会调查等加强交往实践;第四,要注意交往对象的筛选,注意与良师、益友、学者、专家、事业有成的人交往。在人际交往中学会换位思考,克制忍让,宽容待人。
4.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大学生施行适应性教育。大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是在社会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创造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增长见识,调适心理,把自己融人到社会中,培养协作意识,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心态。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吸收大学生主动参与各项工作和活动。如负责组织学生心理健康协会,邀请相关专家来校讲
座,组织心理教育宣传,进行心理问卷调查。使大学生在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并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5.创造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包括三层涵义:
一是指校园文化环境。通过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用高品位的精神作品感化大学生,创造一种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精神环境,使精神文明建设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
二是校园公德环境。包括文明礼貌、爱护公物、维护公共秩序和公共卫生、同学间的相互合作、相互尊重、正常交往等。
三是校园物质环境。主要指校园文明设施和教学生活条件,这是校园精神建设的硬件部分。校园的布局、绿化美化、建筑风格、各种装饰宣传物等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文明素质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因此,引导大学生顺应环境、适应发展、构建正确有益的应对方式,改善自己不良的行为方式、不合理、不健康的心理定势,提高心理素质,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091郁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