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对策

时间:2019-05-12 20:11: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对策》。

第一篇: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对策

坝底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策略调研报告 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生,在其人生成长、学习的路上所具备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他们将来的工作、生活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学校教育重要内容之一的心理健康教育,便是立足于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未来成长的一种教育路径。当今少年儿童见识广,思想活跃,但也受到各方面的诱惑,承受着许多压力,他们对学校、家庭以及社会有自己的看法,存在许多困惑。特别是处于坝底这个外出打工人口许多的乡镇的孩子,多数是留守儿童,与父母缺乏交流、与爷爷奶奶没法交流,这就让他们的心理健康更容易出现问题。如何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世界,帮他们解开“心结”,这是摆在每一个老师、家长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师资方面,专业教师匮乏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构建一支合格的师资队伍是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关键。据调查发现,有50%的小学目前兼职的心理健康教师都没有,只有13%的学校专职的心理健康教师,34%的学校有兼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作为山区学校,我校专业心理教师更是严重匮乏,也是我们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一大阻力。

2、教育侧重方面,德育化倾向严重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倾向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把心理健康教育看作是德育的一部分,认为只要加强德育可以达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尽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是围绕“育人”这一基本目的,但两者是有区别的。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发展出现的个体性问题,较少直接涉及与社会规范相关联的社会道德规范问题。其二,把学生心理问题当成思想品德问题。由于专业教师的匮乏,我们学校只能由思想品德课的老师或班主任兼职心理健康教育。但由于缺乏专业知识,这些老师往往把品德教育工作的经验应用在心理健康教育上,如把学生的焦虑情绪说成是患得患失,把由于心理障碍引起的不稳定情绪看成是故意破坏课堂纪律等。

3、学生方面,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

小学生处于人生成长的起点阶段,面对学习压力和周围环境,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大致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成绩上的竞争和父母期望值过高的双重压力下所产生的学习懒散,倦怠情绪和行为;

二、年龄阶段体现的叛逆情绪以及部分留守儿童对家长的不理解甚至恨意,如抵制父母、老师,性格孤僻、不合群、自控能力差等;

三、心理健康问题和社会环境影响下导致的道德品质方面的问题,如欺负同学,毁坏公物等。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虽然只是存在于部分小学生中,但是问题如果不得到有效解决,一方面会对存在问题的学生本身的成长和生活学习产生不良影响,另一方面,这些不良影响会波及周围同学,影响学校正常的有序的教学工作,破坏教育的本来意义。

二、造成这些状况的主要因素

1、家庭环境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我校今年由于家庭原因造成的留守儿童增多,且大部分都是由婆婆、爷爷在监管,以至于出现了以下现象:一是外出打工的家长多,对孩

子的成长无法辅导,二是婆婆、爷爷文化水平不高的多,对孩子的成长无力辅导,三是对教育缺乏正确认识的家长多,对孩子的成长无心辅导,同时,婆婆、爷爷缺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也是不争的事实对孩子爱得过分,照顾过度,期望过高。也有少数学生父母离异,使孩子心灵受到极大伤害,这是造成部分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

2、小学生认知评价水平低,应对技巧差。

小学生年龄普遍偏小,因此面对父母离异,家长打骂、教师批评、考试失败等挫折事件难以正确对待,同时缺乏社会支持,特别是小学生年幼,心理尚未成熟,往往由于教师、家长的行为不当或社会不健康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心理问题。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做到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互动

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全面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应该加强教学效果,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性公之于众,提高全社会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家喻户晓,提高社会认知度。即便是学校教育进行得再好,也摆脱不了家庭和社会的负面影响。因此,在社会认知度提高的基础上,学校、家长和社会应该加强互动,形成合力,共同关注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学校应该加强校内教育,同时向家长和社会普及心理健康教学常识,如通过家长会向家长传播心理健康知识,通过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共同为小学生的健康负责。

2、完善学校心理咨询活动的工作机制

我校通过成立领导小组,以“阳光心灵、精彩人生”为主题,开展了各式各样的心理辅导活动,采取个别指导、个人案例分析和咨询等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注重实际工作的成效。通过对于心理问题的解答,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小学生,让他们对复杂的社会现象加深了解,自觉地主动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及相应的外部行为。

3、上好心理活动课

心理健康课是为开展心理辅导而专门设计的一种课程,心理活动课应该注重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营造真诚沟通的交流氛围,二是课程应该贴近实际,形式多样。在营造氛围方面,教师应极力创造出一种融洽、和谐的氛围,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下,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使他们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与策略。心理健康课应该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真诚地和大家沟通,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从教学的角度讲,教师应该以积极认真的态度投入课堂教学,以真诚影响学生,带动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倾诉真情。

在贴近实际、形式多样上,心理活动课应该注重实效,不流于形式。一方面,辅导教师应该密切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生活情况,选择恰当的内容有针对性地精心备课,对小学生所关注的、困惑的生活方面、交往方面、认识自我方面等的心理问题进行重点辅导,为他们解疑释惑。另一方面,应该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生活实际设计活动课,并对学生进行辅导,但是课程上的教学

并非终结,“它应该贯穿学生的始终,让学生所感悟到的知识内涵应延伸到课外活动中去,从而指导具体实际行为。”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随着社会的进步,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已愈来愈被人所重视。小学生处于人生成长的起步阶段,心理健康状况的良好与否,直接关系到个人社会化过程中素质的高低和社会运行的有序与否,作为国家未来人才建设的关键环节,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放置于小学教育的“最前线”,为小学生的成长夯实基础。

第二篇: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成因分析及对策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成因分析及对策

[摘要]现今中小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和问题。这些问题的表现方式是不同的,形成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也应是不同的,本文试从学生、教师、管理三个方面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

心理健康

表现

成因

对策

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和问题。用学生自己的话说,终日过着“单调而紧张”、“烦燥抑郁”的生活。据有关部门进行心理调查表明,多达近30%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一、心理问题的表现

在学习方面主要是学习动机不足,很多学生在家长或老师的督促下才能完成学习任务,学习习惯不良,不能自觉独立学习。

在情绪情感方面主要是起伏不定,爱哭易恼,自我控制能力差;考试焦虑,怀疑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喜欢嫉妒,盲目骄傲,对别人的长处和优点挑剔和贬低。

在人际关系方面,主要是不能正确处理同伴间的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如有的缺乏合作精神,不愿与他人合作,争强好胜,处处显示自己,遭到同伴反对时影响了人际关系;而有的则缺乏竞争意识,受到同伴的忽视而影响了人际关系。

在自我意识、意志品质方面主要是自我评价能力较弱,要么缺乏自信,要么孤芳自赏;有的以自我为中心,常以自己的好恶来论人、论事;有的自理能力较低,经不住一点委屈和失败,因发生冲突出走,甚至自虐、自伤,以致产生轻生念头和行为。

在行为方面主要是经常无意识地出现过失、说谎、逃学行为,甚至产生偷窃、破坏行为等。

二、成因分析

导致中中学生产生上述心理健康现状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家庭、学校、自身身心发展和社会。

1、家长和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普遍过高,一部分学生因学习成绩落后,认为希望和理想破灭,导致精神空虚,产生过激行为或消沉等心理障碍。

2、畸形家庭(如单亲家庭、非正常组合家庭、无正常生活家庭、父母外出打工的家庭等),造成学生逐渐产生任性、自私、情绪不稳定、恐惧等心理障碍。

3、教师看重学生家长的地位、身份,或因请客送礼等引发的对学生不公正的待遇,使学生形成怨恨,甚至报复等心理障碍。

4、教师打击、挖苦、侮辱学生,有的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伤害了学生的自尊与人格,因而引发逃学、破坏行为,甚至攻击、暴力行为。

5、处在生理急骤变化且逐步趋于成熟时期的中学生,往往不能正确对待和处理同伴间的友谊和感情,引起烦恼。

6、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一些资本主义的精神污染、垃圾文化以及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难免乘机袭入,青少年由于世界观尚未确立,辨别能力差,一味模仿,也造成了一些非正常心理,三、对策研究

1、提高认识,增强自觉性。

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树立在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由此可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全心”教育、“全脑”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有密切的联系,正如常言所说的:浇花要浇根,育人先育心。所以为增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效性,我们必须认真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

2、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素养的提高。

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现代化生活日益紧张和繁忙,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及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使一些教师产生心理冲突和压抑感。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教师的职业特征要求教师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有极强的心理自我调节能力,使自己有平和稳定的心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到工作中去。

此外要对教师广泛开展心理学知识的培训,使每一位教师都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辅导技能和心理训练方法,以利于正确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与疏导。

3、尊重学生。

在进行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和理解学生,不能滥用批评。特别是对破损家庭的学生应多一份理解和爱心,多进行沟通,主动接近他们,深入其内心世界,真诚关心和爱护他们。只有尊重学生,才能与之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打开师生交流的渠道,教育才能有效。

建立一种平等相处、彼此尊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对每个学生都持期望的态度,批评学生时尽可能避免损伤学生的自尊心,态度诚恳、平静,使学生感受到批评背后的善意和友情,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心态。

教师在尊重学生的同时,应该引导学生不断的了解自己,并能诚实地分析自己的优缺点,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注意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4、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并纳入学校正规课程中,各年级可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特点传授心理知识和心理调节方法,进行专门的心理训练。心理健康教育应该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于一体,才能学以致用,真正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减少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学校应尽快培养和培训专门的心理辅导教师,在学校开设心理咨询、心理阅览室、心理咨询电话,定期举办心理健康、心理保健专题讲座,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生活指导等,并建立健全学生心理档案,作为班主任、任课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依据,使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

5、集体教育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教师应注意把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因为每个学生兴趣、性格、能力都存在差异,应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的教育,才能提高教育的实效。在个别辅导中,可根据学生产生的不同心理问题采取当面交谈、知心话信箱、电话沟通等方式,排除学生心理障碍,对学生的心理辅导要注意全面了解学生心理的矛盾和问题,认真分析其内因和外因,以亲切的态度、民主和谐的氛围以及集体的关爱,促使其了解自己、接纳自己,并能有效地调节自己,正确对待和解决自己的问题。

6、学科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从本质上是情感教育、是态度的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在各学科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蕴含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在教学目标确定、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手段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导入和实施等方面巧妙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例如语文课生动的文字形象,可培养学生的审美和鉴赏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可培养学生细致、严谨和刻苦的心理品质;在音乐教学中可对学生进行审美训练;在美术教学中可真善美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在体育教学中可训练学生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耐力的考验。在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自信心。

7、“预防”与“治疗”相结合

学习障碍是学生常见的一种心理问题。有学习障碍的学生若不及时防治,会因厌学而发展成为问题学生。教师应及时掌握学生心态,循循善诱,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在教学中,我经常采取以下措施防范学生产生学习障碍。

①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把以往教师在教学中单向信息传递转化为师生共同活动的双向沟通、多方互动,使教学气氛活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②对学生的恐惧反应,细心研究,找出根本原因。对已有恐学症状的学生,暂时放宽要求,少让他们当众答问,多表扬少批评,从而使他们热爱学校、热爱学习。

③教师和家长紧密配合,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水平,进行说理教育,循循善诱,尽量不威胁学生,以消除其逆反心理和惶恐不安状态。

“防”胜于“治”,积极健康的心理形成重在预防。因此在治疗心理疾病时,“预防”它的发生,坚持正面教育,促使学生积极向上是当务之急。

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一个同步实施的过程,将对学生高尚品质、人格和情操的形成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其智力的发展。作为教师必须高度重视,科学实施,切实抓出成效,才能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参考资料:

[1] 朱永新.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教育革新

2007(10)

[2] 韩永海 马毓秀.浅谈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育革新 2007(06)[3] 卢春芝 耿文.让关爱学生心理健康 从校园环境抓起.中国农村教育2006(06)[4] 金东贤 邢淑芬 俞国良.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教育研究2008(01)

[5] 冯晔.新课程标准下心理健康在学生评价中的运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7(01)[6] 谈列娟.学生心理健康个案分析.教学探索2007(03)[7] 杨占苍.石家庄为百万未成年人建“心”家.中国教育报 2007/04/07 [8] 邓凡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中国教师报,2007/04/04

第三篇: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心理健康教育及家校共育

工作情况总结

马 峪 中 学

2013.11

马峪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及家校共育工作情况总结

我校心理健康工作的现状、问题、措施和建议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越来越受到学校、家庭的重视。我校在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发现现状仍然不容乐观,存在的问题还很突出,这些问题更亟待解决。

(一)、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堪忧

首先是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普遍存在,并有日益加重的趋势。已经成了一个共性的问题。这方面,学校德育工作者深有感触,由于学生心理问题的普遍性和复杂性,且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又很难找到切实有效的措施,学校的德育工作显得更加艰难。令许多教师苦恼的是,往往琢磨不透学生的所思所想,教育工作显得力不从心。

其次是社会、学校、家庭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力度不够。

尽管现在社会及教育主管部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十分关注,但其重视程度与学生心理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还不完全匹配。社会对基础教育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仍然是教学质量,对学校评价的衡量尺度依然是升学率。教育主管部门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强调的不少,但督导落实的办法和措施还不得力,至今还没有一套完整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评估与督查体系。

学校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理应扮演最重要的角色,但学校仍然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过程中摸索,对教育质量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因而,学校在这方面显得比较被动。当问题发生了才引起重视,日常的教育工作还很不到位,其管理水平与师资培训力度还不能适应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

家庭是学生心理压力及心理问题产生的重要背景,但家庭暴露出来的问题十分突出。许多家庭对学生的心理需求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不少家庭的氛围不利学生的心理成长。家长最关心的问题是学生的成绩,其次是身体健康和安全问题,只有四分之一的家长把学生的心理问题摆在最关注的位置,这就很难保证每一个家庭能给学生一个有利于心理成长的家庭环境。

(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遇到的突出问题 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是与生俱来的,更不会是无中生有的。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往往来自其生活、学习的成长环境。只有正视这些问题,才能找到症结及解决的办法和途径。

1、社会环境问题

学生生活在社会中,社会环境问题必然对学生的心理成长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当前社会问题比较多,有些消极的因素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不良影响,应该引起我们的特别关注。例如,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使一部分学生长期生活在心理压抑之中;单亲家庭越来越多,导致这些家庭的学生得不到完整的家庭关爱,严重的已造成学生的心理扭曲;社会的主流人才观与新课程理念相悖,一部分学生在社会评价中屡遭挫折,其心理自信及成功期望不能正常建立;等等。

现在,进城务工的人越来越多,由此产生的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也日益突出。比如“留守孩子”的问题就是一个特殊的例证。

2、学校教育问题

学校是实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但就目前而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机制还不健全,远不能适应学生心理教育的严峻现实,还不能有效地实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事实上,学校的管理重心在智育而不在德育。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向来不敢在教育质量尤其是教学质量上有丝毫马虎。尽管素质教育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但总是雷声大,雨点小,说得多,做得少。学校在重视智育的同时未能有效地实施德育,使管理重心向教学倾斜,忽视了德育,尤其是对学生的心理问题疏于指导、研究和教育。这样,学校就没有一个明确的工作的理念、一个科学的管理机制、一个得力的人员保障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观察、分析,并实施有体系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师资培训问题

教师是实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主体。但他们在这方面起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缺少心理教育方面的理论储备和实践经验;二是缺少心理教育方面的专业培训和专家指导;三是教师教学工作量太重,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关注和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师接受了大量的新课程培训和学科专业培训,零散地接受了少量的心理教育培训,但不成系统,且具体要求也不够明确。现实中,教师“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比比皆是,教师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

4、家庭环境问题

家庭教育环境和生活环境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学生中许多积淀已久的心理问题追根溯源大多都能找到家庭的原因。在许多家庭环境中至少存在三个不利于学生心理成长的问题:一是家长的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偏低,教育的理念和方法缺乏科学指导;二是学生与家长沟通不够,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心理距离随着年龄的增长一天天加大,极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三是家庭受社会方方面面的冲击,单亲家庭、问题家庭、特殊家庭等数量增大,受害学生的数量也在增大。

(三)、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措施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走出目前的困境,应在社会、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协作下探索出科学的对策和有效的出路。

1、加强教育督导。

教育主管部门应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评估、教师评价的重要范畴。一方面加强教师及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培训和实践指导;一方面形成适合学校及学生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方案,进行跟踪督导评估,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予以重视和加强。

2、改善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应充分认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改变管理重心,制定措施,完善过程,以培育身心健康的人为根本目标,切实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不仅要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更要把它深入到学校工作的各个领域,从整体上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环境。

3、重视师资培训。

重视和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教师抓起,必须以良好的师资队伍为保障。当前,应特别加强教师的心理教育培训。继续教育部门应把此作为重点内容进行专业培训和实践指导,倡导所有教师研究和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4、加强家长培训。

针对学生家长的实际情况,学校应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家长培训工作,帮助家长形成科学的育人观,加强学校、家长、学生三方面的沟通和了解,形成教育合力,积极改善学生的心理成长环境。

5、关爱特殊学生。

特殊的心理问题往往出在特殊的学生身上,关爱特殊学生是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的必要手段。关爱特殊学生应采取个性化的实施办法,将特别的爱送给特别的学生,帮助他们回归正常心理状态,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品格。

6、改革学生评价。

科学的学生评价可以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当前,学校要结合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工作,研究学生评价与学生心理之间的关系,从评价方面为学生创设健康的心理成长氛围。

(四)、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几点建议:

1.有关教育主管部门要了解教师的实际困难。《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规定各校应有专职心理教师,并设心理咨询主任一名,但学校教师聘任没有这一编制。要全面开展工作,教育主管部门首先要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稳定师资队伍。

2.市区教育学院要加强师资培训,保证心理教师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培训要取得各校领导在时间和经费上的大力支持。

3.各校应在硬件设施上努力创造条件。设立独立的心理辅导室,配备电脑及相关的书籍,简单布置,并不需要过多经费。

4.在不影响教学的前提下,学校应该尽可能保证心理辅导的课时。目前初一政治课是有心理健康的内容,但高中除少数学校外,都没有专门课时。学生有许多的心理问题亟待解决。

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本身应有的内涵之一。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全面发展包括身、心两方面。当前中小学教育要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心理健康教育占有重要地位。迫切要求将此项工作,踏踏实实深入开展下去。

我校家校共育工作的现状及建议

家校共育已经成为今日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社会在对教育寄予更多期望的同时,也向教育提出了更高、更远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学生的活动空间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但学生呆在学校环境中的时间毕竟有限,单靠学校的力量显然无法完成社会赋予教育的特殊而重大的使命。因此,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必须通力合作,才能完成教育人这一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在这三者中,学校和家庭因素的可控性最强,所以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与合作显得至关重要。我校在“家校共育”工作中总结了一些经验,也发现在家校相互联系、相互合作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我校在家校共育工作中取得的一些收获。

我校家校共育工作开展以来,拟定了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从学习成员的研讨、座谈到家长的培训会议,到学校、班级家长委员会的会议,实施年级的班主任培训会先后进行了多次。校长、德育主任和班主任老师都以特别认真的态度对待此项工作,使家校共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受到了广大家长的认可。

我校尤其重视对留守儿童的家校共育工作,并总结了一些经验:

1、充分认识留守儿童家校合作教育的现状

留守儿童中绝大多数跟随爷爷奶奶生活,还有的被父母寄养在别人家里,有的住在学校,周末回爷爷奶奶家。现在的通讯工具虽然发达,但能做到每个月或者一个学期和班主任联系一次的并不多。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一定要充分认识到问题的严峻性,不能因家长疏忽孩子的管教而以此为借口让班上的留守儿童放任自流,这是教师职业道德所不允许的,教师要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去关心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用责任心去影响留守儿童的家长,让他们认识到家校合作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2、积极探索留守儿童家校合作教育的有效途径

家校合作的方法很多,电访是留守儿童家校合作的一个有效方式。教师要求家长定时和老师联系,电访时教师要如实反映学生情况,电访后要将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让孩子知道他的家长是一直在关心他,激发他生活和学习的热情和希望。

(二)、我校在家校共育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困难

就目前我区家长参与子女的教育、与学校进行交流与合作的情况,还未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城乡的家长参与子女教育中,无论是观念还是实践层面均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由于家长文化层次普遍较低,家长在家教方式上存在简单、粗暴倾向,要么溺爱、放纵,要么空洞说教,要么武力压服,不少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往往只依赖于学校和老师,效果很差。二是农村长期形成的一些落后习俗与不良风气使得有些家长自身很难起到身传言教,率先垂范的好作用。三是农村生活条件普遍艰苦,家庭负担重,许多家长常年在外经商、打工,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忙于生计,将孩子交给老人照管,在这种情形下,家长即使重视家教或很有家庭教育能力,也少有时间和机会。四是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成才观偏狭落后,特别是对学校的美术、体育、音乐、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培养不感兴趣,这也制约了孩子的全面发展。家长参与学校教育还处于一个浅表的层面,需要学校的督促,还不能达到自觉行为,一部分家长对家校共育的意义了解不够,不能积极配合学校工作,极少数家长仍持不支持态度,家庭教育存在缺失。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这些问题,严重地制约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发展,影响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也为我们的学校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三)、对家校共育工作的几点建议

“家校共育”是素质教育的需要,素质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事情,而且是家庭和全社会的事情。通过“家校共育”积极探索学校教育的有效手段与长效机制。

1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积极探索和总结推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的经验,形成全社会育人合力。

2规范管理。把家长学校工作融入到学校工作的各方面。不断完善对家长学校的规范化管理。一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让教师走出去,送教上门,为家长提供咨询,解决疑难问题,加强了家校之间的沟通。二是建立评价机制。激励家长参与和改进家庭教育的热情。实施“优秀家长”、“优秀家庭”评选,调动家长们的积极性。

树立典型。在家长中树立典型,请家庭教育有成效的家长为家长们上课,让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介绍自己是怎样教育子女如何学做人、如何配合学校培养学生成才的经验。

4借助网络促交流。开设“网上家长学校”,开通校园网,开设“家教在线论坛”,开展学校、家长、学生的多向互动交流。让家长通过互联网访问学校主页,及时了解学校教育的动态信息,为家庭教育经验交流、问题探讨提供一个省时、便利的网络空间。

5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减少召开以理论讲述为内容的家长会,邀请家长深入课堂参与听课,观摩学校的各项文体活动,让家长了解老师怎样上课,子女在课堂上有什么表现,让家长领悟到教育的艺术,知道子女怎样才能上好课,该养成哪些良好习惯,以便家长配合学校教学,以便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家长在观看活动过程中发现孩子的优缺点,增强育人的责任感。

6、加强对家校共育工作的考核和表彰奖励。

针对我们学校内部存在的各种主观不利因素,我们将进有一步加强监督和管理,逐步完善各个层面上的考核奖励机制,以现场查看实际效果为主,结合问卷调查、电话访谈、组织座谈与查看资料相结合对学校的家校共育工作进行综合考核。同时也要考核学校对问题家庭和问题学生的关注程度,特别是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培养,考查学校中层干部和任课教师参与家校共育工作的情况。

对考核结果的应用要体现激励先进,对工作做出突出成绩的班主任和抓具体工作的德育主任要给予表彰和奖励。

附件1: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调查表

1.组织机构:校级是否成立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机构__是_____,是否有校级心理健康教研员(教师)___有____ ,共有___12_____人。

2.课程设置:在本校,学校是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_ 否______,若开设,小学开设年级是_______ ,每两周_______节;初中开设年级是______ ,每两周______节;高中开设年级是______ ,每两周______节。

3.教材:本校是否有统一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 ____否____,如果统一,一般小学教材是 _____、初中是_____、高中是_______。如果不统一,通常会要求学校如何选用教材 ______ 4.师资:在本校,小学心理健康教师有______人,其中专职_____ 人,兼职_____人,取得心理咨询师国家二/三级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数有_____ 人 ; 初中心理健康教师有__12____人,其中专职___0__ 人,兼职__12___ 人,取得心理咨询师国家二/三级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数有_____ 人;高中心理健康教师有______人,其中专职____ _人,兼职_____ 人,取得心理咨询师国家二/三级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数有_____ 人。

5.心理辅导室:本校(联校)小学共有____ 所(含私立),其中学校建有心理辅导室的有____ _所。初中共有____1 所(含私立),其中学校建有心理辅导室的有____0 所。高中共有___ _所(含私立),其中学校建有心理辅导室的是____ _所。

附件2:

中小学校家校共育现状调查表

1.本校是否有家庭教育组织机构 有,若有,名称是 马峪中学家长委员会。

2.本校是否定期指导学校进行家庭教育工作 是,有无校级关于家庭教育的培训

有,每学期

次,主要内容有 ;要求学校每学期面向广大家长的专题讲座是 1 次。主要内容有:。

3.本校是否有统一的家校联系册/卡 有,若没有,学校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和家长联系的。

4.本校(联校)是否有家长学校__有___,有____1____所。

5.本校家庭教育专项经费__0.3_______万元/年,每学期组织相关讲座_____1___次。

第四篇:家庭教育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现状与对策

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家庭教育是其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家庭教育也是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的基础。在学生接受学校教育之前,最先接触得便是家庭教育,它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主要就家庭教育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一、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分析

(一)中小学生过于焦虑

焦虑情绪主要是指一个人长期处于烦躁不安、担忧担心的状态下。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竞争行为越来越激烈,使得这类情绪逐渐成为了当前中小学生常见的一种情绪问题。受此情绪的影响,学生常常会出现烦躁、无缘无故抱怨父母、担心自己的成绩、与他人交往不良等情况。且相对来说,如果学生经常处于紧张的状态下,那么他们的精神便无法得到放松。另外,在这些焦虑中,由于课业任务重、所学的知识比较多,所以学生学习的压力占据了大部分的比重。与此同时,由于学生对学校的生活环境不适应,便加剧了他们的焦虑情绪,增加了自身对父母的依赖感。

(二)中小学生过于自卑

自卑心理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缺乏信心,感觉自己做什么都不如他人。而造成自卑心理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的性格比较内向,不善言谈,所以他们往往是以旁观者的角度出现在班级。这时,如果同学们疏远他,教师忽视他,他们便会产生自卑感。另外,如果学生自身身体残疾或者有其他疾病,那么他们很容易便会产生自卑感。认为自己从起点上就不如其他学生。如果自己参与班级竞选或者参与其他竞争活动,便会成为他人的嘲笑对象。此外,在孩子学习上或者生活上遇到难题时,如果家长与教师不是耐心地教导,而是一锤定音:“认为这孩子也就这样了,以后也不会有太多的成就”。那么便会影响学生的思维与判断,使其因此而一直放弃机会,不愿去做尝试。而如果长期受到以上情绪的影响,学生便会产生焦虑的情绪,进而影响他们今后的发展。

(三)中小学生人际关系紧张

在人际关系上,有很多学生并不能妥善处理这一问题。如会出现与教师相处不和谐、与家庭成员相处不愉快,与同学合作困难等问题。而追其根本,主要是教养方式与沟通方式存有问题。如在教学中,因为教师不理解、不信任学生,或者是因为教师一些认知上的偏差,便会让学生的心灵受到严重的创伤。从而致使学生产生消极情绪,不愿进行学习活动。另外,在家庭中,如果孩子犯了错,但家长未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便横加指责,一味地说教,便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使其形成专横、孤僻的性格。而如果家庭常年处于一个“战争”的氛围,家庭成员常常吵架,那么便会影响学生的沟通交流方式,使其形成易怒、敌对、抑郁等情绪。且有部分学生,在长大之后,认为家庭为自己制造了痛苦,从而产生憎恨家庭生活的想法,影响他们今后的发展。

(四)中小学生问题行为及对抗行为出现频率高

由于成长环境或者其他因素的影响,使得学生产生较强的对抗行为与攻击、破坏行为,这些学生过于自以为是,且思想太过绝对化,他们认为不是错的、就是对的,不是黑的、就是白的。正因受这种想法的影响,使他们爱唱反调,不愿听从家长与教师意愿,甚至会顶撞家长与老师。而每当发生这种情况时,家长通常认为是孩子道德素养培养不到位,所以常常是以批评教育为主,并未及时改善教育的方法,所以使得学生愈发的叛逆。另外,在学生行为举止方面,由于受到家庭教育或者社会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使得学生出现攻击性行为、说谎、逃学、破坏性行为等问题。而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因此,面对这些情况,便需要我们正视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创建良好的校园与家庭环境,来促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健康的心理。

二、家庭教育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现状

(一)家庭背景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家庭背景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有着极其特殊的影响。一个出生在家庭经济基础较好的学生,他们的安全感相对较高,且他们的需求极易得到满足。但相对来说,这样的家庭生活父母的工作会比较繁忙,所以会缺乏对学生的关爱,从而致使他们养成奢侈成性的习惯,缺乏努力进取的意志,进而影响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对于一个出生在家庭经济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由于家庭生活条件较差,虽然有助于培养他们坚强、勤奋刻苦的精神,但同时也极易会使他们产生自卑、胆怯的心理,从而厌恶人际交往。经实际對比发现,家庭背景好的学生、家庭背景差的学生比一般家庭背景的学生心理问题较为突出,且人际交往方面有着更多的阻碍。

(二)家庭结构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家庭结构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一个完整的原生家庭对于中小学生身心发展有着十分积极、健康的影响。父母之间和谐、融洽的相处方式在给中小学生带来幸福感的同时,还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自身的交流、交往方式,培养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以及活泼、开朗的个性;但相对于一些不完整的家庭,或者一些离异家庭的教育便会对中小学生身心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在这样的家庭中,由于一方的缺失,使得父母中的一方要担任两种角色,这不免就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再加上这些家庭父母工作比较繁忙,致使学生都缺乏关爱,从而影响他们的情绪起伏。且经过长时间研究发现,离异家庭的孩子他们的心理发育明显要低于完整家庭,同时,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比正常家庭学生要高出很多。

第五篇:浅谈中小学生国防教育的现状及其对策

浅谈中小学生国防教育的现状及其对策

“兵者,国之大事,不可不察也”,邓小平曾说:“青少年是我们的希望和我们的将来,青少年一代的成长,正是我们的事业必定发达的希望所在。”党和政府是历来重视国防教育的,无论是和平年代,还是非常时期,对国民的国防教育都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青少年学生国防观念的强弱,关系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加强对中小学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落实国防法的重要举措。学校要把国防教育放在重要位置,采用不同的形式使中小学学生掌握基本国防知识,提高中小学生的国防意识。我国中小学开展国防教育以来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中小学国防教育的现状

1、学校以及政府对国防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度不够

尽管这些年来政府正在加强中小学生对国防教育的认识,但许多学校并没有把国防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范畴,许多学校也只是形式化的做一下国防工作,应付上级检查,并没有真做实干。尤其是近些年来,世界趋于整体和平状态,学生以及老师的国防意识也慢慢的淡了,现在的中小学生成长在红旗下,远离炮火和硝烟,生活在幸福甜蜜之中,殊不知,能有今天的和平与安宁,恰恰是我们祖国拥有强大的国防所致。教育局对学校开展国防教育并没有强硬的政策和措施,学校也没有具体的课程安排。另外,学校进行国防教育的组织机构、制度和领导机制也不健全。

2、一部分中小学生没有国防意识

在一些中小学生眼中,其一,有一部分人,还不知道什么是国防教育;其二,他们认为参加国防建设乃是成年人的事,为国防事业而奉献都是将来才做的,他们不明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不明白保家卫国应该从小做起。他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不明白国防意识应从现在开始培养。认为只要好好学习文化课,读好书就行了。并且青少年极其缺乏军事知识和军事技能,学校在新生入学时,有些没有进行军训,有些进行了一至二周的军训,但目的不明确,时间又这么短,能让学生的国家意识提高多少?它最多只能让学生学会立正、向左向右转,而对于军事防护知识,为国拼搏的精神,学生又能了解多少?

因此,现代中小学生对现代国防认识不够深刻,国防意识淡薄,国防知识浅陋。

3、中小学国防师资力量不足,资金短缺

由于现在我们国内中学并没有单独设立国防教育的专门课程以及相关教材和书籍,供学生上课和课外学习使用,因此学校的国防教育工作也都是由学校其他的科任老师兼任,教师只能在上课之前或者下课期间做一些简单的国防知识讲解和宣传,并没有纳入正式的教育课程。而且在开展国防教育活动时,教师对关于国防教育的知识了解有限,有时只能临时查找相关资料,胡乱拼凑给学生,往往有种力不从心的感觉。另一方面,上面要求紧抓国防教育,但资金却投入过少,资金也是限制中小学国防教育的瓶颈。

二、提高中小学生国防教育意识的对策和措施

1、国防教育与德育工作相互促进

现在的90后00后生活的十分幸福,也让些不良习惯滋生:浪费食物,睡懒觉,集体观念太弱,不尊重他人。直接导致青少年的素质太差,这也使德育工作成为当下教育工作的难题。因此,国防教育的优点就凸显出来了。一般来说,听到国防教育的第一反应就是军事教育,的确,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也就是强健学生的体魄,使学生拥有令行禁止的军人纪律和吃苦耐劳的军人精神。因此,学校完全可以就这一内容制定相应的教育措施以达到国防教育,学生德育两不误的目的。

2、高度重视中小学国防教育的开展

学生的国防意识启蒙,一般是从教师开始的,当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广阔的军事天地,他们会迫不及待地了解,去探索这新鲜而又充满刺激的领域,相反,当一个教师没有认识到国防教育的重要性,不注意国防教育时,学生又怎么能懂得他们今日安宁的学习、生活离不开人民解放军的防护?显然国防意识只能是一片空白。因此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到中小学国防教育在学生素质教育和全民国防教育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把中小学国防教育作为全民国防教育的重点,作为素质教育必不可缺少的基本教育环节。同时为了保证教育的良好效果,各级政府及学校要加大对国防教育的投入,保证学生的课程设置、军训场地和训练的经费,使国防教育能得到更好的实践。

3、国防教育与多样化实践活动相结合

(1).学校抓好课程改革,开设国防教育课程,使国防教育工作纳入到正规的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

(2).开展军训科目,增强学生军事技能,即起到锻炼学生意志品质,增强学生体质和一定的军事技能,获得一定国防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爱国热情、奉献精神。

(3)、不定期地组织学生观看具有教育意义的优秀军事题材片。如组织学生观看《长征》、《亮剑》、《DA 师》、《垂直打击》、《士兵突击》、《我是特种兵》等。同时,也可观看当今社会的一些纪录片、时事评论,了解国内外的社会形势,增强对祖国国防的了解。

(4)、学校定期开展“国防教育周”,活动。举办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活动。如开展国防知识竞答。通过竞答的方式让学生去掌握国防教育知识,激发其学习国防知识的热情;还可进行革命故事演讲赛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等。

总结: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他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通过多种形式的国防教育,培养他们的忧患意识,提高他们的国防观念,让他们成为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合格接班人。

下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大全)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随着刚开放的浪潮,在短短几十年间,经济及综合国力迅速增长。这种强有力地社会变革定会冲击家庭、学校及社会的方方面面,而种种社会矛盾......

    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

    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东南镇东兴小学李小林一、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一)部分教师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由于许多原因,教师的心理出现了许多问题,而且问题是比较复杂的。主......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心灵的阳光工程。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名词性解释: 心理健康:就是不断保持个体与环境的动态平衡,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需要。 心理辅导/心理咨询:辅导者根据心理发展的特点,运用心理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设计,组织各种教育活......

    现代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现代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江西省崇义中学 刘善翔(2011.3.22)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学生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等......

    浅析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及对策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都镇湾镇中心学校宗志福一、 当前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问题(1)不容乐观的现状针对农村中小学生......

    高一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对策研究

    高一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宜宾县一中徐杰霞中学阶段是学生逐渐走向独立人生道路的转折点,是一个由幼稚半成熟的时期逐步走向独立性和自觉性的时期,这其间极易产生......

    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对策研究(五篇模版)

    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极其重要的。在教育改革以来,打破了以往保旧思想观念,提出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