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前,课上,课后,考试怎么做
课前课上课后考试
一、课前我们应该怎么做?(1)课前要预习,先熟悉新课要学习的内容,通过预习,找出不懂的东西,学会带着问题学习;(2)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静静地等着老师上课。
二、课堂上我们应该怎么做?(1)上课认真听讲,不乱说乱动,勇于提问,积极回答,积极思考;回答问题要起立,声音响亮;要发言,先举手。(2)上课座姿要端正,读写姿势要正确,努力做到“三个一”。(3)作业要字体端正、规范,书写格式正确,纸面清洁,不边做边玩。
三、课后我们应该怎么做?(1)先复习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然后再做作业。(2)按时、独立、认真地完成作业。
四、考试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仔细审题,认真答卷;自己做,不看书,不交头接耳,不东张西望。
学习习惯歌
铃响进教室,安静等老师。学具提前备,摆放要整齐。
倾听要仔细,中间不插嘴。发言声音响,言行有礼仪。
好书要多读,积累好词句。主动搜信息,知识方深会。
书写姿势对,牢记三个一。爱护纸和笔,勤俭不忘记。
学习知努力,课前有预习。勤学不偷懒,作业日日毕。
知识要牢记,课后勤复习。动脑又动手,主动解问题,合作要积极,探究有兴趣。独立去思考,不与别人随。
书本要整洁,切记乱涂写。书包文具齐,摆放有规律。
养成好习惯,终生来受益。学习有长进,健康有活力。
第二篇:公开课上的课前交流
公开课上的课前交流[转]
在一些公开课上,我们常见到,课前老师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沟通;特别是借班上课的,老师与学生彼此都不熟悉,又是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如大会堂),心理难免有些紧张、恐惧或不安。那么作为教师又如何在短短的几分钟里,通过与学生的沟通,消除紧张情绪,使学生马上进入学习状态,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呢?这个学期,笔者赴温州等地听了30余节公开课,各个名师在这个问题上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现将其中的教学片断摘录如下,略加评析。
一、介绍型(长方体和立方体的练习课潘小明)
师:你们认识我吗?
生:不认识!
师:我姓潘,名字呢,就是我们数学书上频繁出现的那个名字,猜一猜,叫什么?(生开始猜,并猜到叫小明)所以你们叫我——潘小明(生的不经意的回答引发了在座听课老师的大笑)
师:我不仅教数学,还教什么,猜一猜?(语文、数学、音乐,学生并没有猜到;然而教师的谜底却出乎大家的意料:我不仅教数学,还教你们怎样做人,做一个怎样的人!)
师又说:你们觉得我这个教师的形象如何?(“大方”,“教学方法先进”,“幽默”等,分别有学生回答到)
师:好,我上课尽可能的用幽默的方式进行教学,不过我上课有一个特点,我是不教的!(啊!又是一句意外„„)
评析:“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在初次见面时,就成功的把自己介绍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接纳自己,是成功上好一节课的前提。与教师有关的信息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不管是老师的姓名,还是教师的形象,他们都有强烈的好奇心。潘老师在课前,用了两个“猜一猜”和一句“我是不教的”,激发了学生对教师进一步了解的兴趣,巧妙得将自己的信息介绍给学生。就在学生猜的过程中,他们实际上也就消除了紧张的情绪,拉近了学生与老师沟通的距离。再加上潘老师那幽默的语言和丰富的表情,使学生感到,给我们上课的仿佛是并不陌生的“老朋友”。使学生一上课就被深深地吸引住,取得了先声夺人的效果。研究者表明,好奇心是兴趣的先导,是人们积极探求新奇事物的倾向,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动力之一,对于形成动机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学生一旦对老师产生“好感”,而被老师的独特魅力所吸引的话,那么老师接下来的教学自然会水到渠成。
二、表扬型(荷花单群群)
师:我听说三(3)班的同学是非常勇敢的,那你们真的勇敢吗?学生迟疑了一下,只有少数的学生说:勇敢。师见状就说:怎么这样没信心,这样胆小,你们勇敢吗?全班齐声:勇敢!师:好!那你们说说,在这堂课上,怎样表现才算勇敢?接着就让学生说说怎样表现才算勇敢。这课还有另外一个特点:每当学生泄气、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时,单老师就用一句“勇敢的你在那里”来调动了学生积极性,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课中,我们惊奇的发现,这句话果然管用,学生表现果真勇敢。
评析:马克·土温说过:只凭一句表扬,可以让我快乐两个月。的确,每个人都需要得到别人的表扬与赞赏,尤其是小学生。单老师抓住了学生的这个心理特点,创造了一个每人都希望自己是勇敢的人的教学情境。一句表扬,一句激励,寥寥数语,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感染,从而激发了学生的自豪感和上进心。就这样,形成了一个平等、和谐、轻松、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这也为课的开始奠定了基调。其实,学生在课堂上如果得到表扬,赢得教师的肯定,他们就会产生一种自我实现的幸福感,自尊心和自信心由此大大增强,为了争取更大的成功,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自然得到提高。
三、交待型(有趣的物体搭配吴正宪)
师:往下看,发现什么?(人可真多啊!)这么多的老师来听课,我们该怎么办? 生;回答时声音要响亮。
师:对,声音响亮;但现在只有2个话筒,怎么办?
生:谁说话时,把话筒传过去。
接着交待:①上课要小组合作的时候,分4人一小组,并征求大家这样是否可行;(是)
②小组要有组长、记录员等,你们有吗?(有)
③还要每小组有两块橡皮、一把直尺、两支笔都有吗?(有)
④并让学生用半分钟的时间商量每人在小组里该做什么。(学生商量)
评析:吴老师在课前不厌其烦的交待了上课时每人该做些什么以及注意点,特别是要学生用“半分钟的时间商量每人在小组里该做什么”更是值得我们学习。这样的交待,一方面保证保证上课顺利、流畅的进行下去的;另一方面,也使得学生知道在上课时自己该做什么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从而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
四、游戏型(数字的学问朱旭芬)
师: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好吗?
师:这个游戏主要是测一测大家的反应速度如何,规则是——我说“1”男同学起立,我说“2”女同学起 立;看谁反应最快!
师开始喊口令:1、2、1、2、2、1、3、1„„师喊的速度随着加快。
学生很投入,但老师喊的速度加快时就跟不上,于是发出一阵阵笑声,游戏也随着结束„„。
师:在刚才的游戏中,数字“1”代表什么?
生:代表男同学。
„„
评析:游戏是孩子们的天生本性,每个小学生都喜欢做游戏的。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其好玩、好奇、好动、好胜等心理需要,课堂上做一些游戏也是必要。朱老师在课前选择了与学生进行沟通的特殊方式——做游戏。通过它来调节课堂气氛,消除紧张情绪,增进师生的友谊。同时它也蕴含着本课的内容:不同的数字代表着不同的含义。
五、新课导入型(观察物体陈欢)
师:你们认识我吗?生:不认识。师:我姓陈,你们叫我 ——陈老师(生回答)师:现在我把自己介绍给你们,你们呢,也介绍介绍自己吧!生开始介绍„„,师趁机打断,问:这样介绍是不是太慢?那么怎样介绍呢?生回答:可以在把自己介绍的同时,也把前后、左右同学介绍给大家。师指名介绍„„。
评析:陈老师从介绍入手,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在学生介绍过程中,发现一个个的介绍方法太慢,从而引发学生思考争取一种新的介绍方法:把前后左右的同学介绍给大家,使学生明白同一个人由于不同的学生介绍,其位置会发生变化的。一方面,通过学生的自我介绍,消除学生与教师的陌生感,缩短心理距离,使学生能尽快地适应新环境,走近老师。另一方面,渗透了本课的内容,即观察物体时,不同的地方观察到的物体是不同的。在无意间复习了以前学过的一些内容。在导人新课之始,教师通过提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又是常理性的问题“自我介绍”,把学生巧妙地引入问题情境,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求知。
上课前如何与学生沟通,选择怎样沟通方式,可谓是各师各法,各有不同。但他们相同的是,师生之间的信息沟通、情感交流都是在不经意之间完成的,犹如聊天一般,彼此没有心理负担。教师以独具匠心的设计,细腻灵活的诱导,将学生推上自主学习、交流的舞台。学生自始至终置身于教师为其创设的情境之中,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参与探讨、质疑等教学活动。
第三篇:课前和课后调查问卷
健康教育讲座课前调查问卷
一、个人基本情况: 姓名: 性别: 年龄: 家庭住址: 联系电话:
二、问卷时间:2014年9月3日下午2点10分
三、问卷内容:(选择题请打√号)
1、中医辨识体质一共有几种:
(1)10种(2)8种(3)6种
2、至少纯母乳应给宝宝喂几个月:
(1)6个月(2)12个月(3)24个月
3、宝宝几个月需要添加辅食
(1)6个月(2)8个月(3)12个月
4、如果母乳充足,宝宝爱吃,哺喂宝宝到多少个月?(1)12个月(2)18个月(3)24个月
5、一般于产后多长时间开始哺乳,每次哺乳后,应将新生儿抱起轻拍背部1-2分钟,排出胃内空气,以防吐奶。(1)立即(2)半个小时内(3)1个小时后
健康教育讲座课后调查问卷
一、个人基本情况: 姓名: 性别: 年龄: 家庭住址: 联系电话:
二、问卷时间:2014年7月26日下午14点10分
三、问卷内容:(选择题请打√号)
1、您认为怎样喂养宝宝更健康:
(1)母乳喂养(2)混合喂养(3)人工喂养
2、至少纯母乳应给宝宝喂几个月:
(1)6个月(2)12个月(3)24个月
3、宝宝几个月需要添加辅食
(1)6个月(2)8个月(3)12个月
4、如果母乳充足,宝宝爱吃,哺喂宝宝到多少个月?(1)12个月(2)18个月(3)24个月
5、一般于产后多长时间开始哺乳,每次哺乳后,应将新生儿抱起轻拍背部1-2分钟,排出胃内空气,以防吐奶。(1)立即(2)半个小时内(3)1个小时后
第四篇:课前三拼 课后三清
课前三拼 课后三清
“轻负高质”就是向课堂40分钟要效益。学生的“轻负担”来源于教师的不断思考总结,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一套方法——课前三拼课后三清。“三拼”就是在课前拼教案、拼课件、拼习题,“三清”是课后清批改、清辅导、清知识。
1.拼教案
新教材变化很快,经常有很多知识点很难把握住。因此,在备课之前我会做好三件事情:
(1)每发到一本新书,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翻教材,把这本书通读一遍,把整本书涉及到的知识点做好分析,对本册的知识点、教学的目标做到心中有数。
(2)备课前对每个单元做好“单元知识点整理”,对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每个单元我都会把知识点一一罗列出来,准确地把握知识点。
(3)在单元知识整理的基础上,设计好前测卷。对学生前测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让我快速找准了学生的知识起点,了解到哪些知识点对学生来说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哪些知识点哪几个学生不会,便于我更好地把握教学的重难点。
有了前面的基础,我才开始备课。备课我一般要经历三个过程:
一备:主要依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以及学生的知识起点,确定教学目标,在不参考任何资料的基础上独立备课。这样的备课往往有许多自己没有考虑全面的地方。
二备:我会找2~3个优秀的教案,进行学习,认真与自己的教案进行比较、反思,看看哪些是自己有而别人没有的,哪些是别人的精妙之处而自己没有想到的,从而发现自己的漏洞,找出差距,提取精华。
三备:参照别人的备课,对原先的教案重新进行梳理。这是非常考验人的过程,需要自己能准确地把握住学生的起点与教学的重难点,根据学生的情况取长补短,不断调整。
教师在备课上所花时间的多少直接影响着授课质量。与其说这样备课是一种煎熬,倒不如说是一种磨砺。这样的备课方式有利于促进我独立思考。但坚持这样备课,确实需要毅力。
2.拼课件
平时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自己做课件,而且水平不高。因此,我会从网上收集一些课件,把其中自认为比较好的环节拼凑起来,找到最佳的演示方法。
从学生的知识起点出发,找准课堂的重难点。利用多媒体手段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既有效地解决了教学中的重难点,又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3.拼习题
(1)精做
课前,我总是自己先做一遍课本上、作业本上的题目。这样有利于了解题目涉及的知识点,更利于帮助自己理清本堂课的重难点;预设学生会遇到的困难,并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能加快批改速度;快速找出学生错误的原因。
(2)精找
现在的教材进度比原来快,许多练习的量不够,造成学生基础不扎实。市面上有许许多多的教辅资料,这其中也有一些不错的题目。我每个假期都要到书店选择几种不同版本的教辅,从中选择一些题目在课堂上集体讲解、练习。我找题的类型一般是:找学生易错题,夯实基础;比课本的知识点略微拔高一点的练习,供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找一些平时少见类型,拓宽学生的视野。
每个单元备课前,根据单元知识点和学生的前测情况,对每课时的易错点进行梳理,使我精找的题目、作业的设计更具有针对性。
(3)精练
当堂练:我把与知识点有关的学生易错题作为当堂练习的主要类型。我会逐一在投影上出示题目让学生把答案写在草稿上,等全部做完后边分析边互相批改,把学生错得较多的做上记号放入我的“个人题库”。
考卷练:一个单元下来,将“个人题库”收集的题目,作业本上错得最多的题目整理出来,作为一个单元的补充练习的重要部分,拼成一份练习卷,再次进行巩固。
作业当堂练,既提高了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率,又能检查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及时收集学生的错误,为以后教学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把它整理成练习卷再次练习,使纠错真正落到实处。
课前“三拼”,为常态课的课堂教学高效开展奠定了基础。要想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我还做了课后的“三清”。
1.清批改
为了准确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我的做法是:学生的作业本个个清、天天清、本本清。做到这一点,我的奥妙在于作业的布置上。我布置作业的量是恒定的。由于我做了课前三拼,大大减少了重复作业,同时不同层次的孩子作业也是有差异,从而保证了大部分作业都能在学校完成。学生的回家作业不超过30分钟,无论什么时候都保持这个量。另外较难的题尽可能在学校里做。带回家的作业相对简单些,都是学生可以独立完成的题。
2.清辅导
课堂上我十分注重对1/3后进生的辅导,除了课堂提问偏向他们,每一次的尝试、仿练都以他们的结果为主,反馈时我每次都让做错题的学生站起来,这样就可以很快发现有几位学生还没有掌握,如果人数多了,我会让学生再仿练一道,这样每一个知识点的落实就非常到位。由于学生对基本的知识点掌握得比较好,所以作业的错误明显减少,大大减少了我的课外辅导时间。
一般我会在课堂上留给学生1~15分钟的独立作业时间。洋思中学的蔡校长说:“在课上做1道题,顶在课下做1000道题”。确实是这样,下课做的作业质量远远抵不过课堂上的质量。一方面许多的学生下课愿意去玩,没有了监督,一点也不愿意去学;另一方面,你如果催得紧,就乱做,起不到什么作用。另外,当堂练习还有两个好处,一是学生上课精力比较集中,二是还能对后进生个别辅导,及时发现问题,关注后进生的作业动向。学生的作业质量高了,又减少了我的课外辅导时间。
由于我在课前已经把学生作业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提前做了预设,减少了错误的出现,这样就可以减少讲评作业的时间。
学生清
对于学生的学习错误,除了在课堂上及时地进行反馈外,还要经常引导学生反思、回顾。我经常引导学生对自己进行反思。
(1)让学生分析错误原因。学生自己在反思中对错误进行分析和改正,印象会更深刻。
(2)让学生对错误进行自我统计。这样既可以让学生知道“这里我错了,不能在同一个地方再犯同样的错误”,又便于老师收集错误,明确错误在哪里。
(3)每个单元结束后,让学生自己整理本单元的知识点,对单元知识点进行自我回顾。
(4)临近考试前,我还会让学生自己编一份试卷,让学生把平时或复习中掌握得不好的知识编成“错题复习卷”有利于学生对错误的再认识。
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对已学知识的整理。每个单元结束后,围绕本单元最难教的知识点、注意点以及教学中的困惑等方面进行单元小结。对教材、作业本中学生错误率最高的题及解决方法,及时做好知识点记录,便于下一届的教师使用。
每单元结束我还整理易错题。到了期末总复习阶段,教师再也不用花很多时间,很多精力去找题目,让学生埋身于“题海”中苦练。而是只要把平时整理的题目根据不同的知识点进行分类,先分块复习,掌握每一块知识。最后再综合起来让学生练习就行了。
对从学生作业的错误中发现的问题,我将其进行归纳、总结、整理,并用来指导学生的学习。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成绩,而且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课前三拼、课后的三清”使我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到心中有数,有时甚至拿到一份试卷我都能准确地猜测到这道题哪几个学生会错,这几题哪几个学生不会,因此大大提高了我的课堂效率。
第五篇:课前三分钟和课后两分钟的时效
课前三分钟和课后两分钟的时效
为加强我校的教学常规建设,完善我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开发课程资源,认真进行课题研究,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媒体,为学生创设和提供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提高语文教育教学质量,让每个孩子都接受良好的语文熏陶。我校领导提出并倡导:“4321”课堂教学模式,即充分运用课前三分钟,课堂四环节(明确目标、自主学习、教师点拨和课堂检测),课后两分钟辅导以及一个目的:提高成绩。
语文课前的三分钟和课后两分钟的时间,虽然看似短暂,如利用好了,会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我针对学生实际,巧妙利用,尝试了一些做法。
(一)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
课前三分钟预备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一堂课的有机组成部分。课前三分钟预备,包括教师的预备和学生的预备。教师在预备铃响起时,应该准时站在教室门前,做好上课的心理准备;或走进教室,了解学生的准备情况,联络师生感情,调动学生情绪,引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让新课在最佳教学情境中“开场”。同时,教师利用课前三分钟的预备时间,调整心态,认真准备,接触学生,这一系列的示范动作会提醒学生及时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来说,教师的这种“身教”,对于学生的影响确实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我们每次看演出的时候,只要报幕员往台上一站,台下的嘈杂声立即停止,全场便安静下来,观众的目光聚焦到舞台上,为演出的开场创造了一个有利的环境。教师在预备上课时间来到教室,来到学生中间,也有类似报幕员上台“压场”的效果,实际上此时就是“组织教学”的开始。学生在老师的积极暗示下,会平稳地进入准备上课的心理状态,从而以积极的心态和主动的精神,迎接新一节课的开始。此外,在三分钟预备的时间内,学生看到某科老师静候在教室门前或走进学生中间,也会“触景生情”,自觉地回顾这一学科前一节课的知识,为学习新一课的内容“热身”。这样,新课一开始,学生就会更快进入良好的状态,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课前三分钟预备时间能否在教师的主导和示范下,真正充分发挥其“预备”功能,这对上好整节课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抓住课后黄金两分钟
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的逃离教师。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两分钟使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教师非常有必要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并高效的辅导学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一、释疑难
教师要求学生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二、补笔记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及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可以随即请教老师把笔记的遗漏之处补全,同时,教师还可指导学生将自己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本变得更加完整、充实。以便以后复习使用。
三、课后静思两分钟大有学问
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课后要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的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两分钟的课后静思等效于同一学科知识的课后复习三十分钟。
总之,课后的黄金两分钟是回顾、总结知识和解难释疑的好时机,利用好这几分钟的学习时间对刚刚学过的知识尽快重新复习一遍,可以取得很好的记忆效果。能有效提到自己的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