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心理学》读书笔记

时间:2019-05-12 20:08: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基础心理学》读书笔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基础心理学》读书笔记》。

第一篇:《基础心理学》读书笔记

《基础心理学》读书笔记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的,包括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

a.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想象的一门科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b.人的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重要方面: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3、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是什么?

a.心理与行为: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系统。它有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行为不同于心理,但又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刺激下产生的,而 且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不理解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就难以理解外部行为;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心理学研究的一条基本法 则就是通过外部行为推测内部心理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有时也叫做研究行为的科学。

b.意识与无意识:人的意识是由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欲望等构成的一种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是人们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人不仅能意识 到客体的事物,而且还具有自我意识。低等动物没有自我意识,婴儿的自我意识也没有发展起来。自我意识具有分析和评价自我的能力。人的心理除意识外,还有无 意识现象。无意识是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如,人在梦境中产生的心理现象主要就是无意识的。人平常都是在意识的支配 下工作、学习和生活。只有精神错乱,大脑损伤的人病人,他们的行为才失去意识的控制,而完全为无意识的欲望所支配。

4、心理学要研究哪些问题?

人的心理现象是非常复杂的,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进行研究。但概括起来主要研究的问题是:1,心理过程;2,心理结构;3,心理的脑机制;4,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5,心理与环境。

5、心理学的研究类型?

心理学的研究类型有:因果研究、相关研究、个案研究。

6、研究心理学的意义?

科学的预测现象,有效的控制现象和从不同方面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在理论和实践上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a.理论意义:科学正确的解释心理现象,对于我们破除迷信,形成科学的世

界观和人生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b.实践意义:通过科学的认识心理现象,我们在实践中就可以引导人的心理

健康的发展,并且可以运用心理的规律去预测和控制心理现象,指导不同领域的实践。

7、心理学有哪些主要的学科分支?

普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和心理生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工程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8、为什么说心理学是一门中间学科?

学科分类中通常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部类。心理学要研究心理现象的物质本体,及心理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的研究目标和手段都和自然科学一样,因而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

人又是社会的实体,人的心理的发生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影响,此外心理学还研究团体心理和社会心理,这些心理现象更是社会生活的产物。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的研究又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

总之,心理学既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又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所以心理学处在中间位置,因而叫做中间科学或者边缘科学。

9、心理学有哪些研究方法,这些方法的特点是什么?

a、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观察法一般在下列情况下采用

b、心理测验法。是指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心理测量要注意两个基本要求:测验的信度和测验的效度。

c、实验法。

d、个案法。要求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

10、现代心理学的历史背景事件:

1、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是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

2、唯理论-著名代表是法国哲学家让内•笛卡儿。

3、经验主义起源于英国哲学家霍布斯(经验主义先驱)和洛克(奠基人)。

4、英国经验主义形成联想主义,代表人物是詹姆士•穆勒、约翰•穆勒、培因。

5、近代哲学思潮为西方现代心理学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基础,实验生理学是现代心理学实验方法的直接来源。

6、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室研究。在心理学史上,人们把这看成是心理学脱离哲学的怀抱,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11、现代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取向?

1、生理心理学的研究

2、行为主义研究

3、心理分析研究

4、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

5、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

13、中国心理学的发展?

1、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开创始于1917年,标志就是北京大学首次建立了心理学实验室。

2、1920年,南京高师(东南大学)建立中国第一个心理学系。

3、1921年,中华心理学会在南京成立。

4、1980年,中国心理学会被正式接纳加入世界心理学联合会。

第二篇:读《基础心理学》读书笔记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的,包括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

1,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想象的一门科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人的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重要方面: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3,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是什么?

1,心理与行为: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系统。它有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行为不同于心理,但又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刺激下产生的,而 且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不理解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就难以理解外部行为;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心理学研究的一条基本法 则就是通过外部行为推测内部心理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有时也叫做研究行为的科学。

2,意识与无意识:人的意识是由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欲望等构成的一种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是人们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人不仅能意识 到客体的事物,而且还具有自我意识。低等动物没有自我意识,婴儿的自我意识也没有发展起来。自我意识具有分析和评价自我的能力。人的心理除意识外,还有无 意识现象。无意识是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

现象。如,人在梦境中产生的心理现象主要就是无意识的。人平常都是在意识的支配 下工作、学习和生活。只有精神错乱,大脑损伤的人病人,他们的行为才失去意识的控制,而完全为无意识的欲望所支配。

4,心理学要研究哪些问题?

人的心理现象是非常复杂的,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进行研究。但概括起来主要研究的问题是:1,心理过程;2,心理结构;3,心理的脑机制;4,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5,心理与环境。5,心理学的研究类型?

心理学的研究类型有:因果研究、相关研究、个案研究。6,研究心理学的意义?

科学的预测现象,有效的控制现象和从不同方面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在理论和实践上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1,理论意义:科学正确的解释心理现象,对于我们破除迷信,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2,实践意义:通过科学的认识心理现象,我们在实践中就可以引导人的心理健康的发展,并且可以运用心理的规律去预测和控制心理现象,指导不同领域的实践。

7,心理学有哪些主要的学科分支?

普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和心理生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工程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1,普通心理学:○1研究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最一般规律以及各种

心理特性最一般的规律;○2研究心理学最一般的理论;○3研究心理学最一般的方法。

2,生理心理学和心理生理学:生理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心理生理学研究心理活动引起的生理功能的变化。

3,发展心理学:研究心理的种系发和人心理个体发展.4,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过程中所包含的各种心理现象,揭示教育同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

5,医学心理学:研究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诊断、治疗及预防中的作用,是心理学与医学相结合的产物。

6,工程心理学:是心理学与现代技术科学相结合的产物。它研究人与机器之间的配置和机能协调,实现人、机器、环境系统的最好匹配,使人能在安全有效的条件下从事工作。

7,社会心理学:是系统的研究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科学。8,为什么说心理学是一门中间学科?

1,学科分类中通常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部类。心理学要研究心理现象的物质本体,及心理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的研究目标和手段都和自然科学一样,因而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

2,人又是社会的实体,人的心理的发生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影响,此外心理学还研究团体心理和社会心理,这些心理现象更是社会生活的产物。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的研究又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总之,心理学既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又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所以心

理学处在中间位置,因而叫做中间科学或者边缘科学。

9,心理学有哪些研究方法,这些方法的特点是什么?

(一)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观察法一般在下列情况下采用:

1,对所研究的对象无法加以控制;

2,在控制条件下,可能影响某种行为的出现;

3,由于社会道德的要求,不能对某种现象进行控制。

观察法的成功取决于观察的目的与任务、观察和记录的手段以及观察者的毅力和态度。

观察法的缺陷:

1,在自然条件下,事件很难按严格相同的方式重复出现。

2,在自然条件下,影响某种心理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结果难以精确分析。

3,由于未对条件加以控制,观察时可能出现不需要的研究对象,而要研究的对象却没有出现。

4,观察结果容易受到观察者本人影响。

(二)心理测验法。是指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心理测量要注意两个基本要求:测验的信度和测验的效度。

1,信度是指测验的可靠程度。

2,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有效的测量了所需要的心理品质。

为了保证心理测验的信度和效度:一方面要对某种心理品质进行深入的研究。我们对智力或性格了解的越深入,那么相应的量表就会说完善。另一面在编制心理量表时要注意严谨性和科学性。

(三)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分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

实验室实验是借助专门的实验设备,在实验条件严加控制的情况下进行的。这有助于发现事件的因果联系,并可以进行反复的验证;但是缺点是主试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使实验情景带有极大的人为性质。自然实验也叫现场实验,对实验条件进行适当的控制,使人们在正常的学习和工作情景中进行的。它消除了实验室实验的缺点,但是由于条件控制的不够严格,因而难以得到精密的实验结果。

实验法是包含着一系列的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其中有些变量是由试验者控制的实验条件,叫自变量和独立变量。还有实验者所要测定的行为和心理活动叫因变量。

(四)个案法。要求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

10,现代心理学的历史背景事件:

1,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是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2,唯理论-著名代表是法国哲学家让内•笛卡儿。

3,经验主义起源于英国哲学家霍布斯(经验主义先驱)和洛克(奠基人)。

4,英国经验主义形成联想主义,代表人物是詹姆士•穆勒、约翰•穆

勒、培因。

5,近代哲学思潮为西方现代心理学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基础,实验生理学是现代心理学实验方法的直接来源。

6,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室研究。在心理学史上,人们把这看成是心理学脱离哲学的怀抱,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11,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派别有哪些?

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派别有:

构造主义--奠基人是德国冯特。著名的代表人物为铁钦纳。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经验分为感觉、意想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强调意识的构成成分。研究方法强调内省法。机能主义――创始人美国的詹姆士。代表人物是杜威和安吉尔。主张研究意识,他们把意识看成是一个川流不息的过程。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推动向实际生活的发展。

行为主义――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眼光中所看的心理学》。行为主义特点:1,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2,反对内省法,主张用实验法。

格式塔心理学 ――创始人有德国的韦特海默、柯勒、科夫卡。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认为: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的 总和。部分相加不等于全体。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他们重

视心理学实验,在知觉、学习、思维等方面的研究很重要。格式塔在德文中的意思是“整体”。

精神分析学派――由奥地利的维也纳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创立的一个学派。重视研究成年人的异常行为分析。并且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重视动机和无意识现象的研究。

12,现代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取向?

1,生理心理学的研究

2,行为主义研究

3,心理分析研究

4,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

5,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

13,中国心理学的发展?

1,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开创始于1917年,标志就是北京大学首次建立了心理学实验室。

2,1920年,南京高师(东南大学)建立中国第一个心理学系。3,1921年,中华心理学会在南京成立。

4,1980年,中国心理学会被正式接纳加入世界心理学联合会。

第三篇:心理学读书笔记

读《教育过程》有感

《教育过程》一书主要是以课程的制订为中心展开论述,无论是谈课程结构、学习准备、两种截然相悖的思维方式以及学习动机等,都是直接从课程的角度或者间接从影响课程制订的其他因素方面着手,来解决教育中的主要问题——课程的制订。之所以课程为中心,我认为其原因在于教育和课程之间的密切关系。简而言之,课程的发生是与教育的目的有潜在关系的。教育的社会目的在于培养人才,个人目的则是发展自身,教育的目的与教育质量和智育目标密不可分,而这两个方面的具体表现则在于课程的设计——设计合理的及课程结构,提高教育质量,努力于智育目标,以期更好的达成教育目标。本书分为五点进行阐述,我将它们以“课程”为主线串联起来,谈谈自己对于本书中设计的教育因素和课程之间的联系。

教材结构:这个因素与课程直接相关。本书尤其强调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每一阶段的学习不是完全独立、毫无关联的,现阶段的学习是一种接受新事物的过程,更是积累的重要环节——为今后的更深入学习打下基础,帮助和推进接下来的学习。很显然地,懂的基本原理可以使这一学科更容易理解。举个例子来说,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那像打别人时自己的手掌一会疼这种类似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所以在教材的结构方面,尤其要注重基础课程的编制,怎样使基础性的知识被普遍的强有力的接受,让学生不至于在起跑线就落后。基础知识常常被认为是乏味的、枯燥的,而事实起本身也的确十分抽象,但展现基础的形式却是多样的,我们所要努力的就是如何采用较为丰富的形式来展现基础知识,以求学生不至于毫无兴趣。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要考虑,怎样把教材分成不同的水平,配合不同层次(一般可以理解为不同年级)的学生的接受能力。

学习准备:其实准备的过程也可以使学习的过程,这一部分可能与课程的制订联系并不十分密切,但它影响着一个人今后的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的形成,因而也是不容忽视的。这之中有许多与学习结构想重复的部分因此不再多置笔墨了。

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直觉思维是指对一个问题未经逐步分析,仅依据内因的感知迅速对问题答案作出判断、猜想、设想或者在对疑百思不解中,突然对问题有灵感和顿悟。直觉思维具有自由性、灵活性、自发性、偶然性、不可靠性等特点。分析思维就是逻辑思维,它用逻辑规则对事物按部就班地认识,对其过程主体有清晰的意识。分析思维的特点是每个具体步骤均表达得很清晰,思考者往往意识到其思维的内容和思维的过程。对比可见,两种思维方式在特点上几乎是相悖的,但其实它们的发生和形成不是矛盾的。分析思维在学习尤其是理科学习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此处,我与本书中提到的观点一致,认为直觉思维在学习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正确的直觉思维可以大大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直觉特有的穿透力和洞察力能帮助我们直接到达事物本质,起产生的效果也更强。在课程的设计中,如何是教材配合思维方式尤其是如何使教材能够促进学生的直觉思维的产生?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发现课本的插图变多了,内容不再局限于枯燥的文字,形式更为丰富了。这种形式的改变,我们可以认为是增加课本趣味性,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从思维角度来讲,更加丰富、具象的知识展现形式为直觉的产生提供了更多的机遇。那么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应该怎样帮助学生合理利用的这两种思维呢?一般来说,理科教师所强调的必定是学生的分析思维,文科老师虽然也鼓励直觉思维但由于特殊的应试制度,也会将许多本更适于用直觉思维进行思考的问题逻辑化、系统化。过分追求直觉思维当然是不对的,这样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必然会产生不安全感。但教师可以配合教材鼓励适当的直觉思维。例如在教授几何知识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用直觉体悟再授以系统的知识,这样直觉正确的学生学起来则更轻松,而错误的也不至于继续错下去。但这里所说的直觉并不是毫无依据的所谓“灵光一闪”,直觉应当是建立在一定基础之上的,只有在这一基础上产生的直觉才有较高的正确率和较深远的意义。

学习的动机:毫无疑问,学习动机作为一种主观性因素对一个人的学习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学习动机和学习的关系不是单方面的,而是辩证的,学习会产生动机,而动机则会推动学习。动机不会直接渗入到你的学习过程中,而是通过影响你的情绪、注意力等间接来影响学习。这必然是课程中的不可忽视的因素。要将课程内容设计的有趣吸引人,更重要的是课程的内容要有实际的作用,让学生觉得这是值得学习的,学习可以帮助他们提高、完善自己,从而使他们产生相应的学习动机。在现实的学校教育里,学生们往往会产生学的东西没什么用处、不值得去学,从而学习的积极性降低,这样一来,谁能保证保证他们在学习时还能保持集中的注意力和高涨的热情,学习的效果自然就不尽如人意。学习动机虽然是主管的,但影响它的因素是是很多的。比如教材的内容,比如教师的教授方式等等。教师在这一环节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教师附有教材内容进行阐释的任务,同时又对学生学习动机的产生有着很大影响。作为教师,怎样才能帮助学生产生适当的学习动机呢?首要的就是采用有效的方法授予知识,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除此以外,也要对学生给以适时适当的鼓励,使其产生热情。但是,学习动机并不是越强越好的,过强的学习动机反而会形成太大的压力,对学生学习产生副作用。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类学生,他们为了改变贫困的生活现状拼命投入到学习之中,很显然他们有着明确强烈的学习动机,但是由此而引发的悲剧近年并不少见。由此可见,学习动机不是越强越好,我们要找到一个最佳水平,在这一水平的学习动机的推动下进行学习,才真正是有效率的。

教学辅助工具:可能这个因素看起来与课程关系也不大,其实不然。教学辅助工具的运用在新课程改革后显得尤为重要。幻灯片、投影仪、电影等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方式也被投入到教学中来,这些方式额运用是同样是为了更好的展示课程内容。逆向来看,若课本本身毫无可以别种形式展示的内容,那丰富多样的教学辅助方式同样无用武之地。所以在教程的编制过程中,要更多的考虑怎样将内容与其他教学工具结合起来。但教学辅助工具并不是只局限于那些高新科学技术,其他不依靠高科技产品的教学方式也是有很多可取之处的。比如在讲解一篇舞台剧课文时,可以让学生分别饰演其中的角色,直接投身到戏剧中间去,方便学生更好的理解人物情感和戏剧主题。又或者在讲解重力加速度时,让学生们像伽利略一样用两个铁球试试。这些“取材”方便的辅助手段常常能取得更加好的教学效果。作为教师,充分掌握这些好的教学辅助工具是首要的。在掌握的基础,如何结合教学实际、学生特点更好地进行运用则是需要在时间过程中不断努力探索的。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这些教学辅助工具基本都能得到充分广泛的运用,但在那些相对落后地区情况不是很尽人意,推动这些地区硬件设施的建设自然是必须的,但更为实际快速的方法则是摆脱硬件对教学手段的束缚,开辟灵活的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育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不同的人在不同领域做着努力。本书所阐述的观点主要集中在课程制订上,作为一个师范专业的学生,我则更想从教师的角度来谈谈教育。站在一个对面的是学生,是教程,是应试制度,是教学工具,是教学方法„„我认为教师是整个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角色,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对教材内容的展现起着主要作用,对教学工具的运用有主观能动性。教师对这些因素的影响最终会归于对教育本身的影响。如何扮演好这个角色将是我不断探索的目标和方向。

汉语言师范二班张瑜0801401073

第四篇:读书笔记 心理学

期待与信任

——《心理学的100个故事》读后感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学习心理学,有利于人们更好、更完善地了解问题,处理问题。学习心理学,有利于老师把握学生心理,正确处理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心理学的100个故事》中有一篇《期待与信任的力量》的文章,读了后让我感触很深。作者通过举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两个有趣的实验,反映出期待与信任在人的心理上占着重要的位置,能导致出截然不同的结果。

文中的罗森塔尔教授并不知道白鼠是否真的有聪明和笨拙之分,只是在试验前暗示哪些是“聪明”的白鼠和“笨拙”的白鼠。罗森塔尔教授也并不知道学生智力程度,只是随机抽出几个学生名字,写上“大器晚成”几个字,他的学生做完实验后,结果总是出乎意料。被圈定为“聪明”的白鼠总是要比“笨拙”的白鼠表现出色。被列进“大器晚成”的学生最后测试的成绩明显优于第一次测试成绩。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结果?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说就是因为人们的头脑中事先就存在着一种定势,这种定势让所列定的对象受到“优待”或“淡忘”,自然结果也就不会相同,这也就是信任和期望心理的共鸣现象。

在我们生活中,工作中,这种定势会产生很多负面影响。作为老师,面对着日益熟悉的学生,总难免对学生框死在“印象”

中。他优秀,就一直认为他是个各方面都优秀的学生,另一个人表现差劲,各方面就难免大打折扣。于是“优生”就在信任和期待的力量驱动下,越发优秀;而“差生”在冷眼斥责中越来越自卑,也就越发的差劲了。班级的两级分化现象也会越来越严重。这种“定势”会严重影响学生的成长进步。那么该如何打破这种定势,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信任和期待的力量下成长进步呢?

我认为关键是要信任每一个学生,以最大的热情对待每一个学生,相信他们都是最棒的最优秀的。在这种信任和期待的力量下,学生才能找到自信,发挥自己的潜能。记得在举行“祖国在我心中”,“安全礼让出行”的两次班队会中,我放弃了亲力亲为的想法,大胆把任务交给学生,由他们组织安排,我只是一个活动的参与者。他们开始面露难色,我对他们说“你们的想法新,点子好,比我强多了。大胆去做吧,相信你们一定行!”。学生在这种信任和期待的力量下,各个都积极行动起来,安排程序,排练节目,搜索资料,干得热火朝天。后来,这两次活动都进行得非常成功。学生参与面广,热情高,连平日懒懒洋洋的学生也忙得不亦乐乎。我想,这就是期待的力量,信任的力量。在工作中,在生活中都需要这种期待和信任力量,充分发挥个人和集体的潜能。

2009-1-8

第五篇:基础心理学

一、基础心理学

着重于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基本规律的探讨。研究心理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基础学科;

二、应用心理学 是心理学在各个领域中应用的学科。基础心理学的内容

(一)认知 认知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 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表象、思维、想象、言语等心理过程。

(二)需要和动机

需要是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是对维持和发展其生命所必须的客观条件的反映;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并朝向一定目标前进的内部动力

(三)情绪、情感和意志

情绪和情感是伴随认识和意志过程而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和内心的体验 ; 是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意志是人的思维决策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

(四)能力、气质和性格

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气质是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总和,即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和灵活性方面的人格特征;

性格是表现在对事物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上的人格特征。

(5)心理现象分为两大类:心理过程和人格 ;

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是以过程的形式存在的,它们都要经历发生、发展和结束的不同阶段,所以属于心理过程;

人格也称个性,是指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一贯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倾向性和人格特征。

第二单元

人的心理的本质: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能动的反映,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主观的反映

最原始动物是单细胞动物,变形虫感应性;无脊椎动物,蚯蚓感觉;脊椎动物,猫狗知觉;灵长类动物,猩猩猴子思维萌芽;人类,思维阶段

心理学史上划时代的事件

1879年冯特

莱比锡大学

建立心理学实验室

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第三单元

心理学发展简史

一、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19世纪以前,心理学一直隶属于哲学的范畴; 19世纪中叶,由于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引进了实验的方法,才使心理学成为一门实证的科学,并最终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冯特 是现代心理学的创始人。

二、学派的纷争

1.构造心理学派代表人:冯特、铁钦纳

主张心理学应该采用实验内省的方法,分析意识的内容,并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如感觉、知觉、思维、情感等),以及它们如何连结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他们用所谓内省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想找出构成人的心理的基本元素,人们称其为构造心理学派。2机能主义心理学代表人:杜威,詹姆士

主张意识是一个连续整体,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

3.行为主义学派代表人:华生 这一学派认为,构造主义研究人的意识,而意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研究意识很难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科学。因而他主张心理学要抛开意识,径直去研究行为。这一学派的观点也是一种典型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4.格式塔心理学派代表人:魏特海墨等 认为整体大于部分的相加,因而反对把心理现象分解为元素,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建立了完形心理学,或叫格式塔心理学派。5.精神分析学派代表: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行为源于本能和原始的冲动,特别是性冲动。如果人的某些本能不能得到满足,并被压抑到潜意识中,就会导致精神疾病。把压抑到潜意识中的体验和情绪挖掘出来,加以舒发,就能获得治疗的效果。

弗洛伊德还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

三、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 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

以罗杰斯和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这一切不安的根源在于缺乏对人的内在价值的认识;

认为人有自我的纯主观意识,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人本主义重视人自身的价值,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二)认知心理学

它把人看作是一个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并以信息加工的观点,即从信息的输入、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等的加工过程来研究人的认知活动;

认知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结合,开辟了人工智能的新领域。

(三)生理心理学

四、研究心理现象的三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二)辩证发展原则

(三)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五、心理学研究的四方法

(一)观察法

(二)调查法 :访谈法; 问卷法。

(三)个案法

(四)实验法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

神经元的功能:神经元有接受信息、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功能;

神经元的分类:神经元分为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联络神经元)三种。

神经系统由外周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两部分组成。

外周神经系统包括由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组成的躯体神经系统及自主神经系统; 根据自主神经的中枢部位和形态特点,可将其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大量的神经细胞集中的地方称作神经中枢;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大脑; 脑 由脑干、间脑、小脑和端脑(大脑)构成;

脑干

包括延脑、脑桥和中脑三部分。是脑的最古老的部位。脑干网状结构是调节睡眠和觉醒的神经结构。间脑

由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和底丘脑四部分组成。丘脑是大脑皮层下除嗅觉外所有感觉的重要中枢。小脑

功能是保持身体平衡

端脑

(大脑)覆盖于脑干、间脑和小脑之上,它中间的裂缝叫纵裂,把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大脑两半球的解剖结构基本上是对称的,但其功能又是不对称的,这种不对称性叫做―单侧化‖;

罗杰 斯佩里“割裂脑”实验证明:惯用右手的人,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和言语有关的,像概念形成、逻辑推理、数学运算这些活动,左半球也占优势;

右半球是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像音乐、美术能力,情绪的表达和识别能力等占优势。

大脑皮质的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机能:颞叶以听觉功能为主;枕叶以视觉功能为主;顶叶以躯体感觉功能为主;额叶以躯体运动功能为主。

高级神经活动的反射学说

巴甫洛夫

通过对动物和人的反射活动的实验研究,发现了许多神经系统高级部位机能活动规律,创立了高级神经活动学说。

(一)兴奋和抑制

巴甫洛夫认为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

(二)反射、反射弧和反馈

反射是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回答;

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叫反射弧,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反馈是指反射活动的结果又返回传到神经中枢,使神经中枢及时获得效应器活动的信息,从而更有效地调节效应器活动的过程。

(三)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巴甫洛夫所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经典条件反射,把斯金纳所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操作条件反射,或工具条件反射。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一)条件反射的抑制(外抑制,超限抑制或保护抑制,消退抑制,分化抑制)

(二)扩散和集中

(三)相互诱导

正诱导,负诱导,同时性/相继性诱导

(四)动力定型 人的习惯的生理基础

第三节

感觉和知觉

一、感觉的特征:直接性、个别性 感觉的种类

外部感觉是由身体外部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引起的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皮肤感觉又包括触觉、温觉、冷觉和痛觉);

内部感觉是由身体内部来的刺激所引起的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机体觉又叫内脏感觉,它包括饿、胀、渴、窒息、恶心、便意、性和疼痛等感觉)。

感觉现象:感觉适应,感觉后像,感觉对比,联觉

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在380纳米~780纳米(nm)之间的电磁波; 椎体细胞,明视觉:杆体细胞,暗视觉 颜色特征:色调,明度,饱和度

色觉异常 色弱,部分色弱,全色盲

听觉的适宜刺激16~20000赫兹的空气振动 言语的声音:1000Hz~4000Hz 听觉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皮肤感觉包括触觉、压觉、振动觉、温觉、冷觉和痛觉

知 觉(直接性、整体性)

基本特性:整体性 选择性 恒常性 理解性

一、空间知觉包括大小知觉、形状知觉、距离知觉(深度,远近,立体知觉)和方位知觉;

双眼视轴辐合:物体越近两只眼睛视线所组成的辐合角越大;物体越远辐合角越小

双眼视差:两只眼睛相距大约65毫米的距离,两眼视网膜上形成的两个略有差异的视像叫做双眼视差。

二、时间知觉

三、运动知觉

有时物体在空间中并没有发生位移,却被知觉为运动,这种现象叫做似动现象,又叫动景现象,Φ现象。

四、错觉

种类:线条长短错觉、线条方向错觉、面积大小错觉、形重错觉、视听错觉等。第四节

记忆

1.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记忆的种类

形象记忆:对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记忆;

情景记忆:对亲身经历过的,有时间、地点、人物和情节 的事件的记忆;

情绪记忆:对自己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的记忆;

语义记忆:又叫语词–逻辑记忆,是用语词概括的各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

动作记忆:对身体的运动状态和动作技能的记忆。记忆的三个过程

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

知识经验在大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叫保持; 从大脑中提取知识经验的过程叫回忆,又叫再现;

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但在它重现时却能确认是自己接触过的材料,这个过程叫再认;

表象

一、表象的定义

表象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在头脑中所出现的事物的形象也可叫表象。

表象的四特征:

直观形象性; 片段不稳定性; 可操作性; 概括性 表象的三作用:积累感性知识;为想像提供素材;从感知向思维过渡的桥梁

一、思维的定义和特征 间接性

概括性

二、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

(一)分析与综合(二)抽象与概括

思维的种类

一、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二、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三、再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迁移;原型启发;定势。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

(一)言语运动中枢:又叫布洛卡中枢,表达性失语症;说话迟钝,听懂,能写能认,说话不连贯

(二)言语听觉中枢:发生的失语症叫接受性失语症; 能听到声音不辨语音,不理解字词 

(三)视觉性言语中枢:这种失语症叫失读症; 能看到不理解 

(四)书写性言语中枢:这种失语症叫失写症。不能写字,画画

想象的种类

(一)无意想象 梦是无意想象的一种极端的例子。

(二)有意想象 有意想象又分为创造想象、再造想象和幻想。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不是一种心理过程

注意的种类

(一)不随意(无意)注意: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就能维持的注

意,又叫无意注意;

(二)随意注意(有意):有预定目的,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才能维持的注意,又叫有意注意。它是在无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

(三)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可以相互转化

注意广度,又叫注意范围5—9个项目

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起伏、注意的动摇,注意的分散、注意的分心 注意转移

注意分配

自然需要与社会需要

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 动

动机: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激发动机的因素

内驱力、诱因、需要、情绪 动机的种类

1.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兴趣爱好)2.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

定势:人的心理活动的预先准备状态。3.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需要的这五个层次,是一个由低到高逐级形成并逐级得以满足的;

层次越低的需要出现的越早,关系到生存,因而又叫缺失性需要 ;

层次越高的需要出现的越晚,有益于健康、长寿和精力的旺盛,所以这些需要又叫生长需要。

一、情绪、情感的定义

情绪和情感是以人的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它反映的是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

三、情绪、情感的功能

(一)适应功能

(二)动机功能

(三)组织功能

(四)信号功能

情绪、情感变化的维度及两极性

一、情绪、情感的两极性

这种度量可以从动力性、激动度、强度和紧张度这几方面来进行;

二、情绪情感变化的维度

(一)情绪情感的动力性有增力和减力的两极

(二)激动度有激动和平静的两极

(三)强度有强和弱的两极

(四)紧张度有紧张和轻松的两极

第四单元

情绪、情感的种类

一、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

基本情绪的种类各家有不同的分法,近代研究中常把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列为情绪的基本形式,又叫原始情绪;

二、情绪的状态:心境、激情和应激

三、人的高级情感: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 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

(一)准备阶段

动机冲突一般有四种形式

1.双趋式冲突;2.双避式冲突;3.趋避式冲突;4.双重 趋避式冲突

(二)执行决定阶段

意志品质

(一)意志的自觉性(受暗示性、武断从事)

(二)意志的果断性(优柔寡断、卤莽草率)

(三)意志的坚韧性(退缩、动摇、执拗、固执)

(四)意志的自制性(任性、怯懦)第九节

人格

人格的特性

(一)独特性

(二)整体性

(三)稳定性

(四)功能性

(五)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三、人格的结构

人格包含的是人格的倾向性和人格的心理特征两个方面,前者是指人格的动力,后者是指个体之间的差异;

需要和动机是人格的动力,它表现了人格的倾向,是人格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格积极性的源泉。人格的倾向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对认识对象的趋向和选择;

人格的心理特征包括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第二单元

能力

能力的分类 按照能力发展的高低程度,可把能力分作为能力、才能和天才。按能力的结构可把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按先天禀赋和社会文化因素,液体能力和晶体能力 按能力所涉及的领域来划分,可把能力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

按创造程度划分可把能力分为模仿能力、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

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能力类型的差异,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

二、能力结构理论

(一)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普通因素和特殊因素)

(二)塞斯顿的群因素理论

(三)吉尔福特的智力结构理论(智力的三个维量:内容、操作、产品)

四、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一)遗传的因素

(二)环境和教育的因素 营养、家庭、学校、社会 气质

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相当于平常所说的脾气、秉性或性情。气质类型学说

体液说:希波克拉底提出,人体内有四种液体,即血液、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 体型说;血型说; 激素说 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

基本过程:兴奋、抑制

基本特性:强度、平衡性、灵活性。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和抑制型。

气质的特性:感受性和耐受性、反应的敏捷性、可塑性、情绪的兴奋性、指向性

气质类型的外在表现: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

如何看待气质类型

1、气质的稳定性与可塑性;

2、气质类型没有好坏之分;

3、气质类型不决定一个人成就高低,但能影响工作效率;

4、气质类型影响性格特征形成的难易;

5、气质类型影响对环境的适应和健康。性格

性格的结构 性格的态度特征 性格的意志特征 性格的情绪特征 性格的理智特征

一、人格结构的动力理论——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把人格结构分为三个层次,即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底层,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次,遵循现实性原则; 超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次,遵循道德原则。

二、人格结构的类型理论——容格的内-外向人格类型理论

三、人格特质理论—— 奥尔波特、卡特尔、艾森克的人格特质理论和人格五因素模型

(一)奥尔波特的特质论 奥尔波特把人格特质分为两类,即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个人特质分为三类,即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二)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卡特尔认为,在构成人格的特质中包括共同特质和个别特质;根源特质; 卡特尔找出了16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特质,并椐此编制了―16种人格因素调查表‖。

(三)艾森克的人格结构维度理论

艾森克把许多人格特质归结到几个基本的维度或类型上 :内外倾E、神经质N、精神质 P;

卡特尔还把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

下载《基础心理学》读书笔记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基础心理学》读书笔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 2016

    冯忠良《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 一.该书框架 该书主要包括七个部分,它们分别是1.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学问题。 该部分主要阐述了教育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以及试图解决教育心理......

    《美育心理学》读书笔记

    美育心理学是研究美育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由教育学、心理学、美学等学科交叉而成。美育心理学在发展的过程中,在概念界定、发展简史、性质、任务、结构、体系等方面......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 由唐纳德·A·诺曼著作的设计心理学是设计专业一门理论课,是设计师必须掌握的学科,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是把人们心理状态,尤其是人们对于需求的心......

    《怪诞心理学》读书笔记

    《怪诞心理学》读书笔记《怪诞心理学》是英国心理学教授理查德•怀斯曼的专题报告集,理查德•怀斯曼——一位长期从事不寻常领域的科学家研究专研的课题都显得神秘而有趣。怪......

    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

    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 重要概念: 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属于应用型研究的一种方式,用来回答一些与学校或课堂有关的具体问题。 评估(assessment)为了作出有关学习和教学的决策......

    《拖延心理学》读书笔记

    《拖延心理学》读书笔记 《拖延心理学》读书笔记1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暑假生活已过一半之多,按照我们英语工作室假期安排,每位工作室成员要做到:在总结中成长,在成长中进步,......

    心理学读书笔记教育类

    心理学读书笔记教育类 看过有关于教育类的心理学的是怎样做读书笔记的呢?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心理学读书笔记教育类,供大家参考学习。 心理学读书笔记教育类【1】开展心理健康......

    学前心理学读书笔记

    由于专业的需要和兴趣使然,我在寻找阅读对象的时候都会特别关注与学前儿童有关的书籍。通过阅读这些书籍我认为要想真正地了解学前儿童,走近学前儿童,就必须先了解他们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