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改革对法院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影响[5篇范例]

时间:2019-05-12 20:43: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司法改革对法院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影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司法改革对法院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影响》。

第一篇:司法改革对法院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司法改革对法院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影响

作者:黄遐

来源:《法制博览》2012年第07期

【摘要】目前,以公平和效率为目标的司法改革正如火如荼的进行,建立一支优质的法院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作为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必须得到践行。司法改革为法院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树立了方向标,提高了司法人才的整体素质,促进思想政治工作与时俱进和创新机制的建立,因而,必须借助司法改革之力,通过坚持服务审判理念、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三种途径继续促进法院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建设。

【关键词】司法改革;思想政治工作;公平;效率

一、司法改革和法院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有了大幅的提高,使得法制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依法治国”也被作为基本国策写进宪法,我国法制现代化的模型初显。但是,西方法律文化与我国传统法律文化融合过程中出现的排斥现象,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司法实践的一些领域存在不相适应的地方,某些执法人员对人民群众利益的忽视使得司法权威受到威胁等等,这些司法领域出现问题,越来越引起重视。因而,司法改革也就成为社会关注的一大热点[1]。1997年中共十五大明确提出我国司法改革旨在“推进司法改革,从制度上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公正与效率成为司法改革的目标及方向[2],通过合理配置司法权力、公开司法活动、提高司法效率、强化监督制约,来达到司法改革的目的。

加强法院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是司法改革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与保证,是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各项工作中的基础[3]。法院作为国家的审判机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条件下,加强其思想政治工作,是摆在各级法院面前的重要任务。目前,我国法院思想政治工作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司法人员缺乏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性质和作用的认识,欠缺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养的热情,法院思政部门的任务重工作人员少等等,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司法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法院职能的发挥。在新时期,借助司法改革的契机,加大法院思想政治工作是迫在眉睫的事业。

二、司法改革对法院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影响

首先,司法改革为法院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树立方向标。司法改革的目标是实现司法工作的公平和效率,法院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目的是完善司法人员的整体素质,从而更好的发挥自

身的职能,达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司法改革的目标为核心,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可以有的放矢,避免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中出现盲目化、形式化的现象,能够提高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效果。

其次,司法改革提高司法人员素质,能建立良性的人才竞争机制,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法官队伍。司法改革有利于突破法院人才流动、分配方面的制度瓶颈,建立一套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法院人才工作机制[4]。能够创新法院人才队伍建设方案,提高法院工作人员科学化、法制化和民主化的管理。能促进司法工作人员良性的竞争,对工作认真,工作成效显著的人员给予奖励,淘汰不能胜任工作的人员,对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给予支持和鼓励,借助司法改革的机会,可以造就和凝聚更多的司法人才。

再次,司法改革促进法院思想政治工作与时俱进。法院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在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必须与时俱进,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对司法工作的要求,才能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5]。司法改革可以推动法院加强对新形势的审视和对新政策的学习,促进司法人员理念的更新。

最后,司法改革有利于提高法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机制建立,增强工作成效。司法改革要求必须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这就要求法院的思想政治工作建设不能只是纸上谈兵,要落实到各级法院,特别是基层法院,要求司法人员对新问题进行积极探索,研究新的问题解决方法和思路,更新理念,发挥创新精神,提高工作的效率和工作质量[6]。

三、借司法改革之力,加强法院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

(一)牢固坚持服务审判理念

法院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审判工作这个中心任务去做,将司法改革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结合起来,真正重视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建设。在司法改革的过程中要坚持服务审判的原则,在思想政治建设的过程中同样要重视服务审判,让广大司法人员意识到优质的完成审判任务是一切工作的终点,是为人民服务的见证。把司法改革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相互渗透到审判工作中,这样才能实现司法改革的目标,完善法院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

(二)继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教育。要把提高司法人员素质、加强司法队伍建设作为法院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在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国际新背景下,司法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必须加强的。各级法院应该与时俱进,根据新形势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学习和培训,为法院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努力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各级法院应该充分尊重司法人员,真情关怀工作人员,增强法院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凝聚力。推进法院民主管理,大力开展向先进典型司法人物学习的活动,弘扬新风正气,及时表扬先进。法院应该坚持并强调司法人员人人都可以成才的理念,积极引导工作人员树立“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理念,提倡和开展读书活动,树职业之德,要加强司法人员的专业素养的培训,加大对司法人才的培养力度。

参考文献:

[1]李佩幼.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思想政治工作[J].专论,2006:10-11.[2]高鹏芳.论我国司法改革中的三对矛盾[D].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3]张洪涛.切实加强新时期人民法院的思想政治工作[J].山东审判,2003:3-4.[4]刘允霞.探索先进典型培养成长规律开创法院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J].山东人大工作,2009:40-41.[5]曹文俊.提高素质,服务大局——谈加强司法行政队伍思想政治工作[J].共产党人,2006:21.

第二篇:加强法院队伍建设,助力司法改革

2013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提出了在当前新形势下,人民法院队伍建设的新要求。2014年7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正式发布《人民法院第四个五年改革纲要(2014-2018)》,对深化司法改革过程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回应,其中提及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审判权力运行体系。最高人民法院的这一系列举措表明,法院队伍的建设是新时期实现法治中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作了全面部署。而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在于法院队伍的建设。人民法院的队伍建设工作,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同时又是一项庞大、复杂、长期的社会系统工程。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必须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给人民法院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形势下,作为人民法院,必须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重要精神,在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同时,要充分认识到法院队伍建设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深刻把握队伍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必须把法院队伍建设纳入法院工作的宏观思路,从长远及战略高度作为重要工作常抓不懈。

一、当前法院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现状分析

近年来,各级党委加强了对法院工作的领导,法院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此同时,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甚而比较严重的问题。只有深入分析这些问题,才可能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推动法院队伍建设实现新的跨越。

(一)司法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处在转型期的社会矛盾日益加剧和突出,在司法领域出现了不少疑、难、新、特的案件,这就对法官的知识结构与思维方式的变化提出了新要求。面对新形势新问题,一部分司法工作人员没有及时更新观念,坚守老方法、老经验办案。同时,一些司法工作人员因本身的业务素质问题而导致的冤假错案时有发生。司法能力建设的日渐欠缺,深刻影响了人民群众对司法公信力的认知。

(二)司法作风有待进一步改进。法院司法作风还没有得到彻底地改变,一些干警机关作风问题依然存在,服务人民群众的热情不足,责任心不够。这些问题不解决,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司法为民的公信力。法官肩扛天平,判断是非曲直,是公平和正义的化身。社会公众要求法官要做到公正、廉洁、高效、为民。而少数法官政治业务素质不高,有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之现象,严重损害了法院和法官队伍公正无私、秉公执法的良好形象。个别工作人员司法为民的宗旨观念不牢,司法为民意识不强,作风不扎实,对当事人有生、冷、硬、横、推和刁难等现象,审判效率不高,有拖延办案的现象。

(三)应对新媒体的能力有待增强。当前,社会已进入新媒体时代,任何司法行为都可能成为舆论的焦点和公众的话题。同时来自舆论的压力也会对法院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面对这些问题,加强对新媒体的应对能力是必要的。

(四)法院人事管理制度不适应当前新形势的发展。法院人事制度改革的进程还较慢,难以适应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对法院的要求。如在法官职业化建设方面,法官员额制度、法官助理制度推行的还较为缓慢;法院工作人员分类管理还未完全推开;法官的职务、职级的行政化色彩仍较为浓厚。尤其是法官的职级待遇长期得不到应当解决,严重地挫伤了干警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近年来,不少地区的法官相继辞职,特别是基层法院的法官流失严重,面对这些来自现实的挑战,有必要对现行的人事管理机制进行革新,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

二、法院队伍建设应采取的举措

(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加强法院队伍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始终处于关键地位。要加强班子建设,领导成员自身要具备优良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高尚的道德品行。要努力把领导班子建设成“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高、团结协作强、作风形象正”的坚强领导核心。为此,领导班子要加强政治理论及业务学习,自觉把理论学习当作一种精神境界,积极营造浓厚的学习风气,不断提高政治水平,不断增强政治上的坚定性。同时,要坚持业务学习和锻炼,不断学习新知识、积累新经验,摈弃主观臆断,不断推动法院案件质量整体的提高和质的飞跃。

(二)加强司法能力建设。法官的工作是集专业性、政治性、社会性和服务性于一身。一名好的法官必须具备渊博的学识阅历、精深的法律素养、缜密的逻辑推理、丰富的司法经验。同时,也应具有准确把握社会矛盾、化解矛盾的能力。因此,加强司法能力建设,应当重点从法官着手,努力推进法官队伍专业化与职业化建设。一要健全学习制度,教育干警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把学习作为提升专业素质和司法能力的重要方法和途径。二要大力开展业务培训、岗位练兵,提高干警的司法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广泛开展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培养一批岗位专业能手。三要大力开展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努力造就一批专家型、复合型法官。

(三)加强队伍作风建设。要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表率作用,切实转变作风,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和苦干实干精神。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始终保持职业操守。坚持司法为民,认真、踏实、严谨、高效做好各项工作,不断推进司法公正公开,提升司法公信力。规范司法行为,树立法官良好形象。要严格按照《法官法》和《法官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通过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干警的职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提高干警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大力倡导忠于职守、严格执法、文明办案、清正廉明、刚正不阿的职业道德。教育干警严格遵守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和“反四风”政策。要以加强和改进审判作风为切入点,全面推进作风建设。提高队伍整体纯洁性,防止司法腐败。要坚持不懈的对法官进行廉政自律教育,加强对法官的监督管理,确保队伍纯洁,努力建成“不愿为”的自律机制、“不敢为”的惩戒机制、“不能为”的防范机制和“不必为”的保障机制。健全监督制约网络,健全方便群众举报的各项制度;把监督工作延伸到八小时以外,延伸到干警家庭,使法院和法官的司法活动置于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之下,保证司法的廉洁和公正。

(四)实施人才兴院战略。在新时期,对法院队伍建设要有新的要求,在促进法院科学发展的同时,要努力培养专业化、复合型人才,全面提升干警的综合素质。要坚持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用人机制。要加大教育和培训的力度,提升整体素质。要着力创新科学用人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法官的潜能。要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制度,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着力改变一切影响人才创业创新的氛围和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人才资源的潜能。坚决用“显规则”取代“潜规则”,要创新用人机制,使广大法官想干事的有机会、会干事的有岗位、干成事的有地位。同时,要着力严格把好“进入关”,从源头上保证法官队伍素质。

(五)创新法院队伍人事管理机制。不断创新队伍管理机制,是新形势下加强人民法院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四五改革纲要”的要求,深化法院人事管理改革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长期以来,我国对法官沿用普通公务员管理模式,不能充分体现司法职业特点,也不利于把优秀人才留在审判一线。针对上述问题,“四五改革纲要”提出:要坚持以法官为中心、以服务审判工作为重心,建立分类科学、结构合理、分工明确、保障有力的法院人员管理制度。结合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的要求,积极实行法官员额制度、法官助理制度、要按照《法官法》的要求,对法院工作人员,包括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司法警察、司法行政人员实行分类管理,改革法官管理模式,取消法官行政级别,使不同的法官等级享受不同的政治和经济待遇。要继续完善聘任制书记员单独序列管理。结合司法实践,逐步解决聘任书记员的编制管理、职级配备、职级晋升、工资福利待遇及与其他人员管理的衔接等问题;要逐步改革司法警察管理制度,明确司法警察职责,探讨将司法警察编制和职数单列的可行性。要积极推行法官遴选,不断完善法官遴选程序、拓宽法官来源渠道,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要通过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功者奖、过者罚、劣者出”的用人机制。要建立健全法官交流任用机制,加大法官的交流力度。同时对不符合法官任职条件或不适应审判工作的人员,及时调离法院,保证法官的整体素质。

在当前新形势下,法院队伍的建设,关系到司法改革能否落到实处,也是迈向法治中国的重要一步。在顾全大局,科学部署,合理规划的前提下,努力做好人民法院队伍的建设工作。以当前司法改革纲要为核心,全面推进法院工作的开展,总结各方经验,开创法院队伍建设新局面。

第三篇:论法院的司法改革

论法院的司法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适应民主政治建设的要求和人民对法治的需要,各级人民法院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制定民事、行政诉讼证据规则,改革证据制度;改革裁判文书的制作,规范审判组织的职能,扩大合议庭职权;切实落实公开审判的宪法原则,将审判置于公众监督之下;严格和细化诉讼回避制度,维护当事人对法院的信任;依法扩大适用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推行刑事普通程序简化审理;改革和完善审前程序,推行庭前证据展示制度„„这些改革措施从根本上提高了法院审判工作的质量,保证了程序公正的实现。

关键词: 司法公正司法改革问题分析措施

一、作为国家政权机构中的一个分支,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必须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

作为司法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人民法院的作用就在于,依照法律对产生争议的法律问题作出具有最终效力的裁判,并以此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法院的判决是将法律应用于具体当事人或法律争议,其直接的结果就是引起当事人权利义务的变化。在许多国家,对案件的判决理由还可以成为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项规则。我们常说,法院掌握生杀予夺大权,法院是人民权利的最后一道保障,就是说的法院职能的重要性。

无论在英美等普通法系国家,还是在欧洲等大陆法系国家,司法职能的重要地位是有目共睹的。按照这些国家学者的观点,国家的权力无比强大,但统治阶级仍然要设立一个处于中立地位的法院,来处理人民与人民、人民与国家之间的法律争议;政府的权力是广泛而且重要的,但政府仍不得不拨出充足的经费、提供精良的人马去养活一个独立于政府而且经常判决政府胜诉的司法机关。为什么?因为全社会、全体人民都依赖这样一种机制,依赖那些在机制中公正裁判的法官。人们相信:法官们会依法裁判,而且他们执掌的法律是可靠的;法官会凭良知行事,而他们的良知是高尚的;法官依特有的司法工作方式进行审判,而且这些工作方式是科学的。

公正是司法的生命。每一起案件的当事人都会期待着自己的利益得到承认,实现当事人和整个社会所追求的“正义”。所以,对于法官来说,一起具体案件所涉及的不只是一份财产、一个行为,而是人们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如果法官的裁判没有体现公正,其结果必然是挫伤有理者对公平、正义的信仰,同时又放纵那些从不公正的裁判中获得利益的人继续行恶。这样的后果正如培根所比喻的,将污染了河水的源头。而法官的使命,就是把每一起案件都以公正标尺加以衡量,将社会对公平、正义的信念注入每一起案件的审判过程和结果之中。

从依法治国的意义上讲,如果一个社会中没有了司法公正,那么这个社会也根本没有公正可言了,由此看见,司法公正既是司法活动自身的目标和要求,也是依法治国的目标和要求。

二、人民法院司法改革的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适应民主政治建设的要求和人民对法治的需要,各级人民法院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解放思想,树立新型司法理念。

时代的变革要求司法制度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锐意改革,而改革的基础就是要树立新型司法理念。实际上,随着由计划经济转变到市场经济,由人治走向法治,由单一的专政转向民主政治和政治文明,由贫穷落后发展到小康社会,由义务主导转向权利主导„„这一切

发展、变革都要求对一些不能反映司法职能特有性质和司法活动特有规律的传统司法观念进行扬弃,对那些明显不适应新形势要求、违背客观规律的司法体制与工作机制重新认识。

关于中国司法制度应当接受哪些新型司法理念问题,从人民法院的审判实践来看,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逐渐树立了司法公正、司法效率、审判独立、司法尊严、司法民主、司法文明、司法正义等现代司法理念,从根本上改变了法官的精神面貌。

(二)改革法院内设机构,完善审判组织制度。

法院系统按照职能独立、互相制约、公正高效的原则,顺利完成了内设机构的改革,实行了立案工作、审判工作、审判监督工作、执行工作的分立,建立了以审判工作为中心的组织模式,效率得到保障、提高,也从审判组织上实现了审判工作的“审者判、判者审”的要求。

(三)完善法官管理制度,加强法官队伍职业化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最高人民法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一直致力于提高法官的素质,效果显著。02年以来,最高法院明确提出了“法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任务,将法院队伍建设推进到一个新阶段。法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基本内容是严格法官的职业准入,强化法官的职业意识,培养法官的职业道德,提高法官的职业技能,树立法官的职业形象,加强法官的职业保障,完善法官的职业监督。通过这一举措,真正将法官与一般公务员区别开来。

最高人民法院近年来认真贯彻落实《法官法》,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司法考试制度,建立了法官考评委员会,实行了法官等级制度,建立了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制度和法官回避制度,制定了《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改革了法官培训体制,为保证审判职能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人才基础。’

(四)改革审判方式,实现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

审判方式改革已经进行了十多年。从最初的只为解决效率低下,发展到今天的同时追求公正与效率,我国的审判方式改革经历了从初始到深化的过程。审判方式改革的成果体现在新的《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中,体现在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司法解释中。内容主要有:吸收当事人主义审判方式的优点,摒弃“超职权主义”的弊端,充分发挥当事人在诉讼中的作用;改变法官的绝对主导地位,强调法官的主持与居中裁判功能;制定民事、行政诉讼证据规则,改革证据制度;改革裁判文书的制作,增强说理性;规范审判组织的职能,扩大合议庭职权;切实落实公开审判的宪法原则,将审判置于公众监督之下;严格和细化诉讼回避制度,维护当事人对法院的信任;依法扩大适用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推行刑事普通程序简化审理;改革和完善审前程序,推行庭前证据展示制度„„这些改革措施从根本上提高了法院审判工作的质量,保证了程序公正的实现。

(五)改革不适应新形势的传统做法,加强司法文明建设。

近年来,人民法院在新型司法理念的指导下,大力加强司法文明建设,效果显著。具体改革措施主要有以下几项:

1、在审判法庭内实行法官穿著法袍、使用法槌的制度。这项改革举措虽然不是触动体制的大动作,但它引发了对审判职能性质的反思,冲击了传统的司法观念。特别是以法袍代替了“大沿帽加肩章”的旧式法官制服,赋予了法官职业和审判职能以新的含义与形象,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2、改革死刑执行方式,逐步采用注射方式执行死刑。对罪犯的待遇是衡量一个国家法治水平和文明程度的标准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死刑执行方式一直是枪决。新的《刑事诉讼法》在保留枪决执行方式的同时,增加规定了死刑的注射执行方式,并逐步在实践中

推广,体现了对死刑犯的人道主义待遇。

3、实行司法救助制度。根据这一制度,人民法院对经济确有困难的诉讼当事人实行诉讼费用的减、缓、免交,为符合规定的刑事被告人指定辩护人,确保其诉讼权利得以实现。

4、将遵守司法礼仪作为法官的一项基本职业道德准则。要求法官保持良好的仪表和文明的举止,维护人民法院的尊严和法官的良好形象,尊重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人格尊严,自觉遵守并监督他人遵守法庭规则,保持法庭的庄严。

5、提供各种服务,确保诉讼当事人在文明、尊重、轻松的环境中实现诉讼权利。一些法院设立了方便当事人的立案接待大厅,提供充足的空间、座位、饮水和简单的咨询服务。

三、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

(一)现行司法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司法权力地方化。我国虽然是单一制国家,但宪法规定实行多级政权体制,从中央到省、市、县、乡,共有五级。每一级政权都设有权力机关、行政机关;除了乡镇政权外,其他各级都设有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加之现行的人事、财政体制也以分级管理为主,导致了司法权力的地方化。司法权力是一种国家权力,而不是地方自治性质的权力,所以司法权力地方化逐渐显现出来的弊病影响了法制统一、独立审判这两项重要宪法原则的实现,也使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受到威肋。

2、审判活动行政化。法院组织法以及刑事、民事、行政三大诉讼法规定了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的基本方式,但长期以来,法院在一些重要环节上没有按照司法工作方式从事审判活动,反而借用了行政工作方式处理案件、管理审判工作,从而抹杀了审判活动的特点,审判职能的作用受到影响。另外,个别地方无视审判职权的本质特征,把法院当作行政部门对待,把法官当作行政官员管理,从而加剧了审判活动的行政化。

3、法官职业大众化。法律是一门科学,法官是一个职业。法官职业需要特有的职业训练、职业意识、职业素养、职业技能、职业道德,不是什么人都能当法官的。一支职业化的法官队伍是法院完成宪法赋予的审判职责的前提。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两点:一是不理解司法权力的性质,进而违反司法活动的客观规律,将司法机关等同于其他机关;二是否认或者漠视法官职务的“职业性”,甚至将法官视同于普通公务员,连法官职务的“专业性”都无法保证。

(二)关于司法改革的原则与措施。

司法体制改革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国家法制统一原则的前提下积极、稳妥、慎重地推进。这些原则是改革的指导,也是成功的保障。

涉及人民法院的司法改革有以下几项:

1、改革法院体制。主要包括法院产生体制、法官任免体制、法院设置及法院内部机构设置体制、专门法院制度、法院司法行政管理体制、法院与其他机关职权划分以及设立司法区的可能性等。

2、建立、健全独立审判保障制度。除了通过体制改革保障审判独立宪法原则得以实现外,还应当建立其他保障机制,如法官的身份保障、任职保障、待遇保障制度,审判过程中的法官之间、审判组织之间、法官与院长庭长之间的内部独立保障制度,上下级法院之间的审级独立保障制度以及干扰司法的有效惩罚机制。

3、完善诉讼程序制度,改革审判工作机制。应当继续深化审判方式改革、简易程序制

度改革、专业化案件审判程序改革、证据制度改革、审判组织制度改革。

4、改革执行体制和执行工作机制,解决“执行难”。应当根据执行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分析产生“执行难”的各种原因,对症下药。应当将目前人民法院执行机构行使的“执行实施权”和“执行裁判权”,做到实质意义上的“审执分立”。

5、加强对司法工作的监督制度。在正确处理依法独立审判与自觉接受监督关系的前提下,继续发挥目前的审级监督、审判业务监督、纪律监督、职业道德机制监督、社会监督等有效监督机制的作用,进一步研究接受人大监督、检察监督的范围和方式,使之规范化、法制化、制度化,使审判机关在接受监督的同时,确保依法独立审判,公正司法。

6、改革和完善法院的司法行政管理和审判管理制度。强调司法行政的服务功能,突出审判工作在法院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完善审判管理制度,探索与案件审判直接相关的审判管理工作与普通司法行政工作的不同规律,建立法官会议制度、案件管理制度,提高司法效率,确保司法公正。

7、贯彻落实《法官法》,完善法官制度,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职业化法官队伍。应以法官职业化为主线,改革法官培养机制;扩大法官选任程序的公开性、广泛性;完成法官员额确定工作,提高法官队伍的素质,为其他各项改革奠定基础;建立健全法官辅助人员制度,最大程度地发挥现有优秀法官的作用;加强对法官的职业道德约束,建立强有力的实施机制。

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也是时代和人民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这一艰巨而伟大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特别是法律界人土的共同努力。顺应时代的要求,按照中央的部署,共同完成司法改革的宏伟大业,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的进程。

第四篇:民意对司法的影响

民意对司法的影响

-------以药家鑫案为例

2011年5月20日上午8时,倍受全国让人民关注的药家鑫杀人案二审在陕西省高院开庭,由于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依法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这对大多数人来说无疑是大快人心的,因为不论是从一审判决之前药家鑫在押时期,还是判决后上诉等待二审时期,民间要求判处药家鑫死刑的呼声可谓一浪高过一浪。因此,大多数人都认为二审的结果也会尊重民意,判处药家鑫死刑,事实证明也是如此。

那么究竟民意对司法有多大的影响,民意能否改变司法判决,大多数人的观点能否代表真正的公平正义,我想这些都是我们通过药家鑫一案应该思考的问题。中国有句古话“君者,舟也;民者,水也,水则载舟,亦能覆舟。”说的就是尊重民意的重要性,而药家鑫一案也是如此,本来一件由交通肇事引发的杀人案虽然情节严重,手段残忍,社会危害性大,但是毕竟药家鑫在杀人之后主动向公安局投案自首,而且其杀人并没有进行一定的预谋,属于偶发性犯罪,主观恶性较小,如果其积极主动交代罪行,并积极对被害人家属进行赔偿,在我个人认为,药家鑫很有可能不会被判处死刑。但是这个可能性已经被打消,因为就药家鑫杀人后,该案件就已经被媒体曝光,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一阵激烈的反响。各种各样的民意扑面而来,在这种个情况下,司法机关很容易就受到民意的制约。而这种制约在很大程度上会对判决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药家鑫杀人案的一审中,西安中级法院实行了一次特殊的的旁听方式,在场有500名旁听人员,而这500名旁听公民均收到了法院发的一份特殊的问卷,问卷上除了庭审的合议庭成员名单,还有两个问题:您认为对药家鑫应处以何种刑罚?您对旁听案件庭审情况的具体做法和建议?这可谓在我国旁听审判中开了一个先例。但是,这究竟是不是民意的正确表。达呢。在我看来恐怕不是,因为在旁听的500人中有400人是和药家鑫具有同样身份的大学生的特定群体,其中西安音乐学院学生就有300人,其中还不乏药家鑫的同学,而受害者是农民,农民群体参加旁听的人很少,村民和受害人亲属才区区的25人,这使得民意得出的结果严重偏向药家鑫,显然有失公平,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所表达出来的民意完全不是真正的民意。因此,对民意表达的主体就要有一定的规定,如公民的范围,构成比例,文化程度等都要综合考虑。虽然这样,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一般的公民没有接受过专门的法学教育,缺乏一定的法律素养,他们对案件的理解一般都是个人的主观好恶,也存在一定的跟风随大流的行为,就像药家鑫杀人案一样,许多人对案件的来龙去脉并不是很了解,只是道听途说就主管的认为药家鑫罪大恶极,理应判处死刑。我想这些不仅不利于表达真正的民意,也会使这所谓的“民意”真正干扰司法的公正性。

另外,西安中级法院这一对旁听人员发放调查问卷获取民众意见的方式在我国法律中没有规定,虽然有利于法官提高审判效率,更多的了解民意,提高法律的透明度,但其本身仍就存在一定的问题,有人认为这不符合司法审判程序,在这一过程中表达的“民意”很有可能会对法官产生一定的影响,造成法官的先入为主,首先主观上认为被告有罪。而且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除审判的法官外,任何人均无权且不能对案件发表能影响案件判决的意见,否则会被认为干扰司法。另外,法律是否符合民意不是从司法角度来说,而是从立法角度来说的,主要指国家出台一项新的法律或法规,需要广泛征求民意,听取民众意见,召开听证会等,并不是在司法过程中要求公民旁听案件的审理并直接表达对案件如何判决的个人观点。象西安中级法院的这种做法,有将旁听变为陪审的嫌疑,这样只会影响司法的公正性。

我认为,我国现在存在的问题不是民众无法充分表达民意,而是表达民意的途经过多,例如许多人通过网络等各种方式表达对药家鑫案件的看法,这其中不乏有人是收取不法利益故意制造舆论,这些都会影响到法官的正常司法判断,造成“民意绑架司法”的现象,造成司法混乱。在法律的实施过程中民意的表达确实有一定的必要性,但是过多的不符合程序的民意表达只会造成司法的不公正,因此,就要充分运用法官的法律素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肩负起维护司法公正的责任,给原被告一个公正合理的判决。

第五篇:法院队伍建设

提升法院形象

为了能够最大程度上得到广大群众对法院工作的理解和认可,更好的实现

“司法为民”的基本宗旨,我院从自身做起,不断推出新举措,提升法院形象。一是从个人形象入手,规范言行举止。强化干警的“主人翁”意识,心系法院形象。注重司法礼仪,要求干警严格按照要求统一着装并佩戴胸徽;搞好法制宣传,耐心做好说服调解工作,规范文明用语,礼貌待人,坚决克服反感厌恶、蛮横冷漠、推卸责任等现象。

二是从审判工作入手,提高审判质量。开设培训班并邀请知名人士进行授课,加强对法官的业务培训,同时注重法官之间业务经验的学习与交流,培养一支素质高、业务精的法官队伍;开展案件审判评比活动,以促进司法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审判工作得到科学调度为契机,采取相应的奖励措施,达到将审判工作提质、提速、提效之目的。

三是从队伍建设入手,健全管理制度。严格考勤制度,杜绝懒散拖拉的行为,工作时间严禁擅自离岗、串岗,不得处理与工作无关的个人事务,干警之间互相敦促和监督,同时建立奖惩制度,切实做到奖罚分明;规范网络的使用和管理,上网办公或查阅资料期间不得浏览与工作无关的网页,应直奔主题,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全面提升服务效能,树立法院良好形象。

下载司法改革对法院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影响[5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司法改革对法院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影响[5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试析基层法院司法统计工作改革与创新

    试析基层法院司法统计工作的改革与创新 [摘要]文章从基层法院司法统计工作的实践经验中分别阐述了统计工作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对推进司法统计工作管理模式和机制的改革与......

    司法改革

    申论热词:司法改革 广东法院系统当前正推行一系列“去行政化”改革,颇受舆论关注。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郑鄂表示,司法不公的原因绝大多数并不是因为司法腐败。而“司法行政......

    司法改革

    中国法院网讯 (张先明) 7月9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向社会发布《人民法院第四个五年改革纲要(2014-2018)》(以下简称“四五改革纲要”)。最高人民......

    古代孝对司法的影响

    古代孝对司法的影响 马韶青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北京100720) 摘 要:在中国古代, 作为家庭规范、社会规范、治国方略的“孝”对司法具有重要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一......

    加强队伍建设对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文章标题:加强队伍建设对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加强队伍建设对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一支训练有素的员工队伍,对企业是至关重要的,每一个企业都应把培育人,不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

    法院司法工作总结

    法院司法工作总结范文汇编 本文导航1、首页2、强化了档案管理工作引导语:工作总结前要充分占有材料,一定要实事求是,成绩不夸大,缺点不缩小,更不能弄虚作假。工作总结频道为各位......

    法院队伍建设经验材料

    法院队伍建设经验材料 队伍建设是法院基层建设中的重中之重。要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纪律严明、作风优良的高素质法官队伍,就必须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队伍建......

    法院加强队伍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法院加强队伍建设经验交流材料近年来,区法院围绕着“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以规范司法行为、提高司法能力为重点,大力加强队伍建设,努力提高队伍服务和谐社会的司法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