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古代孝对司法的影响
古代孝对司法的影响
马韶青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北京100720)
摘 要:在中国古代, 作为家庭规范、社会规范、治国方略的“孝”对司法具有重要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一是对子孙复仇的原宥;二是子孙侵犯父祖的刑罚加重主义;三是父母为了子孙气忿自尽, 子孙也得承担逼死父母的责任。
孝道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 与古代特定的社会经济政治结构紧密相关。它从家庭规范延伸到社会规范, 进而延伸到治国的方略, 把父权和君权联系起来, 成为统治者治理国家的指导方针。“夫孝, 天之经也, 地之义也, 民之行也”, 《孝经》把孝变成了天经地义的最高德行。天子的“德教加于百姓” , 诸侯的“不骄”、“不溢”、“和其民人”, 卿大夫的“非法不言”、“非道不行”, 士与民的忠顺事上等统统归之于孝。因此, 孝不仅仅是统治者的道德纲领, 而且也是政治宪章和法律准则。
在我国, 孝很早就同法和刑结下了不解之缘。《尚书·康诰》中记载:“元恶大憨, 矧惟不孝不友„ „乃其速由文王作罚, 刑兹无赦”① , 《孝经》“五刑之属三千, 罪莫大于不孝” ② , 明确把不孝行为作为惩罚的对象。不孝罪在中国古代法律中是一种独立的罪名。北齐律首创“重罪十条”, 把不孝罪列为十恶不赦的罪名之一, 并冠于篇目名例中。刘宋法律规定“子不孝父母为弃市”, 甚至允许母告子不孝, 欲杀者许之③。《唐律疏议· 名例》指出,“不孝”罪包括“告言诅詈祖父母、父母, 及祖父母、父母在,别籍异财, 若供养有缺, 居父母丧, 身自嫁娶, 若作乐释服从吉, 闻祖父母、父母丧, 匿不举哀, 诈称祖父母、父母死。”对于这些“不孝”行为, 在量刑上采取从重主义, 一般都处徒刑以上。例如, “诸告祖父母、父母者绞”, “詈祖父母、父母者绞” ④ , 詈骂祖父母、父母要判绞刑, 充分体现了刑罚的严苛。
不孝罪还是常赦不原之罪, 无论身份高低, 无论是否具有特权, 只要犯此罪, 就会受到惩罚。清代的法律给予父母呈送发遣的权利, 父母呈控子孙忤逆不孝, 司法机构不但受理, 而且不要求呈控人提供证据。忤逆不孝的子孙因父母的呈送,常由内地发配到云贵两广, 这一类的犯人向例是不准援赦的⑤。
祖父母、父母不仅可以运用家庭规范来自由处分子孙,而且还可以运用法律的力量来剥夺子孙的自由。“子孙被排斥于家庭团体之外, 同时也就被排斥于广大的社会之外—包括边境以外的全部中国, 不能立足于社会。这可以说明子孙永远是属于父祖的, 永远是与家庭不能分离的, 这在具有近代意识, 以为脱离家庭可以自由在社会上获得自己生活的见解, 是大相径庭的” [ 1] 13。因此, 维护孝是司法的基本宗旨之一, 孝也是决定罪与非罪, 轻罪与重罪, 以及是否惩罚和惩罚轻重的重要依据。在具体司法实践中, 孝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子孙复仇的原宥
复仇的观念和习惯, 在古代社会中极为普遍⑥。崇尚孝道伦理的中国古代社会, 复仇观念尤深。《周礼》对报仇的事作了种种规定:报仇有法定的手续, 也有专管报仇事务的官吏, 只要事先到朝士处登记仇人的姓名, 将仇人杀死便可无罪⑦。《礼记· 曲礼》记载:“父之仇弗与共戴天, 兄弟之仇不反兵, 交游之仇不同国”。先秦时代国家权力不强大,收稿日期:2005-12-05
作者简介:马韶青(1978—), 女, 山西太原人, 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法理学, 法史学。
①意为:那些罪大恶极者, 亦是不孝不友之人。应当迅速按照我们(周)文王所制订的刑法, 对他们严惩不贷。
②《孝经· 五刑章》, 载于《十三经注疏》, 清阮元校刻本, 中华书局影印, 1980年第一版。
③《何承天传》云:“母告子不孝, 欲杀者许之。”注云:“谓违犯教令, 敬恭有亏, 父母欲杀皆许之”(《宋书》**, 沈约撰, 中华书局, 1974年 校点本)。
④《唐律疏议· 斗讼》, 刘俊文点校, 中华书局, 1983年。⑤除非遇到特旨恩赦或减等发落, 询明犯亲, 才有释放的机会。
⑥历史上如希腊人、希伯来人、阿拉伯人、印度人, 都允许复仇。古代日本在法律上许可复仇, 并有若干限制。英国在十世纪时, 意大利一直到十六七世纪时还有此风。
⑦《周礼· 地方司徒》, 调人云:“父兄之仇皆使之远避以和难, 不避则报之。杀人复仇而人又反杀者, 使邦国交仇之。仇人而义者, 不同国, 令弗仇。”
法律机构不发达, 因此报仇之风极盛, 是复仇自由主义时期。法律机构发达后, 生杀予夺之权被国家收回, 杀人便成了犯罪的行为, 受国法的制裁, 复仇由于与国法不相容, 逐渐被禁止了。从东汉起, 除了元代, 各朝的法律都禁止人民私自复仇。除了积极的制止复仇外, 还采取移乡避仇等消极防止复仇事件发生的方法, 可见法律对复仇事件防范之周密。但是, 尽管法律严加制裁, 复仇主义已深入人心。许多人宁可挺身受刑, 也决不因怕死而忘仇不孝, 于是复仇者得到社会的同情和赞扬, 不但一般的舆论①如此, 即使是有司法责任的官吏也持如此的看法, 而且标榜“以孝治天下”的皇帝最终也会 原赦这些复仇者。
赵娥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②。她将父仇杀死后, 诣县自首, 福禄长尹嘉很同情她, 解印绶纵之, 自己也预备弃 官逃走。赵娥不肯, 守尉再次示意她自行匿避, 仍不肯, 守尉 于是强行将其遣回家, 乡人皆“为之悲喜慷慨嗟叹”。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隋时王子春为从兄长忻及嫂所杀, 子春有女三人, 舜最 长, 时才七岁, 粲五岁, 璠二岁。皆寄食亲戚家, 舜怀有复仇 之心, 姊妹俱长, 亲戚欲嫁之, 拒不从, 密谓二妹:“我无兄弟, 致使父仇不报, 吾辈虽是女子, 何用生为? 我欲共汝报仇, 汝 意如何?”二妹泣从姊命。是夜, 姊妹各持刀跃墙而入, 杀长 忻夫妻以告父墓。诣县请罪, 争为谋首。州县不能决。隋文 帝闻而嘉叹, 特原其罪③。
唐贾氏之父为族人所害, 其弟强仁幼年, 贾抚育之, 不 嫁, 强仁成童, 将仇人杀死, 取其心肝祭父墓。事后贾氏遣强 仁自首, 有司判以极刑。她便请求代弟而死。高祖怜之, 特 赦贾氏及强仁免死, 移其家于洛阳④。
梁悦为父复仇, 投县请罪, 唐宪宗云:“复仇杀人, 固有彝 典, 以其申冤请罪, 视死如归, 自诣公门, 发于天性。志在殉 节, 本无求生之心。宁失不经, 特从减死之法”, 宜决一百, 配 流循州⑤。
后唐时高晖为乡人王感所杀, 晖子宏超杀感, 提仇人头 至大理寺自首, 以故杀论死。尚书刑部员外郎李恩梦说:“今 方明时, 有此孝子, 若使须归极法, 实虑未契鸿慈。”奉敕宜 矜, 减死一等⑥。
明萧山何御史舜实以事谪戍归里, 时御史邹鲁谪为萧山 县令, 何、邹固有隙, 邹逼何往戍所, 中途谋杀之。何子兢避 难于父友家。不多时, 邹改官山西, 兢率亲党数十人守候于 路, 折伤邹肢体。邹诉于官, 兢陈明父冤, 慷慨请死。依律谋 杀本属府县官应判斩罪, 但此案因为原有杀父之仇, 且邹已 迁官, 非亲临之官, 得减死, 仅拟流徙⑦。
像上面这样获赦减死的复仇案, 在中国古代社会举不胜 数。法律明文禁止复仇, 违反该规定就要承担法律责任。但 复仇者实施了复仇行为还能获得减免刑罚, 说明古代执法者 对复仇者是法外施仁。因此, 以“孝”为核心的“礼”与“法” 的冲突使得统治者在执行法律的时候尽量兼顾国法与人情。
二、子孙侵犯父祖的刑罚加重主义
子孙本以恭谨孝顺为主, 所以对父母有不逊侵犯的行为 皆为社会和法律所不容。詈骂父祖就已属于不孝罪的范围, 要处以绞刑⑧, 詈骂以上的行为, 则加重刑罚。《唐律· 斗 讼》规定:殴打普通人的刑罚仅是笞打四十大板, 而子孙对于 祖父母、父母加以反抗并有格抵自卫行为的, 则属于十恶重 罪中的“恶逆”罪名, 要处以斩刑, “笞四十和斩刑比, 加重了 十六个等级”⑨。中国从汉代起直至明、清, 对殴、伤父祖的 行为都是处以死刑中最重的刑罚。如果导致父祖死亡, 又罪 加一等。唐、宋最重刑已是斩刑, 元、明、清律则加至凌迟处 死。同时, 不分侵犯行为是出于故伤还是误伤, 只要有殴伤 父祖的事实存在, 即一律处斩。这样的案例有很多: 周三儿用柳条殴责伊妻, 母上前遮护, 误伤左腮颊, 饮食 行动如常, 并未嚷痛。嗣因身体受寒, 下坑出恭, 失跌喘发, 痛剧殒命。刑部以伤甚轻浅, 死由于病, 但业已误伤, 伦纪攸 关, 仍照律拟斩决, 奉旨九卿议奏, 得改斩候 10。又有一案:白鹏鹤因向嫂白葛氏借灯油不遂, 出街嚷骂, 白葛氏赶出门理论, 白鹏鹤拾起土块向嫂掷击, 适母白王氏 出劝, 误伤殒命。刑部按子杀父母凌迟处死律问拟。奉旨以 遥掷土坯误伤其母, 非其思虑所及, 与斗殴误伤者究属有间, 着改为斩立决 1。123 马韶青:古代孝对司法的影响 ①②
③④⑤⑥⑦⑧ ⑨ 10 1 包括读书人的见解。
赵娥的故事见于皇甫谧《列女传》和《魏志· 庞淯传》。故事梗概是:赵娥的父亲赵安为李寿所杀, 娥有弟兄三人都想为父报仇, 但是
未得机会弟兄三人都已病死。李寿喜出望外, 认为赵家仅剩一柔弱女子不足为患, 可以高枕无忧了。娥悲愤万分, 矢志报仇。买一利刃, 每夜
磨刀。当时她已出嫁并有幼子, 家人和邻人都知道李寿凶狠, 劝她打消了复仇的念头。娥发誓, 不杀李寿, 决不罢休。她天天坐着鹿车巡游, 等
候复仇机会。一天终于在都亭前与李寿相遇, 她下车扣住李寿的马, 受惊欲逃, 娥以刀奋力砍去, 马惊将寿摔在地下, 娥又去砍, 砍在树上, 用力
过猛被折断。这时李寿已被摔伤, 娥想夺寿的佩刀, 寿猛力跳起, 娥扑上去扼住他的咽喉, 并死力扣住不放, 终于将寿按到在地, 随后抽出李寿 的佩刀将李寿头颅割下。报完父仇, 娥到官府自首。
《隋书》八О, 《烈女传》, 孝女王舜, 中华书局点校本, 1973 年版。《旧唐书》一九三, 《烈女传》, 濮州孝女贾氏, 中华书局, 1975 年点校本。《旧唐书》五十, 《刑法志》, 中华书局, 1975年点校本。《五代会要》九, 《议刑轻重》。
《明史》二九七, 《孝义》六, 《何兢传》, 中华书局, 1974年版。
《唐律疏议》二二, 《斗讼》二, “殴詈祖父母父母”;《宋刑统》二二, 《斗讼律》, “夫妻妾媵相殴并杀”;《明律例· 刑律》, 《骂詈》“骂祖 父母父母”;《清律例· 刑律》, 《骂詈》, “骂祖父母父母”。
“唐律的刑罚等级是:笞十, 笞二十, 笞三十, 笞四十, 笞五十;杖六十, 杖七十, 杖八十, 杖九十, 杖一百;徒一年, 徒一年半, 徒二年, 徒二
年半, 徒三年;流二千里, 流二千五百里, 流三千里;绞, 斩。共二十个等级。笞四十和斩刑比, 加重了十六个等级”。史风仪著, 《中国古代的家 族与身份》,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8年版, 第210页。《刑案会览》44:23b。《刑案会览》44:25ab。法律上对子孙完全出于过失杀伤父祖的刑事责任, 也比 普通人犯这种罪的刑事责任要重的多。普通人犯过失杀伤 罪, 法律允许用金钱赔偿, 免除刑事责任①, 而子孙过时杀伤 父祖, 不但不能用金钱赎罪, 而且还要判处较重的刑罚。唐、宋、明、清律过失伤者徒三年, 过失杀者流三千里②。清乾隆 时期, 又用判例的形式规定, 过失杀祖父母、父母绞立决③, 处刑更重。过失杀伤父母罪所以如此重大, 仍是因为孝道伦 纪的关系, “过失虽出无心, 而子孙„ „ 于祖父母、父母当敬 慎不应至于过失, 故凡人收赎, 而子坐流徒, 即臣子于君父不 得称误之义也” ④。对祖父母父母的过失杀伤, 无论何种情 况之下, 均须依律拟罪, 不得减轻, 除非声明可矜情节, 请旨 核减, 但亦只能由绞决改为绞候[ 1] 32— 33。
三、父母为了子孙而气忿自尽, 子孙也得承担逼死父母 的责任
《明律例》规定, 逼死祖父母、父母的, 比照殴祖父母父 母罪问斩;《清律例》更具体, “凡子孙不孝导致祖父母、父母 自尽之案, 如审有触忤干犯情节, 以致忿激轻生窘迫自尽者, 即拟斩决。若并无触犯情节, 但行为违反教令, 以致抱忿轻 生自尽者, 但拟绞候⑤。父母因子孙而死, 虽非处于子孙的 故意和过失, 子孙也要承担责任。
有一案例:贾松年因妻做饭迟延, 加以殴詈。母李氏出 而喝阻, 不听。李氏欲禀官送究, 松年叩头央求, 不允。随即 赴县呈控, 回家以后才晓得父母首告忤逆, 应问遣戍。李氏 虑无人侍养, 心生追悔, 愁急莫释, 投井自尽。有司以李氏之 死虽非抱忿轻生, 但事由于首告究由违反教令所致, 依律拟 绞候⑥。
法律看重的是父母因子孙而自尽的事实, 所以即使父母 的自尽并非出于子孙的忤逆或违反教令, 子孙也不能推卸刑 事上的责任。
在有些情况下, 纵然父母并非故意寻死, 其死也不是由 于子孙的过失, 子孙也得负同样的刑事责任。清时有一个案 例充分说明这一点:陈汶选令子陈自鄘取茶给饮, 因茶不热 倾泼在地, 当向斥骂, 并取棍向殴。自鄘畏惧, 跑出屋外, 汶 选持棍赶殴, 因地上被茶泼湿, 滑跌在地, 磕伤脑后殒命。刑 部以陈汶选虽自行跌毙, 但陈自鄘不俯首就责, 畏惧逃跑, 以 致伊父追赶滑跌身死, 实数违反教令, 照子违反教令致死自 尽例, 拟绞候⑦。
因此, 只要父母的死伤因子孙而起, 不问谁是谁非, 也不 问有心无心, 或意料所及否, 都逃脱不了杀伤父母的罪名。虽然司法官吏有时也明知子女情有可原, 然而在高度提倡孝 道的社会中, 子孙应该绝对顺从父母, “天下原无不是的父 母”。刑罚加重、法外用刑也就成了法律执行者不谋而和的 事情了。参考文献: [ 1]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M].北京:中华书局, 1981.(责任编辑:梁文杰)TheInfluenceontheJudicatoryofXiaoinAncientChina MAShao-qing(ChineseAcademyofSocialSciences, InstituteofLaw, Beijing100720, China)Abstract:Inancientchina, socialrulesandawayofgoverningthewhole country,xiaoplayedanimportantroleintheancientjudicatory, whichwasembodiedinthreepoints.Firstofall, xiaomadethewholesocietyaccepttherevengethoughtandcondonerevengeactions.What smore, ifthejunioraggrievedthesenior, judgeswouldpunishthejuniormoreseverelythanordinarycriminals.Inaddition, ifthesenior diedduetoactionsofthejunior, thejuniorshouldtaketherap.Keywords:ancientlaw;xiao;revenge;JuniorAggrievingtheSenior 124 第21卷第2期柳 州 师 专 学 报2006年6月 ① ②
③④⑤⑥⑦
参见《唐律疏议》二三, 《斗讼》三, “过时杀伤人”;《宋刑统》二三, 《斗讼律》, “过时杀伤”;《明律例》, “戏杀误杀过失杀伤人”;《清律 例》, “戏杀误杀过失杀伤人”。
《唐律疏议》, “殴詈祖父母父母”;《宋刑统》二二, 《斗讼律》, “夫妻妾媵相殴并杀”;《明律例》, “殴祖父母父母”;《清律例》, “殴祖父 母父母”;《清现行刑律》, “殴祖父母父母”。
《清律例》, “殴祖父母父母”条, 乾隆二十八年例, 道光二十五年修改例。
asoneofthefamilyregulations, 同上。
《清律例》二六, 《刑律》, 《人命》, “威逼人至死”条, 乾隆三十七年例。《刑案会览》44:7a— 8a。《刑案会览》44:5a— 6a。
第二篇:民意对司法的影响
民意对司法的影响
-------以药家鑫案为例
2011年5月20日上午8时,倍受全国让人民关注的药家鑫杀人案二审在陕西省高院开庭,由于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依法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这对大多数人来说无疑是大快人心的,因为不论是从一审判决之前药家鑫在押时期,还是判决后上诉等待二审时期,民间要求判处药家鑫死刑的呼声可谓一浪高过一浪。因此,大多数人都认为二审的结果也会尊重民意,判处药家鑫死刑,事实证明也是如此。
那么究竟民意对司法有多大的影响,民意能否改变司法判决,大多数人的观点能否代表真正的公平正义,我想这些都是我们通过药家鑫一案应该思考的问题。中国有句古话“君者,舟也;民者,水也,水则载舟,亦能覆舟。”说的就是尊重民意的重要性,而药家鑫一案也是如此,本来一件由交通肇事引发的杀人案虽然情节严重,手段残忍,社会危害性大,但是毕竟药家鑫在杀人之后主动向公安局投案自首,而且其杀人并没有进行一定的预谋,属于偶发性犯罪,主观恶性较小,如果其积极主动交代罪行,并积极对被害人家属进行赔偿,在我个人认为,药家鑫很有可能不会被判处死刑。但是这个可能性已经被打消,因为就药家鑫杀人后,该案件就已经被媒体曝光,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一阵激烈的反响。各种各样的民意扑面而来,在这种个情况下,司法机关很容易就受到民意的制约。而这种制约在很大程度上会对判决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药家鑫杀人案的一审中,西安中级法院实行了一次特殊的的旁听方式,在场有500名旁听人员,而这500名旁听公民均收到了法院发的一份特殊的问卷,问卷上除了庭审的合议庭成员名单,还有两个问题:您认为对药家鑫应处以何种刑罚?您对旁听案件庭审情况的具体做法和建议?这可谓在我国旁听审判中开了一个先例。但是,这究竟是不是民意的正确表。达呢。在我看来恐怕不是,因为在旁听的500人中有400人是和药家鑫具有同样身份的大学生的特定群体,其中西安音乐学院学生就有300人,其中还不乏药家鑫的同学,而受害者是农民,农民群体参加旁听的人很少,村民和受害人亲属才区区的25人,这使得民意得出的结果严重偏向药家鑫,显然有失公平,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所表达出来的民意完全不是真正的民意。因此,对民意表达的主体就要有一定的规定,如公民的范围,构成比例,文化程度等都要综合考虑。虽然这样,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一般的公民没有接受过专门的法学教育,缺乏一定的法律素养,他们对案件的理解一般都是个人的主观好恶,也存在一定的跟风随大流的行为,就像药家鑫杀人案一样,许多人对案件的来龙去脉并不是很了解,只是道听途说就主管的认为药家鑫罪大恶极,理应判处死刑。我想这些不仅不利于表达真正的民意,也会使这所谓的“民意”真正干扰司法的公正性。
另外,西安中级法院这一对旁听人员发放调查问卷获取民众意见的方式在我国法律中没有规定,虽然有利于法官提高审判效率,更多的了解民意,提高法律的透明度,但其本身仍就存在一定的问题,有人认为这不符合司法审判程序,在这一过程中表达的“民意”很有可能会对法官产生一定的影响,造成法官的先入为主,首先主观上认为被告有罪。而且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除审判的法官外,任何人均无权且不能对案件发表能影响案件判决的意见,否则会被认为干扰司法。另外,法律是否符合民意不是从司法角度来说,而是从立法角度来说的,主要指国家出台一项新的法律或法规,需要广泛征求民意,听取民众意见,召开听证会等,并不是在司法过程中要求公民旁听案件的审理并直接表达对案件如何判决的个人观点。象西安中级法院的这种做法,有将旁听变为陪审的嫌疑,这样只会影响司法的公正性。
我认为,我国现在存在的问题不是民众无法充分表达民意,而是表达民意的途经过多,例如许多人通过网络等各种方式表达对药家鑫案件的看法,这其中不乏有人是收取不法利益故意制造舆论,这些都会影响到法官的正常司法判断,造成“民意绑架司法”的现象,造成司法混乱。在法律的实施过程中民意的表达确实有一定的必要性,但是过多的不符合程序的民意表达只会造成司法的不公正,因此,就要充分运用法官的法律素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肩负起维护司法公正的责任,给原被告一个公正合理的判决。
第三篇:古代军事思想对现代战争的影响
古代军事思想对现代战争的影响
2012级大气科学 12010001012
王欣然
什么是军事思想?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等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不同队级、国家或政治集团有不同的军事思想。同一阶级、国家或政治集团的军事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或发展阶段也有区别。军事思想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既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制约和影响,也影响和作用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内容极为丰富。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历代兵书多达3380部,23500卷;目前尚存兵书2308部,18567卷;其中比较有价值的100多部,被选入百科全书的有39部。
中国古代战争之多,兵书和论兵要著之多,军事群星之多,军事典章之多,堪为世界之最,其军事思想发展水平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在现代军事领域里,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认为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其代表作为以《孙子》为首的所谓武经七书)已经完全过时了,在以精确制导,全球快速机动,GPS和C4ISH为特点的世界新军事革命面前完全是故纸一堆;另一种观点则恰恰相反,认为美军就是在孙子兵法指导下打赢了海湾战争和最近的伊拉克战争,甚至煞有其事地宣称,美军指挥官给每个美军大兵都发了孙子兵法,让他们临阵好好学习,书就装在大兵们鼓鼓囊囊的大背囊里。
有人可能认为中国古代兵法仅仅是“用兵之法”,之所以已经过时不再有用,是因为那时的战争与现代战争已有了根本的不同。这其实是一种误解。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博大精深,浩如烟海,在许多方面论述的并不是单纯的用兵布阵,而大量涉及到政治与战争及经济与战争的关系,进而从政治及经济层面论述军事问题和战略问题,提出了许多至今仍然有用的政治军事经济观点,同时中国古代兵法还大量涉及到战略学,战术学,军制学,军事地理学,军事心理学,军事管理学,军事人才学,战争性质理论,战争指导理论等方面带有一般规律性的基本理论原则。这些基本理论原则对于正面临世界新军事变革的中国军队和中国国防建设具有普遍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今天,我们谈到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兵法,不应拘泥于古代如何布阵,如何行军打仗,如何火攻等。历史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世界也已进入新军事变革年代,古代战争形式与现代战争形式已经大相径庭。但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兵法的许多著名思想和论断,如“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兵者,诡道也”,“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上兵谋伐,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等等,至今仍有着现实指导意义,换言之,这些军事原则是永恒不变的。
名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英国名将蒙哥马利元帅,积极主张世界各国的军事学院把《孙子兵法》列为学员必修课目。我国古代兵书不但广为世界各国军事家所学习和运用。而且在国外已经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被深入研究。更有趣的是,它还极大地吸引着广大政治家、哲学家、文学家、历史学家,甚至连企业家,商人等也争相研读《孙子兵法》。《孙子兵法》已渗透到了人们的政治文化生活之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成为人们的口头格言,就连法国的电影《蛇》的序言也以《孙子兵法》中的话为导语。日本的体育运动和营业战略也直接引用《孙子兵法》中的辞句作口号。日本天皇带头学习中国的兵书,让海军中将佐藤铁太郎给他讲授《孙子兵法》,为此佐藤铁太郎专门著了《孙子御进讲录》。我国古代兵书俨然成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百科性的宝库。军事家评《孙子兵法》为“兵学圣典”;文学家评为“与其说是兵学的书,不如说是文学的书”,是“不朽不灭的大艺术品”;政治家评为“外交教科书”,“政治秘诀”;哲学家乃至企业家则评为“人生哲学”等。
世界上重要的工具书大部收进了孙子的资料。查阅世界著名的百科全书,例如英国的《不列颠百科全书》、苏联的《苏联大百科全书》、《苏联军事百科全书》、日本平凡社的《世界大百科事典》等,都列有孙子的条目,《不列颠百科全书》第15版孙子条目写了一千字的释文。为适应各方面的需要,翻译、注释的《孙子兵法》以及研究专著,在世界各个角落相继出现。当然,各国译注的种类和数量是大不相同的,就国家而言,还要首推日本。早期的日本文人大部能阅读汉籍,所以他们研读的是汉文兵书,并且直接大量翻印我国兵书,日本主要的汉籍目录上几乎都著录有翻刻的《孙子兵法》。自公元1660年开始,出现用日文翻译的中国兵书《孙子兵法》。用日文撰写的研究专著和注释本,如林罗山的《孙子谚解》、物徂徕的《孙子国字解》、佐佐木琴台的《孙子合契》、犬饲博的《孙子话说》、筱崎司直的《孙子发微》、河田东岗的《孙子句解》、佐藤一斋的《孙子副诠》、平山行藏的《孙子折衷》、吉田松阴的《孙子评注》、阿多俊介的《孙子之新研究》、佐藤坦的《吴子副诠》等等。以上均为军界以外人士所著,其中以物徂徕的《孙子国字解》和吉田松阴的《孙子评注》流行最广。与此同时,军界研究《孙子兵法》的热情更高,陆海空军各有专著问世。如陆军中将落合丰三郎的《孙子例解》、海军中将佐藤铁太郎的《孙子御进讲录》、辎重兵大尉冈本的《古代东洋兵学·孙子解说》、空军少将大场弥平的《孙子兵法》等等。这各式各样的著者,站在不同的立场,从不同的角度对《孙子兵法》进行深入的研究,有的从哲学方面研究,有的从政治外交方面研究,有的从战史和名将言论方面研究,有的从海军理论方面研究,有的从空军战略战术方面研究,有的从战斗纲要、军队教育等方面研究,还有的从近现代战争理论方面研究,各有研究宗旨。但他们共同的目的是吸取《孙子兵法》等中国古代兵书中对他们有用的东西,为其现实服务。
中华武德文化史上有两句古语,一是“忘战必危”,二是“好战必亡”。尤其是在环球相对“变小”、战争的破坏力愈来愈大的当今世界,“安国”与安国际社会融为一体,安己之国与安人之国相辅相成,国际社会的安全度以每个国家的安全系数为条件。因此,孙子“军争为危”命题的真理性,越来越具有普遍的、现实的意义,应引起国际社会和各国人民的高度重视。
应当看到,在高技术战争的烽火台上,一只蝴蝶煽动起来的火星,有可能引发全球性的灾难;但是,完全可以预见,灭亡的首先是它自己。当代中国的军事“安国”之策,就是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因此,适应世界军事领域的深刻变化,重视“科技强军”,加强质量建设,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提高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防卫作战能力,则是实现“安国”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更大、更多贡献在道义上的责任和使命。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对现代战争的影响可以说无孔不入,不管现在的军事战略战术有多先进,都脱离不开古代军事思想的精髓,可以说如果没有古人先驱性的军事思想,现在的军事思想发展不会这么快,因此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对于现在战争起着绝对的指导作用。
第四篇:文化冲突对我国古代管理的影响
哈佛的费正清研究中心主任孔飞力(philip A.Kuhn)有一本社会学名著《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涉及到一种非常值得重视的现象,就是两种文化冲突对政策与管理措施的影响。读这本书,或许对管理与文化的关系有所启示。
清朝建立后,统治者一直面临一个文化上的难题:一方面,他们对高度发达的汉族文化十分仰慕,尤其是对儒学及其相关的治国理论钦佩不已。顺治、康熙、乾隆都是汉化的倡导者,有些举措,说他们对汉族文化五体投地也不过分。但问题在于,作为满族统治者,他们不得不强调满族文化的优越性,在内心里,一直存在着对汉族文化的某种恐惧。从清初血淋淋地推行“削发令”,就可以看出这种忧虑和担心。
统治者的忧虑和担心,肯定会反映在国家治理方面。顺康雍乾时期,尤其是康乾时期,国家政策中的文化冲突随时可见。对不属于满族原有的文化体系,他们要大力接纳,吸收汉族文化中有利于自己统治的成分,利用汉族文化提高自己的品味,不仅开动国家的宣传机器倡导儒家学说中的君臣大义和天命神授,而且在生活中也处处向这种文化靠拢。康熙的读经,乾隆的写诗,都表现出这种对汉族文化的崇拜。
但反过来,他们又要不断提醒自己,满族文化中的尚武、淳朴,要远远优于汉族文化。正如乾隆所言:“满洲风俗,素以尊君亲上、朴诚忠敬为本,而骑射之外,一切玩物丧志之事,皆无所渐染。”汉族文化上的优雅和奢华,正是中原政权灭亡的本因。所以,他们在政策上又要极力排斥汉族文化,防止汉族文化侵蚀满族的自信心,并告诫八旗子弟不得效仿汉人恶习,甚至为了防范这种文化上的渗透而把满族与汉族隔离开来。这种对异族文化的二重心态,造成了治国方略的严重冲突。
著名的承德避暑山庄,可以看做是这种文化冲突的物化承载。一方面,模仿江南的园林,追求文化的雅致,赏心悦目的亭台楼阁,诗词对联的汉风唐韵,恨不得把汉族建筑中的优秀成分全盘生吞活剥地拿过来;但另一方面,所有这些,绝不允许触犯满族传统的神威,都要为更重要的“木兰秋狩”服务。在这里,皇帝的首要使命是率领满洲贵族以打猎的方式,重温自己驰骋疆场的雄姿,唤醒满洲血统中的战神本性。
在这种文化的矛盾心态下,治理国家的举措就难免疑神疑鬼。“文字狱”就是这种心态酿成的。其效果,恰恰是不同文化优势的互相抵消,而文化劣势却无法有效遏制。这种有选择地对汉族文化的模仿和学习,使汉族文化的价值核心被排斥,而表面的奢华则毫无阻碍被接受,很快造就出了一批堕落的八旗子弟。连乾隆也不得不承认,满族“渐染恶习,浮靡嚣薄,殊失国初浑厚之风”,“几与汉人无异”。
而对满族文化的强调和维护,又加剧了汉族的对立情绪,使受到排斥的汉族文化成为反抗统治者的思想基础。政策和举措上的冲突,使清朝对满族“特色”的强调,最后却加速了满族“特色”的丧失。其中的寓意,值得深入探讨。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第五篇:儒家孝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孝”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研究背景
孝是中华民族两大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之一,几年来人们把“孝”视为天性、甚至作为分别人与禽兽的标志,忠孝是圣人提出来的,都不是圣人想出来的。它是我国古代社会长期实践的产物。
“孝”字源于我国古代甲骨文,至今有4000多年的历史,其原义为“奉先思孝”儒家通统认为“孝”是百善之先。《论语》记载“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孝是一个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从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撰写的,被称为二十四史之首的《史记》中“舜年二十以孝闻;天下明德,自虞舜始”到二十四史纪传体的史书《明史》以及明朝开始延续到清朝慈溪时代停止的乡村酒礼;从秦国丞相吕不韦主编的传世巨著《吕氏春秋》中的“未孝,三皇,五帝之本物,万事之纲纪也。”到北宋司马光说主编的长篇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从明永乐年间的一部大型类书《永乐大典》,到清乾隆时。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书《四库全书》。从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的儒家学源的经典著作“四书五经”中“修书齐家平天下”到晋书中孝友传。都是足以体现孝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研究目的通过这一次研究性学习,让组员了解“孝”的真实意义,提高对中华文化的理解能力,促进同学们团队合作的意识和精神,开拓视野,能够在以后的生活中用实际意义来践行“孝”。研究内容
研究孝的真正内容,了解孝在中国历史不同时期的不同作用及影响,解读晓得内涵部析孝的精髓,认识中国不同时期的孝的行为及孝子做到对孝的真正理解。
研究经过
先划分小组,规定组长,进行分工,让每位同学分属不同的工作内容,分别对自己的研究内容进行资料搜集,完成后组员间互相交流,讨论,筛选,整合出结果,展示的内容,最后做出小组研究成果和完成幻灯片以及论文制作。
研究意义
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提高了同学们对中华文化的理解能力,激发对学习语文的兴趣,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定基础,通过对故事的阅读,对不同人士的评价与探究,一定程度上了解了关于“孝”的有关知识,并体会,深入了解何为“孝”认识到了中国历史上一些孝子与孝行。
效果分析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不仅提高了合作意识,也发扬了团队精神,我们懂得了要在日常生
活中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父母分担关心和爱戴父母。同时也学会了对待父母要和颜悦色,从心底尊敬父母。但对父母也不能百依百顺,不能违背做人的原则。
孝需要爱的诠释,更需要爱的奉献。爱是孝的基础,更是做到孝的必备之路,假如把
孝看做一艘小船,那么爱就是推进小船前进的渔夫,假如把孝比作一处迷人的风景,那爱就是那发现美得眼睛,假如把孝比作湛蓝的天空,那爱就是漂浮在天空中的几朵白云。小需要我们的热心,更需要我们的真诚,只有这样,人类的需求才能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