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力合作,做好滁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

时间:2019-05-12 20:51: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通力合作,做好滁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通力合作,做好滁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

第一篇:通力合作,做好滁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

通力合作,做好滁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

各位同志:

去年年底,市委市政府决定开展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即《滁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修编工作,经过国内多家单位竞标,已确定由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来承担此项工作。为确保规划修编工作又好又快的开展,召开本次规划修编动员大会和现场协调会。下面,就本次总体规划修编的必要性、规划编制的时间安排、规划编制调研和资料要求,作如下汇报。

一、关于修编城市总体规划的必要性

现执行的《滁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经省政府批准实施以来,有效地指导了我市的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纵深推进工业强市、城镇化和东向发展三大战略,抢抓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机遇,依托区位、资源、环境“三张牌”,加快建设“三个园”,积极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力冲刺“双超”和“追宿迁、超千亿、进前列”的目标,经济社会呈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

但随着《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意见》(皖发〔2011〕27号)的颁布实施、京沪高铁的通车、苏滁产业园的落户等客观重大因素的改变,城市建设面临着发展、提高、创新的新目标和新要求,迫切需要修编城市总体规划,解决好制约我市发展等一系列问题,为城市建设提供发展蓝图和依据。

(一)修编城市总体规划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发展战略和要求,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需要。

2011年11月10日,省委、省政府颁布实施《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意见》(皖发〔2011〕27号)文件,明确提出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要求,推进城镇化提速提质,创新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和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生产力布局,强化城镇综合承载力建设,引导人口合理有序迁移,促进异地城镇化,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努力走工业化与城镇化双轮驱动、经济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民生优先、社会和谐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明确提出要做大做强中心城市,促进滁州发挥区位等优势,加快建成东向发展的明星城市。同时“十二五”时期,重点组织实施“11221”工程,推动合肥市建设成为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以芜湖市为中心的滨江城市组群,发展20个以上县级中等城市,培育200个左右特色镇,实施万村规划综合整治工程。

同时,省政府正在编制的《安徽省省域城镇体系规划(2011—2030年),于去年年底已通过专家评审,明确提出我市在全省的功能定位为:全省承东启西的重要先导区,沿江城市带的重要节点城市。以中新苏滁现代产业园建设为核心,形成全国重要的家电、盐化工和硅产业基地,加快“大滁城”建设,成为连接合肥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的地区性中心城市。

适时修编我市城市总体规划,明确新的城市发展思路和对策,有利于更好地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发展战略,进一步增强我市中心城市的内聚力、辐射力和综合竞争力,形成滁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优势。

(二)修编城市总体规划是加快重大项目落地、巩固和提升滁州区域地位的需要。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其中滁州市15平方公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起步区已经获得省政府批准。同时2011年12月27日,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滁州市政府在合肥签约,合作开发投资约100亿元的苏滁现代产业园项目已落户。该项目的以中新集团为建设主体,借鉴中新合作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引进先进的规划建设理念和与国际接轨的管理体制机制,在滁州约36平方公里的区域,建设一个“产城一体”的现代化园区。韩书记已明确表示,苏滁现代产业园是安徽省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加快泛长三角区域合作”的重大举措,也是推进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合作典范,得到了皖苏两省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中新集团和滁州市政府力争用5年—8年时间将其建成为安徽顶级、两省示范、国际标准的现代化工业园区,成为长三角区域合作的新标杆,成为中新两国合作的新典范。

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正在进入重大转折时期,城市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发展的有利时机,部分用地已突破原总体规划,原有规划已难以对目前的城市建设进行有效控制和引导。同时周边城市经济建设的现实成就和发展态势,对滁州从区域竞争中脱颖而出带来了新的压力,必须及时构建全新的大发展空间,加快重大项目落地,适应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创建一个可以支撑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框架,提升城市综合功能,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促进要素积聚。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空间布局,都必须进行战略性调整,修编总体规划是必需的有效的途径。

二、关于本轮总体规划修编的时间安排

本次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大致需要经过四个阶段。一是现状调研阶段(3月初结束)。主要工作是建立工作班子,制定编制计划,开展编制调研,开展市民意愿调查,收集和整理规划基础资料,其中,2月15号提交《滁州市城市总体

规划(2008-2020)实施评估报告》评审稿。二是纲要汇报稿阶段(5月底结束)。主要工作是进行专题研究,研究基本构思和框架,完成城市总体纲要初步方案。其中,3月20日,提交人口与用地规模报告评审稿。三是纲要评审阶段(6月份完成)。四是论证展示、完成成果阶段(力争8月底完成)。主要工作是召开城市总体规划纲要论证会;公开展示规划纲要,征求公众意见。在规划纲要的基础上,根据论证和公众意见,完成规划成果编制。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图纸、附件和专题报告。召开城市总体规划成果专家论证会,之后市规划委员会和市政府常务会议及市委常委会会议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审议,上报省人民政府进行审批。

三、规划编制调研和资料要求

城市总体规划资料调查统计与调研工作在规划中具有重要作用。此次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好坏快慢,不仅直接影响滁州市城市建设的质量和发展速度,而且关系到各行各业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而一个好的城市总体规划,必须充分占有大量可靠、详实的第一手资料数据,这是总规编制至关重要的基础工作,必须做好、做实、做快。由于规划工作的重要性和时间安排的紧迫性,为了加快滁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进度,现将规划编制所需资料的调查、统计、收集任务分解到各有关单位,请认真抓好落实,务必于3月5日前圆满完成这一任务,其中人口与用地资料需要在2月底前完成提交,按时向市规划局提交所需资料。

这次规划涉及的范围广、内容多,包括专题研究、规划大纲、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总体规划等四大块,所需资料调查统计收集范围几乎涵盖了各行各业,相当一部分资料调查统计要延伸到县(区),甚至乡镇、村。大量复杂繁重的资料调查统计任务需要各部门积极配合支持,各部门应增强配合意识,明确任务,靠实责任,不能以任何理由推辞。各部门接收受任务后,要迅速研究

部署,指定一名领导负责,安排有关科室组织人员力量尽快开展工作,并确定一名联络员,及时与规划局沟通联系。要按指定调查统计的范围,垂直安排布置,统一收集汇总,保证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各项调查统计资料务必于3月5日前提交给市规划局。同时为了提高资料采用效率,要求各单位在报送文字资料时,同时报送电子文件(文件用WORD2003格式,图片最好采用能编辑的格式)。一些重要资料,如成书、成册的志书、调查成果、行业规划、图表等,由规划局向资料提供单位打借条,用后如数归还。

第二篇:关于做好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总结工作的意见(供参考)

附件:

关于做好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总结工作的意见(供参考)

为了认真贯彻施行《城乡规划法》,充分发挥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调控和引导作用,有效开展规划实施引导,提高城市规划实施率,现对做好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总结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目的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确立的城市发展目标、空间布局和各项用地与设施布置,通过实施情况检查,研究我省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规律,总结有效提高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率的办法、途径。

二、主要内容

1、城市总体规划目标落实情况

①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性质、用地发展方向、城市总体布局、规划建设范围控制等落实情况;

②中心城区人口、用地规模、路网建设等指标进展情况; ③规划强制性内容(含道路红线、基础设施黄线、绿地绿线、历史文化保护紫线、水体蓝线)等主要规划内容落实情况。

2、用地结构及用地性质调整情况;

3、近期规划建设的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公益设施建设落实情况;

4、在城市规划科学决策、编制审批、行政许可、执法监督、队伍建设等五大方面的建设和运行情况(如本市实施城市规划办法、城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行政许可监督、责任追究、规划委员会、信息公开、公众参与等决策机制的建立和运行情况);

5、土地、交通、产业、环保、人口、财政、投资等相关政策对规划实施的影响;

6、总结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规律和有效提高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率的办法、途径;

7、实施案例经验介绍。

三、材料形式

总体规划实施总结材料由总结报告和附件、以及实施案例经验介绍组成。总结报告主要包含上述前六大项内容。附件主要是图件、统计表格以及征求和采纳公众意见的情况。

第三篇:城市总体规划审查工作规则

城市总体规划审查工作规则

(1999年4月5日建设部发布)

为了加强报国务院审批的城市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体规划)的审查工作,规范审查工作程序,提高审查工作质量和效率,制定本规则。

一、审查的组织形式

总体规划审查工作由建设部牵头负责。建立以建设部牵头,由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科技部、公安部、国土资源部、铁道部、交通部、水利部、国家计生委、环保总局、民航总局、旅游局、文物局和总参作战部等部门组成的城市总体规划部际联席会议(以下简称部际联席会议),按本规则做好有关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的具体工作办法,由建设部商部际联席会议组成部门另行制定。

二、审查的主要依据

(一)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及建设部制定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三)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国务院批准的其他与总体规划相关的规划;

(四)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和省域城镇体系规划;

(五)当地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历史情况、现状特点和发展条件。

三、审查的重点内容

(一)性质。城市性质是否明确;是否经过充分论证;是否科学、实际;是否符合国家对该城市职能的要求;是否与全国和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相一致。

(二)发展目标。城市发展目标是否明确;是否从当地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否有利于促进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是否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是否符合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与国家产业政策相协调。

(三)规模。人口规模的确定是否充分考虑了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土地、水等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的制约因素;是否经过科学测算并经专题论证。

城市实际居住人口的计算口径包括在规划建成区内居住登记的常住人口(含非农业人口和农业人口)和居住1年以上的暂住人口。

用地规模的确定是否坚持了国家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及空间资源的原则;是否符合国家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是否符合国家《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是否在一定行政区域内做到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

(四)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城市空间布局是否科学合理、功能分区是否明确;是否有利于提高环境质量、生活质量和景观艺术水平;是否有利于保护文化遗产、城市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自然景观。

(五)交通。城市交通规划的发展目标是否明确;体系和布局是否合理;是否符合管理现代化的需要;城市对外交通系统的布局是否与城市交通系统及城市长远发展相协调。

(六)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目标是否明确并相互协调;是否合理配置并正确处理好远期与近期建设的关系。

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目标是否明确;是否符合国家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及标准;是否有利于城市及周围地区环境的综合保护。

(七)协调发展。总体规划编制是否做到统筹兼顾、综合部署;是否与国土规划、区域规划、江河流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国防建设等相协调。

(八)实施。总体规划实施的政策措施和技术规定是否明确;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九)是否达到了建设部制定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规定的基本要求。

(十)国务院要求的其他审查事项。

四、审查的程序与时限

(一)前期工作

建设部要加强总体规划编制前期工作的指导,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适时组织部标联席会议有关组成部门对总体规划编制工作进行必要的协调和指导。

有关城市人民政府在拟修编或调整总体规划之前,应就原总体规划执行情况,修编或调整的理由、范围,书面报告建设部,由建设部作出应属修编或调整的认定。

总体规划纲要和文本初步成果完成后,建设部要会同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城市规划主管部门组织专家组按本规则规定的审查重点并结合当地具体情况进行调查和检查复核,提出审查意见。有关城市人民政府应按专家组的审查意见,进一步对总体规划纲要和文本进行修改完善。

(二)申报工作

有关城市人民政府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报经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审批。直辖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由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审批。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有关城市人民政府要加强总体规划编制和审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并参照本规则制定相应的审查办法,充分发挥专家和相关部门的作用,切实把好总体规划上报国务院审批前的审查关。

总体规划申报材料包括:总体规划(含规划文本、附件、图纸)以及专家评审意见、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部门和军事部门的协调意见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审查意见。

(三)审查工作

建设部接国务院交办文件后,首先对申报的有关材料进行初步审核,对有关材料不齐全或内容不符合要求的,建设部可将其退回,补充完善后由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另行上报。对有关材料基本符合要求的,应及时将有关材料分送部际联席会议组成部门征求意见。各部门应就与其管理职能相关的内容提出书面意见,并在材料送达之日起5周内将书面意见反馈建设部。逾期按无意见处理。

建设部负责综合部际联席会议组成部门的意见并及时反馈给有关地方人民政府。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根据有关部门的意见,对总体规划及有关材料进行相应修改,不能采纳的,应作出必要的说明,并在材料送达之日起3周内将修改后的总体规划及有关材料和说明报建设部。

建设部在做好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组织召开部际联席会议,协调有关部门和地方的意见,并对拟批复总体规划的城市的性质、布局、规模等主要内容进行审议。会议由部际联席会议组成部门、有关地方人民政府的代表及有关专家参加。工作周期一般为3周。建设部应预先向部际联席会议组成部门书面函告总体规划审查工作的进度和计划。

(四)报批工作

有关城市人民政府要根据部际联席会议的意见,对总体规划及有关材料抓紧进行修改完善后报建设部。

建设部根据部际联席会议审议的意见,起草审查意见和批复代拟稿,与部际联席会议纪要、修改完善后的总体规划及有关材料一并报国务院。工作周期一般为3周。在总体规划审查过程中,有关方面意见如有重大分歧,经协商仍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的,由建设部列出各方理据并提出处理意见报国务院。

通常情况下,总体规划审查报批工作周期不超过5个月。

第四篇:城市总体规划审查工作规则1998年

城市总体规划审查工作规则

(建设部建规[1998]161号 1998年8月3日)

为了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国发[1996]18号)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中发[1997]11号)精神,加强对报国务院审批的城市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审查工作,规范工作程序,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制定本细则。

一、规划审查的主要依据

(一)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及建设部制定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三)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家产业政策;

(四)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和省域镇体系规划;

(五)当地经济、社会和自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和发展条件。

二、规划审查的重点

(一)城市的性质。城市性质的确定是否经过充分论证;是否科学、实际;是否符合国家对该城市职能的要求;是否与全国和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相一致。

(二)城市的发展目标。城市发展目标的确定是否从当地实出发、实事求是;是否与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家产业政策相协调。

(三)城市的规模。是否明确制订了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分五年控制性目标。

人口规模的确定是否充分考虑了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土地、水等自然资源和环境等制约因素;是否经过科学测算;并经专家专题论证。城市人口包括居住在规划建成区内的非农业人口、农业人口和一年以上的暂住人口。用地规模的确定是否坚持了国家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及空间资源的原则;是否符合国家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是否符合国家《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是否做到在一定行政区域内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

(四)城市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是否对城市空间布局作出统一规划;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是否科学合理;是否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生产质量和城市景观的艺术水平;是否有利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城市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自然景观。

(五)城市综合交通布局。对城市交通是否作出统一规划;城市交通体系规划是否符合交通管理现代化的需要;城市对外交通系统的布局是否与城市交通系统及长远发展相协调。

(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是否综合协调并确定城市基础设施及市政公用事业的发展目标;是否合理配置各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基础设施规划是否正确处理好远期与近期建设的关系;是否制定了城市环境保护规划;是否有利于城市环境的综合保护。

(七)协调发展。规划编制是否做到统筹兼顾,综合部署;是否与国土规划、区域规划、江河流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是否有利于指导城市合理发展。

(八)规划实施。是否有保证规划实施的政策措施、技术规定;有关的政策措施是否可行。

(九)是否达到了建设部制定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规定的基本要求。

三、规划审查的程序与时限

(一)前期工作。

有关城市人民政府在拟修编城市总体规划之前,应就原规划执行情况、修编的理由、范围,书面报告建设部、由建设部做出应属修编或调整的认定。有关城市人民政府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前,首先要组织编制规划纲要,建设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做好必要的协调和

指导。规划纲要完成后,由建设部组织专家组按本规划规定的审查重点结合当地其它有关具体技术问题进行现场调查和检查复核,提出初步审查意见。

(二)上报要求。

有关城市人民政府根据规划纲要及有关的法律、法规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报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审批。城市总体规划上报材料包括:规划文本、报告、图纸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部门的意见、技术评审意见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审查意见。

(三)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

建设部按国务院交办文件后,即将报批的城市总体规划连同有关附件分送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科技部、国土资源部、铁道部、交通部、水利部、环保总局、民航总局、旅游局、文物局以及解放军总参作战部等有关部门,征求意见,请各部门就与本部门管理职能相关内容提出书面意见,并在规定时间(自建设部发文之日起一般为4周;遇特殊情况,经协商可适当延期)内将书面意见反馈建设部。逾期按无意见处理。工作周期6周。

(四)协调意见。

在建设部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上,由建设部组织召开部际联席会议,讨论、协调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意见。会议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有关专家参加。工作周期一般为3周。对于规划审查的进度和计划,建设部预先向各有关部门书面通告。

(五)报批。

建设部依据协调意见,起草审查意见和批复代拟稿,与国务院有关部门的书面意见一并报国务院。工作周期一般为3周。在规划审查过程中,如有关部门意见有重大分歧,建设部认为有必要对该规划进行进一步修改完善的,可建议国务院将该规划退回报文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请其按要求修改完善后,另行上报。

通常情况下,规划审查报批工作周期一般不超过3个月

第五篇:关于加强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审批工作的通知

关于加强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审批工作的通知

建规[2005]2号

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副省级市、省会城市规划局(规委):

最近,国务院领导同志对做好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对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及时进行正确引导,制定严格的审批制度,合理确定城市建设与发展规模,严格控制土地使用。为了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和审批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做好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重要性

城市总体规划是促进城市科学协调发展的重要依据,是保障城市公共安全与公众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是指导城市科学发展的法规性文件。城市总体规划直接关系到城市总体功能的有效发挥,关系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必须体现前瞻性、战略性、综合性。

各地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中,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体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修编工作要从基本国情出发,合理确定建设规模,严格控制土地使用,防止滥占土地,保证城市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切实加强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和衔接

要完善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协调机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必须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相互协调,在城市规划区内,城市建设用地的安排,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用地布局和发展方向;城市总体规划中建设用地的规模、范围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应一致。

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必须坚持集约和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原则,尤其要注重对基本农田的保护。要将规划区内已经确定持基本农田明确列为禁止建设区。修编或调整城市总体规划,凡涉及改变基本农田性质和范围的,必须按依法程序办理有关手续。修编或调整的城市总体规划上报审批或备案时,有关批准文件应当作为附件。

三、认真做好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前期论证工作

要重视和加强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前期研究和论证工作。各地在修编城市总体规划前,要对原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认真总结,针对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新情况,着眼城市的发展目标和发展可能,从土地、水、能源和环境等城市长远的发展保障出发,组织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前瞻性地研究城市的定位和空间布局等战略问题。

要客观分析资源条件和制约因素,着重研究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解决好资源保护、生态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城市发展的主要环节。要处理好城市与区域统筹发展、城市与乡村统筹发展的关系,在更广阔的空间领域研究资源配置、区域环境治理等问题。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地提出城市发展的目标、规模和空间布局,为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提供基本依据。

四、改进和完善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方法与内容

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要转变单一由部门编制的方式,采取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依法办事的方式。规划修编的有关专题研究,要在政府组织下,由相

关领域的资深专家领衔担任专题负责人。规划的修编过程中要广泛吸收包括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企业、个人等各方意见,要采用咨询、交流、公示等方式,促进公众对规划修编的参与。

修编城市总体规划要改变只注重建设规划的观念,使规划内容能体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要突出规划的控制性,明确规划强制性内容,规划禁止、限制与适宜建设地区;要统筹考虑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要重视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要重视对历史文化和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要明确近期建设规划的发展重点和建设时序。

五、严格执行城市总体规划审批制度

目前正在修编的、由国务院审批城市总体规划的城市,应当按照合理限制发展规模、防止滥占土地、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协调和衔接,以及完善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方法和内容的要求,对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进行检查。在此之前,暂缓对国务院审批城市总体规划的规划纲要和初步成果的审查。城市总体规划由地方人民政府审批的,也应当进行一次检查。

各地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必须符合《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文件的精神。凡进行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必须经原规划审批机关的认定;未经认定不得修编。擅自进行修编的,按违反城市总体规划进行追究。

城市总体规划由国务院审批的,建设部将严格按照经国务院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审查工作规则》规定的程序,会同有关部门对规划纲要和规划的初步成果进行行政审查。有关城市必须依据城市规划部际联席会成员单位提出的意见对规划成果进行完善,并提出明确说明。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参照经国务院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审查工作规则》,建立相应的城市总体规划审查工作机制。

各地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切实端正城乡规划指导思想,加强对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领导和监督管理,充分发挥城乡规划对土地资源集约和合理利用的调控和引导作用,促进城乡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二○○五年一月五日

下载通力合作,做好滁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word格式文档
下载通力合作,做好滁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