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心理辅导教师的人格特质
心理辅导教师的人格特质
【摘要】心理健康教师的人格特质直接关系到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质量。学校心理辅导工作对辅导人员的心理素质和态度有特殊的要求,并不是任何人只要学心理学就可以胜任。心理健康教师只有具备了这些特殊的心理素质和态度,才能保证心理辅导工作的有效性。
关键词:心理辅导教师 人格特质 心理素质心理辅导教师应具备的人格特质
1.1 国外相关研究
美国心理咨询专家卡瓦那、科米尔、盖尔, 日本心理学家伊东博等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其中著名心理咨询与辅导专家罗杰斯曾建议美国心理学会在选拔和考核心理辅导人员时, 要注意以下人格特质:1.较优秀的智力和判断能力;2.既有独创性又有融会贯通的能力;3.旺盛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坚持自学,学而不厌的态度;
4.不机械地看待人,对人具有较强的爱心和关怀;5.对自我人格或性格的特质能加以洞察,有幽默感;6.丰富的感受性,多方面的思考能力;7.谦虚、宽容;8.温暖、友好的人际关系,或人际交往能力;9.勤勉,工作习惯有规律,承受压力的能力较强;10.勇于承担责任;11.办事灵活机敏,富有协调性;12.性格安定,具有自制力;13.能够识别不同的伦理道德,文化价值观;14.文化根底深厚,富有教养;15.对心理学,特别是心理咨询具有研究兴趣。
以上是作为心理辅导教师和心理咨询人员所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心理学家卡扎特提出,在具体的学校心理辅导中,令学生感到信赖的心理辅导教师有以下八个特点:1.认真倾听学生诉说;2.对学生能表示高度注意和关心;
3.不轻率地命令学生;4.能自我评价,又不将自我的价值观强加给学生;5.能用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6.师生之间能融洽地交谈,又能保守学生秘密;7.言行一致,而又充满自信;8.具有幽默感。
1.2 国内相关研究
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于1992年联合颁布的卫生系统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工作者条例规定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工作者应乐于助人、热情、真诚,对病人和来访者力求做到尊重、关心和理解。
目前,国内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人格特征也有许多不同的看法,其中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两种,心理学专家姚本先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人格特征归纳为:爱心、热情、耐心、容忍、敏锐、乐观、幽默、负责。心理咨询专家曾文星认为一个成功的心理辅导专家,需要具备6个条件:要有帮助别人的心;要有敏锐的感觉和了解心理的能力;要有精神病理的知识;要保持中立无私的立场;要有丰富的经验;自己要有健康的心理和态度。
我们归纳整理了一些国内资料,学校心理辅导教师的基本素质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较好的人际关系;
2.有爱心、同情心、同理心;
3.有奉献精神,学校心理辅导和咨询是免费性质的教育服务,心理辅导教师
应该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3.宽大的胸怀,很多学生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尚未发展健全,心理辅导教师应包容学生歪曲的言行观念;
4.沉着、冷静、耐心;
5.有敏锐的感受性;
6.有较强的理解力;
7.有良好的语言表现力;
8.有责任感;
9.身心健康;
10.正确的价值观,心理辅导教师在价值观方面比学生有更高的标准和境界,这样才能达到帮助学生的目的。而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就必须切实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懂得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3 国内国外对比
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国内国外的许多心理学专家对心理健康教师应具备的人格特质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但都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但是欧美发达国家对心理辅导教师的人格特质观点与我国的观点侧重方面略有不同。欧美更侧重于灵活的运用心理学理论及治疗技术,所以对智力、判断力、创新力和融会贯通的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并且更注重实践中研究,所以对逻辑能力、创新力、求知欲、好奇心以及学而不厌的态度也有较高的要求。而我国对心理健康教师应的人格特质观点更偏向于人本主义的人性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人格特征的现状及成因
2.1 现状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我国学校中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在进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要人格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有爱心、有热情,但缺乏足够的耐心。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但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知觉思维。精力容易分散,多有力不从心之感。
2.2 原因
2.2.1 社会层面
长期以来,人们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为心理问题可以通过普通教师或德育工作者的说服教育得以解决,片面追求智力的发展,未能充分认识到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全面素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尚未健全,势必会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不良的影响。
2.2.2 学校层面
教育部要求从2000年秋季开学起,大中城市有条件的中小学要逐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小城镇及农村的中小学也要从实际出发,逐步创造条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各地区各学校在落实文件要求时,大多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不是由专业人员来开展的,由普通教师、德育工作者或者学校管理者兼任。并没有通过严格的筛选、培训和考核,这就难免出现人格特征不符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求的情况。
2.2.3 个人层面
在学校里,许多兼职人员在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就造成精力分散,所以,他们往往并不能很好地适应这项工作。
参考文献:
刘丽.学校心理辅导理论与实践.山西教育出版社
胡永萍,汪小琴,陈美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山大学出版社 徐光兴.学校心理学心理辅导与咨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胡信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人格特征探析
第二篇:心理辅导教师工作总结
心理辅导教师工作总结
府前新艺学校 兼职心理辅导老师 孙桂香
本学期我校认真贯彻市、区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精神,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通过各种途径继续认真开展小型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指导,帮助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识,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一、专课专用,活动保证
为了使心理活动辅导在我校一开始就能系统化地发展,教导处在设置课程时有意安排每周五的晨会为心理活动辅导,同时规定每月第二周的班队会课为心理活动辅导课。德育室加强检查,并与班主任考核相结合,以督促教师专课专用,保证活动课的顺利推行。一个心理辅导员包括会谈技巧在内的辅导技能的提高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需要辅导员在从事心理辅导的实践中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辅导过程,及时地总结自己的辅导经验。经常这样做的话,辅导员的辅导策略就会由少增多、由简单到复杂;最终形成一整套的心理辅导的策略体系。在这些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辅导、所进行的心理辅导工作就会一次比一次得到改进,日趋科学完善
二、师资培训,同步发展
本学期德育室王震老师开设了心理活动辅导讲座,我校除推荐教师参加学习外,还每次都把学习的内容在班主任会议上传达,使其他教师也能接触。此外,教导处德育室还找寻相关的活动内容,活动类型,打印给教师作为参考,尽可能使心理活动辅导能一开始就走上正规。辅导工作者必须掌握必要的辅导技巧,这是更好地完成心理辅导与咨询
任务所必备的条件。尽管心理辅导与咨询依据不同的理论有不同的技巧,但不管在辅导过程中持哪一种理论,如果不能有效地适时地运用一定的技巧,就不能使访谈者与你真诚合作,向你倾吐隐秘。当然,也不能实现辅导员助人的目的。所以心理辅导技巧是保证心理辅导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为此,这里介绍国内专家从许多心理辅导与咨询实践、中概括出来的比较通用的基本的技巧——会谈技巧。
三、精心筹划,咨询室开放
这学期一开学,校长就外出考察了,心理咨询室经过装修已焕然一新,但是布置成怎样的氛围,我们几位辅导老师在一起开了好几次碰头会,最后在美术老师的帮助下,终于定下基本格调。然后分工协作,买的买,做的做,一番奔波之后,心理咨询室被布置地亲切而温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表现为辅导者与访谈者的接触,从会谈开始到辅导结束。心理辅导中的会谈既有一般谈话 的共同特征。又有其独特之处;作为辅导工作者,应该对辅导中的会谈的性质和作用、会谈中的信息交流形式要有所认识。会谈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心理辅导过程中的会谈金本上是通过咨访双方的信息交流来对被此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产生影响的。一般说来,会谈中涉及的信息内容大致可分为两种:一是认知性信息,一是情感性信息。认知性信息是来访者所表达的事实内容,主要包括来访者经历过什么事情,有什么行为,他的看法和评价、后果等等。情感性信息主要指来访者所表现的情感、感受、态度等这一类的内容。同时,德育室利用班主任会议向老师宣传,向家长发放告家长书,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这方面的动态。少先队通过电视台向同学们作宣传,三管齐下,期望收到更好的效果,使温馨小屋能真正利用起来。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1、情感教育。即教会学生把握和表达情绪情感,学会有效控制、调节
和合理宣泄自己的消极情感,体察与理解别人的情绪、情感,并进行相关技巧的训练,如敏感性训练、自我表达训练、放松训练等。
2、人际关系指导。即围绕亲子、师生、同伴三大人际关系,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各类关系的本质,并学会处理人际互动中各种问题的技巧与原则,包括解决冲突、合作与竟、学会拒绝,以及尊重、支持等交往原则。
3、健全人格的培养。即关于个体面对社会生存压力应具务的健康人格品质,如独立性、进取心、耐挫能力等。
4、自我心理修养指导。即通过训练和教导,帮助学生科学地认识自已,并在自身的发展变化中始终做到能较好地悦纳自己的优热与不足,培养自信,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等。
5、性心理教育。即关于生理和性心理知识的传授与分析,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和性别认同,指导学生认识和掌握与异性交往的知识与技巧,如异性同学交往指导、早恋心理调道等。此外,心理健康教育还包括,智能训练
和学习心理指导。
四、家长支持,家校合力,促进教师找准切入点。
年底,我们召开了我校第一届第一次的家委会,会上家长也谈到了小学生心理压力方面的问题,大家一致表示愿意支持学校工作,共同努力,把我校的心理辅导工作搞好。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否,应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剖析。
第一、现实地认识自我、承认自我、接受自我。一个人是否有一个正确的自我观念,并对自己的各方面情况采取现实主义的态度,是心理健康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然而,每个人对自己的认识都不可能准确无误,而或多或少地存在偏差。一般性高估或低估自己,是正常情况,不能算是心理不健康。只有那些对自己的高估或低估到了不合常理的程度,才是属于心理不健康状态。要正确认识自己,承认并接受自己,对自己采取比较满意的态度,也是很重要的,在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短处、缺陷,有时只能作有限的改善,或者是无法弥补,心理健康的人会现实地接受自己,而如果经常对自己不满意,不接受自己,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第二、对现实合乎常理地认识与反应,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观念与行为。
心理健康者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是合乎常理的,适度的,该大喜则大喜,该小怒则小怒,这表明他与环境是平衡的。如果刺激与反应之间失调,该喜不喜,该怒不怒;不该喜则喜,不该怒则怒,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心理处在健康状态的人对自己的观念或行为一般都能有效地控制住,这不是说自控能力的人心理不健康,而是指对于那些人人皆可以控制的事情,却无法控制,则表明其心理处在不健康状态。如有的学生有强迫观念,老是想为什么1+1要等于几等无聊问题,但无法摆脱。有的学生则有强迫行为,认为自己的手不干净,强迫自己一遍又一遍地洗手,从理智上
他也认识根本没有必要这样做,但却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第三、对挫折有较高的承受力,具有正常的自我防御机制。心理健康的人,在受到挫折时,能有一些自我防御的方法消除内心紧张。而心理不健康的人,则在很小的挫折面前也焦虑不安,无法解脱,这样学生可能将紧张状态的发泄指向自己。如自残、出走等;也有可能将紧张指向外部,对外功击,小事情动辄引起爆发性的情绪反应等。
第四、行为方式与社会角色相一致,符合常规。社会角色,换个话说,就是指“身份”。小学低中年的学生,从年龄角度本看,他们是儿童角色,应该是天真活泼的;小学生则是少年角色,他们应该是热情奔放的。如果小学生整天皱着眉头,若有所思,老气横秋,这显然不符合其角色规范。从性别角色来看,社会上对男孩的角色规范与女孩的角色规范不一致。如果某男生不爱玩男孩的游戏,不愿跟男孩子玩,而爱与女
生跳橡皮筋,则其行为不符合性别角色。青少年学生有的不道德行为表现为过程性而不是结果性,这也是一种不符常规的行为。所谓过程性,是指行为的目的不是指向行为的结果,而是指向行为的过程。例如:有的青少年偷东西,如果其行为的目的是要获得行为的结果,那要满足自己的物质欲望,对偷来的东西根本不感兴趣,而是对完成偷窃这种行为本身兴趣,这就是过程性。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行为,有的学生会毫无目的地打别的同学,有的学生就是要毁坏公物等。他们这些非道德行为并不是想达到某种目的,而是追求行为本身,这表明他们心理已处在不健康状态。此外,如咬指中、拔头发、吸手指等,也表现出其心理处在偏离状态。
第五、正常健康的交往个人的性格不同,对社会的热爱程度不同,社交能力也不同,这是正常的,不要将那些不大喜欢表白或社交能力不强的人斥之为
心理不健康。正常健康的交往是指日常与他人交往或打交道时要合乎常规。有的学生见到生人、异性或上级时会手足无措、脸红心跳、头昏颤抖等,这是社交恐惧症的表现,是心理处在不健康状态表现。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要注意他们与异性交往是否正常。一般来说,在小学低年级,应是一般不分男女界限,如果某低年级学生十分注意男女界限,则表明其交往不正常;而到了一定的年龄段,情况则有变化,这个时期他们的性需要开始出现,想交异性朋友,但在这个时期却出现反向行为,反而更注意分男女界限了,这正是此时期的异性交往的正常表现,反之则不正常。有的同学在交往中表现出极端的自我中心,即一切从自己角度去考虑,如自己不喜欢什么,就非得别人不喜欢;也有的学生对人很苛刻,不能容忍别人任何的过失与缺点,不希望别人有任何的快乐与好运,如此等。这些都是交往不正常,是心理处在不健康状态的表现。
第六、统一的人格,心性保持延续性。人格缺乏统一性,其行为表现出不连贯,时而这样,时而那样,变化无常,甚至自相矛盾,心理学上称之为两重人格或多重人格。人格不统一,表明个体心理处在不健康状态,值得注意的是,有个别学生为了得到表扬或避免处分,在教师面前规规距距,教师一不在面前便调皮捣蛋,这种不是两重人格。因为学生是出于某种利益而胆意这样做的,只有他自然而然地不知不觉地进入了矛盾不统一的行为,才是人格不统一。
第三篇:心理辅导教师工作守则
心理辅导教师工作守则
1.心理辅导教师应热爱祖国,热爱心理咨询专业,具备心理学专业知识,认真遵守国家项法律,遵守心理学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具有正确的人生观。
2.心理辅导教师应乐于助人,热情、真诚,应尊重、理解、关心和接纳来访学生。
3.心理辅导教师要与来访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并尊重学生的意见,保护其利益。
4.在一切咨询(辅导)活动中,心理辅导教师应注意咨询关系有助于来访学生心理成长,应尽量避免学生对辅导教师的过分依赖。
5.心理辅导教师要保持自身情绪的稳定与身心健康,在自身出于极度情绪波动状态时,应回避接待学生。
6.心理辅导教师须了解自己专业局限性,对于自己不合适解决的问题,必须及时转介。
7.心理辅导教师要保护来访学生隐私,咨询资料必须保密。
8.每次咨询(辅导)结束后,心理辅导教师必须认真填写《心理咨询记录》,未经许可,不得将记录带出咨询室。
9.心理辅导教师对在校学生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不得向来访者索取报酬。
10.若发现来访者有危及自身生命及社会安全的倾向,要及时实施危机干预措施。
第四篇:心理辅导教师工作守则
心理辅导教师工作守则
1、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热爱心理辅导事业,热爱本职工作,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辅导技能。
2、热爱学生,尊重、关心和理解来访者,与来访者相互沟通,建立平等、信赖的工作关系。
3、忠于科学,实事求是,牢牢把握保密、中立、非指导、综合、发展性的辅导原则,替有需要的学生进行团体或个人心理辅导,协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扰。
4、明确自己工作性质,了解自己专业职能的局限性,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开展工作。如果发现无法帮助来访者,应作好适当的转介建议。
5、不得应用心理辅导技术进行非专业性的活动和其它不正当目的的活动。不得与当事人发生任何有经济利益的关系。充分尊重和保护当事人的隐私,维护当事人的利益。未经来访者许可,不泄露来访者秘密的信息。
6、做到按时上岗,使心理辅导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7、在辅导活动中,应注意辅导关系有助于来访者心理成长,应尽量避免来访者对辅导人员的过分依赖。
8.帮助其他教师掌握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有关知识与技能,指导其他教师开展心理健康专题教育活动。
9、每次辅导结束后,必须认真填写《心理辅导记录》,未经许可,不得将记录带出心理辅导室。
第五篇:心理辅导教师成长故事
心理辅导教师成长故事:我的成长之路
童竝发表于:2009-3-10 10:21:48,点击:213,评论(0)
大司巷小学 夏玲敏
2003年我带着自豪,带着喜悦的心情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学校心理辅导员。因为我深深感受到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教出心理健康的学生,教师和学生朝夕相处,一举一动都时时刻刻影响和感染着学生。一个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哪怕知识再渊博,也决不是称职的教师。
五年以来,我如饥似渴地吮吸着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时刻丰富自己的涵养,并积极参加县、市、省级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将所学到的知识尝试运用于实践当中,一周与其他心理辅导员轮流,一天中午和下午为有烦恼,有心事的学生解决问题,用自己开朗、快乐的情绪感化学生,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学生,虽然比起其他的老师我可能要付出更多,学习更多,休息时间更少,但累并快乐着,毕竟,我额外地学到了另外一种本领。
也许我喜欢心理健康教育,也许我想让自己成为一名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也许我想让我的学生们每天拥有健康的心理,所以我努力地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学习一些个别辅导和集体辅导的策略与方法,并通过努力顺利取得心理辅导C证和B证教师资格证书,于今年金华市心理健康优质课评比荣获一等奖,五月通过笔试、上课、实践考核被评为永康市心理健康教育优秀辅导员,这一份份喜悦更大程度地激励着我向更高的层次努力。
当然,在我的心理健康教育之路的中间,我感谢我学校的同事,感谢教师进修学校的徐老师和童老师,正因为有他们的帮助,我的羽翼才会日趋丰满,我的思想才会日趋更新,写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了今年6月……
刚刚结束了永康市优秀心理辅导员的评选,我便马上投入到永康市心理健康教育研讨课的准备,起初我准备了一堂中段课例《快乐小天使》,但通过试教,同事与进修学校老师的讨论分析觉得此课例师生配合不理想,教案设计不符合孩子的特点,环节太多浮于表面等等。唉,怎么办呢?再过四天就到开课时间了,换其他课题又要重新备课,试教,如果用本课例,所动的“手术”也太大了,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我决定改换课题,换成低段的课例《学会赞扬》,那几天不知多少个日日夜夜,白天坚持为学生上课,一有空就试教,晚上修改教案,准备教具。通过四次的反复试教,课终于完善多了。带着研讨的心,带着一点自信在周四终于顺顺利利地上完了。是的,在反复试教的过程中,我学到了许多,悟到了许多,但在上完课后的讨论,专家点评更使我悟到了更专业的辅导技巧,更新更专业的辅导理念。
例如:辅导过程中时时刻刻要以学生为主体,在本节课中的第三个环节:情景辨析、领悟原则,我举了一个学生常遇到的两个例子,一个是有个学生取得进步时,一个是学生表现优秀时,四位同学分别对他们说话都不一样,从而引出赞扬别人的三个原则:
1、赞扬要真诚。
2、赞扬要及时。
3、赞扬要适度。当时我自己以为通过学生的激烈讨论,我就水到渠成地出示三个原则。可是专家进行总结、点评之后,仅仅是这一个细节,我恍然大悟,知道自己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原则,不应该老师出示,总结,而应该让学生自己从讨论中悟出来,说出来,放手让学生们自己总结,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其次,心理健康课不能对学生的回答随意进行评价,比如在课例中的第四个环节:游戏实践,学会赞扬中的第一个游戏----学小动物表演。有个学生表演了熊,我顺势请了一位学生站起来对他的表演进行赞扬,他说:“×××,你表演的熊太凶了!”我当时想都没有想就马上评价说:“你觉得表演得太凶是赞扬吗?”该生听了,无语地坐回了座位。上完课,专家特别抓住此细节进行了分析,我这才知道,心理辅导课要尊重孩子的每一个答案,珍视孩子的每一种思想,要学会倾听,不能随意予以评价,如果遇到有疑问的答案,可以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们自主地讨论:你觉得该生评得怎么样?如果你来评价,你会怎样评?等等。我想如此深入下去肯定会掀起一个课堂上的小高 潮……
此次活动从周红专家精彩的讲座,从赵晶老师和徐老师深刻准确的点评,从老师同仁们的独特意见,我真的突然成长了不少,使我学到了平时所无法学到的知识,这一次的活动使我的理念又提升了一个层次,使我的脚步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我由衷地感谢学校能给我这次难得的锻炼机会。以后,在以后,我一定还会争取更多的开课机会,让自己不断向更高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顶峰攀登。
除此之外,永康市心理健康教育高级研修班也为我提供了绝佳的学习的平台,每次的活动都是一顿丰盛的营养餐,要么是浙师大的教授,要么是浙师大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生的讲座等等,让我明白了心理健康教育真的是一门深奥广泛的艺术,让我知道了心理咨询的一般过程,心理咨询的一般技术如共情技术,倾听技术,简述语意技术等等心理健康教育更专业,更深奥的知识,训练着实践着让我感到心理咨询就像一个避风的港湾;一条呵护心灵的小溪;一段真情温馨的记忆……心理教师一个关切的眼神,一首轻柔的乐曲,一席恬情的话语,都能驿动学生们的心扉。使他们敞开心灵的大门,勇敢地去尝试学习生活,不断地完善自我。但是在学习心理咨询过程中,我感到一些困境,比如学习心理咨询基础知识后,如何整合理论与实务之间的差距,也就是较难将所学的理论与技术融会贯通,如果针对不同来访者很难在操作上灵活应对,希望在培训中专家们能够重点进行实践操作培训。
总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站在了这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路上,我一定不断学习,不断实践,用所学的知识在孩子的内心深处架起了通向未来的桥梁,继续寻找打开健康心灵之门的金钥匙,开拓一片幸福光明的心灵家园,争做一名更专业更称职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