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2014学年度高二历史必修三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定稿]
2013-2014学年度高二历史必修三单元检测试题
1.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一种思想易为处于动荡之中的人们所接受,但它也在一定程度上涣 散了人们同疾病作斗争的意志,影响了人们创新医药的积极性。该思想是
A.心学B.理学C.阴阳五行D.佛教
2.有学者认为:古代中国官僚政府所获得的支持,主要来源于社会习俗和社会价值观。属 于这种“社会价值观”的有
①三纲五常②因行称义③天赋人权④君权神授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④
3.某思想家曾作诗咏《中秋》:“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山河大地拥情辉,赏 心何必中秋节。”该思想家是
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王阳明
4.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 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陆九渊
5.《汉书·董仲舒传》“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 之宜”等记载,由此可知董仲舒的思想
A.强调“春秋大一统”B.糅合了多学派思想
C.趋向“三教合一”D.背离了先秦传统儒学
6.“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 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 论是,当时
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
7.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 兴亡,匹夫有责”这两则名句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8.他追求真理的热情将希腊哲学导向了一个新方向——对内在道德的强调,可以说,他是第一个将伦理道德作为关注中心的哲学家。该哲学家是
A.苏格拉底B.普罗泰戈拉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
9.“随着世俗社会的兴起及城市的发展,西方人终于从迷梦中觉醒,失踪的古典文化终于战 胜经院哲学与《圣经》,雅典终于战胜耶路撒冷。从此,西方人不仅开始反思以往落后的神 学世界,同时勇敢地开始探索新世界。”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资产阶级革命B.启蒙运动C.文艺复兴D.宗教改革
10.马丁·路德在一次布道中说:上帝的天国并不在于可以接触或看得见的外物,乃在于信仰。他说的“外物”包括
①神职人员②苦修行善③阅读《圣经》④购买“赎罪券”
A.①④B.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11.下列言论,符合马丁•路德思想主张的是
①我不接受教皇的权威,我的良心之系于福音
②没有教会的传统,上帝的话在世界上就不会有很大的力量
③除了关乎上帝的福音以外,再没有比婚姻更重要的事了
④对于人类的救赎而言,上帝扮演的角色和圣经的权威都是独一无二的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2.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 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
A.教会是否腐败B.信仰是否必要
C.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D.《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
13.“征服西方世界的不单纯是古典文化的复兴,而是这种复兴与意大利人民的天才的结合。” 这种“结合”实为
A.传统先进文化的弘扬B.资本主义市场的拓展
C.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D.意大利经济地位的提升
14.17—18世纪开始,法语逐渐打破了拉丁语垄断的局面,直到1919年,法语仍一直是欧 洲大陆外交活动中使用的主要语言。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法语自身的魅力B.工业革命的影响
C.启蒙运动的影响D.文艺复兴的影响
15.启蒙运动时期,自然神论者喜欢将上帝比喻成一个钟表匠,无需不断干涉被造物的世界,因为这世界可以按照上帝创造的理性与自然法则自行运转。这表明
①启蒙运动受到自然科学的启示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已被揭示
③理性受到人们的尊崇③启蒙思想已摆脱宗教的影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D.②③④
16.1689年,洛克在《政府论》中指出:“人人放弃其自然法的执行权而把它交给公众,„„ 这样,就授权社会,或者授权给社会的立法机关,根据社会公共福利的要求为他制订法律,而他本人对于这些法律的执行也有尽力协助的义务。”引文表明他主张
A.君主立宪B.人民革命权利C.社会契约D.三权分立
17.“我们不把任何未经验证的意见接受作为真理,而是遵照必要的次序,从一步推演到下 一步„„不论多么深奥,最终都能发现。”与这句话的理念一致的说法是
A.“信仰即可得救”
B.“人是万物的尺度”
C.“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已的理智”
D.“我们茫然于新事物,并对未来充满了恐惧”
18.15世纪,意大利人开始用各种地方性通俗语言文字翻译拉丁文《圣经》,这一现象说明
A.天主教会已经放松思想控制B.宗教改革在意大利已经有了较大的影响
C.人文主义思想在意大利兴起D.通俗语言文字取代拉丁文成为官方文字
19.16世纪以前的欧洲,当你问:“你是什么人?”,得到的回答是“我是某家族的。”;16世纪后,得到的回答是“我是天主徒”或“我是新教徒”。18世纪后,得到的回答是“我是某国人”。与材料反映的现象无关的是
A.封建制度B.宗教改革C.民族国家D.光荣革命
20.1497年在市政厅广场的中心树立起一个金字塔形的“火葬台”。在最下面一层摆着假须、假面具和狂欢节的化妆品服;上面一层是拉丁文和意大利诗人的著作,其中有薄伽丘的作品; 其次是妇女的装饰品和化妆品、香料、镜子、面纱和假发。这些物品被焚烧的主要原因是
A.违背传统宗教观念B.导致社会奢侈成风
C.危及封建君主统治D.倡导民主自由思想
21.归纳是常用的学习方法之一。请归纳:从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到秦汉的“焚书坑儒”、“罢黜百家”,反映了古代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什么趋势?(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 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2分)请列举宋明时期对儒学的复兴做过重大贡献的人物。(4分)
22.思想市场指的是思想有自由表达的环境,百家争鸣,执政者不但不禁锢思想,反而着力创造思想自由的氛围,鼓励思想论争,自己则对救时主张择善而从。我国历史上曾两次出现了思想市场——春秋战国时代和民国初年五四时期。„„改革需要新思维,需要新的理论、新的思想、新的见解,需要各方人士为改革出谋献策。„„中国的改革发展需要“思想市场”。
——袁刚:《思想市场会使中国更有前途》,《人民论坛》2012年11月【上】
(1)春秋战国时代的思想市场被谁所终结?明末清初出现思想活跃的局面,但并未形成思
想市场,试分析其原因。(8分)
(2)17—18世纪欧洲逐渐形成思想市场,其标志性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它产生了什么历史 影响?(6分)
23.社会风俗文化往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从时间的角度,汉代风俗文化存在着某些流变,其中风俗的儒化现象是最引人注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从空间的角度,汉代风俗文化又具有一定程度的统一性,主要原因是什么?(7分)
24材料一:首先出现在称作欧洲的早期历史舞台上的印欧人是希腊人。公元前5到4世纪,他们表述了西方世界长期以来所说的美的概念,而且首先思索了政治自由的问题。
——据帕尔默等《欧洲崛起:现代世界的入口》
材料二:要了解现代世界,必须从欧洲开始,因为从16世纪以来欧洲在数世纪中建立了一个空前强大的、全球性的政治、军事、经济、技术和科学体系的综合体,这是由欧洲及欧洲移民后裔组成的国家构成的“文明世界”。到19世纪70年代,世界上确实已存在一个“以欧洲为中心的文明世界”。——据帕尔默等《欧洲崛起:现代世界的入口》
(1)阅读材料一,指出公元前5到4世纪希腊人表述“美”的概念以及思索“政治自由”问题的思想基础,概括上述思考对其政治的影响。(4分)
(2)阅读材料二,列举促进“以欧洲为中心的文明世界”形成的重大历史事件。(6分)
25.汉朝统治者是如何通过“文化上高度认同”而强化“政治大一统文明”的?(2分)
26.“宪政”即宪法政治,它的前提是宪法,核心是民主政治。就是通过限制政府的权力,来保障人的权利和自由。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到16与17世纪,反对无限君权的“权限说”崛起后,宪法也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它被认为是一部限制政府权力、保障个人权利的法律文件。
——据张千帆《西方宪政体系》
阅读材料,启蒙思想家提出了哪些限制政府权力的思想主张?简要分析“权限说” 对近代英国和美国宪政的影响。(10分)
参考答案
1-5 DDDDB6-10 ACACA11-15 CDCCC16-20 CCCDA
21.(1)趋势:从思想自由到文化专制。(2分)
原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与发展。(2分)
人物:程颢、程颐(“二程”)、朱熹、陆九渊、王阳明(4分)
22.(1)秦始皇。(2分)原因:政治上,君主专制高度强化;
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稀疏出现,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思想上,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统治者制造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进步思想难于传播; 外交上,闭关锁国。(6分,每个要点2分)
(2)事件:启蒙运动(2分)
影响:启蒙思想家所宣扬的自由、平等、人权、民主、法制和三权分立等思想,为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舆论准备,对北美的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都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成为人类社会宝贵的精神财富。(4分)
23.儒化原因: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正统思想(3分)。统一性原因:汉代中央集权的加强,政治上大一统,思想上大一统。(4分,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4.(1)人文主义(2分)
影响:推动了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的发展。(2分,其他表述,可酌情给分)
(2)事件: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殖民扩张、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等。(6分,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其他表述,可酌情给分)
25.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思想大一统。(2分)
26.主张:社会契约论,三权分直,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等(6分,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其他表述,可酌情给分)
影响:英国经过光荣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议会通过一系列限制国王权利的法案。其中以《权利法案》影响最为深远。美国独立后,于1787年制定了宪法,在国家权力结构中突出“分权与制衡”原则,避免权力过于集中。(4分,每点2分,其他表述,可酌情给分)
第二篇:高二政治必修三前三单元试题
高二政治必修三前三单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从中选出最佳选项。每小题2分,共6 0分)
1.下列活动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①工人、农民从事生产活动②学校举行的体育节③参加演讲会、辩论会④购买蔬菜、水果⑤参加文学社、书画协会、读书俱乐部⑥合唱团、舞蹈队、时装表演队⑦浏览网站,领略世界各地风土人情⑧某国议员竞选⑨千年古树
A.①③④⑤⑦B.②③⑤⑥⑦⑨
C.②③⑤⑥⑦D.②③⑤⑥⑦⑧
2.法国作家雨果指出:“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鲁迅也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来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来看风水”。炮、气球等只是普通物品,但却赋予文化内涵,这是因为(.)
A.文化是人类所特有的现象B.气球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C.文化现象无处不在D.文化往往通过物质性的东西来承载
3、一位在英国投资的中国老板,为了感谢公司员工作出的贡献,在周末请员工吃饭。饭后,英籍员工要求中国老板为他们发加班费,对此,中国老板感到不可思议,为此还发生了矛盾。产生这种矛盾的原因是()
A.英籍员工无理取闹B.中国老板过于吝啬
C.文化素养存在差异D.不同文化使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交往方式产生差异
4.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是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科技巨著,有“转换帝国古今工艺的 总汇”之称。初刊于1637年,只因“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被“大业文人”弃之案头,而到乾嘉年间被禁毁,以至湮灭失传近300年,直到20世纪才从日本寻回。这说明()A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B不同文化对人认识和改造世界有不同的影响 C人的文化素养对生活的体验D落后的思想文化阻碍社会发展5、2010年广州亚运会会徽是“一只火凤凰顶着一个火红的太阳”,核心理念是“五羊圣火”,会徽设计融入了中国文化特色和岭南文化元素,为广州、中国、亚洲乃至全世界贡献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这表明()
A.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B.要尊重和理解文化的差异和个性
C.不同区域的文化有各自的特色D.世界各国的文化逐渐走向趋同
6、长期以来,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发达的文化传播手段,大肆鼓吹其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对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传统文化造成了严重冲击,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世界正在走向一体化,文化间的冲突必然会导致民族文化的消失②既要开展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更要继承和发扬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③对外开放的同时,还要坚决抵御国外敌对势力对我国的文化侵略④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文化的多样性,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7、2009年1月6日,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高卢麟介绍,截止2008年11月底,我国博客空间超过5000万。网民用特有的网络语言和各种网络形式,反映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关注热点问题,创造网络文化。从文化传播的角度看,下列对博客在内的网络交流方式认识
正确的是()
A、意味着旧的文化传播方式的彻底消失B、能够日益显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C、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D、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不断创新的过程
8、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头等重要的节日。无论富有还是贫穷,人们总是早早地准备春节的到来,在外地的人在除夕总要千方百计回家中与家人团聚,这是因为()
①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②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③庆祝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展示和集中表达④春节是汉族人的节日⑤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⑤
9、现代奥运会早已不再仅仅是一场简单“运动会”,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在这里碰撞、交流与融洽。从文化的角度看,举办奥运会()
①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促进了各自文化的发展②是文化融合的重要标志,标示着两国文化的趋同③有利于文化上相互学习、借鉴,实现共同繁荣④有利于文化上相互尊重、加深理解、密切合作
A、①②B、②③C、①③④D、③④10、2009年9月1日,全国2.2亿中小学生共同迎来一堂特殊的公益课——中央电视台特别节目《开学第一课:我爱你,中国!》。在我国,能实现2.2亿人同上一节课直接得益于()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B、大众传媒的发展
C、教育传递文化的功能D、文化需求的多样化11、2009年3月15日,第六届全国儿童剧优秀剧目展演活动在广州蓓蕾剧院拉开唯幕,包括《西游记》第21台剧目从全国各地精心选出参演。虽然《大闹天宫》依然能唤起美好的记忆,但“《西游记》都看了几百遍啦”一句话足以让现在的儿童文学汗颜。孩子的评价很殊酷:“我不要看孙悟空,我就要看哈利·波特!”这表明()
A、我们的古老的文明已经完全失去竞争力B、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使其不适应现代文化
C、我们的文化需要与时俱进D、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不容易为世界所接受
12、我国传统文化有“和为贵”思想,今天我党提出要构建和谐社会;古代传统文化崇尚“浩然正气”,今天我党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正气”;“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我党提出创建“节约型社会。”以上事实说明()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③传统思想的全部继承性④传统文化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政治的变化而变迁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3、2009年10月26日,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又到了一年的重阳节。每到这一天,人们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这说明()
①传统文化是对传统文艺的继承②传统文化具有自己的民族色彩③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④传统习俗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③④
14、毛泽东同志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毛泽东所指出的“遗产”是指()
A、传统习俗B、传统建筑C、传统文艺D、传统思想
15、下列关于教育方式的变革与文化传承关系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教育方式的变革将改变其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具体方式②教育方式的变革只会对人类文化的传承产生积极作用③教育方式的变革从根本上改变了文化传承的方式④教育方式的变革对人类文化的传承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A、①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③④
16、时下有些地方、有些领域很流行向老祖宗讨饭吃。电影清一色的古代格格、皇帝、皇太子秘史等;书法清一色颜体、柳体等;教育思想清一色孔孟之道。很多有识之士担忧:中国文化,特别是文艺将何去何从?下列对传统文艺认识正确的是()
A、中国传统文艺以古代典型建筑为代表B、中华传统文艺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C、传统文艺的造诣,现代人是难以突破的D、对传统文艺坚决抛弃
17、书评家指出,《哈利·波特》继承了最好的惊险小说传统,从来不让任何场景拉长到让人沉闷的地步。相比之下,我国近年来出产的儿童精品乏善可陈;沿袭旧模式,缺乏儿童的语言和叙述方式,说教味太浓往往是“通病”。这表明()
A、喜爱惊险是儿童的天性B、文学作品的魅力根本取决于其叙述语言和表达方式
C、只有继承才可能增强文学作品的竞争力D、我国的儿童剧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18、唐文化的宏大气魄正体现在以博大的胸襟广为吸收外域文化。南亚的佛学、历法、医学、语言学、音乐和美术,如同“八面来风”,从唐帝国开启的国门一拥而入,首都长安则是那一时代中外文化汇聚的中心。以上材料可以看出唐文化繁荣的原因有()
①吸收外来先进文化进行民族文化的整合创新②在尊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博采众长③与其他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借鉴融合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
A、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
19、影片《江北好人》是迄今为止第一部以苏北方言为主要对白的国产影片。片中没有坏人,只有好人,这部戏似乎没有矛盾冲突,而这恰恰是剧作的大忌。于是编剧就用“误会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使得这部戏剧情紧凑、跌宕起伏,特别好看。这告诉我们()
A、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B、文化创新可以促进文化的传承
C、文化创新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D、文化创新是文化实践的源泉和动力20、20世纪20年代初,印度的甘地说:“我希望各地的文化之风都尽情地吹到我的家园,但是我不能让它把我连根带走。”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扬弃传统文化B、既吸取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又不失本民族文化特色
C、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具有不相容性D、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同性
21、一纸、一轴、一屏,串起开幕式整场演出,融合地面、上空精华,是亿万观众焦点所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用奇特的构思、无比美妙的表演征服了全世界。开幕式的文化创新()①来自于社会实践,又高于社会实践②继承传统,博采众长,领先时代③融入世界优秀文化元素,体现当今世界文化特色④立足民族特色,体现时代精神,面向世界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2、建立“学习型社会”已经被确立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是()
①全民学习②推动教育信息化③终身学习④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23、2009年2月12日,全国政府参事室文史研究馆工作会议研究决定,1500万字的大型文化丛书《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将于2012年国庆节前出版。这对于推进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推动地方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之所以要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是因为史书典籍()
①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②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③是文化的基本载体④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24、2009年3月27日,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在第三届黄帝文化国际论坛上就黄帝文化做演
讲时说,黄帝把我们推进了文明的门槛。黄河流域80万平方公里,长江流域180万平方公里,而当时世界上所有文明流域加起来的面积也只是中国的十五分之一。所以,气魄宏伟的统一文明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点,由此可见()
①中华文化就是中华文明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③中华文化一直走在世界前列④我国各族人民对中国文化有认同感和归宿感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①②④
25、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得益于它特有的包容性。对“包容性”理解正确的是()①包容性使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②包容性使中华文化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③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实现中外文化的趋同④包容性是指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26、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存之根、强盛之魂。回望历史长河,一些古代文明先后消亡了,而中华文明犹如浩荡的长江之水绵延至今,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沧海桑田依然屹立在世界东方。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
A、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B、是促进中华民族发展起步的决定因素C、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力量D、是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因素
27、之所以要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树立爱国主义思想是因为()
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②爱国主义是抽象的,不是具体的③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是新时代的要求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A、①②B、②③C、①②④D、①③
28、民族精神具有实践性和发展性,中华民族精神也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
①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中②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历程中③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④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9、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的文化交流日趋频繁,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强大的经济文化生产力,不断将其文化精神产品向其他地区传播,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影响力日益增强,一些国家的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甚至面临着消亡的威胁。这表明发展民族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
A、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B、增强国际竞争力,应对国际挑战的客观要求
C、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D、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30、近代中国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奋斗实践证明,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就要做到()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③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财政实力的增强,我国航天事业迅速发展,2009年4月25日,中国首颗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星”成功发射升空。在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中形成的伟大载人航天精神,又激发了全体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进一步增强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信心和决心。
请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材料中所体现的道理。(12分)
32、2009年10月3日的中秋晚会,根据举办地的地方文化特点,晚会落户在有着“月亮故
乡”之称的江西宜春,主要着力点是月亮文化,千里明月寄相思,自古中华民族就有用月亮来寄托感情的传统。“天上人间,美轮美奂”是今年中秋晚会舞台效果设计的主题思想,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每年晚会都会融入最新的技术,本届秋晚最大的创新应该是在舞台景观的营造,今年中秋晚会的舞台同时用到了“借景”和“移景”两个手段,舞台搭建在宜春袁山公园内的湖面上,背景借用园内“五亭桥”等景观,将“明月山”上的“昌黎阁”采用现代技术在山下进行了复制,晚会配合灯光、烟雾、LED等现代技术手段营造出一个坐落在人间的“月宫”,给了电视观众足够的视觉享受,让人们感受到了中秋节的浓厚文化气息。
有人认为:这说明只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就能文化创新,创造新文化。你怎样看待这个观点?(12分)
33、材料一:五千年来,无数华夏子孙,为了民族、国家、正义、公理,不屈强豪,不畏险阻,不计名利,扎扎实实默默无闻地做着利国利民的好事,轰轰烈烈、旗帜鲜明地做着维护民族和国家尊严、利益的大事,他们头可断血可流而精、气、神不灭,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做着续薪传火的工作。从苏武、岳飞、文天祥,到李大钊、方志敏、张志新,从孙子、武训,到张炳贵、焦裕禄、雷锋……无数志士仁人,无数英雄豪杰,胸有浩气,腹有人民;他们,秉承的是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杜鹃啼血、愚公移山般的奋发踔厉、坚忍不拔、兢兢业业、爱国爱民的胸怀和志趣。他们,是民族和国家的脊梁。
材料二:2009年10月1日晚,天安门广场国庆60周年联欢晚会上,堪称世界之最的“光立方”表演,美轮美奂,精彩绝伦,奉献上一场经典的视觉盛宴。近日,记者走近“光立方”节目导演组和担负表演任务的4000多名官兵,记录下一个个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整个节目大约480余万个动作,平均每人1200多个,最多的达2000余个,所有动作全靠官兵移动、蹲立、摇动呈现;表演全程,每名官兵要换9种道具和3套衣服,要操作总重近25公斤的道具;
七、八月的北京骄阳似火,排练场地表温度最高时达到47℃,官兵们每天平均训练13个小时,晚上都要排练到午夜以后,衣服不是被汗水湿透就是被雨水淋透,几乎没有干过。在不足1平方米的发光树下排练,官兵们每天下蹲、起立、举道具,做动作多达上万次。有的手臂和脸部被道具划伤,膝盖被地面磨破,关节肿痛更是“流行病”,但没有一人叫苦叫累,没有一人降低训练标准。为了熟记音乐节拍,许多战士将节拍写在道具、手臂、上,训练时背,吃饭时背,睡觉躺在被窝里还在背,有的甚至连说梦话都在数着节拍„„
(1)上述两则材料体现什么精神?其基本内涵是什么?(6分)
(2)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回答,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弘扬这种精神?(10分)
一、单选题
5、CDDDA6-
10、CBADB11-
15、CCBDA
16-20、BDDCB21-
25、CDBBD26-30、ADCBD
二、非选择题
31、(1)经济是基础,经济决定文化。经济的发展和国家财政实力的增强,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提供了有力物质保障。
(2)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3)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伟大的载人航天精神,激发了全体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进一
步增强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信心和决心。
32、(1)“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题中的观点具有其合理性。
(2)①文化创新必须着眼于文化继承,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任何形式的文化都不可能摒弃传统从头开始。要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行批判性继承;②文化创新必须立足于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③文化创新还需要博采众长,不同民族文化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3)题中的观点只看到文化创新的一个方面,是片面的。
33、(1)上述材料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其基本内涵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2)①最重要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我们要发挥这些理论的作用。
②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既要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历史形成优秀的文化传统,又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
③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既要注意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先进的文化成果,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分化、西化的图谋。
④必须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⑤还需要坚持不懈地在全体民众中开展民族精神的教育。
第三篇:高二历史必修三期末综合检测八讲述
高二历史必修三期末综合检测八
一.选择题
1.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下列体现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的语句是 ①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②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③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④德不忧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论衡》)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2.有史学家认为:汉武帝时,儒学家开始使儒学走上了宗教化的道路,成为“儒教”,儒家内部出现了第一个神学家。这种观点认为
A.汉武帝发展完善了儒家思想 B.汉代经学神秘化趋势明显 C.董仲舒彻底否定了先秦儒学 D.汉代儒学家重视考据、训诂
3.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4.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5.西方一本描写宋朝的书《中国转向内向》中说:“理学在中国占据统治地位后,整个社会走向宇宙统一规范的文化操控。加剧了中国儒学中对工具技术的攻击反驳,中国学问一向就少逻辑,所以中国古代科学虽然发达,但出不了像《几何原本》那样的体系理论。”上述材料的中心意思是 A.中国古代科技具有较强的经验性和封闭性B.以人伦为中心的理学束缚了近代科学的发展 C.中国古代科技虽然比较发达但欠缺逻辑性D.欧洲近代科技伴随实验科学的发展而兴起
6.“中国古代山水画以自然而然合乎本性为美,在位置的经营上讲究‘留白’、‘计白当黑’,也是有无相生、虚实相象在艺术实践中的体现。”材料表明古代山水画
A.属于古典浪漫主义 B.具有唯心主义色彩 C.可能受道家思想影响 D.兴盛于宋元时期 7.“(商鞅)其法惩奸宄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以为奴婢)贫怠以绝消耗。”毛泽东的这一评价强调商鞅变法
A.维护了秦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B.阻碍了秦国商业的繁荣发展 C.促进了秦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D.使秦国走上了穷兵黩武道路
8.亚里士多德说:“我们确认自然生成的城邦先于个人,就因为(个人只是城邦的组成部分)每个隔离的人都不足以自给其生活,必须共同集合于城邦这个整体(才能大家满足其需要)。凡隔离而自外于城邦之人……他如果不是一只野兽,那就是一位神祗。”基于这种认识,雅典人认为 A.居民应自觉将自身与城邦融为一体 B.普通公民对城邦具有高度的责任感 C.内争是导致国力削弱的最主要因素 D.希腊奴隶制民主政治终究会被淘汰 9.“我但愿你们天天注视着宏伟的雅典,这会使你们心中逐渐充满对她的热爱。当你们为她那壮丽的景象倾倒时……你们要明白自己的职责并有履行职责的勇敢精神,直至为她慷慨地献出生命。”伯利克里这段演讲强调的是
A.公民意识 B.民主政治
C.爱国情怀 D.城邦观念
10.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将雅典民主政体定义为:“一种使人乐意的无政府状态的花哨的管理形式。在这种制度下不加区别地把一种平等给予一切人,不管他们是不是平等者。”在柏拉图看来,雅典的民主政体
A.体现了人民主权、轮番而治的特点 B.有利于民众直接参与管理国家 C.是无视能力差异的国家管理模式 D.表明公民只享有形式上的平等
11.在伦理观上孟子认为“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此,他们提出的最重要的主张分别是实行
A.仁政和道德教育 B.王道和民主政治C.兼爱和自我节制 D.人治和法治
12.文艺复兴时期,有的人文主义者提出:精通古典即可成为上帝造物中的最优秀者。这表明他们强调对古典的学习和研究 A.C.B. D.须符合对古典的传
13.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书》中说“一个皮匠,铁匠、农民,各有各的工作和职务,但都是被授予圣职的神甫和主教。”他意在指出
A.各行各业都可以成为神职人员 B.无论任何职业都应该信奉上帝 C.人的职业命运来自于上帝先定 D.教徒在上帝面前具有平等权利
14.路德说:“我是一个人,这个头衔比君主还要高些。原因是:神未曾创造君主,神唯有创造人,使我成为一个人。”材料体现了
A.信仰得救 B.人文主义 C.理性主义 D.神权至上
15.“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材料体现了 A.主权在民,提倡科学 B.法律至上,轮番而治 C.天赋人权,生而平等 D.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16.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被誉为“震撼世界的10本书之一”,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主要是因为它 A.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
B.进一步证明了“上帝造人说”的合理性
C.改变了人对自身与环境的看法,动摇了对上帝的信仰 D.深化了人类对生命本质的进一步认识,开创了分子生物学 17.魏源认为“五帝不袭礼,三王不沿乐。”这说明他
A.提倡师夷长技 B.主张革故鼎新 C.强调中体西用 D.否定礼乐制度
18.林则徐、魏源的思想尽管还是传统变革思想的延续,但却成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开端,他们的主张在当时起到的作用是
A.抵御了外来侵略 B.使清政府开始学习西方 C.启迪了知识界解放思想,向西方学习D.使人们意识到了清政府的落后
19.徐继畬在《瀛环志略》中对华盛顿有如下评述:“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这表明作者
A.鼓吹共和制,反对君主制 B.对君主制的反思走在时代前列 C.已成为洋务运动的先驱 D.主张仿效美国发展资本主义
20.1869年,《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至善也!”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C.
B.
D.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知识
21.1874 年,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说:“外患之乘,变幻如此,而我欲以成法制之,譬如医者疗疾不问何症,概投之以古方,诚未见其效也。……及询以自强何术?御侮何能?则茫然靡所依据。” 由此可知李鸿章
A.对时局的严峻性缺乏深思 B.指责清政府现行外交失策
C.初具除旧改良的变革思想 D.质疑洋务运动的体用之法
22.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所过之处,往往焚学堂,毁木主,入金陵以后,又曾大规模搜书和焚书,“在秦始皇之后,像这样恣肆地践踏孔孟的事是没有先例的。”之所以出现材料的情况,原因最可能是 A.儒家思想是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C.使农民彻底摆脱儒家思想的影响
B.宣传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D.说明上帝具有唯一神圣的地位
23.“但是任何一种改革运动要想在中国得到广泛的支持,首先必须借助于外国,改变老一套办法,并在哲学上找到根据。这种根据还得从孔孟之道里去找,因为那仍然是中国统治阶级信仰的命根子。”(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这可以用来诠释
A.抵抗派的师夷制夷思想 B.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 C.维新派的维新变法思想 D.革命派的民主共和思想
24.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沟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下列史实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太平天国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 25.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到:“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这说明
A.康梁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 B.戊戌变法没有借鉴外国经验 C.康梁认为变法不能依靠朝廷 D.戊戌变法是发自民众的运动
二、非选择题 26.(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比较图
一、图二,提取两项有关唐宋间历史文化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7.(12分)运用历史思维解决历史问题是高中生不可或缺的一种历史素养,将历史概念进 行要素化分解是全面理解和掌握其内容的重要方法。示例:西周分封制
(1)背景:(宏观)中国古代生产力的发展,维护统治的需要;(微观)商代的松散的方国 联盟已不能适应西周建立后的形势发展。
(2)主要内容:同姓王族是受封主体;诸侯在封地权力很大,并可进一步分封:但必须服从天子命令,履行各种义务。
(3)影响或评价:(积极)适应了生产力发展,巩固了周的统治,开拓了疆域,促进了民族融合、文化的交流;作为一种身份的象征,在秦汉之后作为维护皇权和国家统一的手段依然发挥了重大作用。(消极)到了后期随着诸侯权力膨胀造成了诸侯争霸局面;在秦汉之后的 个别时期,分封诸侯也造成了威胁中央集权局面的出卿..
(4)重要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井田制是其经济基础;与宗法制、礼乐制互为表里。
请仿照示例,从下列历史概念中任选一个进行解释。启蒙运动、文艺复兴、新文化运动
高二历史必修三期末综合检测八答案1-5 DBBCB 6-10 CCAAC 11-15 ACDBD 16-20 CBCBA 21-25 DACCA
26.(8分)
(1)唐代诗人集中分布于北方、黄河流域,宋代词人则更集中分布于南方、沿海地区;(2)宋代词人的数量远远超过唐代诗人。
原因:(1)从唐到宋,经济重心南移,江南经济发展,为南方人才崛起、壮大奠定了经济基础。北宋灭亡后,南宋建立,政治重心南移,大批北方文人迁移到南方。(2)唐诗对仗整齐,严肃工整,对诗人的文学水平要求严格。宋词形式活泼,灵活,对文人要求相对低,因此词人较多。宋代,城市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要求丰富娱乐生活,刺激了表现灵活的词的创作、发展。
27.评分标准每个名词分为四个要素,每个要素3分,其中(1)背景至少要从两个角度回答,只答一个角度得1分。(2)内容要至少答出其中两项,若只答出一项内容得1分。影响或评价:“美国1787年宪法”、“布雷顿森林体系”必须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启蒙运动”必须有对自身和对其他国家两个方面,若只答出一个方面得1分。
重要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找对相关概念得1分,说出正确的关系得3分。
上述所有内容,必须在知识正确的前提下方可得分,答出了角度但表述错误不得分。
第四篇:必修三检测题答案
高二历史必修三检测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ACABA6——10:DCDDC11——15:DDABA
16——20:BDBDD21——25:ABABA26——30:BADDC31、(1)以德治民、仁。(2分)
(2)董仲舒主张“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的思想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要求。(4分)
(3)朱熹;“存天理、灭人欲”;(2分)
(4)命运:维新运动,孔子被康有为看做改革的先师,推动维新变法运动;(1.5分)袁世凯提倡尊孔复古;(1分)新文化运动,孔子被视为旧文化旧道德的代表遭到批判,走向衰落。(1.5分)
32、(1)①瓦特:蒸汽机。(1分)②蔡伦:改进造纸术。(1分)
③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社会繁荣;政策开放;科举考试的促进。(2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得2分)④宋朝(1分)
⑤封建制度衰落;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宋元话本奠定了基础。(3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得3分)
⑥人们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推崇的“理性王国”感到失望,寻求新的精神寄托。(1分)⑦现实主义(1分)⑧《格尔尼卡》(1分)
(2)认识: 文学艺术作品具有时代性,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2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33.(15分)⑴追求财富是人的本能;要以合乎道德的途径获得富贵;道德比富贵更重要(仁是道德的根本,要坚守仁)(3分)
⑵思想:知识即美德(或强调教育对成就人的道德的重要性)(1分)
因素:伴随生产力的发展,新兴阶层(地主、工商业奴隶主)财富增长,社会地位提高; 文化教育的发展,文人(知识分子)队伍壮大;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思想活跃(任答2点,4分)
⑶变化:由肯定人性及合理的财富追求,到否定人性,否认财富的作用,追求纯粹的义理道德(2分)
影响:重视气节品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1分);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求,维护专制统治,产生了消极影响。(1分)
⑷现象:人们对财富和地位的崇拜超过对知识和美德的崇拜(拜金主义盛行),造成社会道德败坏。(1分)
认识:财富与道德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体现;抛弃道德片面追求财富,或压抑人性片面追求道德都是不可取的。(2分,言之成理即可)
第五篇:高二地理必修三第四、第五单元检测试卷
晋江一中高二地理必修三第四、第五单元晚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选对得2分,共60分。
1.针对东北地区的土地、森林、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以及良好的工业基础、便利的交通条件,东北地区将建成全国性的()
①商品粮基地②商品棉基地③林业基地④畜牧业基地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③④ 2.关于东北地区农作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玉米分布普遍,由北向南的比例逐渐减少予B.小麦和大豆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增多 C.水稻种植已扩展到北纬45°以北的黑龙江沿岸 D.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苹果 3. 三江平原沼泽面积广的原因是()
A.地形类型B.人口分布C.城市分布D.交通线路 8.“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发展的主要意义是
①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及相关工业的发展②有利于改变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③不利于西部农业的发展,降低土壤肥力④减轻东部能源压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⑤“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酸雨会增多⑥“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相关产业拉动,经济优势进一步发展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①③⑤⑥D、①②④⑥
图6为三家企业投资建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示意图,读图完成37~ 38题。
①东北地区寒冷的气候和冻土的发育,使土壤中的水分不易排干 ②降水较少,但洼地积水③地势低平,雨水较多,每当夏季,水洼连串④荒地多,人为影响小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4.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亚太地区的历史发展过程,分析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A.玩具制造B.汽车工业C.石化工业D.钢铁工业
5.产品生产环节中,附加值最低的环节是()
A.加工阶段
B.设计阶段
C.营销阶段
D.以上都不是
读“我国能源调运”图,回答6-8题
6.图中①、②、③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为
A.煤炭、天然气、水电B.石油、天然气、煤炭C.天然气、石油、水电D.煤炭、石油、天然气
7.“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9.吸引三家企业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三地投资办厂的最主要因素分别是
A.a原料、b市场、c劳动力C.a劳动力、b政策、c原料
B.a劳动力、b市场、c原料 D.a市场、b政策、c交通
10.三家企业对厂址地点选择所考虑的最主要因素分别是
A.a交通优势、b市场优势、c劳动力价格B.a技术优势、b劳动者素质、c交通优势 C.a劳动力优势、b市场优势、c能源优势D.a技术优势、b交通优势、c政策优势 11.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区位条件不足之处是()
①产业基础相对薄弱 ② 市场腹地相对狭小 ③科技和人才队伍相对薄弱 ④改革开放重心北移
A.①②③B.③④C.①④D.②③④
12.要想彻底缓解华北缺水的状况,其有效的措施是:①引长江水进入华北 ②引珠江水进入华北③节约用水,减少水污染 ④大量开采地下水⑤开挖入海新河⑥将华北地区的部分居民搬走
A.①③B.②⑤⑥C.③⑤D.①④⑤
读我国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图,完成1 3--1 5题。
13.能分别正确反映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产业排序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①C.①③②D.③②①14.东部地带今后应()
A.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化的农业生产B.充分发挥资源的优势,加快发展能源、原材料加工工业
C.大力发展交通运输,积极发展边境贸易,扩大旅游创汇D.有步骤地重点开发黄河、长江中上游地区的能源和水力资源 15.三个地带相比较()
A.①地区第一产业的比重小,说明其第一产业发展落后
B.随着我国西部地区的发展,③地带的第一产业比重将会大幅度的提高C.三个地带中的第三产业有可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D.随着经济的发展,三个地带的第二产业比重将会上升,第三产业的比重会有所下降 图2是某地区的地形图,回答16—19题:
16.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A.交通发达 B.单位面积产量高 C.水热条件好 D.人均耕地面积广
17.以下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特点的是A.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 B.粮食商品率处于较低水平
C.已经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D.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18.城市P某家具厂生产的实木家具销往全国许多地方。影响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原料产地B.消费市场 C.廉价劳动力D.高技术的研发人才 19.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当地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A.土壤十分贫瘠B.开发的成本太高C.粮食过剩,价格下降D.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读图3“珠江三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回答20—25题:
20.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200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首次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从1993年起一直呈下降趋势 D.图中所示的变化与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变化有关
21.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比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具有的优势条件是A.产业基础良好B.毗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C.腹地范围广阔D.技术水平高
22.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国内腹地范围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地形的阻隔B.水源不足C.夏季气温高温多雨D.河流航运里程较短 23.以下工业中,最有可能在20世纪60~90年代初从日本迁移到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是
130°E
图
A.服装制造业B.钢铁工业C.生物制药工业D.化学工业 24.该种产业部门的迁移,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影响是A.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技术密集型工业的发展 B.有利于发挥珠江三角洲能源丰富的优势 C.有利于发挥珠江三角洲资源丰富的优势 D.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发展提供契机 25.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
A.外来投资B.个体私营企业发展C.乡镇企业发展D.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建立 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因地制宜,将甘蔗、果树、桑蚕的生产与养鱼有机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形式新颖的农业生产模式,读图回答26—28题:
26.基塘生产是()
①商品谷物农业 ②大牧场放牧业 ③混合农业 ④生态农业 ⑤持续农业 ⑥无土栽培农业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④⑤⑥ 27.基塘生产特色形成充分利用下列哪个区位因素()A.水热丰富B.地形低洼C.市场D.政策
28.拟在上图中A、B、C、三处建制糖厂、食品厂和造纸厂,其最佳方案是()A.A—食品厂;B—造纸厂;C—制糖厂B.A—造纸厂;B—食品厂;C—制糖厂 C.A—制糖厂;B—造纸厂;C—食品厂D.A—制糖厂;B—食品厂;C—造纸厂
“微笑曲线”(右图)是台湾宏基公司董事长施振荣先生最早提出的,它起初被用于说明电脑行业不同环节与所实现的附加价值之间的关系,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回答29~30题。29.在工业生产上下游的各环节中,跨国考虑掌握的两环节是()
①加工制造②设备和材料
公司最先
30.近年来,跨国公司在母国以外纷纷投资设立研发(R&D)中心,其主要目的是()
①扩大公司产品的销售网络②利用各国研发资源,提升公司产品的附加价值
③提高公司产品的品牌效应④调整产品、工艺和原材料以适应国外市场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③产品研发④产品品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晋江一中高二地理必修三第四、第五单元晚练试卷
班级姓名座号
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选对得2分,共60分。
32.右图是“我国资源调配示意,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
5分)(1)图中A、B、C代表我国的三大资源调配工程,沿线气候变化最显著的是_________工程,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_______工程。(填字母)(2)简析我国实施跨区域资源调配的地理原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中B调运的能源最主要是_______________,该能源在这一区域十分丰富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题40分
31.据下列材料和所学地理知识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改革开放初期,广东经济高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经济发展的惯性让广东经济保持了一定的增长速度,并将经济总量牢牢地稳定在全国第一的位置。现在,优势弱化,竞争压力加大,新的经济动力又不够强大,速度甚至落在了长三角之后,领跑了中国经济20多年的珠三角,现在正受到挑战。2003年11月,广东提出“泛珠三角经济区”的构想,并开始启动。泛珠三角区域的范围包括: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九个省(区)以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十2”。之所以打造这个9+2,其目的是加强区域协调和合作,从而加强珠三角的核心竞争力。
材料二:长三角扼据长江入海口,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两翼,区域内经济发达、人口城市密集,高校众多,是我国最大的都市圈。目前长三角地区以占全国1%的土地和6%的人口,创造了占18%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去年的财政收入中,长三角地区的贡献份额超过了四分之一。(1)文中提到广东的“优势弱化”。当中的“优势”具体指的是什么?(2分)
(2)从地理角度考虑,同长三角相比,珠三角的劣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3)泛珠三角内部各地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贵州的人均GDP为全国最低。请从地理角度考虑,简要说说贵州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和其经济发展的主要优势。(4分)
(4)下图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其中代表珠江三角洲的是:(1分)
(4)图中A工程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积极影响的工程是:它们对上海的积极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3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随着以电子信息技术带动的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日本和韩国当前都已进入产业转移的重要时期,特别是一批世界级的知名大企业都开始积极向外扩张,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合适的投资地,加速做大做强,这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
材料二:《2004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指出,京津冀地区的优势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目前环渤海地区制造业发展正逢日韩产业转移良机。京津冀地区在日韩的招商活动中,也针对性地推出了信息产业、重化与原材料产业、制造业领域等合作项目。
(1)日本和韩国积极向国外进行产业转移,从本质上讲,是为了,两国在寻找合适的投资地过程,主要考虑的因素有:、、等(2)京津冀地区适时推出一系列合作项目,以通过接受国外产业转移,加快调整,缩短的时间。
(3)与我国的珠江三角洲相比京津冀地区对日本、韩国制造业转移最具吸引力的优势是()(多项选择)
A.北京和天津是全国知识最密集的地区B.海陆空交通发达便捷
C.拥有丰富、低廉的劳动力资源D.拥有广阔而市场潜力巨大的腹地E.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特别是能源和矿产资源得天独厚
A
B CD
31.(13分)(1)(共2分)地缘优势(1分)和政策优势(1分)。
(2)(共2分)经济腹地范围比长三角小、地理区位不如长三角优越、大城市为依托不如长三角密集、科技力量不如长三角雄厚、经济基础不如长三角好等(答到2点即可得6分)
(3)(共4分)限制因素:地形崎岖不平(1分),交通落后(1分);主要优势:能源(煤炭、水能等)矿产(有色金属等)丰富(1分);旅游资源丰富等(1分)。32.(本题15分)(1)A(1分)C(1分)(2)资源分布不均,资源与生产力水平不相匹配。(2分)
(3)水电;(1分)①降水多,河流水量大 ②落差大,水流急。(2分)(4).西气东输、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矛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环境保护(8分)33.(本题12分)
(1)追求更高的利润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每点2分,共8分)(2)产业结构产业升级(每点1分,共2分)(3)A D(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