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如何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浅谈如何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黄棉珍
农业、农村、农民(以下简称“三农”)问题是我国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为了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出台了很多惠农政策,取消了农业税和农村义务工和积累工,中央财政对种粮农民实行补贴,且补贴一年比一年增加,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也是一涨再涨,特别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给农民种粮吃了一颗定心丸,农民土地承包期由50年提高到70年,且又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让农民尽快步入小康社会。近日,笔者通过到农村调查了解,认为,要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从2007年起,化肥、农药、种子价格一涨再涨。尿素由2007年每吨1920元上涨到现在的每吨2520元,涨幅为31%;复合肥由2007年每吨1800元上涨到现在的每吨4450元,涨幅达147%,磷肥由2007年每吨500元上涨到现在每吨2000元,涨幅达300%,稻种、农药价格比2007年平均上涨15%左右,农民因化肥、农药、种子价格上涨平均每亩比去年同期增加成本150元左右。而粮食收购价格与去年持平。因此,要求国家有关部门,根据化肥、农药、种子实际生产成本,制定统一销售价格,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加价销售,一经发现,从严处理。
2、提高粮食收购价格。我国现行粮食收购价格应以国际市场接轨。据有关媒体报道,作为全球大米贸易价格基准的泰国大米批发价格已从每吨580美元暴涨到760美元,而我国目前晚籼米零售价每吨仅为480美元左右,粮价上升空间大。国家有关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在现行粮食收购价格的基础上再提高粮食收购价格,使农民种1亩田的纯收入达800—1000元,这样就会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3、继续加大惠农政策扶持力度,改革惠农资金发放方式。现行惠农资金发放是按农民承包土地为依据发放,只要农民承包了土地,不管是否耕种,镇财政所都会按田亩把惠农资金打入农民的惠农卡中,因为没有政策规定没有耕种的农户不能享受政府的粮食补贴资金。建议国家在继续加大对种粮农民补贴力度的同时,出台相关政策,对哪些在外打工的农民,其责任田如转包给其它农民耕种,就应补贴给种粮的农民,抛荒的责任田不能给农民任何补贴,连续抛荒三年以上,应收回其责任田。或者是按农民交给国家粮食数量进行补贴,可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4、允许农民承包责任田流转。由于种粮的收入不高,青壮年劳力绝大多数在外务工,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大多数是50岁以上的男人和妇女和小孩,劳动力严重缺乏,再加上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他们满足于只要能收到自家人吃的粮食就可以了,以致许多责任田被抛荒。因此,应鼓励这部分农民把自己无力耕种的责任田转包给愿意种粮的人,并可以从中收取一定的租金。这样,即可避免责任田抛荒现象,又可增加国家粮食产量。供稿:江西安义县人大常委会农业和农村工委 黄棉珍
第二篇:如何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如何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如今为了促进农业发展,增加粮食产量,国家近几年不断推出了多项激励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政策,并且也不断的取得了显著地效果,2011年的中国粮食产量就能充分的证实了这一点,不过未来能不能保持住这个发展劲头和趋势,却不好说。
在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杂交水米之父”袁隆平也说过,种粮每亩纯收益不过区区7.5元,良田抛荒的现象在同为农业大省的湖南普遍存在。农民从土地中得不到实惠,甚至保证不了经济来源、生活支出,只能像前些年一样,放弃农业生产,做其他的职业以维持生计。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70岁的河南卫辉市唐庄镇党委书记吴金印在两会上如是说:农资价格猛涨,而粮价涨得太少,种田不划算,农民有意见。“1亩小麦平均能收800斤,按国内市场价格每斤1.02元计算,每亩土地共能收入816元,其中买化肥180元,耕地、播种、收割150元,浇水三次要105元、农药50元„„”
尽管中共每年的“一号文件”连续9年锁定“三农”以示重视,政府工作报告多次将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官方陆续出台了取消农业税、增加农业补贴等一系列惠农富农政策,但大量农民仍选择离开土地,到“十一五”末,涌入城市的农民工群体已达2.42亿人。
“城乡收入比例一般统计为3.4:1,加上城市居民的各种补贴,实际将近5:1。”全国政协委员刘江警示说,这是非常危险的数字。到了该补偿农民的时候了!尽管政府一直在加大支农力度,但仍然不够。刘江建议为农民切出两块“蛋糕”:调整国家预算,进一步加大支农力度;国有企业也应拿出部分纯利润给农民。而袁隆平的建议更具体:政府应大幅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可以通过高价收购、平价销售的方式,稳住粮价,提高农民收入。
最后,如果你想知道更多相关大米的知识,你可以登入我们大米价格官网查看。
原文地址:
第三篇: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确保粮食安全粮价稳定
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确保粮食安全粮价稳定
“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的这句话给我们敲响了粮食生产的警钟:粮食生产关系到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生死存亡,关系到每一个家庭和个人。截至今年,我国粮食总产连续5年增产,有望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近年来农民种粮意愿不断下降、大面积的耕地撂荒让我们绝不可高枕无忧。
面对世界粮食危机这样的新形势新挑战,党和政府不仅要提高粮食工作的紧迫感使命感责任感,更要认识到粮食问题的重要性复杂性长期性,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把粮食问题提升到国家安全高度,从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着手,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支农惠农政策,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支撑,确保做好粮食工作,发展粮食生产,稳定粮食价格,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农民兄弟种粮积极性不高,原因何在呢?一方面是农资价格大幅上涨,而政府农业补贴赶不上化肥、农药等农资上涨的速度,使农业生产成本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农业科技无法满足农业生产需求。长此以往,则农民种粮积极性堪忧,农业健康发展堪忧,农村乃至整个国家长治久安堪忧。
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完善惠农政策是关键所在。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连续多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以三农为主题,这为我们粮食连续5年增产打下了坚实基础。但是也必须清醒地意识到,近年来化肥与农药等价格均处于上涨期,而政府补贴相对不足,已经影响到了农民的种粮意愿。所以当前的一个重点就是加大补贴力度,扩大补贴覆盖面,切实让农民尝到种粮的甜头。
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切实加强科技兴农是重要抓手。一是理顺体系。建立农业加工企业、农业科技推广站、农业科技院校广泛合作、利益共享的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应用体系。二是加大投入。建立政府为主,企业为副,金融机构贷款和社会资金积极参与的农业科技投入机制。三是重视人才。要用好农业人才,用活农业人才,就必须树立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用人理念。不仅要抓好人才政策落实,更要切实提高农业科技人才的待遇,真正做到使农业科技人才有光明前程,无后顾之忧。
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还要谨防谷涨惊市,谷贱伤农。有人认为提高粮价是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关键”。显然,这样的思路有其合理性的一面,提高粮价的确起到使农民直接增收的作用。但粮食毕竟有其特殊性:粮食作为商品的一种,政府能否代替市场直接左右粮价且不提,更重要的是它还有公共服务的性质,提高粮价势必影响低收入者的利益,从而影响安定团结的建设环境,甚至影响社会和政治稳定,最终受到损害的还是农民自己。君不见,因粮价飙升,埃及、菲律宾人民处境艰难?君不见,H国总理因粮食工作不力而在指责声中下台的前车之鉴?
华山再高,顶有过路。做好粮食工作的道路依然不平坦,解决困难唯一的办法、出路和希望在于我们自己的努力。确保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粮价稳定是政府对民众做出的庄严承诺,是启动农村消费的关键所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无论前路多艰,我们的承诺不能改变,决心不能动摇,工作不能放松。
这种结构,可以说是申论最规范的了,用基辛格的话引出了问题严重性;
第二段总论(政府的职责、解决问题的意义)
第三段,分析了问题的原因
第四、五、六:提出措施(扣紧了材料)
最后升华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这篇的语言也不错!这种正正规规的文章是学习的典范!
第四篇: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原因
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原因
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和粮食消费大国,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和努力,基本上达到了粮食自给。但是,近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有所下降,出现了改种经济作物甚至撂荒等现象。中央接连出台了取消农业税、农资价格综合补贴、良种补贴、购买农机补贴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然而,由于种粮仍未走出“比较效益低”的怪圈,加之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导致农民种粮积极性依旧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我国的粮食安全。
下面,我以坪为例来说明农民种粮积极性为什么不高——由于这几年于坪镇有接近35%的年轻人外出打工,年轻的劳动力都外出了,留在家的只有老人和小孩,妇女也外出务工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留守儿童问题也随即浮出水面,成为当地村民心中的一块心病。
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耕地少,每人只有2分田,种粮仅能自给自足;2.农资价格偏高,增加种粮的成本,有的时候甚至入不敷出;3.外出务工人员比例偏高导致农村劳动力不足;4.因为基本是手工作业,劳动量大,使得水稻种植由二季变为一季,大大减少了粮食总产量。
如今,贫困仍然是余坪乡很多村民心中的梦靥。因种粮收益相对低,农民又缺乏种粮的积极性。很多农民为增加收入,而选择外出打工或从事其他产业经营。农业之于农民应是水之于鱼的关系,可现在农业地位受到严重挑战,逐渐沦为二流产业,农民成为彻底无业的群体,这到底是背叛,还是职业的选择?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第五篇: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引发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呈上升势头
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引发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呈上升势头
今年,我市落实中央、省 “一免三补”政策,即免征农业税,实行粮食、良种、大型农机具补贴,结束了农民千年缴“皇粮国税”的历史,减轻了农民负担,增加了种地收入,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这本是件大好事。但随之而来,农民惜地心理增强,引发一些用地矛盾。最近,市委办公室组织人员在对平桥区明港镇三官庙村、大营村和长台乡冯楼村,以及固始、新县一些地方调查时发现,目前农村土地承包纠纷问题较为突出。
一、纠纷基本情况
我市总土地面积1689.1万亩(航拍面积),其中耕地面积717.6万亩,园地、林地、草原、水面面积751.3万亩,其它220.2万亩,农业人口166万户651.3万人,完成二轮土地承包面积779.3万亩,2004年已发生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总面积34.6万亩,占承包土地总面积的4.8%,涉及到8.7万户31.5万人,2004年以来,共发生乡级以上各种土地承包纠纷信访件347起,其中县乡仲裁10起,已调解解决302起。明港镇农业人口6.2万人,总耕地面积9.6万亩,今年镇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涨,一些弃田多年的打工农民返乡种地。据统计,去年该镇撂荒地接近1000亩、流转土地8000多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0%。今年春播总播种面积比去年实际播种面积增加了2000多亩;同时,“要地”的农民一下子多了起来,“调地”成了不少村支两委的头等大事。今年一季度该镇共发生农村土地承包纠纷182起,其中上访到镇级纠纷3例,占镇级涉农信访量的25%,是去年同期的3倍。
二、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主要类型及成因
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主要有四大类:
1、承包关系不稳定的纠纷。有3种。(1)要地户与村里的纠纷。由于二轮土地承包时,农民负担重、农产品价格低,级差地租的存在,长台乡冯楼村差地亩均纯收入仅8.3元。一些农民外出打工,口头承诺不要承包,村里为了不让土地税费落空,就将其承包地发包给他户经营。现在,这部分打工人员跑回来要田要地,甚至一些当时书面申请不要承包地的农户,现在也找村里要田要地。(2)人多地少户与村里的纠纷。二轮土地承包时,土地延包走过场及20多年来一直没有进行调地的村,婚丧嫁娶,户口流转,土地不均,人多地少的农户现在找村里要耕地;人少地多的农户以前多次找村里要求退出土地,退不掉,现在村里想将土地调剂出来,调不动,矛盾十分突出。(3)占地户与村里的矛盾纠纷。近年来,京珠高速,城镇发展等国家大型项目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占用农民一些耕地,明港镇大营村去年将每亩2.2万元的补偿费全部发到占地户,农户没异议。现在,有些农户多次找村里要退掉补偿费,并要村里给他们调剂土地,村里没有土地调剂,因而引发矛盾纠纷。
2、流转不规范的纠纷。由以前农村承包土地流转政策不完备、不配套,土地流转行为不规范,引发的矛盾纠纷。主要有二:(1)托管型纠纷。此类纠纷占整个流转纠纷案件的70%以上。税改前,种粮效益不高,一些养鱼、植树大户加大投入,规模发展,口头协议承担委托经营户的税费。现在,种田没有负担,还可以得补贴,委托户要求开发户退出其田地,开发户没收回成本,不愿退,引发纠纷。(2)代管型纠纷。免税前,一些农民耕地撂荒,务工经商,又不承担村级和国家税费。村干部为了使税赋不落空,让其他农户代耕代种,代履行税费义务,且税改时代耕户仍在代种。现在,原承包户回来找代耕户要自己的承包地,引发纠纷。
3、集体机动地引发的纠纷。二轮土地承包时,一些村组集体考虑到债务和增人等,预留一部分机动地。采取对外租赁经营或改变土地用途后对外承包租赁经营,增加村组收入,租赁承包户按照合同一次性交清部分或全部租赁费。(1)分户租赁经营的,税费免征后,一些承包经营户要求免交或少交承包费;(2)由集体开发成渔池、果园等,以其它承包方式发包给农户经营的,免征农业税后,承包户上访,要求免缴承包费;(3)承包户租赁经营时,再次或多次转包的,承包、转包户不愿履行承包合同,引发纠纷。
4、调整土地引发的纠纷。二轮土地承包以来,如明港镇三官庙村根据大多数村民自愿,对耕地实行5年一大调,以及一些村对耕地实行微调,解决增人问题。在落实新政策后,(1)由于级差地租为零,差地变成了“金饽饽”,引发调地户与村组的纠纷;(2)非计税面积土地得不到粮食、良种补贴,还要缴纳承包费,明显有失公平,引发承包户与村组纠纷。
三、解决土地承包纠纷矛盾的对策
针对当前农村土地出现的“四大纠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农村实际,应区别类型予以解决。
1、因势利导调解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把调解土地纠纷与完善二轮土地承包工作结合起来,与完善土地流转合同结合起来,做到调解一例纠纷,完善一批农户的二轮土地承包手续和土地流转合同。(1)对要地户与村里的矛盾纠纷处理办法:一是对二轮土地承包时,农户书面申请放弃承包土地(18岁以上全体家庭成员签字),原则上不分配土地。《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承包方在承包期内交回承包地的,在承包期内不得再要求承包土地”。如这些农户的户口仍在本村,村有机动地的,可以从机动地中调剂解决,订立其它方式的承包合同,并明确承包的期限不能超过二轮土地承包期限;没有机动地的,村组应积极协调,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解决耕地。二是二轮土地承包时农户口头承诺不要土地,现在又回来要土地的,村里可将“机动地、依法开垦的耕地或承包方依法、自愿交回的”三种耕地调整给这些农户经营;确无耕地可调剂的,通过村民大会讨论同意,可在原生产队范围内适当微调,让其获得耕地,订立二轮土地承包合同,发放经营权证书。三是对外出农民回乡务农的,只要在二轮土地承包中获得了承包权,村组必须将承包地退还给承包户,依法恢复农民承包经营权。(2)对人多地少户与村里的矛盾纠纷:一是二轮土地承包比较完善的地方,要稳定原承包关系不变。如有机动地,适当调剂耕地让其经营。二是没有搞二轮土地承包的地方,要尽快按二轮土地承包政策,依照法律程序搞好二轮土地承包工作,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3)对占地户与村里纠纷:一是被占压耕地的各项补偿费全额发到了农户,村又无机动地的,村里可以不调剂土地给这些农户,但对于无地农民,国家应考虑解决其最低生活保障问题。二是仅给农民发放部分补偿费,大部分补偿费由村组收取的,村组应适当调剂土地给占地户。三是村内公益事业(如建校、挖塘建库)占压承包户土地的,村组应适当调剂土地给占地户。四是采取有偿转让的办法,解决无地农民的土地。
2、客观公正地调解农村土地流转矛盾纠纷。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先解决纠纷,后完善流转手续。(1)对托管型纠纷处理:一是要稳定二轮土地承包关系,依法保护原承包户的权利;二是看流转合同是否合规合法,符合法规的,围绕原流转合同条款做好工作,进行调解;不规范的土地流转要及时做好矛盾双方的工作,以自愿为原则协商解决,并签订土地流转合同;三是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凡违背这一原则的流转合同都是无效合同,确保原承包户得到相应的流转收益。(2)对代管型纠纷:一是保护原承包户的土地承包权利,无论是欠缴税费还是土地抛荒,其承包经营权不变。代耕代种农户应将土地返还给原承包户,集体收回的要无条件返还给原承包户。二是没有搞二轮土地承包的,先按一轮承包合同认定土地承包经营权,调处纠纷,再按二轮承包政策的规定,搞好土地延包工作。
3、尊重历史,妥善处理机动地引发的矛盾纠纷。一要收取租赁费,维护合同严肃性。租赁承包不同于家庭承包,此类承包是少数农民占有较多土地资源,如果不交租赁费,明显不合理。二要落实好“两补”政策。机动地大多数不属计税面积,所以部分承租户没有补贴,要向群众做好解释工作。但是,对于良种补贴,要尽力向上争取解决。三要稳定原承包关系。此类承包属专业承包,有的还是通过招投标的方式承包的,只要原承包合同合法,发包、承包双方必须遵守合同。四要实事求是地解决纠纷。可适当降低承包标的,签订补充协议,解决矛盾纠纷。
4、完善“两补”办法。既要坚决制止虚报面积、非法套领“两补”资金的行为,又要全面准确地执行国家的“两补”政策,最大限度地给利于民,做到应补尽补,公平合理。
四、几点建议
1、进一步加大《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宣传贯彻落实力度。引导农民对土地承包合同自发进行司法公证。
2、对农村土地承包情况进行全面执法检查。组织开展二轮土地承包“回头看”活动,解决二轮土地承包遗留问题,颁发、补发经营权证;纠正违规违纪、侵犯群众利益的行为。
3、创新土地流转工作机制。依托农经部门,设立土地流转工作指导站,建立土地流转合同的订立、公证、登记制度,探索农村土地流转的新机制,确保农村土地依法有序流转。
4、加强领导,切实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农村土地承包新情况、新问题的调查研究,目前绝大多数纠纷虽然在村组化解,没有引发上访,但其隐患尚存,要通过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农村土地承包法》和二轮延包政策,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当地,消化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