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搞的调查报告(理工大)

时间:2019-05-14 16:58: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搞的调查报告(理工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搞的调查报告(理工大)》。

第一篇:关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搞的调查报告(理工大)

关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原因的调查报告

【摘要】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有所下降,出现了改种其他经济作物甚至撂荒等现象。这个问题已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2006年国家正式取消了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和牧业税,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的“三补贴”政策。从2007年开始国家还实行了农资综合补贴,2008年国家又出台了十项惠农政策。然而,由于种粮仍未走出“比较效益低”的怪圈,加之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导致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带来国家粮食安全隐患。确保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即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农民种植粮食受到政策的落实、粮食的产量和粮食的收益等因素的影响,而农民种粮积极性的下降将直接导致粮食产量的下降,这对我国将会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开展对农民种粮积极性问题的调查,进一步了解农民种粮情况及在种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可行性办法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关键词】 农民 种粮 积极性 原因 建议

一、基本现状

(1)基本概述

廊坊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偏东,地处北京、天津两大城市之间,被誉为“京津走廊上的明珠”。辖广阳、安次两个区,大厂、香河、永清、固安、文安、大城六个县和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代管三河、霸州两个县级市。幅员面积6500平方千米,总人口420万,市区建成区面积54平方千米。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多民族历史文化内涵。永清县隶属河北省廊坊市,位于河北中部,京、津、保三角地带中心,幅员面积776平方公里,现辖五镇、九乡、一园,总人口38.2万人,永清县地处京畿重地、环渤海经济圈腹地、大北京战略经济圈的轴心地带,区位优势明显,发展空间广阔,开发潜力巨大。

(2)廊坊市的气候类型

永清县属北温带亚湿润气候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日照2740小时,雨热同季,年平均降雨540毫米,年平均气温11.5℃,年平均日照183天。主要气候特征为:冬季寒冷少雪;春季干旱少雨;夏季温和多雷阵雨;秋季凉爽,昼夜温差大、霜害较重。

(3)土地资源与水资源 廊坊土地资源比较丰富,除北部有76平方公里的低山丘陵外,98%的土地为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地层深厚,土壤类型多样,适宜种植多种作物。

廊坊处在海河流域中下游,水系发达,流经本市的大小河流有20条,一般平均每年可拦蓄地表水3.33亿立方米;水资源可利用量7.74亿立方米。

(4)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成果

廊坊市补贴耕地284万亩,补贴农户76万户,受益农民257万人。廊坊市2012年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工作已于4月底基本完成,全市粮补资金已全部兑付到应补贴农民手中。此次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工作共涉及全市2514个行政村;补贴耕地284万亩;补贴农户76万户;受益农民257万人;市级拨付各县补贴资金1692万元,县拨付到乡镇直补资金1765.3万元,部分县从本级财政列支73.3万元。

廊坊市高度重视粮补工作,在粮食直补工作中,各级各有关部门努力做到把握关键环节,确保政策宣传,核算余额到户、张榜公布到户、补贴兑现到户;加快粮补进度,坚持补贴区域面积核定加快,资金下达加快、兑付进度加快、坚持计税土地面积不变、补贴标准不变、补贴资金总额不变;及时兑付粮补资金,做到坚持直接兑付,不打白条;坚持按公示及通知书填写的金额足额兑付;坚持提供优质服务;坚持按程序兑付;坚持公开透明阳光操作。同时为保证粮补工作圆满完成,各级各部门明确目标责任,加强督导检查;积极开展“回头看”活动,倾听农户反映,悉心听取群众对粮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认真总结粮补工作。

二、农村粮食生产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农村土地抛荒和半抛荒现象突出

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突出表现为对农村土地的抛荒和半抛荒。深入农户调研时也发现大部分农户种粮只是为了满足自食口粮,于是种单季玉米就足够了。目前大部分农户种的是单季玉米,农民普遍反映种植小麦收益很少而且管理较繁琐,宁愿只种植单季玉米。于是从秋季收获玉米到第二年春天耕地处于抛荒状态。

(2)水利设施的年久失修和功能弱化,是制约粮食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

很多水利设施都是20世纪50~60 年代修建的,如今大部分已经年久失修,一些水库出现了渗水现象,一些水渠已经被淤泥堵塞。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因资金不足而无法修复,难以保障农业生产的正常排灌,严重影响了粮食生产。可见水利设施建设已经成为当地人民最希望得到政策扶持的项目。水利设施落后,粮食生产保险业又缺位,种粮成为了一种高风险、低收益的生产活动。

(3)劳动力资源大量流失

据统计,由于地处京津两大城市,随着北京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廊坊市永清县约有10万余人进京从事建筑业和各种服务行业。在对农户的调研中发现,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将进一步加剧农村土地的抛荒,同时外出劳动力文化程度

相对较高,而从事农业生产者文化程度较低,年龄偏大,这给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带来较大的影响,不利于农业经济的稳定与快速发展。

(4)粮食产品产业化进程缓慢

由于受基础条件、开发资金、技术力量等因素的制约,农业产业化的整体发展不快,其表现为数量不多,规模不大,实力不足,品质不高,品牌不强,效益低下。大批粮食产品不能就地转化升值,没有粮食产品加工企业生产基地,也没发展订单式农业生产。

(5)农业技术水平低,缺乏专业指导

农业缺乏规模化,产业化,缺乏现代农业发展理念,主要原因是农业技术知识传播途径不到位。如今乡镇农技干部主要工作都放在发展经济、壮大工业等方面。其实农技干部也有苦衷,乡镇农技员自己也缺乏农业技术培训,还停留在过去传统的农业生产知识,无法指导农民。近年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较大,但对农业的科技软实力投入却很少,因为经费不足,先进适用农业科技推广培训难以进行,也影响了种粮效益。

三、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成因分析

(1)种粮收益率低是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最主要原因

2012年国家最低粮食收购价每斤玉米1.02元,在这里的农村一个四口之家一般有6亩地,按每亩地收获1000斤玉米计算,把玉米全部卖掉能卖6000元,除去种植玉米的成本,一个家庭的年收入大概只有4000元。试想农民只种粮,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耕种事业上,可是辛苦忙一年,所得的收入却不够日常开销,不够孩子的学费,这怎么可能有积极性呢?要想生存他就必须改变现在这种状态,自然就处在种粮积极性不高的状态。

(2)农资价格飞涨导致种粮成本加大,进一步抑制农民种粮收益

农资价格上涨的幅度大于粮食价格上涨的幅度,农民拿到的补贴被农资价格的上涨给抵消掉。部分县(乡)干部指出,粮食价格没有市场化,而生产资料的价格已经市场化了,结果导致粮食价格上不去,农资价格却飞涨,种粮越来越没有收益。粮食价格名义上是市场化了,其实并没有。国家的最低收购保护价名义上是保护农民的利益,实际上起到了价格信号的作用,抑制了粮食价格的上涨;同时国家严禁粮食出口,国外粮食价格的上涨对国内没有形成较大传导效应。虽然国家对农资价格进行了限价,但是效果不明显。本来国家给予的各种补贴是一项重大的激励措施和惠民政策,结果却成了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上涨的导火线,使得政策设置的目的严重偏离了预期效果。

(3)粮补政策存在缺陷

从2006年起相继出台了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作业环节补贴、粮食最低收购价格等政策,目的在于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但这些政策仍难以达到激励种粮的目的。国家发放的是粮食直补金,是根据税改前的计税面积发放,造

成“粮补”变“地补”,良种补贴是也是按计税土地实际种植面积进行补贴。这样的情况使农民只要手中有田,无论种菜或种粮,补助都一样,种粮与不种粮的农民会同时拿到相同补助,这显然是违背政策初衷,无疑使种粮农民心理有不平衡感,反而挫伤种粮农民积极性。粮食直补的政策是好的,可是一旦到了基层实际操作层面就变得复杂。

(4)乡村干部指导农业难有作为。

在与农民交谈中,很多农民告诉我,由于工资改革,现在乡镇农技干部因为工资是乡里发放,工作重心围绕发展工业经济,壮大工业,做大财政蛋糕,而对财税贡献不大的农业不是很关注。

(5)种植经济作物对种粮的冲击。

由于地理位置位于京津两大城市之间,我们县大力发展蔬菜种植,成立了农村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所以村民都忙着种菜了。据统计,2011年菜农种菜年纯收入达到了1.6万元以上。村民说:种粮多的时候吃饱饭,现在种菜能吃好饭。这就给粮食供应带来了压力。种粮成为了副业,而且是很小的副业。

四、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可行性建议

(1)进一步改进补贴方式。

国家现行的各项种粮惠农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农民对此非常赞成,但是权衡自身利益,农民不会因为少数补贴资金,就放弃其它想法。对此,建议政府综合考虑农民的种粮成本、收购价格以及市场波动等方面的因素,进一步提高补助标准,让农民真正得到种粮的实惠,看到种粮的前景。同时要加强对化肥、农药等涉农生产企业和农资市场的监管,实行农业生产资料专营,降低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减少农业生产成本。严厉打击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牟取暴利和以假充值、以次充好、短斤缺两等价格欺诈违法行业。

(2)加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改进农业科技指导方法。

要有计划、有组织地从农学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中选派一批素质强,技术硬的人员充实到乡镇农技队伍中去,让他们利用自己高深的学识和过硬的技术,深入到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用田间讲座、田间诊断、田间示范等形式,把现代化的农业科学技术直接送到千家万户,让农民真正走“科学化耕种、科学化管理”的路子,提升农作物的单产和品牌。同时,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加强对基层技术推广人员的培训,提高技术推广人员的整体素质,以适应发展高效现代农业的需要。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抵御自然风险能力。一要多方争取项目,多元化融资,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建设,特别是要抓好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防灾、减灾、抗灾能力,彻底改变农民‘靠天吃饭”的现象,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二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土地复垦、小流域治理等项目建设的实施,抓好堰、渠、堤、路、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彻底改善农村和农业生活生产条件

(4)发展产业化,规模化农业。

把发展工业化的理念带入到发展农业中来,政府加大正确指导,由农业部门制定整套操作方案,把农业产业化做大做强,统一规划,统一播种,统一施肥,统一下药保护生态平衡;同时加强科技投入,提高农技干部的素质,能切实地帮助农民。

(5)加强粮食安全的宣传。

加强宣传促使农民更加深刻地了解到粮食的重要性,尤其是对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重要性,让农民科学地了解这一真实现状。

总结:以上记述了该村的实际情况,该村所表现出种粮积极性不高的好多原因都是具有代表性,所以这个村庄代表着永清县、廊坊市的一个基本情况,乃至整个非粮食生产区的一些情况。总之,粮食是国家经济发展基础的基础,要保障粮食生产,实现粮食安全,加强非粮食生产区的粮食生产意义重大,所以政府和非粮食生产区的农民都要深刻地认识到这些,科学合理地提高种粮的积极性。

第二篇: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原因调查报告

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原因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1年8月1日——8月10日

调查地点:河北省沧州市献县

调查对象:本地农民

调查目的:调查现阶段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及研究更深层次原

因。为确保粮食安全,寻找可持续发展方法。

一,粮食安全十分重要

作为一个全球性话题,粮食安全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无论是以国际组织所祈盼的目标来裁减还是实践所收获的效果来衡量,目前全球粮食安全依然没有解除危机,甚至某些指标还在恶化。

第一,粮食供给处于紧平衡。全球粮食储备处于最低水平,现在每年的粮食供大于求仅4000万吨。一旦出现大的全球行灾难,将造成全球粮食危机。第二,粮食价格滞留于高位。有的已经价格成倍增长。贫苦人民根本买不起粮食。

第三,全世界饥饿人口有增无减。09年全球忍受饥饿人口达10.2亿。而在中国,耕地仅占世界10%,人口却占世界的22%,十几亿人的粮食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

所以对于粮食问题,必须严肃对待,容不得一点瑕疵,因为这是我们的头等问题。

二,种粮积极性不高原因

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80%的中国人民长期处于饥饿半饥饿状态。新中国成立时,我国人均粮食仅为210公斤。土改之后人民的种粮热情被激发起来。到1984年,扭转了长期粮食短缺局面,人均粮食达到390公斤,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尤其是1978年小岗村十八位农民冒着极大的风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

下了红手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出现极大的鼓舞了农民的种粮热情,使我国粮食产量上了一个大台阶。但是在21世纪初期,虽然取消了农业税,还增加了种粮补贴,但种粮积极性仍然不高。这是什么原因?

根据调查及查阅的资料,简单归纳如下:

第一,在价格方面。

以本地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为例。小麦1.04元/斤,玉米为1.05元/斤。本地为两季粮食,按一个壮年劳力可种5亩地计算,按现在最好的收成,一年收入为:1300×1.05×5+1.04×1000×5= 11500这不算种子、播种、耕地、化肥、农药、浇地、收割的费用。按一亩小麦算,种子30×1.4=42,播种20,耕地30,化肥尿素40+二胺80=120,农药5,浇地3×45=135,收割40,全部加起来为350左右。玉米最少一亩为大约120,全年最高收入为11500-470×5=8850。

如果种植经济作物,例如棉花、辣椒,按最好的年份算,棉花一年2800左右,辣椒4000左右,刨除管理费用一亩300,全年最高收入为18500。.这还不算人工费,如果按在本地打工算,一个月最少3000多,全年都有活,一年收入12×3000=36000,再除去不上班,一年最高30000左右。

这样一比较,高下立判。虽然现在粮食价格高,有各种补贴,但种粮仍比不上打工。

第二,我国的现代化进程。

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就是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减少农业人口,加快城镇建设,这是历史趋势,是必然要经历的。现在我国农业人口已大幅减少。在全国各地,以城郊尤甚,存在大量空置农田,当地人等其开发,大多数人都以在城市打工为主要谋生手段,而以种地为副业。这样即可保障生计。

第三,大量农田被占。

在全国各地,大量农田被占,农民失去土地,只能以入工厂,入城市打工谋生,他们无地可种,成了没有土地的农民。

为了发展经济,城市周边建城、建厂大量征用土地,农民只能不再依赖土地。第四,种地人口大量减少。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和科教兴国战略,实行多年,使年青人所占比例减少,中年人,老年人增多,老龄化进一步加剧。这就使壮年劳力减少,而年青人上学一部分,脱离了土地,其余的大多也不愿种地。由于大量壮年劳力大量流失,只

能由老年人种地,原来种地的都是“农民伯伯”,现在都是“农民爷爷”和“农民奶奶”了。现在农村只剩些老弱病残在种地,稍微有点出息的,基本都出去了,不出去,也是在本地的工厂打工。这就注定了种植数量减少,质量降低,因而用地减少,粮食产量下降。

第五,外来粮食冲击。

在我国种植是以家庭为核心,种植完全靠自己,各种机械工具,生产资料完全自己提供,由于个人拥有土地的数量少,所以单产虽然高,但总产低。而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大部分人口在城市,只有少部分搞产业种植,为大农场耕作,一个农场主拥有上万亩耕地,拥有大量生产资料,全部机械化生产,生产效率高,而且国家对其有大量的种粮补贴,所以美国粮食产量高,价格低,竞争力高,对我国的粮食生产造成冲击,对大豆、玉米冲击更为严重。

三,确保粮食安全,寻找可持续发展方法

实现工业化是我国几代人孜孜不倦努力的目标,但粮食安全是一个大问题。“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确保粮食安全是我们每个国人的责任。

我国在2000年已经进入小康社会,这一时期粮食安全的重点转变为流通保证。保障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买得到并买得起粮食。但现阶段和以后相当长时间里,我国粮食生产面临很大危机。相关研究初步发现,温度升高、农业用水减少和耕地面积下降,将使中国2050年的粮食总生产水平比2005年下降14%-23%。研究亦指出,如果夜间温度升高1℃,水稻将减产10%。再者,受气候变化影响,温度升高将加剧中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特别是在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情况更为严重,干旱使得农作物的生长缓慢或甚至停止,造成欠收或绝收。气温升高同时对害虫的繁殖、越冬、迁飞等习性产生明显影响,加剧病虫害的流行和杂草蔓延。在加入WTO以后,我们不得不放弃非关税壁垒,逐步降低关税及国内农业支持水平,国内农产品市场被迫逐一开放。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尤其是粮食生产和贸易大国,将不可避免地受到贸易自由化政策的影响。一方面,加入WTO有可能对中国粮食生产和粮食市场产生严重冲击。另一方面,加入WTO有可能对中国粮食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到21世纪20年代时,我国人口将达到峰值15亿,粮食

负担将进一步加重。

在WTO框架下中国粮食安全对策:

1.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调整粮食生产布局。

2.加大农业科研力度,加快科技兴粮步伐。

3.保护农业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确保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

4.调整农业保护政策,给予农业以符合国际多边协议的有效保护。

5.建立粮食安全预警系统,以密切注意国际粮食市场动态及我国粮食安全状况。

在利用、节约土地办工业方面,可以开源节流,推广“广开模式”,实施围海造田计划,向海要地。

尽管粮食安全所遭遇的挑战已经引起了不少国家政府和国际组织的高度警觉,但粮食安全问题并非一个或几个国家和区域性组织的单兵作战所能解决,未来需要制定一个全球性的应对方案。第一,提高全球性耕地的资本投入。资料显示,目前世界一些主要粮食生产国提高产量仍有很大潜力,比如有“粮仓”之称的乌克兰,目前的粮食单产还不到美国的一半,拥有大量耕地的俄罗斯粮食单产甚至更低,而巴西还有4亿多公顷可耕地尚未开发。

第二,营造公平合理的国际农产品贸易秩序。围绕着农业问题所进行的“多哈回合”谈判必须尽管结束,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应该在协调各方利益的基础上做出相对的让步。主要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农产品出口国凯恩斯集团应当大幅削减对农产品的出口补贴,以欧盟、日本、韩国等为代表的农产品自给国集团必须大量削减关税和配额限制,而二十国集团也应当尽可能地降低市场准入的门槛。

第三,创建协调性与联动性的国际机制。

(1)联合国可建立一个全球性粮库,履行“世界粮食银行”职能,并制定“特别借粮权”,帮助最不发达国家应对粮食危机,同时,“世界粮食银行”可以以优惠条件向出现短期粮荒的国家借粮。

(2)世界贸易组织可以获得撤销相关国家粮食贸易限制性规定的职权,即使一些国家需要设计新的限制规定,必须提前通报世界贸易组织进行协商。

(3)经合组织负责制定全球性的生物燃料指南和保障措施,审查和评估相关国家发展生物质能的长期影响,并且指定相应的政策对其进行指导。

(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负责评估相关国家应对粮食安全危机的财政政策,加强对国际市场粮食产品及期货的分析和监督,建立对粮食投机行为的纠错机制和严惩规则。

以上方案,对改善国内、国际粮食安全有重大作用。

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当时刻以实现祖国早日复兴为己任,努力学习,刻苦工作,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三篇:关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原因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原因的调查报告

【摘要】农民种植粮食受到政策的落实、粮食的产量和粮食的收益等因素的影响,而农民种粮积极性的下降将直接导致粮食产量的下降,这对我国将会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开展对农民种粮积极性问题的调查,进一步了解农民种粮情况及在种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可行性办法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关键词】 农民 种粮 积极性 原因 建议

调查时间:2012年2月9日至2012年2月14日

调查地点:河北省承德市

调查对象:随机选取双塔山镇下属17个行政村中的村民

调查形式:直接走访农户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有所下降,出现了改种其他经济作物甚至撂荒等现象。这个问题已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2006年国家正式取消了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和牧业税,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的“三补贴”政策。从2007年开始国家还实行了农资综合补贴,2008年国家又出台了十项惠农政策。然而,由于种粮仍未走出“比较效益低”的怪圈,加之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导致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带来国家粮食安全隐患。确保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因此,本文将集中调查研究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因素,以双塔山镇为例,并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基本现状

(1)基本概述

承德市地处河北省东北部,处于华北和东北两个地区的连接过渡地带。全市共辖八县三区,市域面积近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 340多万人。承德旧称“热河”,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多民族历史文化内涵。双塔山镇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是区政府驻地,面积97平方千米,人口1.94万(2007年)。辖17个行政村:单塔子、下店子、西平台、东平台、三岔口、棋盘地、大龙庙、黄地沟、应营子、中营子、松树沟、白庙子、厂沟、团瓢、通沟、大元宝

山、小元宝山。

(2)承德市的地理位置与气候类型

承德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总面积3,9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6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72万人,是一个“七山二水一分田”的传统农业大市,农业气候复杂,属于燕山与内蒙古高原地质的过渡带,属半温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西北高,东南部低,丘陵居多。南北海拨相差1200米。北纬40°12′至42°40′,东经115°54′至119° 15′,平均海拔:300m--1500m,年降雨量: 400mm至800mm,无霜期:62天至180天,年有效积温:1800℃ 至3980℃,年太阳光能量L129至150千卡/cm2 ;地上水:33.9亿立方米;地下水:6.9亿立方米 ;年日照时数:2500至3100小时。主要气候特征为:冬季寒冷少雪;春季干旱少雨;夏季温和多雷阵雨;秋季凉爽,昼夜温差大、霜害较重。

(3)土地条件

承德市国土总面积3.95万平方公里,截至2007年底,全市土地总面积5927万亩(3951189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4551万亩(303428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6.8%;建设用地136.6万亩(91069.7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3%;未利用地1238.76万亩(82584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0.9%。

在农用地中,耕地总面积502.25万亩(334835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11.04%;园地119.69万亩(79793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2.63%;林地3394万亩(2262678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74.57%;牧草地403.86万亩(269241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8.87%;其他农用地131.6万亩(87731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2.89%。全市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494万亩(32933.33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98%。

我市土地资源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土地总面积大,占全省总面积的五分之一,但耕地面积小,占8.6%。二是耕地总体质量低。从地形分布上看,全市有15°以上坡耕地145.26万亩(96840.17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28.9%;从耕地结构上看,水田和水浇地仅占20%,其余为旱耕地;从土壤肥力上看,多属于四、五级水平,三分之二的耕地属中低产田。三是土地生态环境脆弱。全市有沙化土地832.71万亩(555136.7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4.1%。其中沙化耕地达171.31万亩(114209.65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34.1%。

(4)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成果

承德市补贴耕地284万亩,补贴农户76万户,受益农民257万人。承德市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工作已于6月初基本完成,全市粮补资金已全部兑付到应补贴农民手中。此次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工作共涉及全市2514个行政村;补贴耕地284万亩;补贴农户76万户;受益农民257万人;市级拨付各县补贴资金1692万元,县拨付到乡镇直补资金1765.3万元,部分县从本级财政列支73.3万元。

承德市高度重视粮补工作,成立了以市长景春华为组长的粮食补贴工作小组,统一协调和组织全市粮食补贴工作。同时抽调财政、农业、监察等部门专人组成“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工作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市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的政策解释、基数测算、资金拨付、进度督导等工作。

在粮食直补工作中,各级各有关部门努力做到把握关键环节,确保政策宣传,核算余额到户、张榜公布到户、补贴兑现到户;加快粮补进度,坚持补贴区域面积核定加快,资金下达加快、兑付进度加快、坚持计税土地面积不变、补贴标准不变、补贴资金总额不变;及时兑付粮补资金,做到坚持直接兑付,不打白条;坚持按公示及通知书填写的金额足额兑付;坚持提供优质服务;坚持按程序兑付;坚持公开透明阳光操作。同时为保证粮补工作圆满完成,各级各部门明确目标责任,加强督导检查;积极开展“回头看”活动,倾听农户反映,悉心听取群众对粮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认真总结粮补工作。

二、农村粮食生产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农村土地抛荒和半抛荒现象突出

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突出表现为对农村土地的抛荒和半抛荒。深入农户调研时也发现大部分农户种粮只是为了满足自食口粮,于是种单季稻就足够了。目前大部分农户种的是单季稻,种粮的目的只是为了满足口粮和避免让乡镇干部为难。对土地进行抛荒或半抛荒是农民对种粮收益和比较收益很低的一种理性选择。

(2)水利设施的年久失修和功能弱化,是制约粮食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

很多水利设施都是20世纪50~60 年代修建的,如今大部分已经年久失修,一些水库出现了渗水现象,一些水渠已经被淤泥堵塞。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因资金不足而无法修复,难以保障农业生产的正常排灌,严重影响了粮食生产。可见水利设施建设已经成为当地人民最希望得到政策扶持的项目。水利设施落后,粮食生产保险业又缺位,种粮成为了一种高风险、低收益的生产活动。

(3)劳动力资源大量流失

据统计,随着北京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承德各县区约有10万余人进京从事建筑业和各种服务行业。在对农户的调研中发现,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将进一步加剧农村土地的抛荒,未来农村粮食生产和发展中需要关注的重大问题。同时外出劳动力文化程度相对较高,而从事农业生产者文化程度较低,年龄偏大,这给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带来较大的影响,不利于农业经济的稳定与快速发展

(4)粮食产品产业化进程缓慢

由于受基础条件、开发资金、技术力量等因素的制约,农业产业化的整体发展不快,其表现为数量不多,规模不大,实力不足,品质不高,品牌不强,效益低下。大批粮食产品不能就地转化升值,没有粮食产品加工企业生产基地,也没发展订单式农业生产。

(5)农业技术水平低,缺乏专业指导

我村的农业缺乏规模化,产业化,缺乏现代农业发展理念,主要原因是农业技术知识传播途径不到位。如今乡镇农技干部主要工作都放在发展经济、壮大工业和计划生育等方面。其实农技干部也有苦衷,乡镇农技员自己也缺乏农业技术培训,还停留在过去传统的农业生产知识,无法指导农民。近年财政对农村基础

设施投入较大,但对农业的科技软实力投入却很少,因为经费不足,先进适用农业科技推广培训难以进行,也影响了种粮效益。

三、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成因分析

(1)种粮收益率低是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最主要原因

2008 年国家最低粮食收购价每50公斤早稻为77 元、晚稻为79元,即使以85元每 50公斤的市场收购价计算,每100平方米地种单季的成本大概是120元,单产60公斤,纯收益为负值。试想农民只种粮,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耕种事业上,可是辛苦忙一年,所得的收入却不够日常开销,不够孩子的学费,这可能有积极性呢?要想生存他就必须改变现在这种状态,自然就处在种粮积极性不高的状态。

(2)农资价格飞涨导致种粮成本加大,进一步抑制农民种粮收益

农资价格上涨的幅度大于粮食价格上涨的幅度,农民拿到的补贴被农资价格的上涨给抵消掉。部分县(乡)干部指出,粮食价格没有市场化,而生产资料的价格已经市场化了,结果导致粮食价格上不去,农资价格却飞涨,种粮越来越没有收益。粮食价格名义上是市场化了,其实并没有。国家的最低收购保护价名义上是保护农民的利益,实际上起到了价格信号的作用,抑制了粮食价格的上涨;同时国家严禁粮食出口,国外粮食价格的上涨对国内没有形成较大传导效应。虽然国家对农资价格进行了限价,但是效果不明显。本来国家给予的各种补贴是一项重大的激励措施和惠民政策,结果却成了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上涨的导火线,使得政策设置的目的严重偏离了预期效果。

(3)粮补政策存在缺陷

从2006年起相继出台了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作业环节补贴、粮食最低收购价格等政策,目的在于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但这些政策仍难以达到激励种粮的目的。国家发放的是粮食直补金,是根据税改前的计税面积发放,造成“粮补”变“地补”,良种补贴是也是按计税土地实际种植面积进行补贴。这样的情况使农民只要手中有田,无论种菜或种粮,补助都一样,种粮与不种粮的农民会同时拿到相同补助,这显然是违背政策初衷,无疑使种粮农民心理有不平衡感,反而挫伤种粮农民积极性。粮食直补的政策是好的,可是一旦到了基层实际操作层面就变得复杂。

四、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可行性建议

为了提高广大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农业产业的稳步发展,本文根据国家的发展形势,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建议。

(1)加大科技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

我村人多地少,不可能实行规模种植,而与一些单纯平原地区比较这里也有它的优势,但是地域优势在科学技术知识的帮助下,才能更好显现,大力种植高效经济作物,使绿色农业、高效农业能在我村发芽、开花、结果。应进一步加大

农业科技投入,推广良种良法,从而提高土地生产率,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粮食产量,增强中国粮食竞争力,确保社会稳定。

(2)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扩大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农村耕地面积有限,农民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种植受土地面积影响大。对农村土地进行统一的管理,实行土地承包管理制,把全乡的土地合并后,让责任心强、工作效率高的农户共同耕种、管理,实现不撂荒不抛田,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对种粮大户实行保护及奖励措施,努力稳定种粮大户经营的土地。在条件及土地面积允许的情况下,对粮食种植实行产业化管理,对中低产田实行改造。大力推广桔杆还田技术,全面推广测土配肥技术,提高耕地质量,最终实现扩大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

(3)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力度,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

为了保证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农业生产资源的涨价应在政府或相关部门共同作用下控制在合理的限度,坚决查处乱涨价的行为,在农资质量方面要做到严格把关。进一步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适当调整最低收购价,使农民获得合理的收益。建立统一集中的市场销售模式,规范市场的运作,进一步保障农民的利益。

(4)以制止抛荒为目的,完善对抛荒进行处罚的法律法规,提高执行效力 对待农村粮食生产应该采取“奖罚并用、以奖为主”的原则,对恶意抛荒应采取必要的处罚措施,从而降低农田的抛荒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承包经营耕地的单位或者个人连续 2年弃耕抛荒的,原发包单位应当终止承包合同,收回发包的耕地。许多地方政策是田地连续2 年抛荒的由村集体收回,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缺乏执行效力。因此,一方面,应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提高法律的执行效力;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行政规章,对抛荒者进行一定的处罚。对于半抛荒的情况,地方政府可以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如对没有抛荒者或者种粮大户给予一定的奖励。

(5)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夯实农业生产基础

扎实推动农田水利设施基本建设,巩固农业发展基础,提高以粮食为主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对农户、农民合作组织和村组集体的建设项目,县财政给予一定的补助。增加有效灌溉面积,确保粮食生产不受洪涝与旱灾影响。充分发挥国家以工代赈与扶贫专项资金的作用,加大园田化建设力度,努力巩固农业发展基础。

第四篇:关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2 年 7 月 30 日 ~2012年8月4日

调查地点:河北省保定市江城乡

调查主题:深入基层,了解社会

调查对象:当地18周岁以上农民

调查者:路 骏

调查目的:了解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真正原因,对症下药,提出建议,以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维护农民的切实利益,达到富农的目的,同时能维护我国粮食安全。

一、调查背景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俗话说“民以 食为天,食以粮为主”,可见粮食对一个国家经济稳定发展,社 会稳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我国,为了避免出现粮食危机,就要在保证基本耕地数量稳定的同时,更需要把调动农民种粮 的积极性,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保障国民的粮食供给作为一 项基本国策。

近几年来,我们国家对“三农”优惠和扶持的力度不断加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有所改善。但是,在现实中我国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还不是很高!近几年来,弃农经商、半 农半打工、应付性耕种、专业农民老龄化趋势,无情的摆在我们的面前。我们的农民,在现实中是为了增加收入搞活经济,但是在事实上,却出现了应付性耕种、种粮积极 性不高的趋势。如今,在农村安心种地的,大多都是一些年龄较大的农民,而年轻的人,大多具有厌农思想,大都走向了城镇的边缘!

二、调查对象

我主要针对非粮食产区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因为非粮食产区的粮食生产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除了九大商品粮基地以外,其余的农业种植区基本都是非粮食生产区。这里针对河北省保定市郊区进行调查,该地区 是一个典型的非粮食产区的农业生产地区。河北省保定市刘庄村是该市非粮产区的一个典型代表,首先让我来介绍一下这个 非粮产区的小村庄。该村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西郊区,人口1500多人,耕 地1960多亩,人均耕地一亩多,主要种植小麦玉米。但是现在该村已由五年前的种 粮大村变成今天的种棉大村,棉花多了粮少了。原来这个小村庄的农民都种小麦和 玉米,现在不同了,都种上了棉花等经济作物还有小麦玉米蔬菜。因此粮食作物的 产量很大的减少。因此,还得在市场上买面买米,和以前卖玉米卖小麦有了很大区 别,这种情况也加据了 我国的粮食安全。

三、调查结果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近年来,国家对三农问题投入了巨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笔者所在地的农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增加,近年来,玉米和小麦的持续增产,粮食等农产品价格连续保持上升的良好势头,农民的纯收入正加快增长趋势。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发展,以笔者所在地区为例,村村通公路的发展使得农村交通有了很大的改善,农田水利设施条件进一步提高,近年深水井的发展使得农业灌溉正在逐渐摆脱了对自然的依赖,人们不再需要为灌溉而发愁。农民而开始真正地向小康发展。

但是在看到发展成就的同时,我们还应该冷静、理智地看到目前农村存在的问题,看清农村现状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间的差距,认清城乡差距,找到农村发展的支撑点,才能更好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缩小城乡差距。据笔者实地调查发现,目前农村确实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农村快速发展的问题,这些因素同时制约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对粮食作物的生产产生了负面影响。问题如下:

(一)农业结构单一,人们种植的粮食作物作物仅仅局限于玉米和小麦,经济作物主要局限于棉花。传统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经济效益都不高,已不能适应现在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农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交通状况及水利条件落后,制约着向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农业生产没有形成配套的产业链,农业生产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较差,靠天吃饭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以地解决。农业生产缺乏规模化和产业化,生产与销售严重脱节,农业生产体系的综合效益低下。农村本身没有形成相对独立、完备的市场体系,对城市的依赖性较强,缺少独自抵抗经济风险的能力。

(三)科学技术没有真正发挥对农业生产的指导作用,农民自身的的科技水平较低,国家对农民的农业技术培训不到位,农业生产中对新技术的应用太少,农业生产工具更新换代周期太长,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增值作用较弱,科技贡献占农民增收的比重太低。农业的耕作方式还主要是传统生产的继续,距离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标准甚远。

(四)农村信息闭塞。农民缺少市场意识,农忙季节时只管自家农活,缺少对国家政策的关注和及时了解,投机商利用农村信息相对滞后的空子,压制农产品的价格,损害农民的利益。此外,农业补贴时常不能及时发放到农民手里。

(五)青壮年男性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农业从业人员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劳动力结构不合理,缺少适合操作先进农机具的人员,先进的生产工具不能很好地得以推广和应用。

四、调查结果出现的原因及理性思考

(一)乡村干部指导农业难有作为。

在与农民交谈中,很多农民告诉我,由于工资改革,现在乡镇农技干部因为工资是乡里发放,工作重心围绕发展工业经济,壮大工业,做大 财政蛋糕,而对财税贡献不大的农业不是很关注。

(二)农业技术培训不到位。

由于历史因素的影响,农民的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对于新技术接受能力有限,对科技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农民种植的农作物种类单一,仅限于传统的玉米和小麦,普通的粮食作物缺少科技含量则缺少市场竞争力,产品当然卖不了好价钱。现存的耕作方式本质上还是传统方式的延续。信息渠道闭塞,农村的互联网普及率很低,绝大多数农业尚未享受得到互联网带来的便利,相当数量的农民从未接触、使用过互联网。这导致农民不能及时地了解有关农产品的市场销售信息。对于农作物的选择也比较单一,只是局限于传统的个人喜好,自己想种什么了就种什么,不能做到根据市场的需求调整自己的种植选择。

国家和政府举办的科技下乡一类的活动,没有从本质上改变农民的落后的科技知识水平。政府的科技指导力度还不够大,农民只能通过以摸索的方式尝试这条路。探索就难免失败,农民在不懂科学技术的时候盲目使用反而容易造成了经济损失。据笔者了解,去年,笔者所在村有一户农民,尝试种植大棚蔬菜的,由于管理不善,大棚起火,血本无归,损失惨重。

(三)种粮风险大,季节长,收益率低。

粮食种植因其季节性原因影响收益,农民的种 粮积极性受到影响。另一个方面,随着农村科技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各级政府部门对农村 政策的宣传,经济作物在各地农村的推广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农民开始改种经济作物的 现象越来越普遍。对于工业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农民进企业打工的收益大大高于种粮 收益,因此出现了许多抛荒现象。

(四)农村劳动力不足。

受劳动力市场短缺和各级政府出台的保障农民工收入等政策影 响,部分地区农民工工资涨幅较大,同期粮食价格上涨幅度跟不上劳动力上涨幅度。但外出务工对农民的种粮的影响是双向的,据笔者了解,多数农民只选择在农闲时节打工,农忙时节扔回家务农,平常时节有留守在家的人就足以照看好自家的耕地,因此对现阶段、现有的农村科技水平来说,这对粮食产量影响并不大。但是从长远看,长此以往,缺少农业从业人员真正地关注、使用、改造农业新技术,农村的生产力将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农村的发展将进一步落后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农村将更加落后。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农民工暂时的打工挣钱不能真正解决农村落后,农民贫穷落后的局面。外因通过内引起作用,如果农民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外出务工上,而不学习先进农业生产知识,政府对三农的科技投入、支持也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农村就不可能真正地发展起来。

(五)种粮成本的提高。

农资价格上涨,直接拉动了农民种粮成本的增加。2005 年以来,农资价格就一路上扬,今年春耕期间更是连创新高。国产复合肥现今逼近3000 元/吨,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了 70%,较年初上涨了 25%。虽然国家出台系列措施平抑尿素价格,但尿素价格还是屡创新高。目前尿素价格为 2500 元/吨,同比上涨为 35%左右,较年初 上涨 10%。另一个倍受关注的农用柴油在提价前就较去年同期上涨 10%,且供应较为紧 张,个别地方仍实行限量供应,目前价格为 7160 元/吨。虽然国家对农资差价进行补贴,但粮食上涨幅度跟不上农资上涨幅度,导致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

五、调查得出的建议

(一)合理补助种粮农户。

1、提高农民种粮补贴标准。从 2004 年国家决定对种粮农民 实行直接补贴开始,补助的数额也在不断增加,但是平均到农户手中的补助资金却不是 很多。农民对好政策持赞成态度,但权衡自身收入,农民不会因为少数补贴资金就来种 粮。建议财政部门能否综合考虑农民的种粮成本、收购价格以及市场农资物价等多方面 因素,提高补贴标准,让非粮产区的农民看到种粮前景,享受种粮乐趣。

2、建议改变 种粮补贴方式。可根据农民真正直接种粮的土地面积补贴或是农民生产粮食的数量进行 补贴,多产多补,少产少补,防止“地补”。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加强监督管理,提高收 购粮食价格,保证收购粮食渠道畅通。

(二)以制止抛荒为目的,完善对抛荒进行处罚的法律法规,提高执行效力。

对待农村粮食生产应该采取“奖罚并用、以奖为主”的原则,对恶意抛荒应采取必要的处罚措施,从而降低农田的抛荒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承包经营耕地的单位或者个人连续 2年弃耕抛荒的,原发包单位应当终止承包合同,收回发包的耕地。许多地方政策是田地连续2 年抛荒的由村集体收回,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缺乏执行效力。因此,一方面,应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提高法律的执行效力;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行政规章,对抛荒者进行一定的处罚。对于半抛荒的情况,地方政府可以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如对没有抛荒者或者种粮大户给予一定的奖励。

(三)加大种粮政策的配套力度。

1、继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财政资金加大向农 业倾斜,特别是该村的水利设施。

2、国家进一步加大对农资价格的宏观调控。对农民 所需的物资进行成本预算,给予生产企业一定赢利政策,使他们能降低农资价格,从而 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保证农业生产的质量。

3、农业部门搞好试验田和示范田,国家给 予资金、技术和优惠政策。

(四)加强粮食安全的宣传。加强宣传促使农民更加深刻地了解到粮食的重要性,尤其 是对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重要性,让农民科学地了解这一真实现状。

(五)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 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解决分散的农户适应市场,进入市场的问题,是经 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难点,关系着结构调整的成败。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提 高农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积极推进农业产业

化经营的发展,有利于把农 业生产、加工、销售环节联结起来,把分散经营的农户联合起来,有效地 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具体建议如下: 因地制宜,统筹规划”——以国家宏观产业政策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为 指导,突出地方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按“五个统筹”的要求,科学规划,精心布局; “规模开发,产业化经营 ”——以“龙头企业+农户”、“龙头企业+ 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等组织形式,提高农业生产和农民进入市场的组 织化程度,促进连片开发、规模经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依靠科技,注重效益 ”——以科技为支撑,加大科技成果推广转化 力度,增强我国农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 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公平竞争,择优立项 ”——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按 照“公开、公平、公正”的要求,完善竞争立项等市场机制,实现择优选 项,提高产业化经营项目质量; “效益优先,兼顾公平”——以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综合开发的 重点任务为依据,优化资源配置,适当提高沿海经济较发达、农业产业化 经营发展较快等地区的产业化经营项目财政资金比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同时,保证其它地区必要的投入力度,实现共同发展; “突出重点,兼顾一般 ”——以农业主产区和粮食主产区为重点,突 出扶持优势主导产业,同时,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 要求,突出重点农业产 业化龙头企业,兼顾对农民增收致富带动作用较大的中小龙头企业和农民 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集中投入,不留缺口 ”——以资金投入控制项目规模,严格选项,宁缺勿滥,同时,科学确定项目投入规模,按项目管理资金,保证项目需 要,建设一个、成功一个、发挥效益一个; “奖优罚劣,激励竞争 ”——以创新投入和管理机制为切入点,建立 健全绩效考核体系,完善奖惩政策,打破基数,克服平均主义,不断提高 资金使用效率。

以上记述了该村的实际情况,该村所表现出种粮积极性不高的好多原因都是具有代 表性,所以这个村庄代表着该县、该省的一个基本情况,乃至整个粮食生产区的一些情 况,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总之,粮食是国家经济发展基础的基础,要保障粮食生产,实现粮食安全,加强粮食生产区的粮食生产意义重大,所以政府和粮食生产区的农民都 要深刻地认识到这些,科学合理地提高种粮的积极性。

第五篇:浅谈如何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浅谈如何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黄棉珍

农业、农村、农民(以下简称“三农”)问题是我国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为了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出台了很多惠农政策,取消了农业税和农村义务工和积累工,中央财政对种粮农民实行补贴,且补贴一年比一年增加,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也是一涨再涨,特别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给农民种粮吃了一颗定心丸,农民土地承包期由50年提高到70年,且又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让农民尽快步入小康社会。近日,笔者通过到农村调查了解,认为,要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从2007年起,化肥、农药、种子价格一涨再涨。尿素由2007年每吨1920元上涨到现在的每吨2520元,涨幅为31%;复合肥由2007年每吨1800元上涨到现在的每吨4450元,涨幅达147%,磷肥由2007年每吨500元上涨到现在每吨2000元,涨幅达300%,稻种、农药价格比2007年平均上涨15%左右,农民因化肥、农药、种子价格上涨平均每亩比去年同期增加成本150元左右。而粮食收购价格与去年持平。因此,要求国家有关部门,根据化肥、农药、种子实际生产成本,制定统一销售价格,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加价销售,一经发现,从严处理。

2、提高粮食收购价格。我国现行粮食收购价格应以国际市场接轨。据有关媒体报道,作为全球大米贸易价格基准的泰国大米批发价格已从每吨580美元暴涨到760美元,而我国目前晚籼米零售价每吨仅为480美元左右,粮价上升空间大。国家有关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在现行粮食收购价格的基础上再提高粮食收购价格,使农民种1亩田的纯收入达800—1000元,这样就会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3、继续加大惠农政策扶持力度,改革惠农资金发放方式。现行惠农资金发放是按农民承包土地为依据发放,只要农民承包了土地,不管是否耕种,镇财政所都会按田亩把惠农资金打入农民的惠农卡中,因为没有政策规定没有耕种的农户不能享受政府的粮食补贴资金。建议国家在继续加大对种粮农民补贴力度的同时,出台相关政策,对哪些在外打工的农民,其责任田如转包给其它农民耕种,就应补贴给种粮的农民,抛荒的责任田不能给农民任何补贴,连续抛荒三年以上,应收回其责任田。或者是按农民交给国家粮食数量进行补贴,可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4、允许农民承包责任田流转。由于种粮的收入不高,青壮年劳力绝大多数在外务工,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大多数是50岁以上的男人和妇女和小孩,劳动力严重缺乏,再加上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他们满足于只要能收到自家人吃的粮食就可以了,以致许多责任田被抛荒。因此,应鼓励这部分农民把自己无力耕种的责任田转包给愿意种粮的人,并可以从中收取一定的租金。这样,即可避免责任田抛荒现象,又可增加国家粮食产量。供稿:江西安义县人大常委会农业和农村工委 黄棉珍

下载关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搞的调查报告(理工大)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搞的调查报告(理工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原因

    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原因 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和粮食消费大国,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和努力,基本上达到了粮食自给。但是,近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有所下降,出现......

    如何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5篇

    如何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如今为了促进农业发展,增加粮食产量,国家近几年不断推出了多项激励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政策,并且也不断的取得了显著地效果,2011年的中国粮食产量就能充分......

    关于农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原因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原因的调查报告 调查主题:关于农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原因的调查报告 调查成员:丁杰 调查时间:2012年1月10日-2012年1月20日 调查地点:河北省邯郸市成......

    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确保粮食安全粮价稳定

    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确保粮食安全粮价稳定“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的这句话给我们敲响了粮食生产的警钟:粮食生产关系到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

    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引发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呈上升势头

    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引发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呈上升势头 今年,我市落实中央、省 “一免三补”政策,即免征农业税,实行粮食、良种、大型农机具补贴,结束了农民千年缴“皇粮国税”的......

    农民种粮积极性调查

    农民种粮积极性的调查近年来,由于受到市场经济与城市拓展开发的影响,虽然种植小麦的面积呈逐年增加之势,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不是很高。为此,我们对这一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种粮积极性研究

    目 录 摘要 ·············································· (1)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其经营现状 ·········......

    种粮农民农资综合补贴实施方案

    根据市财政局、市农委、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市分行关于印发《市种粮农民农资综合补贴实施方案》和《市对种粮大户实行直接补贴实施方案》的通知(渝财农〔〕42号)精神,在总结我区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