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确保粮食安全粮价稳定
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确保粮食安全粮价稳定
“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的这句话给我们敲响了粮食生产的警钟:粮食生产关系到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生死存亡,关系到每一个家庭和个人。截至今年,我国粮食总产连续5年增产,有望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近年来农民种粮意愿不断下降、大面积的耕地撂荒让我们绝不可高枕无忧。
面对世界粮食危机这样的新形势新挑战,党和政府不仅要提高粮食工作的紧迫感使命感责任感,更要认识到粮食问题的重要性复杂性长期性,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把粮食问题提升到国家安全高度,从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着手,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支农惠农政策,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支撑,确保做好粮食工作,发展粮食生产,稳定粮食价格,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农民兄弟种粮积极性不高,原因何在呢?一方面是农资价格大幅上涨,而政府农业补贴赶不上化肥、农药等农资上涨的速度,使农业生产成本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农业科技无法满足农业生产需求。长此以往,则农民种粮积极性堪忧,农业健康发展堪忧,农村乃至整个国家长治久安堪忧。
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完善惠农政策是关键所在。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连续多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以三农为主题,这为我们粮食连续5年增产打下了坚实基础。但是也必须清醒地意识到,近年来化肥与农药等价格均处于上涨期,而政府补贴相对不足,已经影响到了农民的种粮意愿。所以当前的一个重点就是加大补贴力度,扩大补贴覆盖面,切实让农民尝到种粮的甜头。
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切实加强科技兴农是重要抓手。一是理顺体系。建立农业加工企业、农业科技推广站、农业科技院校广泛合作、利益共享的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应用体系。二是加大投入。建立政府为主,企业为副,金融机构贷款和社会资金积极参与的农业科技投入机制。三是重视人才。要用好农业人才,用活农业人才,就必须树立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用人理念。不仅要抓好人才政策落实,更要切实提高农业科技人才的待遇,真正做到使农业科技人才有光明前程,无后顾之忧。
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还要谨防谷涨惊市,谷贱伤农。有人认为提高粮价是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关键”。显然,这样的思路有其合理性的一面,提高粮价的确起到使农民直接增收的作用。但粮食毕竟有其特殊性:粮食作为商品的一种,政府能否代替市场直接左右粮价且不提,更重要的是它还有公共服务的性质,提高粮价势必影响低收入者的利益,从而影响安定团结的建设环境,甚至影响社会和政治稳定,最终受到损害的还是农民自己。君不见,因粮价飙升,埃及、菲律宾人民处境艰难?君不见,H国总理因粮食工作不力而在指责声中下台的前车之鉴?
华山再高,顶有过路。做好粮食工作的道路依然不平坦,解决困难唯一的办法、出路和希望在于我们自己的努力。确保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粮价稳定是政府对民众做出的庄严承诺,是启动农村消费的关键所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无论前路多艰,我们的承诺不能改变,决心不能动摇,工作不能放松。
这种结构,可以说是申论最规范的了,用基辛格的话引出了问题严重性;
第二段总论(政府的职责、解决问题的意义)
第三段,分析了问题的原因
第四、五、六:提出措施(扣紧了材料)
最后升华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这篇的语言也不错!这种正正规规的文章是学习的典范!
第二篇:浅谈如何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浅谈如何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黄棉珍
农业、农村、农民(以下简称“三农”)问题是我国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为了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出台了很多惠农政策,取消了农业税和农村义务工和积累工,中央财政对种粮农民实行补贴,且补贴一年比一年增加,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也是一涨再涨,特别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给农民种粮吃了一颗定心丸,农民土地承包期由50年提高到70年,且又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让农民尽快步入小康社会。近日,笔者通过到农村调查了解,认为,要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从2007年起,化肥、农药、种子价格一涨再涨。尿素由2007年每吨1920元上涨到现在的每吨2520元,涨幅为31%;复合肥由2007年每吨1800元上涨到现在的每吨4450元,涨幅达147%,磷肥由2007年每吨500元上涨到现在每吨2000元,涨幅达300%,稻种、农药价格比2007年平均上涨15%左右,农民因化肥、农药、种子价格上涨平均每亩比去年同期增加成本150元左右。而粮食收购价格与去年持平。因此,要求国家有关部门,根据化肥、农药、种子实际生产成本,制定统一销售价格,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加价销售,一经发现,从严处理。
2、提高粮食收购价格。我国现行粮食收购价格应以国际市场接轨。据有关媒体报道,作为全球大米贸易价格基准的泰国大米批发价格已从每吨580美元暴涨到760美元,而我国目前晚籼米零售价每吨仅为480美元左右,粮价上升空间大。国家有关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在现行粮食收购价格的基础上再提高粮食收购价格,使农民种1亩田的纯收入达800—1000元,这样就会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3、继续加大惠农政策扶持力度,改革惠农资金发放方式。现行惠农资金发放是按农民承包土地为依据发放,只要农民承包了土地,不管是否耕种,镇财政所都会按田亩把惠农资金打入农民的惠农卡中,因为没有政策规定没有耕种的农户不能享受政府的粮食补贴资金。建议国家在继续加大对种粮农民补贴力度的同时,出台相关政策,对哪些在外打工的农民,其责任田如转包给其它农民耕种,就应补贴给种粮的农民,抛荒的责任田不能给农民任何补贴,连续抛荒三年以上,应收回其责任田。或者是按农民交给国家粮食数量进行补贴,可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4、允许农民承包责任田流转。由于种粮的收入不高,青壮年劳力绝大多数在外务工,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大多数是50岁以上的男人和妇女和小孩,劳动力严重缺乏,再加上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他们满足于只要能收到自家人吃的粮食就可以了,以致许多责任田被抛荒。因此,应鼓励这部分农民把自己无力耕种的责任田转包给愿意种粮的人,并可以从中收取一定的租金。这样,即可避免责任田抛荒现象,又可增加国家粮食产量。供稿:江西安义县人大常委会农业和农村工委 黄棉珍
第三篇:如何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如何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如今为了促进农业发展,增加粮食产量,国家近几年不断推出了多项激励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政策,并且也不断的取得了显著地效果,2011年的中国粮食产量就能充分的证实了这一点,不过未来能不能保持住这个发展劲头和趋势,却不好说。
在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杂交水米之父”袁隆平也说过,种粮每亩纯收益不过区区7.5元,良田抛荒的现象在同为农业大省的湖南普遍存在。农民从土地中得不到实惠,甚至保证不了经济来源、生活支出,只能像前些年一样,放弃农业生产,做其他的职业以维持生计。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70岁的河南卫辉市唐庄镇党委书记吴金印在两会上如是说:农资价格猛涨,而粮价涨得太少,种田不划算,农民有意见。“1亩小麦平均能收800斤,按国内市场价格每斤1.02元计算,每亩土地共能收入816元,其中买化肥180元,耕地、播种、收割150元,浇水三次要105元、农药50元„„”
尽管中共每年的“一号文件”连续9年锁定“三农”以示重视,政府工作报告多次将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官方陆续出台了取消农业税、增加农业补贴等一系列惠农富农政策,但大量农民仍选择离开土地,到“十一五”末,涌入城市的农民工群体已达2.42亿人。
“城乡收入比例一般统计为3.4:1,加上城市居民的各种补贴,实际将近5:1。”全国政协委员刘江警示说,这是非常危险的数字。到了该补偿农民的时候了!尽管政府一直在加大支农力度,但仍然不够。刘江建议为农民切出两块“蛋糕”:调整国家预算,进一步加大支农力度;国有企业也应拿出部分纯利润给农民。而袁隆平的建议更具体:政府应大幅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可以通过高价收购、平价销售的方式,稳住粮价,提高农民收入。
最后,如果你想知道更多相关大米的知识,你可以登入我们大米价格官网查看。
原文地址:
第四篇:加强粮食安全确保社会稳定
加强粮食安全确保社会稳定
徐汉峰,徐达,马文涛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湖北孝感432000)
摘要:因为我国粮食生产和粮食消费的制约因素主要有耕地面积逐年减少,水利资源逐年弱化,土力资源逐年恶化,病虫灾害逐年增加,干旱水涝情况严重,运输加工管理不力,消费观念铺张浪费等。所以要加强对粮食生产和粮食消费的安全性教育,确保人民有饭吃,确保人民繁衍生息,确保社会繁荣富强。
关键词:粮食生产粮食结构粮食消费粮食安全社会稳定
国务院办公厅于2010年1月18日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0]7号文件,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全民爱惜粮食,节约粮食意识,切实做好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工作,保障国家粮食安全。”[1]在粮食生产和粮食消费上,国务院办公厅认为:一是由于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快以及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粮食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二是由于“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对粮食生产的约束日益突出,粮食供需将长期处于平衡状态;”三是由于“粮食和食品生产、储存、加工、运输、消费等环节浪费现象严重,尤其是讲排场,比阔气等不良消费方式造成的食品浪费令人触目惊心。”
一、既然土地资源制约粮食生产就要节约用地
据有关方面统计,“1997年我国的耕地总量为19.51亿亩,到2006年则下降到18.27亿亩,10年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了1.24亿亩。2006年全国人均面积已下降到1.39亩。我国人
[2]多地少,是一个耕地资源匮乏的国家。”从上述统计披露可以看出,近10年间每年减少0.124
亿亩土地,如果按亩产1000斤粮食计算,即每年减少粮食产量124亿斤;如果按亩产800斤粮食计算,即每年减少粮食产量99.2亿斤;如果按亩产保守产量600斤粮食计算,即每年减少粮食产量74.4亿斤,如果按每人每年消费粮食总量600斤计算,每年由于减少的耕地面积所养活的人口数量将在2000万人口至1000万人口之间。换句话而言,我国每年减少的粮食产量可以养活一个深圳市1200多万人口(2009年底数据)或一个北京市1600万人口。(北京市政府提出2010年将常住人口控制为1600万左右的目标)。为了保证中国人口生存的需要,以人均每年消费600斤粮食计算,人均需要1亩地作为生存条件,全国需要控制18亿亩土地来保障人类正常的生存条件。在工业化、交通化、城镇化、农村居民用地不断拓展的今天,工业用地、交通用地和城镇用地和农村房屋用地面积已呈刚性需求状态。至此,老工厂改造升级不要占用良田面积;交通占地是必要的,但占用的良田面积要从废地废虚中得到恢复或补充;城镇化用地要尽量控制扩张现象,向空中高层要面积,向整合改造要面积,尽量控制不占用城市周边土地;至于农村房屋用地更要严格控制,千万不要出现村庄周边是高楼大厦,但村庄中心的老宅基地存在着废弃不用的现象;对于坟墓用地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要建立公祠制度,建立集约型祭祀礼堂集中存放骨灰,取消公墓占用良田用地的现象,尽量扩大粮食生产用地面积。在粮食生产方面,第一,要抓好农时季节,做到春耕、夏播、秋收、冬藏,在南方栽种早稻的地区不要在5月1日以后栽种早稻秧苗,晚稻的栽种期不能在农历的“立秋”时节以后栽种,否则将颗粒无收或粮食饱浆不足而出现“半米”现象。至于大麦、小麦、油菜籽等农作物的播种期都有明显的时令限制,一定要掌握好各种农作物生长的最佳时期。第二,要抓好农作物的田间管理,加强蓄水、排水、灌水、晒水、除草、除稗等日常田间管理。第三,要大力推广种子的精选和栽培技术,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的运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保证农作物的健康成长。第四,要大力推广农作物新品种和杂交品种的运用,使农作物保持良好的遗传基因,提高抗病、抗虫、抗旱、抗水基因的传播,增
加复种指数,提高粮食单产,确保粮食总产丰收。
二、既然水利资源制约粮食生产就要大兴水利
水利部部长汪恕诚在《解决好水问题,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3]一文中谈到水利对粮食安全的主要挑战有:一是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200立方米,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二是农业用水与工业用水的比重不断下降,从1980年的85%下降到目前的65%左右,加重了粮食生产用水的短缺程度。三是农业灌排基础设施不完善,目前全国灌溉水的利用率仅有45%左右,粮食生产用水效率不高。四是水土流失严重,全国有近200万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急待治理,由于干旱、置被超牧、伐木砍柴、伐竹为商、水采超量,加重了水土流失。在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七十年代我国进行了三轮水利农田基本建设,作者自幼感受了湖北省孝感市的府河改道,澴河改道的壮观场面和在三年自然灾害条件下,孝感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号召下,克服种种困难进行着水利工程建设,其愚公移山的精神值得永世颂扬。在七十年代笔者就亲身经历过澴河大堤的增高加厚、截弯取直和河道疏通等工程建设。参加了当时最大的汉北水利工程。参加了家乡的农田方块化和水渠沟通建设。本人认为那个年代的水利农田基本建设十分到位,真可谓大河有水小河满,自由灌溉十分方便,既减轻了劳动人民的劳动强度又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而今这些水利工程年久失修或修筑的面积和力度不足,到处是残堤和断渠,塘堰河沟的水容量很少难见当年的水利景象。至此,笔者建议国家重新启动大修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号召,再来一次大规范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以保证充沛的水利资源。另一方面,为了保证粮食生产的增产就必须开创湿地保护措施,保护湿地生态平衡,保护湿地为人类提供水稻、水产品、湿地植物生产提供物质条件,“国际社会已将湿地保护与气候安全、物种安全、水资源安全、食物安全、能源安全、人类健康密切相连,湿地保护的国际政治化趋向日益明显。”[4]
三、既然土力下降制约粮食生产就要增加肥力
笔者记得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香瓜吃起来很甜闻起来很香,西瓜吃起来也很甜,特别是早稻谷一上市时,农村家家户户用杉树饭甑做的早稻米饭其香味真可以用“香飘十里”一词来形容,于今这种局面不见了。细想起来,在上个世纪没有分田单干时,庄稼使用的肥料大多数源于农家猪粪、牛粪、灶灰、豆饼、芝麻饼、菜油饼等有机肥料,很少使用化肥。而今,大多数农民种田几乎全是使用化肥,因为化肥干净卫生往田里一撒就行了。但是长期使用化肥容易导致土地板结造成肥力下降。于是在使用肥料上就出现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宁夏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的关晓春同志研究认为:“测土配方施肥是综合应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根据农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以有机肥为基础的条件下,于产前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的适宜用量与比例,以及相应的施肥技术。”[5]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也有几个误区,笔者认为凡事要适度适量适时,看事物都要用客观的眼光去观察去体验,只有亲身体验才有收获,一是收获技术,二是收获思想,三是收获粮食,四是收获人生。
四、既然病虫灾害制约粮食生产就要保护生态平衡
在病害上,各种农作物存在着不同的病害。例如,棉花病害有立枯病、炭疽病、红腐病、疫病等八种;水稻有烂秧、立枯病、稻腐病和恶苗病等十种;小麦有锈病、赤霉病、白粉病和纹枯病等九种;花生有基腐病、根腐病、黑腐病和白羽病等七种;玉米有黑穗病、纹枯病和矮缩病等病害;芝麻有茎点枯病和细菌性斑点病;高粱有黑穗病和炭疽病等病害。在虫害上,棉花有棉蚜、红蜘蛛、蓟马和棉铃虫等十种虫害;水稻有干尖线虫、纵卷叶螟、稻飞虱、稻苍虫和稻蝗等十一种虫害;小麦有吸浆虫、麦蚜、红蜘蛛和麦杆蝇等九种虫害;玉米有玉米蚜、玉米螟、缘蝽和玉米象等七种害虫;花生有蚜虫、根结线虫等四种害虫产;芝麻有蚜虫、天蛾、芝麻荚螟等害虫;高粱有蚜虫、跳甲、叶甲和穗螟等害虫。在防治棉花病害上,从苗期定期喷施《0.26%苦参碱水剂》1000-1500倍液棉花绝对无枯黄萎病,炭疽病及棉花
中后期的红叶病。对于已发生枯黄萎病、红叶病的棉苗用《0.26%苦参碱水剂》1000-1500倍液和《植必康》800倍液在中午1-5时喷施,间隔2-3天再喷一次,病虫兼治。在防治水稻虫害上,定期喷施0.26%苦参碱水剂1500倍液即可防治。在防治水稻病害上,当水稻秧苗出全后喷施《0.26%苦参碱水剂》1500倍液和《绿植源》600倍液混合喷施,起植物疫苗作用。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恶苗病、黄矮病等各种病害。在起秧苗前两天顺水冲施《植必康》2000倍液。在插秧后几天内喷施《0.26%苦参碱水剂》1500倍液和《绿得快》混合喷施。在抽穗时喷施《拉长加粗灵》和《0.26%苦参碱水剂》2000倍液。日常定期喷施《0.26%苦参碱水剂》1500倍液和《豆增100》混合蛙式施。功效杀虫、杀菌谱广,药效持效时间长。增产在20-30%。当病害重时用《植必康》1500-2000倍液喷施。在小麦病害防治上,拌种用1.1%若参碱粉剂每斤种子用药10g,麦种用水浸泡10分钟捞出种子的同时拌入粉剂,堆闷4-12小时后直接播种。每亩拌种用苦参碱粉剂125-250g兑水2-3斤,浸种。说明堆闷时注意种子发烧避免烧坏胚芽。功效:拌种可杀死种子表皮及胚芽、胚乳的病菌。出苗律、分蘖率高。春天小麦苏醒后防治蚜虫、红蜘蛛喷施《0.26%苦参碱水剂》1500倍液喷施。拔节期、扬花后期喷施《0.26%苦参碱水剂》1500倍液和《都增100》。增产在20-30%。谷类杂粮:高粱黑穗病、炭疽病。粟(谷子)白发病、粟瘟病、锈病、线虫病。虫害:蚜虫、穗螟、跳甲、叶甲。在虫害上,人类要保护虫害的天敌,在病害上,人类要保护生态环境。
五、既然自然灾害制约粮食生产就要保护生态环境
近三十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干化,导致我国西北地区干旱雨养农业区域农作物产量降低,其生物学机理是温度升高而使降水量减少,迫使农作物的水分胁迫加剧,净光合速率减少。使小麦、玉米、马铃薯、芝麻单产量减少。同时又使干旱灌溉区域的冬小麦、玉米、棉花的单产量增加,春小麦单产量减小。近几年来我国出现了地震、地陷、雪灾、水灾、旱灾、风灾等特大自然灾害,严重地制约了粮食生产。在决策层面上应根据国家和区域粮食需求、粮食生产布局确定每个区域粮食生产总量、种植面积,实行不同作物差别农业补贴政策,提高粮食作物补贴标准,实现农业经济和粮食安全协调发展。推广节水农业,加强气候预测预警机制,根据气候变化调整农业布局和种植结构,增加复种指数,充分利用气候变化带来的有利条件。气候暖干化导致西北地区气象灾害和农业病虫害总体呈加重趋势,农业生产成本明显提高。与此同时,西北地区高温、干旱灾害的频率、强度及影响范围都表现为增大趋势低温、霜冻灾害的频率减少,但强度及影响范围增大。气候变暖也为病虫害越冬提供了有利条件,导致病虫害对农业的危害加剧,最终导致农作物产量的下降,同时也提高了防御农业气象灾害和病虫害的投入,使农业生产成本明显提高。一方面,气候变暖对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的影响是不利的,直接影响粮食安全。另一方面,气候变暖导致小麦等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减少,当粮食单产提高带来的总产量增加不能抵消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减少造成的总产量减少时,将导致粮食实际总产量的下降,最终影响粮食生产安全。气候变暖使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减小,单位农业产量耗水量增加,使喜温、高需水量作物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使农业总耗水量增加,影响农业水资源安全,并最终影响粮食生产安全。因此,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安全具有潜在的威胁,这既是气候变化对作物生长的直接影响,也是气候变化引起的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对粮食生产安全带来的调整。至以,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利用要注重生态平衡,保护置被繁荣昌盛,根深叶茂,土地肥沃,水利畅通,尽量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导致粮食生产安全造成的威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利用自然条件造福人类,增加粮食产量。
六、既然流通环节制约粮食生产就要采用有效措施
据测算,我国的流通环节对粮食的损失率高达8%,所以要尽快建立我国粮食集中、存储、加工、交易、运输一条龙基础配套设施,尽量减少流通环节对粮食生产的负面影响。粮食流通环节就技术层面而言,包括粮食的集中、粮食的存储、粮食的加工、粮食的交易、粮食的运输等环节上,在国家粮食生产基地建立物流中心,建立与我国粮食品种相匹配的稻谷、大麦、小麦、荞麦、黄豆、芝麻、菜籽、玉米、高粱、小米及杂粮储存基地,在粮食储存基地建立各种粮食加工企业,形成粮食加工链条带,将粮食制作成终极产品,使其不断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然后通过现代化的水、陆、空交通一体化体系运输到全国各地或世界各地,满足不同人们赖以生存的和享受的消费需求。在粮食流通上要做好运输、加工、储存三个方面的管理工作。第一,要做编制粮食物流规划,大力发展新型的粮食运输装备技术,严格执行粮食装卸作业标准,推广粮食散装、散运、散卸、散储技术,加强散粮运输中转、接收、发放设施及检验检测配套设施的建设。第二,要大力发展海陆空联运物流事业,特别是海运和铁运网络要布局合理建设到位,减少运输环节缩短运输周期,多采用集装箱运输,减少粮食运输环节的粮食损耗率。第三,要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加快淘汰高粮耗、高能耗、高污染的生产方式,提高成品粮食和油料的出品率和副产品的综合利用转化率。第四,要重点做好酿酒、发酵、食品添加剂、焙烤等领域的粮食综合利用。第五,要结合我国粮食供应水平和品种的特点,优化工业用粮结构,研究推广非粮作物替代粮食作业,控制粮食非合理化加工转化现象的产生,节约粮食,提高粮食综合利用率。第六,要建立健全、修改和补充粮食储存损耗率标准,加强粮食储存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粮食储存质量。第七,要大力推广温控储存、低温低氧低剂量的通气、通风、通光的储存技术,减少粮食霉变损失。第八,加强粮食入库、出库、倒库、清库等环节的遗洒损失。第九,提高农户防治病虫鼠害技能,降低粮食储存损耗。
七、既然消费观念制约粮食减少就要节约粮食爱惜粮食
在消费观念上,历史上有多种消费观念,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主张“尚俭”的消费观念,孔子曰:“奢则不孙(逊),俭则固”,[6]要求人们要勤俭节用,才能江山永固。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学说主张“节用”的思想观念,墨子认为在饮食上要做到“足以充虚继气,强股肱,耳聪目明。”[7]只要求粮食食品有足够的营养能够保持自然人的基本体力就行了。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学说也主张“尚俭”的消费观念,老子曰:“去甚、去奢、去泰”,[8]庄子曰:“五味浊口,使口历爽”,[9]提倡“无色”、“无味”的自然消费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主席毛泽东也曾经说过“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10]毛泽东提倡“勤俭办一切其他事业”[11]的精神将世代永存,可见上至历代帝王将相,下至今天的建国领袖都主张“尚俭”和“节用”的民生思想。笔者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没有见过浪费粮食的现象,但在八十年代至今笔者经常看见浪费粮食的现象,把剩饭剩菜随意倒掉,把刚出笼的包子馒头吃着不顺口时就随意扔掉,还有许多小吃只要不合自己的口感就随意往垃圾桶里抛弃;还有的大办酒席,将吃不完的美味佳肴全部倒掉,真是令人痛心。古诗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12]作为消费者而言,怎么就不划算一下,一个人一餐吃多少食品,一家人要吃多少粮食。要吃多少就做多少,为什么要浪费粮食呢?不想吃的食品就不购买,若购买了的食品就要吃,何必又要浪费或抛弃呢?在节约粮食方面,餐饮服务要加强以下管理:第一,要按照营养、健康、适量、节用的原则,建立和健全餐饮服务标准和文明用餐规范要点,正确引导消费者科学地、合理地、文明地进行粮食消费。第二,有条件的餐饮服务企业要积极地为消费者提供合理地营养配餐服务方式。第三,要鼓励发展大众化的餐饮服务业和餐饮业连销经营店,创建“和谐”饭店、“绿色”饭店、“营养”饭店、“卫生”饭店和“节俭”饭店。第四,加快餐饮业信息化建设,减少粮食和食品的采购、储运、加工环节的浪费现象。第五,加强餐厨垃圾管理,积极推进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利用达到最佳状态。第六,加强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经济核算制和成本控制理念,实行精细化管理方式。第七,加强公务员的用餐标准,严禁用公款大吃大喝,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带头节约粮食。第八,加强青少年和儿童的节约用粮教育,让青少年和儿童感受到劳动的艰辛和粮食生产的艰难,培养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美德,做到自觉爱惜每一粒粮食,为社会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加强粮食安全,确保社会稳定就必须注重上述七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既然土地资源制约粮食生产,那么我们就要节约用地,就要增加可耕面积。二是既然水利资源制约粮食,那么我们就要大兴水利农田基本建设。三是既然土力下降制约粮食生产,那么我们就要增加有机肥料的使用,增加土地肥力。四是既然病虫害制约粮食生产,那么我们就要保护生态平衡,减少病虫害对农业的侵害。五是既然自然灾害制约粮食生产,那么我们就要保护生态环境,增强抗风险的能力。六是既然流通环节制约粮食生产,那么我们就要采取有力措施,减少浪费粮食的现象。七是既然消费观念产生粮食减少,那么我们就要节约粮食爱惜粮食。我们必须遵循胡锦涛的理论:“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13]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工作的通知[J].国务院公报,2010年第3号公报,(总号:1326).[EB/OL] http://.com/article/cjfdt otal-jjck 2008 30016.htm.[3]网址:http:///nflr/llzhuahti
/xhjj/200506010631.htm.[4]邢章萍.进一步开创湿地保护的良好局面[J].经济,2010年1-2期,第133-134期第108页.[5]关晓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简介[EB/OL](2009-07-10)[2010-05-16]http://video.cwebport.com /wtbsite/showcontene.jsp? bid=14%&-cid=o]& nld=1852.[6]孔子.论语〃述而篇第七[EB/OL](2009-06-04)[2010-5.16]http://hanyu.iciba.com/a/20090604 /24.shtml.[7]墨子.节用中[EB/OL](2007-06-11)[2010-05-16]http://hibaidu.com/chinaroo/blog/item/po 1595e/ao71c958370.html.[8]老子.养性,去甚、去奢、去泰[EB/OL](2010-03-25)[2010-05-16]http://epuper.xplus.com /poptrs/sbcb/20100325/h144.shtml.[9]庄子.齐物论[EB/OL](2007-08-21)[2010.5.16]http://tieba.baidu.com/f?kz=251768351.
第五篇: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原因
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原因
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和粮食消费大国,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和努力,基本上达到了粮食自给。但是,近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有所下降,出现了改种经济作物甚至撂荒等现象。中央接连出台了取消农业税、农资价格综合补贴、良种补贴、购买农机补贴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然而,由于种粮仍未走出“比较效益低”的怪圈,加之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导致农民种粮积极性依旧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我国的粮食安全。
下面,我以坪为例来说明农民种粮积极性为什么不高——由于这几年于坪镇有接近35%的年轻人外出打工,年轻的劳动力都外出了,留在家的只有老人和小孩,妇女也外出务工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留守儿童问题也随即浮出水面,成为当地村民心中的一块心病。
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耕地少,每人只有2分田,种粮仅能自给自足;2.农资价格偏高,增加种粮的成本,有的时候甚至入不敷出;3.外出务工人员比例偏高导致农村劳动力不足;4.因为基本是手工作业,劳动量大,使得水稻种植由二季变为一季,大大减少了粮食总产量。
如今,贫困仍然是余坪乡很多村民心中的梦靥。因种粮收益相对低,农民又缺乏种粮的积极性。很多农民为增加收入,而选择外出打工或从事其他产业经营。农业之于农民应是水之于鱼的关系,可现在农业地位受到严重挑战,逐渐沦为二流产业,农民成为彻底无业的群体,这到底是背叛,还是职业的选择?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