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原因的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4 16:58: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原因的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原因的调查报告》。

第一篇:关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原因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原因的调查报告

【摘要】农民种植粮食受到政策的落实、粮食的产量和粮食的收益等因素的影响,而农民种粮积极性的下降将直接导致粮食产量的下降,这对我国将会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开展对农民种粮积极性问题的调查,进一步了解农民种粮情况及在种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可行性办法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关键词】 农民 种粮 积极性 原因 建议

调查时间:2012年2月9日至2012年2月14日

调查地点:河北省承德市

调查对象:随机选取双塔山镇下属17个行政村中的村民

调查形式:直接走访农户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有所下降,出现了改种其他经济作物甚至撂荒等现象。这个问题已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2006年国家正式取消了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和牧业税,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的“三补贴”政策。从2007年开始国家还实行了农资综合补贴,2008年国家又出台了十项惠农政策。然而,由于种粮仍未走出“比较效益低”的怪圈,加之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导致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带来国家粮食安全隐患。确保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因此,本文将集中调查研究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因素,以双塔山镇为例,并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基本现状

(1)基本概述

承德市地处河北省东北部,处于华北和东北两个地区的连接过渡地带。全市共辖八县三区,市域面积近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 340多万人。承德旧称“热河”,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多民族历史文化内涵。双塔山镇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是区政府驻地,面积97平方千米,人口1.94万(2007年)。辖17个行政村:单塔子、下店子、西平台、东平台、三岔口、棋盘地、大龙庙、黄地沟、应营子、中营子、松树沟、白庙子、厂沟、团瓢、通沟、大元宝

山、小元宝山。

(2)承德市的地理位置与气候类型

承德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总面积3,9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6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72万人,是一个“七山二水一分田”的传统农业大市,农业气候复杂,属于燕山与内蒙古高原地质的过渡带,属半温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西北高,东南部低,丘陵居多。南北海拨相差1200米。北纬40°12′至42°40′,东经115°54′至119° 15′,平均海拔:300m--1500m,年降雨量: 400mm至800mm,无霜期:62天至180天,年有效积温:1800℃ 至3980℃,年太阳光能量L129至150千卡/cm2 ;地上水:33.9亿立方米;地下水:6.9亿立方米 ;年日照时数:2500至3100小时。主要气候特征为:冬季寒冷少雪;春季干旱少雨;夏季温和多雷阵雨;秋季凉爽,昼夜温差大、霜害较重。

(3)土地条件

承德市国土总面积3.95万平方公里,截至2007年底,全市土地总面积5927万亩(3951189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4551万亩(303428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6.8%;建设用地136.6万亩(91069.7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3%;未利用地1238.76万亩(82584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0.9%。

在农用地中,耕地总面积502.25万亩(334835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11.04%;园地119.69万亩(79793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2.63%;林地3394万亩(2262678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74.57%;牧草地403.86万亩(269241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8.87%;其他农用地131.6万亩(87731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2.89%。全市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494万亩(32933.33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98%。

我市土地资源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土地总面积大,占全省总面积的五分之一,但耕地面积小,占8.6%。二是耕地总体质量低。从地形分布上看,全市有15°以上坡耕地145.26万亩(96840.17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28.9%;从耕地结构上看,水田和水浇地仅占20%,其余为旱耕地;从土壤肥力上看,多属于四、五级水平,三分之二的耕地属中低产田。三是土地生态环境脆弱。全市有沙化土地832.71万亩(555136.7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4.1%。其中沙化耕地达171.31万亩(114209.65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34.1%。

(4)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成果

承德市补贴耕地284万亩,补贴农户76万户,受益农民257万人。承德市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工作已于6月初基本完成,全市粮补资金已全部兑付到应补贴农民手中。此次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工作共涉及全市2514个行政村;补贴耕地284万亩;补贴农户76万户;受益农民257万人;市级拨付各县补贴资金1692万元,县拨付到乡镇直补资金1765.3万元,部分县从本级财政列支73.3万元。

承德市高度重视粮补工作,成立了以市长景春华为组长的粮食补贴工作小组,统一协调和组织全市粮食补贴工作。同时抽调财政、农业、监察等部门专人组成“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工作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市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的政策解释、基数测算、资金拨付、进度督导等工作。

在粮食直补工作中,各级各有关部门努力做到把握关键环节,确保政策宣传,核算余额到户、张榜公布到户、补贴兑现到户;加快粮补进度,坚持补贴区域面积核定加快,资金下达加快、兑付进度加快、坚持计税土地面积不变、补贴标准不变、补贴资金总额不变;及时兑付粮补资金,做到坚持直接兑付,不打白条;坚持按公示及通知书填写的金额足额兑付;坚持提供优质服务;坚持按程序兑付;坚持公开透明阳光操作。同时为保证粮补工作圆满完成,各级各部门明确目标责任,加强督导检查;积极开展“回头看”活动,倾听农户反映,悉心听取群众对粮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认真总结粮补工作。

二、农村粮食生产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农村土地抛荒和半抛荒现象突出

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突出表现为对农村土地的抛荒和半抛荒。深入农户调研时也发现大部分农户种粮只是为了满足自食口粮,于是种单季稻就足够了。目前大部分农户种的是单季稻,种粮的目的只是为了满足口粮和避免让乡镇干部为难。对土地进行抛荒或半抛荒是农民对种粮收益和比较收益很低的一种理性选择。

(2)水利设施的年久失修和功能弱化,是制约粮食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

很多水利设施都是20世纪50~60 年代修建的,如今大部分已经年久失修,一些水库出现了渗水现象,一些水渠已经被淤泥堵塞。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因资金不足而无法修复,难以保障农业生产的正常排灌,严重影响了粮食生产。可见水利设施建设已经成为当地人民最希望得到政策扶持的项目。水利设施落后,粮食生产保险业又缺位,种粮成为了一种高风险、低收益的生产活动。

(3)劳动力资源大量流失

据统计,随着北京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承德各县区约有10万余人进京从事建筑业和各种服务行业。在对农户的调研中发现,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将进一步加剧农村土地的抛荒,未来农村粮食生产和发展中需要关注的重大问题。同时外出劳动力文化程度相对较高,而从事农业生产者文化程度较低,年龄偏大,这给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带来较大的影响,不利于农业经济的稳定与快速发展

(4)粮食产品产业化进程缓慢

由于受基础条件、开发资金、技术力量等因素的制约,农业产业化的整体发展不快,其表现为数量不多,规模不大,实力不足,品质不高,品牌不强,效益低下。大批粮食产品不能就地转化升值,没有粮食产品加工企业生产基地,也没发展订单式农业生产。

(5)农业技术水平低,缺乏专业指导

我村的农业缺乏规模化,产业化,缺乏现代农业发展理念,主要原因是农业技术知识传播途径不到位。如今乡镇农技干部主要工作都放在发展经济、壮大工业和计划生育等方面。其实农技干部也有苦衷,乡镇农技员自己也缺乏农业技术培训,还停留在过去传统的农业生产知识,无法指导农民。近年财政对农村基础

设施投入较大,但对农业的科技软实力投入却很少,因为经费不足,先进适用农业科技推广培训难以进行,也影响了种粮效益。

三、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成因分析

(1)种粮收益率低是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最主要原因

2008 年国家最低粮食收购价每50公斤早稻为77 元、晚稻为79元,即使以85元每 50公斤的市场收购价计算,每100平方米地种单季的成本大概是120元,单产60公斤,纯收益为负值。试想农民只种粮,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耕种事业上,可是辛苦忙一年,所得的收入却不够日常开销,不够孩子的学费,这可能有积极性呢?要想生存他就必须改变现在这种状态,自然就处在种粮积极性不高的状态。

(2)农资价格飞涨导致种粮成本加大,进一步抑制农民种粮收益

农资价格上涨的幅度大于粮食价格上涨的幅度,农民拿到的补贴被农资价格的上涨给抵消掉。部分县(乡)干部指出,粮食价格没有市场化,而生产资料的价格已经市场化了,结果导致粮食价格上不去,农资价格却飞涨,种粮越来越没有收益。粮食价格名义上是市场化了,其实并没有。国家的最低收购保护价名义上是保护农民的利益,实际上起到了价格信号的作用,抑制了粮食价格的上涨;同时国家严禁粮食出口,国外粮食价格的上涨对国内没有形成较大传导效应。虽然国家对农资价格进行了限价,但是效果不明显。本来国家给予的各种补贴是一项重大的激励措施和惠民政策,结果却成了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上涨的导火线,使得政策设置的目的严重偏离了预期效果。

(3)粮补政策存在缺陷

从2006年起相继出台了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作业环节补贴、粮食最低收购价格等政策,目的在于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但这些政策仍难以达到激励种粮的目的。国家发放的是粮食直补金,是根据税改前的计税面积发放,造成“粮补”变“地补”,良种补贴是也是按计税土地实际种植面积进行补贴。这样的情况使农民只要手中有田,无论种菜或种粮,补助都一样,种粮与不种粮的农民会同时拿到相同补助,这显然是违背政策初衷,无疑使种粮农民心理有不平衡感,反而挫伤种粮农民积极性。粮食直补的政策是好的,可是一旦到了基层实际操作层面就变得复杂。

四、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可行性建议

为了提高广大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农业产业的稳步发展,本文根据国家的发展形势,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建议。

(1)加大科技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

我村人多地少,不可能实行规模种植,而与一些单纯平原地区比较这里也有它的优势,但是地域优势在科学技术知识的帮助下,才能更好显现,大力种植高效经济作物,使绿色农业、高效农业能在我村发芽、开花、结果。应进一步加大

农业科技投入,推广良种良法,从而提高土地生产率,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粮食产量,增强中国粮食竞争力,确保社会稳定。

(2)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扩大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农村耕地面积有限,农民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种植受土地面积影响大。对农村土地进行统一的管理,实行土地承包管理制,把全乡的土地合并后,让责任心强、工作效率高的农户共同耕种、管理,实现不撂荒不抛田,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对种粮大户实行保护及奖励措施,努力稳定种粮大户经营的土地。在条件及土地面积允许的情况下,对粮食种植实行产业化管理,对中低产田实行改造。大力推广桔杆还田技术,全面推广测土配肥技术,提高耕地质量,最终实现扩大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

(3)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力度,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

为了保证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农业生产资源的涨价应在政府或相关部门共同作用下控制在合理的限度,坚决查处乱涨价的行为,在农资质量方面要做到严格把关。进一步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适当调整最低收购价,使农民获得合理的收益。建立统一集中的市场销售模式,规范市场的运作,进一步保障农民的利益。

(4)以制止抛荒为目的,完善对抛荒进行处罚的法律法规,提高执行效力 对待农村粮食生产应该采取“奖罚并用、以奖为主”的原则,对恶意抛荒应采取必要的处罚措施,从而降低农田的抛荒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承包经营耕地的单位或者个人连续 2年弃耕抛荒的,原发包单位应当终止承包合同,收回发包的耕地。许多地方政策是田地连续2 年抛荒的由村集体收回,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缺乏执行效力。因此,一方面,应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提高法律的执行效力;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行政规章,对抛荒者进行一定的处罚。对于半抛荒的情况,地方政府可以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如对没有抛荒者或者种粮大户给予一定的奖励。

(5)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夯实农业生产基础

扎实推动农田水利设施基本建设,巩固农业发展基础,提高以粮食为主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对农户、农民合作组织和村组集体的建设项目,县财政给予一定的补助。增加有效灌溉面积,确保粮食生产不受洪涝与旱灾影响。充分发挥国家以工代赈与扶贫专项资金的作用,加大园田化建设力度,努力巩固农业发展基础。

第二篇: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原因调查报告

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原因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1年8月1日——8月10日

调查地点:河北省沧州市献县

调查对象:本地农民

调查目的:调查现阶段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及研究更深层次原

因。为确保粮食安全,寻找可持续发展方法。

一,粮食安全十分重要

作为一个全球性话题,粮食安全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无论是以国际组织所祈盼的目标来裁减还是实践所收获的效果来衡量,目前全球粮食安全依然没有解除危机,甚至某些指标还在恶化。

第一,粮食供给处于紧平衡。全球粮食储备处于最低水平,现在每年的粮食供大于求仅4000万吨。一旦出现大的全球行灾难,将造成全球粮食危机。第二,粮食价格滞留于高位。有的已经价格成倍增长。贫苦人民根本买不起粮食。

第三,全世界饥饿人口有增无减。09年全球忍受饥饿人口达10.2亿。而在中国,耕地仅占世界10%,人口却占世界的22%,十几亿人的粮食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

所以对于粮食问题,必须严肃对待,容不得一点瑕疵,因为这是我们的头等问题。

二,种粮积极性不高原因

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80%的中国人民长期处于饥饿半饥饿状态。新中国成立时,我国人均粮食仅为210公斤。土改之后人民的种粮热情被激发起来。到1984年,扭转了长期粮食短缺局面,人均粮食达到390公斤,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尤其是1978年小岗村十八位农民冒着极大的风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

下了红手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出现极大的鼓舞了农民的种粮热情,使我国粮食产量上了一个大台阶。但是在21世纪初期,虽然取消了农业税,还增加了种粮补贴,但种粮积极性仍然不高。这是什么原因?

根据调查及查阅的资料,简单归纳如下:

第一,在价格方面。

以本地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为例。小麦1.04元/斤,玉米为1.05元/斤。本地为两季粮食,按一个壮年劳力可种5亩地计算,按现在最好的收成,一年收入为:1300×1.05×5+1.04×1000×5= 11500这不算种子、播种、耕地、化肥、农药、浇地、收割的费用。按一亩小麦算,种子30×1.4=42,播种20,耕地30,化肥尿素40+二胺80=120,农药5,浇地3×45=135,收割40,全部加起来为350左右。玉米最少一亩为大约120,全年最高收入为11500-470×5=8850。

如果种植经济作物,例如棉花、辣椒,按最好的年份算,棉花一年2800左右,辣椒4000左右,刨除管理费用一亩300,全年最高收入为18500。.这还不算人工费,如果按在本地打工算,一个月最少3000多,全年都有活,一年收入12×3000=36000,再除去不上班,一年最高30000左右。

这样一比较,高下立判。虽然现在粮食价格高,有各种补贴,但种粮仍比不上打工。

第二,我国的现代化进程。

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就是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减少农业人口,加快城镇建设,这是历史趋势,是必然要经历的。现在我国农业人口已大幅减少。在全国各地,以城郊尤甚,存在大量空置农田,当地人等其开发,大多数人都以在城市打工为主要谋生手段,而以种地为副业。这样即可保障生计。

第三,大量农田被占。

在全国各地,大量农田被占,农民失去土地,只能以入工厂,入城市打工谋生,他们无地可种,成了没有土地的农民。

为了发展经济,城市周边建城、建厂大量征用土地,农民只能不再依赖土地。第四,种地人口大量减少。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和科教兴国战略,实行多年,使年青人所占比例减少,中年人,老年人增多,老龄化进一步加剧。这就使壮年劳力减少,而年青人上学一部分,脱离了土地,其余的大多也不愿种地。由于大量壮年劳力大量流失,只

能由老年人种地,原来种地的都是“农民伯伯”,现在都是“农民爷爷”和“农民奶奶”了。现在农村只剩些老弱病残在种地,稍微有点出息的,基本都出去了,不出去,也是在本地的工厂打工。这就注定了种植数量减少,质量降低,因而用地减少,粮食产量下降。

第五,外来粮食冲击。

在我国种植是以家庭为核心,种植完全靠自己,各种机械工具,生产资料完全自己提供,由于个人拥有土地的数量少,所以单产虽然高,但总产低。而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大部分人口在城市,只有少部分搞产业种植,为大农场耕作,一个农场主拥有上万亩耕地,拥有大量生产资料,全部机械化生产,生产效率高,而且国家对其有大量的种粮补贴,所以美国粮食产量高,价格低,竞争力高,对我国的粮食生产造成冲击,对大豆、玉米冲击更为严重。

三,确保粮食安全,寻找可持续发展方法

实现工业化是我国几代人孜孜不倦努力的目标,但粮食安全是一个大问题。“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确保粮食安全是我们每个国人的责任。

我国在2000年已经进入小康社会,这一时期粮食安全的重点转变为流通保证。保障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买得到并买得起粮食。但现阶段和以后相当长时间里,我国粮食生产面临很大危机。相关研究初步发现,温度升高、农业用水减少和耕地面积下降,将使中国2050年的粮食总生产水平比2005年下降14%-23%。研究亦指出,如果夜间温度升高1℃,水稻将减产10%。再者,受气候变化影响,温度升高将加剧中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特别是在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情况更为严重,干旱使得农作物的生长缓慢或甚至停止,造成欠收或绝收。气温升高同时对害虫的繁殖、越冬、迁飞等习性产生明显影响,加剧病虫害的流行和杂草蔓延。在加入WTO以后,我们不得不放弃非关税壁垒,逐步降低关税及国内农业支持水平,国内农产品市场被迫逐一开放。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尤其是粮食生产和贸易大国,将不可避免地受到贸易自由化政策的影响。一方面,加入WTO有可能对中国粮食生产和粮食市场产生严重冲击。另一方面,加入WTO有可能对中国粮食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到21世纪20年代时,我国人口将达到峰值15亿,粮食

负担将进一步加重。

在WTO框架下中国粮食安全对策:

1.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调整粮食生产布局。

2.加大农业科研力度,加快科技兴粮步伐。

3.保护农业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确保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

4.调整农业保护政策,给予农业以符合国际多边协议的有效保护。

5.建立粮食安全预警系统,以密切注意国际粮食市场动态及我国粮食安全状况。

在利用、节约土地办工业方面,可以开源节流,推广“广开模式”,实施围海造田计划,向海要地。

尽管粮食安全所遭遇的挑战已经引起了不少国家政府和国际组织的高度警觉,但粮食安全问题并非一个或几个国家和区域性组织的单兵作战所能解决,未来需要制定一个全球性的应对方案。第一,提高全球性耕地的资本投入。资料显示,目前世界一些主要粮食生产国提高产量仍有很大潜力,比如有“粮仓”之称的乌克兰,目前的粮食单产还不到美国的一半,拥有大量耕地的俄罗斯粮食单产甚至更低,而巴西还有4亿多公顷可耕地尚未开发。

第二,营造公平合理的国际农产品贸易秩序。围绕着农业问题所进行的“多哈回合”谈判必须尽管结束,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应该在协调各方利益的基础上做出相对的让步。主要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农产品出口国凯恩斯集团应当大幅削减对农产品的出口补贴,以欧盟、日本、韩国等为代表的农产品自给国集团必须大量削减关税和配额限制,而二十国集团也应当尽可能地降低市场准入的门槛。

第三,创建协调性与联动性的国际机制。

(1)联合国可建立一个全球性粮库,履行“世界粮食银行”职能,并制定“特别借粮权”,帮助最不发达国家应对粮食危机,同时,“世界粮食银行”可以以优惠条件向出现短期粮荒的国家借粮。

(2)世界贸易组织可以获得撤销相关国家粮食贸易限制性规定的职权,即使一些国家需要设计新的限制规定,必须提前通报世界贸易组织进行协商。

(3)经合组织负责制定全球性的生物燃料指南和保障措施,审查和评估相关国家发展生物质能的长期影响,并且指定相应的政策对其进行指导。

(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负责评估相关国家应对粮食安全危机的财政政策,加强对国际市场粮食产品及期货的分析和监督,建立对粮食投机行为的纠错机制和严惩规则。

以上方案,对改善国内、国际粮食安全有重大作用。

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当时刻以实现祖国早日复兴为己任,努力学习,刻苦工作,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三篇: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原因

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原因

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和粮食消费大国,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和努力,基本上达到了粮食自给。但是,近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有所下降,出现了改种经济作物甚至撂荒等现象。中央接连出台了取消农业税、农资价格综合补贴、良种补贴、购买农机补贴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然而,由于种粮仍未走出“比较效益低”的怪圈,加之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导致农民种粮积极性依旧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我国的粮食安全。

下面,我以坪为例来说明农民种粮积极性为什么不高——由于这几年于坪镇有接近35%的年轻人外出打工,年轻的劳动力都外出了,留在家的只有老人和小孩,妇女也外出务工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留守儿童问题也随即浮出水面,成为当地村民心中的一块心病。

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耕地少,每人只有2分田,种粮仅能自给自足;2.农资价格偏高,增加种粮的成本,有的时候甚至入不敷出;3.外出务工人员比例偏高导致农村劳动力不足;4.因为基本是手工作业,劳动量大,使得水稻种植由二季变为一季,大大减少了粮食总产量。

如今,贫困仍然是余坪乡很多村民心中的梦靥。因种粮收益相对低,农民又缺乏种粮的积极性。很多农民为增加收入,而选择外出打工或从事其他产业经营。农业之于农民应是水之于鱼的关系,可现在农业地位受到严重挑战,逐渐沦为二流产业,农民成为彻底无业的群体,这到底是背叛,还是职业的选择?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第四篇:关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2 年 7 月 30 日 ~2012年8月4日

调查地点:河北省保定市江城乡

调查主题:深入基层,了解社会

调查对象:当地18周岁以上农民

调查者:路 骏

调查目的:了解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真正原因,对症下药,提出建议,以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维护农民的切实利益,达到富农的目的,同时能维护我国粮食安全。

一、调查背景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俗话说“民以 食为天,食以粮为主”,可见粮食对一个国家经济稳定发展,社 会稳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我国,为了避免出现粮食危机,就要在保证基本耕地数量稳定的同时,更需要把调动农民种粮 的积极性,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保障国民的粮食供给作为一 项基本国策。

近几年来,我们国家对“三农”优惠和扶持的力度不断加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有所改善。但是,在现实中我国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还不是很高!近几年来,弃农经商、半 农半打工、应付性耕种、专业农民老龄化趋势,无情的摆在我们的面前。我们的农民,在现实中是为了增加收入搞活经济,但是在事实上,却出现了应付性耕种、种粮积极 性不高的趋势。如今,在农村安心种地的,大多都是一些年龄较大的农民,而年轻的人,大多具有厌农思想,大都走向了城镇的边缘!

二、调查对象

我主要针对非粮食产区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因为非粮食产区的粮食生产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除了九大商品粮基地以外,其余的农业种植区基本都是非粮食生产区。这里针对河北省保定市郊区进行调查,该地区 是一个典型的非粮食产区的农业生产地区。河北省保定市刘庄村是该市非粮产区的一个典型代表,首先让我来介绍一下这个 非粮产区的小村庄。该村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西郊区,人口1500多人,耕 地1960多亩,人均耕地一亩多,主要种植小麦玉米。但是现在该村已由五年前的种 粮大村变成今天的种棉大村,棉花多了粮少了。原来这个小村庄的农民都种小麦和 玉米,现在不同了,都种上了棉花等经济作物还有小麦玉米蔬菜。因此粮食作物的 产量很大的减少。因此,还得在市场上买面买米,和以前卖玉米卖小麦有了很大区 别,这种情况也加据了 我国的粮食安全。

三、调查结果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近年来,国家对三农问题投入了巨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笔者所在地的农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增加,近年来,玉米和小麦的持续增产,粮食等农产品价格连续保持上升的良好势头,农民的纯收入正加快增长趋势。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发展,以笔者所在地区为例,村村通公路的发展使得农村交通有了很大的改善,农田水利设施条件进一步提高,近年深水井的发展使得农业灌溉正在逐渐摆脱了对自然的依赖,人们不再需要为灌溉而发愁。农民而开始真正地向小康发展。

但是在看到发展成就的同时,我们还应该冷静、理智地看到目前农村存在的问题,看清农村现状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间的差距,认清城乡差距,找到农村发展的支撑点,才能更好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缩小城乡差距。据笔者实地调查发现,目前农村确实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农村快速发展的问题,这些因素同时制约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对粮食作物的生产产生了负面影响。问题如下:

(一)农业结构单一,人们种植的粮食作物作物仅仅局限于玉米和小麦,经济作物主要局限于棉花。传统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经济效益都不高,已不能适应现在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农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交通状况及水利条件落后,制约着向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农业生产没有形成配套的产业链,农业生产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较差,靠天吃饭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以地解决。农业生产缺乏规模化和产业化,生产与销售严重脱节,农业生产体系的综合效益低下。农村本身没有形成相对独立、完备的市场体系,对城市的依赖性较强,缺少独自抵抗经济风险的能力。

(三)科学技术没有真正发挥对农业生产的指导作用,农民自身的的科技水平较低,国家对农民的农业技术培训不到位,农业生产中对新技术的应用太少,农业生产工具更新换代周期太长,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增值作用较弱,科技贡献占农民增收的比重太低。农业的耕作方式还主要是传统生产的继续,距离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标准甚远。

(四)农村信息闭塞。农民缺少市场意识,农忙季节时只管自家农活,缺少对国家政策的关注和及时了解,投机商利用农村信息相对滞后的空子,压制农产品的价格,损害农民的利益。此外,农业补贴时常不能及时发放到农民手里。

(五)青壮年男性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农业从业人员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劳动力结构不合理,缺少适合操作先进农机具的人员,先进的生产工具不能很好地得以推广和应用。

四、调查结果出现的原因及理性思考

(一)乡村干部指导农业难有作为。

在与农民交谈中,很多农民告诉我,由于工资改革,现在乡镇农技干部因为工资是乡里发放,工作重心围绕发展工业经济,壮大工业,做大 财政蛋糕,而对财税贡献不大的农业不是很关注。

(二)农业技术培训不到位。

由于历史因素的影响,农民的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对于新技术接受能力有限,对科技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农民种植的农作物种类单一,仅限于传统的玉米和小麦,普通的粮食作物缺少科技含量则缺少市场竞争力,产品当然卖不了好价钱。现存的耕作方式本质上还是传统方式的延续。信息渠道闭塞,农村的互联网普及率很低,绝大多数农业尚未享受得到互联网带来的便利,相当数量的农民从未接触、使用过互联网。这导致农民不能及时地了解有关农产品的市场销售信息。对于农作物的选择也比较单一,只是局限于传统的个人喜好,自己想种什么了就种什么,不能做到根据市场的需求调整自己的种植选择。

国家和政府举办的科技下乡一类的活动,没有从本质上改变农民的落后的科技知识水平。政府的科技指导力度还不够大,农民只能通过以摸索的方式尝试这条路。探索就难免失败,农民在不懂科学技术的时候盲目使用反而容易造成了经济损失。据笔者了解,去年,笔者所在村有一户农民,尝试种植大棚蔬菜的,由于管理不善,大棚起火,血本无归,损失惨重。

(三)种粮风险大,季节长,收益率低。

粮食种植因其季节性原因影响收益,农民的种 粮积极性受到影响。另一个方面,随着农村科技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各级政府部门对农村 政策的宣传,经济作物在各地农村的推广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农民开始改种经济作物的 现象越来越普遍。对于工业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农民进企业打工的收益大大高于种粮 收益,因此出现了许多抛荒现象。

(四)农村劳动力不足。

受劳动力市场短缺和各级政府出台的保障农民工收入等政策影 响,部分地区农民工工资涨幅较大,同期粮食价格上涨幅度跟不上劳动力上涨幅度。但外出务工对农民的种粮的影响是双向的,据笔者了解,多数农民只选择在农闲时节打工,农忙时节扔回家务农,平常时节有留守在家的人就足以照看好自家的耕地,因此对现阶段、现有的农村科技水平来说,这对粮食产量影响并不大。但是从长远看,长此以往,缺少农业从业人员真正地关注、使用、改造农业新技术,农村的生产力将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农村的发展将进一步落后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农村将更加落后。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农民工暂时的打工挣钱不能真正解决农村落后,农民贫穷落后的局面。外因通过内引起作用,如果农民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外出务工上,而不学习先进农业生产知识,政府对三农的科技投入、支持也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农村就不可能真正地发展起来。

(五)种粮成本的提高。

农资价格上涨,直接拉动了农民种粮成本的增加。2005 年以来,农资价格就一路上扬,今年春耕期间更是连创新高。国产复合肥现今逼近3000 元/吨,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了 70%,较年初上涨了 25%。虽然国家出台系列措施平抑尿素价格,但尿素价格还是屡创新高。目前尿素价格为 2500 元/吨,同比上涨为 35%左右,较年初 上涨 10%。另一个倍受关注的农用柴油在提价前就较去年同期上涨 10%,且供应较为紧 张,个别地方仍实行限量供应,目前价格为 7160 元/吨。虽然国家对农资差价进行补贴,但粮食上涨幅度跟不上农资上涨幅度,导致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

五、调查得出的建议

(一)合理补助种粮农户。

1、提高农民种粮补贴标准。从 2004 年国家决定对种粮农民 实行直接补贴开始,补助的数额也在不断增加,但是平均到农户手中的补助资金却不是 很多。农民对好政策持赞成态度,但权衡自身收入,农民不会因为少数补贴资金就来种 粮。建议财政部门能否综合考虑农民的种粮成本、收购价格以及市场农资物价等多方面 因素,提高补贴标准,让非粮产区的农民看到种粮前景,享受种粮乐趣。

2、建议改变 种粮补贴方式。可根据农民真正直接种粮的土地面积补贴或是农民生产粮食的数量进行 补贴,多产多补,少产少补,防止“地补”。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加强监督管理,提高收 购粮食价格,保证收购粮食渠道畅通。

(二)以制止抛荒为目的,完善对抛荒进行处罚的法律法规,提高执行效力。

对待农村粮食生产应该采取“奖罚并用、以奖为主”的原则,对恶意抛荒应采取必要的处罚措施,从而降低农田的抛荒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承包经营耕地的单位或者个人连续 2年弃耕抛荒的,原发包单位应当终止承包合同,收回发包的耕地。许多地方政策是田地连续2 年抛荒的由村集体收回,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缺乏执行效力。因此,一方面,应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提高法律的执行效力;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行政规章,对抛荒者进行一定的处罚。对于半抛荒的情况,地方政府可以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如对没有抛荒者或者种粮大户给予一定的奖励。

(三)加大种粮政策的配套力度。

1、继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财政资金加大向农 业倾斜,特别是该村的水利设施。

2、国家进一步加大对农资价格的宏观调控。对农民 所需的物资进行成本预算,给予生产企业一定赢利政策,使他们能降低农资价格,从而 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保证农业生产的质量。

3、农业部门搞好试验田和示范田,国家给 予资金、技术和优惠政策。

(四)加强粮食安全的宣传。加强宣传促使农民更加深刻地了解到粮食的重要性,尤其 是对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重要性,让农民科学地了解这一真实现状。

(五)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 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解决分散的农户适应市场,进入市场的问题,是经 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难点,关系着结构调整的成败。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提 高农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积极推进农业产业

化经营的发展,有利于把农 业生产、加工、销售环节联结起来,把分散经营的农户联合起来,有效地 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具体建议如下: 因地制宜,统筹规划”——以国家宏观产业政策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为 指导,突出地方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按“五个统筹”的要求,科学规划,精心布局; “规模开发,产业化经营 ”——以“龙头企业+农户”、“龙头企业+ 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等组织形式,提高农业生产和农民进入市场的组 织化程度,促进连片开发、规模经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依靠科技,注重效益 ”——以科技为支撑,加大科技成果推广转化 力度,增强我国农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 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公平竞争,择优立项 ”——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按 照“公开、公平、公正”的要求,完善竞争立项等市场机制,实现择优选 项,提高产业化经营项目质量; “效益优先,兼顾公平”——以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综合开发的 重点任务为依据,优化资源配置,适当提高沿海经济较发达、农业产业化 经营发展较快等地区的产业化经营项目财政资金比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同时,保证其它地区必要的投入力度,实现共同发展; “突出重点,兼顾一般 ”——以农业主产区和粮食主产区为重点,突 出扶持优势主导产业,同时,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 要求,突出重点农业产 业化龙头企业,兼顾对农民增收致富带动作用较大的中小龙头企业和农民 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集中投入,不留缺口 ”——以资金投入控制项目规模,严格选项,宁缺勿滥,同时,科学确定项目投入规模,按项目管理资金,保证项目需 要,建设一个、成功一个、发挥效益一个; “奖优罚劣,激励竞争 ”——以创新投入和管理机制为切入点,建立 健全绩效考核体系,完善奖惩政策,打破基数,克服平均主义,不断提高 资金使用效率。

以上记述了该村的实际情况,该村所表现出种粮积极性不高的好多原因都是具有代 表性,所以这个村庄代表着该县、该省的一个基本情况,乃至整个粮食生产区的一些情 况,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总之,粮食是国家经济发展基础的基础,要保障粮食生产,实现粮食安全,加强粮食生产区的粮食生产意义重大,所以政府和粮食生产区的农民都 要深刻地认识到这些,科学合理地提高种粮的积极性。

第五篇:关于农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原因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原因的调查报告 调查主题:关于农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原因的调查报告 调查成员:丁杰

调查时间:2012年1月10日-2012年1月20日 调查地点: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辛义乡

调查对象: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辛义乡村委会及当地农民

调查目的:我生长在农村,对农村的生活及发展状况很熟悉,虽然一直在外面上学,但是无论通过家庭、媒体还是网络我一直都在关注农村的变化。近几年来,国家为了扶植粮食生产,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一方面在流通环节实施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另一方面不但取消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农业税,还实行了种粮补贴政策,这一系列的实行,对于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一直不高,究竟为什么农民种粮积极性那一提高呢?为了理解真正的原因,我利用寒假的时间在家乡进行调查,陷阱次调查研究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和农业发展

我的家乡在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辛义乡,该乡面积约95.11平方千米,人口约6万人。一直以来,本乡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玉米和小

麦。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近年来,国家对三农问题投入了巨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笔者所在地的农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增加,近年来,玉米和小麦的持续增产,粮食等农产品价格连续保持上升的良好势头,农民的纯收入正加快增长趋势。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发展,以笔者所在地区为例,村村通公路的发展使得农村交通有了很大的改善,农田水利设施条件进一步提高,近年深水井的发展使得农业灌溉正在逐渐摆脱了对自然的依赖,人们不再需要为灌溉而发愁。农民而开始真正地向小康发展。

但是在看到发展成就的同时,我们还应该冷静、理智地看到目前农村存在的问题,看清农村现状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间的差距,认清城乡差距,找到农村发展的支撑点,才能更好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缩小城乡差距。据笔者实地调查发现,目前农村确实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农村快速发展的问题,这些因素同时制约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对粮食作物的生产产生了负面影响。问题如下:

(一)农业结构单一,人们种植的粮食作物作物仅仅局限于玉米和小麦,经济作物主要局限于棉花。传统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经济效益都不高,已不能适应现在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农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交通状况及水利条件落后,制约着向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农业生产没有形成配套的产业链,农业生产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较差,靠天吃饭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以地解决。农业生产缺乏规模化和产业化,生产与销售严重脱节,农业生产体系的综合效益低下。农村本身没有形成相对独立、完备的市场体系,对城市的依赖性较强,缺少独自抵抗经济风险的能力。

(三)科学技术没有真正发挥对农业生产的指导作用,农民自身的的科技水平较低,国家对农民的农业技术培训不到位,农业生产中对新技术的应用太少,农业生产工具更新换代周期太长,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增值作用较弱,科技贡献占农民增收的比重太低。农业的耕作方式还主要是传统生产的继续,距离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的标准甚远。

(四)农村信息闭塞。农民缺少市场意识,农忙季节时只管自家农活,缺少对国家政策的关注和及时了解,投机商利用农村信息相对滞后的空子,压制农产品的价格,损害农民的利益。此外,农业补贴时常不能及时发放到农民手里。

(五)青壮年男性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农业从业人员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劳动力结构不合理,缺少适合操作先进农机具的人员,先进的生产工具不能很好地得以推广和应用。

二、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因素

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归根结底是种粮所得的收入不高远不如其他。我国的市场经济的持续繁荣和发展,社会多元化越来越深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农民的收入渠道也越来越多,笔者所在镇也不例外,人们可以通过外出打工或者经营生意等多种方式来改善自身的经济条件,种粮已不再是农民唯一的收入来源。诸多因素的相互作用削

弱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一)种粮的成本较高

农资产品物价高,农业投入成本高。随着经济的发展发展,我国劳动力的成本正在逐年升高,加之一些国内外其他因素,农民种粮的成本也在逐年增加。种植任何农作物都离不开化肥和农药,据笔者了解,几年前化肥的价格是一袋儿十几块钱,现在已经到了一袋儿三十五块钱左右了,每年每亩地至少需要施三袋磷肥和三袋氮肥,约210元;农药的价格也涨到每瓶几元或几十元不等,但几乎所有农药价格也都出现了几倍的涨价,每亩每年地需要50左右的投入;再加上灌溉成本也高,每亩灌溉一遍地需要40多元,根据年降雨量,每亩地大约需要灌溉5次,计200元;一年两次的种子投入的成本约45元;一年四次的农机器械的使用约80元;此外,农业生产的其他方面也

需要一定金额的成本投入。

尽管粮食价格也在上升,笔者所镇主要种植玉米和小麦,现今以这两种的农产品做分析:玉米的价格由几年前的六毛多钱一斤涨到现在的九毛钱,小麦由几年前的七毛多钱涨到现在的不到一块钱一斤。笔者所在镇人均约有一亩地略多,如果最好的产量计算------小麦亩产900斤、玉米亩产1100斤,每亩地每年毛产值约1800多元人民币,以上几项主要成本,每亩地的年净产值不足1200元钱。平均,一个四口之家拥有六亩耕地,一年纯收入将不足7200元。从以上数据可知,粮食价格的上涨不到之前的两倍,但农业投入的成本却增加了几倍,而政府对农业的补贴还不能完全抵消农资涨价的影响,农业投入成本的增加比产出值增加要多得多。这样一来,虽然增收,农民的净

收入仍然十分有限。

(二)农村农田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首先,由于我国还是个发展中国家,很多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农村尤甚。笔者家所在村的交通状况在全镇是比较好的,可一直到三年前村里才修了第二条村村通公路,交通依然存在严重的瓶颈现象。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交通设施不够完善是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的发展。交通不发达会直接导致信息的闭塞,间接影响农产品的输出。据村民反映:“如果把化肥种子等运到交通不便的地方,价格会比一般贵一些”。其次,本镇缺少能用于灌溉河流,浇地只能使用地下水。由于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以前可以用作灌溉的水井,现在都变成了枯井。而打一口深水井的成本很高,需要几十万元的花费,并且灌溉成本也高。农田水利设施的不完善也造成了农也成本的增加。此外,部分村庄,例如笔者所在村,没加每户的农田都很分散,每户每块耕地面积在两亩左右,每家每户的农田都呈狭长的一小块,这也制约了先

进农业生产工具的应用。

(三)农业发展缺少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由于历史因素的影响,农民的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对于新技术接受能力有限,对科技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农民种植的农作物种类单一,仅限于传统的玉米和小麦,普通的粮食作物缺少科技含量则缺少市场竞争力,产品当然卖不了好价钱。现存的耕作方式本质上还是传统方式的延续。信息渠道闭塞,农村的互联网普及率很低,绝大多数农业尚未享受得到互联网带来的便利,相当数量的农民从未接触、使用过互联网。这导致农民不能及时地了解有关农产品的市场销售信息。对于农作物的选择也比较单一,只是局限于传统的个人喜好,自己想种什么了就种什么,不能做到根据市场的需求调整自己的种植选

择。

国家和政府举办的科技下乡一类的活动,没有从本质上改变农民的落后的科技知识水平。政府的科技指导力度还不够大,农民只能通过以摸索的方式尝试这条路。探索就难免失败,农民在不懂科学技术的时候盲目使用反而容易造成了经济损失。据笔者了解,去年,笔者所在村有一户农民,尝试种植大棚蔬菜的,由于管理不善,大棚起火,血本无归,损失惨重。

(四)经济作物的冲击

种植粮食需要每年播种、收割各两次,如果种植经济作物,通常只需要一年种植、收割各一次。考虑与外出打工结合,有村民给笔者算过这样一笔账:少播种、收割一次,大约可以节约半个月的时间,如果出打工,大概可以挣到1000块钱,并且经济作物产出并不少。

(五)外出打工的影响

外出务工对农民的种粮的影响是双向的,据笔者了解,多数农民只选择在农闲时节打工,农忙时节扔回家务农,平常时节有留守在家的人就足以照看好自家的耕地,因此对现阶段、现有的农村科技水平来说,这对粮食产量影响并不大。但是从长远看,长此以往,缺少农业从业人员真正地关注、使用、改造农业新技术,农村的生产力将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农村的发展将进一步落后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农村将更加落后。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农民工暂时的打工挣钱不能真正解决农村落后,农民贫穷落后的局面。外因通过内引起作用,如果农民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外出务工上,而不学习先进农业生产知识,政府对三农的科技投入、支持也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农村就不

可能真正地发展起来。

(六)国家补贴政策存在缺陷

从2006年1月1日起取消了农业税赋,还相继出台了农资综合直补、增加良种补贴、农机作业环节补贴、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等政策,目的在于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而实际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些政策并没有达到激励农民的目的。

国家发放的是粮食直补金,而且是根据税改前的计税面积发放的,造成“粮补”变“地补”。良种补贴是也是按计税土地上实际种植面积进行补贴的。这样的情况使农民觉得只要手中有田,就有补助钱,这显然是违背政策初衷的不能提高农民的积极性。有时种粮的人和不种粮的人会同时拿到补助,无疑使种粮的人有种不平衡感,也就磋商了他的种粮积极性。粮食直补的政策初衷是好的,可是一旦到了基层实际操作层面就变得复杂了。

(七)农业技术水平低,缺乏专业指导

实事求是的说,我村的种粮条件并不好,效益低也不是怪事。但是,对于这类不存在极特殊问题(如沙漠、盐碱地等)的地区,技术人员可以充分结合实际解决存在的问题。选择适宜的作物,进行规模种植,并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可是,就目前条件来说,不止这个村,全镇都找不出一个专业人员,实行科学农业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另外,从国家角度而言,对农业科技投入较少,这也是农业技术水平低的原因之一。

(八)乡村领导的专业性、重视度不够

其实,镇里也有专门的农技人员,但是他们大多数没有专业农业知识,无法发挥实际的作用。

如今乡镇主要工作都放在发展经济、壮大工业、做大财政蛋糕、招商引资和计划生育等方面,村作为直属机构也只能追风。还有,取消农业税以后的农业对财税的贡献更小了,因此也就更加不受领导们的关注了。

三、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对策和几点建议

(一)以农业科技为助手,因地制宜

改变作物单一的现状,从科学出发为不同的田地选择适宜的作物,可以更多的引入经济作物。让现今倡导的绿色农业、科技农业也能在我村发芽、开花、结果。为了让科技发挥它的伟大作用,应该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不得不承认粮食生产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要依靠科技的进步和推广。而提高粮食生产率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从而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事实上,增加农业科技投入的意义不仅局限在这个层面上,它可以有效的提高粮食质量,降低粮食成本,增强中国粮食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二)合理补助种粮农户

首先,要选择合理的补贴方式。最近,袁隆平院士提出的“最好能以卖给国家多少粮食进行补贴”,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现行的粮食补贴政策有些类似几十年前的“大锅饭”,搞的是种多种少种好种坏一个样的平均主义。因此在理论意义上,国家按农民交粮量直补给粮农,农民交粮越多国家补贴越多,政府高价买进粮食之后再剥除种粮补贴部分平价供应给市场,既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又控制了粮价不再上涨。

其次,提高农民种粮的补贴标准。2004年国家决定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而且补贴的是数额也在不断的增加,但是,中国的农民太多了,总数上的增加平均到每个农户手中的补助资金就少了。所以建议财政部门能否综合考虑农民的种粮成本、收购价以及市场物价等多方面因素,决定补助的数额,激发农民的积极性,把种粮当成不说是一种乐趣,但最起码不再弃之于不顾吧。

(三)解决农资价格高的问题

一方面,政府要采取一些优惠政策降低农资企业的成本;另一方面,要从农资企业自身寻找解决途径。目前,农资行业存在很多问题,如垄断、中间环节过多等。在这样的条件下,控制了垄断就可以降低成本,减少了中间环节就意味着服务了百姓。

正像有人提出的那样:要对农资生产企业开征价格调节基金。制订相关政策法规,按照与企业产品出厂售价成正比确定征收比率,即售价越高,征收的价格调节基金就越多。同时,也要保护农资生产企业的利益,对农资市场加强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资产品。而国家收的农资价格调节基金也要通过一定的方式返补给种粮农户,增加他们的收入。

(四)完善农村土地经营制度

在分析现状时提到了抛荒和半抛荒的现象,这类的问题必须通过完善土地经营制度来解决。但是,这里有个前提,就是在上述的一些措施已经付诸实施,种粮的基本状况已经有所改观的前提下,仍然出现这种现象的话,要对相应的农户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如收回抛荒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对违法抛荒者重新承包土地收取耕种保证金等等。

虽然家住农村,但是这次实践让对农村生活我有了更深的了解。真心希望在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能够得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能够得到根本的改善。

(五)加强农业水利设施建设

水利设施建设对于粮食生产来说至关重要。现在国家对大型水库有部分转移支付,但资金还远不够。如郴州市宜章县目前对于 4大灌区的维修费就需要7 000万元,而上级下拨的资金每年只有几百万。同时在农村地区存在更多的还是中小型水库,数量众多、分布很广、险情也较大,资金投入显得更加不足,小Ⅱ型水库根本无资金投入,小江小河基本上无人管。水利设施建设需要资金投入力度较大,完全靠地方,难度很大。所以国家应该对水利设施建设给予更大的关注和资金投入。对于部分地方来说,水利设施的维护和修缮还关系着库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农业水利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将极大地增加旱涝保收耕地面积,极大地提高粮食生产水平,农民种粮的风险也少了很多,对于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六)提高粮食生产率为目的,加大农业科技的研发和推广力度 粮食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更大程度上要依靠科技的进步和推广,因此,加大粮食生产科技攻关和推广力度,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贡献率是提高粮食生产率的有效手段。它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提高粮食产量,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从而可以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由于农业科技的研发和推广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国家在农村科技研发和推广等农业生产服务体制上应加大投入力度,从根本上提高粮食生产率,降低粮食生产成本,提高中国粮食的国际竞争力。

(四)总结

通过这次的调查,就够个人而言,我不仅锻炼了自己的意志,提高了协调能力了,冰洁学会了多方面的思考问题。同时我也将走访弄好所得到得意见和我提出的解决方案反馈给村委会,我希望对提高农民的种植积极性有所帮助。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掌握先进的技术和知识是必要的,我们应该尽可能的为农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下载关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原因的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原因的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农村种田积极性不高原因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种田积极性不高原因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2年2月5日调查地点:陕西省富平县薛镇韩村调查对象:陕西省富平县薛镇韩村村民 调查目的: 我是农村孩子,对农村的生活再熟悉......

    浅谈如何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浅谈如何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黄棉珍 农业、农村、农民(以下简称“三农”)问题是我国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为了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民种粮......

    关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搞的调查报告(理工大)

    关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原因的调查报告 【摘要】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有所下降,出现了改种其他经济作物甚至撂荒等现象。这个问题已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中......

    如何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5篇

    如何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如今为了促进农业发展,增加粮食产量,国家近几年不断推出了多项激励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政策,并且也不断的取得了显著地效果,2011年的中国粮食产量就能充分......

    改善农民种田积极性不高的现状(推荐)

    改善农民种田积极性不高的现状 叶仕欣 黄梦瑶 背景资料: 从全球角度看,近年以来全球粮食供求关系日益紧张,世界粮食储备是20年以来的最低点,国际粮食储备只能维持全球人口53天的......

    公安民警积极性不高的表现、原因及对策

    公安民警积极性不高的表现、原因及对策 (2011-07-10 09:40:25)转载▼ 标签: 杂谈 信息来源:太子河公安分局 责任编辑:高福鑫 发布时间:2011年3月4日17:26 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

    大学生为什么上课积极性不高的原因

    大学生为什么上课积极性不高的原因 事物的成因都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下面主要从学生自身以及大学的学习环境两方面来说明。 自身原因: 1、经历过小学、初中、高中一系列强......

    大学生为什么上课积极性不高的原因

    大学生为什么上课积极性不高的原因: “学生厌学”总是一个避免不了的话题。教育局头疼、校长头疼、老师也头疼,学生说他们更头疼。有谁能够忍受得了一堂如坐针毡的课?老师想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