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听陶继新教授以身说教
听陶继新教授以身说教————
感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今天,听了陶教授一天的教授,收获颇多。
上午的报告内容是“学校魂兮所系”“永存感恩”。报告中,陶教授由中国的儒道影响,讲到西风东渐、韩流东行、企业文化,又讲到学校文化。尽管,他没有用多少华丽的词藻,也没有振奋人心的语调,但从他那对古今中外的博识,悠然的神情,已足以使人产生仰望而不能所及的愧感。
谈到感恩则更能使人结合实际定位自我:感恩父母,感恩孩子;感恩老师,感恩学生;感恩社会,感恩自然;感恩朋友,感恩敌人。感恩是精神的高贵,这是多么博大的胸怀。
下午的报告内容是“打点幸福人生”。陶教授所提的幸福是久
存于他心中的那份具有高尚情节的幸福,内在的和谐,精神的高贵,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正如老子所言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陶教授以自身的曲折经历,为参训老师解读人生百味。宽容大度,淡泊名利。他以海纳百川的气魄谱写着:有容乃大,容天下可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
优化好自己的情绪,打点好自己的人生,不能轻言放弃,又应
知足常乐。善待他人,发展自身。取法乎上,与经典同行。陶教授的报告真使我如沐春风,受益无穷。
第二篇:听陶继新报告有感
听陶继新报告有感
杨红
寒假在学校听了陶继新老师的经典报告,三个多小时的报告,他从八个方面讲演了《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即“教师读书:生命成长的必需”“读书走向:取法乎上”“诵读内容:经典中的经典”“疏离浮躁:淡泊名利”“读书教学相得益彰”“读写成为生命成长之双翼”“经典诵读的思考与行动”“终生幸福的文化之旅”,每个方面都是我所急需的。
我收获的是经典大餐,在赞叹他们成功的同时,自己也在无形中受到鼓舞,得到启发,生发动力。
一、让经典丰盈思想。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在浩瀚的文化中,流传最为久远的是经典。经典凝聚了世代人类思想艺术的精华,是历史的奠基与沉淀,是创新的先导与灵智,是人发展的源泉与动力。它可以陶冶人的思想情操,可以培养人的素养,可以丰盈人的思想。陶老师说:“作为教师,应该是文化人,把经典文化内化为自己的心里,外显出来的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是啊,就像韩愈所说的一样,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所承载的不仅是传授给学生无限的知识,要解答学生的疑惑,还要育人,培育完善人格的人。孔子也把育人放在首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教人要做像水一样有德行的人。由此可见,读经典的过程既是增长智慧的过程,更是修身养性的过程,特别是面对现今社会教育中出现的这样那样的背道而驰的事情后,教师的德行比能力更为重要,让经典化人已经不存有争议。经典内化的是人的修养,外显的是人的智慧。听陶老师的报告就像与经典同行,我时而跟着他徜徉在经典文化中尽享经典带给人的魅力,时而借经典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时而因经典而开启创造的灵感。我也在思考着身后的老师谈论的内容:“像他这样的人(陶继新)有几个,还是平常的人多。”她们的言外之意,自己无法达到大师一样的水平。是的,虽然大多数人只是沧海一粟,无法与大师、与优秀教师相比,但我们可以通过不懈地努力每天进步一点点,每天缩小一点与大师的差距。就如陶老师说的一样:“读高品位的书,能听到生命拔节的声音,能有生命飞跃的感觉。特别是有些经典要反复诵,让文化安顿心灵。”他还举了一个与自己一起去济南的朋友的例子,去时,那个朋友比他的水平高,可20年后,他的学识涵养却是那个朋友所不能及的,原因就是陶老师时刻与经典交流,与大师对话。任何一个成功人士都是如此,他们吸收的经典文化丰厚,有了根深蒂固的经典滋养,遇到急事时,自然会不惊波澜。今天聆听大师的经典报告虽然没有生命飞跃的感觉,也没听到自己生命拔节的声音,但我却感觉是在赏读高品位的书。过去自己一直在坚持着读书,苏霍姆林斯基、加德纳、魏书生、李镇西、陶继新等,他们的经典著作我百读不厌,他们的教育思想也在引领着我“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使我认识到了读书时还应该加以分析,盲目地迷信书本,生搬硬套,最多得其形而不得其神,或者就像邯郸学步一样,忘了根本。还叫我懂得了读书、做事不能急于求成,正所谓“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苏霍姆林斯基说:“读书是最好的备课。”陶继新老师说:“读书破万卷,教学如有神。”是啊,书读得多了,心灵得以净化,思想得以丰盈,品位得以提高,做起任何事来,自然如有神。尽管这些道理,大家都知道,每到关键时刻,也会感叹“书到用时方恨少”,可浮躁、比吃穿、比购物、找借口的心理难以让读书取而代之。多么希望陶继新老师也能来我们这儿,用他婉婉道来、铿锵有力的讲演去激励更多的人,让时代的步伐里留有书的脚印,让时代的气息里飘有书的芬芳,让时代的脉搏里存有书的跳动。
二、让名人鼓舞志气。
陶老师在报告中举了数位国内的教育者因读书而不断走向成功的例子,这些例子丰润着我荒芜的心田,激励着我不断向前,也促使我规划着自己的人生。从陶老师的报告、文章我感受到:活着,就是为了学习。他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给自己的生命做个规划,为60岁做准备。60岁不是终点,而是另一个辉煌生命的起点。”我们之所以渺小,之所以碌碌无为,就是因为没有像陶老师这样心里有目标,永远有打算,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充实的每一天。陶老师所讲的齐鲁名师史建筑让学生诵经典,才能用经典完成《廉蔺列传》的评说。他的故事告诉我:不仅教师要读经典,还要引导学生读。关于引导学生读经典的成功事例还有腹有诗书的苏静,她曾用8、9个月的时间就能培养学生作诗,现在有两周的时间便可以完成。短时间出高效率,这需要老师智慧地引领,还需要博学的老师的影响。他们的故事告诉我:自身需要加强的东西还有很多,学无止境。王崧舟老师诗意的淡定告诉我:博学使人谦逊,无知使人骄傲。还有张店文苑学校的化学老师张利平和创造读与写高质量与大数量的王立华,他们告诉了我:只要肯努力,一切皆有可能。整个报告会中,陶继新老师时而用典型的人物,生动的事例,感人的情节,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时而引经据典,感染人心,激人奋进,鼓舞志气。虽然很多事情、许多人物我都有所了解,但今天又一次听到,感觉却不一样。见贤思齐焉,他们给予了我很大的震撼,驱使着我努力缩小与之之间的差距。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更加优秀,前提是坚持去做,并让读书成为永远的习惯,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审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坚持自己喜欢的事,没有累,像陶老师一样除夕还在编辑部工作。成功人士的秘诀便是:因为喜欢而坚持,因为坚持而快乐。快乐工作本身就是一种莫大的享受。这次学习,我是带着很多阻拦而去的。第一,学校里没有派我去,第二丈夫不让我去。没人能体会我当时的心里,陶继新老师来到了滕州,可以说就在自己的家门口,坐几十分钟的车便能赶到,这是花钱难买到的经典文化大餐,我又怎能舍之?可有些人未必这样想,校长极力争取了名额,安排了5个教师去学习,可去的只有2位。我真的很感叹,那么好的学习机会,却因自己的“有事”而擦肩而过。我喜欢在不耽误工作的情况下去充实自己,听完报告我又在网上看了第四届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暨名师课堂研讨会的通知,真的很遗憾,为什么当时自己不自费去,那么多专家的课,且是自己喜欢的语文学科。这使我认识到:当机会向自己敲门时,不需要犹豫。有得必有失,我参加优质课评比和教导主任培训已经耽误了学生的课,再去又是四天,怎会果敢做出决定?没学是遗憾,那毕竟是不能复制的学习机会,但遗憾中也坚定了以后做事的判断,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唯恐多,则志不能达。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第三篇:听陶继新老师心得体会
听陶继新老师心得体会
2011年2月20日,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迎来了盼望已久的陶继新老师,并且聆听了他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的精彩报告。用“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陶老师是山东省教育社总编,中国教育报的资深记者,学识渊博,对齐鲁文化有着很深的造诣,为我省的很多中小学生做过报告,将他深刻的思想和渊博的知识洒遍齐鲁大地。
这次报告会上,我感受到陶老师对读书的热爱;以及陶老师渊博的学识与高尚的品格。
一、爱读书。
读书是教师的生存必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给学生一滴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儒家学派的代表孔子学识渊博,无人能及,14年周游列国后发出感慨:“我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更何况是我们呢?因此,读书对教师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读书可以使你有渊博的知识、高尚的道德人格,二者兼备定是一位受人尊敬的优秀教师。
所以,爱读书是必不可少的。
二、勤读书。
“读书破万卷,下比如有神”,“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所以,不仅要读书,还要持之以恒,每天定好计划,抽出一定的时间来读书。
有人说:“我很想读书,可是没有时间。”这是给自己找理由,想读书的人会给自己挤时间,一天抽20分钟,一月就会读10个小时,一年就可以读120个小时,会读多少本书呢?
所以,要勤读书。
三、会读书。
第一,要学会选书。也许你也读了很多书,可为何提高不大呢?因为,你没有读好书。现代社会,鱼龙混杂,各种报刊、杂志、小说满街横行,如果意志不坚,很容易被诱惑。因此,读书要读有用的书,多读一些古今中外的名篇。
第二,要疏离浮躁,要有一颗定心。读书忌浮躁,只有静下心来才能深入书中所塑氛围,才能真正体会其中的奥妙,真正提高自己。人曰:“轻则失根,躁则失君。”惟有静下心来,嬉戏品位、思考,才能真正领悟其中的真谛。
第三,要读写结合。人的记忆力有限,读过的经典名句、名段,不可能一一记牢,因此,摘抄、记录显得尤为重要。尤其对于人民教师来说,积累更显重要。只有这样,才能用我们一生的储备来激活每一堂课。
此次的报告会让我深刻感受到了自己在平日教学以及读书过程中所存在的惰性,课外读书时间少的可怜,更何谈什么背诵。的确,要想有所成就,必须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必须有真才实学。年轻就是资本,年轻才有更多的机遇,只要脚踏实地的去做好属于自己的事情,勤于读书、背诵,留心于社会动态和身边的人和事,不囿于步伐,成功就一定离我们不远。
第四篇:听陶继新教授讲座体会
听陶继新教授讲座体会
有幸聆听了陶继新老师的报告后,我对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有了更明确的感受,对教师的岗位责任有了更严格的要求。做一个幸福的教师,首先要有良知,因为你培养的是一个个要感知生活幸福的有思想的建设者;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还要一心向善,因为“人之初,性本善”,因为“苟不教,性乃迁”;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还要心存感
恩,因为你的幸福来自于学生的欣赏,来自于同事的帮助,来自于领导的认可,来自于社会的肯定;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还要充满爱心,只有爱心才能够敲醒沉睡的心灵,才能够让心与心走得更近,才能够让世界充满爱;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还要不断读书更新知识,只有有了高质量的思想文化品味,才能成为真正的教师,才能被我们的学生认可,才能拓宽你生命的维度!
有职业幸福感的老师淡泊名利,追求精神上的富有。当我们从事了教师这一项工作,就注定我们在物质上的清贫,也注定我们在精神上的富有。一位因为教学成绩特别突出的老师,当被破格提拔为区教育局的副局长时,她竟没加思索地做出一个常人看来不可思议的决定,婉言谢绝副局长的位置,而仍然做着她最平凡的教学工作,有人说她傻,也有人说她高尚。而著名的教育改革家李镇西则对她说,你既不高尚,也不傻,你是做着你最喜欢的工作,此刻,你就是最幸福的。这是对幸福的大彻大悟,更是对人生的大彻大悟。“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当我们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有了对幸福感的深刻理解和体验,那我们的工作即使平淡但决不会平凡,我们的工作也会在生命中焕发激情的光彩!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胡锦涛总书记在去年全国优秀教师座谈会上向全国教师提出了淡泊名利,志存高远,铸就高尚师德的殷切期望。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师的职业原则。一个人无论取得了怎样的成绩,都应该清醒地看到:个人的力量和作用是有限的,没有集体的后盾和他人的帮助是不会成功的。中科院院士马祖光教授,主持了无数个重大科研课题。他带头实验,努力探索,取得成果时,总是把自己的名字署在最后面,他说:“事业最重要,我的名字又算什么呢!”当代大学者钱钟书的小说《围城》发表以后,引起了国内外的轰动,面对执意要求见面的一位外国女士,钱钟书幽默地对她说:“如果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一定要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呢?”
淡泊名利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境界。陶老师告诫我们教师不要过于注重一些外在的东西,为名利所累,应该有博大的胸怀,积极健康的生活情绪。要做到:内在和谐,宽宏大量,淡泊名利,优化情绪,有舍有得,知足常乐。不要因为取得了点滴的成绩就觉得了不起而沾沾自喜,更不能为了蝇头小利而践踏他人的权益而丧失自尊!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是对教师清贫形象的高度概括,物质的贫乏阻挡不了我们追求幸福的脚步。“知足者常乐”,良好的心态不仅能让我们愉快而高效的工作,还能使我们的生活更幸福、美满!不知足的可怕之处,在于丧失你的自尊,你的原则,乃至你的光彩人生!
有职业幸福感的老师充满爱心,着眼于学生的成才和人生感悟。《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那么我们给孩子树立一个什么样的榜样呢?李镇西老师用爱心铸就了教育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陶继新老师同样用爱心谱写了一曲曲教育之歌。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正是因为学生们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正是因为他们的不成熟不完美,才需要我们心平气和地分析不足之处,让孩子们心悦诚服地认识到错误,高高兴兴的改正错误。老一辈教育家夏丏尊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
聆听陶老师报告后,我发现自己做得还很不够。身为一名历史老师,我很少主动和学生交流、谈心,所以学生对我也并不是特别亲近和了解。其实我是很爱他们的,我由衷地为他们的进步而高兴,为他们的失败而难过。但作为老师,我总是在潜意识里把学生看成是教育的对象,可能太过于追求在学生面前的威严而总是不苟言笑。陶继新老师的报告让我认识到,对学生的爱,不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应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我校王芳老师给学生写信让我感触良多,平易近人不仅仅是态度,更是一种行动。我还需要不断地努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拥有一颗爱心,孩子们也同样对你真心喜欢。我们组的刘爱英老师对学生回答的问题总是给予适当的肯定,微笑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到了母爱的温柔和慈祥,所以她的课堂总是充满激情,其乐融融。因为有了爱心,才能让孩子努力争取进步;因为尊重孩子的成功,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成绩,也不吝啬赞美,这种无名的爱融入彼此,也教
第五篇:听陶继新老师讲座有感
听陶继新《打点幸福人生》有感
在听陶老师的报告之前,我心中时常会抱怨命运的不公,有时也会感觉自己的成长之路总有着些许的坎坷。听完了陶老师的报告后,他那博大的胸襟、积极的人生态度、那淡泊名利的坦然深深触动着我,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心境所以世间的一切在陶继新老师的眼中是那样的温润与美好。
陶老师在报告中从内在和谐、精神高贵、充满自信和发展自身四个方面,分析一个人应宠辱不惊、宽容大度、淡泊名利、优化情绪、知足常乐;要孝敬、感恩、为善、乐道;要充满自信;要决不放弃、形成习惯等方面告诉我们怎样积淀自己幸福的人生。
陶老师说:“大自然有风和日丽,也有狂风暴雨。人之生命历程也如是,不能因命运不佳而沮丧,也不能因某些成功而忘乎所以。”陶老师告诉我们他感动于小小年纪的黄思路面对评上全国十佳少年的淡然心态,感动于十分优秀的老咪没有获得十佳少年的开怀大笑。二人虽然面对我们成人眼中的“大喜大悲”但他们却没有忘乎所以,他们带给陶老师的是震撼,我也同样被这两个人物那淡然的心态震撼着。想一想我们自己又拥有着怎样的淡然?又拥有怎样的开怀大笑呢?
在遭遇飞机晚点、身份证被检验是“假”的情况下,陶老师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他曾对同行者说:“找一枝笔和一张纸,我要写遗书”乍听真的是好笑至极,但细想这正是陶老师的泰然处事之道,正是他的从容镇静之体现。这也许就是“用平常心看待人生,用和谐心境对
待世界,乐观而不悲观,不大喜大悲,不大惊大恐。凡事皆视之自然。”的最好诠释吧!
陶老师还给我们讲了他曾经被诬陷时的心境,有人气愤不过,让陶老师利用职位之便利报复一下诬陷者,但陶老师却坦然地说:“自己前进了,比他优秀了,人家有点妒忌心理是正常的,这证明我优与他。”陶老师用一颗宽容、豁达的心接纳着一切。正如他自己所说“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翰无比。”他正是用这种豁达的心态去幸福地打点着自己的人生。
陶老师这样讲: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人之差异不大,人人都可以走向天才之路,自信创造奇迹。邓小平说过:“发展才是硬道理”。陶老师更是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这句真理,不忘陶老师的练习打字过程,在自己灰心之际用“决不放弃、决不放弃、决不放弃”出色的完成了自己的学习。“决不放弃、决不放弃、决不放弃”这句话同样适合于我们老师,相信有了这样的精神任何的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幸福,对我们而言,可能没有陶继新老师那样光彩照人,但我们已经选择了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们的幸福,有很大一部分就是,专注地走好这条路,踏踏实实地肩负起我们自己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