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民意识在心中主题宣传员
公民意识在心中主题宣传员
经纬小学四年五班王一涵
公民意识是每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也就是公民自觉地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主要是强调每个人在社会中的责任意识、公德意识、民主意识、道德意识等。
每个公民都要有人格意识:不要随意嘲笑那些工作、行动不能自主的人,每个人生存都有他不同的方法,只要遵法守法都是好公民。
每个公民都要有自由意识:在这个和平的社会里,人人都是自由的,但这个自由不是随意的,必须养成自由判断、自由选择、自由做出自己的决定并勇敢地承担责任和后果,要养成平等和公正的意识。
每个公民都要有责任意识:做为一个人要懂得尊重老人、孝敬父母,对家人对社会都要有责任,对家和社会都要有爱,不要遇事不理,不要逃避现实要将小爱变成大爱,爱是一种责任,是一种信仰,是一种传递。
说到这儿我对社会那些有大爱的人,心中不知有多少个赞字,我们要学习他们的精神,传承他们的爱。连接故事;
宁波好人,顺其自然,隐名捐款15年。
最美奶奶,7年义务清扫停车场,地面清爽,心情舒畅。
沧州最美公交司机,扶老人被赞。
最美放羊老汉,甘敬祖,别人的便宜不能占。
一张出租车票揣了半个月了,只为找到的哥还18元钱。
马鞍山上演了现实版《扶不扶》80后市民,扶,当然扶。
天津大年初三冰河救人。
英勇哥邓振宏,跳湖勇救轻生女。
回家路上遭遇车祸,消防退伍老兵勇救乘客。
两名打工者捡到1.3万元苦寻3月找到失主。
石家庄一私家车自燃,数名公交司机接力救火。
八旬母亲住院掉光牙,孝子嚼烂饭菜喂食。
信义包工头,打工15年还清农民工欠薪。
这些事迹多么感人,多么让人敬仰,多么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做为新一代社会主义接班人要继续传递大爱。见义勇为,做好事要从点滴做起,如果我们坚持做一个好人,坚持做一件好事,那么不管是旁观者还是受助者,包括我们自己,都会对这个世界多一份信心,不让善良的人们失望,让我们的爱感动世界。
第二篇:“公民意识在心中”主题宣传
“公民意识在心中”主题宣传
——小学生应该具备的公民基本素养
小学生公民基本素养:是指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具备“健康生活、遵守规则、学会尊重、担负责任、拥有诚信、具有爱心”等基本意识与能力。
健康生活:对于小学生来说,健康生活就是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对学习有浓厚兴趣、积极进取、乐观向上,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够自我约束、自我欣赏、自我激励、自我反省,有自我管理的能力;并能学会自己保护。有基本的是非辨别能力和抵制不良诱惑的能力。
遵守规则:人的生活是离不开规则的,无论与己、与人、与社会、与环境都是有规则可循的。遵守规则,对人的生活、工作乃至成长都会发挥积极的作用。如在学校,就要遵守校规,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不随地扔垃圾等。学会尊重:尊重的对象不仅是对人的尊重,如对自己、他人的尊重,也指对物的尊重,如对自然和环境的尊重。学会尊重要有一颗宽容的心,不仅尊重师长、同伴和弱者,而且不计较有过于自己的人或事。
担负责任:担负责任就是每个公民在任何情况下都知道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家庭、学校、社会,现在及将来所担负的责任。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用心去做事,要尽自己的努力把事情做得更好,表现出对人与事、社会与环境、国家与世界的强烈责任感。
拥有诚信:诚信不仅表现在与人的交往中,如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信守承诺努力做到,也要贯穿在自己的整个学习生活中,如在学校生活中,爱学习、守规则就要做到有人在与不在一个样,时刻保持真诚的态度处置学习生活中的一切事情。讲诚信,守信誉,不说谎话。
具有爱心:爱心不仅表现在对他人的爱,主动地关心他人,爱护弱小,看到别人遇到困难时主动关心和帮助,积极地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志愿服务。也要学会善待自己,科学安排学习、生活和休息的时间,积极参加锻炼、强健体魄,珍爱生命,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世界,热爱和平的情感。
哈市经纬小学迟雨欣
第三篇:公民意识在心中(最终版)
“公民意识在心中”主题宣传
怎样做合格的小公民首先,在家里做孝顺父母、关系亲人、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小帮手”;其次在社会做热爱祖国,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小标兵”;接着在社会和公共场所做,省资源、节水电、爱清洁、讲卫生、有垃圾、不乱扔、爱护公物遵守秩序的“小卫士”; 学习中,讲方法、德智体美都做好,争做文明好学生,勇于创新的“小主人”。
经纬小学校
一年八班
遇 琪 然
第四篇:公民意识
怎样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公民意识即是公民对自身的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应履行权利和应承担义务的自我认识。公民意识的核心内容包括国家意识、民主法治意识、平等意识、权利与义务统一的责任意识。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命题,具有重要意义。在农村,培养和造就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新型农民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出路,也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途径有很多。
一、当前我国农民公民意识普遍缺失的原因分析“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与封建社会的“臣民”和“子民”有着根本的不同。中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没有公民而只有统治者和臣民的封建社会,广大农民长期处于受压迫、受剥削的附属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意识得到普遍增强,但整体上还是比较淡薄,尤其在广大农村,农民的公民意识普遍缺失,具体表现为:农民的科学文化意识仍需提高,独立主体意识亟待增强,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比较淡薄,民主法治意识相对薄弱,团队协作意识尚需加强。我国农民公民意识普遍缺失的根本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二、农民公民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困家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是人的现代化,其标志就是人成为公民并具有公民意识。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更须具有现代公民意识,凶此,加强农民公民意识教育,提高农民公民意识,是培养新型农民的必然要求。当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注重培育农民的科学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民卡意识、法治意识、市场意识、生态意识和健康意识等公民意识,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
三、加强民主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民主法治意识公民意识的薄弱直接影响政治运行中制衡机制的形成和完善,阻碍政治的民主化进程。目前,在一个日益市场化的社会中,传统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正在降低,利益的分配和调整,更多不再是通过熟人社会的传统习俗来实现,而是通过制度化的法律实现。因此,要积极培养农民的民主意识,为人民当家作主奠定必要的思想文化基础。面对我国农民的法律素质和参政议政意识普遍不高的情况,要通过加强全民普法、送法下乡和对农民的法律援助等普法活动,引导广大农民自觉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保证广大农民群众拥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不断提高农民的民主法治意识。
总之,现代化国家的基本构成单位是公民而不是臣民,公民身份的觉醒与公民意识的培育是中国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必经之路。农民现代公民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实际,从科教文化、经营管理、卫生健康、思想道德、民主法治等方面全方位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培育农民的公民意识,树立农民的崭新形象,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 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第五篇:公民意识论文
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公民意识的培养
群力实验小学 张卓玲
公民意识是一种现代意识,在基础教育阶段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是顺应时代要求的,是21世纪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小学生公民意识的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研究如何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一、学校教育是开展公民意识教育的主渠道
学校教育是开展公民意识教育的主渠道,课程就是开展教育的主阵地,教学内容必须结合小学生的思想动态,从学生存在的意识问题中了解他们的思想需求,从而提炼教学内容,构建针对性强的教育内容体系,使其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同时有具有时代感和认同感,要联系实际,引导学生确立自己的“班级公民”身份。我们利用召开召开主题会的机会,出台了《班级公约》。“公约”让学生让学生明确班级需要的“角色”,通过公开竞聘产生了“班级小能人”,组建了“班级代表大会”,体现了《班级宪公约》中“人人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精神。然后将班级的常规事务分工落实到具体人员上。比如将班级事物分成40份,人人都有担当,都是班级不可或缺的角色。如浇花、黑板等保洁实行轮值制。这样可确保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应履行一定的义务。
二、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渗透、强化学生的“ 班级公民”意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渗透、强化学生的“班级公民”意识。我们还结合日常的学习生活对孩子们进行公民意识教育。比如在《班会课》 上,包含公民意识教育的一些基本内容,是品德、纪律、法治教育的好教材。在课堂上总是让他们联系“班级公民”的角色谈谈遇事应该如何想、怎么做才能为班集体增光。当然仅仅依靠这门学科是远 远不够的。我们把公民意识教育渗透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比如在语文学科的习作训练中,要求孩子们讲真话、说实话,不说假话、空话,客观公正地反映班级的人与事。在体育竞赛中,学校的秋季运动会以及冬季趣味运动会,都是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好的契机,我们号召孩子们齐心协力为班集体的荣誉而战,做一个心系集体的班级公民。利用班会课传播中华传统美德,增强学生现代公民意识中华传统美德有很多,主要可概括为五个方面:仁、义、礼、智、信。现代公民素质教育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文化科学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审美素质教育、劳动技能素质教育等。
养成教育主要是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它是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学生在活动中吸取教训,从而在生活中自觉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它是一个人能否成为祖国栋梁之才的关键,是评价人才的重要标志,是人的首要素质。学生的养成教育出现了很多问题:多数家庭比较富裕,“诋犊之情”造成这些孩子身在福中不知福,特别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今天,为保证孩子学习,不让孩子做任何家务,养成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怕苦怕累的不良习惯。不少学生还以为享受父母的关心照顾应是理所当然的。他们只知道受爱,不懂得关心体贴父母,跟长辈说话不讲礼貌,更不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面对养成教育的新问题,沿用过去的老思想、老办法已经难以解决传授知识和学生德育养成之间的实际矛盾冲突。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又是一名班主任,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刻不容缓。
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教师垂范,以行动引领学生践行“班 级公 民”。孩子最可接受的是身边的榜样。因此,所有科任老师均要做到严于律己,以身立教。比如,老师在见到废纸、杂物时总能低头弯腰主动捡拾;为使学生养成有规律进餐的习惯,老师建议孩子们课间吃水果而不是零食 ; 为使学生懂得团结互助、关爱弱小,老师们从 最后一名学困生教起⋯ ⋯ 行动是无声的语言。在老师们的感召下,班级的孩子虽然入学不到两年,但在行为举止方面变得彬彬有礼、关爱集体、乐学向上。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了“人人都是班级主人,个个都是集体形象”。
家庭是公民意识培养的摇篮,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为此,我们通过家长学校、家访等形式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同时将好的教育文章推荐给家长,借此传授家庭教育理念与技巧,提出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做好以下工作。
强化孩子的家庭成员意识和家庭责任感。为了使孩子强烈地感知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我们呼吁家长让孩子参与家庭的日常管理,参加家庭会议,共商家庭大计。如哈佛大学一项长达20年的研究表明,爱做家务的孩子跟不爱做家务的相比,就业率为15:1,收入比后者高20%,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对全国2万个小学生家庭进行的调查也表明,孩子做家务的家庭比不做家务的家庭,孩子成绩优秀的比例高了27倍。从小会不会做家务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成年。成年后的家庭是你自己的,要靠自己去创建。
在很多欧美国家,让孩子从小参与家务劳动几乎是共识。在德国,甚至有专门的法律规定孩子必须做家务,并且没有哪个孩子对这条法律持有异议的。因为,从家长方面来讲,大人都有这样一个共识:家长的首要责任就是让自己孩子通过做家务,从小就懂得一个人走向社会最终要靠自己,靠自立和自强。从孩子方面来讲,做家务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培养动手能力。一位德国爸爸表示:“我每个月给孩子零花钱,这些零花钱需要他们付出一定劳动,比如为花园里的花草浇水、翻土以及帮助父母洗餐具等等,与其让孩子将来做寄生虫,不如现在就教给他们劳动技能!”
四、学校小社会,社会大课堂。
我们所开展的活动,把人的发展作为根本目标,对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育人因素进行了充分的整合。我们希望同时坚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孩子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步伐会更加稳健,行事会更加合乎规范。我们还将在这条道路上执著前行.继续为培养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而不懈努力,而帮助学生树立更高的目标。激励性语言最大的功能是建立以尊重和爱为核心的新型师生关系,它要求教师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自尊自信,使他们始终保持昂扬勃发的精神状态,教师要对学生的不足及时给予谅解,这比任何暴风骤雨般的责骂都更有效。学生都具有丰富的情感潜势,这种潜势在外界刺激下会引发出来。谅解性激励语的优势在于:用满面春风的神态、浓郁亲情的话语和饱含激情的语调鼓舞学生勇往直前。教师采用谅解式激励语言来组织各项工作,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切,从而产生积极向上的良好学习心态。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加强对小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需要,中小学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且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针对小学生的公民意识的现状,研究、探索提高学生公民意识的各种有效措施,将是一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长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