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写大纲

时间:2019-05-12 21:37: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怎么写大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怎么写大纲》。

第一篇:怎么写大纲

网络小说大纲,怎么写?

人物背景介绍。

一、起始期:

1、故事当前环境

2、故事情节一

3、故事情节二

二、发展期

三、结束期这是基本大纲,第一次写用这个就够了

下边这些我没整理过,有用的借鉴一下吧!

简介应该:人物性格特征,矛盾冲突悬念,世界背景,作品亮点。)全书浓缩浓缩再浓缩,既有吸引力,又不透露太多信心~!

不应该:

1、照抄原文片断!

2、简介写得太长。

3、暴露剧情(简介非压缩大纲)。

4、讲空话。(不形象的抽象词).5.我是新人或者此文需要静心阅读。6.有生僻字。”简介不能有的内容。

时代传说设定:故事背景设定:故事发生时间:故事发生地点:故事人物设定:

1、男主角:

2、女主角:

3、男配角:(1):(2):……

4、女配角:(1):

(2):……故事人物特长及其具有法宝: 故事主线:主要卖点:内容简介:小说脉络(小说情节主要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第2种包含了第1种,那我就拿第2种来简单说明一下↓前面的主要是因作者而定,我就不多说了,我就说下:

(一):开局:

(二):发展:

(三):转折:

(四):高潮:

(五):结局:

一、体材:玄幻,武侠,科幻,幻想,军事,YY 第二、主题:主要情节内容,说明什么?内涵 第三、内容简介: 第四、预计字数:XX万 第五:环境设定 环境地理:哪个世界环境,如是异时空需要说明,什么地名,越后面越远,供人物移动使用。中央: 东面: 西面: 南面: 北面: 第六、角色设定(正面角色、反面角色、中间角色和闲杂职业)1.姓名:性别,年龄,性格,语言风格,初始技能,后学习技能。N.姓名:性别,年龄,性格,语言风格,初始技能,后学习技能。第七、技能设定: 1.技能名称:学习过程,使用动作,效果,优点描述,缺点描述。第七、道具设定 1.道具名称:尺寸,外型,重量,主要功能所在位置,特殊效果,制造成。第八、情节设定(最简洁的一句话介绍整个情节)环境序引: 世界格局: 势力分布: 第九、情节结构 主角出世: 生活环境: 引发情节: 主角入世: 学习情节名: 受挫情节名: 组队情节名: 敌对情节名: 战斗情节名: 进化情节名: 再学习情节名: 大势力情节名: 书末战斗情节名: 末尾结文情节名: 敌

第二篇:大纲格式

标题: 关于修订教学大纲的通知

发布日期:(2007.12.26)

------------------

关于修订教学大纲的通知

各学院(部):

教学大纲是执行教学计划,实现培养目标要求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是组织教学、进行课程教学质量评估和教学管理的主要依据。为了深化教学改革,规范教学管理,更好地执行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为迎接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做好充分准备,现决定对我校各专业课程教学大纲进行全面修订。

一、指导思想

1.体现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的教育法规,体现高等教育改革精神和时代要求。

2.突出体现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育思想的转变,力求贯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思想,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符合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整体要求,符合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修订原则

1.教学大纲必须从总体上规定本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范围,以及选择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教学内容编排的顺序等。

2.教学大纲必须安排教学时数和考核要求,提出适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及教学参考书的建议和指导等。

3.修订教学大纲必须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要求,从培养目标出发,体现新的教育思想,积极吸取已有的教学内容和体现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注重各课程内容的有机衔接,既要服从课程的整体结构,又要注意教学整体安排的需要。

4.教学大纲的修订必须结合我校实际和各学院专业发展的特点,做到要求明确、重点突出,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

三、修订范围

本次教学大纲的修订涉及所有专业,要求2006版培养方案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都必须修订。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由开课学院(部)负责修订;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由各专业负责修订。

四、具体要求

1.本次修订由教研室首先把关,并经各二级学院(部)审核后,报教务处审核、排版并统一印刷。

2.各学院于2008年1 月10日前将本部门所有课程修订大纲打印稿收齐,经主管院长签字后报送教务处教学管理科,并将电子稿(Word格式)发送到guanli@lzcc.edu.cn。

3.所有课程大纲必须按照统一格式和体例修订,具体格式和体例要求请参见附件。附件:教学大纲编写格式和体例

二〇〇七年十二月十三日

附件:课程教学大纲编写格式和体例

《XXXXX》课程教学大纲(二号黑体,居中)

一、使用说明(三号宋体加粗)

(一)课程性质(四号宋体加粗)

(正文小四号宋体,1.5倍行距)

(二)教学目的(三)教学时数

(四)教学方法

(五)面向专业

二、教学内容(分章编写)

第一章 XXXXX(三号黑体,居中)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四号宋体加粗)

(正文小四号宋体,1.5倍行距)

(二)教学内容

概述本章节主要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

第一节 XXXXX(宋体四号字,加粗,居中)

一、×××(宋体小四号字,加粗)

1、[具体内容](宋体小四号字,1.5倍行距)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讨论、自学等何种教学方法和形式。

(四)教学时数

按教学计划规定的学时数分配。

三、考核方式

正文(小四号宋体)

四、教材选用

1、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与版次。(宋体小四号字)

第三篇:社会实践大纲

社会实践大纲

一:时间前期准备

实践课题:大学生的恋爱观—大学生如何正确的对待恋爱 实践时间:4月23日—4月27日 实践地点:福州大学城

实践调查对象:福州大学城大学生

联系专业人士:福建江夏学院心理咨询室老师 实践组员:

二:实践课题介绍

众所周知,大学生谈恋爱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了,但是,由于部分大学生的恋爱观存在一定问题,导致因为恋爱而产生了诸多问题,因而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带来了诸多困扰。为了了解大学生的恋爱观,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我组选择了这一课题,即,大学生的恋爱观—大学生如何正确的对待恋爱。实践意义:

1.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2.帮助大学生正确处理恋爱与学业之间的关系。3.在实践中实现自我价值 三:操作方案

问卷调查:对大学城几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随机问卷调查 采访:采访人群主要是大学生

求助专业人士:寻求心理咨询室老师的帮忙.准备材料:调查问卷300份,访谈记录(根据调查对象的配合程度而定),摄像机等。

存在困难:被调查人群的配合程度问题,个人因素等。

第四篇:成语故事大纲

1.按图索骥 2.揠苗助长 3.班门弄斧 4.半途而废 5.杯弓蛇影 6.闭关自守 7.不可救药 8.不遗余力 9.程门立雪 10.乘风破浪 11.乘兴而来 12.出人头地 13.绰绰有余 14.大材小用 15.大义灭亲 16.得心应手 17.东施效颦 18.对牛弹琴 19.对症下药 20.反复推敲 21.奋不顾身 22.风吹草动

23.风声鹤唳 24.负荆请罪 25.赴汤蹈火 26.高枕无忧 27.公而忘私 28.刮目相看 29.鬼斧神工 30.邯郸学步 31.汗马功劳 32.害群之马 33.好高骛远 34.好逸恶劳 35.后起之秀 36.囫囵吞枣 37.画龙点睛 38.画蛇添足 39.讳疾忌医 40.鸡鸣狗盗 41.家徒四壁 42.嗟来之食 43.金石为开 44.惊弓之鸟

45.井底之蛙 46.滥竽充数 47.狼狈为奸 48.老马识途 49.乐不思蜀 50.盲人摸象 51.买椟还珠 52.茅塞顿开 53.门庭若市 54.孟母三迁 55.名不副实 56.名落孙山 57.明察秋毫 58.南辕北辙 59.爱屋及乌 60.安然无恙 61.抱薪救火 62.捕风捉影 63.不学无术 64.不自量力 65.重蹈覆辙 66.出尔反尔 67.唇亡齿寒 68.打草惊蛇 69.防微杜渐 70.负荆请罪 71.后起之秀 72.华而不实 73.画饼充饥 74.画龙点睛 75.脍炙人口 76.老生常谈 77.两败俱伤 78.毛遂自荐 79.抛砖引玉 80.平步青云 81.黔驴技穷 82.如鱼得水 83.塞翁失马 84.势如破竹 85.守株待兔 86.熟能生巧 87.司空见惯 88.四面楚歌

89.滴水穿石 90.亡羊补牢 91.望梅止渴 92.望洋兴叹 93.围魏救赵 94.闻鸡起舞 95.卧薪尝胆 96.先发制人 97.胸有成竹 98.悬梁刺股 99.掩耳盗铃 100.夜郎自大 101.一败涂地 102.一鼓作气 103.一毛不拔 104.一丝不苟 105.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106.以卵击石 107.饮鸩止渴 108.千钧一发 109.千锤百炼

110.鹬蚌相争 111.朝三暮四 112.郑人买履 113.指鹿为马 114.专横跋扈 115.自惭形秽 116.千疮百孔 117.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11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19.千篇一律 120.八仙过海 121.爱不释手 122.安如磐石 123.一曝十寒 124.一丘之貉 125.一败涂地 126.不寒而粟 127.迎刃而解 128.百步穿杨 129.请君入瓮 130.尔虞我诈 131.郑人买履 132.各得其所 133.游刃有余 134.与虎谋皮

135.螳臂当车 136.外强中干 137.同室操戈 138.乐极生悲 139.功亏一篑 140.骑虎难下 141.忧心如焚 142.安步当车 143.世外桃源 144.举棋不定 145.分庭抗礼 146.集思广益 147.铁石心肠 148.狼狈为奸 149.盲人摸象 150.一字千金 151.一鸣惊人

152.草木皆兵 153.同甘共苦 154.老当益壮 155.水落石出 156.破斧沉舟 157.得意忘形 158.前功尽弃 159.空中楼阁 160.自相矛盾 161.为虎作伥 162.返老还童 163.以貌取人 164.暗渡陈仓 165.千载难逢 166.人杰地灵 167.道听途说 168.小心翼翼 169.妙笔生花 170.平易近人 171.宾至如归 172.置之度外 173.如释重负

174.隔岸观火 175.一箭双雕 176.开天辟地 177.愚公移山 178.得心应手 179.浑水摸鱼 180.东山再起 181.精卫填海 182.水深火热 183.四分五裂 184.害群之马 185.巧夺天工 186.未雨绸缪 187.鸟尽弓藏 188.扑朔迷离 189.劳苦功高 190.无可奈何 191.出言不逊 192.百折不挠 193.孺子可教 194.德高望重 195.惩一儆百 196.掉以轻心 197.趾高气扬 198.釜底抽薪 199.不伦不类 200.天罗地网 201.三寸之舌 202.不堪回首 203.以强凌弱 204.中饱私囊 205.叶公好龙 206.不耻下问 207.三顾茅庐 208.专心致志 209.全神贯注 210.完璧归赵 211.名落孙山 212.呕心沥血 213.走马观花 214.大公无私 215.纸上谈兵 216.声东击西 217.九牛一毛

218.口若悬河 219.抱薪救火 220.如火如荼 221.放虎归山 222.兵不厌诈 223.破镜重圆 224.背水一战 225.不学无术 226.孤注一掷 227.覆水难收 228.改过自新 229.千变万化 230.穷兵黩武 231.汗流浃背 232.一心一意 233.三心二意 234.大发雷霆 235.大彻大悟 236.大祸临头 237.打抱不平238.大海捞针 239.大张旗鼓

240.开卷有益 241.从容不迫 242.叹为观止 243.瓜田李下 244.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245.妄自尊大 246.志在四方 247.呆若木鸡 248.沉鱼落雁 249.易如反掌 250.知难而退 251.盲人瞎马 252.沾沾自喜 253.草菅人命 254.谈虎色变 255.强弩之末 256.墨守成规 257.门可罗雀 258.缘木求鱼 259.得过且过 260.大模大样 261.大言不惭 262.大费周折 263.程门立雪 264.奉公守法 265.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266.有志者事竟成

267.四面楚歌 268.励精图治 269.病入膏肓 270.不得人心 271.不拘小节 272.暗箭伤人 273.一窍不通 274.一网打尽 275.水中捞月 276.杯水车薪 277.高山流水 278.安居乐业 279.一日三秋 280.风雨同舟

281.百发百中

282.刻舟求剑

283.万众一心

284.马首是瞻 285.马革裹尸 286.小题大做 287.不值一提 288.义无反顾 289.入木三分 290.土崩瓦解 291.一柱擎天 292.一筹莫展 293.小巫见大巫 294.飞蛾扑火 295.七步之才 296.一意孤行 297.人言可畏 298.大逆不道 299.子虚乌有 300.三令五申

第五篇:《政治经济学》大纲

《政治经济学》(Political Economy)

教学目的与要求:

课程性质: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是经济系科学生的专业基础理论课。本课程授课时间为一个学期,总课时20周,每周3课时,其中课堂教学(包括课堂讲座)为18周,复习考试为2周。

基本内容:本课程主要分为:(1)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份);(2)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份)。课程的资本主义部份主要分析资本主义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揭示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进规律;本课程的社会主义部份主要分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一般性质、特点以及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和机制。

基本要求:从理论上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为近一步学习其它经济类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教学方式:采用老师专业授课与同学们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参考教材:

1、蒋学模主编:《政治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5月第11版。

2、逄锦聚、洪银兴、林岗、刘伟主编《政治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

3、蔺子荣、吴梦蛟主编《政治经济学新编》,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教学内容: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

导论:(2课时)

在阐述课程内容以前,首先应当向学生说明本课程的形成和发展,它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它的性质和研究的方法。整个导论分五小节:

第一节: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着重介绍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演变的历史。说明古今中外关于“经济”和“经济学”一词的含义。政治经济学这一学科产生的简史,指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指出狭义政治经济学和广义政治经济学的区别。

第二节: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本节重点阐述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揭示经济规律,指出经济规律及其性质、经济规律体系和种类、经济范畴。

第三节:政治经济学的性质。阐明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高度统一的政治经济学。

第四节:政治经济学的方法。方法论是任何学科开展研究的必要条件。本节重点介绍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几种常用的方法:抽象法、分析和综合法、教学和统计方法、逻辑方法和历史方法。

第五节:政治经济学的意义。重点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党思想路线、理论路线和组织路线的科学基础,也是党和国家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同时,政治经济学也是各门经济科学的理论基础。

导论部分的复习思考: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为什么说是政治经济学的根本变革?

2、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什么?

3、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是什么?

4、研究政治经济学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第一章:商品货币(2课时)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人类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普遍规律是通过商品货币形式表现出来的。本章通过对商品货币的分析,说明在商品货币形式下,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经济关系,重点在于阐明劳动价值论。本章分五节。

第一节:商品两因素和劳动二重性。重点阐明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两因素之间的关系。指明价值的本质。

第二节:商品的价值量。重点说明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原理,分析这一原理对厂商经营决策的影响,分析复杂劳动和劳动生产率的变动对商品价值量决定的影响。

第三节:价值形式的发展一—货币的产生。重点通过对价值形式发展的分析,揭示货币的产生、货币的本质和职能。说明相对价值形式质和量的规定性与价格决定原理间的关系,指出货币形式发展的新趋势—电子货币形式,结合商品拜物教联系当今社会存在的“拜金主义”现象。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提高学生对“货币”“金钱”的正确认识。

第四节:货币职能。通过对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职能的分析,重点介绍金属货币流通规律、纸币流通规律、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条件下纸币流通规律的变异指出货币流通规律与价格运动规律间的联系,简要说明投资、消费、财政、信贷、进出口贸易、国际资本流动与货币流通量及价格的关系。

第五节:价值规律。指出价值规律的性质、内容和作用。

本章复习思考题:

1、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什么要从商品开始?

2、什么是商品两因素?什么是劳动二重性?其相互关系如何?

3、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试析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及其对厂商经营决策的影响?

5、货币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为什么说货币流通规律蕴含着价格运动的规律?

6、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商品拜物教及货币拜物教?

7、简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意义。

第二章:资本和剩余价值(2课时)

劳动价值论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本章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重点说明剩余价值的实质和源泉,揭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本章分为四小节。

第一节:货币转化为资本。重点在于说明什么是资本流通的总公式及其矛盾,说明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一把钥匙,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首要条件。

第二节: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重点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揭示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指出剩余价值的起源和本质。

第三节:资本提高剥削程度的两种方法。重点说明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的计算公式及其推论。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一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分析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剥削劳动的新形式和新问题。强调指出: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加强工人阶级的组织性、纪律性对正确维护自身利益的重要性。

第四节: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重点阐明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学说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说明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说的基石。

本章复习思考题:

1、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2、为什么说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3、怎样正确理解加强工人阶级的组织性、纪律性对正确维护其自身利益的重要意义?

第三章:资本主义的工资和利润(2课时)

本章着重分析资本和雇用劳动关系的现象形态,即劳动力价值转化为工资和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的问题。通过对工资和利润的分析,揭示资本家剥削工人的这种本质关系为什么和怎样被掩盖起来,剩余价值规律怎样通过工资和利润的机制实现自己的作用。本章分四小节:

第一节:工资的本质。说明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工资的作用和意义。第二节:工资的形式和水平。在阐明工资两大基本形式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当代资本主义名目繁多的工资形式,如泰罗制、福特制、哈尔西奖金制、甘特奖金制和年功序列工资制等工资形式本质和作用。指出国别工资差异的成因及发展趋势;名义工资和价格及社会福利之间的关系。工资水平与剥削水平的相互关系。

第三节:成本价格和利润。重点说明成本价格的含义和作用,剩余价值是如何转化为利润的途径,分析利润率和利润量对资本家行为方式的影响。

第四节:工资和利润的对立。工人争取提高工资的斗争。指出工资和利润的对立统一关系,工人争取提高工资的斗争及其意义。强调指出,只有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工人才能真正解放自己。

本章思考题:

1、工资的本质是什么?

2、资本主义工资形式的本质和作用,撇开资本主义工资本质,其工资形式对我们有何借鉴意义?

3、为什么说只有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工人才能真正解放自己?

第四章:资本积累(2课时)上一章阐述资本怎样产生剩余价值,这一章研究资本本身怎样产生,重点说明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即资本积累的实质和一般规律。本章分四小节:

第一节:资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着重说明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含义,说明资本价值再生产的本质在于剩余价值的转化。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在此基础上说明:资本主义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第二节: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和资本积累。重点说明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含义及意义,说明资本积累的实质,强调指出:积累不是扩大再生产的唯一源泉。分析积累率和积累量之间的关系,影响资本积累规律的主要因素。

第三节: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具体分析资本构成不变或变动条件下积累对工人就业和工资的影响,说明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是扩大个别资本规模的两种基本实现形式,分析规模经济效益、剩余价值规律、市场竞争规律对资本积累动因的影响。分析相对过剩人口的产生及其对工人就业和工资水平的调节,指出无产阶级的相对贫困化和绝对贫困化,在此基础上,揭示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第四节: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重点指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于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分析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及其历史发展趋势。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资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什么是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为什么说积累不是扩大再生产的唯一源泉?

2、个别资本扩大其规模的两种基本实现形式是什么?

3、什么是资本主义条件下的资本积累动因?资本积累的动因与所有制性质有何联系?

4、如何正确看待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新发展?

第五章:资本的循环和周转(2课时)

资本的再生产过程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在分析资本的生产过程中,我们强调了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但是,资本的价值增殖只有在不断运动中才能实现。因此,本章的重点在于分析资本的流通过程,研究个别资本再生产的形式和条件,以进一步理解资本价值的增殖运动。本章分二小节:

第一节:资本的循环。重点分析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资本职能形式,突出产业资本循环三个阶段的相互依存关系,从理论上阐明厂商进行“以需定产”的必要性和决策的基本程序。通过对产业资本三种循环形式的分析,指出每种循环形式的特点和片面性,在此基础上强调马克思关于资本循环的理论对资本概念的丰富。

第二节:资本的周转。重点说明资本周转的定义、时间和次数、资本周转速度对资本价值增殖的影响,分析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的价值周转方式,分析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在总生产资本中的权重变化对预付总资本周转速度,从而对资本价值增殖的影响。分析影响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的主要因素及其对厂商加强经营管理的理论指导作用。

复习思考题:

1、为什么说产业资本循环三阶段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2、为什么说资本循环理论是厂商实行“以需定产”的理论指导?

3、厂商应如何加强经营管理,以加速资本周转速度,提高经济效益?

4、资本家加快资本周转速度的主要方法和目的。

第六章: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利润率平均化(2课时)

按照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的研究方法,从本章开始具体考察资本主义社会表面呈现出来的种种经济关系,重点分析剩余价值在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间的分配过程。本章分四小节:

第一节:产业资本的部门内竞争和部门利润率。着重分析部门利润率是如何通过部门内部的竞争而形成的,指出影响部门利润率的五大因素。

第二节:产业资本部门间竞争和平均利润率的形成。重点分析产业间部门利润率差异的成因与后果;指出社会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机制和生产价格的形成;指出生产价格是资本主义商品再生产的条件,是市场价格变动的中心。

第三节:商业资本。主要说明商业资本的形成和本质,商业资本的社会功能和作用,分析资本主义条件下,产销分工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利弊得失。

第四节:商业利润和商业流通费用。着重说明商业利润的来源与本质,分析商业利润水平与社会资源配置比例的内在联系,指出商业平均利润与商业个别利润间的关系。指出,商业资本参与社会利润的分配表明工人阶级不仅直接受产业资本的剥削,而且受商业资本的剥削。此外,对商业流通费用的发生及其补偿作一简要的分析。

本章复习思考题:

1、影响利润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平均利润指标的三个展开公式?

3、为什么说利润的平均化过程意味着社会资源的重新配置? 第七章:借贷资本和利息(2课时)

货币信用是资本主义社会大量存在的经济现象。本章的重点在于分析借贷资本的形成和特点,揭示借贷资本同职能资本共同瓜分剩余价值的经济关系,并说明资本主义货币信用对资本主义发展的作用。本章分三小节:

第一节:借贷资本。重点分析借贷资本的形成和本质。指出资本主义条件下借贷资本的性质、动机以及利息决定和变动的基本规律。指出借贷资本的基本特点,揭示借贷资本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第二节:借贷利息。重点分析借贷资本所获利息的本质一—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借贷利息的存在使平均利润进一步分为企业主收入和利息,从而进一步掩盖了资本剥削的实质。说明决定利率高低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分析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变动的一般规律,研究平均利息率与市场利息率间的相互关系。

第三节:资本主义信用和银行。重点分析资本主义信用的两种基本类型——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的产生、特点、作用。分析资本主义银行的性质与功能,揭示信用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复习思考题:

1、资本主义借贷资本和高利贷资本有何联系和区别?

2、资本主义借贷和性质与动机?

3、借贷利息的本质及利息率变动的一般规律?

4、资本主义银行的性质与主要功能?

5、资本主义信用的作用有哪些? 第八章:资本主义地租(2课时)

本章主要通过对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和资本主义地租的考察,阐明农业中资本主义关系的特点和剩余价值怎样转化为各种地租形式而归资本主义土地所有者的。本章分四小节:

第一节: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和资本主义地租,着重说明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的形成和特点,资本主义地租与封建地租的区别。

第二节:级差地租。重点分析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原因及源泉;级差地租第一形态的性质、原因及其量的规定性。分析聚集经济效益与级差地租,空间成本、自然条件与级差地租的关系;联系级差地租与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及厂商收入分配间的关系,指出级差地租与公平原则间的联系。同时,揭示级差地租第二形态的性质原因及其对界定土地出租期限、保护土地资源的影响。

第三节:绝对地租和垄断地租。重点分析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原因及源泉。揭示总地租的量的规定性及其现实意义。分析垄断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和源泉。指出影响土地价格水平的基本因素,分析土地价格上涨趋势的原因与后果。揭示土地私有制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良影响和实现土地国有化困难。

第四节;资本主义在农业中的发展及当前的新特点。重点说明资本主义农业的生产集中趋势。资本主义条件下工、农对立、城乡对立的成因与后果。侧重分析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农业发展中的新特点和地租问题。

思考复习题:

1、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是如何形成的?

2、级差地租的形成及其量的规定性?

3、级差地租理论的现实意义有哪些?

4、什么是绝对地租垄断地租?

5、地价上涨趋势的成果与后果?

6、为什么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难以实现土地国有化?

7、战后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有什么新的持点? 第九章:资本主义的再生产及其周期(2课时)

本章重点分析资本主义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一般规律,以及资本主义再生产所固有的矛盾。同时,阐明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经济危机加深了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从而深刻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局限性。本章分四小节:

第一节: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简要介绍社会总资本及其产品的构成。指出个别资本与社会资本的联系与区别,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中心问题以及社会总产品的双重构成。揭示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和前提条件;指明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规律。在此基础上,深刻揭示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矛盾。

第二节:战后科技革命对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影响。历史上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使社会生产和生活发生多方面的变革。但战后科技革命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尤为深刻。劳动生产率的迅速提高,资本积累规模的迅速扩大,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能源的广泛利用,市场的规模及范围的不断扩大,这一切无不受到战后科技革命的影响。战后科技革命的发展不仅导致生产力的加速发展而且也对国内垄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促进了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科技革命也引起了产业结构和部门结构的变化,从而引起了企业多样化经营的格局。当然,战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这种调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但只要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存在,就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冲突。

第三节: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本节重点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阐明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性原因及经历的主要阶段,揭示固定资本的大量更新是周期性危机的物质基础。

第四节: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特点,重点说明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一些新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

复习思考题:

1、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条件是什么?

2、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是什么?

3、怎样理解生产资料优先增长?

4、战后科技革命对资本再生产的哪些影响?

5、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

6、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有些什么新特点?

第十章:金融资本和垄断利润(2课时)

本章通过对垄断组织和金融资本形成和发展的分析,揭示垄断统治下资本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以及剩余价值规律在垄断条件下起作用的形式。本章分五小节:

第一节:股份公司和虚拟资本。重点分析独资企业转化为股份公司的原因和主要方式,揭示股份公司的主要特点,说明股息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分析影响股票价格的主要因素,说明虚拟资本和证券交易的关系。

第二节:大公司的垄断。着重分析大公司垄断形成的条件、原因与主要方式,介绍与分析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及其各自的特点,尤其是现代条件下生产、资本的集中和垄断与后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分析垄断统治下的中小资本主义企业生存状况。

第三节:金融资本的垄断。着重研究银行垄断的成因和作用,金融资本形成的成因和作用,以及金融寡头产生的成因与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分析现代条件下的金融机构和金融财团的发展情况及其对社会经济生活垄断统治的作用。指出垄断的产生和金融寡头财团垄断的形成既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结果,又是加剧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原因。

第四节: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重点阐明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的含义,指出垄断价格是垄断资本获取垄断利润的重要途径。指出垄断价格在形成过程中的需求制约和竞争制约。分析垄断利润的主要来源。垄断利润的存在意味着无产阶级或雇佣劳动者受剥削程度的加深。

第五节:垄断和竞争。重点分析垄断与竞争并存的必然性,以及垄断竞争的形式和特点。指出垄断竞争破坏性的存在,客观上要求资产阶级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国家干预。

复习思考题:

1、股份公司产生的原因及其主要特点。

2、影响股票价格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垄断形成的条件、原因及主要方式?

4、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有哪些?各具有什么特点?

6、为什么说垄断还能消除竞争?

第十一章:国家资本和国家调节(3课时)

本章以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背景,通过对国家资本和国家对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调节的分析,进一步揭示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和现代条件下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过程的特点和矛盾的表现形式。本章分三小节:

第一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重点分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分析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的成因及其特点。

第二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所有制及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成。本节的重点在于分析国家所有制的产生和发展,战后国家所有制发展的特点。于此同时,着重分析国家和调节经济的含义及其采取的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为主的“需求管理”政策和以产业成长政策和产业调整政策以及企业组织政策为主的供给管理政策及其它调节手段。分析国家调节经济活动的作用与局限性。

第三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和作用。本节重点分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指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双重作用,介绍和分析萨缪尔逊的“混合经济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入口。

复习思考题: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什么?其主要形式有哪些?

3、什么是“需求管理”政策?包含哪些具体手段?

4、产业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5、如何正确看待“混合经济论”?

6、如何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

第十二章:资本国际化和国际经济关系(3课时)

本章着重分析资本国际化和资本的国际经济关系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国际垄断和战后资本国际化、国际垄断的发展、殖民体系的瓦解所带来的各种矛盾和冲突。本章分四小节:

第一节:资本国际化的形成与发展。重点分析资本国际化形成的历史过程及其物质技术条件,战后资本国际化新发展,强调技术输出是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的一个新现象,指出技术贸易发生、发展的原因和主要形式与特点。

第二节:国际垄断组织的形成和发展。重点分析国际垄断同盟的形成,战后跨国公司的发展成因、主要特点和作用,战后经济一体化与多极化的成因、形式、特点与作用。

第三节:国际垄断组织之间矛盾的深化。重点分析战后各国跨国公司的矛盾和竞争,具体分析战后国际贸易领域的矛盾和斗争,战后货币金融领域的矛盾和斗争,分析战后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原因、手段和后果。

第四节:垄断资本殖民体系的形成和瓦解,介绍和分析民族独立国家的经济及其特点,帝国主义新殖民主义政策及其主要内容,发展中国家为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

复习思考题:

1、资本国际化的演变过程及其物质技术条件?

2、技术贸易产生、发展的原因及其主要形式?

3、怎样正确认识国际垄断组织成因、特点和作用?

4、怎样认识国际垄断组织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5、什么是新殖民主义?战后发展中国家是如何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而斗争的?

第十三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2课时)

本章的重点在于:在以上十二章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资本关系的历史总过程和总规律,揭示资本主义在其基本矛盾和剩余价值规律作用下的历史过渡性和两种不同制度长期并存于世界的客观必然性。本章分二小节:

第一节: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着重分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对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决定作用,分析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自由竞争阶段和垄断阶段的共性和特性,揭示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停滞和迅速发展的两种趋势,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作用和局限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说明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过渡性。

第二节: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共存。重点介绍社会主义在一国首先胜利的理论和实践,分析两种不同制度在世界范围内长期共处的必然性,明确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时代潮流。与此同时,又要明确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强调资本主义最终被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所替代的历史发展的趋势。

复习思考题:

1、资本主义发展为什么会经历两个历史阶段,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2、如何评价资本主义制度?

3、资本主义同社会主义两不同制度共处的必然性和长期性何在?

4、如何认识现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过渡性?

第十四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导论(3课时)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代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必然结果。本章主要论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及其发展的阶段性;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其补充形式和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本章分为四小节:

第一节: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及其发展的阶段性。重点分析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说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主要途径和基本方法,分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一些失误的后果。阐明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性及其基本特征,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市场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要经历的特定阶段。揭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及解决这一矛盾的主要途径。第二节: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重点分析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性质和特点、两种形式公有制的地位和作用。市场经济条件下“复合型”所有制的形成、性质、特点、地位和作用。公有制的基本实现形式。分析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下的多种经济成份及其各自的基本特征和作用。

第三节: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重点分析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性质,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三个基本发展阶段及实现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主要和方法。明确我国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四节:市场经济体制与所有制改革。重点分析所有制关系对市场经济运行方式的决定作用,分析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所有制结构改革的关系,强调指出对现有的国家所有制的改革,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结构完整性,改善市场关系中风险责任和利益关系的对称性,提高市场经济体系动作“透明度”、效率和稳定度的重要条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目前涉及所有制改革的几种不同的思路,改革的目标模式及产权市场与经营权市场的建立、发展作简略的介绍与分析。

思考题:

1、怎样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2、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各有什么特点?主要采取哪些形式?

3、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形式有哪些?它们各自具有什么作用?

4、什么是社会主义物质基础?我国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建立要经过哪些阶段?

5、试析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所有制改革的关系?

6、为什么要加强现有的国家所有制改革?

7、我国目前所有制改革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第十五章:社会主义生产是公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生产(3课时)

本章主要论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的性质与特征。本章分三小节: 第一节:社会主义生产中新型的经济关系。重点分析社会主义劳动过程的性质、类型和特点,社会主义生产中互惠互利关系,社会主义的协作和联合,以及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

第二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生产。重点在于说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必要性,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商品生产这两个经济范畴的联系与区别。阐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充分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历史进步性,分析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特点,说明社会主义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第三节: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动力。社会生产的客观目的,是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研究某种社会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是要分析在这种生产方式之下,社会生产服从于什么样的客观目的。所以,本节的重点是要阐明服从于劳动者的需要和利益是社会主义生产的基本出发点,具体分析社会主义社会总体意义上的生产目的与微观企业目的的联系与区别,说明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手段,研究和分析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本质及提高经济效益的基本途径和方法。研究和分析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本质及提高经济效益的基本途径和方法。研究和分析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复习思考题:

1、社会主义公有制使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发生了哪些根本变化?

2、如何完善社会主义条件下非公有制企业中出资者与劳动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3、社会主义企业的劳动者应当遵循什么样的途径来增进自己的物质利益?

4、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什么?怎样才能有效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5、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第十六章:社会主义生产的调节机制(3课时)

上一章,分析的重点是从经济关系的角度研究社会主义生产,以界定社会主义生产的基本性质。本章分析的重点则是从经济运行的角度进一步研究社会主义生产,了解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运行机制和调节机制。明确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本章分三小节。

第一节: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及其实现形式。重点论述和解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理论和几十年来的传统观点,分析近现代世界经济发展中关于计划与市场问题的发展情况,论证改革传统的计划与市场的片面观点,分清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四个范畴间的关系,明确计划和市场都是调控经济运行的手段,只是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同才造成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结合的范围、程度和形式上的差别。

第二节:计划和市场起作用的形式及其长处和短处。重点讲述计划与市场的基本含义,分析计划调节的两种形式及其优缺点。分析市场调节的长处和短处。进而使学生明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建立一种能够最有效地满足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客观规律的要求,能同时利用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把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长处的经济运行机制。

第三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重点分析经济体制及其选择的一般原则,我国经济体制演变的历史。市场经济的涵义、性质、基本特征和功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涵义。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途径。此外,还要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竞争的性质、手段和作用。

思考题:

1、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有哪两种实现形式?

2、怎样正确认识计划与市场的相互关系?

3、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各有哪些长处和短处?

4、选择经济体制的一般原则有哪些?

5、市场经济的涵义、性质、基本特征和功能?

6、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途径?

第十七章:社会主义企业的经营机制和资金运动(3课时)

本章重点在于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经营机制和它的资金运动。本章分五小节: 第一节:企业的产权制度。重点分析企业产权制度的规定性,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特征和企业的组织形式。

第二节:企业的经营机制。重点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动力机制、决策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指挥、控制与协调机制。结合改革实践分析我国企业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包括理顺企业产权关系,企业目标与评价机制的矫正,企业组织结构的改革与创新。

第三节:农村集体经济中的经济责任制。重点分析我国农业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产生历史、基本性质和特点、存在的问题和完善的思路。

第四节: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运动。重点讲授社会主义企业资金的本质和构成,提高固定资金使用效果的微观途径和宏观外部条件。分析流动资金周转速度的指标及加速流动资金使用效果的企业条件和社会条件。

第五节:社会主义企业的成本和赢利。重点说明降低成本,保证赢利是企业经营的基本目标,分析企业产品成本指标及降低企业产品成本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分析社会主义赢利的本质和形式,分析社会主义赢利率的指标体系及各自的主要功能,企业赢利水平的社会调节与分配方式。

复习思考题:

1、企业产权制度有哪些基本规定性?

2、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特征和企业组织形式?

3、什么是企业经营机制?企业经营机制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4、什么是联产承包责任制?它有哪些长处?应当如何进一步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

5、为什么要收取固定资产税?如何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6、降低企业产品生产成本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7、为什么要对企业赢利水平进行必要的社会调节?

第十八章:社会主义的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3课时)流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环节。社会主义企业产、供、销,市场消费者获得商品和服务,企业的资金集聚和融通,无不经过流通环节。本章的重点在于分析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本章分四小节:

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商品流通。重点分析我国商品流通中存在的主要商品交换关系及其类型。分析社会主义商品流通体制的基本类型及其各自的特点,分析我国商品流通体制方面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研究我国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及改革的主要思路。

第二节:社会主义价格体制和价格形成机制。重点说明市场经济条件下微观的商品流通,企业的买卖行为和居民的购买行为,主要是通过市场调节的,而市场调节的核心是价格调节。因此,价格是调节微观商品流通的最有效的手段。社会主义价格体制改革的原因与过程。社会主义价格形式机制及采取的主要价格形式和作用。

第三节:社会主义的货币流通。重点分析我国货币流通的形式和渠道,研究货币供应量与价格总水平的相互关系,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定义与测量,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成因与类型,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效应,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控制。

第四节:社会主义的信贷。重点说明社会主义信贷的必要性、形式和作用,社会主义银行的性质、分类及其各自的主要功能。社会主义长期资金市场的定义、分类和功能。社会主义短期资金市场的定义、分类和功能。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利息本质和功能,利息率的形成机制。分析我国银行体制改革的现状、问题和主要思路。

复习思考题:

1、我国商品流通有哪些形式?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的主要原则是什么?

2、我国货币流通的形式和渠道有哪些?

3、我国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成因、类型与对策?

4、我国银行体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5、资金市场的基本分类及各自的功能。

6、试析我国银行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难题和对策。

第十九章: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和共同富裕(3课时)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一个基本特征。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引导人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本章分三小节:

第一节:社会主义按劳分配。按劳分配原则的性质和内容,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历史必然性,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及不完全性,按劳分配的收入形式及现存问题,非按劳分配的个人收入。

第二节:分配制度要兼顾效率与公平。重点分析按劳分配的历史进步性和反对平均主义的必要性。按劳分配的历史局限性和改革社会保障制度。

第三节: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道路。重点分析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波浪式的共同富裕。

复习思考题:

1、中国特色的按劳分配同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区别在哪里?

2、试析按劳分配的收入形式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3、在贯彻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原则的同时为什么要改革社会保障制度?

4、为什么说分配制度的设计要兼顾效率与公平?

5、怎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共同富裕?

第二十章;社会主义再生产(3课时)本章分三小节。

第一节: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部门在社会主义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实质和类型。物质生产部门及其内部的相互关系,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部门间的相互关系。生活服务部门和社会服务部门。再生产过程中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趋势,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分析,产业结构变化的部门传导与区域特征,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中的结构平衡和数量平衡。

第二节: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及其分配。重点分析社会主义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积累与消费的比例。

第三节: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重点分析市场失灵与政府介入,政府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目标、原则与主要政策工具。我国的宏观体制改革与政府职能。

复习思考题:

1、再生产过程中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趋势?

2、社会主义精神生产对物质生产的发展有哪些作用?

3、如何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比例?

4、市场失灵的原因的哪些?为什么说政府的介入是解决市场失灵的重要手段?

5、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可运用哪些政策工具来调控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运行状态?

6、什么是产业成长政策?其主要内容有哪些?

7、什么是产业调整政策?其主要内容有哪些?

第二十一章: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3课时)本章分四小节:

第一节:经济国际化与对外经济开放。重点分析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相互关系。对外开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对外开放与国民经济的宏观平衡。

第二节: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社会主义国家对外贸易的性质和形式,对外贸易的利益,外贸在社会主义宏观经济中的作用。我国外贸体制的演变、问题与改革目标。有关我国进入WTO问题的若干思考。

第三节:社会主义技术贸易与劳动力的国际转移。社会主义技术贸易与劳动力国际转移的性质和意义。技术贸易的内容和形式。劳动力国际流动的特点与影响因素。

第四节:社会主义国家对外资金交流。重点分析社会主义对外资金交流的原因及效应,对外资金交流与风险。我国经济特区的性质、作用与发展前景。

复习思考题:

1、如何认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相互关系?

2、社会主义国家对外贸易的性质和主要形式?

3、怎样正确认识我国参加WTO问题?

4、技术贸易的内容和形式主要有哪些?

5、为什么说适度的劳务输出是发展我国经济的重要手段?

6、社会主义对外资金交流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作用?

编写者;朱强(副教授)

编写时间:2003年6月

下载怎么写大纲word格式文档
下载怎么写大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节目样稿(大纲)

    大二上学期《娱乐星光帮》节目样稿(大纲) ——王一婷、李家慧、刘钟泽 闪亮青春娱乐每时每刻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好,您现在收听道德是调频74.5兆赫东北电力大学广播电台东电之......

    毕业论文大纲

    毕业论文大纲 题目:从系统理论视角谈幼儿园教师培训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基于河南省“幼儿教师国培计划”培训项目实施的思考 基本论点:通过分析“幼儿国培”系统内部各......

    万能活动大纲

    活动简析: 名称,时间,地点,主题,背景,参与人员(对象,人数,熟悉程度),目的,主办方 活动前期: 活动具体内容: 活动工作安排: 一、总协调:1、关键是要协调和监督好每一个人的工作任务,让每个人都......

    论文大纲

    论文大纲范文 目录 第一章 资本结构相关概念 1.1 资本结构 1.2 资本结构优化 1.3 资本结构在企业中的作用 1.3.1 融资方式决定投资者对企业的控制程度和干预方式 1.3.......

    考试大纲

    (一)综合文化知识考试主要内容 1 、自然科学:自然科学知识、计算机科学知识、互联网知识、生活中的科学常识2 、人文科学:近年主要时事要闻、中国古代名家名诗和名人名言、中外......

    《无微不至》大纲

    《无“微”不至:微信这样改变世界》内容简介:“微信”作为一种全新的沟通方式,不仅逐步占据了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而且为我们创造了更多的商机。本书以“微信”为主要研究对象,详......

    企业文化大纲

    企业文化 (1)企业宗旨: (2)企业价值观: (3)企业使命: (4)企业精神: (5)企业作风: (6)企业目标/愿景: (7)企业团队理念: (8)企业经营哲学: ·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经营战略: ·企业管理方针: ·企业经营......

    总结大纲

    电子测量技术期末复习——总结大纲 第一章 电子测量的基本知识 1. 电子测量的分类(测量手段、测量性质) 2. 干扰的来源、干扰抑制常用的方法 3. 电子测量仪器的放置 4. 电子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