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患者病情评估年度总结与持续改进

时间:2019-05-12 21:07: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2年患者病情评估年度总结与持续改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2年患者病情评估年度总结与持续改进》。

第一篇:2012年患者病情评估年度总结与持续改进

患者病情评估2012年度总结与持续改进

医务科通过对各科室抽取相应病例数,检查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定期考核,持续改进评估质量。

检查中大部分科室病情评估制度执行较好。个别科室,个别病例中患者病情评估表存在缺陷。

一、各科室做的好的地方:

1、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均由有资质的医师、护士及相关人员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

2、对新入院患者、手术患者、危重患者等均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对患者的评估。

3、定期参与考核,及时纠正评估缺陷,持续改进评估质量。

二、持续改进措施:

1、在规定的时限内做好患者入院病情评估,手术患者做好术前手术风险评估,并详细填写各项目。

2、患者病情危重、病情变化时应随时评估,记入病程记录中。

医务科 2012.12.16

第二篇:患者病情评估培训总结

2014年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培训总结

2014年 月 日,我院开展”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培训,由医务科杜鹏主任讲课,全体医护人员参加,在行政三楼会议室召开。

此次培训从患者角度出发,对确立查对制度,识别身份,确立特殊情况下人员之间有沟通和程序、步骤。确立手术安全制度,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发生错误等,患者十大安全目标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结合医疗核心制度对医疗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全体医护人员进一步掌握医疗规范,提高安全意识,有效避免医疗不良事件和医疗责任事故的发生,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医疗安全与风险防范培训总结

为了提高医务人员法律意识和质量意识,规范医疗行为,预防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医疗事故的发生,改善服务态度,增强医务人员对工作的责任感,预防医疗纠纷,杜绝医疗差错及医疗事故。强化医务人员执业风险防范意识与患者沟通技巧,我院采取集中培训,与2014年 月 日对全院医护人员进行“医疗安全与风险防范”培训。

本次培训重点强调了各临床、医技及相关科室必须围绕“患者第一、医疗质量第一、医疗安全第一”宗旨,完善医疗质量保障工作,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医疗规章制度,规范医疗行为。理顺解决纠纷的途径、程序,才能找到对策,处理好医患关系,避免医疗纠纷的再度发生。

要妥善处理好各类医患矛盾,维护好医患双方共同利益并非是容易之事。在实际处理医疗纠纷事件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发、意想不到,而又不相同的纠纷,只有了解医患纠纷的原因,通过这次培训,提高了全体医护人员的医疗安全与风险防范意识,加深了他们对相关法律法规的认识,使全体医护人员了解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掌握医疗纠纷防范的措施和应对技巧。

医疗质量重点核心制度培训总结

我院重视核心制度建设和培训,根据上级卫生部门的要求我院制定15项核心制定,为了让医务人员对核心制定有所了解和掌握,2014年 月 日在医院行政三楼会议室,对医务人员者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培训,要求人人掌握,人人熟悉,人人遵守,给各临床医务人员培训了医院岗位相关制度、核心制度,主要讲解了15项核心制度里的首诊负责制、病历书写与管理制度、会诊制度等,为了让大家更好的掌握,下去后各临床科室继续组织学习,科主任以绩效考核的形式,考核到日常工作中。

通过培训、学习、科室考核,医务人员在日常临床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般会诊能在24小时内完成,紧急会诊能在10分钟完成;病历书写基本能按《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执行。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培训总结

为加强我院病历内涵建设,提高病历质量,确保医疗安全,于 年 月 日在三楼行政会议室对全院医护人员进行了病历书写相关知识的培训。,通过这次培训,让全体医护人员认识到病历书写的重要性,细致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全体工作人员的素质以及学习了自己在书写病历时要注意的事项,以做到对病人负责,对医院负责,对自己负责。

在培训过程中大部分职工都认真听讲,此次培训效果明显,达到了培训的目的。

2013年病历书写考核试题

姓名: 科室: 得分:

一、单选题:(每题3分)

1、主诉的写作要求下列哪项不正确()

A.提示疾病主要属何系统

B.提示疾病的急性或慢性 C.指出发生并发症的可能 D.指出疾病发生发展及预后 E..文字精练、术语准确

2、病程记录书写下列哪项不正确()

A.症状及体征的变化

B.体检结果及分析 C.各级医师查房及会诊意见 D.每天均应记录一次 E.临床操作及治疗措施

3、病历书写不正确的是()

A,入院记录需在24小时内完成 B、接收记录有接受科室医师书写 C、转科记录由原住院科室医师书写 D、手术记录凡参加手术者均可书写

4、下列哪项不是手术同意书中包含的内容()A.术前诊断、手术名称 B.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C.术中或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手术风险 D.患者签署意见并签名 E.经治医师或术者签名

5、下列哪些不属于病历书写基本要求()A.让患者尽量使用医学术语 B.不得使用粘、刮、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 C.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 D.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

6、术后首次病程记录完成时限为()

A.术后6小时 B.术后8小时 C.术后10分钟 D.术后即刻 E.术后24小时

7、死亡病历讨论记录应在多长时间内完成()A.7天 B.9天 C.14天 D.3天 E.24小时

8、患者对青霉素、磺胺过敏应记录于()

A.主诉 B.现病史 C.既往史 D.个人史 E.家族史

9、患者有长期的烟酒嗜好应记录于()

A.主诉 B.现病史 C.既往史 D.个人史 E.家族史

10、转入记录由转入科室医师于患者转入后()小时内完成

A.8小时 B.24小时 C.48小时 D.72小时 E.6小时

二、多选题:(每题5分)

1、既往史包括下列哪几项()

A.传染病史及接触史 B.手术外伤史 C.家族遗传病史 D.局灶病史 E,预防接种时及药物过敏史

2、交班记录本应记录哪些病人的病情及诊疗意义()A.一级护理的病人 B.危重病人 C.病情可能变化的病人 D.当天术后的病人 E.医院内感染的病人

3、现病史内容包括()

A.发病情况主要症状特点及其发展变化情况 B.伴随症状 C.诊疗经过及结果 D.与鉴别诊断有意义的阳性或阴性结果 E.性别、年龄、职业

4、住院志的书写形式包括()

A.入院记录 B.再次或多次入院记录 C.24小时内入出院记录 D.24小时内入院死亡记录 E.死亡病例讨论记录

5、使用人体植入物或特殊物品时,应记录()A.名称 B.型号 C.使用数量 D.厂家 E.地址

6、死亡病例讨论记录,讨论的内容包括()A.疾病的诊断 B.疾病的治疗 C.死亡原因 D.死亡诊断 E.死亡时间

三、判断题:(每题2分)

1、医嘱内容前应空两格。

()

2、主诉书写字数应不超过18个字。

()

3、年龄在1岁以下者记录至月或几个月零几天。()

4、入院记录书写中对患者提供的药名、诊断和手术名称不需要加(“”)以示区别()

5、日常病程记录可由经治医师书写,也可由进修、实习医务人员或试用期医务人员书写,但应由经治医师用蓝黑色墨水笔审

核。

()

6、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是指在患者死亡一月内,由科主任、主任医师或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医师主持,对死亡病例进行讨论、分析的记录。()

7、病危(重)通知书是指患者病情危、重时,由经治医师或值 班医师向患者告知病情并由患者签名的医疗文书。()

8、抢救记录是指患者病情危重,采取抢救措施时作的记录。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8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9、长期医嘱单一般不应超过2页,当医嘱超过2页且停止医嘱较多时应重整医嘱。()

10、二级医院留住观察时间不应超过72小时。()

四、填空题:(每空2分)

1、手术记录应在()小时内由()完成,特殊情况下由第一助手书写,经()审阅后签名。

2、手术安全核查记录需有()、()、()三方核对,并签字。

3、病历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当用()划在错字上,并保留()清楚、可辨。并注明(),()签名。

病历书写规范测试答案

一、单选: 1.D 2.D 3.D 4.B 5.A 6.D 7.A 8.C 9.D 10.B

二、多选: 1.ABDE 2.ABCD 3.ABCD 4.ABCD 5.ABCD 6.ABCD

三、填空题 1.24 手术者 手术者 2.手术医师 麻醉医师 巡回护士 3.双划线 原记录 改时间 修改人

四、判断题: 1.×2.×3.√4.×5.×6.×7.√8.9.×10√

修√职业安全防护的教育培训总结

通过对我院医护人员职业防护认知现状的调查,找出医务人员职业防护中存在的误区,有针对的实施安全防护教育,以提高医护人员职业防护的意识,并根据现实的条件,改善工作条件,保护医务人员的安全.安全防护知识认知情况和安全防护行为执行情况,我院于2013年10月25日在三楼行政办公室对全体医护人员进行培训。

培训后职业防护知识知晓率和防护措施执行率显著提高,结论:通过培训,可以较好地提高医护人员的防护意识,提高职业防护的依从性,最大限度的保护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

窗体底端

医疗安全管理与医疗质量控制培训总结

在过去一年里,医务科严格按照医院的要求,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的教育培训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促进医院全面、稳定发展为总体目标。本次的教育还是存在很多不足,比如,内容不够系统,相关的质量安全不够深入,研究不够全面,由于医院就诊患者逐渐增多,全院医务人员的任务重,临床工作的时间紧,于是我院于2013年4月15日在行政三楼办公室对全体医护人员进行培训。

通过培训学习,全体医护人员积极响应,积极参与,本季度的安全管理与医疗质量的教育工作,按年初制定的计划开展的很顺利,我们将用今年总结的经验教训,指导下一年的教育工作,争取收到更好的效果。

第三篇: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

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

为了切实保证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使患者从进院开始就能够得到客观科学的评估,医生能够做出详细科学的治疗计划,当病情变化的时候能够及时调整修改治疗方法,使患者得到科学有效的治疗,根据卫生部、卫生厅有关文件精神要求,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制定患者评估管理制度。

一、对患者进行评估工作由注册的职业医师和护士,或者经医院授权的其他岗位的卫生技术人员实施。

二、医院制定患者评估的项目、重点范围、评估标准与内容、时限要求、记录文件格式、评估操作规范与程序。

三、患者病情评估的结果需要记录在住院病历中,用于指导对患者的诊疗活动。

四、医院职能部门定期检查、考核、评价和监管科室患者评估工作,对考核结果定期分析,及时反馈,落实整改,保证医疗质量。

五、医师对门诊病人进行评估时要严格掌握住院标准,严格按照患者的病情作为制定下一步治疗的依据,严禁将需住院治疗的病人进行门诊观察治疗。假如门诊医生决定需要住院的患者拒绝入院治疗,医生必须做好必要的知情告知,及时详细告知患者可能面临的风险,并请患者或亲属、监护人签字。

六、病人入院后,主管医师应在48小时内对病人全面情况进行评估,包括病情轻重、急缓、营养状况等,重点加强手术前、麻醉前、急危重患者的病情评估、危重病人营养评估、住院病人再评估、手术后评估、出院前评估。

七、对病人在入院后发生的特殊情况,应及时向上级医生请示,再请科主任共同再次评估。必要时可申请会诊,再集体评估。

八、病人在入院经评估后,本院不能治疗或治疗效果不能肯定的,应及时与家属沟通,协商在本院或者转院治疗,并做好必要的知情告知。

九、麻醉科手术室实行患者病情评估制度,对手术科室的病人进行风险判断,要求手术科室在术前小结、术前讨论中予以评估,及时调整诊疗方案。

十、手术前实行患者病情评估,术前主管医师应对病人按照手术风险评估表内容逐项评估。

十一、对于急危重症患者实行患者病情评估,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采取定期评估、随机评估两种形式。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十二、临床医生除了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正确科学的评估,还应该对患者的心理状况作出正确客观的评估,全面衡量患者的心理状况,对有可能需要作心理辅导的患者进行必要的登记并作记录,随时请心理学科医生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援。

十三、所有的评估结果应告知患者或其病情委托人,病人不能知晓或无法知晓的,必须告知病人委托的家属或其直系亲属。

十四病情评估要求:(1)主管医师在患者入院后48小时内病人情况进行全面评估.(2)做出正确诊断。(3)制定治疗方案并记入病程。(4)住院期间根据病情变化随时评估。(5)主管医师将评估结果告知患者并签字,同时记录病历中。

第四篇:患者病情评估制度

患者病情评估制度

患者病情评估是为了全面把握患者的基本现状和诊疗服务需求,为制定适宜患者的诊疗(手术)方案(计划)提供依据和支持。

1、执行患者评估工作的应是在本院注册的执业医师、注册护士或经医院授权的其它岗位卫生技术人员。每一个专业进行的评估要在其执业、执照、适当的法律、法规范围内进行。

2、患者评估的重点范围包括但不限于:门、急诊患者评估、住院患者评估、手术前评估、麻醉评估、危重患者评估、住院患者再评估,包括手术后评估、出院前评估等。对于外院评估资料超过30天者要重新评估,30天以内的资料医师可酌情采纳。

3、医院有患者评估程序,其中包括评估项目、评估人及资质、评估标准与内容、时限要求、记录文件格式等内容。

4、患者评估资料是供临床科室直接负责患者诊疗、护理工作的医师、护士适宜使用的,为制定诊疗(手术)方案(计划)和会诊、讨论提供支持。医师应将各阶段评估内容记录在病历中,护士对患者评估要有记录。

5、医师、护士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住院患者各阶段的各项评估。

6、当患者将院外完成的评估带入医院时,如果间隔时间未超出医院规定的范围,可作为参考资料,但要对相关因素进行复审,如:院外评估的记录时间;重要发现;患者的病情及治疗护理计划;病情变化与目前的症状等。如果上述任何一项发生改变,均要重新进行评估,对评估所发现的任何变化都要记录。

7、评估的内容和异常发现要记录在病历中,具体内容包括:住院患者的医疗与护理评估必须记录在病程中;医疗、护理及其他有意义的评估要有规范的记录;手术前患者的初始医疗评估及各种相关诊断、检查结果必须记录在病历中。

8、初始评估如果显示患者有营养或功能方面的需求时,应由专科医师进一步评估。评估结果及根据评估做出的处理要在病程记录中体现。

9、初始评估的内容还包括决定是否需要进行其他的专科评估。

10、再评估(即通常所讲的病程记录):对于初始评估后在治疗中出现营养障碍、药物毒副作用、输血反应及其他需要特殊评估事件的情况下需要进行再评估。对所有住院患者在多长时间内所需记录哪些内容,按照《病历书写规范要求》执行。再评估的结果要记录在病历中。

11、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相关辅助检查等途径,明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心理和生理状况、社会状况、营养状况、治疗依从情况、家庭经济情况、医患沟通情况、全身状况支持能力等情况。医师应对评估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和整合,确定治疗的优先顺序,制定适宜有效的诊疗方案,保证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12、在整个评估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尊重患者并注意患者隐私的保护;评估结果要及时告知患者或家属,患者或家属在决定诊治方案时有决策权。

13、放射科医师、检验医师、超声医师及其它辅助检查科室的医师不具备临床评估资格,但有权发出报告。其检查报告是临床医师对患者进行评估的重要依据,也是病历的重要内容之一。

14、培训监督考核机制

14.1对于具备患者病情评估资质的临床医师及其他岗位卫生技术人员,由医务科、护理部每年组织1-2次患者病情评估培训,提高评估工作质量。

14.2本制度执行情况将纳入到医院医疗质量管理考核体系中,与绩效考核挂钩。

14.3医务科、护理部等职能部门对患者病情评估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不定期监督检查,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科室,并限期整改。

14.4对于在执行患者病情评估过程中存在重大失误,造成恶劣影响者,相关职能部门将根据医院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第五篇: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

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卫生部要求)患者病情评估讲义 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使患者从进院开始就能够得到客观科学的评估,医生能够做出详细科学的治疗计划,当病情变化的时候能够及时调整修改治疗方法,使患者得到科学有效的治疗,根据卫生部、卫生厅有关文件精神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医院医务科、护理部、门诊部联合制定患者评估管理制度。

1、明确规定对患者进行评估工作由注册的职业医师和护士,或者经医院授权的其他岗位的卫生技术人员实施。

2、医院制定患者评估的项目、重点范围、评估标准与内容、时限要求、记录文件格式、评估操作规范与程序。

3、患者评估的结果需要记录在住院病历中,用于指导对患者的诊疗活动。

4、医院职能部门定期实施检查、考核、评价和监管患者评估工作,对考核结果定期分析,及时反馈,落实整改,保证医疗质量。

5、医师对接诊的每位患者都应进行病情评估。重点加强手术前、麻醉前、急危重患者的病情评估、危重病人营养评估、住院病人再评估、手术后评估、出院前评估。

6、医师对门诊病人进行评估时要严格掌握住院标准,严格按照患者的病情作为制定下一步治疗的依据,严禁将需住院治疗的病人进行门诊观察治疗。假如门诊医生决定需要住院的患者拒绝入院治疗,医生必须做好必要的知情告知,详细告知患者可能面临的风险,并签署患者的名字。

7、病人入院后,主管医师应对病人全面情况进行评估,包括病情轻重、急缓、营养状况等做出正确的评估,做出正确的诊断,参照疾病诊治标准,制定出经济、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并告知患者或者其委托人。

8、对病人在入院后发生的特殊情况的,应及时向上级医生请示,再请科主任共同再次评估。必要时可申请会诊,再集体评估。

9、病人在入院经评估后,本院不能治疗或治疗效果不能肯定的,应及时与家属沟通,协商在本院或者转院治疗,并做好必要的知情告知。

10、麻醉科手术室实行患者病情评估制度,对手术科室的病人进行风险判断,要求手术科室在术前小结、术前讨论中予以评估,及时调整诊疗方案。

11、手术前实行患者病情评估,术前主管医师应对病人按照手术风险评估表内容逐项评估。

12、对于急危重症患者实行患者病情评估,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采取定期评估、随机评估两种形式。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13、临床医生除了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正确科学的评估,还应该对患者的心理状况作出正确客观的评估,全面衡量患者的心理状况,对有可能需要作心理辅导的患者进行必要的登记并作记录。

14、所有的评估结果应告知患者或其病情委托人,病人不能知晓或无法知晓的,必须告知病人委托的家属或其直系亲属。

15、患者评估的结果需要记录在住院病历中,用于指导对患者的诊疗活动。病情评估制度

一、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由有资质的医师、护士及相关人员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

二、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相关辅助检查等手段,明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心理和生理状况、营养状况、治疗依从情况、家庭支持情况、医患沟通情况及自理能力等,以此为依据,制定适宜有效的诊疗方案,保证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三、患者病情评估的重点范围包括:所有住院患者评估,手术前评估、麻醉评估、危重病人评估、住院患者再评估,包括手术后评估、出院前评估等。

四、应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对患者的评估: 普通患者病情综合评估应在8小时内完成,急诊患者在1小时内完成,ICU患者应在15分钟完成,特殊情况除外。

五、执行患者病情评估人员的职责

(一)在科主任(护士长)指导下,对患者进行检查、诊断、治疗,书写医嘱和病历。

(二)随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并根据病情变化及疾病诊疗流程,适时的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

(三)在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的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患者隐私。(四)评估结果应告知患者或其委托人,患者不能知晓或无法知晓的,必须告知患者委托的家属或其直系亲属,同时医院启用住院病人(或家属)知情谈话记录,对住院患者入院后、住院病程、出院前必须要有三次谈话记录,评估结果必须在三次谈话记录中较准确的体现。

(五)积极参加患者病情评估专业教育、培训工作,掌握专门的病情评估知识和技能,定期参与考核,持续改进评估质量。

六、医师对患者病情评估

(一)医师对患者的病情评估主要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相关辅助检查等手段进行。

(二)按照相关制度,在规定时限内完成首次病程记录、入院记录等病历书写。新入院患者还应在首

次病程记录中进行首次患者病情评估及病例分型并有规范的记录。(三)手术(或介入诊疗)患者还应在术前依照《手术风险评估制度》进行术前评估。(四)患者在入院后发生病重、病危等特殊情况的,主管医师应及时向上级医师请示,科应组织再次评估。必要时申请全院会诊,进行集体评估。(五)住院时间?30天的患者、15天内再次住院患者、再次手术患者,主管医师应按照相应的评估要求进行病情评估,重点针对患者长期住院、再次入院的原因、再次手术原因进行评估。

(六)患者入院经正确评估后,本院不能治疗或治疗效果不能肯定的,应及时与家属沟通,协商在本院或者转院治疗,并做好必要的知情告知。(七)对出院患者要进行出院前评估,完成出院记录,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现状、治疗效果、随访事项、饮食注意事项、康复注意事项及尚未解决的问题等。(八)入院48小时主治医师查房和72小时副主任医

师(或主任医师)查房时要对患者病情进行动态评估,并将病情评估结果记录于病程记录中,记录必须要标明“病情评估”字样.(九)患者入院第8天,必须由上级医师再次对患者病情评估,并在查房病程记录中进行记录。

(十)当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更改重要医嘱及患者实行重大操作(如血透、呼吸机辅助呼吸气管插管等)、手术前及手术后第一日均要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并在病程记录中完整记录。

(十一)转科病历必须在转出、转入记录中记录对患者的病情评估,转入病历视为新入院病历,转入后主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必须在48小时或72小时内要对患者病情再次评估并记录于病程记录中。

七、护理对患者的病情评估(一)初次评估: 1责任护士在患者入院后2小时内完成初次评估并记录,主要内容包括:生理状态;心理状态;费用支付及经济状况;营养状况;自理能力和活动耐受力;患者安全;?家庭支持;教育需求;疼痛和症状管理;出院后照顾者和居住情况。

2鼓励患者/家属参与治疗护理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并提供必要的教育及帮助。(二)再次评估

1护士至少每班对危重、手术前一天、手术当天、术后三天内患者进行评估、记录,主要内容:?按医嘱定期测量生命体征;?生理状态;?心理状态;?营养状况;?自理能力和活动耐受力;?患者安全;?家庭支持;?教育需求;?疼痛和症状管理;?治疗依从性。

2在下列情况下,需对患者及时评估及记录;评估重点内容按医嘱及病情需要决定。判断患者对药物、治疗及护理的反应;病情变化;创伤性检查;麻醉前后。

八、教育监督考核机制

(一)对于具备患者病情评估资质的临床医师及其他岗位卫生技术人员,由医务科、护理部每年组织1-2次患者病情评估培训和教育,提高评估工作质量。(二)本制度执行情况将纳入到医院医疗质量管理考核体系中,与评优选先、职称晋升和奖金挂钩。

(三)医务科、护理部、质控办等职能部门对患者病情评估开展情况进行不定期监督检查,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科室,并限期整改。(四)对于在执行患者病情评估过程中存在重大失误,造成恶劣影响者,相关职能部门将根据医院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病例分型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基础 为什么要进行病例分型, 病例分型是医院以病例为质量单元进行医疗质量评价的基础。在病例分型基础上进行病种病例组合是建立质量、费用标准管理的关键。从医院质量管理的实际需要出发,借鉴国内外同类研究的成熟理论和技术,突出病例分型的特点,根据医院管理目标,确定分类及轴心。

病例分型体现了病种复杂程度与病情严重度:病种病例的复杂性与病情的严重度(呈正相关)是影响医疗效果和卫生资源消耗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在进行病情评估前,首先应进行病例分型,依据病例分型的特点,才可以初步判断 病情的轻重缓急及病情的复杂危重程度。

病例分型注意事项

病例分型不能与疾病分型混淆:临床很多专科疾病都有“分型”,如创伤、烧伤、心脏功能、糖尿病等。病例分型与疾病分型概念不同、目的不同、方法也不同。

疾病分型属于生物医学范畴;病例分型的目的是规范医疗行为、合理评价医疗质量和费用成本,属于管理科学范畴。

关于病情变化问题: 分型以病人住院时的病情为准,因此住院期间病例分型可能随之变 化。病例分型的目的: 就是要提示临床医生注意这个变化,能发现变化就能采取必要的措 施,反之忽视变化可能会贻误救治时机。

另一个目的就是引导医生分析病情变化的原因

首先要分析病情变化有无医源性原因,如医疗差错、事故、医院感 染等,这些导致病情变化的原因,属于质量管理的范畴,是要认真总结 经验教训的;如果病情变化属于疾病正常演变,则提示医生应认真总结 经验,今后对类似病例要预先采取防范措施。“病情”的解释评估是临床医生每天在病人身边巡诊、观察的主要工作内容。不断规范医生对病情的判断,有利于对医疗行为作出正确的抉择。病例分型相关性分析

1.从医生角度分析病情与医疗行为的相关性:医生习惯在接诊病人时考虑患者得的是什么病 ?给病人作出诊断,并依据第一诊断的疾病将病人收入相关专科治疗。对患者的病情判断,凭医生的经验和观察分析,很容易作出轻、重、缓、急的判定,如果医生判断是急症的病人,会采取紧急措施处理;如果是危重的病人,会采取抢救的措施;如果是复杂疑难的病人会很快组织会诊。这就是医生判断病情和医疗行为的相关作用。医生对病情判断失误,往往贻误诊疗时机,也是造成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

2.从病人的角度分析病情与医疗转归的相关性: 患者的第一诊断相同,但病情会有个体差异,如年龄、身体健康状况、发病时限、就诊时机、随同疾病等都可能影响疾病的转归。不分析病情因素对治疗结果的影响,就无法解释相同疾病住院日长短、医疗费高低差距很大的原因。如果将病人病情和第一诊断疾病结合起来综合分析、评价治疗结果和医疗费用,更趋科学合理,也有说服力。

3.从医学和管理的不同角度分析转归与病情和诊断的相关性。从医学角度,临床医学专家要 关注具体疾病诊断与病情的相关性,这样有利于分析病情,辨证施治,评估预后。而管理者要关注的是相同的第一诊断疾病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诊疗结果,如同样诊断是肺炎的病人,为什么有的可以治愈出院,有的可能死亡。哪些结果与诊断和病情相关,哪些结果与诊断和病情不相关。临床有的病例死亡,属于病情危重救治无效的正常死亡,有的属于医疗失误所致非正常死亡。凡与诊断和病情相关的转归属于自然的正常的,否则就要从诊疗行为和其它方面分析原因。这就是管理者研究转归与疾病诊断和病情相关性的意义。综上所述,为便于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理解、掌握和记忆病例分型的方法,我们将分型原则简化为: 四句口诀:“单纯病例AB型,复杂病例CD型;急需处理是B型,需要抢救是D型”。

各类医务人员在理解掌握的基础上,很容易掌握这项管理技术,以促进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

病例分型的方法

我们依据患者的病情和相应的基本医疗为特征,将病例划分为单纯普通病例、单纯急症病例、复杂疑难病例、复杂危重病例四个类型。

根据病情轻重、缓急、简单、复杂病例分 型方法: A 型(单纯普通病例): 中青年患者居多,普通、单纯、慢性病为多,病种单纯,诊断明确,病情较稳定,不需要紧急处理 的一般住院病人,住院日较 B 型病例长,费用一般低于 CD 型,高于 B 型病例。

B 型(单纯急症病例):中青年患者居多,病种单纯、病情较急而需紧急处理,但生命体征尚稳定,不属疑难危重病例,费用一般低于其它型病例。C 型(复杂疑难病例):中老年病人居多,病情复杂,诊断不明或治疗难度大,有较严重并发症发生,预后较差的疑难病例。住院时没有生命危险,不需要抢救,住院日长,费用消耗较多。

D 型(复杂危重病例):病情 危重复杂、有生命危险,生命体征不稳定或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有循环、呼吸、肝、肾、中枢神经功能衰竭病变之一者。需要积极抢救,住院日较 C 型短,费用消耗多。

一般还可依据下列条件进行简单的分型(1)年龄, 70岁或新生儿大多为CD型病例;(2)入院诊断:心脑血管器质性疾病、恶性肿瘤、中毒、脏器功能衰竭、复合创伤、急性重症传染病均为CD型病例。

(3)入院时情况:入院时情况为危重急症的均为CD型病例。(4)出院诊断同入院诊断不符、多系统病变均为CD型病例(5)入院后确诊日期:确诊时间,7 天者为CD型病例。(6)病理诊断:恶性肿瘤改变者为CD型病例。(7)抢救:凡经抢救者为CD型病例。

(8)手术操作:急诊手术者为B、D型,三级以上手术均为 CD型病例。

(9)会诊情况:院级会诊、远程会诊者为CD型病例。

(10)护理等级:I 级、特级、重症监护、特殊护理者为CD型病例。(11)有三个以上诊断多为CD型病例。

(12)接受输血的为CD型病例凡具备以上12项指标中任何1项条件,均划分为CD型病例,对于不能分型的病例则根据诊疗过程决定分型。

下载2012年患者病情评估年度总结与持续改进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2年患者病情评估年度总结与持续改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住院患者病情评估记录格式

    年月日患者病情评估 主治医生 住院医师 主诊医师XXX对患者XXX进行查房后,现患者情 况,主要的阳性体征及必要的阴性体征,辅助检查结果:阳性结果及必要的阴性结果,采用什么方法,对患......

    遂川县中医院患者病情评估制度

    遂川县中医院患者病情评估制度 一、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由有资质的医师、护士及相关人员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 二、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相关辅助检查等手段,明确患者病情......

    《患者病情评估制度、操作规范与程序》

    患者病情评估制度、操作规范与程序1、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由有资质的医师、护士及相关人员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2、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相关辅助检查等手段,明确患者病情......

    病情评估检查总结

    病情评估检查总结2013年3月27日至4月1日医教科对运行病历病情评估进行抽查,结果如下:神经内科血栓一病区抽查病历3份,2 份未填写住院病人病情评估;神经内科血栓二病区抽查病历3......

    住院患者病情评估制度、操作规范与程序

    住院患者病情评估制度、操作规范及程序 一、患者在住院期间由主管医师、护士及相关人员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 二、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相关辅助检查等手段,明确患者病情......

    保障患者合法权益持续改进成效

    保障患者合法权益 持续改进成效 为了有效保证患者的合法权益,维持正常医疗秩序,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订了保障患者合法权益相关制度,并定期进行考核,不断改进,今年取得的成效如下:......

    保障患者合法权益持续改进成效

    保障患者合法权益 持续改进成效 为了有效保证患者的合法权益,维持正常医疗秩序,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订了保障患者合法权益相关制度,并定期进行考核,不断改进,今年取得的成效如下:......

    精神疾病患者病情观察

    精神疾病患者由于受精神症状的影响,有可能不能正确客观地反映自己的思维和情感,而且还会出现一些怪异的、令人难以琢磨的言语和行为,甚至出现冲动伤人、毁物行为;有些患者则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