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松原宁江支行新农保项目计划报告
宁江支行“新农保项目”后续计划方案
一、新农保项目基本情况
“新农保”业务覆盖7个乡镇、115个行政村;现有人口60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5.2万人,符合参保条件的有15.7万人,符合发放养老条件的2.5万人;其中:松原市宁江区所辖5个乡镇,82行政村,现有人口54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3万人,符合参保条件的有13.5万人,符合发放养老条件的2万人; 经济开发区所辖2个乡镇、33个行政村;现有人口6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2万人,符合参保条件的有2.2万人,符合发放养老条件的0.5万人; 保费缴纳共分五个档次,年缴保费100—500元,从现有参保人员看,选择缴纳100-200元档次的居多。参保人员缴纳保费后,当地财政部门按比例给予补贴,按缴纳档次不同分别补贴30、35、40、45、50元,并划入帐户。
截止到目前代理时间是11个月,全区七个乡(镇)所辖115个行政村,新农保适龄人口17.2万人,发放惠农卡10.1万张,其中:年龄在16-60岁的15万适龄人口发放惠农卡约8万张;占新农保适龄人口53%.为60岁以上符合领取养老金条件的老人
2.2万人发放惠农卡总计约2.1万张,占新农保适龄人口92%。市场份额占比100%,其中:资金收缴占比100%、资金发放占比100%;对公存款账户余额2513万元,累计归集资金1931万元,为60岁以上符合领取养老金条件的老人发放养老金1412万元,预计2011年将为新增参保人开办惠农卡6万张,“新农保”参保率达到 80%。
二、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为确保“新农保”工作
二、主要服务模式:
1、建立流动服务组、协保员、电子渠道与物理网点相结合的立体式服务渠道,我行的基本工作方案是:通过成立流动服务小组、加大电子渠道建设力度、完善支付结算管理制度等途径,增强农户对惠农卡的认知程度,提高惠农卡发卡效率。
(1)组建流动服务小组。宁江区所辖5个乡镇,82个行政村,经济开发区所辖2个乡,33个行政村。成立七个流动经理服务组,需要流动客户经理8人。其中:A:伯都、B:新城、C善友、D:毛都、EF:大洼、G:社里、H:兴源。七组流动服务组分别为:AB、BA、CD、DC、EF、GH、HG。
(2)流动服务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对负责区域开办的惠农卡认真核准、对参保人发放惠农卡,对三方协议的签订及身份证复印件等开卡资料完善归档;对区域内布放的电子设备维护使用进行监督,为农保所建立的协保员队伍进行业务培训;协助农保所财务人员做好收缴现金的复点与入账工作,负责农行和人保局相关部门的信息沟通与意见反馈。
(2)协助政府建立协保员队伍。在每个行政村选拔一名协保员,在人口2000人以上的村庄选拔两名协保员。协保员主要职责是依托农行转账电话等现代金融工具,为本村领保人提供现金需求方面的存取服务,协助农行做好本村转账电话、POS等自助机具的使用、管理和维护工作,实现村民足不出村办理业务。客户经理负责对协保员的金融知识培训。
(2)加强电子机具配置。首先,在每个协保员处布放一部
转账电话。其次,根据各乡镇经济发展情况,逐步为没有农行网点的乡镇安装至少1台离行式ATM。第三,大力向具备一定文化知识的村民推荐使用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银行产品。第四,建立新农保短信平台,提醒参保人、领保人资金到账扣缴和发放情况,定期宣传农行各项业务。
2、养老金收缴发放流程
(1)派驻每个乡镇的流动服务小组,负责对各村缴纳的现金进行复点,并协助农保所将所收款项就近缴纳到营业网点,确保新农保资金及时入账。
(2)新农保领保人养老金发放的服务模式。分三个步骤: 第一步 政府部门协助农行为领保人办理惠农卡。农行根据政府提供的领保人相关发卡资料,为每个领保人办理一张与新农保业务对接的惠农卡,同时配发对账折。农保所工作人员在农行流动服务小组协助下,将惠农卡发放到领保人手中,由领保人在发卡登记簿上签收并利用移动POS激活惠农卡。
第二步 批量发放养老金。每月需发放的新农保资金到位后,农行根据社保局提供的发放名单、金额和转账支票,及时将养老金从新农保专用账户划转到领保人惠农卡上,并将发放信息反馈人保局。
第三步 养老金领取。领保人可到我行网点和指定的协保员处领取现金。通过协保员领取现金,由协保员利用转账电话,将领保人惠农卡上的养老金转到本人的惠农卡上,并向领保人代为支付相同金额的现金,领保人在登记簿上签字并按指印。
(3)参保人保费的惠农卡代缴模式。分四个步骤:
第一步 政府部门协助农行为参保人员办理惠农卡(发卡方
式)。
第二步 在每年集中参保缴费期间,农民通过协保员、营业网点、自助设备等渠道,将养老金存入本人惠农卡。
第三步 批量扣缴保费。根据社保提供的应缴保费清单,在规定的扣缴时间内,为所有符合条件的参保农民统一扣划保费。
第四步 农行整理扣款清单后,将未扣款成功的参保农民清单反馈社保公司,同时依托短信平台告知参保人。一方面,由相关人员督促这些参保对象,将养老金存入惠农卡,以便我行循环批量扣缴;另一方面,我行逐步扩充转账电话、自助设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等电子渠道功能,实现多渠道自助缴费。
三、(三)问题及风险状况评价。开展新农保项目的过程中,松原宁江农行是典型的城区单点支行,所辖7个乡镇、115个行政村均无农行网点,服务一律采用客户流动服务组模式,自身服务能力鞭长莫及、资源配置不到位、渠道建设缓慢、与人社系统对接等环节也存在的问题,已经潜在很多操作风险、服务能力风险、系统风险、声誉风险等。一是经过发卡情况看,农村村部普遍无固定电话,安装转账电话又一定的难度,如果在各村村会计家中安装了转帐电话,实现了村民足不出村办理业务,这就需要支付给村会计一定的电话费和资金垫付手续费。二是60岁以上老人领取惠农卡后,对用卡知识掌握困难,尤其密码锁定的很多,按正常操作流程挂失重置,引起客户不满情绪很多,社会声誉受到影响。三是“新农保”工作在我行是试点,网络平台的的搭建
是重点,两家程序的对接更为重要,希望上级行对此项工作能足够重视。四是“新农保”业务服务群体比较特殊,代付养老金的客户最小60周岁,高达100多岁,客户群体对用卡知识接受太慢,密码遗忘及密码锁死的数量太多,按照会计操作规程特殊业务的操作必须本人到前台亲自办理,而这个特殊的客户群体有很大一部分人没有行动能力,目前没有好的解决方式,希望上级行针对特殊群体制定好的解决对策。
宁江农行
2011年4月15日
第二篇:攸县支行开办新农保业务的报告
关于邮政储蓄银行攸县支行
新农保的发展报告
一、攸县邮政储蓄银行基本概况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于2007年3月6日正式成立,是在改革邮政储蓄管理体制的基础上组建的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攸县支行自2008年挂牌成立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及各级领导正确领导下,各项业务得到了稳步发展。目前拥有一类支行4个,邮政储蓄网点8个;自助服务终端(ATM)4台,是一家全功能型国有独资金融机构。攸县支行公司业务自今年以来,在省、市分行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我支行行长刘阳的带领下万众一心,团结一致,以及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特别是支行一把手身先士卒,以实际行动落实省市分行下达的任务,创新营销思路,积极主动出击,在公司业务发展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特别是在新农保的项目营销上,收到了很好的成效,对支行公司业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经过不懈的努力,在财政局和社保局的批复下于2011年08月22日在我行开立基本户:攸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局(),专户:攸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局收入户(***001),攸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局支出户()。
二、攸县邮政储蓄银行开办新农保业务的优势
1、网络优势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是中国网点最多的金融机构,覆盖我国城乡的庞大网络是邮政储蓄银行最大的优势特点。正因为我行的网络优势才符合新农保”项目涉及的点多、面广、资金量大特点。20多年来,邮政储蓄服务网络不断扩大,现已拥有7.2万个储蓄营业网点、4.5万个汇兑营业网点、2万个国际汇款营业网点和1.6万余台ATM机。而攸县支行则拥有一类支行4个,邮政储蓄网点8个,手工网点7个和4台ATM机,全部实现全国联网,通存通取,并保证了每个乡镇都有邮政储蓄的营业网点。
2、服务优势
成立后的邮政储蓄银行,业务品种逐步丰富,形成了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系列。多年积淀的三农经验。从开办之初仅能办理储蓄、汇兑等基础业务,逐步发展到个人业务、信贷业务、理财业务、国际业务、公司业务、批发类资产业务、信用卡等业务,扎扎实实地为居民、农民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多年的相交相知,相互信赖,邮政储蓄与城乡居民之间已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客户关系,邮政储蓄品牌在百姓心中已经根深蒂固。
3、资产优势
资金的来源和运用是所有商业银行生存的根本。截止2010年末,邮政储蓄银行全国存款余额达到3万多亿元,市场占有率达到11%。炎陵县支行存款余额达到4.86亿余元。在充分利用广泛的农村网点的前提下,邮政储蓄银行的资金来源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资金来源的数量具有明显的优势。
新生的邮政储蓄银行没有不良资产的包袱,组织架构明确,产权结构明晰,深得人们信赖。邮政储蓄银行在借鉴国有商业银行大量不良贷款教训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和完善信贷业务管理,以保证资金运用质量。
4、品牌优势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自古以来,诚信一直是人与人之间连接的纽带。作为连接城乡的纽带,邮政储蓄长期以来扎根城乡,与地方建立了深厚的人缘亲和力,优质诚信的服务已经深入人心。
邮储深谙,品牌的本质就是企业的信用,就是对消费者的承诺。邮政储蓄银行将继续发扬“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优良传统,坚持贯彻“讲品牌,先讲道德”的理念和原则,建立起以诚信为基础的核心价值系统,进一步加强企业的道德建设,增进员工的诚信意识,不断开展争创文明单位、文明窗口、争当文明岗等系列活动,努力推动诚信建设的规范化和公开化,为邮政储蓄银行的发展壮大奠定坚实的基础。
5、业务优势
我行公司业务开办后,可依托网络优势为城乡各级政府和人保部门开立社保专用帐户,提供社保资金的代收、代发、短信提醒等服务,同时也可发行金保绿卡等金融产品,方便广大客户,服务农保资金的发放与管理。此外,“新农保”行业链条较长、涉及政府财政和人保部门及广大的投保和领保客户群体,市场空间很大。我行可积极开展“新农保”产业链营销,努力为其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金融服务。对公业务一直是我行格外重视的领域,逐步形成了一些自身经营特色,积累了一定的客户基础。但是,随着对公业务的经营环境的深刻变化,过去仅仅依靠存贷款业务,以营销大中型客户为主的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竞争的需要。为此,我们积极地调整业务发展思路。逐步探索出了具有一定特色的对公业务发展策略。从对公客户定位上,我们不拘泥于客户的大小规模,而是强调从客户的素质出发,以“双优双主”做为客户的选择定位,即“优质行业、优质企业、主流市场、主流客户”,这样的定位是基于银行的服务能力,从国内市场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状况,考虑了不同企业的规模情况,是适合我们发展实际的理性选择。截止8月27日,我行公司业务存款已达9千万;其中非税专户和汇缴户共计存款余额达到4460万。
6、技术优势
目前,邮储银行公司业务系统已分别与汇兑、储蓄系统互联互通,利用邮政储蓄遍布城乡的零售网络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汇划资金,进一步扩大了邮储在资金归集、发放领域的领先优势。另外,邮储银行还可根据客户需求,制定特色技术方案,最大限度地提升服务质量。
7、协作优势。
近年来,邮储银行积极响应政府关于大力服务“三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面向农村先后推出了代发移民后期扶持资金、代发种粮农民补贴、代收农电费、代发计划生育奖励金、代发退耕还林款、代发农民烟叶收购款等各种惠农服务。此外,邮储银行充分利用自身网络优势,积极参与养老金代发工作。
8、宣传优势。与其他金融机构不同,邮储银行根植百年邮政,其独具特色的投递队伍利用深入城乡的工作便利,可以将各项惠民政策义务宣传到千家万户,从而在有效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同时,也为各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另外,邮政投递人员还能够利用自己掌握的有关信息对参保人员展开生存情况调查,并及时反馈相关结果,为“新农保”部门调整保费发放方案提供依据,有效防范冒领现象的发生。
三、营销过程 1.信息是前提
2011年8月16日,攸县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启动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动员大会。县支行刘阳行长获知该试点信息后,认为这蕴藏着一大商机,发展前景十分看好,如果这一项目拿到手,它不但有利于提升邮储银行的社会知名度,而且还有利于公司业务的发展乃至储蓄业务的发展。机会稍纵即逝,不容错过,必须当机立断。刘行长立即召集相关人员,成立营销团队,亲任项目经理,开展上门营销公关。正是这条宝贵的信息,为邮储银行争取这一项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宣传是喉舌
由于邮储银行成立时间不长,业务种类较少,社会知名度不高,影响力不大,认为我行只是停留在原先基本上只存不贷。面对这些问题,刘阳行长和廖文新行长毫不退缩,每次上县政府开会,公文包里总是装着厚厚的资料,进行政策宣传;每次上门营销,总是带着成套的方案,进行业务宣传。宣传邮储银行,介绍银行业务,分析银行的特点,指出银行的优势,提出周密的方案。通过宣传,人们认识了真正的邮储银行,通过宣传,纠正了人们思想上的误区,通过宣传,改变了人们思想上的认识。
3.真诚是根本
真心、诚实、守信是关键。新农保项目营销的过程是一个充满艰辛的过程,一开始,便有工行、农行、中行、建行等大型商业银行强势介入,战场硝烟弥漫,狼烟四起,竞争十分激烈。其它商业银行纷纷使出十八般绝技,凭着雄厚实力,利用各种关系,强劲推出。刘行长和廖行长刚一上门,就遭遇不顺,县委主要领导及县政府分管县领导明确反对,其他县领导也未正式表态,项目营销顿时陷入困境。是放弃?还是争取?刘行长斩钉截铁表示:邮储银行人永不言败!他身先士卒,多次找县领导,找相关部门,有针对性的一一做工作,经过无数次的说服,县领导终于被我行的真心诚意所感动,改变了原先对邮储银行的态度,由反对变为支持,由怀疑变为理解,由旁观变为帮助。经过反复磋商,新农保项目最终花落邮储银行。并且,县政府明确将邮储银行作为指定合作银行纳入新农保实施方案中,其行长列为领导小组主要成员之一。当其它商业银行得知情况后,纷纷展开营销攻势,但方案已确定,为时已晚。
4.服务是主题
服务是银行永恒的主题。新农保的服务工作更是出色,各项服务工作做得井井有条,周到细致。新农保对公账户于8月21日开立,截至8月26日已经进账2600万元,代发业务已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直至目前,全县所有邮储网点均做到工作无差错,未发生一起服务投诉事件。邮储银行的服务工作得到了县领导的肯定,受到了农保局的表扬,更是深受农保户的好评。
四、攸县邮政储蓄银行开办新农保业务的社会效果
1、邮储银行的介入给农民带来方便。因为邮储银行的窗口深入农村,这样既可以给农民带来便利,又有利于新农保的推广。另外,邮储银行的窗口从整个监控到帐目管理都是非常安全的,这样的安全系统成本非常高,要让社保经办机构或政府来投资,几年之内把系统搞的这么安全也是不可能的。
2、在一些在偏远的地区,没有银行,可能也没有提款机,对于参加新农保的农民来说,怎么样才能领到自己的养老金?邮储银行推出一项商易通的服务,可以让参保的农民很方便的取到自己的养老金。
3、因为邮储银行基本上在每个乡镇都有自己的网点,而且以往还通过在广大农村地区寄信、送包裹等方式和广大农民群众建立了深厚感情,可以更好地了解农村的基本情况。邮储银行有很好的信息系统,把银行的信息化和社保的信息化实现有效的衔接,再加上公安部门的户籍管理,能够实现这三个方面的信息融合,能够很好地提供信息的登陆和补充,从而提高效率。
4、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已在广大公众中树立了社会知名、百姓信赖的业务品牌,所提供的基础金融服务已经深入人心,成为重要的零售金融机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将继续依托邮政网络优势,按照公司治理架构和商业银行管理要求,不断丰富业务品种,不断拓宽营销渠道,不断完善服务功能,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全面、更便捷的基础金融服务,打造成为一家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营运安全、功能齐全、竞争力强的现代银行。
第三篇:新农保工作进展情况报告
三河市2011年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
保险工作进展情况总结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关注解决“三农”问题、维护社会和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是实实在在解决广大农村居民“老有所养”的重大惠农民生工程。自今年7月1日我市作为全省第三批新农保试点县市以来,我局按照上级部门有关要求,严格执行各项政策制度,认真履职尽责,为顺利开展好全市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当好“带头人”“排头兵”。现将我市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目前我市总人口52.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4.3万人,60周岁以上的老人有5.8万人;城镇居民18.5万人,60周岁以上未享受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为7100余人。全市重度残疾人2300余人。我市有近40万人适龄参保对象,开展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工作量较大,情况较复杂。
二、工作进展情况
1、领导重视。为加强新农保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市政府代市长任组长和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直相关部门、各镇、街道“一把手”为成员的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印发了《三河市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办法》和《三河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办法》,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操作办法和经办流程。12、保障到位。新农保工作开展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为保证这项“民生工程”顺利推行,所有财政补贴和办公经费全部列入财政预算,优先保障。根据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相关政策规定和工作经费要求,政策实施启动初期,市委市政府就划拨了800平米的办公楼作为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专用办公场地。同时,各乡镇、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也提供了40平米以上的专用办公场地。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所具有宽敞明亮的业务大厅,内设14个业务受理台、财务室和开放式小型会议室,为业务受理提供“一站式”服务。档案室、中心机房和业务培训室均严格按照标准设计建设。我市采取政府集中采购的方式,为各级经办机构按照标准购臵了办公桌椅、专用电脑、打印机、电话等足够的办公设备。(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所配备专用电脑22台、打印机16台、财务专用打印机2台、复印机1台、传真机1台、电话20部、投影仪1台、空调16部、交换机2台、服务器1台监控器1部、办公桌椅若干;10个乡镇、4个街道办劳动保障事务所共配备专用电脑28台、空调14部、打印机14台、传真机14台)。为规范档案管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所配备了80平米的专用档案室,又本着节约空间的原则特别设计和定制了档案柜、档案盒等档案管理设施,严格按照防火、防盗、防虫、防霉、防光、防尘、防水(潮)、防磁、防有害气体的“九防”标准建设档案室,实现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3、培训宣传。8月26日至29日我市组织业务人员为各镇、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以集中授课、分组讨论、一对一解答的方式使大家尽快熟悉并掌握业务,以
便提高各阶层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在下乡培训的同时宣传政策,印发《致全市城镇居民的公开信》30万份、《三河市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问答》30万份、《致全市广大农民的公开信》30万份、《三河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问答》30万份,直接政策宣传500人次,使政策宣传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4、督导检查。新农保工作开展后市委市政府组织力量对各级各部门工作的进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市委组织部将各部门工作完成情况和工作质量,列入年终考核内容。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通报各镇、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和相关部门的工作进展情况,对好的经验和做法及时推广、交流,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的进行通报批评。对思想认识人不到位、工作措施不力、行动迟缓、影响整体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市委市政府严肃追究单位主要领导和具体责任人的责任。
5、首批发放。为体现对老龄人的关爱,我市实行分段式基础养老金计发办法,即:60至70周岁享受100元基础养老金待遇;80至89周岁加发50元基础养老金,累计享受150元基础养老金待遇;90周岁以上加发100元基础养老金,累计享受200元基础养老金待遇。在十月一日之前、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十月五日)到来前夕,举行90周岁以上老人养老金发放仪式。截至目前,我市90周岁以上的老人有668名全部领取社会养老金,累计发放养老金53.44万元。
三、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
1、由于新农保工作刚刚起步,广大群众对新农保工作认识不够明确,深入宣传引导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
2、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软件系统尚未开通,影响到业务的正常运转。
3、部分人员没有办理二代身份证,造成证件难于收齐。
4、在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的前提下,但金融机构配合意识、责任意识、全局意识不强,在签订协议时总是增加附加条件提无理要求,在开户立折时对我业务人员推三阻
四、故意刁难,直接影响了我市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的正常进行。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做以下整改措施:一是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提高村民参保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在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软件尚未开通之前做好信息资料采集和材料的审核工作;三是积极协调公安部门给证件不全的人员及时开好户籍证明和其他相关手续,同时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与外出流动人员的联系,进一步掌握其流动情况,确保他们按期参保;四是加强与本地金融机构沟通联系,认真研究探索稳妥的办法加以解决,全力以赴做好新农保试点各项工作,为全市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三河市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2011年9月22日
第四篇:“新农保”试点调研报告
摘要:国务院根据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决定从2009年9月起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简称“新农保”。“新农保”是实现党中央提出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应对促进消费、拉动内需的又一重要举措。
关键字:“新农保”;“问题”;“调研团”;“建议”;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惠农政策。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其中中央财政将对地方进行补助,并且会直接补贴到农民头上。2009年试点覆盖面为全国10%的县(市、区、旗),以后逐步扩大试点,在全国普遍实施,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
社会养老问题是一个世界问题,在制度的建设过程中没有一个国家做的尽善尽美。尤其是在中国,社会养老冲击着中国传统的居家养老传统,可以说是关乎每一个家庭的大事。而对农民实施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更是史无前例,是新社会的一次新的探索。“新农保”既系民心工程,更系社会系统工程,按系统工程学理论观之,其试点推进涉及面极广,需要同步推进一批配套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推进过程中出现反复、拖延、失误乃至“剑走偏锋”的情况,都在所难免。本文试图根据在内蒙古突泉县实际采访、调查到的情况,浅析“新农保”试点一年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之道。
三、“新农保”在试点中出现的问题
但由于新农保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敏感性、复杂性,又加是继去年试点之后第一年实施,因此在工作中也存在多方面问题。
(一)“新农保”资金的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1、“新农保”面临被挤占、挪用的情况发生
“新农保”是一项巨大的民生工程,农民把自己的“血汗钱”都拿来参保,如何避免“坑农”、“害农”的现象尤为重要。在试点地区我们了解到,“新农保”工作不只是有人力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单一操作,而是由社保局、邮政、地税三方面联合完成,大量资金的资金流入和流出都经受着严重的考验。我们将在这项制度的推进过程当中,建立一种合适的监管机制、细化各项管理措施和内控措施,确保这笔资金的安全。
2、“新农保”资金管理方式值得深思
随着“新农保”试点地区的不断扩大,庞大的“新农保”资金安全成为重中之重,这一部分资金发在银行里会不会发生贬值现象受到关注。首先考虑的就是新农保基金的能否保值增值,由于地方县级管理的比较多,县级管理的权限有限,这样是安全第一,要进行投资的这些东西,国家现在有一个法律条文政策,不允许进行一些保值、增值的投资。这个基金这么大一笔钱,放在银行里就有可能贬值,随着中国国内的证券市场不断向好,投资比例也好,但如果进行投资,又会有很多不是很好操作的因素和不确定的因素。
(二)“新农保”资金的筹集出现双重困难,集体补助寸步难行
1、贫困地区农民缴费困难,长期缴费受到挑战
突泉县是内蒙古自治区的贫困县,2007年,该县财政
收入才469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987元。在两个村的调研中,我们得知大部分农民选择100元/年的档次,而这仅仅的100元对于人均纯收入不到2000元的贫困农民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有62.5%的受访农民在对“新农保”期望时,希望个人缴费能降低些。另外,受农村传统思想影响,农民普遍没有储蓄思想。所以,农民能否长期缴费成为“新农保”能否长期执行的关键因素,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2、地区财政收入差异,有些地区筹资困难
由于地方政府财力有限,基础养老金的额度普遍不高,一般都在50元以下,但问题在于,由于存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财政能力的不平衡,贫困地区地方财政支持的压力很大。如何解决中西部贫困地区地方财政筹资难的问题将成为制约新农保制度推行的一大瓶颈。
3、集体补助在大部分试点地区寸步难行
在国务院09年发布的文件中指出:“新农保”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而在大部分试点地区集体补助却寸步难行。例如,在审计署今年公布的数据中,吉林省由于受到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状况和保障水平的限制,到5月底,全省只有1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为77名参保人员代缴了应由个人缴纳的保费2310元。同样,由于调研地区是贫困县,所以,在此次调研中也未见到集体补助的身影。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农村集体经济的薄弱。由于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状况和保障水平的限制。所以,新农保基金中的集体补助政策很难实行。
(三)政府在落实“新农保”政策时面临众多问题
1、乡镇经费不足、基层经办能力较薄弱。
在突泉县永安镇我们了解到,永安镇辖区总面积416平方公里,15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26893人,其中:享受保险金发放政策的2436人,应保人数17805人。应保人数多,人员分布广,并且“新农保”工作任务重、要求高。但乡镇两级人员及经费严重不足,镇社保所只有两名工作人员,村级只有一名劳动保障协理员负责此项工作,而且没有专门的经费,这些都会影响着新农保工作下一步的全面展开。在突泉县六户村调研时,社保所黄所长也向我们反映了同样的问题。“新农保”是一项浩大的民生工程,如果因为经费不足、办事能力弱而导致政策的中断,不仅损失了农民的利益,也使得农民对养老保障失去信心。
2、农民文化水平低,政府宣传政策受阻。
突泉县社保局鲍书在座谈会上向我们介绍,突泉县在“新农保”前期的宣传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广在群众在新农保的政策上有一定的理解。并有一部分人通过宣传已经交纳了新农保。但宣传过程中也遇到很多阻力。例如,(1)也有一部分人并不关心自身的养老问题,他们更注重眼前利益,认为有钱不如用在现在;(2)还有就是中青年农民的参保积极性不高,主要原因是他们认为自身还年青,没有必要对养老的问题考虑得那么早,心存顾虑;(3)还有一部分农民对新农保的政策理解不透,认为1949年1
2月31日之前出生的人不用缴费每个月可享受55元的基础养老金,自己不想缴费,认为6
O周岁后也可享受55元基础养老金。鲍书记表示,社保局的下一项工作重点就是面向这几类人群进行宣传。
3、“新农保”工程浩大、各部门联动机制接受考验有人认为“新农保”工作只有人力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独自完成,而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新农保”工作是由社保局、地税、邮政、审计等多部门联合起来共同操作的,各部门的联系、合作也非常频繁。由此看来,我们调研团团认为:部
门之间联动机制经受很大的考验,如果政府不下打达统一标准,各部门不能良好的沟通、合作,那样很容易造成各部门相互“踢皮球”的现象发生,谁都不负责,谁都不认真,最后受损的是农民的利益。
(四)“新农保”制度如何与其他制度有效衔接是实施中一个难点
新农保制度在运行中不可避免会涉及与其它保险制度衔接。如何实现有效衔接,是新农保制度运行中必须妥善解决的问题。
1、“新农保”与“旧农保”的制度衔接
“在农村,还有一部人曾参加了1992年出台的‘旧农保’。随着‘新农保’的到来,这一部人很期待自己能享受到‘新农保’的政策,想知道自己有没有吃亏。”六户镇黄所长对调研团这样介绍。目前,在很多的试点地区还未出台“新农保”与“旧农保”的衔接方案,且没有统一的衔接标准,这就造成了一些地方的政策差异。“新农保”是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延续,如果不能尽快的调研、出台有效的衔接机制,将会减少农民参保的积极性,也会拖延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进步。
2、“新农保”与城镇养老保险的制度衔接
随着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向三元结构过度,农民工的养老问题也应值得关注,这就带来了“新农保”如何与城镇养老保险的制度衔接。比如农民工,参加的是打工地的城镇养老制度,那么在农转居的时候就可以享受到了,这是毫无问题的。如果你参加的是农保,随着城镇化的进程,被转移到了城镇变成了居民,需要两个制度衔接。现在新农保正在进行试点,也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这个转续办法也刚刚发布,如何把城镇的参保和新农保衔接在一起,这需要做一些努力,这些配套的政策需要迅速跟进。否则的话,也会给农民工带来一些疑惑。
3、“新农保”与其它社会保障政策的衔接
随着我国社会保障立体化、多样化,“新农保”还面临着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比如说新农保与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农村五保供养、社会优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政策制度的配套衔接。如何实现“新农保”与这些制度的有效衔接,是新农保制度运行中必须妥善解决的问题。
(五)“新农保”不宜强制推行,“参保率”不是唯一标准
1、强制参保违背“新农保”的自愿参保原则。
《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政府引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引导农民普遍参保。虽然在调研地区我们没有发现有强制参保现象,所有农民均为在政府宣传下,自愿参保,但通过报纸、网络等媒体,我们发现一些政府为了最求高“参保率”,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而要求农民强制参保,这违背了“新农保”自愿参保的原则,使政府的形象降低。
2、“参保率”不是唯一衡量政府工作能力的标准。有些社保机构为了最求高效率、高标准的完成“新农保”普及任务,定下一段时间的参保率,这不仅给落实政策的乡镇政府带来很大压力,还容易滋生出伪造“参保率”,蒙混过关的现象发生,从而不再重视最基本的普及工作。此外,从突泉县社保局我们了解到,一些地方“参保率”低不是政府宣传不够,问题出在农民自身上。
(1)外出务工不在本地人员联系不上;(2)属于中青年农民的范畴,认为自己还年青,没有必要为养老问题考虑得那么早;(3)存在观望的心理,对政策心存疑虑,想等一等再看;(4)心存侥幸,认为不缴费6
0周岁后也可享受5
5元的基础养老金;(5)注重眼前利益,认为有钱不如用在现在。所以,不可单纯的以“参保率”来衡量工作效率,应结合实际情况。
(六)“新农保”的养老金还处于低水平,农民期盼“低投入、高回报”。
在“新农保”试点县的两个村庄调研中,85.7%的农民期盼养老金的金额能提高一些。“新农保”实施时,年满60周岁老人不需缴费就可领取每月55元的养老金,60周岁以下的老人通过15年的缴费,若缴费档次为100元/年,60周岁后大约可以领到76元/月的养老金。无论是55元/月,还是76元/月都是一个低水平的状态,而且物价处于上涨阶段,将来这些养老金能否能满足老人的基本生活保障还不能妄下结论。但每月几十元的养老只能满足老人的生活基本需求,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老人这一弱势群体的现状。不过,“新农保”才试点一年,我们不能急于求成,制度改革是一个漫长的路,我们要给改革者一定的时间,让“新农保”能从根本解决农村老人养老问题。
面对“新农保”在试点地区出现的,我们应该理性的看待。从古至今,没有一项改革是一帆风顺的,之所以每一项政策都要进行长时间的试点工作,就是为了发现政策在实施中的漏洞,并加以改正,使政策更加完善。只要我们在试点期间多关注、多调研、多商讨,在2020年全国农村覆盖“新农保”的时候,工作进行的会更顺利,让全国8亿农民享受“新农保”这项惠民工程。
四、新农保问题的解决办法
在此次为期14天的调研中,调研团通过走访县、镇乡、村屯三级政府了解“新农保”试点情况,由深入到两个乡镇的两个村中,实地走访71户农民家中调研,倾听农民之声。面对“新农保”在试点中出现的问题,实践团结合政府文件、访谈记录、调查问卷数据,翻阅大量有关“新农保”资料,经调研团全体商讨,提出了调研团对“新农保”下一步实施的建议。
(一)各级政府加强资金监管
(1)县财政要监管好中央、省、县各级政府的“新农保”资金,社保、财政、监察、审计等监管部门按各自职责实施监督,健全内控制度和基金稽核制度,对新农保基金的预算、筹集、划拨、发放进行监控和定期检查,并公开新农保基金筹集和支付信息,确保农村养老金拨付按时足额到位。(2)乡镇、村组每年对本辖区内参保人缴费和待遇领取资格情况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在敖牛村调研中时我们了解到,村里通过“一事一议”“明白墙”等,接受农民的监督,这种方法值得村级政府借鉴。
(二)确保“新农保”资金的保值、增值
“新农保”的基金的保值、增值是作为基金管理部门是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在基金的运营上,必须要更多地首先要保证基金的安全,因为这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养老钱,所以,资金的安全是第一。但是目前,从基金安全的角度,一个是要存到财政专户,由财政局专户管理。第二,国家有关部门加快制定资金保值、升值的具体实施办法,专户里的资金可以在安全的情况下,通过购买国债等方式,使“新农保”资金得到保值、升值。
(三)加强对贫困试点地区的补助
“新农保”实施中,一部分资金是中央直接补助的,还有一部分是是由地方政府出资补助,而贫困地区的政府财力有限,且贫困地区的农民最需要补助。这就造成了一个两方面的矛盾。所以,中央财政应多对贫困地区的财政拨款,加强对贫困地区的农民保护,使“新农保”能覆盖到任何一个角落。
(四)集体补助最好分地域实施
由于我国目前大部分地区农村集体经济非常薄弱,依靠集体经济不适合大范围的普及。实施部分地区集体补助,对于像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地区,集体经济完全有能力支撑“新农保”,这些地区可以实施集体经济补助“新农保”,对于内蒙古、新疆、西藏等贫困地区,可暂时停止集体补助,等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起来,再继续实施集体补助。
(五)加强“新农保”基层落实能力
“新农保”能否能落实好,关键是看基层对政策落实情况,所以必须加强基层落实能力。(1)增加乡镇“新农保”人员工作数量,使“新农保”政策在登记和缴费能无误的进行,提高“新农保”的工作效率(2)多开展对乡镇“新农保”工作人员的培训,“新农保”政策复杂,尤其是在费用的计算和投保年龄的规定方面,所以必须提高乡镇人员对“新农保”的掌握能力。(3)增加乡镇经费投入,确保“新农保”的长期执行。
(六)政府宣传方式要灵活,具有多样性。
农民文化水平低下,“新农保”方式宣传不可模式化。在突泉县调研时,我们发现当地的宣传方式多样化,不仅依靠电视、报纸等媒体,而且县社保局的领导定期走进农户,用最明了的语言,向农民宣传“新农保”政策,受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敖牛村调研中,我们了解到村支部开展了“一事一议”、“明白墙”等农村独特的宣传方式来宣传,使得该村参保率几乎达到100%。
(七)建立各部门“新农保”实施中的联动机制
调研中,我们在资料中看到,当地的“新农保”工作组涵盖了大部分政府部门的领导。所以建立一个联动机制尤为重要,各部门安排专门人员负责“新农保”的工作,并做好各部门的联系,定期召开各部门负责人交换意见,布置下一步具体工作,使“新农保”工作能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
(八)加快“旧农保”与“新农保”的衔接
目前,“旧农保”与“新农保”的衔接还有很多问题,各级政府应尽快建立统一的转换标准,解决好衔接中出现的问题,让农民尽快的领到钱,减少农民对政策的顾虑,促使“新农保”更快的普及到村民身上。
(九)完善“新农保”与其他社会保障的衔接
各级社保部门应加快完善“新农保”与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农村五保供养、社会优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政策制度的配套衔接。在制度衔接时,应注意如下两点问题:(1)衔接的方便。衔接过程不应太复杂,应该更方便办理。(2)衔接的公平性。在衔接中,不应出现转换保障的不公平现象,应该尽可能的满足大部分人的要求。
(十)政策落实时,不应依靠强制参保提的现象
参加“新农保”的根本原则就是农民自愿参保,但政府在下达任务时,为了提高大家的工作效率,难免会定一些指标,但有可能造成“强制参保”的现象发生,这违背了“新农保”的初衷,也给政策的推进带来了影响。所以各级政府应明确规定,在落实“新农保”,绝对不应出现“强制参保”的现象,要以宣传,诱导为主,保护农民自己选择的权利。
(十一)政府不应过于看重“参保率”
一些地方的参保率低可能存在多方面原因,比如说,外出务工不在本地人员联系不上、属于中青年农民的范畴,没有必要为养老问题考虑得那么早、存在观望的心理等等,这都是农民自身的问题,而不是政府的工作能力差,宣传效果弱。“参
保率”只是一个数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农民对“新农保”的印象如何,参保的农民有没有后悔,得没得到实惠。所以,注重“新农保”政策的本身,比“参保率”更有意义。
(十二)时机适合时,可略提高政府对“新农保”的补助额度
在调研的试点地区,有66.7%农民对未来“新农保”的期望是政府补贴能再提高一些。目前的“新农保”养老金还处于一个较低水平,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政府对社会保障的投资也必然逐年提高,所以在经济发展到适当时候,可以略提高农民养老金额度,使农民们尝到更多的甜头,让他们知道政策不断向好的方面发展。
(十三)各部门、机构应在试点地区多跟进,多调研“新农保”还处于试点的第一年,问题逐渐显露出来,因为很多政策还没有具体成形,所以更有必要进行调研,通过调研,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上报有关部门,为完善政策提供资料和建议。这将对“新农保”能否保持长久起绝对性作用,也影响着2020年能否做到我国农村地区的全覆盖。
五、结语
总之,新农保”既系民心工程,更系社会系统工程,按系统工程学理论观之,其试点推进涉及面极广,需要同步推进一批配套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需要更长时间的试点实施,需要更多的人加入到调研“新农保”的道路上,这样才会使“新农保”能真的撑起农村老人的片天。
当然,我们调研团这次深入试点地区进行调研,也存在许多问题,比如说调研样本少,调研时间短,调研不专业等等,所以,我们的实践报告只供给社会各界进行参考,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新农保”。在此次调研中,我们调研团发扬了艰苦朴素、勤劳肯干的良好作风,大家在农村真正的使自己得到锻炼,更正要的是使大家开始不再沉于书本,紧闭于宿舍,而是开始走向社会,了解国家的惠民政策,倾听最底层的声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当代大学生的良好风尚。最后,我们调研团期盼:“新农保”政策能尽快完善,并早日实现普及,让中国农村老人的黄昏能不再孤单。
第五篇:关于新农保的实习报告
暑期实习总结
这个暑假我有幸参加了系里组织的实习活动,虽然半个多月的活动让我觉得很累很辛苦,但我从中锻炼了自己,并且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也通过这些天的实践,使 我有了些关于农村基层的心得体会。
“老有所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传统农村养老方式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困境,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削弱。土地保障功能备受冲击、家庭
结构模式变迁、农村人口老龄化和农民消费方式改变等因素使老年人的供养缺乏稳定性且隐藏着风险。同时,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城市和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存在明显差异。缩小城乡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差距,实现城乡统筹,提高老年人口特别是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让老年人共享到社会发展的成果,对进一步化解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危机和压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新农保的推出是继取消农业税,实行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之后新农村建设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因此我设计的调查问卷是关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方面的,问卷一共涉及18个问题。在实习过程中,需要在洪湖的农户当中进行随机调查,主要了解农户的收入情况和消费模式,参保缴费档次等。
在实习过程中,虽然天气炎热,可是一点也减少不了我们的热情。抱着严谨的态度,我们尽量保证每个问题的真实性。同时,在与老乡的交流过程中,让我们学到了许多交际的技巧。在老乡家中,热情好客的他们为我们切西瓜、剥莲蓬,这些小插曲也会一直成为我们实习的美好回忆。通过这次实习,我对洪湖当地的新农保问题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城市和农村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在城市社会保障体系日益成熟的同时,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才刚处于起步阶段。农村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70%,这一庞大人口的养老问题是不容回避、必须解决的。随着近年来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以建立和谐社会为背景,完善政府提出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国家允许各个省市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和特点制定符合自身的新型农利社会养老保险模式,可
在一定程度进行适当调整。
因此洪湖市政府根据当地情况制定了符合当地情况的政策,洪湖市的“新农保”实施遵照国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采取基本全覆盖所有农村农民的形式,新农保筹资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办法,通过政府补助来形成利益激励机制,提高农民对于养老保险的支付意愿与支付能力,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面。与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农民收入水平高低差异较大相适应,新农保坚持自愿原则,农民根据家庭条件、个人判断来决定是否参加;缴费数额、支付标准都有弹性,缴费标准划分为多个档次,目前全市统一的缴费标准为每年100、200元、300、400元、500、800元、1000元、1200元、1500元9个档次,农民可以自主选择;同时允许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向上或向下增设缴费标准,充分体现权利与义务相对应,效率与公平相统一。实行缴费补贴和待遇补贴双向补贴制度,在缴费时市政策每人每年15元,县财政每人每年不低于15元,领取养老金时,市、县财政每人每月补贴100元,这种政策的施行也极大的提高了农民参保的积极性。
同时现在当地新农保让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新农保的参保人群存在严重的年龄结构偏差。60岁以上农民的参保基本上实现全覆盖,45-59岁的农民达到67.3%,16-29岁参保情况不明显;“打算参加”中30-44岁的占53.8%,他们正是新农保的潜在发展对象。
二、保障水平低。由于现行农村养老保险在缴费标准上实行9 个档次,大多数参保人员都选择低档次缴费,基金积累数额较少,达到养老年龄时领取养老金的标准也较低。
三、新农保的养老金额不足以满足农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第一档次的参保人比例最多,特别是60以上的占83.3%,45-59岁所占比例为61.8%;越是青年一代越能领会多缴多得的好处,他们会倾向于选择其他档次。
养老保险水平太低,起不了保险作用所占比例最大,对政策不了解和有子女赡养或足够自养的次之。
人们对收益程度的感觉一般,所起作用很小,所占比例达到76%,没感觉的18.5%。
四、宣传发动还不到位。
对新农保政策的认识不足、宣传不够,仍然当前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由于农民受获取信息通道和自身文化素质的影响,部分农民对新农保政策了解不深,理解不透;受过去“老农保”的负面影响,担心政策变化和参保资金的安全性;认为规定的缴费标准低,没有考虑物价上涨因素,以及“养儿防老”传统观念;年轻农民觉得养老问题遥远,或者即将征地等待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等等,影响农民的参保积极性。还有因征地拆迁、村级组织换届等原因形成的隔阂户、老上访户,因尚未意识到新农保的好处,有意阻碍乡镇和村集体开展“新农保”工作。
对策及建议:
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发展是解决我国现阶段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关键,大力发展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是推进包括落实新农保政策在内的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根本。当前,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继续出台落实支持“三农”的政策措施,增加各级财政对“三农”的资金投入。二要大力推进绿色农业、三资农业,用现代工业理念经营农业。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发展高效特色农业,深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逐步形成“一乡(镇)一业”和“一村一品”特色,壮大农业规模板块经济,增加乡镇财政收入,搞活村集体经济。三要确立强烈的富民意识,在农民增收上有新突破。从实际情况看,凡是农民增收幅度比较大的地方,增收的动力源主要靠的是劳力转移、结构调整、土地流转、多种经营等。我们要立足工业发展,通过推进工业化进程来广泛吸纳农村富余劳力;把劳务输出作为转移农民、富裕农民的产业来抓,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大胆探索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将土地作价入股,使农民成为股民,让土地向种养能手积聚,向“三资”农业积聚。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将是新农保工作正常开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源头和动力。
二、深化宣传发动工作。这是落实和推进新农保政策的认识基础。针对宣传发动工作不到位状况,我们认为:一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排除疑虑,切实把新农保工作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关注保障民生的一项重点工程来抓。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深入调查研究,不断完善新农保政策和各项配套措施,坚定推进新农保工作的决心和信心;县区政府要加强教育和引导,增强乡镇、村干部的责任感和工作积极性。二要加大宣传工作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广为宣传,努力扩大参保
面,提高续保率。市、县区宣传部门要把新农保纳入每年的宣传工作计划,组织新闻媒体免费宣传新农保政策。更多的农民愿意选择接受电视媒体宣传和身边参保人的现身说法,电视等媒体要开辟专栏,制播公益广告等,宣传新农保,宣传养老资金的监督管理机制,解除农民的思想顾虑;镇、村要以受益参保人现身说法、文艺演出等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捆绑措施直接考验着农村家庭的伦理道德,特别是多子女家庭的复杂关系影响到老人领取老年津贴,建议通过评选奖励“文明之星”、“孝亲敬老之星”、“好儿媳”等活动,倡导家庭伦理美德,引导农民参保。三要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创新工作方式,组织和引导农民自愿参保。如花山区霍里镇凤山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在新农保工作中提出“村干部率先参保、党员及其家属率先参保、村民组长和村保洁员率先参保”,这个经验值得推广。基层党员和干部不仅应该成为参加新农保的带头人,还应成为做好新农保工作的带头人。乡镇和村级组织还要学习借鉴计生宣传、商业保险营销经验,发动和组织农民参保,并研究做好隔阂户、老上访户工作,引导他们加入到参保人行列,解决养老后顾之忧。
实习虽短,意义非凡,他给了我心灵一次洗涤。感谢这次实习!感谢这次带领我实习的师兄师姐!感谢为我们安排这次实习机会的领导!在这次实习中,我领略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天地,体会到了不一样的心得,它将为我的人生起航,为我的梦想插上翅膀,我会带着这些经验心得起帆、振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