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护理安全文化建设与实践管理培训班内容整理
护理安全文化建设与实践管理培训班内容整理
建立安全文化保障病人安全
一医夏秋江主任
重点:医疗风险无处不在,病人安全人人有责
安全文化:是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的综合,体现为每个人、每个单位、每个群体对安全的态度、思维程序及采取的行动方式。
包括八个观念:预防为主安全是生产力安全第一安全是质量安全超强风险最小化安全是效益安全管理科学化
三个意识:自我保护意识风险防范意识防患于未然意识
我们处理不良事件的三步曲:
1、立即抢救病人;
2、风险评估;
3、立即上报
建立安全文化,我们首先要改变观念(无损于患者为先的观念),其次是建立安全目标(目标1:杜绝不良事件,尽可能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目标2:确保患者、护士身心安全)。我们还需要改变管理方式:传统人事管理—— 人本管理(教育人、培训人、帮助人)被动报告——主动报告
被动封锁消息——信息分享
以往责备——信息不断完善
建立呈报文化:
1、建立不良事件主动报告系统;
2、建立非惩罚性不良事件报告制度(非惩罚取决于对医院是否造成巨大损失、是初犯还是累犯、对待事件的态度等)。
安全管理的2大支柱:
1、不断收集信息;
2、不断完善制度。
建立公开文化:护士参与三件事:
1、通报不良事件
2、确认风险
3、制定改进措施
建立制度文化:规范流程,如患者环节、护士环节、时间环节、药物使用、操作环节、仪器使用环节等。
建立安全标识文化:如深静脉营养袋、肠内营养液、耐药菌隔离、防滑到等安全标识。倡导协作型工作模式:相互提醒—多一句问候
相互督导—多一份关注
相互协作—多一份补位
患者参与安全管理的思考
一医吕晓玲
患者安全50%是可避免的,患者的安全无保障。WHO呼吁患者为保证自身安全采取主动向医护人员表达有关想法的行动,视患者为患者安全的伙伴,教导患者或家属主动咨询,鼓励患者成为患者安全把关的一员。
将三查变为四查,第四查是病人的监督。
生活上病人能做的事要鼓励其自己做,不能完全做的要协助,完全不能的要替代,但如果病人或家属完成的不好,还是我们自己的问题。管道不能交给病人做。
很多家属进ICU时自主消手,出科时再次主动消手,说明部分家属已经参与到卫生安全管理上来了。
全球病人安全联盟所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清洁的医疗和护理。鼓励并教育患者及家属主动询问医护人员的洗手及清洁问题,如:你给我检查前手洗过了吗?
告知患者或家属导管的重要性、脱出的危害、防脱的方法等,让患者参与安全管理。《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杂志,经常查阅。
新护士系统化护理安全培训措施与成效
协和护理部副主任胡德英
哪个科室哪些人易发生差错——外科新护士
发生差错的前三名是——身份错误、药物错误、标本错误
5年内的护士要不断培训
协和医院规定:护理安全奖惩制度非常严厉,尤其是隐瞒不报的;因外界干扰而中断的事必须从头再来。如查对摆药时接了个电话,接完了必须从第一个再开始查对。
新护士发生差错的原因:
1、制度未执行(制度都是前人经验的总结);
2、资质不够;
3、遗忘;
4、干扰。
培训护士的安全知识体系,包括医疗护理相关法律法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文化、安全理论、患者安全概念、差错事故概念与分类、差错事故呈报系统、安全不良事件根本原因分析、技术与方法、患者安全目标与安全管理模式等。新护士要全面深刻了解和掌握护理安全知识,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多角度多途径的培训与学习。
新护士培训“五会”方法
1、知:书本知识学习,提高安全认知水平。
2、闻:听取护士长讲课。
3、行:进入临床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思:通过思索,撰写“安全承诺书”,思考安全认识。
5、说:通过演说等交流思想、分享经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安全是1,其他皆为0,将安全置于护理工作的首位。温馨提示:
“我核对,我快乐”
“护理工作如履刨冰、种种差错触目惊心,何以解忧,唯有安全”
第二篇:护理管理培训班学习心得
护理管理培训班学习心得
首先非常感谢护理部各位领导以及科护士长让我非常有幸地参加了2016年10月10日至10月13日为期4天护理管理培训班的学习。经过各位院领导及各科护士长讲授的一堂堂出色课程,像暗夜里的灯塔照亮了我,使我对护理管理有了新的熟悉,更新了观念、拓宽了思路,进一步明确了今后工作的方向。
通过这次培训,我学习了,身为一位护士,不但要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奉献精神,还要有综合能力,有竞争意识、服务意识和安全意识。健全和落实护理安全管理的相关制度,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重点在于发现体制的缺陷和漏洞,健全和不断的完善规章制度,明确职责,加强监控。加强重点时间、重点人物、重点环节的管理,督查,及时发现隐患,做出防患措施。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拓宽眼界和思路,不断完善自己,超越自己,才能更好的适应不断发展的现代护理工作需要。
护士必须具有较强的沟通调和能力,应用本身的人格魅力来团结并影响科室成员,使我们的团队成员工作起来,心往一处用,劲往一处使。发挥科室成员的主人翁意识,我在科室分管的是护理文书书写这一部分。通过此次学习,我们一定要学以致用,严格护理文书书写,做到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做所记录的,记录所做的。并做到与医生记录一致。
社会在发展,患者的要求也在不断进步,要进步患者对我们的满意度,就必须以病人为中心,以人为本,从细处进手,展开护理工作。一样,精细化管理势在必行。细节决定护理质量;细节确保护理安全;细节和谐护患关系;细节促进医护友谊;细节决定成败!加强护理安全标识的使用和病区安全用药的管理。讲究科学管理,做到细节管理,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安全教育防患于未然。“无危为安,无损为全。”安全管理是护理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没有安全意识,医疗纠纷就会不断出现。
四天的培训虽然短暂,但收获颇丰。我想“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创建优质护理服务不仅仅是为了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更重要的是通过“护理管理培训”活动,我们自身的专业价值得到体现,专业内涵得到深化与提升。
培训班结束了,我将进一步整理学习笔记,要把这些知识运用到临床工作中,促进护理水平更高发展!为我们的护理事业贡献出属于自己的光和热!
第三篇:护理管理培训班稿件
汲取管理经验,提升护理品质
-----记2014年第一期护士长管理培训班
护士长是医院第一线的护理管理者和实施者,其管理水平直接影响护理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医院的管理水平,作为新世纪的护士长,在现代化医院中如何运用管理艺术,是其面临的新课题。为促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深入开展,加强护士长队伍建设,提高护士长队伍的管理素质,促进医院的规范化管理,3月17日护理部组织举办了了2014年第一期护理管理培训班,此次培训班由护理部谭小燕主持;全院护士长及部分护理骨干参加了此次培训。
授课内容包括实行护士岗位管理,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提升临床护理质量;正确理解及践行优质护理服务;感染性疾病与母乳喂养;医疗护理服务与顾客满意等,这些授课内容与护士长管理工作密切相关。其中,刘秀婵护长在《实行护士岗位管理,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提升临床护理质量》的培训中,与大家共同就着如何规范护理服务,建立护士岗位管理制度,强化临床护理岗位责任制,创新护理管理体制、机制、制度,提高护理管理科学水平和护理质量作了详细解说,使得在场的所有人对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有了更深层面的认识。
最后谭小燕主任对培训班进行了总结,她首先对2013年我院护理人员在优质护理服务、护理质量管理、护理安全管理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同时也对全院护士长提出殷切的希望,随着护理学科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全社会对医疗护理工作的需求在不断提升,对临床护士长有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护士长既要有厚实的专业理论和技能,又要具备现代管理的知识,还要有良好的人文素养、沟通能力和对整个护理团队的驾驭能力。为此,全院护士长要以此次培训班为契机,更新护理管理的新思路、新理念,将经验型管理转变为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在“厚德精术、尽责至善”院训的指导下,为医院的快速发展添砖加瓦!
此次护理管理培训使各位护士长对自身管理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开拓了护理科学管理的思维,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有效指导;同时,使护理骨干对护理管理工作有了全面、系统、具体的认识,更加深入了解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提高了其责任感、使命感,树立了他们主动参与管理的意识。
(护理部 林进容)
第四篇:传染病报告管理培训班内容
传染病报告管理培训班内容
时间:2017年5月5日下午3:00 地点:六十户卫生院
培训内容:六十户乡传染病报告管理培训 授课人:xxx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一、组织机构职责
遵循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各有关部门与机构在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中履行以下职责:
(一)医疗机构。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传染病诊断、报告和登记制度;负责对本单位相关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信息报告培训;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传染病疫情的调查。
二、传染病信息报告
(一)责任报告单位及报告人。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均为责任报告单位;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和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二)报告病种。1、法定传染病
(1)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2)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3)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4)卫生部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2、其他传染病
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乙类、丙类管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和其他暴发、流行或原因不明的传染病。、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不明原因死亡病例等重点监测疾病。(三)填报要求。1、传染病报告卡填写
《传染病报告卡》(见附表)统一格式,用 A4纸印刷,使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内容完整、准确,字迹清楚,填报人签名。2、病例分类与分型
传染病报告病例分为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确诊病例、病原携带者和阳性检测结果五类。其中,需报告病原携带者的病种包括霍乱、脊髓灰质炎、艾滋病以及卫生部规定的其他传染病;阳性检测结果仅限采供血机构填写。炭疽、病毒性肝炎、梅毒、疟疾、肺结核分型报告; 炭疽分为肺炭疽、皮肤炭疽和未分型三类;
病毒性肝炎分为甲型、乙型、丙型、戊型和未分型五类; 梅毒分为一期、二期、三期、胎传、隐性五类; 疟疾分为间日疟、恶性疟和未分型三类; 肺结核分为涂阳、仅培阳、菌阴和未痰检四类; 乙型肝炎、血吸虫病应分为急性和慢性。3、传染病专项调查、监测信息的报告
国家根据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需要开展的专项调查、报告和监测的传染病,按照有关要求执行。、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不明原因死亡病例的监测和报告按照《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实施方案(试行)》和《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监测实施方案(试行)》的规定执行。
(四)报告程序与方式。
传染病报告实行属地化管理。传染病报告卡由首诊医生或其他执行职务的人员负责填写。现场调查时发现的传染病病例,由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现场调查人员填写报告卡;采供血机构发现 HIV两次初筛阳性检测结果也应填写报告卡。1、传染病疫情信息实行网络直报,没有条件实行网络直报的医疗机构,在规定的时限内将传染病报告卡报告属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收集和报告责任范围内的传染病信息。(五)报告时限。
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 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 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于 2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
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 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 24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到无网络直报条件责任报告单位报送的传染病报告卡后,应于 2小时内通过网络直报。
其他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的传染病暴发疫情,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规范》要求报告。
三、报告数据管理
(一)审核。
传染病报告卡录入人员对收到的传染病报告卡须进行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检查,对有疑问的报告卡必须及时向填卡人核实。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每日进行报告信息审核时,对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以及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的报告信息,应立即调查核实,于 2小时内通过网络对报告信息进行确认,对误报、重报信息应及时删除。
对于其他传染病报告卡,由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核对无误后,于 24小时内通过网络对报告信息确认。
(二)订正。
在同一医疗卫生机构发生报告病例诊断变更、已报告病例死亡或填卡错误时,应由该医疗卫生机构及时进行订正报告,并重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卡片类别选择订正项,并注明原报告病名。对报告的疑似病例,应及时进行排除或确诊。
转诊病例发生诊断变更、死亡时,由转诊医疗机构填写订正卡并向病人现住址所在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对于调查核实现住址查无此人的病例,应由核实单位更正为地址不详。实行专病报告管理的传染病,由相应的专病管理机构或部门对报告的病例进行追踪调查,发现传染病报告卡信息有误或排除病例时及时订正。由专病管理机构或部门订正过的病例需要再次订正的,应通知专病管理机构或部门再次进行订正。
(三)补报。
责任报告单位发现本内漏报的传染病病例,应及时补报。
(四)查重。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每日对报告信息进行查重,对重复报告信息进行删除。
四、传染病疫情分析与利用、疫情分析所需的人口资料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基本信息系统》的数据(以当地统计部门数据为准)。、用于对外公布的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死亡数按审核日期和现住址统计。4、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及时将疫情分析结果向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反馈到下一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每年应向下一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反馈上年报告的个案数据。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定期将辖区内疫情分析结果反馈到辖区内的医疗机构。5、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以及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等未治愈的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离开报告所在地时,应立即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同时报告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报告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其到达地的卫生行政部门通报疫情。
五、资料保存
(一)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传染病报告卡》及传染病报告记录保存 3年。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其传染病报告卡由收卡单位保存,原报告单位必须进行登记备案。
(二)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将传染病信息资料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纳入档案管理。
六、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一)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辖区内信息报告系统用户权限的维护,制定相应的制度,加强对信息报告系统的帐户安全管理。
(二)信息报告系统使用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转让或泄露信息报告系统操作帐号和密码。发现帐号、密码已泄露或被盗用时,应立即采取措施,更改密码,同时向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三)各地应建立健全传染病疫情信息查询、使用制度。未经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不得扩大系统使用的范围和权限,其他政府部门和机构查询传染病疫情信息资料,应经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七、考核与评估
(一)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将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纳入工作考核范围,定期进行自查。
传染病防治法
《传染病防治法》(1989年2月21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 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规定,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地如实通报和公开疫情,并可以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时地如实通报和公布本行政区域的疫情。传染病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颁布的与传染病有关的法律有:1950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发动秋季种痘的指示》;2.1955年卫生部制定了《传染病管理办法》;3.1978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急性传染病管理条例》;4.1989年2月21日人大常委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并于同年9月1日起施行;5.1991年12月6日卫生部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6.2003年5月4日卫生部颁布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7.2003年5月7日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并于同年5月9日起施行。上述法律的颁布实施,系统地确立了我国对传染病的预防、疫情报告与分布、控制和监督的法律制度,标志着我国传染病防治工作开始全面走上法制化轨道。
传染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统计规则与资料分析
一、工作规定
(1)属地管理原则
传染病报告实行谁接诊,谁报告。监测病例遵循属地管理的原则。(2)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
履行传染病报告职责的机构为责任报告单位,主要是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卫生检疫机构;责任报告单位执行职务的人员为责任报告人,主要是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和检疫人员、疾病控制人员、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3)依法报告的传染病病种(4)依法报告的传染病,由责任报告人负责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以下简称传染病报告卡),由责任报告单位负责组织录入报告卡信息,由县(区)级及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审核。
二、工作流程
(1)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卫生检疫机构传染病监测报告工作流程
填卡 → 检查 →核对→录入
暂无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
(2)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监测报告工作流程 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审核报告卡
发现暴发疫情或异常疫情报告: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三、信息流程
传染病监测信息主要通过传染病报告卡采集,并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卫生检疫机构应保证疫情信息报告的及时、准确与可靠。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对网络直报传染病疫情信息进行动态监测分析,对月、年监测数据进行全面分析。
各专病管理系统的使用和管理由各专病管理部门(机构)负责。除专病管理部门(机构)指定的监测机构或专门防治机构外,其他医疗机构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报告的、属专病管理的传染病信息,由县(区)级及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疫情管理部门负责审核;各专病管理部门(机构)负责该报告病例的调查、核实、订正。
机构的责任报告人在发现法定传染病病人后,填写传染病报告卡进行报告。发现漏报的传染病病例应及时补报。在健康体检过程中或采供血机构、医学检验机构执业活动中,检测出本指南工作规定中要求的传染病病原阳性者时,均按病原携带者填写传染病报告卡进行报告。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发现法定传染病病人时,应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报由当地负责传染病管理的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核实后,按规定时限和程序进行报告。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现场调查人员在发现法定传染病时,由当地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与调查的专业人员填写报告卡,按规定时限和程序进行报告。•
部队医疗卫生机构发现地方传染病病人时,应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按规定时限和程序进行报告。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按卫生部有关规定执行。
实行专病管理的传染病,除传染病报告卡规定外的其它信息,根据有关规定进行收集和报告。
省级人民政府规定报告、管理的地方性传染病,可按当地规定填写传染病报告卡进行报告。
慢性传染病的报告遵循以下原则:
医疗卫生机构在做出乙肝、肺结核、艾滋病、血吸虫病等慢性传染病诊断时,如已知该病例曾经作出诊断并被报告过,则本可不再进行报告;如对该病例的报告情况不清楚,或在同年内多次接诊的该类病例(包括复发病例),则仅对首次就诊进行一次报告,再次就诊且诊断结果未发生变跟时则可不再进行报告。
发现乙肝病原携带者,可不进行网络直报,但需进行登记,以周为单位报告至属地的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传染病监测或管理部门。
四、数据统计规则
传染病日、周、月、年的报告分析以《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统计数据为准。疫情分析所需的人口资料使用《疾病预防控制基本信息系统》的数据(来自当地统计局公布的数据)。•
(1)统计标准 •
①按审核日期统计 •
②按发病日期统计
③不同属地病例统计规则
根据国家属地化管理原则,不同属地病例均以县(区)为单位按照现住地址(不含港澳台、外籍病例)进行统计。•
(2)常用指标及公式
五、分析利用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每日动态地监视辖区内传染病报告信息,对疫情变化态势进行分析;及时分析报告甲类传染病及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疫情;并高度关注辖区内的聚集性病例、可能的传染病爆发疫情、不明原因病例或死亡病例等异常情况,对其“三间”分布特点、流行病学史及可能的流行趋势进行分析与预测。•
①传染病监测日分析
分析目的:通过GIS及与历史同期发病水平相比较的方法,识别传染病爆发疫情,实现传染病早期预警。•
②传染病监测周分析
分析目的:识别传染病爆发疫情,汇总分析周重点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和必要的预防控制建议。•
③传染病监测月分析
对本月疫情监测情况进行全面概述,除对月内的重点疫情进行描述外,需对月内传染病发病和死亡情况进行统计汇总,对报告信息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作为传染病疫情监测历史资料进行归档。•
④传染病监测分析
传染病监测分析是对全年传染病疫情监测数据进行总结描述,对年内发生的重要传染病爆发流行事件进行总结,对其他各传染病的流行特点进行高度概括。可结合大量的统计图表进行表达。此外,分析报告还应包括全年疫情监测信息的质量评价内容。
传染病监测分析报告主要作为传染病疫情监测的历史资料进行归档,供日后传染病监测部门及其他信息使用部门或科研部门的查询。与传染病监测日、周、月分析不同的是,分析按照病例的发病日期进行统计,反映内实际新发病例水平。
第五篇:护理管理培训班学习感悟
护理管理培训班学习感悟
做为一名刚刚新晋护士长,非常幸运的在刚刚上任就遇到了这么好的一次护理管理专业岗位培训的机会,虽然时间很短却使我受益良多,帮助我跳出普通护士的思维模式,加速了对自身岗位的认识,为自己由护士到护士长的快速转变起到了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
课时中《护理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和分层使用》、《护士长的角色定位与管理艺术》让我深受启发,犹如黑夜中的启明灯,点亮了我迷茫的思路,指引了正确的工作方向,让我瞬间明白了身为一名护士长应有的品格和能力,同时也为今后工作的开展,人员的安排管理奠定了一定基础。《专科发展与专科护士的培养》,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了专科护理培训的重要性,对进一步增加科室助产人员的进修培训有了新的想法和计划。《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相关护理管理标准解析》让我对医院各项管理要求有了更详细的了解,对自身科室的不完善之处也有了深刻的认识和整改的目标,虽然在医院设备和设施上我们还差很远,但是我们也要在有限的条件内创造无限的可能,不断的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向标准化靠近,提升自我,不断进步。
每一节课都让我有新的领悟,但最让我印象深刻却是由张卫青老师讲的《护理人文素养》,她举了一个2007年轰动全国由于丈夫拒绝在手术单签字,使本可以被挽救得生命,在僵持了三个小时后死亡的事例,使我内心震撼,感触颇多,当时舆论都在谴责丈夫的无知和偏执,可是我们静下心深入的反思在这件事情中,如果当时医务人员能站在患者及家属的角度,去理解他们对这件事的认知,从患者的层面出发,进行有效的沟通劝解,强化基本医学常识的宣教,而不是一句你不懂和之前未经解释的医疗行为,造成患者家属对医院的极度不信任,也许就可能避免这样的悲剧发生,提高医务人员的人文素养,增加患者满意度,不仅可以赢得患者的口碑,提高就诊率,更重要的是缓和医患关系,增加信任,减少医疗纠纷,避免再次发生此类完全不应该发生的悲剧。
反省自身,大多时候我们对人文素养的重要性看的并不深远,领悟的不够透彻,态度也不够重视。所以才会出现对患者耐心不足,沟通不够细致,语气过于生硬,一张健康教育从头读到尾,工作处事过于程序化的态度。没有感情的交流,没有换位的思考,没有考虑个体差异,针对患者同种疾病不同需求的考量,这样的医务人员怎么能打动患者,帮助患者,赢得信任,忙不是理由,累不是借口,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不断提升自己人文知识,人文方法和人文精神的综合水平,才能更好的服务患者,达到患者满意,家属认可,医院放心。
短短的七天时间转瞬即逝,每天充实而有意义,老师们恨不能倾囊相授,用自己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经历和经验指导我们少有弯路。而我就像一个饥饿的人扑到面包上吸收着知识,即使每天都在学习,却始终觉得远远不够,在此,迫切的渴望医院在今后能安排更多这样学习的机会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