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现代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专题培训班学习体会
现代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专题培训班学习体会
现代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专题培训班学习体会
根据组织安排,我有幸参加了“**赴**大学现代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专题培训班”,在以“严谨、求实、团结、创新”为校训、在建筑与城市规划管理方面具有全球性影响力的**大学,进行了为期7天的专题培训,虽然时间比较短暂,却印象深刻、受益匪浅、感触颇深,使我进一步拓宽了视野、更新了观念、增强了能力,对今后开展工作有非常大的指导意义。
一、在积极参与中深度感受
(一)领导重视,组织有序。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规划工作,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同志强调,“全市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规划工作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和龙头引领作用,真正做到学规划、懂规划、用规划、守规划”。本次赴**大学学习培训,由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党校校长**同志亲自带队,市委组织部和市城乡规划局制定了专门的培训方案,对学员管理、课程安排、后勤保障等各方面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和妥善的安排,确保了培训秩序井然,各项任务得以高质量、高水平完成。
(二)课程丰富,授课水平高。学习培训的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围绕的重要会议精神、政策方针和现代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低碳城市建设、旧城改造、现代小城镇建设实践等城市发展中的诸多课题,通过理论学习、实地考察、讨论交流等形式,不仅将让我们更准确地把握了国家宏观战略导向,也使我掌握了现代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相关知识,对**在城市管理中好的经验和做法有了更深刻的领悟。同时,本次培训的老师均是在各自研究领域、工作实践有很深造诣和宝贵经验的著名高校教授、专家。比如,***,专家学者们的讲解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案例分析,不遗余力地为我们传道授业、答疑解惑,使我们深受启发。
(三)实用性强,反响热烈。参加培训的学员,除了区(市、县)党政主要领导,还有乡镇党委书记和科局主要负责人,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部门的工作实际,开展城市规划、提升城市品质、城市管理、乡村发展等方面培训,实用性非常强。一是城市规划方面。听取了郑时龄教授讲授的《城市规划理论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先生讲授的《**开发区的发展规划》对城市规划有了更深的认识,结合凌国平教授讲授的《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建设》,为城市规划中可持续发展及低碳、环保提供重要参考。二是老城区改造与发展。**教师讲授了《旧城改造与新区建设》,考察了凯德中国的来福士项目及**临港新城,对如何提高城市的服务能力及跟上时代的要求给我们重要的启示。三是新型城镇化的实践。朱胜萱结合设计实例,生动地讲授了《现代小城镇及乡建理想与实践-乡村的守望与反哺》。四是城市特色和景观打造。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景观设计硕士、**AGER环境设计公司总裁兼设计总监马晓伟形象生动地讲授了《城市景观设计》并参观**国际时尚中心。大家的学习积极性得到调动,学习兴趣普遍提高,课堂纪律非常好,课间大家踊跃提问,课后相互探讨,学习氛围非常浓厚。
二、在认真学习中提升能力
(一)深化了对加强规划龙头引领作用的认识。培训中,专家们以****市“东坡特色之城”、镇远、永嘉苍坡村等为例进行了分析,带领学员实地到**国际时尚中心、临港新城等地现场教学,深入细致地讲解规划的作用,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和感受到了规划的意义和影响,科学的规划不仅是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全盘考虑,也是国家、政府、公众对发展需求的集中体现以及对未来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思考、考量和设计未来整套行动方案,将会引领了一个地区的发展方向,对未来一定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引导和约束作用。从而对贯彻落实好**书记作出的“规划是城市发展的龙头,贵阳要加快经济发展,必须始终紧紧抓住规划不放,以之引领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市长“突出以人为本,强化规划引领,全力提升城乡一体化水平,加快打造贵阳发展升级版”的指示精神,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切实提升了我对使用科学的规划来服务民生、推动发展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
(二)更新了现代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知识结构。培训从城市规划基础理论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到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建设,从旧城改造与新城区建设到绿色建筑的设计、运行的策略和规划转型路径选择,从新型城镇化到产域融合,从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探索与实践到移动互联网对城市发展与规划的影响,通过对规划理念、生态保护、城镇化发展、金融支撑、产城融合、规划与智慧城市建设等知识的学习,使我们接触了前缘信息,进一步看到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对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现代城市发展中城乡一体规划的策略和规划转型的路径选择有了更真切的体会,提升了研判能力,更新了知识结构,增强了把握城市发展规律的能力。
(三)提高了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规划建设管理能力。专家们深入浅出地对城市规划、小城镇建设、乡村规划建设等方面的全面剖析,让我更深刻地了解到当代中国城市规划的基本状况,掌握了新型城镇化与城市文化发展、人文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环节,理清了在未来土地、劳动力、环境等资源的成本都会上升的情况下,如何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搞好现代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思路。同时,通过类比波兰别尔斯克-比亚瓦、英国米尔顿凯恩、墨西哥墨西哥城等国外城镇化的经验教训,不仅让我看到了**在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上存在的矛盾及差距,也认清了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对在全省、全市规划范围内,进一步统筹做好县域城乡协调发展、解决好规划难题增添了自信。
三、在学以致用中推动工作
(一)发挥规划龙头引领作用,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城镇化带动战略依然是全省、全市、全县加速发展的强大引擎。在新形势下,如何强化规划龙头引领作用,用科学的规划来指导城乡统筹发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指导城乡建设,是十分重要的命题。于**而言,一方面,要抓好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干部培训。近年来,我县的规划体系不断完善,五座新城、环湖新区建设加快推进,城市框架逐步拉开,城市品位明显提高,城市功能日渐提升,但仍存在规划编制质量不高、超前性不强、规划滞后于城市建设,出现了停车难等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县内的大部分科级领导干部没学过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对于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知识知之不多,知之不深。因此,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有针对地在全县开展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干部培训,提升全县干部队伍规划建设管理城市的能力,让全县各单位能够不折不扣执行好县委、县政府的既定规划,积极做好乡村建设、规划工作,组织实施集镇建设、新农村建设等工程项目,切实将**书记“全市各级领导干部要学规划、懂规划、用规划、守规划”的精神指示贯彻到基层、落实到实际。另一方面,要建立完善规划执行制度。加大规划执行力度,维护规划的权威性、科学性、严肃性和一贯性,加强规划实施的监督和管理,确保规划实施到位;严格规划公示制度,规划方案确定前充分吸收社会各界的意见,规划项目确定和实施后,及时在网站、报纸、电视台等媒体平台公开,方便社会公众和项目利害关系人了解规划、参与规划、监督规划,有效增强规划透明度。同时,创新规划实施监管举措,健全完善执行监管制度、规程,注重对项目放线、验线以及规划核实等各个环节实施严密监管,做到关键节点必查,一般环节随时查,确保项目按批准的规划实施。
(二)强化统筹兼顾,不断完善城乡一体化的规划建设。按照做“实”、做“美”、做“特”的城镇建设总体思路,紧扣打造“全省一流山水园林生态文明县城”的战略目标,以提升城镇品位为核心,兼顾整体性和生态性,注重凸显文化内涵、彰显个性特色,努力实现人文景观、城市景观与自然景观和谐统一,通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中心城镇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推动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加快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一是科学规划引领组团式发展。站位全局,着眼长远,根据资源禀赋、旧城改造和产业发展等实际,统筹考虑县城城区的发展方向、发展定位、产业布局、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等,合理安排组团式发展的空间布局,将县城划分为老城区、环湖新区、顶方新区三个城市组团,科学规划区域发展规模和功能定位。老城区以原有建成区为主向周边拓展,以商贸、居住、公共服务为主要功能,环湖新区以东风湖为核心向四周拓展,以交通枢纽、旅游度假、高品质居住和商务为主要功能,顶方新区以溪谷公园为核心向北、向南和向东拓展,以行政办公、文化体育、居住、教育科研和新型产业为主要功能。在实施棚户区改造和五座“新区”建设过程中,按照“一座建筑一道景,一条街道一幅画,单体建筑各具特色,群体建筑和谐美观,不同街区风貌各异,整体形象特色鲜明”的要求,注入**文化和**元素,每个细节都要精心设计、精挑细选、精雕细琢,体现城市建设的精巧性、雅致性,努力实现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完美结合,塑造个性鲜明、文脉清晰、底蕴深厚的现代化都市,着力把**建设成国家重要的磷煤化工产业服务基地、贵阳遵义间的重要节点城市、**生态园林卫星城和生态旅游度假目的地。二是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依托各乡(镇)资源、区位、生态、历史、文化、旅游优势,充分发挥城镇合理配置资源和生产要素、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强大动力,坚持产业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劳动力培训转移、环境整治提升同步推进,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在县域发展规划的总体框架下,在县域规划全覆盖的基础上,对各(乡)镇的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修改完善。同时,及时对城关和龙岗、南江、楠木渡等示范小城镇建设发展规划进行修编,进一步明晰县城和重点乡(镇)发展方向及建设目标,并以示范小城镇为引领,统筹推进小城镇建设,在完善城镇功能上下功夫, 突出重点、统筹时序、丰富内涵。三是深入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助推城乡一体化发展。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为抓手,加强农村“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等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和扶贫开发资金,通过整村推进、连片扶贫,抓好农村的农田水利、自然村道、教育卫生、农村清洁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批幸福安居示范村。同时,综合考虑自然环境、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等因素,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保护古村寨和古院落,并充分利用美丽乡村良好的自然生态、田园景观、农业设施、民族文化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都市农业、体验农业等。不仅要培育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更要保护好农村的自然美、生态美、纯朴美,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三)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城镇综合管理水平。一是广泛借鉴先进经验。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与先进地区在建管方面的协作交流,开展诸如生态盈利模式等方面的实践;在节约资源,治理环境,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加强科技引进,运用国际国内前沿科技成果,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二是积极整合资源力量。进一步整合城管、公安、住建、市场监管、环境保护等资源,加快“12319”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建设,推动数字城市建设;加大综合执法管理力度,规范物业管理服务,强化园林绿化管护,持续深入开展市容市貌、村容村貌、环境卫生、交通秩序、违法建筑等综合整治,实现城市管理精细化、长效化、常态化,城乡管理一体化。三是认真抓好创建工作。以“两创建一提升”为抓手,以“八大工程”、“八大专项整治行动”等工作为载体,强化部门职责,完善基础设施,加强依法整治,推行科学管理,提高市民素质及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提升城乡面貌。
总之,这次培训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对我大有裨益。培训虽然结束了,但是培训成果的转化及检验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作出不懈的努力。我决心站在新的更高的起点上,用学到的知识和理念武装思想、指导实践,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全面打造贵阳发展升级版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规划建设总则
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规划建设总导则
为充分体现现代城市、现代农村、现代产业、现代交通、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六大要素,“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线规划建设需要在布局组团化、产业高端化、建设集约化、功能复合化、空间人性化、环境田园化、风貌多样化、交通网络化和配套标准化九个方面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一、布局组团化
(一)全市以中心城为核心,形成城、镇、村合理布局的市域城乡体系,城、镇、村之间以田园隔离,防止连片发展。
(二)构建走廊式、组团化、网络状城乡空间格局,形成“青山绿水抱林盘,大城小镇嵌田园”的整体风貌。
二、产业高端化
形成以现代服务业和总部经济为核心、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强大的现代制造业和现代农业为基础的市域现代产业体系。按照“西部第一、全国一流”的标准,大力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实现高附加值、高投入、高产出,从业人员收入达到中高水平。
(一)现代农业:规模化生产,与二、三产业协调联动发展,逐步形成与旅游、物流、商贸、加工结合的都市现代农业。
(二)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制造业:中心城重点发展总部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二圈层重点发展高端产业,三圈层重点发展产业高端。
(三)现代服务业:分类聚集、规模发展,形成“一核集聚、四城辐射、两带带动”的发展格局。中心城退二进三,重点发展金融业、商业、文化创意等;
二、三圈层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商贸、旅游和物流等。
三、建设集约化
在资源利用、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实行高度集约化。
(一)资源利用集约化
1.土地资源集约化利用:至2020年,成都建设用地增量空间有限,只有通过土地整理和提高用地集约度,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2.水资源集约化利用:成都是一个结构性缺水的城市,环境用水量不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通过城镇和产业集中集约发展,才有条件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提高水资源集约利用水平。
3.能源集约化利用:成都市能源主要靠外部输入,成都电网为受端电网,城镇和产业必须集中集约发展才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二)城镇建设集约化
城市和城镇采用高强度的集约化建设方式。1.中心城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功能,呈现高度集中集约的城市空间形态;外围组团和新城适度集聚,总体开发强度低于中心城,在组团中心、交通枢纽、发展轴线上集聚发展。总体呈现从城市核心向外由密到疏、由高到低“梯度式”的形态特征。
2.城镇采用高强度、中低密度的集约化建设方式,形成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空间形态,塑造丰富的空间层次感。
(三)产业发展集约化
包括产业布局集中化、产业发展集群化、产业用地建设集约化三个方面。
1.产业布局集中化。产业进一步向园区集中,将工业集中度达到80%以上;
2.产业发展集群化。突出一区一主业,强化主导产业和产业集群,实现西部第一、全国一流的目标;
3.产业用地建设集约化。单位面积工业用地增加值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提高工业用地建设强度,容积率达到1.5以上。
(四)农村集约化发展
规模化、精细化、立体化发展现代农业,重点发展城郊型高附加值农业;农村居住要因地制宜,相对集中,集约建设。
四、功能复合化
(一)城市区域功能复合:工作、居住、休憩与交通功能混合,防止过度分区、功能单一带来的活力缺乏、低效率与交通问题。
(二)建设项目功能复合:由单一功能的建筑向复合功能的城市综合体发展。
(三)地下与地上空间复合利用: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四)强化中心:各级城镇、各个组团在功能高度复合化的基础上形成功能完善、配套齐全的各级中心,防止城镇园区化、小区化、空心化。
五、空间人性化
通过城市设计,按照以人为本原则规划设计城镇空间,形成人性化、生活化的城市空间。
(一)空间尺度人性化:具有宜人的街巷空间和公共开敞空间,及丰富多彩的临街业态,防止宽马路和大广场。
(二)功能人性化:以人为本,按照人的生活需求和活动范围配置各种配套功能,包括医疗、教育、卫生、文化、购物、娱乐,形成合理的功能布局。
(三)设施人性化:根据人的需求配置方便使用的公共设施。
六、环境田园化 山、水、田、林构成成都的生态本底和自然环境,须“显山、亮水、露田”,营造宜人的城市环境,展现田园风光和自然之美。
(一)保护生态屏障:保护龙门山脉和龙泉山脉(即两带)构成的生态屏障,体现“人在林中”。
(二)体现城在田中:城乡形态应体现“城在田中”,农田既具有农业生产功能,又承担城市的生态功能和休闲功能。
(三)体现园在城中:中心城、县城绿地布局均衡化,形成“园在城中”。重点在“198”地区、“三山一陵”、城市公园及街头绿地、城市道路及河道两侧进行绿化。
1.“198”地区:为城市楔形绿地及外环路两侧各500米范围,共计140平方公里生态用地,打造高品质田园风貌。
2.城市公园:对“三山一陵”,即磨盘山、凤凰山、天回山及十陵公园进行造林绿化。
3.街头绿地:按“出门500米见绿”,建设城市绿地系统。
(四)小城镇和居民点的居住环境田园化。
1.小城镇:布局应顺应自然,与农田充分融合;以农田和林地作为环境绿化。
2.农村聚居点:宅前屋后田园化,以农田、菜园或经济林木作为环境绿化。
(五)道路及河流绿化:城市与城镇之间、城镇与乡村之间的道路应顺应自然地形,避免宽马路、大广场,道路两侧田园化。
(六)林盘:川西林盘是我市特有的田园景观和环境特色,要充分保护和利用典型的川西林盘。
七、风貌多样化
(一)空间轮廓多样化:形成高低错落的天际轮廓线。
(二)建筑风格多样化:在整体风格协调的基础上体现多样化。
(三)保护历史文化,体现文化的多元化。
(四)各级城镇应形成各自独特的标志。
八、交通网络化
构建辐射区域、覆盖全域、高效便捷、以“TOD”为导向的综合交通体系。
(一)强化枢纽:建设国际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使成都成为世界交通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和枢纽。成都交通枢纽由航空、铁路、公路三大枢纽构成。
1.航空枢纽:加快建设双流国际机场与成都第二机场,规划形成覆盖世界各大洲重要城市的航空网络,最终形成客运总量9900万的国际区域性航空枢纽。
2.铁路枢纽:在国内形成南北贯通、东西连接、通江达海的高速铁路网络,形成成都至贵阳、昆明等邻近省会城市2小时交通圈,至西安、武汉、兰州等周边省会城市4小时交通圈,至环渤海、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8小时交通圈。打通通向大西洋、印度洋的对外铁路通道。构建对接西亚、欧洲、南亚、东南亚之间的铁路网,打造成都国际铁路枢纽。
3.公路枢纽:形成至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经济区20小时交通圈,打造成都对接中亚、南亚、西亚以及欧洲的公路运输大通道,极大增强成都对外交通辐射能力,提升成都在亚洲公路网络中的枢纽地位。
(二)构建全域综合交通网络:全域综合交通网络由道路网络、轨道网络、公交网络及物流网络构成。
1.道路网络:形成环状加放射的多层次道路网络体系。中心城与县城由高速路、快速路连接,县城与重点镇由一级路连接,镇与村由村级公路连接,县城之间、各组团之间形成环状快速连接。
2.轨道网络:形成由国铁、城际铁路、城市轨道有机衔接,连接中心城、县城、重要功能区的一体化轨道交通网络。根据正在修编的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初步确定16条地铁线,总长约658公里。
3.公交网络:从中心城延伸到中心村,形成全域城乡满覆盖、公交一体化的公交网络,依托公交枢纽形成“TOD”发展模式。
九、配套标准化 全市形成城乡满覆盖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配套体系,各级城镇和农村配套功能标准化,配套设施建筑风貌多样化。
(一)配套项目标准化
1.中心城和县城:形成教育、医疗、体育、文化、商业、市政等九大类近一百项配套体系。
2.重点镇:“1+17”,即1个重点镇需配套完善17项公共配套建设。
3.一般镇:“1+13”,配置公共配套设施6项,市政设施7项。
4.农村新型社区:“1+10”,即1个村(社区)配置10项公共服务设施。
(二)配套功能标准化
1.教育:高中进城、初中进镇、小学相对就近、所有乡镇建中心幼儿园,优质教育资源覆盖全域成都。
2.医疗:县城医疗体系由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构成,重点镇设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医院)或标准化卫生院,一般乡镇设标准化卫生院,农村聚居点设村卫生站。
3.文化:县城设图书馆、文化馆和剧场,重点镇设综合文化活动中心,一般镇设综合文化活动站,农村聚居点设综合文化活动室。4.体育:每个县城设区县级体育中心(主要含体育场、体育馆、游泳池等),重点镇体育设施达到“111”标准(即1个田径场、1个标准体育设施、1处全民健身广场),一般镇设“两场一池”(即1个标准灯光篮球场、1处全民健身广场和1个标准游泳池),农村聚居点设全民健身设施。
5.社区服务:县城内各社区、镇、村都应设社区服务中心,提供包括就业、社会保障、救助、卫生和计划生育、文化、教育、体育、流动人口管理、安全等服务。社区服务全域满覆盖。
6.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包括道路、给排水、电力、通信、燃气、环卫、环保、防洪、消防、殡葬等,均按照城乡统筹的原则进行规划建设。
第三篇:现代城市规划理论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
一、新城市主义:新城市主义是20世纪90年代初针对郊区无序蔓延带来的城市问题而形成的一个新的城市规划及设计理论。主张借鉴二战前美国小城镇和城镇规划优秀传统,塑造具有城镇生活氛围、紧凑的社区,取代郊区蔓延的发展模式。新城市主义思想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1993年在美国亚历山德里亚召开的第一届新城市主义大会比标志着新城市主义运动的正式确立和理论体系的成熟。新城市主义提倡创造和重建丰富多样的、适于步行的、紧凑的、混合使用的社区,对建筑环境进行重新整合,形成完善的都市、城镇、乡村和邻里单元。其两大组成理论为:
一、传统邻里社区发展理论;
二、公共交通主导型开发理论。特点:
1、适宜步行的邻里环境。大多数日常需求都在离家或者工作地点5~10分钟的步行环境内完成。
2、连通性。格网式相互连通的街道成网络结构分布,可以疏解交通。大多数街道都较窄,适宜步行。高质量的步行网络以及公共空间使得步行更舒适,愉快、有趣。
3、功能混合。商店、办公楼、公寓、住宅、娱乐、教育设施混合在一起,邻里、街道和建筑内部的功能混合。
4、多样化的住宅。类型、使用期限、尺寸和价格不同的各类住宅集中在一起。
5、高质量的建筑和城市设计。强调美学和人的舒适感,创造一种区域感。在社区内特别设置一些公共建筑和公共场所。通过人性化建筑结构和优雅的周边环境给人特别的精神享受。
6、传统的邻里结构。可辨别的中心和边界。跨度限制在0.4~1.6公里。
7、高密度。更多的建筑、住宅、商店和服务设施集中在一起,鼓励步行,促进更加有效地利用资源和节约时间。
8、精明的交通体系。高效铁路网将城镇连接在一起。适宜步行的设计理念鼓励人们步行或大量使用自行车等作为日常交通工具。
9、可持续发展。社区的开发和运转对环境影响到最小程度。减少对有限土地资源和燃料的使用,多用当地产品。
10、追求高生活质量。总的来说,以上各点都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提高整个社区居民乃至整个人类社区的生活质量。
二、精明增长与增长管理思想:核心内容是:用足城市存量空间,减少盲目扩张;加强对现有社区的重建,重新开发废弃、污染工业用地,以节约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成本;城市建设相对集中,空间紧凑,混合用地功能,鼓励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步行,保护开放空间和创造舒适的环境,通过鼓励、限制和保护措施,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精明增长是一种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基础上控制城市扩张、保护生态环境、服务于经济发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发展模式。最直接的目标就是控制城市蔓延,其具体目标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保护农地;二是保护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两个方面;三是繁荣城市经济;四是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通过城市精明增长计划的实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实现措施:断面规划、划定城市增长区、填充式开发和再开发、发展权转移。
成功之处:精明增长在美国的不同层面和不同领域得到了积极贯彻,且产生了不错效果。这主要归结于国家、州和地方三个能级政府的大力扶持,相互配合及其导向功能。联邦政府从预算及财政资助方面、州政府从政策制订以及超区域协作方面、城市政府从具体实施方面也都扮演了良好角色。在实施手段上,也能合理选择法律、经济、行政等政策工具,恰当地推进了精明增长的实践进程。
不足之处:精明增长的具体操作方式还需进一步明确和细化,测量和评估标准尚待统一,针对不同地区和城市人口、地理等特征应有区别使用精明增长的管理工具;参与主体以政府组
织为主,没有充分调动企业、社团及公民的积极参与;在推进精明增长的流程中,对于中前期的规划制定及实施比较关注,但对于后期的效果评估和反馈则缺乏重视。
三、城市“触媒”理论:“城市触媒”是指城市化学连锁反应,其中激发与维系城市发生化学反应的“触媒体”可能是一间旅馆、一座购物区或一个交通中心;也可能是博物馆、戏院或设计过的开放空间;或者是小规模的、特别的实体,如一列廊柱或喷水池。一个具有良性触媒作用的城市设计将会给城市发展带来正面的推动作用。城市触媒是由城市(它的‘实验室’)所塑造的元素,然后反过来塑造它本身的环境。他的目的是促使城市结构持续与渐进的发展。最重要的是该触媒并非单一的最终产品,而是一个可以刺激与引导后续开发的元素。在城市触媒理论中重要的突破点在于提出了如何从目标到实现的途径,其中作用与反作用、原因和结果是构成触媒概念的主要部分。触媒理论并没有为所有的城市地区规划出单独完成目标的方法、一个最终的形式或一个较好的视觉特质,而是描述一个城市开发的必备特征:可激起其他作用的力量。
第四篇:税源专业化管理培训班学习体会
税源专业化管理培训班学习体会
——魏民
9月1日至9月9日,我有幸参加了市局在长沙税务干部学院举办的税源专业化管理培训班。重点学习了税源专业化管理、税收风险管理、税收征管改革、纳税评估等八方面内容。在这段紧张充实的学习期间,使我在征管理念、业务知识和具体操作上均受益匪浅,即学习了新知识、新理念,也提高了新视野、新境界。
态度是决定学习的关键。做任何事,首先要有端正的态度,学习培训更是如此。学习不仅要讲究效率,还要有正确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学习的决心和态度。我们经常说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容易的事做好就是不容易,这其中就包含了一种态度。所以既然市局给了我们参加培训学习的机会,就要端正态度,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培训中,在培训中开拓思路、增长见识、提高技能,要真正学有所获,不辜负市局党组对我们的殷切期望。
优化纳税服务是提高纳税遵从的重要举措。在听完学院教授讲授的纳税遵从课程后,我认为,加强执法刚性,固然可使纳税人被动遵从,而通过优化纳税服务,让纳税人主动遵从税法,可能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始终坚持始于纳税人需求、基于纳税人满意、终于纳税人遵从理念,促进税收征管关系和谐融洽,实现纳税人自觉遵从税法。高度重视纳税人各种合理需求,建立收集、分析、满足纳税人需求的快速响应机制,不仅要努力满足其多层次的共性需求,也要创造条件满足不同类型纳税人的个性化需求。同时,税务机关也应更多地站在纳税人的角度考虑税收工作,更加注重以纳税人为导向优化征管流程和资源配置,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征管手段,精简涉税资料,简化办税环节,缩短办税时间,提高办税效率。真正做到为纳税人减负,让纳税人有普遍认同感,引导纳税人自觉遵从税法。
依法行政是防范税收执法风险的根本保证。在税收风险管理讲座中,我深切地感受到目前我们税务部门面临的行政执法风险是越来越大。如在税务登记中的漏征漏管、税款征收中的跑冒滴漏、执法程序中的越位缺位等等,都有可能造成税收执法风险。这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强化执法风险管理,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一是提高认识。正确认识税收执法风险,努力营造良好的税收执法环境,减少税务人员的执法压力,增强其危机感、责任感和忠诚度,保证税收法律制度的正确施行,不断提升税务机关的执法公信力。二是以人为本。一方面强化执法风险管理的能力,为税务干部提供“安全通道”,根据执法风险的种类、风险大小、发生几率、危害程度,确定不同等级,提出提出工作要求和应对方案,构建风险防范体系,增强执法人员主动防范执法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强化执法监督纠错改错能力,铸造防范执法风险的“防火墙”。通过内部监督、评价、考核,发挥执法监督的效能,规范和约束税务执法人员正确行使手中权力,降低减少执法风险,保护好地税干部,维护好地税形象。
第五篇:安全管理领导干部培训班学习体会
参加油田安全管理领导干部培训班
学习体会
(XXXXXXXXXXXXXXXXX)
X月X日至X月X日,我参加了油田在重庆科技学院举办的安全管理领导干部培训班,学习了HSE管理体系、现代企业安全管理及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职业健康及职业病防治、安全心理、行为与控制、消防安全与自救、事故案例分析等多方面的知识。通过几天的学习,我感觉这次安全管理培训内容丰富,授课老师讲解透彻,使我开阔了安全管理工作视野,更深刻地理解了HSE管理体系的内涵,对今后的工作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众所周知安全是每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涵盖与前提,由此安全显得非常重要。对于石化施工企业来说实现安全生产所面临的难度更大,因为其施工项目安全生产有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特点:油气场所施工多、高处作业多、露天作业多、立体交叉作业多等。以上这些特点决定了施工过程是个危险性大、突发性强、容易发生伤亡事故的生产过程。因此,施工现场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保证施工项目的安全生产显得由为重要。
我们公司这几年外部项目部较多,很多人员都在闯市场,如何做好外部项目部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觉得要做好三大项工作:一是做好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一)项目部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组织机构。项目要建立
以项目经理为安全第一责任人的项目安全领导小组。
(二)项目部要建立健全安全岗位责任制等制度。制订安全岗位责任制,从管理层到工作层,层层签定安全责任状。项目经理要定期组织项目成员对岗位责任制进行学习、落实。
(三)项目部要根据工程的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目标,确定现场管理要达到的标准,对目标进行分解,落实到人。
(四)由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安全施工组织设计,以及吊装作业、脚手架等专项安全技术方案。对施工现场进行整体规划,绘制施工现场平面布臵图。二是做好开工后的基础工作。
(一)安全教育工作。进场教育:组织项目部有关人员对新工人进行岗前安全教育,教育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教育后进行书面考试,建立教育档案,经签发上岗证后方可进入现场施工。班前教育:严格按照班前活动制度坚持班前教育。结合工程的实际进度,按照施工的不同阶段,结合当日施工内容、天气等情况进行。保证天天讲安全,时时刻刻有安全。季节性教育:根据季节的变化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换季教育。主要针对雨天、暑期施工和冬季施工的特点进行。
(二)安全检查工作。检查人员须认真学习和熟练掌握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规范,检查尺度要严、要准。检查完毕,在下达隐患通知单的同时,要对重要环节和提出的问题向整改负责人进行必要的讲解。使项目部在整改隐患、落实措施时做到有的放矢、不留死角,达到规范管理。
(三)安全资料管理。搞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安全资料务必做到“三性”。及时性:安全资料必须随着工程进
度同步进行,及时收集整理,防止资料与施工脱节。真实性:建立安全资料能够实现对现场潜在隐患的预测控制,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与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保持高度一致。针对性:安全资料的基本作用是指导现场的安全管理。对于施工过程中安全设施的真正落实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安全考核工作。项目部制定具体的考核办法,定期对项目部所有管理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内容侧重于本阶段项目成员对安全岗位责任的完成和分解目标的落实情况。
(五)隐患整改工作。对于检查提出的问题,项目部都必须按照“三定”原则(定人、定时、定措施)进行整改。三是做好项目安全文化建设。建设项目安全文化,可以增强全体成员对项目部安全生产工作的凝聚力,最终实现项目部的安全生产目标。项目部要以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为核心来建立项目部的安全文化建设,以提高项目部对安全生产的凝聚力来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集思广益,不断改进施工工程的各项安全设施。形成定期的安全活动,宣传其他项目部好的安全管理模式、方法,推广先进的管理经验,探讨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安全问题及解决的办法等等。充分利用施工现场宣传栏、黑板报,建立“安全违章曝光台”。杜绝违章、确保职工健康与安全是安全管理的最终目的。
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我深刻体会到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重点是进行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控制,落实安全管理决策与目标。以消除一切事故,避免事故伤害,减少事故损失为管理目的。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是职工安全与健康的需要,是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需要,是国家法制的需要。在工作中,要建立好HSE管理体系,要将HSE内涵融入到管理控制活动的全过程,防止事故的发生。将风险和影响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最低程度是HSE管理体系运行的最直接的目的。同时充分认识到风险管理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是所有HSE管理体系的基础,应定期检查危害因素的所在,并评估业务活动中相关风险,并对所有风险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管理,以防止潜在事故的发生或降低事故所产生的影响。
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是一项任务艰巨的工作,但是只要我们提高思想认识,完善管理机构,健全安全制度,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制订全面的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树立防患于未然的思想,狠抓落实,那么我们施工现场的安全事故必将大大减少,不论对于企业还是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安全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应时刻在施工过程中给大家敲响安全警钟,唤醒安全意识和责任感。多一份投入,多一点认真,就可能少一起事故,避免一起灾难,增加企业一点效益。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按照集团公司、油田安全管理的要求,抓好对本单位安全管理工作,为油田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XXXX年X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