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现代培训理念与实践_试题
现代培训理念与实践 试题 考试学员: 总分值 100.0分您的考试成绩:72.0
判断题部分(每小题4.0分,共20.0分)
第 1 题.干部教育的“三字经”:听和懂,学和会,用和上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但听懂、学会和用上不存在逻辑关系。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 B
您的答案: B
第 2 题.干部教育培训的关键在于转换。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 A
您的答案: A
第 3 题.知识要分开来学,合起来用,要以“用”统领“学”。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 A
您的答案: A
第 4 题.行为训练课,需要更多的习和术,而不需要讲太多的大道理。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 A
您的答案: A
第 5 题.依据干部教育“三字经”的理念,学的最终目的是用,学了以后不会用,用不上,就是白学。
A.正确
B.错误
标准答案: A
您的答案: A
单选题部分(每小题12.0分,共60.0分)第 1 题.经验、反思、理论、实践这么一个简单的循环圈理论,我们往往做不到,主要原因在于()。
A.反思
B.实践
C.转换
D.理论
标准答案: C
您的答案: A
第 2 题.根据我国的教育的改革发展纲要,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一种()之争。
A.科技
B.知识
C.学习
D.教育资源
您的答案: C
第 3 题.衡量一个培训机构的办学能力的重要标志,是依据其()。
A.专题培训模块
B.开设课程的数量
C.能够接纳的学员数量
D.培训人员的数量
标准答案: A
您的答案: A
第 4 题.现代教育中,教师不再是被动地去上课,而且也是课程的设计者、()。
A.开发者
B.提供者
C.使用者
D.完善者
标准答案: A
您的答案: B
第 5 题.重学请问,容易听不懂,主要原因是老师讲得多,问得少,学员没有()。
A.理解
B.记住
C.反思
D.转换
标准答案: A
您的答案: A
多选题部分(每小题4.0分,共20.0分)第 1 题.国际上经典的学习循环圈理论包括哪些阶段?()
A.经验
B.反思
C.理论
D.实践
标准答案: ABCD
您的答案: ABCD
第 2 题.创新培训实践,要求现代教育培训需要做到()。
A.以专题为主打的培训班次
B.以学员为主体的互动教学
C.以培训师为目标的教师角色转换
标准答案: ABC
您的答案: ABC
第 3 题.案例教学实现三位一体,指的是()融于一体。
A.理论实践
B.教学培训
C.科学研究
D.决策咨询
标准答案: BCD
第 4 题.关于教育与培训的区别,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教育重教、重学;培训重训
B.教育教授理论,传授知识
C.培训训练思维,训练行为;培训增强决策力、说服力、公信力等
D.教育是有针对性地补充优化知识;培训是提供系统完整的学科知识
标准答案: ABC
您的答案: ABC
第 5 题.我们的学习方式正在发生变化,人类的学习实际上不过是通过“问”和“答”积累知识,包括()。
A.自问自答
B.学生问,教师答
C.教师问,学生答
D.互问互答
标准答案: ABCD
您的答案: ABCD
第二篇:如何树立现代培训理念
如何树立现代培训理念
2011-11-23
什么是现代培训理念,在弄清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培训案例:某国营机械公司新上任的人力资源部部长王先生,在一次研讨会上获得了一些他自认为不错的其它企业的培训经验,于是,回来后就兴致勃勃地向公司提交了一份全员培训计划书,以提升人力资源部的新面貌。不久,该计划书就获批准。王先生便踌躇满志地“对公司全体人员——上至总经理、下至一线生产员工,进行为期一周的脱产计算机培训。”为此,公司还专门下拨十几万元的培训费。可一周的培训过后,大家议论最多的,便是对培训效果的不满。除办公室的几名员工和45岁以上的几名中层干部觉得有所收获外,其他员工要么觉得收效甚微,要么觉得学而无用,大多数人认为:十几万元的培训费用只买来了一时的“轰动效应”。有的员工甚至认为,这场培训,是新官上任点的一把火,是在花单位的钱往自己脸上贴金!而听到种种议论的王先生则感到委屈:在一个有着传统意识的老国企,给员工灌输一些新知识怎么效果不理想呢?他百思不得其解:当今竞争环境下,每人学点计算机知识应该是很有用的呀!怎么不受欢迎呢?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几个问题:首先,培训计划的提出具有偶然性,没有调查本企业的基本情况,没有征求员工的意见;其次,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不受学员欢迎,因而培训效果不理想;最后,培训目标没有与企业的生产联系起来。从以上几点可看出,培训组织者没有树立现代培训理念。树立现代培训理念是提高企业培训成果转化率的重要途径,它是指导培训活动的先进理论,能全面提升培训质量,使培训的长期效应能有效表现出来。什么是现代培训理念呢?培训理念是存在于观念中的一种关于培训活动的深层次的认识,它决定人们对培训目标的认识,指导人们对培训手段的选择,约束着人们对培训过程的组织。现代培训理念是与科技现代化相适应的一种先进的培训观念,是否树立现代培训理念,决定一个企业能否建立起先进的培训模式,能否及时将学员学到的知识转化为企业现实的生产效率。
它要求培训管理人员专业化,为职工创造良性的内部学习环境,培训设计与执行相一致,培训目标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相一致,强调让培训理想地解决培训该解决的问题。
目前,许多企业的培训还没有解决培训该解决的问题,与生产技术的现代化和市场经济的要求是相背离的,还存在一些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追求表面形式
比如许多企业界人士为了能拿到MBA进修证书,不惜花费很高的费用,结果造成许多参差不齐的培训班遍地都是。对这类证书,大陆企业好像相当重视,其实那些东西对企业并无多大意义。
2.培训手法是比较落后和单一的传统培训方法
所谓传统培训方式,是指由企业自行组织,通过邀请外部的专家学者或企业内部相关专业工程师、技术员担任培训教师,定时(多为教室)、定点、有一定规模、脱产或半脱产,就某个专题进行为期数天或数星期的正式培训活动。传统单一的培训方式有不少的缺陷,主要表现在:(1)培训质量受制于外聘教师的水平。对企业来说,外聘培训讲师是一件比较冒险的工作,尽管有职称、阅历、年龄、口碑等作依据,但总会因选择范围、交际幅度、费用预算等方面而要在理想状态和现实可行性之间妥协。而一旦聘定,则培训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就维系在教师的水准上了。受制于固定的安排:一旦培训计划确定后,当某些受训对象有重要事务无法到课时,机会损失就无法弥补。
(2)传统培训大多费用偏高。培训费用主要由讲课费(包括差旅费等)和耽误成本(所有受训对象因参加培训而实际损失的工作效能)两部分组织。传统培训法的效果不怎么样,费用却不低,目前外聘教师平均课时收费为300-500元/小时,另加差旅费用。当然,西方的10000美元/天更是难以接受的天文数字。此外,受训对象参加培训如果没有学到应学到的东西,耽误成本将会双倍增加,既损失了工作应创造的价值,又损失了培训应得到的价值.这样就造成经费的无形与有形损失.(3)针对性差:课程设计偏于理论化和笼统、课程元素相对单
一,这是许多受训者的共同感受。(4)课后辅导缺乏:任何培训都很难保证在一次短期培训中解决企业和受训者所有的疑惑和难题,为使其真正有所收获,课后辅导和继续服务必不可少。而目前大部分培训是教师上课后一走了之,全不顾及学习学习后的感受,这也是造成培训质量低的一个因素。(5)从培训的主题方面来看,课题还不够细致,谈的主题还比较泛,体系性还不强。往往是选一个主体,让不同的老师分别讲,彼此衔接上存在一些问题。有时,对一个问题,教师之间的观点大径相庭,这就易造成学员的思想混乱。(6)企业对培训较为急功近利,缺少长期投资意识。
当前,这些培训误区和问题的存在极在地影响了培训质量,而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主要是由于培训管理者的没有先进的培训理念对培训进行指导导致的,现代培训理念是一种先进的培训观念,因此,要想从误区走出来,解决培训方式落后的问题,就要求培训组织者树立现代培训理念。现代培训理念指导下的现代培训具有与传统培训截然不同的特点,以往培训是把培训看成一种形式上的东西,为培训而培训,认为培训就是把学员招集起来,请教师上课,而不管学员是否学到东西,培训的地点局限于教室,在教学上以教师唱独角戏为主要特点,说教的成份居多,学习与工作分离,注重个体技能的培养。在现代培训理念指导下培训活动注重学员学的过程,教师只是一个导演,为学员提供指导,学习的空间相当广阔,从办公室到车间、到教室、到家庭,无处无时不在学习;在教学上强调学员的中心地位,充分发挥学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教师只是适时提供指导,注重组织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培训的模式主要表现为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所谓工作学习化:是指把工作的过程看成是学习的过程,学习型组织强调工作中的反思,认为反思是最好的学习;所谓学习工作化是指把学习过程看成最重要的工作,其它都靠后排;当今企业之间竞争就是学习速度的竞争;培训方式方法的多元化和现代化。现代培训理念要求综合应用各种现代培训方法,比如:教学手段有:网上培训、远程教育、培训超市;组织方法有:模块化、学分制、导师制、教导
营、星级员工、一线通、培训项目经理制。教学方法有:过程研修等等。此外,现代培训理念要求培训和管理结合起来,在管理的过程中进行培训,培训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训如果脱离开公司管理的实际情况,就像是望梅止渴。
如何树立现代培训理念,哪些人必有树立现代培训理念?这是目前培训活动必须解决的问题,通过多年的实践证明,不但是培训组织者要树立现代培训理念,而且培训教师和学员也必须树立现代培训理念,只有这样,培训提供者和接受培训者才会形成共识,目标一致,扫清培训的心理障碍。如何树立现代培训理念?靠说教肯定是不行的?树立一种理念也是一种系统的潜移默化的特殊工程,树立现代培训理念也不例外,必须从以下几方面下手:
首先应培养具有本企业特色和创新精神的企业培训师。企业培训从长远来说,培养自己的培训师方为上策。从企业成长起来的培训师,有着从外面聘请的培训师无可比拟的优势。首先,企业培训师熟悉公司的内部环境、管理风格、业务状况;其次,企业培训师认可公司的企业文化、价值观念;再次,企业培训师所有的培训内容制定,都是切实围绕企业确实存在的问题来开展的,并可进行有针对性的跟踪及调整。
培训是一项与时俱进的工作,跟不上需要,跟不上时代就会被无情地抛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培训师是导演,培训师的所采用的培训模式,对过程的控制水平,以及在组织过程中表现出的先进的思想观念,无不对学员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每一次培训中都主导着培训的大方向,培训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与组织者的“导演”水平有很大的关系。作者:陈诚
第三篇:现代培训理念与方法(上)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现代培训理念与方法(上)
张林芬
国家行政学院进修部副主任、教授
各位学员大家好,很高兴有这样一个平台和大家交流有关干部教育培训的一些想法和做法。我本人可以说今年教龄30年,头10年是在一所高校给本科生上课,后20年就在我们国家行政学院从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今天,我想把我个人对教育和培训中的一些认识,还有一些我们的做法和大家做一个交流。
课程前言
现在大家热评的一个词是现代培训理念,我个人理解培训理念,就是说我们应该按照什么样的要求来做培训。我想跟大家首先交流的是干教条例,大家一起来看看干教条例,它是怎么告诉我们,或者是怎么要求我们做培训。干教条例2006年是试行版,去年年底正式发行。正式发行的干教条例中,干教条例的原则从原来的五条变成七条。干教条例告诉我们,培训应该服务大局,按需施教,以德为先,注重能力,分级分类,全员培训。我想我刚才不是口误,我是故意的,因为原来我们培训都是分级分类。现在我们这个新的干教条例要求我们分类分级,这个非常重要。也就是说,干同样工作的人,有同样相似工作经历的人在一起学习会使他们互相学习。这个原则中也讲到联系实际,改革创新,也要求我们从严管理。其实这个原则告诉我们干部教育培训应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我想这个原则已经告诉我们很清楚,让我们怎么干,怎么做,作为我们培训管理者来讲就是如何去做到。
干教条例告诉我们怎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就是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谋划和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坚持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在哪里,干部教育培训的工作就跟到哪里,改革发展的主战场在哪里,干部教育的中心重心就在哪里。其实已经说的很清楚,我们作为培训管理者,还是这句话就是如何才能做到。如何做到中就有一个方式方法的问题,我们对这个方式方法这么多年来一直想创新,为什么呢?想提升培训的质量和效果。所以干教条例也明确告诉我们,方式方法是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和效益的关键,剩下来的事情还是这样,我们到底该怎么做,才能够让我们去通过方式方法的创新,提升我们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作为培训管理者来讲,干部教育条例告诉我们,要科学地设置班次和学制,要改进方案。也就是说我们做培训首先要有一个班次,然后要有一个方案,然后要去创新各种方式方法,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怎么创新呢?干教条例告诉我们,要根据内容的要求和干部的特点综合应用多种方式,以实现教学相长,学习相长。刚才给大家简单地过了一下条例,其实也就是告诉我们这样一个培训要求,或者说经常交流要什么样的理念,什么样的要求。
其实就是按需求是基础,学员是主体,要围绕学员所从事的工作中的重心、中心工作开展,也就是说我们学员关心关注的工作来展开,通过培训让学员找到开展工作的一个答案。我个人觉得,我们现在要求的培训很清楚,剩下来的事情就是该怎么做,怎么做才能够落实这样的要求,这样的理念,换一句话说怎么做才能够体现出这样的理念和要求。我想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就是通过方式方法来实现,方式方法相当于一个工具,所有的工具在运用的过程中,你随便用肯定是出不了好效果,我们需要的是精心的设计和实施,只有把我们这些要做的培训组织活动、方式方法精心地设计和组织实施好,才能够取得好的效果,这就叫培训的设计和实施。对我们来说办一个班,要想让一个班取得效果,设计和实施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每个单元,也就是这个半天我们应该请谁上课,用什么方式上课,我们会精心地组织,也会设计好。除了这个以外,还有整个班次是什么样的一个设计,怎么样的一个逻辑关系,怎么能够通过我们的教和学员的学结合起来,以达到培训的效果,这是我这个讲座想给大家交流的。
所以说,我个人觉得要想把培训做出效果来,第一方面就是要设计和实施好培训方案,这是满足培训的一个需求,满足培训的需求基础是设计好培训方案。第二部分给大家介绍,为什么要这么设计,这是符合成人学习的特点,第三部分我想介绍一下怎么做才能够有更好的效果,特别是介绍我们这几年开展的很有成效的一种研讨方式,我们给它取名叫结构化研讨。
一、设计好培训方案是满足培训需求的基础
好了,我想先讲第一部分,设计好培训方案是满足培训需求的基础。我们知道办一个班跟我们当初在高校里头当普通教育中学校的老师是不一样的,我曾经当过十年的本科生老师。那个时候我们的教学管理部门给我安排课程的话,我首先要问我这个课教材是什么,大纲是什么。做培训就不能这样问了,做培训首先要问的是,听我课的人是谁,培训对象是谁,为什么有这个班,他们想要什么等等,这些是我们培训的需求。然后把这个需求先通过设计落下来,也就是说我们要设计一个方案,通过这样的设计把学员的需求落下来。第三单元是说我们每个环节怎么组织实施好,最后我们要回过头来看看效果怎么样,这叫培训的评估。我们希望帮助学员把学到的内容转化到工作中去,叫培训的转化。随着我们经济社会的发展,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我们会面临新的目标、任务方法,这些新的目标任务方法就是我们的培训需求。
我们知道我们是组织内、体制内的培训培训的需求来自于三个方面,这是所有的文件或者领导讲话中都会有这样的要求,我们的培训需求包括组织需求、岗位需求、个人需求。这三方面的需求落在我们学员身上,也就是说每个我们的培训对象也就是各层各级的领导干部,这些需求体现在他在工作中的一些重点、难点,所以培训的需求可以认为是工作中需要解决并且能够通过培训解决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是打引号的,也就是说我们要从中把它分析,找到它到底是干什么,这件事情到底是有哪些工作,哪些问题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培训的需求,需要我们去分析,需要我们去具体化。
(一)怎么通过培训落实需求
我们怎么通过培训把需求落下来,接下来我想从三个层面来给大家交流。第一层面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设什么班次,我们作为培训管理者,第一层面要说的事情就是我们要办什么班,办什么班意味着我们就要定为什么要办班,也就是说培训的目的,这是我们首先要做的一项工作,我们在谋划要办什么班的时候,就是在确定培训的目的。根据我们培训的一些相关文件,是公务员法还是干教条例,我们设班次的时候可以从三个角度来考虑:
第一个角度看看我们这个系统,我们这个地方有哪些干部到了一个新的岗位上,我们为了帮助这些干部把这个岗位很好地履职,也就是说很好地履行好这样的岗位,我们对他进行培训。培训的依据就是说岗位需要什么,我们就培训什么,这是第一个角度。
第二个角度,对这样一批干部,我们觉得这些干部需要发展,需要提升,需要更新,所以我们要对他进行培训。所以我们的对象是这样一群学员,为了帮助他们更新理念、知识、技能,我们对他进行培训,这是第二类的。
第三类我们就看看,我们要盯着我们的党委政府,我们的中心工作是什么,哪些中心工作需要进行培训,也就是哪些干部在从事这项工作,我们对他进行培训,培训以后使得他们对这项工作做得更好,也就是说我们的中心工作是什么,培训这样的学员,这样的干部,让他们把这项工作履行得更好,这种培训我们可以叫它为专题培训。
专题培训是当前非常有特色的一个班次,对我们学员来说,这是我们一年中重中之重的班次。说到专题,我们要围绕党委政府确定的中心工作展开,对这样的班次培训,可能会跟我们当初在高校的时候给学生上课是不一样的。我们肯定不可以想到,首先想到是开什么课,谁来讲,这些是很难做到的。我们怎么做这样的专题培训呢?首先我们想设什么班,我们肯定是要紧跟改革的节奏,要突出实效性,也就是说我们党委政府确定了哪些改革的工作,我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们的培训就要跟上。
比如我们学院在今年三月份办了一期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能力的一期研讨班,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办班?我们知道,因为去年年底,中央开了一个城市工作会,在这个会上,我们的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对城市规划建设的工作提出了更加明确、更高的要求。我们国家行政学院对从事这项工作的学员、领导干部进行培训。这样的专题班,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怎么培训,达到什么样的一个目的,和我们以往在高校中的那些目标、要设的课程可能有不同。我们首先想到的不是说要设什么课程,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要把这样的班打造成几个平台。
按照我们这几年的经验,我们认为这样的专题班是为了打造四个平台,第一个平台,解读中央政策,我们的中央制定了一个什么样的任务,什么样的政策,我们要把这样的政策给学员解读清楚,这是第一个平台。
第二个平台,我们培训不是说我把这个政策读懂了就可以,我们要落到工作的实处。也就是说这样的班次还要研究改革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我们把这样的班打造成研究重大问题的平台。
第三个平台,我们每一个政策在出台之前有很多的试点、尝试,积累了一些经验,所以我们把这个班也打造成分享工作经验的平台。也就是说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做到,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做到,怎么能够做到让政策解读得更清楚,我们问题研究得更透彻,把经验分享到位,这是三个平台。
最后一个平台,我们党和国家交给我们来办这样的班,也是展示了我们行政学院的办学职能的一个平台,我们的办学职能就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来开展。我们也觉得,我们要抓住这样一个机遇,发挥出我们的作用。所以这样的班次,首先想到的是为了打造这样四个平台。这是第一层面,也就是说我们怎么去满足需求,第一层面定班次,也就是说定目的。这项工作特别特别重要,但是觉得好像没有难,只要我们紧紧地把我们的培训围绕着中心来开展,我们就能够抓住这样一个主题,设这样的班来满足这样的一个需求。第一层面,也就是说设班次,也就定了一个目的,很重要,不难。
(二)设计方案流程
难的是第二方面,我们很多的班次,在设培训目的的时候,我们可能有这样的描述,我们帮助学员通过学了什么,讨论了什么,最后提升他们的素质和能力,这就到了一个最终的目标。作为培训管理者来说,我们可能做得更多的是在第二层面,通俗的说他们会了什么,才提升了这样的素质和能力,这是我们所要研究的工作。我们的培训对象是成年人,是领导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干部,他对我们所培训的这个主题肯定已经有一个基础,也就是说他该会的,该知道的,他已经很清楚。我们通过培训要让他达到一个高度,在从一个基础到一个高度之间有一个差距,这个差距在我们培训里就叫培训的目标,也就是说他会了哪些才能够从基础达到这样一个高度,这叫培训的目标。在我刚才讲解的过程中,就出现了两个概念,一个是培训的目的,一个是培训的目标。这两个概念,我觉得平时工作中可能口语上来讲,也不怎么分清楚。但是我个人觉得,我们要把培训做出效果,要把这两个概念要分清楚,这两个概念我觉得你不用去背它的定义,我想举个生活中的例子来让大家理解这两个概念,并且能够理解区分这两个概念会带来什么好处。
比如说我作为老师,我想给一个班的学员定一个目的,我想让我们这个班的学员去了解一下颐和园,让他们参观游览三个小时,比如我今天下午让全班50个学员到颐和园去游览三个小时,去了解颐和园。我作为培训老师把这个目的讲清楚以后,如果我只说到这儿,我们50位学员到了颐和园门口就会出现这样一个情况,进了颐和园一看,颐和园还是很大的,有学员开始主动说,各位学员我们还是右转弯往这边走,有的学员觉得还是左转弯比较好,这个时候人就散了。有的学员开始看颐和园挺大,也不知道重点看哪里,有的可能看了半个小时就会给我打电话,张老师看完了,那我只能请他回来。有的正好是三个小时看完,有的到了三个小时还会给打电话说,张老师没看完,申请再多看一段时间,五个小时才回来。好了,不管你是半个小时,三个小时还是五个小时,回来以后作为老师我就要检测,我会问大家,各位学员你们游览了颐和园以后,了解颐和园了吗,我相信各位学员都觉得不太好回答。我是回答了解,还是回答不了解呢,其实作为老师我,您回答了解和不了解,我心里也没底,因为我靠什么证明你了解了,你心里也没底,所以就出现了这么一个状况。当然,最后有可能学员都会不好意思,都会说还是了解了,事实上学员心里没底,我心里也没标准,这样是不够的。
所以我必须重新设定一下,重新来提出要求,我会说:各位学员,今天下午我们去游览颐和园,您到了颐和园以后你们要走一下长廊,爬一下佛香阁,看一下石舫船,走过十七孔桥。我讲完这样以后,我们全班学员去了颐和园以后,颐和园尽管很大,大家都会想到张老师说了先去走一下长廊,所以大家都会去顺着长廊走。顺着长廊走差不多时间,佛香阁就在前面,就会爬佛香阁,再往前走就看到石舫船,然后张老师说要走过十七孔桥,就会从西边绕过来,走过十七孔桥,正好三个小时回来了。回来以后,我还会去检查,我还会问,各位学员看完颐和园了,那了解颐和园了吗,我相信这个时候,全班学员都会开始很高兴地会告诉我说,了解了,因为我们去了那四个地儿,也就是说我给他们设定的四个景点。四个景点相当于目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标,因为所有的人都会以这四个景点来证明他了解颐和园这个目的。所以景点好像是目标一样,换句话说目标就像是景点,所有人都会用目标来证明目的。这就是培训目的和目标的区别。只有把目标描述清楚,很具体了,每个人都会对照着看,我是不是达到了这样一个目的,所以目标比目的更加重要。所以我们每个班、每堂课都在定目标,其实一个班有一个班的目标,每堂课有每堂课的目标,一个班相当于就是一个目标体系。
目标确定了以后,剩下的事情大家又非常熟悉了,目标确定以后,我们就要琢磨,就是后面的事情了,我们该设什么样的课程,请什么样的老师,用什么方式来培训,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呢,这就是我们经常做的一项工作,是我们所讲的培训的设计流程。培训设计流程里头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建一个培训的目标,目标确定以后,你学习的路线图也就出来了。有了这个以后,才能够到我们要搭建一个什么样的培训框架,选什么样的老师,老师的内容互相之间怎么衔接,怎么让他们成为一个团队,内容互相衔接。然后我们作为培训管理者,我们都想教给学员,学员在学,我们怎么把教和学的路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帮助学员把学到的内容用到工作中去,也就是说营造一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氛围,这个流程看上去特别简单,但每一个班的流程做的时候,都有它的特殊性,都不容易。
接着再把这个例子讲完,比如提高城市规划建设能力这个班,学制是8天,目的很明确,通过培训,我们要提高学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能力,8天的时间,接下来的是,他知道哪些,会了哪些。那当然是他们最基本的基础的都是会的,这8天里他还需要哪些,知道哪些呢。我们根据需求的问卷调研以后,得出结论,从四个方面进行培训:第一,要让这些学员了解形势和任务,也就是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告诉我们到底对这项工作有什么新的要求,这是形势任务,我们首先要给大家解读清楚。第二方面,这样的要求下我们当前重点要干什么,所以把重点工作要给大家解读清楚,为了拓展这些学员的思维,我们会进行中外比较,也就是说介绍国外的一些理、做法,这是第三部分。第四部分,我们要看看回去怎么办,会有哪些重点、难点,我们来做一些探索,这是四个方面。围绕这四个方面会设一些内容。
内容的话也是跟以往做普通教育是不一样的,那个需要系统性,这个需要重点性。比如我们会有城市建设的主题,在这个班上,城市建设最关注的是建设的钱哪里来,这是重点要关注的,所以我们会培训这样的主题。比如我们还会培训城市管理,城市管理重点在社区管理这一块,还有城市中的堵车这样的城市病。这样的主题下,我们选择这些重点开展,而不是说系统地、学科性地一门课、一门课,肯定是围绕这样一个主题选一些重点,选这样一个培训内容。
接下来就是用什么方式,我用什么方式来实现呢,这是很重要的一项工作。首先,我们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这个班8天的时间有专题讲授,有案例教学,有经验交流,有学院论坛,有结构化研讨两次,有全班交流,还有其他一些活动。我们作为一个培训管理者,在设计这样的方案,其实更重要的事是内容和方式怎么结合起来。
(三)传统研讨与结构化研讨
我想用这张图表示学员是怎么学的,我来描述一下,这个班来了以后要开班,开班我们第一讲肯定要讲讲形式和任务。所以我们第一讲肯定要来解读一下中央城市会议精神,我个人可以觉得这样简单地理解,学这样的课就是要我们知道党和国家要我们干什么。我想这个时候每一位学员有意无意地就开始琢磨了,这项工作我已经干了很长时间,也取得了一些好的成绩。但是新的任务来了,目标更高了,可能接下来工作中会遇到一些困难,一些难题。既然这样,每个人都会有意无意地想,我们让大家表达出来,所以我们组织第一次小组研讨,第一次小组研讨说什么,每个小组对照着上午我们请来的老师领导讲授的这个形势和任务,我们交流一下我们已经取得的成绩,每个人讲一个亮点,然后对照着这个更高的要求,我们谈一谈下面开展的工作中,有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难题,每个学员都来交流。这些问题找出来以后怎么办,先放着,没关系。我们会引导学员带着这样的问题来听课,这是我们老师最愿意做的一件事情,我们经常会说学员带着问题听课效果会好。我们第一次小组研讨把问题找出来了以后,我们或者贴在教室,或者整理出来发给学员,让学员能够真正带着问题听课,这张图的上半段就是我们讲授时的内容。也就是我们觉得学员应该了解的一些重点主题,我们请老师来讲授。下面是互动式的,有学员论坛,有案例教学有经验交流。因为我们这个班学员比较多,所以案例教学分了三个主题,我们会请学员根据自己的工作特点,选一个主题参加。我们说了带着问题来听课,带着问题来互动、交流思考,课余时间他们在一起也有可能会聊,也可能会谈这项工作,这是我们最愿意看到的。等到这个班快结业的前一天,我们安排的课程学员该听的也都听了,交流的也交流了,可能会业余时间看书,思考,会给别的学员聊天,该思考的该学习的差不多了。所以我们从这儿开始出来,也就是说我们来对我们全班全组共同关注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交流。我们这个班五个小组,会聚焦出五个主题,每个小组会选一个主题来参加,这种形式我们在做的过程中,有些班次我们会请学员来重新选择一个主题进行分组,这个班我们请小组的组长选了一个主题,一个班五个小组,每个组选一个主题进行小组的深入交流。交流学习的成果出来以后,每个组有一个发言人在全班交流进行汇报,我们的结业是五个小组围绕着这个主题,这个班是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能力这样一个主题,针对下一阶段工作中的一些重点进行阐述,提出一些工作思路来。我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个人觉得可以简单这样理解,通过带着问题听课学习,最后我们每一个学员带着问题走了。也就是说,学员觉得我学到了,学有所获,我知道回去该怎么开展工作,那对我们培训管理者来说,也算完成了一个任务。
这个班里,我们安排了两次小组研讨,小组研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式,小组研讨怎么重要?我们首先看看干教条例是怎么说的,干教条例的学习辅导读本对研讨式教学是这样描述的:研讨式教学是指以问题为导向,发挥学员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后面就不念了,大家都知道小组研讨是怎么回事,在这个最新的学习辅导读本里,对研讨式教学非常非常重视两个方面的作用,就是学员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员的主体作用怎么表现?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参与性,简单地说,每个人都得参与,每个人都要发表意见。第二是互动性,互动简单地理解就是互相聊,我受你启发,你受我启发,这才叫互动。第三是研究性,我觉得就是说这个主题跟工作有关,值得探讨能有成果的东西,这是学员的主体作用。
教师的主导作用是这样的,要求在研讨中要把握三个方面来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一主题怎么设定,我们知道研讨肯定要研讨主题,研讨主题按照我们这几年的实践来讲,有时候由我们主办方通过调研来确定研讨主题,有时候我们就请学员自己来定,刚才我举的这个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这个班,就由学员来确定研讨主题。
教师的主导作用还体现在第二方面,过程。怎么让这个研讨有效推进,这个学习辅导里,第一次也用了催化这个词,后面我会再进行对这个词进行交流的。
第三方面对研讨的结果要进行总结和成果应用,这些也有很多形式,老师可以组织学员一起进行总结,学员也会进行总结回去进行成果的一些汇报。总的来讲,研讨中并不是不需要老师,需要老师在里头发挥作用。
我们也知道,其实在全国各个培训机构办班,小组研讨是一定有的。我也了解过很多,基本上几乎所有班次办班设定方案的时候,小组研讨是一定要设计进去的。其实我们平时单位会开会,我觉得小组研讨是最最常用的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我想用得这么普遍肯定有它的价值,也就是小组研讨真的非常有用。
这时候,这儿我借用一个乔哈里窗口,两位美国心理学家,他们用这样一个窗口来表达小组研讨的价值。乔哈里窗口我个人是这样理解的,我觉得他们可能觉得外面的世界变化太快,重点、难点问题太多,个人力量实在太有限了,每个人的力量有限在哪里。他们俩认为每个人对一个问题的认识,对一个主题的认识分四个区域,第一个区域叫公开区,理论上就是你知我知,谁都知道,大家想一下,如果我们的领导布置一项工作,我们每个人都很清楚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自己要干什么,怎么干,我想这个工作开展起来就很好开展了。可事实上不是这样的,每个个体他除了知道公开区,他还有盲点,盲点理论上讲就是我认为特别难的事情别人做得挺好,怎么办呢,向别人学习,听别人讲。除了盲点以外还有隐蔽区,也就是说你做得挺好,别人有难题来跟你请教,你告诉人家。这三个区域就是公开区、盲点、隐蔽区,我们其实在其他一些正常的班次中,我们通过讲授、案例、经验交流、现场教学等等这样的方式来实现。每个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除了这三个区域,还有一个区域叫未知区,这个未知区理论上讲你不知,我也不知。也就是说在这项工作推动的过程中,发现还有一些重点难点,而这个重点难点理论上讲目前为止,我们都没有答案,怎么办呢。从工作角度来看,我工作中的难点也特别希望有一位天才一样的老师能告诉我,这项工作推动可能会遇到什么难点,该怎么干,事实上,没有这样的天才老师能告诉我们这些难题怎么解决,乔哈里告诉我们这个难题怎么解决,靠学员。因为每位学员都是在工作的一线,每个人都积累了很多经验,经验丰富的学员在一起通过观点的碰撞,大家来谈,通过你一言我一语,互相受启发找到问题的答案。这就是小组研讨的价值,它的价值就是能解决未知区,也就是说我们要找到我们的问题究竟是什么,然后通过观点的碰撞来把这个问题解决掉。我想用乔哈里窗口来说明小组研讨的价值。
我想小组研讨这么有用,事实上因为我很多的工作,我也会去旁听学员的研讨,有一些研讨如果不好好地设计和组织,有时候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可能你们单位、你们班也出现传统研讨那样的问题,我简单描述一下。传统研讨以前就是这样的,让组长领着学员讨论,下午组长就开始组织大家讨论,组长会说,今天下午学校要求我们讨论,讨论的题目一什么,二什么,大家踊跃发言。一开始的时候,这个研讨是组长动员,也会特别安静,没人说话。大家都不说,可能对这个主题不一定感兴趣,二,觉得不知道从那儿说起,所以各位学员都采取不说话。这个时候组长很着急,他会动员,我们小组一定要讨论出成果,还要去汇报,老张老李能不能带个头,他会动员跟他关系不错的学员进行发言。我们有些学员觉得组长也不容易,行吧,我先发个言吧。老赵发言可能会讲什么呢,我想你仔细一听,可能会有这样一个感觉,觉得他三五句话一过,基本上在讲他们单位的工作小结,他们单位怎么情况,怎么回事,怎么干的。半个小时这一讲就过去了,像单位的小结一样。下一个学员受到了启发,我也发个言讲三五句话,他们单位的工作小结又出来了,到第三、第四个人,这么讲的话,这个研讨室就不安静了。可能出现发言的说你的,后面的人该聊天,不安静了。到了第六、第七个人的时候,可能有的学员就开始动员组长,时间差不多了,咱散了吧。这样的一种状况,我就觉好像不相符,一方面小组研讨这么好的价值,另一方面小组研讨一个人讲,都被控制了,并不是每个人能够发言,而且很像是一个,大家都说工作单位的事情,好像互动交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流也不够。所以我们觉得应该对它进行改进,怎么进行改进呢?首先我们要知道,为什么每一个学员当他一发言,他会很自然就讲他们单位的小结?这一点非常好,一定要利用的,说明什么,说明他经验丰富,什么事都在他脑子里。
经验丰富的人,他的思维有一个习惯,这叫垂直思维,什么是垂直思维?也就是对这个主题他会很自然地想到我已经做了什么,还可能遇到哪些难点,出了什么情况,什么原因,为什么,有什么样的想法建议。每个经验丰富的成年人都是用这样一个思维来开展,所以每个人一开口都会说自己单位的工作小结。我们觉得这样不符合讨论的特点,所以我们希望你不用这样说,为什么,因为每个人的观点由他本人以往的经验和知识积累来决定。也就是说每个人看这件事情是有一个视角的,这个视角由他以往的知识和经验来确定。每个人知识和经验决定了他看这件事情只有一个角度,每个人角度都不一样,现在我们一个小组人在一起,每个小组角度是不一样的,它看到的问题、分析的情况都会不一样,这样对每个个体来说都是一个启发,所以我们要努力把这些学员的思维从垂直拉水平。什么是拉水平,我们在找问题的时候,每个人的视角都不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来表达,你认为重点难点在哪里,因为每个学员经验和知识不一样,所以他看到的重点、难点视角是不一样的。对其中的一个个体来说,如果不参加学习,他一个人认为,他就这么想下去。现在我们有十来个学员在一起,每个人的角度不一样以后,对其中一个个体来说,这本身就是一个学习。因为他可以听到别人别的角度对这件事情是怎么看,可以帮助他这件事情认识完整。我们做这样的组织,第一次讨论,我们就来看看,我们对照这样一个要求,我们这个班对照着我们新的任务和要求,我们下一步的重点、难点问题究竟在哪里。每个人看到的是不一样的,互相受启发。然后把问题找出来以后,我们引导学员带着问题去听课学习,然后我们的教师团队对学员提出来的这些问题进行归纳和整理,聚焦出几个大家共同关注的重点。在第二次讨论的时候,深入地交流。第二次讨论每个组都会围绕自己的重点进行查找,到底出了哪些情况,也是互相看到的,每个人看到的不一样,然后分析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每个人看到的又都是不一样的。这样,水平一层一层地往下推,最后我们一起来说下一步该怎么办。
这样的讨论就能够做到真正互相受启发,我们把原来的讨论改造了一下,把这样的讨论取了一个名字,叫结构化的研讨。我们要把这个学员的思维习惯于垂直变成水平,没有人帮助是做不到的。谁来帮助呢,就是我们的老师,我们的老师在这样研讨中充当一个角色,这个角色我们给他取了个名字叫催化师,也是翻译过来的。这样的作用也可以叫学习的促进者,研讨的组织者,要帮助学员从垂直思维变成水平思维,让大家能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每个学员储备了很多知识、经验和智慧,通过我们这些老师充当催化师来引导,让他们把这样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的知识经验互相交流起来。
我们的催化师在引导讨论中会发挥一些作用,首先给组长当助手,学习还是由学习的组长来组织,我们的老师当催化师,当助手,引导学员放慢思维的步伐,把研讨的主题拆分成现象,也就是问题、原因、对策若干个阶段进行。当然我们的老师要掌握一些小组研讨的工具,否则他没有办法让学员能够把思维一层一层水平往下推。他掌握这样的工具以后,可以让研讨一步一步地深入,为了让学员能够互相受启发,我们的催化师会在大白板上、白纸上写下学员的观点、学员的重点,好的观点用关键词记录下来,让学员能够看得见,然后互相受启发。研讨过后还会进行做整理和归纳,这是研讨催化师的作用,催化师掌握一些工具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只是动员让大家水平思维,那是做不到的,所以催化师要掌握方式,这些我ppt上面介绍的是我们用了以后,感觉还是有效果的方式,这些方法具体有什么样的流程,怎么做,我在第三部分会给大家介绍。
(四)结构化研讨
这样的话,我们开展结构化研讨,像这个班我们安排了两次,想法挺好的,要是不好好地设计和组织,照样可能出不了好的效果,所以我们还要对这样一个讨论每个半天该怎么做做一个精心的设计。第一个半天就是分享经验,聚焦难点,怎么分享、怎么聚焦,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流程。我们五个组,五个催化师,每个人手里都有这样的流程,时间的分配,怎么引导,用什么方式,设计好,然后组织。五个小组,每个小组都会聚焦出一些重点、难点,我们的催化师团队会把五个小组的重点、难点问题归纳起来进行整理,可能有时候我们会还请教其他专家,也可能会再和学员的代表进行一些研究,确定五个主题,我一直在说,我们要聚焦全班、全组共同关注的主题。像这个组的话,我们根据五个组出来的问题以后,聚焦了全班共同关注的五个主题。
这五个主题出来以后,我们做第二次讨论的时候,就请每个小组选一个主题,也就是说,在第二次讨论的时候,一个组就聚焦一个主题来进行探讨。刚前面我也介绍了,可能有时候我们会让全班学员选一个跟工作最相关的主题,重新分组,有的时候我们会跟班委商量,由组长来选一个他们组里面关注的主题来开展。第二次,也就是每个组聚焦这样一个主题,聚焦这样的主题以后,催化师会引导全组学员对这个主题下的问题进行描述、导入。重点在于分析问题,然后提出对策建议,每个小组会推选一个发言人,发言人在结业式上或者在全班交流上汇报学习研讨的成果。对第二次的研讨我们同样设计半天,我们催化师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每个阶段有多长时间,我们都会有一个设计,每一个催化师按照这样的流程组织本小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组的学员进行讨论。讨论的成果当然是由学员自己概括和整理,学员代表会在结业式上进行交流,他们都会有很精彩的一个总结汇报。这就是两次研讨,我们把这个班一前一后放在这,前面是把问题找出来以后,带着问题听课,学习研讨,后面会围绕重点提出对策建议,在全班进行交流。我们也把这样的小组研讨取了个名字叫结构化的研讨。全体同志努力对这个研讨一直进行不断的探索,一直琢磨尝试怎么做才能够效果更好。结构化研讨我们边尝试边总结,已经做了六年了。在六年中,我们这个团队也一直在努力,也是自己边学习边提高。
我们也觉得结构化的研讨是由催化师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采用相关的团队学习工具,引导小组成员围绕培训主题多角度、分层次展开讨论。根据刚才我举的这个例子,研讨的主题由学员自己定,学员围绕工作中的重点来开展,最后提出了对策建议,也就是学员每个人心中有一个答案,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培训理念或者培训要求,我们培训要求我们按需培训,要以围绕学员的中心工作、重点工作来展开,然后学员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我们用这样的讨论方式可以实现这样一个理念、要求,我觉得这种研讨的方式可以让培训理念落地,也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学习相长。刚才我在介绍这个方法的时候,用这个例子也一直在给大家介绍学员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真正做到互相交流,都会互相受启发,我受你启发,你受我启发,所以这种讨论做到学习相长,效果是非常好的。同时这种讨论方式也能做到教学相长。
我们的老师尤其是中青年老师,学历很高,学问很高,他们有时候缺一些实践的经验,缺一些对我们学员、领导干部的了解,平常他们可能也会去做一些调研。我想在这样的讨论中,我们每个老师和十几位学员、十几位领导有两个半天在一起围绕当前的重点工作、中心工作进行探讨。通过这样面对面的交流,我们的老师也从学员身上学到了很多,他能了解我们这些学员对这个问题是怎么想的,准备怎么干等等,这些正是我们这些从事干部教育培训的老师应该了解的。所以这样一种组织方式也让我们的老师从中能够学到很多,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我们的研讨催化师经过这样的研讨以后,自己也觉得有了很大的提高,当然他们也会根据自己的学科特长和学员的一些实践工作的优势,互相合作,也可以写成很多好的研究报告。
我们本来这种班次围绕当前的中心工作展开,下一步工作中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通过这样的讨论,把问题认识清楚,也提出了好的工作思路和对策建议。有时候我们会组织专家、组织老师把学员提出来的这些对策建议整理成一个报告,重新再给学员、再给我们的领导提,给领导出主意,给领导提咨询报告,我们觉得从学员那儿下一步工作有哪些新的想法,形成很多咨询报告。简单地说,通过这样的研讨,学员学习了,老师也从学员那里学到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了很多东西。作为我们办班的学校、机构来讲,我们也发挥了我们的作用,所以我个人觉得这种讨论是非常有效果的一种好的讨论。
刚才我给大家在讲的是怎么通过设计来满足需求,第一层面,设计一个班次,第二层面,要设计一个方案,到了第三层面,就是培训的内容。培训的内容大部分是对培训老师来说的。我们的培训老师他在给每个班学员讲课的时候,他在做什么,他在备什么,这是跟我们普通教育中学科老师不一样的地方。学科老师可能要系统性、完整性,培训老师要做的是什么呢,要做的是选择和组织知识。他一直在选择和组织内容,因为我们的学员不再是从零开始,他经验丰富,也掌握了很多知识,我们安排这样一个内容,肯定是有他应该知道的内容。但是这些学员已经知道很多了,还不知道哪些,作为培训老师要了解他想知道什么,我们怎么让他知道,所以作为培训老师在选内容就是在选择和组织内容。
最常用的讲授除了内容,也要很好地组织实施好讲授的方式,才能够达到好的效果。干教条例辅导读本讲到,讲授式教学不再跟我们以往想象的那样,讲授式教学学员也要求提高他的互动性、参与性。我们要通过很好地创新,提升讲授式教学的效果,大大提升讲授式教学的互动性、生动性、实践性。前面讲到,我们要好好地设计每一个单元,整体方案,提升效果,刚才介绍的是研讨式教学,要好好地设计,精心地设计,提升效果。讲授式教学同样需要精心地设计,才能够达到好的效果。
在这儿也给大家介绍一个小工具,如果是培训老师,我想有这样的工具以后,能够帮助我们提升教学效果,如果我们是培训管理者,想保证我们这个老师的培训效果,请他能够填这样一张表,这样一张课堂实施的效果表,这个就是一张A4纸的表。在这儿我们可以展示一下这张A4纸的表格,也就是说我们老师,内容是你的,你怎么去选择和组织呢,你填一下这样的一张表,这张表里包括了我们所说的,你为什么要去上课,目的,也包括了目标。也就是说你想达到,你为什么要去上这个课,学员听了你的课以后达到什么样的目标,然后你准备怎么导入,你是准备怎么去组织,你是准备讲,还是有一些互动,还是要讲例子,还是要怎么做。我想的话,你去设计好,每个活动需要多长时间,然后你准备怎么总结,需要什么样的一个辅助的材料。这样的话把它给设计好,才能够保证我们讲授式效果。讲授式并不是说你半天就是讲,你可以有互动,有一些小故事、游戏,都可以跟讲授结合在一起,提升互动性,参与性。这个内容我就不重点讲了。
总的来讲,好的一堂课有一个标准,我借鉴一下用英文字母成功这个单词来表述成功的一堂课,你看有几个方面的特点。它应该有脉络清晰的框架,耳目一新的独到见解,扎实厚实的学习功底,令人信服的说理叙事,还要有激情洋溢的语言,还要有很多故事。我们学校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有位老师讲过,要想课好,那就是讲道理和讲故事相结合。这个是我给大家介绍的第一部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我们通过设计培训方案来提升我们的培训效果,包括设计每一个单元,包括整体的设计,这是我给大家讲的第一部分。
第四篇:学习实践现代职教理念
学习实践现代职教理念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
近年来,随着政府的大力倡导和投入增加,我国职业教育开始步入快车道,中职、高职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保持较高水平。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响亮口号,向社会传递了一种强烈的提振职业教育的信号,也将为很多渴望成才的青年学生提供一种新的启示和方向。
现代职业教育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现代职业教育是指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现代化教育、社会化教育、产业化教育、终身化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职业教育。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技能性人才缺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和提高产品竞争力的瓶颈。当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培训问题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及社会的广泛关注。职业院校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使命,责任重大,前景广阔。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师,面对新情况、新任务,应认清形势,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培养更好、更多的技能人才,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大的贡献。
如何成为一名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师呢?
一、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升现代化教学能力。教学手段是师生教学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经历了口头语言、文字和书籍、印刷教材、电子视听设备和多媒体网络技术等五个使用阶段。现代化教学手段是与传统教学手段相对而言的。传统教学手段主要指一部教科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几副历史挂图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指各种电化教育器材和教材,即把幻灯机、投影仪、录音机、录像机、电视机、电影机、VCD机、DVD机、计算机等等搬入课堂,作为直观教具应用于各学科教学领域。
1、运用电视录像进行绪言课。
绪言课的关键是让学生懂得该门课程,学习它有什么用处,和怎样让学生喜欢它。这种课包括各章的导言课若只采用讲授式,易平淡乏味,很难达到教学目的。运用录像介绍一些身边现象,如生活中的数学、语文、科学,世界与中国的科技成就等,教学形象、生动、具体,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2、运用幻灯片、PPT替代部分黑板板书。
在讲授课教学中,使用投影帮助学生对概念进行比较、理解、掌握、使用,这样可以节省黑板板书时间。投影用到总复习中,帮助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理顺脉络,使繁多的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卓有成效。
3、运用计算机多媒体系统实现交互式教学。
计算机多媒体系统是目前最先进的教育技术。在未来信息社会中,它在人的终生教育中将发挥巨大的作用。计算机多媒体系统是利用计算机的视、听、说并通过人与机双向交流为教学提供逼真的表现效果,使学生通过各种灵活方便的交互界面如文字、图形、影像、动画、声音等来操纵控制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二、培养专业化教师,提高现代化教学水平。
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进入到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面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背景下,职业教育在蓬勃地发展,并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的技能型人才。但是,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师资队伍专业化的提高成为制约职业教育发展,影响职业教育质量的一个关键问题。
1、道德方面:教师的专业特性首先要求教师本人具有崇高的道德,才能感化学生,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要依法执教,廉洁从教;注重礼仪,遵守公德;尊重家长,团结协作;热爱学生,严谨治学;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2、专业知能方面:专业化的知识;对学生及其学习的承诺与责任;教学实践技能,;班级领导和组织的知能;持续不断的专业学习。教师还要有其专业能力:一是理解他人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二是组织管理能力;三是教育研究的能力。
3、专业训练方面:
“双师型”职教教师是专业化取向职教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双师型”职教教师的专业化标准是“一全”、“二师”、“三能”和“四证”。“一全”是指“双师型”教师具有全面的职业素质。“二师”是指“双师型”教师既能从事理论课或文化课教学,又能从事技能训练教学、指导,既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经师”,又是引导学生成长成才的“人师”。“三能”是指“双师型”教师具有较全面的能力素质,具有进行专业理论或文化知识讲授的教育教学能力,进行专业技能或教师职业基本训练指导的能力,进行科学研究和课程开发建设的能力。“四证”是指毕业证、技术(技能)等级证、继续教育证和教师资格证等。
职业教育负重加速前行,仍然任重道远。职业教育在近几年虽然进展卓著,但是无奈基础薄弱,涉及面广,问题多而复杂,仍然是各类教育中的“短板”。专业化教师队伍要始终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为学校多管齐下,内外兼治,保障更有利,办学更符合规律,更突出特色而努力奋斗,加快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步伐。
第五篇:现代慈善理念范文
现代慈善理念
爱心联盟网
社工网 梅明爱心联盟 梅明社工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我国的社会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其中也涵盖了现代公益慈善事业,涉及立法、免税、注册、志愿服务、政府采购等多方面内容,全方位勾勒了一幅现代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蓝图。目前,随着我国社会改革和社会建设的加快,社会对和谐包容的需求不断增大,慈善组织数量发展较快,全社会的慈善意识普遍提高,公民参与慈善事业的热情有增无减,社会慈善文化氛围大为改善,全民慈善大环境正在形成。这里,主要结合我国国情和慈善民情,从人文视角的多个维度,漫谈和梳理现代慈善理念,为营造我国发展现代慈善事业良好的人文氛围鼓与呼。
现代慈善理念较传统慈善认识,更多体现了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更多体现了社会走向善治的时代内涵,更多体现了自愿平等的社会价值,集成了文化、信仰、精神、尊严、平等、自愿、爱心、互益、责任、和谐等多个人文要素,汇成了21世纪人类慈善文明的一道风景线。
慈善是一种文化,一种具有普世价值的人类文明符号
慈善是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文化实力的真实反映。慈善作为一种具有深厚人文底蕴的社会文化,是人类宗教信仰和道德文明的精髓所在,它拥有一种无穷的智慧和力量。传统意义上,慈善文化更多是一种行为模式,通过扶老、助残、救孤、济困、救灾、助学、助医等行为,传递着人间的平等互助和诚信友爱。在现代社会,慈善文化更多体现为公民参与公益、帮助弱者的渴望和完善自身道德的内在要求,它融合在宗教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消费文化等多种文化之中,并在与各种文化碰撞与磨合中凝成社会共识。而且,现代慈善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人类的进步而进步,已成为提升公民社会道德、促进精神文明的重要手段。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我国自古就是慈善之邦,上至一国之君,下至普通民众,都秉有乐善好施的奉献精神。文献记载,“慈善”一词在南北朝时就较早出现,《北史.崔光传》有云:“光宽和慈善,不忤于物,进退沉浮,自得而已。” 史书载有商汤为与夏桀争夺天下,格外重视扶危济困,“夷境而积粟,饥者食之,寒者衣之,不资者振之,天下归汤若流水。此桀之所以失其天下也。” 夏、商、周三代也常被后世视为充满仁爱之心的朝代。其中尤以周文王为胜,史称文王“怀保小民,惠鲜鳏寡……用咸和万民”,孟子释其“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四者”即现在所常指的“鳏、寡、独、孤”。顺流而下,汉唐寺院济贫、赈灾、医疗、戒残杀的长盛不衰;宋代养老扶幼事业的勃兴;元医疗救助兴起;明清民间慈善群体在中国慈善史上也首屈一指。
追根溯源,中华慈善文化源远流长,流派众多,精彩纷呈。儒家倡导仁爱精神,推崇“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孟子释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道家主张“损有余,补不足”,遵从“知足不辱”、“知足常乐”、“知足者富”。墨家主张“兼爱”、“非攻”,让“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要“爱无差等”,“远施周遍”使“天下之人皆相爱”,达到“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的境界。佛家主张“慈悲为怀”,宣扬摆脱轮回、出离三界、普度众生,实行“与乐、拔苦”的义举,为一切众生造福田。凡此种种,这种潜移默化的慈善文化长期植根在中囯传统文化的土壤里,积德行善、乐善好施也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
中华慈善文化以仁爱、兼爱、恒爱为核心,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现代慈善要求,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在当今时代语境下,营造“以人为本”、“助人为乐”的人文慈善环境,传承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吸收各国慈善文化的精髓,对于推进我国志愿社会建设具有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慈善是一种信仰,一种人类对生命和社会的信念和意志
慈善源于信仰,信仰升华慈善。慈善是宗教信仰的核心构成要素之一,是长期以来人类对生命存在价值的一种社会理解和认同。从这个意义说,慈善信仰闪烁着人性的光芒,包涵着生命的关爱,彰显了人类的生命价值和生活追求。可以说,慈善信仰不分国家、地域,不分种族与肤色,是人类真善美的和谐统一,是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生态的互惠共生。所谓慈善者,于人施慈,于己修善。可以说,在人类的历史长河里,慈善信仰滋养了生命,丰富了生命,升华了生命。在现代社会,慈善信仰也让公民超越自我小我、追求人性的真我本我。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以爱人、爱社会、爱自然、爱生命为内涵的慈善信仰构成了现代社会的思想道德根基。
作为一种对于生命和生存态度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慈善与宗教信仰的渊源极深,一些有识之士认为慈善思想直接起源于宗教。从美国宗教与慈善事业的关系看,宗教对慈善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美国著名哲学家亨利·艾伦·莫曾就此作过精辟概括:“宗教乃慈善之母,不论是从思想上、还是产生过程中,莫不如此。”基督教认为,富人要想进入天堂,惟一途径就是将自己的财富捐赠出去。基督教中有关“富人原罪”教义让富有者有一种“负罪感”,希望通过行善于社会来祈求“上帝”宽恕,以求灵魂净化,良心解脱,维系生命安全和灵魂安宁。由于深受基督教“互济文化”的影响,美国富人捐款与基督教“富人原罪”的教义关联度较高。美国私人慈善事业奠基者之一钢铁巨头安德鲁·卡内基1889年发表《财富的福音》一文已成为美国现代慈善事业的经典之作,其“人死富有,死而蒙羞”广为世人所知,被奉为慈善业的经典语录。美国现代私人慈善事业奠基者、石油巨子约翰·D·洛克菲勒也明确地将他从事慈善事业的动力归于基督教浸礼会信仰,终生践行基督教义所倡导的朴素生活方式,并在去世前向社会捐献大额财富。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基督教“富人原罪”教义在很大程度上是美国社会慈善思想与行为的直接动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宗教在社会慈善事业中也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佛教界以慈悲为怀推动人间佛教思想建设,道教主张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修身致和……从救助艾滋孤儿到救灾捐赠,各宗教积极发扬爱国爱教、团结进步、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积极参与赈灾扶贫、环境保护、捐资助学、养老抚孤等社会公益慈善事业,不断探索和开辟宗教慈善的渠道和平台,成为我国社会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当今,我国正处于社会文明的快速上升期,如何让公民更好地体会和分享生命的价值和幸福,各宗教在变革中找准位置,利用自身特点和优势,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培养提升公民的慈善信仰显得十分有必要,十分迫切。
慈善是一种精神,一种彰显人类大爱的慈悲和付出精神
慈善是一种心境,是人类对生命至真、至善、至美的一种精神需求。现代慈善彰显了人类的仁爱、慈悲和博爱,它体现了人类无私无我的大爱情怀,是一种追求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是一种救死扶伤、关爱生命的人道主义精神,是一种勇于担当、舍我其谁的献身精神。与之相应,每一个社会都需要一种体现庄严责任和时代激情的精神支撑,慈善精神就是这种普世情怀升华时代精神的元动力,体现在不同时期的民族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等的内涵层面上。
大慈大悲,大善大爱。爱国主义是慈善精神的一个至高境界,在善与爱的历史范畴里,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孙中山“救国图存,振兴中华”,世代传承的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慈善品格和道德风范,培育了无数的爱国志士、民族英雄和杰出人物。这种彰显民族大义和国家大爱的慈善精神铸就了民族之魂,生生不息,根深叶茂,深深地融入了民族意识、民族性格和民族气概之中,成为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无时不善,无处不善。在当代中国,雷锋精神也是慈善精神内涵外化的一道风景,这种舍己为人的无私奉献精神包含着人格的自我修炼,也包含着美好、温暖的人际关系,还蕴涵着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现实中最好的范例,就是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全国红十字志愿者之星、鞍钢矿业公司模范共产党员、鞍钢精神文明建设标兵、鞍山市道德模范郭明义,15年为企业创效3000多万元,20年累计无偿献血6万多毫升,先后为“希望工程”、困难职工和灾区群众捐款12万多元,资助贫困生180多名,自己却过着清贫简朴的生活,用实际行动为当代雷锋精神做出了最好诠释。
从某种意义上,现代慈善精神在更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个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对生命和社会的关爱和担当精神。正是在这种慈善精神感召下,慈善者以其仁爱之心、慈悲情怀,“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弥补社会贫富差距,克服社会疏离和隔膜,促进人与人彼此亲近、沟通与认同,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构成推动中国社会慈善事业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
慈善是一种尊严,一种绽放人性之光的德行和善举
从人性的角度看,慈善的最高原则就是彰显和维护公民的尊严,尊严也是现代慈善的准入门槛,更是现代社会文明的一个道德坐标。应该说,人格尊严是现代慈善的灵魂所在,用任何语言来赞美和褒奖它都不为过。在某种意义上,现代慈善不需要功利的动机,不需要轰轰烈烈的仪式,不需要热热闹闹的场面;它需要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感觉,一种从从容容的心态,一种平平静静的氛围,这种情境构成了对慈善尊严的呵护和推崇。
现代慈善的尊严理念更多地体现了对人性的一种关爱和呵护,体现了一种对弱者尊严的理解和尊重。应该说,现代慈善绝不是同情和怜悯,不是简单随意的施与,必须要让受施者得到帮助的同时拥有尊严和平等。可以说,敬畏生命的尊严是“底线伦理”,让每一个生命都拥有尊严,就是现代慈善对生命尊严的一种坚守和承诺。
这里选讲两个有关慈善尊严的故事。其一是很有名的荷兰故事。鹿特丹一家电视台在报道一次慈善活动时,出现了一位受助者的镜头,镜头持续只有短短一秒钟。但电视台遭到了受助者的起诉,也遭到众多观众的批评和谴责。最后电视台长发表了致歉声明。荷兰许多慈善活动都不会大张旗鼓地进行,媒体在报道慈善活动时不会提到某个具体受助人,记者也不会采访受助人,报纸上没有受助者照片,电视上没有受助者镜头。在荷兰人看来,媒体的曝光会侵犯受助者的隐私权和人格尊严。
其二是作家刘墉的“课不能停”故事。纽约一个公立小学积雪致难以举步仍然上课。一些家长打电话去抱怨后对学校满口道歉。学校回复让家长闻之震撼、无不动容。原来,不少贫困家庭白天开不起暖气,供不起午饭,孩子的营养全靠学校的免费中饭,有时还可以带些回家当晚餐,学校停课一天,穷孩子就多受一天冻,挨一天饿,所以老师宁愿自己苦一点,也不愿意停课。或许有家长会问:为何不让富裕家庭的孩子留在家里,单单让穷苦的孩子去学校享受暖气与营养午餐呢?学校老师的答复是:那样做的话,会让穷苦的孩子认为他是在接受救济,而慈善的最高原则,是保护受捐者的尊严。
必须指出的是,现实中很多慈善场景令人难堪,很多人不乏慈善之心,却不知如何做慈善,有的人把慈善做成了活动秀,甚至把慈善当成了营销术,任意曝光受赠者身份信息,受赠者成为慈善“道具”苦不堪言。由此看来,现代慈善仅有爱心施与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以尊严为前提的慈善理性和温情。
慈善是一种平等,一种现代公民与生俱来的社会权利
平等是现代慈善的一个基本理念,其目的和初衷是要实现平等慈善,人人可善。人类慈善的发展进程表明,唯有平等,慈善的尊严价值才能得以彰显,慈善的社会参与才能得以实现。毫无疑问,现代慈善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普通的社会行为方式,每个公民,无论身份地位与贫富程度,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根据价值取向和兴趣爱好平等地参与其中。
从慈善平等的维度看,现代慈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平等与善意,是一种平等的赠予和接受,慈善的目的是人人互助,人人平等。在现代慈善的平等理念下,做慈善不仅仅是因为受助者需要帮助,更重要的也是回应自己的心灵召唤。施与者也应向受助者表示感谢,感谢受助者给予自己行善的机会。正是这种闪烁人性光辉的人格平等,让现代慈善具有了普世价值的人文情怀。
2010年9月 “股神”巴菲特在北京接受专访时表示,平民慈善更值得尊敬,每个个体对慈善的态度将推动建立一个更好的社会。当更多的人投身到一个社区的微小慈善事业中时,这个进程所蕴含的精神力量是巨大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精神力量也将改变整个社会的行为风尚。
平等是现代慈善区别于传统慈善的重要特征。现代慈善注重理解沟通,注重平等与尊重。在现代慈善平等理念下,慈善无“远近亲疏”之分,不受“地缘关系”、“亲缘关系”的影响,对于有需求的受助对象,尽可能的做到一视同仁。美国的比尔•盖茨基金会,在非洲、亚洲,在世界各地多个国家,为有需求的人群提供医疗健康服务,成为现代慈善平等理念的杰出典范。
需要强调的是,在慈善平等前提下,无论你是首富还是平民,还是慈善组织,任何人和机构都没有特殊权利,没有特殊待遇,更没有特殊要求。现代慈善就是要在公开透明的社会环境下保证施与者和受助者在权利和义务上的绝对平等。
当前,国内越来越多的公民和组织加入慈善行动,尤其要强化现代慈善的平等理念。不容忽视的是,一些以慈善为名的“强捐索捐”现象时有发生,屡禁不止。这些“慈善”行为严重背离慈善平等自愿原则,负面影响极为突出,破坏力极为严重,必须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和警觉。
慈善是一种自愿,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和志愿行动
自愿参与,志愿行动,是现代慈善的本质特征。自愿慈善,是公众建立在自觉自愿基础上的心灵契合,是公众内心世界向善的展示,是人类良知的外在体现,是慈爱情感的志愿行动证明。自愿慈善的对象是全体公众,是社会的每位公民,也包括企业公民。公民或组织的无偿捐款、无偿捐物和无偿服务,是建立在自愿基础上的无偿利他行为,是发自内心本我的志愿行为和举动。
当今社会大量的志愿者或是义工,就是现代慈善自愿理念的最好诠释和例证。在现代慈善的自愿理念下,慈善是纯粹的自愿行为,不同于按章纳税,不可以统一标准,不可以强制要求,也不宜过度宣传包装,更不应成为道德评价的标杆和尺度。
当下,国内好多城市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全民慈善”活动,一些城市甚至以地方立法的形式设定了慈善日,通过不同的慈善主题,引导公众自觉自愿参与慈善,分享全民慈善所带来的快乐和愉悦。当前需要注意的是,平民慈善对一个国家来说更为重要,慈善需要全民参与,一个健康的慈善是全民公众参与的慈善。如果急功近利地采取强制推动方式开展全民慈善,将会使慈善离平等自愿的本源越来越远,后果也将不堪设想。
我国现有志愿者8000余万人,已建成服务站2.4万个,中国青年志愿者十余年来参加扶贫、教育、环保等社会公益活动已达1亿多人次,累计服务45亿多小时。在众多城乡基层社区,很多社区居民在抱有平等心、公平心与平常心的状态下,以自愿参与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行动,关爱他人,关爱社会,敬业乐群,承担社会角色和职责,这些志愿行为让现代慈善自愿理念深入人心,为我国现代慈善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社会根基。
慈善是一种爱心,一种推己由人的悲悯之心和关爱之情
慈爱之心,悲悯之情,推己由人,是慈善的灵魂和精髓所在。慈善是人类真情的释放和流露,是一种同情心、关爱心、慈悲心和责任心,是发自灵魂深处的一种关爱和悲悯,是人类共享的一种人生观和价值观。古往今来,不论传统慈善,还是现代慈善,爱心都是慈善之根,慈善之本,偏离爱心,也就无所谓慈,更谈不上善。
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慈善在爱心上,更加注重爱心的自愿体现,更加注重爱心的责任体现,更加注重爱心的快乐体现。可以说,爱心是现代慈善的动力,也是现代慈善的引擎,更是现代慈善的标准。爱心无大小之分,更无多少之说,一分钱和一笔巨款并无本质区别,一个友善微笑的精神价值丝毫不逊色于任何一个慈善排行。有了爱心,人们才有爱的能力,善的结果。有了爱心,人们才有尊重平等的现代善举。有了爱心,人们才能克服各种障碍,锤炼善的意志,付诸慈善行为。有了爱心,人们才能体味行善后的快乐与幸福。
人人有爱,人人有善,人人欢喜。在人类爱心之光的照耀下,慈爱、悲悯、友善、欢喜,让慈善变为一种生命的心灵鸡汤,变为一种个人的生活方式,变为一种共同的社会行为。点滴的慈善之心,汇成了社会的良知,在这样的爱心社会里,个体生命才更有尊严,生存才更有意义,生活才更加快乐。
在人类文明的璀璨星空里,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南丁格尔“护士必须要有同情心和一双愿意工作的手”……,这些发自生命本真的无私大爱,构成人类灵魂深处永不退色的一抹亮色、一道彩虹。这种慈爱之心,饱含着先知们对生命困苦和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注和真挚情感,它给人希望,给人以信心,给人力量,激励每一个社会成员,关爱生命,关爱社会,关爱世界,创造未来。
从某种意义上,慈善中的爱心与责任也是一个民族的良心,也是一个国家现代慈善发达的重要标志。今天的中国,让公民去感悟爱心慈善中的生命意义和人生追求,感悟爱心慈善中的个体存在和社会价值,共建共享慈善社会的快乐与幸福,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
慈善是一种互益行为,一种公民愉悦心灵的社会生活方式
送人玫瑰,手存余香。现代慈善是一种自我实现,是一种自助行为,更是一种互益行为。从社会视角看,慈善是一种公民习惯,是一种社会传统,也是一种社会活动。在现代慈善的互益理念里,每个社会成员既是施助者,同时又是受助者;受助者在困难时得到了雪里送炭的帮助,得到了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鼓舞;施助者在付出的过程中得到了一种社会价值肯定,获得了一种心灵愉悦和满足。现代慈善的互益行为,已超越了施舍恩赐的含义,而具有建立在人格平等基础上的互助互爱、共同进步的新内涵,帮助了弱者就等于帮助了自己,帮助了社会,实现了自身的生活理念和价值目标。
现代慈善的互益行为,它是一个善意微笑,足以愉悦心灵;它是一个周到服务,足以赢得尊重;它是一分细微关切,足以获得信任。现代慈善已经融汇每个人的社会生活中,各尽所能,共建共享,世界因你我的善意行为而更加美丽。
现代慈善的互益行为,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帮助一个失学儿童是慈善,关心一个困难朋友是慈善,参加一个庆祝酒会是慈善,欣赏一场公益演出是慈善,听一场流行音乐是慈善,看一场体育比赛是慈善,甚至买一件义卖商品也是慈善。可以说,现代慈善的互益理念,就是让公众以一种简单的大众化的生活方式,平等地享受社会成员间的尊重、理解和关爱,体会家庭之外来自社会的温暖力量。
现代慈善,人人可为,人人可享。随着我国慈善事业的快速发展,现代慈善的互助理念,目前变得越来普及,越来越深入人心,这对于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建立平等、互助、友爱的新型人际关系,提高全社会的思想道德素质将起到极大地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慈善是一种责任,一种现代公民和组织不可或缺的社会责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慈善是公民的一种权利,更是一种责任,一种共同的社会责任。现代公民一方面是一个“自然人”,同时也是一个“社会人”,与社会始终保持一种相濡以沫的共生关系。在某种意义上,慈善责任是公民的道德自觉,是爱心理性升华的延展和深化。现代社会的慈善责任更多是基于公民对慈善目的和意义的认识,基于公民对社会和自身价值的慈善预期,基于公民的爱心表达和真情流露。这种公民慈善责任不同于法律责任,不具有强制性,不为外界环境所迫,不为功利所驱使,是公民在平等基础上的互助互爱和共同发展责任。
现代慈善为公民、组织、企业提供了一个责任平台,一个参与渠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公益慈善组织开展了希望工程、微笑列车、爱心包裹、春蕾计划、星光计划、明天计划、光彩事业、母亲水窖、侨心工程等系列慈善项目,这些慈善活动体现了现代公民、企业和慈善组织的社会责任,更体现了我国现代慈善事业的发展进程。
在现代慈善的责任理念下,公民在慈善中所展示的爱与责任,就像生命中的阳光、雨露和空气一样,不可或缺。现代社会的慈善责任,激励每个公民以一种担当的精神,把慈善融入生活之中,这将使社会上的个体不再孤独,人际不再疏远,社会不再冷漠。这种责任和担当,将使每个公民把爱的表达同情、怜悯升华为公民道德义务,让善举从感性行为升华为理性行为,从个性走向普遍,从偶然为之转化成日常的生活方式。正是这种爱与责任,将现代慈善的人文精神播撒在世界的每个角落、每寸土地,让人类共同沐浴真与善、爱与美的人性光辉。
慈善是一种和谐,一种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社会形态 慈心为人,善举济世。和谐是现代慈善的一个显性特征,慈善催生社会和谐,社会和谐助长全民慈善。慈善是一个社会和谐的润滑剂,慈善社会注定是一个和谐社会,反之亦然。同样,一个和谐的社会,需要每个公民为社会、为他人奉献一份爱,尽公民所担当的一份社会责任。从和谐意义上看,现代慈善是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种社会展示,是团结互助和平等友爱的一种社会体现,更是与人为善和助人为乐的一种社会标志,也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一种社会示范。
全民慈善,社会和谐,也是现代慈善的主要目标和价值体现。近年来,在抗击自然灾害,紧急救援与灾后重建,举办重大国际赛事志愿服务中,全民慈善以其强大的社会感召力、凝聚力和推动力,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道坚不可摧的社会防线,成为和谐中国的社会软实力。特别是在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的斗争中,举国上下患难与共,前方后方同心协力,海内海外和衷共济,爱心暖流从四面八方涌向灾区,掀起了共和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社会捐助行动,为灾区群众抗灾救灾和灾区恢复重建提供了强有力支持,用大爱和善举书写了我国慈善事业发展史上壮丽篇章。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推进,现代慈善在城乡社区建设中的和谐作用凸现,目前已成为社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现代慈善以人为本、互助互利、奉献爱心的慈善导向,在改善社区环境,增进社区认同,协调邻里关系,促进社区自治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可以说,建设一个现代新型和谐社区离不开现代慈善事业,现代慈善在基层社区建设中大有可为。
总的来看,现代慈善是我国志愿社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现代慈善所体现的人文价值观,能够引领公平正义、互助友爱的社会风气,增进公众团结向上,保持社会健康和谐,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但必须看到,我国的现代慈善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较短,社会志愿基础较为薄弱,慈善文化理念较为淡漠,现代慈善整体上处于启蒙发育的初级阶段。因此,加快现代慈善理念的传播普及,对于推动我国现代慈善事业快速健康发展,意义深远,责任重大。
慈善公益报
郭小刚
爱心联盟网
社工网 梅明爱心联盟 梅明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