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德育课“一例通”情境教学法的运用价值及实施策略(5篇材料)

时间:2019-05-12 21:35: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职德育课“一例通”情境教学法的运用价值及实施策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职德育课“一例通”情境教学法的运用价值及实施策略》。

第一篇:中职德育课“一例通”情境教学法的运用价值及实施策略

中职德育课“一例通”情境教学法的运用价值及实施策略

郑建龙

(浙江省衢州市工程技术学校,浙江 衢州 324000)

摘 要: 针对当前中职德育课教学实效不佳的状况,笔者将“一例通”情境教学法运用于课堂,通过精选情境案例、妙设教学情境、巧设探究问题、活用多媒体教学等策略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见“一例通”情境教学法运用价值之所在,但并非每节课堂都适合,还需多加探索灵活运用。

关键词: 中职德育;情境教学;一例通;运用价值;课堂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然而,当前许多中职德育课存在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等现象,教学有效性明显不足。如何让学生乐于参与到德育课堂,增强德育课教学实效,真正实现其育人教化功能,是每一位德育课教师必须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在中职德育课堂中采用“一例通”情境教学方法不失为一种有效教学方法。

所谓“一例通”情境教学法是指利用“一例”(即教学材料)创设多个教学情境,设置一系列具有内在联系的思考题,形成有效的“探究链”,从而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获得新知,提高综合能力和学科素养的教学方法。

一、“一例通”情境教学法的运用价值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打造有效课堂

“一例通”情境教学法在一堂课上利用“一例”串联各相关知识点贯穿整堂课始终,相对于一堂课多个案例,更能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不仅使教学更有条理、更加流畅,还有助于学生想学和学得会,从而打造有效课堂。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多种能力,深化养成教育

“一例通”情境教学法并非一味展示多个情境,而是在每一个情境后都设置问题。通过这些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不仅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还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归纳认证能力等得到锻炼和提高。在这样的氛围下既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又深化了养成教育,遵循了德育课教学方向。

(三)有利于提高教师技能和教学水平

“一例通”情境教学法要在一例多个情境中设置思考题形成有效的“探究链”,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吃透课标,钻研教材,避免有形无实、强拼硬凑等问题的出现。创设的情境及设置的问题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要有利于课堂探究氛围的营造和教学的开展,还要有利于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和发展。这些都有助于锻炼教师技能和提高专业发展水平。

二、“一例通”情境教学法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一)精选情境案例

选择好情境案例是实施“一例通”情境教学法的前提。一个好的情境案例需要教师作大量细致的备课工作,去粗取精甄选出最合适的案例。为此,选择上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要符合教材内容,要有明确的目标性。二是要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能多角度辐射课本内容。三是既要联系社会热点体现时代特征,又要贴近学生生活适合所学专业特点。四是情境案例繁简难易要适宜、大小要适中。

(二)妙设教学情境 1。通过角色分配设置教学情境在课堂中设置几个角色分配的情境,让学生成为角色主体,运用课本知识解决整个情境中提出的问题,贯穿始终,既可以增强德育课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兴趣,又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另外,在模拟角色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又能促使学生进一步反思、求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剧情演变设置教学情境

这个“剧”可以是一个故事,一次旅行,一次求职等。由一个剧情的不断演绎发展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不仅使学生很容易在分享“剧”中体验生活原型,唤醒生活经验和解决问题方式,还能使学生把理性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也有助于实现德育教育目标。

3。通过“旧课”新用设置教学情境

“旧课”是指原先学过的课或教材。教师通过“旧课”挖掘出紧扣新课内容的典型材料贯穿于整个新的课堂教学中。这样通过对旧材料的解读,不仅使学生联系巩固了老知识,又理解了新内容,还培养和提高了学生比较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从而实现了教学资源的最大化。这里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课堂情境的科学选材上要把握好一个“度”,力求做到精当适度,充分实现“旧课”挖掘价值和教学意义。

4。通过现实生活的悖论设置教学情境

德育课教学情境设置的出发点大多源于生活,因此在设置教学情境的过程中,要充分收集现实生活与德育课知识相关的背景,并及时发现理论与现实的差距或者相悖,往往可以创设“一例通”问题情境,把一节课的重点知识引串起来,层层设问,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培养质疑、探究问题能力。

(三)巧设探究问题

1。立足教学情境科学预设探究问题

课堂探究活动能否有效展开,除了情境创设外,还取决于这一情境下所设计的问题是否科学、恰当。“一例通”课堂上的探究问题,应基于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认知水平,围绕例子,环环相扣、层层设问,引导学生参与、感悟、实践。这样的问题设计,避免了单调乏味的空洞说教,真实可信,积极有益,值得探究。

2。根据教学现场动态生成探究问题

高效的课堂必然是预设与生成的有机结合。教师要时时把握学生思维的方向,恰到好处地进行点拨,及时捕捉、判断和重组课堂上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根据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探究问题,灵活驾驭教学过程。

(四)活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实施“一例通”情境教学的重要教学手段。这里的“活”是指恰当地使多媒体教学手段,让情境案例图文并茂、声像结合地“动”起起来,并以此进行情境问题分析,实现教学的师生互动。这样一来既有利于刺激学生的不同感官,增添学习乐趣,促进学生思考,认识新问题、发现新问题,又有利于学生获得大量的知识信息,大大拓展课堂的时空,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总之,教要有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虽然并非每节课堂都适合设置“一例通”的情境教学,但只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通过对各种情境教学的有益探索,不断创新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就会使学生兴趣盎然,愿学乐学,从而真正提高中职德育课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蔡明英.中职德育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1

[2]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S].教职成,[2008]6号

[3]王海萍.“一例贯穿始终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J].思想政治课研究,2009,5:31-33

[4]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

[5]曾繁伟.一例通案例教学法的定义及实施步骤[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7,8

第二篇:中职德育课中实施五步教学法探析

德育课中实施五步教学法探析

目前,职高德育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普遍存在着“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式,教育对象的学习主动性没有很好地发挥,教学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转,学生没有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兴趣,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这样的课堂使德育课程几乎形同虚设,其弊端日益显露。因此,探寻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切实提高德育课的成效。

一、实施五步教学法的意义

五步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按五个教学步骤或环节进行教学的方法。五步教学法旨在创新寻求一种可行的途径,将传统的理论课教学转移到重方法、重学生主体性发挥的轨道上来。五步教学法是针对长期以来由教师单向传授灌输理论的方式、忽视学生的能力培养而提出的一种教学改革思路。它不仅注重理论的传授,更注重学生获取方法的传授和多种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它将传授理论知识与培养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德育课中实施五步教学法后,所产生的效果明显,主要有几个方面的作用:一是能将理论和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有助于增强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能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很好地结合起来,有利于教学充分体现“精”而“管用”的基本要求;三是能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将实现教学目标与促进学生个性张扬结合起来;四是能极大提高德育课的教学效率,克服课时紧与教学内容多的矛盾。五步教学法既能使学生在课堂上基本掌握教材内容,又锻炼了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有重点地解决了学生实际问题,使课堂教学效率极大提高。因而,通过实施五步教学法,能够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能够改变理论知识教学和学生的思想实际严重脱节的现状;能够改变“一张试卷定高下”的单纯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唯一标准的评价体系;能够改变很大一部分学生对德育课冷淡的态度,切实增强德育课的实效性、针对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在德育课中实施五步教学法的五个步骤

在德育课中实施五步教学法,关键把握五个步骤,实现师生互动,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式教学。第一步:精讲内容,精心导学。

第一步骤主要是教师精讲或串讲教学内容,其目标是帮助学生学好基本理论。这是五步教学法得以成功的基础。这要求教师在课中讲授教学内容时,注重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同时要求思想性、知识性、逻辑性、趣味性的统一。因此,教师在讲课时要抓重点,讲难点,同时注意讲清楚点与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同时,德育课的独特内容决定了在表达方式和讲授技巧上要讲求思想的深刻性、知识的广博性、逻辑的严密性和趣味的丰富性,并将它们完美地统一起来。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时努力做到:吃透教学大纲,深刻领会主题思想,真正熟悉课堂内容体系的逻辑连接关系以及每一逻辑层次转换承接的基本内涵及要点,不断增强阐述的严谨性和逻辑性;占有和搜集大量新鲜材料,选取典型生动、形象感人的事例充实论据,加强阐述中的条理性和趣味性;注重课堂语言的准确精练和生动活泼,力戒表情呆板、照本宣科、空洞无物的枯燥说教。

第二步:师生思辨,探讨交流。

在第一步骤完成之后,进入教师和学生以“问题”为中心进行探讨交流阶段,以“思辨”为主要特征。这是五步教学法得以成功的重要环节。这一步骤的实施分两个小环节。

第一个小环节是:教师提问,学生探究。这一小环节主要是教师应精心设置小思考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学生谈认识和观点。在教师精讲或串讲教学内容后,教师根据掌握的学生思想状况,结合课程内容,提出几个小问题供学生思考。教师所提的问题既是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和学生喜闻乐见的新鲜话题,又要注意与课程的重点或难点内容密切相关,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认真探究和思考,既要“研”,又要“讨”。在这一阶段,学生通过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的分析和探究,揭示理论问题之间的联系,培养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把理论和实际有机结合,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个小环节是:学生提问,教师解答。这一小环节的任务主要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依据“学须善疑”的教学原则,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大胆发言、大胆提问。通过教师精讲、提问和学生探究讨论的过程后,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的掌握已达到了相当的程度,问题会随之越来越集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把对重大理论问题、社会问题和现象的疑惑,把自己心中的疙瘩或对某些理论问题的认识,大胆表达出来。教师应认真倾听并记录学生发言内容(包括针锋相对的辩论)。在学生提完问题之后,教师对每位学生的提问,都应作出回答。教师采用启发式手段,点拨诱导学生思维,授之以渔,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走向感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一阶段,教师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有意识地、有目的地对学生的问题进行释疑。第三步:教师讲评,学生领悟。

在前二个步骤完成之后,教师应对整个讨论予以讲评和分析。这是五步教学法得以成功的关键。教师在每个章节教学、讨论结束之后应做一些必要的讲评,进行正确引导,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教师应总结学生讨论中的正确部分,指出不足之处,并分析教学目的或目标的实现程度。教师作总结时要做到目的明确,善引博喻;条理清晰,要言不烦;循序渐进,步步深化。通过教师的总结,引导学生有所悟、有所收获,使学生树立起社会责任感及忧患意识,激励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这对学生良好政治素质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第四步:自我探究,撰写心得。

教师在讲评结束后,要求学生课后进行自我思考、撰写心得体会。这是五步教学法得以成功的重要环节。一是教师针对课堂讨论的问题,要求学生以书面形式写出心得体会文章。篇幅不宜过长,可就某个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其中包含课程学习后有哪些收获,还存在什么问题等等。二是教师给学生布置思考题或提出重大理论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要求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提出自己的思想观点。三是教师要求学生利用假期进行社会调查,学生就某一方面进行社会调查后写出800字左右的调查报告。无论是心得体会还是调查报告、政治小论文,教师都要要求学生谈真实感受,不讲假话和违心的话,并力求将切实感受写得具体一点,避免空发议论。学生将写好的心得体会、政治小论文和调查报告交给教师。第五,典型发言,总结提高。

在第四个步骤完成之后,进入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作典型发言、总结提高阶段。这是五步教学法得以成功的重要措施。教师应对每篇心得体会、政治小论文和调查报告进行批改,选择其中一些有代表性的心得体会、政治小论文和调查报告,在课堂上让学生作典型发言;也可让学生自由发言,师生一起评论,最后教师作总结。通过这种方法进行回顾总结,使学生加深对所学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解及运用。

总之,这五个步骤互相联系环环相扣又各具功能,实现教师和学生互动。课程的最终成绩是:学生课堂研讨和回答问题占30%,心得体会或政治小论文或调查报告占20%,期末考试占30%,学习态度等占20%。

要使五步教学法取得良好的效果,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所提问题应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心理实际,使学生有兴趣、有可能思考和回答。二是给学生准备的时间。如果不让他们经过一些准备就进行讨论,就无法保证课堂讨论的质量,课堂讨论就容易流入肤浅和形式主义。三是注意课堂气氛的调节和控制。教师应有意识地提问那些想发言而胆子小的和没有发言积极性的同学,以便使更多的同学受到必要的锻炼。四是及时纠正讨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消极、偏激甚至错误的思想。教师既不能无原则地同意学生的观点,也不能横加指责,而应当运用自己的理论分析能力,客观地指出这些观点的不合理之处。

第三篇:运用情境教学法优化英语课堂

运用情境教学法优化英语课堂

上传: 钟青云

更新时间:2013-1-6 10:51:31

一、课题主要信息

目前,我们不少老师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仍然自觉不自觉的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被动接受。这种教学根本不适合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从一开始就不愿意和英语打交道,继而学好英语成了一句空话。再者缺少语言习得和使用环境,是中国学生外语表达能力差的一个重要因素。语言的习得只有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得到全面完成。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创设一种学“母语”的英语学习氛围,——进行非常必要的“情境教学”。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创造各种语言学习环境,让学生亲身体验,理解不同情境所表达的信息和语言材料,激发他们表达思想的欲望,在情境学习中锻炼运用语言的能力。本课题至力于研究运用情境教学法优化英语课堂,皆在改变以往英语教学枯燥无味的局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小学英语教学焕发勃勃生机!

二、课题的界定

关于情境和情境教学法的定义,专家们似乎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语文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说:“情境是教师人为“创设”的“典型场景”,是在教学和教育过程中创设的“有情之境”,是一种人为优化的典型环境。” 这种情境使儿童的生活空间不再是一个自然状态下的空间,而是富有教育内涵、富有美感的充满智慧和儿童乐趣的生活空间。情境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材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情色彩的人为优化的情境和氛围,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从而引导他们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的一种教学方法。

有人把情境教学法等同于演示教学法,其实他们是有区别的。应该指明的是,情境教学法的一个本质特征是激发学生的情感,以此推动学生认知活动的进行。而演示教学法则只限于把实物、教具呈示给学生,或者教师简单地做示范实验,虽然也有直观的作用,但仅有实物直观的效果,只能导致学生冷冰冰的智力操作,而不能引起学生的火热之情,不能发挥情感的作用。由此也可以看出“情境”是“情”与“境”的统一,二者缺一不可。

三、课题的理论依据

(一)情感和认知活动相互作用的原理

脑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功能,左右两半球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大脑左半球是掌管逻辑、理性和分析的思维,包括言语的活动;大脑右半球负责直觉、创造力和想象力,包括情感的活动。情境教学往往是让学生先感受而后用语言表达,或边感受边促使内部语言的积极活动。这样,大脑两半球交替兴奋、抑制或同时兴奋,协同工作,大大挖掘了大脑的潜在能量,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因此,情境教学可以获得比传统教学明显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认识的直观原理

从方法论看,情境教学是利用反映论的原理,根据客观存在对儿童主观意识的作用进行的。情境教学所创设的情境,因其是人为有意识创设的、优化了的,有利于儿童发展的外界环境,这种经过优化的客观情境,在教师语言的支配下,使儿童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不仅影响儿童的认知心理,而且促使儿童的情感活动参与学习,从而引起儿童本身的自我运动。

(三)思维科学的相似原理

相似原理反映了事物之间的同一性,是普遍性原理,也是情境教学的理论基础。情境教学法要在教学过程中收入或创设许多生动的场景,也就是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感知对象,使学生大脑中的相似块(知识单元)增加,有助于学生灵感的产生,也培养了学生相似性思维的能力。

四、课题背景及意义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具学科,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是其实践性的主要表现。因此,小学英语教学中必须为学生提供充分运用英语口语进行有效实践的机会,使学生从中加深理解,牢固掌握,熟悉运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而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心强、具有发展的主动性和教育的可塑性,但缺乏独立学习的能力;其次是喜欢生动活泼、灵活多样,不喜欢单一单调,刻板呆板。课堂教学的实践中也使人深深感到:欢快活泼的课堂气氛是取得优良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学生情感高涨和欢欣鼓舞之时往往是知识内化和深化之时,因而“情境教学法”应运而生,情境教学就是通过设计出一些真实性和准真实性的具体场合的情形和景象。为语言功能提供充足的实例,并活化所教语言知识,这种情景的生动性与形象性,有助于学生把知识融于生动的情景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以往英语教学枯燥无味的局面。情景教学使英语教学在科学而且正确的方向上施行,它是21世纪外语教学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因此,在英语课堂中要综合运用多种办法来创设情境,实践交际,达到教学目的。

创设教学情景。英语课堂教学必须尽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用英语进行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运用所学语言成功地达到某种目的后的愉快。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各种情景,做到教学情景化。首选运用多媒体手段,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做到声像结合,图文并茂,这适合小学生好奇、求趣、求新的年龄特点。教师将学生要学的对话融入其中,会加深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帮助学生在语言与表达对象之间建立起联系,从而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自觉、更有趣的进行英语交际活动。其次是教唱英语歌曲,学讲英语小笑话、小故事、还有演话剧、童谣、小诗、绕口令、猜谜等等,形成轻松的学习气氛。融音乐与英语为一体,能帮助学生理解对话,表现情景内容,创设有声语言环境,使学生自然投入。英语小笑话和英语小故事不仅老师讲,而且要让学生学会讲,让学生从机械、呆板、单调、紧张的学习环境中解脱出来,消除学习疲劳,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效率。

设计游戏情景,复习巩固对话内容。在对话复习教学中设计适合儿童口味的游戏情景,是寓教于乐的好方法,能帮助教师把单调乏味的复习工作变得生动活泼,为学生在轻松自然的气氛中进行语言操练创造了条件,使学生乐而好学。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1.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实施情境教学,努力创设英语课堂教学的小情境,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2.探索当代新理念下英语情境教学与学习的基本策略。研究在小学中实施英语情境教学的可行性及切实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3.通过长期有效的教学实践研究,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使他们在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能够和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顺利接轨。

4.社会需求和实践使我们充分认识到语言交流的重要性,为更好的体现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在乐中学,在学中乐”,我一直寻求着一种最佳的教学方法——情境化教学,让英语教学与学生的兴趣融为一体,用生活理念构建英语教学大课堂,把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发挥英语的交流作用。

六、课题研究步骤

本实验课题计划分三个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准备试行阶段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在开学阶段,教师学习国家教育部关于《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的有关文件,帮助教师认识“传统英语教育”的偏面性和走向课外,活化教材,培养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2.3.启动并试行方案。学校领导加强在试行过程中的领导,教科室重视对课题的调控和指导。

试行小结。召开课题组会议,对试行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研讨,由课题组撰写阶段小结。

第二阶段贯彻实施阶段

1.补充修订试行方案。根据第一阶段小结,整理积累研究资料,补充修订实施计划,做到逐步完善、提高质量,使小学英语课程教学达到预期的质量。2.3.形成规范和制度。继续积累课题研究资料,经第二阶段的实践,逐步形成规范,并把规范了的文件条款,在实践中检验,不断修改形成制度。

整理总结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研究取得初步成效,总结我校小学英语课程口语教学经验教训,写出阶段性论文,在市级以上教育报刊上发表,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第三阶段总结提高阶段

1.撰写实验论文。把所积累之资料、教材包括实验方案、实验过程记录、实验报 告等分类整理,上下联动,专人执笔,撰写出具有一定理论价值的论文。2.开好结题会议。成果进行认真研究,召开一次有专家、行家参加的结题会议,会前作好充分准备,搜集介绍性资料、经验成果装订成册,并通过会议给课题 以实实在在的评估,指出实验成果的意义,提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3.推广实验经验。把实验班经验推广到全校,点面结合,形成实验氛围,使英语 课程成为学校特色课程。

七、课题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法

学习和应用情境教学法原理和新课程理论理念指导研究活动,注意积累其他学校及个人的有关外语教学成功经验的材料,并系统归类比较,甄选有效教学经验作为本课题借鉴。2 调查研究法

了解当前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通过分析找出共性问题,掌握研究的起点和脉搏,使研究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可作性。3 经验总结法

对研究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及时归纳和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撰写经验总结及论文、实验报告。4 行动研究法

通过研究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行为举止,及时发现和记载学生喜爱、学习效果较好的活动方式,以便积累研究、实验的经验和材料。动。

八、课题研究的条件

1、我校在实施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工作中已做了不少前期工作,且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效果,在我校召开的全市小学校本教研工作现场会上向有关的领导、专家、同行做了汇报,得到好评。

2、主研教师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在市级以上发表了多篇教育、教学、管理论文,教学能力突出,被评为南昌市教学能手,并主持、主研、参研过多项市、区级的课题研究。

3、学校的大力支持与帮助。

九、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1.课题研究计划

2.定期举行交流课活动,成员间相互听课;及时反思,做经验总结。3.研究报告和论文的撰写

4.完成课题研究总结报告,收集案例,汇编成册,

第四篇:运用情境教学法的好处

运用情境教学法的好处

1、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① 符合“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标准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融入了诸多科学领域的有关知识,使学生健康成长。情境教学法正是通过“情境”的设置,使教学内容在情境化的故事中得以完成,教学内容的安排是为了锻炼学生的体魄,情境的设置是让其掌握运动技能的一种教学载体。它的目的就是增进学生的健康。② 符合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情境教学法通过情境设计使学生产生优势兴奋中心,获取最佳注意力,再通过理解、尊重、参与的作用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如:在教授低年级立定跳远中,设计小兔子秋游的情境,让小兔子(学生)在秋游中学习各种跳跃本领,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目标。

③ 符合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情境教学法是让学生扮演情境中的主角,学生在角色中要完成各种学习内容,以达到教师在课前为此预设的目标。它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位子,在注意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

④ 符合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在情境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提出相应的教学评价建议,改变以往呆板的评价体系。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保证大多数学生能完成学习目标,体验学习的乐趣。

2、有利于中低年级学生心理、生理的发展

中低年级学生在意识水平发展上还不够成熟,对“造境”造出的情境与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区分不清。他们热衷模仿、想象力丰富、形象思维占主导作用,能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逐渐进入角色,使学生沉浸在欢乐中,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同时完成各个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

3、有利于解决教学内容的重、难点。

教师在设计情境时,它的目的就是要让其为学生掌握教学内容而服务。如:在教授立定跳远时,设计小蝌蚪找妈妈的情境,先让学生模仿青蛙跳:双脚用力登地,向上跃起(重点);后在观察中注意落地的感觉:轻巧落地(难点)。以此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有目的的进行练习。

4、能寓教于乐,有利于加强德育教育。

情境教学法把思想教育融入教学中,避免了以往“说教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游玩、锻炼中养成各种品质,形成道德规范。

第五篇:幼儿园数学情境教学法实施探讨

幼儿园数学情境教学法实施探讨

数学研究的是事物与事物之间抽象的关系,数学学科的抽象性与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存在矛盾。《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而数学情境教学正是一种致力于将抽象的数学知识镶嵌在具体的情境中,引导幼儿“境中学、境中体验”,变抽象的、枯燥的知识学习为具体的、形象生动的感知过程。可以说,在抽象的数学领域,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情境性的学习是对教师有效教学的必然要求。事实上,在当下的幼儿园数学教学中,常见教师运用数学情境方法,致力于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然而,在运用情境法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事倍功半”或“弄巧成拙”等教学困境。为此,本文将以幼儿园数学情境教学的案例做说明,归纳目前数学情境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建议。

一、何谓数学情境教学

随着课改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关注情境教学。情境教学首先在我国基础领域的一些学科,如语文、外语等得以应用,并延伸至数学领域。

(一)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的核心在于“情境”,《韦伯斯特词典》定义为:“与某一事件相关的整个情景、背景或环境”;在心理学领域,“情境是对人有直接刺激作用,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和社会学意义的具体环境”。在教育学领域,对情境教学的内涵存在不同的描述。以下两类具有代表性:一类作为教学方法的属性来描述,如“情境教学是一种运用具体生动的场景以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教学方法”,又如“情境教学是从教学的需要出发,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者氛围,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一类作为一种教学模式或教育模式来描述,如以李吉林为代表的“情境教育理论”有其丰富的内涵,“通过创设情境,优化学生的生存环境,使认知与情感结合,实现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发展”。尽管对“情境教学”的理解存在差异,但是本质都离不开“情”与“境”两个方面。

“一方面,要以“情”为经,将学生学习的兴趣、情绪、情感体验、美感等方面摆放在教学应有的位置上。另一方面,要以“境”为纬,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基础,创设相应具体的教学情境,为教学的顺利进行开辟了新的途径。”

(二)数学情境教学

数学情境教学作为情境教学的下位概念,具有情境教学的基本性质,又有其独特内涵。结合已有研究文献及幼教改革的理念,以下几点是数学情境教学的应有之义。

1.数学情境教学核心理念:知情合一

“诗人”教育家李吉林,首先在语文学科展开创造性实践,将“知情合一”作为其情境教学的核心理念,“儿童情境学习突出情感,不仅有利于学习知识,具有独特的优势,而且还可以有效地培养儿童的审美情感和道德情感”。学者郑毓信认为,与语文教学的特殊性是“情知教学”(以情感来带动知识的学习)不同,数学教学的特殊性是“以知生情”,并且其涉及的情感也截然不同,而是与理性精神、客观研究、数学美、深层次的智力满足感等联系在一起。学者李三平、朱瑶则将数学情境教学的主要特征进一步概括为“以境启知,以知怡情”。

2.数学情境教学的功能:沟通数学知识与幼儿真实生活经验

情境运用的功能在于充当一座桥梁,连接起幼儿抽象的数学学习符号与具体真实的生活感受之间的断层。创设怎样的情境才能实现这个功能?陶行知先生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接知如接枝”。创设情境的功能在于达到数学内容与幼儿的真实生活相通,即教师创设的数学情境应是幼儿熟悉的、可感知与理解的、能够唤起和运用幼儿自身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是包括真实的情境和虚拟的情境,课堂内的情境与幼儿所处的广阔的社会与自然情境。“情境教学是创设含有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情境,学生在探究事件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地理解知识,建构意义。……这里的情境是基于现实世界的,是与现实世界一致或类似的。”综上,情境教学中可以运用不同的情境类型,但是所创设的情境都要起到衔接幼儿的已知和未知,沟通数学学习内容与幼儿真实生活的功能,即要落实“境为儿童所设”。

3.数学情境教学的要务:注重培养幼儿数学思维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促进幼儿思维发展是幼儿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思维起于直接经验的情境”,杜威认为“思维需要一些具体的情境或事件来激发。如果我们只是笼统要求儿童思考,而不考虑他自己体验到的、令他感到烦恼的某种困境的存在,以及这些困境对其思想平衡状态造成的困扰,那么就不可能产生思维。”如此看来,通过创设数学情境开展数学教学的方式,如果运用合理,有利于激发幼儿思维,促进思维产生。此外,展开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关注到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思维的产生与发展,需要留给幼儿自由时空去想象、推理、判断等。为此,数学情境教学,不仅要能成功诱导幼儿进到“眼前之境”中,同时还要能引导幼儿突破眼前之

境进入到“心中之境”,也即激发幼儿的想象与思考,以拓宽幼儿的思维空间;二是,需要关注个体思维水平差异,留有充足的时间供幼儿思考,否则“即使学生形成了快速的反应习惯,也只能做出快速且肤浅的判断。对问题和难题感知的深度会逐渐的固化,这决定了学生之后的思维品质。”简而言之,数学情境教学是能诱导幼儿卷入高级思维,让幼儿获得智慧的教学活动。

4.数学情境教学的实施过程:情境化与去情境化的结合汪秉彝、吕传汉两位教授在150所中小学开展了“设置数学情境与提出数学问题”的教学实验,提出数学情境教学的基本模式是:创设数学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注重数学应用,后有学者根据这个模式,把数学情境教学的过程概括为三个教学环节,即情境化(创设数学情境)、去情境化(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再情境化(注重数学应用)。可见,数学情境教学不仅包含“情境化”的过程,还包含“去情境化”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情境化是用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幼儿熟悉的生活经验建立联系,并能学以致用;去情境化是不忘数学学科特质,使幼儿经过抽象概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

二、目前数学情境教学存在的问题

科学、有效的数学情境教学,有赖于教师对数学情境教学的理性认识和整体把握,反之,将可能导致教学实践上的偏差,当前幼儿园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就是例证。

(一)“去数学化”现象

以情境化的方式开展幼儿数学教学,是为了更好地达成数学教学目标,因此,情境创设应该扣紧数学教学的核心目标,凸出数学知识的本质属性。目前,部分教师在实施情境教学的过程中,出现了情境创设偏离数学教育目标的现象。

一是“情节”冗长,淹没核心数学问题。案例:中班数学活动“按物体用途分类”中,教师创设了“超市购物”情境。活动中,幼儿先参观超市,回来讨论如何做一个文明的顾客,再参观动物之家看他们喜欢什么样的礼物,然后取“工资”在超市前排队取购物袋,购买完礼物再排队结账,最后将礼物分类送达各个小动物的家。由于“收银台”只有一个,“入口”又狭窄,幼儿排起了长长的队,期间排在后面的几位幼儿时而推来推去,时而弯腰看看前面的队伍。

案例中,教师“真实”地还原现实生活中超市购物的情景,体现了教师对情境创设的“真实感”的追求。然而,情境教学的“真”,并非要求绝对的真景、真物,而是要求“形象富有真切之感”,即在于“神似”而非“形似”,因此,可以是包含模拟的情境,也即可以是适当“加工”过的情境。该集体教学中,教师误解了“真”的要义,不加以选择或未“加工”的再现真实生活情节,不仅占用了过多的教学时间,而且使幼儿的思维过多地卷入于“无意义”的情节泥潭,干扰了幼儿对数学核心问题的思考。

二是材料过于“刺激性”,转移幼儿注意力。案例:某教师在小班认识基本的几何图形活动中,提供了各种形状的饼干作为操作材料供幼儿观察、比较。由于教师对材料的操作规则未提出明确要求,面对具有诱惑力的饼干,至少2位幼儿忍不住将饼干含嘴里,听到老师提问饼干的形状时,又将饼干吐出来观察,现象令人啼笑皆非。案例中的教师把对幼儿来说过于有“诱惑力”的食品作为操作材料,表面上看来是成功的引发了幼儿操作的兴趣,而从幼儿活动中思维卷入的深层面看来,“热闹的”场面背后,是幼儿注意力转移的问题。

(二)脱离幼儿生活经验

数学学习是幼儿认识周围世界和适应生活的需要,教师创设的情境应与幼儿真实的生活相联系,否则将成为幼儿无法理解或运用的“惰性知识”。案例:在中班数学“5以内序数”活动中,教师以五只小动物排队去春游的情境贯通活动始终。为了让幼儿掌握从不同方向确定5个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教师还设置了5只小动物改变队形:直排、斜排、半圆等让幼儿进行描述。

案例中,且不论排队出游”的“假情境”“假问题”是否与幼儿的真实生活常识相符,活动中幼儿序数的学习始终被置放在小动物春游的“情境化”的背景中,缺乏将所学的“序数”知识迁移于幼儿实际生活情境的“再情境化”阶段。这样的“序数”知识始终是“虚拟情境中的数学”,未能在幼儿的现实生活世界中“活学活用”。

(三)情境创设不自然

数学情境创设中,有以下两种不自然的数学情境:一是为达成数学活动目标,情境中生硬地穿插数学问题;二是囿于数学知识点展开顺序,设置不符合生活逻辑的情境。

1.突兀的数学问题

案例:在中班数学“A与非A的多少比较”活动中,教师以故事情境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教师讲述,“在很深的海底住着一条美人鱼,有一天美人鱼被困在了一座岛上。这一天,小王子来了……”幼儿正听的入神时,故事情节骤然转为:“小王子闯关答对了题目,才能救出美人鱼。”接着教师抛出了闯关题:天空中有些什么?(各色烟花)蓝色的烟花有几朵?不是蓝色的有几朵?……大海里有什么?(各色鱼)红鱼有几条,不是红鱼的有几条?案例中,教师以故事情境导入,试图引发幼儿活动的兴趣。然而,由于教师后续所设置的数学问题与故事情节发展并无太大关联,因此显得十分生硬和突兀。从整个活动的心理路程看来,幼儿期待的后续故事情节与突如其来的生硬数学题目,二者形成了巨大的心理落差,心中的失落可想而知。

2.不符合生活逻辑的情境

案例:中班《按物体的数量分类》活动中,教师设计了一个“整理超市货架”情境,以引发幼儿“按物体数量分类”的操作活动。教师抛出“这么多的物品怎么分类到货架上?”问题,幼儿提出了按照物品种类、大小等不同的分类方法。最终,教师还是以小动物的口吻提出“要把相同个数的物品放一起”的方法摆放货架。

案例中,教师以超市货物摆放的情境用以引发幼儿的分类操作活动,然而,教师所创设的情境显然并不适合运用按物体数量分类的知识来解决问题。生搬硬套产生的不良后果是,情境创设有悖于“按照物品种类摆放货架”的生活常识。由于这样的情境与幼儿生活经验不符,既不利于幼儿自然地进行“摆货员”角色扮演,也无法让幼儿真正体验到所学知识的现实意义。

三、幼儿数学情境教学开展建议

(一)深入学习数学情境教学理论,做“有内涵”的数学情境教学

由于我国幼儿园阶段的职前职后还未有大规模的幼儿数学情境教学专题培训,在广大一线幼儿园教师看来,数学情境教学更多地被视为一种简单的教学技巧或教学手段。这种较为浅层次、模糊的认识,使得教师在实践运用的过程中,容易迷失方向,无法把握数学情境教学的实质,陷入为情境而情境的教学误区。为此,一方面,教师应注重自身对数学情境教学理论的系统、深入学习,以更好地指导日常的数学情境教学实践。另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院校及幼儿园等主体,应共同协作,有效推进情境教学理论在幼儿数学领域的研究、实践及培训。

(二)整体把握和设计数学情境教学,凸显学科特质

数学情境教学始终为幼儿“数学学习服务”,不仅有“助兴式”的作用,而且应该蕴含丰富的数学思想和数学问题。数学情境创设没有“数学味”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在数学情境教学中未能处理好情境和整体教学过程的关系,将情境的创设孤立于数学教学活动的核心目标。处理好二者关系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能“登高望远”,即从教学活动的整体上把握和设计数学情境教学,紧紧围绕核心教学目标,合理创设和安排情境,要避免为情境而创设情境的片面做法,使情境发挥最大功效。如在大班数学“10的多元组合”活动中,活动的核心目标是引导幼儿通过探究,探究10的多元组合。教师以“全家出游”的情境贯穿活动的全过程:一家10口人准备出去旅行,他们分群乘坐

不同种的交通工具出行,以此讨论10的不同组合(如10个人选择2种工具出行,则是探究10的2元组合,以此类推)。活动中,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不仅很好地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情境在活动的后续环节中始终发挥很好的导向作用,幼儿怀抱着清晰的数学问题和探究方法,迫不及待并充满自信地探究着10的2部分、3部分甚至9部分的多元组成,其思维处于活跃的爬坡状态。以上情境设置对教学活动的整体性积极影响,显然离不开设计者对活动的整体设计和把握。

(三)贴近幼儿经验,回归幼儿生活世界

数学来源于生活,幼儿生活世界蕴含着丰富的数学信息,幼儿一日生活是幼儿“数学认知冲突”的发生地。幼儿数学教育的内容应该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以利于幼儿更好的理解和运用于游戏和生活。而达到教育内容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具体做法可以用“新瓶装旧醋”隐喻来形容。“旧醋”即情境创设的内容是幼儿生活中熟悉的场景或现象,“新瓶”即教师引导幼儿用“数学化”的新视角来应对生活中熟悉的事物。相较于其他的情境,生活情境是幼儿最熟悉的、最真实的、最有人情味的情境。《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要引导幼儿“在生活中感知数学的有用和有趣”。为此,首先,教师应注重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渗透数学教育的内容,让幼儿在一日生活当中感知数学。其次,囿于教师运用生活情境的局限性,在专门的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来开展数学教学。如在一个分类的数学活动中,活动的核心目标是让幼儿认识到“可以按照物体的不同属性进行分类”。与一些耗费大量精力自制各式教具的教师做法不同,该教师充分挖掘了幼儿身边的熟悉生活资源——

—以幼儿脚上穿着的各式各样的鞋子作为分类的对象,引导幼儿按“拉链的与系鞋带的”、“靴子与非靴子”等标准进行分组游戏活动,并不断延伸到按照幼儿的衣着和身体其他特征进行分类游戏。活动的最后,幼儿主动提出了更多的与教师不同的分类标准。这样的情境,由于是幼儿个人熟悉的、有意义的情境(旧醋),同时又是用“数学”的新视角来观察和思考的(新瓶),因而有利于调动幼儿的情感,激发幼儿的思维,是利于幼儿“活学活用”的情境教学,实现了数学与幼儿真实生活的结合。

(四)创设真实、自然的情境,激发幼儿真实的情感

数学情境教学要达到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真实情感,则要求所创设的情境是给人以“真实的”感觉,而要引发真实感的情境,则“自然”是情境必然要义。具体做法有二,一是寻找法与创设法结合,即不仅人为创设特定情境,同时可以通过在幼儿周围环境中寻找与数学活动内容相关的情境。由于周围环境是一种真实的、自然的生活情境,利用寻找法不仅可以节约教学资源,而且可以使幼儿的数学学习与幼儿的真实生活建立联系,如在点名环节融入数数的内容,在教室中寻找具有各类图形的物体等。二是,人为创设自然的情境。情境创设的要求除了是幼儿熟悉之外,还应该是数学知识点产生、运用的特定情境,由于这样的情境是数学问题与情境自然融合的,有利于幼儿自然地经历数学学习过程。如在一个大班数学活动《蜘蛛和糖果店》中,其核心目标是培养幼儿经过

统计进行推测。活动中,教师创设了“糖果超市”情境,活动的主体部分是幼儿根据蜘蛛的记录表,推测出顾客会购买的东西。故事情节发展的背后蕴含着的是一系列由易到难的数学问题:从“你们相信蜘蛛知道顾客买什么吗?”无根据的低级猜测,到“根据记录表”的经由

统计有根据推测。这样的情境创设,故事情节设计自然,特别地其所蕴含的数学问题自然地成为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一部分,幼儿在故事情境中“自然地”进入积极猜测者的角色,“水到渠成”地感受到了统计推测的意义和有趣。

下载中职德育课“一例通”情境教学法的运用价值及实施策略(5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职德育课“一例通”情境教学法的运用价值及实施策略(5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美术情境教学法的运用

    小学美术情境教学法的运用 代写论文提供 写手上传 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美术被作为一门越来越重要的学科渗透到教学课堂中去。现代教学提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而美术......

    “活动体验式”教学在中职德育课的运用范文合集

    “活动体验式”教学在中职德育课的运用 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活动体验式”教学在中职德育课的运用,着重介绍“活动体验式”教学几个主要特征,其中活动体验式教学的基本要素包括......

    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研究与运用

    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浅析 彭颖娇 教育与人文学院 10初等教育专业 摘 要: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学习心理和语文学科的特点,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

    浅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情境教学法

    浅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情境教学法 通城一中何四英[摘 要]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在于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框框和束缚,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 泰兴市新街镇南新初级中学何新义内容摘要:历史课上情境教学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创设各种情境,使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

    情境教学法在英语语法教学的运用

    情境教学法在英语语法教学的运用摘要:新课标的下发不仅给高中英语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也给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方式的完善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简要概述了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并结......

    浅谈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

    浅谈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 (论文) 姓名:张敏 职务:教师 职称:中学二级教师 单位:封丘县留光镇第一初级中学 手机:***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留光镇留光村608号 邮编......

    高中语文情境教学的实施策略

    高中语文情境教学的实施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情感体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使学生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