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通用技术课程的项目学习教学模式初探
通用技术课程的项目学习教学模式初探
一、项目研发背景
通用技术是一门新课程,迄今在北京开课只有两年,对于课标、教材以及授课的模式和方法,任课教师都在努力地学习和探索中。2009年,笔者通过参与北京市通用技术课程教师培训工作,到各区听课、交流,对北京的通用技术教学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发现很多通用技术教师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沿用了其他学科(如物理、化学、美术等)的教学模式,有的教师则完全照搬了初中劳技课的教学模式。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其课程性质突出体现了综合性和实践性,所以开发、研究适合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成为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为了符合通用技术课程的性质,其教学模式应具有如下特征:①集中体现更复杂、更深层次的学习,这种学习需要将各种观点和知识融合在一起,从而有利于高中生将各科知识融会贯通。②培养学生具有多种自我管理技能、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这些技能不论继续接受高等教育还是从事实际工作,都是基础性的。③调和学习风格和技能水平的差异,使更多的学生在完成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任务中体验到成功,同时学会互相理解与尊重,学会沟通交流与合作。④直接、切实和有目的地与校外社区资源发生联系,突破学校围墙的局限。⑤提高学生学习技术的热情并感受技术的价值。
笔者在通用技术教学中应用的项目学习教学模式,是以通用技术的课程教学目标为中心,以制作作品并将作品进行展示为方法,在真实世界中借助多种资源开展探究活动,并在一定时间内解决一系列相互关联问题的一种新型的探究性教学模式。项目学习教学模式体现了技术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创造性和体验性等特性,是技术教育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
二、项目开发过程
(一)理论依据
项目的开发与实践是运用系统科学方法论中“霍尔模型”理论进行支撑,将项目学习中所涉及的课标要求的知识点进行梳理,纳入知识维度(如结构类型、绘图方法、工具使用方法、认识材料、受力分析、结构的强度与稳定性分析、模型制作方法、流程设计与优化、技术测试方法及系统的优化设计等)、时间维度(涵盖了项目研发的各个实践阶段)和逻辑维度(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的储备、技能基础来设计的),充分体现了项目实施与进展的多层次。
(二)实践项目介绍
技术作为一种独特的知识,它区别于科学的最本质特点就在于它的行动性。技术在本质上是内化于各种技术形态和载体之中、面向实际问题解决的人的智慧与知识。笔者在实践中选择了以“悬臂梁结构模型”为研究项目,是基于如下考虑:第一,其结构源于生活,第二,在教材中有所涉及。
悬臂梁结构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例如:街灯、空调室外机架、吊车、铁塔、桥梁等。悬臂梁是一种外延承重结构体。梁的一端为不产生轴向、垂直位移和转动的固定支座,另一端为自由端。从工程角度来讲,悬臂梁应该有长度的要求且要承受荷载。它们看似构件组成简单,却涉及多学科的专业知识和复杂的加工技术,应用广泛,实用性强。所以将此项源于实际生活的结构项目,确定为通用技术课堂的教学实践项目是合乎通用技术教学要求的。
“悬臂梁结构模型”的设计与制作要求,是在给定的PVC型材中选择并进行结构的设计与制作,且符合整体质量不大于90克、悬臂的长度不小于350毫米的技术条件。学生可应用所学习的系统设计、结构设计、流程设计等理论知识,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优化设计,制作结构模型。将计算作品的承重比值(承重质量与梁的自身质量之比)的方式,对作品进行评价。
(三)项目实践主要过程
1.初期尝试—国际部学生的课堂教学
首先在我校组织国际部的学生中进行初期尝试,目的在于投石问路:一是为了解制作完成这样的一个项目所用的时间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二是为随后的大范围课堂教学摸索经验。为此选择了事先给定图纸,要求学生按照统一的图纸进行制作的方法。此阶段的收获在于:既看到了学生对此项目有很高的关注度,又证明了该项目的可行性。
2.进一步试验—四中全体高二学生的课堂教学及校级展示
为达到课标要求并适应四中学情,我们做了前期的调研、实践和论证,做了严谨的计划和预案。为形成恰当的探究梯度,在“悬臂梁结构模型”制作之前,还设计了一个体验任务,即在限定的条件下,用给定的材料制作一个边长不小于80毫米的正方体,并进行承重测试。学生在体验过程中,不仅学习材料选取、加工技术的方法,同时还运用了系统优化的思想和流程设计的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悬臂梁结构设计与制作做好了知识和技能的准备。此项目被我校学生会确定为校科技节竞赛活动项目。
“悬臂梁结构模型”设计进入实质性阶段,学生要想实现自主设计,必须要对“结构形状”、“结构受力状态分析”、“材料性能”、“结构的强度与稳定性”等相关知识和原理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第一,要求学生自主设计结构形式,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第二,要求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结构画出1:1的加工图,这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辅助加工制作方法。第三,要求学生通过预承重,细致观察结构的形变及受损部位,记录、分析并进行优化设计,最终才能完成实验报告。
在学生们的热情感召之下,我通用技术组的教师与学生会共同组织了“北京四中悬臂梁结构模型承重大赛”。经过班级、年级的选拔,最终进入校级决赛的有6支队伍,比赛结果
最高承重比为323(梁自重为65克,承重质量为21公斤)。学生的出色表现激励着我校通用技术教师们继续研究、完善悬臂梁结构模型项目在教学中的应用。
3.冬令营活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实践、交流与展示
2010年2月,寒假期间,悬臂梁结构模型设计与制作项目成为北京市高中生冬令营活动项目。虽身处寒冬,但整个冬令营活动进行得非常有序、高效。来自6个远郊区县的学生们仅仅用了近48小时的时间,就从一无所知到完成自己亲手制作作品。当看到自己制作的悬臂梁结构能够承载高达30公斤的重物,承重比约500时,他们表现出了无比的激动和兴奋。从学生们的现场感言中,从随队通用技术教研员及一线任课教师的高度评价中,我们清晰地听到这样一个声音:这是一个适合于高中生学习的好项目,可以在很多学校的通用技术教学中进行实验和推广。
4.北京市高中生技术设计创意大赛—面向全市学生推广、普及
2010年5月29日,首届“北京市中学生通用技术创新设计大赛”决赛在北京四中举行。大赛由北京市教委主管、北京市学生活动管理中心主办,北京四中承办,有34支代表队、500多名师生参加了悬臂梁结构竞赛活动。在比赛中,本次决赛的最大承重比为895(梁自重为73克,承重质量为67.5公斤,梁的结构没有损坏)。
三、项目实践效果
学生们在“悬臂梁结构模型”项目的设计与制作过程中,践行了结构设计、系统设计、流程设计的理论知识,形成了整体的设计思路;在动手操作中,学习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加工的技巧,感受技术的魅力与
价值。
学生章桔然在总结中谈到:“我们现在面对的世界,技术飞速发展,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技术问题,每一个人的生活与工作都时刻离不开技术。不管你是否从事技术工作,都要接触技术、使用技术,都有可能参与社会对技术的决策,都要面对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的种种职业问题。因而,初步的技术能力和一定的职业规划能力是我们迎接未来社会挑战、提高生活质量、实现终身发展的基础。”
学生杨光临谈到:“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而我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吊起地球。’阿基米德用的是杠杆;我用的是悬臂梁。检验一件悬臂梁的好坏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通过实践发现问题,我们制作的好与坏也将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展现。我们可以先用很轻的重物为自己的悬臂梁预承重,与此同时,我们自己则需要充分调动起自己的感知器官。耳朵,要聆听悬臂梁结构在承重时是否轻松,注意不同的响声;眼睛,要敏锐地观察到悬臂梁的形变发生的位置,尤其要注意的是连接处、后下底部、前端悬重物处,以及悬臂梁与测试台连接是否稳固等等。在整体结构制作基本完成后,我们就可以对自己的悬臂梁进行‘减肥’,即把多余的无用的部分统统减掉,以使质量达到最小。”
第二篇:高中通用技术学习教学模式研究
高中通用技术教学模式研究
朱哈南
2003年,我国教育部首次颁布了《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这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进入了全新阶段,技术教育正式被纳入普通高中教育范畴。高中通用技术是探究性质的学科,此课程的育人方向不是培养艺术家、技师、设计师,而是培养高中生对技术手段的实际应用和对技术文化的切身体验,通用技术所培养的高中生是一个技术爱好者和使用者。但是现在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是如何寻找一个适合本学科特点的教学模式。关键词:教学模式;高中生;通用技术
一、研究背景
从远祖人类掌握钻木取火的技能开始,人类历史进入到了文明时代。技术推动社会发展,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我国普通高中技术课程分为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而通用技术是一门全新的、高度综合的、具有代表性的技术课程。它是从复杂的技术体系中根据普通高中的性质、任务选择的,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对高中生发展有价值的技术。
面对这种可喜的形式,我们仍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情况并不乐观,以山东为例,2012年8月份在济南举行的通用技术骨干教师培训中,几个地级市的近百名通用技术教师,能严格按照教学要求完成教学进度的学校不足30%。教学效果也难以得到保证。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有以下几种:
1、学生兴趣不足、态度消极,在繁重的课业压力面前,学生对通用技术课程的态度也往往
比较消极。
2、通用技术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通用技术学科涵盖的知识面广,是综合性的学科,既有自然学科的知识,又有人文学科的内容。传统的教学方法显然难以适应这种学科,填鸭式的教学导致学生难以学会。
综上所述,通用技术的教学存在很多的困难,这些困难既有历史的原因,又有现实原因。但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在一定的条件下通用技术想要有所改变,必须克服以上的不利因素。根据通用技术学科的特点,结合现代高中生的个性特征和发展要求,我认为将基于特色的学习教学模式引入高中通用技术的教学能扭转现有的不利局面。
二、对通用技术课程实施方面的启示
1、打破小学科思想,构建良好的课程文化。目前我国仍处在以高考为“指挥棒”的应试教育中,而通用技术课在大多数的省份难以纳入高考科目,常被视为“小学科”。这是一种错误且严重的课程排挤和气势现象。要保证通用技术课的合理实施,必须构建良好的课程文化制度,将素质教育落实到每个高中生身上。
通用技术课程中提到的育人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对技术思想的理解、对技术手段的应用和对技术文化的体验。高中生学习技术的过程,应该是一个积极主动参与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他们能不断地拓展相应的能力,同时他们的学习激情也能够得到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也得到培养。在这个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技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在旁边指导、帮助学生完成相应技术活动,是学生进行技术活动时的同伴和小组团队的合作者。在具体的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还应当从实际出发,精心设计并组织好学生的技术活动;教师可以通过师生互动、学生辩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形式,提升课堂的有效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热爱学习。
2、资源状况及其利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创造性地实施课程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保证课程顺利实施的基本条件。据我了解,通用技术课程的资源非常有限,主要是教材,另外就是教师自行开发的资源以及利用网上资源收集一些资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用的比较多的还有实物展示。
大力建设通用技术实验室。一个好的技术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动手设计、动手制作、动手创新的平台,并可检验和巩固理论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并富有个性的发展,达到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基本目标。
3、落实必修+选修的教学模式。现在大多数高中都开设了通用技术的必修模块,但选修部
分开展状况不容乐观。抛弃了选修部分的内容就会大大损失通用技术的丰富性,阻碍学生的技术素养和综合知识与技能的提高。所以学校应提供适当的选修部分课程,并逐步完善必修选修的学分制度,为学生发展各自的学习兴趣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
4、将学生引出课堂。通用技术课程内容丰富多彩,涵盖众多学科和领域,情境创设能调动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融入世界。一般来说,人们对自己亲临其境的事物比较容易理解并付之行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到图书馆、科技馆、工厂等地方进行实地参观学习,并写出参观学习总结,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扩展通用技术的教学方式。
通用技术作为新课程中一门新兴的学科,起步较晚,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从技术课程的研究方面还处于模仿和探索阶段,在理论研究方面还很缺乏,实践操作也缺少专业的引领。通用技术想要实现其价值并保持其生命力,就必须在内容上与时俱进,基于国家和社会的基本情况合理反映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使学生从分地认识技术前沿,保证通用技术的时代性。作为一线教师,个人能力还比较有限,所以本文中还存在着许多的疏漏。恳请学界同仁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顾建军.普通高中技术课程设置及改革的国际趋势 [J].人民教育,2005
[2] 解月光,马云鹏.普通高中技术课程实施的问题与对策 [J].教育研究,2008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4] 张军.通用技术课程实践与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
第三篇:计算机课程“1245”项目式教学模式的探讨
计算机课程“1245”项目式教学模式的探讨
摘 要:“1245”项目式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理实一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来自企业一线的案例作为案例项目和实训项目,让学生在项目完成中学到知识,培养了素质,拓展了能力。而任务情景、必备知识、任务实施、任务扩展4步教学方法科学合理,相互衔接,过渡自然。4步教学方法还融入了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任务情景中的任务驱动法、必备知识中的讲解法和案例法、任务实施中的演示法和角色扮演法、任务扩展中的引导法都能有效激发学生浓厚学习兴趣,学生乐于动手,教师利于实施。学生实训五步走以软件工程学科为规范,使学习在工作环境中进行,实现学习与工作一体化,体现了全过程的工学结合。
关键词:“1245”项目式教学模式 理实一体 工学结合
我院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高端技能性专业人才,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模式改革一直是重中之中,学院一直强调实施项目式教学。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提出并完善了“1245”项目式教学模式,并在《企业级应用开发技术》、《网页制作原理与实现》、《VB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课程教学中广泛应用。该模式特别适合计算机专业实践性学科的教学,下面我们和大家一起探讨学习。
什么是“1245”项目式教学模式呢?1即理实一体;2即2类项目(案例项目、实训项目);4即4步教学步骤(任务情境、必备知识、任务实施、任务扩展);5即5步实训过程(需求分析→系统设计→代码编写→测试→运行)。
1、“1”――即理实一体
我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目前是完全分开的。任课教师在多媒体教室讲理论,学生在下次上机课时做操作,这样将会导致教师在上理论课讲案例项目演练时,基本上是教师一个人的表演,学生能理解记忆住的内容就相对较少,从而造成学生在机房实践的时候,忘了相关理论知识,也记不起教师的操作步骤。一个班有几十人,在加上多个实训项目,就算教师有心要一一辅导,也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样既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师预期的教学效果。所以对于理论与实训结合的课程,就要打破传统的学科式、理论式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做到教学做一体;教室与实训室一体;学习项目与工作项目一致;知识学习、技能训练、素质养成和实际工作内容一体;实训项目与就业岗位工作项目一体;课内课外一体。这样就能做到良好的教学互动,教师在操作的同时学生亦跟随教师操作,能将知识快速的转化为自身的能力;教师课堂实时发送的实训项目既有利于学生进行课堂巩固学习,又有利于学生掌握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从而实现将知识、技能转化为岗位工作能力。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下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愿学、乐学,从而也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2、“2”――即2类项目
每一堂课都通过2类相关难度适中、紧切知识点和岗位实际需求的项目组织实施教学和学生实训。
1)案例项目:选择一个项目为载体,老师课内采用“任务驱动,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教学先示范,然后学生模仿试做,让学生掌握必备知识的同时,熟悉开发的操作流程,为独立完成相类似的实训项目打下坚实的基础。
2)实训项目:在案例项目基础上,给学生布置两至三个实训项目,要求学生参考案例项目自主完成开发过程,达到能熟练应用所学知识的目的。
通过一次次两类实训项目的实施,既提高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为今后进入工作岗位独立完成工作任务奠定了基础。
3、“4”――即课程教学4步走
教师的课堂教学在综合应用各种有效教学方法之后通过以下4个步骤来具体实施:
1)任务情境:通过来自企业或岗位一线的真实项目作为任务驱动,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最终将要实现的功能。
2)必备知识:根据任务情境,教师讲解任务的重点难点,和同学们一起分析任务需要的理论知识及解决方案。
3)任务实施:教师进行案例分析、进行任务项目操作示范。在任务实施过程中,实时对学生提出问题或解答同学们的提问,使他们有效参与整个过程,养成他们良好的操作规范和职业态度。
4)任务扩展:展示任务实施结果,实现项目任务。和学生一起再次分析该任务是否可以扩展功能,可以扩展哪些功能,让学生试着完善扩展项目功能。
4、“5”――即实训过程5步走
“需求分析→系统设计→代码编写→测试→运行”是软件开发的五个步骤,学生在完成每个实践项目时都要严格按照这五个步骤来实施实训项目并完成学习,使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合一。
下面是以《企业级应用开发技术(JAVA)》中的一堂课的形式,来具体谈谈该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实施。
1、本堂课是学习“图形用户界面设计”,以实现类似QQ登录窗口作为任务驱动。QQ目前已成为人们通讯必不可少的工具,同时这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图形界面设计,在以前的学习中全是控制台应用程序设计,大家看到的只是黑底白字,该任务一出来,学生一看到最终效果,一下就来兴趣了,终于可以学习设计生活中常见那种窗口的程序了。
在激发了学生兴趣后,教师、学生积极讨论,共同分析本项目应该具备哪些功能?所要用到的哪些知识?
2、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项目开发中所要用到的必备知识。本项目主要需要学习下面的相关知识点:
3、学生掌握了必备知识后由教师演示设计,学生模仿试做。然后运行调试。
4、程序运行发现一个大的问题:怎么界面和任务界面不同,组件乱七八糟摆放着?点击按钮也没有功能实现?
在所出现的问题上,进一步扩展任务,初步讲解布局管理器和事件相关知识点,并且引出下堂课内容。
5、任务演示结束后,下发“猜数游戏”实训项目。学生角色扮演,教师指导,按照软件开发的五步完成项目内容。
结束语:
“1245”项目式教学模式符合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除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外,全过程体现了“理实一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达到了以岗位能力培养对接课程教学的教学目标。高职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作为一位一线教师,就是要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上不断创新、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春燕.项目式教学的研究与应用[J].计算机教育,2007(8)
第四篇:校本课程教学模式
校本课程教学模式
实用针绣课程组
在我校校本课程开发和授课过程中,我们实用针绣组经过不断努力,摸索出一套循序渐进、纵向延伸的适合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教学模式。简介如下:
第一阶段:激情导入,明确任务
此阶段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建立良性互动关系,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活跃学习气氛。激情导入的方法有:情景解答、猜一猜、分享交流等。
第二阶段:体验学习,解决问题
此阶段的目的是提供直接认知氛围,使学生更好地体验“实践出真知”的道理。直接体验的方法包括:知识讲授+视频、参观、动手制作等活动。
1.教师通过播放视频、讲解要领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步骤及动作要领。2.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解决问题。
3.教师巡回指导,对于出现的共同问题,教师再次演练,也可让熟练的学生演练,小组互学,直至学生完全掌握基本要领,能够独立完成作品。
以上三步骤可灵活运用。第三阶段:展示评价,分享交流
通过组织作品展,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制作成果,相互交流制作作品的心得体会,或者交流自己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如何解决的,提高学生的互助合作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第四阶段:实地考察,拓展创新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节假日到专业装裱店或布艺品专卖店参观、学习,将参观过程用图片、录像或文字形式记录下来,并将结果带到课堂上进行交流。
在上课过程中,我们大胆尝试这种教学模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当然这种教学模式正处于探索阶段,还有不太成熟的地方,我们在教学中还会逐渐修正,使它更加完善。
第五篇:基于项目学习模式的网页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基于项目学习模式的网页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摘要]基于项目学习模式的教学方法是一种有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学途径。由于高等职业教育中网页设计课程具有很强实践性和操作性的特点,探讨基于项目学习模式的网页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实用创新型人才。论文总结分析项目学习模式的概念和特征,根据基于项目学习模式的教学流程,具体讨论项目学习模式在网页设计课程教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关键词]网页设计 项目学习模式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510130-02
一、前言
网页设计是一门操作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一方面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软件的基本操作,另一方面,要求培养学生一定的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能够将基本操作综合地运用到具体项目中。因此,这门课程重点和难点在于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与实践能力。
目前,高校教师在课堂上基本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按照教材的顺序,对各章节相对独立地进行讲解。教学时,由教师先讲解基础知识,演示操作步骤,然后学生操作和练习。这样的教学过程没有跳出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仍然很被动,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基于项目的学习(Project Based Learning,PBL)是针对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弊端进行改革的一种尝试[1][2]。学生可以在完成实际项目的过程中提高对信息的分析、加工和使用的能力,发展相互间交流、协作的能力。同时,学生还可以从完成项目的学习成果(作品)中发现学习的乐趣,从而逐步养成勇于探索、大胆质疑、合作分享的积极的心理特征。因此,基于项目学习模式的教学方法对于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3]。
论文首先分析、总结项目学习模式的概念,然后对基于项目学习模式的高等职业教育网页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二、项目学习模式
(一)项目学习模式的概念
不同学者对项目学习模式有不同的定义,综合前人[4][5]的主要观点,论文将项目学习模式总结为以学科的概念和原理为中心,以制作作品,并将作品提交给客户为目的,在真实世界中借助多种资源开展探究活动,并在一定时间内解决一系列相互关联着的问题的一种新型的探究性学习模式。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6]、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7]、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8]和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9][10]等教育理论是项目学习模式的理论基础,因此基于项目学习模式教学方法能够突破传统教学中的三个中心:以老师为中心、以课程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它是一种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科交叉,协作学习,自主探究,与真实世界和生活实践相联系的学习模式。其实质就是集中精力解决真实问题,并以最终作品的形式表现出来。然后将作品提交给客户,从而让别人了解和分享自己的学习结果。
(二)项目学习模式的特征
项目学习模式是学习者围绕具体的设计项目,充分选择和利用最优化的学习资料,在实践探索、操作、体验中获得较为完整而具体的知识,形成专门的技能并促进各项能力全面发展的学习过程,它具有以下的特征:
1.学习情景真实而具体
项目学习模式按学习的需求立项,一般取材于生活,学习者面对的是真实、具体的问题,而不是简化了各种复杂因素的单纯、抽象的学习问题。学生通过完成现实生活中的项目获得学科知识的核心概念和原理,从而掌握一定的技能。
2.学习内容综合而开放
项目学习模式所涉及到的具体项目不论大小,都具有综合性和开放性。
其综合性体现在这一学习模式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于实际项目中,包容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来源于现实生活的问题必然是多学科交叉的问题,完成项目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知识对问题进行判断和分析,单纯依靠一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是难以完成整个项目的。
其开放性则体现于这一学习模式不局限于书本,也不局限于解决项目实际问题的单一角度。项目中所涉及的问题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可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解决。
3.学习途径多样而协同
项目学习模式往往需要学生通过实践体验、学习书本知识、创造想象等多种途径来完成一个项目。学习过程中,学生须使用各种认知工具和信息资源来支持他们的学习。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在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中,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以数字化方式进行学习,在利用资源、自主发现、协同合作、实践创造中完成学习任务。
4.自主探究与协作学习相结合
在项目学习模式中,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前提下,以小组协作的形式进行学习,直至最终共同解决问题、完成项目。学生与教师组成项目小组,小组成员之间是一种密切协作的关系。
5.学生的收获全面而有个性
项目学习模式需要学生既学习书本知识,又参与实践活动,既吸收前人成功经验,又大胆探索创新,这就使得学生收获是全面而且是富有个性的。学生在项目学习的过程中,既要思,又要做,还要创,学生的感官全面参与,形成富有个性的认知和体验。通过完成实际项目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研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协作和互助能力、交际和交流能力等。
三、基于项目学习模式的网页设计课程教学方法
(一)基于项目学习模式的教学流程
基于项目学习模式的教学方法是一种革新传统教学的新方法,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性问题进行探究。基于项目学习模式的教学过程一般包括了项目选定、计划制定、活动探究、作品制作和成果交流等5个步骤,其教学流程见图1:
(二)项目学习模式在网页设计课程教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将基于项目学习模式的教学流程应用到《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教学中,其具体的教学方法可进一步分解为如下的若干步骤。
1.选定项目
在选定项目阶段,可进行如下的几项教学工作:
(1)优秀网站鉴赏
向学生展示一些世界著名优秀网站,让学生对网站的结构、功能和网页的布局、色彩搭配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激发学习兴趣。
(2)布置学习内容
根据网页设计与网站制作的项目特点,明确如下的学习内容:
网站的规划:确定网站的目标浏览者,色彩组合,版面布局,浏览导航及媒体使用情况。
网页布局的实现:根据网页的结构确定是否使用框架、表格和层。
网页元素的制作:文字、图像、表格、表单、视频、动画等元素的设计与制作。
网页脚本特效:基于Javascript等脚本语言设计网页特效,增强网站与用户实时、动态、可交互的能力。
网站发布与维护:测试网站,申请网站域名,申请主页空间进行发布,网站内容的更新与维护。
(3)制定学习目标
项目完成后须达到如下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如何规划网站、设计网页;能根据网站内容的特点设计并制作相应风格的网页。
能力目标:掌握从Internet网上搜索需要的资料并进行加工处理的技能;掌握利用相关软件设计、制作网页的技能。
情感目标:学会协作;学会如何正确认识、评价自己与同学;增强自信心。
2.制定计划
项目确定后,让学生制定出详细的项目实施纲要。虽然要求每个学生制作一个网站,但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讨论、借鉴和协作。
此阶段,可将网站制作项目主题比较类似的学生放在同一组,让他们讨论决定哪些工作是网站制作项目所必须的,将整个项目进行任务分解,明确完成各项任务的时间安排,制定项目进度计划表。
3.活动探究
每个学生按照先前做好的项目计划,逐项展开活动。基本上包括:策划网站结构及栏目、构思网页内容及布局、收集相关的图片和动画等素材、研习网页设计与制作相关软件等活动。
学生在活动探究期间可以在组内或组间进行讨论,相互协作和借鉴。学生首先要根据自己的需求确定网站的整体规划。然后,边研习网页设计与制作的相关软件,边收集、处理可能需要的网页素材。
4.制作作品
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来完成作品的制作。作品制作在活动探究期间就可以开始,之前制作好的栏目、图景等,通过填充或改换标题,录入搜集来的相关内容,最后加以润色即可。
5.成果交流
成果交流很重要,是对学生一个学期辛勤学习和劳动的肯定与嘉奖。如果学生的制作比较成功,成果展示和交流可以举行得隆重一些,邀请有关领导、其他教师和其他班级的同学参加,学生利用多媒体进行现场演示和讲解项目成果。通过成果交流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学术交流能力。
四、结语
基于项目学习模式的教学方法,其本质是不再把教师掌握的现成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作为追求的目标,或者说不是简单的让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和讲授去得到一个结果,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最终完成既定项目,并进行展示和交流,学生学习的重点在于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综合锻炼各种能力。教师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指导者和监督者。
高等职业教育的网页设计等相关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基于项目学习模式的教学方法采取了从实践一理论一再实践一提高和拓展的教学途径,可帮助学生实现从理论到应用能力提高的质的飞跃,非常适合于网页设计等课程的教学。同时,基于项目学习模式的教学方法还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通过完成实际的具体项目,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完全符合社会的实际需要,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胡阿生,践行“教学做合一”的有效途径项目学习[J].江苏教育研究,2006,(8):41-43.[2]岑岗、林雪芬,开放型项目学习的活动形式研究[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8,20(2):129-132.[3]方凌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项目学习应用的实践探讨[J].上海教育科研,2006,(2):39-41.[4]刘云生,项目学习信息时代重要的学习方式[J].河北教育,2001,(12):22-24.[5]夏惠贤,多元智力理论与项目学习[J].全球教育展望,2002,31(9):20-26.[6]张建伟、孙燕青著,建构性学习学习科学的整合性探索[M].上海:海教育出版社,2005.[7]单中惠,现代教育的探索杜威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8]刘奇志、谢军,布鲁纳教育心理学思想及其启示[J].教学研究,2004,(5):3-5.[9]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10]应如画,国内外多元智力视野下的项目学习比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2):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