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演讲稿:感动,一种美好的情愫
我是一个容易感动的人。别人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温暖的问候,一次及时的帮助……常常会激起我心中的涟漪,甚至使我眼眶潮热。有时躺在被窝里或在桔黄的灯下,回味那些令我感动的人与事,我的内心便充溢着幸福和温暖。感动真的是一种美好的情愫,值得我们好好地珍惜她,细细地品味她,尽情地享受她。
感动如空气,人人需要;感动如阳光,谁沐浴她,都会感到温暖。我想,如果能让我们的孩子时常能被这种情感所滋润,那是多么美好的事。常被感动所包围的孩子长大后一定会形成自己细腻的情感世界和丰赡的精神世界。
感动孩子,让我们用赏识的目光去注视他们——夸美纽斯很久很久前就指出,应当像尊重上帝一样尊重孩子。因为人的精神生命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我们要时时处处去用一双慧眼去发现孩子们的优点和长处,及时给予欣赏、赞美,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而不是让他们在“我是坏孩子”的意念中沉沦。我们的每一个鼓励、赏识都是一个无穷的动力源泉,甚至会让学生感动一辈子。
感动孩子,让我们和孩子一起生活在美好的童话世界——我们可以没有安徒生、格林兄弟的才华,但我们可以拥有他们一样的童心,和孩子们一起嬉戏、学习,用他们的眼光去看待一切,对孩子设身处地的想象、理解和爱。在这个童话世界里,我们永远是孩子中的一员,让他们感到我们和他们是同一棵树上两片相同的叶子,在风中吹拂着相同的韵律。可以说,没有比找到自己的知己更能令人感动的事了。
……
有了感动,冰雪就会融化;有了感动,生命就会舞蹈;有了感动,心灵就会滋润。让我们天天给孩子一份感动!
第二篇:教师演讲稿:感动,一种美好的情愫
教师演讲稿:感动,一种美好的情愫;
我是一个容易感动的人。别人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温暖的问候,一次及时的帮助,常常会激起我心中的涟漪,甚至使我眼眶潮热。有时躺在被窝里或在桔黄的灯下,回味那些令我感动的人与事,我的内心便充溢着幸福和温暖。感动真的是一种美好的情愫,值得我们好好地珍惜她,细细地品味她,尽情地享受她。
感动如空气,人人需要;感动如阳光,谁沐浴她,都会感到温暖。我想,如果能让我们的孩子时常能被这种情感所滋润,那是多么美好的事。常被感动所包围的孩子长大后一定会形成自己细腻的情感世界和丰赡的精神世界。
感动孩子,让我们用赏识的目光去注视他们——夸美纽斯很久很久前就指出,应当像尊重上帝一样尊重孩子。因为人的精神生命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我们要时时处处去用一双慧眼去发现孩子们的优点和长处,及时给予欣赏、赞美,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而不是让他们在“我是坏孩子”的意念中沉沦。我们的每一个鼓励、赏识都是一个无穷的动力源泉,甚至会让学生感动一辈子。
感动孩子,让我们和孩子一起生活在美好的童话世界——我们可以没有安徒生、格林兄弟的才华,但我们可以拥有他们一样的童心,和孩子们一起嬉戏、学习,用他们的眼光去看待一切,对孩子设身处地的想象、理解和爱。在这个童话世界里,我们永远是孩子中的一员,让他们感到我们和他们是同一棵树上两片相同的叶子,在风中吹拂着相同的韵律。可以说,没有比找到自己的知己更能令人感动的事了。
有了感动,冰雪就会融化;有了感动,生命就会舞蹈;有了感动,心灵就
会滋润。让我们天天给孩子一份感动!
第三篇:教师演讲稿:感动,一种美好的情愫与教师演讲稿:我爱我的教师职业
教师演讲稿:感动,一种美好的情愫
我是一个容易感动的人。别人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温暖的问候,一次及时的帮助……常常会激起我心中的涟漪,甚至使我眼眶潮热。有时躺在被窝里或在桔黄的灯下,回味那些令我感动的人与事,我的内心便充溢着幸福和温暖。感动真的是一种美好的情愫,值得我们好好地珍惜她,细细地品味她,尽情地享受她。
感动如空气,人人需要;感动如阳光,谁沐浴她,都会感到温暖。我想,如果能让我们的孩子时常能被这种情感所滋润,那是多么美好的事。常被感动所包围的孩子长大后一定会形成自己细腻的情感世界和丰赡的精神世界。
感动孩子,让我们用赏识的目光去注视他们——夸美纽斯很久很久前就指出,应当像尊重上帝一样尊重孩子。因为人的精神生命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我们要时时处处去用一双慧眼去发现孩子们的优点和长处,及时给予欣赏、赞美,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而不是让他们在“我是坏孩子”的意念中沉沦。我们的每一个鼓励、赏识都是一个无穷的动力源泉,甚至会让学生感动一辈子。
感动孩子,让我们和孩子一起生活在美好的童话世界——我们可以没有安徒生、格林兄弟的才华,但我们可以拥有他们一样的童心,和孩子们一起嬉戏、学习,用他们的眼光去看待一切,对孩子设身处地的想象、理解和爱。在这个童话世界里,我们永远是孩子中的一员,让他们感到我们和他们是同一棵树上两片相同的叶子,在风中吹拂着相同的韵律。可以说,没有比找到自己的知己更能令人感动的事了。
……
有了感动,冰雪就会融化;有了感动,生命就会舞蹈;有了感动,心灵就会滋润。让我们天天给孩子一份感动!
是因为我看见过我的老师脸色苍白地在讲台上深情地讲我们的祖国。
是因为我看到了一颗颗纯洁的心在对我纯洁地诉说;
是因为我理解了我的老师为什么甘愿寂寞;
是因为我理解了我的老师为什么孜孜执着。
是因为我深深懂得爱是老师最美丽的语言啊。
捧着一颗真诚的心播撒着爱的阳光,我会在挥洒五彩汗水的辛勤付出中,带着希望上路,怀着憧憬登程,不管风雨,不管泥泞,创造人生最灿烂的风景。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第四篇:快乐是一种情愫
快乐是一种情愫
我从来就没有刻意追求快乐,也没用苦苦探寻过快乐的内涵。我只知道,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春天,独自跑到很远的麦地边,躺在一块被阳光涂上金色的土地上,把手枕在脑后,凭酸甜苦辣的感觉一股脑儿全都飘到天上,变成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云朵,这是快乐。
我只知道,在清风明月蝉声唱的夏夜,把厚厚的练习册轻轻地推到一旁,关上昏昏欲睡的台灯,轻轻地拉开窗纱,让月光柔柔地进入眼帘,让清风拂过额头,驱散倦意,留下一丝凉爽在心底,这是快乐。
我只知道,在大雁南飞候鸟思归的秋天,参加完摘棉劳动的我,带着一脸疲惫踏上归程,想象着扑到母亲怀中的时候,会有一只温暖的大手慢慢梳理自己额前的乱发,耳畔传入关切的询问声,这是快乐。
我只知道,要在晴朗的冬日的午后,搬一把椅子,拿一本爱看的书,坐在向阳的地方,悠闲地翻上几页,然后,用书盖着被冬阳烘出了两团红色的脸颊,静静地打个盹,这是快乐。
西方一位哲学家说,人生无所谓幸福,不痛苦便是幸福,痛苦是真实存在的客观现实,快乐是发自内心的并无实质存在的主观感受。没有痛苦的时候,那种平和的感觉就是快乐。是啊,感受快乐,不一定要去锣鼓喧天,夜夜笙歌的喜庆场合;感受快乐,不一定要在高高的领奖台上去收获掌声和鲜花;感受快乐,不一定是住豪华别墅,坐高级轿车,吃千元大餐……只要我们学会在平平淡淡的日子里享受那
一份宁静的美丽,享受人生的另一番情趣,你就会发现,一缕阳光、一弯新月、一丝清风、一叶小草、一滴晨露,就会给我们带来些许快意。
快乐到底是什么?我不能像哲人那样给出一个严密的定义,只能这样诠释:陶渊明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境中觅得了闲适淡远;王维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优美意境中找到了精神归宿;朱自清在月下荷塘的美景中寻得了片刻的宁静和欢愉……
我想,快乐是一种很美很美的意境,是一种很雅很雅的氛围,是一种很淡很淡的情愫。只要你不把她看得太神秘,太伟大,只要你留心观察,细心体会,她就会悄悄地走进你的世界,装点你的生活。
第五篇:乡愁是一种情愫
乡愁是一种情愫,更是一种文化表达,从古至今,横鬲千年,历久弥坚。
乡愁作为“人类一种难以捕捉的情愫”、无法解开的情结和回家的冲动,是中国诗歌中的永恒话题。“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研究乡愁诗就是回望中华民族的苦难辉煌历史,这历史就是一幅重土轻迁,“父母在,不远游”的浓情画卷;是故园家国的情怀,风物长宜的胸襟;是乡土、乡音和乡味的牵挂。
有学者认为中国最早表现“乡愁”情愫的古诗歌应当上溯到《诗经》,《小雅·采薇》就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这是用“乡愁”来激励在前方作战的将士奋勇杀敌、衣锦还乡。汉乐府《木兰辞》中的乡愁意味更浓烈,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但不爱封赏爱家乡;“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木兰希望的是“对镜贴花黄”。这,就是中国人早期朴素的乡愁观。
上古时期,乡愁诗歌主要表现对家乡、父母及兄弟姊妹的眷念,这是农耕时代人们情感的主要寄托和表达方式。王云涛先生在论文《唐以前乡愁诗的情感内涵》中认为:“到了汉代,乡愁诗多写游仕求学中的的相思,文人多为求学求仕而远离家乡,自然会产生浓烈的思乡之情。如王桀《登楼赋》:‘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建安时期,社会动荡,文人内心深处济世安民的思想和建功立业的豪情被唤醒,折射到诗歌中便是反映社会动荡、有家不能归或无家可归的主题。魏晋南北朝时期,乡愁诗则将个人情感与时代命运相结合,主要表现游宦羁旅和边塞征人的离乡别情。
唐朝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是当时世界上的超级大国。王维描述长安城的繁盛:“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乡愁诗的宽度、广度增加,思想内涵更加深刻。李白、杜甫、王维、李商隐、杜牧、王昌龄、白居易等著名诗人都创作了大量乡愁诗,题材涵盖了羁旅之情、边塞感悟、仕途磨难、友朋之情等领域,无论从写作技法还是思想内涵上都达到诗歌巅峰,让后世难以超越。这些乡愁诗中,又以李白的《静夜思》冠盖群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借景言志、直抒胸臆、乡情浓郁,无与争锋。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是国家命运和个人生活的写照。“安史之乱”后,唐帝国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乡愁诗表达的主体转向家国命运和个人情感、人生际遇的交织,更多反映社会现状和国民心态。
宋朝初期,汲取唐末地方军阀藩镇割据的教训,尚文轻武,国家迎来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的全面繁盛时期,传统经学让位于理学。有学者认为这时候的乡愁诗虽延续唐以来的个人与国家命运交织,商贾羁旅和宦海沉浮后对故乡的眷念,但已经无法与唐诗创造的高峰相比肩了。
公元1276年,元军攻陷宋都临安(今浙江杭州),俘虏宋恭帝及谢太后。公元1279年,元军南下,最后在福建崖山与残余的南宋军队进行了殊死激战,陆秀夫抱着8岁的宋幼主赵昺投海自尽。这一历史事件标志着南宋的终结。元遂统一中国。连年战乱导致大量中原士庶南迁,中原文明随之向南方辐射转移。乡愁诗最早诞生于黄河流域,但元代之后因士族文明南下而风景黯然。“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散曲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虽是一幅羁旅荒郊图,但真正表达的却是亡国之痛、乡愁之苦。“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从而成为元代乡愁诗的代表作。
清,摇着扇子的风流文人亦不少。
著名词人纳兰性德出身官宦家庭,他感情细腻,创作的“纳兰词”在文学史上具有典型意义。像《采桑子·九日》就表现羁旅乡愁:“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列强入侵,国家动荡,民族陷于危亡时刻。19世纪末,中日甲午战争失败,民族危机上升为国家主要矛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深入人心,仁人志士纷纷探索图存救亡的道路。民国终结了清王朝,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时的乡愁主要表现爱国情怀和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角色扮演,而儿女情长、故土难舍的小家情怀都让位于祖国情感。正如林觉民在《与妻书》中泣血写下“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那样,舍身救国是仁人志士的理想。近年来,民国题材的影视剧热播,或许是现代人对“仁者爱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大乡愁的反思与追问。
“文革”结束后,经济开始复苏,乡土中国向城市中国迈进,乡愁逐渐淹没在喧嚣的市场浪潮中。1971年,台湾诗人余光中的现代诗《乡愁》问世。不曾想,一首小小的乡愁诗却激起千层浪花。“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这首诗将个人际遇和民族感情融为一体,一咏三叹,句句剜心,一经发表就引起共鸣,从而成为现代乡愁诗划时代的作品。此外,席慕蓉、北岛、顾城、海子、舒婷等诗人也都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乡愁诗,余光中的《乡愁》则成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两岸人民渴望和平统一的文化符号。海峡两岸同宗同源,无论是故乡人还是异乡人都开始重新审视历史,上一代人的悲剧需要这一代人来承担面对。在这种意义上,乡愁就不仅是乡音乡味、青砖黛瓦和阡陌桑田,而是国家兴盛、民族团结和民主富强。
因此,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充溢着乡愁的历史,乡关何处的追问从秦时明月到汉时雄关,无论是“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喜悦,还是“近乡情更怯”的忐忑,都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情感。从颠沛流离的民国往事到狂飙突进的城市中国,故乡总是魂牵梦绕,让游子夜不能寐,挥毫抒写对故乡的眷恋。德国浪漫派诗人诺瓦利斯说:“哲学是一种乡愁,是一种在任何地方都想要回家的冲动。”中国人的乡愁是一脉相承的,重土轻迁,“父母在,不远游”,传统的儒家思想影响着每个中国人。因此,乡土中国的乡愁始终都流露着东方人文化哲学的思考,“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岁时销旅貌,风景触乡愁”“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些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表达了中国人的乡愁观,穿越时空,感动今人。
乡愁作为一种情感表达方式,具有时代烙印。有学者认为:“如果说传统意义的乡愁所指向的多是有限的乡村场景、人物和故事的话,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乡愁所指的则是一种具有人文意味、历史情怀的文化象征。”农耕时代信息不畅,交通不便,人们颠沛流离,“黄鹤一去不复返”,“少小离家老大回”是人生常态。而现代人类社会进入科技超速发展时期,有人称之为“最好的时代”,城市化让人和故乡变得越来越模糊,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发展后,许多社会问题显露出来,乡愁不仅是文化反嚼,更是对无法解决的社会问题的反思追问,只是以乡愁这种形式表达出来,如邹广文先生所说:“乡愁是我们在生活标准化、理性化,文化个性消弭的今天,对现代性实践流动性、多变性、快速化的抗拒和对多元、个性化生活的憧憬。”①(邹广文:《乡愁的文化表达》,《光明日报》,2014年2月13日。)在中国社会经济结构进入市场化阶段进程中,传统乡村结构、宗族关系解体,但是新的乡村关系却没有建立起来,大量农民身份转化为农民工,随着城市的持续扩张而将乡愁传递到角角落落,于是人们开始怀念过去,当然,怀念不是要恢复到以前的穷苦生活,而是对由于经济发展引发的诸多社会问题的反思。
一旦这种乡愁成为普遍心态,自然会引起决策层的重视。
2013年12月12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要提高城镇建设水平,指出:“城镇建设要实事求是确定城市定位,科学规划和务实行动,避免走弯路;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愁本来是一个文化哲学概念,是人的情愫的表达,乡愁首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给予高度肯定,说明中国式的文化哲学始终在牵引着中国人的神经,留住乡愁,留存田园成为中国人的共同追求,一经文件形式发布,必然引发社会各阶层的共鸣。
再回顾一下改革开放以来的得与失。资料显示:“30多年间,我国城镇化率从1980年的19.4%增加到2011年的51.27%,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而这”拐点“背后,一些大城市痼疾缠身、风貌消失、交通梗阻、食品垃圾化,社会矛盾显性化在‘蚁族’、房奴、车奴、口罩族的背后,‘宜居’似乎近在眼前又似乎似乎渐行渐远。”①(张海林:《2013城镇化升级:基层官员到北京打听中央政策》,新华社,2013年2月25日。)最新出版的《国际城市发展报告(2013)》指出,全球人口日益集聚到城市,至2050年预计平均每个城市居民每年花在交通拥堵上的时间将达到106小时。城市这个巨大的“容器”越来越让人觉得糟糕。城市化的核心是“人”的问题,但是经过城市的快速扩张,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人人似乎都想发泄不满情绪。转型期的社会问题怎么解决?高楼大厦、电梯洋房是方便了、舒适了,但并没有带来精神上的安慰,人反而更孤独、更迷茫了,人和人之间距离更加疏远了。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其中一个很重要原因在于传统文化的凝聚力、辐射力消弱了,礼崩乐坏了,信仰缺失了,人在社会转型中迷失了自我。“不是我不明白,只是这世界变化太快。”当人们告别乡村生活,尚未学会适应城市生活时,城市生活已经普及化了。乡村何去何从?乡愁何处承载?当静下心来,撕开眼前的迷雾与屏障后就会豁然开朗,原来“乡愁”就是倡导人回归朴素,回归自然,遏制贪欲,不要过度戕害自然,不要一味攫取土地资源,要实现天地人的和谐相处,这才是乡愁的真谛。“风景触乡愁”,触动的更是我们对以往行为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守望,回归不是开历史倒车,恢复到以前的农耕时代,而是文化上的寻根认祖。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一书中认为:“随着全球化的到来,国与国的冲突不再是武力,也不是经济,而是文化。”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任何一个国家都会出现文明回归与再选择,这是国家、民族寻求身份认同,以区别于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必然选择。乡村文化同样。原来乡亲们聊天会问:“哪儿的人?哪个村的?”“哪儿的人?哪个村的?”实际就是身份界别,包含不同思维方式和文化甄别,乡愁就诞生于这种思维和甄别之上,是现代人寻找文化认同的心理需求,是社会进步的新起点、新阶段,是走过许多弯路后寻找到的一条正确途径,并借此来弥补人类过失,实现物质和精神的均衡发展。
摘自何建超《创意乡村》/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