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种爱》读后感 王凌
读《四种爱》的读后感
10111160121 王凌
本篇全部灵感来自于社工10111160110同学的读后感,任何关于本篇的评价将直接于10111160110同学的读后感挂钩。
本书小巧的包装让人产生了很就能读完的错觉,也让我打破了不读没图片书的癖好。曾想一个下午就看完然后赶出读后感,上手时才发现这是一本速读会催眠,而细读会令人沉思的书。
作者阐述的物爱,分为需求之爱与欣赏之爱。这两者的区别,用一个例子去阐述就是在沙漠中口渴难耐时想要喝水以及品酒师对一杯葡萄酒仔细品尝,同样是喝液体物质,前者就是需求之爱,后者就是欣赏之爱。很多人认为两者有高下之分,然而有某人认为猫吃鱼的简单是幸福,也有人想穿漂亮的衣服,住总统套间,孰优孰劣也无人知晓。
很想谈谈友爱,当路易斯说友爱很容易被我们忽视时,我突然觉得很久没想要找寻很棒的友谊了。细细回想,发现从前的自己是那么的重视友谊,看黑帮片的时候常常被兄弟之情感动,朋友一生一辈子。发现不知道为什么和他或她成了好朋友,幼时不会想这些问题,懂事后却总想怎么样才能成为好朋友,这点的确让人非常困扰,特别觉得到了大学后,在友爱这方面很大的感触是珍惜以前的好朋友。友爱与情爱两者的区别或许是我们可以位情爱中的另一方无怨无悔的付出,而对于一份友谊我们没有想过无休止的付出,这是我的鄙夷之处。
对于情爱,“完美的婚姻是将对方的缺点变得可爱”与“情爱既是永恒也是变化无常的”这两句话可以说是对婚姻分分合合的诠释,很多人讲述离婚原因时在抱怨我实在无法忍受他的*****又或者是我对他的感觉已经没有了(还有一种就是因为经济状况而离婚的,这个我不太想讨论),这些想法都是合理的,因为这是人类的天性,喜新厌旧,得到后不懂得珍惜。很多人在碰到上述情况时都是迷茫的,因为没有人来定义情爱应该是怎样的,人们也就没有了标准,路易斯对于情爱的标准至少是被我认同的。
如果母亲生下一个健全的小孩,对他百般呵护,如果生下来是个智障呢,还能百般呵护的话那便是路易斯所说的仁爱。这也是我们目前这个年龄接触最少的一代,我们能慈爱一个错手杀了自己亲人的杀人犯吗,我们能爱自己的孩子就算他可能一辈子都不知道你是谁吗?但我们有希望做到,因为当我们看到那些超乎我们想像的爱时,我们通常都会流泪。
感觉一定会有那么一天,会再一次回读这本书.........
第二篇:《四种爱》读后感
《四种爱》读后感
在读《四种爱》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一直很困惑和苦恼,因为我以为这是一本哲学家的书,或者心理学家的书,直到我查询了作者本人的信息,才发现我错了。刘易斯是一位文学作家。在得知此点后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我认为,想要透彻地理解“爱”,那这个人必须是接近神的存在。从科学的角度讲,没人能解释“爱”产生的原因,就像没人能解释意识产生的原因一样。抛开刘易斯的那些分类,在生活中,我就时常困惑于一种情感或者行为是否是出于“爱”,而这往往要求我一直刨挖到我内心深处的最本质意识——但这又是绝对做不到的。我还是主观的“我”。克里斯喇嘛的一句话很好地暂时缓解这种痛苦:“如果‘我’的意识挥之不去,那么,就让它留下,充当上帝之仆好了。”当然,这里面的“上帝”不是指基督教的上帝。
在定义自己的行为时,我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无法确定这件事是否出于纯粹利他。如果深刻反省,我会发现我的所有情感几乎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而这其中还有一种是试图超越“自我”的强欲,这种情形下,我只能暂时选择如克里斯喇嘛的观点。如果刘易斯还活着,我就不得不问,你解释了西方基督教的某些思想,其余的该如何处置?你能将它们归为哪种爱?在东方,比如说《中阴得度》,认为“诸神的影像不过是心之意象之投影”,那么完美的上帝之爱该如何解释?根据刘易斯在“仁爱”篇的说法,我猜测他无法将尼采的“上帝死了”与传统基督教理念融合。想要理解这一切,我难免想到了梁启超先生对佛教的解释,那是一种“等价交换”无法衡量的境界。我实在不敢妄谈“爱”,我连它是什么都不知道。
这本书实在是一个纯文学人物的随感,可以帮助某些感到心灵干涸的人寻找爱的方式,或者用他优美的字句打动读者。但它很难成为一本科学的书。其中没有什么实验与逻辑过程,完全是作者本人在进行各种诠释,而他引用的各种理论又不是海纳百川的。比如说谈到友情与爱情,我就不得不困惑,这二者的界限何在?如果存在一条界限,那么同性与异性之间的界限是否不同?首先,很多情感是无法准确解释与定义的。比如说,抛开社会方面的因素,仅从个人心理角度考虑,两个同性之间如果存在相互欣赏与日久相伴的情感,那么能否就说已经具备了同性恋的条件?显然如果换成异性很容易成立。即使是依我个人经验而言,刘易斯在这方面也简直武断,“同性恋理论是毫无根据的”,他仅仅将之归结于某些情况的欲望需求。在我对这个现象可以一口气提出一百个问题的时候,看到刘易斯的分析,实在没有解惑之感。
我曾经有很多年狂热爱好文学,所以绝对不是不能进行文学欣赏的人。文学是必须以文字艺术为基础,以其他艺术为修饰的,而使得这座殿堂看起来和谐端庄的,则是相应的哲学(含宗教)、历史等等相对客观理论。这就是它来源于实践的一个原因。不排除某些作家是天才,可以“不在乎读者是否是一百年后的人”,所以他近二百年前的作品在今天看来仍然值得从文学、艺术、哲学、心理学各方面思考。刘易斯的其他作品我没有读过,也不想评论,仅仅说《四种爱》当做随笔看不错,作者本人意图弘扬基督教泛爱思想的诚意也很值得敬佩。但总觉得不是大家之言。
引一段《新约》中的话: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我比较偏爱这段解释。从人类社会角度看,这是一种相当程度的高尚。当然,这是否就是“爱”的本质还有待考究,我也质疑“灵操”能否将人的意识锻炼升华到这种境界的爱。不过一切正因为没有终点才值得前进。爱的真理无尽无止。
第三篇:读后感(凌娜)
给“稚嫩脸庞”增加信心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凌娜
在准备站上三尺讲台前才被迫翻读起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自觉有愧。在两年前读大二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这本书,我也的确把它当做自己必读的书目之一,可是这两年来,翻过那么多的小说图画,就是再也没有捧起它来好好研读。作为新生力量补充进教师队伍的现在这一刻,手中的这本《给教师的建议》似乎比当年沉重了许多。
对于我这个教育行业的初生牛犊来说,《给教师的建议》简直是一本指导手册,开学两个星期遇到的困难,几乎能在这本书上找到依据,常常也让我在失落之后重新找到努力的方向。
关于教师的时间的内容,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老师,特别是班主任,从早上踏进校园开始,便是“一路小跑”的节奏在进行工作。我在一开始工作的这段时间里,总是抱怨时间不够用,特别是备课时间,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在准备第二天的课程,一旦开始备课,就会发现要准备的资料如此多,关于课文本身的,关于学生需要的,关于学生会出现的状况,关于预设学生的回答之后我的回应„„常常觉得自己知道的太少,备起课来什么资料都需要搜集。书中第二条建议(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里面有一位上课很有意思的历史教师,别人问这位教师:“您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倾注给自己的学生了。您的每一句话都具有极大的感染力。不过我想请教您: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不止一个小时吧?”那位历史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我第一次看到这段对话时,心稍稍颤抖了一下,“用一生来备课”,这位历史教师是渗入到了教育内核中去了,我们这些浮游生物在大海上飘啊飘还没有方向呢。
什么是“用一生来备课”?我想,这是希望所有的教师们首先要丰富自己的知识,我们,特别是小学教师,教给学生的内容其实都是基础,但是如果教师自己从来都是原地踏步,不继续更新思想和注入新的信息,教学便一直呈现死水状态,没有浪花。试问没有浪花的水上,小船一样的孩子又怎么远航呢?“用一生备课”,我的理解就是凌驾于教材之上,为了积累更多与自己学科相关的知识,需要教师我们不间断的读书,“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望”。由于我们要交给学生的知识永远就只有基础的那一点,如果教师自己的知识储备不断增加,传授基础知识对于教师而言会越来越轻松,在备课上花的实际时间也会越缩越短。
对于我而言,目前所能做的不是去压缩时间,而是做好积累准备,当然,我无法知道积累要达到什么程度,因为读书是一生的。保持读书的状态,也许正是新老师调节自身的其中一条途径。教育,就像煲一锅汤,细火慢熬。
第四篇:王涛规矩和爱读后感
王涛规矩和爱读后感
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我常常被这一样一个问题所困扰:“怎样让孩子在幼儿园既快乐又能主动遵守规则?”带着这样的疑问,我阅读了王涛博士的《规矩和爱》。书中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值得我们学习,也让我获益匪浅。
他认为孩子拥有独立的人格,他不是父母的私属品。父母可以爱孩子,但却不能占有孩子。作者的另一个观点也为我所推崇,即:尊重孩子。很多父母以为孩子小,不懂事,因此动辄对孩子进行呵斥。实际上,孩子也有其人格,你不尊重孩子,就不要期望获得孩子的尊重。你所采用的方式,实际上也会被孩子所学习。权威教育表面上很有效果,但是却存在隐忧。真正的教育,是一个灵魂与另一个灵魂的置换。
就像王涛博士所说的:当孩子闹情绪,很抓狂的时候,我们不能和他讲道理,这时他们没有接收能力,没有学习能力,等孩子平静下来以后再交流,而且要蹲下来与孩子平视,不仅要有语言交流,还要有目光的交流,要轻声轻气地说重话。通过这种交流帮助孩子避免以后再出现这样的错误;对待孩子,我们要有更多的耐心,按照孩子的特点,用孩子可以理解或是可以接受的方式进行交流,进入孩子的世界,孩子就能被我们带领……
这些方法不正是我们老师常用的吗?
所有的孩子都面临两个问题,一个是让他懂得尊重、礼让、感恩,悲悯,用一个字来说,就是爱;另一个是节律、规范,用一个词来说,就是规矩。这,也就是这本书的核心。爱与规矩具有一致性,没有规矩的爱是溺爱,没有爱的规矩是教条。要建立正确的规矩,在这规矩中充满爱,才能培养真正健全的孩子。书中有很大篇幅介绍培养孩子的情商,和我们的情感教育是一致的,相信我们合理的有效的借鉴书中的方法,我们的孩子一定能快乐幸福的成长!
本书看似是给家长准备的,其实对于我们老师也是非常实用的,因为我们所面对的不仅只有孩子还有家长。我们也需要这些有效的家教方法来指导家长,为他们答疑解惑。让我们和孩子、家长们一起快乐的学习,一起健康的成长!
第五篇:王凌冬读书心得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读书心得
王凌冬
通过对《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我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掌握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和实施途径。为今后做学生的教育工作拓宽了方法和途径。
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教师要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和促进者,必须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掌握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以及心理评估和干预的策略和技术,正确认识学生的心理问题,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在教育活动中不断提高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能力。作为一名教师,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起决定性的作用。不久前,从报上看到,当前中小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比例相当高。某教育学院对1782名中学生的调查表明,有心理问题的比例平均为35.31%,有明显问题的比例为16.72%。目前许多学生在行为表现中表现的种种异常如:多动、厌学、网瘾、滋事等并不是单纯的品行问题,而往往是由心理问题引起的。比如青春期综合症,表现为:(1)学生进入青春期后,随着生理的发育发展,心理上也发生变化。一些学生情感上有了纠葛,情绪变得不安和烦躁,有时感到孤独、忧虑和苦闷,亦称为青春烦恼;(2)从某个时候起很快失去学习的兴趣和意志,打不起精神听课,称为青春抑郁,还有青春期幻想与所谓的“早恋”的问题等。这些主要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尽管十分
复杂,但由于中小学生心理的可变性与可塑性、过渡性与动荡性等特点,因此只要班主任有的放矢地加以正确地引导、扶持、帮助和教育,这些问题是能够得以纠正与调整的。因此,将班主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学习,了解当前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是教育成功的前提要让心理健康教育见实效,仅有心理咨询是不够的,适当地开好心理教育课也很关键。开设心理教育课的目的不是培养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而是让学生掌握调节自己心理的方法。另外开展良好的集体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良好的集体活动是富有教育力和感染力的课堂,它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消除心理障碍,相互沟通,它能使师生在互动中产生潜伏的积极影响,同时它还有利于教师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不但教师要学,学生学,家长也要学。家庭教育是一个有待教育工作者挖掘的巨大的教育资源,二十多年来的中国基础教育有了长足发展,和成绩相伴,这期间也出现越来越多不尽如人意的问题和困难,心理健康教育便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孩子心理问题的形成,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家长究竟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学校如何借用家庭教育这一有待挖掘的教育资源,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和有价值的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借助每学年召开一次家长会或定期召集片区家长学习有关的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家长在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对今后培养身心健康的青少年儿童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