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培养小学生报恩行为的探索与实践方案
培养小学生报恩行为的探索与实践方案
课题研究活动措施
一、日常要求
1、感恩父母:
(a)认真倾听父母讲述的事情,用心观察父母为我所做的事情;
(b)每天给父母讲一个开心的故事或做一次真诚的交流;
(c)每天给父母捶捶背、揉揉肩等;
(d)每天为家里做一件家务,如打扫卫生、叠被、洗碗、洗衣物;(e)每周为家长洗一次脚(头)。
2、感恩老师:
(a)每天送老师一句温馨的祝福;
(b)每天到校后和放学时向老师问好;
(c)在校期间,见到老师要主动问好,要主动让道;
(d)听老师的话,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3、感恩他人(同学、亲友):
(a)见面后要主动问候;
(b)得到帮助后要真诚地说声“谢谢”,做错事后要主动说声 “对不起”;(c)定期为同学或班级做好事,或开展“今天我值日”活动;
(d)每学期帮助一个在学习或者生活上有困难的同学;
(e)回忆对自己帮助较大、恩情较大的同学或者亲朋,通过一封信、电话等通讯工具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4、感恩社会:
(a)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捐资助学活动;
(b)收集祖国之最、祖国的世界之最以及祖国的自然风貌、人文景观、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军事强大、文化繁荣等有关文字、图片资料,进一步弘扬民族精神,培养爱祖国的感情。
5、建立感恩记录本:
及时记录自己的言行和体会以及家长的评价,班主任每周检查一次,并做好指导工作。
二、具体活动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阶段:2007年3月—5月
1、健全组织,成立活动领导小组
2、各中队召开此次活动的动员会,讲清此次活动的目的、意义。
3、倡导学生去搜集以“感恩”、“亲子教育”为主题的书籍、文章、图片、影片、事迹等。观察父母一天的作息工作生活安排。
4、做一份简单的家庭问卷调查:我们也来做一次账房先生(由学生和父母共同完成):
(1)家庭父母月收入约为_____元。
(2)每月家中生活费约为_____元,占月收入的___%。
(3)孩子的教育经费每年约为____元,每月约为___元,占总收入的___%。
(4)你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在一般情况下总的教育经费约为__元。
(5)假设你参加工作后每月以自己工资收入的50%回报给父母,还清所有的教育经费,约需___年。
5、国旗下讲话围绕“感恩”主题,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感恩?为什么要感恩?如何感恩?
6、举行感恩教育启动仪式,向学生发出“知恩、报恩、施恩”倡议。
7、以“感恩”为主题布置宣传橱窗,悬挂感恩主题条幅,各班张贴《感恩教育活动倡议书》,创设校园感恩氛围。
8、以班级为单位设计制作“感恩记录本”、“感恩心语录”、“感恩卡”,人手一册,记录在感恩教育活动中的所思所感所作所为,以完善学生成长档案记录。
第二阶段:全面实施阶段:2007年5月-2008年4月
(一)实践体验(2007年5月-6月)
1、每个同学写一份决心书。一式两份,一份给父母,一份自己保留。
2、中队内开展“给父母的一封信”活动,寄至父母单位。
3、周末给父母洗一次脚、洗袜子、剪指甲等,再写心得日记。
(二)回报父母和他人的爱(2007年7月-11月)
1、亲自动手给母亲制作一件有意义的、力所能及的礼物。
2、为父母唱一首相关感恩的歌。
3、坚持做到每天认真学习,对父母有礼貌,周末回到家主动帮父母做家务。
4、中队内开展讲故事,诉感悟
5、校内开展“文明伴我成长”之感恩教育诗歌朗诵会。
6、集体宣誓:
宣言1: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体会父母的爱子之心
宣言2:多做一些令父母高兴的事,让自己感受到亲情的宝贵
宣言3:刻苦学习,积极进取,让父母对自己放心
宣言4:参加一定的家务劳动,为父母减轻负担
宣言5:爱父母,多和父母分享成长的点滴
(三)回报对社会的爱(2007年12月-2008年4月)
1、各中队内召开主题会议,讨论:怎样做才能回报对社会的爱。
2、落实到实际生活当中,同学间互相监督,互相影响。
3、各中队作此次活动的中队总结。
4、大队部作此次活动的大队活动总结。
(四)其他感恩报恩教育活动
1、在3月“学雷锋月”中,由大队部组织开展3·5“回报社会,清除城市牛皮癣行动”、3·8“感恩母亲、回报母爱”、3·12“感恩自然、栽种树苗”等感恩教育活动,并把参加活动体会或活动照片记录在“感恩记录本”上。
2、清明节之际,开展 “缅怀革命先烈,感恩幸福生活”扫墓活动。
3、在母亲节、父亲节来临之际,开展“算算亲情账,感知父母恩”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4、家校共庆“六一”之际,开展“感受关爱、勤奋学习”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5、6·5世界环境日之际,开展“感恩自然、爱我家园”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6、9·10教师节,组织开展“感谢师恩”感恩贺卡制作大赛。
7、国庆节之际,学校组织开展“感祖国之恩,感时代之恩”为主题的合唱比赛。
第三阶段:总结展示阶段:2008年5月-7月
1、少先队推出“感恩化雨、情润心田”感恩教育活动精彩回放节目。
2、举行 “感恩的心”活动会,邀请领导及部分家长参加。
3、“感恩记录本”或“感恩心语录”评比展示活动,各班推荐十本参评。
4、班主任例会,交流感恩教育活动总结。
5、学校举行“感恩”教育活动总结表彰会。
6、课题结题,撰写结题报告。
第二篇:培养小学生写作兴趣的探索与实践
培养小学生写作兴趣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由于小学生在写作时,阅读量少,写作经验不足,写起作文来,一般都会遇到种种困难。长期以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费时费力,收效甚微,因此如何调动小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小学语文老师经常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激发兴趣;自信心;观察积累;课外阅读;评比激励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可是这个重头戏在实际的教学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普遍厌烦。不少学生一提起作文,就会愁迷苦脸咬着笔杆“冥思苦想”,结果还是无从下笔,无话可说,或者“三言两语”“高度概括”“空洞无物”草草收笔,以图完成任务了事等等,所有这些都是学生怕写作文的表现。学生之所以“怕”,关键在于学生没有写作的兴趣。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呢?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
一、消除作文神秘感,培养写作自信心
作文,对小学生而言,就是练习运用自己学过的字词,即学习运用语言文字。小学生练习写作,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亲身经历,用恰当的语言文字写出来,并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所以,写作并不神秘,无所畏惧,相信自己也能写,也会写,要让学生有这种良好的写作心理。在平时的练笔中,让学生写自己想所的话,写自己想象中的事物,只要真情实话就好。教师在批阅时坚持“多鼓励,少批评”的原则,结合每位学生的写作状况批注,尤其是对写作基础较差的学生,尽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个句子或一个词,都予以表扬鼓励,这样学生会信心倍增,干劲十足。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毛病,不要在课堂上点名批评,而是以书面语言交谈。长期如此,师生之间有一种朋友式的情谊,因为“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不仅能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文,而且还主动写日记,对作文有很大的兴趣。
二、观察积累,激发写作欲望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能够从生活实际中捕捉积累作文素材是小学生写好作文的基础。这无疑要求教师首先要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留心观察周围的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当然,教师首先应教会学生观察,教学生观察要有目的性,在观察中动脑筋思考,善于抓住事物的特征,发现事物的本质,并做好观察笔记。其次,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积累,以解决做“炊”之“米”。大千世界,包罗万象,各具特色,都是学生极好的作文素材,只要教师引导恰到好处,鼓励学生将观察到的事物、现象,用富有感情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那么,学生的写作欲望将得到激发。
三、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在读中学写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的好奇心强,求知欲高,他们对身边的事物都感兴趣,总想弄个明白,只要教师留心,善于捕捉这些求知火花加以及时引导,并开展一些专题读书活动,学生对课外阅读就会发生浓厚兴趣。其次,根据学生特点,向其推荐有益读物,要求内容健康,体裁多样,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知识基础和阅读能力的,如《课堂内外》、《小学生优秀作文选》、《少年科学》等。再次,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泛读、浏览,知道基本内容,作品结构、选材、语言风格等,在此基础上进行精读、读出弦外之音,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四、多种形式的评比激励
除了老师的情感鼓励外,在学生中开展不同形式的写作评比也非常重要,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第一,榜样示范。每次单元作文的佼佼者由教师在学生中朗读,并指出长处所在。练笔中所选的文章由小作者自己在班上朗读,对写的精美的句子,精彩的段落,板书在黑板上,这样一来,对写得好的同学是一种鼓励,对落选的同学也是一种鞭策;第二,学生自评佳作。每学月一次,教师规定范围,给学生充足的写作时间,写成后每位同学上台朗读自己的作文,由学生自己评出优秀的作品,在班级中交流,这样,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对作文的自我修改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五、写作形式不拘一格
教师要不断提高作文教学水平,就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过分强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就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因此,除了单元作文按书本的要求写外,我对作文教学方式进行了改革创新――学完一篇课文,我会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假如你是本文的主人翁,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假如你会写,你该怎么写?或写读后感;或续写;或创设情境改写。如果在班上发生了一件事,我会要求学生在日记中反映出来,如果对某个学生进行说教,我会让他在日记中写出内心的感受来。总之,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抓住一切机会,让学生感到有许多东西可供自己写,这对学生的写作兴趣无疑是一种激发。
参考文献:
[1]李生明.浅析新课标下小学生作文兴趣的激发[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04期
第三篇: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
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
嘉定区江桥小学 金小芳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作为语文教师应重新审视和研究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问题,探索积极有效的培养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学会自主选择课外读物,学会运用恰当有效的阅读方法,从中获取有益信息、丰富自身知识,陶冶高尚情操,为自身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要求学生: “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教学建议中也要求教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千百年的延传,不就向我们证实了“多读”的神效吗?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由此,作为语文教师应重新审视和研究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问题,并付诸实践,探索有效的培养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中的“课外阅读”是指课堂教学时间以外的一切阅读。从时间上而言,可以是课间、午间、放学后、休息日的阅读。从方式上而言,可以是看书、读报,也可以是网上。从内容上而言,不仅限于语文材料,只要是适合学生阅读的有益的、健康的书籍。另有一种意义指教材以外的阅读。而“课外阅读能力”是指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自觉地在课外选择相关读物,并根据个体实际情况、发挥个人主观能动、运用合适的阅读方法,从中获取有益信息、丰富自身知识和精神世界的一种素养。实践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以培养阅读兴趣为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对某一事物有了兴趣,就会主动了解它,在了解的过程中会专心致志,会有持久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浓厚的阅读兴趣是学生形成阅读能力的重要前提。
1.创设良好的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当今的信息社会,学生可从精彩的电视节目中找到快乐,从扑塑迷离的电子游戏中找到刺激,加上繁重的课业负担和各种有形无形的干扰,学生更是无暇进行课外阅读。针对这种现状,我从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之中逐渐转化他们的兴趣点。首先,教室中的学习园地里张贴字幅:爱书吧,它是知识的源泉!列出图文并茂的“新书推荐”内容,拿出自己所买的书籍和图书馆借阅的书籍布置漂亮的新书展览,学生被那色彩缤纷的封面和插图,妙趣横生的内容所深深吸引。趁热打铁,在教室中设立了图书角,挂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种报刊书籍,让学生阅读之心蠢蠢欲动。
2. 有目地的提供读物,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我从学生的借书卡中发现,学生的阅读兴趣随年龄的增长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一年级以上以图书儿歌为主,二年级以故事为主,三、四年级以成语故事、寓言、神话为主,五年级除故事外,还爱看传奇的惊险小说等。男女生的阅读兴趣也有区别,女学生一般对故事情节的兴趣大于男孩,而男孩的兴趣更广泛些,对科幻类、体育方面的兴趣也大一些,我们根据广泛的爱好,为学生提供读物,学生能读到自己喜欢的书,兴趣自然也就提高了。
3.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生是最好动的,也是最有活力的。我们针对学生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以保持阅读的持久性。让学生阅读经典作品的同时,推荐根据作品改编的电影让学生观看,学生兴趣盎然,情不自禁地会随着电影的情节而道出情节发展内容,时而情绪悲愤;时而神采飞扬;时而嫉恶如仇;时而拍手称快。那瞬息万变的神情真使人忍俊不禁。同时,为扩大学生的阅读面,班中举办读书漂流和交流活动,学生们纷纷拿出自己心爱的书籍,声情并茂地推荐给对方,同时从对方的书中找到自己喜欢阅读的书籍,兴致盎然地沉醉于书的海洋。
二.以指导阅读方法为手段。
1.指导学生快速阅读增加阅读量。
学生的阅读往往是一字一句地,既费时又费神,而且有碍于阅读量的提高。
因此,教给学生快速阅读的方法就县得尤为重要。快速阅读的方法有很多,有扫读、跳读、猜读等等。扫读是速度的基础,要求学生一边用眼扫视文字,一边迅速接受信息、整理信息,明白文章讲了些什么内容。训练时,要求学生用垫板辅助,看一行,移一行,这样避免了因速度过快而出现漏行现象。速读光有速度不够,关键是质量,我还设计了是非题来检测学生的速读质量,同时还安排了一个反馈方式——说,并为他们提供了说话提纲(如:1.介绍阅读篇目 2.介绍主要内容3.介绍“我”的感想),让学生自由说一说,最后请其他学生依据说话提纲来评一评,亮一亮分。
2.指导学生记读书笔记提升阅读质。记读书笔记可以加深对原文的理解,帮助记忆;可以积累知识,开阔眼界,可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可以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所以记读书笔记是提高阅读效果和质量的重要方法和措施。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指导的。(1)设置积累本,指导学生记什么。如记语文方面的知识——优美词句;精彩描写,生动对话,精辟议论,好的开头结尾等;记历史、地理、科学方面的知识以及趣闻;记名人的事、语录、英雄人物的事迹等等;(2)设置写话本(即写读后感)指导学生怎样写。我重点作了以下指导:A 读懂原文 B 叙述原文要精练 C 要有感而发,联系实际 D 要善于联想,丰富读后感的内容。
三.以提供充裕时间为保证。
学生每天要上课,课后还要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时间所剩无几,尤其是贪玩的学生,课外阅读更是得不到保证。为了保证每个学生都有阅读的时间,我除了一节阅读课外,还把晨间和晚托的时间充实进去,这样使学生有充裕的阅读时间进行阅读。
四.以拓展阅读区域为根本。
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学生读的书越多,他的思考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跃,”因此,教师在给学生推荐各种好书的同时,应注意拓宽学生获取书源的途径,让学生多读书。
1.根据教材内容和作者,为学生提供拓展读物。例如:依据五年级教材中的《一棵小豌豆》,我们提供《安徒生童话作品集》作为学生的拓展读物;根据《天上偷来的火种》推荐《希腊神话故事》,根据《林海》推荐老舍《猫》、《四
世同堂》、《骆驼祥子》等的作品。
2.让学生自由选择读物,使阅读范围更广泛。在教师为学生选择读物的同时,还要逐步指导学生利用图书室学会选择读物。开始时亲自带领学生去学校图书室,向他们介绍图书室有什么书,是怎样分类的,建议他们可选择哪些书,同时指导选择方法:如怎样查阅目录,怎样了解书的内容——“阅读内容提要”,怎样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自己需要的书籍和章节„„然后每周安排一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到学校图书馆自由借阅。班级图书角也是学生自由选择读物的好去处。图书角的书源来自每个学生,品种繁多,班级图书管理员,经常在学习园地上推荐好书,出墙报介绍个人阅读体会。班级图书角成为学生爱去的地方。
五.以加强阅读评估为保障。
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作为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和目标落实在日常教学中的同时,还要注意加强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考查和评估,以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建立读书记载卡检查学生阅读的量。提高学生阅读能力,阅读量是基础,通过建立相应的“读书记载卡”抓检查落实,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目标。“读书记载卡”内容为:时间、书名、作者、主要内容、老师或家长签名。
2.批阅“积累和写话本”评价学生阅读的质。能否根据要求,做好摘抄和积累,写下读后感想是衡量学生是否看懂读物的重要标志。因此每次检查后,我都适当评分并写一些“你真是个小才子(小才女)!”“你真会读书!”等语言对学生鼓励。如果发现学生积累的语言过于简单,对提高自身语言素养的价值不大,我会客气地附上一句:“老师发现,你的语言水平已经超过了你今天积累的语言!让你的语言的积累成为你语言发展的目标!”,激励性的批语,让我每次批阅都会产生来自于学生进步的惊喜!
3.开展活动中提升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定期通过创设活动平台,开展经典朗诵赛,成语典故荟萃,名著导读,积累本、写话本展览,创编童话、寓言故事,古诗擂台,美文点评,中外名人,知识集装箱,身心保健,先看后说,一分钟信息交流等活动,并进行“阅读之星”、“故事大王”等评选活动,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展现阅读的能力,提升阅读的品位,形成阅读的持久性和良性阅读循环
方式。
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延续和补充,极大地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学识,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积极拓展渠道,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保驾护航。让学生徜徉在书海中,去积累语言,运用语言,陶冶情操,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四篇:小学生科技实践与探索1
小学校园科技实践与探索
合江县五通镇中心校:李清海
[摘 要]提高小学生的科技素质,造就跨世纪的优秀科技人才,将成为小学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就我校小学生科技活动以来的实践进行探索,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议,以利促进科技活动在小学生中的进一步发展。
[关健词]小学生
科技
实践
探索
小学生将来要成为21世纪科学技术的掌握者、运用者和创造者,也是国家未来的主力军,卓有成效地开展小学生科技活动,调动小学生参加科研的积极性,激发小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迎接挑战的主动性,提高小学生的科技素质,造就跨世纪的优秀科技人才,成为小学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我校开展小学生科技活动以来,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一、我校小学生科技活动实践与总结
我校的小学生科技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以科技月和成果展为验收,贯穿全年。目的是为了提高校园的科研氛围,增强学生的科研能力。为了提高活动质量,我校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从科研立项,指导教师的选聘,对教师工作量的计算,对师生的奖励等方面,都建立了相应的制度,并以学校文件确定下来,上述措施使我校的小学生科技活动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管理,保证了工作的连续性,为提高活动的质量奠定了基础。
(一)学校高度重视,为小学生开展科技活动提供保障
我校历来注重小学生能力的培养,对小学生开展科技活动给予高度重视。有领导、有组织、有规划、有落实、有资金是小学生科技活动顺利开展的基本保证,自从我校小学生开展科技活动以来,我校成立了由分管校领导牵头,教务等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小学生科技活动领导小组,负责规划、领导、组织、协调全校的小学生科技活动;成立全校小学生科技活动指导委员会,指导小学生科技活动的开展,负责小学生科研项目的立项、评审,担任科技学术竞赛的评委,同时学校还为小学生开展科技列出专项资金,为了保障了小学生科技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要求其它各部门、各单位也为小学生开展科技活动创造条件,如可以考虑课外时间向学生开放实验室、计算机中心、阅览室、资料室等场所。而各班也相应成
立了小学生科技领导小组,确定一位负责教师分管该项工作,为小学生开展科技活动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物质条件,(如配备专业指导教师、开放实验室、联系到有关做实验等)鼓励小学生开展科技活动。另外学校还把各班、教研室组织学生开展学术科技活动的成绩作为教学、科研、学生工作评估的指标之一。
(二)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为小学生科技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为了小学生科技活动的顺利开展,我校建立了严格的管理制度,从小学生的科研“立项”到“验收”都有一整套的完善措施。每年在我校的科技月进行立项,凡需要“立项”课题必须通过填写我校制定的<小学生科技立项表>,先交到校,由校成立的小学生科技领导小组进行评申,并决定是否给予“立项”以及“立项”的类别,最后将结果上报学校校委,并决定是否给予“立项”、“立项”的类别以及给予该课题的资助金额。同时在科技活动月也将对往年小学生科技“立项”进行验收,所有结题的课题必须填写我校制定的<小学生科技立项评申申请表>,附上科研成果书(或发明创造)一起交到学校,由学校成立的小学生科技领导小组进行评申,并给出获奖等级。最后在评出优秀的项目再进行修改和完善,为参加各级比赛做准备。通过层层筛选和把关,我校每次参赛的作品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三)建立有效的监督激制,促进小学生科技活动的顺利开展
为了小学生科技活动的有效开展,我校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从科研立项的申请,指导教师的选聘,对指导教师工作量的计算,对师生的奖励等方面,都应建立了相应的制度,并以学校文件确定下来,使我校小学生科技活动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管理,保证小学生科技工作的连续性。从建章立制入手,从根本上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和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自我校开展小学生科技活动以来,我校相继出台了《五通镇中心校小学生科技活动发展方案》等系列文件。对教师而言,要鼓励教师选择优秀学生参与自己的科研项目,大力支持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科技活动,在教学时数、补助上有所倾斜,对成绩特别突出的指导教师,不但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而且还在职称评定、评优等方面给可以优先考虑;对学生来说,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竞赛、科技文化素质教育活动和撰写科技小论文,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四)开展很各种有效的科技活动,营造科技活动氛围
营造学术交流环境,活跃校园学术氛围。我校充分利用各班,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术科技活动,为小学生进行科技活动提供一个有效的平台。学生社团组织是学生为培养综合能力、开拓知识面、挖掘潜能、发挥个人兴趣爱
好和特长而自愿组织发起的群众性团体,它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我校鼓励成立各专业性和兴趣性的社团组织,大力支持它们举办各种科技创新系列活动,成立科协或科技指导小组以及组织学生进行科技实践、参加各种创新竞赛,为了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开展小学生科技活动。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既能培养小学生的综合能力,扩展小学生的科技创新思路,又能丰富校园科技文化生活,活跃校园科技氛围。
(五)建立小学生科技活动室,培养科技创新人才
建立创新实践基地,是搞好创新教育的重要举措,也是小学生开展科技活动的基地。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实践,我校建立了专用的小学生科技活动室,为我校小学生开展科技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通过这些活动室的建立,使我校小学生科技的活动开展具有长期性、延续性的特点,同时也成为小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孵化园”。通过开展多层次的科技创新活动,为我校培养了一批具有真正创新的高素质人才。
二、我校小学生科技活动实践不足之处
我校小学生科技活动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从总体上来看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是由于目前小学生科技活动主要以“课余活动”的形式开展,它作为第二课堂的一部分,在资金、师资、设备、场地和参加人数等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影响了它的发展规模和综合效应;二是各类兴趣小组在开展活动时未能扣紧科技主题,虽然有些活动搞得轰轰烈烈,但缺少学术气氛, 科技含量不高,与建立兴趣小组的初衷相悖,对小学生开展科研帮助较少,造成校园学术氛围不浓;三是教师辅导力量不足。目前我校的教师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素质上都很稀缺,尤其是在中青年教师中存在着创新意识不强、践能力薄弱的状况,而教学任务繁重,他们很难对小学生科研进行高质量的指导。四是传统的教学计划,难以激发小学生的科研氛围,也造成了小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时间不足。而教师也很难找到真正对科研感兴趣而优秀的小学生参加科研活动;五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搞科研很神秘、深奥,不敢参与。
三、对我校开展小学生科技活动的建议
为了我校小学生科技活动的进一步有效的开展,使我校小学生科研活动走上一个新的台阶,特提出以下建议:
(1)将小学生科技活动纳入培养小学生的教学计划。对小学生的科研动手能力要求较高,所以在教学中更应注重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不但要为小学生开展科研活动开设相关的课程,而且还要规定在校学生必学习科技知识,把小学生的
科技实践纳入教学计划,这样既解决了小学生科技活动仅仅是第二课堂的问题,也解决了小学生科研活动的参与率问题,同时还为学生开展科研活动奠定了基础。
(2)加强教师科研队伍的建设,为小学生开展科研活动提供有效的指导。小学生的科技活动需要教师的指导,这种指导不但是立项的指导,而且是方法和思维的指导,所以要求指导教师有一定的科研工作经验。解决的办法主要是通过鼓励广大教师从事科学研究,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和从事科研的扶持力度。
(3)加强对各科协的指导和管理。以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必将对学生的创造教育发挥重要的导向作用。为了各兴趣小组更好地开展科研学术活动,不但要制定一定的相关制度,而且还要为各兴趣小组都配备一定相关教师进行指导,避免他们为了搞活动而搞活动,从而真正发挥各兴趣小组的作用。
(4)要加强学生科技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正确对待失败和挫折,养成良好的成才心理。学生参加科技实践活动既有热情,又带有自发性、局限性和一定的盲目性,不可避免地要出现一定的失误和心理彷徨。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广大学生的人格品质得到完善和发展,个体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也为回到课堂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五篇:认识--情感--行为 --培养小学生责任感小学高段教育的实践模式探索
一、引言
根据心理学研究证明:任何一种道德品质都包含着一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几种基本心理成分。小学儿童的道德品质,主要是在家庭、学校的道德教育和社会舆论与风尚的影响熏陶下,通过与周围的人、事、物发生交互作用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 责任感是现代人的标志,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抓住了德育的核心,是较高层面的道德教育。因为:从社会发展和祖国建设上看,需要责任感教育;从学生当前的实际状况来看,需要责任感教育;从我国教育目标来看,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是我国教育目标、爱国主义纲要,人才培养目标的落实;从我校教育工作实际看,责任感教育与我校素质教育具体目标相一致,与创造教育相互补。 在品德教育工作实践中,我在小学高段试行了认识--情感--行为的实践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情 认 识 行 为 感二、思路。
1、提高认识--培养责任感的目标意识。
道德认识指个人对社会行为规范及行动效果,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个人的政治、思想、道德方面的观点、观念和相应的判断能力,它既是人们道德情感、道德意识、道德信念形成的必要条件,也是道德行为的先导。要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非常重要的就是小学生责任感的意识,强化其对责任感的认识。2、诱发情感--解决责任感的内化问题。
道德情感是作为品德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儿童有了正确的道德认识并不意味着会立即接受它,且自然而然地付诸行动,还存在着一个他们愿不愿意认同并付诸行动的问题。只有认识与积极的情感相结合,才会形成正确的行为态度,使道德认识得以内化。要培养学生具有高度的责任感,非常重要的就是要解决其内化在问题,以诱发情感作为媒介,如认识和行为架设一座桥梁。3、指导行为--形成责任感的关键问题。
道德行为习惯是逐渐养成的、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与外在监督而能自动实现的行为方式,它的养成是品德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俗 话说:习与性成、美德大多存在于良好的习惯之中。许多教育家也强调,教育就是要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培养小学生责任感的关键,还是要在提高认识、诱发情感的基础上指导行为,使学生将责任感内化为自己的要求之后,再外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4、以上三者是循环往复的一个整体。
正如陶行知先生提出的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观点,在儿童品德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的丰富、智力的发展和道德认识水平不断提高,我们在培养小学生责任感特别是高段教育的过程中,要重视从这样的整体性角度去考虑。(如前图)三、做法。
遵循知情意行统一性原则,按认识--情感--行为的教育实践模式,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把教育学生凡事考虑后果作为实验的突破口,侧重研究以教育实践活动为基础的方法,力求把责任感教育真正落脚到导行之上。本学期是实验的第一阶段,侧重从提高对责任感的认识和激发情感共鸣抓起。1、血的事实,让孩子们猛醒。
当今的小学生生在新社会,长在改革中,朝气逢勃,开拓进取,他们经历的是一帆风顺,幸福的生活不易让他们产生深层次的思考。实验之初,通过摸底,我们深感学生对责任感问题缺乏热情,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于是,我利用少先队活动时间精心设计了这样一次讨论。首先,我向同学们推荐了《是谁把他引向不归路?》这样一个故事。故事讲述了潘金海从小仗势欺人,胡作非为,虽然多次被抓,但有父母保驾,最后被判死刑,临刑前咬掉生母耳朵。这个血的教训。那么,究竟是谁把他引向不归路呢?激烈的讨论开始了,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指责父母对他的娇宠,指责公安机关的徇私舞弊。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之下,学生认识到了他自己从小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才是造成今天惨痛结局的根本,可见,一个人的责任感是与其生命紧密相连的。这血的教训,使孩子们猛醒,深思,并进而认识到对日常学习的重视和平时对集体、对亲人的关心是小学生最起码的一种责任。通过讨论,学生积累了道德经验,促进了道德认识的内化,提高了道德分析能力,达到了德育活动的认识功能。2、书海漫步,进行责任感的熏陶。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启迪学生责任感的良师益友。古今中外,多少仁人志士,他们的精神气节令人赞叹不已,归结起来,都源于高度的责任,在书海中漫步,不失为提高学生对责任感的认识、激发责任感在内心升腾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开展了红领巾读书月活动。活动中,大家了解了富兰克林等无数科学家为人类崇高的事业而执著追求的精神。为现代学子魏高原为祖国之崛起而刻苦攻读所感动;受外国人士白求恩坚守阵地、救死扶伤的精神所陶冶,被无数关于责任感的名人名言所鼓舞…… 红岩精神是重庆地方特有的教育资源之一。针对摸底调查中学生对红岩知之甚少的现状,我们在读书月活动中开展了红岩系列教育五个一活动:读一本红岩的书,记一篇读书笔记,作一次参观寻访,讲一个红岩故事,写一篇红岩日记。在读书活动小组内,中心组成员创立了以奖优为序、轮流阅读、互相交流的激励机制;寻访活动中同学们驻足聆听,对小萝卜头等红岩先烈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故事会上大家慷慨激昂,声情并茂;红岩日记中,孩子们的真情流露,足以反映出他们的思考已进入了深的层次…… 苏霍姆林斯基说:世界是通过形象进入人心和意识的,儿童年龄小,他们的生活经验越有限,那么生活中鲜明形象对于他们思想上的影响就越强烈。书海漫步,促进和提高学生对责任感的理解和掌握,达成了德育活动对道德情感的陶冶功能。
3、社会调查,明确责任感之重要。
责任感在现实生活中到底有什么重要意义呢?学生在前面的活动中有一定的感悟,但如何让他们迫切地感受责任感的重要,不容半点忽视,从而产生强烈的内驱力,在大小巨细的事情中表现出强烈的责任感呢?同学们通过讨论,决定开展社会调查大行动。孩子们走向街头巷尾,来到企事业、机关单位,调查了各行各业中有关责任感的典型事例。其中,公安人员冒着生命危险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张杰欣同学的母亲作为水文勘测人员的精益求精,个体户张司机几十年如一日安全驾驶等事例令同学们啧啧称道,而设计人员错写了三千瓦为三瓦的事例、电力安装工人粗心少写了一个不能合闸的警示牌而造成四十万元的损失等惨痛教训都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天灾无情人有情,抗洪精神驻我心!九八抗洪精神是战士们崇高责任感的浓缩,战士们奏响了高度责任感的最强音。通过抗洪故事的讲述,画面、诗文的赏析,同学们被深深地感动了。责任感对于各行各业显得多么的重要啊!这是大家的心声,也是同学们从小抓起,培养高度责任感的强大动力。这次活动是促使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信念的动力,是促使学生从知到行转化的动力。4、生活聚焦,深感责任感并非高不可及。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伟人的可贵,令人敬佩,身边的榜样,最让人鼓舞。我认为,重视对学生身边榜样力量的挖掘既是很好的行为的导向,又能消除学生认为责任感高不可攀、可望而不可及的偏见。于是,我重视把各种日常教育及常规活动作为契机,活动前重视指导,阐明如何尽到自己责任的目标;活动中重视点评,利用及时激励方式强化学生良好的具有责任感的行为;活动后重视总结,倡导具有责任感的良好风气。半年来,班风班貌得以很大改观。捐资捐物献爱心活动中、教师节主题队会上、创卫活动月中、快乐星期天活动、象征性长跑、运动会中的翻身仗及每周的争章创优评比上,都留下了同学具有高度责任感的烙印。特别是王小艾及家人对社会和他人尽责、郑桥同学文明守纪、童欣的无私奉献、谢涅淄对家长的体贴、赵金同学刻苦训练多次为校为班添光彩等典型事例令同学们有口皆碑,成了大家拥戴和学习的榜样。为了进一步地巩固学生正确的道德认识、积极的道德情绪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临近期末,我们又对全期活动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通过责任感--在我们的心中升腾的主题队会进行了升华。回顾过去,看到现在,展望未来,同学们喜出望外,信心倍增。队会上,大家齐声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只要我们胸怀理想,脚踏实地,我们一样能成为有责任感的人!我是巴蜀人,我自豪,我是巴蜀人,我能行!多么动人的话语,多么激动人心的场面。这些活动不仅对道德行为起着强化训练作用,使之巩固,而形成习惯,而且还会使外显于行为中的道德规范得到强化,并进一步内化为道德认识,然后又外化为道德行为,直至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四、效果。
短短半年时间,实验按实施计划有序较理想地进行着,取得出较明显的效果,班级学生班风班貌改观大,班级有正确的舆论导向,全班学生个个有其职,有责可尽,大多数同学责任心强,能力强,优生发展快,差生转变好,深受师生、家长的一致好评。在献爱心活动月中,王小艾等10名同学受到张榜表扬,本班献爱心活动和教师节活动情况在全校交流汇报,获好评。班级文明守纪好,涌现出了周少阳等拾金不昧的好人好事。加餐、路队、卫生、两操流动红旗获得次数领先,获创卫先进集体,特别是运动会上班级学生一改过去的状况,大打了一个翻身仗,囊括所有集体项目的一、二名,个人成绩也取得了较理想的成绩,因而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和精神文明奖。班级主题队会获校一等奖,且代表学校二次接待市区领导同行,深受好评。期末,本班以领先成绩获校巴蜀好集体。 实验才刚起步,取得如此成绩,的确令人可喜。但改革探索之路将会充满艰辛。愿责任感之树在我们大家包括孩子们心中常绿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