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情境教育》读后感
《情境教育》读后感
新课标明确地指出要“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这就对教师的课堂艺术的提出了新的要求。虽然以前在教学时也意识到了情境教育的重要性,在教学中也积极地去尝试和探索过,知道情境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也知道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中,发现很难运用自如,始终收效甚微,这次有幸拜读了李吉林老师创设的“情境教育”,使我茅塞顿开,对情境教学有了较为直观和系统的认识,触动非常大,以下是我学习“情境教育”后的几点感受。
第一,情境教学解决了“如何让学生真正地走入课堂,走入文本”的问题。文章不是无情物,每篇文章都有它自身的情感因素。良好课堂情境的创设,可以引发学生的新鲜感,调动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激发学习激情,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那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材内容,就能让课堂充满创造,充满生命的活力。所以情境教育提出以“情”为纽带,缩短了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这就弥补了传统的教育往往注重理性,忽略情感,因而造成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材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与隔膜,从而使学生难以形成热烈的情绪,难以主动地投入教学过程的缺陷。因此,情境教学是真正意义上解决了“如何让学生真正地走入课堂,走入文本”的问题的最有效的办法之一。
第二,情境教学拓展了教学渠道。在教学中通过创设不同的情境,如问题情境、生活型情境、探究性情境、实验型情境、趣味性情境等,丰富了教育教学的内容,诱发了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克服学生对学习的排斥感,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激起学生学习积极性,获得了积极的心理满足及对学习的信心。
第三,情境教学体现了教育创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方式有着极为重要的引导作用,教师已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唤醒者、鼓舞者——唤醒学生创新的潜能,鼓舞学生创新的志向。情境教学从情境的设计、情境的选择、情境的运用都体现着教育的创新。在这一过程中,要让学生的思维进入最佳的心理状态,要让情境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要在情境中拓宽学习的空间。情境教学不仅对教师的教育创新提出了要求,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求异思维品质。
最后,在情境教学的实践探究中,要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学情状况,教学的实际条件等诸多因素,有目的、有选择、有意义地进行情境教学,让情境教学更好地为课堂教学,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如一本厚厚的书,需要我们细细的钻研,李老师坚持走自己的路,她成功了,我们比她年轻,我们有时间,有精力,所以我们更要努力的去钻研。今后我将以前辈为榜样,手捧一颗爱心,追寻大师的足迹,紧随时代的步伐,在情境教育这片沃土上做一名辛勤的耕耘者,让情境教学在贵州这片热土上生根、发芽、开花,结出累累硕果。
第二篇:情境教育读后感
《情境教育的诗篇》读后感
假期里,认真研读了李吉林老师的教育专著《情境教育的诗篇》之后,感触颇深。虽说这是一本有关教育教学的理论专著,但是李老师用诗一般的语言娓娓道来,字里行间流露出她太多的真情实感,所以读起来并不让人感到枯燥乏味。
李老师的情境教学强化生活感受,强调学生到实际生活中去观察,到具体情境中去感受,这就把语文教学与实际生活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学生身处具体场境中,可以眼看、耳听、鼻闻、手触,通过各种感官吸收信息,从而获得生动的形象,丰富了具体的知识,激发了真的情思,学到了活的语言。
李老师的情境教学,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她在情境教学中所创设的情境,特别是以图画、音乐、演示和语言描绘来设置的情境,大都有意识地粗略一些,简易一些,为学生留有广阔的想象天地,使学生在“求异”想象中不断迸发创造性。
李老师的《情境教育的诗篇》很实用,这部著作中阐述的教学理论简明易懂,所举情境教学的成功范例,可直接供我们老师参阅或效仿。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多学习,多积累,多研究,多运用,希望能像李老师那样,在一个以儿童为中心的情境教育世界里,和孩子们学在其中,乐在其中,那将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呀!
第三篇:读后感——情境教育的诗篇
《情境教育的诗篇》读后感
读师范的时候,就从教教育心理学的老师那里知道了“李吉林”,也对她略知一二。知道当年18岁的她以全优的成绩毕业于50年前的江苏南通师范学校;知道她也如所有新毕业的学生一样,在最初工作的日子里,因为缺乏经验,班级管理糟透了。但幸运的是老校长听了她的课后,认为她是棵好苗子,要好好培养。而她也极为聪明好学,仅仅两年后就被市教育局派到省教育厅教材编写室编写教学参考书。从此,她又凭着自己的努力,不断参加各种研讨培训,认识了许多知名的教育教学专家,她成长得更快了;知道是她凭着毅力顶着压力在困境中实验,创造出语文情境教学模式,以促进儿童智能及心理品质和谐发展……
这一次研读了李老师的教育专著《情境教育的诗篇》之后,感触颇深。虽说这是一本有关教育教学的理论专著,但是李老师用诗一般的语言娓娓道来,字里行间流露出她太多的真情实感,所以读起来并不让人感到枯燥乏味。《情境教育的诗篇》浓缩了李吉林老师二十多年在教育征途上艰苦求索的心血历程,这部充满诗意的原创性、叙事风、纪实体的作品,从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情境课程三个曾面生动地再现了李老师直面挑战、搏击人生、实现教育人生三次飞跃的生命旅程。李吉林老师创造出的情境教学具有创新的意义,是因为:
一、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强化生活感受。
强调学生到实际生活中去观察,到具体情境中去感受,这就把语文教学与实际生活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在情境教学中,学生身处具体场境中,可以眼看、耳听、鼻闻、手触,通过各种感官吸收信息,从而获得了生动的形象,丰富了具体的知识,激发了真的情思,学到了活的语言。
二、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她在情境教学中所创设的情境,特别是以图画、音乐、演示和语言描绘来设置的情境,大都有意识地粗略一些,简易一些,为学生留有广阔的想象天地,使学生在“求异”想象中不断迸发创造性。
三、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十分强调开发情感效能。
综观她的教学实录也好,教案设计也好,我发现她总是以充满情感的教学,促使学生以纯真的情感参与学习活动,以保证教学任务的高质量完成。这实在让我佩服不已!
“生活是语言的源泉,情境是小学语文的灵魂。”这一句名言不知是出自那一位名人,但用在我们低年级教学中实在是很恰当。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偏小,对事物的理解都是比较直观的,所以在教学时应该把握教材及儿童认识事物的特点,通过直观手段与语言描绘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感受课文描写的生动形象,如临其境,才能激起热烈的情绪,体验字里行间蕴涵的情感。而生活是那样的绚丽多彩,有形、有情、有境,所以语文教学应与生活相通,让学生在生活的情景中把语言学活,掌握、获得的更多。
吕叔湘曾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把课教活了,课堂气氛就不会沉闷凝重,而代之以热烈活跃;把课教活了,教师的教就不会枯燥乏味,而代之以生动有趣,这样的课学生自然更想上,更愿意上,当然学得更好。李林吉老师的《情境教育的诗篇》这本书很实用,因为这部著作中阐述的教学理论简明易懂,而且结集中选有部分情境教学的成功范例,可直接供我们老师参阅或效仿。于是我常常在自己的思品教学实践中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激情的语言,或通过恰当的图片,或通过合适的音乐,为学生创设一些情境,尽可能地把
他们带入到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以便学生更准确地把握课文的内容、思想及情感等。我也喜欢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充分想象。当然,我做的这一切都非常浅表,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多学习,多积累,多研究,多运用。
第四篇:“情境教育
让 红 烛 发 出 更 亮 丽 的 光
——“情境教育——情境教学”教研实验第一阶段实施计划
(1999年9月至2000年7月)
席 浩平
时值金秋,筹划已久的“情境教育——情境教学”教研实验的课题终于拉开了帷幕,在家乡教育改革的大舞台上,我将以满腔的热情,演示一段亮丽的人生,让红烛发出更加美丽的光辉。按照课题实施方案,1999年9月至2000年7月进行课题的第一阶段实验,为使此工作顺利进行,现作出如下计划。
一、实验的目的学习“情境教育”的有关理论,提高教学能力。以语文、思想品德课为主进行教学试验,用情境教学的方法积极创设教学情境,迅速提高教学质量,引导学生走上接受素质教育的新轨道,使实验班学生成绩赶上或超过对照班人均成绩,提高优秀率、及格率。在实验过程中,积累较多的经验,在教学实践中摸出一套适合本校实际的教学模式,在全校进行示范授课。整理并编写一些较成功的有指导性的教学情境设计。论证课题实验的优劣得失。
二、实验内容
1、在五(1)班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进行情境教学。在一
(1)班进行“汉语自学法”教学实验。
2、在班内开展活动课。
3、改进教室文化粉饰。
4、在教师中开展讲座和讨论
三、实验对象及分析。
1、确立五(1)班为“情境教育”教改实验班,以语文、思品课为主要教改科目,由本人负责进行教学实验,五(1)班共有学生34人,该班学生纪律松散,上学期被列为全校后进班级,学生学习基础差,多数学生缺乏上进心,上学年统考语文成绩名列全乡倒数第三名,人均成绩比平行班五(2)班低5.3分,优秀率5%及格率50%,原任课教师已经调离,本人对该班学生情况比较生。
2、确定五(2)班为实验对照班,该班正在由原任班主任乡级 第0页
先进工作者学校模范教师——张树奇进行“目标教学”教改实验,五(2)共有学生31人,该班学生学习基础好,学风浓,上学年末全乡统考语文人均成绩高出五(1)班5.3分,优秀率达10%,及格率达69%,学生思想表现好,上学期被评为先进集体。
3、确定一(1)班为“拼音自学”教改实验班,由申林孝用新教法上课,由该教法的创立人席浩平对该课程的实施进行全程指导,一(1)班共有学生28人,拼音教学完全属于新授课。
4、确定一(2)班为“拼音自学”教改对照班,由全乡久负盛名的低年级先进教师申海波用传统教法授课,该班共有学生29人,拼音教学属于新授课。
四、实验的方法和步骤。
1、积极学习“情境教育”的理论,制订切实可行的学期授课计划。
2、研究课堂教学,设计全新的课堂教学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向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3、努力开展活动课,全面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其智力发展具有个性行为的倾向性。
4、坚持进行教研组评议、讨论,并通过问卷调查进行短期小结评估,调整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
5、做好期中、期末试卷分析为工作总结积累材料。
6、在时机成熟时进行示范教学,吸引其它教师参与教改实验。
7、不排除教学过程中安排活动,课型设计,学法指导的随意性与灵活性,五、重要活动安排。
1、开学初做好课程计划并进行评议,学期末做好总结。
2、学期中至少进行两次问卷调查,一次抽样分析。
3、做好试卷分析与成绩评估,进行能力发展测试。
4、开展活动课要有记录,有活动成果分析。
1999年9月15日
“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教改实验第二阶段工作计划
(2000年9月至2001年7月)
席 浩平
“情境教育”教改实验时经一年的磨砺,取得了成绩,积累了经验,对此我信心百倍,愿在实验的第二阶段作出更大的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以下是本阶段的工作计划。
一、实验的任务。
1、进行新一轮的“汉语拼音自学法”教改实验。
2、引导更多的教师参与“情境教育”的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的理论素质与参与教学实验的能力。吸引全体教师参与教研实践,把“情境教学”从语文单一学科,延伸到各门学科中去;从课堂教学法,延伸到课外活动的广泛领域中去。促成“情境教育”,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使实验班学生的各项能力有明显的提高。
3、在“情境教育”中引入创新教育的方法,进行试验。
4、总结经验,写出专题论文,在全乡范围内广泛宣传。
二实验对象及分析。
1、确立四(2)班为“情境教育”第二阶段教改实验班。该班共有学生25人,其中女13人,该班学生从一年级到三年级一直由原任班主任兼语文课,由于教者对素质教育认识深度有限,致使所教学生在语文知识的掌握方面存在严重的偏差,其主要表现在学生对作文知识的领会上,大多数学生错误的认为一篇文章,只要用上几个好词语,就是一篇水平较高的文章,可全班绝大多数学生全篇作文没有一句通顺的话,学生说话能力就更差了,班上发生了一些小事,班干部不能叙述完整。学生两极分化极为严重,差生过差,如有的学生书写慢,不会分析简单的汉字结构、笔画顺序。有的学生识字少,遇到作文造句一类的作业速度慢,有的学生汉语拼音没有过关,识字能力差。学生没有学习兴趣,懒惰贪玩,平时完不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课外练习就更少了,有个别学生一天写不好十个字。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组织有趣的活动,学生缺乏参与意识,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主体意识谈泊,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养成推天推日,蒙混过关的习惯。在教学中缺乏创新精神,没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忽视意志的锻炼与培养,扼杀了学生的进取精神。
而且受关门办学,偏面追求升大学,跳出山村,万众一心向高考的错误思想影响,学校教育偏离了面向未来,面向穷山沟的未来的正确宗旨,把考上大学看成是山沟孩子脱贫致富的唯一出路,使学生不懂国家时事政策,不了解家乡人生活命运的变化。不实实在在地立足于自己的山乡,想自己应该想的事,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环境马马虎虎,对学习的目的摸摸糊糊,没有远大的理想。
2、确定四(1)班为实验对照班,该班学生共有27人,学习基础差,纪律也较差,与四(2)基本平衡。
3、确立一(2)班为“汉语拼音自学法”教改实验班,由本人指导任课教师张维恭实施实验,确定一(1)班为“拼音教学”对照班,用传统教法和新教法混合施教。
三、实验的方法:
1、通过学习,讨论、座谈、示范等方法统一认识,明确目标,吸引更多的教师参与教改实验。
2、开展全校性的教改活动,利用“听、评、论、做”等形式进行授课训练,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把把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语言符号活动——情感意志活动——思维智力活动”统一起来,把“以文启人——以情动人——以理育人”的教育形式统一起来,达到“情境教育”。
3、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教师既要做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又要激励学生,使情境教学由创设学生理解传授知识的情境,深入到创设学生自己探索知识的问题情境,能够教中求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四、实施途径
1、在各科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初步形成一种模式。
2、加强班级活动课,发展校级活动课。
3、改进校园文化粉饰,增加教学硬件设施。
4、在教学中开展“听、评、说、做”课活动,增强教改意识。
5、在班内开展创新教育。
五、具体活动安排。
1、在开学初组织教师学“情境教育”的理论,学习已经取得的经验材料。
2、开展观摩教学,提高实践操作水平,评选优质课进行乡级教学示范。
3、为全乡“教研教改讲座会”准备材料。
4、在全校开展活动课,组织学生去校外调查访问活动。
5、总结创新教育的经验。
二○○○年九月五日
“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教改实验第三阶段实施计划
(2001年9月至2002年5月)
席 浩平
浓浓的秋色,沉甸甸的秋实,在这丰收的季节里。我们满怀信心,整装待发。“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教改实验在圆满地完成前两个阶段的任务后,又要开始第三阶段的实验工作。为胜利地结束最后的任务,本阶段应做好如下计划。
一、实验内容:
1、制定在全校范围内全面实施“情境教育”的教改方案。在全乡大力宣传“情境教育”的成功经验,促成“情境教育”的广泛普及。
2、在教学实验中,把“情境教育”从具体的活动模式,延伸到全校性的,多学科的,大单元的教育活动,从特殊的教学方式,延伸为有普遍意义的素质教育模式。
3、把“合作教育、研究性学习”,等教育理念融入“情境教育”。
4、整理资料,归纳总结,汇报成果,接受鉴定,广泛宣传,推广普及。
二、实验目的:
1、全面提高学生的各项素质,面向未来,面向祖国,培养具有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生活交际能力的新一代学生。
2、在我校全面推行以“情境教育”为主导的素质教育模式。办有特色的学校。
3、提高全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以“质量立校、科研兴教”为办学宗旨。迅速提高基础教育的办学水平。
4、总结已经取得的经验,整理实验过程中的全部资料,在全乡范围内进行大力宣传推广,起到一点带面的作用,为提高我乡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实验对象:
1、本阶段个人实验对象仍确定为第二阶段升入五年级的二班学生,对照班与任课教师都不变。重点进行新教法,新理念的渗透,使教育教学能够始终处于创造性发展的前提下进展。
2、在本校学前班进行“汉语拼音自学法”实验。
3、在本校各级各科进行“情境教育”教改实验。
四、实验方法:
1、利用评选优质课,优秀论文等形式推进“情境教育”的全面实施。
2、创设条件,积极推进课内外活动课的广泛开展使“情境教育”从特殊的教学方式,延伸为有普遍意义的素质教育模式。
3、在课堂教学中,在各种活动中,引用“合作教育”“个性教育”的成功经验。组织“研究性学习”活动,确定研究课题,引导教师和学生在实践探索学习、体验。
4、完成个人总结,分析实验成果。
5、在学生中实施“善于学习,勇于创新,团结合作。共同提高”为班风学风的教育。
五、具体活动按排:
1、在全校进行两次教学示范(语文课一次,活动课一次)。
2、在全校进行一次全体学生观摩的大型自然课教学实验。(三球仪演示实验。自然图片展示。人体解剖结构展示)
3、进行一次“情境教学”评课竞赛。
4、论文交流一次。
5、准备乡教委组织的“情境教育”研讨会材料。
6、总结德育工作成果。2001年 9月7日
第五篇:情境教育
《李吉林与情境教育》读后感
《李吉林与情境教育》浓缩了李吉林老师二十多年在教育征途上艰苦求索的心血历程,这部充满诗意的作品,从“成长的故事、我心中的儿童教育、我和学生在课堂里、思想索引、权威评价”这几个层面生动地再现了情境教育的诞生和它与李老师整个教育事业和生命旅程相依相伴的过程。读完此书,感动、佩服之情溢于言表。
一、童心永驻,不懈地追求自己心中的教育理想
在李老师的眼中,孩子们就好比羽翼未丰的小鸟,他们人虽小却心存高远,他们渴望插上一对坚硬的翅膀,飞过小河,飞过大树,飞过高山,飞向高高的蓝天„„儿童,成了李老师心灵的牵挂和寄托。为了儿童的发展,李老师开始了情境教育的探索。李老师开创的情境教学,总是那么形真、情切、意远、理寓其中,学习对孩子们来说是那样的轻松、愉悦,课堂成了孩子们灵性自由舒展的空间。岁月的流逝,流不走、也冲不淡李老师那颗律动的童心。在同行的眼里,李老师是一个长大的孩子,她和孩子们一起在校园里嬉戏玩耍,一起去野外踏青,一起去草地上摘野花、捉蝴蝶,校园内外,到处留下了她和孩子们的身影。童心永驻心间,李老师用童心去感受童心,用童心去感染童心,用最美的歌喉鸣唱着心中理想的教育之歌。与李老师相比,我们最欠缺的或许就是对孩子历久不变的真爱和永不泯灭的童心。
二、激情四射,谱写教育事业的精彩乐章
李老师质朴而诗意的人生,其实也充满了坎坷,布满了荆棘。父亲的早逝,家庭的贫穷,一方面给李老师的童年抹上了灰暗的色彩,另一方面也磨练了她的意志,使她过早地挑起家庭的重担,催促了她的成长。师范毕业时,带着挣钱养母的想法,李老师放弃了进入高等学府的机会,走进小学,走进孩子们之间,一边钻研教学边自学大学课程,从此开始了小学里的大学生涯。十年浩劫,李老师也不幸成了受害者。望着曾经的心血转眼间化为乌有,李老师不禁潸然泪下。但身心两方面的双重打击并没能把李老师击垮,她在彷徨、哀怨、愤怒、憧憬中苦苦等待了十年。劫后余生的岁月,李老师倍感珍惜,她成了教育改革大海中的弄潮儿,从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再到情境课程,二十多年不停地耕耘,李老师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了一篇篇教育事业的精彩乐章,为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而忙碌不止。李老师对自己的事业始终充满探索精神,动力从何处而来?动力就源自于她对教育事业的赤诚热爱、对教育改革的主动热情和勇攀高峰的执著追求。李老师身上所弥漫的对孩子、对事业的激情,正是最打动我们,也正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三、胸怀宽广,开辟教育的美好明天
从《李吉林与情境教育》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李老师精深的学术造诣,还能感受到李老师丰富的人性和宽广的胸怀。她为了身边年轻人的茁壮成长,为了开辟教育的美好明天,李老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毅然承担起了培养青年教师的重任。在她的言传身教下,从她一手创办的情境教育研究所里,走出了一个个同样激情洋溢、迅速成长的青年教师,他们正意气风发地行进在教育改革的行列,播种着情境教育的希望,收获着情境教育的快乐。
阅读《李吉林与情境教育》,将会让我们众多的普通教师有机会去追寻李老师的足迹,感受李老师的人格魅力,从李老师身上汲取力量,从情境教育里吸收营养,滋润心灵。情境教育为更多的孩子插上飞翔的翅膀,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教育的快乐。激情成就了李老师的诗意人生,或许作为普通的教师,我们永远也无法达到这样的高度,但我想只要我们有工作的激情,我们就能不安于现状,不怨天尤人,追求进步,超越自我,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