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积极情绪的诱导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积极情绪的诱导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现代社会是竞争激烈的社会,因而自己和他人的各种期望给人们造成巨大的压力,对人的情绪产生各种消极影响。同时,社会对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注重智商的同时,更加强调情商的重要作用。这就要求人们有着积极的情绪,而不是被消极情绪所左右。然而,中小学生还处在成长过程中,他们的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情绪极易变化,且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及时加以诱导,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人类从出生到3岁之间,情绪的发展是逐步分化的。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情绪经验越来越复杂。青少年在情绪经验及情绪表达方式上,随着生活经验的不断增加而逐渐改善。首先,中小学生情绪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外露性和内隐文饰性相结合。起初,中学生还是比较外露的。纯洁天真单一是他们情绪活动的基本方面。遇到高兴欢乐的事,他们无遮无拦,开口大笑;遇到困难伤心的事,他们双眉紧锁,哭丧着脸。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外露情绪会随着内心秘密的增加而变得复杂起来。这时文饰内隐的情绪活动增多,情绪活动的闭锁性将部分替代外露性。而且,此时他们能根据一定的条件或目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形成外部表情与内心体验的不一致性。第二:情绪体验的易变性和延续性﹑丰富性﹑特异性并存。在初中阶段,其情绪如“疾风骤雨”般,在反应时间上的特点是情绪体验迅速。他们的情绪反应来得快,平息得也快,维持的时间相对较短。
情绪体验迅速,意味着其情绪反应能很快达到激烈的程度。越是意外的突然出现的诱发因素,导致的情绪反应越强烈,不管它是快乐的还是悲伤的,肯定的还是否定的,无一例外。但是,到达高中阶段,情绪爆发的频率减低,延续时间加长;再加上情绪的控制能力提高,情绪体验的时限延长,稳定度提高。
高中生正处于多梦的年龄,几乎人类所具有的情绪种类都可以在高中生身上体现出来,并且各类情绪的强度不一,有不同层次。另外,在情绪体验的内容上,已是千头万绪,丰富多彩。第三:情绪活动的两极波动性。对同一事物,中学生可能会同时出现两种对立的内心体验。例如,面临考试,他们既感到兴奋又感到不安,兴奋的是,带有跃跃欲试的心情,不安可能是因为有一些担心。一旦考试完毕,学生感到一种轻松,而在轻松的同时,难免对成绩好坏产生担忧。这种快乐与悲哀,愉快与忧愁,肯定与否定的情绪体验,从性质上说应该是相互排斥﹑绝对对立的,然而在中学生的情绪活动中却同时表现,而且显示出协调与统一的一面。综合中学生以上情绪特点,我们可以知道,中学生的情绪并未稳定,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如果加以积极的诱导,可以帮助中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情绪,进而可以有效预防一些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以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更好地学习和生活,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然而,什么是积极情绪呢?
积极情绪就是指个体由于体内外刺激、事件满足个体需要而产生的伴有愉悦感受的情绪。它可以表现为当事情进展顺利时,你想微笑时产生的那种好的感受。孟昭兰(1989)认为“积极情绪是与某种需要的满足相联系,通常伴随愉悦的主观体验,并能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情绪的认知理论则认为“积极情绪就是在目标实现过程中取得进步或得到他人积极评价时所产生的感受”。总之,积极情绪能够激活一般的行动倾向,对于认知具有启动和扩展效应,能够建设个体的资源,撤销消极情绪产生的激活水平,能够促进组织绩效。积极情绪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身体健康具有促进作用。积极情绪对于个体的适应具有广泛的功能与意义。
积极情绪的功能
(一)积极情绪促进认知,扩展认知范围。根据积极情绪的拓展-塑造理论和神经心理学理论,积极情绪会拓宽认知范围,提高认知灵活性。积极情绪比如快乐、兴趣、满意等能扩展个体的瞬间思维活动序列[2,8,9]。消极情绪一般会缩小个体的瞬间思维活动序
列,缩小个体的认知范围,让个体在当时的情境下只产生某些特定的行为,动员个体身体能量应对特定的环境挑战。而积极情绪却能在一般条件下促使个体冲破一定的限制而产生更多的思想,能够扩大个体的注意范围,增强认知灵活性,能够更新和扩展个体的认知地图。研究发现,积极情绪与注意范围的拓宽相联系。弗瑞克森利用电影诱发四种情绪状态:快乐、满意、愤怒、焦虑,并且用一种中性情绪作为控制条件,然后用整体-局部性知觉加工任务来评估被试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注意范围,研究发现在两种积极情绪状态下的被试比中性状态下的被试有更大的注意广度[18]。
艾森(Isen,1999)采用多种方式,如给被试糖果、阅读卡通书、听到成功反馈等手段诱发被试的积极情绪,进行了一系列考察积极情绪与认知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发现,积极情绪比中性状态下的被试,采用包含范围更广的分类方式;有更灵活、更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19](pp.180~181)。
同样,Fredrickson 等[9]让大学生观看引发快乐、满意、中性、愤怒和焦虑状态的影片,然后对观看不同情绪影片后的注意范围和思维活动序列进行了测量,研究发现,相对于中性状态,快乐、满意积极情绪扩展了注意范围和思维活动序列;相对于中性状态,愤怒、焦虑消极情绪缩小了思维活动序列。在成人与儿童的实验室任务和应用情境任务中,研究都表明积极情绪能促使人的记忆功能和提取更多的积极材料,使个体在解决问题时更加灵活、完整、有效地进行思考和判断。
而Isen 等研究发现积极情绪比中性状态下,个体表现出更高的创造性,问题解决的效率更高,决策更全面[10,11]。积极情绪之所以能够促进个体的创造性、成功的问题解决和决策的效率,主要是因为积极情绪对于认知活动有三方面的影响:即积极情绪为认知加工提供了额外的可利用的信息,增加了更多的可用于连结的认知成分;积极情绪扩大了注意的范围,导致更综合的认知背景,增加了相关于问题的认知要素的广度;积极情绪增加了认知灵活性,增加了认知连结的多样性。即在积极情绪状态下,个体的思维更开放、更灵活,能够想出更多的问题解决的策略。
(二)积极情绪会撤消消极情绪体验和自主性生理反应。消极情绪发生时产生的一个显著改变是生成特定的行动倾向,而另一个显著改变是会导致个体各种相关的生理唤醒处于一种高水平的激活状态,使得有机体动员生理能量应对特定环境的挑战,这样就会使得有机体的体内生理活动水平暂时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消极情绪所造成的体内生理活动的不平衡状态的恢复就需要积极情绪过程的参与,积极情绪能够撤销和恢复消极情绪导致的各种心血管活动的激活状态,使其恢复到正常的基线水平。同时,弗瑞克森认为积极情绪产生在安全的环境中,一般不会象消极情绪那样产生具体的行动倾向(如恐惧引发逃跑,愤怒引发攻击),所以积极情绪可以通过取消对具体行动的准备,有效地撤消生理唤醒,因而将此称为撤消假设(undoing hypothesis)[20]。
在弗瑞克森的一项研究中,采用压力任务,使被试产生焦虑体验,同时有心率、心血管活动和血压升高这样的生理反应。之后,用电影诱发被试三种情绪:欢乐、满足、悲伤。结果发现,在两种积极情绪条件下(欢乐和满足)的被试,心血管活动恢复到基线的速度要明显快于控制条件下的被试,而在悲伤条件下,被试的心血管恢复速度最慢[21]。
积极情绪的撤销效应不仅表现在对于生理唤醒的撤销方面,同时也表现在对于消极情绪所造成的狭小的思维活动序列予以撤销,使得思维活动序列恢复到正常的水平,能够缓解消极情绪造成的紧张。尽管这方面没有直接的研究支持,但研究表明主观报告积极情绪水平高的个体表现出更灵活的、更建设性的应对方式,表现出更抽象的、更持续的思维水平[13]。研究也表明参加幽默干预活动的被试与控制组被试比较,报告了显著低的焦虑和抑郁[14]。
(三)积极情绪提高了应对压力的能力,提升主观幸福感。比其他人更容易产生积极情
绪的人被称为弹性个体。弹性个体会从压力和消极情绪体验中迅速有效地恢复,并灵活地改变以适应环境,就象弹性金属那样伸缩、弯曲,但却不会损坏[22]。采用高压力性任务来诱发被试的消极情绪,发现高心理弹性的个体在压力性任务前和任务中报告了更多的愉快、兴趣这样的积极情绪[23]。积极情绪扩展了心理活动空间,扩展了个体的瞬间思维活动序列,而心理活动空间的扩展增加了个体对于后来有意义事件的接受性,进而增加了体验积极情绪的机会和可能性。积极情绪体验不仅促进了挑战的应对,缓解了消极情绪,而且积极情绪的反复体验,增加了个体的心理弹性,提高了社会关系的质量,能够增进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大量的有关压力与应对的研究发现[16,17],积极情绪促进了以问题为中心的应对策略的运用,而以问题为中心的应对策略能够促进压力的有效解决,进一步提高积极情绪的水平,促进主观幸福感。用“情绪体验取样法”研究也表明,在日常生活中报告的积极情绪或心境高于消极情绪或心境的个体具有更高的心理弹性,更有活力,生活得更幸福。
(四)积极情绪的表达能够促进心理健康,从而对预防心理疾病有重要意义。研究认为,所有积极情绪共享一种表情符号即杜兴(Duchenne)式微笑——嘴角上翘并伴有眼周肌肉收缩。Keltner和Bonanno研究了在对死去的同伴进行描述时发现杜兴式微笑的人和非杜兴式微笑的人相比,前者报告了更少的消极情绪和压力,特别是更少的愤怒;同时他们报告了更多的积极情绪,特别是喜欢[18]。研究结果表明,杜兴式微笑减少了人的痛苦而且使人能够更好的调整自己。Harker和Keltner在对女性情绪研究中发现,20~21岁时照片上多杜兴式微笑的女性在30年后感到更多的幸福[19]。许多研究也表明情绪表达对健康有显著的促进功能,特别是把积极情绪的内容写下来时,如运用积极情绪词汇记录比较温和的压力和创伤,有利于个体面对创伤和压力,使个体感受到更多的积极气氛和更少的抑郁心境。
(五)积极情绪有利于身体的康复,并能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因而能够促进生理健康。研究表明乐观和希望对于健康非常重要,在心脏移植手术后,积极的期望预示着更佳的健康
[20]。外科手术和其他疾病之后也发现乐观者比悲观者恢复的更快[21]。在对失去配偶的人研究中发现,能发现生活意义,有积极情绪的人更能战胜以后的困难,生活的时间更长[22]。积极情绪可以提高人的免疫系统功能,这主要体现在对主观幸福感以及笑和幽默的研究中。众多研究表明,人的主观幸福体验能够通过影响人的免疫系统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与那些缺乏主观幸福感的人相比,一个主观幸福感体验更强的人,其免疫系统的工作也更为有效,更能确保人的身体健康。关于笑和幽默的研究表明,笑能增加人的积极情绪[28]和增加免疫系统功能的改善,更重要的是,这种免疫系统功能的改善是通过积极情绪的主观体验来调节的,尤其对于老人[29]。这表明通过笑这种行为产生的积极情绪能促进健康。而生理的健康,又可以提升人们的主观幸福感,从而减少不良情绪的产生,间接有利于心理健康。
由此可见,利用好积极情绪的诱导这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可以及早地预防中小学生心理疾病的产生,而对于已遭受心理疾病的学生来说,也可以通过积极的诱导,帮助其走出困境,更好地生活和学习。
第二篇:家庭教育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现状与对策
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家庭教育是其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家庭教育也是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的基础。在学生接受学校教育之前,最先接触得便是家庭教育,它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主要就家庭教育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一、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分析
(一)中小学生过于焦虑
焦虑情绪主要是指一个人长期处于烦躁不安、担忧担心的状态下。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竞争行为越来越激烈,使得这类情绪逐渐成为了当前中小学生常见的一种情绪问题。受此情绪的影响,学生常常会出现烦躁、无缘无故抱怨父母、担心自己的成绩、与他人交往不良等情况。且相对来说,如果学生经常处于紧张的状态下,那么他们的精神便无法得到放松。另外,在这些焦虑中,由于课业任务重、所学的知识比较多,所以学生学习的压力占据了大部分的比重。与此同时,由于学生对学校的生活环境不适应,便加剧了他们的焦虑情绪,增加了自身对父母的依赖感。
(二)中小学生过于自卑
自卑心理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缺乏信心,感觉自己做什么都不如他人。而造成自卑心理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的性格比较内向,不善言谈,所以他们往往是以旁观者的角度出现在班级。这时,如果同学们疏远他,教师忽视他,他们便会产生自卑感。另外,如果学生自身身体残疾或者有其他疾病,那么他们很容易便会产生自卑感。认为自己从起点上就不如其他学生。如果自己参与班级竞选或者参与其他竞争活动,便会成为他人的嘲笑对象。此外,在孩子学习上或者生活上遇到难题时,如果家长与教师不是耐心地教导,而是一锤定音:“认为这孩子也就这样了,以后也不会有太多的成就”。那么便会影响学生的思维与判断,使其因此而一直放弃机会,不愿去做尝试。而如果长期受到以上情绪的影响,学生便会产生焦虑的情绪,进而影响他们今后的发展。
(三)中小学生人际关系紧张
在人际关系上,有很多学生并不能妥善处理这一问题。如会出现与教师相处不和谐、与家庭成员相处不愉快,与同学合作困难等问题。而追其根本,主要是教养方式与沟通方式存有问题。如在教学中,因为教师不理解、不信任学生,或者是因为教师一些认知上的偏差,便会让学生的心灵受到严重的创伤。从而致使学生产生消极情绪,不愿进行学习活动。另外,在家庭中,如果孩子犯了错,但家长未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便横加指责,一味地说教,便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使其形成专横、孤僻的性格。而如果家庭常年处于一个“战争”的氛围,家庭成员常常吵架,那么便会影响学生的沟通交流方式,使其形成易怒、敌对、抑郁等情绪。且有部分学生,在长大之后,认为家庭为自己制造了痛苦,从而产生憎恨家庭生活的想法,影响他们今后的发展。
(四)中小学生问题行为及对抗行为出现频率高
由于成长环境或者其他因素的影响,使得学生产生较强的对抗行为与攻击、破坏行为,这些学生过于自以为是,且思想太过绝对化,他们认为不是错的、就是对的,不是黑的、就是白的。正因受这种想法的影响,使他们爱唱反调,不愿听从家长与教师意愿,甚至会顶撞家长与老师。而每当发生这种情况时,家长通常认为是孩子道德素养培养不到位,所以常常是以批评教育为主,并未及时改善教育的方法,所以使得学生愈发的叛逆。另外,在学生行为举止方面,由于受到家庭教育或者社会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使得学生出现攻击性行为、说谎、逃学、破坏性行为等问题。而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因此,面对这些情况,便需要我们正视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创建良好的校园与家庭环境,来促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健康的心理。
二、家庭教育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现状
(一)家庭背景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家庭背景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有着极其特殊的影响。一个出生在家庭经济基础较好的学生,他们的安全感相对较高,且他们的需求极易得到满足。但相对来说,这样的家庭生活父母的工作会比较繁忙,所以会缺乏对学生的关爱,从而致使他们养成奢侈成性的习惯,缺乏努力进取的意志,进而影响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对于一个出生在家庭经济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由于家庭生活条件较差,虽然有助于培养他们坚强、勤奋刻苦的精神,但同时也极易会使他们产生自卑、胆怯的心理,从而厌恶人际交往。经实际對比发现,家庭背景好的学生、家庭背景差的学生比一般家庭背景的学生心理问题较为突出,且人际交往方面有着更多的阻碍。
(二)家庭结构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家庭结构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一个完整的原生家庭对于中小学生身心发展有着十分积极、健康的影响。父母之间和谐、融洽的相处方式在给中小学生带来幸福感的同时,还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自身的交流、交往方式,培养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以及活泼、开朗的个性;但相对于一些不完整的家庭,或者一些离异家庭的教育便会对中小学生身心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在这样的家庭中,由于一方的缺失,使得父母中的一方要担任两种角色,这不免就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再加上这些家庭父母工作比较繁忙,致使学生都缺乏关爱,从而影响他们的情绪起伏。且经过长时间研究发现,离异家庭的孩子他们的心理发育明显要低于完整家庭,同时,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比正常家庭学生要高出很多。
第三篇: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
王素文吕中辉
本文从锻炼心理学的角度,就近年来国内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领域中的一些研究热点和有待解决的问题及其最新进展做一研究评述。
1、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积极效应
1.1 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参与者的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水平
体育锻炼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而且对于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体育锻炼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减缓或消除焦虑、抑郁类心理疾病,决定体育锻炼产生良好心理功效的主要因素有:喜爱锻炼并感受到锻炼的乐趣、选择中等活动强度、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20-30 min、每周3 次或3 次以上和有规律地坚持锻炼;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只有坚持程度、喜爱程度和锻炼时间三个锻炼维度对心理健康有显著性的独立贡献,而锻炼次数、选择强度和主观感觉三个维度则没有显现出独立于其它维度的贡献。健美操锻炼能够提高女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水平。持续10 周的60 min 中等强度的健美操锻炼产生的效益最为显著。健美操锻炼的时间因素对自我效能感具有显著作用,而强度因素对心理健康方面有显著作用。女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中的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等问题存在负相关关系。师范大学生经常锻炼群体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分高于非经常锻炼群体,呈非常显著性差异。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有效地促进灾区中学生心理健康和治疗心理疾病。参与课余体育锻炼能够改善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积极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要好于不经常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大学生。经常参与体育锻炼可减轻肢残人对身体健康的担忧,提高对自身身体活力认识的功能;体育锻炼虽不能改变肢残者对身体吸引力的认识,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身体自我价值感,并显著提高对整体自尊和生活满意感的积极评价,尤其对有运动经历的肢残运动员比普通肢残者表现得更为突出。体育锻炼能够对肢残者整体自尊、生活满意感产生较为显著的积极影响。
1.2 体育锻炼项目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不同项群运动项目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效应不存在显著差异。选择集体锻炼形式和锻炼类型活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效应更为突出。
1.3 体育锻炼强度、运动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运动强度对提高中学生的自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体育锻炼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程度因体育锻炼强度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中等强度体育锻炼所产生的心理健康效应明显优于小强度和大强度;中等偏下运动量对女大学生有较好的心理健康效应。运动量和锻炼持续周期在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上交互效应显著,锻炼持续周期在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上有显著的主效应,不管锻炼持续周期如何不同,运动量对焦虑因子都有影响。运动量在抑郁因子上的主效应不显著,但运动量与锻炼持续周期在抑郁上交互效应显著。不同的运动量组别对大学生的体、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因子等有显著性差异。
2、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
只有适宜的体育锻炼才能促进心理健康,相反,如果所采用的锻炼方法和手段不科学,不仅会损害身体健康,而且还会给心理健康带来负面的影响,其主要表现为心理耗竭和锻炼依赖性。心理耗竭是指锻炼者在锻炼中因长期无法克服的运动应激而产生的一种耗竭性心理生理反应,是一种锻炼心理症状。该症状不仅会损害锻炼者的心理健康,还可能直接导致其退出锻炼;锻炼依赖性是指锻炼者对有规律的锻炼生活方式的一种心理和生理依赖,可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种。有积极锻炼依赖性的人能够控制锻炼行为,在运动后有积极的情感体验,有消极锻炼依赖的人在锻炼后往往会产生更多的应激、抑郁、焦虑和愤怒等情绪体验。
3、体育锻炼心理健康效应研究的不足
尽管目前锻炼心理学的科研和学科的发展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总体上看,我国锻炼心理学的研究起步较晚,因此,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锻炼心理学理论体系尚未完善
锻炼心理学是随着运动心理学的发展而产生的一门应用性学科,它研究健身活动领域中的各种心理学问题,但是具体到锻炼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则是众说不一,从目前国内各种研究成果来看,锻炼心理学的内容多是取自运动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等学科,而且说法不一致,体系也各不相同,还没有建立根植于本土的锻炼心理学理论体系。
3.2 锻炼心理学学科高素质研究队伍建设
加强学科研究队伍的建设是影响学科发展的关键因素。按照锻炼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与研究内容组建研究队伍,锻炼心理学的研究队伍需要由以下几方面专业训练的研究者组成: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运动学、统计学、体育学等。锻炼心理学是交叉学科群,从某一个单一学科角度去研究体育学会受到学科局限,不能获得全面、系统的认识。
3.3 研究方法和手段缺乏创新
目前,对体育科研方法的研究比较少,锻炼心理学还没有比较独立的成体系的研究方法,大多数研究成果仍完全套用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3.4 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落后
目前,我国有较为完整的运动心理学和体育心理学教材体系,但还没有一本体育锻炼心理学,这给体育锻炼心理学的教育、体育锻炼指导人才的培养带来了诸多不便,锻炼心理学教材建设已经严重滞后。综观近十年来我国学者在锻炼心理学研究领域中的研究成果,进步是全方位的,研究的总体水平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提高。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目前该领域的研究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是由于研究方法的限制,致使研究质量和水平亟待提高。张力为2004 年提到的心理学研究问题:没有研究假设、论述过多实证过少、统计方法过于简单、撰写格式不够规范,至今仍基本一致。欲进一步提高研究水平,我们需要重视张力为的五点建议,即重视理论假说、追求因果关系、探索第三变量、引入多元统计和利用先进技术。
第四篇:如何对中小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定稿)
探讨如何对中小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宁阳县伏山镇云山小学校长 董晓东
[摘 要] 在大部分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被认为是无关紧要的非考试科目而打入冷门,教师从事心理健康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分数至上的观念根深蒂固,“教师中心”的观念压抑着学生个性的张扬。另一方面,我国近2000万留守儿童失去父母的庇护,身心、学习、成长都面临着失管、失教和失衡,并由此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农村“留守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保持良好的心理环境非常重要。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 心理健康教育 留守学生
2009年3月15日,湘潭县N中18岁的陈容从自己住的学生公寓楼6楼楼顶跳下,宣告不治身亡;12月5日,浙江省永嘉县2名高一女生在宾馆烧炭自杀身亡……更让人揪心的是12月10日,年仅11岁的湖南籍小学生何楚华在东莞出租屋内用红领巾上吊自杀身亡。一幕幕触目惊心的中小学生自杀现象,在拷问着每个家长、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心理干预机制的缺失。红领巾的红,理应彰显朝气,而非隐喻悲剧。中小学生自杀事件的频频发生,不能不引起很多人,尤其是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的思考。
我是长期从事农村基础教育的工作者,整天与农村的孩子们打交道,对农村的孩子了解甚深。相对于城市而言,偏远的广大农村孩子
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应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一、当前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在20世纪90年代,《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等文件中,均提出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1999年8月13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从2000年秋季开学起,大中城市有条件的中小学要逐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然而,在大部分农村学校,这项工作没得到充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被认为是无关紧要的非考试科目而打入冷门,教师从事心理健康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分数至上的观念根深蒂固,“教师中心”的观念压抑着学生个性的张扬。家长也不能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多此一举”,白费时间。有这时间,还不如让孩子多做两道习题。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社会制度性和结构性的深刻变革,农村大量年轻父母外出打工,迫于城市昂贵的学费,他们又不得不把孩子留在家中,交给孩子的爷爷奶奶或转到亲戚朋友家就读,更有甚者干脆把孩子丢在家中让邻居看管,“留守儿童”也伴随农民工的出现而出现。调查显示:我国有1.2亿农民常年在城市务工经商,产生了近2000万留守儿童,其中14岁及以下占86.5%;他们失去父母的庇护,身心、学习、成长都面临着失管、失教和失衡,并由此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在留守儿童中72.3%的学生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踏着铃声进课堂、回到家不声不响、网络上倾吐衷肠”,已成为越来越多“留守学生”看似标新立异的生活轨迹,却折射出他们孤独、冷漠的心理困惑。2
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农村“留守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保持良好的心理环境非常重要。
二、对农村中小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尝试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发展的新兴的教育活动。我校在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探索的过程中,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学校教科室和德育处成员及班主任为基础、教育心理理论工作者参与指导的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小组,形成多方人员参与的教育网络,在各种教学、场境中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教育。
(一)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是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学习材料、环境之间的互动过程,是学生心理素质及整体素质发展和提高的最基本的途径。因而我校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各学科教学中。实际上各科教材中蕴含有不少适用于心理辅导的内容素材,教学过程中还会经常出现在有利于实施心理辅导的教育情境。教师只要细心挖掘、善加利用,一定可收到心理辅导的实效。具体做法是:首先从优化课堂教学中的心理结构入手,要求每一学科的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都要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全面开展心理活动、有利于确立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课堂教学心理气氛,使学生养成“乐学”的心理素质。在这一过程中,我校还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把教学活动设置为从学生单纯的认知活动转到全面的心理活动的轨道上。引入情感、个性品质因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使学生自主、独立、创造性地参与学习,养成“善学”的品质,从而能更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丰富校园文化,潜移默化中培养良好心理素质。我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搭建表现才华的舞台,调节学生的身心,释放学生的潜能,并通过各种竞赛,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奋勇拼搏的精神等,这些,都在潜移默化中放飞了孩子的心灵,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我们建立完善了“五星级中队”、“十佳小孝星”评选机制,在学生中大力开展榜样教育、先进教育。
(三)利用学校各种设施,增强心育活动的趣味性。在我们的学校,有一间深受全体学生欢迎的小屋,它有一个很诗意的名字—心灵的港湾。在这里,没有学生和老师之分,只有朋友之间的娓娓交谈,进行心与心地沟通,在这间小屋的门口,有一个绿色信箱,她为学生和知心姐姐架起了一座心灵的桥梁。近几年来,我们为了使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走向深入,开设心理健康课,定期为学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开设“悄悄话信箱”,建起“心灵驿站”、“任性Bye_Bye”“寻找快乐”……美妙的音乐、赏心的画面构成了心理辅导课特有的宽松和谐的氛围。
(四)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辅导网络。学校要在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注意同家庭和村居社区建立联系,逐步形成学校与家庭、社会相互协作的心理辅导网络。从学校内部来说不仅要有清新、整洁、优美的物质环境,而且还要创设尊重、理解、信任的心理环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发展积极情感,增强适应能力和耐挫折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学校要通过家访、家长会、家长接待日、举办家长学校等多种形式,同家长建立经常性联系,帮 4
助家长提高认识,争取他们与学校心理辅导的良好配合。要充分利用医疗、社区等社会资源,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心理辅导。
(五)加强对“留守学生”的心理辅导。一是建立档案。记载好学生父母外出打工的地址及联系电话、家庭成员情况和学生临时监护人姓名及联系方法等。班主任主动电话联系留守学生父母,让家长尽量作到定时与子女通电话沟通感情、与班主任联系了解学生在校情况。二是建立“代理家长”队伍。学校的班主任、课任老师与留守学生“做对子”,当起学生的“代管家长”。掌握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关情学生的精神成长,把学生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注重留守学生的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教育,与学生沟通情感,弥补“留守学生”的亲情缺失。提供必要的帮助,关心学生的饮食起居、处理突发事件。三是在学校开设“二线一室”。即:开通“亲情热线”,让外出务工家长定期与子女通电话;开通“班主任热线”,让外出务工家长可随时与班主任取得联系;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安排有经验的教师担任心理医生,及时帮助“留守学生”解决心理上的困惑。
三、取得的阶段性成效
一是在周边学校和家长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不少家长主动与学校联系,自己亲自咨询,寻求精神上的、生活和工作及孩子教育上的帮助。二是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我们在五、六年级进行调查显示:上完心理课后感觉非常愉悦的达95%;在性格、人际交往上、在正确对待自己、他人上较以前有明显提高。三是教师的自身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班主任通过开设心理导向课,开始对学生的智力水平、情感变化、自信心、动机因素、人
格塑造、耐挫力等素质的培养产生兴趣,对非智力因素在教育过程中的认识不断加深。边学习边实践,不仅提高了教师自身的理论修养,还提高了教师的心理素质,同时还改善了班主任的工作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工作中学会了与学生沟通思想,也学会了更好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鼓励学生,对待学生更客观、更公正。
四、建议与讨论
关心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我们在实践中发现:一是教师问题是制约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开展的“瓶颈”问题。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大量的心理学理论和技术,现在许多教师所具备的专业知识还十分有限。因此,在今后的教师招考中,建议招录心理健康方面的专业教师。同时,根据农村学校的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心理健康专业的知识培训。二是充分发挥家庭和社会的作用。学生的很多心理问题都来源于家庭和社会,父母应从小多给孩子以心灵关怀,老师、家长应该注意尊重孩子的自尊,帮助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克服因升学、考试等带来的心灵挫败感,多参加体育和各种文体活动、集体活动,避免孤僻、独来独往、不合群等现象。总之,孩子的成长,特别是心理成长,家长、学校都不能缺席。
参考文献:
①《青少年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 李百珍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
②《素质教育的整体改革与实践》 顾明远(主编)中国和平出版社 1997年版
③《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④《大众心理学》杂志
第五篇:探讨如何对中小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探讨如何对中小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2 去年的一天早晨,突然,一个学生的家长急冲冲地闯进办公室,气喘吁吁地说“不得了了,我家女儿蒙头大哭,说是不想上学了,是不是在学校跟同学闹矛盾了?”我说:“你女儿在学校表现很好,品学兼优,没有闹矛盾,她除了不起床外还有什么表现没有?”那位家长想了想后告诉我,她女儿说最近在学习上感到力不从心,一拿起书本就觉得头痛,两眼冒金星,课堂上脑袋发紧,发胀,晚上失眠。
我立即在班里搞了一个调查,发现48%的学生曾经出现过这种现象,这是一种学习疲劳综合症,是由于父母、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和要求过高,造成了孩子严重的心理疲劳。由此我想,当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应该引起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规定: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能体现时代的要求,要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让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但是,当前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却存在着诸多问题:
1、认识观念淡薄
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教师家长唯“分数至上”的观念根深蒂固,不能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这严重地压抑着学生个性的张扬。
2、教育方式德育化
在现实教学中,有些学校往往把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机械灌输和空洞说教的德育教育,学生被驯服的像绵羊一样,心里有压力而碍于面子不敢说。
3、形式化
目前,有些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只是表现在形式上,心理教育课只是摆设,根本就不上,即使上也只是片面向学生机械灌输有关名词、概念、原理,把心理健康教育搞成了心理常识课。
笔者认为,要处理好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首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1、培养心理健康的教师队伍。
教师的心理状况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心理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必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的“调节器”,教师爱事业,爱学生,学生也会爱老师,爱学习,课堂上就会有一种轻松、愉悦的心理体验,教师就能够以良好的心态投入教学,学生就会乐学,课堂就会充满生机与活力,效果倍增。和谐的师生关系又是教学活动的“催化剂”,教师对学生的关爱、理解、尊重、信任一旦为学生所接受,就会激发出强烈的求知欲望、浓厚的学习兴趣、无穷的成功意念,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以充分地调动,从而产生相互激发、良性循环的教学效应。正如古人说的“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也才能“受其术”。
2、杜绝对学生的软暴力倾向。
在教育过程中,有些教师无视学生的人格和尊严,无视学生的存在,无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心理承受能力,以高高在上的教育者自居,无所顾忌,赤裸裸地攻击、摧残学生自尊自爱的城堡,导致行为失控,这就是教育中的“软暴力”,也有人称为“心罚”。在学校经常遭受精神虐待的学生,他的附属内驱力就会遭到破坏,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也随之破坏,也就是说学生的外部动机都丧失了。随着学习动机的丧失,学生就会学习感到厌恶甚至逃避。
避免教育中的“软暴力”,就要加强师德教育,培养教师的责任感和从业的神圣感,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组织教师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注重教学管理中方式方法的选择和应用,规范教师教育管理用语,提高教师的教育艺术性,有效地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同时大力提倡赏识教育与鼓励教育,教师要不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让他们拥有自尊和自信。
3、处理好与特殊群体的关系。
在一个教育群体中,学生的情况千差万别,要特别处理好与特殊学生群体的关系。如,有些优等生容
易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自认为成绩好,容易放松思想品德方面的要求或是忽视文体方面的发展。对这种学生,要找他们个别谈心,使他们认识到自己身上不足,使之德智体全面发展;对于中等生,对他们表现好的地方,要及时表扬,并鼓励他们向优等生迈进。对于后进生,教学中要注意对其进行心理疏导,接纳并关爱他们,增强对他们的情感投资,从行动上接近爱护他们,挖掘、发现其闪光点,给予点滴小进步充分的表扬与鼓励,重树其乐观向上的心情,从而增强他们良好的非智力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智力心理素质;另外还有一些特殊群体更容易遭到侵害,如比较调皮、淘气的男生,家庭条件差、父母下岗或离异的学生以及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等,这些学生容易遭到别人的歧视,我们必须从生活上、心理上、学习上关心帮助他们,使他们找到自己的自信,防止他们在隐性伤害中过早对社会和自己丧失希望,走上自暴自弃的道路。
二、建立和谐班集体
和谐的班集体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力量源泉,也是个性得以充分发展的摇篮。和谐的班集体就意味着和谐的人际关系,对班级中的个体有着巨大的教育力量,它对于培养远大理想、爱国情感,增强自我教育和发展个性心理品质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研究表明,中学生已具有了各种需要,如受人尊重的需要,友谊的需要和交往的需要等,这要求班主任不宜只扮演严加管教的单一角色,而应力求做到既是严师又是良友。同时重视班内舆论导向作用,帮助他们在集体内取得一个应有地位意向,获得自我尊严和自我需求,帮助他们在集体中摆正位置,与家长、老师合作,克服社交中的困难,让学生在这个班级中感到集体的温暖、和谐。
三、建立和谐的教学课堂
当前,学生的课堂不良学习心理主要有以下几种:①轻视过程的速成心理,在对问题的结果有了肤浅的认识后,往往不求甚解,只会依葫芦画瓢,而不能独立分析、解决问题;②“坐、等、靠、要”等依赖心理,严重地制约着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③少说为佳的观望心理,严重地阻碍了师生间的相互沟通和了解,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④得过且过的畏难心理,对教师提的问题不愿思考,对作业抱着应付的态度,抄袭甚至懒得去做。由于上述不良学习心理存在,因此,建立和谐的课堂至关重要。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缺乏良好、和谐的心理气氛,就会产生消极的和对抗的行为。消极的课堂心理气氛通常以学生的紧张拘谨、心不在焉、反映迟钝为基本特征。也就是说,课堂情境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背离了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学生注意力分散、情绪压抑、无精打采、小动作多,有的甚至打瞌睡。对教师的要求,学生一般采取应付的态度,很少主动发言。有时学生害怕上课或上课时紧张焦虑,师生关系不融洽,学生之间不友好,产生了不满意、压抑、烦闷、厌恶、恐惧、紧张、高焦虑等消极的态度和体验;对抗的课堂心理气氛则是一种失控的课堂气氛。如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过度兴奋,各行其事,随便插嘴,故意捣乱,教师可能会失去对课堂的驾驭和控制能力,甚至有时不得不中断讲课来维持秩序。
相反,一堂好课如果课堂心理气氛是和谐的,师生之间无时不在进行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沟通,使师生之间达到共鸣,就会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就营造了良好的课堂心理生态环境,使学生形成稳定而广泛的学习兴趣与动机,愉快的心境,积极向上的情感,顽强的意志,创新精神,敏锐的观察能力,较强的自信心和自学能力,机智果敢的处事风格,待人热情诚实,与人为善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当然,学科教材中也有很多内容可以影响学生的心理素质。如思想品德课的某些教学内容与心理素质培养直接相关;语文课中丰富的思想内涵可以直接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素材;中学生物课中不少教学内容就是对青少年进行青春期教育;体育课竞技项目教学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心理品质和坚忍不拔的意志。这就需要教师深入挖掘教材。
建立和谐课堂就要做到:
1、热爱尊重每一个学生,把爱心和微笑带进课堂。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一定条件下,一个人的情感可以感染别人,使他们发生同样或相联系的情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最大的力量架设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不但要用感情真诚的言语滋润学生的心田,而且要以亲切和蔼的形象使学生亲而近之。
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3、教师要以良好的教学情绪影响学生、感染学生。教师保持良好的情绪就会在教学中有一种其乐无穷的兴奋,而且学生也会因此情绪高昂,感觉器官、思维器官全身心投入,师生心灵的火花得以较多机会的撞击。
四、建立和谐校园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搭建表现才华的舞台,调节学生的身心,释放学生的潜能,并通过各种竞赛,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奋勇拼搏的精神等,都能在潜移默化中放飞孩子的心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例如,通过举办主题鲜明或积极向上的歌咏比赛、书法比赛、朗诵比赛、校运动会等活跃校园文化,优化校园文化生活;组织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活动;开展心理咨询辅导,建立心理档案。每学期初,我校都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调查,以发现学生在自卑、自悲、自私、自负、学习焦虑、消极、厌学等方面是否存在心理隐患,然后在普查基础上设立特殊学生心理档案。并成立心理咨询辅导中心,定期开放心理咨询室,订阅有关报刊、书籍,让学生自由阅读,自我寻求答案;并在校园内设立“悄悄话”信箱,以利于学生把自己的心理问题大胆地用书面的形式发泄出来,然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并依据不同情况,恰如其分地引导、教育,力争将心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帮助他们度过当前心理危机,防止产生心理疾病,促其心理健康发展。
五、充分发挥家庭和社会的作用
学生的很多心理问题都来源于家庭和社会。因此,仅靠学校的力量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难免力不从心。我们应该在以学校为主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学校的作用,指导家长转变教子观念,使家长们掌握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引导孩子树立理想和追求、形成良好品格和行为。学校经常召开专题家长会,指导心理疏导方法与技巧,通过家校互助,使亲子关系和谐。同时,还要积极利用社会的各种资源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健康氛围。例如,我们可以利用农村卫生院定期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综上所述,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制定出符合本校实情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规划,以有计划、有步骤地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有序、实效、稳定地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