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由一言见文革青年与现代青年价值观
由一言见文革青年与现代青年价值观
文革时候有“我不同意你的观点,所以我要从肉体上消灭你。”而现代青
年们则斯文多了,即“虽然
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事实会证明一切。”可见,青年不再
是愤青了,也不再随时随地拍砖,这是一个好的现象,尽
管没有了多少的激动愤慨,但也还是让人认同的。
由此,又有一句经典名句:“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这才是真正的站在大立
场上考虑问题后得出的理论;是的,每个人都有言论自由权,只
要是不反对国家,不鼓吹人民,便是有着充分的自由的,那我们
就更不该因几句不合而有所偏激的表现,尤其是某些敏感性问
题,或甚至是关于明星如何的小事,网上甚至可能展开骂架,言
论自由确实有,但不要因此便不顾道德的畅所欲言;作为一名当
代公民,以后亦会培养
第二篇:现代青年读后感
用1天时间,断断续续读完了张恨水先生的《现代青年》,余味未尽。
为人熟知的是张先生创作的《金粉世家》和《啼笑因缘》先后被搬上荧屏,而这本书的题目,实在不引人注目。
故事背后的深刻矛盾具有强烈的震撼力,让人越读越心痛不忍。农家子弟周计春少年时素有神童孝子之称,老父倾其所有、师长全力以赴支持他到北平求学。17年来,计春和父亲,从未分开过,这一下要分开,就像生离死别,作者对这一段的描写可谓入木三分,出神入化,连读者都不禁要为这离别的场面落泪。但父子二人心里都明白,这分别都是为了更好的相聚,所以这样的难受,又因着心里美好的期望而宽慰许多。谁曾想,这一别,真的就是生离死别,这一别,变成了一切不幸的开始。在父亲离开北平不久,周计春便经不住孔家大小姐的百般诱惑,堕落于财色虚荣之中。先与富家小姐孔令仪订婚,又和一干舞女打得火热,以致于被骗走令仪的钻戒,情急之下畏罪外逃。父亲为拯救儿子而再次倾家荡产北上,他万万也不会想到就在他流浪在北平街头卖“硬面饽饽”的时候,他那小字正躲在温柔富贵乡里乐不思蜀呢。最终周老板辛酸失望凄惨离世。投靠著名作家的计春机缘巧合成为明星,再次与孔令仪重归旧好。回乡探亲中光环捅破不禁恍然大悟,痛下决心继续求学……只可惜,已物是人非,父亲离开了,菊芬也不在了,这欠下的债,要怎样才能还得清...即使他真的可以改过自新,从头再来,却再也回不到那样简单而温馨的幸福之中了...现代青年》这一书文字非常朴实,对于人物的相貌、神态、举止、语言均是聊聊数语,却一语中的,就似一边读书,一边在自己的脑海里放电影一般,而最精彩的部分,应该是心理描写,占用全篇文字的80%,却并不显得亢长,可以看到人物的得意、窘迫、失望、快乐以及思想的激烈运动,对于心理的描写让人觉得真实、贴切,入情入理。让读者很清晰的看到一个志向远大的青年是怎样一步步走向沉沦的。在心痛愤恨周计春是如此经不住诱惑的同时,却又不得不感叹诱惑的魅力之可怕。从古至今,不知有多少人是因着这可怕的诱惑而迷失自我酿成大祸的。我记得有人曾说过,与其说你经得住诱惑,不如说诱惑不够大罢了。要想出淤泥而不染是何其之难啊,不管这个人本性多么淳朴多么善良,人性的弱点使然。只是作为真正的现代青年,我们应该吃得起苦,经得住诱惑,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美好的未来。才不至违背了我们学习和做人的初衷,才不至于辜负了父母的殷切期望!
当周计春走在去往父亲坟地的路上,看到别人父子天伦,回忆起与父亲在一起的日子,百感交集。迎着惨淡的夕阳,他终于大声哭喊:“父亲!我是天地间一个罪人,你饶恕我,让我自新吧!我的心碎了!”
及至读完这本书,才觉得这样的题目是一个讽刺罢了,对于那些自诩为“摩登人才”的“现代青年”的一种讽刺,当然也有深深的悲悯在里面。
书中的文字非常朴实,对于人物的相貌、神态、举止、语言均是聊聊数语,却一语中的,就似一边读书,一边在自己的脑海里放电影一般,而最精彩的部分,应该是心理描写,占用全篇文字的80%,却并不显得亢长,可以看到人物的得意、窘迫、失望、快乐以及思想的激烈运动,对于心理的描写让人觉得真实、贴切,入情入理。那西边的太阳,快要沉下去,发了土红色,靠近了白茫茫的江雾。它好像不忍看这大地;因为这大地上有无数的父母,在那里做牛马;无数的儿女,在那里高唱铲除封建思想而勒索着牛马的血汗,去做小姐少爷。
计春这一声“我是天地间的罪人”感动了太阳,所以太阳的颜色,也惨然无光了!
第三篇:青年价值观原因分析
二、青年价值观问题原因分析
经过上文对青年价值观的分析,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是由于市场经济与社会不良思潮的负面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不健全和网络时代的不确定性造成的。青年价值观存在的问题有其产生的特定原因,以下将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一)市场经济的影响
当今时代,市场经济高度繁荣,市场经济自身存在的盲目性、自发性和滞后性特点以及利益原则、等价交换原则的消极方面,影响着当代青年的人生价值取向。同时,市场经济自主性鼓励了自主意识的发展,青年更加追求自由以及自我的价值选择,也使得当代青年价值选择更为多元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价值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我国建立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着质的区别,但由于我们的市场经济体制也仍然处在不断完善之中,因而还是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价值观的冲突与价值失范问题。社会价值观呈现出价值主体自我化、价值标准模糊化、价值选择多样化、价值取向功利化、价值驱动复杂化、价值观念现代化等特征。而这一切不可避免地对当代青年的价值观造成了影响,其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呈现出明显的二重性:既重视理想与信念的追求,又注重实惠,淡化空头政治,厌恶形式主义;既重视精神生活的追求,又注重物质生活的享受;既重视对金钱的追求,又信守“取之有道”的君子行为。总之,当代青年的价值观受到了社会变革的影响,受到了市场经济原则的导向,在矛盾与冲突中发展前进。市场经济越繁荣,社会所面临的问题就越多,市场经济给青年带来无限上升的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令人无法避免的问题。在利益至上价值观熏陶下,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盛行,这无形中加大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压力,由此看,市场经济的繁荣,所带来的弊端对青年价值观的影响是巨大的,是开创性的。
(二)西方文化的冲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刻快速发展,西方文化、思潮大量涌入中国,对当代青年造成巨大影响。独立意识、民主意识、主体意识等思潮使得当代青年逐步抛弃集体本位的思想,而选择个人本位。
1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的思想特征主要为:追求个人的自由和幸福;以市场经济和宪法法律作为个人自由的基本保障;主张推行渐进式改良;待人处事的重要价值在于宽容或容忍。自由主义所追求的是个人权利和自由,从道德层面来看,这种自由必然导致对道德判断的多元化认可和评价,实际上,自由主义已经成为了道德多元主义的保护者和根据。道德多元主义在实践中所构成的特征往往是一种占有性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以竞争为主要模式,所带来的不是相互合作帮助的群体,而是群体的不同利益冲突,而以追求个人的自由和幸福为基本准则的自由主义者,让道德的伦理价值不断下降,人们的行为和价值观的标准逐步转移到个人的自由和幸福这种随意的主观标准上,对于公众和他人的自由容易造成巨大的伤害。功利主义
功利主义伦理思想的创始人杰罗米·边沁解释道:“所谓功利,意指一种外物给当事者求福避祸的那种特性。”凡是带来幸福或快乐的事情就决定去做,凡是使人不幸或痛苦的事情就拒绝去做。功利原则是判断价值、决定取舍的标准,凡符合功利原则的即为善,违背功利原则的即为恶。
根据功利原则,个人行为的最高价值——“善”不再是对最高理念的把握,不再是形而上学的实体,也不再是凡人难以企及的彼岸世界,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可经验、可体察到的东西——由金钱、财富、名誉、权力及各种感觉而构成的幸福与快乐。这样的“善”,清楚明白地昭示人们:资产阶级的发财欲望和追求超额利润的行为都是“善”的。在巨大的贫富差别已经显现并日益发展的时代,在“善”这一最高伦理层面上鼓动人们利用手中的财富不择手段地、自由地进行剥削、投机、冒险,以此来获得更大的幸福,其结果必然是经济不平等进而是政治不平等的凸现,更严重的是对整个社会的秩序和人们的行为准则造成混乱。
受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传统文化遭到部分青年的否定,传统美德和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遭到质疑,他们开始追逐物欲的享乐,不思进取之风日益弥漫。
从大规模进军我国的西方影视业即可看出西方文化对我国当代青年的影响之深。青年们更加热衷于对欧美大片的追捧,票房市场上,欧美大片总是遥遥领先,而国产电影则毫无竞争优势。随欧美大片而来的则是西方的价值观念和利益取向,日益渗透的西方文化对当代青年的价值取向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部分青年对感官享受、刺激的追求日益热切。总之,西方文化的冲击是当代青年价值观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不健全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不健全也是影响青年价值观问题的重要原因。其中,价值观教育内容比较单一,宣传雷锋精神,集体主义等等传统文化,但形式老化,形式主义盛行,另外,校园文化也影响青年的成长,高中校园背负着应试教育的包袱,一切以分数为重,影响占主导地位;高校扩招后,许多高校功利主义盛行,纯学术的大学校园不再是象牙塔,无处不牵扯着利益的关系,校园亚文化的影响应该引起重视。
1价值观教育内容较为薄弱及教育手段的落后性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片面性及教育手段的落后性是青年价值观取向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偏离的主要原因”。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片面性或许可以理解为价值观教育内容的薄弱,它体现于只注重灌输理论知识,忽视了青年的价值观教育以及主体需求。目前,价值观教育带有形式单调、内容僵化、针对性不强等缺陷,这样就很难使青年接受和认同主流价值观念。此外,青年的主体需求也未得到充分考虑。当代青年受教育程度日渐提高,也都培育了各自的文化需求,因而忽视主体需求的教育内容很有可能得不到青年的认同。
此外,当前的价值观教育缺乏有效的手段,方式方法不得当,难以对青年的价值观教育产生效果。再者,只是注重正面宣传,忽略了负面宣传的作用,容易引发青年的抵触情绪,反而起不到教育作用。2校园亚文化的影响
校园文化中的亚文化对青年价值观念的培育形成了不良影响。校园亚文化包括拇指文化、碟片文化、“看文化”、电玩文化、垃圾文化等,这些“副”文化对青年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不仅浪费了青年的大量时间,也使得部分青年日益好逸恶劳,失去毅力,失去理想信念,进而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念。
(四)互联网对青年价值观的负面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科技的发展,互联网成为人们生活必需品,给青年带来好处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严重影响青年价值观的形成。第一、政治观:意识形态西化
国际上的强势集团趁机构建新的意识形态霸权,冲击青年人正确理想信念的培养。互联网本来没有中心,强调平等,但因为美国在互联网方面绝对的技术优势以及扩张本能,美国无疑成了事实上的全球互联网中心。对中国来说,这种不平衡发展的首要的后果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受到严重冲击。第二、国家观:民族认同感弱化
互联网促进了当代青年的国际化,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青年人民族认同感的弱化。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互联网对新时期青年与青年工作的影响“课题组的调查研究发现,”互联网在强化了青年地球村村民意识的同时,弱化了他们的民族意识。‘新人类‘的身上本来就带有很强的国际化色彩,而互联网的使用跨越了时空的界限,增强了他们作为地球村村民的意识,这有利于他们在日益‘一体化’意识相伴的是种族、民族意识的弱化,民族认同感减弱,民族身份逐步消解。在某种意义上不利于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
在青年网民中,相当多的人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的熟悉程度、认可程度要超过对本民族的熟悉、认同程度。今天的大学生中又一个经常见到的现象:某大学生谈起美国的某个州,不论天气、人口、经济、交通,都可以口若悬河,但若问及中国某个省,则瞠目结舌,对前者的了解之细远胜于后者。这种对本民族认同感的弱化带来了一个最直接也是最严重的后果是:许多大学生在择业时不再看重就业机构的国家、民族属性,而将为全人类工作作为自己的原则。第三、自由观:行为为取向无政府主义化
互联网让使用者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但过度自由无约束,让各种虚假的错误的信息充斥于网上,缺乏明确的思想导向。网络给每个用户都提供了成为传播者的可能。这提高了首重的地位,打破了传统媒体传播的单向性,但也带来了传播权的滥用,任何人都可以以任何目的传播任何消息。这其中,有谣言,有泄密,有些甚至直接危害到国家安全。在网络传播的空间中,从某种意义上实现了绝对的自由和民主。没有政府的管理,没有领导的监督,任何使用者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图发表言论。这使得一些年轻网民在虚拟空间里完全忽视现实世界的约束力量,随心所欲地进行反政府、反社会的传播活动。第四、道德观:道德评判相对化
互联网为使用者构成一个与现实完全不同的虚拟的空间,其无中心感与非真实化使得现实世界中的道德规范在其中并不能一如既往地发生作用。因此,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是,进入互联网的青年人往往会产生道德失范的意识与行为。一方面,认为网络上很难讲道德;另一方面,有意或无意地做些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
第五、交往观:心理空间封闭化
互联网为青年人打开了世界的大门,扩大了眼界与交往面,但过度依赖网络,会让使用者逃避直接交往,大量采用匿名的间接的交流方式,甚至造成心理畸形。
传媒是人与外部世界交换信息的中介形式。与传统的媒体形式报刊、广播、电视相比,网络的实效性、信息量和表现手法更有优势,它集多种交往介质于一体,文字、图画、声音、影像等尽在其中,用户可以通过各种介质形式接收传播内容;同时,网络让用户有了更大的交往空间,地理的限制烟消云散。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一些迷恋于网络的年轻用户,接触信息面是更加开阔了,但个人心理发育却越加封闭了。
这一部分分析了这四个影响青年价值观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家庭、学校、社会三方未形成合也对青少年价值观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一直以来,家庭、社会都对青年价值观念的培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但却忽视了三者的合力效果。不同价值观教育者的有效整合对青年价值观教育极为重要,但长久以来,人们都忽视了这点。近些年来,学校不断发生一些学生轻生的行为,教育圈才逐渐讨论这一问题,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不是各自为战,而是应该寻找一个契合点,对于三者合力的研究应该不断继续下去,更好地培养我们的青年如何生活的更好。
第四篇:核心价值观教育与青年警官责任心
核心价值观教育与青年警官责任心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我们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的用马克斯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2011年第22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同志的文章,题为“开展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做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建设者保障”文章强调,按照中央关于推进神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要求,总结政法各单位的探索实践,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概括起来就是“忠诚、为民、公正、廉洁”。“忠诚”,就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这是政法干警的政治本色;“为民”,就是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切实做到执法为民,这是政法干警的宗旨理念;“公正”,就是公正执法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这是政法干警的神圣职责;“廉洁”,就是清正廉明、无私奉献,这是政法干警的基本操守。这八个字是党和人民对政法队伍的基本要求,也是广大政法干警必须自觉坚持的共同价值取向。
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监狱民警是国家的执法者,依法行使国家赋予的权利,所以我们必须要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监狱人民警察是人民的公仆,是公仆就必须公正廉洁、克己奉公。通过组织学习“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教育不仅能树立起良好监狱人民警察形象,而且能很大程度的提高监狱人民警察的责任心。
近年来,随着监狱事业的发展,一大批有志青年陆续走上监狱工作岗位并成为监狱执法工作的重要力量,已逐步成为推进和创新监狱工作的生力军。因此,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监狱青年民警的思想动态特别是他们的责任意识和责任心现状,有助于监狱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和引导,以不断增强他们的责任心和执法能力,为监狱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当前监狱青年民警责任心缺失的主要表现
监狱青年民警队伍整体上呈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他们思维活跃,价值观多元,有较强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他们关心监狱发展,关注自身发展环境,能履行岗位职责,愿意为教育改造罪犯和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作出自已的努力。与此同时,他们在责任意识及执行力方面又与监狱工作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为:
(一)工作懈怠没激情。青年民警刚进入监狱工作时充满热情和期待,希望能在监狱工作中有所作为以实现他们的自身价值。但随着对监狱工作环境的熟悉、较频繁接触面对特殊群体及其阴暗面和时常陷于处理罪犯日常琐碎事务之中,加之现实的工作并没有想象的顺利和轻松,有的青年民警心理出现较大落差,工作热情较刚参加监狱工作时明显降低,总有怀才不遇生不逢时之感,工作能力体验和个人成就体验下降明显,表现为情绪低落,上班无精打彩,工作拖字当头,把问题留给他人,有较为明显的懈怠心理。
(二)逃避困难找借口。“我对这方面的工作以前没做过,做不来。”“我没有能力做这方面的工作。”“这个问题交给他做,他比我做得好。”„„相类似的“做不来,没有经验”等声音不论在基层监区还是职能部门都不时听到,不敢管、不愿管、不会管的“三不”现象成为有的青年民警责任缺位的有力注脚。怕承担责任拒绝任务的心理反映出有的青年民警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缺失和执行力低下,缺乏敢于接受新任务挑战困难的勇气。
(三)抗压力差缺敬畏。现在多数青年民警的成长环境较为优越,缺少磨练,使多数的青年民警抗压能力较差,心理较为脆弱,表现为受不得半点委屈,遇到工作挫折就失去工作热情,遇到问题不冷静,易把情绪带到管理罪犯的行为之中。有的青年民警缺乏职业操守,纪律意识、廉洁意识不强,自我约束能力差,甚至有的未能抵挡住金钱诱惑触犯法纪被查处。
(四)角色定位有偏差。有的青年民警对自已的角色认识模糊,表现在对所在岗位的工作职责不清楚,对自已在监狱执法工作中所处的位置和作用认识不清,身在其位却不谋其政。有的青年民警自我评价和职业发展期望过高,过于追求高收入、高职位,对于如何做好现有岗位工作缺少热情和信心,不安心现有岗位工作。
(五)服从协同意识差。监狱青年民警大都是出生于80后的独生子女,他们的服从意识和协同意识相对较弱,在工作上表现为有时不服从领导安排或不听从其他民警的善意见和指点,固置己见,存在交流障碍,相互沟通协调能力弱,团队意识不强。
二、监狱青年民警责任心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特殊的职业环境弱化了青年民警的责任意识。绝大多数青年民警在一线的基层监区工作,他们除了担负刑罚执行、教育改造罪犯的任务外,还承担组织罪犯生产的繁重压力。长期相对封闭的工作环境,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枯燥的工作方式,繁重的工作任务、不断变换的角色冲突,以及高压力、高风险的职业环境,使青年民警很容易产生焦虑、厌烦、抑郁、暴躁等消极情绪,这些消极情绪直接反映到职责履行上,直接影响执法的公正性,使青年民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大打折扣。
(二)较低的职业认同降低了青年民警的责任感。由于监狱工作不为社会所熟悉,社会大众对监狱警察的认识还停留在“狱卒”的认识层面,来自社会认同较低。加之青年民警思维活跃,习惯于选择优于自已的参照物来进行横向比较,当他们费心尽力地考入到监狱工作后发现监狱警察是一支纪律鲜明、服从上级安排的特殊职业,个人无法伸展拳脚,与自已所期望的目标有较大的心理落差,片面的认为监狱警察的职责就是看管犯人、惩罚犯人,对监狱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认识不到位,有的甚至警察身份意识淡化,警囚界线不清,价值观错位,执法行为出现偏差,维护正义的责任感降低。
(三)特有的监狱亚文化干扰了青年民警的责任价值取向。一是在监狱民警中存在的亚文化对青年民警的责任价值取向产生影响。有的长期从事监狱工作民警持多管多出事、少管少出事的心态,工作只求过得去,失去工作热情,这种处于职业倦怠的情绪对青年民警有一定的潜移默化作用,影响他们责任价值取向。二是罪犯亚文化干扰青年民警的责任价值取向。由于青年警察整天与罪犯接触,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其社会阴暗价值观的影响甚至传染,使有的青年警察对现实失去理性的评价,把“现存的”当成“合理的”,把手中的警察权力蜕变为可以交换的商品,把手中的警察权力变成为利益增值的资本,在“人之常情、情面难却”等心理驱动下而丧失心理防线,搞权钱交易,人情执法、关系执法,责任价值取向出现偏差。
(四)不科学的考评机制影响了青年民警的责任评价标准。近年来,监狱结合自身实际,对民警绩效考评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对青年民警责任价值取向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但由于考评模式缺乏层次性,内容过于粗放,标准过于抽象,考评方式缺乏客观性,特别是在实际考评中,对工作实绩考评体系不健全,不注重执法过程的考评而只唯结果论,民警的实际工作成绩不能客观评价,实际上是过于倚重民主测评的方式和结果来考核和决定民警的晋职晋升,使青年民警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搞好与领导和同事的关系上,他们的工作热情逐渐消退,责任心随之淡化,影响了绩效考评应有的评价、引导、激励等实际效能的发挥。
三、提升青年民警责任心的路径选择
(一)强化责任文化建设。价值观是一个人责任心的起点,也是一个人能力发挥的方向,可以说,正确的价值观是责任心建设的原动力。对此,应不断加强责任文化建设,营造责任文化氛围,以提升青年民警的责任心。1.加强对青年民警的核心价值观教育。长期以来,监狱机关形成了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的警营文化,“忠诚、敬业、严明、廉洁”已成为监狱民警的职业道德要求和核心价值追求。对于青年民警,要通过不断强化核心价值观教育来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和自觉践实核心价值观的自觉程序。当前,要结合正在开展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使“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要求成为他们行动的指示器和风向标。
2.加大对青年监狱民警责任感的培育力度。责任感是指个体对自身在社会中所应承担的分内之事和没有做好分内之事应担当责任的一种道德意识和情感体会。责任感作为个人的情感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左右和决定着个人行为的取向。对于监狱警察,其职业性质决定了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才能“镇得住坏人,帮得了百性,管得住自已”。为此,一是要教育青年民警爱岗警业,立足岗位,做好自已的本职工作,使他们树立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廉洁执法理念;二是要教育青年民警做勇于担当责任的执行者。面对职责范围内的事不推卸责任,不逃避责任,树立正确的责任观。
3.加强对青年民警角色意识教育。角色是对群体或社会中具有某一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待,不同的社会角色有不同的道德期待,不同的社会角色有不同的角色伦理要求。由于监狱警察有着特定的权利,承担着特定的责任和义务,社会对监狱警察的角色形象有更高的期待和道德要求,明确其角色是履行其职责的前提条件。因此,要加强对青年民警的警察角色意识教育,引导他们明确角色价值取向,认清自已职业在社会和谐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选准角色定位,认清自已的岗位和所处的位置,做到“干一行,受一行”,“心在其位,身谋其政”,真正使政法干警的核心价值观和责任价值取向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好分内之事,行好正义之举,做法律的捍卫者和维护者。
4.丰富责任文化内涵。要营造“船文化”氛围,使包括青年民警在内的广大民警树立主人翁意识,把监狱事业的发展与个人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形成“齐心协力,同舟共济”的新时期警察责任文化,充分发挥责任文化在增强青年民警凝聚力、使命感和归属感的积极作用。
(二)注重责任能力培训。执行力源于责任心。要提高青年民警的履职能力,关键要靠增强他们的责任心,要增强他们的责任心,就需要加强对他们的责任能力培训。
1.把责任能力培训融入到日常管理之中。提高青年民警的责任能力,关键是要把责任落实到位。可能通过引入企业“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OEC管理法则,要求青年民警对当天工作中的问题弄清原因,分清责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地进行处理,防止问题积累,确保工作责任的真正落实。通过加强管理,潜移默化地培训和巩固他们的工作责任心。2.把责任能力培训融入到专业培训之中。工作就是战场,承担责任总是带着失败的风险,只有不断提升能力,才能勇敢地面对责任。因此,在对青年民警的责任能力培训中不能就责任讲责任,要把对青年民警的业务技能培训纳入到责任能力培训体系之中,要针对他们业务技能上的不足加大培训力度,真正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补齐能力上的“短板”,不断提高他们落实责任的本领和能力。3.帮助青年民警掌握有效落实责任的方式方法。对于青年民警来说,有了责任意识还远远不够,最为关键的要把自已的责任落实到位,但落实责任也要讲注方式方法,否则会产生心有余力而力不足的状况。为此,要从有效落实责任方式方法方面加强对青年民警的培训,如发挥老民警的传、帮、带作用,如引导青年民警把每个时段的工作目标按照轻重缓急制订工作计划,列任务清单等方式,使他们忙得有章法,忙得有重点,使他们养成有效落实责任的良好习惯。
(三)健全岗位责任体系。国际航空领域有一个“海恩法则”,其大意是说每一起重大飞行安全事故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点滴小事酿成大事故是“海恩法则”给我们的启示,事实也证明,发生在监狱的安全责任事故,都与因未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或岗位职责不健全有关。对此,要提高包括青年民警在内的广大民警的责任心,首先要明确岗位职责分工。“明责”是履责、验责及问责的基础,也是责任体系建设中最根本的前提和保障,因此,要以责任理念为指导,结合监狱工作实际,制作监狱岗位职责和权限工作指导书,明确划分和分配岗位职责,把工作职能和工作责任细化和量化到每一个岗位,实现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与岗位人员“无缝对接”,做到职能清晰,责任明确,解决“由谁负责”的问题,从源头防止责任推诿。其次要细化工作流程。由于监狱工作特别罪犯管理工作繁杂琐碎,每一项执法工作都需要不同岗位的民警共同完成,岗位之间、民警之间的关系就犹如一台高速运转机器相互咬合的齿轮,形成了“责任链”的关系。因此,在解决“由谁负责”的基础上,还必须着重解决“怎么负责”的问题。如监狱的基础执法工作——计分考核工作,应规定细化考核程序及相应程序上民警的权限和时限,以确保对罪犯的计分考核及时、准备,使青年民警行走在监狱设定的轨道上,做监狱安全卫士。
(四)完善责任评价机制。一是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著名管理师德鲁克认为“责任保证绩效”,还有人认为“绩效是看得见的责任”。对此,监狱应在绩效考评中针以青年民警责任心现状,将业绩考核、能力评估、态度评价、潜力预测纳入绩效考评内容,通过适时、适度和适频的考核,综合运用绩效考评结果,把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评优、职务晋升、培训和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变“要我干”为“我要干”,通过“量化责任”,真正使青年民警通过提高工作业绩把责任落到实处。二是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在通过正面激励的同时,也要对违反监狱民警“九不准”,《监狱人民警察六条禁令》的行为和不作为、慢作为、滥作为的不负责的行为,根据《监狱劳教人民警察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规范性文件,采到负激励方式,如考评扣分、批评、诫勉谈话、离岗学习、问责和纪律处分等手段,迫使责任心较差的青年民警规范自已的行为,履行自已的责任,增强其责任意识。
(五)建立和谐的责任群。让青年民警融入到整个监狱团队,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是提升青年民警责任能力的重要途径。为此,在监狱要以监区或科室为团队,建立起每一个民警都负有帮助他人的责任,同时也享有其他民警帮助的自已的权利的“责任群”,形成具有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的团队,为青年民警成长提供良好的氛围。同时,要有针对性安排责任心强的民警与青年民警交朋友,结对子,加强交流,分享成功的经验,一起总结教训,使他们更快的融入到团队之中,在和谐责任群的工作氛围中养成“补位”意识和团结协作意识,不断增强他们的责任能力。
从整体上来说,我们监狱的民警队伍是过硬的,执法形象是良好的。我们要牢记自己是警察,对学习不能降低思想标准、工作不能放松纪律要求、执法不能忽视了法律政策、行动不能失去道德原则的约束。只要我们青年警官把“忠诚、为名、公正、廉洁”牢记于心,时刻铭记自己肩上的责任,我们就一定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监狱警察。
第五篇:中国当代青年价值观
组织行为学
活中他也与马伊琍演绎着幸福的生活,所以文章一直被认为是中国新好男人的代表,很多人说“文章都出轨了,让我们还怎么相信爱情?”。姚笛是近年来很受欢迎的青年女演员,通过《裸婚时代》、《失恋33天》、《新恋爱时代》等作品塑造了一个开朗、阳光、自信、漂亮、直爽的都市白领的形象,被大众接受和喜欢。我们常常会混淆虚拟与现实,会因为一部剧而喜欢上一个人,就像我当年迷恋《裸婚时代》时也想象着如果他们两个真的在一起那该有多好,只是现实生活中文章已为人夫、为人父。当这件事情真的发生在现实生活中了,很多当年与我有一样想法的人都极力的反对,并放出“文章姚笛滚出娱乐圈”的狠话。我们的价值观告诉我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传统的操守观念让我们鄙夷破坏别人家庭的行为,唾弃对家庭不忠的行为。不过,微博上支持文章与姚笛在一起的也大有人在。有些网友说“每个人都有爱的权利、在爱面前无所谓对错”;有些人认为文章与姚笛很般配,本来就应该在一起;甚至有的网友认为马伊琍大文章7岁,早就成了黄脸婆,被抛弃是迟早的事;还有的网友比较可爱,认为这有可能是在为《裸婚时代2》作势宣传。当事人没有站出来澄清也没有发表任何言论,每天只有无数网友自说自话的猜测、愤怒或是坐等好戏上场。我们作为局外人对这件事情本身本没必要过分在意,但从对于这件事情的态度上我们可以看到态度背后价值观的差异。放在过去几十年里,这件事情应该很少有人会为他们说话,但在今天,年轻人追求所谓的自由,竟然会有那么多人持有“爱无所谓对错”的态度。当代年轻人的价值观是多元的、开放的,但我们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仍
应该引导年轻人的价值观的发展。
近年来,芙蓉姐姐、凤姐以庸俗为美走红,乞丐哥的照片也蹿红网络,明星八卦铺天盖地,拜金女的潮流源源不断,崇洋媚外的思想也不在少数。我们年轻人,作为未来社会的栋梁却总是在关注着一些无关痛痒的东西,总是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无聊的讨论当中。这是当前社会年轻团体的共性,我们虽然不愿承认自己的浅薄,但确实是客观存在,不得不说我们的价值观出现了某种程度上的偏差。就像最近微博热门话题统统都是明星开房、离婚、分手,有位长者调侃,明星开房了,我们连飞机都不关心了(前段时间微博上的热门话题持续几天都是马航失事)。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本来没有想把它写成批判青年的,可是谈及中国当代年轻人的价值观的时候却不自觉的想到了很多消极的东西,或许是平时对于青年人负面形象的报道太多让我自己都不能很客观地认识我们青年主体的价值观,或许,作为年轻一代,我们的价值观念确实还需要有个正确的主流作为引导。
当然,我自己作为90后,并不甘心将我们自己的主体批判地这样体无完肤。我们敢于批判现实,就像在马航失事很多天以后,很多人“翻墙”出去看外国媒体对于该事故的报道,从而对中国国内媒体大为不满,认为外媒积极主动的寻找失事原因,而国内媒体只会默哀,媒体上只有铺天盖地的祈福蜡烛和逝者安息以及转发的外媒报道。我们敢于尝试,史无前例地给领导人画漫画,这在以前可能是完全不被允许的,但现在这样的行为出现了,大众却感到领导人更加亲民了,也是
一个不错的创意。我们敢于挑战,近年来清华北大的高才生卖猪肉、挑大粪发家致富的例子屡见不鲜,我们打破传统的就业观念,大胆挑战自我以及社会舆论,义无反顾地走自己认为正确的道路。记得高中政治课本上讲价值观作为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年轻一代的价值观我无法用什么词汇进行准确高度的概括,只能说是多元、丰富、利弊共存。在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和导向下,我们年轻人的价值观会在外向上多一份内涵,在开放中添一份传统。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下,我们会成为有中国特色的青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