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药材发展现状
我县中药材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
一、产业现状。
近几年,我县加大中药材产业发展力度,把中药材产业做为富民强县的重点产业,推广“果药间作”“林药间作”等立体种植模式,中药材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产量、品质稳步提高。目前,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4.5万亩,其中枸杞2.2万亩,黄芪、黄芩、丹参、柴胡、知母等中药材2.3万亩。中药材年产量1.5万吨,产值过亿。全县中药材种植形成四大产业带。我县所产药材品质优越,特别是黄芪被称为“燕山黄芪”,黄芩被誉为“金丝黄芩”,党参被称为“都山党参”,青龙枸杞被称为“塞外红宝”。青龙枸杞飘洋过海,远销韩日以及东南亚各国和地区,其它中药材也以其优良品质,深为业内人士看重。
二、存在问题。
1、缺乏龙头企业。我县是药材种植大县,但至今没有一家制药企业,除能对枸杞进行烘干外,甚至没有一家进行分拣、分类、清洗的简单加工企业。我县的黄芪大多经安国出口韩国,安国客商在我县收购鲜黄芪,经过清洗,按粗细、长度进行分类、捆扎,其价值就提高7—10倍。其它如黄芩、知母、桔梗、防风等也存在上述情况。直接出售初级产品,不能体现中药材的真正价值,将直接影响种植户的经济效益,挫伤他们种植药材的积极 1
性。
2、没有品牌。青龙有多种中药材品质优良,地道药材也很多,但一直没有叫得响的品牌,没有一个正式商标,被冠以别人的名号,处于为人作嫁衣的尴尬境地。
3、市场信息不灵。一方面是农民盲目种植,造成积压、滞销,如前几年种黄芪,种子炒到100元1斤,到秋天每斤黄芪0.2元,都不够出土的人工费,严重挫伤老百姓的积极性,以致于这几年行情看好也没人敢种。另一方面在价格上受制于人。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灵,不知外面的市场价格,农民只能贵买、贱卖,即使市场看好,价格也被小商、小贩压到最低、甚至不合理的地步。
4、中药材种植技术水平低。我县中药材种植虽有几十年历史,但受传统、规模等条件制约,种植技术水平一直较低。只有枸杞、黄芪、黄芩、柴胡等品种种植技术比较成熟,其它药材品种的种植还处于摸索阶段, 只有书本知识,缺乏实际经验,没有一整套的种植管理技术,典型引导、技术示范工作亟待加强。
5、规模小,效益低。受上述因素制约,我县中药材种植地块分散,种植品种、面积、产量、品质极不不稳定,难以形成规模,不能发挥效益。
三、我县发展中药材生产的优势条件
(一)自然条件。
我县属温带大陆型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积累,提高药材有效成分。据安国业内人士透露,青龙所产黄芪、黄芩其品质远远高于安国及山东所产,特别是黄芩,我县两年生黄芩的有效成效高于外地三年生的黄芩。因此,我县所产的如枸杞、黄芩、知母等药材近年来一直是安国市场上的抢手货。由于工业欠发达,我县的大气、水、土均无污染,符合环保要求,为标准化生产提供了必要条件。我县属山区,地势起伏,地形多样,有河谷地,有山坡地,有阳坡地,有背坡地,小气候环境丰富,习性不同的药材能找到适宜的生长环境,这是平原地区不能比的。又如柴胡喜欢阴湿环境,我县的背阴山坡适宜其生长,平原地区的就很难找到这样的环境。中药材中有许多品种原本生长在山上,在平地种植其产量、品质很差,病虫害多,在山地种植,由于接近其野生长环境,其品质、产量均较平地大大提高。不同的气候及多样的地形条件,是我们开展中药材种植的独特优势条件。
(二)社会经济条件。
安国是典型的平原农业大县,我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工业欠发达的平原地区,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极大,对土地的期望值也很高。但我县除了耕地外,还有430万亩山场面积,总面积更是安国市面积的7倍。条件的差异必然形成不同的经济发展思路。在我县种植中药材,每亩比大田作物高出200到300元,农民就很容易接受。在我县种植市场需求量大、价格平稳的药材,效益可观,风险不大,农民易于接受。近几年山东、安国等地的黄芪种植很少,有轮茬倒作的原因,也有上述因素影响的结果。我县大力推广的“果药间作”种植模式,引导农民跳出“一分田”的小圈子,在“八山”上做大文章,把药材种植从平地引向山地,提高了效益,还原了药材野生环境,从而提高了药材品质。更重要的是,充分利用中药材的可再生性,一次种植可多次采收利用,实现了循环发展。利用黄芩、柴胡、远志、知母等药材的多年生习性,市场行情好时出土上市,行情不好时继续生长,“待价而沽”,有效规避了市场风险,受到了农民的欢迎。
四、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思路
我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思路是:发展特色优势品种,适度扩大种植面积,推广“果药间作”,培育品牌,建立龙头企业,加快中药材产业建设,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发展特色优势品种。中药材生产强调其地道性,地道的药材才能被市场认可。要结合青龙实际,推广品质好,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的中药材品种。经过几年的发展,结合市场实际,今后几年我县中药材的主栽品种是黄芪、黄芩、知母、丹参。这几种药材在我县种植已获成功,品质优良,为市场大宗用货,价格平稳上升。这次在安国考察时发现,我县的枸杞在安国市场很少见,新引进的韩国枸杞根本见不到,据当地商户说都直接出口韩国了。因此,无论是本地枸杞还是韩国枸杞都有市场前景,今后几年应大力发展。同时,积极引进高产出、高效益品种,进行试验、示范、推广。适度扩大种植面积。没有规模就没有市场,没有市场
就没有效益。我县的枸杞如果没近2万亩的面积,就不会有今天火热的市场,农民也不会得到这么大的效益。我县的黄芪、黄芩、丹参、知母等药材虽有种植,但面积不大,产量有限,收购季节都是供不应求的局面,不存在卖难的现象。推广“果药间作”。实践证明,“果药间作”适合我县“山多地少”的实际情况,有效解决了发展特色种植与耕地不足的矛盾,是一项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种植模式。据统计,全县共有60万亩栽有果树的山坡地,推广“果药间作”如达到四分之一,按每亩增收400元计算,一共可增收6000万,对提高农民人均收入具有重要意义。培育品牌。对我县的几个优势中药材品种,要联系专业权威机构进行化验、认定,明确其有效成分含量,确定其优质等级,取得鉴定证书。在此基础上,协调企业或协会组织结合GAP认证,注册商标,树立青龙中药材的绿色品牌。建立龙头企业。可以是种籽秧苗供应企业,也可以是药业商贸流通企业,更可以是饮片加工、制药企业,只要能促进全县中药材种植,我们都可以引进来,给予扶持,促其发展壮大。
2009年10月
第二篇:巴中中药材种植现状与发展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巴中中药材种植现状与发展
一、调查时间:2012年7月——2012年8月
二、调查地点: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
三、概述:
巴中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大巴山系米仓山南麓,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和首府。幅员面积12325平方公里,辖三县一区。全市具有丘陵、中山、低山等地貌,最低海拔208m,最高海拔2507m,地形多样,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7.1℃,年平均降雨量1117.9mm,年平均日照462.1小时,无霜期长达272天。土地植被保护较好,有利于中药材的生产和种植。巴中市共有植物类药材1500余种,动物类药材50余种,矿石及其他类药材20余种,中药材品种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在国家规定的364种重点中药材中,巴州区内有280种,中国药典收集的580个主要品种之中,巴中有316种,中国药典收载的珍稀濒危动植物药名录中巴中就有36种,通常收购经营的400余种中药材巴中就有280种,中药材年蕴藏量近6万吨。其中,大宗常用中药材80余种,名贵中药材10余种,稀少中药材80余种。巴中素有“药材之乡”、“生物基因库”的美称,主要盛产金银花、川明参、银耳、杜仲、天麻、虎杖、栀子、猪苓等上千种中药材,其中通江银耳、南江金银花闻名全国。近年来,巴中市中药产业持续发展,已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体系,成为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项具有较强发展优势和广阔市场前景的战略性产业。
四、中药材种植与开发前景:
中药是我国人民长期以来防病、治病、保健的物质,有着极为深厚的历史基础。随着中药饮片、中成药用量的不断增加,对中药材的需求量也必将大幅度上升,很多中成药生产企业大力发展原料药材生产基地,以满足企业的需要。我国中成药生产企业较多,所需原料药材绝大多数靠从市场购进,因此,发展既与市场需求接轨,又能形成产业规模的中药材生产基地,是发展我市经济,帮助农民增收的重大项目。
五、中药材种植的现状:
我市中药材大多数品种是以野生为主,自古就有百姓上山采药的传统习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上山采药的人是越来越多,很多品种都能形成批量上市销售。据调查,全市一年采收野生中药材大约上千吨,如天麻、夏枯草、霪羊合、乌贝子等。由于采挖过度,使野生的中药材资源逐渐匮乏。
虽然我市采收野生中药材占据了中药材市场的一定份额,但这远远不能满足市内外中药材市场的需求,还必须种植大量成片的中药材以满足中药材市场的需求。这样就促使在我市形成了无数中药材成片种植基地。据调查,2011年已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单品种中药材基地主要有:川明参、金银花、栀子、虎杖、猪苓、银耳、杜仲等。其中巴州区渔溪镇积累了川明参种植的丰富经验,常年种植5000亩,产量约2000吨以上,带动该片区农户规模化种植总面积近1万亩,年产川明参3000多吨,实现产值近2000万元。南江县大河镇、兴马乡、赤溪乡等历年盛产金银花,种植20万亩,投产8万亩,年产金银花300多万公斤,实现产值1亿多元。巴州区平梁乡青包山村建有栀子种植基地400亩,年产栀子约5万斤,产值近10万元,带动该片区农户规模化种植总面积达2000亩,实现产值30多万元。巴州区南阳乡成片种植虎杖约60亩,年产虎杖2万斤,产值约10万元。南江县沙坝乡草坝村建有猪苓种植基地700亩,现还未投产。南江县的“三木”药材每年产量也有上百吨。前几年,巴中市的中药生产加工初具规模。全市有中药生产企业一家,中药饮片加工企业三家,以普瑞药业和正华药业为代表的中药材生产加工企业被列为全市重点培育的“十大龙头”企业和“20户”亿元企业。正华药业已被列入全市“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五户“五亿元”企业之一。普瑞药业和科伦药业于2011年分别通过国家GMP、GSP认证,普瑞药业形成了年处理原生药材500吨、生产固体制剂5.1亿片(袋、粒)的规模。科伦、百顺、百顺三家中药饮片加工企业年加工中药饮片700多个品种近100万公斤。
据调查,2011巴中市中药材产值突破4亿元。今年,政府明确提出大力培育地道中药材,发展生物制药产业,打造“秦巴药乡”品牌。巴中出台了《巴药发展行动计划》,力争建成川东北规模最大的中药材种植基地、重要的中药生产加工基地和秦巴中药物流集散中心。预计到2015年,全市新增中药材重点品种面积20万亩,实现年产值20亿元以上。
六、巴中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
我市中药产业发展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从总体上看,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优势品种不明显,存在“三低四缺”,即生产水平低、技术含量低、经济效益低;缺乏品牌优势、缺乏规模优势、缺乏市场优势、缺乏生产优势等。
一是缺乏科学规划,生产管理粗放。我市中药材品种多,但自然存量少,在中药材品种引种、选育上和发展布局上,缺乏总体规划和科学论证,在药材栽培上缺乏技术支撑,种植方式零星分散,生产管理粗放,单产低,质量差,效益低。
二是规模化程度低,地道药材产量不大。虽然野生中药材品种不少,但大多生长在荒山野岭,山高路远,生长分散,不便于采收,加上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除少数品种外几乎无人采摘。一些珍贵的资源品种不能得到充分保护,优质中药材缺乏种植推广。现有的集中种植规模也较小,多为农户分散种植,品种杂乱,产量较小。
三是标准化程度低,中药材品质不高。在我市,国家《中药材质量管理规范》(GAP)推进缓慢,药材质量难以保证。如南江金银花虽已有一定规模,但由于品种基源复杂,未进入《中国药典》,属地方传统的药食两用品种,使用范围受到一定的局限。目前,我市还没有一个地道药材品种或在全国叫得响的知名地产药材品种。少数种植基地虽初具规模,但管理跟不上,离GAP规范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四是产业化程度低,中药材产业效益不高。由于技术人员缺乏,加之生产工艺和设施设备相对落后,中药材生产加工附加值低,难以形成品牌优势,市场竞争力不强。
五是龙头带动弱。中药材生产水平低、技术含量低、经济效益低,缺乏大企业、大资本、高技术的有效介入,尚未引入全国知名的大企业来巴开发,缺少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的拉动。全市唯一1家通过GMP认证的药品生产企业和3家中药饮片加工厂,由于企业规模小、改制不彻底、资金投入不足,生产加工能力不强,对中药原材吞吐量小,中药材产业发展带动力量弱。
六是市场信息缺。企业和药农对市内外、省内外和国内外的中药材资源状况、天然药物工程技术最新成果、中药产业技术水平、大型知名生产企业的需求等,缺乏整体资讯资料,获取的信息往往不全面、不准确、不详实,增加了中药材种植的盲目性。一些经营药材的个体户获取的信息更窄,收购资金有限,受眼前利益驱动,能赚钱的就收购,数量多了就压价,起不了市场的导向作用,更谈不上带动作用,甚至出现“烂市”、“缺市”现象。
七是发展速度慢。尽管我区中药材产业发展起步早,历史悠久,但是近几年来,周边市和外省发展步伐加快,发展势头咄咄逼人,如果再不奋起直追,我们的资源优势将会丧失贻尽,这块药材富集地将会因为没有市场准入证而被淘汰,将直接影响到我市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步伐,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七、中药材种植的几点建议:
一是抓规划制定,合理产业布局。根据国家、省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结合巴中现有产业基础、地域特点、自然环境和市场条件,找准巴中市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战略定位。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搞好种植规划和加工企业规划,大力推进特色优势中药材产业发展,搞好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产业链延伸,努力形成差别化竞争的产业集聚与区域分工发展布局。
二是抓基地建设,夯实产业基础。要把中药材生产作为产业来抓,以中药优质种源繁育、野生资源开发、人工种植技术为重点,充分利用新农村示范片、农业产业园区、连片扶贫开发项目区等优势区域,集中发展适宜品种,搞好规范化、规模化种植。
三是抓加工流通,提升产业效益。大力扶持中药材加工企业,通过技改投入,逐步提升企业加工水平。同时,要狠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发展“公司(药材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支持药农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药农经纪人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建立以销定产的产销体系,逐步形成中药材生产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格局。
四是抓招商引资,打造产业集群。着眼招大引强,积极引进有实力的大企业,搞好中药材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要重点依靠招商引资来增加生物医药产业投入和新药材、新药品的开发。要积极争取国家对中药材基地建设的投入和国家扶持农业的多种专项资金,打捆使用,发挥财政资金的集成效能和引导作用,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形成生物医药产业聚集规模效应,打造中药材产业发展集群。
五是抓部门统筹,形成发展合力。要明确部门职责,强化工作分工,形成合力推动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格局。农业部门要搞好中药材的规范化、规模化种植,林业部门要加强野生中药材、木本中药材的管理,经信委要加强对中药材加工企业的规范发展,招商部门要大力引进实力强的大企业落户巴中,药监、卫生等部门要强化质量监管,完善质量体系标准,提升我市中药材的品质。
六是抓人才培养,强化产业支撑。把人才作为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予以高度重视,像寻求资本、技术一样,积极引进中药材产业发展急需人才。大力培养一批中药材产业链各个环节上的专业人才,充分调动专业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加强对药农技术培训,提高药材质量和产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增加药农的收入。
七是要科学论证,合理筛选,确定大宗地产中药材品种。要根据中药材资源状况和《药典》药物含量指标,研究预测市场需求前景,认真筛选,确定立县强市的中药材大宗地产品种。从全区情况看,应定位在金银花、川明参、丹参、桔梗、红花、虎杖、木瓜、桅子、芍药、白芷、天麻、杜仲、黄柏、银杏、厚朴、玄参、淫羊藿、猪苓、川芎、玄胡等品种;聘请有关中医药专家、环保专家、土壤气候专家进行考察论证,形成可行性论证报告和相关权威资料,作为争取项目、建立基地、招商引资的重要依据;要按照“因地制宜、集中连片”的原则,加强地域专业化种植基地建设。根据确定的重点品种的生长条件要求、农民种植习惯等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建立集中连片基地,形成规模种植带。引导农民规范化、科学化种植,提高集约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避免盲目发展、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
八是要加大投入,严格监控,实施地道药材品种保护。中药材的生产讲求品种优良、产品地道和无污染。这实际上是对整个药材生产的宏观要求,单个的药农和药材企业都很难满足这些要求,只有政府才能担当这个任务。政府应该投入一定的科研资金和人力对我区的中药材品种认真排查、保存和选育,防止药材品种灭绝和污染;严格监控药材种植地的周边环境,防止药材在生产过程中遭受农药和重金属污染,以及药材生产对周边环境和植被的破坏;积极推广药材种植技术,防止由于药农的种植和采摘方法不当造成品质退化和经济损失。九是农企合作,退耕还药,走好公司加农户的经营路子。“退耕还林”政策是我市发展中药材的绝好机会。应将退耕还林规划与中药材发展规划结合起来,在坡比25度以上的还林坡地和荒山荒坡重点发展多年生大宗地产木本药材,如杜仲、黄柏、枣皮、木瓜、厚朴、桅子等。积极开展和认真监督“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既可以避免药农的盲目生产,又可以防止公司欺诈和无辜刁难药农。鼓励扶持医药企业与农户签定种、管、购经营合同,发展基地,把农户利益和药企利益联结在一起,确保资金、技术、信息、服务到位。
十是专兼结合,注重培养,抓好中药材人才队伍建设。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方向是走以现代生物技术、化学技术、中医药理论和基因技术为主导的高科技企业,要把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作为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来抓,加快中药材经营、销售和研发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立与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咨询关系,掌握中医药最新发展的动态,避免生产种植和企业扩张的盲目性;把原医药公司、医院和民间的老药工组织起来,建立业务指导和技术服务机构,对全区中药材种植、技术、经营、管理等献计拿策、指导服务;招聘中医药专业大中专生到政府管理部门和生产经营企业,培养新型专业人才和后继人才队伍;注重培养和选拔专业型领导干部,搞好中药材基地乡(镇)村干部的业务和管理知识培训,把中药材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作为党员干部学习的重要内容;鼓励组建名老中医门诊部,对场地租用、费税缴纳等出台优惠政策,当成一种社会公共事业来办,既解决群众看病难,又弘扬了传统中医事业,有利于促进中药的发展和中药材种植。
最后,还要搞好服务,强化监管,优化中药材产业发展环境。成立中药材产业行业协会,为中药材种植生产经营企业和药农提供技术、市场、信息、咨询服务,开展技术培训和发展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与评估,新品种引进示范推广,品种繁育等产前、产中、产后的社会化服务工作。要与在全省、全国各大药材市场经营药材的大户加强联系,收集各地市场信息,及时掌握市场动态,根据市场变化来引导药农调整药材种植结构,发展药材生产。加强对药农的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药农的科学种药水平,提高产量,增加药农收入。要建立中药供应链系统、电子商务系统、中药材品质检验系统及中医药咨讯资料库,充分发挥市县药检所的职能作用,实现我市中药材资源社会化。合理布局中药店。要严格条件,控制总量,体现便民、利民、惠民的原则;要纠正“各自为阵”和“恶性竞争”等问题,解决我市中药网点布局不合理、生产经营规模小、经济效益差、市场秩序较乱等问题。严格GMP、GSP认证企业的跟踪管理和日常监管。要对已认证的生产经营企业实行生产经营不良行为记录、通报制度,加快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步伐,实现对企业的动态管理。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支持中药材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要广泛宣传中医药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优势企业和支持医药经济发展的先进典型,大力表彰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家、经营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通过评选“诚信中药店”和“优秀中医”等措施,树立良好的中医药商业信誉,促进中医药事业加快发展。建立监督惩戒机制。设立有奖举报电话和信箱,加大打假治劣力度,规范市场秩序,净化中药材产业发展环境,促进全市中药材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第三篇:嵩县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嵩县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嵩县地处豫西深山区,全县16个乡镇,318个行政村,总人口近60万人,是河南省中药材生产基地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发展中药材产业做为振兴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点工程来抓,全县中药材总面积已达20余万亩。目前,全县中药材种植“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产业化格局已基本形成,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得以有效衔接,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现状
嵩县地处亚热带和温带交界处,非常适宜中药材生产,素有天然药库之称,中药材多达1310种,进入市场的有358种,其中嵩县柴胡以其质地纯正、药效良好而享誉中药界,素有“嵩胡”之称。2004年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原产地域保护品种。目前全县已发展中药材种植20多万亩,种植农户达4万余户,中药材产业化发展有了良好的开端。
一是组织管理机制基本形成。县里成立了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政策措施,全县中药材产业化经营的组织管理平台已经建成。
二是中药材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围绕山区资源优势,抓专业基地建设,按照“嵩南药用经济林,嵩北草本中药材”布局,目前我
县已发展中药材22.4万亩,其中山茱萸12.8万亩,主要分布在白河、车村、木植街等乡镇,其中白河镇6.4万亩,车村镇3.5万亩,木植街乡1.6万亩;连翘3.2万亩(人工栽植6500亩),主要以为主,分布闫庄、大坪、车村、大章等乡镇;皂刺1.7万亩,九店1万亩,其他乡镇都有种植,幼树较多;柴胡0.85万亩,以黄庄、德亭、纸房等乡镇为主,其它乡镇属零星种植;丹参0.5万亩,以黄庄、德亭、田湖等乡镇为主,仅黄庄乡就种植丹参0.3万亩,是全县种植丹参最多的乡镇;花椒0.9万亩,主要以九店、黄庄、闫庄、纸房等乡镇为主,仅九店乡就种植花椒4420亩,占全县总面积的47%;其它中药材2.9万亩,如白河镇的杜仲种植面积最大,达4850亩,车村镇的桔梗种植面积最大,有6100亩,何村乡的金银花种植面积最大,为2685亩;山楂种植面积2000亩,主要以闫庄、大坪、城关为主;野菊花面积为16500亩,主要分布在浅山丘陵区;猪苓种植面积约1.3万亩,其中大章镇3500亩,德亭镇2000亩,黄庄乡1500亩,木植街乡1000亩,车村镇2000亩,白河镇3000亩。其它中药材多为零星种植。
3、龙头企业正在壮大。洛阳顺势药业为我县唯一一家农业产业化龙头的企业。创建于1969年,2003年完成异地技改扩建和GMP认证,公司总资产1.4亿元,现有员工325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68人。生产有片剂、丸剂、口服液等8大剂型92个品种,年消化地产中药材4000多吨。主导产品有柴胡口服液、活血通脉片、小儿智力糖浆、香砂养胃丸及绿色天然保健饮
品“茵陈汁”等,公司先后成为“河南省柴胡种植及制剂工程技术中心”、“河南省博士后研发基地”、“高新技术企业”。
4、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全县建成车村、白河、木植街等5个中药材市场,影响和辐射到邻近县市和周边地区。投资100余万元,占地50亩的车村镇土特产品中药材专业市场已拥有药材行、山货行等购销大户46家,经纪人270余人,季节性收购1300多人,市场年交易量达2300多吨。
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全县各类中药材交易市场及44家药材经销商经销药材1万多吨,其中白河中药材交易市场山茱萸交易量600余吨,交易额1000多万元(每千克20元)。车村土特产品中药材专业市场,中药材交易量3800吨,交易额达4000多万元。全县药材销售收入1个多亿,种药农户年收入3500万元,占农户纯收入的28.3%。
5、营销队伍不断壮大。近年来,先后建立嵩县中药材种植协会、嵩县金桥中药材种植中心、饭坡乡伟达农业开发公司和饭坡乡金银花花公司等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0余家,培训中药材经纪人400余名。
二、中药材产业化发展存在问题
(一)缺乏政策扶持。一是政府鼓励农民发展药材生产出台的有关扶持奖励政策,受财力影响,标准低、要求高、难兑现;二是药材种植技术含量高,投入大,部分农民因种植和加工缺乏资金投入,贷款无路,使企业难以做大;三是保护力度不够。不管是政府也好,还是药农也好,对野生药材的家种、驯养不够重视,部分药农在采集野生药材特别是珍稀濒危药材时,缺乏合理
保护与利用的意识,乱采乱伐,滥猎滥捕,破坏了生态和野生药材资源,政府没有制定相关的保护措施,引导药农合理保护和积极开发。
(二)缺乏科技人才。目前全县16个乡镇农技人员中,懂中药材种植的微乎其微,中药村产业开发归口农业局,医药、卫生等部门懂中药材种植、加工和研究开发的专业人员也为数不多,由于受经济因素及工作条件制约,知识结构不能及时的更新,技术手段不能满足生产实际需要,真正种植技术人员仅在几家中药材企业中。而中药种类繁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同,栽培技术也各有特殊性,我县中药材种植分散在千家万户,传统种植生产方式原始,基本处于粗放型种植阶段。种植户管理意识和水平低,种植中药材的观念陈旧,“靠天收”的意识很浓,没有将中药材生产作为一项产业来经营的思想,不能从根本上认识到科学管理在中药材种植上的重要性,粗放的管理造成中药材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低下,市场竞争力弱。许多种植户因不了解或不能全面掌握中药材的生产、采收、加工技术要点,导致中药材产品质量低、产量少、效益差,甚至错过种植时间,造成欠收或绝收。
(三)缺乏龙头组织。目前,嵩县规模性的中药材生产企业只有顺势药业有限公司一家,且群体小,对中药材种植的拉动作用十分有限。
1、由于缺乏龙头组织,协会运作滞后。中药材协会基础薄弱,发展滞后,大多数农民对专业协会的作用认识不足,不能积极地联合其他种植户组成联合体(专业协会)共闯市场,减少个人
承担的风险,降低流通成本,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2、由于缺乏龙头组织,信息服务滞后。中药材属特殊商品,其生产、加工、销售取决于市场需求,而中药材市场情况千变万化,价格涨跌频繁,信息真假难辨。市场信息不灵已成为我县发展中药材生产的制约瓶颈。第一,我县丰富的野生中药资源未能得到合理开发利用;第二,广大农民不知如何选择适宜本地种植的适销对路品种,不少种植户因信息不灵或受虚假广告的诱惑而盲目引种种植,有的受伪劣或高价药材种子之害,造成经济损失;第三,由于经营风险大,加上对药材认知不足,致使中药材营销经纪人队伍发展缓慢,人数少且年营销额不大,造成中药材产品销售空间小,药材收购大多靠外地客商,价格低甚至难以销售,种植经济效益不能得到保障。
3、由于缺乏龙头组织,基地规模滞后。中药材品种不成规模,分散为千家万户种植,且品种种植多样,产量不成规模,不利于客商收购,生产方式原始,技术含量低,处于粗放型种植阶段,种植盲目性较大,药农抗御风险能力弱。
(四)缺乏专业市场。我县中药材交易市场尚不健全,专业的药材交易或批发市场并未建立起来,迫使药农千家万户找市场,盲目性大、风险大。由于缺市场,客商引不来、留不住,农民千家万户种药找不到市场,药卖不出去,且上当受骗,压级压价时有发生,严重挫伤药农的生产积极性。
四、嵩县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嵩县中药材产业化有着良好的发展态势,但要在短期内做大做强还必须采取以下对策。
(一)加大政策扶持,积极营造发展环境。目前我县县委县政府已将中药材种植产业化作为推动全县经济发展战略主攻方向之一。但就目前总的情况来分析,政府仍应在政策方面给予更大优惠,加大推进力度。对我县中药材生产开发的现状,应辨证地分析各种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变自生自长为积极引导,变盲目生产为对接市场,变零星种植为规模生产,努力做到扬长避短,掌握主动。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针对中药材产业的特殊性,各部门要加强协作,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协调、解决中药材发展中的各种问题。要增强服务意识,简化办理程序,提高办理效率。
2、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和出宣传栏、黑板报等进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积极争取全县上下的理解、支持和参与。新闻媒体、科普宣传部门要为药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加强对产业形象、产业内容的宣传和对农户科普知识的宣传力度,全县上下形成合力,推动中药材产业的快速发展。
3、优化政策,重点扶持。实行以奖代补政策扶持龙头企业、种植户上规模、上水平,发挥带动效应。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中药材科技开发、技术鉴定等。财政、金融部门对企业和农户资金方面的扶持、服务要到位。制定完善中药材项目开发信贷风险防范机制。
(二)坚持科技领先,强力推进科技兴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更需要领先的科技来武装,才能在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根据当前中药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科技领先工作中要抓住五个环节,一是品种要先进,对落后品种要进行淘汰、改良,提纯复壮,以良种良苗保证高产高效。二是进行高效栽培技术的组装配套,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三是立足加工企业的工艺改造延伸产业链条,由目前的出售原料为主,逐步过渡到以出售成药、半成药为主,实现深加工,增加附加值。四是实行标准化生产,从栽植过程、生产环境、加工工艺等实行全方位质量跟踪监控,确保中药材产品达到绿色、环保标准。五是加强技术培训,确保中药材优质高产。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培育和引进技术人才。要重在培育,选择一批有文化、有意识、有事业心、懂技术的中青年农民进行集中培训,培养一批自己的科技种药人才;或从大专院校毕业生中引进一批从事种植、加工、流通等专业技术人才,形成有较强实力的中药材专业科技队伍;组织专业培训和送科技下乡,努力提高种植户的种植技术和产品质量,确保增收增效;发挥科技示范作用,将专业种植或经销大户发展成为种植经销科技户,带动种植技术的推广。
(三)培育龙头组织,精心做大产业规模。
中药材种植要发展,必须打破一家一户,各自为政、分散种植的局面,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路子,才能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带动药材事业的发展。而培育龙头组织是壮大产业规模的有效手段。为此,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培育龙头企业,建立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发展的模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和支持多层次、多成份、多形式兴办中药材生产、加工和营销实体,积极培植新龙头。通过龙头带动,加快产业发展。
2、培育专业市场,建立以专业市场带动中药材基地发展的模式。严格按照国家中药材市场管理的有关规定,兴建专业药材市场,变松散型药材交易为常年性药材交易,利用专业市场,引导药材种植大户与药市营销大户结成对子,按照“市场+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建立稳定的供销关系,做到开发一处,链接一处,以点带面,形成规模效益。
3、扶持种药大户,建立以大户带动生产基地的模式。种药大户是中药材种植的领头雁,要充分发挥种植大户的示范作用,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引导农民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中药材生产。
(四)注重综合开发,延伸产业链条。嵩县药材资源丰富,按照项目兴农、加工富农、龙头带农的思路,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将产业化生产中药材纳入我县农业产业化进行综合性开发。2013、6、30
第四篇:禹州市中药材发展概况
禹州市中药材发展概况
禹州地处中原腹地,山水相依,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禹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古就有“夏都”、“药都”、“钧都”之称。禹州市东邻许昌、长葛,北靠新郑、新密,西北同登封搭界,西南部与汝州、郏县、襄城接壤。东西长55公里,南北宽47公里,总面积1472平方公里,全市共设有26个乡、镇(办),常住人口121.36万。
一、禹州中医药文化发展历史
禹州地处伏牛山余脉与豫东平原过度带,北部、西部、西南部群山环绕,山前丘岗起伏,中部和东南部平原广阔。颍河自西向东贯穿全境,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降雨适中。特殊的地貌特征和自然地理气候,形成了若干个生态类型区,孕育了得天独厚的药材生长环境,中药材资源丰富,道地药材众多。禹州人杰地灵,从黄帝、雷公隐居具茨山尝草寻药开始,先后有神医扁鹊、医圣张仲景、药王孙思邈等医药圣贤移居禹州,行医采药、悬壶济世、著书立说。明太祖朱元璋诏令全国药商汇聚禹州,成立药商会,形成了每年三月为期一个月的药材交易大会。清朝乾隆年间,全国22个省的药商先后在禹州城开设药庄、药行、药铺、山货行、洋货棚,建立会馆客栈等。长期的药材交易,催生了以药分类的甘草帮、茯苓帮、党参帮和以地域分类的众多会馆,其中以山西、怀帮、江西、十三帮四大会馆最为壮观,建筑规模、经营品种、成交数量堪称历史之最。经过不断的发展壮大,禹州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华药都”。
禹州药材资源丰富,动、植、矿物药材达1084种,丹参、金银花等名贵道地药材达45种,其中禹白芷、禹南星、禹白附、禹粮石、会全虫、会春花、禹密二花等被载入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禹州中药材加工、炮制过程中的“浸、泡、煅、煨、炒、炙、蒸、煮”和“九蒸九制大熟地”等工艺更具独到之处。有的饮片加工后,细如丝、吹能飞,片片均匀、厚薄适宜。在炮制方法上以精益求精而久负盛名。“药不经禹州不香,医不见药王不妙”就是禹州中医药文化的精髓。
新中国成立之初,近百家药商先后完成社会主义公私联营改造,成立有联购联营组、丸丹膏散药业同行业工会、制药生产组、制药生产合作社、医药行业联合会等组织,对批发、零售、收购等领域进行整顿,多次组织销毁伪劣药品,维护禹州中药材的质量和信誉。与此同时,还多次举办中医进修班、学习班和技术扫盲教育等,总结传统工艺,培养专业继承新人。在自然灾害和特殊的历史年代,禹州人从不忘记药业的发展和创新,成立中医院,组建中药生产企业。在艰苦的生产生活环境下,先后研制出“葡萄糖粉”、“人造自来血”、“橙皮糖浆”、“杏仁水硫酸亚铁”等,其中“星禹牌”九天阿胶先后获省政府工业优质产品证书、国家医药总局优质产品等荣誉。
改革开放以来,禹州中药材种植、生产、加工、经营等有了较大发展。一批老药师、老中医、老掌柜以此为契机,重操旧业,纷纷提笔操刀、开厂设铺、育苗种植,对传统工艺、丹药妙方进行著书立志,对名贵药材进行培育,抢救、传承中华民族之瑰宝。三十多年来,通过政府和药农、药商的大力推动,禹州的中药材产业得到了传承、发展和壮大。国内外药商、生产加工企业纷纷慕名而来,昔日的繁荣景象得到恢复,“药进禹州倍生香”的赞誉再次成为现实。1985年3月,中断35年的“小禹州”药材交流会在禹州召开,除西藏、辽宁和台湾省没有参加之外,全国其它省、市、自治区代表1165人参加,会期7天,成交额2728.8万元。1996年9月,经国家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禹州成为全国十七家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也是河南省唯一的国家定点药材专业市场;2003年6月,被评为全国十佳中药材专业批发市场;2004年获得全国十七家专业市场唯一一家中药饮片特许经营资格;2006年10月28日和2007年4月9日,禹白芷、禹南星、禹白附、豫西丹参4个品种分别取得国家原产地域地理标志认证,在全国县级名列前茅;2007年11月,禹州市中药材种植被省农业厅、河南日报社评选为“河南十大中药材种植基地”;2008年7月19日禹州的牛蒡子、石榴种植取得了河南省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的认证;2008年“禹州药会”和“禹州中药传统炮制技艺”分别
列入河南省和国家非物质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12月被农业部批准为全国唯一的中药材加工示范基地。禹州现已成为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种植养殖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单位。
二、禹州中药材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禹州市委、市政府充分挖掘中医药文化资源,确立了建设大中医药产业的格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中药材种植为龙头,以提高中医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内外竞争力为核心,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传统优势和特色,整合药业资源,完善政策措施,突出龙头带动,强化示范引导,不断改造和提升中医药产业发展水平,扎实推进中医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中药材种植
2010年,禹州市中药材种植面积约40.1万亩,建成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25个,种植品种47个,年产值6亿元,全市人均增收500元以上。主要形成了以西部丘陵山区为重点的8万亩杜仲种植基地和10万亩木瓜、山茱萸、连翘等木本药材种植区域;禹白芷、禹南星、禹白附的标准化种植面积分别达到2500亩、1500亩和50亩;以浅井、苌庄、无梁、花石等乡镇为中心的3.5万亩禹密二花基地;以古城、郭连、山货为中心的3000亩禹白芷基地;以山货、朱阁、小吕、张得为中心的2.3万亩豫西丹参基地;以山货、张得、朱阁、范坡四个乡为中心的3260亩杭白菊种植基地;以张得、小吕
乡为重点的3000亩怀菊花和2500亩防风种植区域;以古城、山货为重点的3000亩白术种植区域;以梁北、小吕、张得、火龙、方岗为重点的5000亩地黄、3000亩板蓝根、2000亩山药、1500亩玄参、600亩黄芩种植区域;以无梁、郭连为重点的500亩何首乌种植区域;以褚河为重点的500亩夏枯草种植区域;以朱阁为重点的1500亩生姜种植区域;以顺店为重点的3000亩柴胡种植区域;文殊、朱阁、范坡、张得、方山、花石、苌庄为重点的1.3万亩迷迭香种植区域;文殊镇的万亩银杏种植基地等。与此同时,还积极探索“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药材基地建设产业化经营模式,采用“企业+药材种植合作社+农户”的形式,打造“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为解决种植零散、管理粗放、规模小、效益低的问题,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机制,以森源本草和春发菊业两家企业为依托,组建了9个药材种植合作社,实现了土地反租、社员入股、农户经营的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新格局。
(二)中药材生产
截至目前,全市已注册的中医药生产、加工企业33家,从业人员4000多人,实现中药材就地转化15万吨/年,年产值达20多亿元。主要生产企业有:
1、禹州市药王制药有限公司:始建于1956年,现有员工510人,其中各类专业人员217人,厂区占地面积7.2万平方
米,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主要生产中成药片剂、丸剂、散剂等9个剂型118个品种。2002年,投资9000多万元,按国际《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标准进行了异地重建,于2003年通过GMP认证。产品以中药“中风回春片”、“活血壮筋丸”为主导,带动其系列产品“九天阿胶”、“一把抓”、“六味地黄丸”、“香砂养胃丸”等,同时,拥有一大批自主产权的独特产品尚待投资生产。目前,该公司发挥禹州道地药材优势,建立了符合《良好农业规范》(GAP)的种植基地1万亩,带动农户4000户。
2、禹州市森源本草天然产物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7280万元,公司主要致力于迷迭香天然抗氧化剂天然生物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其生产设备具有国际水准,生产工艺属国际前沿,并拥有符合《中药提取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EP)的迷迭香种植基地1.5万亩,迷迭香种苗繁育基地50亩。现有迷迭香系列产品12个,国家发明专利13个,2007年被河南省科技厅授予河南省科技企业称号。目前,每年可生产300吨抗氧化剂和20吨精油,实现产值1.05亿元,利税2890万元。
3、河南青山药业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由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禹州加工炮制技艺代表人朱青山创办。2005年10月,通过了河南省中药饮片GMP认证,并被认定为许昌市农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09年,该公司承担的河南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中药饮片与炮制规范化研
究”获许昌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0年,建立了1000亩禹白附种植基地,年加工中药饮片1800吨。
4、河南中加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由河南华中医药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加拿大中远国际有限公司共同出资1.2亿元按GMP标准兴建,占地面积101亩,已完成一期投资5600万元,拥有8个国药准字号药品,建成中药提取、片剂、硬胶囊、颗粒剂、合剂及外用洗剂等六条生产线,并于2008年10月投入生产,年生产片剂3亿片,硬胶囊2亿粒,颗粒剂1500万袋,口服液3000万支,洗液720万瓶。年可消化中药材1766吨,实现产值4亿元,利税1.6亿元。
(三)中药材贸易
1、中药材交易市场
1987年7月,市政府组织兴建了占地近百亩、能够容纳300多家商户的中药材交易市场——药行街。随着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外来药商的加入,市政府于2001年投资2亿元建成了占地面积400余亩、符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的禹州市中药材专业市场。该市场南北街13条,东西街3条,三层以上商住楼2000余间。其中交易大厅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可容纳2500个摊位,是集仓储、银行、宾馆、物流、资讯、娱乐等功能齐全的大型现代化中药材专业市场。2003年6月,被评为全国十佳中药材专业批发市场;2004年获得全国十七家专业市场唯一一家中药饮片特许经营资格。
2、中药材经营
目前,北京同仁堂、北京久源堂药业、广州白云山制药、桂林三金制药、辅仁药业、香港药王制药等知名企业和650多家药行入住中药材市场,固定从业人员达2万多人,市场经营品种2600多个,年交易额在20亿元以上。
为加快中药材的周转与流通,禹州市又引进资金,设立了河南省万家中药材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和河南华中药业物流有限公司。其中:河南省万家中药材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中药材科研、开发、展览、交易、仓储于一体的大型中药材营销企业。项目总投资3.8亿元,规划占地470亩,规划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计划建设一座23层研发大楼,还要建设与其配套的电子交易大厅、展览馆、中医药疗养会所、物流配送中心、单体面积7000平方米的温控仓库10座和30万亩的中药材种植基地。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存储50万吨中药材,交易量达到100万吨以上,交易额达75亿元,营业总收入10亿元,利税2.85亿元,能够直接安排3000人就业。届时,将形成全国最大的中药材物流交易中心。目前该项目正在有序建设之中。
河南华中药业物流有限公司是由大禹名都药业有限公司、郑州永大臵业有限公司、河南瑞鑫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兴建,占地面积400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3.8亿元。主要建设仓库设施、电子交易大厅、会展
中心、综合办公楼、职工宿舍楼及生活配套设施等。项目投产后,可为社会提供6500多个就业岗位,年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利税3.98亿元。目前药业物流已经投入运营,其他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3、“药王孙思邈医药文化节暨2010中国禹州中医药交易会”成果
第八届“药王孙思邈医药文化节暨2010中国禹州中医药交易会”于2010年10月26日-28日召开。以“文化、和谐、共赢、发展”为主题,以医药产品展示、贸易洽谈、学术研讨、项目合作为主要内容。参会的省内外企业853家,其中知名企业23家,全国百强制药企业10家;参展的高知名度企业38家;国内外客商3000余人,其中境外客商25人,省外客商89人;交易额6.8亿元。与此同时,签约项目54个,签约额62.8亿元,引进资金48.2亿元,其中医药类项目9个,约9亿元人民币。邀请北京大学、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和知名企业负责人等围绕中药材基地标准化种植、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禹州中医药产业发展趋势等进行探讨。本届药交会成果居历年之最。
三、禹州中医药发展展望
(一)禹州市产业集聚区
禹州市产业集聚区是河南省政府首批公布的175个产业集聚区之一,规划总面积为29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即
西产业园,9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为装备制造业;发展区、控制区,即东产业园,10平方公里,采取“区中设园”的模式,其中规划了机械加工产业园、档发工业园、中小企业创业园,主导产业为机械加工、食品、中医药业,配套发展金融商贸、商务服务等;专业园区,即钧陶瓷产业园,10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为钧瓷及建筑陶瓷业。近年来,禹州市先后投入7.5亿元,完善产业集聚区内供排水、路灯、绿化、燃气、电力、通讯、热力等配套设施,实现了“七通一平”,形成了四通八达、便利快捷的道路网络,具备了承载大项目、高新技术项目、多项目随时、同时入住的条件。
为加强对入住园区项目的管理和服务,专门成立了禹州市产业集聚区委员会,具体负责处理集聚区内的各项日常事务。为优化发展环境、助推经济发展,禹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招商引资、鼓励全民创业的优惠政策。为认真做好项目管理和服务工作,对新入住项目推行一站式办理、限时办结等制度;对已入驻项目,实行定期督察、定期汇报、定期例会、领导分包制度。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成立了重大项目联席会议办公室,市委、政府主要领导每周召开项目建设联席办公会议,对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推进项目建设。
禹州人杰地灵、物华天宝。钧都、药都、夏都的美誉正吸引更多的有识之士前来禹州投资。截至目前,集聚区内已
经建成了以医药食品、装备制造为主导的各类企业达到200多家,2010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0亿元,税收2亿元。
(二)发展规划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国粹”,中医药文化又蕴涵着无穷的潜力、魅力和财富。作为中医药发祥地之一的禹州市,承担着重要的保护、发掘和创新的历史责任。对此,禹州市编制了《禹州市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发展方向和总体思路。
1、基地建设
稳定40万亩的种植面积,建成10个2000亩以上的连片种植区域;建成3个1万亩以上规模的专业药材园和15个2000-5000亩的专业药园;对天然野生药材区域进行保护性开发;依托现有的生产企业,引进1-3个高新产业项目,形成生产加工基地;依托物流配送中心,建立专业运输基地;依托中医药文化研究院、针灸、正骨、推拿、中医世家和民间祖传秘方等,建立门类齐全的专业研究基地。
2、特色药业保护
禹州市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医药品牌300多个,涵盖的用途也非常广。对道地药材、名贵药材、珍品培育、新品引种、妙方收集等加大申请保护、发掘力度,确保禹州中医药得到传承和发扬光大。
3、中医药文化建设
目前,投资8000万元的怀帮会馆、十三帮会馆的大殿、戏楼、影壁、厢房等恢复修建项目正在实施当中。市政府投资3600万元的禹州市中医药博物馆正在建设,预计2012年5月1日开馆。以上项目建设,对丰富和展示禹州千年药都的发展历史,汇集社会祖传秘方和民间灵丹妙药,研究探索传统工艺和高新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继承和发扬,实现禹州中医药产业的跳跃式发展,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以旅游景区为依托,以药为媒,丰富医药旅游文化经济内涵;以文艺团体为依托,创作中医药历史剧目,弘扬禹州的中医药发展历史;以互联网、电子商务为依托,建立专业数据图库,把禹州推向世界、让世界了解禹州。
总之,禹州中医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一方宝土孕育了中医世家、名医妙手,代代传承、层出不穷。独创的民间土方、灵丹妙药润泽着代代华夏儿女的幸福安康。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蕴藏着无穷的潜力、广阔的前景和雄厚的宝贵财富。我们坚信,有勤劳智慧的禹州人的勇于创新、有市委市政府的鼎立支持、有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有国内外慧商的积极投入,禹州中医药产业的明天一定会更加辉煌!
二0一一年八月十六日
第五篇: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康乐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康乐县中药材种植历史久远,面积大,品质佳,远销东南亚、港澳台及欧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欧洲人誉为“中国妇科人参”,是世界中药材中的上品,而康乐县的膜侧中药材以其品质优、产量大、品质好,深受更欢迎。2006年该县申请注册了中药材无公害认证。2009年,全县种植中药材3.62万亩;总产量达5453吨,值产达12609万元;3000吨,产值达1.77亿元。“陇宝”牌莲花山中药材醋、“奥妮雅”中药材系列化妆品、中药材酒、中药材鸡、中药材鸡蛋地方优势品牌初步形成,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膜侧中药材”已成为县域特色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其系列产品已成为促进产业良性发展的新亮点。
1、中药材种植发展现状与优势
(1)现状 康乐县中中药材主要分布于在西南部的莲麓、景古、五户、草滩、胭脂、上湾、鸣鹿、八松几个乡(镇),该区平均海拔2000 — 2400 m,水、肥、光、热及土壤条件均属全县最佳,有耕地面积18.61万亩,是该县中药材生产的最佳地带。近年来,康乐县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将“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市场:作为中药材产业作为优化种植结构、实现富民富县的首要任务,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扩大种植面积,着力建设国家级中药材药源基地,2007年,全县种植中药材3.48万亩;总产量达5453吨,产值达1.77亿元。
(2)优势 康乐县发展中药材产业具有比较优势有:资源优势,我县地处中纬度、中海拔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农区向牧区、冷暖向干湿过渡地带,植被良好,生物群落多样,是中药材、党参的主要原产地之一,境内分布着中药材、党参等300多种野生中药材,年采集量达1000吨;种植中药材具备天时条件;地缘优势,我县在气候、水系、温差等方面优于其他种植区,是公认的“中药材”最佳栽培区之一,所产的莲花山中药材称为岷归精品中的精品;有近20万亩耕地非常适宜中药材种植;种植优势,农民在长期的采药、驯化和人工种植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经验,发展中药材产业兼具人和优势;技术优势,栽培经验和技术逐步完善,探索出了良种选育、野生药材驯化、膜侧种植、中药材直播栽培、专用肥料开发等关键技术,为中药材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加工优势。“义顺”获得甘肃著名商标,中药材系列产品生产GMP认证即将通过,1500吨中药材醋生产线引进使中药材就近收购、精深加工成为可能;市场优势,当前,中医药国际化正在加速,世界中草药市场需求的两位数递增和消费者对中药材系列产品的认可和为我县中药材产业的产业化生产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天地。
2、中药材产业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种植规模发展不够,种植分散,标准化生产水平较低。该
脱节,使得加工企业原药材收购困难,购销合同往往不能按约兑现,严重影响了农户、基地、公司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的健康运行。
(4)龙头不强,品牌不响,已经成为产业化发展的“瓶颈”。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是加速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关键,经过几年的发展,该县莲花山药业公司已累积资本3000多万元,建成300平方米的中药材提取浓缩、580平方米的中药饮片加工、500平方米的中药材醋、500平方米的中药材酒、380平方米的中药材洗涤化妆品生产和600平方米的药材专用肥、2000平方米的周转库房、110立方米的中药材专用冷藏库,形成年加工中药材醋500吨、中药材1000吨,收购销售中药材10000吨的能力。但由于生产车间狭小,专业人才匮乏、企业周边环境欠佳等因素制约,严重影响企业全天候生产。同时,由于品牌培育仅仅停留在地方品牌的水平上,品牌效应较弱,缺乏大市场知名度,市场份额低,造成外地收购商抢断本地原药材,本地企业靠外地市场再供应,原材料进购环节增多,产业效益大打折扣,影响产业规模扩张和层次提升。
3、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的对策与建议
(1)加大扶持力度,实现规模化生产。统筹整合资金,对良种选育、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培育、技术培训与示范推广等环节进行重点扶持。借鉴该县畜牧产业发展中成功的扶持政策,对集中连片新建基地,按亩补助苗价补贴、化肥补贴,由企业实行交售奖励,通过优惠政策调动企业与农户的积极性,引导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扩大基地规模,实现规模生产。
(2)加强技术支撑,提高产业化水平。利用科技特派员体制和党员帮扶机制,对中药材产业发展重点乡(镇)政府、企业选派20—30名科技特派员,带动建设示范基地,进行技术与信息、生产与市场全程化服务。要加强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行GAP规范化种植,特别是在种植、施肥、病虫害防治、采收等关键环节面制定出强制性标准,提高原药材品质。
(3)培育龙头和品牌,促进产业升级。建议下大气力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营造“康乐”地理标志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理念,积极引进知名加工企业和营销公司,走开放式发展的路子,扩大生产规模。要加强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协调解决莲花山药业公司1500吨中药材醋生产线建设用地10亩,原药材晾晒场地20亩。依托义顺“名酒联销网”建立中药材增值产品市场营销联合舰队,争取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占领西北市场,抢占国内市场。积极推进中药材、党参原产地认证和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进一步加强企业与基地、农户的对接,形成“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稳定利益共同体,加粗和延长产业链条,加速龙头企业的培育壮大,打造“康乐”品牌,提高知名度,增强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提升生产效益,带动优势转移、产业扩张和效益升级。(4)遵循市场规律,繁荣中药材流通。建议采取社会融资、招商引资,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强中药材市场建设,建立中药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