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县中药材发展情况汇报2

时间:2019-05-14 02:27: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嵩县中药材发展情况汇报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嵩县中药材发展情况汇报2》。

第一篇:嵩县中药材发展情况汇报2

嵩县中药材发展情况介绍

(嵩县农业局)

一、嵩县基本情况

嵩县地处豫西伏牛山区,东径 111°24'-112°22',北纬33°35'-34°21',总面积3008平方公里,是河南省第四版土大县,人口59万人。全县山区占95%、丘陵占4.5%、河川占O.5%,有“九山半岭半分川”的地形地貌特征。发源于嵩县的白河、汝河、伊河分别注入长江、淮河、黄河。“一县跨三域”全国少有。嵩县是人文大县,因地处嵩山起脉而得名,有2200多年历史,中华第一相伊尹诞生于此,北宋大理学家、教育家,程颢、程颐长期在此讲学,留有历史遗迹两程故里,境内有仰韶文化,二里头文化,云岩寺等39处古文化遗址。嵩县是生态大县,林业用地321万亩。森林覆盖率62.9%。嵩县是旅游大县,地跨三大流域,位于南北气候分界线的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嵩县成为山水生态富集区、伏牛山生态旅游的核心区。已开发白云山、天池山、木札岭等景区8个,其中5A景区1个,4A景区2个。嵩县又是资源大县,已发现各类矿产46种。其中黄金储量500吨,金属钼储量500万吨,钾长石储量5亿吨。

二、嵩县中药材基本情况。

嵩县地处亚热带和温带交界处,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境内为中低山地貌,土壤多为微酸性至中性,水及土壤 中重金属和其他有害物质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符合GAP 要求。独特的地域、土壤和气候孕育了丰富的中药材资源,现已查明药用植物1310种。进入市场的有361种。柴胡、山茱萸、银杏、丹参、金银花等中药材品种因质地优而享誉 省内外,有“豫西天然药库”之美誉。嵩县柴胡为国家原产 地域保护品种,被称为“嵩胡”。嵩县地产药材质量上乘,如柴胡中有效药用成分为国家药典近2倍、丹参中有效成分 为国家药典近3倍、黄精中有效成分为国家药典1.3倍等。嵩县银杏历史悠久,有500年以上的古银杏树413棵,千 年以上古银杏树237棵(白河镇云岩寺千年古银杏树林入选 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纪录)。嵩县群众有种植中药材的历史习惯,掌握了丰富的中药材种植经验,柴胡野生变家种始于嵩 县。目前嵩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2万亩(野生中药材尤为 丰富),其中山茱萸13.4万亩(主要分布在白河,车村等嵩 南乡镇),连翘2.4万亩,皂刺1.1万亩,柴胡0.8万亩,丹参0.5万亩,金银花、桔梗等其他中药材2.9万亩,中药材年产量25000多吨,产值近4亿元。发展中药材种植已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嵩县的丹参种植以黄庄、德亭、田湖等乡镇为主,全县5000多亩,其中黄庄乡3000亩,是全县种植丹参最多的乡镇。全县年可产干药700多吨,其中年收购量300多吨,每公斤丹参10-12元,年产值达360万元。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最近检测数据表明:嵩县丹参(样 品)丹参酮II A达0.55,丹酚酸B为8.20%,两个主要成分指标均接近于2010版中国药典国标的3倍。柴胡面积8500亩,多为野生,年产干药390余吨,每公斤柴胡45-46元,年产值达1800万元。金银花种植面积4700亩,野生金银花1000亩左右,年产干药280吨,每公斤金银花100元,年产值达2800万元。山茱萸13.4万亩,主要分布在车村、白河、木植街等嵩南山区乡镇,年产量5800吨,产值16900万元。

三、嵩县中药开发利用情况

1、龙头企业情况。

洛阳顺势药业有限公司前身为洛阳市中药三厂,创建于1969年,2003年完成异地技改扩建和GMP认证,2006年被财政部列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参股经营企业”。该公司总资产1.4亿元,现有员工325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68人。公司生产厂区占地60000平方米,生产有片剂、丸剂、口服液、糖浆剂、颗粒剂、煎膏剂、胶囊剂等8大剂型92个品种。年生产规模口服液1.5亿支、片剂5亿片、丸剂1000吨、饮料10000吨,主导产品有柴胡口服液、活血通脉片、小儿智力糖浆、香砂养胃丸、补肾强身片、维血宁、丹参片及绿色天然保健饮品“茵陈汁”等,其中“胃肠复元膏”获“河南省优秀新产品奖”,“香砂养胃丸”获“全国临床信得过药品金奖”及“河南省优质产品奖”,“柴胡口服液”、“活血通脉片”、“小儿智力糖浆”被评为“国家中药 保护品种”。公司先后被评为 “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国家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柴胡种植及制剂工程技术中心”、“河南省博士后研发基地”、“高新技术企业”等殊荣,为企业发展,树立了良好的外部形象。

该公司依托八百里伏牛山独厚的中药材资源,以“河南省柴胡种植及制剂工程技术中心”和“河南省博士后研发基地”为平台,不断进行中药创新研究和中药材种植技术研究,投入硬件建设资金800余万元,三年来,先后承担省、市、县科技项目10项,获得资金支持195万元;申报发明专利2项,外观专利45项,获得专利支持资金近3万元。特别是2011年,该公司从中科院引进的葡萄糖耐受因子生产技术,填补了国内利用生物发酵技术生产治疗Ⅱ糖尿病产品的空白,同时也为建设洛阳市生物制药产业园区奠定了基础。在该公司领导的正确领导下近两年来的销售收入分别达到了8352万元及8509万元。

2、下步发展思路。一是政府引进导,鼓励农民发展中药材标准化种植,树立品牌,使嵩县的中药材产量、质量均有大的突破。二是在嵩县陆浑湖周边建立5000亩的中医药健康文化产业示范园。主要包括中药材种、中药养生等内容。三是在嵩县田湖镇规划5000亩土地,建立洛阳市生物产业园区。主要为生物制药、中药材加工、生物农业等,以此带 动嵩县中药材产业化发展。

四、科技推广体系建设情况

近年来,县科技局注重科技推广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健全科技推广体系:一是在全县16个乡镇配齐科技副乡长和科技助理,318个行政村配齐科技副主任,健全了科技领导体系;县里依托职业高中建有科技培训中心,乡镇设有科技培训学校,行政村设有科技培训教室,每年定期不定期开展技术培训,推广先进实用技术。二是依托农业、林业、畜牧等涉农部门的技术推广站,进行科技推广。如各乡镇的农业服务中心、农业技术推广站、天然林保护工作站、畜牧兽医站等,都能很好地发挥各站所的技术推广作用。三是利用全县100多家农业专业合作社和30多个专业技术协会,组织乡土人才、土专家等,进行科技推广,不断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加快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五、存在问题

一是嵩县中药材目前种类多,产量大,尤其是野生中药 材资源更为丰富,但嵩县优势中药材品种不够突出,缺乏品 牌效应。二是中药材受市场影响较大,再加上信息不灵,销 路不畅,没有大公司依托,中药材种植规模忽大忽小,群众 利益不能保障,造成伤农现象。三是嵩县目前没有一家中药 饮片加工企业,中药材均已原药材直接进入市场,增值空间 较小。

第二篇:中药材汇报材料

菜子镇中药材标准化种植汇报材料

一、中药材发展现状

菜子镇是全市小城镇建设重点乡镇,是陇西县传统的“八大集镇”和全县五大中心镇之一,同时菜子镇由于其特殊的气候条件和自然条件(气候温和,地下水资源丰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壤以黄绵土、黑垆土为主,土层深厚疏散),适宜多种中药材的种植,所产黄芪、党参、甘草、黄芩等药材质品质优良。近年来,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菜子镇立足当地实际,充分发挥中药材种植的优势,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2011年,全镇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3200亩,占全镇耕地总面积的34.37%,中药材育苗4000亩,分别在东风村、牟河村、板羊村建设1800亩、1200亩、1000亩中药材育苗基地各1处(其中黄芩、黄芪各1000亩、甘草1500亩,党参500亩)。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形成了5万亩的药材主产区。目前全镇已形成了以党参、黄芪、甘草、板兰根、黄芩等为主的中药材多品种种植结构,培育形成了草源中药饮片加工厂加工龙头企业。中药材产业已发展成为全镇六大支柱产业之首,实现产值700万元,提供农民人均纯收入702元,占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5%。

二、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和标准化育苗基地运行情况 2012年,菜子镇党委、政府按照“提升药材”的总体思路,以中药材产业加快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整合资源,在稳定面积的同时,主攻中药材标准化育苗和中药材标准化种植,从而达到提高中药材品质的目的。镇政府规划将在东风村李家湾社,先锋与侯家门村连接处的董家门社、付家门社、侯家门社共两处各500亩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主要种植黄芩、黄芪、甘草等,同时在东风村建成了100亩的中药材标准化育苗基地。该标准化建设项目共涉及农户400多户,主要采取“公司+农户+基地”的发展模式,从而实现了产销一体化的总体目标,有效鼓舞了种植户的干劲,使我镇中药材产业化模式种植初现雏形。

三、主要做法

一是严把技术培训,强化宣传引导。按照规范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的要求,大力推广普及中药材标准化技术,狠抓农民科技培训,结合网上远程教育播放科教片和公司技术人员讲课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开展技术培训工作,有计划地组织专家授课,对农户进行集中培训,促进先进技术的掌握和管理技能的提升,确保中药材种植技术的统一。

二是严把监督管理,注重品质提升。在田间管理工作中,技术人员对标准化种植示范点的各个生产环节进行全程监控管理,指导农户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的要求,施足农家肥,合理密植。同时,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和新型中药材品种的推广,通过以点带面,稳步推进中药材标准化种植。

三是强化基地带动,优化发展模式。积极发展中药材种植协会组织,充分发挥协会在组织生产、协调、信息反馈及市场化运作的积极作用,采用“企业+基地+农户”的基地建设模式,通过政府、企业、专家、群众几方面的紧密联系,实行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模式,使群众的利益落到实处,体现“订单药业”的新特点。

四是结合党建工作,发挥带动效应。在中药材标准化基地建设过程中,结合当前党建工作,开展“能人强村富民”工程,组织中药材种植能手对中药材农户进行种植技能的培训,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存在的致富本领不高、带富能力不强的突出问题,实现了有人办事到有能人办大事的转变。同时,在致富能人的示范带动下,广大农民群众对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明显转变,他们纷纷跟着致富能人学,跟着致富能人干,积极调整中药材种植结构,变革陈旧的种植模式,促进了中药材标准化的推广。

四、中药材标准化发展规划

2011年,全镇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3200亩,中药材对我镇经济收益的贡献率已达到30%以上,因此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是实现菜子经济腾飞的必由之路。而实现中药材的标准化种植则是关键。目前,制约全镇中药材标准化发展主要有两个方面因素,一是缺少专业化市场,二是缺少龙头企业带动。

为充分发挥菜子镇资源优势,实现中药材产业化经营,解决缺乏专业化市场这一问题,镇党委和镇政府积极筹措,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着力建成菜子镇中药材专业市场。该项目规划总占地面积11.5万平方米,集中药材加工、销售等为一体的中药材集散地。目前已完成了规划设计,该项目已上报待批,明年将全面启动建设。

针对缺少龙头企业带动的问题,镇党委镇政府积极筹措,多方协调,已经与陇西县圣大药业有限公司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将对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实行“订单药业”发展模式,确保“企业+基地+农户”模式的有效运营,并将与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的农户签订药材收购协议,确定标准化基地药材将以高于市场价10%的价格进行收购,并对药农进行每亩200元的化肥及农药补助。

2012年,全镇中药材种植面积将扩大到在45000亩左右,育苗面积达到5000亩。同时,镇政府将积极争取,申请科技扶贫项目,在东风村建立1000亩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在菜子村、东风村、牟河村沿菜子河一线建立4000亩的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在先锋村、侯家门村建立600亩党参标准化种植基地。预计共需资金969.8万元,其中申请扶贫资金730万元,农户自筹239.8万元,在获得资金支持的同时,有力促进菜子镇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推动中药材标准化建设进程,努力将菜子镇打造为陇西县中药材标准化种植重镇,提高中药材品质,实现品牌效应。

第三篇:振兴中药材汇报

安康市振兴实业集团 现代中药产业建设情况汇报

振兴集团组建于2007年7月,拥有中药饮片、生物科技、医药连锁、糖业烟酒、秦巴药材、小额贷款等6个子公司。集团注册资本2.2亿元,资产逾亿元。企业主营药品批发与零售、面向“三农”及中小企业的小额贷款、中药材种植及饮片加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农业产业化服务等,为我市药企的龙头企业,先后被省委、省政府授予“陕西省先进集体”,被省委组织部、省工商局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连续多年被安康市委、市政府评为创佳评差竞赛活动的“最佳单位”;被安康市评为“和谐企业”。按照集团公司的战略部署,中药材产业将会是集团今后事业发展的主要支撑点。多年来,我们在现代中药产业建设方面做了些许工作,现汇报如下:

一、基地建设

2011年振兴集团选择在镇坪开始发展中药产业,止2015年6月底,振兴集团已在镇坪县华坪镇团结村、尖山坪村、渝龙村、三坝村流转土地1200亩,建设标准化高产大棚350亩,建立独活种苗繁育及规范化种植基地750亩,“百草园”建设100亩;流转林地4000余亩,建成林下黄连示范区3200余亩;流转代征土地12亩,建设中药材工程中心。现已完成 投资3000余万元,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已初具规模。在推进园区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把农户的利益放在首位,从土地流转费用的支付到园区建成后的用工安排上,充分考虑农户的利益。土地流转20年,每5年支付一次流转费,以现金形式兑付。在园区建设和管理中,用工首先考虑当地的劳动力,按时令工价及时兑现给农户,同时将田间管理按合同形式承包给农户,制定目标产量,超出目标产量部分,拿出60%奖给农户,调动了农户的管理激情。使当地农户能真正成为拥有土地的工人,一方面享受土地流转的收益,另一方面可在园区获得长期的固定工资,既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又使当地农户逐年增收。2013年12月被市政府命名为“镇坪振兴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2014年10月被省科技厅命名为“陕西省药用植物科技示范基地”。园区基地建设2015年7月初通过市级检查验收,我们将积极申报成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2015年6月通过国家工信部“独活种苗繁育及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项目绩效现场考核。

二、科技研发

目前我们依托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院、安康学院、镇坪县中药材研究所等单位的科技力量和镇坪适宜发展特色、优质、道地中药材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按照高起点、高科技、高效益的原则,有重点、有步骤的开展中药材科技研发。“黄连新品种示范及规 范化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已列入陕西省科技厅科技惠民计划项目;实施的国家工信部、财政部“独活种苗繁育及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项目,2015年6月通过了项目实施绩效评价核查验收,得到工信部组织的专家组好评;在坚持多年研究的基础上,已选育出2个黄连新品种,2015年5月获得陕西省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证书,新品种定名为“黄连1号”和“黄连2号”;“黄连新品种选育研究”已申报市级科技成果奖,近期市科技局将组织专家鉴定。“中药材野生资源品种驯化技术研究与应用”课题正在实施中,通过充分挖掘秦巴山区中药材野生种质资源,建立“百草园”,广泛征集、引进中药材品种,集成资源、种植驯化、鉴赏观察、试验研究、技术组装、保护利用等,做好品种、技术贮备和资源永续利用,使中药材野生资源在利用中得到保护,在保护中得到开发,在开发中求得发展。

三、产业发展

根据集团的战略部署,将用3-5年时间在安康高新区镇坪飞地经济园区建设陕西规模最大、最规范、科技含量最高的“安康镇坪振兴现代中药产业园”。该产业园区计划用地120亩,分3期工程建设,其中一期工程主要为技改扩建年产5000吨中药饮片加工生产线,新建20000平方米现代中药材仓储物流中心,建设中药材信息交流平台和中药材检测中心;二期工程主要为新建年产300吨中药提取物生产线,新建年产300吨中药保健品生产线;三期工程主要为中药制剂研发生产项目建设。该项目的有机整合,对于建设现代中药产业园,促进安康中药材产业及中医药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通过优化项目产品性能,提高药用成分,延伸中药产业链条,提升中药产业的科技含量和产业规模,力争对陕西中药产业化发展、安康富民强市工程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项目计划投资1.2亿元,其中一期工程4500万元,二期工程4000万元,三期工程3500万元。项目完成时,年生产中药饮片5000吨,年产中药提取物300吨,年产中药保健品300吨,中药材仓储物流交易过万吨,合计年销售收入1.5亿元,年利润额约为3500万元。农户总利润4256万元;可安排1200余人就业,带动1000户农户发展中药材种植,平均每户增收3500余元,年提供5000人次的培训,可提高当地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四、与中国药科大学的合作需求

1、请中国药科大学尽快审核批准与振兴实业集团签订技术合作协议;

2、请中国药科大学审核批准与安康振兴实业集团合作建立中药材工程中心。建立中国药科大学镇坪科研基地和研究生站;

3、振兴实业集团在镇坪飞地园区的项目建设中主要缺乏品种支撑,请中国药科大学指导在中药材提取、中药保健品品种遴选及中成药加工方面的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

4、请中国药科大学在振兴集团中药材产业园区建设项目 一期工程中对项目内容中的中药材物流、中药材检测中心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国内考察、工程设计等内容的专项服务和技术咨询。

谢谢各位领导和各位专家的聆听!

二〇一五年七月

第四篇:中药材发展现状

我县中药材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

一、产业现状。

近几年,我县加大中药材产业发展力度,把中药材产业做为富民强县的重点产业,推广“果药间作”“林药间作”等立体种植模式,中药材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产量、品质稳步提高。目前,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4.5万亩,其中枸杞2.2万亩,黄芪、黄芩、丹参、柴胡、知母等中药材2.3万亩。中药材年产量1.5万吨,产值过亿。全县中药材种植形成四大产业带。我县所产药材品质优越,特别是黄芪被称为“燕山黄芪”,黄芩被誉为“金丝黄芩”,党参被称为“都山党参”,青龙枸杞被称为“塞外红宝”。青龙枸杞飘洋过海,远销韩日以及东南亚各国和地区,其它中药材也以其优良品质,深为业内人士看重。

二、存在问题。

1、缺乏龙头企业。我县是药材种植大县,但至今没有一家制药企业,除能对枸杞进行烘干外,甚至没有一家进行分拣、分类、清洗的简单加工企业。我县的黄芪大多经安国出口韩国,安国客商在我县收购鲜黄芪,经过清洗,按粗细、长度进行分类、捆扎,其价值就提高7—10倍。其它如黄芩、知母、桔梗、防风等也存在上述情况。直接出售初级产品,不能体现中药材的真正价值,将直接影响种植户的经济效益,挫伤他们种植药材的积极 1

性。

2、没有品牌。青龙有多种中药材品质优良,地道药材也很多,但一直没有叫得响的品牌,没有一个正式商标,被冠以别人的名号,处于为人作嫁衣的尴尬境地。

3、市场信息不灵。一方面是农民盲目种植,造成积压、滞销,如前几年种黄芪,种子炒到100元1斤,到秋天每斤黄芪0.2元,都不够出土的人工费,严重挫伤老百姓的积极性,以致于这几年行情看好也没人敢种。另一方面在价格上受制于人。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灵,不知外面的市场价格,农民只能贵买、贱卖,即使市场看好,价格也被小商、小贩压到最低、甚至不合理的地步。

4、中药材种植技术水平低。我县中药材种植虽有几十年历史,但受传统、规模等条件制约,种植技术水平一直较低。只有枸杞、黄芪、黄芩、柴胡等品种种植技术比较成熟,其它药材品种的种植还处于摸索阶段, 只有书本知识,缺乏实际经验,没有一整套的种植管理技术,典型引导、技术示范工作亟待加强。

5、规模小,效益低。受上述因素制约,我县中药材种植地块分散,种植品种、面积、产量、品质极不不稳定,难以形成规模,不能发挥效益。

三、我县发展中药材生产的优势条件

(一)自然条件。

我县属温带大陆型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积累,提高药材有效成分。据安国业内人士透露,青龙所产黄芪、黄芩其品质远远高于安国及山东所产,特别是黄芩,我县两年生黄芩的有效成效高于外地三年生的黄芩。因此,我县所产的如枸杞、黄芩、知母等药材近年来一直是安国市场上的抢手货。由于工业欠发达,我县的大气、水、土均无污染,符合环保要求,为标准化生产提供了必要条件。我县属山区,地势起伏,地形多样,有河谷地,有山坡地,有阳坡地,有背坡地,小气候环境丰富,习性不同的药材能找到适宜的生长环境,这是平原地区不能比的。又如柴胡喜欢阴湿环境,我县的背阴山坡适宜其生长,平原地区的就很难找到这样的环境。中药材中有许多品种原本生长在山上,在平地种植其产量、品质很差,病虫害多,在山地种植,由于接近其野生长环境,其品质、产量均较平地大大提高。不同的气候及多样的地形条件,是我们开展中药材种植的独特优势条件。

(二)社会经济条件。

安国是典型的平原农业大县,我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工业欠发达的平原地区,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极大,对土地的期望值也很高。但我县除了耕地外,还有430万亩山场面积,总面积更是安国市面积的7倍。条件的差异必然形成不同的经济发展思路。在我县种植中药材,每亩比大田作物高出200到300元,农民就很容易接受。在我县种植市场需求量大、价格平稳的药材,效益可观,风险不大,农民易于接受。近几年山东、安国等地的黄芪种植很少,有轮茬倒作的原因,也有上述因素影响的结果。我县大力推广的“果药间作”种植模式,引导农民跳出“一分田”的小圈子,在“八山”上做大文章,把药材种植从平地引向山地,提高了效益,还原了药材野生环境,从而提高了药材品质。更重要的是,充分利用中药材的可再生性,一次种植可多次采收利用,实现了循环发展。利用黄芩、柴胡、远志、知母等药材的多年生习性,市场行情好时出土上市,行情不好时继续生长,“待价而沽”,有效规避了市场风险,受到了农民的欢迎。

四、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思路

我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思路是:发展特色优势品种,适度扩大种植面积,推广“果药间作”,培育品牌,建立龙头企业,加快中药材产业建设,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发展特色优势品种。中药材生产强调其地道性,地道的药材才能被市场认可。要结合青龙实际,推广品质好,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的中药材品种。经过几年的发展,结合市场实际,今后几年我县中药材的主栽品种是黄芪、黄芩、知母、丹参。这几种药材在我县种植已获成功,品质优良,为市场大宗用货,价格平稳上升。这次在安国考察时发现,我县的枸杞在安国市场很少见,新引进的韩国枸杞根本见不到,据当地商户说都直接出口韩国了。因此,无论是本地枸杞还是韩国枸杞都有市场前景,今后几年应大力发展。同时,积极引进高产出、高效益品种,进行试验、示范、推广。适度扩大种植面积。没有规模就没有市场,没有市场

就没有效益。我县的枸杞如果没近2万亩的面积,就不会有今天火热的市场,农民也不会得到这么大的效益。我县的黄芪、黄芩、丹参、知母等药材虽有种植,但面积不大,产量有限,收购季节都是供不应求的局面,不存在卖难的现象。推广“果药间作”。实践证明,“果药间作”适合我县“山多地少”的实际情况,有效解决了发展特色种植与耕地不足的矛盾,是一项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种植模式。据统计,全县共有60万亩栽有果树的山坡地,推广“果药间作”如达到四分之一,按每亩增收400元计算,一共可增收6000万,对提高农民人均收入具有重要意义。培育品牌。对我县的几个优势中药材品种,要联系专业权威机构进行化验、认定,明确其有效成分含量,确定其优质等级,取得鉴定证书。在此基础上,协调企业或协会组织结合GAP认证,注册商标,树立青龙中药材的绿色品牌。建立龙头企业。可以是种籽秧苗供应企业,也可以是药业商贸流通企业,更可以是饮片加工、制药企业,只要能促进全县中药材种植,我们都可以引进来,给予扶持,促其发展壮大。

2009年10月

第五篇:宁夏中药材产业发展汇报(定稿2)2.27

宁夏道地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自治区科技厅 二0一二年二月二十七日

我区是国家西北道地中药材的重要产地之一,发展道地中药材产业不仅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而且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产业基础。从近年的发展水平看,道地中药材产业已发展成为我区调整经济结构、支撑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生态环境建设的特色优势产业。现就该产业在我区的发展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发展现状

我区地处西部半湿润、半干旱、干旱过渡地带,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孕育了种类繁多的道地中药材品种,据第三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我区共有中药材资源1104种,在全国363种常用中药材中,宁夏就有157种。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科技部等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我区道地中药材产业得到较快发展,突出表现在:

一是中药材种植面积快速增长。自2000年我区被国家科技部等6部委认定为“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种植基地(宁夏)”以来,经过10余年的较快发展,我区已形成了3个三个特色鲜明的优势道地中药材种植区域,即:以枸杞为主的 北部引黄扬黄灌种植区,以甘草、苦豆子、肉苁蓉等沙生特色药材为主的中部干旱风沙种植区,以秦艽、黄芪、柴胡、黄芩等道地特色药材为主的南部六盘山阴湿种植区。中药材种植面积、产量与产值全面增长,截止2011年底,全区中药材累计种植面积达到200万,野生药材资源修复培植近400万亩,总产值40多亿元。

二是产业技术创新成效明显。“十五”以来,整合国家和地方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00余个,科技投入共计9000余万元。围绕我区优势道地中药材枸杞、甘草麻黄、柴胡、黄芪综合开发开展科技攻关,先后在种质资源保护和可持续采集、种群快速恢复与重建关键技术研究,中药材规范化种植过程有效成分动态积累规律分析研究,中医药(回医药)理论与产品开发研究,以及在枸杞、甘草、苦豆子等大宗和特色药用资源为原料的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中药农药、中药兽药的研究与开发方面取得了积极突破,累计制定枸杞、甘草等道地中药材种植及深加工方面的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32个,申请发明专利30余项,取得科技成果100多项。“枸杞新品种培育及其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肉苁蓉规范化种植技术和基地建设水平继续领跑全国,建立了银柴胡总甾醇含量测定方法,填补了银柴胡法定标准中无含量测定项的空白。研究制定的宁夏枸杞、麻黄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及生产标准操作规程(SOP)获国家科技成果奖。自主研发的苦参素胶囊、圣穆威胆胶囊、伊正抗癌 2 粉针等新药产品开创了宁夏民族医药的新篇章。

三是产业开发链初步形成。国药、多维药业等11家中药生产企业通过国家质量管理认证。获得国家批准文号的中成药产品近200多种,其中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有47个产品,列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的有金莲清热颗粒等7个产品,正式注册的13家保健食品生产企业中,获得批准文号的有多糖杞圣、益肾胶囊、枸杞酒等31个产品。围绕枸杞、甘草、麻黄、秦艽、柴胡、黄芪等道地中药材深加工申请发明专利30余项。2010年我区成为西北地区唯一被科技部等6部委认定为“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宁夏)基地”的省区,成功跨入国家第二轮中药现代化产业基地建设行列。由“种植基地”到“产业基地”,虽然仅有两个字的区别,却意味着我区以传统中药、保健品、食品为主的中药材产业开发链已经初步形成。

四是产业研发平台基本形成。依托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宁夏农林科学院、宁夏大学、宁夏医学院、宁夏中医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发挥人才优势,通过引进、培养与合作,初步形成了中药材产业的产学研人才团队,先后组搭建宁夏枸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宁夏天然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宁夏回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宁夏枸杞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中药现代化研发机构;依托启元药业、多维药业、宁夏红枸杞集团等企业组建了国家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药物研究所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科 学技术平台。成立枸杞、回药、中药材等科技创新团队及专家服务团4个,实现了一个产业、一批平台、一批团队的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目标。

五是政策支持环境逐步完善。“十五”以来,自治区政府先后制定了《宁夏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规划》、《宁夏六盘山区中药产业发展规划》、《宁夏中部沙生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宁夏中药现代化产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等以加强对道地中药材产业的政策引导。“十一五”期间,自治区党委、政府将中医药事业作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予以支持,先后颁布了《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促进回族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方案》等指导性文件,将中药材产业提升为自治区十三个特色优势产业之一。“十二五”开局之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又出台了《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宁夏)基地建设规划(2011年—2015年)》。这些重要规划和方案的先后实施,为自治区道地中药材产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虽然我区中药材产业发展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与国内发达省区相比,还处于起步阶段。与我区其它特色产业相比,无论是基地建设规模、规范化种植技术,还是后续产业链条的延伸都存在明显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规范化种植水平不高(不含枸杞)。目前,全区绝大多数中药材种植仍沿用传统的耕作方式,在种苗繁育,化肥、农药的使用,土壤监测,药材采收、贮藏等方面缺少标准化、规范化的操 作规程,致使道地中药材的产量、质量参差不齐;二是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全区现有的11家中药企业和13家正式注册的保健食品生产企业规模小,生产装备相对落后,缺少具有较强市场竞争能力的拳头产品,生产效率和资源综合利用率相对低下,产业化程度偏低,产业集中度和关联度不高;三是研发水平相对较弱。中医药科技研发机构和生产企业中的科技创新创业团队基本处于独立分散状态,科研基础条件差,科研课题小而散,研究层次低,大多处于搞实验、发论文的阶段,真正进入新产品研发、资源综合利用和系列产品开发领域的研究项目和课题非常有限;四是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全区现有中医药专业技术人才总量不足2000人,仅占全区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1.5%,不仅缺少高水平的中医药研发人才和名老中医、还缺乏中医药基层人才,尤其缺少带领中医药科技创新的领军人物和复合型人才;五是产业配套服务能力严重不足。由于没有规范化的仓储能力和现代化的市场对接点,造成中药材乱堆乱放现象较为普遍,致使产品品质难以保证或难以在原产地较长时间保存。加之市场流通渠道的混乱和质量检验检测体系的不完善,造成我区药农预期收益和道地中药材的品牌价值难以保证。

二、发展目标及任务部署

根据自治区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和自治区中药材产业发展相关规划的部署,“十二五”期间,我区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要以加强中医药材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引进 培育医药企业集团为抓手,以壮大中药产业基地、推进产品结构调整、提升中药材产业发展水平为重点,依靠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推进中医药事业全面协调健康发展,使之成为带动宁夏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特色优势产业。按照以上指导思想所确定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部署是:

(一)发展目标

立足中医药资源优势与特色,根据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和天然药材资源的自然分布状况及适生条件,进一步完善北部引黄扬黄灌区、中部干旱风沙区、南部六盘山阴湿区三大中药产业区域化布局,推动规模化发展、规范化种植,强化科技支撑,做强、做实中药农业,做新、做特中药工业,改造、提升中药商贸流通服务业,培育壮大枸杞、甘草、回药等具有明显区域民族特色的系列品牌。到2015年,新增采种、种子种苗基地40万亩,规范化种植面积25万亩,林药间作15万亩,使道地中药材面积达到280万亩,资源修复面积达到550万亩。推动2~3个道地中药材品种通过国家GAP认证。扶持、培育3-4个中药材原产地加工企业,建立2个专业化药材市场,研究开发出4-5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并形成规模生产能力。力争中药材产业总产值较“十一五”末实现翻一番。

(二)产业建设任务

一是加强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确保种植良种化。加快建设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实施“种子工程”,加快中药材良种 繁育及推广。建立沙生中药材及六盘山濒危道地中药材种质资源库,加强物种保护。按照GAP规范要求,在中部干旱带建立40万亩甘草采种基地,1.5万亩种苗繁育基地;在六盘山建立0.5万亩种苗繁育基地,有效预防因重点药材品种种源混杂,质量不高而造成的药材质量的分异,提高种苗优化繁育水平,推进适宜当地生态条件的优质药材新品种的引进推广步伐。

二是建设规范化种植基地,提高原料药竞争优势。按照“区域化布局、科学化管理、规范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社会化服务”要求,鼓励支持重点企业采取自建、收购等多种形式,围绕甘草、秦艽、黄芩等重点品种,加快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并推进企业基地的国家GAP认证。在中部干旱风沙区沙生特色药材产业带盐池县、红寺堡区、灵武市等地建立20万亩大宗药材甘草人工规范化种植基地;在南部六盘山特色药材产业带隆德县、原州区、泾原县等地建立15万亩秦艽、黄芪、柴胡、黄芩等特色药材人工规范化种植基地,使我区药材人工规范化种植面积由目前的20万亩提高到35万亩,形成中药材种植产业标准化、区域化、规模化生产的格局。

三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提高中药材附加值。鼓励区内中医药企业积极开展以宁夏道地中药材为主要基基源的保健食品、饮料、食品添加剂、植物源农药、中药兽药等中药材精深加工产品的研发,延长产业链,开发3-5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依托中药材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引进一批规模较大、科技水平较高的中成药生产和中药饮片加工企业。重点培育一批产品新颖、技术先进、装备精良、管理规范、具有开拓精神的中药核心企业,将宁夏枸杞产业集团培育成为年产销量超过20亿元的产业集团,将宁夏启元国药、宁夏多维药业、宁夏回药集团和宁夏金太阳药业等培育成为年产销量超过2亿元的龙头骨干企业,逐步形成以大型企业集团与中小企业分工协作、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四是建设市场流通体系,助推产业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市场调节机制作用,进一步优化中药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环境,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引进国内大型中药企业,通过兼并、联合、重组、引进等多种方式,组建中药材企业集团,促进品种、技术、渠道等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以建设辐射全国,有一定规模的大宗、特色药材、中药饮片物流中心为目标,在中部干旱带和宁南山区分别建设1个涵盖种子、种苗、原药材、粗产品、配套生产产品等为一体的专业化中药材交易市场。依托交易市场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机制和监测体系,规范中药流通秩序,大幅提高我区中药材产业集中度和规模经济水平。

(三)科技创新任务

一是加快关键技术的研发。整合国家和自治区优势科技资源,组织实施自治区中药材重大科技专项,沿产业链部署科技攻关,尽早突破大品种产业开发关键技术。重点加强枸杞、甘草等大宗中药材的道地性研究,从源头确保人工种植 药材的质量;研究制定道地中药材生产全过程的规范技术和标准操作规程,提高规范化种植水平;开展道地中药材种质资源收集、整理、评价研究,从源头解决品种混乱的问题;开展中药材种质和遗传资源保护关键技术研究,建立天然中药材资源围栏封育、定向抚育和轮流采收的生态产业发展模式。

二是加快产业创新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强国家枸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宁夏天然药物工程技术中心、宁夏回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枸杞繁育与加工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依托宁夏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建设宁夏新药(中药)非临床安全性(GLP)评价中心,对新药研发提供非临床研究技术支撑。依托宁夏医科大学建立道地中药材基础研究、新药研发科技合作平台。依托宁夏农林科学院建立道地中药材种苗繁育与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平台。

三是加快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依托部区会商、院地合作、陕宁科技合作等国家、省际、院校科技合作平台和各种人才引进及培养渠道,组建一批中药材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加快引进培养一批中药材产业领军人才和科技创新团队;依托宁夏大学、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中药材专业技术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三是依托龙头企业和科技合作平台,组建中药材产业研发战略联盟。

四是加快完善产业服务体系。进一步推广科技特派员、“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中药材行业协会+龙头企业+ 合作组织+农户”等服务模式,帮助广大农户获取信息、更新技术、改善生产经营。鼓励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组建公司或其他经济实体,提高其生产经营和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建立中药材信息服务网络和营销信息网络,支持龙头企业、农业科技人员及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创办和领办中药材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育和扶持专业大户和经纪人队伍。依托自治区和固原市药检所组建专门的中药材质量检测队伍;依托宁夏星火科技“12396”服务体系,建立宁夏道地中药材信息服务网络平台;引进国内外天然药物知名专家充实自治区中药材产业专家委员会,实现自治区有高层专家咨询机构、重点县有技术服务中心、企业有技术创新中心、规模基地有专家服务组,构建上下结合、服务到位、机制灵活的中药材产业技术服务体系。

三、具体措施和建议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实现中医药全面协调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宁夏中药现代化产业基地建设由种植基地向产业基地全面升级的重要阶段。为确保预期工作目标和任务的实现,将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

在自治区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在自治区优势特色产业办公室的协调下,建立由道地中药材产业指导小组负责,科技、发改、财政、农牧、林业、卫生、教育、工信、商务、供销、扶贫等部门和中药材主产区各市县参加 的工作会商制度,通过工作互动,使中药材产业发展同退耕还林、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生态农业发展等工作有机结合。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宁夏道地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意见》,针对我区中药材产业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更加有力的指导性意见。编制《宁夏道地中药材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宁夏道地中药材产业技术服务组工作方案》,加大对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

(二)明确主产区市县的责任

全区中药材主产区各市县区都要成立中药材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制定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和工作意见,将产业发展任务分解到各责任单位,要认真接受自治区道地中药材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的工作指导和督促检查。中药材主产区各市县区要确保技术服务到位,抽派专业技术人员具体负责中药才种植基地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要按照中药材产业发展实施方案要求,与区域内各责任单位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并将中药材产业发展任务完成情况纳入责任单位年终考核。

(三)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加快完善道地中药材种植以奖代补与项目带动相结合的激励措施,积极扶持中药材加工销售龙头企业建设,通过财政贴息的办法,增强其融资能力,引导民间资本和信贷资金投入中药材产业开发。整合国家、自治区涉及中药材种植、加工、流通的各类项目资金,有效提高项目资金的利用率。11 鼓励社会资金和外资投入中药材产业基地建设,引导金融、投资和担保机构对中药材产业项目提高授信额度和提供贷款支持。定期召开中药产品展览会与经贸合作推介会等活动,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吸引区外资金参与宁夏中药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四)扩大中药材产业招商引资力度

一是围绕医药重大研究开发与产业化项目、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建设、企业重点技术改造升级、道地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和药品专利申请与维持等重点领域,采取拨款补助、贷款贴息、地方配套等方式,吸引投资者参与宁夏中医药技术创新和产业化。二是对于外商、外地投资和合资在我区兴办的中医药加工企业,享受西部开发和高新技术企业土地使用、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对于新建或技术改造项目,从企业获利起,实施“两免三减半”的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中医药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增强抵御风险能力。三是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生产和重大产业化项目,获得国家和自治区批准后,可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相关政策待遇和政府扶持。四是鼓励区内、国内大企业与我区中药材主产市县建立多种合作关系,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和转让先进技术,对外来投资中药材生产企业设立的研究开发中心向当地转让技术,可持技术转让合同证明,按规定向技术部门申请,免征营业税。

几点具体建议:

要尽快改变我区道地中药材生产、加工和流通等环节仍 未摆脱分散和粗放模式的局面,需要相关部门发挥职能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为此特别建议:

1、建议由自治区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尽快建立由科技、农林、金融、中医药管理等多部门参与的宁夏中药材产业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要明确自治区特色产业专项资金切块由各责任单位负责安排,或由各责任单位提出安排方案建议后在自治区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的组织下充分听取各成员单位的意见。要根据我区中药材产业链各环节的特点,明确部门责任分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产业发展。

2、建议自治区财政支持设立自治区中药材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GAP认证、龙头加工企业技术改造、中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中药信息网络平台建设、中药产品出口的国际认证、技术人员培训等方面。

3、建议自治区药检部门支持在自治区和固原市药检所分别建立“宁夏中药材质量检测服务中心”、“固原市中药材质量检测服务中心”,通过建立道地中药材单品流通标准,形成质量检验检测机制,规范生产流通秩序,尽快提升宁夏道地中药材的品牌价值。

4、建议自治区发改委立项支持在六盘山区和中部地区分别建立中药材仓储物流中心,以解决我区道地中药材储存难、保质难的问题。

5、建议自治区教育部门制定特殊政策,支持宁夏大学、宁夏医科大学、宁夏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进一步办好“中草药 栽培与鉴定”和“药物制剂”(回药)本科专业,为宁夏及西部地区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力争使其成为我区在全国的特色优势专业。

6、建议自治区卫生部门制订宁夏中医药服务医疗保障特殊扶持政策,将符合条件的我区地产中药、回药和医院制剂全部纳入全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范围,并适当提高报销比例。

7、建议自治区商务、供销、农业等部门进一步加大对全区中药材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的培养力度,加快拓宽和搞活中药材销售渠道,提高药农的组织化程度。

下载嵩县中药材发展情况汇报2word格式文档
下载嵩县中药材发展情况汇报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南金乡中药材健康产业发展汇报材料

    南金乡中药材产业发言稿 党委书记 吴盛梨 各位领导、同事: 今天我们在此讨论安化县中药材发展战略,我现结合本乡实际情况做一个简短汇报。我将从南金乡中药材的发展优势,发展......

    张嵩小学汇报材料

    挖掘乡土资源促进校本课程 ——张嵩小学汇报材料 张嵩小学多年来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本、五育并举,培养特长”的办学方针,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大胆改革、努力探索,通过全体教职......

    中药材产业分析汇报

    二、中药材产业化发展存在问题 (一)缺乏政策扶持。一是政府鼓励农民发展药材生产出台的有关扶持奖励政策,受财力影响,标准低、要求高、难兑现;二是药材种植技术含量高,投入大,部分......

    中药材标准化种植汇报材料

    ***中药材标准化种植汇报材料 一、基本情况 ***位于**西部,东靠000,南连000,西依000,北与000接壤,面积67.68平方公里。省道徐合公路000线穿境而过,距县城25公里,交通便利,是连接甘南......

    禹州市中药材发展概况

    禹州市中药材发展概况 禹州地处中原腹地,山水相依,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禹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古就有“夏都”、“药都”、“钧都”之称。禹州市东邻许昌、长葛,北靠新......

    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康乐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康乐县中药材种植历史久远,面积大,品质佳,远销东南亚、港澳台及欧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欧洲人誉为“中国妇科人参”,是世界中药材中的上品,而康乐......

    宕昌县中药材发展典型材料

    在全市中药材产业开发现场会上的发言 中共宕昌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武福成 (2009年10月18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下面我就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向大会做以汇报,不妥......

    2014年发展什么中药材好[合集]

    2014年发展什么中药材好? 经历过牛市后的低谷后,市场开始反弹,大局稳定。据河北安国市中药材研究协会长期追踪部分常规药材品种价格数据统计分析,目前药材价格比2012年末同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