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药材发展的几个核心问题浅析[★]

时间:2019-05-15 06:18: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影响中药材发展的几个核心问题浅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影响中药材发展的几个核心问题浅析》。

第一篇:影响中药材发展的几个核心问题浅析

中药材是***的五个骨干增收项目之一,是***“***”战略规划的支柱产业之一,是***省***优势农产品产业基地建设重点之一。经过多年的培育,***中药材由传统种植过渡到初具规模,已逐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导来源。中药材作为农业生产项目,和***、***等绿色产业一样,当前正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长期积淀下来的几个核心问题必须得到破解。

一、基地问题卡住了产业的块头

问题简析:近三年,***中药材基地以每年建设====-====亩以上的规模速增,其增长速度仅次于***基地。到去年底,***中药材面积已达=.=万亩,占特色农产品基地总面积的==%,主产区药农人均面积达到=亩以上。笼而统之,基地面积确实形成了气候。但是,与基地密切相关的两个现实问题不容回避:一是种植分散、品种杂乱。目前,规模在===亩以上的种植大户***不到==户,大部分药材仍然处于零星种植的原始状态。品种方面,***既种植本地药材==种、大宗药材==种,也种植引进药材==多种,品种多而杂,科技含量停留在较低水平,没有形成本地的优势产品和拳头产品,缺乏带动力。二是关键品种的发展受制于人。虽然丰溪、向坝等乡镇采用“野转家”解决了部分种源问题,但由于***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和技术资料,没有建成规范的药材良种培育繁殖基地,许多市场前景看好、销售价格较高的药材种子全靠外购,引进成本高且遭遇“品种壁垒”,要想扩大销路好、见效快的基地规模,引种买苗只得任人叫价。

破题建议:一是稳控基地规模,根据***的土地容量,药材面积控制在==万亩以内为宜,不必在基地数量上盲目贪大。二是合理调整品种结构。加大传统品种选育和品质开发力度,以优质优势品种为突破口,推动生产要素向名、优、特产品聚集,力争把杜仲、黄连、玄参、冬花、川乌、独活、桔梗、柴胡、白附子等优势特色品种发展到药材总面积的==%。同时,抓紧外引进品种的本地化工作,尽快摆脱对良种种源的依赖状况。三是按照一乡一业,数村一品的要求,合理配置资源,着力培植一批药材大户、大村、大乡、大镇、大场,实行连片开发,聚集规模效益,打造基地板块,以适应国际中药材及中药饮片市场准入制度为目标,逐步提升产业化水平。

二、销售问题堵住了增收的盼头

问题简析:药材不同于其它农产品,卖不出去就是废草(根、皮)一堆。在拓展药材销路上,各地各部门想了很多办法,见到了一定成效,龙头企业和营销能人在药材销售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云浩药业集团已在工业园区划地==亩,筹建中药饮片加工企业;******有限公司也在***设办事处、药材收购部,并把兴建中药饮片加工企业的计划列入发展方案;已涌现出***镇的***、***,***乡的***等经销大户,每人年均药材经销额达===万元以上。但是,卖难的客观事实也大量存在,去年,约有==%的药材积压在农户家里,甚至约有==%积压在基地里没有采挖、采摘;有的药农迫于生产成本回收的压力,不得不低价出售,蒙受经济损失,农民靠种药增收的希望落空,生产积极性受到挫伤。与此相对的是,除国内中药材市场容量只增不减外,还有===多个国家和地区存在巨大的中药材市场。欧盟对中药材进行了统一立法,允许药店销售植物药;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的中草药已合法化;美国政策也放宽了对中草药的管理办法,正在对中草药进行立法,把草药作为治疗药物列入医疗而不再仅仅是作为对营养补充剂和替代药物。这些都将为中药材进入市场提供了广阔前景,也必将推动***乃至全国中药材产业的迅速发展。

破题建议:一是积极筹建***药材协会,在此基础上,指导***、***、***等药材种植重点乡镇和国营农林场筹建分会,将营销大户、经营能人和经纪人组织起来,依托协会的整体合力,突破销售难题。二是推动建立药材原产地营销网络体系建设,尤其要启动黄连等品种原产地保护及GAp认证的申报,培育原产地各类专业小市场,消除进入国内大市场和国际市场的障碍。三是开展网上销售业务,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多途径与国内各大中药市场和制药企业广泛建立合作关系,特别是加强已经落户***的***药业、***药业等制药企业的业务联系,真正实现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形式,推行订单农业,确保农民利益。

三、项目问题短住了发展的势头

问题简析:投入不足是***农业产业发展的“短腿”,中药材产业建设尤甚。上争项目是解决资金缺乏的重要途径。目前,虽然对***药业的中药饮片等几个项目进行了申报,但进展不理想,项目覆盖面也较小,不能对***的中药材生产起到大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项目争取的外部机遇已形成叠加之势,为***争取国家直接投入提供了政策保证。比如,***把中药材列入***基地建设范围,***早已提出打造“***”的发展目标,并将中药材列入***优势产业建设范围;今年***文件确定,***涉农专项资金投资总规模达到***亿元,财政资金主要向农村基础设施、农村社会事业、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倾斜,其中,用于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资金共有***万元,新增***万元专项用于林产品生产和加工;省财政今年已安排***万元资金,专项用于支持优势农产品板块基地建设,药材和***都在板块规划之列等等。

破题建议:一是进一步做好中药材发展项目规划、包装工作,尽快研究论证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方向、有资金来源的项目,组织专班向上争取。二是打好林业项目这张“牌”。***已决定将药材办设到***,以解决省、市没有药材产业方面的专门机构,

第二篇:影响中药材发展的几个核心问题浅析

中药材是***的五个骨干增收项目之一,是***“***”战略规划的支柱产业之一,是***省***优势农产品产业基地建设重点之一。经过多年的培育,***中药材由传统种植过渡到初具规模,已逐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导来源。中药材作为农业生产项目,和***、***等绿色产业一样,当前正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长期积淀下来的几个核心问题必须得到破解。

一、基地问题卡住了产业的块头

问题简析:近三年,***中药材基地以每年建设====-====亩以上的规模速增,其增长速度仅次于***基地。到去年底,***中药材面积已达=.=万亩,占特色农产品基地总面积的==%,主产区药农人均面积达到=亩以上。笼而统之,基地面积确实形成了气候。但是,与基地密切相关的两个现实问题不容回避:一是种植分散、品种杂乱。目前,规模在===亩以上的种植大户***不到==户,大部分药材仍然处于零星种植的原始状态。品种方面,***既种植本地药材==种、大宗药材==种,也种植引进药材==多种,品种多而杂,科技含量停留在较低水平,没有形成本地的优势产品和拳头产品,缺乏带动力。二是关键品种的发展受制于人。虽然丰溪、向坝等乡镇采用“野转家”解决了部分种源问题,但由于***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和技术资料,没有建成规范的药材良种培育繁殖基地,许多市场前景看好、销售价格较高的药材种子全靠外购,引进成本高且遭遇“品种壁垒”,要想扩大销路好、见效快的基地规模,引种买苗只得任人叫价。

破题建议:一是稳控基地规模,根据***的土地容量,药材面积控制在==万亩以内为宜,不必在基地数量上盲目贪大。二是合理调整品种结构。加大传统品种选育和品质开发力度,以优质优势品种为突破口,推动生产要素向名、优、特产品聚集,力争把杜仲、黄连、玄参、冬花、川乌、独活、桔梗、柴胡、白附子等优势特色品种发展到药材总面积的==。同时,抓紧外引进品种的本地化工作,尽快摆脱对良种种源的依赖状况。三是按照一乡一业,数村一品的要求,合理配置资源,着力培植一批药材大户、大村、大乡、大镇、大场,实行连片开发,聚集规模效益,打造基地板块,以适应国际中药材及中药饮片市场准入制度为目标,逐步提升产业化水平。

二、销售问题堵住了增收的盼头

问题简析:药材不同于其它农产品,卖不出去就是废草(根、皮)一堆。在拓展药材销路上,各地各部门想了很多办法,见到了一定成效,龙头企业和营销能人在药材销售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云浩药业集团已在工业园区划地==亩,筹建中药饮片加工企业;******有限公司也在***设办事处、药材收购部,并把兴建中药饮片加工企业的计划列入发展方案;已涌现出***镇的***、***,***乡的***等经销大户,每人年均药材经销额达===万元以上。但是,卖难的客观事实也大量存在,去年,约有==%的药材积压在农户家里,甚至约有==%积压在基地里没有采挖、采摘;有的药农迫于生产成本回收的压力,不得不低价出售,蒙受经济损失,农民靠种药增收的希望落空,生产积极性受到挫伤。与此相对的是,除国内中药材市场容量只增不减外,还有===多个国家和地区存在巨大的中药材市场。欧盟对中药材进行了统一立法,允许药店销售植物药;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的中草药已合法化;美国政策也放宽了对中草药的管理办法,正在对中草药进行立法,把草药作为治疗药物列入医疗而不再仅仅是作为对营养补充剂和替代药物。这些都将为中药材进入市场提供了广阔前景,也必将推动***乃至全国中药材产业的迅速发展。

破题建议:一是积极筹建***药材协会,在此基础上,指导***、***、***等药材种植重点乡镇和国营农林场筹建分会,将营销大户、经营能人和经纪人组织起来,依托协会的整体合力,突破销售难题。二是推动建立药材原产地营销网络体系建设,尤其要启动黄连等品种原产地保护及GAP认证的申报,培育原产地各类专业小市场,消除进入国内大市场和国际市场的障碍。三是开展网上销售业务,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多途径与国内各大中药市场和制药企业广泛建立合作关系,特别是加强已经落户***的***药业、***药业等制药企业的业务联系,真正实现公司 基地 农户的产业发展形式,推行订单农业,确保农民利益。

三、项目问题短住了发展的势头

问题简析:投入不足是***农业产业发展的“短腿”,中药材产业建设尤甚。上争项目是解决资金缺乏的重要途径。目前,虽然对***药业的中药饮片等几个项目进行了申报,但进展不理想,项目覆盖面也较小,不能对***的中药材生产起到大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项目争取的外部机遇已形成叠加之势,为***争取国家直接投入提供了政策保证。比如,***把中药材列入***基地建设范围,***早已提出打造“***”的发展目标,并将中药材列入***优势产业建设范围;今年***文件确定,***涉农专项资金投

第三篇:中药材发展现状

我县中药材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

一、产业现状。

近几年,我县加大中药材产业发展力度,把中药材产业做为富民强县的重点产业,推广“果药间作”“林药间作”等立体种植模式,中药材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产量、品质稳步提高。目前,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4.5万亩,其中枸杞2.2万亩,黄芪、黄芩、丹参、柴胡、知母等中药材2.3万亩。中药材年产量1.5万吨,产值过亿。全县中药材种植形成四大产业带。我县所产药材品质优越,特别是黄芪被称为“燕山黄芪”,黄芩被誉为“金丝黄芩”,党参被称为“都山党参”,青龙枸杞被称为“塞外红宝”。青龙枸杞飘洋过海,远销韩日以及东南亚各国和地区,其它中药材也以其优良品质,深为业内人士看重。

二、存在问题。

1、缺乏龙头企业。我县是药材种植大县,但至今没有一家制药企业,除能对枸杞进行烘干外,甚至没有一家进行分拣、分类、清洗的简单加工企业。我县的黄芪大多经安国出口韩国,安国客商在我县收购鲜黄芪,经过清洗,按粗细、长度进行分类、捆扎,其价值就提高7—10倍。其它如黄芩、知母、桔梗、防风等也存在上述情况。直接出售初级产品,不能体现中药材的真正价值,将直接影响种植户的经济效益,挫伤他们种植药材的积极 1

性。

2、没有品牌。青龙有多种中药材品质优良,地道药材也很多,但一直没有叫得响的品牌,没有一个正式商标,被冠以别人的名号,处于为人作嫁衣的尴尬境地。

3、市场信息不灵。一方面是农民盲目种植,造成积压、滞销,如前几年种黄芪,种子炒到100元1斤,到秋天每斤黄芪0.2元,都不够出土的人工费,严重挫伤老百姓的积极性,以致于这几年行情看好也没人敢种。另一方面在价格上受制于人。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灵,不知外面的市场价格,农民只能贵买、贱卖,即使市场看好,价格也被小商、小贩压到最低、甚至不合理的地步。

4、中药材种植技术水平低。我县中药材种植虽有几十年历史,但受传统、规模等条件制约,种植技术水平一直较低。只有枸杞、黄芪、黄芩、柴胡等品种种植技术比较成熟,其它药材品种的种植还处于摸索阶段, 只有书本知识,缺乏实际经验,没有一整套的种植管理技术,典型引导、技术示范工作亟待加强。

5、规模小,效益低。受上述因素制约,我县中药材种植地块分散,种植品种、面积、产量、品质极不不稳定,难以形成规模,不能发挥效益。

三、我县发展中药材生产的优势条件

(一)自然条件。

我县属温带大陆型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积累,提高药材有效成分。据安国业内人士透露,青龙所产黄芪、黄芩其品质远远高于安国及山东所产,特别是黄芩,我县两年生黄芩的有效成效高于外地三年生的黄芩。因此,我县所产的如枸杞、黄芩、知母等药材近年来一直是安国市场上的抢手货。由于工业欠发达,我县的大气、水、土均无污染,符合环保要求,为标准化生产提供了必要条件。我县属山区,地势起伏,地形多样,有河谷地,有山坡地,有阳坡地,有背坡地,小气候环境丰富,习性不同的药材能找到适宜的生长环境,这是平原地区不能比的。又如柴胡喜欢阴湿环境,我县的背阴山坡适宜其生长,平原地区的就很难找到这样的环境。中药材中有许多品种原本生长在山上,在平地种植其产量、品质很差,病虫害多,在山地种植,由于接近其野生长环境,其品质、产量均较平地大大提高。不同的气候及多样的地形条件,是我们开展中药材种植的独特优势条件。

(二)社会经济条件。

安国是典型的平原农业大县,我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工业欠发达的平原地区,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极大,对土地的期望值也很高。但我县除了耕地外,还有430万亩山场面积,总面积更是安国市面积的7倍。条件的差异必然形成不同的经济发展思路。在我县种植中药材,每亩比大田作物高出200到300元,农民就很容易接受。在我县种植市场需求量大、价格平稳的药材,效益可观,风险不大,农民易于接受。近几年山东、安国等地的黄芪种植很少,有轮茬倒作的原因,也有上述因素影响的结果。我县大力推广的“果药间作”种植模式,引导农民跳出“一分田”的小圈子,在“八山”上做大文章,把药材种植从平地引向山地,提高了效益,还原了药材野生环境,从而提高了药材品质。更重要的是,充分利用中药材的可再生性,一次种植可多次采收利用,实现了循环发展。利用黄芩、柴胡、远志、知母等药材的多年生习性,市场行情好时出土上市,行情不好时继续生长,“待价而沽”,有效规避了市场风险,受到了农民的欢迎。

四、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思路

我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思路是:发展特色优势品种,适度扩大种植面积,推广“果药间作”,培育品牌,建立龙头企业,加快中药材产业建设,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发展特色优势品种。中药材生产强调其地道性,地道的药材才能被市场认可。要结合青龙实际,推广品质好,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的中药材品种。经过几年的发展,结合市场实际,今后几年我县中药材的主栽品种是黄芪、黄芩、知母、丹参。这几种药材在我县种植已获成功,品质优良,为市场大宗用货,价格平稳上升。这次在安国考察时发现,我县的枸杞在安国市场很少见,新引进的韩国枸杞根本见不到,据当地商户说都直接出口韩国了。因此,无论是本地枸杞还是韩国枸杞都有市场前景,今后几年应大力发展。同时,积极引进高产出、高效益品种,进行试验、示范、推广。适度扩大种植面积。没有规模就没有市场,没有市场

就没有效益。我县的枸杞如果没近2万亩的面积,就不会有今天火热的市场,农民也不会得到这么大的效益。我县的黄芪、黄芩、丹参、知母等药材虽有种植,但面积不大,产量有限,收购季节都是供不应求的局面,不存在卖难的现象。推广“果药间作”。实践证明,“果药间作”适合我县“山多地少”的实际情况,有效解决了发展特色种植与耕地不足的矛盾,是一项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种植模式。据统计,全县共有60万亩栽有果树的山坡地,推广“果药间作”如达到四分之一,按每亩增收400元计算,一共可增收6000万,对提高农民人均收入具有重要意义。培育品牌。对我县的几个优势中药材品种,要联系专业权威机构进行化验、认定,明确其有效成分含量,确定其优质等级,取得鉴定证书。在此基础上,协调企业或协会组织结合GAP认证,注册商标,树立青龙中药材的绿色品牌。建立龙头企业。可以是种籽秧苗供应企业,也可以是药业商贸流通企业,更可以是饮片加工、制药企业,只要能促进全县中药材种植,我们都可以引进来,给予扶持,促其发展壮大。

2009年10月

第四篇: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康乐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康乐县中药材种植历史久远,面积大,品质佳,远销东南亚、港澳台及欧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欧洲人誉为“中国妇科人参”,是世界中药材中的上品,而康乐县的膜侧中药材以其品质优、产量大、品质好,深受更欢迎。2006年该县申请注册了中药材无公害认证。2009年,全县种植中药材3.62万亩;总产量达5453吨,值产达12609万元;3000吨,产值达1.77亿元。“陇宝”牌莲花山中药材醋、“奥妮雅”中药材系列化妆品、中药材酒、中药材鸡、中药材鸡蛋地方优势品牌初步形成,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膜侧中药材”已成为县域特色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其系列产品已成为促进产业良性发展的新亮点。

1、中药材种植发展现状与优势

(1)现状 康乐县中中药材主要分布于在西南部的莲麓、景古、五户、草滩、胭脂、上湾、鸣鹿、八松几个乡(镇),该区平均海拔2000 — 2400 m,水、肥、光、热及土壤条件均属全县最佳,有耕地面积18.61万亩,是该县中药材生产的最佳地带。近年来,康乐县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将“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市场:作为中药材产业作为优化种植结构、实现富民富县的首要任务,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扩大种植面积,着力建设国家级中药材药源基地,2007年,全县种植中药材3.48万亩;总产量达5453吨,产值达1.77亿元。

(2)优势 康乐县发展中药材产业具有比较优势有:资源优势,我县地处中纬度、中海拔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农区向牧区、冷暖向干湿过渡地带,植被良好,生物群落多样,是中药材、党参的主要原产地之一,境内分布着中药材、党参等300多种野生中药材,年采集量达1000吨;种植中药材具备天时条件;地缘优势,我县在气候、水系、温差等方面优于其他种植区,是公认的“中药材”最佳栽培区之一,所产的莲花山中药材称为岷归精品中的精品;有近20万亩耕地非常适宜中药材种植;种植优势,农民在长期的采药、驯化和人工种植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经验,发展中药材产业兼具人和优势;技术优势,栽培经验和技术逐步完善,探索出了良种选育、野生药材驯化、膜侧种植、中药材直播栽培、专用肥料开发等关键技术,为中药材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加工优势。“义顺”获得甘肃著名商标,中药材系列产品生产GMP认证即将通过,1500吨中药材醋生产线引进使中药材就近收购、精深加工成为可能;市场优势,当前,中医药国际化正在加速,世界中草药市场需求的两位数递增和消费者对中药材系列产品的认可和为我县中药材产业的产业化生产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天地。

2、中药材产业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种植规模发展不够,种植分散,标准化生产水平较低。该

脱节,使得加工企业原药材收购困难,购销合同往往不能按约兑现,严重影响了农户、基地、公司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的健康运行。

(4)龙头不强,品牌不响,已经成为产业化发展的“瓶颈”。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是加速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关键,经过几年的发展,该县莲花山药业公司已累积资本3000多万元,建成300平方米的中药材提取浓缩、580平方米的中药饮片加工、500平方米的中药材醋、500平方米的中药材酒、380平方米的中药材洗涤化妆品生产和600平方米的药材专用肥、2000平方米的周转库房、110立方米的中药材专用冷藏库,形成年加工中药材醋500吨、中药材1000吨,收购销售中药材10000吨的能力。但由于生产车间狭小,专业人才匮乏、企业周边环境欠佳等因素制约,严重影响企业全天候生产。同时,由于品牌培育仅仅停留在地方品牌的水平上,品牌效应较弱,缺乏大市场知名度,市场份额低,造成外地收购商抢断本地原药材,本地企业靠外地市场再供应,原材料进购环节增多,产业效益大打折扣,影响产业规模扩张和层次提升。

3、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的对策与建议

(1)加大扶持力度,实现规模化生产。统筹整合资金,对良种选育、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培育、技术培训与示范推广等环节进行重点扶持。借鉴该县畜牧产业发展中成功的扶持政策,对集中连片新建基地,按亩补助苗价补贴、化肥补贴,由企业实行交售奖励,通过优惠政策调动企业与农户的积极性,引导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扩大基地规模,实现规模生产。

(2)加强技术支撑,提高产业化水平。利用科技特派员体制和党员帮扶机制,对中药材产业发展重点乡(镇)政府、企业选派20—30名科技特派员,带动建设示范基地,进行技术与信息、生产与市场全程化服务。要加强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行GAP规范化种植,特别是在种植、施肥、病虫害防治、采收等关键环节面制定出强制性标准,提高原药材品质。

(3)培育龙头和品牌,促进产业升级。建议下大气力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营造“康乐”地理标志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理念,积极引进知名加工企业和营销公司,走开放式发展的路子,扩大生产规模。要加强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协调解决莲花山药业公司1500吨中药材醋生产线建设用地10亩,原药材晾晒场地20亩。依托义顺“名酒联销网”建立中药材增值产品市场营销联合舰队,争取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占领西北市场,抢占国内市场。积极推进中药材、党参原产地认证和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进一步加强企业与基地、农户的对接,形成“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稳定利益共同体,加粗和延长产业链条,加速龙头企业的培育壮大,打造“康乐”品牌,提高知名度,增强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提升生产效益,带动优势转移、产业扩张和效益升级。(4)遵循市场规律,繁荣中药材流通。建议采取社会融资、招商引资,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强中药材市场建设,建立中药材交

第五篇:禹州市中药材发展概况

禹州市中药材发展概况

禹州地处中原腹地,山水相依,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禹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古就有“夏都”、“药都”、“钧都”之称。禹州市东邻许昌、长葛,北靠新郑、新密,西北同登封搭界,西南部与汝州、郏县、襄城接壤。东西长55公里,南北宽47公里,总面积1472平方公里,全市共设有26个乡、镇(办),常住人口121.36万。

一、禹州中医药文化发展历史

禹州地处伏牛山余脉与豫东平原过度带,北部、西部、西南部群山环绕,山前丘岗起伏,中部和东南部平原广阔。颍河自西向东贯穿全境,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降雨适中。特殊的地貌特征和自然地理气候,形成了若干个生态类型区,孕育了得天独厚的药材生长环境,中药材资源丰富,道地药材众多。禹州人杰地灵,从黄帝、雷公隐居具茨山尝草寻药开始,先后有神医扁鹊、医圣张仲景、药王孙思邈等医药圣贤移居禹州,行医采药、悬壶济世、著书立说。明太祖朱元璋诏令全国药商汇聚禹州,成立药商会,形成了每年三月为期一个月的药材交易大会。清朝乾隆年间,全国22个省的药商先后在禹州城开设药庄、药行、药铺、山货行、洋货棚,建立会馆客栈等。长期的药材交易,催生了以药分类的甘草帮、茯苓帮、党参帮和以地域分类的众多会馆,其中以山西、怀帮、江西、十三帮四大会馆最为壮观,建筑规模、经营品种、成交数量堪称历史之最。经过不断的发展壮大,禹州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华药都”。

禹州药材资源丰富,动、植、矿物药材达1084种,丹参、金银花等名贵道地药材达45种,其中禹白芷、禹南星、禹白附、禹粮石、会全虫、会春花、禹密二花等被载入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禹州中药材加工、炮制过程中的“浸、泡、煅、煨、炒、炙、蒸、煮”和“九蒸九制大熟地”等工艺更具独到之处。有的饮片加工后,细如丝、吹能飞,片片均匀、厚薄适宜。在炮制方法上以精益求精而久负盛名。“药不经禹州不香,医不见药王不妙”就是禹州中医药文化的精髓。

新中国成立之初,近百家药商先后完成社会主义公私联营改造,成立有联购联营组、丸丹膏散药业同行业工会、制药生产组、制药生产合作社、医药行业联合会等组织,对批发、零售、收购等领域进行整顿,多次组织销毁伪劣药品,维护禹州中药材的质量和信誉。与此同时,还多次举办中医进修班、学习班和技术扫盲教育等,总结传统工艺,培养专业继承新人。在自然灾害和特殊的历史年代,禹州人从不忘记药业的发展和创新,成立中医院,组建中药生产企业。在艰苦的生产生活环境下,先后研制出“葡萄糖粉”、“人造自来血”、“橙皮糖浆”、“杏仁水硫酸亚铁”等,其中“星禹牌”九天阿胶先后获省政府工业优质产品证书、国家医药总局优质产品等荣誉。

改革开放以来,禹州中药材种植、生产、加工、经营等有了较大发展。一批老药师、老中医、老掌柜以此为契机,重操旧业,纷纷提笔操刀、开厂设铺、育苗种植,对传统工艺、丹药妙方进行著书立志,对名贵药材进行培育,抢救、传承中华民族之瑰宝。三十多年来,通过政府和药农、药商的大力推动,禹州的中药材产业得到了传承、发展和壮大。国内外药商、生产加工企业纷纷慕名而来,昔日的繁荣景象得到恢复,“药进禹州倍生香”的赞誉再次成为现实。1985年3月,中断35年的“小禹州”药材交流会在禹州召开,除西藏、辽宁和台湾省没有参加之外,全国其它省、市、自治区代表1165人参加,会期7天,成交额2728.8万元。1996年9月,经国家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禹州成为全国十七家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也是河南省唯一的国家定点药材专业市场;2003年6月,被评为全国十佳中药材专业批发市场;2004年获得全国十七家专业市场唯一一家中药饮片特许经营资格;2006年10月28日和2007年4月9日,禹白芷、禹南星、禹白附、豫西丹参4个品种分别取得国家原产地域地理标志认证,在全国县级名列前茅;2007年11月,禹州市中药材种植被省农业厅、河南日报社评选为“河南十大中药材种植基地”;2008年7月19日禹州的牛蒡子、石榴种植取得了河南省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的认证;2008年“禹州药会”和“禹州中药传统炮制技艺”分别

列入河南省和国家非物质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12月被农业部批准为全国唯一的中药材加工示范基地。禹州现已成为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种植养殖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单位。

二、禹州中药材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禹州市委、市政府充分挖掘中医药文化资源,确立了建设大中医药产业的格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中药材种植为龙头,以提高中医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内外竞争力为核心,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传统优势和特色,整合药业资源,完善政策措施,突出龙头带动,强化示范引导,不断改造和提升中医药产业发展水平,扎实推进中医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中药材种植

2010年,禹州市中药材种植面积约40.1万亩,建成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25个,种植品种47个,年产值6亿元,全市人均增收500元以上。主要形成了以西部丘陵山区为重点的8万亩杜仲种植基地和10万亩木瓜、山茱萸、连翘等木本药材种植区域;禹白芷、禹南星、禹白附的标准化种植面积分别达到2500亩、1500亩和50亩;以浅井、苌庄、无梁、花石等乡镇为中心的3.5万亩禹密二花基地;以古城、郭连、山货为中心的3000亩禹白芷基地;以山货、朱阁、小吕、张得为中心的2.3万亩豫西丹参基地;以山货、张得、朱阁、范坡四个乡为中心的3260亩杭白菊种植基地;以张得、小吕

乡为重点的3000亩怀菊花和2500亩防风种植区域;以古城、山货为重点的3000亩白术种植区域;以梁北、小吕、张得、火龙、方岗为重点的5000亩地黄、3000亩板蓝根、2000亩山药、1500亩玄参、600亩黄芩种植区域;以无梁、郭连为重点的500亩何首乌种植区域;以褚河为重点的500亩夏枯草种植区域;以朱阁为重点的1500亩生姜种植区域;以顺店为重点的3000亩柴胡种植区域;文殊、朱阁、范坡、张得、方山、花石、苌庄为重点的1.3万亩迷迭香种植区域;文殊镇的万亩银杏种植基地等。与此同时,还积极探索“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药材基地建设产业化经营模式,采用“企业+药材种植合作社+农户”的形式,打造“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为解决种植零散、管理粗放、规模小、效益低的问题,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机制,以森源本草和春发菊业两家企业为依托,组建了9个药材种植合作社,实现了土地反租、社员入股、农户经营的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新格局。

(二)中药材生产

截至目前,全市已注册的中医药生产、加工企业33家,从业人员4000多人,实现中药材就地转化15万吨/年,年产值达20多亿元。主要生产企业有:

1、禹州市药王制药有限公司:始建于1956年,现有员工510人,其中各类专业人员217人,厂区占地面积7.2万平方

米,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主要生产中成药片剂、丸剂、散剂等9个剂型118个品种。2002年,投资9000多万元,按国际《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标准进行了异地重建,于2003年通过GMP认证。产品以中药“中风回春片”、“活血壮筋丸”为主导,带动其系列产品“九天阿胶”、“一把抓”、“六味地黄丸”、“香砂养胃丸”等,同时,拥有一大批自主产权的独特产品尚待投资生产。目前,该公司发挥禹州道地药材优势,建立了符合《良好农业规范》(GAP)的种植基地1万亩,带动农户4000户。

2、禹州市森源本草天然产物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7280万元,公司主要致力于迷迭香天然抗氧化剂天然生物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其生产设备具有国际水准,生产工艺属国际前沿,并拥有符合《中药提取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EP)的迷迭香种植基地1.5万亩,迷迭香种苗繁育基地50亩。现有迷迭香系列产品12个,国家发明专利13个,2007年被河南省科技厅授予河南省科技企业称号。目前,每年可生产300吨抗氧化剂和20吨精油,实现产值1.05亿元,利税2890万元。

3、河南青山药业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由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禹州加工炮制技艺代表人朱青山创办。2005年10月,通过了河南省中药饮片GMP认证,并被认定为许昌市农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09年,该公司承担的河南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中药饮片与炮制规范化研

究”获许昌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0年,建立了1000亩禹白附种植基地,年加工中药饮片1800吨。

4、河南中加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由河南华中医药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加拿大中远国际有限公司共同出资1.2亿元按GMP标准兴建,占地面积101亩,已完成一期投资5600万元,拥有8个国药准字号药品,建成中药提取、片剂、硬胶囊、颗粒剂、合剂及外用洗剂等六条生产线,并于2008年10月投入生产,年生产片剂3亿片,硬胶囊2亿粒,颗粒剂1500万袋,口服液3000万支,洗液720万瓶。年可消化中药材1766吨,实现产值4亿元,利税1.6亿元。

(三)中药材贸易

1、中药材交易市场

1987年7月,市政府组织兴建了占地近百亩、能够容纳300多家商户的中药材交易市场——药行街。随着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外来药商的加入,市政府于2001年投资2亿元建成了占地面积400余亩、符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的禹州市中药材专业市场。该市场南北街13条,东西街3条,三层以上商住楼2000余间。其中交易大厅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可容纳2500个摊位,是集仓储、银行、宾馆、物流、资讯、娱乐等功能齐全的大型现代化中药材专业市场。2003年6月,被评为全国十佳中药材专业批发市场;2004年获得全国十七家专业市场唯一一家中药饮片特许经营资格。

2、中药材经营

目前,北京同仁堂、北京久源堂药业、广州白云山制药、桂林三金制药、辅仁药业、香港药王制药等知名企业和650多家药行入住中药材市场,固定从业人员达2万多人,市场经营品种2600多个,年交易额在20亿元以上。

为加快中药材的周转与流通,禹州市又引进资金,设立了河南省万家中药材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和河南华中药业物流有限公司。其中:河南省万家中药材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中药材科研、开发、展览、交易、仓储于一体的大型中药材营销企业。项目总投资3.8亿元,规划占地470亩,规划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计划建设一座23层研发大楼,还要建设与其配套的电子交易大厅、展览馆、中医药疗养会所、物流配送中心、单体面积7000平方米的温控仓库10座和30万亩的中药材种植基地。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存储50万吨中药材,交易量达到100万吨以上,交易额达75亿元,营业总收入10亿元,利税2.85亿元,能够直接安排3000人就业。届时,将形成全国最大的中药材物流交易中心。目前该项目正在有序建设之中。

河南华中药业物流有限公司是由大禹名都药业有限公司、郑州永大臵业有限公司、河南瑞鑫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兴建,占地面积400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3.8亿元。主要建设仓库设施、电子交易大厅、会展

中心、综合办公楼、职工宿舍楼及生活配套设施等。项目投产后,可为社会提供6500多个就业岗位,年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利税3.98亿元。目前药业物流已经投入运营,其他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3、“药王孙思邈医药文化节暨2010中国禹州中医药交易会”成果

第八届“药王孙思邈医药文化节暨2010中国禹州中医药交易会”于2010年10月26日-28日召开。以“文化、和谐、共赢、发展”为主题,以医药产品展示、贸易洽谈、学术研讨、项目合作为主要内容。参会的省内外企业853家,其中知名企业23家,全国百强制药企业10家;参展的高知名度企业38家;国内外客商3000余人,其中境外客商25人,省外客商89人;交易额6.8亿元。与此同时,签约项目54个,签约额62.8亿元,引进资金48.2亿元,其中医药类项目9个,约9亿元人民币。邀请北京大学、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和知名企业负责人等围绕中药材基地标准化种植、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禹州中医药产业发展趋势等进行探讨。本届药交会成果居历年之最。

三、禹州中医药发展展望

(一)禹州市产业集聚区

禹州市产业集聚区是河南省政府首批公布的175个产业集聚区之一,规划总面积为29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即

西产业园,9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为装备制造业;发展区、控制区,即东产业园,10平方公里,采取“区中设园”的模式,其中规划了机械加工产业园、档发工业园、中小企业创业园,主导产业为机械加工、食品、中医药业,配套发展金融商贸、商务服务等;专业园区,即钧陶瓷产业园,10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为钧瓷及建筑陶瓷业。近年来,禹州市先后投入7.5亿元,完善产业集聚区内供排水、路灯、绿化、燃气、电力、通讯、热力等配套设施,实现了“七通一平”,形成了四通八达、便利快捷的道路网络,具备了承载大项目、高新技术项目、多项目随时、同时入住的条件。

为加强对入住园区项目的管理和服务,专门成立了禹州市产业集聚区委员会,具体负责处理集聚区内的各项日常事务。为优化发展环境、助推经济发展,禹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招商引资、鼓励全民创业的优惠政策。为认真做好项目管理和服务工作,对新入住项目推行一站式办理、限时办结等制度;对已入驻项目,实行定期督察、定期汇报、定期例会、领导分包制度。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成立了重大项目联席会议办公室,市委、政府主要领导每周召开项目建设联席办公会议,对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推进项目建设。

禹州人杰地灵、物华天宝。钧都、药都、夏都的美誉正吸引更多的有识之士前来禹州投资。截至目前,集聚区内已

经建成了以医药食品、装备制造为主导的各类企业达到200多家,2010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0亿元,税收2亿元。

(二)发展规划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国粹”,中医药文化又蕴涵着无穷的潜力、魅力和财富。作为中医药发祥地之一的禹州市,承担着重要的保护、发掘和创新的历史责任。对此,禹州市编制了《禹州市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发展方向和总体思路。

1、基地建设

稳定40万亩的种植面积,建成10个2000亩以上的连片种植区域;建成3个1万亩以上规模的专业药材园和15个2000-5000亩的专业药园;对天然野生药材区域进行保护性开发;依托现有的生产企业,引进1-3个高新产业项目,形成生产加工基地;依托物流配送中心,建立专业运输基地;依托中医药文化研究院、针灸、正骨、推拿、中医世家和民间祖传秘方等,建立门类齐全的专业研究基地。

2、特色药业保护

禹州市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医药品牌300多个,涵盖的用途也非常广。对道地药材、名贵药材、珍品培育、新品引种、妙方收集等加大申请保护、发掘力度,确保禹州中医药得到传承和发扬光大。

3、中医药文化建设

目前,投资8000万元的怀帮会馆、十三帮会馆的大殿、戏楼、影壁、厢房等恢复修建项目正在实施当中。市政府投资3600万元的禹州市中医药博物馆正在建设,预计2012年5月1日开馆。以上项目建设,对丰富和展示禹州千年药都的发展历史,汇集社会祖传秘方和民间灵丹妙药,研究探索传统工艺和高新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继承和发扬,实现禹州中医药产业的跳跃式发展,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以旅游景区为依托,以药为媒,丰富医药旅游文化经济内涵;以文艺团体为依托,创作中医药历史剧目,弘扬禹州的中医药发展历史;以互联网、电子商务为依托,建立专业数据图库,把禹州推向世界、让世界了解禹州。

总之,禹州中医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一方宝土孕育了中医世家、名医妙手,代代传承、层出不穷。独创的民间土方、灵丹妙药润泽着代代华夏儿女的幸福安康。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蕴藏着无穷的潜力、广阔的前景和雄厚的宝贵财富。我们坚信,有勤劳智慧的禹州人的勇于创新、有市委市政府的鼎立支持、有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有国内外慧商的积极投入,禹州中医药产业的明天一定会更加辉煌!

二0一一年八月十六日

下载影响中药材发展的几个核心问题浅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影响中药材发展的几个核心问题浅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装饰公司企业战略发展核心问题探析

    装饰公司企业战略发展核心问题探析 [摘 要]本文首先从内外部环境各个角度出发,对装饰公司企业战略发展进行了简单的SWOT分析,并据此提出了装饰公司企业战略发展的一些策略如根据......

    宕昌县中药材发展典型材料

    在全市中药材产业开发现场会上的发言 中共宕昌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武福成 (2009年10月18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下面我就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向大会做以汇报,不妥......

    2014年上半年中药材发展总结

    XX镇2014年上半年中药材工作 自查报告 县中药办: 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在中药材办的大力支持和广大产业户共同努力下,全镇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全县农村暨农业主导产......

    发展中药材产业的调查报告

    充分开发药材资源,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既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又可有效保护生态环境,达到强县富民的目的。尽管我县中药材产业开发起步慢、基础差,但也拥有许多......

    嵩县中药材发展情况汇报2

    嵩县中药材发展情况介绍 (嵩县农业局) 一、嵩县基本情况 嵩县地处豫西伏牛山区,东径 111°24'-112°22',北纬33°35'-34°21',总面积3008平方公里,是河南省第四版土大县,人口59万......

    靖宇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状况

    靖宇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状况汇报材料近年来,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等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立足“建设富裕的长白山区特产县和构建生态效益型特色农......

    五寨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报告

    中药材发展现状 中药材种植的收益,一直是困扰着当地农民大面积发展的原因,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县东秀庄乡小双碾村是出了名的中药材种植示范村,种植面积达3000多亩,其中有3户农......

    汉源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报告

    汉源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报告 为整合资源,充分发掘汉源独特的中药材资源优势,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步伐,做大做强我县中药材产业,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中药材产业发展工作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