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并举戏曲政策的现实意义(定稿)
“三并举”戏曲政策在戏曲发展中现实意义
曹玮
一.何为“三并举”的戏曲政策
1960年4月13日至6月17日,文化部在北京举办“现代题材戏曲观摩演出”。文化部副部长齐燕铭在总结报告中对戏曲改革的方针和剧目政策作了明确的表述;“我们要提出现代戏、传统戏、新编历史剧三者并举。既大力发展现代剧目;积极整理改编和上演优秀的传统剧目;提倡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创作新的历史剧目。”1自此“三并举”第一次作为戏曲剧目政策正式的被提出了。
二.“三并举”戏曲剧目政策的特定涵义
中国戏曲产生于封建社会,因此根植于封建社会的传统剧目必然带有深刻的时代烙印。从新民主主义开始,一些接受五四运动感召的新知识分子就开始对传统剧目进行彻底的改造。新中国建立后,各行各业百废待兴,对于文艺的改造中,对戏曲的改革当然还是首先从传统戏入手,但戏曲绝不能只局限于传统,反映新时代、新社会、新生活的是建国后文艺工作的首要任务。1950年召开文化部全国戏曲工作会议后,开始了对传统戏曲的改造工作。对传统剧目的改造与禁演导致了戏曲工作者创作新剧目的热情。因此1952年举行全国戏曲观摩大会上涌现出了大批优秀的现代题材与新编历史题材的剧目。但从五十年代开始,在戏曲政策始终忽左忽右的不断偏离中,各题材的剧目一直不能平衡发展,这就出现了新的矛盾。这种矛盾不断复杂化,它们之间的不可调节完全制约了戏曲的发展。这时一种能够调节并可以起到真正指导作用的政策呼之欲出,作为一种戏曲剧目政策,“三并举”的观念已经开始萌芽。
1956年和1957年召开的两次剧目工作会议提出了的对传统戏的解禁,然而传统剧目的“大开放”又挤压了其它题材剧目的创作与演出。1958年随着“大跃进”之风的骤然兴起,“以现代戏为纲”的口号将戏曲的中心又转移到现代戏上来,大批粗制滥造的现代戏淹没了其它题材剧目的演出,遏制了剧目的多样发展,必然引起了大众的不满。1959年在扭转了“大跃进”的错误思想后,戏曲剧目的创作与演出又逐步步入正轨。
从“禁戏”到“大开放”到“以现代戏为纲”戏曲剧目发展正经历着一次又一次次“反复”,加之1959年新编历史剧又开始逐渐步入成熟,于是随着对“大跃进”政策的整体调整,戏曲剧目的“三并举”政策终于在1960年由文化部正式的、完整的提出了。
三.“三并举”剧目政策确立在新时期戏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一)“三并举”剧目政策的产生结束了戏曲剧目生产中“混乱”与“反复”的历史 1 齐燕铭:《现代题材的大跃进—祝现代题材戏曲剧目观摩演出的胜利》,《中国戏曲志 北京卷》,辽宁美术出版社,1994年版,第1470~1471页
在轰轰烈烈的戏曲改革中,对戏曲剧目的改革是最艰难的一项工作。从“改戏”开始,针对传统剧目,新编剧目间到底孰轻孰重,关于那个才是中国戏曲的命脉,什么才属于社会主义,才是真正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文艺样式的争论始终不绝于耳。为此引发的一次又一次戏曲界大张旗鼓的改良创新运动也层出不穷。从文化部召开的第一届全国戏曲工作会议到每一次的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再到两届全国剧目工作会议,戏曲剧目问题始终是被关注的热点,同时也就是在这一次次的活动中,戏曲剧目在忽“左”忽“右”的摇摆中艰难前行。
全国第一次戏曲工作会议上后,政府部门的对戏曲进行“三改”,但在执行中的对传统戏采取的“禁戏”指示影响了传统剧目的生存,在纠正了对传统戏的极端做法后,1957年的“反右”运动又掀起了戏曲现代戏创作的高峰,在对待戏曲中的许多错误政策都是从1957年开始的。
对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基本国情的片面乃至歪曲的理解,认为从社会主义到共产主义只是一个过渡,社会主义马上就会过去,共产主义即将到来。因此在经济上追求多快好省,上层建筑,文化艺术乃至于戏曲更是应该加快迈进。在思想上的盲目,导致了一部分人民族虚无心理的产生,认为中国的旧文化没有保存的必要,而另一部分人对戏改本身持否定态度,认为还是要演旧剧目,而且是没有经过修改的。
思想上的混乱一定会影响到事物实践的过程,在戏曲向前迈进的实践过程中,剧目问题的反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戏曲的创作与演出,尤其是从1957年开始,传统剧目又遭到禁锢,而新创作的现代剧目又粗制滥造,戏曲发展陷入低靡。在这种情况下,1960年的“现代题材戏曲观摩演出”会后总结发言中,齐燕铭提出了“现代剧,才传统剧,新编历史剧三者并举”的戏曲剧目政策,使剧目发展又出现蓬勃景象。有人评价说“戏曲剧目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的标志是‘三并举’的产生。”2
(二)从五十多年中国戏曲的艺术实践上谈“三并举”剧目政策的作用
1.推动了剧种的进步和发展
1.1.表演
在经历了戏曲从过去旧体制向新体制的迈进后,新的戏曲政策被建立,给戏曲艺术带来了勃勃生机。广大的戏曲艺术家与文学家,评论家为盟,参与到剧本创作与表演艺术中,他们将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审美积淀投入到戏曲艺术中,使戏曲艺术更全面化更具审美性,成就了戏曲艺术的博大精深。
在传统剧目与新编剧目同时出现在戏曲舞时,旧有的以“角儿”为中心的旧戏班表演体制不再适应新社会的特色,取而代之的是以表演为中心的编、导、演、音、美全方位发展的剧院演出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各个专业全力辅助主演更好的发挥出演艺才华以达到充分诠释出剧目意味的目的,又要不断进行推陈出新的尝试。
比如京剧《红灯记》中,为了突现铁梅誓为爹爹、奶奶报仇的一腔悲愤和继承他们革命遗志的决心,为区别之前“我家的表叔数不清”的唱段中活泼天真的性格特色,在之后“提2 张庚:《当代中国戏曲》,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年版。
起敌寇心肺炸”的唱段中破例用了[西皮娃娃调],而在传统京剧中,旦角除男扮女装外,是不唱小生[娃娃调]的。再如传统京剧中,老旦不念京白,而在《红灯记》中,高玉倩借鉴评书、大鼓等说唱和朗诵艺术,在“痛说革命家史”中创造了吟诵式的老旦京白,把这段革命家史诉说的铿锵有力,血泪并下,堪称现代京剧念白艺术的精品之作。
这些在传统戏中的革新,在新编历史剧中的出新,以至于在现代戏中的创新,无不依附着各个剧目活跃着的生命力,想必在50多年前的京剧舞台上这些都是罕见的。
1.2.音乐
戏曲自形成以来,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其表现内容以古人为主。新编剧目出现后,反映现代生活,成为了舞台上的新课题,因此京剧的革新也就变成必然趋势,新的声腔,板式孕育而生,乐队的编制也发生了很大改变。
众所周知,在戏曲音乐中,除了演员的演唱外,还有乐队的伴奏。唱腔是主体,乐队对唱腔加以烘托和补充,起到必不可少的辅助作用。
旧时乐队又被称为“场面”,分“文场”(包括京胡、三弦、月琴在内的管弦乐)和“武场”(包括板鼓、大锣、小锣在内的打击乐)。1923年梅兰芳率先改良“文场”编制加进了京二胡,后又有俞振庭在“武场”中加进了专职铙钹。此后很长时期,乐队的编制都没有再出现太大变化。
由于新剧目的形成,使戏曲表现生活的范围不断扩大、京剧音乐也在这种变化中不断发展,乐队的编制也就随之又出现了新的革新。
传统的戏曲乐队中人数很少,每个剧种一般也只有主奏乐器,配上几件管弦乐器,再加上打击乐。现代戏出现后,为了表现现代题材,普遍增加了民族乐器。“文革”期间,“样板戏”的乐队中又加入了西洋管弦乐队,是历史上第一次形成大型的中西混合编制。1964年中国京剧院演出的《红灯记》伴奏配曲的乐队编制就有:笛、唢呐、管子、海笛、月琴、南三弦、中胡、大低胡、大锣、铙钹、大鼓等多种民乐伴奏。同年北京京剧院排演的《芦荡火种》中除了出现了民乐伴奏外还加进了大提琴、低音提琴等西洋乐器的伴奏。
除此以外,现代京剧中,乐队除了伴奏唱腔以外还有了新的职能,这就是主调贯穿手法的出现。在现代京剧中,这种主调贯穿的手法运用的比较多。例如在《红灯记》中在铁梅“听罢奶奶说红灯”之前的那段抒情音乐,后被称为“红灯主题乐”,对于刻画铁梅形象起到了很好做用。在比如《智取威虎山》里杨子荣的主题音乐《解放军进行曲》都成为刻画人物的点睛之笔。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流行音乐通俗唱法的流行,电声乐器逐渐也被引用到戏曲音乐中来。由于新剧目的需要,西洋乐器被带到了戏曲配乐中来,但是由于结构庞大,并不适用于戏曲流动演出。电声乐器的出现代替了西洋乐队庞大的阵容,又能制造出同样的音乐效果,是现代戏曲表演中值得探索新课题。而且许多表演艺术家,已经开始运用电声乐器在他们的表演中,比如梅葆玖先生的《洛神》就是电声乐器运用于戏曲音乐创作中的成功之作。
1.3.导演体制的成熟
戏曲中的专职导演体制在“戏改”中孕育而生,导演制度是促进戏曲发展、改变戏曲舞台面貌的一项进步措施,它以改变旧戏班不合理制度为前提。
戏曲导演这个称谓虽雏出现代,但是戏曲导演的职能却寓于传统戏曲的演出中。“自宋、元由南戏和北杂的演出,官办的教坊色长和民间的书会才人,都在履行着指导和组织演出的职责”。3清代之后民间职业班社的演出中又出现了演员代行导演职能的“台柱制”也称“主角制”。新中国建立后,导演制在各剧团推行起来。专职导演的出现是为了配合表演动作、音乐、唱腔、舞美等多项舞台演出的完整性,而这些舞台表现也正是从新编剧目的兴起开始复杂化,综合化的。
因此戏曲的导演体制的雏形出现于传统剧目,但它的壮大与成熟都是开始于新编剧目。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大会时,京剧参演的剧目不多,导演人数屈指可数,但从《三岔口》、《雁荡山》、《白蛇传》这几个剧目的成功中导演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给戏曲导演的主导地位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在戏曲现代剧目的排演中,导演制更是发挥了它整体把握与创新舞台的作用,突破了“话剧加唱”的表演形式,并在演出的结构形式上采纳了话剧的分幕形式,运用写意的舞美设计,将表演中的空间感与虚拟性,程式性和现代的舞台设计综合到一起,获得了现代戏的成功。
所以我们可以认为戏曲的导演体制发源于传统戏,发挥在建国以后出现的新编剧目中,而导演体制的不断完善又承载了新编剧目和传统剧目的不断趋于舞台最佳表现。
1.4.其它
在传统剧目,新编剧目共同发展的前提下,中国戏曲这个古老的剧种不单在表演、音乐与导演体制上有了质的飞跃,同时还在剧本文学以及舞台美术等多个方面开始了新的发展。由于新编剧目的加入改变了以往舞台美术的概念,使其加入了新鲜元素1949年后戏曲舞台美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产生了飞跃式的质的变化。传统剧目,新编历史剧与现代题材剧目的同时并举,客观上成全了舞台美术这一变化趋势,并使这种变化逐渐变成了必须。
戏曲中的舞台美术早在40年代末就已经形成构架,它以有严格规制的人物造型为主要特色。50年代年经过净化戏曲舞台的运动后,更加趋于完善。而新编剧目的出现使戏曲舞台美术以新的观念指导景物造型与人物造型的创作,从而在新的物质、文化条件下,在更大范围内丰富了戏曲的舞台美术。
没有新编剧目就没有新编剧目的舞台美术。由于新编剧目与以有的传统戏不同,从剧本构建,剧情安排,美学观点总之各方面的都具有新的特征,因此舞台美术也就必然带来新的概念。
在保持传统艺术特点的舞台美术了上,为了适应新编剧目的需要以及不同观众的审美需要,戏曲舞台上出现了多样式的景物造型,不再是以往戏曲舞台上“一桌二椅”单一的样式。中国京剧院演出京剧《白毛女》时,为了营造喜儿家中寒冷、压抑、穷苦的艺术形象,3《中国京剧史》(下卷第一分册),北京市艺术研究所、上海艺术研究所编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年版,第1665页
在舞台中部搭造了草房子的横切面,前面的实景门,还有屋内简单的灶台,水缸等摆设,在营造寒冷、压抑的剧情效果时,还用天幕不时降下人工雪花。新编历史剧中,有很多神话题材的剧目还用到了机关布景,2003年中国戏曲学院根据神话改编的《哪吒》甚至采用近些年来电影中的“维亚”技术,给整出戏带来了更新的视觉效果。
为了适应新编剧目的实际需要,1951年中国戏曲学校开设了专门以舞美为专业的舞台美术班,培养出了新中国的第一代戏曲舞美专职人员。可以说专业的舞台美术设计专业就诞生于现代戏。
如果没有传统剧目就没有戏曲发展可以倚仗的基础,没有新编剧目就没有舞台构成中每个专业的发展甚至是产生,它们与戏曲的发展又互为促进,相辅相成的作用。
2.繁荣戏曲舞台
从“三并举”政策被提出之后,我们的戏曲舞台上又经历“大写十三年”与文化大革命中“一花独放”的混乱状态。直到80年代初,粉碎四人帮后的第一届戏曲剧目工作会议再一次召开,又一次确定了“三并举”剧目政策的正确性与可行性,在坚持贯彻“三并举”剧目政策的基础上,戏曲工作有近入了一个新的恢复、发展阶段。
鉴于三十年来的戏曲工作经验,人们重新对传统剧目与新编历史剧、现代戏进行了讨论,对于戏曲改革中出现的“得”与“失”进行评估与总结。对于戏曲进入新时期后,戏曲工作者把工作重心调整到艺术生产上来,而剧目作为艺术生产的基础,对于繁荣戏曲舞台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首先,各种艺术竞赛与各种奖励的增加。当年“四大徽班”进京,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戏班与戏班间的,剧种与剧种间的艺术竞争,在这种竞争下孕育了京剧的形成。从建国以来,各种戏曲汇演中都会出现一些优秀剧目,如果我们认真考察一下全国优秀的,久演不衰的保留剧目,大多数都是在日常创作中或为某项艺术竞赛的准备中萌芽,之后在较高层次的汇演中取得成就的。更有许多优秀剧目虽没有经过汇演,但也都是在推荐选调进京演出后,取得了轰动享誉全国的,如《十五贯》,《巴山秀才》等等。
结束了了文革十年的混乱后,为了鼓励戏曲创作与表演,国家在各种艺术竞赛中设立的多种奖项,其中综合奖项就有由文化部主办的“文华奖”,它是政府在舞台艺术领域奖励优秀剧目、节目和艺术人才的最高奖项,尤其重视新剧目的创作,分别设立了文华新剧目大奖与文华新剧目奖,其中我们熟知的由北京京剧院编排的《画龙点睛》和中国京剧院编排的《武则天轶事》就同时获得过1991年的剧目奖;在综合奖项中还有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举办的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的评选,其中评选开始共有五个部分:一部好的戏剧作品、一部好的电视剧作品、一部好的电影作品、一部好的图书、一篇好的理论文章,1995年起开始增加了一首好的歌曲和一部好的广播作品。评选从1991年开始至1996年共评选出的戏剧作品100余部,京剧作品共7部,均为新编剧目。
单项将项在创作方面就有由文化部和中国戏剧家协会联合举办的全国剧本评奖,每两年举行一次。在评选过程中,传统剧,新编历史剧以及现代剧都成为参选剧目,在1982年
至1986年的三次评选中,共评选出了戏曲剧本45个,其中就包括传统题材戏6个,新编历史题材戏22个,还有现代题材戏17个。对于戏曲表演中优秀人才的奖励最有影响力的就是梅花奖,是由中国戏剧家协会的刊物《戏剧报》编辑部主办的,我校历届毕业的学生中许多都曾获此殊荣。在评选梅花奖演员的标准中,他们所出演过得剧目也在评奖标准之列,这就要求演员们在表演中要均衡发展,不能只有传统的还要结合新编现代剧目中的表演有所创新。实际这都是对于“三并举”剧目政策中所提倡的剧目拒绝单一化的具体表现。
其次,在剧目建设上,新时期近几十年来来创作和演出的作品,不但从数量上超过了历史上的其它时期,质量上也有了明显的提高。现代戏经过长期探索,在题材的拓展和典型塑造两方面都有所突出,出现了反映农村题材的川剧《四姑娘》,商洛和花鼓戏《六斤县长》;表现工人知识分子的京剧《高高的炼塔》;表现革命战争时期的采茶戏《山歌情》,京剧《山花》等等一系列优秀作品。川剧《变脸》,通过一个“变脸”民间艺人的悲剧命运,写出了一个民族文化心理,下层群众善良的本性,带有深刻的思想意蕴,这样的优秀作品是新时期现代戏创作中的典型代表。新编历史剧也是新时期戏曲创作中成绩比较显著的一个部分,在选题上要比文革前更注重对史料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创作者在创作中更注重站在今天的时代高度对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新的审视,挖掘出对时代的启示。如京剧《曹操与杨修》是新时期新编历史剧成功作品中的一个代表。50年代的对于传统戏的整理改编,保留很多传统剧目。新时期对于传统剧目中的“禁戏”,一些剧作者对它们开始做新的改编尝试,再不是以前提及“禁戏”马上望而却步了。其次对待古典名著的改编也成为了传统戏拓展的新领域,昆曲《西厢记》、《牡丹亭》的再次公演都其中成功的典范。
戏曲进入新时期以后,由于“三并举”剧目政策正在慢慢趋于完善,摒弃了提出之始所倡导的比例与侧重倾向,戏曲舞台也出现了繁荣景象。戏曲舞台上由于戏曲导演,戏曲音乐,戏曲舞台美术的个方面都有出现了许多新的革新,舞台演出风格也更加多样化。在舞台实践日新月异的同时,对戏曲的理论建设也在不断加强,人才的培养也被重视起来,1977年12月我院(中国戏曲学院)恢复原名,被重建后,开始重新担起了戏曲人才培养的任务。
第二篇:对列宁新经济政策及其现实意义的思考
对列宁新经济政策及其现实意义的思考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在总结俄国农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来的。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是对俄国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它解决了经济落后的俄国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方式、步骤和政策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提示了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诉规律。新经济政策是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 典范,为马克思主义诉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一、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提出
十月革命胜利 后,为了保卫和巩固十月革命的成果,苏维埃俄国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的经济政策。正如列宁在论粮食税 中指出:战时共产主义是战争和经济破坏迫使我们实行战时荒诞主义经济政策的主要原因,并帮助我们战胜了帝国主义国家的联合武装干涉和国内反动势力的进攻,成功地捍卫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但是战时荒诞主义经济政策同农民的利益存在着矛盾,不但经济面临崩溃,同时也引发了相当大部分农民和工人的不满,引发了政治危机。因此,列宁在总结了战时荒诞主义政策实施的经验教训,分析了论证了由战时荒诞主义向新经济政策过渡的必要性。列宁明确指出,俄国要过渡到社会主义,还缺乏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条件,必须要有过渡阶梯和蹭环节,这就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因此,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是当时俄国特殊历史环境的产物,是内忧外患的严重困境逼出来的。
历史事实和实践证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起到了重大作用,一是巩固了工农联盟,调动了广大工农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从而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二是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根据当时的国情,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新方法的伟大实践,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创造性地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新经济的实行,重新巩固了工农联盟,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受到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的欢迎,也是国家的经济顺利恢复起来。
列宁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和领导人,其新经济政策思想,从客观上了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诉问题。1985年,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窨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的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中止了这一政策,走上了僵化的社会主义道路。新经济政策对于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如何立足本国车情,不断深化改革,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带领我们党开创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使列宁的新经济得到了合乎逻辑的延续。
第三篇:“三动”并举保安全
“三动”并举保安全
——记联合焦化公司“青安岗班组”化产三分厂回收丙班
在公司开展的青安杯竞赛活动中,化产三分厂回收丙班推行了“教育推动、活动带动、激励调动”的“三动”并举方法,有力地保障了班组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
(1)教育推动 首先,狠抓了全员安全统考教育。针对各岗位的生产特点,在分厂安全管理人员的指导下,该班工长和安全员对中控室、鼓风、脱硫、硫铵、粗苯和巡检等六个岗位出了六种试卷。试题包括安全技能、安全应急救援、安全思想意识等,使职工普遍接受一次综合安全教育,以此来推动班组安全建设。其次,进行安全方案交底教育。对重大施工项目、重大检修作业、重大操作过程必须制定详细的安全方案,在施工、作业或操作前进行安全交底教育,使每位参加者都明白危险性有多大,预防措施是什么,每项工作使大家做到心中有数。再次,定期组织班员观看近期国内外的安全视频讲座与案例。进行“防火防爆”、“职业卫生”、“安全文化”、“安全道德”等专题安全教育,旨在规范职工的安全行为,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确保班组的安全生产。
(2)活动带动 一是开展了党员身边无事故活动。班组的党员职工在工作中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处处做遵章守纪的表率;在党员的带领下,真正做到了身边无事故,过程无隐患。二是开展了”青安岗”活动。该班的青年职工是班组安全工作的生力军,在鼓风和硫铵开展“青年安全岗位”活动,把安全生产作为本岗位的主线,把保障安全作为本岗位的主责,把消灭事故、隐患作为本岗位的主体。创建“青安岗”活动出现了“比学赶帮超”的可喜局面。三是开展岗位隐患缺陷自查活动,每位班员对所在岗位的安全隐患,设备缺陷进行排查,集中对边远死角、塔罐槽容器、有毒气体区域进行检查登记,并上报分厂有关领导。生产实践证明,活动带动使班组安全生产工作有声有色,蓬勃发展。
(3)激励调动 第一,组织评选“班组安全明星”。在分厂支持下全班员共同制定评选标准,每月由分厂安全员,工班长和各岗位代表评选出一位“班组安全明星”,颁发荣誉证,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极大地激励和调动了班员争创班组安全明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第二,在班组进行的“查隐患、查缺陷”活动中,根据排查隐患缺陷的数量与质量进行了“双查明星”的评选,每月经过筛选,会评出一名“双查明星”,会给他披戴大红花,并享受安全明星的待遇,这种激励对劳动者是最好的安慰,对班组安全生产是最佳的诠释。第三,从关心职工生活入手来调动他们的安全生产积极性。该班工长把本班组职工的生日记录在案,每当职工生日时,会送给生日职工一小块生日蛋糕。另外每当有班员家里有困难时,班组会派出代表去其家慰问。微妙的关怀让每位职工感到班组的温暖。实践证明,激励调动使政通人和,职工在融洽的气氛中工作,为安全生产尽心尽力。
第四篇:三农政策
一、背景材料
1.继2004年1月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后,2005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即第七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公布。文件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2.200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仍然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要采取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主要措施是:减免农业税,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对部分地区农民实行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对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大幅度增加对农业、农村特别是粮食主产区的建设投入。全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共2626亿元,增长22.5%。同时,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3.2004年,是我国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年,也是农业和农村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突出表现在六个方面:一是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全国粮食总产量预计9389亿斤,比上年增产775亿斤,是建国以来粮食增产最多的一年。二是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396元,比上年增加314元,实际增长6.8%。三是农村改革迈出重大步伐。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农村税费改革进入取消农业特产税、减免农业税和配套改革的新阶段,农业税收制度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范围扩大。四是农村社会事业取得重要进展。五是扶贫开发取得显著成效。
二﹑ 主要内容
(一)“三农”问题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内涵
1.“三农”问题指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相互制约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振兴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
2.所谓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在一定地区、一定时期和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由农业生产诸要素综合投入所形成的、可以相对稳定实现的农业综合产出水平。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土地、生产资料、机械和人力投入的多少,也取决于农业科技水平的高低和农业抗灾能力的强弱。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二)必须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1.是由农业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物
资生产部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安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能否保持独立自主地位。
2.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贯彻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3.是由我国“三农”问题的现状决定的。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仍然存在着基础比较薄弱,现代化水平比较低的问题。当前国民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是农民增收缓慢。农村经济结构不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激烈国际竞争的需要。
4.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
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有利于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有利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三)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1. 生态、安全农业,建设现代农业。
2.在指导思想上,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多予,就是要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扩大退耕还林还草的规模,直接增加农民收入;少取,就是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让农民休养生息;放活,就是要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把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3.稳定、完善和强化对农业的扶持政策。一是要坚持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二是要制定有利于农业发展、保护农民利益的政策。
4.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产量、质量和效益要靠科技进步,科技进步要靠人才,人才培养要靠教育。为此,必须重视农业与科技、教育的结合。
5.进一步加大农村改革力度,加大对农村投入力度。要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搞好棉花流通体制改革,推进农村税费改革,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探索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改革,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和物质投入。
6.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
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我国农业发展现状的要求
近年来,我国农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但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投入不足、基础脆弱的状况并没有改变,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并没有建立,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并没有消除,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观,农
村改革和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和攻坚阶段,保持农村发展好势头的任务非常艰巨。
⑵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利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有利于解决当前农业发展突出矛盾,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措施
①稳定、完善和强化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②坚决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提高耕地质量;
③加强农田水利和生态建设,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措施;
④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⑤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发展环境;
⑥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竞争力;
⑦改革和完善农村投融资体制,健全农业投入机制;
⑧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促进农民和农村社会全面发展;
⑨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7.继续调整和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大力调整农产品结构,全面优化农作物品种,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优化农业内部的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畜牧业、水产业;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的区域布局,发展特色农业,发挥各地农业的比较优势等),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8.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行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经营方式。
9.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
三、与教材的结合点
1.经济常识
⑴社会主义本质。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速农村经济的发展,协调城乡发展,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⑵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把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解决农民工
欠薪问题,加快小城镇建设。
⑶巩固和发展公有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长期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有条件的实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这些发展农业的政策和措施没有改变农村集体所有制性质。
⑷市场调节和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一方面,农业发展要面向市场,尤其要加快粮食购销市场化程度进程,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基础性作用。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⑸价值规律的作用。粮食等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利用,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国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调整农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增加农民收入,取消农业特产税、减免农业税,体现了自觉利用价值规律。
2.哲学常识
⑴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党和政府根据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实际情况,根据农民收入增加困难的现状,及时制定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各项政策和措施,体现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理。
⑵联系的观点,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三大产业之间的关系,“三农”问题之间的关系,城镇化发展和“三农”问题的关系,小城镇建设要同壮大县域经济﹑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等都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三农”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体现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⑶办事情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党和政府把“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发展小城镇的关键是繁荣小城镇经济体现了抓主要矛盾的哲理。
⑷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解决“三农”问题任重道远,以及通过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推动农村经济发展,都体现了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原理。
⑸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是依靠亿万农民,要激发广大农民群众艰苦创业的积极性,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的哲理。
3.政治常识
⑴国家性质和国家职能。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的体现和要求。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采取各项措施促进农村的发展,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体现了国家行使组织经济建设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
⑵国家机构组织活动原则。国家机构重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加快城镇化建设,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⑶党的性质和宗旨。我党重视“三农”问题,充分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工人
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性质。
⑷“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关注农民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体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4.历史地理
⑴历史学科
①中国古代不同政权实施的农业政策,对农业产生不同的影响。中国古代的井田制、初税亩,汉代的休养生息,唐朝的两税法,宋代的王安石变法,明朝的一条鞭法,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②中国历代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主要农业成就(如农田水利建设的成就等)。
③中国共产党在各革命阶段采取的土地政策。
④新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变革:土地革命、农业合作社、人民公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⑵地理学科
①我国土地概况、区域特点、气候类型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②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充分利用现有各种农业资源的同时,要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的建设,协调经济建设与保护环境、资源的关系。
③结合我国城镇化,分析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④世界农业发展和粮食问题对我国农业和粮食问题的影响。
第五篇:三农”政策范文
你认为什么样的“三农”政策才是好政策
“三农”是指农村,农民,农业三个方面。“三农”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深刻认识和剖析“三农”问题,探索其解决途径是当务之急
温家保总理在提到我国三农问题时曾经谈到:农民生活水平比较低,还有几千万人处于贫困的状态;农村生产力水平不高,不少地方的农业仍然主要依靠畜力和手工劳动;农村的社会事业发展很落后,教育医疗卫生条件差的问题相当突出。
虽然我国农业从总体上来说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也就是已经实现了保证有效供给这个主要目的,但农业问题并没有一劳永逸地从根本上解决,考虑到土地,水资源短缺,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水利等其他基础设施不理想,抗灾能力不强,农业科技系统不健全,农业产前产后服务体系没有建立起来等诸多不稳定因素,我们还有大量工作要做;还有我国农民人口众多,虽然农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收入提高了很多,绝大多数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但相对我国的经济成就和城市居民收入,农民仍然贫苦的,收入来源少,负担沉重;再者农民更散了,职业分化为农业劳动者,农民工,雇工,个体工商户,农村知识分子,乡企管理者,私营业主,农村管理者的速度加快,收入分化同样很严重,并且差距逐渐拉大,贫困农民和徘徊在温饱线上的农民绝对值仍然很大;农民太弱,农民赖以生存发展的土地经营权得不到保护,诸多的不公正待遇无处抗诉。
根据以上情况来说,首先要实现农村发展,就要深化农村改革,把农业和农村经济转入市场经济体制运行轨道,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同时发挥劳动力优势,发展劳动密集性就业容量大的高效产业;鼓励农民组织起来,以一定的的组织形式,建立商品生产基地,建立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组织,建立各种形式的专业行业协会,进入市场;在国家必要支持下加快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制定区域政策保持农村平衡发展,完善并转变政府领导农业的职能,对农村和农业经济实施引导,支持,保护,调控,使政府在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其次是恢复农村自治传统,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强化农民的权益表达机制,建立民主合作型的治理机制,确保城乡居民在权利获得与社会参与方面的平等与公正,保障城乡间和谐公正的秩序,实现社会财富和权益的公平分配。减少农民,富裕农民:打开镇门,城门,有步骤的让更多的农民进入城镇,加快城镇化步伐;改革我国现有户籍制度,恢复户籍制度证明公民身份和提供人口依据的基本职能;加强对农民教育的培训,提高农民素质。最后是要大力支持农业的发展,并在各个方面给予农业快速发展大开绿灯,使其在重组的动力下走的更远。
总的来说,这个政策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以提高农民素质和经济实力,促使农村经济发展,大量新技术的应用,使农民收入增加,并利于农业的快速发展,而且符合中国农业现状的“三农”政策是好政策